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药联合使用(2)

中西药联合使用(2)

中西药联合使用(2)
中西药联合使用(2)

中西药的联合使用

随着中西医药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联用遍及各个临床学科,成为我国临床用药的优势与特色,它拓宽了临床用药的空间,其联用机率呈上升趋势。只要联用得当、合理,可相互为用,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尤其是对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中西药配伍不当、剂量不适当或用法不妥,可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

一、中西药联用的特点

1.协同增效

许多中西药联用后,均能使疗效提高,有时很显著地呈现协同作用,如黄连、黄柏与四环素、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异噁唑,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成倍提高。金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一起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

2.降低毒副反应

某些化学药品虽治疗作用明显但毒副反应却较大,若与某些适当的中药配伍,既可以提高疗效,又能减轻毒副反应。如:用甘草与呋喃唑酮合用治疗肾盂肾炎,既可防止其胃肠道反应,又可保留呋喃唑酮的杀菌作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疗效,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流涎.应用石麦汤(30-60)剂为1疗程,流涎消失率82.7%.总有效率达93.6%.

3.减少剂量

地西泮有嗜睡等不良反应,若与苓桂术甘汤合用,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三分之一,嗜睡等不良反应也会因为并用中药而消除。

4.减少禁忌,扩大适应范围

碳酸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近年被广泛应用,但因其胃肠道反应也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如同时用白及、姜半夏、茯苓等复方中药,就可减轻胃肠道反应,使许多有胃肠道疾患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接受治疗。

二、中西药联用的例子

中西药合理联用可提高疗效,降低化学药物的用量和毒副反应,

缩短疗程和促进体质恢复等,显示极大的优点。临床报道甚多,值得研究借鉴。

1、协同增效

(1)逍遥散或三黄泻心汤等与西药催眠镇静药联用,既可提高对失眠症的疗效,又可逐渐摆脱对西药的依赖性。

(2)石菖蒲、地龙与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联用,能提高抗癫痫的效果;大山楂丸、灵芝片与苯巴比妥联用,治癫痫有协同增效作用。芍药甘草汤等与西药解痉药联用,可提高疗效。

(3)补中益气汤、葛根汤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与抗胆碱酶药联用,治疗肌无力效果较好。

(4)木防己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等与强心药地高辛等联用,可以提高疗效和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自觉症状。

(5)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等与心得安类抗心律失常药联用,既可增强治疗作用,又能预防发作性心动过速。

(6)钩藤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与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巯甲丙脯酸等联用,有利于改善对老年高血压症的治疗作用。

(7)麻黄与青霉素联用,治疗细菌性肺炎,有协同增效作用;碱性中药与苯唑青霉素、红霉素同服,可防止后者被胃酸破坏,增强肠道吸收,从而增强抗菌作用。

(8)具有保护肝脏和利胆作用的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大柴胡汤等与西药利胆药联用,能相互增强作用。

(9)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时同用,有协同作用。因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其在血液中浓度升高,从而使疗效增强。

(10)丹参注射液加强的松,治结节性多动脉炎,有协同作用。

(11)延胡索与阿托品制成注射液,止痛效果明显增加;若再加少量氯丙嗪、异丙嗪,止痛效果更佳;

(12)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与血管收缩药甲磺酸二氢麦角胺联用,可增强对体位性低血压症的治疗作用。

(13)枳实与庆大霉素联用,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增强抗感染作用。

(14)具有抗应激作用的中药如柴胡桂枝汤、四逆散、半夏泻心汤等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西药H2受体拮抗剂、制酸剂联用,可增强

治疗效果。

(15)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等与西药抗肿瘤药联用,可以提高疗效。其中的中药可以提高天然杀伤细胞活性的能力,还可能有造血及护肝作用。

(16)清肺汤、竹叶石膏汤、竹茹温胆汤、六味地黄丸等与抗生素类药联用,有增强抗生素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效果。这些中药方剂具有抗炎、袪痰、激活机体防御功能效果,尤其是含人参、柴胡或甘草的方剂效果更佳。有些单味中药如黄连、黄柏、葛根等,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如与抗生素类药物联用,可增强抗菌作用。

2、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1)柴胡桂枝汤等具有抗癫痫作用的中药复方与西药抗癫痫药联用,可减少抗癫痫药的用量及肝损害、嗜睡等副作用。

(2)六君子汤等与抗震颤麻痹药联用,可减轻其胃肠道副作用,但也可能影响其吸收、代谢和排泄。

(3)黄精、骨碎补、甘草等与链霉素联用,可消除或减少链毒素引发的耳鸣、耳聋等不良反应。

(4)小柴胡汤、人参汤等与丝裂霉素C联用,能减轻丝裂霉素对机体的副作用。

(5)木香、砂仁、黄芩等对肠道有明显抵制作用,可延长维生素B12、灰黄霉素、地高辛等在小肠上部的停留时间,从而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6)黄连、黄柏、葛根等具有较强抗菌作用的中药与抗生素类药联用,可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7)用含麻黄类中药治疗哮喘,常因含麻黄素而导致中枢神经兴奋,若与巴比妥类西药联用,可减轻此副作用。

(8)黄芪、人参、女贞子、刺五加、当归、山茱萸等,与西药化疗药联用,可降低患者因化疗药而导致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

(9)桂枝汤类、人参类方剂与皮质激素类药联用,可减少激素的用量和副作用。逍遥散有保肝作用,与西药抗痨药联用,能减轻西药对肝脏的损害。

(10)芍药甘草汤等与解痉药联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消除腹胀、便秘等副作用。

(11)小青龙汤、干姜汤、柴朴汤、柴胡桂枝汤等与抗组胺药联用,

可减少西药的用量和嗜睡、口渴等副作用。

三、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的例举

不合理联用中西药,会产生种种问题,或产生沉淀,降低药物疗效;或产生络合物,妨碍吸收;或产生毒性,引起疾病乃至危及生命等。临床应当避忌,切勿联用。

1、降低药物疗效

(1)含钙、镁、铁较多的中药,如石膏、瓦楞子、牡蛎、龙骨、海螵蛸、石决明、赭石、明矾等及其中成药,不能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异烟肼、左旋多巴联用。

(2)含鞣质类中药如虎杖、大黄、诃子、五倍子等,不能与磺胺类西药同服,因鞣质能与磺胺类药物结合,影响磺胺的排泄,导致血及肝内磺胺药浓度增高,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肝炎。

(3)含碱性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不能与奎尼丁同用,因其能使尿液碱化,增加肾小管对奎尼丁的重吸收,从而使排泄减少,血药浓度增加,引发奎尼丁中毒。

(4)含碱性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不能与氨基糖苷类西药合用,因这些中药及制剂能使机体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增加,排泄减少,虽能提高抗生素的抗菌药力,但却增加了其在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使耳毒性作用增强,从而影响前庭功能,导致暂时或永久性耳聋及行动蹒跚。

(5)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各种药酒等,不可与镇剂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乃近等联用,因联用后既可产生具有毒性的醇合三氯乙醛,又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呼吸困难、心悸、焦虑、面红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致死亡。同时也不可与阿司匹林、水杨酸钠、丙米嗪、奋乃静、氟奋乃静、阿米替林、氯丙米嗪等药同时服用,会增加这些药的毒性及副作用。

(6)碱性较强的中药及中成药,如瓦楞子、海螵蛸、朱砂等,不宜与酸性药物如胃蛋白酶合剂、阿司匹林、四环素、奎宁、维生素B1等联用,以免因联用而使疗效降低。

(7)酸性强的中药及中成药,不可与碱性较强的西药如氨茶碱、胃舒平、乳酸钠、碳酸氢钠等联用,因与碱性药物发生中和反应后,会降解失去疗效。

(8)含蒽醌类的中药,如大黄、虎杖、何首乌等,不宜与碱性西药

联用,因为蒽醌类的化学成分在碱性溶液中易氧化失效。

(9)酸性较强的中药,如山楂,五味子,山茱萸,乌梅等,不可与磺胺类药物联用。因磺胺类药物在酸性条件下不会加速乙酰化的形成,从而失去抗菌作用。

2、产生或增加不良反应

(1)含钙较多的中药或中成药,如石膏、龙骨、牡蛎、珍珠、蛤蚧及瓦楞子等,不可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因钙离子为应激性离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Na -K ATP酶活性,从而增强强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和毒性。

(2)含汞的中药及其制剂,不能长期与含苯甲酸钠的巴氏合剂,或以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的制剂同服,因同服后可产生可溶性苯汞盐,引起药源性汞中毒。

(3)含大量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不可与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同服,因前者能增加后者在肾脏中的重吸收,从而加重对肾脏的毒性。

(4)含水合型鞣质而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的诃子、五倍子、地榆、四季青等,以及含有这些药物的中成药,不能与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的西药四环素、利福平、氯丙嗪、异烟肼、无味红霉素等联用,因联用后会加重对肝脏的毒性,导致药源性肝病的发生。

(5)含鞣质类中药如虎杖、大黄、诃子、五倍子等,不能与磺胺类西药同服,因鞣质能与磺胺类药物结合,影响磺胺的排泄,导致血及肝内磺胺药浓度增高,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肝炎。

(6)含碱性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不能与氨基糖苷类西药合用,因这些中药及其制剂能使机体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增加,排泄减少,虽能提高抗生素的抗菌能力,但却增加了其在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使耳毒性作用增强,从而影响前庭功能,导致暂时或永久性耳聋及行动蹒跚。

(7)含颠茄类生物碱的中药及其制剂,如曼佗罗、洋金花、天仙子、颠茄合剂等;含有钙离子的中药,如石膏、牡蛎、龙骨等,均不可与强心苷类药物联用,因颠茄类生物碱可松弛平滑肌,降低胃肠道的蠕动,与此同时也就增加了强心苷类药物的吸收和蓄积,故增加了毒性。

(8)含氰苷的中药,如杏仁、桃仁、枇杷叶等,不宜长期与镇咳

类的西药如咳必清等联用。因氰苷在酸性条件下,经酶水解后产生的氢氰酸虽有止咳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呼吸中枢,咳必清等可加强其抑制作用,使呼吸功能受抑制。

(9)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各种药酒等,不可与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抗风湿药同服,因乙醇与水杨酸等对消化道均有刺激作用,同用后能增加对消化道的刺激性,严重者可导致胃肠出血。

(10)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各种药酒等,不可与三环类浪抑郁药丙米嗪、阿米替林、氯丙米嗪、多虑平等同服,因前者可加快后者的代谢,从而加强三环类抗抑郁药毒性,甚至导致死亡。

(11)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各种药酒等,不可与扑热息痛同服,因同用后二者的代谢产物对肝脏损害严重,有些患者对此类药物极为敏感,从而可引起肝坏死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12)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各种药酒等,不可与抗组胺类药如氯苯那敏等联用,因同用后能增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导致熟练技能障碍、困倦等不良反应等。

(13)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各种药酒等,不可与胰岛素及磺脲类降糖西药同用或同服。因联用后会导致严重的低血糖,或头晕、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昏睡等酩酊反应,甚至出现不可逆性神经系统症状。

(14)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各种药酒等,不可与硝酸甘油等扩张血管类西药同用,因所含乙醇对交感神经和血管运动中枢有抑制作用,致使心肌收缩里减弱,血管扩张,从而与硝酸甘油的扩张血管作用产生协同作用,导致血压明显降低。

(15)海藻、昆布等含碘类中药及其制剂,不宜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西药联用。因其所喊的碘能促进酪氨酸的碘化,使体内甲状腺素的合成增加,不利于治疗。

(16)含大量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不可与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等同服,因前者能增加后者在肾脏中的重吸收,从而加重对肾脏的毒性。

(17)含有机酸类的中药及中成药,不能与磺胺类西药同服,因同服后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乃至尿闭、肾功能衰竭。

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分析。方法68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33例给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观察2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2周内缓解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达94.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达8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能有效的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心肌缺血,不仅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住院天数,而且还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标签:2型糖尿病;冠心病;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疗效 我科于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就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糖化血红蛋白≥7.5%。排除标准:(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糖尿病肾病;(3)急性心力衰竭;(4)急性心肌梗塞;(5)近期做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6)急性脑卒中;(7)绝经期前后的女性。根据上述标准共入选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11.8)岁,糖尿病病程5~20年,平均病程(12.5±5.5)年,冠心病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2±2.6)年。对照组33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6.3±12.1)岁,糖尿病病程4.1~20年,平均病程(12.1±5.8)年,冠心病病程1.5~8年,平均病程(4.3±2.5)年。男女性别基本无差异。两组临床资料包括FBG(空腹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1)应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达标[1-2],空腹血糖在7.2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在11.1 mmol/L以下。(2)常规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1次/d,抗血小板聚集;辛伐他汀20 mg,每晚口服,1次/d,调脂治疗;低分子肝 素钙500 U,q12 h皮下注射抗凝,β-受体阻滞剂口服(根据心率调整用量),控制运动后心室率在70~90次/min,硝酸酯类药物改善冠脉循环,不能耐受者停药。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出现咳嗽症状且不能耐受者改

2017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重视中西药联合使用的合理性

重视中西药联合使用的合理性 1、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D A:医生须增强安全意识,关注患者入院时正在服用的药物和平时用药史,仔细评估患 者正在服用的中药(包括汤剂)对治疗方案有无干扰B:医生和药师须熟悉药物知识,循证使用中西药联用方案,制定药物治疗监测计划。避免不必要的中西药联合用药,以降低治 疗方案的复杂性和药物费用C:药师在审核医嘱或处方时,应“以人为单位”审核当 前所有用药D:西药药师审核好西药的合理性,不需要关注中药的合理性中药药师审核好中药的合理性即可,不需要关注西药的合理性 2、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D A:红花、桃仁、丹参、当归、三七具有抗凝和抗血小板活性,可增加华法林药效 B: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细胞)模型、体外血脑屏障细胞模型、报告基因试验是中药 代谢转运及相互作用体外研究的常见方法C:同时给予受试者多种低剂量的探针底物,测定生物样本中每种探针底物的代谢比(母药/代谢物浓度比值)或药动学参数。在多剂量的中药给予前后应用鸡尾酒体内探针试验,可以明确是否对多种代谢酶和转运体有诱导或抑制作 用D:发酵红参不影响人体药物代谢酶,也不影响P-糖蛋白活性,不会发生中西药相互作用 3、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D A:中药对同一类西药中的不同品种的影响可能不同(例如贯叶连翘提取物对辛伐他汀 的药动学有显著影响,而对普伐他汀药动学无影响)B: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中药与西药联用的潜在风险和获益,不能随意擅自自行加用中药治疗C:当患者用药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这种异常可能是不良反应,也可能是不良相互作用引起的疗效 和安全性改变,需要及时咨询或就诊D:中药与西药联用可以起到增效作用,不会增加毒性 4、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D A:小檗碱可提高肾移植患者的环孢素血药浓度B:服用含枳壳或麻黄的中成药

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

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以相同或不同给药途径给予,而使药物作用与效应发生的变化。变化的结果可能使疗效增强或不良反应降低或消失;也可能使疗效降低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利用药物相互作用,除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外,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因而受到众多医药工作者甚至用药者个人的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一种应当持续不断、逐渐广泛深入开展的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目前,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兴起,中西药物联合并用的机率越来越高。中西药物联合组方的制剂不断问世,剂型日益增多,儿童给药困难更大,指导家长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也是医药工作者的一项责任。因此,探讨中西药物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临床用药中的中西药相互作用。 1.药物相互作用分类 1.1 按药效学分类 其本质属于药理的配伍变化,主要指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加、协同、拮抗。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同西药间的相互作用一样,也可产生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中西药的协同作用是临床用药所追求的,如猪苓、泽泻有利水渗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因此,猪苓、泽泻与双氢克尿噻、速尿合用有协同作用。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使其抗感染作用增强。拮抗作用的机会也很多,不但使药效降低,而且还可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诱发某些药源性疾病。例如:抗感冒新药白加黑中黑片有效成分之一盐酸苯海拉明,属于抗组织胺药。中成药维C银翘片中也含有抗组织胺药扑尔敏,若合用或与其他抗组织胺药(感冒通,康泰克)合用,会使药量增加,加重抗组织胺症状,嗜睡、头痛、头晕,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甘草、鹿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呈水钠潴留和排钾效应,还能促进糖原异生,加速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使甘油、乳酸及各种成糖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与水杨酸钠合用,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与强心甙类西药同服,可加重其毒性反应,与降糖药胰岛素、D860、优降糖等同服时,能产生相互拮抗,减弱降糖药的效应,与西药双氢

中西药联合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公告:全球有七分之一的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病患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不合理用药,因此合理用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西药联合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随着中西医在临床上联合应用广泛开展,如何合理地联合应用中+ 西药以及避免中西药间的配伍禁忌,就成了较为突出的问题。实践证明,某些中西药配伍不合理,往往会使药物疗效降低或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产生毒付反应和危及生命。 1:高血压病人在服用降压药期间,如优降宁、复方降压片等(服西药痢特灵、异烟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不能同时服中药麻黄、中成药麻杏石甘汤、麻杏止咳糖浆、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通宣理肺丸、清肺饮、止咳定喘丸、防风通圣丸、半夏露、气管炎糖浆、哮喘片等。因这些中药中含有麻黄碱,而麻黄碱可促使贮存在神经末稍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可引起头痛、头昏、恶心、呼吸困难、心律不齐,血压增高,严重时可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2):在服用优降宁期间忌服白扁豆,因二者结合使体内酪胺堆积,引起高血压危象,甚至导致死亡。附:(高血压危象症: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舒张压持续130毫米汞柱以上,头痛剧烈,

烦燥,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视网膜出血,水肿,出现尿毒症,尿毒症常为致死的原因)。 (3)以上含有麻黄的中药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时与氨茶碱合用后,毒性增强,可致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震颤、头痛、头昏及心律失常,故二者不宜合用。 (4)含麻黄制剂的中药不宜与洋地黄、地戈辛、毒毛旋花子甙k等强心药合用,(如复方川贝精片,莱阳梨止咳糖浆,复方枇杷糖浆,等)易致心律失常及心衰等毒性反应。因麻黄碱能兴奋心肌,而致心律加快,增加强心药对心脏的毒性。 (5):使用麻黄碱时不能同时服用降压药:因麻黄碱具有兴奋和收缩周围血管的作用,使降压药作用减弱,疗效降低,甚至使血压失去控制,严重者可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6):服甘草制剂如甘草浸膏、甘草片等不能与利血平、降压灵、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并用,因甘草能引起高血压及发生低血钾,与以上降压药相拮抗。 2:糖尿病患者在服用D-860、优降糖等降血糖药物期间,忌与人参、甘草、鹿茸、复方甘草合剂、参茸片、双宝素等同用。因上述中药中均含有糖皮质激素样物质,能产生拮抗作用,可使血糖上升,降低降血糖类药物的药效。 服用阿司匹林时忌与甘草、鹿茸等合用,否则会增加胃肠道反应。 3:含朱砂的中药如朱衣茯芩,朱衣麦冬,辰灯芯、朱砂安神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现状与问题的分析目前我国已形成中 医、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并存的状况。由于中医药在临床上的良好治疗效果, 中药不仅中医医师在使用,而且西医医师也在使用,这种状况不仅在我国存在,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我国中药与西药联用的情况几乎涵盖了临床治疗的各个领域。合理的中西药联用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报告发表。但不合理联用非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重视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问题,充分发挥中西药合理配伍的优势,避免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对于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正确评价中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现状以及对文献资料的调查与分析,主要从以下4 个方面进行讨论。①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的状况调查;②临床上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③在中药制剂或保健品种非法加入西药的现状与危害;④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提醒临床医生重视中西药联合使用问题,安全合理用药。 1 中成药中合法添加西药的情况分析按我国现行的药品审评体系以及药品标准, 经过研究并通过审批得到批准文号的中成药中, 有些也含有西药成分。我们对我国2000版药典及中药部颁标准1~20册中收载的有关含有西药的中成药的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含西药的中成药有200余种,其中所含的西药主要有8大类:①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中含有格列本脲;②解热药及治疗感冒的中药中含有西药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抗病毒药等;③止咳平喘中药中含有麻黄碱、氯化铵、克仑特罗等;④降压药中含有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芦丁;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中含有普鲁卡因、阿托品、次硝酸铋、硫糖铝等; ⑥含有抗生素;⑦含有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药物; ⑧外用药中含有水杨酸甲酯、普鲁卡因、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1]。此外有些按西药审批的药品,也含有中药,并且名称也貌似中药, 如复方罗布麻片等。 2 中药与西药临床联合使用的情况分析2·1中药与西药临床联合使用情况中药以及中成药的广泛使用大大增加了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的机会,大多为合理的有益的联用,但是也存在不合理使用问题。如李钟勇等[2] 对其所在医院门诊处方4207张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中西药联用处方1802张,中西药联用处方占了42·38%,不合理用药8·51%。两种及两种以上处方401张,占中西药联用处方总数的22·25%。联用情况在内科、儿科、五官皮肤科、外科中均存在,分别达到38·51%、30·41%、18·65%和12·43%。其中以内科比例最高。中西药联用两种及以上的处方也以内科为最高,达到62·34%,其他科室分别为8·73%、14·96%和 14%。陈彪[3]对其所在医院门诊中西药房2006年的305 243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处方中既有治疗同一种疾病的联用, 也有治疗不同种疾病的中西药联用。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中医、简易诊室等。在他分析的处方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中西药成分重复,此类情况主要是西药成分重复,如给患者开了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如维C银翘片(已含氯苯那敏),又给患者开西药为氯苯那敏片,西药成分重复的患者有29人次,中药成分重复的有7 人次。西药成分重复的29人次中, 15人次为解热镇痛类药物重复。从中可以看出医生对于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的成分不够了解,导致重复用药。2·2中药与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2·2·1中药与抗凝药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方华等[4]报道了1例因东菱迪芙(巴曲酶注射液) 联合丹参、血塞通,应用5d,出现多浆膜腔出血。患者女,

中药联合用药原则

中药联合用药基本原则 (一)中成药联合用药基本原则 1.当疾病复杂,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2.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 3.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 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5.内外联合用药: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用药。 (二)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基本原则 1.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 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2个或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 (三)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的基本原则针对具体疾病制定用药方案时,考虑中西药物的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 1.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确禁忌,可以联合应用,相同给药途径时应分开使用。2.中成药与西药联用应避免副作用相似的药物之间的联合使用。

(四)中西药注射剂联用原则 1.应遵循谨慎联合用药的原则。如果中西注射剂确需联合用药,应根据中西医诊断和各自的用药原则选药,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的种数和剂量,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2.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两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

四物汤配方颗粒与弥可保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6例临床观察

四物汤配方颗粒与弥可保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6例临床 观察 目的:探讨四物汤配方颗粒与弥可保联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15例,患者均采用降糖常规治疗,其中59例采用弥可保治疗为对照组,另外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物汤配方颗粒治疗为研究组。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改变。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视力改变的有效率为77.97%,研究组为8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眼底改变的有效率为79.66%,研究组为9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改变比较,研究组血流变学各指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汤配方颗粒与弥可保联用对视力、眼底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方面有明显改善作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标签:四物汤配方颗粒;弥可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主要致盲眼底病[1]。西医治疗主要采取控制血糖和血压、抗凝血及玻璃体切割手术等。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血糖的控制可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或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科在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住院的5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选择四物汤配方颗粒与弥可保联用,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15例,其中男68例,女47例,年龄42~65岁,平均(5 2.63±7.86)岁。全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并符合1984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制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均为单纯 型。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6例和59例,研究组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3~63岁,平均(52.7±6.8)岁,血糖 (10.25±2.09)mmol/L。对照组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41~66岁,平均(52.5±8.7)岁,血糖(9.97±1.34)mmol/L。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6.8~8.0 mmol/L,餐后2 h血糖稳定在8.0~11.1 mmol/L。 对照组:患者口服弥可保片(中国卫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812),一次0.5 mg,3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物汤配方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在临床上产生的作用包括:协同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排泄、拮抗作用、降低毒副作用、增加毒副作用五类。 一、协同作用 中西药的协同作用是临床所追求的。事实上,许多中西药联用后均能使疗效提高,有时是很显著的,呈现协同作用。如: 1.甘草和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用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考的松在体内的灭活,使其在血中浓度升高。 2.黄连、黄柏与四环素、痢特灵、磺胺脒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提高。 3.枳实与庆大霉素合用治疗胆道感染可提高其抗菌效果,因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作用部位。 4.猪苓、泽泻和双氢克尿塞、速尿在利尿方面有协同作用。 5.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葡球菌的抑制作用。 6.蒲公英与TMP合用,可使疗效增强,对扁桃腺炎、气管炎效佳。 7.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已制成复方胃谷胺。8.甘草与链霉素、碳酸钙治疗胃窦炎能增强疗效,已制成复方甘链片。 9.麻黄与青霉素在治疗细菌性肺炎时有协同作用。 10.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氯霉素可加强其治疗百日咳的痉咳的疗效。 11.丹参注射液加强的松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有协同作用。 12.1%高锰酸钾加木芙蓉叶洗液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可增强其疗效。等等。二、影响药物吸收和排泄 中西药联用可以通过影响吸收和排泄这一重要环节,使药物在体内停留得时间改变,这样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对身体有利,可增强药物的治疗效用;另一种是对身体不利往往是降低药物的治疗效价,甚至使药物失效,应禁止联用。如: 1.黄芩、砂仁、木香、陈皮对肠管明显抑制,延长地高辛、维生素B12 、灰黄霉素等在小肠上部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吸收,提高疗效。 2.茵陈有较强的利胆作用,能增强灰黄霉素的溶解度,使其在胃肠道吸收增强。3.硼砂碱化尿液,增强青霉素、磺胺类的排泌,使血浓度下降,但与四环素族、红霉素合用则使吸收增加,血浓度上升疗效增加。相反,五味子、山楂、乌梅等可酸化尿液,使碱性的四环素族、红霉素排泌增加,疗效下降,而与酸性的抗生素合用则吸收增加,血浓度上升,疗效加强。 4。四环素族、异烟肼与含钙镁铝铁离子的石膏、海螵蛸、赤石脂、滑石等合用时,可产生螯合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降低利用度。 5.抗生素、麻黄素、颠茄町、洋地黄、氨基比林、异烟肼、维生素B1、硫酸亚铁与五倍子、柯子、地榆、虎杖、大黄等合用,可与其中鞣质结合,失去活性,也难以吸收。 6。血余炭、艾叶炭、棕榈炭、煅瓦楞有强大的吸附力,可减少抗生素在倡导的吸收,不宜合用。 三、拮抗作用 中西药联用后,出现拮抗作用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如: 1 甘草与双氢克尿塞均排钾,可加重低血钾症。

最新中西药联合使用(2)

精品文档 中西药的联合使用 随着中西医药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联用遍及各个临床学科,成为我国临床用药的优势与特色,它拓宽了临床用药的空间,其联用机率呈上升趋势。只要联用得当、合理,可相互为用,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尤其是对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中西药配伍不当、剂量不适当或用法不妥,可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 一、中西药联用的特点 1?协同增效 许多中西药联用后,均能使疗效提高,有时很显著地呈现协同作用,如黄连、黄柏与四环素、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异噁唑,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成倍提高。金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 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一起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 2?降低毒副反应 某些化学药品虽治疗作用明显但毒副反应却较大,若与某些适当的中药配伍,既可以提高疗效,又能减轻毒副反应。如: 用甘草与呋喃唑酮合用治疗肾盂肾炎,既可防止其胃肠道反应,又可保留呋喃唑酮的杀菌作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疗效,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流涎.应用石麦汤(30-60)剂为 1 疗程,流涎消失率82.7%. 总有效率达93.6%. 3.减少剂量 地西泮有嗜睡等不良反应,若与苓桂术甘汤合用,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三分之一,嗜睡等不良反应也会因为并用中药而消除。 4.减少禁忌,扩大适应范围碳酸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近年被广泛应用,但因其胃肠道反应也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如同时用白及、姜半夏、茯苓等复方中药,就可减轻胃肠道反应,使许多有胃肠道疾患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接受治疗。 二、中西药联用的例子中西药合理联用可提高疗效,降低化学药物的用 量和毒副反应,

中西药联用药考试题

中西药联用药考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 1. 联合用药是指为了达到治疗目的而采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为了 增加药物的疗效或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 2. 维生素C有助于铁剂中Fe2+的吸收;四环素与Fe2+、Ca2+等重金属离子的药物同 时服用时,可因络合反应而影响各自的吸收,应避免同服。( ) 3. 解热镇痛药保泰松与口服抗凝药双香豆素合用时,可因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使得游 离型抗凝药双香豆素增加,不会发生出血倾向。() 4. 金银花与青霉素联合用药的功效会增强杀灭葡萄球菌。() 5. 黄连解毒汤、大柴胡汤等与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类药物同用可以增强降血脂的作 用。() 6. 丹参注射液与强的松联合用药能够协同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 7. 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与西药抗肿瘤药联合用药提高疗效。() 8. 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不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 9. 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药物联合。( ) 10.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 种及2种以上复 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 ) 二、单选题每小题4分 1. 甘草与下列哪种药物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 A 、氢化可的松 B 、氯化钠 C 、青霉素D、维生素 2. 含生物碱的中药如麻黄、颠茄、洋金花、曼陀罗等含有上述中药成分的中成药都不宜 与哪种药物同时口服。() A 维生素 B 黄酮类C红霉素D苷类 3. 丹参注射液与间羟胺、多巴胺等升压药同用,不但能加强升压作用,还能减少对升压 药的()。 A依赖性 B 降低升压作用 C 强制性D结合 4. 某些中西药联用相互作用后,血药浓度有所变化影响药物与()结合. 碱性中 药如硼砂、红灵散、女金丹、痧气散等,能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排泄减少,吸收增加,血药浓度上升. 故长时间联用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A血浆蛋白组织 B 血浆 C 白细胞D维生素 5. 中药酒剂,酊剂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乙醇,乙醇是常见的酶促剂,它能使肝药酶活性增 强,在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乃近、利福平、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合用时,使上述药物在体内代谢加速,半衰期缩短、药效下降。 A 抑制剂 B 抗菌药C补益药D药酶诱导剂

中西药联合的临床应用

中西药联合的临床应用 【摘要】随着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深入发展,中西药物的并用在诊疗上日益广泛。曾经有调查显示,应用汤剂为主并用西药的患者,占服用汤剂患者的13.63%;用中成药为主并用西药的患者,占服用中成药患者的24.70%;用西药为主并用中成药的患者占用西药患者的86.74 %,可见中西药并用的比例之高。而实际上,中西医结合确实有着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中西药;临床;临床应用 中西药联用是我国临床用药的优势与特色。只要联用得当、合理,可相互为用,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尤其是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有时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理论基础 西药多为化学单体,组成成分明确,作用靶点具有专一性和针对性,其作用机理相对中药比较清楚,疗效评价体系比较容易明确。而中药的优势在于其多活性成分发挥药效作用,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达到多效性和整体的调节作用。因为中西药联合应用,可有效利用其两者优势,互补互用,相得益彰。但要明确对于中西药联用,不应以单一的理论指导为依据,把“中药西药化”单纯运用西药药理学理论或者把“西药中药化”,依据中医方剂的组方原则联用,这都是不妥的。中西医结合的辨证治疗,能够达到标本兼顾的效果。比如肾阳虚型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因其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免疫功能均低于正常人,所以临床上常选用西药抗生素控制感染,而用补肾中药如淫羊藿、巴戟天、干姜、细辛、附片、熟地、法夏等补肾固本止咳喘。 2中西药联合的作用 2.1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疗效,如香连丸与四环素、痢特灵、氟嗪酸等联用,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达美康与黄芪、地骨皮、知母、党参、鬼箭羽、葛根等联用,能够增强降糖效果,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丹参注射液与间羟胺、多巴胺等升压药同用,不但能加强升压作用,还能减少对升压药的依赖性[1]。 2.2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某些西药治疗作用明显,但不良反应较大,若与某些适当的中药配伍,既可以提高疗效又能减轻不良反应。临床常用人参汤、十全大补丸、小柴胡汤可抑制丝裂霉素C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和体重减轻的不良反应[1]等。 2.3各取所长争取时间,西药取药方便,便于携带和使用,在其治疗时间上明显高于中药,可有效为一些急重病人争取时间,而中药在其预后及康复治疗较西药更实用且毒副作用小,有利其尽早且有效恢复,两者配合默契既有效治疗急

浅议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

浅议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 邬占慧 (黑龙江省医院药剂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与西药在联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性建议,以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参考中西药文献,对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临床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性建议,指导临床用药。结果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掌握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和注意事项,减少甚至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掌握好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西药;中药;联合用药;配伍禁忌 中西药联合应用现在已经在各个临床科室普遍应用,也是我国临床用药的特色与优势,该种用药方法拓展了临床用药的范围与空间,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途径。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尽量配伍合理,增强药物的药效[1],同时缩短治疗周期,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目前很多中药的活性成分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清楚,因此盲目地中西药联合应用,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同时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药物损伤,甚至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研究探讨中西药在联合应用时的优势和缺点十分重要,现重点探讨中西药联合应用时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1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原则 中西药联合应用并不是简单的相同药效药物互叠加,而是在中医

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按照各自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系统地分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2 中医药联合应用的优势 2.1 减少药物剂量,协同增效 由于西药的成分都比较单一,针对性比较强,而中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可以对人体进行宏观的调节,两类药物相互结合能够显著地提高药效,起到协同作用。例如中药的黄连、黄柏、黄芪都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在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时,能够增强药效;青霉素和银花联合应用时,增强了青霉素的作用;青霉素联合麻黄在治疗细菌性肺炎时,有协同增效作用;中药知母与西药降糖药物合用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口渴、乏力、以及精神不振等症状。 2.2 减轻药物毒性 在治疗肿瘤时,中药联合西药化疗药物比单纯地使用西药化疗药物,更能够提高西药的药效,同时降低或减少化学药物的毒性,并能够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充分体现了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优势。如六味地黄丸、十全大补汤等具有抗癌、并且调整内脏的功能,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细胞免疫的功能,还可以限制肿瘤的生长,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患者在手术之后应用灵芝、人参由于与促进患者正气的恢复,并能够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中西医联合用药时也可以减轻其他疾病的不良反应,例如甘草联合呋喃唑酮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时,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又可以保留呋喃唑酮的杀菌作用,逍遥散具有保肝的作用,在与抗结核

中西药的联合使用

中西药的联合使用 随着中西医药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联用遍及各个临床学科,成为我国临床用药的优势与特色,它拓宽了临床用药的空间,其联用机率呈上升趋势。只要联用得当、合理,可相互为用,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尤其是对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中西药配伍不当、剂量不适当或用法不妥,可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 一、中西药联用的特点 1.协同增效 许多中西药联用后,均能使疗效提高,有时很显著地呈现协同作用,如黄连、黄柏与四环素、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异噁唑,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成倍提高。金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一起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 2.降低毒副反应 某些化学药品虽治疗作用明显但毒副反应却较大,若与某些适当的中药配伍,既可以提高疗效,又能减轻毒副反应。如:用甘草与呋喃唑酮合用治疗肾盂肾炎,既可防止其胃肠道反应,又可保留呋喃唑酮的杀菌作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疗效,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流涎.应用石麦汤(30-60)剂为1疗程,流涎消失率82.7%.总有效率达93.6%. 3.减少剂量 地西泮有嗜睡等不良反应,若与苓桂术甘汤合用,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三分之一,嗜睡等不良反应也会因为并用中药而消除。 4.减少禁忌,扩大适应范围 碳酸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近年被广泛应用,但因其胃肠道反应也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如同时用白及、姜半夏、茯苓等复方中药,就可减轻胃肠道反应,使许多有胃肠道疾患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接受治疗。 二、中西药联用的例子 中西药合理联用可提高疗效,降低化学药物的用量和毒副反应,

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

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

[摘要]简述了中西医结合用药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中西药的各自特点和优势,探讨了中西医结合用药的理论基础和依据,综述了当前中西医结合用药的主要途径:中西药同时使用、将中药为西医所用———中药西化、用中医理论指导使用西药———西药中化,分析了这几种途径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中西药物相互作用即中西药物的配伍问题,并展望了中西医结合用药的未来,提出了今后中西医结合用药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从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综述了中西药物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药;西药;中西医结合用药;中西药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研究;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越来越广泛地被医家所应用,更多的患者选用中西药治疗。临床上中西药物配伍应用的情况日趋普遍。中西药合理应用确有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优势,但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但影响疗效的提高,而且会产生不良反应。中医学和西医学是我国长期并存的两大医学体系,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人医临床上中西医结合用药已日趋广泛,在兽医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在大动物和宠物疾病防治中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用药是中兽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和提高我国现代兽医学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中兽医学走向世界的桥梁。将中兽医知识和西兽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取二者之长,融合贯通,探索中西医结合用药(中西药结合)的最佳途径并形成专门的理论,以此指导临床用药和兽

药新制剂的研制和开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中西药结合使用的历史与现状 19世纪中叶,西医、西药大规模传入我国,在出现中、西医两大派别的同时,也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以晚清中医名家张锡纯(1860~1933)为代表,他著有《论中西药原宜相助为理》一书,认为“西医用药在局部,其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其标本原宜兼顾,若遇难治之症,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要本,其奏效必捷。”他还在其临证心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述了用石膏和阿斯匹林制成石膏阿斯匹林汤,治疗温病周身热证,开创了中西药物联合运用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西药联合使用得到了重大发展。目前,中西药物应用于同一患畜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大家畜上运用较多。例如,治疗马乙型脑炎,在服用中药石膏知母汤的同时使用减少脑内压、镇静、解痉、调整大脑皮层功能的西药;在治疗肺气肿时用桑白皮、瓜蒌、桔梗等药煎汤加氯化钠一并投服,均可提高疗效。除了临床处方外,中西药复方制剂也得到广泛研究,如用大黄与小苏打配合组成大黄苏打片,用于调理肠胃,治疗消化不良等症;用金银花、板兰根、扑热息痛、扑尔敏等组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综观中西药联用现状,一方面,中西药联用增加了疗效,缩短了疗程,其临床运用机率越来越高,逐渐为兽医工作者所关注;另一方面,由于受某些错误宣传的影响,片面夸大中西药联用的优势,造成了在兽医临床和兽药制剂研发中,不讲禁忌,盲目运用,造成浪费甚至引发药源性疾病的现象屡有发生。因此,研究中西药之间相互作用,不仅有深远

种中西药联合用药方案

32种中西药联合用药方案 以下搭配能协同增效 1、金银花+青霉素 功效:增强杀葡萄球菌 2、甘草、白芍、冰片+丙谷胺功效:消化性溃疡 3、逍遥散或三黄泻心汤+西药催眠镇静药功效:失眠摆脱依赖性 4、石菖蒲,地龙+苯妥英钠 功效:抗癫痫药、提高抗癫痫 5、大山楂丸、灵芝片、癫痫宁+ 苯巴比妥功效:提高抗癫痫、马蹄香、石菖蒲、甘松、牵牛子、千金子 6、芍药甘草汤+西药解痉药 功效:提高疗效 7、补中益气汤、葛根汤+抗胆碱酶药功效:治疗肌无力效果好、免疫调节作用 8、木防己汤、茯苓杏仁甘草汤、四逆汤+地高辛 功效:强心药、改善心功能不全 9、苓桂术甘汤、苓桂甘草汤+普萘洛尔 功效:抗心律失常、预防发作性心动过速 10、钩藤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甲基多巴、卡托普利功效:抗高血压药、改善老年高血压

11、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甲磺酸二氢麦角胺 功效:血管收缩药、体位性低血压症 12、桂枝茯苓丸、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血管扩张药连用 功效:微循环系统扩张 13、黄连解毒汤、大柴胡汤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功效:降血脂 14、木防己汤、真武汤、越婢加术汤、分消汤+西药利尿药功效:增强利尿效果 15、小青龙汤、柴朴汤+氨茶碱、色甘酸钠 功效: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16、麦门冬汤、滋阴降火汤+磷酸可待因 功效:提高疗效、抗应激作用 17、柴胡桂枝汤、四逆散、半夏泻心汤+H2受体拮抗剂 功效:增强治疗效果 18、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大柴胡汤+西药利胆药连用功效:增强作用 19、茵陈蒿及含茵陈蒿的复方+灰黄霉素 功效:增强灰黄霉素抗菌作用 20、甘草+氢化可的松 功效:抗炎、抗变态反应,协同作用 21、丹参注射液+强的松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现状与问题的分析目前我国已形成中医、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并存的状况。由于中医药在临床上的良好治疗效果, 中药不仅中医医师在使用,而且西医医师也在使用,这种状况不仅在我国存在,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我国中药与西药联用的情况几乎涵盖了临床治疗的各个领域。合理的中西药联用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报告发表。但不合理联用非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重视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问题,充分发挥中西药合理配伍的优势,避免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对于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正确评价中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现状以及对文献资料的调查与分析,主要从以下4 个方面进行讨论。①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的状况调查;②临床上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③在中药制剂或保健品种非法加入西药的现状与危害;④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提醒临床医生重视中西药联合使用问题,安全合理用药。 1 中成药中合法添加西药的情况分析按我国现行的药品审评体系以及药品标准, 经过研究并通过审批得到批准文号的中成药中, 有些也含有西药成分。我们对我国2000版药典及中药部颁标准1~20册中收载的有关含有西药的中成药的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含西药的中成药有200余种,其中所含的西药主要有8大类:①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中含有格列本脲;②解热药及治疗感冒的中药中含有西药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抗病毒药等;③止咳平喘中药中含有麻黄碱、氯化铵、克仑特罗等;④降压药中含有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芦丁;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中含有普鲁卡因、阿托品、次硝酸铋、硫糖铝等; ⑥含有抗生素;⑦含有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药物; ⑧外用药中含有水杨酸甲酯、普鲁卡因、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1]。此外有些按西药审批的药品,也含有中药,并且名称也貌似中药, 如复方罗布麻片等。 2 中药与西药临床联合使用的情况分析2·1中

中药的炮制和制剂及中西药临床应用的区别和联合用药

中药的炮制和制剂及中西药临床应用的区别和联合用药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和制剂的关键。传 统的中药剂型为汤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的新剂型不断出现,这不仅打破了中药应用的局限,而且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为中医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情况都有所改善。近年来,提倡中西医结合,中 西药合用也成为了一个焦点。 1 中药炮制及其临床应用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即明确病因病机,确定预防措施或治则治法,组方遣药)用药 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用的制药技术。 1.1 炮制的目的 1.1.1 纯净药材,切片制剂,有利贮藏 天然生药含有各种杂质,不能直接应用于临床,而且形态各异,必须经过炮制使其洁净,达到贮藏、制剂、调剂的要求。 1.1.2 降低药物毒性 是药三分毒,天然生药大凡有毒,有小毒、大毒之分。小毒者,配伍其他药可减轻或消除其毒性,即相畏、相杀,如生姜杀半夏的毒,用于降逆止呕、化湿寒痰;大毒者,由于相杀、相畏的效果弱,不足以使其毒性减至对人体脏器不损伤或损伤程度较小的 标准,故需通过炮制使其有毒成分溶出将其除去,才可应用于临床治疗疾病,如乌头(川乌、草乌、附子)都有大毒,将其置于碱性缓冲溶液中,有效成分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毒性较小的生物碱,应用于风湿、类风湿及骨关节等疾病。但炮制只是降低毒性,如姜半夏,在临床使用需严格控制其用法用量、以至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1.3 改变或增强药物疗效 通过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有效成分,使其功效发生改变,如生何首乌具有截疟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用黑豆将其炮制后具有补肝肾、明目、乌须发的功效;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用酒炮制(严格的炮制方法为“九蒸九晒”)后具有养阴补血、补精益髓的功效。炮制可增强药物疗效,如元胡是罂粟科,主要成分是异喹啉类生物碱,醋制中和生成盐有利于生物碱的溶出,主要增强其止痛功效。通过炮制既可以使药材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也扩展了临床对不同病症的治疗用药,扩大药物用途。 1.1.4 改善药物的性味 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以缓和药性,如大黄酒制后可降低其苦寒之性,减小对胃肠道的刺激,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上用于便秘症。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用麦麸炒后使其药性缓和,防止津液的过度流失。 1.1.5引药入经,有利治疗 某些药物经适当炮制,可以改变其本身的某些性质,从而增强其对某脏腑经络病变的针对性;借助炮制辅料的引经作用,直接达到引药入经的目的。如盐杜仲、盐黄柏可引药入肾和增强补肾作用。醋炙引药如肝经,盐炙引药入肾经。 1.2 炮制的方法 1.2.1 修治 修治包括纯净、粉碎、切制处理。

中西药合用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工作的开展,中西药合用的现象已日趋广泛,中医用西药、西医用中药,乃至中西药联合运用,已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安全,治本,西药见效迅速,治标,两者并用,双重保险,从而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用药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中西药联合使用能够增强药物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中西药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药理作用各不相同,如果患者盲目杂乱地合用中西药物,忽视了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就会适得其反,不仅降低药物的疗效,还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加重病情或引发新的疾病。中西药联合运用,有着以下的优势和弊病。 1.中西药合用的优势 1.1协同作用,增强疗效许多中西药联合使用后,均能使疗效提高,有的呈现显著的协同作用。如:黄连、黄柏与四环素、痢特灵、磺胺脒治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成倍提高。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治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已制成复方胃谷胺。黄芩、砂仁木香、陈皮对肠管明显抑制,可延长地高辛,维生素B12、灰黄霉素等在小肠上部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吸收,提高疗效。中成药板蓝根冲剂与西药磺胺增效剂(TMP)合用,抗菌消炎作用明显增强,对扁桃体炎的疗效比单用板蓝根冲剂或磺胺增效剂好;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西药,同中成药灵芝冲剂合用,不仅可提高抗结核的疗效,还可使结核菌较不容易产生耐药性。 1.2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某些化学药品或提纯品,成分单一,治疗作用明显但毒副作用较大,与中药配伍运用即可以提高疗效,又可以减轻毒副作用。如5-氟脲嘧啶和环磷酰胺是常用的抗肿瘤西药,即使制成注射剂应用,也常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若制成口服制剂,则胃肠道反应更严重。经研究,海螵蛸粉和白芨粉既能止血消肿,以能保护胃粘液,防止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反应,现以5-氟脲嘧啶、鲨肝醇、环磷酰胺、奋乃静、白芨及海螵蛸粉配合组成片剂,用于临床治疗消化道肿瘤有较好疗效。 1.3扩大药物的适应范围碳酸锂对造血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放疗和化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和医源性白细胞减少,有很好的疗效。但其胃肠反应也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如同使用白芨、姜半夏、茯苓等复方中药,就可减轻胃肠反应,使许多有胃肠疾患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能更好地接受治疗。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时因对肝脏有损害,故肝功能不良者忌用,但氯丙嗪与珍珠层粉、三硅酸镁制成珍氯片不仅对肝功能无害,且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1.4减少药物剂量,减少副作用如珍菊降压片是由珍珠层粉、野菊花、槐米、可乐定、氢氯噻嗪等中西药物配制而成,用于各类高血压,尤适用于二期高血压。其每片含可乐30ug,若以常用量每次1片,一日三次计,可乐定比单用剂量减少许多,起到同样的疗效,但副作用减少。 2.中西药合用的弊病 2.1合用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过程。 2.1.1影响药物的吸收黄芩注射液、何首乌注射液在碱性条件下稳定,但如果与葡萄糖注射液等酸性注射液配伍,就会使黄酮、蒽醌类溶解度降低。黄酮类成分多与金属离子形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