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

风景、聚落与建筑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2003年春季学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Studio Locus/王路

2/2003

八讲纲目:

1.聚落环境的审美感知与评价

2.建筑、风景与聚落环境的构成和体验

3.村落研究概论

4.传统民居概论

5.风水与村落

6.传统村镇的保护与更新

7.传统村落的经验与当代聚落规划

8.当代乡土建筑

课程要点:

价值Alternative + Orthodox

演变Conservation +Transition

乡村与城市Vernacular +Urban

建筑与风景Landscape +House

聚落Settlement + Shelter

人文Human +Formal

社会Community +Individual

生态Circular > Linear

建造Constructive > D ecorative

地域Local + Global

1聚落环境的审美感知与评价

1.1 聚落环境的审美感知

1.2 聚落环境的评价

评价视屏:现象屏:形式/功能/环境(生态)/结构/时代精神/经济

特征屏:安全/食欲/情感/社会/宗教/法规

评价基础:知识/处境/期望/经验(躯体经验/社会经验)

评价方法

1.3 聚落环境的定位

前后/上下/左右/对角线关系

我们学习和研究传统民居和乡土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丰厚的建筑传统,更好地保护前人留给我们的建筑文化遗产,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去塑造我们的生存环境。为此,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挥我们的感官潜力,广泛深入地去感受和体味我们的生存空间及其赖以存在的周围风景环境的万千气象和内在意义,去发现美,并提高我们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鉴赏力和塑造力。对环境的审美能力因人而异。人首先通过感官接受外部信息,并经过大脑的加工,积淀为个人经验,丰富我们的情感和知识,并以此影响我们的行为。

每个人因其经历的不同,看事物的角度或方式不同,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也就不同。每个人都有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沟通方式,对外部现象的反应及其理解因而也会大同小异或者小同大异。这一讲我们着重讨论人类对外部世界审美过程中积淀的一些共同的经验及审美标准,作为我们以后理解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聚落及其风景环境这一课题内容的基础。

1.聚落环境的审美感知与评价

1.1 环境感知

我们在观察村落或者其风景环境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在审美心理学上称审美经验,它是人的内心活动与审美对象交流作用的结果。审美经验由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活动内容构成,其中感知是导向审美经验的出发点,理解为它定向,情感给它动力,想象使之升华,这四种要素在审美活动中是相互渗透的。

感知包括简单的感觉与较复杂的知觉。感觉是人对事物的个别特征如形状、色彩、明暗、质地等的反映,而知觉则是人对于事物中各个不同的特征、要素所组成的整体形象的把握,但不是被动地将各种感觉要素相加,而是积极主动地去解释和理解它。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实际上是包含了知觉在内的审美活动。

对外部世界的感觉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起作用。人体对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有相应的器官去感受它们,这些感官随着人类自身的不断发展也变得越来越敏锐。

视觉: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它能较完善地接收和演绎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它扩展我们的身躯。通过视觉我们可以“触”及那些我们用手无法把握的事物。因此,我们在环境设计上应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对学建筑和造型艺术的人而言,速写是培养我们敏锐视觉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它能帮我们抽象、简化复杂的事物和现象,去整体把握事物的精髓。

除了视觉我们还有听觉,可以感受涛声阵阵,闻蝉噪鸟鸣,听雨打芭蕉,辨晨钟暮鼓。我们还有嗅觉,能感兰桂之香,能分辩城市汽车废气与乡土田园气息之别。德国作家卡舒尼兹在《一个村落的记述》一书中对人的嗅觉和乡村田园的各种气息有精彩的描写。触觉也是人重要的感觉,人们通过皮肤与对象的触摸感受到它是光滑还是粗糙、是冷是热、是硬是软等。此外,人类还拥有其他的感觉,如味觉、动觉、平衡觉等等。

1.2 环境评价

1.2.1 评价视屏

对环境的评价可以有多个视角构成。这里介绍现象屏和特征屏。

现象屏

我们以现象屏来考察建筑、聚落乃至整个风景环境的和谐度。当现象屏中使用功能、环境生态、形式、经济、意义及结构等要素之间不是平衡发展,顾此失彼,那么就会出现明显的缺陷。比如一栋不适用的住房,其外观再新颖再漂亮也毫无意义。这里涉及到规划设计中最基本的对“经济、美观和坚固”要求的问题。

形式:

建筑物或建筑群体呈现给人的首先是其外观形式。建筑体量作为整体被人感知,其中形态特征、色彩、材料等起很大作用。比如木构的房子与砖石建筑给人的感受就不同,住宅建筑的形式与超级市场的形式也不相同。

功能:

功能即满足人对建筑及空间环境某种特定的使用要求,因此,建筑及聚落的布局及功能划分就有其各自不同的要求,要予以合理的安排。教堂与加油站就不同。

环境·(生态):

人们期望建筑与邻里乃至周边的风景环境和谐共处,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建筑在历史文化环境及风景环境中的共生关系。

结构:

指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及其个体在聚落环境中的关系,要考虑这种结构及关系是持久的还是暂时的,是否给人以安全感。

意义:

建筑要反映时代精神,它是一种社会秩序的物化。

经济:

在使用与花费之间必须寻求最佳结合点。

特征屏

这里,我们考虑建筑及其环境是否满足我们对安定、饥渴、性格、法规乃至宗教等精神境界的要求。它决定人与环境的开放与界定程度。

安全:

建筑物的使用及在环境中的位置是否安全,是否能以防万一,如对出乎意料事件的防范如防震、防雷、防火等。建筑的结构是否牢固,建筑物形态所呈现的表情、姿态是友善还是带有敌意,是否是群组中的不和谐因素,甚或给邻里带来威胁。

欲望:

欲望是人的本能,人会饥渴,要吃要喝。当然这里的饥渴指的不仅仅指人对香肠面包,对啤酒饮料的需求,如在住所要设厨厕,楼梯间要设休息平台,在聚落环境中需有一定配额的饭馆、小卖等提供人生活的便利,满足人的生理要求,而且要考虑图书馆、影院、书店等,满足人对求知欲等的要求。另外,广场与街道的一开一合,私密空间与公共活动空间的创造等,都是为了满足人对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要求。

情感:

对情愿、性感信号及形式的接受是人类潜在的本能,这种形式或表情使人兴奋,在历史上一直刺激着人类的创造力,当然这不全是一种有意识的必然产物,然而人体尤是女人人体及某些部位的形式给人的愉悦及其内含的意义,常常反映在人类的环境创造上。神话传说中山体往往是女姓的巨人,山丘是其胸脯,比如乾陵。

社会:

指建筑个体在聚落中的关系,是合群还是孤傲,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是冷漠、拒绝,还是热情、接纳。“我”是“我们”中的一员,“我”有个性,但“我们”要有共性。建筑也一样,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建筑既要表达自我,还要体现一种社会关系并与环境文脉相关联。例如故宫或中世纪城镇,其市政厅(教堂)通过个体在群体环境中的恰当地位所表现出的和谐聚落整体景观。

宗教:

受启蒙教育的现代人并非全知全能。虽然我们可以持怀疑论的观点来否定宗教,但对世间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人们总要求助于某些更高层次的力量,这就是宗教在当前科学理性世界里所占有的补充地位。宗教以无可捉摸的“神秘的微笑”吸引人心灵的向往。牛顿的“上帝的第一推动力”是个错误,但它富有诗意,我们民间盖房子从奠基到上梁、封顶、乔迁等都伴随着一系列神秘的迷信活动,是民俗。许多村落民宅门窗上饰有照妖镜、八卦符等,它虽然迷信,不科学,但其中也寄托了人的情感,在有意无意间建立一种人与聚落及风景环境间的联系。

法规:

法规是通过平等原则作为人与人之间以及各事物之间关系的调解因素,也是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并融入了一定的道德规范。法规给我们指出了一道不可愈越的边界线。如在交通法中,人遇红灯要停车,闯红灯意味着什么,谁都清楚。建筑也有其法规,在历史保护区有建筑高度的限制,设计中也有防火防震规范等,并有地域条件的约束。

1.2.2 评价基础

人对环境的评价各有不同,不仅仅因为他们年龄、性别的差异,职业的区分,个人经历和素养的不同,还与人的内心世界,如偏见、习俗甚至时尚等有关。对环境的感知与评价主要受以下四方面的影响:知识、处境、期待和经验。

知识:

谁都知道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知识的积累永无止境。对一部分人有些知识会逐渐忘却,另一部分知识会成为先入为主的偏见,影响我们对环境的评价,关键是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库”应该敞开,吸取更多更新的内容来充实它,调整它,以使能更准确客观地评价对象。

处境:

人的处境的不同或心情的好坏会影响人对事物的看法。赫尔曼·黑塞说:“对有的人来说,这个世界仿佛到了末日,糟糕极了,因为他们没有睡好或吃多了难受;而对另一些刚刚被恋人亲吻过的人而言,这个世界简直太值得赞美了”。

期待:

期待是人的一种本能,人在路上饿了,就会寻找饭馆,这时候饭馆的招牌就是“生命绿洲”的信号。人对环境的感知是基于期待而为的,也是在无限纷繁的现状中的选择。

经验:

经验在人对环境的感知与评价中起关键作用。经验由躯体经验与社会经验构成。

躯体经验

人的躯体经验在其语言能力形成之前的母体中就存在。人在婴幼儿时期在生理需求上是否得到满足,将对他一生的兴趣、愿望以及行为甚至性格产生重要影响。大多数人的躯体经念与“抚摸”有关。因此,对聚落及其风景环境的评价往往也通过人的躯体经验从空间和实体两方面来进行。因为大自然富有无限生机,与人体有许多相同之处。在我们对自然风物及环境构成的命名上,也是根据身体部位来给定的,如山顶、山腰、山脚、水体、树身、树冠等。享里希·沃尔芬茵说:“因为我们拥有一个身体,所以物体的形式才有特征,如果只有视觉,那么我们对体形环境的评价就会出乱子,由于人拥有驱体,使我们认识什么是重力,什么是收缩,什么是力量等等,才使我们有这样的经验积累,对陌生事物的形态特征有所感觉。”

社会经验

人的社会经验可以说也是与生俱来的,人在童年时期通过对成年人之间言行的观察学会与人交往。由人的社会经验的影响来考察环境,突出表现在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和谐度。由人的躯体经验出发,我们说房屋像人一样有生命有表情。而从社会经验的角度出发,建筑与建筑群或聚落及风景环境之间也体现一种类似人在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关系。建筑在环境中的和谐关系也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友善、理解与信任。无视环境存在,无度突出本体和自我表现的建筑不就是社会中一个自私孤傲的人的写照吗?一般而言,“凸”形与人对抗,“凹”形对人接纳。

1.2.3 评价方法

对聚落环境的评价有许多专业和学科的科学评价方法,这里结合本课题介绍两种方式:

巨人法

在这里,主体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巨人,周围的环境因此变得跟玩具一样。该巨人无所事事,看到房子后,用手去打一打,用脚去踢一踢,看看该房子是否牢固;再转几圈看看这房子外边到底什么样子;揭开屋顶,再把房子里边看个究竟,干什么用的。他审视该建筑的优缺点,看它是否有趣,是突出自我,还是适应环境。简言之,这种方法对个体及环境的评价是以坚固、使用和形式为基础的。我们现在设计中用三维的模型或者电脑动画来帮助我们思考与表现就是这一手法的体现,它比二维的图纸表达要适宜表现实际空间环境的发展意图。

比拟法

当亚当和夏娃明白世界上有善恶,于是他们就有了隐藏的需求,寻求庇护,衣物成了人的第二皮肤,房屋成为人固定的保护层,人们把房屋看作人本身,房屋也有头有身有足,有眼睛有嘴巴,房屋也有表情,喜怒不定。一栋房子是一个人,一个村落是一群人。不仅建筑如此,聚落如此,风景环境乃至整个自然界都被看作是有生命的人,因而世上万物也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在这里,人把周围环境与自己相提并论,认为它同样是人类生活经验的表现,有了这种比照,人与环境的对话才有可能,人才能设身处地地考虑环境的命运,才会有爱心来关怀它,塑造它,“美是所有以爱的方式所表露的形态”。

1.3 环境定位

人在环境中的自我定位是一个与生命共存的历程,人对环境的感知与评价首先要确定自我在空间、时间、社会中的位置,它是我们有效行为的前提。

研究建筑、聚落在风景环境中的定位,首先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我在空间环境中的位置?

—眼前有什么?

—背后有什么?

—左右两边是什么?

—下面是什么,我在什么之上?

—上面是什么,我在什么之下?

人在环境中位置的前后,上下左右等特征关系,与我们人体部位的构成具有一致性。我们前有视觉,后有背部,一左一右构成我们的平衡感,头足通过上下联系整个宇宙。

最早把这6个方向与对空间的观察联系在一起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第四卷中他把这6个方向称作“地点的组成与类别”。亚氏认为,在每一个方向上的运动由于人类自己的运动能力而具有特定的意义,不过他只对上下作了评述,并将其归为火(轻)与土(重)之间的关系。

1.3.1 前后

前是期待的一方,代表着希翼与展望,在时间向量上代表着未来,因此它与行进、超越、创新、活动等相联系。道路成为前的空间特征。

作为感觉器官的眼睛,以及人类的理解力和梦想是我们向前定向的重要因素。视线成为我们伸长的手臂,把我们扩展至地平线。因而,寄托着人的希望和情感的远方的目标,往往也被拟人化。

从当前与远方之间可以分为近、中、远三个层次,中景是远景的媒介,如果这些层次安排得明了有序,前景就会丰富而明了;如果之间缺乏某个层次则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场景,如

没有近景——路径的起始就会显得不安定,人往往犹豫不决;

没有背景即远景——路径没有目标、定向不明;

没有中景——现在与未来直接相连,没有中介的调节,人会产生无奈甚至崇敬的心情,如海边的人远望无边的海洋,黑夜中仰望星空等。

后是依靠,人体背部就是依托的象征,给人安全感。这种寻求庇护的需要人类从幼年就有。人类需要一个安全,能信任依赖的生存环境。因为后部需要遮挡视线,要能阻挡寒风,能防止自然及人为的侵袭,因此我们的聚落往往背山面水。在背部人类总是塑造出道道防线,没有“后卫”就有后顾之忧。

座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关于前后的例子。

后在时间向量上是记忆,是传记,与过去相连代表着反思、内省。后相对静止,前号召行动。

1.3.2 上下

上是高处,是顶点,是天空,代表人的正直的性格,是对重力束缚的解脱,是超越,也象征仙佛、上帝所居之处的光明。在我们之上可以有物体生长,但不该有东西掉下,因此人类的活动场所往往有树和屋顶的保护以防止强烈的阳光、雨雪冰雹等从天而降。

下指低处,是重力,是我们站立的基础,是富有生机的土地。下有安定感,因此在山谷之中我们感到安全,这儿也是聚落选址的一个理想之处。

上总是与下对立,上下还与轻重及明暗相关。上与下联接着天地,古代中国的书写方式由上至下也就是寻求天地合一的一种表达。

上下在建筑艺术中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宗教建筑中,如罗马万神庙穹顶,哥特教堂的竖向线条,巴洛克建筑的室内天花绘画,都意在冲破实体的限定,使空间得以无穷延伸。还如北京天坛祈年殿的藻井等。

1.3.3 左右

左右和上下、前后的差异一样,也有不同含义。

左侧是心室所在,象征爱、安宁、保护,是家园,是伸展的手,是拥抱,给人

亲切、温暖与同情。右侧是握紧的拳头,是力量的象征,是给予,是活动。我们的大脑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彼此互为补充,左脑类似一个语言中心,右脑是情感中心,据美国人Levy和Sperry的研究,精通语言的左半脑类似电脑,具有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人右脑主感性,讲求整体的思维与感知。左右脑的构成与身体的联系呈现一种对角线的交叉关系。左脑主理性,这样右手就较发达。据Alfred Rust的研究,石器时代的人类大约有一半是左撇子,现在左撇子约占世界人口的30%。在人类社会中因为右撇子占主导,因此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几乎都是按右撇子的要求设计塑造的。在德语国家可以从语言上看出左右之别,左有笨拙的意思,右则有正确的含义,右与法律还是同一个词汇。在中国,左右也不一样,古礼中主居右而客居左,以左为尊位,但古时也尚右,而以左为下位,世家大族被称为右姓。在地理上则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如山东称山左,江东为江左。

左侧具有较强的与过去相连的属性,右侧则与前方相关,连向无尽的未来。

空间的动态在时间上产生:右转是与向前相联系的顺时针方向,外向;左转则是与过去相关的方向,内向性格。

1.3.4 对角线关系

上下、左右和前后构成我们的行为空间。在这一行为空间中存在着对角线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也表达行为空间中存在的影响人类情感的内在秩序和意义,这种秩序与物体在行为空间中占有的位置和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比如:左下朝向右上正面积极的目标表明启程,路径,希望或冒险。这一从左下至右上的对角线被称作“希望对角线”,它由这一富有动感力线产生向前和向上的意向,在许多宗教和风景画中我们经常见到对这种对角线构图的运用。

左上至右下的对角线,是权力与施舍。在宗教题材的画中,左上角往往是圣父或神明所在。

2003/03/06

参考书目:

1.Bachelard, Gaston. The Poetics of Space: The Classic Look at How We Experience

Intimate Places. Boston: Beacon Press, 1994. ISBN: 0-8070-6473-4

2.Crowe, Norman. Nature and the Idea of a Man-made World: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volutionary Roots of Form and Order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5. ISBN: 0-262-53146-1

3.Grillo, Paul Jacques. Form Function & Design.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75.

ISBN: 0-486-20182-1

4.Morrish, William Rees. Civilizing Terrains: Mountains, Mounds and Mesas (Revised

second edition). San Francisco: William Stout Publishers, 1996. ISBN: 0-9651144-1-4

5.Norberg-Schulz, Christian. Architecture: Presence, Language and Place. Milan: Skira,

2000. ISBN: 88-8118-700-0

6.Powers, Alan. Nature in Design. London: Conran Octopus, 1999. ISBN:

1-84091-046-1

7.Rasmussen, Steen Eiler. 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64. ISBN: 0-262-68002-5

8.Scully, Vincent. Architecture: The Natural and the Manmad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1. ISBN: 0-312-09742-5

9.Unwin, Simon. An Architecture Notebook.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10.Humphrey, Caroline, and Piers Vitebsky. Sacred Architecture. London: Duncan Baird

Publishiers, 1997. ISBN: 1-900131-70-6

11.Knapp, Ronald G., ed. Chinese Landscapes: The village as Plac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2. ISBN: 0-8248-1413-4

12.Rudofsky, Bernard.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London: Academy Editions,

1964.

13.Howard, Ebenezer.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65.

ISBN: 0-262-58002-0

14.陈从周. 说园.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4. 统一书号: 17335-001

15.(瑞典)林西莉著, 李之义译. 汉字王国: 讲述中国人和他们的汉字的故事. 济

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8. ISBN: 7-80603-320-3

16.王伯敏,童中焘编著. 中国山水画的透视. 天津:新华书店天津发行所,1981.

ISBN: 7-5305-0001-5

17.乐黛云主编. 风景的哲学.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ISBN: 7-201-02732-8

18.(德)黑塞著;张佩芬译. 黑塞散文选.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ISBN:

7-5306-2416-4

19.吴调公著. 古典文论与审美鉴赏. 济南:齐鲁书社,1985. 统一书号: 10206-125

20.(英)R·J·约翰斯顿著;唐晓峰等译.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 北京:商务印刷馆,

1999. ISBN: 7-100-02475-7

21.赵功民著. 遗传的观念.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ISBN:

7-5004-1998-8

22.(英)E.F.舒马赫著;鸿钧郑关林译刘静华校. 小的是美好的. 北京:商务印

刷馆,1984. 统一书号:4017-311

23.(英)莫尔(More,T.) 著.乌托邦:英文.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ISBN: 7-5600-1362-7

24.(希腊)柏拉图(Plato) 著. 理想国:英文.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ISBN: 7-5600-1363-5

25.宗白华.美学散步.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ISBN: 7-208-02573-8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

风景、聚落与建筑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2003年春季学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Studio Locus/王路 2/2003 八讲纲目: 1.聚落环境的审美感知与评价 2.建筑、风景与聚落环境的构成和体验 3.村落研究概论 4.传统民居概论 5.风水与村落 6.传统村镇的保护与更新 7.传统村落的经验与当代聚落规划 8.当代乡土建筑 课程要点: 价值Alternative + Orthodox 演变Conservation +Transition 乡村与城市Vernacular +Urban 建筑与风景Landscape +House 聚落Settlement + Shelter 人文Human +Formal 社会Community +Individual 生态Circular > Linear 建造Constructive > D ecorative 地域Local + Global

1聚落环境的审美感知与评价 1.1 聚落环境的审美感知 1.2 聚落环境的评价 评价视屏:现象屏:形式/功能/环境(生态)/结构/时代精神/经济 特征屏:安全/食欲/情感/社会/宗教/法规 评价基础:知识/处境/期望/经验(躯体经验/社会经验) 评价方法 1.3 聚落环境的定位 前后/上下/左右/对角线关系 我们学习和研究传统民居和乡土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丰厚的建筑传统,更好地保护前人留给我们的建筑文化遗产,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去塑造我们的生存环境。为此,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挥我们的感官潜力,广泛深入地去感受和体味我们的生存空间及其赖以存在的周围风景环境的万千气象和内在意义,去发现美,并提高我们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鉴赏力和塑造力。对环境的审美能力因人而异。人首先通过感官接受外部信息,并经过大脑的加工,积淀为个人经验,丰富我们的情感和知识,并以此影响我们的行为。 每个人因其经历的不同,看事物的角度或方式不同,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也就不同。每个人都有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沟通方式,对外部现象的反应及其理解因而也会大同小异或者小同大异。这一讲我们着重讨论人类对外部世界审美过程中积淀的一些共同的经验及审美标准,作为我们以后理解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聚落及其风景环境这一课题内容的基础。

传统村落

骑行宜阳苏羊寨遗址开启传统村落探访之旅 2018年4月30日,“五一”小长假第二天,天气晴好,我随万山湖骑友@缘来是你(王波)发起的团队骑行中国传统村落之一的宜阳县苏羊村。 早上6:40出门,7:00在北京路与队友会合即出发,高德地图显示单程66公里左右,实际全天骑行超过140公里,打破我个人的单日骑行最远纪录。随同的骑友共6人,除我王波及本人外,另外还有@天涯过客(王旭)、@jordan(张明珍),还有两位女士因事未骑完全程,中途返回。 这条骑行路线设计良好,虽然路途较长,但都是公路,坡度不大,适合夏季出行,一天下来,没有出现体力不支状况。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去时从石陵往西拐,选择走乡县小路,没料到有一段正在修路施工,有的路基刚推出来,有的路面洒水湿滑,还有的根本不能骑,只能推着走,所以影响了速度,到三乡镇时已快12点了;二是进入洛河川后,S323省道两旁全是速生杨行道树,这个季节正在扬絮,加上路上车流较大,杨絮随风飘舞,迎面满是如雪似的絮花,直往眼耳口鼻内灌注,还好戴着面巾和眼镜,不影响视线,但那种被束缚、被突袭的感觉还是非常不舒服的;三是出发前车子前胎气压不高,加上乡间路况不好,被刺盯着了,造成慢撒气,在休息时才发现,还好王波和王旭带有工具,紧急补修才得以上路,但由于胶水失效,又在三乡镇进行二次修补,不然还真耽误事;四是景点与想象中有差距,原始村貌与家乡类似,这里除年代久远、相对集中之外,没有特别亮点。 关于苏羊寨的相关情况当时了解不多,回来后上网搜查,现整理如下,仅当记忆。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苏羊寨古村落遗址,位于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东距洛阳市区75公里,距宜阳县城43公里,西距洛宁县城15公里。这里有三大特色:苏羊遗址、苏羊古寨和苏羊竹马传统艺术表演,其中村南的苏羊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仰韶-龙山时期的历史文化重要遗址,198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羊古寨村落,俗称“苏羊寨”,以清末及民国间建筑为主,风格古朴典雅,是豫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2014年11月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苏羊竹马是该村保留着的中原地区传统民间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仅在春节期间演出,相传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与吴起操练军队的各种阵法,2011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苏羊遗址的开掘研究和国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重视,苏羊古寨吸引了大批的旅行、摄影、写生、骑行等爱好者,助推了苏羊村的各项开发及保护工作。 苏羊寨,又名向阳寨,东面是七峪河,南边紧依熊耳山余脉花果山,北临洛河水,与三乡镇隔河相望,宜故公路(S319)绕村北侧而过,西边邻近洛宁县。苏羊古寨历史悠久,形成于元代以前,分为东寨、西寨。属防御外患而建,故选址独特。这里东、西、北三面居高临下,三面环沟,只有南面一少部分和苏羊塬上相连,四面均有寨墙,寨墙内有深达十多米的壕沟,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这里的气温、湿度、土质适合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土地肥美,气候温和,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给早期的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河洛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缔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创造着华夏民族灿烂的文化。 据现场观察,苏羊遗址东西宽约800米,南北长约1000米,文化土层堆积达6米。发掘出来的文物较多,陶器有泥质彩陶、泥质黑陶、夹砂灰陶;石器有刀、镰、斧、铲、网坠、圆形器等。苏羊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对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目前,洛阳考古队仍在这里探测研究。 据村史研究人员介绍,原始社会晚期(约一万年以前),“河洛人”先是使用弓箭狩猎、到塬上放牧、到洛河捕鱼,后用洛河中的青石砺磨成石斧砍倒树木,芟除杂草,并放火焚烧,

我家乡的传统民居

我家乡的传统民居 中国“传统民居”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有的建筑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 很多建筑师就认为中国民族传统建筑形式上显得过于陈旧,经济上相对比较低效,功能上也比较落后,尤其是建造速度太慢,因此,不少人基本上放弃了对传统建近年来,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大规模建设越来越追求实用和高效,建筑形式的追求。我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传统建筑的改造的必须的,但是也要保留着一定的传建筑的特色和特点。这不仅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更是对自然科学的一种尊重。 就以我家乡的传统建筑来说。我是一个地道的广东人,知道许多本地的传统民居。但是由于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现在的传统民居已经很少了,很多遭到人为的损害,与此同时,许多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和破坏。传统民居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但很多都被现代化的建设而忽略掉了。我们应该发现我们传统民居的存在价值,真正了解我们的传统建筑,彰显它的作用,体现出我们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广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省份之一,其首府广州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有南蛮,今有广州。广东民居不少保存着古代气息,而且不少华工出国,也就是现在的侨民,这些侨民回国后,就建屋,因此,广东民居除了有中国原有的建筑风格外,还汇集了外国建筑形式和构件。广东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此有不少侨乡风情建筑。 虽然国内很少有人把广东民居和江浙、徽派、四合院相提并论,但平心而论,从五邑的雕楼到客家的围屋,从西关大屋到东山洋房,从岭南建筑的重要标志骑楼到潮州的九宫格式建筑群,广东民居自成套路,最早把现代住宅和中国传统精神结合起来作为探索。 然而,现代广东民居,已经乏善可陈了。到处都一样,三层或四层或五层的小楼,墙面清一色的马赛克或瓷砖贴面,门窗清一色的不锈钢井子格的防盗网,乡下的有钱人家,还会在楼顶盖一个琉璃瓦顶的八角小厅。总之,看上去就是穿西装又镶金牙,实在是不伦不类、不土不洋、不敢恭维。 那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些即将逝去的记忆,对目前的广东民居做一个集体反思吧。 广东最具特色之一开平碉楼。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开平碉楼罕有的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它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也是那个历史时期中国移民文化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促进人类

岭南建筑之岭南古村落

岭南建筑之岭南古村落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岭南建筑是浸润着岭南文化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流派,是华夏建筑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岭南位于我国五陵之南,地处南海之滨。这里气候炎热多雨,四季常青。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又是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岭南独特的地理,气候和自然环境,以及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人文特征,使岭南地区形成务实,交融和创新的文化特征。岭南建筑也逐渐形成了与自然融合,与环境适应,与不同文化交融,务实与创新的建筑理念和轻巧,通透,明快,多元的建筑风格。 而在众多的岭南建筑中,古村落不得不说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古村落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有机结合体,是特定历史中形成并保存至今的传统乡村聚居地。岭南古村落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丰富深邃,是乡村文化的活化石,其表现形态多姿多彩,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南粤大地。 岭南古村落既有中国古村落的共性,又有岭南文化的鲜明特质。其中广东古村落以广府古村落,潮汕古村落,客家古村落为主体,辅之以粤北古村落,雷琼古村落。村落文化在地域上表现出水乡文化,山居文化,海洋文化的特点;经济模式上表现以农耕文化为主,商业文化并重的特点;因为移民南迁及向海外拓展的缘故,又表现出移民文化和侨乡文化等多样性的特点。 每个古村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故事,一栋栋古老的建筑,一块块斑驳的砖瓦,都是经过数百年岁月风雨的洗礼,承载了无数厚重的历史文化,它们无一不向人们诉说着那些古老而传奇的故事。 清远连州市丰阳镇丰阳村是南唐征南元帅吴敬元的隐居地。它地处于连州北部山前的平原上,因大部分居民离开世代居住的老屋,旧村又无力改造,所以旧屋得以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每座老屋,每间旧祠堂,每条石板路,都像是老电影中精挑细选的场景,让人仿似在恍惚间坠入时光的隧道,欲出不能。 一间古庙,两条街道,三间祠堂,四座门楼,这,就包含了丰阳村的全部。一庙是始建于宋朝的丰溪古庙,供奉着始祖吴敬元和中兴之祖吴世范;两街是曾经的商业大街铺头街和走马巷;三祠堂是吴氏宗祠,学忠宗祠和胜求宗祠;四门楼则是指村子东,南,西,北的四座门楼。古村前临泸溪,后枕凤山,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巷道上连着三条分巷,有如长藤结瓜般把村子里所有的住宅串在了一起。村中最雄伟的建筑是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民礼堂,它揉合了罗马教堂,哥特式建筑和广东的骑楼,站在这座建筑上,可以俯瞰整座村子。 悠悠千年,当年的南唐征唐元帅早已为黄土,人们在丰阳村找到的是那样的一种古老的沧桑,是洗净铅华的素颜本色。五十里关山名城,曾经的繁华巷陌,多少的缠绵悱恻,都让历史这扇门硬生生地锁断在里面。一座座的古屋仿佛是一幅幅黑白的水墨画,古瓦上淅淅沥沥地敲奏着前朝的冷雨...... 在岭南地区,还有很多这样的村落,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流传下来,忠实的记录这这些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也默默地守护着这一方美丽的土地,它们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者,是文化最忠实的传承者,是人类最珍贵的宝藏。在茫茫历史长河的拍打咆哮中,他们顽强的生存了下来,留下了伤痕累累的身躯,只为给后人保留住当年的繁华与真相,让后人能够有史可循,有文化可传承,它们的这些付出是需要我们永记在心的,我们要更努力的保护和珍惜这些得之不易的文化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浅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学号:2114163951 年级:13级建筑 姓名:马荣林

摘要 : 在艺术和设计领域 , 由于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和渗透 , 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 观与审美观。从而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因此 , 如何将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合理结合 , 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和本土文化的特性 , 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布局方式和人文思想等方面。建筑设计必须在继承中创新,有选择性地 保留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创造性地将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追求自然和谐的 效果。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现实环境和人文 精神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之下形成的。要使其在现代城市中的传承得到体现,首先,最基 础的要求就是必须对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有比较深刻的理解,然后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它 的起源、变化和发展,继而领悟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和精髓,从传统建筑的演变 过程中探索出继承及发展创新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合适的方式 融合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 当下,人们经常会在景区或城市的公共地带看到许多抄袭简化版的仿古的建筑,这并 不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扬与运用,而是误解了所谓的“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中国 有着丰富的传统建筑资源,但到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手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人的 一些审美思想和营造方式都已经不符合时代,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只是对传统资源不假 思索地套用照搬,可是不能从整体上美化城市环境,还会给城市生硬的感觉。 那么,我们的传统建筑资源通过如何转换,才能恰如其分地存在于现代建筑实体之中,这是要考虑的。要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既需要寻找传统建筑中的运 用方式,通过综合各个方面的处理,最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共生 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传统建筑文化。 (一)加强对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北京故宫建筑群为代 表体现出传统建筑的序列性与和谐性;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园林建筑表现出空间的含蓄性、对自然的崇尚、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只有加强对建筑文化的研究,领会文化内涵的神髓,做到真正的了解,才能将传统建筑文化的灵魂融入到现代建筑中。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 木构架庭院式住宅(四合院) “四水归堂”式住宅 “一颗印”式住宅 大土楼 窑洞式住宅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 中国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进入大门西转为外院,安排客房,仆房和厨、厕。从外院向北通过一座华丽的垂花门进入方正而大的内院,北面正房称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其左右耳房居住长辈和用作书房。院两侧的厢房是后辈居室。各房以“抄手游廊”相连,不必经过露天,在廊内也可坐赏院中花树。 北京合院,实际就是合院建筑之一种,所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合院在北京的胡同中,东西方向的胡同,南面一大排,为南面的合院;北面一大排,为北面的合院,一户一宅,一宅有几个院。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作倒座 一家人有钱,人口多时,可建前后两组合院南北相连。再有钱的人家摆阔气,可以建设三个或四个合院,亦为前后相连。在合院中植花果树木,以供观赏。 合院小者,房屋13间,大者一院或二院,25间到40间,房屋都是单层。厢房的后墙为院墙,拐角处再砌砖墙,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都做高大的墙壁,不开窗子,表现出一种防御性。全家人在合院里,院中住的人十分安适,晚上关闭大门,非常安静,适合于以家族为中心的团聚生活。

中国建筑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建筑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乡土文明历史悠久,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正是在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进程中形成的民族建筑文化的结晶,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以建筑的形式记载和描画着各民族壮丽的历史诗篇,直接反映着各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生活状况及经济、体制、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遭到破坏。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政府主导的大拆大建,村民自发的随意改造,屡见不鲜。许多传统民居被风格迥异的新兴建筑替代,民族与乡村特色逐渐消失,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亟待保护。 历史建筑与历史风貌的保护和村民要求改善传统落后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当前中国传统村落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

对特色村寨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得不到村民的响应和支持,最终会使村寨文化的传承陷入无人承担、无物承载的困境。时代的发展变迁,使满足乡村振兴主体生产生活需要的创新成为必然。如何在建筑文化创新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新老建筑景观风貌的协调性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村寨建设在国家大力扶持下,迅速地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面貌,民生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新时期国家持续的扶持和社会资本的注入,加上村寨发展主体自身的资本积累和改善需求,更加量大面广的村寨环境建设即将全面铺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建筑者们在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确保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1.对乡土材料的应用和现代材料的取舍。 需要原样风貌传承的建造,乡土材料是最佳的选择。现代建筑中回归应用传统材料的做法,既可以满足人们怀旧和寻根的心理情结,也有环保的需求。而在新型大空间建造和内藏承重结构时,现代材料无疑具有不可代替性。对建造时间、性能和造价的综合考量,最终以是否符合村寨建筑文化的场所精神和风貌传承为依据。所以在大力倡导使用乡土材料来传承地域建筑文化的同时,必须加强乡土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热工性能、抗震性能的改良和提升,尤其是乡土材料的可再生利用,能够避免造成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传统文化为何与现代社会发生冲突及其表现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传统文化为何与现代社会发生冲突及其表现 摘要: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现代的中国已经与国际接轨,但是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还有很多,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就不时发生冲突。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精华经济 任何事物都需要不断发展进步,这样才会长期存在下去,不被淘汰。在当代经济环境下,社会稳定,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文化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融入新的元素。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不断发生冲突,传统的思想及其文化也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时代脚步稳准,吸收现代思想,与时代同时更新进步,与其相适应。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一代代积淀下来的。但是传统文化有精髓也有糟粕,需要随着时间的向前发展,不断吸收精华,剔除糟粕。时代进步了,环境变了,人的思想也随着时代进步发展,虽然不一定完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会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环境决定的。周围的一起事物都变,如果还是固执的遵守老的观念与习惯,自然会和现代社会发生冲突。 以前清明节上坟,家人或者亲戚上坟都会烧纸,但是烧纸不仅污染空气环境,还浪费纸张资源。不利于环境的发展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撞击,但是现代社会也有些地方需要遵守以前的生活习惯,现在大家买东西都经常用塑料袋,但是这却不符合现代环境的保护。以前,如果买菜,没有塑料袋,因此,大家都用菜篮子,非常环保。 现代社会虽然进步了,但是传统文化中有的是精华,这是应该保留,并大力宣传提倡的。有的是糟粕,需要剔除,引进符合现代社会的文化精神与思想。其实,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撞击是必然的,但是,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需要社会大众及其国家进行思想与文化上的更新。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风景园林视角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改造 刘雅婷

风景园林视角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改造刘雅婷 摘要:中国的一些传统村落经过持续千百年的规划建设,与其内外的山水形胜交融渗透、共存相生,成为人与天调的大美之境。从风景园林学视角来看,这些村落已经形成了一种以自然审美为主调的园林环境体系。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改造,有助于促进国内风景园林学理论研究打开更大的专业视界,完善中国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体系,以及探索传统村落 保护复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风景园林;传统村落;保护和改造 我国传统乡村建筑历史悠久,承载着中国农业社会发展的传统与记忆,现代条件下对于旧建筑尤其是传统乡村建筑的完善和修补,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新的建筑技术手段和新的设计方法。基于旧建筑上的新建筑,可以利用许多高科技和新型材料,这些新型技术或者设计手段不可避免地要和传统建筑发生冲突,但是,一些新旧建筑却因为在不同文化和不同时空中的冲突、矛盾或者差异而重组,形成了更富内涵和当地环境特色的建筑语言。研究黑川纪章的建筑哲理,有助于我们去探索出一条新旧建筑的和谐交融之路,并为我国传统的城市建筑、井巷文化,尤其是传统乡村建筑的改造,提供更广泛的视角和多方位的审视。 1传统村落的保护 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然而,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破坏。 1.传统村落的生存保护现状及问题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在2000年时拥有363万个自然村,但到2010年时只剩271万个自然村。2012年缩减为230万个,村落消亡迅猛势头不可阻挡。 1.1传统村落的“自然性损毁” 长期以来,对传统村落稀缺性认识不足、保护乏力,造成了乡土建筑“自然性损毁”。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散落在相对偏僻、贫困落后的地区,破败严重。有的地方对传统村落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许多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传统村落建筑的土木结构,抗风雨侵蚀及灾害能力差。由于受到风雨侵蚀和洪水、泥石流、地震、台风等自然力的破坏,众多已无人居住的民宅、祠堂面临着倒塌的威胁。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濒临消亡,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1.2传统村落处于“老龄化、空巢化”的自然性颓废状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的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传统村落的老龄化、空巢化,使得传统村落缺乏维持自身发展的动力,传统村落发难以为继。很多村落的现状是:交通闭塞,许多田地长满了杂草,村里只有几栋被遗弃多年的破旧农舍,残垣断壁横亘在高高低低的草丛里,很多民居已经人去屋空,村落偶尔可看到一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大都搬到附近的镇上去住。许多村庄由于无人居住面临着消失的困境。 1.3大量并村导致传统村落迁移消失

从中国现代建筑看中国传统文化

从中国现代建筑看中国传统文化 学号:200812601138 专业:08应用环艺 姓名: 摘要:在中国建筑界重寻民族精神的潮流下,无论是老一辈建筑师还是青年的建筑新锐都不约而同的自传统园林中汲取养分,也以不同的方式对传统园林手法的传承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将中国传统园林手法的当代表达归结为代表性符号的片段移植、形神兼备的园林化建筑和脱离传统载体的园林精神的探索与实践三个部分,并分别进行了举例分析。 关键词:传统园林手法、当代表达、建筑园林化、园林精神 引言 建筑全球化的弊端已然在中国的各大城市显露无疑,重建国人精神家园、发展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已成为当今建筑界首要关注的议题。而无论是老一辈建筑师还是活跃的青年建筑新锐,都不约而同的将焦点锁定于对传统园林手法的再开发。诚如青年建筑师董豫赣所言:“古典园林中有太多的历史积淀的东西,可以让我们不断汲取养分。”传统园林一直是中国人最理想的建筑形态,承载着祖辈人对建筑、自然、人类的认识和理解,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但我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痴迷于强势的西方建筑理论,而忽略了民族文化的宝库。如今中国建

筑界已开始迈向发展“新中国建筑”之路,许多建筑师也开始为中国传统园林手法的当代传承问题 交了自己的答卷。 正文: 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于怎样将园林手法与新的建筑功能、建筑材料、建设方法相结合的问题,几代中国建筑人都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诸多尝试。 一、代表性符号的片段移植 其实,环顾周边,片段性的应用传统园林中手法的当代建筑非常多。增加空间层次感的漏窗、月洞门等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符号被或直接、或抽象的应用于许多建筑之中。先抑后扬、小中见大的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也经常在现代建筑中发挥拓展空间感的作用。黑白灰的素色搭配也让人产生优雅、古静的联想。这些园林中代表性的建筑手法已然被大众所熟悉,也被广泛且自觉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的设计之中。传统园林手法的片段性的移植,目的不在于营造园林氛围,而旨在丰富建筑语汇,改善空间质量,使长期关注于西方实体建筑手法的我们,增添了许多把控空间的设计手法。 二、形神兼备的园林化建筑 传统园林体现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出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符合古人“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的生活追求。而这也正与现代都市人追求亲近自然、生态健康的理念相吻合。所以近些年,出现了许多园林化的建筑,不仅形式、手法园林化,所追求的建筑意境和氛围也是园林化的。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同样也体现了和谐之美。它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动与静的统一。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所体现的和谐之美更多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它推崇淡泊平和、清新幽远的境界。它强调园林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注重和谐与中庸”。表现在造型上,中国传统园林犹如天地的缩影,有着各种各样自然景色的缩样,如山峦、岩石和湖泊。中国园林在营造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由此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 透过这些园林设计中的恬静淡泊,而有不乏高雅自然的仪态。我们可以从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领略到人和天地万物联系的是那么的紧密。因为它们把天与人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认为天是万物的起源,天与自然的发展变化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脚步。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人们就形成了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在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统园林的空间除了首先要考虑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外,同时也考虑古人讲的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当十分和谐。这种精神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天人合一”成为园林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由此。在这种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的文化渗透中,历代的造园大师们以神州大地千姿百态的山川林泉的造园风格,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统一,也使得中国园林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母。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任务书 调研任务描述 本次调研是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这门课的大作业,作为主要考核内容。 调研目的 目的是了解乡土建筑朴素但科学、多样的建筑特征,增加同学们对乡土建筑的深入了解,培养同学们形成有本土特色的设计思路及手法。 调研地点 自主选取宁波周边山区的古村落进行调研,这些古村落必须总体保存完好,自然环境较少受到破坏,且具有地方特色,并且有人生活其中。(推荐柿林村、李家坑、坪头村、北溪村。见后面参考文献) 调研要求 1.学生在外出考察时要注意安全,必须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外出,尤其注意防窃、防骗、 使用交通工具防挤、防甩,不去任何被禁止进入的场所。 2.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实地调研。 3.调研完成后,学生应完成调研报告;文字不少于2000,并必须附上手绘图片进行说 明,图片不少于三张。 调研报告封面及装订要求 1.封面 见psd文件 2.装订顺序 封面、调研任务书、调研报告。 3.纸张及装订要求 120克铜版纸,彩色打印。A3纸对折,中缝骑马钉式装订,上针离上边距6厘米,下针离下边距6厘米。

调研报告姓名:叶俊杰 慈城镇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宁绍平原,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东与镇海区相连,西与余姚市接壤,北与慈溪市相临,南隔余姚江与鄞州区相望,可谓是“众星拱月”。其镇域面积102.57平方公里,下辖41个行政村,5个社区,5个居委会,人口5.8万,是宁波市14个中心城镇之一。 慈城是江南极少数保存较为完好的县城,保存了完整的传统生活结构方式,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中不但有大量的民居建筑,还有孔庙、会馆、牌坊、古井等公共建筑、构筑物。遴选出来的慈城古建筑群是其中最优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其中孔庙布局完整,规模宏大,为浙东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文庙,反映了儒学在传统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深远的影响。明代的甲第世家、福字门头、符卿第、布政房和清代的冯宅等名人故居,做工精致,用料考究,是当地民居的代表作,其周围仍保留了完整的传统街区,历史环境未有大的改变,集中地反映慈城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和生活气息。冯岳彩绘台门是江南彩绘的重要实例,具有宋式彩画的遗风。 慈城是一座古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始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至1954 年的1200多年间,一直是慈溪县 治。经过2400多年的历史积淀,慈 城文化底蕴深厚,在约5平方公里 的区域内,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33家。慈城的文明足迹可上溯 到河姆渡文化。1987年这里出土的 一双木拖鞋,把中国木屐的历史往 前推进3600多年,是当今中国乃至 世界第一古屐,也是中国乃至世界 最早的鞋类实物。 慈城是一座邸城。这里集中了大量的明清官宦宅第群,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家井巷的明代甲第世家、福家门头、布政房,从西到东连成一片。状元第、探花第、进士第、太守第、尚书第林立在民主路、中华路、中山路。明代建筑大耐堂、冬官坊、恩荣坊、世恩坊、刘家祠堂、桂花厅、莫驸马第,清代建筑俞宅、冯宅、应宅、向宅,精镂细刻,一派古风。

传统村落的建设与保护-最新文档

传统村落的建设与保护 本文描述了桂林传统村落现状,以桂林马家坊村作为案 例,对比分析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处理传统村落建设与保护的问题,或生搬硬套、或是一味摒弃? 村落,一种最简单、最朴实的居住聚集方式,也是文化沉淀最厚重、最亲切的人居场所。广西桂林地区地形奇特,群山起伏, 丘陵绵延,江河纵横,素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另外桂林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分布着壮,瑶,苗等少数民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交通以及气候等条件,所以当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村落风貌,渗透着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桂林以其特有的人文景观成为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 F面以广西桂林马家坊村为例分析传统村落特点和发展现 状,为民居的现代化建设发展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基本现状 (一)自然条件 马家坊村临近高速路,清澈的漓江水养育着这里的人,四周环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居住的好地方。在这里绿树成荫, 处处洋溢着一种生机勃勃的美,处处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在这里有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丰富的农产品,非常适宜农产品的开发和发展。 (二)社会经济现状 马家坊位于桂林市东南部,距市中心15 公里,交通便利。 新农村建设使马家坊村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人民安居乐业。为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建设更加富有文化气息的新农村,结合马家坊村的地域性,充分开发文化经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人关心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问题,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和文化与人、村的结合要求更高了,所以,建设有地域性文化的新农村是当下解决老龄化社会的重要途径。 三)交通现状

总体来说,整个村的道路只有一条主干道,最宽是在十字交叉路口,1 米长左右,宽只有6 米。整个村路宽最宽才4 米,最窄的才1.2 米,这样车辆进村就难以转车出去,影响经济的发展。 道路围着房屋的前后而建,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而且大小不一,很多是屋前的小路,这样路与路之间就缺少了联系。道路旁边缺少绿化,道路的持久性就成了问题。 四)设施 整个村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排水系统,只是每个楼房前设有小水沟,用于生活用水的排出,而且整个排水并没有汇集起来,都是各排个的,造成了道路交通不便,影响了村容村貌,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村上缺少 了文化交流中心,只是在村口有一个长为4 米的宣传栏,人口不集中,这样政策的传播收到了影响。 村上只有一个公厕,5 个旱厕,公厕布置在人口集中的路口,旱厕则在居民的房前或道路旁,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一定程度影 响了村貌和空气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的衰败。这些古老的建筑随时有可能崩塌,需要 对其进行保护性的修复。 (二)环境的恶化。其实桂林这些村落有很好的自然环境, 但是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这些村落开始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村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卫生等都面临着挑战。 (三)随着生活品质的逐渐提升,传统村落的布局出现了“不适应”的现象,比如道路太窄,闲置地块的荒废等。 (四)保护不当,很多村民保护意识不足,对传统村落不珍 惜,有的精美古民居用来堆猪牛圈的粪草,有的用来堆柴草,有的用来关猪、关牛,任其破坏糟蹋。 三、传统村落保护模式与发展

浅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创新

浅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创新 摘要:本文介绍了民宅建筑中传统的文化思想,提出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中传统文化传承及创新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deology in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puts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method in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1.建筑设计文化气息短缺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居住模式国际化已成潮流,世界各国以户为单元的普通住宅楼已无本质上的差异,仅是建造标准因经济状况而不同。又由于大部分住宅建设项目给出的设计条件大同小异,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多层和小高层住宅,有些设计者不作深入的项目研究,不去挖掘项目的特点,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相似的工程设计,导致住宅千楼一面,缺乏个性和本土特点,失去了地域性的标志,失去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地方建筑风格,也淡化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这其中西风盛行,尤其是中高层和高层住宅似乎非洋不可,甚至连名称都洋了起来,这在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较深的城市尚有情可原,但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璀璨的历史名城却难以让人接受。还应该指出的是,一些项目的盲目抄袭不仅失去了应有的特色,也背离了建筑项目应有的内涵,更无建筑文化可言。 由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因而提出了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同现代建筑结合起来的课题。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辈建筑家将中国建筑史引向了系统的科学研究,但这个课题还不曾解决。经历了30 年代的“中国固有形式”、50 年代的“民族形式”和后来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等建筑文化的探索,其前景仍旧不明朗。而近来,住宅楼市强劲的欧陆风更是虎虎吹来,一时间,美式洋房、北欧风情、法式设计纷纷登场,大有席卷整个楼市之势。这使得复兴传统建筑文化的道路更加漫长而艰巨。建筑是属于社会的,属于人民大众的。因而,要建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需要建筑师、工程师、业主、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合作。梁思成先生曾对建筑系毕业生说过:“非得社会对于建筑和建筑师有了认识,建筑不会得到最高的发达。……如社会破除(对建筑的)误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设,然后才能发挥你们的创造力。” 2.传统民宅建筑中的伦理文化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它以“文化纪念碑”的形式成为文化的象征,记载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伦理文化的演变历程。没有哪个国家的建筑在功能认识和处理上能够具有像中国传统建筑那样强烈的伦理性。在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教学大纲(16035350)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6035350 课程类别:专业课(选修)适用专业:建筑学学时:28 学分:1.5 大纲执笔人:郭敏帆纲审定人:杨勇纲审批人:韩雪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意义 该课程是建筑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古文献学、美学的综合。通过该课程的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情操,建立正确的传统民居和乡土建筑保护概念,了解历史建筑调查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基本要求 系统介绍中国各地区传统民居和乡土建筑的起源、形成和演变;乡土建筑的布局结构和成因;各类乡土建筑的典型形制、风格及社会文化意义;各类民居的空间组成、艺术形式、结构构造等技术做法,乡土建筑的美学表现等。并探讨对传统民居及乡土建筑的研究、调查及再利用等保护性做法。 三、主要教学内容 绪论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形成与演变 第一章典型民居分类及形制 民居文化背景、布局特点、结构技术、装饰风格、规划原则以及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乡土建筑的空间构成及特色 庭院构成,轴线组织,空间重复、分割及与地形的关系。 第三章传统民居的结构与构造 木构架的系列化和地方形制,屋顶及围护结构,地面类型。 第四章乡土建筑的美学表现 形式美学、装饰美学、民俗社会美学。 第五章传统民居及乡土建筑的保护 重点:典型民居分类及形制,传统民居的结构与构造,乡土建筑的美学表现。 难点:传统民居的结构与构造做法。 四、考核方式 课程结束后按给定论述范围及题目上交论文,成绩占总成绩70%;平时考勤及课上讨论占总成绩30%。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方式采用专题讲座形式,以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大量传统民居及乡土建筑实例,增强感官认识,建立美学的初步概念。

中国传统民居分类概述

中国传统民居分类概述 武星宽梁文桂 【摘要】:由于自古受宗法礼制、风土民俗及气候、地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民居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想要涵盖所有的民居式样并非易事,因而也就出现了多角度的民居分类方法。 【关键词】:造型构造方式地域行为习俗 建筑起源于人的居住需要,因而,民居几乎是和人类的文明同时发展起来的,它是历史最悠久,范围最广泛,形式最多样最基本的建筑样式,是宫殿,祠庙,寺观等建筑类型的基础和源泉。民居作为宁和,朴素的安居之所,既满足了人的居住功能的要求,又具有一定的精神意义,它所形成的文化功能与氛围总是与“家”联系在一起,让人的生活和精神得到休憩与寄托。 我国的建筑起源于一个“防”字,由“防”的理念衍生出向心性的平面构成,是一种理想的美的构成。1[①]之所以会有这一理念,是与古代中国不断遭受外敌入侵的历史有关。同时,北方中原地区的民宅为了防止寒风与风沙的侵袭也不得不筑起高墙将住宅尽可能地围合起来。从古代新石器时代的住宅群遗址中就可以看到这种向心式的住宅构成。到了夏商,中国已经有了将房屋设置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央设置内(庭)院的平面形式,被称为“四乡之制”。西周时期,出现了中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进入汉代以后,四合院住宅已经相当成熟,直至近代,中国民居仍然保留着厚厚的外墙,房屋围抱着中央院子或天井的形式。竖起坚固的墙壁,将住宅、村落、城市包围起来,可以说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行为。 下面从多个角度对我国传统民居进行大致的介绍。 一. 从造型的角度,分为规整型和非规整型民居。大量的民居造型都很规整,首先表现在平面布局的中轴对称,其中典型的当属北方四合院,它是独立的长方体生活空间。进入四合院之前首先得穿过胡同,胡同是夹于四合院侧面高墙之间的宁静的小巷。叩开两侧点状设置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称为照壁的砖墙,上面通常点缀着一些精致的砖雕。照壁的后面是前院,前院和内院通过垂花门相连,穿过垂花门是位于住宅中心位置的内院,院子四周由四栋房屋相互围合,“四合院”因此而得名。院子正面朝南的主屋称为正堂,东西两侧为厢房,对面是倒座的副房。在主房之后还设有后房。整座四合院以东西厢房、南部倒座和后房的外墙体为外墙,外墙不设一扇窗,空间造型十分封闭,只在四合院外墙的东南一隅开一扇门,以供出入。该四合院具有中轴意识其中纵轴向穿越整座四合院的南北重点,除了设于东南一隅的院门,整座四合院在平面立面上是对称的。 这种四合院形制的空间封闭性,在生理意义上,处于出于中国北方天气较为寒冷之故;在心理意义上,契合一个家族的向心、内敛气质。而基本上的中轴对称可以看作传统儒家思想讲究规矩、规范的特点在建筑上的体现。这类民居形制,可以说是中国民居的常式,即以院落为空间组合的、几重进深的、中轴对称的空间布局。 其次,这种规整型民居多见于北方。从文化性格看,北方人相对要比南方人更注重于文化规范。北方天寒,物多收敛,人的心态比较严谨,儒家的实践理性所崇尚的是现实实践、冷静和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伦理规范,所以注重人生秩序与有条不紊的居住空间的出现,是不足为奇的,并且北方古代地广人稀,所以北方四合院等民居的庭院一般比较宽阔,这样也可以接纳更多宝贵的阳光。 非规整型民居以南方为多见。尤其在丘陵地带,地形地理复杂多变,建筑不得不因地制宜。有的民居平面呈“一”字形,有的为曲尺形;有的有院落,呈马鞍形,有的没有院落,这种没有院落的民居,以临街就建的南方民居建筑为多见;有的孤村独特建于山坡之上,室内平面错折多变;有的由多座毗邻的民宅组成一个连续多变的空间序列,平面和立面都可能参差不齐。总之,在文化心理上,南方由于气候趋暖,人的心态活动多变,加以地基条件的限制,尤其是文化传统的不同,其民居的非规范性可能明显一些。 二按建筑构造方式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由砖土建造的砖墙结构的北方中原地区的住宅;以木结构为主的云南、西南地区的住宅;江南地区内部主体木结构外包砌墙体的砖木混合结构住宅。在此基础上,又可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方的典型住宅,住宅室内不铺地板,四周是坚固的土墙或砖墙,再加上小小的屋顶,是一种墙壁型的住宅,四合院就属于这种类型,同时也是内庭型住宅;另一类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典型住宅。在柱子上架上楼板与屋顶,周围几乎没有墙壁的简单围合的屋顶型住宅。为了防御沙尘暴及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