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杨修的故事

杨修的故事

杨修的故事
杨修的故事

杨修的故事

三国时的才子杨修是曹操的主簿,是一位很有名的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有名的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无论从命理或者他的聪慧来看,他都应飞黄腾达,但是实际上他最终还是被曹操斩了头:

1、曹操差人为自己建造了一座花园,建成他去观看时,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一个“活”字。许多人看了都不知其意。杨修却看破了其中的隐意,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门阔耳。”曹操嫌门太阔了。于是,人们再筑围墙,改造妥当,曹操再来看,很高兴,问这是谁知道了我的用意的?左右告诉他,是杨修。曹操嘴上赞扬杨修,内心里已是很忌讳他了。

2、一天,塞北给曹操送来酥饼一盒。曹操随手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就放到了案头上。杨修进来看见了,就让人拿来勺子和大家吃了。曹操回来问为何这样?杨和答说:“丞相您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嘛,我们岂敢违背您的命令呢?”曹操和大家嬉笑一场,心里却很讨厌杨修。

3、曹操总是担心别人暗杀他,常常吩咐侍卫说:“我在梦里好杀人,我睡觉时,你们都不要靠近我。”一日他睡午觉把被蹬落在地,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曹操跳起来拨剑杀了这个违抗命令的侍从,然后又上床装作继续睡觉。半晌而起,作出一副吃惊的样子,假惺惺地追问:“谁杀了我的侍卫?”别人把实情告诉他,他还痛哭了一声,命人厚葬之。事后,众人都以为曹操梦中杀人。只有杨修说:“不是丞相在梦中,而是我们在梦中。”一语道破。曹操听了更加憎恨杨修。

4、曹操的三子曹植很欣赏杨修的才能,常常邀杨修谈天论地。有一次曹操想试试自己两个儿子的才干,杨修却暗中为曹植作答案,结果曹植总是对曹操的提问对答如流,曹操便有些怀疑,这时曹丕买通弟弟身边的人,把杨修作的答案偷给了曹操,曹操大怒,说:“这个匹夫竟敢欺骗我。”从此有了杀掉杨修之心。

很快,机会来了。刘备亲率大军打汉中,惊动了许昌,曹操也率40万大军迎战。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候惇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人们便把这个号令传下去。杨修即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候惇也很信服,营中诸将纷纷打点行李。曹操知道后,怒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便把杨修斩了。

有人说杨修是绝顶聪明之人,郑博士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如果真的是聪明过人,他就应该知晓“才不盖主”的命理原则,违背命理学上的辩证法之原理的人只能是小聪明而不是大智慧。

显然,曹操用字谜来考众人,自然是希望有人能解释,但决不是希望有人一

下子就给点破了,否则曹操的才能就不突出了,杨修正是犯了“急”字忌。那盒酥饼只能由曹操分给每人一口,以示亲切关怀,而不是让每人自己去分一口,即使现在也是官场文的禁讳。杨修犯了“讳”字忌。他出尽风头,曹操还能英明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既然是自己的隐私,就不希望别人知道。杨修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点破了曹操的隐私,因而犯了第三个错误。一个人的隐私被点破后,这个人的心理安全感就没有了。那么,他失去的安全感就只好由点破的人来负责了,所以要“灭口”。

杨修犯的第四个错误,就是介入宫廷的王位秘事总。历来皇帝选太子都伴随险恶的斗争,只有皇族内部的人才能参与。杨修作为位置很低的人参与其中就是违背了命理学上的辩证法,只能死路一条了。

启示:

并非人人都能走官运,但是人人都想成功,成功就需要你懂得命理辩证法的真谛,希望朋友们无论命理是否有官运都能成功,成就一番事业:

1、该干的时候干是一种能力,不该干的时候不干是一种智慧,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时候不该干是一种成熟。

2、该靠前的时候靠前是一种派头,不该靠前的时候不靠前是一种知趣,知道什么时候该靠前什么时候不该靠前是一种修炼。

3、能当狮子是一种威仪,能当狐狸是一种谋略,知道什么时候当狮子什么时候当狐狸是一种素养。

4、该调理自己命理时就调理的人能趋利避害;该调理自己房子风水时就调理的人能成就大事。因为万事皆有灵、风水就在我们身边!

曹操与杨修

曹操与杨修 教学目标 通过梳理戏剧情节和品读人物语言,理解复杂而矛盾的人物性格; 领会剧本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 在理解剧本内容的基础上,探讨杨修之死的悲剧因素,体会编剧的用心。 说明: 从体裁上看,属于剧本;从题材上看,属于历史故事新编;它所在的第三单元主题是“历史”。历史故事中表现的人物矛盾冲突是学生学习这篇的兴趣点所在;现代改编中体现的反思是学生学习这篇的难点所在。 根据剧本的特点,拟设计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这三个层面由浅入深地展开解读,最终挖掘出悲剧因素。 设计理念是,参与和对话。 参与——剧本的阅读诀窍在于假设自己是其中的演员;历史故事的解读诀窍在于假设自己是其中的人物。参与意味着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投入进去。 对话——与剧本中的演员对话意味着演出;与历史中的

人物对话意味着思辨;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对话意味着学习。 教学指导思想是,把课堂变成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剧中人物,同时也展现师生自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评主要人物的矛盾性格; 难点:领会杨修之死的社会因素。 说明: 历史故事中表现的人物矛盾冲突是学生学习这篇的兴趣点所在。 在解读过程中应注意紧扣文本开展分析。《三国演义》里相关故事是学生所熟知的,这些信息可能干扰课文的解读,从而使学生忽视课文的新编特点。所以,应强调从中为发言找依据,牢牢把握住解读的对象。 现代改编中体现的反思是学生学习这篇的难点所在。 在反思“有没有可能避免悲剧”的过程中,学生容易陷入“没有依据地假设”误区,脱离文本虚构解决途径。应注意及时指出错误,把讨论引导到对性格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大方向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杨修死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以插叙的方式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曹操、杨修的矛盾冲突。教读本文,应在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杨修、曹操的性格特征,分析探究杨修的死因,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在个性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启示。 一、导入新课: (首先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师由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是呀,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我们曾经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生: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刘备),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看看作者笔下另两位人物是什么形象的。(师板书课题) 师:首先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理小说情节。 1.检查字、词庖官主簿谮绰刀恃才放旷 2.朗读要求:语速要适中,句子停顿要准确,尤其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场合,要读出感情来。 3.朗读任务: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请用概括性的语言说出来。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朗读后做答。边朗读边指导朗读。 学生活动:找出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曹操、杨修。故事情节:曹操杀杨修。环境:战场。复述文中的六个小故事。 明确:这六个故事分别是:破字,分酥,破梦,告密,出门,答教。 归纳:事件心理 私解“鸡肋”怒杀杨修 破译曹操写“活”字的用意虽称美,心甚忌之 分食一合酥虽喜笑,心甚恶之 揭穿曹操梦中杀人用意愈恶之 密告曹丕愈恶之 教曹植出城大怒 替曹植作答教有杀修之心 三、熟读课文,将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并归纳段意。 1.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 2.插叙的顺序。插入的六件事是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以杨修“身死因才误”做为行文线索。 3.初步思考:杨修和曹操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明确:杨修:恃才放旷。曹操:阴险虚伪、狡诈奸猾。 3、用短语概括总结二者的形象) 杨修曹操 恃才放旷阴险狡诈 才思敏捷城府很深

曹操与杨修

曹操与杨修 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戏剧情节和品读人物语言,理解曹操与杨修复杂而矛盾的人物性格;2、领会剧本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3、在理解剧本内容的基础上,探讨杨修之死的悲剧因素,体会编剧的用心。说明:《曹操与杨修》从体裁上看,属于剧本;从题材上看,属于历史故事新编;它所在的第三单元主题是“历史”。历史故事中表现的人物矛盾冲突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点所在;现代改编中体现的反思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难点所在。根据剧本的特点,拟设计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这三个层面由浅入深地展开解读,最终挖掘出悲剧因素。设计理念是,参与和对话。参与——剧本的阅读诀窍在于假设自己是其中的演员;历史故事的解读诀窍在于假设自己是其中的人物。参与意味着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投入进去。对话——与剧本中的演员对话意味着演出;与历史中的人物对话意味着思辨;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对话意味着学习。教学指导思想是,把课堂变成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剧中人物,同时也展现师生自己。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品评主要人物的矛盾性格;2、难点:领会杨修之死的社会因素。说明: 1、历史故事中表现的人物矛盾冲突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点所在。在解读过程中应注意紧扣文本开展分析。《三国演义》里相关故事是学生所熟知的,这些信息可能干扰课文的解读,从而使学生忽视课文的新编特点。所以,应强调从文章中为发言找依据,牢牢把握住解读的对象。 2、现代改编中体现的反思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难点所在。在反思“有没有可能避免悲剧”的过程中,学生容易陷入“没有依据地假设”误区,脱离文本虚构解决途径。应注意及时指出错误,把讨论引导到对性格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大方向上。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品故事1、导入语:我们这堂课要学的是《曹操与杨修》,这是一出京剧的选段,曹操与杨修是戏里的两位主人公。2、提出问题:课文大家事先都预习过了,那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两人的关系怎么样呢?请你用一些合适的动词把中间那个“与”字替换掉:曹操(?)杨修3、小结:曹操对杨修的态度是矛盾的:有爱也有恨,最终恨占了上风。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或人物关系),选用合适的词语。课堂交流。

三国时的猜谜高手杨修

三国时的猜谜高手杨修 尖子老师的离合字谜,在笑坛又刮起了新一轮猜谜旋风。我因而联想起《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十分聪敏的猜谜高手,那就是杨修。兹述几例: 杨修从小就善“别解” 杨修从小就应对敏捷。九岁那年,有一天,一个叫孔君平的人来家中拜访杨修的父亲。父亲不在家,杨修很有礼貌地把客人请到客厅,端出一盘杨梅请客人吃。客人见到杨梅,忽然灵机一动,联想到杨修的“杨”,便和杨修开玩笑:“君家姓杨,看来杨梅是君家产的果子了。” 小杨修一听,知他话中的弦外之音多有不敬,便立刻反唇相讥:“君家姓孔,那么孔雀就是先生的家禽了?”孔君平满脸通红,半晌答不出一句话来。 两人的对话都是一种“别解”。猜谜就要懂得别解,这里可以看到杨修从小不但思维敏捷,而且是别解的高手。 (一)“黄绢幼妇,外孙薤臼” 一次曹操兵出潼关,到蓝田访蔡邕之女蔡琰。蔡邕盛有才名,因哭董卓被王允害死。蔡琰原为卫仲道之妻,字文姬,后来她被匈奴掳走,作得《葫茄十八拍》,在中原地带广为流行。曹操非常敬慕他们父女俩的才华,便派人去赎蔡琰。匈奴惧怕曹操势力,送蔡琰逐汉室。曹操便把蔡琰许给董祀为妻。当日曹操进得蔡琰屋内,见屋内墙上挂一碑文图轴,上有“黄绢幼妇,外孙薤臼”八个字。曹操便问手下众位谋士,谁能解释这八个的意思,众谋土一个个挠耳抓腮,不能答出,只有杨修一个说能解其意,曹操让他先别说破。告辞后,曹操上行三里后方才省悟。原来那八字中含“绝妙好辞(繁体字)”之隐语。这个谜,曹操没有杨修猜得快。 (二)动作谜 又有一次,曹操命人造一所花园。花园造成之后。曹操去观看,他也没说好坏,随手在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杨修见了,深知其意,便对人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是嫌花园门太阔了。”众人听了便把花园翻修了一回,曹操见后非常高兴,但当知道这是杨修的主意后,内心对杨修遂生厌恶。显然,曹操这点故弄玄虚的手段被杨修察得一清二楚。 (三)离合字谜 还有一回,塞北给曹操送来一盒酥饼,曹操便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字,放于台上。杨修看到之后,竟拿出来与众人分着吃了。曹操问为何如此,扬修回答说,你在盒子上面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嘛,我们也只好一人一口,哪里敢违背你的命令?曹操于是对杨修更加厌恶。 杨修猜的最后一个谜 曹操率大军迎战刘备打汉中时,在汉水一带对峙很久,曹操由于长时屯兵,到了进退两难的处境。此时恰逢厨子端来一碗鸡汤,曹操见碗中有根鸡肋,感慨万千。这时夏侯惇入帐内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到:“鸡肋!鸡肋!”于是人们便把这句话当作号令传了出去。当时任行军主簿的杨修即叫随军收拾行装,马上归程。夏侯停见了便惊恐万分,把杨修叫到帐内询问详情。杨修解释道:“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何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惇听了非常佩服他说的话,营中各位将士便都打点起行李。曹操得知这种情况,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罪,把他杀了。 杨修一生猜的最后一个谜,送了自己的命。

某某生平简介

***同志生平简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亲朋好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为***同志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沉痛悼念***同志奋斗的一生,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8月9日(农历2011年7月10日)中午12时去世,享年79岁。 ***同志于1933年8月1日生,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2月至1949年6月,在普宁南阳山副官处工作,任勤务员;1949年6月至1950年11月,在普宁县九团供管科工作,先后任事务长、缝衣所保管; 1950年11月至1952年2月,参加南阳山老六区土改队,任总务长;1952年2月至1953年4月,在普宁县农村经济调查队工作,任副组长;1953年4月至1957年9月,在梅林十二区公所(梅林大乡)工作,先后任统计、生产助理;1957年9月至1963年6月,在南阳山公社计委会工作,先后任中心统计、主办;1963年6月至1968年9月,在梅林公社工作,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1968年9月至1971年10月,先后参加普宁县毛泽东同志宣传大队(驻大坪)、“五七”干校;1971年10月

至1984年11月,在船埔公社工作,先后任生产助理、党委(革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宣传委员;1984年11月至1993年9月,在普宁县(市)人大办工作,任干事(副科级);1993年9月,在普宁市人大办光荣离休。 在***同志因病住院期间,其家人及子女,竭尽全力悉心关照,精心护理,尽力求医,多方邀请专家诊治;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也多次过问、办公室同志时常关照探视,总是盼望他能早日康复、健康长寿,怎奈药石无效,回天无力。 ***同志的一生,是勤勤恳恳的一生,任劳任怨的一生,无论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都是一心一意工作,毫无怨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业爱岗,默默奉献。他重视理论学习,始终坚持研究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公道正派,襟怀坦白,清正廉洁,生活俭朴,严于律己,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在同事戚友中享有较高威望、良好口碑。他对儿女从严教导,以父亲博大,宽厚的胸怀,影响着儿女们的为人,为事;更为自己,为党,为人民培养出了好儿女。 ***同志在他工作的岗位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获得了很多荣誉,曾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

百年堂阿胶传奇故事之曹操与陈琳的故事

百年堂阿胶传奇故事之曹操与陈琳的故事 百年堂阿胶赵燕 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文章从曹操的祖父骂起,一直骂到曹操本人,贬斥他是古今第一“贪残虐烈无道之臣”。据说曹操让手下念这篇檄文时正犯头痛病,听到要紧处不禁厉声大叫,吓出一身冷汗,头竟然不疼了。可见此文的确戳到了曹操的要害。袁绍战败后,陈琳转投曹操。曹操对这篇火力凶猛的檄文还耿耿于怀,便问陈琳:“你骂我就骂我吧,为何要牵累我的祖宗三代呢?”陈琳的回答言简意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曹操听了呵呵一笑,不再计较。] 曹操是三国里最有名的奸雄。奸是说他诡计多端,手腕玩得炉火纯青;雄则表明他并非蝇营狗苟、鼠目寸光之辈,他有英气、有壮志,更有一代雄主的大度。他不杀陈琳,颇能体现后一种风范,因此被人赞不绝口。 曹操是聪明的。他知道,陈琳这样的文人并非存心和他过不去,当年写檄文骂他,是形势所逼,迫不得已。所谓各为其主,既然陈琳谋食于袁绍,那主公要他干活,理当尽心竭力。檄文就是这种情形下的产物。杀掉陈琳,虽没有什么明显的负面效应,却也无利可图,倒不如放他一马,为我所用。陈琳是难得的人才,又痛骂过曹操,现在居然在曹营感激涕零地干革命工作,不啻是一个绝妙的广告。曹操此举不仅为自己博得了好名声,且很能吸引读书人,可谓一箭双雕。 另一方面,故事的配角陈琳也很识趣。同样名列“建安七子”,陈琳不似孔融的行为乖张、好作讽诵,有事没事去得罪曹操。陈琳自始至终都扮演着处处为主上考虑的角色,又一再强调自己人微言轻、身不由己的困境,从而苟全性命于乱世。他内心未必不痛苦,他的《饮马长城窟行》就饱含了忧国忧民的哀伤。但陈琳明白,他一介书生,没有一兵一卒,纵然做幕宾提意见,听不听也还在人主。陈琳早年劝谏何进,后者不听,他也无可如何。陈琳这辈子唯一成功的“大事”,大约是从袁绍刀口下把崔琰救了下来,也仅此而已。无论是箭在弦上的无奈,还是曹操利用他获取一箭双雕的“利润”,陈琳只是这些实力派手中的“箭”——何时射出,靶心何处,都不由得他。 建安二十二年,中原大疫,陈琳病死。虽称不上善终,比起弥衡的被借刀杀掉、孔融的倾巢之覆,以及杨修的死于非命,到底幸运多了。这得感谢曹操。精于算计是一回事,但生杀大权毕竟牢牢握在手中,设想曹操要是一时没忍住把

高三语文曹操与杨修

曹操与杨修 上海市第二中学包亮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戏剧情节和品读人物语言,理解曹操与杨修复杂而矛盾的人物性格; 2、领会剧本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 3、在理解剧本内容的基础上,探讨杨修之死的悲剧因素,体会编剧的用心。 说明: 《曹操与杨修》从体裁上看,属于剧本;从题材上看,属于历史故事新编;它所在的第三单元主题是“历史”。历史故事中表现的人物矛盾冲突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点所在;现代改编中体现的反思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难点所在。 根据剧本的特点,拟设计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这三个层面由浅入深地展开解读,最终挖掘出悲剧因素。 设计理念是,参与和对话。 参与——剧本的阅读诀窍在于假设自己是其中的演员;历史故事的解读诀窍在于假设自己是其中的人物。参与意味着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投入进去。 对话——与剧本中的演员对话意味着演出;与历史中的人物对话意味着思辨; 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对话意味着学习。 教学指导思想是,把课堂变成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剧中人物,同时也展现师生自己。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评主要人物的矛盾性格; 2、难点:领会杨修之死的社会因素。 说明: 1、历史故事中表现的人物矛盾冲突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点所在。 在解读过程中应注意紧扣文本开展分析。《三国演义》里相关故事是学生所熟知的,这些信息可能干扰课文的解读,从而使学生忽视课文的新编特点。所以,应强调从文章中为发言找依据,牢牢把握住解读的对象。 2、现代改编中体现的反思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难点所在。 在反思“有没有可能避免悲剧”的过程中,学生容易陷入“没有依据地假设” 误区,脱离文本虚构解决途径。应注意及时指出错误,把讨论引导到对性格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大方向上。

生平简介范文

xxx 同志生平简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追忆xxx 同志为党为人民辛勤工作的一生,寄托我们的哀思……XXXX 年XX 月XX 日(农历XXXXXX)XX 点,xxx 同志因病治疗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XXXX 岁。 xxx 同志XXXX 年XX 月XX 日出生于XXXXXXXX。XXXX 年XX 月参加工作。XXXXX 年XXX 月至XXXX 年XX 月在XXXXXXX 工作;XXXX 年XX 月至XXXX 年XX 月在XXXXXX;XXXX 年XXXX 月至XXXX 年XX 月在XXXXX;XXXX 年XX 月至XXXX 年XX 月在XXXXXX;XXXX 年XX 月至XXXX 年XXX 月在XXXX 工作;XXXX 年XXXX 月退休。 xxx 同志是一位优秀的XXXX。 她从事XXXX 工作近XXXX 年,始终忠诚于党的XX 事业。任教期间,xxx 同志多次被市、乡、校评为XXXX。无论是在XXXX,X 都能以XX 为家,以XX 事业为中心工作,一心一意为XX 的发展出谋划策、出力流汗;X 长期奋斗在XX 事业的第一线,默默耕耘,任劳任怨,以扎实的XX 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水平为XX、为XX 培养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X 一心为XX 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XX 和社会的好评。 xxx 同志是一位出色的XXXX。X 在我市X作文XXX 组建时调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由XXXX 工作者向XXXX 的转型,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连续工作XXXX 年直至退休,参与和见证了我市XXXX 的艰难历程。工作中,她忠于职守,勤勉认真,不断学习,认真贯彻党和政府关于企业改制和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X 身体力行,调查研究,与基层干部职工打成一片,长期工作在企业改制第一线,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我市的XXXX 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xxx 同志在家是一位好XX、好XX。X 家较为贫寒,父亲长期工作在外,家中XX,一家XX 人,身为XX,她比同龄人涉世较早,自小便与母亲分担起家庭重任。成家立业后,含辛茹苦,养育XX,对子女从严教育,严格要求,XX 个个好学上进,勤奋努力,他们先后进入大学深造,相继参加工作,成为了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xxx 同志生活简朴,意志坚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XX 为人正派,办事公道,严于律己,光明磊落,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直至退休后,仍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我市的社会发展事业。 我们追忆xxx 同志,就是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XX 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学习XX 那种不屈不挠,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坚强毅力;学习XX 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学习XX 在家做一个好儿女、好母亲、好家长,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好教师、好干部。我们要像XX 那样,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积极进取,默默奉献,以此来告慰xxx 同志在天之灵!xxx 同志安息吧!XXXX 年XX 月XX 日

XXX同志生平介绍

XXX同志生平介绍 XXX同志,男,汉族,19XX年2月出生于XX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1年4月参加工作,195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XXXX年1月13日2点10分,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3岁。 1951年4月至1952年2月,XX县XX区XX乡财粮; 1952年3月至1954年6月,XX县XX区政府文书; 1954年7月至1955年9月,XX县纪委干事; 1955年10月至1956年6月,XX县委党训班副主任; 1956年7月至1956年12月,XX省委党校学习; 1957年1月至1958年1月,XX县监察委员会副书记; 1958年2月至1958年7月,XX县XX乡党委书记; 1958年8月至1961年6月,XX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61年7月至1965年6月,XX县民政科科长; 1965年7月至1966年8月,XX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966年9月至1970年1月,XX县XX公社党委书记; 1970年2月至1971年7月,XX县XX公社党委副主任; 1971年8月至1977年8月,XX县大XX公社党委副书记; 1977年9月至1978年6月,XX县XX公社党委副书记; 1978年7月至1979年1月,XX县劳动局局长;

1979年2月至1980年12月,XX县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 1980年12月至1982年4月,XX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982年5月至1985年9月,县直机关党委书记; 1985年10月至1988年4月,XX县人大常委会法制科科长; 1988年5月至1990年8月,XX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1990年9月至1992年9月,XX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科级协理员; 1992年10月光荣退休。 XXX同志一生艰苦奋斗、勤劳奉献。少年时代,他和许多同龄人一样,饱经旧社会苦难生活的煎熬和考验。他始终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在XX长达4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忠诚于党,忠于人民,始终以忘我的精神,团结同志,关心下级,在工作过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称赞。XXX同志在担任乡镇区委领导职务期间,心系群众,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忧,造福了一方百姓,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从事人民检察工作,他不为金钱所惑,不被权势所屈,不为人情所扰,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秉公执法, 勤政为民,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从事人大工作,他作风正派,深入履职,注重实效,全力推动XX民主法治建设进程。退休后,他仍关心关注XX这方土地,不遗余力地支持XX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建言献策,积极参

杨修的故事

杨修的故事 三国时的才子杨修是曹操的主簿,是一位很有名的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有名的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无论从命理或者他的聪慧来看,他都应飞黄腾达,但是实际上他最终还是被曹操斩了头: 1、曹操差人为自己建造了一座花园,建成他去观看时,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一个“活”字。许多人看了都不知其意。杨修却看破了其中的隐意,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门阔耳。”曹操嫌门太阔了。于是,人们再筑围墙,改造妥当,曹操再来看,很高兴,问这是谁知道了我的用意的?左右告诉他,是杨修。曹操嘴上赞扬杨修,内心里已是很忌讳他了。 2、一天,塞北给曹操送来酥饼一盒。曹操随手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就放到了案头上。杨修进来看见了,就让人拿来勺子和大家吃了。曹操回来问为何这样?杨和答说:“丞相您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嘛,我们岂敢违背您的命令呢?”曹操和大家嬉笑一场,心里却很讨厌杨修。 3、曹操总是担心别人暗杀他,常常吩咐侍卫说:“我在梦里好杀人,我睡觉时,你们都不要靠近我。”一日他睡午觉把被蹬落在地,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曹操跳起来拨剑杀了这个违抗命令的侍从,然后又上床装作继续睡觉。半晌而起,作出一副吃惊的样子,假惺惺地追问:“谁杀了我的侍卫?”别人把实情告诉他,他还痛哭了一声,命人厚葬之。事后,众人都以为曹操梦中杀人。只有杨修说:“不是丞相在梦中,而是我们在梦中。”一语道破。曹操听了更加憎恨杨修。 4、曹操的三子曹植很欣赏杨修的才能,常常邀杨修谈天论地。有一次曹操想试试自己两个儿子的才干,杨修却暗中为曹植作答案,结果曹植总是对曹操的提问对答如流,曹操便有些怀疑,这时曹丕买通弟弟身边的人,把杨修作的答案偷给了曹操,曹操大怒,说:“这个匹夫竟敢欺骗我。”从此有了杀掉杨修之心。 很快,机会来了。刘备亲率大军打汉中,惊动了许昌,曹操也率40万大军迎战。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候惇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人们便把这个号令传下去。杨修即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候惇也很信服,营中诸将纷纷打点行李。曹操知道后,怒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便把杨修斩了。 有人说杨修是绝顶聪明之人,郑博士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如果真的是聪明过人,他就应该知晓“才不盖主”的命理原则,违背命理学上的辩证法之原理的人只能是小聪明而不是大智慧。 显然,曹操用字谜来考众人,自然是希望有人能解释,但决不是希望有人一

《曹操与杨修》的观后感--

《曹操与杨修》的观后感 小时候,我的爷爷奶奶就十分喜欢听戏,偶尔还会赶场子去听几场。我也曾坐在台下身临其境的听过几场,不过印象不深。后来,爷爷奶奶在家也天天听,我就跟着一起听。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到现在能安安静静地听一整场,也算说明了戏曲的巨大魅力吧。到了大学,听同学说学校开了一门介绍戏曲的人文课,而且讲的很好,于是我就选修了这门课程。 以前在家就听一些京剧和河北梆子,其他的因为方言等原因,根本看不懂。对于昆曲,越剧,黄梅戏等也仅仅是知道个名字而已。我们在课堂上欣赏了几出戏,其中最精彩的要数《曹操与杨修》了。我学过《杨修之死》这篇课文,也看过小说《三国演义》,自然就把这出戏当成了《杨修之死》的舞台版。但是,这出戏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小说是有贬低曹操倾向的,所以杨修之死就被写成了曹操因为嫉妒和猜疑刻意为之的了,丝毫没有表现出曹操奸雄的形象,而戏剧则很好的突出了曹操奸雄的形象。 在此之前,我认为,杨修之死,完全是他平时所作所为导致的。他根据曹操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私自立刻下令加大门框;而且他还一错再错地因为曹操在酥盒上的一个“合”字,就和众将士一人一口将酥分吃;这两件事还可以勉强将之归为聪明人的劣根性作怪——有小聪明的人总是免不了想要显露下。然而,他实在不应该更夸张地去揭穿曹操的“梦中杀”,这绝对不是耍小聪明的时候,相反地,杨修这种做法完全是有点蔑视曹操身份,质疑曹操的领导权的味道了。如果仅仅是到这个地步,杨修最多也只是不被中用,不至于真的被曹操处死,但他还不满足给曹操拆台阶,竟然插手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殊不知权力的交接是历代统治者的软肋!告密曹丕反被其诬陷;私自指导曹植;为曹植作答这三件事毫无疑问地将杨修推至悬崖边上,至此,唯有杨修一死方可安曹操之心。杨修这般恃才傲物,狂放不羁,正好遇上了虽然渴求人才但疑心更重的曹操,所作所为无不招致对方的

2019年整理--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_0

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 某某同志生平介绍 某某同志是某市某单位职工,中国共产党党员,因车祸抢救无效,于某年某月某日下午n时n分在某医院不幸逝世,终年n岁。 某某同志某年某月某日出生于某市,某年某月参加工作,某年某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在某市某学校读书,毕业后分配到某单位工作,某年调至某市某单位,某年某月任某职务,某年某月兼任某科科长。某年某月因年龄关系任某科主任科员。 某某同志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某某同志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勤奋踏实、吃苦耐劳,重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在担任某科负责人期间,他加强管理,经常深入一线,主动做好服务,积极做好后勤保障;某某同志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勤俭持家,对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完成,对职工求助热情,在一些重大或突击性的任务中总能见到他的身影。从中层职务退下来后,他积极帮助和扶持年轻同志,并仍然忙碌在后勤工作第一线;他为人正直、热情直爽,团结同志,乐以助人,他为单位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为某单位的某项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工作得到了单位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

评,先后多次被评先进工作者。 某某同志的一生,是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一生,某某同志的逝世,使某市某单位失去了一位好职工,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某某同志,并对某某同志的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某某同志与我们永别了,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让我们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为某项事业的发展,为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今日二位新人完美结合,让我们衷心地为他们祝福,为他们祈祷,为他们欢呼,为他们喝彩,让我们以最热烈地掌声,祝福幸福的新郎新娘,祝愿他们的生活象蜜糖般甜蜜,他们的爱情象钻石般永恒,他们的事业象黄金般那样灿烂。两位新人志同道合,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直到今天步入婚姻的殿堂,是缘、是份把他们两颗纯洁的心相撞在一起,可谓“花开并蒂、珠联壁合、佳偶天成”;是情、是爱把这对心心相印的新人结合得甜甜蜜蜜,融合得恩恩爱爱。我想,此时此刻,我们的新郎,要比平时任何一个时候更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更显得英俊潇洒;而我们的新娘要比平时任何一个时候更感到内心的激动,更显得楚楚动人和漂亮温柔,大家一起说--是不是(掌声)。当然,在此时此刻,我想还有两对夫妻是最激动最高兴的,那就是对新郎、新娘有养育之恩的父母。 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在这美好的夜晚,让我们为这对幸福的

最新-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 精品

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 篇一: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某某同志生平介绍各位亲朋、各位来宾: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原**县**局局长某某同志遗体告别。 某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月*日下午*时不幸逝世,享年**岁。 某某同志系**省**县**乡人,生于***年*月,****年*月参加工作。 历任***局办事员;***县局科科员;***县****局股长、秘书、办公室主任……***局局长等职。 某某同志一生忠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局,****事业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某某同志为人忠厚、平易近人;生活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子女个个遵纪守法,好学上进,事业有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永远怀念他!某某同志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本份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努力工作,奋发进取,为社会多做贡献,以慰某某同志在天之灵。 某某同志请您安息吧!篇二: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某某同志是某市某单位职工,中国共产党党员,因车祸抢救无效,于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时分在某医院不幸逝世,终年岁。 某某同志某年某月某日出生于某市,某年某月参加工作,某年某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在某市某学校读书,毕业后分配到某单位工作,某年调至某市某单位,某年某月任某职务,某年某月兼任某科科长。 某年某月因年龄关系任某科主任科员。 某某同志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某某同志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勤奋踏实、吃苦耐劳,重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 在担任某科负责人期间,他加强管理,经常深入一线,主动做好服务,积极

曹操和杨修之间的故事

“鸡肋”事件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敦。敦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梦中杀人 曹操生性多疑,常恐别人暗中加害于他,所以常对侍从说:“吾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曹操昼寝于帐中,翻身时被子掉落于地,一近侍拾被欲盖,曹操突然跃起拔剑杀之,复上床睡。半晌醒来,惊讶道:“谁人杀我近侍?”其他近侍以实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众人皆以为曹操果真梦中杀人,唯行军主簿杨修明曹操之意,说:“丞相非在梦中,而是汝等在梦中也。” 改建园门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cuījué),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杨德祖(杨修)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一职,当时正在修建相国府的大门,刚刚建好屋椽屋桷,曹操就亲自来视察了。看完之后,叫人在门上题了个“活”字就离开了。杨修看见后,就立刻叫人把门拆了。建成以后,他说:“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正是嫌门大了。”

浅谈京剧《曹操与杨修》主要人物矛盾

浅谈京剧《曹操与杨修》主要人物矛盾 摘要:《曹操与杨修》是以京剧移植的剧目,剧中以大汉丞相曹操和帐下谋士杨修的矛盾为主要线索,上演了一系列盘根错节、叫人怦然心动的戏剧纠葛。曹操与杨修都是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在京剧中他们既高大又卑微的双重品性,使他们在相处中产生了非常大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杨修被曹操处死的结果。 关键字:曹操、杨修、人物矛盾、文字文本 正文:三国时期曹操与杨修之间的事一直被很多人讨论和研究,而在京剧《曹操与杨修》中他们的性格特点又有很多不同,下面从京剧的文字文本中谈谈曹操与杨修的戏剧人物矛盾。曹操与杨修的矛盾可以主要概括为性格矛盾、身份矛盾和理想矛盾。这三个方面的矛盾组成了曹操与杨修之间的主要矛盾。 京剧中的《曹操与杨修》与演义里面的剧情有一点区别,在京剧中少了关于杨修介入到曹丕和曹植党锢之争的情节,京剧中的剧情有曹操杨修初见于郭嘉墓前、曹操夜梦杀人、兵出斜谷杨修被杀。剧中主要侧重于曹操与杨修之间既爱又恨、既爱惜又惋惜的情感矛盾。和以往大多数历史剧不同,京剧《曹操与杨修》中的曹操并不是那种猥琐、奸诈、多疑的反面角色,而是更多的截取了曹操接近于常人的性格与内心活动。它所展现的不是像以往的那种单调、平面的曹操,而是一个浮雕式的立体的人物形象。不去评价两人的功过是非,没有做道德层面的分析,而是表现两位历史杰出人物的心灵和精神冲突,以此达到审美的艺术境界,在审美意境中观赏和领会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曹操与杨修的三个方面的矛盾中,我认为主要是他们的性格矛盾。曹操爱才,唯才是举,但是疑心较重,死要面子,作为一个创建霸业的君主,他有他自己谋略和胸怀,但又对有些小事不能释怀。而杨修作为一个聪明,机智的代表,他又有一副直肠子,看不惯的事就要说出来,心里容不下一点瑕疵。在剧中,曹操和杨修刚见面后有段对话,曹操尴尬说:“实不相瞒,老朽就是曹操。”杨修道:“哈哈哈,丞相到底自报家门了。”曹操:“怎么,先生早知孟德到此?”杨修:“丞相不也早知杨修到此么?”然后两人相互倾慕、结识到深谈。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两人开始都知道对方身份,但都未点破,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后来,在兵出斜谷时,收到诸葛亮的批文,曹操自言:“只为错杀孔闻岱,杨德祖到今日不释与怀,兵出斜谷他再三阻碍,借此事他又要卖弄高才。”杨修却说:“阿谀声似烈酒将他醉坏,却不见危机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和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和先进事迹材料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以及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同志原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 杨善洲(1927—XX),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善洲同志是中共云南省委第二、第三、第四届省委委员,云南省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6月离休。中国共产党党员。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6年6月,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XX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XX年被评为全

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XX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XX年5月5日,杨善洲同志把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中的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另外10万元将捐赠给大亮山林场。 杨善洲同志于XX年10月10日15时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3岁。 第二篇: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以及先进事迹材料 原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 杨善洲(1927—XX),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善洲同志是中共云南省委第二、第三、第四届省委委员,云南省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6月离休。中国共产党党员。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6年6月,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生平事迹范文

生平事迹范文 篇一:某某生平简介 ***同志生平简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亲朋好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为***同志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沉痛悼念***同志奋斗的一生,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XX年8月9日(农历20XX年7月10日)中午12时去世,享年79岁。 ***同志于1933年8月1日生,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2月至1949年6月,在普宁南阳山副官处工作,任勤务员;1949年6月至1950年11月,在普宁县九团供管科工作,先后任事务长、缝衣所保管;1950年11月至1952年2月,参加南阳山老六区土改队,任总务长;1952年2月至1953年4月,在普宁县农村经济调查队工作,任副组长;1953年4月至1957年9月,在梅林十二区公所(梅林大乡)工作,先后任统计、生产助理;1957年9月至1963年6月,在南阳山公社计委会工作,先后任中心统计、主办;1963年6月至1968年9月,在梅林公社工作,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1968年9月至1971年10月,先后参加普宁县毛泽东同志宣传大队(驻大坪)、“五七”干校;1971年10月 至1984年11月,在船埔公社工作,先后任生产助理、党委(革委)

办公室主任、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宣传委员;1984年11月至1993年9月,在普宁县(市)人大办工作,任干事(副科级);1993年9月,在普宁市人大办光荣离休。 在***同志因病住院期间,其家人及子女,竭尽全力悉心关照,精心护理,尽力求医,多方邀请专家诊治;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也多次过问、办公室同志时常关照探视,总是盼望他能早日康复、健康长寿,怎奈药石无效,回天无力。 ***同志的一生,是勤勤恳恳的一生,任劳任怨的一生,无论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都是一心一意工作,毫无怨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业爱岗,默默奉献。他重视理论学习,始终坚持研究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公道正派,襟怀坦白,清正廉洁,生活俭朴,严于律己,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在同事戚友中享有较高威望、良好口碑。他对儿女从严教导,以父亲博大,宽厚的胸怀,影响着儿女们的为人,为事;更为自己,为党,为人民培养出了好儿女。 ***同志在他工作的岗位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获得了很多荣誉,曾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 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党失去了一名好同志,好党员,好干部。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那种为人正直,忠厚坦率的高尚品德;那种严父教子,宽大博

曹操的故事

曹操的故事 1、曹操误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当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出京城。董卓派人追捕,并四处张贴告示,到处设下捉拿曹操的罗网,情势十分险恶。曹操和救他脱险的陈宫逃到曹操父亲的老友吕伯奢家。吕伯奢热情款待,因家中无酒,便急忙出去买酒。曹操坐在前堂,忽然听见后面有磨刀声,顿时起了疑心。悄悄走到后院,听里面说:“绑起来,杀吧!”立即大惊失色,没等再认真观察,就决定先下手。于是提剑闯入内宅,见一人杀一人,老少八口全倒在血泊之中,杀到厨房,看见一只猪刚刚被困上司蹄待宰。这才明白是因为误会而错杀了真诚待客的主人一家。曹操和陈宫时又匆匆逃离吕家。但是在半路上又和兴冲冲、喜滋滋买酒而归的老翁吕伯奢碰上了!陈宫满面愧疚,抬不起头。曹操却在两马相错之机,一挥剑,又把慈祥的老翁杀死了!陈宫大惊:“前面杀人,是由于误会,现在明知是恩人,却还要杀害,太不像话了!” 曹操道:“吕伯奢到家,一见被杀之人,必定告官,追杀我们!” “你这样做,也太不仁义了!”陈宫道。曹操冷笑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话说曹洪中了西凉战将马超的计,丢了军事要地潼关,曹操大怒,曹操带领三寨大小将校,向潼关杀来,正巧遇上西凉兵马。两边都布下阵势。曹操部将于禁、张郃、李通先后迎战马超,均败下阵来。马超把枪往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曹军大败。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后人有诗说: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zī)髯(rán)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3.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区讨伐张秀,天气热的出奇。到了中午,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附近有没有水源曹操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加快速度感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了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4.梦中杀人 为防止别人暗算,曹操他对照料、服侍自己饮食起居的侍从们说:“我有个毛病,或者说特殊功能,当我在睡梦中时,只要人稍一接近我,我就会跟梦游症似的,马上跳起身来杀死这个人,所以今后当我睡着、尤其是熟睡之际,千万不要靠近我,以免误杀。” 曹操为使众人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在一天夜晚睡觉时,故意蹬开被子,装作受冻而不知的酣睡状态。一个平日深受曹操喜爱、对曹操的照料也十分精细入微的小男童,见主人在寒夜受冻,出于职责、更出于对曹操的爱戴,便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走到曹操卧床前,刚要伸手捡起地上的被子给主人盖好,曹操突然翻身跳起,抽出床头宝剑,狠命一挥,男童即刻身亡。曹操杀人之后,一言不发,重新躺倒,呼呼大睡起来。其他侍从吓得面无人色,都呆傻般一动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