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化作业课后习题

物化作业课后习题

物化作业课后习题
物化作业课后习题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辽宁科技大学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姓名:刘绍成学号:120103208026 金材10-1-16-34

P82(1-1) 10 mol理想气体由25℃,1.00MPa。设过程为:(i)向真空膨胀;(ii)对抗恒外压0.100MPa膨胀。分别计算以上各过程的体积功。

解:

(i)外

(ii)(ii)P1V1=nRT V1=24.777m3;

因为是恒温过程,故 V2=

2

1

P

P

V1=6

6

10

1.0

10

1

777

.

24

?

?

?

=247.77m3

W=-?21v v Pdv=-P(V2-V1)=-22.2995J

小结:此题考查真空膨胀的特点及恒外压做功的求法,所用公式有:PV=nRT;T

PV

=常数;W=-?21v v Pdv等公式。

P82(1-3) 473k, 0.2MPa,1dm3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连续经过下列变化:(I)定温膨胀到3 dm3;(II)定容升温使压力升到0.2MPa;(III)保持0.2MPa降温到初始温度473K。(i)在p-v图上表示出

(ii) p外=0.100MPa

(i) 向真空膨胀

T=273k

P1=1.00MPa

n=10 mol

v1

state 1

T=273k

P2=0.1MPa

n=10 mol

v2

state 2

辽宁科技大学

该循环全过程;(ii)计算各步及整个循环过程的Wv、Q,ΔU,及Δ

H。已知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C p,m=

2

7R。

解:

dT=0 dV=0 dP=0

P1V1=nRT1 n=

1

1

1

RT

V

P

=473

3145

.8

10

1

10

2.03

6

?

?

?

?-

mol=0.0509mol,

P1V1=P2V2∴P2=

2

1

V

V P

1=3

1×0.2×106=0.067MPa,

T2=

2

1

P

P

T1=6

3

1

6

10

2.0

10

2.0

?

?

?

×473K=1419K.

(i)恒温膨胀A B

△U i=0,△H i=0.

T1=473k

P1=0.2MPa

V1=1dm3

A

T1=473k

P2=

V2=3dm3

B

T2=

P1=0.2MPa

V2=3dm3

C

T1=473k

P1=0.2MPa

V1=1dm3

A

辽宁科技大学

W i=-?21v v Pdv=-nRTln12v v=-0.0509×8.3145×473×ln3=-219.92J.

∴Q i=-W=219.92J.

(ii)等体过程 B C 因为是等体积过程所以W ii=0, Q ii=△U ii=nC V,m△T=n(C p,m-R)(T2-T1)=0.0509×(

2

7-1)×8.3145×(1419-473)=1000.89J;

△H ii=nC p,m△T=0.0509×3.5×8.3145×(1419-473)=1401.2J.

(iii)等压过程 C A

W iii=-P△V=-P(V1-V2)=-0.2×106×(1-3)×10-3=400J;

△H iii=nC p,m△T=0.0509×3.5×8.3145×(473-1419)=-1401.2J △U iii=nC V,m△T=0.0509× 2.5×8.3145×(473-1419)=-1000.89J

Q=△U-W=-1000.89-400=-1400.89J

在整个过程中由于温度不变所以△U=0, △H=0;

Q=-W=-180.08J.

小结:此题考查了恒温过程、等体过程以及等压过程的公式应用,内能和焓只是过于温度的函数。所用公式有:C p,m-C V,m=R; △U=nC V,m△T; △H=nC p,m△T; W=-P△V

P82(1-4) 10mol理想气体从2×106 Pa、10-3m3定容降温,使压力

辽宁科技大学

降到2×105 Pa,再定压膨胀到2×10-2?,求整个过程的Wv,Q,Δ

U和ΔH。

解: P I A(P1,V1,T1) n=10mol,P1=2×106 Pa,V1=10-3m3, II B(P2,V,T3) P2=2×105 Pa V2=2×10-2m3

V1 V2 V

P1V1=nRT1 T1=nR

V

P1

1

=23.77K

T2=

1

2

P

P

T1=0.1×23.77K=2.377K; T3=

1

2

v

v

T2=23.77K;

W I=0 W II=- 21v v Pdv=-P2(T2-T1)

Q I=△U I=nC v,m△T= nC v,m(T2-T1) △U2= nC v,m(T3-T2)

△H I=△U I+△PV=△U+nR(T2-T1) Q II=△H II=△U II+△PV=△U II+nR(T3-T2)

W V= W I+ W II=-P2(T2-T1)=-2×105×(10-2-10-3)=-1800J

因为T1=T2所以△U=0,△H=0;

Q=-W=1800J.

小结:此题考查U=f(T);H=f(T);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公式U=W+Q.

P821-5 10mol理想气体由25℃,106Pa膨胀到25℃,105Pa,

辽宁科技大学

设过程为:(i)自由膨胀;(ii)对抗恒外压105Pa膨胀;(iii)定温可逆膨胀。分别计算以上各过程的W、Q、ΔU和ΔH。

解:(i)自由膨胀 P外=0,由W=-PΔV得 W=0;又因是等温过程,所以△H=0,△U=0,故 Q=0.

(ii)因是等温过程,所以△H=0,△U=0;

W v=-P(V2-V1)=-105(

2

P

nRT-

1

P

nRT)

=-105×(5

10

298

314

.8

10?

?-

6

10

298

314

.8

10?

?)=22.3J

Q=△U-W=22.3J

(iii)因是等温过程,所以△H=0,△U=0;

W v=-?21v v Pdv=-nRTln12v v=-10×8.314×298×ln10=-57.05KJ;

Q=-W v=57.05KJ

小结:此题考查U=f(T);H=f(T); W v=-?21v v Pdv等公式

P82 (1-6)氢气从1.43 dm3,3.04×105Pa,298.15K可逆膨胀到2.86 dm3。氢气的C p,m=28.8 J·K-1·mol-1,按理想气体处理。(i)求终态的温度和压力;(ii)求该过程的Q、Wv、ΔU和ΔH。

解:C v,m=28.8-8.3145=20.4855 J·K-1·mol-1

r=

m

v

m

p

C

C

,

,

=7/5

辽宁科技大学

(i)由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得:

T1V r-1= T2V2r-1 T2=(

2

1

v

v

)r-1T1=0.50.4×298.15=225.9K;

P1V1=常数 P2=(

2

1

v

v

)r P1=0.51.4×3.04×105=1.15×105Pa; (iii)有题知 Q=0,

PV= nRT n=RT

PV

=15

.

298

3145

.8

10

43

.1

10

04

.33

5

?

?

?

?-

=0.175mol

W v=△U= nC V,m(T2- T1)=0.175×20.4855×(225.9-298.15)=-259.1J △H=△U+△PV=△U+nR△T=-259.1+0.175×8.3145×(225.9-298.15)=-364.3J.

小结:此题考查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的方程应用,有T1V r-1= T2V2r-1;P1V1=常数;△H=△U+△PV=△U+nR△T

P82(1-7) 2mol的单原子理想气体,由600k,1000MPa对抗恒外压100KPa绝热膨胀到100KPa。计算该过程的Q、Wv、ΔU和ΔH。解:

因为Q=0 所以△U= W

W v=-P su△V=-P su nR(

2

2

P

T-

1

1

P

T)

△U=nC v,m(T2-T1) 所以nC v,m(T2-T1)= -P su nR(

2

2

P

T-

1

1

P

T) 2mol 600k 1.0MPa 2mol T2100kPa

辽宁科技大学

则 T2=

2

,

1

,

P

su

P

R

m

v

C

P

su

P

R

m

v

C

+

+

×T1=[3/2+1/10]/[3/2+1/1]

×600=384k

W v=△U= nC v,m(T2-T1)=2×3/2×8.3145×(384-600)=-5.388kJ △H= nC p,m(T2-T1)=2×5/2×8.3145×(384-600)=-8.980kJ

小结:对于理想气体要谨记单原子的C v,m=3/2×R,

双原子分子C v,m=5/2×R 且C p,m-C v,m=R;此题还有一个陷阱,那就是容

易让人使用绝热可逆过程的方程。此题之说了绝热而没说绝热可逆所

以要审清题

P821-8 在298.15K,6×101.3kPa压力下,1mol单原子理想气

体进行绝热过程,最终压力为101.3kPa,若为:(i)可逆过程;(ii)

对抗恒外压101.3kPa膨胀,求上述二绝热膨胀过程的气体的最终温

度;气体对外界所做的体积功;气的热力学能变化及焓变。已知Cp,m=5R/2。

解: i 绝热可逆

ii P=101.3kPa

(i) 绝热可逆膨胀

设最终温度为 T2 ,由式 Tγ1 P11-γ= Tγ2P21-γ ,对单原子理想气体

γ=C p,m/Cv,m=1.67 所以T2=()γγ-121P P T1=60.4×298.15=145 .6 K

W v=ΔU=nC v,m( T2 - T1 )=-1×1.5×8.3145×152.55=-1902.6J

298.15K 1mol 6×101.3kPa

101.3kPa T2

辽宁科技大学

ΔH = nCp,m ( T2– T1 ) =-1×8 .3145 (145 .6 - 298 .15) = -3170.8J

(ii) 对抗恒外压 101 .3 kPa 迅速膨胀

W v=-P外(V2-V1)△U=n C v,m( T2–T1) 因为是绝热过程 Q = 0 所以 W v = ΔU 即:-P2()11

2

2

P

nRT

P

nRT-=n C v,m( T2– T1 )

把C v,m=

2

3R代入上式消去 R 值,得

- T2+

6

1T1=

2

3T2-

2

3T1 解得 T = 198 .8 K W v=ΔU = nC v,m( T2–T1)=1.5×8.3145×(198.8-298.15)=-1239 ΔH = nCp,m ( T2 - T1 )=1×2.5×8 .3145 × (198 .8 - 298 .15) =- 2065 J

小结:此题主要考查绝热可逆过程一系列方程的应用,有PVγ=C;

Tγ1 P11-γ= Tγ2P21-γ;Vγ-1T=C;同时也考查了热力学能变化及

焓变的求解公式ΔU = nC v,m( T2– T1 );ΔH = nCp,m ( T2

- T1 ),此题有一误区那就是容易使用此公式

W v=-?21v v Pdv=-nRTln12v v,要注意的是此公式只用于温度恒定

的情况下,而此题是绝热,所以不能用!

P82(1-10)已知反应

(i)CO(g)+H2O(g)→CO2(g)+H2(g),(298.15K)=-41.2kJ ?mol-1

辽宁科技大学

,(ii)CH4(g)+2H2O(g)→CO2(g)+4H2(g), (298.15K)=165.0 kJ?mol-1

计算下列反应的(298.15K)

(iii)CH4(g)+H2O(g)→CO(g)+3H2(g)

解:(iii)=(ii)-(i)

所以(298.15K)=165.0KJ.mol-1-(-41.2 KJ.mol-1)

=206.2 KJ.mol-1

小结: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经过多步完成,反应总的标准摩尔焓变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律,而此题正是其应用

P831-18 1mol的理想气体由25℃,1MPa膨胀到0.1MPa,假设过程分为:(i)定温可逆膨胀;(ii)向真空膨胀。计算各过程的熵变。解:定温可逆

向真空膨胀

(1)在定温可逆过程中

△S=?21v v T Qδ= nRTln12v v/T= nRln21P P=1×8.3145×ln10=19.14J.K-1 (2)向真空膨胀因为熵是状态函数所以有:

△S=19.14 J.K-1

小结:此题考查恒温可逆过程的熵的计算,所用公式为

1 mol 298K 1MPa 0.1MPa

辽宁科技大学

△S=?21v v T Qδ= nRTln12v v/T= nRTln21P P,第二问主要考察熵是状态函数,它的变化量只与初末状态有关与路径无关。

P831-19 2mol,27℃,20 dm3 理想气体,在定温条件下膨胀到49.2 dm3,假设过程为:(i)可逆膨胀;(ii)自由膨胀;(iii)对抗恒外压1.013×105Pa膨胀。计算个过程的Q、W、ΔU、ΔH和ΔS。

解:可逆膨胀

自由膨胀

P外=1.013KPa

(1)可逆膨胀过程

W v=-?21v v Pdv=-nRTln12v v=-2×8.3145×ln2.46×300=-4490.6J

因为dT=0 所以△U=0,△H=0 所以Q=-W=4490.6J

△S=?21v v T Qδ= nRln12v v=2×8.3145×ln2.46=14.97J

(2)自由膨胀W v=0 因为dT=0 所以△U=0,△H=0所以Q=-W=0

△S=14.97J

(3)恒外压1.013×105Pa

W v=-P外(V2-V1)=-1.013×105×(49.2×10-3-20×10-3)

2 mol 300k 20dm

3 2 mol 300k 49.2dm3

辽宁科技大学

=-2957.96J

因为dT=0 所以△U=0,△H=0 所以Q=-W=2957.96J

ΔS=14.97J

小结:此题再一次考查了熵是状态函数,它的变化量只与初末状态有关,与路径无关,所以在此题中无论经过怎样的变化,其变化量始终为14.97J,同时此题也考查了自由膨胀的特点即W v=0;等温可逆变化的过程功的计算,所用公式有W v=-?21v v Pdv=-nRTln12v v;△S=?21v v T Qδ= nRTln12v v/T= nRln21P P以及恒外压时功的计算即

W v=-P外(V2-V1).

P831-26 4mol理想气体从300K,P?下定压加热到600K,求此过程的ΔU、ΔH、ΔS、ΔA、ΔG。已知理想气体的(300K)=150.0J·K-1·mol-1,C?p,m=30.00 J·K-1·mol-1。

解:定压加热

在此过程中C v,m= C p,m-R=30-8.3145=21.6855J.mol-1.K-1

ΔU = nC v,m(T2– T1) =4×21.6855×(600-300)=26022.6J

4 mol 300k P 4 mol 600k

辽宁科技大学

ΔH = nC p,m(T2– T1) = 4 mol×30 .0× (600 - 300) = 36 .00 kJ

△S=?21T T T Qδ= n C p,m ln 12T T=4×30×ln2=83.18J

由ΔS = n[ Sm (600 K) - Sm (300 K)]得:

Sm (600 K)=170 .8 J·K-1·mol-1

Δ( TS) = n[ T2 Sm ( T2 ) – T1 Sm ( T1 )]

=4× (600×170 .8 - 300×150) = 229920J

ΔA = ΔU - Δ( TS) = 26022.6- 229920 =-203 .9 kJ

ΔG = ΔH - Δ( TS) = 36000 - 229920 = - 193 .9 kJ

小结:此题主要考查ΔU、ΔH、ΔS、ΔA、ΔG的求法及其之间的关系,难点在于熵的变化ΔS = n[ Sm (600 K) - Sm (300 K)]如果想到这一步,此题可以说是解决了一大半,如果在能把

Δ( TS) = n[ T2 Sm ( T2 ) – T1 Sm ( T1 )]想到,那么此题便没有了障碍,一切都可迎刃而解,所用公式有ΔU = nC v,m(T2– T1);ΔH = nC p,m(T2–T1);△S=?21T T T Qδ= n C p,m ln12T T;ΔA = ΔU - Δ( TS);ΔG = ΔH - Δ( TS)。

辽宁科技大学

第二章 相平衡

P 147 2-3 已知水和冰的体积质量分别为 0 .9998 g ·cm -3 和0 .9168 g ·cm -3 ;冰在 0 ℃ 时的质量熔化焓为 333 .5 J ·g -1 。试计算在 - 0 .35 ℃ 的气温下,要使冰熔化所需施加的最小压力为多少 ? 解 T 1 = 273 .15 K,P 1 = 101325 Pa,ΔHm = 333 .5 J ·g -1 ×18 g ·mol -1 =6003 J·mol , T2 = 272 .8 K

由克拉伯龙方程 dT dP =V T H m

?? dP=V T H m

??dT 两边同时积分

P 2=

V

H m

??ln 1

2T

T +P 1, △V=(9168.01

9998.01-)×18×10-6将其带入上式得 P 2 = 4823 kPa

小结:此题主要考查克拉伯龙方程的积分式的应用,在做题时一定要看清方向,此题要求冰融化即冰 水的过程,另外要看清已知条件,题目给的是质量熔化焓,要把它转化为摩尔熔化焓再往下求。

P 147 2-4 已 知 HNO 3(l) 在 0 ℃ 及 100 ℃ 的 蒸 气 压 分 别 为1 .92 kPa 及 171 kPa 。试计算: (i)HNO 3 (l) 在此温度范围

辽宁科技大学

内的摩尔汽化焓;(ii)HNO3(l)的正常沸点。

解 (i) 因为 T1 = 273 .15 K, T2= 373 .15 K, P1= 1 .92 kPa,

P2 = 171 kPa

由克拉珀龙 -克劳修斯方程:

ln

1

2

P

P

=

()

2

1

1

2

T

RT

T

T

H m-

?

ΔH m=

1

2

1

2

2

1

ln

T

T

T

RT

P

P

-=100

ln

15

.

373

.

273

3145

.8

92

.1

171

?

?

?

=38.045K J·mo l-1

(ii) 因为正常沸点下,HNO3(l) 的饱和蒸气压 P*= 101 .3kPa

ln

1

*

P

P

=

()

b

b

m

T

RT

T

T

H

*

1

1

*-

?

T b*=66.

9006

38045

75

.

10391991

-

=357.8K 所以正常沸点为357.8k

小结:此题再一次考查了克——克方程的变形形式即积分式

ln

1

2

P

P

=

()

2

1

1

2

T

RT

T

T

H m-

?

,要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未知量。

P1472-15 100℃时,纯CCl4及纯 SnCl4的蒸气压分别1 .933×105Pa 及 0.666×105Pa。这两种液体可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假定以某种配比混合成的这种混合物,在外压为 1 .013×105 Pa 的条件下,加热到 100 ℃时开始沸腾。计算:(i) 该混合物的组成;(ii) 该混合物

辽宁科技大学

开始沸腾时的第一个气泡的组成。

解分别以 A,B代表 CCl4和 SnCl4 ,则

P A*= 1 .933×105 Pa; P B*= 0 .666×105 Pa

(i) P= P A*X A+ P B*X B

1.013×105=1 .933×105X A+0 .666×105X B

=1 .933105X A+0 .666×105(1- X A)

1.267X A =0.347

X A=0.273 X B=1- X A=0.726

(ii) 开始沸腾时第一个气泡的组成, 即上述溶液的平衡气相组成,设为y A,则由理想也太混合物分压定律得y A P= P A*X A

所以y A= P A*X A/P=1 .933×105×0.273/1.013×105=0.52

y B=1-y A=0.48

小结:此题主要考查理想液态混合物的组分求法,用的知识点是分压定律,所用公式有P= P A*X A+ P B*X B分压定律y A P= P A*X A=P A

P148 2-16 C6H6 (A)-C2 H4 C12 (B)的混合液可视为理想液态混合物。

50 ℃时,P*A = 0 .357×105 Pa, P*B = 0 .315×105 Pa。试分别计算50 ℃时X A = 0 .250,0 .500,0 .750 的混合物的蒸气压及平衡气相组成。

辽宁科技大学

解因为二组分都遵守拉乌尔定律,所以

p = pB + ( pA - pB ) xA

当xA = 0 .250 时, P=0.315×105+(0.357×105-0.315×105) ×0 .250 = 0 .326×105 Pa

y A P= P A*X A y A=0.357×0.25/0.326=0.274

当 xA = 0 .500 时, P= 0.315×105+(0.357×105- 0.315×105) ×0 .500 = 0 .336×10 Pa

P= P A*X A y A=0.357× 0.5/0.336=0.53

当xA = 0 .750 时,P= 0.315×105+(0.357×105-0.315×105) ×0 .750 = 0 .3465×105 Pa

y A P= P A*X A y A=0.357×0.75/0.3465=0.772

小结:此题亦是考查理想液态混合物各组分的求法,主要是总压及分压定律的应用。在一定温度下,液态混合物中任意组分A在全部组成范围内都遵守拉乌尔定律即P= P A*X A这就是理想液态混合物。总压

P=P A+P B= P A*X A+ P B*X B分压定律P A=y A P= P A*X A.

辽宁科技大学

第四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P 2284-1 蔗糖在稀水溶液中,按下式水解:

C 12 H 22O 11(A)+H 2O

H + =C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果糖)

速率方程为-

dt

d A C =k A c A ,已知,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mol ·dm -3(催化剂),温度为48℃时,k A = 0 .0193 min -1,今将蔗糖物质的量浓度为0.02 mol ·dm -3 的溶液2.0 dm 3 置于反应器中,在上述催化剂和温度条件下反应。计算:(i) 反应的初始速率υA ,0 ;(ii) 反应到10.0 min 时,蔗糖的转化率为多少 ?(iii) 得到 0.0128 mol 果糖需多少时间 ?(iv) 反应到 20.0 min 的瞬时速率如何 ?

解:(i)由式υA

,0

= k A

c

A ,0

υA ,0=0.0193 ×0 .02 = 3 .86×10-4 mol·dm -3 ·min -1 (ii)反应到10min 时 由式t=A

k 1ln A x -11

10=0.01931ln A x -11

所以x A =1-e 0.193=0.176=17.6%

(iii) 转化率x ’A =0.128/(0.02×2)=0.32

再根据t=A

k 1ln A 'x -11=0.01931ln 0.32-11

=20min

辽宁科技大学

(iv) -dt d A

C = k A c A 两边同时积分?-dt d A

C

=?k A c A

所以 ln

A A c 0

,c =k A t 则cA=200193.00

,c ?e A =0.0136mol.dm -3

υA = k A c A =0.0193×0.0136=2.63×10-4 mol·dm -3 ·min -1

小结:此题在考察反应速率的计算、转化率的计算以及在反应进行到某

一瞬间求其反应速率及其转化率,所用公式有υA = k A c A ,t=A

k 1ln A x -11

牢记这些公式并熟练的应用,做题时根据已知量求出未知量。

P 228 4-2 40℃,N 2

O 5

在CCl 4

溶液中进行分解反应,反应为一级,测得

初速率υA ,0 = 1 .00×10- 5 mol ·dm - 3·s -1,1h 时的瞬时反应速率 υA = 3 .26×10-5mol ·dm - 3 ·s - 1 ,试求: (i) 反应速率系数 k A ; (ii) 半衰期 t1/ 2 ; (iii) 初始浓度c A,0 。

解:已知υA

,0

= 1 .00×10

- 5

mol ·dm - 3·s -1 1h 时的瞬时反应速率

υA = 3 .26×10-5mol ·dm - 3 ·s - 1 (i)由已知υA ,0= k A c A ,0 ,υA = k A c A 所以A

A c

0,c =

A

A r r 0

,根据-dt d A

C

= k A c A ln A

A c 0,c =k A t=ln A

A r r 0,

代入数据ln 5

--5

10

3.2610

1.0??=k A ×3.6×103 解得k A =3.11×10-4 s - 1 (ii)由半衰期公式t 1/2=

k

ln2

=4

-10

3.110.693

?=2.23×103 s (iii)由公式υA ,0= k A c A ,0 所以c A ,0 =

A A k 0

,r =4

-5-10

11.310

0.1??=0.0322 mol ·dm - 3 小结:此题主要考察反应系数k 的计算,其实就是反应速率υA = k A c A

辽宁科技大学

的变相考擦,还考察了半衰期的公式,根据已知条件求最初浓度其实所有这些只要记住υA = k A c A t 1/2=k

ln2便都可迎刃而解。

P 2294-14 已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 kJ ·mol

-1

,试计算反应温度从

T 1 到 T 2时,反应速率系数增大的倍数。(i) T 1 = 293 .0 K, T 2 = 303 .0 K; (ii) T 1 =373 .0 K, T 2 = 383 .0 K; (iii) 计算结果说明什么 ?

解:已知Ea=80 kJ ·mol

-1

T T 2计算反应速率系数增大的倍数

(i)由指数式 k 1=Ae

1

a -RT

E , k 2=Ae

2

a

-RT

E

1

2k k = e 2

1

RT

Ea a -RT E =e

)-(21

11a T T RT

E =e

(383137318.3145

1080-3 =e 1.084=2.956

(ii)同理

1

2

k k = e

)-(21

11a T T RT

E =e 0.674=1.96

(iii)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同一反应, 不同的温度区间, 即使温度间隔相同,速率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倍数也是不相同的。一般地说,低温区反应速率增大倍数要大。

P 2294-18 有两反应,其活化能相差 4.184 kJ ·mol

-1

,若忽略此两

反应指前参量的差异,试计算此两反应速率系数之比值。(i) T = 300

K;(ii) T = 600 K

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规定

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规定 直接作业环节包括:《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破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重庆市涪陵天成燃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各加气站等进行检维修、施工等作业均应遵守本规定。 一、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动火区内不准放易爆、可燃物和其它杂物,应配备一定量的消防器材。 第二条、动火区要设立显标志,落实专人管理。 第三条、在禁火区动火,均须按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动火证”。 第四条、动火证上应明确负责人、有效期、动火区域和安全防火措施,“动火证”一律由安全(防火)部门审批。 第五条、在禁火区风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和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电钻、砂轮等,可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为动火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动火证”。 第六条、动火作业分三级管理: 1、特殊动火,指在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和罐区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殊危险的动火作业。 2、一级动火,是指易燃、易爆区域(即:甲类火灾危险区域)

的动火作业。 3、二级动火,指一级动火以外的动火作业。 第七条、特殊动火和一级动火必须经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其“动火证”的有效期为1天(24小时);二级动火也应该分析,二级动火证明有效期为6天(24小时)。 第八条、“动火证”上应清楚标明动等级、动火有效期、申请办证单位、动火详细位置、工作内容(含动火手段)、安全防火措施、动火分析的取样时间、取样点、分析结果、每年开始动火时间以及各项责任人和各级审批的签名和意见。 第九条、各项责任的职责 1、动火项目负责人对执行动火作业负全责,必须在动火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其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并向作业人员交待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2、动火人员在接到“动火证”后,要详细核对其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和审批手续不完备作业。 3、动火监护负人员负责动火现场的安全防火检查和监护工作,应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灭火手段的人担当,监护人需在“动火征”上签字认可。监护人在作业中不准离开现场,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作业完成后,要会同动火项目负责人、动火人检查,消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4、动火分析人对分析结果负责,根据“动火证”的要求和现场

物化实验习题与答案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1.根据热化学的定义,关于燃烧热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物质氧化时的反应热 (B)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 (C)1mol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 (D)1mol物质完全还原时的反应热 2.氧弹式量热计的基本原理是(A) (A)能量守恒定律 (B)质量作用定律 (C)基希基希霍夫定律 (D)以上定律都适用 3.氧弹式量热计是一种(D) (A)绝热式量热计 (B)热导式量热计 (C)热流式量热计 (D)环境恒温式量热计 4.在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苯甲酸燃烧热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是(D) (A)在氧弹充入氧气后必须检查气密性 (B)量热桶内的水要迅速搅拌,以加速传热 (C)测水当量和有机物燃烧热时,一切条件应完全一样 (D)时间安排要紧凑,主期时间越短越好,以减少体系与周围介质发生的热交换5.在测定萘的燃烧热实验中,先用苯甲酸对氧弹量热计进行标定,其目的是(A)(A)确定量热计的水当量 (B)测定苯甲酸的燃烧热 (C)减少萘燃烧时与环境的热交换 (D)确定萘燃烧时温度的增加值 6.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萘的燃烧热,实验直接测量结果符号表示为(C)(A)Q (B)Q P (C)Q V (D)△H 7.燃烧热测定实验中,温差的修正可用哪种方法进行(B) (A)溶解度曲线 (B)奔特公式 (C)吸热——放热曲线 (D)标准曲线 8.给氧弹充氧气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减压阀出口压力指示表指针应指在(B)(A)小于 (B)—2 MPa (C)3Mpa—4MPa (D) 5 MPa 9.氧弹量热计中用水作为物质燃烧时燃烧热的传热介质,将水装在容器内正确的操作是(A)(A)3升水装在内筒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目录lin 湛

第一章绪论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 NaCl与KBr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4及CCl4各1mol混在一起,与CHCl3及CH3Cl各1mol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 NaCl与KBr各1mol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K+,Br-, Cl-离子各1mol。由于CH4与CCl4及CHCl3与CH3Cl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电子式。 答案: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答案: 根据S与O的电负性差别,H2O与H2S相比,哪个有较强的偶极-偶极作用力或氢键? 答案: 电负性O>S,H2O与H2S相比,H2O有较强的偶极作用及氢键。 下列分子中那些可以形成氢键? b. CH3CH3 c. SiH4 d. CH3NH2 e. CH3CH2OH f. CH3OCH3 答案: d. CH3NH2 e. CH3CH2OH 醋酸分子式为CH3COOH,它是否能溶于水?为什么? 答案:能溶于水,因为含有C=O和OH两种极性基团,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可以溶于极性水。 第二章饱和烃 卷心菜叶表面的蜡质中含有29个碳的直链烷烃,写出其分子式。 答案:C29H60 用系统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同时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c)和(d)中各碳原子的级数。答案: a. 2,4,4-三甲基-5-正丁基壬烷5-butyl-2,4,4-trimethylnonane b. 正己烷 hexane ,3-二乙基戊烷 3,3-diethylpentane -甲基-5-异丙基辛烷5-isopropyl-3-methyloctane e.2-甲基丙烷(异丁烷)2-methylpropane(iso-butane) ,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 2,2-dimethylpropane(neopentane)

加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

编号:SM-ZD-49160 加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 理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加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各部门、各装置: 为进一步规范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现就加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1、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装置负责人承担所辖区域的安全责任。 2、坚决执行作业票管理制度,与装置相关的施工必须开作业票。否则,不允许施工。 3、技术工程部、设备部、安环部等部门安排施工单位到装置区域施工时,必须以书面工作联系单的形式告知所在装置主任或装置主任指定的责任人,工作联系单中必须写明施工内容、施工周期、施工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必须由所在装置主任或装置主任指定的责任人签字确认。 4、项目主管部门必须牵头组织施工单位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必须有危害识别及预防纠正措施的内容,否则,不允许施工。

课后作业及答案

【课后作业】:某棒球拍公司目前有300万的债务,利率为12%。该公司希望为一个400万的扩张项目融资,有三种方案: 方案一:按14%的利率增发债务; 方案二:发行股利率为12%的优先股; 方案三:按每股16元出售普通股。 公司目前有80万股普通股流通在外,使用的税率为40%。 (1)如果息税前收益目前是150万元,假设营业利润没有立即增加,三种方案的每股收益各是多少? (2)为三种方案画出无差异图。三种方案的无差异点大致是多少?用数学方法确定债务方案和普通方案间的无差异点,检查前面的判断。三种方案下横轴的截距各是多少? (3)为每种方案计算EBIT 的期望值150万的财务杠杆系数。 (4)你希望选择哪种方案?请说明理由。 【解答】:(1) 三种筹资方案每股收益比较 单位:千元 (2)【无差异点】: 债务方案一与普通股方案三:EBIT=2712(千元); 优先股方案二与普通股方案三:EBIT=3720(千元); 按相同的EPS 增量债务方案始终优于优先股方案,这两种融资方案之间不存在无差别点。 从数学上看,债务方案一和普通股方案三之间的无差别点为: 同理,优先股方案二和普通股方案三之间的无差别点为: 1 920 000=(360 000+560 000);3 000 000×12%=360 000(元);4 000 000×14%=560 000(元); 2 480 000=4 000 000×12% 3 80(万股)+400(万元)÷16元/股=105(万股) (千元)2712050 ,10 %)401)(360(8000%)401)(920(3,13,13,1=---=---EBIT EBIT EBIT (千元) 3720050,10%)401)(360(800480%)401)(360(3,23,23,2=---= ---EBIT EBIT EBIT

物理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

1. 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及工作电池各有什么作用?如何保护及正确使用? 答:(1)电位差计是按照对消法测量原理设计的一种平衡式电学测量装置,能直接给出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值,测定时电位差计按钮按下的时间应尽量短,以防止电流通过而改变电极表面的 平衡状态。 (2)标准电池是用来校准工作电流以标定补偿电阻上的电位降。 (3)检流计用来检验电动势是否对消,在测量过程中,若发现检流计受到冲击,应迅速按下短路按钮,以保护检流计。检流计在搬动过程中,将分流器旋钮置于“短路”。 (4)工作电池(稳压电源)电压调至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始终相一致。 3.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及工作电池各有什么作用? 答:电位差计:利用补偿法测定被测电极电动势; 标准电池:提供稳定的已知数值的电动势EN,以此电动势来计算未知电池电动势。 检流计:指示通过电路的电流是否为零; 工作电池:为整个电路提供电源,其值不应小于标准电池或待测电池的值。 4.测电动势为何要用盐桥?如何选用盐桥以适合不同的体系? 答:(1)对于双液电池电动势的测定需用盐桥消除液体接界电势。 (2)选择盐桥中电解质的要求是:①高浓度(通常是饱和溶液);②电解质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接近相等;③不与电池中的溶液发生反应。具体选择时应防止盐桥中离子与原电池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如原电池溶液中含有能与Cl-作用而产生沉淀的Ag+、Hg 离子或含有能与K+离子作用的ClO-离子,则不可使用KCl盐桥,应选用KNO3或NH4NO3盐桥。 5.在测定电动势过程中,若检流计的指针总往一个方向偏转,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若调不到零点,可能的原因有: (1)电池(包括工作电池、标准电池和待测电池)的正负极接反了; (2)电路中的某处有断路; (3)标准电池或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大于工作电池的电动势,超出了测量范围。 4.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 答: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k影响很大,故反应过程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 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 答:根据溶液凝固点的下降值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就不是稀溶液,太少凝固点下降值太小,误差大。 3. 实验中为何用镀铂黑电极?使用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铂电极镀铂黑的目的在于减少电极极化,且增加电极的表面积,使测定电导时有较高灵敏 度。电导池不用时,应把两铂黑电极浸在蒸馏水中,以免干燥致使表面发生改变。 4. UJ34A型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过程中,有时检流计向一个方向偏转,分析原因。 原因:电极管中有气泡;电极的正负极接反;线路接触不良;工作电源电压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数据不一致等。 2.反应物起始浓度不相等,试问应怎样计算k值? 答:若CH3COOC2H5溶液浓度a>b(NaOH溶液浓度),则其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为 a a κt+κ0 (—-1) - κ0— b c a ln????????? = κ(a—b)t + ln— ____ b b κt - κc — c C和κc分别为反应进行完全后体系中产物CH3COONa的浓度和电导率 若a>b时b =C,若a< b时a =C 3.如果NaOH和乙酸乙酯溶液为浓溶液时,能否用此法求k值,为什么? 答:不能。只有反应体系是很稀的水溶液,才可认为CH3COONa是全部电离的。反应前后Na+的浓度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导电能力很强的OH-离子逐渐被导电能力弱的CH3COO-离子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逐渐减小。可用电导率仪测量皂化反应进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以跟踪反应 物浓度随时间变化。 1、把苯甲酸在压片机上压成圆片时,压得太紧,点火时不易全部燃烧;压得太松,样品容易脱落;要压得恰到好处。 挥发性双液图

辐射剂量学作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给出N 、R 、φ、ψ和r 的微分谱分布和积分普分布的定义,并写出用βE 表示这些辐射量的表达式。 解:N 、R 、φ、ψ和r 均存在着按粒子能量分布,如果用Q 代表这些辐射量,用 E 代表 粒子能量(不包括静止能),则Q(E)是Q 的积分分布,它是能量为0—E 的粒子对Q 的贡献,QE 是Q 的微分分布,它是能量在E 附近单位能量间隔内粒子对Q 的贡献,用P E 表示以上辐射量。 dE d P E E Ω=??Ω ? ψ=dE d EP E E Ω??Ω R=ααdEd dtd EP E t E Ω????Ω r=dE EP E E ? N=ααdEd dtd p E t E Ω??? ?Ω 2.判断下表所列各辐射量与时间t 、空间位置γ、辐射粒子能量E 和粒子运动方向Ω之间是否存在着函数关系,存在函数关系者在表中相应位置处划“”,不存在则划“”号。 解:如下表所示 3.一个60C 0点源的活度为×107Bq ,能量为和的γ射线产额均为100%。求在离点源1m 和10m 处γ光子的注量率和能量注量率,以及在这些位置持续10min 照射的γ光子注量和能量注量。 解:先求在离点源1m 处γ光子注量和能量注量率 1 262 721.10892.51 14.34%100107.34%100--?=????=?=s m r A π? 2 13 1372 211114.34%)10010602.133.1%10010602.117.1(107.34% 100)(?????+?????= ?+= r E E A πψ 220.10108.1m w ?= 在离点源10m 处γ光子注量和能量注量率 1242 722.10892.510 4%100103074%100--?=???=?=s m r A ππ?

物化实验课后答案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1. 在氧弹里加10mL蒸馏水起什么作用?答:在燃烧过程中,当氧弹内存在微量空气时,N2的氧化会产生热效应。在一般的实验中,可以忽略不计;在精确的实验中,这部分热效应应予校正,方法如下:用0.1mol·dm-3 NaOH 溶液滴定洗涤氧弹内壁的蒸馏水,每毫升0.1 mol·dm-3 NaOH溶液相当于5.983 J(放热)。 2. (1)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2)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3)如何降低热损耗? 答:(1)氧弹中的样品、燃烧丝、棉线和蒸馏水为体系,其它为环境。 (2)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 (3)降低热损耗的方法:调节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0.5-1℃,内桶盖盖严,避免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实验完毕,将内筒洗净擦干,这样保证内筒表面光亮,从而降低热损耗。 3. 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为什么内筒水温要比外筒的低?低多少合适? 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点火后,系统燃烧放热,内筒水温度升高1.5-2℃,如果点火前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1℃,样品燃烧放热最终

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高1℃,整个燃烧过程的平均温度和外筒温度基本相同,所以内筒水温要比外筒水温低0.5-1℃较合适。 4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5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6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实验二十(1)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预习思考题 一、思考题: 1. 真空泵在开关之前为什么要先通大气?

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9 《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夏水浩大,所表现出的奔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参考答案: 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自. 三峡七百里中 自. 非亭午夜分 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 2.沿溯阻绝. 绝. 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3.素. 湍绿潭 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 参考答案: 1.于,文中是“在”的意思;假如,如果;本人。 2.断,断绝;极,非常;完、止。 3.白色的;不加雕绘装饰的。

四、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 译文: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这时只要清早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这样快啊。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两岸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急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比较:原文的第②段,具体写夏水,突出夏水暴涨、流速迅猛,特点是奔放美。第③段,具体写春冬的急流、倒影、树、泉、瀑布,特点是清幽美。这两段文字对水的描写采用了侧面的烘托,更显出水流的快、急、幽,多用对比、夸张,简洁精炼,生动传神。而译文极尽生动描写之技巧,突出三峡之水的特点——迅疾凶猛、秀丽奇绝、回旋碧绿。于描写中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更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情趣盎然。 五、《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课外可以阅读《水经注》中描写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的段落,体会其写景文字的精彩。 参考答案: 示例:《水经注》描写孟门山“夹岸崇深,倾崖返扞,巨石临危,若坠复倚”。从高、远的角度侧面描写水势凶猛,以此来烘托孟门山的高峻。巨石“若坠复倚”的想象,更见孟门山的陡峭无比。

中石化直接作业环节JSA模板

直接作业环节作业安全分析(JSA) 模板

为方便企业正确运用JSA分析方法,现编制直接作业环节JSA分析模板使用手册,供企业参考使用。 直接作业环节作业安全分析主要包括作业步骤划分、各步骤存在危害因素描述、现有控制措施描述、补充措施描述等内容,具体分析步骤和内容详见直接作业环节JSA提示表,JSA分析表具体填写说明如下: 一、直接作业环节JSA提示表说明 1.作业步骤/作业步骤细分栏 作业步骤划分是直接作业环节JSA实施的基础,需要JSA人员将作业活动按实际作业程序件划分。 为了便于各企业统一使用,将各作业内容规范为作业前安全措施确认、作业活动、完工验收三大步骤。企业应在上述大步骤的范畴下,结合实际作业,进行细化分列,划分出各项作业的具体步骤。 作业步骤的细化和描述原则如下: (1)作业步骤划分不能太过笼统,也不宜太细。划分的步骤不能太笼统,否则会遗漏一些步骤以及与之相关的危害。另外,步骤划分也不宜太细,否则会极大增加JSA工作量,降低效率。一项作业活动的步骤一般为3-8步,如作业活动步骤实在过多,则可以将该作业活动分为两部分进行JSA。

(2)作业步骤划分务必保证各个步骤顺序正确。顺序改变后的步骤在危害分析时有些潜在的危害可能不会被发现,也可能增加一些实际并不存在的危害。 (3)作业步骤描述要简练。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2.危害因素辨识提示栏(注1) 作业步骤划分完成后,需要全面辨识每一个步骤中存在的危害因素,了解、认知作业风险。危害因素辨识提示栏(注1)中给出了作业过程中“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帮助JSA人员全面思考所分析步骤中可能存在的危害。 使用时,JSA人员可在注1栏内勾选该作业步骤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然后结合作业实际,对危害因素加以细化,填入“危害因素描述”栏中。例如,在“用火作业”这一步骤中,可勾选提示栏的危害因素“无防护装置”,然后结合作业实际,具体描述危害因素为“未在管道处加设盲板”;或勾选提示栏中“缺乏监控设备”,然后结合实际,填写危害因素为“现场监控不足”。 为了方便使用,本提示表中对于部分危害并未详述,例如“违章作业”一项,便可细分为: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成品、工具、切屑)存放不当;冒险进入

课后习题及答案

1 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缺陷试举例说明。 文件系统有三个缺陷: (1)数据冗余性(redundancy)。由于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对应的文件,有可能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2)数据不一致性(inconsistency)。这往往是由数据冗余造成的,在进行更新操作时,稍不谨慎,就可能使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文件中不一样。 (3)数据联系弱(poor data relationship)。这是由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造成的。 2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 (1)为计算机系统建立和采取的各种安全保护措施,以保护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数据; (2)防止其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使系统遭到破坏,数据遭到更改或泄露等。 3. 自主存取控制缺点 (1)可能存在数据的“无意泄露” (2)原因:这种机制仅仅通过对数据的存取权限来进行安全控制,而数据本身并无安全性标记 (3)解决:对系统控制下的所有主客体实施强制存取控制策略 4. 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数据项、数据结构 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加工过程。 5. 一条完整性规则可以用一个五元组(D,O,A,C,P)来形式化地表示。 对于“学号不能为空”的这条完整性约束用五元组描述 D:代表约束作用的数据对象为SNO属性; O(operation):当用户插入或修改数据时需要检查该完整性规则; A(assertion):SNO不能为空; C(condition):A可作用于所有记录的SNO属性; P(procdure):拒绝执行用户请求。 6.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①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②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7.关系模型:①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实体集,②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 8.联接查询:①查询时先对表进行笛卡尔积操作,②然后再做等值联接、选择、投影等操作。联接查询的效率比嵌套查询低。 9. 数据库设计:①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②提供一个确定最优数据模型与处理模式的逻辑设计,以及一个确定数据库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的物理设计,建立起既能反映现实世界信息和信息联系,满足用户数据要求和加工要求,又能被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接受,同时能实现系统目标,并有效存取数据的数据库。 10.事务的特征有哪些 事务概念 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11.已知3个域: D1=商品集合=电脑,打印机

表上作业法

第三章 运输问题 主要内容 运输问题的模型、算法 讲授重点 运输问题的模型、算法 讲授方式 讲授式、启发式 第一节 运输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一、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 设某种物品有m 个产地A 1,A 2,…,A m ,各产地的产量分别是a 1,a 2,…,a m ;有n 个销地B l ,B 2,…,B n ,各销地的销量分别为b l ,b 2,…,b n 。假定从产地A i (i =1,2,…,m)向销地B j (j =1,2,…,n)运输单位物品的运价是c ij ,问怎样调运这些物品才能使总运费最小? 这是由多个产地供应多个销地的单品种物品运输问题。为直观清楚起见,可列出该出该问题的运输表,如表3-1所示。 设 ij x 表示从A i 运往B j 的物品数量, ij c 表示从A i 运往B j 的单位物品的运价。则对于平 衡运输问题( ∑∑=== n j j m i i b a 1 1),其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 ∑∑=== n j m i ij ij x c s 11 min ()()()????? ???? ==≥====∑∑==n j m i x n j b x m i a x ij j m i ij i n j ij ,2,1;,2,10 ,,2,1,,2,11 1 (3.1) 二、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的特点 对于平衡运输问题( ∑∑=== n j j m i i b a 1 1 ),可以证明其有如下两个特点: (1)矩阵A 的秩R(A)=m+n-1。 (2)问题必有最优解,而且当j i b a ,皆为整数时,其最优解必为整数最优解。 第二节 表上作业法求解运输问题 一、给出运输问题的初始可行解(初始调运方案) 1、最小元素法 解题步骤: ⑴在运价表中找到最小运价c 1k ; ⑵将的A L 产品给B k ;

抓好直接作业环节应急管理 不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抓好直接作业环节应急管理不断提升应对突发事 件的能力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328-40 抓好直接作业环节应急管理不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咬定“一个方法”不放松---宣传 落实企业应急管理主体责任,将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培训纳入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在新进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资质培训、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技能培训、员工转岗培训以及农民工培训中,优先安排应急救援知识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预案、讲透案例、讲清本企业、本岗位事故防范要点,使员工不仅熟悉本岗位生产操作技术,而且掌握安全操作规范和事故处置方法,增强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真正让企业理解,加强应急管理是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护员工人身安全、深入落实安全责任制的根本举措;真正让员工清楚,谨记应急措施是保护自己

课后作业及参考答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后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

锁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②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_______,“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主体部分是第_______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__。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 2.第⑤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多一半,剩下的23日可渡完。”为什么?第(16)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第(11)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 4.“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 ________ 5.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消息,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①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②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

物理化学实验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习题及答案 2013-01-14 00:08 恒温槽的性能测试 习题: 一、优良的恒温槽应具备那些条件? 二、电热器功率过大有何缺点? 三、接触温度计可否当温度计用? 四、恒温槽灵敏度过低,又T——t曲线有何影响? 五、欲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有那些途径? 六、电子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起何作用? H2O2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习题: 一、为什么反应开始不立即收集氧气,而要在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收集氧气进行测定? 二、读取氧气体积时量气管及水准瓶中水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作用何在? 三、反应过程中为什么要匀速搅拌?匀速搅拌对测定结果会产生怎的影响? 四、H2O2和KI溶液的初始浓度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应根据什么条件选择它们? 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习题: 一、在配置溶液时,加入HCl、HAc和NaAc溶液各起什么作用?

二、溶液A和溶液B的起始浓度,是否一定要相同? 液相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习题: 一,引起本实验误差的可能因素是什么? 二,你认为如何提高本实验的精度? 三,如Fe3+,SCN-离子浓度较大时,则不能按公式来计算Kc的值,为什么? 四,为什么可用[FeSCN2+] 与消光度比乘[SCN-]计算[FeSCN2+]平?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常数 习题: 1.测定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电阻的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测定溶液电 阻要用交流电源? 2.测定溶液电导时为什么要恒温? 3.为什么交流电源通常选择在约1000/s,如为了防止极化,频率高一 些,不更好吗?试权衡利弊. 乙醇---环己烷溶液的折射率-组成曲线的绘制 习题: 一、在测定中,溶液过热或分馏不彻底将使得相图图形发生什么变化? 二、做乙醇—环己烷溶液的折光率-组成曲线目的时什么? 三、每次加入蒸馏瓶中的环己烷或乙醇是否安记录表规定的精确值来进行?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绪论 。用性当代的适的生历史必然性及在谈结1、合我们的学习谈马克思主义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条件。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3、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 要努力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物化实验课后答案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1.在氧弹里加10mL蒸馏水起什么作用?答: 在燃烧过程中,当氧弹内存在微量空气时,N 2的氧化会产生热效应。在一般的实验中,可以忽略不计;在精确的实验中,这部分热效应应予校正,方法如下:用0.1mol·dm-3 NaOH 溶液滴定洗涤氧弹内壁的蒸馏水,每毫升 0.1mol·dm-3 NaOH溶液相当于 5.983 J(放热)。 2. (1)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 (2)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 (3)如何降低热损耗? 答: (1)氧弹中的样品、燃烧丝、棉线和蒸馏水为体系,其它为环境。 (2)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 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 (3)降低热损耗的方法: 调节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 0.5-1℃,内桶盖盖严,避免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实验完毕,将内筒洗净擦干,这样保证内筒表面光亮,从而降低热损耗。 3.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为什么内筒水温要比外筒的低?低多少合适?

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点火后,系统燃烧放热,内筒水温度升高 1.5-2℃,如果点火前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1℃,样品燃烧放热最终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高1℃,整个燃烧过程的平均温度和外筒温度基本相同,所以内筒水温要比外筒水温低 0.5-1℃较合适。 4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 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5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6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 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实验二十 (1)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预习思考题 一、思考题: 1.真空泵在开关之前为什么要先通大气?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版)

绪论 1.1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 1.2 NaCl 与KBr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 4 及CCl 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 3及CH 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 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 , K + , Br - , Cl - 离子各1mol 。 由于CH 4 与CCl 4及CHCl 3与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 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当四个氢原子 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 C +6 2 4 H C 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 CH 4 SP 3杂化 2p y 2p z 2p x 2s H 1.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 C 2H 4 b. CH 3 Cl c. NH 3 d. H 2S e. HNO 3 f. HCHO g. H 3PO 4 h. C 2H 6 i. C 2H 2 j. H 2SO 4 答案: a. C C H H H H C C H H H H 或 b. H C H c. H N H H d. H S H e. H O N O f. O C H H g. O P O O H H h.H C C H H H H H O P O O H H 或 i. H C C H j. O S O H H O H H 或 1.5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直接作业环节管理

第三课 直接作业环节管理 直接作业环节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直接作业环节的措施不当或操作失误以及管理缺陷往往是事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因此,落实好直接作业各环节的措施、规范操作行为、完善各环节的管理是杜绝各类事故的根本途径。 1、用火的作业方式: 1)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 2)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火炉、电炉等明火作业。 3)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 4)生产装置和罐区联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和电动工具。 5)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作业 2、油田企业用火作业分级: 一级用火作业 二级用火作业。 三级用火作业 四级用火作业 用火作业安全措施: 1)凡在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道上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打开人孔时,应自上而下依次打开,经分析合格方可用火。若间隔时间超过1小时继续用火,应再次进行用火分析或在管线、容器中充满水后,方可用火。 2)在正常运行生产区域内,凡可用可不用的用火一律不用火,凡能拆下来的设备、管线都应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用火,严格控制一级用火。 3)各级用火审批人应亲临现场检查,督促用火单位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可审签“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 4)一张用火作业许可证只限一处用火,实行一处(一个用火地点)、一证(用火作业许可证)、一人(用火监护人),不能用一张“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进行多处用火。 5)油田企业的“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有效时间为一个作业周期,但最多不超过5天。若中断作业超过1小时后继续用火,监护人、用火人和现场负责人应重新确认。固定用火作业区,每半年检查认定1次。 6)用火分析。凡需要用火的塔、罐、容器等设备和管线,应进行内部和环境气体化验分析,并将分析数据填入“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分析单附在“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的存根上,以备查和落实防火措施。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分析检测数据小于0.5%为合格;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小于4%时,分析检测数据小于0.2%为合格 7)用火部位存在有毒有害介质的,应对其浓度作检测分析。若含量超过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在“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上注明。 8)施工单位(含承包商)应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化验中心(室)应尽可能缩短采样分析时间,为用火作业创造条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