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原训练心得体会

高原训练心得体会

高原训练心得体会
高原训练心得体会

高原训练心得体会

篇一:高原训练的研究综述

高原训练的研究综述

摘要:从生理生化角度和高原环境对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出发,阐述了高原训练的概念、发展和研究现状,对机体产生的效应,以及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并介绍了高原训练在方法和器材上的进展。

关键字:高原训练;缺氧;方法

现代运动训练是为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而组成的一种综合系统教育工程,要达到训练的目的就必须开发和运用新的、更有效的科学训练方法和手段,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体育科学理沦研究的深入,使运动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 这就更需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高原训练就是在这种要求下产生了。

1.高原训练

高原的概念

高原是指在海拔较高,一般是3000m以上的大片起伏较小的平地。大多数人在到达3000m这个高度以后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超过这个高度, 生理、生化和形态等方面的适应性改变就会变得愈来愈明显, 并具有明显的生物学特征。

高原训练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高原训练即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在高原低压缺氧的环境下进行训练,通过高原缺氧和训练负荷双重刺激,可以使训练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使机体产生一系列抗缺氧的生理适应变化。

近年来,在查看和总结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国际上已基本认同世居平原的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应为XX-2500m,低于XXm,低压缺氧刺激过小,不能充分挖掘身体潜力,而海拔高于2500m,机体难以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不利于训练后的身体恢复。同时发现对于世居在高原的运动员的最佳训练高度是缺乏相关的研究的。最近的文献研究还表明,高原训练最佳的持续时间应为4-6周,而对于高原训练后最佳的比赛时间一般认为是下平原后的4-5天,中长距离项目10-14天,短距离项目20-26天。

高原训练的发展过程

高原训练应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当时就发现在较低海拔的高原上,人体的最大心率会逐渐下降,这或许是高原训练研究的萌芽。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原苏联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在高原环境下人体可以产生缺氧适应。而在高原上同时进行运动训练获得的适应,更有利于使人体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得到加强,对提高有氧代谢运动能力,促进运动成绩特别是耐

力性运动项口成绩有良好效果。因此,他们开始对高原训练进行研究,并且在高加索建立了一个高原训练基地。

最为明显的例子出现在1968年的墨西哥城奥运会上,肯尼亚人获得了10000M项目冠军,随后人们发现中距离赛跑中成绩优秀的几名运动员都是出生在维多利业湖畔海拔1500-XXM的中度高原地区,这个地区的世居人有一个体格特征,就是股骨比白种人长,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身体机能上的适应特征,这就引起了人们对海拔高度与运动能力的关注。从此以后,高原训练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关注,“高原缺氧训练”成为长距离赛跑运动员取胜的秘密武器,目前世界上著名的长跑运动员每年都要花一段时间进行高原训练。如今,国外已经有近50个高原训练基地,其中美国就有11个,我国也拥有诸,如昆明海埂及青海多巴等较好的高原训练基地。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高原训练的理论和实践方法都有比较多的研究,,更加重视对高原训练的生理的研究,在方法上提出了“缺氧训练”“模拟高原训练”“高训低住”“低训高住”“高住高训”等训练方法。

2.高原训练的生理基础

在高原环境下,人体除了要受到低温、低湿度以及低气压的刺激外,还要受到低氧的刺激。在低氧的环境中进行运动,人体除了要接受运动训练造成的负荷外,还需要应付低氧性缺氧负荷,这就大大的增加了运动员的循环系统、呼吸

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肌肉机能的负荷。通过训练能促进身体机能产生适应,改善和提高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

肺的通气量和摄氧量

高原缺氧环境下,由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降低,进而导致肺泡气和动脉血氧分压的降低,进而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急性低氧时肺通气的增加仅仅是正常的呼吸调节机制在发挥作用,并不涉及低氧的适应。这种调节有低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还包括加深加快呼吸后引起的血液二氧化碳分压和氢离子浓度降低,通过化学感受器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和缺氧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因急性低氧时的肺通气增加不大,但在慢性缺氧时,由于机体的呼吸调节系统发生了某此适应,肺通气的增大幅度提高。

Simc等人的研究表明,在中度高原安静状态下,每分钟肺通气量没有多大的变化,但在亚极限运动时,则较平原值增加约12%,动脉血氧饱和度在安静状态时下降14%,运动时下降4-7%,摄氧量在安静时减少10%,运动时减少7%。Pugh 进行的实验证实,由平原进人中度高原后,尽管肺通气狱增加了,但摄氧量是减少的。分析得出,摄氧量的限制因素不是肺通气量,而可能是由于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和心输出量的下降,这两种因素障碍了组织水平上的氧弥散。

同时,最大摄氧量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氧分压的下降

而逐步下降。急性缺氧引起的这种摄氧量的下降是由心输出量的下降导致的,而慢性缺氧则不仅仅是由于心输出量和血氧含虽下降而造成,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肌肉在慢性缺氧时发生了变化。此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率的峰值(HR peak)随着纬度增高及停留时间加长而降低,因而由血红蛋白浓度的升高和心搏量正常化倾向导致的氧气输送能力的提高与心率峰镇的降低相互抵消。

血液

一般在高原暴露几小时即可引起血红蛋白的浓度上升,有的研究认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血红蛋白的提高不是血红蛋自生成的增加所致,而是高原干燥的环境使血液浓缩。但是根据石爱桥的研究,在采取了防止血液浓缩的措施以后, 血红蛋自的值还是升高了,可见高原的缺氧环境确实能够提高机体的血红蛋白浓度。翁庆章的研究还发现Hb受缺氧引起体内的代偿作用在高原一肖早上升趋势,下高原1-2 周内Hb仍上升,超过运动员上高原前的水平,这就说明脱离缺氧环境后,体内的代偿机制仍在继续起作用,使Hb呈超量恢复,有利于下高原后取得好的运动成绩。

李桦等的研究表明在高原训练的前期,运动员的缓冲系统轻度偏酸,但到后期则脱离了偏酸状态,下到平原时机体缓冲能力明显提高,这说明高原训练可以改善机体的缓冲能力。

心率和心输出量

McManns发现在海拔XXM高度上作时心率比在平原增加10-20%。Klausen等人观察到在高原上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和每分输出量与平原相比增加50%,而每搏输出量保持不变。石爱桥报导高原训练时,运动员安静心率明显上升,最大心率则明显下降,这说明运动员在高原上休息和进行次最大强度的练习时,血液中氧含量的减少是通过提高心率来补偿的,为给肌肉提供足够的氧气,心脏不得不提高收缩的频率,可是在最人强度的训练时,心率却下降,这可能与心肌供氧有关。同时由于高原血氧含量不足,影响了运动后日亡肌的恢复,使运动后心功能的恢复时间加长。

李桦等对中日竞走运动员的高原训练进行研究后,认为运动员运动中的最高心率在高原及平原均能达到通常公认的极限下负荷的心率水平。同时他们肯定了通过高原训练可以提高心功能,使运动能力得到增长。在高原(海拔5000M)三周后氧运输系统可发生明显的变化。在极量运动后,吸氧量、心输出量、心率、肌肉血流量都有明显下降,动静脉氧差却有上升;在亚极量运动时,心输出量、肌肉血流量都明显下降,而吸氧量却保持不变。亚极量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减少不导致吸氧量下降可能是由于血氧含量因Hb的上升而增加所致。

肌肉

刘哗等人的研究显示,高原训练使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显著增强,高原缺氧使人体肌糖原含量有显著性提高,这可能是机体对缺氧产生的应激反应。也有研究表明在5000M以上高原生 8周会导致腿部肌肉的横切面积下降10%,在肌肉体积减少的同时,肌肉中线粒体的容积密度下降达25%,三梭酸循环、脂酸氧化、酮体利用、呼吸链等系统中的酶活性显著下降,,这种下降主要是线粒体的数量下降所致,而不是单个线粒体的酶活性下降。肌肉中的毛细血管的数量也不会因为肌肉体积的变小而减少,因而单位面积的肌细胞可得到更多的毛细血

管的支持,同时由于线粒体的减少和线粒体的分布更加接近细胞膜,单个线粒体容易得到更多的氧供应。

Tcrradcs和Sundberg及他们的同仁发现在模拟高原或血液供不足的条件下训练,研究对象体内的线粒体酶的活性有微小的升高。孙小华等人也指出,在模拟中等海拔和条件下处于生长期的大鼠肌肉重贵下降,肌肉纤维变细,肌力下降,肌肉中的线粒体相对面积下降。还有研究表明高原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缓冲能力。有人认为,在严重缺氧时,高原适应和训练的综合因素能引起人体肌红蛋白浓度少童增加。

3.高原训练对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无氧代谢能力

关于高原训练能否提高人体无氧代谢能力的问题,一直

存在着较大的争议。Terrades报道4名白行车运动员经过4周的高原训练(海拔2300m)后,其糖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明显降低,显示糖酵解能力下降,无氧能力降低。葛新发等的研究也表明高原训练(海拔XXm)不但不能提高人体的无氧代谢能力,还会使速度能力降低。石爱桥报道17名国家女子皮划艇队员经过4周的高原训练(海拔XXm)后无氧代谢能力下降。王荣辉等人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经过低氧训练后无氧能力没有显著和稳定的提高。Hayes等人进行的动物实验也证明了高原训练后糖酵解酶活性没有变化。

有氧代谢能力

从70年代以来,国内外大量的训练实践和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海拔高度适宜的高原训练可明显提高运动员的心血管功能和血液中的Hb浓度,从而增进有氧工作能力。石爱桥的研究结果表明进行了4周的高原训练的后,运动员在运动成绩不变的情况下血乳酸值明显降低,提示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葛新发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陈一帆等的研究表明高原游泳训练(海拔1895m)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王茂叶等人的研究表明,间歇性低氧训练后小鼠的心肌、脑和股四头肌中的CCO和SDH活性增加,机体在低氧环境下的有氧代谢能力增强。

篇二:浅析高原训练的现状与发展

浅析高原训练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就高原训练应用与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综述,为今后高原训练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原训练;现状;发展

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运动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世居非洲高原的中长跑选手的崛起,高原训练引起了世人的瞩目。此后,不少国家的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在赛前都会进行高原训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不少运动员却在高原训练之后成绩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因此,为提高高原训练的效果,克服存在的问题,查阅诸多文献得知,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高原训练的机制及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高原训练是在特殊的缺氧环境下的训练,对体力和意志的磨练都有特殊作用。较之平原训练,高原训练能更好地挖掘人体的机能潜力和提高训练水平,这就是高原训练的魅力。但是,高原训练又具有高风险,要很好地驾驭高原训练并非易事。不懈地探索高原训练的规律,兴利除弊,提高高原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及其成功率,是体育科研工作者需要长期不懈进行探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1.高原训练的概念及其分类

高原训练的概念

高原训练即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5]。在高原气压低、氧气稀薄的环境下进行训练,通过高原缺氧和训练负荷增大的双重刺激,可以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使机体产生一系列抗缺氧的生理适应性变化。

高原训练的分类

高原训练的分类可以按以下几种情况划分为[1]:(1)以参加比赛的时间关系划分:①

赛前高原训练,这种训练安排在比赛之前,目的是为即将进行的比赛而练。典型安排为,在高原训练3-4周,回平原调整3周即参战,此方法是国内外常用的训练形式。②为提高运动能力的高原训练,这种方法离比赛的间隔时间较长。典型安排为,在高原训练3-4周,回平原进行一个6-8周的小周期训练,然后参战。③赛后高原训练,这是比赛之后数天进行的训练,其目的在于使比赛后的身体机能状态不至于很快松懈,这往往是出于不久又要进行下一比赛而安排的,此方法目前尚不多见。(2)以训练地点的高度来划分:①低的高度(1000-1200米),因此种高度空气中的含氧量仅减少10%而对人体没有较大影响,故称为亚高原训练。该程度尚达不到真正的高原训练的要求,此种训练只是作为向高原训练过渡性的训练。②中等的高度(XX米左右),这类训练的

范围约在1800-2300米,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高度。对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加的适宜阈为1600-2500米,亦在此范围。③较高的高度(2800米及以上),此高度国际上在六七十年代就已试用,但效果不好已不采用。但这也不排除在高原训练期间在此高度做短期(数天)停留。(3)以比赛地点的高度和运动员平时长期居住的高度划分①平原—高原-平原,居住平原的运动员去高原训练,再返回平原比赛,这种方式是目前国内外高原训练大多采用的模式。②平原-高原-高原,这是平原运动员为参加高原地区比赛而进行的赛前高原训练。③高原-高原-平原。④高原-高原-高原,以上两种训练是居住高原(如我国云南、青海、兰州等地)的运动员所采用的。他们若全部在高原训练也难以在平原比赛时发挥出最高水平,因为在高原上速度、力量素质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应该有一段平原训练加以弥补,以做到高平结合。

我国目前采用高原训练的项目有[1]:

(1)耐力项目:中长跑、竞走、游泳、自行车、划船、皮艇、滑冰、滑雪。

(2)球类项目:足球、曲棍球、垒球、软式球。(软式球在高原因空气阻力小而球速加快,有人认为这对抗击高速球的能力有好处。)

(3)格斗性项目:柔道、摔跤、武术。

(4)瞄靶项目:射击、射箭。(射击、射箭不是以体能为主的项目,由于高原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屏气时间,因而对比赛发射的稳定性有利。)

(5)综合项目:冬季两项、铁人三项。

2.影响高原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

高原训练的适宜高度

理论上及相关资料表明,高原训练的高度都在1500-2500米,在此之间是否还有最佳点?就目前来说,XX 米左右的中等高度训练上效果最好。3000米以上的高度训练则有不利影响,但并不排斥在3000米左右高度上作短暂停留。适宜的高度应具备两个条件:即此高度既能对机体产生深刻的缺氧刺激,又能承受比较大的训练量和强度。

高原训练初期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训练高度的选择范围较大,由1000-4000米都有,60年代后期,则多选择在1500-XX米。自80年代起,训练高度又有向XX-2700米提高的趋势,尤其是对世界级、高水平、大赛前曾多次上高原训练的平原运动员来说,训练高度有的已达到2400米。又有苏斯洛夫(Suslov,1986)提出,虽然个别人利用3000米以上的高度进行训练,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并且认为,超过2800米的高原训练则起反作用。莱文1922年提出了高度阈的概念,认定此高度阈为2200-2500米。

训练的时间

从平原到高原训练的时间最少要3周,因为从平原到高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从不适应到适应),如果适应时间短,则会影响高原训练效果。一般可安排3-4周或者长至6周。目前国内外的平原运动员为期2-3个月的高原训练已不多才用了。

训练负荷

(1)训练量,高原训练量一般略低于本人平原的最大训练量,约为95%,但也要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无高原训练的经历及当时身体状况来定。若运动员有多次高原训练的经历,训练水平又较高者,也可以达到或者接近平原的训练量。

(2)强度,高原训练的强度最难掌握,从训练角度讲,强度是重要的因素,甚至可认为强度是决定高原训练成败的关键。强度过低,刺激太小,难以取得训练效果;强度过大,刺激太深,对恢复不利,还会导致过度训练。

(3)密度,高原训练需要有比较充分的时间间隔,每次训练的时间应短,而每日的训练次数可比平原多,可采用“少吃多餐”的办法以利于“消化”。有些强度较高的训练手段,间歇时间可偏长。

至比赛的时间间隔

大多数教练员、运动员认为,从高原返回平原后的第2-3

周可出现最佳成绩。

3.高原训练的最新研究动态

XX年3月,美国奥委会和北亚利桑那大学联合主办的高原训练研讨会为高原训练理论和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6]。本次研讨会主要有如下结论:(1)“高住低训”在提高平原地区比赛成绩方面,显然是有效的训练方法;

(2)对多数运动员来说,为了增加红细胞数,有必要生活在自然海拔高度为2100-2500米的地方至少4周;

(3)为了避免高原训练的负面效果,在大强度训练期间可以有效地补充氧气,让运动员“高住低训”;

(4)根据目前的研究,还不清楚“高原帐篷”是否能产生有益的生理反应。(例如红细胞数增加)或提高运动能力;

(5)根据目前的研究,间歇性缺氧暴露(IHE)和间歇性缺氧训练(IHT)未表现出能

增加红细胞数或提高平原地区的耐力能力。然而,间歇性缺氧暴露显然对准备在高原地区进行比赛有帮助。

4.对高原训练的展望

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训练的重要手段将更加引起世人广泛的重视与关注,其理论和方法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由于高原训练受到训练水平、运

动强度、训练时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研究结果任然会存在争议。关于运动员对高原训练的生理生化适应机制,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影响的机理,高原训练的影响和恢复,以及模拟高原训练的创新等问题将会是今后研究的重点[7]。

参考文献:

[1]翁庆章,钟伯光.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XX:2-41.

[2]田野,胡扬.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XX:432-441.

[3]体育科学词典[M].

[4]李诚志,冯炜权,过家兴等.教练员训练指南.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104-225.

[5]冯连世,高原训练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M].运动生理学进展—质疑与思考,229-245.

[6]王跃新.美国高原训练的最新研究[J].北京:体育科学,XX.

[7]刘卫华,李建棣.高原训练研究综述[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XX.

篇三:作为一个在高原待了2年的人总结出的经验作为一个在高原待了2年的人总结出的经验什么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也称作为“急性高原病”,是指人到达一定的

海拔高度后(一般3000米左右就会出现高原反应),身体为了适应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造成气压差,空气干燥,含氧量少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变化。

高原反应有哪些症状?

轻微的症状:一般都是头痛耳鸣、眼花头晕、全身软弱无力,走起路来比较困难,入睡有困难,即使有睡意也无法入睡。

严重的症状:呕吐恶心、食欲不振、腹胀,会有心慌气短、胸闷的感觉,在严重点就是面唇发紫或出现面水肿。

预防高原反应的一些措施?

1、进藏前的一个星期如果有锻炼身体的习惯,应该停止对身体的锻炼,让身体机能恢复平衡。

2、进藏前一个星期喝点红景天,红景天有预防高反的作用。现在市面上有红景天胶囊和红景天根块还有巴科医药的红景天提取物。

2、刚来西藏不要做剧烈运动,多休息、多喝水,也有利于高反的预防。

3、在西藏建议不要喝酒、抽烟,在西藏抽烟、喝酒容易引起高反。

4、刚来西藏,房间里可以放盆水,一防高反,二防干燥,独家推荐。

5、刚来西藏,建议不要立马洗澡或者洗头,建议第二

天才洗吧,当然你一到西藏一点问题都没有,那就另当别论。一般到了西藏不会立马有高反的,一般5小时后多多少少就开始“发作”了。

6、到了西藏,建议先到林芝等海拔较低的地方游玩,纳木错的行程建议放在最后。

出现高原反应时的一些应对措施?

有时候即使做好的各种预防措施,但人体总是很难预料的,高原反应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如果是轻微的高原反应,只要注意休息,多喝水,或者服用高原安,葡萄糖一般都可以很快的消除高原反应。

如果是严重的高反,要先服用缓解高反的药物,如高原安,拉萨的药店或者诊所都有卖的,效果好转,那就不必担心了。如果高反的情况特别严重,出现昏迷的状况,那就要采取吸氧的急救措施,注意保暖,并且需要送医就诊。有些情况应该送往低海拔地区治疗,以防更危险的情况出现。我问过医生的,吸氧对治疗高反作用明显,有些人说会产生依赖,医生说,那是扯蛋。

抗高原反应的一些常见药物

预防的药物有红景天、西洋参含片、葡萄糖冲剂等;治疗高反的药物有高原安、迪诺康胶囊、优易、肌甘片等。

红景天:有红景天根茎部分拿来泡茶,煮水,也有把红景天制成颗粒或者口服液,是传统的抗高原反应药物,建议

进藏前一、二个星期服用效果更佳。

高原安:高原安有颗粒(冲剂),胶囊等类型,是有利于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建议进藏前几天服用效果更佳。

迪诺康胶囊:OTC中成药,主要缓解心肌缺血,改善心血管功能,对高反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优易:优易含有多种维生素跟矿物质,有利于增强体能,具有很好的抗高原反应功能。

肌甘片:对缓解高原反应有明显的作用。

其他:刚来西藏如果高反严重的话到医院吸氧也有很好的效果。

个人建议就记住二种即可。预防的红景天,治疗的高原安。

哪些人不适合去西藏旅游?

以下是青藏铁路公司拉萨站发布的《高原旅行提示》对去西藏旅游者身体状况的一些要求,明确列出了以下6类人群不适合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旅行:

1、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显著心律失常或静息心律>100次/分。高血压II期以上,

各种血液病,脑血管疾病。

2、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度以上阻塞性肺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尘肺病。

3、糖尿病未获控制;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

4、现患重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在38度以上或体温在38度以下、但全身呼吸道症状明显者,在病愈以前,应暂缓进入高原。

5、曾确诊患过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血压增高明显的高原高血压症、高原心脏病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者。

6、高危孕妇女。

高原训练心得体会

高原训练心得体会 篇一:高原训练的研究综述 高原训练的研究综述 摘要:从生理生化角度和高原环境对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出发,阐述了高原训练的概念、发展和研究现状,对机体产生的效应,以及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并介绍了高原训练在方法和器材上的进展。 关键字:高原训练;缺氧;方法 现代运动训练是为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而组成的一种综合系统教育工程,要达到训练的目的就必须开发和运用新的、更有效的科学训练方法和手段,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体育科学理沦研究的深入,使运动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 这就更需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高原训练就是在这种要求下产生了。 1.高原训练 高原的概念 高原是指在海拔较高,一般是3000m以上的大片起伏较小的平地。大多数人在到达3000m这个高度以后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超过这个高度, 生理、生化和形态等方面的适应性改变就会变得愈来愈明显, 并具有明显的生物学特征。 高原训练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高原训练即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在高原低压缺氧的环境下进行训练,通过高原缺氧和训练负荷双重刺激,可以使训练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使机体产生一系列抗缺氧的生理适应变化。 近年来,在查看和总结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国际上已基本认同世居平原的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应为XX-2500m,低于XXm,低压缺氧刺激过小,不能充分挖掘身体潜力,而海拔高于2500m,机体难以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不利于训练后的身体恢复。同时发现对于世居在高原的运动员的最佳训练高度是缺乏相关的研究的。最近的文献研究还表明,高原训练最佳的持续时间应为4-6周,而对于高原训练后最佳的比赛时间一般认为是下平原后的4-5天,中长距离项目10-14天,短距离项目20-26天。 高原训练的发展过程 高原训练应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当时就发现在较低海拔的高原上,人体的最大心率会逐渐下降,这或许是高原训练研究的萌芽。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原苏联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在高原环境下人体可以产生缺氧适应。而在高原上同时进行运动训练获得的适应,更有利于使人体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得到加强,对提高有氧代谢运动能力,促进运动成绩特别是耐

高原训练的利与弊

高原训练的利与弊 为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教练员和体育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发现高原缺氧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高原训练是指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上进行的强度刺激的训练,其理论依据是,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负荷的双重刺激,使运动员达到和突破自己的生理极限,产生一系列抗缺氧生理反应,充分调动身体的机能潜力,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和比赛成绩。 高原环境中的大气压、气温、湿度、太阳辐射、气流等都对运动员有影响,但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大气中氧气压的下降。高原训练对运动员产生的积极生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肺系统功能的改善、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增加,使机体携带、运送氧气的能力提高;二是机体利用氧气的能力增加;三是组织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分解供能能力增强,肌肉具有更高的耐酸能力和氧利用效率;四是肌肉中糖元等能量物质的含量和储备增加;五是提高大脑对低氧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六是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韧性,对运动员的自信心、耐受能力、拼搏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高原训练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长期的高原缺氧刺激无疑对机体有不利的影响。首先,高原缺氧训练可引起体重下降,骨骼肌组织丢失、肌肉萎缩,其在运动能力上的表现是肌肉力量的丢失。如高原缺氧环境引起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过度增加,使血液的粘滞性增高,

进而引起体循环、肺循环、微循环的改变,导致血流变慢,循环阻力增加,甚至导致血栓的形成,从而对组织的氧供应不利。另外,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强度降低,绝对运动量也比平原训练少,这又使平原训练所获得的肌肉神经应激性减退,甚至消失的可能。高原训练中产生的疲劳不宜完全恢复,易造成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另外由于客观环境和训练的影响,在高原训练中更易发生感冒、肠胃功能紊乱,甚至出现受伤、血尿、心电图紊乱等现象。 运动员对高原缺氧在适应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决定了高原训练效果的好坏。如何预测运动员对高原缺氧的个体适应能力、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合理地安排高原训练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高原也只能从增加机体运输和利用氧气能力、骨骼肌代谢能力及心肺功能等几个方面为运动能力的提高打下生物学基础。而运动能力,特别是比赛能力远远不是这几个因素所决定的,包括技术、战术、甚至心理等多方面的决定因素。因此,建议教练员们一定要摆正高原训练在正常训练中位置,认识到高原训练只能作为一种训练的辅助手段应用于日常训练中。

高原训练的原理及利弊

高原训练的原理及利弊 高海拔训练可以促进红细胞生成,而红细胞内含有一种蛋白质负责将氧气结合,叫做血红蛋白,就是说血液内的血红细胞含量决定了血液的携氧能力,然后通过血液流动向身体各个部位和机体提供氧气,这对于竞技体育来说几乎就是合法的兴奋剂。专业运动员基本上至少都要在高海拔地区练两周以上。当然,其实哪怕你练一周,回到正常海拔后都能让你受益好几周的。 除了血液方面,在高海拔地区那种相对缺氧的环境下,训练会变得异常艰难,也就逼迫你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应付这种额外的不适和压力,而你的肌肉和关节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更大的强化,也就是无氧能力,这对四百运动员非常重要,鄙人原来就是练四百的。 其实,哪怕非运动员去了高海拔地区训练也会受到很好的效果,事实上,非运动员正因为血红蛋白数量较少,所以提升速度和提升量都会高于耐力型运动员。 不过,高海拔训练结束后,最好在赛前两三周回去,要不然过劲了就失效了。其次,血红蛋白的生成需要铁,所以在去高原前后要多摄入富铁制品,比如:红肉、豆类、绿叶菜。当然,补水也是必需的。而且,高原训练会对免疫系统和红细胞再生能力有一定损害,所以前期的训练量大概也就正常量的四分之一吧,循序渐进的加量。 高原训练对运动员产生的积极生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心肺系统功能的改善、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增加,使机体携带、运送氧气的能力提高; 二是机体利用氧气的能力增加; 三是组织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分解供能能力增强,肌肉具有更高的耐酸能力和氧利用效率; 四是肌肉中糖元等能量物质的含量和储备增加; 五是提高大脑对低氧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六是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韧性,对运动员的自信心、耐受能力、拼搏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关于高原训练的地理学分析

关于高原训练的地理学分析 高原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成绩为目的。在大赛前,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为改善和提高运动员的呼吸系统机能、血液运氧机能、骨骼肌代谢等机能能力,而在海拔1000~3000 m范围内 起伏较小的大片完整高地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氧不足和负荷缺氧的专 项训练方法。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之前,由于墨西哥城处于海拔2240 m的高原,许多国家的参赛选手为适应高原的低压低氧环境,纷纷提前到墨西哥城进行适应性训练,由此出现了一个高原训练的兴起热潮。70年代以来,非洲世居高原的中长跑选手崛起,高原训练也就引起 世人的瞩目和关注。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先后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研究。随着对高原训练理论的研究和深入,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有氧代谢能力,提高速度耐力的专门训练途径,在现代运动训练中发挥着更大和更普遍的作用。 1 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高原训练的生理学机制通常被认为是机体对氧不足引起的血氧 过少的适应结果是因为空气中的氧分压作用。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时要承受两个方面的缺氧刺激,一个是由于高原大气压低、空气稀薄、含氧量低而引起的低氧环境的刺激;另一个大运动量训练造成的体内缺氧。体能随着氧分压的降低而衰减的规律是氧分压越低,最大摄氧量减少越明显。空气中氧分压降低,使动脉血液中的氧分压下降,以至引起血氧过少动脉缺氧是高原的基本特征。运动员的机体所承受的是两种相互加强的影响中的缺氧机制,即高原氧不足缺氧和负荷缺氧

的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促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心血管和血液系统等缺氧补偿机制的发展,进而形成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的生理反应,提高了机体的结构与功能的潜力,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2 高原训练环境的要求 从地理上的分类法与运动训练方面的角度来看,海拔在1000~3000 m的大部分地区称为中度高原。在高原地区,随着地面高度的增加,大气压也随之变化,地区越高,空气愈稀薄,氧气减少,气压越低,因此高原地区处于低压、低氧的环境。同时高原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太阳对人体的幅射量也较大。海拔高度不同,其产生相应的气压、氧分压、空气密度、含氧量等数值都不同。不同高度地区气压等数值的变化见表1。 2.1 海拔高度对人体的影响 在气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大气压就下降,从而造成对生物体极为不利的低氧现象。人体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引起肺通量增大,心输出量和红细胞增加等以呼吸循环系统为中心的适应现象。 2.2 气温对人体的影响 气温随着高原高度的升高而发生变化。每当海拔高度增加150 m 时,气温下降约1 ℃。而高原的低温环境会造成心输出量显著增大、肺动脉血压升高及右心室功率对左心室的比例增高而引起右心室肥 大等一系列对气温变化的形态学适应。然而这种适应现象是有一定界

高原训练

1.高原对身体的影响 高原如此神秘,从运动员下飞机的那一刻起,就可以观察到身体内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血液中的氧容量、血浆、总血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下降,而肺通气量、体液损失、安静时脉搏和基础代谢率增加。 这些变化是因为高原的大气压下降而引起的。在练习时,这种现象加重,此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更大。在这些变化中,值得注意的是,增大了的肺通气量降低了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局部压力,同时提高了PH值浓度。为适应这种呼吸碱中毒,肾脏通过分泌重碳酸盐来降低血液中PH值浓度,使其恢复到正常生理水平,从而得到代偿(称为肾代偿)。不论高度如何,空气中氧分子是恒定的,高度的增加及伴随着的大气压的下降将降低空气中氧量。 除此之外,高原还降低了肺内氧气的局部压力,从而减小了肺脏和血液之间的压力倾斜度。由于分子是从高压力区域向低压力区域移动的,较小的压力倾斜度降低了进入血液的氧气量。 对运动能力来说,最明显的现象是,心脏和骨骼肌肉的氧供应量减少,从而降低了在较高有氧强度下练习的能力。 2.1968年墨西哥城 人们对高原训练表现出浓厚科学兴趣并相信它对运动成绩能产生影响,首先是受1968年墨西哥城(高度为2286米)夏季奥运会的启发。在高原地区进行的比赛,短跑和力量运动员的成绩好于以往奥运会的比赛成绩,而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成绩则略微下降。跳远运动员比蒙和400米跑运动员埃文斯的优异成绩大部分应归功于高原地区空气阻力的下降,这里的空气要比海平面稀薄和干燥。 在高原,耐力项目(1500米或更长)成绩的下降,主要归因于最大有氧能力或最大吸氧量的降低。最大吸氧量代表肌肉每分钟消耗的最大氧量,它经常作为有氧素质的指标。 由于在高原地区,肌肉可利用的氧气减少,最大吸氧量低于海平面地区的数值。不仅如此,对身体素质出色的个体,最大吸氧量下降更大,因为他们血色素中的氧饱和度下降较大。换言之,开始时,运动员血色素越高,则失氧越多。 运动员对高原的耐受性,存在着很大差异。对那些不能更好忍耐高原的运动员,从中等到极端高度可能导致急性高原反应,即以头疼、恶心、没有胃口和疲乏为特征的现象。练习会加重急性高原反应,而随着氧气的供应、药物以及返回较低高度,这种症状通常将得到缓解。 3.利用高原训练提高运动成绩 高原训练在提高运动成绩方面有许多玄妙之处,许多短跑和力量项目运动员来高原进行比赛,目的是在较稀薄的空气下跑得更快和跳得更远。许多长距离选手来高原是为了在缺氧状态下训练,以便返回平原后,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提高运动成绩。 目前的理论主张,在缺氧状态下的训练可导致适应性刺激反应,使身体产生更多的血红细胞,以便运送氧气到练习的肌肉群。当返回平原时,长跑运动员体内会留有更多的血红细胞,使氧气运输能力提高。然而,如果运动员在高原生活和训练的时间过长,则随着高原训练强度的降低,也许破坏作用会超过心血管的积极性适应。 我们有理由认为,长期在高原使用较低速度的训练会使运动员的跑动速度更慢,尽管心血管系统对高原环境产生了适应性。这种观点已经导致了更多的新研究,并使我们对高原训练的问题看得更清楚。对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来说,在高

浅谈高原训练的营养和运动营养补给

浅谈高原训练的营养和运动营养补给 摘要:高原训练作为一种外在的负荷刺激,配合适当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可以达到增强运动员训练效果的目地。有必要对高原训练中的营养代谢特点、营养物质补给以及针对性的运动营养补给进行研究,以期为高原训练的实践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原训练营养补给运动营养补给 应该认识到,高原环境的外在刺激容易导致多种问题,比如身体反应较大;训练负荷不易控制,训练强度较难提高,力量、速度素质容易丢失;易出现疲劳、伤病、个体不易恢复等。运动营养是指运动员所采用的具有提高运动能力、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改善由于运动训练所引起的身体机能的紊乱以及预防某些运动性疾病等功能的物质。合理的营养补充能够加快机体的恢复,适应组织代谢的变化,促进运动训练的实施,从而承受大负荷的训练,不断提高运动竟技状态和运动成绩。 1、高原训练的营养补充 1.1合理均匀的热量补充 德国人认为在高原训练中应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在膳食结构中占61% ,蛋白质占13%,脂肪占13%。[1]在缺氧的高原环境中,含脂肪较多的食物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和降低运动强度、延长运动时间才能转化为热能,且不易消化吸收,因此,高原地区运动员膳食应以糖和蛋白质的摄入为主。高原训练运动员需消耗的糖主要从食物及饮用含糖的饮料中获取,食用的物质必须含有高浓度的糖,并且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糖的补充应以低聚糖为主。同时建议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改一日三餐为一日多餐制((5次),以促进消化和吸收。一般情况下,补糖的浓度应在5%-10%之间,一般要控制在8%为佳。训练后补糖的浓度可以稍高一点在10%-35%之间。[2]就蛋白质的补充而言,缺氧时氮的代谢处于负氮平衡。研究报道,一定量的蛋白质对高原适应比较重要。因此,应及时补充优质蛋白质,如蛋、奶、鱼、肉以及动物肝脏。补充蛋白质可选择优质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蛋白质水解产物等形式补充。高脂肪膳食容易引起厌食,且缺氧严重时,脂肪氧化不全,酮体增加,对急性缺氧的适应不利。因此高原训练时应采用低脂肪膳食。 2.2水和矿物质的补充 一般认为,在高原训练时每天至少比平原时同等情况下多饮1L以上的水,补液的原则仍是少量多次。德国的一份资料表明,在平原每跑1h要补充水分2L;美国的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在一场比赛当中及稍后,按规定及习惯一般补液3L (记300mL一瓶的含碱性、低糖、含丰富电解质钾钠的佳得乐的运动饮料共10瓶)。1995年英国人尼莫建议,在高原运动时可选用矿泉水,最好再加入(每升)

练习中的“高原现象”及克服方法

练习中的“高原现象”及克服方法 “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其主要表现是:上课无精打彩,思想常开小差;作业马虎,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对一些典型的题目屡做屡错,不思改正。但在“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的继续上升。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造成许多同学本来成绩不错而考试成绩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高原现象”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是知识上存在盲点。 在现代教学中,由于学生数量众多和其它方面条件的限制,老师往往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整个教学只能按照“机会均等”的方式进行。有些同学自身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满足于完成作业。这就使得本来掌握得较好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不断被重复,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做着大量的无效劳动,另一方面自己的“弱点”却又难以得到强化,从而最终导致总成绩的徘徊不前。 二是心理上压力过大。 学生面对着诸多的功课、家庭的厚望以及自身对未来美好前途的强烈憧憬,学习压力因而不同程度地产生。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往往结伴而行。考试焦虑是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尽管不能说“一考定终身”,但考试对学生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或重要意义,所以学生往往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体验。耶基斯——多得林定律表明,高焦虑和紧张又会使学习效率降低,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得不到最好发挥。 三、身体疲劳。 由于长时间的苦读熬夜,又缺乏体育锻炼,使人的身体机能减弱。有的孩子睡眠不足,出现了情绪倦怠、食欲不旺,记忆力衰退、思维迟钝等现象,学习的效率明显下降,必然会产生“今不如昔”的停止感和倒退感,这是原因之三。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寻求突破: 一、走出认识误区,强化目标意识,消灭知识上的盲点和弱点 目前,有些教师对班级学生实际水平估计不足,常常用优生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一味强调多练,盲目加大作业量,学生疲于应付,使得一部分中、差生提早进入“高原期”或使“高原期”延长。因此,要克服“高原现象”,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要有目标意识,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实际,在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孩子认知结构的结合点上花力气、下功夫。消灭知识上的盲点和弱点。 要突破知识上的盲点和弱点,首先就要找出自己的“弱点”。为此,可对平时每次检测的得分情况分项进行详细记录,然后对所统计的数据逐项加以整理,将其中明显偏高或偏低的数据去掉,计算出其余数据的平均值,就可看出自己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将自己的“弱点”找出来。准确性是这一步的关键。一般来说,统计的次数越多,反映的情况就愈加准确,所以要尽可能增加统计的次数。 其次,针对自己的“弱点”,准备一定数量的质量较高的针对性资料或训练材料。确保质量是这一步的关键。为此,要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仔细分析,认真筛选,择优录用。在这方面,可多求助于老师,因为老师手里的资料一般都

(完整word版)高原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1]。国内外训练工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耐久力。因此高原训练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2],同时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并采取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如:高住低练训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氧仓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可调氧分压式睡仓等)。参与高原训练的项目已由原来的一些主要耐力运动项目,如中长跑[3]、竞走[4]、自行车[5]等,发展到几乎所有的奥运会项目。因此,高原训练仍是目前体育科研中的一大研究热点。 1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 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其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一般认为,人在高原低氧条件下,红细胞生成增多,呼吸循环功能增强是机体在该条件下进行的生理性代偿的基本方式,而循环功能的增强是这种代偿反应最重要的表现,机体通过神经反射和高层次神经中枢的调节、控制作用使心输出量和循环血容量增加,补偿细胞内降低了的氧含量,从而提高耐受缺氧的能力,适应恶劣的低氧环境,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6]。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分析,高原训练对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高原训练可改善心脏功能及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氧的传送;同时,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加及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和形态的改善,有利于氧的释放和弥散,从而导致机体的V[,o[,2]max]增加。另外,高原训练可使骨骼肌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升高,导致机体利用氧的能力及氧化磷酸化能力增加。以上综合作用使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得到提高[1]。 1.1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的影响机制 1.1.1高原训练使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 由于高原自然环境相对缺氧,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首先缺氧较早的反应是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刺激骨髓造血组织释放大量的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值增加,以便携带和运送更多的氧气到体内各组织,适应机体的需氧量,所以,高原训练期间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是血红蛋白。我国中长跑、游泳、自行车、滑冰等项目多年来高原训练的实践表明,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晨脉下降,血红蛋白增多,乳酸曲线右移值逐周递减,笔者跟随甘肃中长跑、自行车队高原训练期间对运动员主要生理指标的探测也证明了这一点。血红蛋白值的增加,并不是呈直线的,而是呈螺旋状的,总的趋势上升,但随着强度的加大而间或下降[7]。 1.1.2高原训练影响红细胞的因素 研究表明,高原可导致机体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关于高原训练期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并不一致[8]。冯连世[9]等通过系统观察高原训练期间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血清EPO、RBC、Hb、网织红细胞(RC)及血球压(HCT)的变化规律,探讨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生成的作用,为科学地进行高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1.1. 2.1高原训练缺氧与EPO EPO是一种调节红系祖细胞生成的激素,其血清浓度随血氧含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维持机体在低氧或高氧环境中正常的生理功能,但当它的血氧浓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引起红细胞增多或红细胞生成不足。研究表明,只要血氧浓度下降持续4小时以上,就会刺激体内EPO合成的数量增加,继之血液中EPO浓度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压积增高[10]。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下,血中EPO浓度会急剧上升,甚至超过正常基线1000倍以上,但这种变化只在缺氧时间超过4小时以上时才会发生。 1.1. 2.2高原环境与红细胞生成红细胞生成增加,通过网织红细胞(RC)数量的增加,血清铁和铁蛋白的减少得以表现[11]。与单纯地在高原上不参加训练的安静组相比,高原训练似乎更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研究发现,在中等海拔训练和久居高原上不参加训练的安静组之间,前者的RC明显增加。这表明缺氧和运动这两种刺激是分别起作用的,红细胞生成的促进因素不仅只与缺氧程度有关。另外,在升到海拔4000m高度的过程中Hb浓度会直线

浅谈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浅谈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9-23T15:20:02.8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作者:郭欢 [导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行车运动员通过高原训练来提高运动成绩。 郭欢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行车运动员通过高原训练来提高运动成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高原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及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旨在为自行车运动员通过进行高原训练来提高运动成绩提供更加可靠地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原训练;自行车运动员;身体机能 1前言 高原训练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后得到快速发展。高原训练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海拔1500-2500m的地区进行定期专项训练的方法。由于高原性缺氧负荷和运动本身所产生的缺氧负荷,使得运动员所承受的负荷比平原更加深刻,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训练,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 自行车运动是一项下肢沿圆周登踏,综合耐力、力量、速度素质的体能类周期性运动,它要求运动员要具有较高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旨在为自行车运动员提供高原训练对身体机能影响的理论依据,以求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张洁等[1]通过对比高原训练不同时期运动员心电图发现,高原训练期间及返回平原后右心室电压均比上高原显著增加,这是心脏代偿适应的结果,高原训练时,运动员承受的负荷比平时要大得多,心输出量也会代偿性的增加。他们还发现,初到高原时,运动员心率加快,但是从高原返回平原后,再完成同样负荷后心率较上高原前相对更低,这表明在经过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心率储备有所增加,这有利于运动能力及运动成绩的提高。 3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血液系统的影响 马国强等[2]通过检测了7名运动员在高原上进行4周的场地爆发力、公路有氧、身体力量、场地最大速度训练前后的静脉血。发现在高原训练后Hb提高了7.4%,促进了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了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邹飞等[3]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了8名进行了5周高原训练的自行车运动员血常规指标,发现运动员RBC在上高原后就开始增多,第3周出现巅峰期,第4周开始呈现下降趋势;HGB在上高原的4周中一直呈上升趋势,HCT保持升高到第3周开始下降,在高原训练期间,由于低氧和训练的刺激,SpO2降低直接刺激到到组织细胞,产生大量EPO,EPO对RBC的生成有特异的刺激作用,所以高原训练可以改善机体对氧的运输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但也有研究报道,在一定浓度内,Hb过高会导致HCT和血液粘稠度上升,降低运氧能力。当运动员处在过度训练状态时,Hb 水平会开始下降,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指标都会开始下降,回到平原,下降趋势越加明显。 4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运动系统的影响 骨骼肌对氧的利用能力是有氧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运动时机体会出现氧供给与消耗的失衡,进而导致肌氧含量发生变化,其变化可以反映运动状态下肌肉生理特征。马国东等[4]测了11名优秀自行车运动员常氧和急性低氧下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时氧肌含量的变化,发现低氧时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出现时所对应的心率和SpO2、均显著低于常氧运动时,而在低氧环境下,在四个不同功率等级下低氧训练HbO2均显著高于常氧对应值、HHb均显著低于常氧所对应值。因此,提高自行车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的低氧通气反应有利于提高其有氧能力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运动员氧转运机制以及骨骼肌对氧的摄取、利用能力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5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影响 自行车场地短距离项目除了需要极强的力量和速度素质外,对运动员的体能储备、消除疲劳能力也有较高要求。研究指出,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通过两个月的高原训练,爆发力、最大速度和速度耐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5]。马国强[2]通过对7名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1900m高原训练,分别在高原训练前、结束后和结束2周后采静脉血测试血常规。结果显示高原训练后Hb和红细胞压积分别提高了7.4%和6.9%而睾酮提高了22.9%,各组间血乳酸分别降低了11.2%、21.2%和9.5%,而20min间歇期内的乳酸消除率明显提高。提示高原训练未对自行车运动员的最大频率和最大功率产生显著影响,但以糖酵解代谢供能为主的重复做功和做功维持能力,以及疲劳消除能力均有所提高。 6结论 高原训练能有效提高自行车运动员的心输出量,心率储备;提高自行车运动员血液携氧以及机体对氧的运输能力;改善骨骼肌对氧的摄取、利用能力加速疲劳的恢复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 张洁. 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果糖的营养效果观察[J]. 福建体育科技, 2010, 29(5): 9-11. [2] 马国强. 4周1900m高原训练对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影响[J]. 中国体育科技, 2013, 49(4): 60-67. [3] 邹飞. 5周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WBC、RBC、HGB和HCT影响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 9( 25): 38-40. [4] 郑建国. 低氧训练对中长项目自行车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4, 4( 28) : 124-127. [5] 马国东. 急性低氧对优秀男子自行车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时肌氧含量的影响[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7(6): 51-55.

高原常见军事训练伤

高原常见军事训练的防治原则 军事训练是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由于我们部队长期驻在平原,在突然进驻在高原地区,生活、训练等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实施训练过程中,一些官兵由于缺乏对高原地区的认识,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可能落实不倒位,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及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为了保障和提高部队的训练效果,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提高部队战斗力。我们医务人员要结合基层连队的训练情况,对常见军事训练伤的发病原因要进行分析,为他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提出防治措施。 一.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和影响因素 1.训练科目: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强度、频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训练科目太集中及安排不合理超过机体生理阈值为训练伤的致伤因素。不同的科目发生不同的训练伤:夜行军易致踝关节扭伤,投掷手榴弹训练易致肩关节扭伤和肱骨骨折,双杠倒立的跌伤易产生胸颈部的外伤,倒功训练易致颅脑损伤等。 2.训练环境训练场地是否符合要求; 场地过硬、过滑、不整洁等,都会增加下肢承受应力,地面过硬也是造成颈椎损伤最常见原因。场地凹凸不平,易致扭伤或跌倒损伤,而过于柔软的场地虽能减少冲击力,却易致膝踝关节扭伤。训练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如单双杠、独木桥等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受训人员着装、鞋的保护作用是否起效等。 3.训练的准备活动是否充分: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组织的神经兴奋性,加强肌肉韧带的伸展与柔韧性,并促进思维活动,有利于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以提高训练成绩并预防训练伤发生。心理是否平衡心理因素是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心理上的不适应会引发整生理和精神状态的失调,尤其是新兵缺乏训练基础,部分受训人员有畏惧、焦虑的情绪,影响其身心的放松,肌肉韧带关节僵硬,动作不协调,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二.军事训练伤的分类;军事训练伤是由于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1.软组织损伤; 主要包括擦伤、挫伤、撕裂撕脱伤、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脱出、腱炎及腱鞘炎、肌筋膜炎、滑膜炎。 2.骨关节损伤:主要包括骨折、关节脱位、关节扭伤。 3.器官损伤; 主要包括头、胸、腹内脏器以及眼、耳等的损伤。 4.训练部位; 训练伤发生的部位与主要受训部位相一致。训练伤损伤部位见四肢,尤其好发于下肢,如急性创伤性损伤与过劳性损伤。通过研究发现,对于男性与女性来说,膝盖都是最易受伤的部位,尤以其前交叉韧带为最。训练中,下肢承受的负荷最重,应力长期作用于下肢,增加了下肢受伤机会 5.容易发生的训练伤:通过调查发现,过劳性损伤中应力性骨折最常见,次为滑膜炎和跟键炎。急性创伤性损伤中,以关节扭伤最为常见,次为挫伤、急性腰扭伤和擦伤;环境伤则以冻伤和冻疮多见。按单病种发生率前五位依次为:冻伤和冻疮、关节扭伤、软组织擦伤,急性腰扭伤、应力性骨折,以上5种军事伤累计占总伤率的67.75 % 。 三.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措施: 预防军事训练伤要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出发,根据部队官兵的特点和部队训练大纲的要求,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预防训练伤的发生。 1.训练管理加强科学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军事训练是预防训练伤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制订训练计划和严密组织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训练中容易致伤的内外因素,而且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从而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 2.加强军事训练安全和防护知识; 认真贯彻军队军事训练健康保护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要使全体参训人员充分认识预防训练损伤的重要性,普及训练伤的防护知识,了解器械训练

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析(一)

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析(一) 【内容提要】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迅猛提高,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会更加引起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本文就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机能的影响加以研究。 【摘要题】人体运动科学 【关键词】高原训练/运动能力/机制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1]。国内外训练工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耐久力。因此高原训练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2],同时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并采取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如:高住低练训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氧仓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可调氧分压式睡仓等)。参与高原训练的项目已由原来的一些主要耐力运动项目,如中长跑3]、竞走4]、自行车5]等,发展到几乎所有的奥运会项目。因此,高原训练仍是目前体育科研中的一大研究热点。 1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 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其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一般认为,人在高原低氧条件下,红细胞生成增多,呼吸循环功能增强是机体在该条件下进行的生理性代偿的基本方式,而循环功能的增强是这种代偿反应最重要的表现,机体通过神经反射和高层次神经中枢的调节、控制作用使心输出量和循环血容量增加,补偿细胞内降低了的氧含量,从而提高耐受缺氧的能力,适应恶劣的低氧环境,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6]。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分析,高原训练对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高原训练可改善心脏功能及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氧的传送;同时,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加及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和形态的改善,有利于氧的释放和弥散,从而导致机体的V,o,2]max]增加。另外,高原训练可使骨骼肌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升高,导致机体利用氧的能力及氧化磷酸化能力增加。以上综合作用使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得到提高1]。 1.1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的影响机制 1.1.1高原训练使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 由于高原自然环境相对缺氧,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首先缺氧较早的反应是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刺激骨髓造血组织释放大量的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值增加,以便携带和运送更多的氧气到体内各组织,适应机体的需氧量,所以,高原训练期间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是血红蛋白。我国中长跑、游泳、自行车、滑冰等项目多年来高原训练的实践表明,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晨脉下降,血红蛋白增多,乳酸曲线右移值逐周递减,笔者跟随甘肃中长跑、自行车队高原训练期间对运动员主要生理指标的探测也证明了这一点。血红蛋白值的增加,并不是呈直线的,而是呈螺旋状的,总的趋势上升,但随着强度的加大而间或下降7]。 1.1.2高原训练影响红细胞的因素 研究表明,高原可导致机体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关于高原训练期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并不一致8]。冯连世9]等通过系统观察高原训练期间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血清EPO、RBC、Hb、网织红细胞(RC)及血球压(HCT)的变化规律,探讨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生成的作用,为科学地进行高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1.1. 2.1高原训练缺氧与EPOEPO是一种调节红系祖细胞生成的激素,其血清浓度随血氧含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维持机体在低氧或高氧环境中正常的生理功能,但当它的血氧浓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引起红细胞增多或红细胞生成不足。研究表明,只要血氧浓度下降持续4小时以上,就会刺激体内EPO合成的数量增加,继之血液中EPO浓度增加,血红蛋白

浅析高原训练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310886870.html, 浅析高原训练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作者:王玉坤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07期 一、前言 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低氧训练发展至今,先后出现多种高原低氧训练方法。低氧训练能够提高运动能力以及提高运动成绩,同时发现它们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国际上越来越重视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在昆明海埂高原训练基地召 开了“备战2008奥运会高原训练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是我国体育史上由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高原训练工作会议,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概念 (一)高原训练 医学上高原是指3000m以上海拔地区,国际上已基本认同世居平原的运动员高原训练的 最佳高度应2000m—2500m。高原训练的概念,传统高原训练(Altitude Training,AT)始于20世纪50年代,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训练的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调动机体的机能潜力,从而加速提高人体机能,即出现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习服能力。 (二)低氧训练 传统高原训练和模拟高原训练都应该属于低氧训练范畴。低氧训练是在运动训练周期中持续或间断采用低氧条件刺激,利用高原自然低氧环境或人工模拟对人体所产生的特殊生物学效应,配合运动训练来增加机体的缺氧程度,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及适应,进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三)高原习服和适应 “习服”和“适应”间存在着过渡,如低氧条件下的组织毛细血管增生就是一种习服和适应的双跨形式。目前对高原习服和适应的认识尚不尽一致,但有一点可以认同,即二者是不同的生理学概念。 三、高原训练方法与分类 从广义上看,利用自然或人工低氧环境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体能的方法均可称为低氧训练。低氧训练应包括高原训练、高住高训(HiHi)、高住低训( HiLo)、高住高练低训

高原训练的利与弊

高原训练的利与弊 作者根据高原训练的最新研究成果,描述了高原训练是如何影响血管和心/肺系统并为在高原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员提供参考意见。 1.高原对身体的影响 高原如此神秘,从运动员下飞机的那一刻起,就可以观察到身体内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血液中的氧容量、血浆、总血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下降,而肺通气量、体液损失、安静时脉搏和基础代谢率增加。 这些变化是因为高原的大气压下降而引起的。在练习时,这种现象加重,此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更大。在这些变化中,值得注意的是,增大了的肺通气量降低了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局部压力,同时提高了PH值浓度。为适应这种呼吸碱中毒,肾脏通过分泌重碳酸盐来降低血液中PH值浓度,使其恢复到正常生理水平,从而得到代偿(称为肾代偿)。不论高度如何,空气中氧分子是恒定的,高度的增加及伴随着的大气压的下降将降低空气中氧量。 除此之外,高原还降低了肺内氧气的局部压力,从而减小了肺脏和血液之间的压力倾斜度。由于分子是从高压力区域向低压力区域移动的,较小的压力倾斜度降低了进入血液的氧气量。 对运动能力来说,最明显的现象是,心脏和骨骼肌肉的氧供应量减少,从而降低了在较高有氧强度下练习的能力。 2.1968年墨西哥城 人们对高原训练表现出浓厚科学兴趣并相信它对运动成绩能产生影响,首先是受1968年墨西哥城(高度为2286米)夏季奥运会的启发。在高原地区进行的比赛,短跑和力量运动员的成绩好于以往奥运会的比赛成绩,而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成绩则略微下降。跳远运动员比蒙和400米跑运动员埃文斯的优异成绩大部分应归功于高原地区空气阻力的下降,这里的空气要比海平面稀薄和干燥。 在高原,耐力项目(1500米或更长)成绩的下降,主要归因于最大有氧能力或最大吸氧量的降低。最大吸氧量代表肌肉每分钟消耗的最大氧量,它经常作为有氧素质的指标。 由于在高原地区,肌肉可利用的氧气减少,最大吸氧量低于海平面地区的数值。不仅如此,对身体素质出色的个体,最大吸氧量下降更大,因为他们血色素中的氧饱和度下降较大。换言之,开始时,运动员血色素越高,则失氧越多。 运动员对高原的耐受性,存在着很大差异。对那些不能更好忍耐高原的运动员,从中等到极端高度可能导致急性高原反应,即以头疼、恶心、没有胃口和疲乏为特征的现象。练习会加重急性高原反应,而随着氧气的供应、药物以及返回较低高度,这种症状通常将得到缓解。 3.利用高原训练提高运动成绩 高原训练在提高运动成绩方面有许多玄妙之处,许多短跑和力量项目运动员来高原进行比赛,目的是在较稀薄的空气下跑得更快和跳得更远。许多长距离选手来高原是为了在缺氧状态下训练,以便返回平原后,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提高运动成绩。 目前的理论主张,在缺氧状态下的训练可导致适应性刺激反应,使身体产生更多的血红细胞,以便运送氧气到练习的肌肉群。当返回平原时,长跑运动员体内会留有更多的血红细胞,使氧气运输能力提高。然而,如果运动员在高原生活和训练的时间过长,则随着高原训练强度的降低,也许破坏作用会超过心血管的积极性适应。 我们有理由认为,长期在高原使用较低速度的训练会使运动员的跑动速度更慢,尽管心血管系统对高原环境产生了适应性。这种观点已经导致了更多的新研究,并使我们对高原训练的问题看得更清楚。对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来说,在高原生活和休息能更好地刺激血红细胞的生成,而在高度较低的高原进行训练,可以保持较大的训练强度。许多运动员采用生活在高原,而训练在较低高原的方法(即在专门设计的高原帐篷中休息)。

高原训练安排

高原训练安排 赛强训练,准备期周三,山上训练四周,下山离比赛三周,共十周组成高原训练周期。 准备周期,具体的方法,、手段、准备期水上以有氧为主,自由泳,混合泳为60%,手、腿基本功为10%,主项为30%,三周水上总量20万—22万,强度、血乳酸在十毫摩尔以上的有四堂课,4—6毫摩尔10堂课,其它课都在1—3毫摩尔左右,陆上14小时。 山上训练,三天适应,三周大练,三天调整,总量在18万—20万,短距离,14—16万,本人经验一定要有3—5堂强度课,运动员完成的成绩,是教练员满意的,血乳酸在12毫摩尔以上,6—8堂课血乳酸在5毫摩尔以上,其它有氧,因为有氧运动是游泳比赛致胜的最关键因素。高原训练对老运动员有更多的好处;高原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血管有增强的作用;特别对女运动员的影响更大;对速耐性查的运动员有提高的作用,高原训练的注意的问题,要注意运动员的身体恢复,还要注意:1、高原上的绝对力量,2、体重下降,3、生命指标的测量,4、各种身体的不良反应。陆上力量以山下力量的80%为标准(为了保证水上课的质量)。 下山三周,调整三天,十天有氧加速度,两堂模拟强度课,总量12—15万,调整比赛 。。。。。。。。。。。。。。。。。。。。。 把六百米分成两组,再把三百米分成六段五十米,如果想在一分钟内完成一百米,就把它分成两个五十米,每个五十米都用三十秒来完成,一组完成以后就是三百米。中间有九分钟左右的过渡时间,然后开始第二组,这两组加起来就是六百米。三个两百要求从三十米内全力冲刺,后面的一百七十米就在三分钟三十秒内完成,下一个组的前五十米在一分三十秒内完成,接下来的两百米要在三分钟内完成,或者把两百米分成四个五十米,每个五十米中的前三十五米用一分钟完成,然后经过七八分钟的过渡时间开始第二组。此方法对强度要求非常高。 两百米项目,就把它分成四个五十加一个一百米,然后又三组,加载一起就是九百米,一组要在一分三十秒到五分钟内完成。

探析高原训练的合理营养供给

第12卷第3期2010年5月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 rnal of Soc i al Sc lence of H unan M edical Un iversity V o.l 12 N o .3 M ay 2010 [收稿日期] 2009-12-30 [作者简介] 季锋(1969-),男,江苏大丰人,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育部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休闲体育及运动营养研 究;林青(1969-),男,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育部副教授,主要从事运动训练、运动器材研究与教学。 探析高原训练的合理营养供给 季 锋,林 青 (南京林业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分析高原环境下运动训练的营养供给与补充。高原环境的训练对运动员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能供给有一定的特殊性。合理的营养能够提高运动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加快恢复过程,适应组织代谢的变化,最大限度的减少体重的丢失,有利于运动训练的实施,增强体能和提高运动成绩。[关键词] 高原训练;供能比例;营养补充[中图分类号] G 80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229(2010)03-0323-02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高原有其特有的地理和自然环境,比如海拔高、空气稀薄,氧分压低,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等特点。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氧分压也越低。利用低压缺氧的环境,在高原地区进行训练,可改善运动员机体氧的摄取、携带和释放能力,提高运动员的耐缺氧能力和抗乳酸能力,使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得到增强,从而提高运动成绩。高原训练的营养补充与平原训练的要求有一致之处,但是,在缺氧环境下训练,运动员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能供给又有其特殊性。环境条件引起的因素有两点需要首先予以考虑:一是在高原消耗大,这从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偏低和体重减轻的情况可以得到旁证;二是在高原,特别是在初期的l~2周,消化系统有关的体液,如唾液、胃液、肠液、胆汁等的分泌都受缺氧的影响而有所减少。高原环境的训练对运动员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能供给有一定的特殊性。合理的营养补充能够加快机体的恢复,适应组织代谢的变化,促进运动训练的实施,从而承受大负荷的训练,不断提高运动竞技状态和运动成绩。 一、三大供能物质在高原训练运动员中合理的供能比例高原缺氧可使体内碳水化合物分解代谢增强,糖原分解加快,糖原储备减少,葡萄糖利用率增加,糖异生作用减弱,血糖下降。糖原储备减少,使运动员易发生疲劳,从而影响训练质量。同时,由于缺氧,机体组织细胞有氧代谢下降,无氧酵解增强,可引起血乳酸含量的增加。为了防止因能量物质的大量消耗而引起的疲劳过度积累,就要求人体及时地补充一些耗氧少且能及时供给能量的糖类物质。因为人体分解脂肪产生能量比分解糖产生能量需求更多的氧,所以特别要注意在适应初期(上高原的7~10天)减少食物中的脂肪比例而增加高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容易消化吸收,不加重胃肠道负担,而且,还可减少耗氧量。碳水化合物能量应占总摄入能量的60%~70%。运动过程中 补糖,可有效地保持血糖水平,延缓疲劳发生。运动后及时补糖,有利于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再合成。另外,适量的补糖,还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强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增加机体的免疫力。补糖时,应注意选择补充糖的种类并掌握补糖的时间和浓度。常用的糖有葡萄糖、果糖和低聚糖等。同时建议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改一日三餐为一日多餐制(5次),以促进消化和吸收。一般情况下,补糖的浓度应在5%~10%之间。特别是在高原运动中,应避免补充高渗糖(糖浓度超过10%),以防止加剧机体脱水。食物中脂肪的含量应该适当减少,脂肪摄入量的能量比占总能量的20%~25%。在脂肪供给中,应主要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应减少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减少脂肪的比例,主要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增加糖的供能比。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总摄入热量的13%~15%,增大优质蛋白质的比例,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而不是提高蛋白质的总摄入量。由于蛋白质氧化时耗氧较多,如果膳食中蛋白质较多,将加重机体的缺氧。而且,高蛋白质的膳食不易消化。因此,从三大能量营养素来看,进入高原初期,应遵循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高比例优质蛋白质的膳食总原则。 二、矿物质和水的补充1、高原训练中矿物质的补充 高原训练时补充必要的矿物质对运动能力有密切关系。诸营养素中特别是铁的储备,对在高原训练中的运动能力有关键作用。因为铁是肌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细胞内线粒体的细胞色素。铁不足不仅损害携氧能力,而且也抑制对氧的摄取,降低最大摄氧量和运动能力。因此,高原训练之前必须使体内铁的储备达到正常水平。可采取口服高剂量的铁剂(每日分次服用总剂量为200-250mg ),由于铁剂对胃有刺激作用,可采用最易耐受的小儿科用的液体制剂,这样可减少副作用。铁的吸收和储存非常重要,它对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线粒体细胞色素很有利。在高原,运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