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本章教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前承《人体的营养》和《人体的呼吸》后启《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本节内容是该章的开篇节,能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学生几乎都有过流血、抽血、验血的经历这是本节课学习的有利因素。但是学生大都不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这就为学习带来了困难,由此在教学时尽量利用有利因素去克服困难。

三、三维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三维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启发,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

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血胞。

(二)过程与方法

1、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口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感知血液是人体物质运输的工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四)重难点

教学重点: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的完成与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一)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1、教师的准备:

(1)准备人血永久涂片、显微镜、收集几分血常规化验单、引导学科小组长完成血液分层实验并把实验结果保留下来待上课使用;

(2)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媒体资料。

2、学生的准备:

(1)预习教材;

(2)让学生利用各种媒体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资料,尝试提出相关的问题。

(二)重难点突破策略

血液对于学生来讲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都有过流血、抽血和验血的经历,说陌生是因为学生大都不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由此我的策略如下:

1、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发言、提问、交流各自对血液的认识,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将课前准备好的血液分层实验结果,分小组展示并让学生讨论资料分析的

(1、2)题;

3、将课前准备好血液化验单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化验单的主要内容,并将

学生讨论的内容记录在黑板上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并完成资料分析(3)题。

4、对于血浆只做简要的介绍主要指出水占了血浆的绝大部分,这可以为后面

学习无偿献血做铺垫,注意血浆功能。

5、对于血细胞先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从感性上认识红细

胞、白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多少,再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开动脑筋和主动求知的学习热情,我只对三种血细胞的主要功能作介绍,同时注意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相联系。如贫血、化脓等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并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精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血液化验单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讨论、自己获取知识。这样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并设法探索解决自己的问题,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特点,

2、学习方法:

通过完成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血液化验单的分析,达到自主学习、探究血液的成分的目的,并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能力,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课堂练习:(投影出示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评价)

1、血液及其组成:在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血液会分层:上面是;中间一层是和;下面是。

2、血浆的功能:运载,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

等。

3、贫血:血液中过少或含量过少,导致血液运输的功能受影响,这种情况叫贫血。

4、血细胞及其功能:血液中能促进止血、加速凝血的是。

课堂小结:老师口述。

板书设计:略

1.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通过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二、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三、自主探究:(要用心呀!★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 探究问题一:血液有哪些成分?(认真观察呀) [解决方法]: 1.带着问题去观察。 2.思考:(1)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通过你的观察血液分成几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层的特点。(开启你的知识储备库,猜测一下各层分别是什么?) (2)推测:血液可能有几部分组成?哪几部分?分别位于什么层位? (3)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 [请你来解答]:不要犹豫了! 血液由_______和______组成,血细胞包括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 探究问题二:血浆的成分和功能(自主探究,相信自己!) [解决方法]:阅读课本P52血浆部分 1.认真看图4-31明确血浆的成分。 2.由成分思考总结血浆的功能。 [请你来解答]:不要犹豫了!

人体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用何方法补充丢失的成分? 探究问题三:三种血细胞的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解决方法]: 1.阅读教材P52-54有关血细胞的内容,尝试完成下表 2.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思考讨论问题: (1)认真阅读课本第52页,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 (2)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成员合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并能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并尝试说出你判断它们的主要依据是什么(3)低倍显微镜下能否看见血小板,为什么? 探究问题四:血常规化验单对诊断疾病有意义吗?(请你当医生,要认真呀!) [解决方法]: (1)阅读教材P51血常规化验单,重点看“项目”和“测定值”这两栏。 (2)从张XX检查的结果中,与学案上材料补充中的数据对比有什么不同? 推测:张XX可能患了什么病?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一:(多媒体导入) 展示课件(内容:繁忙的陆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图片,结合简短的说明。) 导言 师:日常生活当中,穿梭的陆路,海上、航空运输,为不同地区的货物和人员的的往来提供了便利。在人体内同样存在着繁忙的“运输线”完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空气中的氧气被吸收后,通过这个“运输线”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那我们人体的这个运输线是什么呢?(生回答) 师:没错,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这些运输线中的特殊的交通工具就是—血管里流动着血液,血液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和来自肺部的氧,迅速运往身体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血液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是如此重要。你们对血液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导入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板书) (二)新课 血液知多少:1、血液是什么颜色?什么形态? 2.血液离开人体后,如果没有特殊处理,会凝固吗? 3.如果一个人大量失血,会怎样? 4.你认为血液() A重要 B不重要 C非常重要 教师提问:对于失血过多的病人应如何进行抢救?学生:输血。 教师提问:(1)对于失血过的的人为甚么要去输血急救而不是输液?血液究竟由哪些成分组成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血液分层实验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 师:现在请认真观察并思考:(出示课件)试管中的血液分为几层?各呈什么颜色?各 层的比例大致是多少?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讨论,得出结论。)

生:试管中的血液分成了……………………………… 师:(给予一定评价和鼓励。板书。)很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到医院看病,有时医生 会让我们做血常规化验。通过血常规化验单,可以了解到病人的血液成分的变化,为病人诊断疾病提供依据。你们都知道血常规化验单上都有那些内容吗? 生:(摇头)不太清楚。利用课件展示常规化验单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出示课件)接下来我们一同来看一下。请同学们 在阅读血常规化验单时,着重看“项目”和“测定值”两栏,了解RBC、WBC、 Hb、 PLT英文缩写所表示的含义。结合着加了抗凝集的分层的血液和血常规化验单,你认为血液可能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血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各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上?小组讨论。 生:通过探讨我们小组觉得血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叫血 浆;下层深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还有上、下层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部分应该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板书) 师:回答的很好,掌声鼓励。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知道,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 组成的,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学生活动:谈论,归纳总结、思考、回答。 红细胞和所含的血红蛋白在下层深红色部分,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很薄一层白色物质中。 3为什么把血液称作“流动的组织”? 学生:讨论,分析 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交通工具,都有它自己的主要作用与功能,我们人体内的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血液中的各种成分也各有其主要作用与功能,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血浆的成分和功能。出示课件 血浆介绍:(播放视频)学生:观察、回答。 特点:淡黄色,半透明液体。观看、思考,回答 主要成分:水(90%)、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含氮废物等(3%)。思考、分

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441流动的组织一血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能力目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理解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为输血和义务献血树立科学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难点: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显微镜、人血永久涂片 五、教学过程

新 1.研究教材彩图,思考血浆中各成分及功能 二.血细胞的 结构和功能 知 2. 分组实验,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找到视野中的红细胞、白细胞 3. 观察,思考讨论,代表发言 4.积极自学,完成表格 1. 指导观察教材中血浆成分示 意图 2. 引导学生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复 习显微镜用法 3. 出示多媒体幻灯片显示问题: 1) 什么细胞数量最多? 2) 如何识别红/白细胞? 3) 能否找到血小板?为什么? 4. 组织学生查阅课本,自学完成 表 格,对比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 功能 5.进一步巩固总结 5.多媒体展示 (1)红细胞(RBC :无核、两 面凹的圆饼状。含血红蛋白( Hb ), 呈红色。功能:运输氧 (2) 白细胞(WB ) 有核、数量 少。功能:吞噬细菌和病毒 (3) 血小板(PLT ):无核、最 小、 形状不规则。功能:凝血、止血 6 ?同学们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一血液 .血液的组成 ?血液的功能 「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运输氧气 血液《、课血作业 白细胞:吞噬病菌 细 胞 [血小板:止血、加速凝血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学生几乎都有流血、 抽血和见血的经历, 对血液有一些感性认识, 但学生大都不知道血 液里到底含有那些成 运输、防御、保护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本章教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前承《人体的营养》和《人体的呼吸》后启《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本节内容是该章的开篇节,能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学生几乎都有过流血、抽血、验血的经历这是本节课学习的有利因素。但是学生大都不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这就为学习带来了困难,由此在教学时尽量利用有利因素去克服困难。 三、三维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三维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启发,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 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血胞。 (二)过程与方法 1、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口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感知血液是人体物质运输的工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四)重难点 教学重点: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的完成与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一)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1、教师的准备:

(1)准备人血永久涂片、显微镜、收集几分血常规化验单、引导学科小组长完成血液分层实验并把实验结果保留下来待上课使用; (2)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媒体资料。 2、学生的准备: (1)预习教材; (2)让学生利用各种媒体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资料,尝试提出相关的问题。 (二)重难点突破策略 血液对于学生来讲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都有过流血、抽血和验血的经历,说陌生是因为学生大都不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由此我的策略如下: 1、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发言、提问、交流各自对血液的认识,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将课前准备好的血液分层实验结果,分小组展示并让学生讨论资料分析的 (1、2)题; 3、将课前准备好血液化验单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化验单的主要内容,并将 学生讨论的内容记录在黑板上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并完成资料分析(3)题。 4、对于血浆只做简要的介绍主要指出水占了血浆的绝大部分,这可以为后面 学习无偿献血做铺垫,注意血浆功能。 5、对于血细胞先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从感性上认识红细 胞、白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多少,再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开动脑筋和主动求知的学习热情,我只对三种血细胞的主要功能作介绍,同时注意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相联系。如贫血、化脓等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并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精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血液化验单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讨论、自己获取知识。这样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并设法探索解决自己的问题,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特点, 2、学习方法: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一.doc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多数都有流血、抽血的经验,对血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血液的成分、各成分的功能并没有多少了解,因此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 习的兴趣。 通过复习导入到具有运输功能的血液,并通过分析血常规化验报告单引入血液构成——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分组实验、比较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区 别方法——自主学习掌握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理解血细胞 的功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讨论为主,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性,但由于学生在自主观察和学习方面还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全面性,因此,教师应加强 指导。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补充,使学生对血液各成分尤其是血细胞的功能 和区别能够清晰明了,同时也体现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血液循环系统不可缺少的最基础的一节内容,它和血管与心脏共同构成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又有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点。通 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说出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并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人 血的永久涂片,能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知识,了解食物通过消化

和吸收后,营养物质进入血液,也了解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会通过血液进

行运输。学生对血液虽然很熟悉,但多数情况下并不清楚血液的组成及每部分的功能。必须让学生亲眼看看血液的成分,认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要联系生活实际来介绍它们的功能,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也不太熟练,教学中适合采取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形式、小组竞赛等形式,适当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启发,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能力目标 1.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知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血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下生物【推荐】4.4.1流动的组织——血液(习题3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练习 1.在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水B.蛋白质C.葡萄糖D.无机盐 2.从体内抽出少量血液,放在试管里,加人少量的柠檬酸钠的作用是()A.加速血液凝固B.防止血液凝固 C.使血细胞与血浆分开D.破坏血液中的血细胞,加速其凝固3.三种血细胞中不含细胞核的是() A.红细胞和白细胞B.白细胞和血小板C.红细胞和血小板D.血小板4.显微镜下,你观察到的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 A.上皮细胞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5.病菌侵入人体时,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到防御和保护功能的是[ ] A.血红蛋白 B.血小板 C.白细胞 D.红细胞 6.人的血液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 7.人体的三种血细胞形态、大小和特点各不相同,你能判断出以下特点分别是哪种血细胞吗?具有核的是________________,双面凹圆饼状的是 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 8.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与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关,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________________的蛋白质,呈________________色。它的特性是: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_________,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 ________________。 9.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普遍使用铁制炊具,是因为[ ] A.铁是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 B.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 C.铁是维生素C的成份 D.铁是血红蛋白的成份 10.根据本节的知识,请你推测,患阑尾炎的病人血常规检查中,________指标会升高。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你有没有皮肤划破出血的经验?当伤口较小时,可以观察到在伤口处不久就会自然止血。这是________________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并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物质的结果。

部编版初中语文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过血浆和三种血细胞的 功能归纳出血液的功能。 2.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能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对三种血细胞功能的了解,学会运用知识,描述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 原因,培养自己看典型贫血化验单,发炎化验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2.培养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 2.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输液? 3.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 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观察“血液分层图”、搜集的血常规化验单、血浆成分示意图及显微镜下血细胞图,请同学们思考讨论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几层? 2.结合图观察,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血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 分,分别在什么层位? 3.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4.血浆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什么功能? 5.你有过作血常规化验的经历吗?检验科的医生从我们身体上抽取一滴血,放在载玻片 上制成血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知道检验科的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呢?

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______李明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 要功能,并能通过血浆和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归纳出血液的功能。 2.学会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能力目标: 3.通过教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口血液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 学生运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6.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7.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体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8.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了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使 学生逐渐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资料,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从而主动获 得知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讨论与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上课,大家好!同学们我们走在马路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放一段录象)马路上的大大小车在繁忙的搞着运载工作。那么我们人体内的物质是靠谁来运输的。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空气中的氧气被吸收后,怎样运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组织细胞中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请看录象)相信同学们现在都会知道,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面,也有一条繁忙的运输线。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这些运输线中的特殊的交通工具就是———血管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人教版)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教学重点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并识别血细胞。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化验单、课件、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细胞需要物质和能量,那人体吸收的营养和吸入的氧气是如何运输到全身的细胞中去的呢? 二、新课教学 (一)血液的组成 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对失血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输液?这都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有关。 1.资料分析 (1)提出问题:血液里有哪些成分? (2)提出假设:血液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3)验证假设:如果我们是科学家,通过什么方法可知血液的成分?(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参考教材可知血液分层、观察血涂片的实验方法。) (4)分析现象:①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段时间后,为何会分层?②试管中的血液分为几部分?各呈什么颜色?各部分的容积比例大致是多少? (5)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看到,试管中的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部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血浆,占血液容积的55%左右。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不透明,呈暗红色的是红细胞,在红细胞和血浆的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白细胞和血小板。可见,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我们义务献血献得最多的是血浆。 2.血浆的主要物质 根据血浆这个名称我们来猜想一下组成血浆的主要物质有哪些?(出示血浆成分示 1

意图) (1)性质:血浆是一种溶有多种物质的液体,略呈淡黄色。 (2)成分:①含水分约90%;②细胞所需的养分,主要是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无机盐等,约占3%;③蛋白质,简称血浆蛋白,约占7%。还含有细胞代谢废物,如尿素和尿酸等含氮废物。 (3)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思考:人体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用何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 人体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水和一部分无机盐。通常采用喝水或适量补充无机盐的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人体在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水分、一小部无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通常采用喝水或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溶液来补充。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 讲述:刚才观察了血液分层,你们想到还有哪些要继续探究的问题吗?(学生可能会想到:各种血细胞都有何特点?分别起什么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血细胞的特点和作用?(课件展示讨论题) 观察: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讨论: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课件展示) (1)红细胞每立方毫米的数量:成年男子平均500万个,成年女子平均450万个; (2)白细胞每立方毫米的数量:5000~10000个; (3)血小板每立方毫米的数量:10万~30万个。 2.你是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课件展示) (1)红细胞的形态:两面向内凹的圆饼状,体积小,无细胞核。 (2)白细胞的形态: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3.为何看不到血小板?(课件展示) 血小板的形态:在血细胞中最小,形状无规则,没有细胞核。 (三)探究血液的功能 1.红细胞 (1)血液为何是红色的?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呈现红色。 (2)血红蛋白有何特性?讨论红细胞的功能。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正是因为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讨论: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会引起贫血,你认为贫血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些症状? 讲述:如果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都叫做贫血。贫血的结果是使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身体因缺氧而影响各种正常的生理活动, 2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②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2、过程与方法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以及伤口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同学们形成正常的血液观,激发学生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3、难点突破: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研究病人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分析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 1血常规化验单. 2、人血永久涂片. 3、课件PPT流动的组织一一血液.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一一观察演示实验和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了解血液成分一一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区别方法——归纳总结血液的作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我们都知道,长江、黄河养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同样,在我们体内也有一条生命之河,那就是血液,它像课件上的小河一样不停流动。它能及时将养料运输给细胞,又能及时运走体内的废物,这条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各处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那么,血液有哪些成分组成?各成分又有何功能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流动的组织一一血液。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 )探索血液的组成 师:出示经抗凝处理并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提供收集的血液常规化验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问题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分成了几层? 2.综合上述材料,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 总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设疑:我们今天的课题是流动的组织一一血液,让同学回忆我们上学期学的人体的四种组 织,引导学生回答血液是结缔组织,具有运输功能,因为血液可以流动,所以血液称为“流 动的组织”。 (2)血液各成分的功能 [师];设疑:血液分层后,上半层谈黄色透明的液体是血浆,它里面溶有许多物质,请同学们看下血浆的成分示意图,看看血浆中主要含有那些物质? (1)血浆: 1.看血浆成分示意图,(幻灯片:血浆的成分示意图)让学生知道血浆的成分。 2.血浆的作用 [师]:如果我们把血管比喻成河流,那么血浆相当于水,鱼相当于血细胞,血细胞在血浆里面流动着,血浆里面有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此外还含有体内产生的一些废物尿素。引导学生总结血浆的作用:运输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各种血细胞的特征以及功能 设疑:咱们班有没有同学做过血常规化验的?是不是抽完血之后,就看不到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看些什么?那你们今天想不想看一下?【幻灯片一一人血的永久涂片】 【红细胞】 1.学生看红细胞的图片,总结红细胞的特征 2.讲述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特点,让学生总结红细胞的作用 3看一位病人的血常规化验单,思考得什么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师:现在我们正处于生长发育较为迅速的时期,有时营养不足或不均衡,容易出现发育期的营养不良,比如缺铁性贫血,所以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身体健康。 【白细胞】 1.看白细胞的图片,总结白细胞的特征

流动的组织——血液 生物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课前准备 教师:1、课前准备新鲜的血液,放入抗凝剂,静置数小时,留待上课观察 2、准备显微镜及人血永久涂片。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4、收集整理数份血液常规化验单,供学生分析。 学生:1、复习显微镜的使用。 2、结合预习提纲,预习本节内容。 3、收集有关血液的资料:人类对血液的认识过程、血液循环的发现等。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言(大屏幕展示录像) 繁忙的运输线,穿梭的陆路运输,航运、航空运输,保障了人员往来的需求,同时也为

不同地区货物的往来提供了便利。人员、货物的往来运输,有赖于运输线的正常有序的运转。师:现实生活中需要交通运输,满足人员及货物往来的需要。人体作为一个统一的生命体,是否也需要有这样的运输线来完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呢? 生:需要。 师:如何推断在人体内存在这样的运输线呢? 生:人属于生物,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需要营养,同时还需要排出废物。如果没有正常的运输,营养物质的进入和废物的排出就不能完成。 生:前面我们学习了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吸收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被吸收后,只有通过运输系统转运走,送到身体其他部位。 生:在学习人体结构层次时,知道人体内有八大系统,其中的循环系统就是负责人体内物质运输的。 师:很好!同学们能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推断,形成新认识。在人体内确实存在着这样的运输线——循环系统,其中的血液循环担负着人体内主要的物质运输任务。历史上,人类对血液循环的认识还是经历了一定波折的。 生:资料介绍,关于血液循环理论的创始人威廉·哈维及血液循环理论。 生:人类对血液的认识,原始的血液观:血液即是生命也是死亡。 师:人类历史上对血液的认识也是经历了由恐惧、崇拜到现代医学全面客观地认识血液的过程。历史上人们在崇拜蕴藏着生命的血液的同时,更惧怕血液中所包含着的“死”的阴影,是由于对血液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在人体内物质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血液。 板书:流动的组织——血液。 师:大屏幕展示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问题:1、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 2、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健康的状况或诊断疾病? 生:(疑惑)老师,我们想知道鲜红的血液里面有什么?血液对人有什么作用。 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血液的组成。(出示经抗凝处理并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提供收集的数份血液常规化验单,组织学生分组分析讨论。) 生:观察分层的血样,结合化验单的项目,了解血液的成分及各组分所处的层次。 师:请各组派代表介绍你们的认识。 生:组成血液的各部分重量(密度)不同,重一些的沉在下面,颜色鲜红,是红细胞,上面的为淡黄色的较为透明的液体,是血浆。 生:我们看到化验单上有WBC、RBC、PLT等它们是血液中的细胞结构,分别是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其中白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和红细胞分层的部位,含量较少。 生:化验单上还有一些项目,如HGB、HCT、MCV等等许多项目,这些不知代表什么意义?师:其中HGB(课本为Hb)是血红蛋白的英文缩写,其它各项分别代表不同的指标,在诊断不同病变时参考。初中阶段我们不作进一步研究,如感兴趣可以下去查阅相关的医学书籍了解。 师:血液的组成有了简单了解,那么,为什么称血液为流动的组织呢? 生:人体的基本组织有四种,其中结缔组织具有营养等作用。血浆中含有血红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流动过程中,可以起到营养人体的作用,所以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生:由于血浆里含有大量水分,约90%,就像小河流水一样,随着水的流动,使血液中的各种物质和结构都随水而动,血液成为一种可以流动的组织。 师:那么,在血液的组成成分中血浆起什么作用呢?

流动组织血液评课Microsoft

窗体顶端 《流动组织---血液》一课评价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学生在学习了人的营养和呼吸之后,顺理成章的就要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本章教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前承《人体的营养》和《人体的呼吸》后启《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本节内容是该章的开篇节,能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按照“面向全体学生”的思路来设计教学过程。注意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将课堂交给学生。所以整个教学过程积极体现这一目标:教师主要不是在讲,而是在引导学生;学生不是在听,而是在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从生活中的经验导入新课,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及兴趣。设计导入情景时,从自身出发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他们的注意力;创设问题情境时,尽量采用通俗的语言和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尽管本节课容量大、节奏快,但学生都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去认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还表现出了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等特点。通过学生对血液认识的讲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视频播放加入抗凝剂的血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概括血液的各组成成分。在完成血液的组成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后,让学生观看大屏幕,自学教材,归纳老师提出的有关血浆问题,以锻炼学生培养学生自学,归纳知识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血细胞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形态及数量。出示表格,让学生通过自学、相互讨论后归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在学生归纳不完整时及时补充讲解,或者在学生归纳完整后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讲解知识,达到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资料,合作学习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穿插了很多实际运用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觉得能学有所用,有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时展示血常规化验单,让学生分析病因,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选择、判断、填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1流动的组织——血液同步练习(解析版)

4.1流动的组织——血液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DNA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99%.若某次鉴定 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红蛋白 2.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具有的功能是() A. 止血、凝血 B. 运输氧气 C. 吞噬病菌 D.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小王患急性扁桃体炎到医院就诊,通过验血医生发现其血液中的() A. 红细胞增多 B. 白细胞增多 C. 血小板增多 D. 血红蛋白增多 4.血液里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叫做() A. 发炎 B. 贫血 C. 缺钙 D. 营养不良 5.某中学一位教师支教到西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 可能是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6.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①的功能 B. ②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C. 人患炎症时②的数量会增多 D. 输血时血型不合③会凝聚成团 7.某人近期感觉乏力、头晕,经检查患有贫血,医生建议他在日常饮食中多吃( ) A. 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B. 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 C. 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D. 含淀粉丰富的食物

8.某同学牙疼,牙龈上出现了一个“脓包”,这个“脓包”主要由什么构成()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死亡的白细胞 D. 血细胞和死细胞 9.以下几种细胞有细胞核的是() A. 成熟的红细胞 B. 血细胞 C. 血小板 D. 白细胞 10.下面是人体几种组织中血液内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组织甲为75%,组织乙为85%,组织丙 为60%,组织丁为40%,其中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是() A. 组织甲 B. 组织乙 C. 组织丙 D. 组织丁 二、填空题 11.人的血液由______ 和______ 组成.血液不仅具有______ 作用,还具有防御和______ 的作 用. 12.人体的三种血细胞形态、大小和特点各不相同,不具有细胞核的是______ 和______ ,双面凹 圆饼状的是______ ,最小的是______ . 13.人的三种血细胞中,能够吞噬病菌的是______。 14.人的三种血细胞中,能够运输氧气的是______。 15.红细胞不能分裂,寿命也只有120天,因此需要______(器官)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来补充。 三、识图作答题 16.下图是一滴血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已知正常人红细胞的含量为(4.2—5.0)×1012个/L。请据 图回答问题:

流动的组织——血液经典习题

2014年3月学知源教育的初中生物组卷

2014年3月学知源教育的初中生物组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3?无锡)有关健康人体内血液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D.血小板是最小的无核血细胞 2.(2013?无锡)如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增加任何物质,C,D 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A.B.C.D. 3.(2013?梅州)发炎时,血液中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毒的是() A.血小板B.白细胞C.红细胞D.血浆 4.(2013?泉州)贫血患者在饮食上应多补充的无机盐是() A.钙B.铁C.锌D.碘 5.(2013?兰州)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这是因为红细胞() A.数量多B.有细胞核C.成圆饼状D.富含血红蛋白 6.(2013?福州)血细胞中具有防御保护功能的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7.(2012?泰安)某同学不小心划破手指并少量出血,在伤口自动止血中起主要作用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吞噬细胞 8.(2012?遂宁)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动物体和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那么下面有关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在进行分裂时,会使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所有的植物细胞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C.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细胞核都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成熟的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9.(2012?日照)高原地区空气稀薄,人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一段时间后血细胞会明显增多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淋巴细胞 10.(2012?梅州)下面关于血液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B.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C.释放供应能量D.防御保护作用 11.(2012?乐山)下列关于人体内毛细血管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B.管壁非常薄 C.管内血流速度最慢D.只能允许红细胞通过 12.(2012?乐山)小明到医院看病时,作了血常规化验,结果医生告诉他可能有炎症.医生判断的依据是()A.红细胞增多B.白细胞增多C.血小板减少D.血红蛋白减少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节流动的组织——血液(配套学案P13) (对应学生用书第14页) 一、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 二、分层实验 加入抗凝剂的作用:防止血液凝固。 三、血浆 1.成分:90%的水、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2.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四、血细胞 血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异常 红细胞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过少→贫血 白细胞球形有细胞 核 防御和 保护 过多→炎症 血小板不规则无细胞核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过少→血流不止 五、血红蛋白 红细胞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红细胞中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与氧结合的能力大小取决于氧的浓度。 血液有浆有细胞,浆运细胞和养料;红细胞,带氧跑;白细胞,把菌包;血小板,凝血牢。 (对应学生用书第14~15页) 探究一: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材料一:小刚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个试管内,在A、D两试管内加入了抗凝剂,B、C不做任何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A )

思路导引:本题考查血液的分层和凝固。如果加入了抗凝剂,血液将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血浆,下层为血细胞。如果没有加入抗凝剂,则血液会凝固成血块,表面析出的为血清。 材料二:小华从广州到西藏后,出现头晕、乏力、眼睛经常会发黑等一系列高原反应。主要原因是( D ) A.温度太低,保暖不足 B.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 C.营养补充不及时,能量不足 D.血红蛋白跟氧的结合减少 思路导引:海拔高的地方大气压低,影响到氧气溶解到血液中的量,气压越低,溶解量越低,西藏是高原地区,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小华初到西藏,体内的红细胞及其血红蛋白的含量都是与平原地区的氧含量相适应的,在西藏血红蛋白跟氧的结合减少,因此会出现头晕、乏力、眼睛经常会发黑等缺氧症状。 【中考在线】 (2012黄石)下列关于血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血细胞不包括血浆 B.成熟的红细胞有细胞核 C.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 D.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 解析:未成熟的红细胞是由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和分化而成的,所以未成熟的红细胞有细胞核,以后,在由未成熟的红细胞转化成成熟的红细胞的过程中,红细胞的核退化而消失,故选B。 探究二:了解血常规化验单 材料:下表列出了两位成年男性患者血常规化验结果,请将化验结果与正常者进行对比,分析 姓名:张君性别:男姓名:刘江性别:男 化验项目测定值测定值正常参考值 RBC (红细胞)4.8×1012个/升 3.1×1012个/升 (4.0~5.5)× 1012个/升 WBC (白细胞)18×109个/升8×109个/升 (4.0~10)×109 个/升 Hb (血红蛋白) 142克/升110克/升120~160克/升 PLT (血小板)201×109个/升235×109个/升 (100~300)× 109个/升 (1)张君出现了发烧、咳嗽等症状,医生诊断患上了流行性腮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表明他的白细胞数量过多。 (2)根据化验结果分析,刘江可能患有贫血症。主要理由是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3)请你根据上面的化验结果判断,张君和刘江两人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正常。

初中生物《流动的组织—血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流动的组织——血液》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②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2、过程与方法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以及伤口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同学们形成正常的血液观,激发学生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3、难点突破: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研究病人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分析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 1、血常规化验单. 2、课件PPT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和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了解血液成分――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区别方法——归纳总结血液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通过一个男子乳白色血液视频引入本节内容,那么,血液有哪些成分组成?各成分又有何功能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流动的组织——血液。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探索血液的组成 师:出示经抗凝处理并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提供收集的血液常规化验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问题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分成了几层? 2.综合上述材料,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 总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设疑:我们今天的课题是流动的组织——血液,让同学回忆我们上学期学的人体的四种组织,引导学生回答血液是结缔组织,具有运输功能,因为血液可以流动,所以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2)血液各成分的功能 [师];设疑:血液分层后,上半层谈黄色透明的液体是血浆,它里面溶有许多物质,请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