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控制测量学边角网坐标平差算例

控制测量学边角网坐标平差算例

控制测量学边角网坐标平差算例
控制测量学边角网坐标平差算例

边角网坐标平差算例

例9 今有一边角网如图9-11所示。网中A 、B 、C 、D 、E 是已知点,起算数据见(表9-12),1P 、2P 是待定点。同精度观测了九个角度921,,,L L L (见表9-13),测角中误差为5.2''±;测量了五个边长141110,,,L L L ,其观测结果及中误差见表9-13。试

定点13 013.493301=x m 702.651301=y m

283.468402

=x m 948.799202=y m

2、由已知点坐标和待定点近似坐标计算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系数(见表9-14的6~9列);计算待定边的边长改正数方程的系数(见表9-14的10~13列)。

需要指出,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的系数的单位是秒/厘米,而边长改正数的系数无单位。

3、计算观测角误差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其结果见表9-15的1~9行。写出观测边误差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其结果见表9-15的第10~14行。表中,每一行表示一个误差方程;s 为每个误差方程的和检核数。设取±2.5″为单位权中误差,则测角的权为

2

2)(i i m P ββμ=

令 2

2

i m βμ=,则1)5.2()5.2(2

2

22==

=i i

i m m P ββ

β(无单位) 观测边的权为 222

2)

(i

i Li m

m m P i

β

μ=

=

(秒2/cm 2)

表9-14

表9-15

3

表9-16

4

各观测值的权写在表9-15的p 列中。v 为角度及边长的改正数,是在解出坐标改正数后计算的。

表9-15中,角度误差方程常数项的单位为秒,边误差方程常数项的单位为cm ,按误差方程求得观测角和观测边的改正数的单位也分别为秒和cm 。

4、法方程的组成和解算。由表9-15取得误差方程的系数、常数项、和检核数和权组成法方程的系数、常数项、检核数,其结果和法方程的解算均见表9-16。

将解出的未知数代入法方程校核,均正确无误。计算PV V T ,得 34.289=T PV V

将解出的未知数代入误差方程,计算观测值的改正数,结果写在表9-15的v 列。

5、平差值计算 (1) 坐标平差值

038.4333025.0013.493310

1

1=+=+=x x x δm 767.6513065.0702.651310

1

1=+=+=y y y δm 394.4684111.0283.468420

2

2=+=+=x x x δm 960.7992012.0948.799220

2

2=+=+=y y y δm (2) 观测值的平差值

将表9-15中的改正数与表9-8-2中的观测值相加,即得观测值的平差值,记于表9-16中。

经检核,以上平差值间消除了不符值。检核是这样进行的:由点B 、A 和角2

?L 、1?L 计算1P 点的坐标;由点C 、B 和角5

?L

、4

?L 计算1P 点坐标;由点1P 和5

?L 、7

?L 、13

?L 计算2

P 点坐标;由点2P 和5?L 、7

?L 、8?L 、14?L 计算D 点坐标。计算结果都和上面求得的或给定的坐标一致,此处不再列出。

(3) 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检核)平差值。由待定点的坐标平差值和已知点的坐标计算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平差值,结果写在表9-18中。

4.5''±= 9.112.04.51±=±=x m cm

4.220.04.51±=±=y m cm 1.3)4.2()9.1(221±=+±=p M cm 9.112.04.51±=±=x m cm 6.223.04.52±=±=y m cm 2.3)6.2()8.1(222±=+±=p M cm

以上未知数的权倒数的单位为(厘米)2/(秒)2。

控制测量学边角网坐标平差算例

边角网坐标平差算例 例9 今有一边角网如图9-11所示。网中A 、B 、C 、D 、E 是已知点,起算数据见(表9-12),1P 、2P 是待定点。同精度观测了九个角度921,,,L L L (见表9-13),测角中误差为5.2''±;测量了五个边长141110,,,L L L ,其观测结果及中误差见表9-13。试 定点13 013.493301=x m 702.651301=y m 283.468402 =x m 948.799202=y m

2、由已知点坐标和待定点近似坐标计算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系数(见表9-14的6~9列);计算待定边的边长改正数方程的系数(见表9-14的10~13列)。 需要指出,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的系数的单位是秒/厘米,而边长改正数的系数无单位。 3、计算观测角误差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其结果见表9-15的1~9行。写出观测边误差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其结果见表9-15的第10~14行。表中,每一行表示一个误差方程;s 为每个误差方程的和检核数。设取±2.5″为单位权中误差,则测角的权为 2 2)(i i m P ββμ= 令 2 2 i m βμ=,则1)5.2()5.2(2 2 22== =i i i m m P ββ β(无单位) 观测边的权为 222 2) (i i Li m m m P i β μ= = (秒2/cm 2)

表9-14 表9-15 3

表9-16 4

各观测值的权写在表9-15的p 列中。v 为角度及边长的改正数,是在解出坐标改正数后计算的。 表9-15中,角度误差方程常数项的单位为秒,边误差方程常数项的单位为cm ,按误差方程求得观测角和观测边的改正数的单位也分别为秒和cm 。 4、法方程的组成和解算。由表9-15取得误差方程的系数、常数项、和检核数和权组成法方程的系数、常数项、检核数,其结果和法方程的解算均见表9-16。 将解出的未知数代入法方程校核,均正确无误。计算PV V T ,得 34.289=T PV V 将解出的未知数代入误差方程,计算观测值的改正数,结果写在表9-15的v 列。 5、平差值计算 (1) 坐标平差值 038.4333025.0013.493310 1 1=+=+=x x x δm 767.6513065.0702.651310 1 1=+=+=y y y δm 394.4684111.0283.468420 2 2=+=+=x x x δm 960.7992012.0948.799220 2 2=+=+=y y y δm (2) 观测值的平差值 将表9-15中的改正数与表9-8-2中的观测值相加,即得观测值的平差值,记于表9-16中。 经检核,以上平差值间消除了不符值。检核是这样进行的:由点B 、A 和角2 ?L 、1?L 计算1P 点的坐标;由点C 、B 和角5 ?L 、4 ?L 计算1P 点坐标;由点1P 和5 ?L 、7 ?L 、13 ?L 计算2 P 点坐标;由点2P 和5?L 、7 ?L 、8?L 、14?L 计算D 点坐标。计算结果都和上面求得的或给定的坐标一致,此处不再列出。 (3) 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检核)平差值。由待定点的坐标平差值和已知点的坐标计算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平差值,结果写在表9-18中。

精密工程控制网测量复测方案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 复测方案 (DIK44+864.58~DIK53+640) 编写: 复核: 批准: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三月

目录 1. 概述 (1) 2. 复测技术依据 (1) 3. 已有成果资料 (2) 4. 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2) 4.1复测工作内容 (2) 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3) 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 5. 外业观测的实施 (5) 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6) 5.2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7) 6. 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9) 6.1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9) 6.2 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0) 7. 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12) 7.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2) 7.2 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3) 7.3 三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 8. 复测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4) 9. 附件 (15)

1.概述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位于辽东半岛、黄海之滨,线路总体走向呈西南~东北向,西起大连市甘井子区,东至普兰店市的登沙河镇西侧,途经大连市的金州区与保税区。线路自哈大客运专线新大连站站外(DK19+453.07)引出,上跨后盐立交桥,经陆港物流园区,下钻在建哈大客运专线同时上跨沈大高速公路,在既有金州站小里程咽喉区附近折向东北,于既有金州车场的北侧并行车场前行,在既有金州站的北侧设置金州客场,随后铁路跨过既有哈大线、以隧道形式经过红塔工业区、下钻既有哈大线,于刘半沟附近设置广宁寺站,随后铁路继续东行跨过丹大高速公路、登沙河,我项目部施工区段DIK44+864~DIK53+640,线路全长8.776km。 本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分为高程和平面两部分。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所交高程控制网为三等水准网,所交平面控制网分为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精度分别为铁路三等和四等GPS网。 按要求,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开工前需对管段工程范围内所有的高程控制点和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高程控制网复测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CPI平面控制网复测按铁路三等GPS网要求进行、CPII 平面控制网复测(包括联测的CPI平面控制网点)按铁路四等GPS网要求进行。 为确保本段范围内精测网与相邻段精测网在高程和平面上衔接的平顺性,本段精测网复测还需联测相邻标段范围内的CPI平面控制点、CPII平面控制点和三等水准点。 2.复测技术依据 (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坐标方位角计算

二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 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和计算求出控制点的坐标,控制点的坐标是根据边长及方位角计算出来的。下面介绍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这些公式是矿山测量工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公式。 一、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公式 1.坐标正算 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和已知点到待定点的坐标方位角、边长计算待定点的坐标,这种计算在测量中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5—5所示,已知A 点的坐标为A x 、A y ,A 到B 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分别为AB S 和AB α,则待定点B 的坐标为 AB A B AB A B y y y x x x ?+=?+= } (5—1) 式中 AB x ? 、AB y ?——坐标增量。 由图5—5可知 AB AB AB AB AB AB S y S x ααsin cos =?=? } (5—2) 式中 AB S ——水平边长; AB α——坐标方位角。 将式(5-2)代入式(5-1),则有 AB AB A B AB AB A B S y y S x x ααsin cos +=+= }

(5—3) 当A 点的坐标A x 、A y 和边长AB S 及其坐标方位角AB α为已知时,就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待定点B 的坐标。式(5—2)是计算坐标增量的基本公式,式(5—3)是计算坐标的基本公式,称为坐标正算公式。 从图5—5可以看出AB x ?是边长AB S 在x 轴上的投影长度, AB y ?是边长AB S 在 y 轴上的投影长度,边长是有向线段,是在 实地由A 量到B 得到的正值。而公式中的坐标方位角可以从0°到360°变化,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坐标方位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就有正负两种 情况,其正负符号取决于坐标方位角所在的象限,如图5—6所示。从式(5—2)知,由于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决定了坐标增量的正负,其符号归纳成表5—3。

基于MATLAB的控制网平差程序设计--第六章源代码

近似坐标计算的函数-calcux0y0函数(126页) function [x0,y0]=calcux0y0(x0,y0,e,d,sid,g,f,dir,s,t,az,pn,xyknow,xyunknow,point,aa,bb,cc) %本函数的作用是计算待定点的近似坐标 format short; %%%%%%%%%%%%%%%%%%%%%%%%%%%%%%%%%%%%%%%%%%%%%%% %%%%%%%%%%%%%%%%%%%%%%%%%%%%%%%%%%%%%%%%%%%%% time=0;prelength=length(xyknow);non_orient=0;point_angle=0; while length(xyunknow)>0 %考虑的计算方法有:1.极坐标;2.前方交会;3.测边交会;4.后方交会; %5.无定向导线的两种情况:(1)已知两个点;(2)分离的已知点与方位角;基本思路:%采用循环的方法逐一对每一个未知点进行以上各种方法条件的搜索,满足后即解算。 aa0=[];bb0=[];cc0=[];%记录搜索到两条观测边但需用户给顺序的点,注意要放在while 里面。 time=time+1; % 用于统计循环次数。 way=0; for i=xyunknow %依次循环向量中的各元素 %============================================================= ===== %方法1.极坐标条件搜索与计算-->way=1,基本思路:找到或求出一个方位角,找出一条边。 temp1=[]; temp2=[]; temp3=[]; temp4=[]; temp5=[]; temp6=[]; temp7=[]; temp8=[]; temp9=[]; temp10=[];A=[];B=[];P=[]; %第一步:寻找观测条件:两种情况:一是有已知方位角;二是由两个已知点及方向观测值推出方位角。 temp7=find(t==i); if length(temp7)>0 temp8=find(xyknow==s(temp7(1))); if length(temp8)>0 temp9=find(e==s(temp7(1))&d==t(temp7(1))|e==t(temp7(1))&d==s(temp7(1))); if length(temp9)>0 %第一种情况:有已知方位角(一般适用于闭合导线) S=mean(sid(temp9)); Alfa0=az(temp7(1)); x0(i)=x0(s(temp7(1)))+S*cos(Alfa0); y0(i)=y0(s(temp7(1)))+S*sin(Alfa0); way=1;method(i)=11;%----->由已知方位角算出 end end else temp1=find(f==i);%第二种情况:由两个已知点及方向观测值推出方位角(适用于附合、支导线) if length(temp1)>0 for j=xyknow

边角三角网平差程序的设计书

边角三角网平差程序设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在学习完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测量平差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完整的测量数据处理程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量数据处理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新设计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1.课程设计任务: 在两周的时间内应用者Matlab程序设计语言编制一个完整的边角网严密平差程序,要求有简易的界面,数据输入采用文本输入,采用间接平差模型完成平差的基本计算,能够画出控制网图,输出基本的计算结果,并根据设计过程完成设计报告。 程序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系统功能设计 界面设计 流程设计 代码书写 程序调试 三、课程设计阶段 准备阶段 研究设计任务书,分析设计题目,熟悉原始数据,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制定课程设计计划和进度。 熟悉算法模型 阅读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教材,掌握平面控制网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

这里主要是指方向观测量、角度观测量、边长观测量的观测方程和误差方程的构成,研究平面观测数据的组织方法,设计Matlab算法,实现计算的自动表达。 功能设计阶段设计程序要实现的功能 平差程序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的输入,平差计算,精度评定、成果输出等; 4.流程和界面设计阶段 根据平差计算的过程和程序功能,画出流程图,设计简易界面实现数据的输入和平差计算和成果输出。在此基础上,根据功能要求,设计简便的界面。 5.代码书写和调试阶段 按照计算流程图和界面设计,根据方向观测值,边长观测值的误差方程的组成,设计Matlab算法,实现误差方程的自动构成,分阶段书写代码,调试实现各个阶段的功能。 6.设计报告撰写阶段 设计报告是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综合总结提高,内容包括课设的目的意义、程序设计的内容、算法设计、设计心得等根据设计过程和对测量数据处理以及程序设计的理解进行独立撰写。 四、组织方式进度安排 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5-6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程序设计任务,时间两周, 进度安 排如下: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一、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二、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五、 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 六、 超高计算公式 七、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八、 标准差计算公式 一、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x 1:QD 的X 坐标 y 1:QD 的Y 坐标 x 2:ZD 的X 坐标 y 2:ZD 的Y 坐标 S :QD ~ZD 的距离 α:QD ~ZD 的方位角 2. 计算公式: ()()212212y y x x S -+-=

1)当y 2- y 1>0,x 2- x 1>0时:1 21 2x x y y arctg --=α 2)当y 2- y 1<0,x 2- x 1>0时:1 21 2360x x y y arctg --+?=α 3)当x 2- x 1<0时:1 21 2180x x y y arctg --+?=α 二、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α1:QD ~JD 的方位角 α2:JD ~ZD 的方位角 β:JD 处的偏角 2. 计算公式: β=α2-α1(负值为左偏、正值为右偏) 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 A :方位角(ZH ~JD ) T :曲线的切线长,23 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 s s -+??? ? ??+= D :JD 偏角,左偏为-、右偏为+

2. 计算公式: 直缓(直圆)点的国家坐标:X′=U+Tcos(A+180°) Y′=V+Tsin(A+180°) 缓直(圆直)点的国家坐标:X″=U+Tcos(A+D) Y″=V+Tsin(A+D) 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P :所求点的桩号 B :所求边桩~中桩距离,左-、右+ M :左偏-1,右偏+1 C :J D 桩号 D :JD 偏角 L s :缓和曲线长 A :方位角(ZH ~JD ) 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 T :曲线的切线长,23 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 s s -+??? ? ??+= I=C-T :直缓桩号 J=I+L :缓圆桩号 s L DR J H -+ =180 π:圆缓桩号

测边网.测角网.导线网典型计算

目录 摘要 (1) 第1章测边网坐标平差 (2) 1.1近似坐标计算 (3) 1.2计算误差方程的系数及常数项 (4) 1.3误差方程 (4) 1.4计算观测值的权 (5) 1.5组成法方程 (5) 1.6平差值计算 (5) 1.6.1 坐标平差值 (5) 1.6.2 边长平差值计算 (6) 1.7精度计算 (6) 1.7.1 单位权中误差 (6) 1.7.2 待定点坐标中误差 (6) 第2章三角网坐标平差 (7) 2.1测角网函数模型 (8) 2.2坐标方位角计算 (9) 2.2.1 近似坐标方位角计算 (9) 2.2.2 坐标方位角计算 (9) 2.3近似坐标增量、近似边长与误差方程系数 (9) 2.4误差方程的组成 (10) 2.5确定权和组成法方程 (11) 2.6法方程系数阵的逆阵与参数改正数 (11) 2.7平差值计算及精度评定 (11) 2.7.1 待定点的最或然值 (11) 2.7.2 观测值的改正数 (12) 2.7.3 点位中误差 (12) 2.7.4 观测值平差值 (12) 第3 章导线网间接平差 (13) 3.1计算各边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的系数 (15) 3.2确定角和边的权 (16) 3.3计算角度和边长误差方程系数和常数项 (17) 3.4误差方程的组成和解 (17) 3.5平差值计算 (22) 3.6精度计算 (22) 3.6.1 单位权中误差 (22) 3.6.2 待定点点位中误差计算 (22) 参考文献 (23) 指导老师评语 (24)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介绍了综合运用测量平差基础知识来解决测边网、三角网、导线网坐标平差及精度评定问题,先设定未知参数,根据空间几何关系找出相应的平差模型,按照间接平差的原理,列出观测值误差方程,求出法方程的各系数矩阵,解算未知参数、观测值的改正数,最后进行精度评定,完成课题要求。通过这一课题,拓宽我们测量数据处理的知识面,启发我们处理实际生产问题的新思路,针对某一实际问题,用经典的误差理论和比较前沿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合理的求解,以巩固和加强我们对误差理论和现代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理解,增强我们用所学的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平差误差方程法方程平差值精度评定

平差使用手册

辛酉平差软件用户手册二〇〇三年六月

目录 一、简介 1、功能与特色 2、开发与运行环境 3、界面介绍 4、操作提示 二、安装 1、硬件软件要求 2、典型安装 3、手工安装 三、平面控制网平差的相关知识与讨论 1、网形 2、起算数据 3、观测值类型与精度 4、必要观测与多余观测 5、平差模型 (1)、数学模型 (2)、条件模型 (3)、关于Qxx (4)、观测值、平差值精度 6、边角匹配 7、方差一致性检验 8、闭合差 第1页

(1)、类型 (2)、闭合差的限差 9、距离归算 10、近似坐标 四、网形数据 1、文件组成 2、测量精度 3、已知坐标 4、测站数据 (1)、观测值类型与约定 (2)、观测值精度 5、项目管理 五、预处理 1、距离归算 2、距离往返差检查 六、外业数据检核:闭合差 1、闭合差类型 独立闭合条件 2、用闭合差来检查与初步评定外业观测质量3、用闭合差限差来作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4、闭合差信息的编辑与输出方法 七、平差 1、选项 2、平差过程 3、平差结果的组成 第2页

(1)、平差信息 (2)、输出点位误差椭圆 (3)、输出观测值与平差结果 (4)、桩点表 (5)、网的综合信息 (6)、网的精度评定与方检验 (7)、权匹配结果 4、利用点位误差估算隧道贯通误差 5、利用距离误差估算桥轴线精度 八、报表 1、报表组成内容与类型 2、文本格式的报表 3、独立报表 4、MS Word2000报表 (1)、ActiveX技术 (2)调整表格 5、自定义距离方位表输出 6、网图 (1)、显示与拖拉 (2)、保存与数据交换 九、关于与注册 1、关于页 2、注册与功能限制 十、常见问题释疑 1、为何平差后已知方位或已知距离有“改动”? 第3页

坐标方位角计算实例

坐标方位角计算实例 在市政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根据已知导线控制点,利用经纬仪、钢尺测设待定点的实际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往往需要计算坐标方位角或点位坐标,根据工作中实践体会将计算方法总结如下: 1 根据已知控制点计算坐标方位角,测设放样点平面位置(极坐标法) 首先明确方位角的概念,方位角是指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开始,顺时针量到直线的夹角,以坐标纵轴作为标准方向的称为坐标方位角(以下简称方位角)。测量上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纵坐标轴为x轴,横坐标轴为y轴,象限名称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图1),即第Ⅰ象限x>0 y>0;第Ⅱ象限x<0 y>0;第Ⅲ象限x<0 y<0;第Ⅳ象限x>0 y<0,或许对于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x、y 轴位置不同,象限规定不同,觉得难理解,其实能注意到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只是规定不同,x轴与y轴互换,象限的顺序与相反,因为轴向与象限顺序同时都改变,只要真正理解了方位角的定义,测量坐标系的实质与数学上的坐标系是一致的,因此数学中的公式可以直接应用到测量计算中。 1.1 按给定的坐标数据计算方位角αBA、αBP ΔxBA=xA-xB=+123.461m ΔyBA=yA-yB=+91.508m 由于ΔxBA>0,ΔyBA>0 可知αBA位于第Ⅰ象限,即 αBA=arctg =36°32'43.64" ΔxBP=xP-xB=-37.819m ΔyBP=yP-yB=+9.048m 由于ΔxBP<0,ΔyBP>0 可知αBP位于第Ⅱ象限, αBP=180o-α=180o-arctg=180o-13o27'17.33"=166°32'42.67" 此外,当Δx<0,Δy<0;位于第Ⅲ象限,方位角=180°+ arctg 当Δx>0,Δy<0;位于第Ⅳ象限,方位角=360°+ arctg 1.2 计算放样数据∠PBA、DBP ∠PBA=αBP-αBA=129°59'59.03" 1.3 测设时,把经纬仪安置在B点,瞄准A点,按顺时针方向测设∠PBA,得到BP方向,沿此方向测设水平距离DBP,就得到P点的平面位置。 2 当受地形限制不便于量距时,可采用角度交会法测设放样点平面位置 上例中,当BP间量距受限时,通过计算测设∠PAB、∠PBA来定P点

边角网平差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 组名: 指导老师:

一、实习任务书 ................................................................................................................................................... - 2 - 二、小组总结报告 ................................................................................................................................................. - 5 - 2.1、实习目的、任务 ................................................................................................................................... - 5 - 2.2、实习组织 ............................................................................................................................................... - 5 - 2.3、功能设计 ............................................................................................................................................... - 6 - 2.4、流程设计 ............................................................................................................................................... - 6 - 2.4.1、数据组织输入和变量赋值 ....................................................................................................... - 6 - 2.4.2、待定点近似坐标的计算 ........................................................................................................... - 9 - 2.4.3、误差方程式组成 ..................................................................................................................... - 12 - 2.4.4、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 ............................................................................................................. - 14 - 2.4.5、误差椭圆参数计算 ................................................................................................................. - 17 - 2.4.6、控制网图形绘制和误差椭圆绘制.......................................................................................... - 18 - 2.4.7、平面控制网成果输出 ............................................................................................................. - 20 - 2.4.8、平差主界面的设计 ................................................................................................................. - 21 - 2.5、界面设计 ............................................................................................................................................. - 24 - 2.6、代码编写调试 ..................................................................................................................................... - 26 - 2.7、测试结果 ............................................................................................................................................. - 26 - 2.8、总结 ..................................................................................................................................................... - 27 - 三、个人总结报告 ............................................................................................................................................. - 28 - 3.1、个人总结报告-李强.doc ................................................................................................................... - 28 - 3.2、个人实习总结-杜顺利.doc ............................................................................................................... - 28 - 3.3、个人总结报告-陶盟.doc ................................................................................................................... - 28 - 3.4、个人总结报告-王文辉.doc ............................................................................................................... - 28 - 3.5、个人总结报告-郭翠林.doc ............................................................................................................... - 28 - 3.6、个人总结报告-钱世屹.doc ............................................................................................................... - 28 -

静态GPS控制测量使用技术方法

静态GPS控制测量使用技术方法 1控制点的布设 为了达到GPS测量高精度、高效益的目的,减少不必要的耗费,在测量中遵循这样的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所以对GPS测量各阶段的工作,都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和实施。建议用户在测量实施前,对整个GPS测量工作进行合理的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是指对GPS网进行优化设计,主要是:确定精度指标,网的图形设计,网中基线边长度的确定及网的基准设计。在设计中用户可以参照有关规范灵活地处理,下面将结合国内现有的一些资料对GPS测量的总体设计简单地介绍一下。 1、确定精度标准 在GPS网总体设计中,精度指标是比较重要的参数,它的数值将直接影响GPS网的布设方案、观测数据的处理以及作业的时间和经费。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用户可根据所作控制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合理地制定。既不能制定过低而影响网的精度,也不必要盲目追求过高的精度造成不必要的支出。 2、选点 选点即观测站位置的选择。在GPS测量中并不要求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网的图形选择也比较灵活,因此选点比经典控制测量简便得多。但为了保证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可靠地保持测量结果,用户注意使观测站位置具有以下的条件: ①确保GPS接收机上方的天空开阔GPS测量主要利用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而且接收机上空越开阔,则观测到的卫星数目越多。一般应该保证接收机所在平面15°以上的范围内没有建筑物或者大树的遮挡。 图5-1 高度截止角 ②周围没有反射面,如大面积的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强烈的物体(如玻璃墙,树木等),不致引起多路径效应。 ③远离强电磁场的干扰。 GPS接收机接收卫星广播的微波信号,微波信号都会受到电磁场的影响而产生噪声,降低信噪比,影响观测成果。所以GPS控制点最好离开高压线、微波站或者产生强电磁干扰的场所。邻近不应有强电磁辐射源,如无线电台、电视发射天线、高压输电线等,以免干扰GPS 卫星信号。通常,在测站周围约 200m 的范围内不能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在 50m 内不能有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递通道。 ④观测站最好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以利于其它测量手段联测和扩展; ⑤地面基础稳固,易于点的保存。

三角网条件平差计算

§3-4 三角网条件平差计算 2学时 三角网测量的目的,是通过观测三角形的各角度或边长,计算三角网中各未知点的坐标、边的长度及方位角等。三角网按条件平差计算时,首要的问题是列出条件方程。因此了解三角网的构成,总结其条件方程的种类及各种条件方程的组成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三角网的种类比较多,网的布设形式也比较复杂。根据观测内容的不同,有测角网、测边网、边角同测网等;根据网中起始数据的多少,有自由三角网和非自由三角网。自由三角网是指仅具有必要起算数据的三角网,网中没有多余的已知数据。如果测角三角网中,只有两个已知点(或者已知一个已知点的坐标、一条已知边的长度和一个已知的方位角),根据数学理论,以这两个已知点为起算数据,再结合必要的角度测量值,就能够解算出网中所有未知点的坐标。如果三角网中除了必要的起算数据外还有其它的已知数据,或者说已知数据有冗余,就会增加对网形的约束,从而增强其可靠性,这种三角网称之为非自由三角网。无论多么复杂的三角网,都是由单三角形、大地四边形和中点多边形组合而成的。 在本节,我们先讨论三角网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个数的确定问题,然后主要讨论测角三角网的条件方程的形式问题。 一、网中条件方程的个数 三角网平差的目的,是要确定三角点在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最或然值。如图3-9所示,根据前面学到的测量基础知识,我们知道,必须事先知道三角网中的四个数据,如两个三角点的4个坐标值,或者一个三角点的2个坐标值、一条边的长度和一个方位角,这4个已知数据我们称之为三角网的必要起算数据。有了必要起算数据,就可以确定三角网在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网的大小及其方位,就可以计算三角网中未知点的坐标。 要对三角网进行平差计算,还必须先知道网中的总观测数n、判定必要观测数t,从而确定了多余观测数: r = n - t 由条件平差原理知,多余观测数与条件方程数是相等的,有了多余观测数,也就确定出了条件方程的个数。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判定必要观测数t。 1.网中有2个或2个以上已知点的情况

测量常用计算公式.

测量常用计算公式 一、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二、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五、 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 六、 超高计算公式 七、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八、 标准差计算公式 一、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x 1:QD 的X 坐标 y 1:QD 的Y 坐标 x 2:ZD 的X 坐标 y 2:ZD 的Y 坐标 S :QD ~ZD 的距离 α:QD ~ZD 的方位角 2. 计算公式: ()()212212y y x x S -+-=

1)当y 2- y 1>0,x 2- x 1>0时:1 21 2x x y y arctg --=α 2)当y 2- y 1<0,x 2- x 1>0时:1 21 2360x x y y arctg --+?=α 3)当x 2- x 1<0时:1 21 2180x x y y arctg --+?=α 二、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α1:QD ~JD 的方位角 α2:JD ~ZD 的方位角 β:JD 处的偏角 2. 计算公式: β=α2-α1(负值为左偏、正值为右偏) 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 A :方位角(ZH ~JD ) T :曲线的切线长,23 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 s s -+??? ? ??+= D :JD 偏角,左偏为-、右偏为+

2. 计算公式: 直缓(直圆)点的国家坐标:X ′=U+Tcos(A+180°) Y ′=V+Tsin(A+180°) 缓直(圆直)点的国家坐标:X ″=U+Tcos(A+D) Y ″=V+Tsin(A+D) 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P :所求点的桩号 B :所求边桩~中桩距离,左-、右+ M :左偏-1,右偏+1 C :J D 桩号 D :JD 偏角 L s :缓和曲线长 A :方位角(ZH ~JD ) 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 T :曲线的切线长,23 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 s s -+??? ? ??+= I=C -T :直缓桩号 J=I+L :缓圆桩号 s L DR J H -+ =180 π:圆缓桩号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立体城市项目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日 目录

一、概况 (1) 二、技术依据 (1) 三、技术方案 (2) (一)工作流程 (2) (二)测量方案 (2) 1、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3) 1.1 复测方法 (3) 1.2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3) 1.3 保证GPS测量精度的操作要点 (4) 2、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5) 2.1 复测方法 (5) 2.2 质量保障措施 (5) 2.3 复测成果处理 (6) 2.4数据处理与平差 (6) 四、进度安排 (6) 五、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 (7) 六、仪器设备 (8) 七、测量成果 (8)

一、概况 规划一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27.131,全长827.131m。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规划四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89.821,全长889.821m。全长分两段,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为完成本段工程施工,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提供了3个E 级GPS点,3个四等水准点。 本次复测任务主要内容是: 1、控制网复测及贯通测量; 2、全线三等水准点复测及贯通测量。 二、技术依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_2009;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

工程测量计算坐标

知道方位角和距离怎么计算坐标 设原点坐标为(x,y),那么计算坐标(x1,y1)为 x1=x+s·cosθ y1=y+s·sinθ 其中θ为方位角,s为距离 CAD里计算方位角和距离 CAD默认的世界坐标系跟测量上用的坐标系是不同的。世界坐标系中的X即测量坐标系中的Y,世界坐标系中的Y即测量坐标系中的X。 不知道你是不是要编程的方法或源程序?下面是在CAD下的常用操作方法: 用命令id可以查看点的XYZ坐标 例如: 命令: '_id 指定点: X = 517.0964 Y = 431.1433 Z = 0.0000 命令: ID 指定点: X = 879.0322 Y = 267.6949 Z = 0.0000 用命令dist(快捷命令di)即可知道两点间的角度和距离 例如: 命令: '_dist 指定第一点: 指定第二点: 距离 = 397.1308,XY 平面中的倾角 = 335d41'46.7",与 XY 平面的夹角 = 0d0'0.0" X 增量 = 361.9358, Y 增量 = -163.4483, Z 增量 = 0.0000 其中的“XY 平面中的倾角= 335d41'46.7”是世界坐标系内的平面夹角,用450度减去这个值335d41'46.7"即是坐标方位角114°18′13.3〃。 你可以用计算器验算一下,点1、X = 431.1433,Y = 517.0964;点2、X = 267.6949,Y = 879.0322的坐标方位角和距离值是不是114°18′13.3〃和397.131m。 已知两坐标点求方位角和距离的计算公式 如点A(X1,Y1 ) 点B(X2,Y2) A到B的方位角为:Tan(Y2-Y1)/(X2-X1)其中(X2-X1)>0时加360°,(X2-X1)<0时加180° 而距离就是((X2-X1)平方+(Y2-Y1)平方)最后开方得到的值即为A到B距离 方位角坐标计算公式

控制网平差总报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 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测绘工程二班许江 学号20144159 目录 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说明与要求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利用平差易软件和程序设计语言完成水准网平差 实验二利用平差易软件完成某工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 实验三利用平差易软件完成某工程导线网平差计算 实验四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完成实验二某工程控制网或实验三某工程导线网平差计算

实验一利用平差易软件和程序设计语言完成水准网平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准平差的基本原理。 2.掌握程序语言设计的基础。 3. 掌握平差易软件的基本功能。 4. 能够独立完成水准网观测数据的平差处理过程 二、实验数据 如图1所示水准网,有1个已知点,4个未知点,8个测段。各已知数据及观测值见下表1,已知点高程H1=98m 。 图1 表1.高差观测值(m)

(3)求各待定点的高程;2号点、3号点、4号点的高程中误差。 三、控制网平差报告 [控制网概况] 1.本成果为按[平面]网处理的平差成果 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2 网名:xj 计算日期:2016/6/29 13:36 观测人:xujiang 记录人:xujaing 计算者:xujaing 测量单位:m 备注:20144159 高程控制网等级:等外水准 2.控制网中: 方向方位平距XY点 待定8 5 固定 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20.11 (mm) [距离观测成果表] 测站照准距离(m) 改正数(m) 平差后值(m) 方位角(dms) 1 5 1380.0000 0.0000 1380.0000 360.000000 3 1420.0000 0.0000 1420.0000 360.000000 2 1810.0000 0.0000 1810.0000 360.000000 2 3 940.0000 0.0000 940.0000 360.000000 4 1760.0000 0.0000 1760.0000 360.000000 3 4 1400.0000 0.0000 1400.0000 360.000000 5 990.0000 0.0000 990.0000 360.000000 4 5 1350.0000 0.0000 1350.0000 360.0000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