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的四大地区

北方地区

1.地形: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是中国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气候: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方地区

1.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丘陵交错。

2.气候: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西北地区

1.地形:西部地区地形包括天山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吐鲁番盆地等山地、盆地、沙漠、戈壁。

2.气候:西部地区仅东南部少数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青藏地区

1.地形: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2.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全年干旱少雨,辐射强烈,植被较少。

中国的气候

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此外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一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原因: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接受太阳光不比南方少多少。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活动积温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我国从北→南可以划分为五个类型温度带:寒温带(高原气温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另外,青藏高原为高原气候区。不同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

3、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关系: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因而森林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短小,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复杂多样。原因: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主要的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主要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

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及其丰富。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5、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换而显著变化的风;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季风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4、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

3、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4、(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5、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6、(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7、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第三节水资源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2、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

3、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

4、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5、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6、我国的(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八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八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篇一】八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 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4、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 3、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 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 (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4、(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5、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6、(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 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7、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第三节水资源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2、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 3、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 4、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5、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6、我国的(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篇二】八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辽阔的疆域 一、位置优越 【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 【辽阔的陆地领土】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主要知识点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 域体现区域内部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5)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6)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 (7)水田与旱地分界线(8)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4、四大地理区域 在中国地图上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具体是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3.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4.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1)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 2)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华北平原有黄河、淮河、海河冲击而成,故又称 黄淮海平原,其与黄土高原一起被称为“黄土地”。 5.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 6.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7.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8.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 9.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10.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11.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12.主要河流: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江、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海河等。 13.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北方地区由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不利 14.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15.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 16.耕地类型:旱地。 17.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1)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主要的能源以煤和石油为主。 2)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皆为特大型油田,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3)陕西的榆林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18.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19.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20.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 秦岭—淮河线 1.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 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 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 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 风气候分界线(5)温带落叶阔 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 线(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分界线(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 界线(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分界线(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10)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 界线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 (二) 四大地理区域 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 西 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 青藏地 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 平均海拔) 二.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5.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6.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7.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8.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9.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10.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15.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16:着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三.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3.民族:本区拥有30多个民 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4.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5.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6.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7.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8.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 9.主要物产: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和热带作物 10.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11.热带作物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云南省南部。 12.中国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13.耕地类型:水田14.矿产资源:有色金属及煤铁等矿产资源 15.矿产地:江西德兴铜矿和大余钨矿、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和锡矿山锑矿、云南个旧锡矿和东川铜矿、贵州铜仁汞矿、广西平果铝土矿安徽淮南煤矿和马鞍山铁矿,武汉大冶铁矿,贵州六盘水煤矿,四川攀枝花煤矿和攀枝花铁矿,海南石碌铁矿 16.主要能源:水能资源丰富 17.主要水电站:三峡、葛洲坝、二滩、龙滩等 18.旅游资源:云南西双版纳、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安徽黄山、苏州园林,台湾日月潭等 四.西北地区 1.位置: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

(完整版)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秦岭—淮河线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5)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10)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二.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5.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6.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7.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8.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9.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10.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 11.耕地类型:旱地。 12.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13.主要矿产地:黑龙江省—鸡西、鹤岗煤矿,大庆油田。辽宁省— 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 河北省—开滦、峰峰煤矿,迁安、武安铁矿,华北油田。陕西省— 神府煤矿。 山西省—大同、阳泉、西山煤矿。山东省—兖州煤矿、胜利油田、 招远金矿。 河南省—平顶山煤矿。山东省与河南省交界处的中原油田。安徽省- 淮北煤矿。 14.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15.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16: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三.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 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3.民族:本区拥有30多个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4.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5.气 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6.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7.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8.发展 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 9.主要物产: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和热带 作物 10.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太 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11.热带作物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云南省南部。 12.中国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13.耕地类型:水田14.矿产资源:有色金属及煤铁等矿产资源 15.矿产地:江西德兴铜矿和大余钨矿、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和锡矿山锑 矿、云南个旧锡矿和东川铜矿、贵州铜仁汞矿、广西平果铝土矿安徽 淮南煤矿和马鞍山铁矿,武汉大冶铁矿,贵州六盘水煤矿,四川攀枝 花煤矿和攀枝花铁矿,海南石碌铁矿 16.主要能源:水能资源丰富 17.主要水电站:三峡、葛洲坝、二滩、龙滩等 18.旅游资源:云南西双版纳、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安徽 黄山、苏州园林,台湾日月潭等 四.西北地区 1.位置: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 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 尔族、哈萨克族。 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5.自然环境特征:干旱 6.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 达,降水稀少。 7.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并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 8.地面植被:东部为肥美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 9.河流特点:河流稀少,且大多数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 流河。 10.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 11.矿产资源:伊敏河、霍林河煤矿,白云鄂博铁矿、稀土矿,,鄂尔 多斯煤矿、石嘴山煤矿、金昌镍矿、克拉玛依和南疆石油、鄂尔多 斯为新兴的特大型能源生产基地。 12.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13.发展农业的 不利条件:水资源短缺。 14.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为绿 洲农业。 五.青藏地区 1.位置范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 雅山以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仅占全国的1﹪左右。 3.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4.自然环境特征:高寒(原 因是海拔高) 5.河流特点: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发源地),长江、黄河、澜 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 6.珍惜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 7.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 8.保护环境的意义:防止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保护珍稀动物。 9.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10.农业类型: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 地带,农业为河谷农业(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11.主要农业区: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12.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13.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14.作物高产原因: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气温低, 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15.民族和宗教: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 喇嘛教) 16.宗教建筑: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塔尔寺。 17.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1951年起,国家先后修建了川藏、青藏、 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构成了一个以拉萨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公 路网。此后又新建了青藏铁路,并建立了以拉萨为中心的航空网络。 18.交通的影响: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青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获 得了快速的发展,青藏高原现已成为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宝地。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 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 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 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 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 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 暂。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 异明显。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 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4.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可 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表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表现明显的差异。 (1)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北和以南地区均有明显的差异。 (1)秦岭——淮河以北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3)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主要植被不同的原因: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气候);河流流量不同的原因:降水的影响 (4)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

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能够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重点记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和名称)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当前,国家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下 1、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均为东西走向),秦岭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 水岭,北侧是关中平原,南侧是汉水谷地,主峰是太白山。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月0℃等温 线经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 季风气候分界线、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河 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 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西北地区 和北方地区:夏季风(降水)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海拔) 3、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面积占20﹪,人口占40﹪。重要农业区:东北平 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4、北方地区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主要作物:长城以北(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长城以南(冬小麦、玉米、棉花)。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盛产温带水果:苹果、梨、桃等。 地方特产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 5、北方地区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北方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特大型油田是大庆油田、 胜利油田、长庆油田(1/2)。山西出产煤炭最多。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是山西榆林。北方地区历史文 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6、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面积占25﹪.人口占55﹪。拥有30多个民 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西部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 陵。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发展农业的 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主要 物产: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等水产品和热带作物。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区。 7.热带作物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云南省南部。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啡、 胡椒、剑麻、油棕。耕地类型:水田。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云南省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南方地区 中西部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原因是地处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8.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面积约占30﹪, 人口约占4﹪。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自然 环境特征:干旱,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地面植被:东部为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部为荒漠。原因是由东 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9.河流特点:河流稀少,且大多数为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 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矿产资源:煤、石油等。鄂尔多斯为新兴的特大型能源生产基地。发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水资源短缺。农业类型:以畜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盆地边缘的绿洲,为绿洲农业。 10.青藏地区位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包括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走向和流向:均为 东西 方向 通过的主要行政区: 甘、陕、豫、皖、苏 ① 1月0℃ 等温线经过此线 ② 800mm 等降水量线经过此线 ③ 旱地与水田 的分界线 ④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的分界线 ⑤ 南方与北方 的分界线 ⑥ 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 的分界线 ⑦ 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的分界线 (参考课本第77面表格) 名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界线:秦岭-淮河、400mm 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概况:位置、范围、面积见书了解 地形:平原、高原为主(尤其平原广阔) 自然环境特点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土壤:东北平原的黑土和黄土高原的黄土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温带水果:苹果等 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 长城以南—二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地方特产: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 旅游资源:名胜古迹众多,如古代四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 资源丰富 煤:山西最多,有我国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 矿产资源 石油:五大油田-大庆、胜利、辽河、华北、中原 铁:辽宁鞍山、本溪,河北迁安等 工业: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工业中心-太原、西安、兰州等 环境问题: 华北的旱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概 况 : 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范围、面积略 地形:西高东低,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交错分布(主要地形区) 自然环境 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景观:平原地区有典型的 南国水乡特色 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农 业 商品粮基地: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热带作物基地: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 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丰富 锡—云南个旧 锑—湖南锡矿山 铜—江西德兴 资源丰富 钨—江西大余 汞—贵州铜仁 铅锌矿—湖南水口山 旅游资源:云南 能源资源:水能 核能(核电站) 工 业: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概况: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以 藏族 为主(信仰佛教) 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 高寒 珍希动物的保护:藏羚羊、雪豹、野驴 河流源头环境的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黄河、长江、澜沧江) 农业生产条件:低温,光照强、温差大 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农业主要分布区: 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高寒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矿产资源:柴达木盆地“聚宝盆”,有丰富的 钾盐、石油、天然气等 能源资源:太阳能(空气稀薄)、水能、地热能(板块交界处)等丰富 旅游资源:拉萨的 布达拉宫 是藏传 佛教 圣地 公路:以拉萨为中心的 新藏、青藏、川藏、滇藏、中尼 公路 青藏铁路 (北段:西宁-格尔木 南段:格尔木-拉萨) 航空:以 拉萨 为中心的航空网

八年级下册地理书湘教版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书湘教版知识点 推荐文章 2017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热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热度: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题人教版热度: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题热度: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热度: 地理的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起居。关于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书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地理书湘教版知识点(一) 1、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 ,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这是由于海拔高度高而造成的。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 2、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的空间分部的规律是南多北少。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我国四类干温地区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东多西少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的10%。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4、秦岭准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界线。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主要知识点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1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部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最早种桑养蚕,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 2 我国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东北:春小麦、华北:冬小麦),油料作物为花生(山东、河南为主要产区),糖料作物为甜菜;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油料作物为油菜籽,糖料作物为甘蔗(华南、四川盆地、广西)、我国主要产茶省有福建、浙江、云南等。 3 我国农产品出口基地有沿海的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等地,出口产品有:花卉、水果、蔬菜、水产、畜禽等。粮食集中产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潘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4 我国畜牧业可以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 5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石油是第二大能源,水力资源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松花江上游。我国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有东部沿海的鞍(山)本(溪)、京津唐、上海等,长江沿岸的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等. 6 我国三大高技术产业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四大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为: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心的眼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7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铁路运输运速较快、运量较大、运价较低、适宜长途运输,主要铁路干线有”六纵(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四横(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沿海航线以福建厦门为界分为北方沿海航线(中心为大连、上海)和南方沿海航线(中心为广州、香港),远洋航线以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上海、广州、湛江等为据点。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 1 “祖国心脏”—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夏季炎热且降水集中。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全国对外交往中心,北京的自然环境问题有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加剧,水资源匮乏;人文环境问题有人口急剧增长、交通拥挤、污染严重、住房紧张。 2 “华北门户”——天津市天津被称为“河海码头”,临海河和渤海,以纺织业和盐化学工业为经济支柱,海河治理措施有在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在下游开辟入海新河道。 3、“燕赵沃野”---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中南部为华北平原,耕地多,光照条件较好,是小麦、棉花的主要产地;临近京、津,适宜发展反季节蔬菜等新型农业,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利条件有:平原地表排水不畅,土地盐碱化,春旱夏涝等。 4、“辽海重地”----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南部,南抱渤海,东濒黄海,大连是东北地区的海上门户。鞍山、本溪铁矿资源,辽河油田石油多,锦州、沈阳煤炭丰富。鞍山市全国重要的黑色金属冶炼基地,有“钢都”之称。沈阳的重型机床和飞机制造业全国闻名。 5、“齐鲁大地”----山东省交通运输发达,京沪线、京九线、胶济线,尤其以公路运输最为重要。旅游资源:牡丹之乡(菏泽)、世界风筝之都(潍坊)、泉城(济南)、黄海明珠(青岛)、孔府、孔庙及孔林(曲阜)、泰山(泰安)。海洋资源丰富: 6、“富饶水乡”---江苏省是我国地势最为低平的省份。苏南地区指江苏境内长江以南的部分,是我国乡镇企业的摇篮。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湖泊,具有蓄洪、灌溉、水产养殖等功能,但水资源污染严重。 7、“东方明珠”---上海市是我国大陆南北海岸线中点,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世界著名的大港口。传统工业部门有:机械、纺织、化冶金等;新兴工业部门有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上海工业发展的条件: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和广阔的腹地。 8、“钱塘江畔”---浙江省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数量居全国首位。经济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区域经济格局已杭州为中心,以宁波和温州为先导,舟山渔场是我国鱼产量最高的渔场。 9、“东南侨乡”---福建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南方的重要林区,竹林面积居全国首位。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多分布在合理入海口附近,水运交通便利。福建是我国侨乡之一,旅游资源丰富。 10、“祖国宝岛”---台湾省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等200多个岛屿,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岛内西部为平原(1/3),台南平原最大,东部、中部山脉集中,浊水溪为最长河流。大部分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沿海为热带气候,每年受台风侵袭。森林资源丰富,有“森林宝库”之称;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大;农产品主要有水稻、小麦和甘蔗,水果主要有香蕉、菠萝和柑橘;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发达。台北为最大城市;高雄为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是新兴的重工业基地;台南是台湾最早兴起的城市,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 11、“岭南热土”---广东省毗邻港澳,加强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已形成规模庞大的加工制造业体系。广州市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深圳、珠海、汕头市经济特区城市,湛江市华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珠江是由西江、北江河东江汇合于广州后的总称,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外贸出口地区。 12、“繁华都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于广州、深圳相连;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周围岛屿;多低山丘陵。香港形成了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加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主导产业一向是对外贸易。交通运输业、旅游、信息、教育都很发达。 13、“海上花园”---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侧,背靠珠江三角洲,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建筑业等。近年来,澳门经济发展表现出多样化特征,工业以服装、玩具、电子、彩瓷和造船为主。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象征。 14、“锦绣之乡”---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江是区内最大的河流,灵渠沟通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中部平原、盆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主产粮食和甘蔗。省会南宁,柳州是最大的工业基地和铁路枢纽,桂林山水属典型的卡斯特地形。 15、“天涯海角”---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地势中间高周围低,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南海。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农业的主体是热带作物种植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湘教版 【篇一】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湘教版 世界的黄土积聚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称呼: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黄乡俗 情。 2.黄土高原上奔腾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鼻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的黄土积聚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以前提出过好多假说,此中“风成说”获得了广泛 的支持,即以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荒漠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超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损害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 (残留的高原 )、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会合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 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色: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由 (1)自然原由:黄土土质松散,多空隙,好多物质易溶于水;缺少植被保护;夏天降水会合,且多暴雨。 (2)人为原由:过垦过牧以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饶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农村,使得自然灾祸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以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流整改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纳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联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斜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分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口数目等。 【篇二】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湘教版 一、我国的农业 1、农业获得的成就 ⑴、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前列,此中棉花人均据有量超出世界水平。 ⑵、农业生产条件日趋改进。(生态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较单薄) ⑶、农业生产的地区布局趋于合理。 2、粮食作物的分布 ⑴、北方—小麦春小麦: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冬小麦:华北平原、渭河平 原。 ⑵、南方—水稻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3、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⑴、特色:①、经济价值高。②、技术要求高。③、商品性强。 ⑵、分布: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精讲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各地时间采用“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 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的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2、我国共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域,面积最大的是新疆,面积最小的是澳门。

主要山脉 (1)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1)分布:(空间上)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上)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大(南小北大)3、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夏季风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西北风 夏季风的进退: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南涝北旱”; 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北涝南旱” 5、我国的气候灾害 寒潮:急剧降温、霜冻、大风和雨雪天气; 梅雨: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即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间为6月初 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集中分布在西北、北方地区 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7、8月),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洪涝:主要发生在夏季季节,此时降水多。 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西北和华北地区最为严重 洪涝和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外流河: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珠江、辽河、黑龙江、淮河等。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要学好地理,首先,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它感兴趣,只有对它感兴你才会想要学,才能把它学好,所以大家一定要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一起来看看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欢迎查阅!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一) 自然条 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 主要作物 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 自然灾害 1、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2、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经纬度位置: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存在时差,南北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秦岭与淮河 秦岭与淮河是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甘肃、陕西、河南、安徽和江苏。这个区域的降水量线为800毫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的分界线。这个区域的1月等温线也经过此线。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在这里,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也在这里。 四大地理区域名称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秦岭与淮河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也是这个区域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是这个区域的主要植被,旱地是主要的耕地类型。这个区域的土壤包括东北平原的黑土和黄土高原的黄土。这个区域的特产包括东北三宝、洛阳牡丹和兰州白兰瓜。

这个区域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古代四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这个区域的资源非常丰富,包括煤、石油、铁等矿产资源。工业基地包括___、___和太原、西安、兰州等工业中心。这个区域也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如华北的旱情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第二节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包括秦岭以南和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这个区域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交错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这个区域的主要植被,平原地区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水田是主要的耕地类型,这个区域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是南方地区的商品粮基地,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是南方地区的热带作物基地。这个区域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包括钨、锡、汞、铅锌矿等。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尤其是云南。工业基地包括___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 农业 一、农业及其主要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 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种桑养蚕、栽培茶树的国家。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1、 粮食、肉类、花生、油菜子、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人均超世均。 2、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但基础设施仍较薄弱。 3、 农业生产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1、 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 2、 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 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 因地制宜:丘陵—副业、经济林;山地—林业; 平原盆地—种植业;高原—畜牧业;水域—渔业 第二节 工业 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我国工业的发展 1、 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2、 新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旧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城市,新中国一方面加强了沿海地区原有 工业和工业中心的建设,另一方面在中部、东北和西北地区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三、能源工业的分布 1、 最大能源的煤炭工业分布: (1)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山西省是我国产煤最多的首。 (2) 基地:山西的大同、阳泉;河北的开滦、峰峰;河南的平顶山;内蒙古的霍林河;黑龙江的鸡 西、鹤岗;贵州的六盘水、江苏的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 2、 第二大能源的石油工业分布: (1) 基地:黑龙江的大庆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和山东交界的中原油 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陕西和内蒙交界的神府—鄂尔多斯油田 (2) 新疆是未来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 3、 潜力巨大的水能开发地区: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松花江的上游。 四、钢铁工业的分布:钢铁工业大多分布在铁矿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如辽宁的鞍山、四川的攀枝花、 湖北的武汉;上海宝钢有靠近市场和便利的海运等条件。 五、机械工业的分布: (1) 主要门类和标志图案p15 (2) 基地:辽宁、上海—南京、北京—天津。 六、纺织工业的分布:门类有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基地有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 西安、武汉。 七、影响工业的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土地、水源等。 第三节 高技术产业 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之列;产业结构上呈多元化趋势。 二、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1、 三大高技术产业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2、 四大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 心的沿长江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为中心的沿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3、 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居世界首位。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一、重要作用:发展经济的先行官和纽带作用。 四、铁路运输: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四横五纵铁路干线;记P24图和表 1、 四横:1)滨洲——滨绥线;2)京包——包兰线;3)陇海——兰新线;4)沪杭——浙赣——湘黔 线——贵昆线; 2、 五纵:1)京沪线;2)京九线;3)京哈——京广线;4)焦柳线;5)宝成——成昆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