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包容性增长”,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时事观察)

“包容性增长”,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时事观察)

“包容性增长”,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时事观察)

日前,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胡锦涛主席发表致辞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具有极为丰富的含义。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实现包容性发展,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中国一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包容性增长”对于中国未来一个阶段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如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理解这一概念?如何把这一理念运用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制定之中?本期“时事观察”,为您解析这一全新时代命题。

参与和共享的发展才有意义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

应该使人民群众有充分的发言权,让他们享有行使民主权利的广阔空间,以求在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重建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认知,使每一个个体都能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中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最早是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提出:一个展望亚洲发展的报告中,提出要把关注的重点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

增长:引入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

“包容性增长”译自一个英语复合名词“Inclusive Growth”。其中的中心词“增长”,常常与“Economic(经济的)”搭配使用。在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中,“增长”被界定为不同于“发展”的概念。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指量的扩张,经济发展则还包括结构的调整;发展社会学更进一步把发展的概念,扩张到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重构,除了经济增长以外,发展还应该包括制度、社会、产业、管理的结构以及人的态度的变化,等等。

但是,尽管如此,因为“经济增长”更加直观,更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比较性,使“增长”仍然备受青睐。进一步说,虽然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社会发展,但经济增长毕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如果经济疲软、停滞乃至倒退,那发展又何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增长实为发展之必需。近年来,以“增长”为研究对象的新增长经济学活跃起来,将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中。而政府在教育、科研、法律等领域的开支,在传统理论中被视为公共消费,也被看作是具有生产性的公共投资。

包容:将所有人纳入发展进程

“包容性增长”中作为定语的“包容”,有着“兼容并蓄”或“兼容并包”的涵义,可进一步引申为“融合”。当其与“社会”搭配时,就成了社会学的一个常用的概念,一般被表达为“社会包容”或“社会融合”。实际上,亚行所说的“Inclusive Growth”,其中的“Inclusive”,也应该包含“社会包容”或“社会融合”的意思。

在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的概念体系中,“社会包容”的反义词是“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所谓“社会排斥”,针对的是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偏见,这种歧视和偏见建立在一个社会有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上。美国社会学家戴维解释说: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力,不愿意别人分享之,譬如他们担心移民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因而感到有必要对这些人加以社会排斥。

如今,在社会政策及相关领域中,这个词的指向已经被泛化,意指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阶层或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贫弱阶层或群体进行社会排斥。在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首脑会议上,“社会排斥”被视为消除贫困的障碍:“各种社会排斥过程无不导致社会环境动荡,终而至于危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

我们现在讲“社会包容”或者“社会融合”,就是要消除任何形式的“社会排斥”,将所有的人包容到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消除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和裂隙,使所有的社会成员,包括男性和女性,老年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健康人和病人、残疾人,富裕阶层、中间阶层和困难群体……都能够无障碍地融为一体。

包容性增长:将每一个个体融入发展之中

当“增长”一词被赋予新的更为积极的涵义,为了与传统意义上的“增长”和“经济增长”相区别,将“社会包容”作为定语,对重生的“增长”概念加以说明和限定,于是就构成了“包容性增长”的新概念。

就其内涵而言,“包容性增长”必须强调两个方面,即“参与”和“共享”,这也是“社会包容”的基本涵义。换句话说,只有在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参与”和“共享”时,经济增长才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参与”,1995年的哥本哈根“千年宣言”中曾有经典解释:“只有人——不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社群——成为行动主体,变化和发展才能产生”。因此,应该使人民群众有充分的发言权,让他们享有行使民主权利的广阔空间,以求在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重建关于发展的共同认知,使每一个个体都能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中。

关于“共享”,2005年联合国审视“千年宣言”的一个报告中指出,共享不仅是指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同时也是发展、安全和人权的共享。确实,没有发展,就无法享有安全;没有安全,就无法享有发展;不尊重人权,我们既不能享有安全,也不能享有发展。除非这些事业齐头并进,否则,其中任何一项事业都不会成功。

“包容性增长”和中国近年来提出的“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等思想,从根本上说是一脉相通的,都代表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胡锦涛主席此次提出这一概念,要在一个人口占世界近1/4的大国实现“包容性增长”,意义重大。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将这些思想付诸实践,尤其是要让人民群众都能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去共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包容”是民众发展的制度诉求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俞宪忠

包容性增长就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协同,具有显著的民本主义发展旨向,更关注民权民生,更能满足民众权利发展的制度公平诉求

在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通常面临着非常显著的制度约束,其实质就是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之间缺乏应有的包容性。经济增长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发展,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是制度公平,包容性增长就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协同。

包容性增长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内在一致性

包容性意味着制度公平,而增长则意味着效率,包容性增长涵括了制度的基本效能——公平与效率。

学界曾普遍认为,公平与效率相互排斥、不可包容。包容性增长理念的重大创新之处,就是重新描述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相互依存和良性互动的内在包容性。如果没有制度公平,就不可能将各种发展力量加以包容整合,因而就不可能实现效率改进,只有包容性的制度公平才有可能激活各种发展潜力,并造就经济增长和持续繁荣,公平是效率的动力源泉和发展引擎。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宏观经济的长期有效增长,国民大众则只能处于共同贫穷的发展

陷阱,而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的真正公平,只有持久性的效率增长才能为制度公平提供可检验性的雄辩证明。包容性增长理念实质上高度概括了公平与效率之间可以互相解释的因果机制,从而充分肯定了两者可以彼此证明的内在一致性。

包容性增长强调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

长期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平台是制度公平,也就是公众普遍具有同质均等的发展权利,只有权利同质、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才能实现包容性增长。

由此出发,包容性增长绝不允许国民之间不同的权利配置,绝不包容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垄断特权或多元分割,绝不容忍制度化地相互敌视或群体性地彼此仇视。制度公平是“望远镜”,能够为每个公民提供和谐稳定与公平合理的发展预期;制度公平也是“过滤器”,能够使那些遵纪守法和德才兼备的勤奋努力者获得成功;制度公平还是“润滑剂”,能够保障每个公民自主化地实现职业选择和自由流动;制度公平更是“助推器”,能够为每个公民的创新行为提供制度激励。制度框架本身要能够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兼容和彼此包容,这是经济长期繁荣与社会持续和谐的规则基础。包容性的权利安排和制度公平能够节省制度费用,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低成本推进。

包容性增长拒斥两极分化但保护合理差别

包容性增长的一个重要制度特征,就是国民大众对增长成果的合理共享性,拒斥穷者愈穷和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发生。但收入共享性也绝不意味着平均主义,而是要求公民贡献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对称性,由对称性所产生的合理收入差异,则能够获得社会各阶层的心理认可和理性认同。

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并不是平均富裕、同时富裕和同步富裕,而是先后有别和快慢有序的有差别共同富裕。如果贫困的成因不在于个人,而是由于致富权利缺失,制度不信任和群体性怨愤就会发生,潜在危机因此容易转化为现实危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社会动荡就会发生。制度分配权利并界定机会,如果制度公平,合理的收入差别则会为理性国民所认可和接受。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包容性增长不仅要求对增长成果的公平分配和普遍共享,同时也涵括了对合理差别的相互认可和彼此尊重,制度安排不仅要关注弱势贫困阶层的发展诉求,而且也要同时给予合法致富者可预期的充分安全感。

包容性增长的逻辑延伸就是包容性发展

社会发展不仅需要GDP增长和技术创新,而且也包容了制度优化和理念改进,同时还兼容了人口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其变迁过程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包容性经济发展由此成为包容性增长的自然逻辑延伸,这是以人口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所引领的经济增长。

人口发展和制度优化,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大特殊意义。在这个全球性文化激荡的知识创新时代,如果因单纯地追求GDP增长而忽视人口发展、制度优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更为重要的发展变量,将会迷失终极发展目的,缺失由制度支撑的长效机制,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也将会异化为国内总贫困(Gross Domestic Poverty)或国内总污染(Gross Domestic Pollution),“恶增长”的异化现象就会发生。在包容性基础上改进增长模式和优化发展方式,这将成为我们建构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包容性增长的国际扩展就是和平发展

我们可以将经济全球化理解为不同经济体之间相互依赖、理解和认同程度的日益加深,以至于谁也离不开谁,由此便凸显了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价值。

在全球化时代,国别之间的路径选择既具有显著的竞争性和多样性,但同时也提供了合作性和趋同性。因而迫切需要不同的经济体之间积极广泛地展开对话、沟通和交流,在相互学习、模仿和借鉴中,寻求相互间的彼此尊重、肯定和协同,以和平、合作和和谐的发展方式,获取差异化基础上的增长包容、市场兼容和文化共容。在经济均衡、市场优化和制度改

包容性增长(what is inclusive growth)中文翻译

什么是包容性增长 本文目的在于定义“包容性增长”这个词语。“包容性增长”常和其他一系列词语互相换用。包括“广泛基础增长”,“共享型增长”和“利贫增长”。本文在阐明它们之间的区别的同时也指出了其相似之处。 本文认为,在集中研究增长的速度与方式方面,有关包容性增长的分析有着明显的特点。传统意义上,贫穷与增长的分析都是被分开处理的。本文描述了旨在结合以上两种分析的概念要素,并且确认和有限发展国家特定约束的可持续包容性增长。 定义包容性增长 快速且可持续的减贫需要包容性增长来使人民对经济增长既有所贡献也有利可得成为可能。毫无疑问地,快速增长对于可持续减贫是必要的。但从长远看,若要让这种增长保持可持续性,它必须是跨越各种行业具有广泛基础的。也必须是包括了国家绝大部分劳动力的。这个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定义意味着增长的宏观和微观决定因素之间的直接联系。增长的微观层面指明了经济多元化和竞争的结构转变的重要性。这包括工作和公司的创造性破坏。 包容性增长涉及到了增长的速度和方式两个方面。这两者是相关联的。因此,也必须放在一起处理。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对于高速持续增长、减贫来说都至关重要。这个结论与《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策略(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委员,2008)》里的结论是一致的。委员会指出,作为容括公正、公平与机会的概念,同时也是市场与就业转型的保障,包容性是任何一个成功的增长策略所必需的因素。 包容性增长着眼于长远,因为它关注的是生产性工作而不是给受排斥群体增加收入而进行的收入再分配。短期内,政府可以用收入分配方案来减小作用于起动增长穷人收入的政策产生的负作用。但是长远看来,转移支付方案是不可能起作用的。即使在短期内也可能问题重重。在贫穷的国家中,像这种方案将会给已经吃紧的财政预算来来负担,而且理论上说来,年平均收入低于700美元的国家来说,通过收入分配来减贫是不可能的任务。最新的OECD 研究表明,即使在发达国家,收入再分配也不是针对特困人群贫困率上升的唯一解决办法。 包容性增长与“利贫增长”的绝对定义相一致,但与其相对定义不同。在绝对定义下,只要穷人获益了,那增长就是利贫的。而在相对定义下,只有在穷人的收入增长比总人口的收入增长要快的情况下,不平等才会逐渐减少,这时增长才是利贫的。然而,由于绝对的利贫增长可能是直接收入再分配的成果,因为这种增长是包容性增长,必须提高生产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简而言之,包容性增长是提高增长速度,扩大经济规模的增长,也是公平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的增长。 就不平等而言,无论是贫困还是非贫困家庭,相对定义带来的可能不是最好的结果。举个例子,在相对定义下,若一社会想实现利贫增长,那么以下这种结果是最好的:平均收入增长2%,贫困家庭收入增长3%。而以下这种结果则不是很好:平均收入增长6%,贫困家庭收入增长4%。虽然增长的分配形态倾向于前者,但在后面一种情况下,无论是贫穷还是非贫穷家庭,它们的境况都变得更好了。因此,相对定义才是最有意义的。我们可以用绝对定义来提高增长率,从而最快速地减少贫困。

包容性城市空间规划理念初探

包容性城市空间规划理念初探 引言 阿姆斯特丹这个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规划师的最伟大的艺术样板之一,是因为它是各种风俗习惯与制度、个性和机会三者在最恰当的时刻相会在一起融为一个综合体——刘易斯.芒福德 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改造自然与改造世界的传统观念,一些新观念使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也面临修正,现在生物界也议论起具有包容意义的共生理论了,已使达尔文的进化论发生了很大变化正被世界瞩目,也深刻影响到具体的城市设计体系,近代的城市设计师越来越关注城市的发展与命运,越来越重视城市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使世界不同城市文化体系包容共生,传统与现代包容。东方与西方城市文化共生共存,因此城乡规划应注重不同空间的塑造使其相互包容、创造繁荣,自由的充满人气与活力的自由空间,使每一空间都贯穿着活力。也使城乡规划的根本形态趋于丰富并极具人性化。创造人性化的多样性的宜居的21世纪城市规划典范!就城市空间的包容性发展来说将从城市规划的层面做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包容性城市空间规划发展 一、多样性的市民居住空间、生态群落与交流场所 首先应对于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的人们以及抱着不同目的到这里的来访者,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不同方向多层面的居住空间和更有魅力,开放的市民交流与各类活动场所,为此设计各种不同的功能空间组合。使整个城市具备包容性发展条件。 在城市空间设计中,我主张应重视以下各点: 1.1规划结构(空间关系) 对此社区应按不同需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全面的功能分区:休闲景观区、步行商业服务区,大型商业街区,金融商贸综合服务区,多层住宅区域,高端居住区、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区,市民广场区等。对各区的用地比例规模依据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前景作合理的控制。坚持包容性发展策略,以人为本,对各功能空间进行合理分区布与分区,并重视各空间有机联系,使各空间充满活力。例如广场与步行街的空间贯穿。文化中心与商业服务街区的关系。居住区与商业服务区联系等等。使城市空间形态趋与丰富均为创造良好的人气——城市的活力而作出努力。同时也融合了东方的“道”与西方的“场”的设计精神做到中西结合;丰富了设计语言,加强了城市空间的丰富变化及人文关怀精神、更加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共生共存及追求生活多样性的包容性设计理念。

实现包容性增长政府的价值导向很重要

实现包容性增长政府的价值导向很重要作者:朔料螺旋于2010-09-28 11:13:36 发表只看该作 者 实现包容性增长, 政府的价值导向很重要 《中国经济周刊》: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包容性增长”? 庄健:“包容性增长”和我国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和“协调发展”、“和谐社会”都是一致的,具体到经济领域和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都是有共同点的。如果能做到这些,也就能够最终实现“包容性增长”。 中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些目标都是很明确的,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排除一时或者局部的困难,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实现这个目标。这些需要更多地去讨论、形成共识,采取有关的改革发展措施去推进。 马晓河:首先,我国应该尽快地转变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其次,要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一些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要加快推进城镇化。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社会的繁荣富强稳定,都应该实现城镇化,只有这样,中产阶级或者中等收入者人口才会增加,社会才会形成一个中间多、两头少的“橄榄型结构”。这样,社会才能增加消费,只有消费占主流了,稳定才有坚强的保障,社会才能进步。 第四,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尤其是调整政府、企业和老百姓的收入分配结构关系,让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快一点。此外,还要调整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关系,让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得更快一点。 第五,政府下一步还应该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投入,尤其是应该加快在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汤敏:“包容性增长”跟“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相比,有更多的量化指标,也更具体了。“包容性增长”最终要惠及更多的

包容性的城市设计

文献阅读——《包容性的城市设计——生活街道》 序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无序蔓延等现象,造成土地利用效率地,城市交通进一步恶化,应采用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遏制城市盲目扩张,发挥城市空间的集聚效应,节约城市开发成本,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考虑到人们人文需求,挖掘、设计出更适合人们生活的城市空间。因此我选择了《包容性的城市设计——生活街道》和《寻找失落空间》这两本书阅读,希望对以后的理论学习有所帮助。 《包容性城市设计—生活街道》这本书第一部分对老年人上年纪后对室外环境感受上的不断变化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进而讨论了现有的室外环境的各种特性是如何帮助或阻碍老年人使用和享受室外环境的。第二部分提出了“生活街道”模型的六种设计原则,并对这六种原则展开论述。作者引用了大量带附注的总平面图、图片和线图,向读者展现了室外环境设计中所有等级的设计特征——包括街道布局、建筑形式、建筑细部。第三部分指出“生活街道”是包容性设计的最终目标,并对此进行了概念拓展。无论年龄多大、身体状况如何,人们都能够轻松地了解和使用按照“生活街道”原则设计的室外环境,这就是我们一直致力于追求创造的真正具有持久性的包容性社区。 读了本书之后对其中的几个重要的概念比较感兴趣,下面谈下我对它们的理解。 紧凑型城市 在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提出“紧凑型城市”概念,(即高密度、混合使用的城市),在现有城市土地上进行集约化发展,包括对棕色地域(工业用地)的重新使用,在靠近交通节点、交通设施的高密度地区做新的开发。紧凑型城市的政策后来被包装成“城市复兴”概念,政府力图通过城市复兴政策减缓广泛宣传的反都市化趋势,在棕色地域被重新开发后,政府鼓励人们重返这些更高密度的城镇和城市。因此,建筑师和规划师的任务就是创建“可持续住区”和“可持续社区”,鼓励那些能够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生活的设计,让人们愿意在那里长期居住,并以此为傲。 可持续社区 可持续发展社区为所有人提供了质量良好的生活,并为步行者和骑自行车者提供了安全舒心的环境。政府在政策上高度承认高品质设计是可持续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高品质设计?书中提出了高品质设计的七个设计原则,包括“场所具有自我特征”、“公共和私人场所明确分开”和“居住社区应带有有吸引力的户外场所”等,设计师还应知道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有什么(例如,有便利的通路,混合用途,吸引力,安全性,社区感和健康环境),书中还提到关于设计导则问题,一些具体的设计导则可以明确地指导设计,但是大部分导则却是空泛的,难以应用到实践中。高密度的社区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不仅仅考虑内部和外部功能,也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要考虑建筑风格和细节,以及外部场地、停车场的布局等。 包容性设计 生活街道与包容性设计的概念相辅相成。包容性设计是指无论使用者的年龄和健康如何,我们的设计产品、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都应该可以适合他们使用。 生活街道 书中提出了“生活街道”这个概念,它旨在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一种包容性的设计,也是包容设计概念的自然外延,可扩大到社区尺度、甚至是村庄城镇的范围。它是在可持续政策正不断发展,公众对可持续社区的需求日益壮大的历史环境下提出。 书中认为生活街道主要有两种类型: 1.当居民们变老时,可以在此生活得很轻松很愉悦,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继续住在家

城市规划中理想的规划与规划的理想

城市规划中理想的规划与规划的理想 摘要: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中,城市规划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理想的规划和什么是规划的理想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理想规划应具备的条件,及理想规划面临的问题,最后得出理想的规划源于规划的理想,要实现规划的理想应先实现好一个个理想的规划的结论。 关键字:城市规划理想规划规划 1基本概念 规划:规划,就是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的一整套行动方案。 理想:理想,是对在现实环境中根据科学和逻辑推测出来可能实现的结果的憧憬。理想具有可操作、可实现性。同时,理想是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 理想的规划:理想的规划既有科学的合理性,又有行动的可行性,同时符合这个理想发出者的需要的规划。理想的规划的实现,要依靠根据规划制定的一个个具体的计划。 规划的理想:规划的理想是通过今天的一个个理想的规划组合起来,以很好的解决一个城市、地区、国家、以致人类生产生活遇到的问题,最终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从某种层面上理解,理想的规划是基础,一个个理想的规划有机整合成一个整体,最终便构成了规划的理想。 2.制定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及作用 城市规划不仅包括交通、建筑布局等基本硬件的规划,也包括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发展定位、方向、开发技术开发区等的软性因素进行规划。 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城市发展的促进和推广政府是主导力量。特别是在政府掌握大量资源而民间资源发育不完善的条件下,通过规划来引导城市的发展是必经之路,而这类政府促进方法常用的手段便是开发大型的标志性项目,也即面向社会相关领域的专家,规划师等对政府所期望的项目进行规划的招标。【1】】从城市规划的含义解析,城市规划通常具有三重作用: 第一,城市规划通过对城市的起源、发展及演变进行分析,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追溯,以及判断城市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状态的内在关联性,然后概括城市地域空间的分布特征。以全面的解析这座城市是如何发展而来,其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促进作用又是什么。比如说历史文化遗迹、名城。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该城市进行系统的分析,这回使一些原本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价值得以认识、开发。也就有利于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防止他们被盲目的破坏。

包容性竞争及发展

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 在场的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01034班的陈祥乐,很高兴能够以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站在这里讲话,心里有点紧张,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言归正传,昨天收到演讲题目的时候我很是迷惑。首先,包容的字面意思是宽容、容纳。书上说包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那和发展有什么联系?于是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关于包容性发展的介绍才知道,原来“包容性发展”是胡锦涛主席在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开幕式演讲中提到的,并且被选定为2010年年会的主题。该主题的含义就是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我所理解的包容性竞争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前提下,还要顾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经济建设固然重要,它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没有了经济基础,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谭。但是过于激烈、无序、残酷的强调经济发展,势必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动荡、对抗,最终也无多少和谐可言,甚至可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陷入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之险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包容性”的态度看待问题。我们不只要做到经济上与发达国家比拼、抗衡,还要拿出一部分经历来投入到我们的生态环境,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化等方面上来。例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更是体育竞技乃至更高的体育精神上面的竞争。这一点我们国家做的非常出色,2008年奥运会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还有我们的载人航天技术,核武器方面的研究等,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例如科技的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计算机的研究与应用等等,然而这些方面的竞争同样的也都体现了竞争的包容性,因此我们也要在这些方面投入一定的精力,争取更全面的发展。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已成为我国新阶段中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包容性发展要求机会供给、竞争参与及收益分享的有效协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将会停滞不前。但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30年前,我们感叹中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过低,还不到0.3,那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30年后,我们又进入到了另一种不正常状态,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一跃而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锐变对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是极其不利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结构在这种状态下其实并不稳定。 理论上看,一个国家内部最为稳定的结构被认为是椭圆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资源性的收入能够很好地补偿低收入群体。而现在来看,巨大的基尼系数使我们相信中国的社会结构似乎和金字塔模式更为接近。在金字塔模式下,国家所能获取的资源并不能很好地维系金字塔底部庞大人群的更好的需求,也难以创造足够的机会使金字塔底部人群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进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金字塔底部的人群在不受制度限制的情况下,进入到椭圆形的中部去,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要课题。 如果单纯依靠政策的补给,显然是力不从心和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的是基于自然生存法则的、能让每一个自由人都有机会受惠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原先的发展模式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包容性的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中国未来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年11月,胡总书记出席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就世界经济增长

切实转变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两面性的现象

切实转变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两面性的现象 李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由工业化引导,是现代化的两个引擎之一。能否走出一条健康的城镇化道路,不仅关系到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关系到我们能否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之际,《中国经济时报》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产业升级和城镇化转型”为主题,举办经济前瞻论坛,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们国家经历了人类社会规模最大的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在从1978年到2012年的34年间,这34年对一个人来说,是不短。但是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民族发展来讲,应该是不长的时间。而在这段短短的时间里面,我们城镇人口增加了五亿四千万,比目前的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四国的人口总数还要多出两千万,这个令人震撼的过程,也是城乡面貌大为改变,人民生活大为改善,社会文明程度和国家现代化水平大为提高的过程。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这个过程也伴随着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过快消耗,造成了城市污染排放物的快速增长,形成了社会阶层贫富以及享有社会公共产品服务差距的过度分化。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我们必须加快城镇化转型,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化的城镇化道路,否则不仅我国的城镇化难以持续,而且也会大大增加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城镇化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自然发展过程。同样,也是复杂的社会发展过程,涉及到人口的空间转移、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变迁、文化的演进,以及体制的变革。 与之相对应,城镇化转型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它涉及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撑的不同方面,基于对当前城镇化存在突出问题的分析,我们感到城镇化转型主要包括城市增长方式的转型,城市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城市文化品格的再塑和城市管理方式转型,四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我重点就城镇化转型中的城市发展问题谈几点看法,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城市增长方式转型是城镇化转型的基础和核心 一、城市增长方式转型是城镇化转型的基础和核心。城市是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聚集的中心,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舞台。城市如何高效利用各类生产要素,以实

包容性发展视角下的我国城市治理发展趋势探析

包容性发展视角下的我国城市治理发展趋势探析 内容摘要:本文在明确了包容性发展和城市治理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外和国内城市治理模式的变迁,并总结了国外城市治理模式的启示和我国城市治理模式的特征。在包容性发展视角下,分析了我国城市治理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城市治理以人为本均衡发展多元参与 包容性发展与城市治理的内涵 (一)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国海南举行,其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胡锦涛以“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正式使用包容性发展概念,并且阐述中国对“包容性发展”的看法以及中国在“包容性发展”上的实践。 包容性发展,顾名思义,既强调“包容”又强调“发展”,其落脚点在“发展”,而发展的模式则在于“包容”。包容性发展,它关注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国民的实际需求、可行能力、发展环境与机会以及利益分配,追求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全面协调发展,因而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首先,包容性发展不仅非常重视弱势群体,同时也非常重视其他国民的需求满足、利益分配、能力提高和发展机会;其次,包容性发展不仅包括利益共享,还包括发展主体上的人人有责、发展过程的机会均等和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高传胜,2012)。 (二)城市治理的内涵 城市治理就是将治理运用于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是一种为了谋求城市中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把城市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都包括在内的整体地域治理概念(王佃利,2009)。城市治理也是一个过程,是以政府为主体运用和动员社会及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充分鼓励公众参与,在平等的基础上按照参与、沟通、协商、合作的治理机制,所进行的一种解决城市宏观和微观问题,提供城市公共服务、增进城市公共利益的政治过程和利益整合过程。 城市治理的核心是实现城市公共利益最大化。城市公共利益是城市中主体利益的总和,城市各主体利益实现是城市治理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地体现为各个治理主体的利益分配的情况。城市治理机制的目标就是通过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及市民社会部门在利益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城市公共服务决策、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各主体之间要保证在实现“共赢”的基础上确保公共利益的不断提升(王伟,2009)。 城市治理的目的是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市民是最直接的效益相关者,

包容性社会发展:从理念到政策

包容性社会发展:从理念到政策 提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回顾了包容性社会发展相关理念的历史演进和理论脉络,对包容性社会发展的概念、政策要素和战略路径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我国关于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探讨和政策实践。文章指出,包容性社会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独立的社会发展计划,是真正以社会自身为政策目标的发展理念。在战略层次上,“包容性”作为社会发 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不仅应该成为社会发展主流范式的核心理念,更应该操作化,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政策体系。关键词:社会包容包容性发展包容性社会发展一、引言 在战略层次考量社会发展范式,不仅是社会政策的基本视角,更是社会理论的内在企求。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主要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所在。冷战结束后,“包容性”理念和政策逐 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青睐。不过,关于“包容性”的含义众说纷纭,其政策赋值更是取决于不同 的发展语境。因此,不仅是实践领域,理论界对包容性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也莫衷一是,不同的学科背景往往有不同的取舍。这些主要由国际机构提出的概念,比如“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不可避免地体现了建言者的机构宗旨和诉求,将“包容性”镶嵌于经济增长的话语体系中,进而受到经济发

展理论和政策体系的接纳和推崇。在社会学话语体系中,“社会包容”并不是一个经典的概念范畴,尽管其思想源远流长。所以,社会学家们并未对国际机构提出的“包容性社会发展”概念有敏锐和充分的解读。但从现实经验看,包容性社会发展理念正逐步成为社会政策规划的主流思想。因此有必要对“包容性”相关概念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渐进的实践形式进行回顾和梳理。二、理念及相关概念发展包容性社会发展(inclusive social development)具有深厚的理论思想渊源。早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于“团结”的界定,以及后来印度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所言的“人类发展”,都从不同方面为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溯源和实质机制。可以说,包容性早就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议题。从社会学视角看,包容性社会发展的理念来源于社会整合、社会融合、社会凝聚等众多概念和思想。(一)理念来源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是个含义丰富或者说语焉不详的概念。兰德克曾指出,无法给出一般意义的社会整合概念,但可将其分为四类:文化整合、交流整合、功能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Landecker,1951:332-340)。社会整合的内涵连续来源于社会学的宏大叙事,诸多经典社会学理论包含了社会整合元素,如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以及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等等。斯宾塞通过类似有机体生长

近五十年城市规划理论演变

从雅各布斯到紧凑城市:近五十年城市规划理论演变 摘要:文本选择了近五十年来有关西方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12本经典译著进行回顾。从1961年出版的《城市发展史》和《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七十年代的《城市设计》、八十年代的《拼贴城市》、九十年代关于历史街区的理论,到近年研究亚太城市和高密度紧凑城市的相关理论,本文的研究试图从中探寻人类理解城市、发展城市、设计城市的思想变迁脉络,以期对当下各类城市实践提供参鉴。 关键词:规划理论、城市设计、历史街区、紧凑城市 城市是一个如此迷人的话题,之所以把时间倒退到五十年前而不是更久远的年代,是因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在1961年,两部对规划理论产生深远影响的巨著正式出版:《城市发展史》和《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它们从各自的角度颠覆了二战之前的经典现代主义建筑与城市规划的理论。提出了更人文、更富有包容性的规划主张,而且颇有意味的是:这两位作者其实都不是城市规划师。 《城市发展史》(The City inHistory,1961)是学术界第一次通过多维视角,系统地阐述城市起源和发展的专著。作者芒福德(LewisMumford)是一位杰出的技术哲学家,他将城市的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活动与城市规模、结构、形式和设施等的演变结合起来,并揭示了这两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土地空间、经济空间、文化空间,而且是一个更高文明层级的社会空间。对于这样的研究对象,仅仅从城市规划角度去研究它,那是远远不够的。芒福德强调城市研究者的首要任务应是了解城市更远古的结构和更原始的功能,因而把类似于后来城市功能之一的“贮存生命的容器”上溯到人类还未出现的史前时代。他没有将各种典型的重大事件和原因影响之类的直接点出,而是以自己的思想方式和表达方式来述说文明与城市起源发展的关系,同时又不显得生硬,可见功力深厚,以及内心坚定的信念。虽然本书名曰“城市发展史”,但其论述对象多是西方城市,上古有北非和西亚,中世纪在欧洲,近现代又侧重美洲,东方城市特别是中国很少提到,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可能出于芒福德从来都是坚持亲身经历与观察的研究方法,他因没有到过中国,无法描述东方城市文明。然而有趣的是:芒福德在书中引用的最后一幅插图竟是张择端绘制的《清明

中华文化中包容性与经济增长中包容性的思考

中华文化中包容性与经济增长中包容性的思考 ——读《中华民族生命之根》有感 杨义先生的文章中交融着理性与情感,读后让我感受很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渠道,也是我们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重要根基。面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给我们留下的浩瀚的优秀文化,除了深深的敬畏之情之外,我想就是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的幸运感,以及薪火相传的责任感,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有义务将之继续传承。 杨义先生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总结为四点:第一,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性;第二,文化哲学的包容性;第三,文化血脉的充沛性;第四,文化景观的丰美性。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规划的提出,真正体现着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包容性。 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是公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合和融合,形成包容的多元统一体。如在相当早的时期,在黄河流域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汇聚和逐步融合的核心,即早期的华夏文明,正是凭着她的包容精神,把周围的异族吸引进了这个核心。她拥有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体系。这样的民族的一个重大的特点就是重包容,有强大的同化力合顽强的生命力。同任何一种绵延至今的文化一样,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知道现在还生生不息,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包容并蓄。这也解释了为何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的生生不息。陈寅恪说:“中国是文化大于种族”,就是说不同的种族之间的矛盾可以用文化来包容,和而不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儒学主张泰山不择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这种精神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有包容才能越做越大。这种包容由炎黄文化作为宗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是以其强大的同化力为前提的。它用这种强大的同化力去影响和改造外来文化,使之具有中国的特色。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是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心理文化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不仅不能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还有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从而丧失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由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包容精神,其结果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同化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进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却并没有使中国文化丧失其特有的本色。一切外来文化一旦进入中国,便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社会强烈的宽容气氛,甚至使得一些独立性很强的外来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合于中国文化的整体之中。

北京包容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北京包容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在厘清包容性发展维度的基础上,制订了北京包容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了权重,计算出北京包容性发展的具体分值。从深层次反映北京包容性发展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指标体系;经济发展 一、北京包容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 包容性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它主张实施一种更加全面、更加公平、更加和谐的发展路径,有着丰富的理论内容。这就需要从发展的主体、过程和结果等几个方面去考察包容性发展的要素结构和逻辑框架(见图1)。 (一)发展主体的普遍性是包容性发展的逻辑起点 发展主体的普遍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口构成、发展机会与参与程度。这三方面因素决定了发展主体的普遍性程度。 1. 人口构成 人口构成是人口存在和运动的形式,它是指依据人口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特征(如自然、社会、经济和生理)来描述人口内部关系。人口构成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口构成要与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无论是人口总体还是人口主体部分的劳动力人口,都必须与包容性发展保持着一种协调。如果这种协调被打破,人口构成将会影响到包容性发展的运行条件,阻碍包容性发展的实现。根据反映人口性质的不同标志及人口构成因素的特点,可以将人口构成分为三大类: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和人口的地域构成。 人口的性别结构和人口的年龄结构是人口自然构成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发展方式是影响人口自然构成的主要因素。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个体的经济参与度高,出生率低,年轻人口比重较低,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女性人口略多于男性人口,其性别比较低;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个体的经济参与程度有限,人口出生率高,年轻人口比重较大,同时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难以跟上实际要求,女性死亡率较高,男女平均预期寿命较接近,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其性别比较高。① 人口的产业结构和文化结构是人口社会经济构成的两个主要方面。人口的产业结构是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行业的就业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关系,人口的产业结构是由产业结构所决定的,并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而变化。包容性发展下人口产业结构体现出第一产业人口较少,第二产业人口稳定,第三产业人口比重较大的特点,物质生产领域人口与非物质领域人口比重均衡。

中国社会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中国社会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城市规划 理论之思考 ——和谐社会的城市社区建设 课程: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 学院:建筑学院 任课老师:蔡辉 成员:李会会李美辰 曾娟马西娜

中国社会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之思考 ——和谐社会的城市社区建设 摘要:长期以来,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下,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体制是一种在城市街区范围内以单位制度为主体,以社会控制为目标,以管理的单一性、行政导向性为主要特征,以管理范围和内容的全能性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制,因此,社区的真正概念,是在这种单位制社区逐渐被打破后,才被我们熟知的。而城市社区的治理问题,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和谐社会下城市社区的建设和演进,分析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城市社区规划现状,并根据现状的分析和总结提出我们对和谐社会下现代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的构想和建议。现代城市社区的规划建设,不是一整套规则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关键字:和谐社会城市社区生态社区绿色社区开放社区主题社区和谐性社区 一、和谐社会、城市社区的概述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也是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 根据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现阶段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基本表现为社会主义民主能得到充分发扬;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包容性

“中国梦”为何极具包容性? “中国梦”就是“让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所以“中国梦”很美,她美在包容。所谓包容,就是不一定以完美的秩序发端,但演化越深,就越包容和谐、就越接近美好的梦想。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做人如此,发展也是如此。“包容性发展”就是容得下不同的思想,容得下不同的利益,她尊重差别,却从不放弃“大同”的理想;“包容性发展”既强调机会的平等,又兼顾结果的平等,她追求公平正义,但又不急于求成。 “中国梦”有一个“包容性发展”的内核。李克强总理说,“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不论是怎样的财富创造者,是国企、民企还是个体经营者,只要靠诚信公平竞争,都可以获得应有的收获。”无论是“约法三章”让政府过“紧日子”,还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看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是为了抑制畸形利益格局的自我强化,都是为了打破基本生产要素的垄断,都是为了弥合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都是为了补齐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缺位”……这是一种倡导机会平等的发展,是一种让人们积极参于其中、又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梦想。 “中国梦”有一个包容并蓄的文化基因。文化凝聚着价值观念、物质生产、生活方式,这些是中华民族获得认同感的根系,是我们国家维系统一的纽带。“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想要复兴一个民族,一定离不开繁荣她的文化。 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其精神实质就是包容。“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千年来,源于印度的佛教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传统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一个支柱;百年来,源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文化,成为我们建党建国、改革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文化容得下一切符合历史规律、符合人民需求的多样文化。对比其他文明古国,唯独中国文化绵延不绝,这归因于中国文化的包容。对比中国近代史上的各种梦想,唯有当前的“中国梦”前途远大,这归因于“中国梦”的包容。 “中国梦”有一个渐趋成熟、日益包容的发展过程。建国以来,我们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尊重彼此不同的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始终尊重彼此不同的发展道路;新一届领导集体履新以来,我们凝聚了“中国梦”的共识,“中国梦”淡化了意识形态,力图让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用于民生,这是对中国人民幸福的负责,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所以说,“中国梦”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很少有一个梦想像“中国梦”这样包容。

包容性增长

论包容性增长与城市经济发展 [摘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重要场合发表了关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讲话,引起全国上下广泛学习包容性增长的现象。本文针对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对包容性增长进行释义;随即讨论包容性与城市发展关系,进而讨论包容性增长的实践问题,为中国包容性增长的现实意义做出探讨。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城市经济贫富差距 包容性增长的提出 2010年3月,联合国人居署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主办了第五届世界城市论坛,论坛主题即为城市权利促进城市平等。在城镇化进程中,并非所有城市人口和团体、社会群体都享受到同等的发展机会,同样享受到同等的城市服务。针对以上问题,论坛提出了六个讨论的议题,包括如何促进城市的权利,如何促进城市的平等、建设包容性的城市,如何平等地获得住房和基本城市服务的权利,如何面对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治理和公众参与,以及如何建设可持续的城市。 同年9月,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指出,“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就包容性增长达成共识,提出要更好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创造就业机会,造福广大民众。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提倡将包容性增长加入“十二五”规划内,认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可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由此,中国国内开始了对于包容性增长广泛的学习和探讨。 包容性增长提出的意义 当前中国已经步入一个城市化加速的时期,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明显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随之而来土地、户籍等诸多问题,对社会经济已经产生重大影响,一些制度问题也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瓶颈。同时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目前贫富差距十分悬殊,这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产生的最根本弊病之一。社会发展的成果不能为广大百姓所共享,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经济增长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受益,有的人受益多,有的人受益少,特别是贫困人口受益更少。如果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势必会

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理论与包容性发展

收稿日期:2011-04-21 作者简介:刘甜(1985-),女,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哲学。 代价是始终存在于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矛盾现象。所谓代价,是指人类社会在实现发展进步的实践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消极后果。从代价的角度可将社会发展分为三种形态:无代价的发展、 高代价的发展、低代价的发展。无代价的发展是指在发展过程中,不付出任何代价的发展,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发展模式,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因此,在实践中只存在高代价和低代价两种发展模式,这两种发展模式都是在一定的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传统发展观是一种高代价发展观,近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也就是包容性的发展观,这是一种低代价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代价理论。 一 把社会历史发展与代价联系起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历史所坚持的一贯方法,这一方法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揭示了代价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在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导致的伦理道德败坏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深刻地揭示了代价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首先,在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迅速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长,社会制度也相应地得到调整和改变。但与此同时,与资本主义相伴相随的为富不仁、劳资对立、贫富悬殊的这一社会代价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为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了“物的世界的增殖和人的世界的贬值”等论述。这表明了社会历 史发展所具有的 “悲剧”性质。然而“喜中有悲,悲中有喜”这一二律背反现象反映了历史自身的辩证逻辑,即历史总是通过自我否定乃至对抗来达到自我肯定和进步。其次,自工业革命以来,在西方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人类改造大自然过程的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急剧恶化,人口膨胀、 资源面临枯竭、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付出了严重的环境代价。 其次,它提出了评价代价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代价的产生和付出总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社会发展付出代价又是以历史前进作为补偿的。马克思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 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2] 这揭示了代价是社 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再次,提出了扬弃代价的正确途径。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异化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他指出在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人类总体对自然界的支配能力越发展,人类个体的发展就越片面,自我异化就越严重。但是,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发展也创造着最终扬弃异化的条件,他坚信:“自我异化的 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 [2]最后,还提出了以最小的代价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原则。社会进步要付出代价,这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但是,我们不能借口代价与发展的统一性来否定、 忽视两者之间的对立性,因为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 可见,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历史发展与代价联系, 浅析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理论与包容性发展 刘 甜 (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包容性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代价理论,指出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走低代价的发展道路的一些措施。包容性发展奉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代价论;包容性发展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1)03-025-02 第29卷第3期Vol.29,No.3西安社会科学Xi'an Social Science 2011年6月June.,2011 2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