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奥数钟面上的数学 教师版

小学奥数钟面上的数学 教师版

小学奥数钟面上的数学 教师版
小学奥数钟面上的数学 教师版

第十三讲 钟面上的数学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时间.要知道时间,我们就

必须学会认识钟表.对于钟表,你知道哪些知识呢?

认识钟面

认识时间是小学一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这节课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开课之前让学生来复习认识时间的方法,是为了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基础.有了复习内容的铺垫,在后面的新授内容中,我们就可以把认识时间和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钟面直观的教具来学会时间的简单计算.因为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来理解时间问题.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和12个数字.较短的针叫做时针,较长的针叫做分针,另有一个细长的针叫做秒针.

钟面上把一圈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相等的5个小格.这样,钟面上一圈共有60个相等的小格.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l 小时;分针走l 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时间单位是:时、分、秒。

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 当时针走过1个数字时,分针就走了1圈,即:l 时=60分 当分针走一小格时,秒针就走一圈,即:1分=60秒 通常我们把15分钟叫做一刻钟.即: 1刻钟=15分

认识整时刻

小结:当分针指着12的时候,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认识几时半

认识几时几分

小结: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数字12起,顺时针走过多少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教学思路】在这讲中,因为学生使用的教材不同,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已经会认识几时几分,使用北师大教材的学生只学到认识整时刻和认识几时半。在这里认识几时几分的时候,老师要多花些时间,照顾到整体的水平。

拓展练习

1、读一读,连一连.

2、我会画。

【答案】注意强调时针和分针的长短。

时间的计算

请按要求填写下面的时刻.

现在时刻( 5:35 )现在时刻( 7:32 )

现在时刻( 1:50 )现在时刻( 9:09 )

10分钟前是( 1:40 ) 19分钟前是( 8:50 )

【教学思路】这题先是让学生认识时间,然后再计算过几分以后是多少,具体分析如下:

(1)现在的时间是5:35,再过7分钟,也就是分针从35开始要继续往前走7分钟,35+7=42,时针还在5和6的中间,所以7分钟以后应该是5时42分.

(2)现在的时间是7:32,再过半小时,也就是分针从32开始要继续往前走30分钟,32+30=62,1小时=60分,62-60=2,分针到了12以后满了60分钟后,又继续向前走2格.时针就从7走到了8,所以半个小时以后应该是8时零2分.

(3)现在的时间是1:50,10分钟前,也就是分针从50开始要后退10小格,50-10=40,这样分针就到了40,时针还是在1和2之间,所以10分钟以前应该是1时40分。

(4)现在的时间是9:09,19分钟前,也就是分针从9开始要后退19小格,后退9格就到了9:00,还要继续往后退10小格,60-10=50,这样分针就到了50,时针也后退到了8和9之间,所以19分钟以前应该是8时50分。

拓展练习

口算,看谁算得快?

现在时刻: 5:08 现在时刻: 6:45

过10分钟后是:( 5:18 )再过一刻是:( 7:00 )

现在时刻: 9:47 现在时刻: 3:58

再过34分钟是:( 10:21 )再过2小时是:( 5:58 )

现在时刻: 10:55 现在时刻: 4:10

30分钟前是:( 10:25 ) 40分钟前是:( 3:30 )

【小结】我们在计算时间时,也要注意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小时”和“小时”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当“分”和“分”相加满60分,就要向“小时”进1;当“分”和“分”

根据下面的要求,写出每辆车发车的时间.

【答案】

找规律,画一画.

【教学思路】老师先让学生写出给出的每个钟面上的时刻,然后再来找规律.

(1)观察下表,我们发现从第一个时刻开始,后面每个时刻都比前一个时刻多15分钟,第三个时刻是5:45,第四个就应该是6:00.钟面上应该表示出6:00.

(2)观察下表,我们发现从第一个时刻开始,后面每个时刻都比前一个时刻多1时30分,第二个时刻是2:00,第三个就应该是3:30,第四个时刻就是5:00.钟面上应该表示出3:30.

答案:(1)(2)

拓展练习

(1)妈妈早晨7:00出门,中午12:00回到家里,妈妈外出了几个小时?

【教学思路】7:00就是7时,12:00就是12时,从早晨7时到中午12时,时针从“7”走到“12”,走了5大格,正好是5小时,列式计算为:12-7=5(时).

(2)小刚放学回家就写作业,如图:

小刚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的?到什么时候写完?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教学思路】从钟面上看出,小刚从4时10分开始写起,到4时40分写完.从4时10分到4时40分经过了30分钟.所以小刚一共用了30分钟的时间.

小新早晨8:00到校,下午4:OO离开学校,问:小明在学校多少小时?

【教学思路】早晨8:00就是8时,而下午4:00,时针已从12 时走过,于是我们分两段来计算:从早晨8:00到中午12:OO,经过了4个小时,从中午12:OO到下午4:00,也是经过了4小时,4+4=8小时.列式计算为:(12-8)+4=4+4=8(时).

拓展练习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经过的时间.

【答案】

课外练习

周末你有什么安排呢?请你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吧!

附加题

(老师可根据自己的课堂进度灵活处理讲义内容,附加题仅供老师参考使用.)

小梅有一只手表,她发现自己的手表比爸爸的手表快1分钟.可是爸爸的手表比标准时间慢1分钟.想一想,小梅的手表准不准?

【教学思路】因为爸爸的手表比标准时间慢1分钟,换句话说,标准时间比爸爸的手表时间快1分钟,而小梅的手表就是比爸爸的手表快1分钟,所以说小梅的手表是准的.

一家商店的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了上午开门的时间和下午关门的时间.你能算出这家商店一天营业几小时吗?

【教学思路】上午8:00就是8时,而下午7:00,时针已从12 时走过,于是我们分

两段来计算:从早晨8:00到中午12:OO,经过了4个小时,从中午12:OO到下午7:

00,也是经过了7小时,4+7=11小时.列式计算为:(12-8)+7=4+7=11(时).

小丽家的钟停了,电台广播下午2点时,妈妈跟电台对表,不小心把时针与

分针颠倒了,小丽放学回家见钟才2点整,大吃一惊.问:小丽回家时,正确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正确时间颠倒后

【教学思路】电台广播下午2点时,妈妈把时针和分针颠倒了,此时钟面上的时间为12时10分,小丽放学回家见钟是2时整,则钟走了1时50分,所以,这时正确的时间是3时50分.

练习十三

1. 看图写出小红一天的作息时间.(用电子记时法表示)

答案:小红起床的时间6:30,早餐时间7:15,上课时间8:20,下午放学时间3:50,新闻联播7:00,休息时间9:00.

2.下面的钟面上所表示的是爸爸外出和回家的时刻,写出这两个时刻,并计算爸爸外出多少时间.

答案:爸爸外出是:8:30,回家是:11:30,爸爸外出的时间是:3小时.

3. 1节课是40分,从9时30分开始上课,下课时是( 10 )时( 10 )分.

4. 找规律,画一画.

答案:第一题第四个钟面上的时间应该是10:00.

第二题第三个钟面上的时间应该是4:30.

5.爸爸上午9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爸爸一天上班的时间是几小时?

答案:(12-9)+5=8(时),爸爸一天上班的时间是8小时.

6. 一部电影在3时lO分开映,4时50分放映结束,这部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答案:4时50分-3时10分=1时40分,这部电影放映了1时40分.

小学奥数钟面上的数学 教师版

第十三讲 钟面上的数学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时间.要知道时间,我们就 必须学会认识钟表.对于钟表,你知道哪些知识呢? 认识钟面 认识时间是小学一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这节课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开课之前让学生来复习认识时间的方法,是为了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基础.有了复习内容的铺垫,在后面的新授内容中,我们就可以把认识时间和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钟面直观的教具来学会时间的简单计算.因为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来理解时间问题.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和12个数字.较短的针叫做时针,较长的针叫做分针,另有一个细长的针叫做秒针. 钟面上把一圈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相等的5个小格.这样,钟面上一圈共有60个相等的小格.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l 小时;分针走l 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时间单位是:时、分、秒。 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 当时针走过1个数字时,分针就走了1圈,即:l 时=60分 当分针走一小格时,秒针就走一圈,即:1分=60秒 通常我们把15分钟叫做一刻钟.即: 1刻钟=15分

认识整时刻 小结:当分针指着12的时候,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认识几时半

认识几时几分 小结: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数字12起,顺时针走过多少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教学思路】在这讲中,因为学生使用的教材不同,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已经会认识几时几分,使用北师大教材的学生只学到认识整时刻和认识几时半。在这里认识几时几分的时候,老师要多花些时间,照顾到整体的水平。 拓展练习 1、读一读,连一连.

(完整版)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教师版)(2)

平均数问题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例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解析】(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 (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 (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 由(1)(2)两个等式可知: 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 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小试牛刀】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解析】甲113 丁77 【例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解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小试牛刀】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解析】9人 【例3】★五一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是91.7分,五一班有多少名同学? 【解析】98分比89分多9分。多算9分就能使全班平均每人的成绩上升91.7-91.5=0.2(分)。9里面包含有几个0.2,五一班就有几名同学。 【小试牛刀】五(1)班有40人,期中数学考试,有2名同学去参加体育比赛而缺考,全班平均分

小学奥数公式大全

小学奥数公式大全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 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2020小学奥数测试题

2020小学奥数测试题 【例1】 一次甲、乙、丙三位朋友乘一辆出租车出去办事,出发时三人商量好,车费由三人合理分摊。甲在行到6千米的地方下车,乙在行到12千米的地方下车,丙一直行到18千米的地方下车,共付了36元车费。请问:三人应该分别承担多少元? 解析:先根据题意,把全程看作单位“1”,先求出甲、乙、丙三人的路程比为6千米∶12千米∶18千米=( )∶( )∶( ),因为按路程远近付款,路程比即付款比,然后运用按比例分配知识进行解答即可。 变式练习1:小王、小明、小军春游结束后,三人从学校合乘一辆出租车回家。三人商定,出租车费要合理分摊。小王在全程的处下车,小明在全程的处下车,小军在终点下车,车费共461423元。请你设计三人车费的分摊方案。 【例2】 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5,转来2名女生后,兴趣小组男生人 数恰好是女生人数的,现在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34解析:由题意可知,女生比原来增加了2人,男生人数没有变化。因此,可以把男生人数看作 单位“1”,根据题意可知,原来女生人数是男生的,转来2名女生后,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5443由此可得出2名女生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因此就可以把男生的人数求出来,最后求出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变式练习2:航模一班和航模二班的人数比为8∶7,如果将航模一班的8名同学调到航模二班去,那么航模一班与航模二班人数比为4∶5,原来这两班各有多少人?

口算:  32.6×0.1= 0.36×4= 8.7×20%= 16.4÷40%= 3.14×0.6=  6÷48= 5∶1= 6∶0.2= 8∶20= 7∶3.5= 例1 1 2 3 甲、乙、丙的路程比为6千米∶12千米∶18千米=1∶2∶3 总份数是 1+2+3=6(份) 甲应付的车费:36×=6(元) 乙应付的车费:36×=12(元) 丙应付的车费: 162636×=18(元) 36例2 2名女生是男生人数的:-= 男生有:2÷=24(人) 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435411211224×(1+)=56(人)。 43变式练习 1.∶∶1=3∶8∶12 3+8+12=23 46×=6(元) 46×=16(元) 46×=24(元)  14233238231223答:小王应分摊6元,小明应分摊16元,小军应分摊24元。 2.8+7=15 4+5=9 8÷(-) 81549=90(人) 90×=48(名) 90×=42(名) 答:原来一班有48名,二班有42名。815715

(小学奥数)1-3-5 换元法.教师版

对于六年级的同学来说,分数乘法算式的一些计算技巧必须开始掌握.这既与基础课程进度结合,更是小学奥数经典内容.裂项、换元与通项归纳这三项内容,通称“分数计算之三大绝招”.考察近年来的小升初计算部分,分数计算成为热点.可以这么说:“一道非常难的分数运算,要么是裂项,要么是换元,要么是通项归纳.如果都不是,那它一定是比较简单的分数小数混合运算.” 三、换元思想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另一个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将复杂的式子化繁为简. 【例 1】计算: 1111111111 (1)()(1)() 2424624624 ++?++-+++?+ 【考点】换元法【难度】2星【题型】计算 【解析】令 111 1 246 a +++=, 111 246 b ++=,则: 原式 11 ()() 66 a b a b =-?-?- 11 66 ab b ab a =--+ 1 () 6 a b =- 11 1 66 =?= 【答案】1 6 【巩固】 11111111111111 (1)()(1)() 23423452345234 +++?+++-++++?++ 【考点】换元法【难度】2星【题型】计算 【解析】设 111 234 a=++,则原式化简为: 111 1(1 555 a a a a + (+)(+)-+)= 【答案】1 5 【巩固】计算: 621739458739458378621739458378739458 126358947358947207126358947207358947????????++?++-+++?+ ? ? ? ????????? 【考点】换元法【难度】2星【题型】计算 【解析】令621739458 126358947 a ++=; 739458 358947 b +=, 原式 378378 207207 a b a b ???? =?+-+? ? ? ???? ()3786213789 207126207 a b =-?=?=例题精讲 教学目标 换元法

(完整版)小学奥数数学公式集汇总

小学奥数知识总结手册 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 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牛吃草问题 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 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设定1头牛1天吃草量为1份。 (1)草每天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多天数-相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少天数)÷(吃的较多天数-吃的较少天数); (2)草的原有量=(牛头数-草每天的生长量)×吃的天数; (3)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一草每天的生长速度); (4)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每天的生长速度。 平均数 基本公式: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 基本算法: ①求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数,利用基本公式①进行计算. ②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基本公式②

小学数学奥数测试题排列组合人教版完整版

小学数学奥数测试题排 列组合人教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年小学奥数计数专题——排列组合 1.四个不同的小球放入编号为1、2、3、4的四个盒子中,则恰有一个空盒的放法有________种. 2.只用1,2,3三个数字组成一个四位数,规定这三个数必须同时使用,且同一数字不能相邻出现,这样的四位数有( ) A.6个 B.9个 C.18个 D.36个 3.某公司招聘来8名员工,平均分配给下属的甲、乙两个部门,其中两名英语翻译人员不能分在同一个部门,另外三名电脑编程人员也不能全分在同一个部门,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 ) A.24种 B.36种 C.38种 D.108种 4.由1、2、3、4、5、6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1、3都不与5相邻的六位偶数的个数是( ) A.72 B.96 C.108 D.144 5.如果在一周内(周一至周日)安排三所学校的学生参观某展览馆,每天最多只安排一所学校,要求甲学校连续参观两天,其余学校均只参观一天,那么不同的安排方法有( ) A.50种 B.60种 C.120种 D.210种 6.将6位志愿者分成4组,其中两个组各2人,另两个组各1人,分赴世博会的四个不同场馆服务,不同的分配方案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 7.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方法共有 种种种种 8.现安排甲、乙、丙、丁、戌5名同学参加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每人从事翻译、导游、礼仪、司机四项工作之一,每项工作至少有一人参加。甲、乙不会开车但能从事其他三项工作,丙丁戌都能胜任四项工作,则不同安排方案的种数是( ). A.152 9. 6个人分乘两辆不同的汽车,每辆车最多坐4人,则不同的乘车方法数为( ) A.40 B.50 C.60 D.70 10.将甲、乙、丙、丁四名学生分到三个不同的班,每个班至少分到一名学生,且甲、乙两名学生不能分到同一个班,则不同分法的种数为 11. 2位男生和3位女生共5位同学站成一排,若男生甲不站两端,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女生相邻,则不同排法的种数是 A. 60 B. 48 C. 42 D. 36 12. 12个篮球队中有3个强队,将这12个队任意分成3个组(每组4个队),则3个强队恰好被分在同一组的概率为() A.1 55 B. 3 55 C. 1 4 D. 1 3 13.甲、乙、丙3人站到共有7级的台阶上,若每级台阶最多站2人,同一级台阶上的人不区分站的位置,则不同的站法种数是(用数字作答).14.将5名实习教师分配到高一年级的3个班实习,每班至少1名,最多2名,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种种种种

二年级下册数学奥数习题:时钟问题(一)全国通用

第一讲时钟问题(一) 【专题导引】 小朋友们已经学习了“时、分、秒”,认识了时钟,知道了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这一讲我们就来研究钟面和时间的计算问题。 研究钟面和时间的计算问题,要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所在的某一特定位置时的那一瞬间是时刻,“时刻”是从钟面上看出来的。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之间经过的间隔是时间,时间可以用计算得来,计算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 【典型例题】 【例1】钟面上有()个数,有()个大格,有()个小格。 【试一试】 1、短针叫做(),长针叫做(),另一个又细又长的是()。 2、分针走一大格是(),分针转一圈是()。 【例2】试着画出8点整时的钟面图。 【试一试】 1、试着画出10点整时的钟面图。 2、试着画出12点整时的钟面图。 【例3】下面的图是9点整,经过一段时间看到图上的时针走了半格,分针应走到什么位置?这时指的是几点几分?

【试一试】 1、下图是3点整,经过一段时间看到图上的时针走了半格,分针应走到什么位置?这时指的是几点几分? 2、下图是1点整,经过一段时间看到图上的分针走了半圈(从12走到6),时针走过了多少?这时指的是几点几分? 【例4】二(2)班四名同学50米赛跑的成绩是:小希10秒,小伊14秒,小东15秒,小含11秒,问谁跑得快? 【试一试】 1、五(1)班三位同学50米往返跑成绩是:王浩20秒,王杨26秒,高杨25秒,问谁跑得快? 2、同学们进行50米赛跑比赛,平平用了12秒,比小华多用了1秒,小花比平平多用1秒。谁跑得最快? 【例5】看看表算一算。

【试一试】 1、在括号里写出从上一个钟面到下一个钟面所经过的时间。 2、在下面括号里写出从上一个钟到下一个钟面所经过的时间 【※例6】王老师上午7:30到校上班,11:30下班,下午1:00上班,5:00下班,王老师上午在校是多少时间?下午在校是多少时间?一共在校几小时? 【※试一试】 1、小明每天练毛笔字,今天他是6点40分开始的,7点结束的,他练写毛笔字用了多长时间? 2、做一个零件,从上午7点40分开始做,上午9点20完成,做这个零件用了多少时间? 【※例7】找出钟面上时刻的规律,填空。

小学奥数-鸡兔同笼问题(教师版)

鸡兔同笼问题 在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记载着流传甚广的数字歌谣: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五头笼中露。数清脚共九十四双,各有多少鸡和兔。翻译成现代数学语言为:今有鸡兔共居一笼,已知鸡头与兔头共有35个,鸡脚与兔脚一共有94只。问鸡和兔一共有多少只?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鸡兔同笼”问题。这一古老的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解法多种多 样,但一般采用假设法。 【例1】★今有鸡、兔共居一笼,已知鸡头和兔头共35个,鸡脚与兔脚共94只。问鸡、兔各有多 少只? 【解析】鸡兔同笼问题往往用假设法来解答,即假设全是鸡或全是兔,脚的总数必然与条件矛盾,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假设全是鸡,那么相应的脚的总数应是2×35=70只,与实际相比,减少了94-70=24只。减 少的原因是把一只兔当作一只鸡时,要减少4-2=2只脚。所以兔有24÷2=12只,鸡有35-12=23只。 【小试牛刀】小梅数她家的鸡与兔,数头有16个,数脚有44只。问:小梅家的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解析】假设16只都是鸡,那么就应该有2×16=32(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 况多了44-32=12(只)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把兔当作鸡了。如果我们以同样数量的兔去换 同样数量的鸡,那么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增加了2只。因此只要算出12里面有几个 2,就可以求出兔的只数。有兔(44-2×16)÷(4-2)=6(只),有鸡16-6=10(只)。 【例2】★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币共27张,全计99元。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解析】这道题类似于“鸡兔同笼”问题。假设全是面值2元的人民币,那么27张人民币是 2×27=54元,与实际相比减少了99-54=45元,减少的原因是每把一张面值2元的人民币当作一 张面5元的人民币,要减少5-2=3元,所以,面值是5元的人民币有45÷3=15张,面值2元的人民币有27-15=12张。 【小试牛刀】小白有2分、5分硬币共40枚,一共是1元7角。两种硬币各有多少枚? 【解析】2分10枚,5分30枚 【例3】★一批水泥,用小车装载,要用45辆;用大车装载,只要36辆。每辆大车比小车多装4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解析】求出大车每辆各装多少吨,是解题关键。如果用36辆小车来运,则剩4×36=144吨,需 45-36=9辆小车来运,这样可以求出每辆小车的装载量是144÷9=16吨,所以,这批水泥共有 16×45=720吨。 【小试牛刀】一批货物用大卡车装要16辆,如果用小卡车装要48辆。已知大卡车比小卡车每辆多装4吨,问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解析】96吨

小学数学奥数测试题以及解析

小学数学奥数测试题以及解析 1. 计算69÷54×0.36÷23÷0.7×0.35=________。 2. 已知(1070+□×289)÷18=509,则□=__________。 3. 某班有30名同学,数学测验有22名得优秀,语文测验有25名得优秀,英语测验有20名得优秀,这三科全部优秀的学生至少有________名。 4. 在下面的表格中缺损的两个数字(即■所示),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5. 在下面的□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当算式成立时,乘积是________。 □ □ × □ □ 2 □ □ □ □ □ □ 2 6. 一个三位数是5的倍数,且各个数位上的和是9,这样的三位数有______个。 7. 用一台天平和重1克、3克、9克的砝码各一个,可称量的不同的重量有_______种。 8. 小刚在纸条上写了一个四位数,让小明猜。问:“是6031吗?”答:“1个数字对,且位置正确。”问:“是5672吗?”答:“2个数字对,但位置都不对。”问:“4796吗?”答:“数字都对,但位置不对。”小刚写的四位数是________。 9. 有7堆棋子,分别有14、20、22、25、35、43、58个。甲拿走了一堆,其余各堆被乙、丙、丁三人拿走。已知乙、丙拿的棋子个数相同且均为丁的2倍,则甲拿走的一堆有棋子_______个。 10. 下图中给出4×4=16个点,请一笔画出一条折线,使得这条折线通过16个给定点中的每点至少一次,则组成这条折线的直线段的条数最少是_______条。 11. 将123456789重复50次得到450位数123456789123456789…,删去这个数中从左至右数所有位于奇数位的数字; 再删去所得的数中所有位于奇数位上的数字; …并依此类推。那么最后删去的数字是_______。 12. 如图所示,BE=EC, CA=AD, 的面积是5, 的面积是______。 □□× □□ 2□ □□ □□□2

最新小学六年级奥数时钟问题(含例题讲解分析和答案)

时钟问题 知识点拨: 时钟问题知识点说明 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2人追及或相遇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我们通常把研究时钟上时针和分针的问题称为时钟问题,其中包括时钟的快慢,时钟的周期,时钟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等等。 时钟问题有别于其他行程问题是因为它的速度和总路程的度量方式不再是常规的米每秒或者千米每小时,而是2个指针“每分钟走多少角度”或者“每分钟走多少小格”。对于正常的时钟,具体为:整个钟面为360度,上面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为30度;60个小格,每个小格为6度。 分针速度:每分钟走1小格,每分钟走6度 时针速度:每分钟走 1 12 小格,每分钟走0.5度 注意:但是在许多时钟问题中,往往我们会遇到各种“怪钟”,或者是“坏了的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每分钟走的度数会与常规的时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要学会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 要把时钟问题当做行程问题来看,分针快,时针慢,所以分针与时针的问题,就是他们之间的追及问题。另外,在解时钟的快慢问题中,要学会十字交叉法。 例如:时钟问题需要记住标准的钟,时针与分针从一次重合到下一次重合,所需时间为 5 65 11 分。 例题精讲: 模块一、时针与分针的追及与相遇问题 【例1】王叔叔有一只手表,他发现手表比家里的闹钟每小时快30 秒.而闹钟却比标准时间每小时慢 30 秒,那么王叔叔的手表一昼夜比标准时间差多少秒? 【解析】闹钟比标准的慢那么它一小时只走(3600-30)/3600个小时,手表又比闹钟快那么它一小时走(3600+30)/3600个小时,则标准时间走1小时手表则走(3600-30)/3600*(3600+30)/3600个小时,则手表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1—【(3600-30)/3600*(3600+30)/3600】=1—14399/14400=1/14400个小时,也就是1/14400*3600=四分之一秒,所以一昼夜24小时比标准时间慢四分之一乘以24等于6秒 【巩固】小强家有一个闹钟,每时比标准时间快3分。有一天晚上10点整,小强对准了闹钟,他想第二天早晨6∶00起床,他应该将闹钟的铃定在几点几分? 【解析】6:24 【巩固】小翔家有一个闹钟,每时比标准时间慢3分。有一天晚上9点整,小翔对准了闹钟,他想第二天早晨6∶30起床,于是他就将闹钟的铃定在了6∶30。这个闹钟响铃的时间是标准时间的几点几分? 【解析】7点 【巩固】当时钟表示1点45分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钝角是多少度?

小学奥数教师版合辑-1-23通项归纳

【例 1】 12481632641282565121024++++++++++=________ 。 【考点】通项归纳 【难度】2星 【题型】计算 【关键词】走美杯,初赛,六年级 【解析】 方法一:令12481024a =+++++,则22481610242048a =++++++,两式相减,得 204812047a =-=。 方法二:找规律计算得到102421=2047?- 【答案】2047 【例 2】 在一列数:135********,,,,,中,从哪一个数开始,1与每个数之差都小于1 1000 ? 【考点】通项归纳 【难度】2星 【题型】计算 【关键词】华杯赛,初赛 【解析】 这列数的特点是每个数的分母比分子大2,分子为奇数列,要1-2121n n -+<1 1000 ,解出n >999.5, 从n =1000开始,即从 1999 2001 开始,满足条件 【答案】1999 2001 【例 3】 计算:111 112123122007 + ++? +++++? 【考点】通项归纳 【难度】3星 【题型】计算 【解析】 先找通项公式1211 2()12(1)1n a n n n n n ===-++?++ 原式111 12(21)3(31)2007(20071) 222 =++++?+?+?+ 222212233420072008=++++ ???? 200722008=? 2007 1004= 【答案】2007 1004 【巩固】 1111 33535735721 ++++ +++++++ 【考点】通项归纳 【难度】3星 【题型】计算 【解析】 先找通项:()() ()111 1352122132 n a n n n n n ===+++++?++? 原式111111 132435469111012 =++++++ ?????? 1 111111335 91124461012????=+++++++ ? ??????????? 11111121112212????=?-+?- ? ????? 175 264 = 例题精讲 通项归纳

小学奥数裂项公式汇总

裂项运算常用公式 、分数“裂差”型运算 1 (1) 对于分母可以写作两个因数乘积的分数,即 —形式的,这里我们把较小的数写在前面, a b 即a v b ,那么有: 1 111、 ( ) a b baa b (2) 对于分母上为3个或4个连续自然数乘积形式的分数,即有: 1 1 1 1 n (n 1) (n 2) 2 n (n 1) (n 1) (n 2) 1 1 1 1 n (n 1) (n 2) (n 3) 3 n (n 1) (n 2) (n 1) (n 2) (n 3) 、分数“裂和”型运算 常见的裂和型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裂和型运算与裂差型运算的对比: (1) a b a b ] 1 abababba (2) b 2 a 2 b 2 a b a b a b b a

裂差型运算的核心环节是“两两抵消达到简化的目的”,“先裂再碎,掐头去尾”

分数裂和型运算的题目不仅有“两两抵消”型的,同时还有转化为“分数凑整”型的,以达到简化目的。裂和:抵消,或凑整三、整数裂项基本公式 1 (n 1) n (n 1)n(n 1) 3 ⑵ 1 2 3 2 3 4 3 4 5 (n 2) (n 1) n 1 -(n 2)( n 1)n(n 1 ) 4 ⑶n(n 1) 2 n(n 1)(n 2) Bn 3 1)n(n 1) n(n 1) r 2 n ⑷n(n 1)( n 2) 1 n(n 4 1)(n 2)(n 3) ^(n 4 1)n(n 1)( n 2) ⑸n n! (n 1)! n! 裂项求和部分基本公式 1.求和:S n 1 1 1 1 1 n 1 2 2 3 3 4 4 5 n(n 1) n 1 证 :S n 1 (1 2) 1 1 1 1 1 1 (2 1)(3 2 (1 1) 1 1 1 n ( )1 ' n n 1 n 1 n 1 2.求和:S n 1 3 3 5 5 7 7 9 (2n 1)( 2 n 1) 2n 1

小学数学奥数练习题.doc

奥数练习题 班级( ) 姓名( ) 做对( )题 1. 100-98+96-94+92-90+……+8-6+4-2= 2. 1001×1001-1001= 3. 两个数的和是68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若把0去掉则与另一个加数相同, 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4. 已知九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其中的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平均为78,去掉的 数是( )。 5. 2、4、6、8、10,这些数都是双数,比101小的所有的双数的和是( )。 6. 在一条长360米的公路两旁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头都要种,一共要种( ) 棵树。 7. 小明和小亮各拿出同样多的钱一起去买若干支同样价钱的钢笔,已知小明比小亮少 得30支钢笔,得到小亮还给小明的钱是180元。这种笔每支( )元。 8. 56个荔枝与48个杏子重量相等,每个杏子比荔枝重5克。每个杏子重( )克, 每个荔枝重( )克。 9. 两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共16元,一支钢笔和两支圆珠笔共11元。那么一支钢笔是 ( )元。 10. 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61人,甲比乙班多2人,乙班比丙班多6人,乙班有 ( )人。 11.两筐同样重的水果,第一筐卖出31千克,第二筐卖出19千克后,第二筐是第一筐 的4倍,则每筐原有水果( )千克。 12. 把99只棋子分放在大小不同的两种盒子里,每个大盒子可装12只,每个小盒子可 装5只,这样恰好装完。已知两种盒子的总数大于10,那么大盒子有( )个,小盒子有( )个。 13. 小明、小红、小青三位小朋友去钓鱼,数一数他们钓的鱼,发现小明钓的鱼是小红 钓的3倍,小红钓的鱼比小青少7条,小青钓的鱼比小明少9条,小明钓到( )条鱼。 14. 甲、乙、丙、丁四人加工零件。已知丁比丙加工的多,甲、乙二人加工的总数比甲、 丁二人加工的总数多,丙、丁二人加工的总数比甲、丁二人加工的总数多,则这四

二年级上册奥数试题-第3讲时间的计算 (含答案)

第三讲 时间的计算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在学生会认识钟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时间的计算问题.使学生会计算从某一个时段,到另一个时段所经过的时间,会根据经过的时间来计算最后的时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好的来认识时刻,初步掌握时刻和时间的区别. 教学点为您准备了挂图.

动手动脑 我会连. 【分析】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是3时10分,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12时5分,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9时55分,第四个钟面上的时刻是7时45分. 我会画. 【分析】

按要求填写下面的时刻. 【分析】现在时刻( 5:35 )现在时刻(7:32 )再过7分钟是( 5:42 )再过半个小时是(8:02 ) 现在时刻(1:50 )现在时刻( 9:09) 10分钟前是( 1:40 )19分钟前是(8:50 )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和12个数字.较短的针叫做时针,较长的针叫做分针,另有一个细长的针叫做秒针. 钟面上把一圈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相等的5个小格.这样,钟面上一圈共有60个相等的小格.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l小时;分针走l小格的时间是l分钟;秒针走l小格的时间是l秒. 时间单位是:时、分、秒. 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 当时针走过l个数字时,分针就走了l圈,即:l时=60分 当分针走一小格时,秒针就走一圈,即:l分=60秒 通常我们把15分钟叫做一刻钟.即:l刻钟=15分

同学们,我们每天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时间.学习了“时、分、秒”后,小朋友们已经会看钟表,知道了1小时=60分,1分=60秒.可是小朋友们,你知道吗? 研究时间问题,首先要注意,从钟面上能直接读出来的是“时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几点”;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的间隔是“时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几小时”,只有区分了“时刻”和“时间”,我们才能更快的解决时间问题.关于时间的学问还大着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时间的计算问题. 时间趣题 例1观察下面钟所表示的时刻,看看有什么规律,再回答问题. 图()d钟面所表示的时刻是多少 ? 【分析】(1)图中前三个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分别是:2时—4时—6时.其规律是:后一个钟面的时刻总比前一个钟面的时刻多2小时,所以第四个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应是8点. (2)图中三个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分别是:2时30分—4时—( )—7时.从图()() 、所表示 a b 的时刻看,相差1小时30分,如果()() b c 、钟面所表示的时刻也相差1小时30分,图()c应是5时30分,正好与图()d相差1小时30分,所以图()c钟面所表示的时刻是5时30分. [铺垫]口答下面各题,比一比看谁的速度快! (1)从下面左边钟面上的时刻到右边钟面上的时刻,要经过多长时间?

小学奥数裂项公式汇总

裂项运算常用公式 一、分数“裂差”型运算 (1) 对于分母可以写作两个因数乘积的分数,即b a ?1形式的,这里我们把较小的数写在前面,即 a <b ,那么有: )11(11b a a b b a --=? (2) 对于分母上为 3 个或 4 个连续自然数乘积形式的分数,即有: ???? ??+?+-+?=+?+?)2()1(1)1(121)2()1(1n n n n n n n ??? ? ??+?+?+-+?+?=+?+?+?)3()2()1(1)2()1(131)3()2()1(1n n n n n n n n n n 二、分数“裂和”型运算 常见的裂和型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 a b b a b b a a b a b a 11+=?+?=?+ (2)a b b a b a b b a a b a b a +=?+?=?+2222 裂和型运算与裂差型运算的对比: 裂差型运算的核心环节是“两两抵消达到简化的目的”,“先裂再碎,掐头去尾” 分数裂和型运算的题目不仅有“两两抵消”型的,同时还有转化为“分数凑整”型的,以达到简化目的。裂和:抵消,或 凑整 三、整数裂项基本公式

(1) )1()1(31)1(......433221+-=?-++?+?+?n n n n n (2) )1()1)(2(4 1)1()2(......543432321+--= ?-?-++??+??+??n n n n n n n (3) )1()1(3 1)2)(1(3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2)1( (4) )2)(1()1(4 1)3)(2)(1(41)2)(1(++--+++=++n n n n n n n n n n n (5) !)!1(!n n n n -+=? 裂项求和部分基本公式 1.求和: 1 )1(1......541431321211+=+++?+?+?+?=n n n n S n 证:1 111)111()5141()4131()3121()211(+=+-=+-++-+-+-+-=n n n n n S n 2.求和:12)12)(12(1971751531311+=+-++?+?+?+?= n n n n S n 证:1 2)1211(21)121121(21)7151(21)5131(21)311(21+=+-=+--++-+-+-= n n n n n S n 3.求和:13)13)(23(11071741411+=+-++?+?+?= n n n n S n 证:)131231(31)10171(31)7141(31)411(31+--++-+-+-=n n S n

小学数学奥数测试题-立体图形|2015人教版

2015年小学奥数几何专题——立体图形 1.如图,在一个棱长为10的立方体上截取一个长为8,宽为3,高为2的小长方体,那么新的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2.右图是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分别在前后、左右、上下各面的中心位置挖去一个边长l厘米的正方体,做成一种玩具.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图中只画出了前面、右面、上面挖去的正方体) 3.在一个棱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在它的八个角上各挖去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体,问剩下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 4.下图是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在正方体上表面的正中,向下挖一个棱长为1 厘米的正方体小洞,接着在小洞的底面正中向下挖一个棱长为1 2 厘米的正方形小洞,第 三个正方形小洞的挖法和前两个相同为1 4 厘米,那么最后得到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 少平方厘米?

5.一个正方体木块,棱长是1米,沿着水平方向将它锯成2片,每片又锯成3长条,每条又锯成4小块,共得到大大小小的长方体24块,那么这24块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多少? 6.一个表面积为2 56cm的长方体如图切成27个小长方体,这27个小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是多少平方厘米? 7.如图,25块边长为1的正方体积木拼成一个几何体,表面积最小是多少? 25块积木 8.要把12件同样的长a、宽b、高h的长方体物品拼装成一件大的长方体,使打包后表面积最小,该如何打包? ⑴当 b=2h时,如何打包? ⑵当 b<2h时,如何打包? ⑶当 b>2h时,如何打包? 9.要把6件同样的长17、宽7、高3的长方体物品拼装成一件大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小是多少? 10.如图,在一个棱长为5分米的正方体上放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小正方体,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11.如图,棱长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5厘米的四个正方体紧贴在一起,则所得到的多面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奥数:时钟问题.学生版(精编版)

1.行程问题中时钟的标准制定; 2.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追及与相遇问题的判断及计算; 3.时钟的周期问题 . 时钟问题知识点说明 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2人追及或相遇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 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我们通常把研究时钟上时针和分针的问题称为时钟问题,其中包括时钟的快慢,时钟的周期,时钟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等等。 时钟问题有别于其他行程问题是因为它的速度和总路程的度量方式不再是常规的米每秒 或者千米每小时,而是2个指针“每分钟走多少角度”或者“每分钟走多少小格”。对于正常的时钟, 具体为:整个钟面为360度,上面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为30度;60个小格,每个小格 为6度。 分针速度:每分钟走1小格,每分钟走6度 时针速度:每分钟走112 小格,每分钟走0.5度 注意:但是在许多时钟问题中,往往我们会遇到各种“怪钟”,或者是“坏了的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每分钟走的度数会与常规的时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要学会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独立的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时钟问题

分析。 要把时钟问题当做行程问题来看,分针快,时针慢,所以分针与时针的问题,就是他们之间的追及问题。另外,在解时钟的快慢问题中,要学会十字交叉法。 例如:时钟问题需要记住标准的钟,时针与分针从一次重合到下一次重合,所需时间为 5 65 11 分。 模块一、时针与分针的追及与相遇问题 【例 1】当时钟表示1点45分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钝角是多少度? 【巩固】在16点16分这个时刻,钟表盘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____度. 【例 2】有一座时钟现在显示10时整.那么,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再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二次重合? 【巩固】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在4点多少分第一次重合? 例题精讲

小学奥数教师版-1-3-1 定义新运算

定义新运算 教学目标 定义新运算这类题目是在考验我们的适应能力,我们大家都习惯四则运算,定义新运算就打破了运算规则,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题目的规定做题.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常见的如△、◎、※等等,这些特殊的运算符号,表示特定的意义,是人为设定的.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新定义,严格按照新定义的式子代入数值,把定义的新运算转化成我们所熟悉的四则运算。 知识点拨 一定义新运算 基本概念: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基本(混合)运算。 基本思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基本运算过程、规律进行运算。 关键问题: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 注意事项:①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②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 我们学过的常用运算有:+、-、×、÷等. 如:2+3=52×3=6 都是2和3,为什么运算结果不同呢?主要是运算方式不同,实际是对应法则不同.可见一种运算实际就是两个数与一个数的一种对应方法,对应法则不同就是不同的运算.当然,这个对应法则应该是对任意两个数,通过这个法则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数与它们对应.只要符合这个要求,不同的法则就是不同的运算.在这一讲中,我们定义了一些新的运算形式,它们与我们常用的“+”,“-”,“×”,“÷”运算不相同.二定义新运算分类 1.直接运算型 2.反解未知数型 3.观察规律型 4.其他类型综合 例题精讲 模块一、直接运算型 【例1】若*A B 表示()()3A B A B +?+,求5*7的值。 【考点】定义新运算之直接运算【难度】2星【题型】计算 【解析】A *B 是这样结果这样计算出来:先计算A +3B 的结果,再计算A +B 的结果,最后两个结果求乘 积。 由A *B =(A +3B )×(A +B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