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1 齿轮径向跳动检测

实验1 齿轮径向跳动检测

实验1  齿轮径向跳动检测
实验1  齿轮径向跳动检测

实验1齿轮径向跳动检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卧式径向检查仪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卧式径向检查仪检测齿轮径向跳动。

(二)实验原理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 r是在齿轮一转范围内,处于齿槽内或轮齿上、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的测头相对于齿轮轴心线的最大变动量。

图1-1卧式径向检查仪工作原理

1-底座;2-工作台固紧螺丝;3-顶针固紧螺丝;4-被测齿轮;5-升降螺母6-指示表抬起手柄;7-指示表;8-测量头;9-中心顶针

图1-2卧式径向检查仪实物图

图1-3量棒及百分表放置图

如图1-4a,以齿轮基准孔的轴线O为中心,转动齿轮,使齿槽在正上方,再将球形测头(或用量棒)插入齿槽与左右齿面接触,从百分表(或千分表)上读数,依次测量所有齿。将各次读数记在坐标图上,如图1-2b所示,取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齿圈径向跳动误差。

图1-2齿轮径向计算图

(三)实验步骤

1、查阅仪器附件盒表格,根据被测齿轮选取球形测头,并将测头装入表的测杆下端。

2、把擦净的被测齿轮装在仪器的中心顶尖上,安装后齿轮不应有轴向窜动!

借助升降螺母5与抬起手柄6调整指示表,使指示表有一到二圈的压缩量;

3、 球形测头伸入齿槽最下方即可读数,读完数,向后扳拨杆,抬起千分表转过一齿,再放下,开始测第二齿。如此依次测量各个齿面,把指示表的读数记下,并绘制出齿圈径向跳动图,取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算出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r (r F ?=max r -min r )。

4、 根据齿轮的技术要求,查出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 ,判断合格性:合格条件:r F ?≤r F 为合格

(四)实验报告及要求

1、 齿轮齿数Z=,模数m=,齿顶圆da=mm 。

2、 数据记录

实验1 齿轮径向跳动检测

实验1齿轮径向跳动检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卧式径向检查仪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卧式径向检查仪检测齿轮径向跳动。 (二)实验原理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 r是在齿轮一转范围内,处于齿槽内或轮齿上、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的测头相对于齿轮轴心线的最大变动量。 图1-1卧式径向检查仪工作原理 1-底座;2-工作台固紧螺丝;3-顶针固紧螺丝;4-被测齿轮;5-升降螺母6-指示表抬起手柄;7-指示表;8-测量头;9-中心顶针 图1-2卧式径向检查仪实物图

图1-3量棒及百分表放置图 如图1-4a,以齿轮基准孔的轴线O为中心,转动齿轮,使齿槽在正上方,再将球形测头(或用量棒)插入齿槽与左右齿面接触,从百分表(或千分表)上读数,依次测量所有齿。将各次读数记在坐标图上,如图1-2b所示,取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齿圈径向跳动误差。 图1-2齿轮径向计算图 (三)实验步骤 1、查阅仪器附件盒表格,根据被测齿轮选取球形测头,并将测头装入表的测杆下端。 2、把擦净的被测齿轮装在仪器的中心顶尖上,安装后齿轮不应有轴向窜动!

借助升降螺母5与抬起手柄6调整指示表,使指示表有一到二圈的压缩量; 3、 球形测头伸入齿槽最下方即可读数,读完数,向后扳拨杆,抬起千分表转过一齿,再放下,开始测第二齿。如此依次测量各个齿面,把指示表的读数记下,并绘制出齿圈径向跳动图,取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算出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r (r F ?=max r -min r )。 4、 根据齿轮的技术要求,查出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 ,判断合格性:合格条件:r F ?≤r F 为合格 (四)实验报告及要求 1、 齿轮齿数Z=,模数m=,齿顶圆da=mm 。 2、 数据记录

齿轮径向跳动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方法; 2.了解齿圈径向跳动对齿轮传动的影响; 3.练习齿轮公差表格的查阅。 二、实验设备 齿轮径向跳动测量仪结构图 1-底座; 2-工作台固紧螺丝; 3-顶针固紧螺丝; 4-被测齿轮; 5-升降螺母 6-指示表抬起手柄; 7-指示表; 8-测量头; 9-中心顶针; 该测量仪的主要技术参数:型号为DD300——89,被测齿轮模数范围为1~6 mm ,被测工件最大直径为300 mm ,两顶针间最大距离为418 mm 。 三、测量原理 齿圈径向跳动r F 是指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或齿轮上,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轴心线的最大变动量。它主要是由齿轮加工中毛坯安装的几何偏心和齿轮机床工作台的跳动或插齿刀的偏心等引起的。这种误差将使齿轮传动一周范围内传动比发生变化,属于长周期误差。 为了测量各种不同模数的齿轮,仪器备有大小不同可换的球形测量头,此外仪器还备有两支杠杆。 外接触杠杆——成直角三角形,用于测量端面及伞齿轮; 内接触杠杆——成直角形,用于测量内孔的跳动及内齿轮的跳动。 本实验因是测量圆柱直齿轮齿圈径向跳动,不需要选用内外接触杠杆。测量时直接把球形侧头接在指示表的量杆下即可。 四、测量步骤 1.查阅仪器附件盒表格,根据被测齿轮模数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球形测量头; 2.擦净测头并把它装在指示表量杆的下端; 3.把擦净的被测齿轮装在仪器的中心顶尖上,安装后齿轮不应有轴向窜动!借助升降螺母5与抬起手柄6调整指示表,使指示表有一到二圈的压缩量; 4.依次顺序测量各个齿面,把指示表的读数记下,并绘制出齿圈径向跳动;

齿轮跳动测量

实验3-4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测量 1、 1、 目的与要求 1.1、 1.1、 学会在跳动仪上测量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 1.2、 1.2、 理解齿圈径向跳动的实际含义。 2、 2、 测量原理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 r 是在齿轮一转范围内,处于齿槽内或轮齿上、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的测头相对于齿轮轴线的最大变动量。 见图3-12a ,以齿轮基准孔的轴线o 为中心,转动齿轮,使齿槽在正上方,再将球形测头(或用圆柱)插入齿槽与左右齿面接触,从千分表上读数,依次测量所有齿。将各次读数记在坐标图上,如图3-12b 所示,取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齿圈径向跳动误差。 欲使测头与齿面接触在齿高中部,测头直径d p 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d p 测头直径,[d p ]为mm ; m 模数,为mm ; z 齿数; α 齿形角,[α]为(°); x 变位系数。 目前工厂对α=20°的齿轮,采用d p =1.68m 计算。 3、 3、 仪器简介 ()α αsin 2cos 90sin 90xm z mz d z p ++? =?

测量齿圈径向跳动可用跳动检查仪,也可用万能测齿仪等具有顶针架的仪器。 图3-13为跳动检查仪。被测齿轮与心轴一起顶在左右顶针之间,两顶针架装在滑板上。转动手轮1,可使滑板及其上支承载物一道左右移动。其座后螺旋立柱上套有表架,千分表7可装在表架前夹头8的孔中,并靠螺钉夹紧。扳动拨杆6可使千分表放下进入齿槽或抬起退出齿槽。 图3-13 跳动检查仪 1-手轮 2、3-螺钉 4-螺母 5-可转测量架 6-拨杆 7-千分 8-夹头 9-顶针 跳动检查仪的测量范围:可测工件的最大直径为150mm (小型)或300mm (大型),两顶尖间的最大距离为150mm (小型)或418mm (大型);千分表的分度值i=0.001mm ;示值范围为1mm 。 仪器附有不同直径的球形测头,用于测量各种模数的齿轮。附有各种杠杆,用于测量锥齿轮和内齿轮的齿圈跳动。 4、 4、 操作步骤 4.1、根据被测齿轮选取球形测头,并将测头装入表的测杆下端。无合适的球 3 8 9 3 2 1 2

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1) 精度等级 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 根据使用的要求不同,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参见齿轮传动精度等级选择 (2) 齿轮检验与公差根据齿轮副的使用要求和生产规模,在各公差组中选定检验组来检定和验收齿轮精度。(3) 齿轮副 的检验与公差齿轮副的要求包括齿轮副的切向综合误差ΔF ic′,齿轮副的一齿切向综合误差Δf ic′,齿轮副的接触班点位置和大小以及侧隙要求,如上述四方面要求均能满足,则此齿轮副即认为合格。(4) 齿轮侧隙齿轮副的侧隙要求,应根据工作条件用最大极限侧隙j nmax(或j tmax)与最小极限侧隙j nmin(或j tmin)来规定。中心距极限偏差(±f a)按“中心距极限偏差”表的规定。 齿厚极限偏差的上偏差E ss及下偏差E si从齿厚极限偏差表来选用。例如上偏差选用F(=-4f Pt),下偏差选用L(=-16f Pt),则齿厚极限偏差用代号FL表示。参看图“齿轮、齿轮副误差及侧隙的定义和代号”。若所选用的齿厚极限偏差超出齿厚极限偏差表所列14种代号时,允许自行规定。 (5) 齿轮各项公差的数值表 齿距累积公差F P及K个齿距累公差F PK齿向公差Fβ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 w 轴线平行度公差中心距极限偏差(±f a)齿厚极限偏差接触斑点 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 r径向综合公差F i″齿形公差F f齿距极限偏差(±f Pt) 基节极限偏差(±f Pb)一齿径向综合公差f i″齿坯尺寸和形状公差 齿坯基准面径向和端面跳动齿轮的表面粗糙度R a圆柱直齿轮分度圆上弦齿厚及弦齿高 (6) 图样标注 在齿轮零件图上应标注齿轮的精度等级和齿厚极限偏差的字母代号。标注示例 a) 齿轮三个公差组精度 同为7级,其齿厚上偏差为F, 下偏差为L: b) 第Ⅰ公差组精度为7级,第Ⅱ、Ⅲ公 差组精度为6级,齿厚上偏差为G,齿厚下 偏差为M: c) 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4级, 其齿厚上偏差为-330μm,下偏差为 -405μm: 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按机器类型选择按速度、加工、工作条件选择

实验齿轮齿圈径向跳动

实验二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实验人员:李洲,刘自成,龚佳健 实验温度:t=17℃ 实验时间:4月6日 指导教师:杨浪萍,张楚书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测量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方法; 2、加深理解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定义。 二、实验内容 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测量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误差r F ?。 三、实验仪器说明及测量原理 测量齿圈径向跳动误差可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万能测齿仪等测量。 图为跳动检查仪的外形图。被测齿轮与心轴一起装在两顶针之间,两顶针架装在滑板上。转动手轮,可使滑板作纵向移动。扳动提升手柄,可使指示表放下进入齿槽。为了测量不同模数的齿轮,仪器备有不同直径的球形探测头。 图 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r F ?,是指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或轮齿上,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轴线的最大变动两。如图所示。为了使测头球面在被测齿轮的分度圆附近与齿面接触,球形测头的直径p d 应按下式选取: p d = (2-1) 式中m 为齿轮模数(mm )

图测量原理 四、测量步骤 1、根据被测齿轮的模数,选择适当的球形测头装入指示表的测量杆下端; 2、将被测齿轮和心轴装在一起的两顶尖之间,拧紧顶尖座锁手轮和顶尖锁紧手柄; 3、旋转手轮,调整滑板位置,使球形测量头位于齿宽中部。借升降螺母和提升手柄。使是指表下降,直至测头伸入齿槽内且与齿面接触。调整指示表,使其指针压缩约1-2圈,拧紧表架后面的紧固旋钮; 4、球形测头伸入齿槽最下方即可读数,每测完一齿,抬起提升手柄,使球形测头进入第二个齿槽与齿面接触,以此类推,逐齿测量并记录指示表的读数; ,判断被测齿轮的合格性。 5、根据齿轮的技术要求,查出齿圈径向跳动公差r F 五、被测对象 图被测对象 齿轮基本参数见表1-1。 表2-1 齿Array轮基本参数 六、被测数据 记录员:刘自成 表2-2 第一次测量数据

齿轮跳动仪的调整与使用

齿轮跳动仪的调整与使用 齿轮跳动仪的用途:可对具有中心孔的带轴的外齿和圆柱 齿轮,圆锥齿轮、蜗轮和蜗杆的齿圈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 进行测定(被测齿轮如不带轴,用户可自制具有中心空的 心轴)。本仪器也对具有中心孔的圆柱和圆锥的径向跳动 也端面挑定进行测定。 齿轮跳动仪的工作原理:齿圈径向跳动△Fr,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槽齿内或齿轮上,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 ,测头相对于齿轮轴线的最发动量。为此,齿圈径向跳动 的检查是借具有原始齿条形的测量头时行。检查时,将装 在芯轴上的被检查齿轮,因定在仪器两顶针间,把具有原 始齿条齿形的测量头,依次插入齿轮的齿间内,并用指示 表示出测量头位置对齿轮转动轴线的跳动量。 仪器的调整与使用:本仪器主要由顶针架和指示表及其安装支架两大部分组成,将带心轴的被测齿轮安装在两 顶尖上拧紧螺钉和心轴顶尖孔与顶尖间无间隙,安装时要 注意勿使轮下落砸坏仪器。 (1)根据被测齿轮是圆柱还是圆锥齿轮,安置好指

示表架的角向位置,同时按被测齿轮的直径大小转动升降螺母,是指架作上下移动,并固定在某一适当位置,以指示表侧头与被测齿轮在齿间内接触/表针大致向零度数为度。 (2)根据被测齿轮模数大小,选择相应直径的指示表侧头,为使测头在齿轮分度圆处接触,测头直径按式决定。 (3)测量时应上翻扳手,提起指示表测头后才可将齿轮转过一齿,在将扳手轻轻放下,使测头与齿面接触。指示表侧头调零(旋转微调手轮)开始逐齿测取读数,直至侧扁全部齿间为止。最后当指示表侧头回到调零齿间时,表上读数应为零。若偏差超过一个格值应检查原因,并重新测量。 (4)在全部读数记录中,取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被测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Fr。

齿轮公法线上下偏差计算公式

齿轮公法线上下偏差计算公式 公法线平均长度上偏差Ews=Es*scosа-2e*sinа, 公法线平均长度下偏差Ews=Esi*cosа+2e*sinа, 公法线平均长度公差:Tw=Ts*cosа-4esinа, 1、式中2e为齿轮一转内最大的几何偏心量,为ΔFr 2e=ΔFr=KFr,根据国标取K=0.72,式中Fr齿圈径向跳动公差有精度等级和分度圆直径决定(你未给出分度圆直径及应用,所以我没办法给你准确数,你自己查表)。 2、式中α为压力角,标准渐开线圆柱齿轮α=20° 3、式中Ess和Esi为齿轮齿厚上偏差和下偏差,通常齿轮副,两齿轮的Ess相同, Ess=fa*tagа+(jn min+J)/2cosа ①式中fa为齿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 ②式中jn min为齿轮副公法线方向极限侧隙,叫作法向极限侧隙, jn min=jn1+jn2 jn1=a(α1Δt1+α2Δt2)*2sinа(单位mm) a---齿轮副中心距 α1,α2---线膨胀系数(45#钢齿:11.5*10^-6,铸铁箱体:10.5*10^-6) Δt---工作温升(相对于20℃) 脚注1为齿轮,脚注2为壳体 jn2=K*mn (单位um) mn---法向模数 系数K---5~10(油池润滑) 10(V<10m/s)齿轮线速度(喷油润滑) 20(1060) Esi=Ess+Ts Ts=(Fr^2+br^2)^1/2*2tagα

Fr---齿圈径向跳动(查表) br---切齿径向进刀公差(查表) 4、小结 要得到公法线长度上下偏差必须根据应用环境来确定精度等级,有三组公差精度分别为:运动精度、平稳性精度、接触精度,示例一、7-6-6GM、示例二、7FL 第一个示例表示运动精度7,平稳性精度和接触精度6,G和M代表齿厚上下偏差分别为-6fpt和-20fpt(买本书或下载齿轮手册上面有标准),fpt查表得,它属平稳性精度参数,第二个示例表示三组公差精度都为7,其他同上,只是齿厚公差带偏上一点了,F=-4fpt,L=-16fpt。汽车变速箱齿轮一般采用的是6级精度,有的地方要求低的可取更低精度,这样节省成本,还有一般高速级齿轮副侧隙(公法线上偏差绝对值)应该留大一点,速度快齿轮副温升高,相对热膨胀大(齿轮副和壳体),同时高速级在前端,对回差影响不大。 5、附图

实验5-1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实验6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在齿轮跳动仪上测量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量 2.加深理解齿圈径向跳动量对齿轮传动精度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测量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 三、计量器具及测量原理 齿轮跳动检查仪是一种多用途的测量仪器,可供检查有中心孔的圆柱、圆锥表面和端面、6级或6级以下精度有中心孔的带轴内外啮合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和蜗轮蜗杆等的径向跳动或端面跳动量。 1、仪器主要度量指标 测量范围模数0.3~5mm 最大直径~300mm 指示表值范围0~1mm 分度值0.001mm 2、仪器结构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可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如图4-1)、万能测齿仪或普通偏摆检查仪等仪器测量。本实验采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来测量,该仪器的结构如图4-2所示。 本仪器主要由顶针架和测量支架两大部分组成。顶针架是安装被测工件的;测量支架是安装百分表的,其上有刻度值,当测量圆柱齿轮时,其上的刻线指向0,若测量圆锥齿轮则需转动相应的节锥角。 3、工作原理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r是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或在轮齿上,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旋转轴线径向位置的最大变动量。如图6-1所示。 如下图6-1所示,以齿轮基准孔的轴线O为中心,转动齿轮,使齿槽在正上方,再将测头插入齿槽与左右齿面接触,从百分表上读数,依次测量所有齿,取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齿圈径向跳动量ΔFr。 四、测量步骤 1.安装工件 根据被测齿轮心轴的长短,先将左顶针架固定在滑板的适当位置,分别锁紧左锁紧螺钉2和3,以使顶针架和顶针固定;调整右顶针架的位置,使其顶针顶住心轴中心孔时,松紧

实验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精编版

实验齿轮齿圈径向跳动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实验二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实验人员:李洲,刘自成,龚佳健 实验温度:t=17℃ 实验时间:4月6日 指导教师:杨浪萍,张楚书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测量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方法; 2、加深理解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定义。 二、实验内容 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测量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误差r F ?。 三、实验仪器说明及测量原理 测量齿圈径向跳动误差可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万能测齿仪等测量。 图为跳动检查仪的外形图。被测齿轮与心轴一起装在两顶针之间,两顶针架装在滑板上。转动手轮,可使滑板作纵向移动。扳动提升手柄,可使指示表放下进入齿槽。为了测量不同模数的齿轮,仪器备有不同直径的球形探测头。 图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r F ?,是指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或轮齿上,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轴线的最大变动两。如图所示。为了使测头球面在被测齿轮的分度圆附近与齿面接触,球形测头的直径p d 应按下式选取: p d =(2-1) 式中m 为齿轮模数(mm ) 图测量原理 四、测量步骤 1、根据被测齿轮的模数,选择适当的球形测头装入指示表的测量杆下端; 2、将被测齿轮和心轴装在一起的两顶尖之间,拧紧顶尖座锁手轮和顶尖锁紧手柄;

3、旋转手轮,调整滑板位置,使球形测量头位于齿宽中部。借升降螺母和提升手柄。使是指表下降,直至测头伸入齿槽内且与齿面接触。调整指示表,使其指针压缩约1-2圈,拧紧表架后面的紧固旋钮; 4、球形测头伸入齿槽最下方即可读数,每测完一齿,抬起提升手柄,使球形测头进入第二个齿槽与齿面接触,以此类推,逐齿测量并记录指示表的读数; 5、根据齿轮的技术要求,查出齿圈径向跳动公差r F ?,判断被测齿轮的合格性。 五、被测对象 图被测对象 齿轮基本参数见表1-1。 表2-1齿轮基本参数 六、被测数据 记录员:刘 自成 表2-2第一次测量数据 表2-3第二次测量数据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的说明 名词解释: 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 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公差组公差与极限偏差项目误差特性对传动性能的主要影响ⅠFi′、FP、FPk Fi″、Fr、Fw 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Ⅱfi′、fi″、ff ±fPt、±fPb、ff β在齿轮一周内,多次周期地重复出现的误差传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ⅢFβ、Fb、±FPx 齿向线的误差载荷分布的均匀性根据使用的要求不同,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 -------------------------------------------------------------------------------- 机器类型精度等级机器类型精度等级测量齿轮3~5 一般用途减速器6~8 透平机用减速器3~6 载重汽车6~9 金属切削机床3~8 拖拉机及轧钢机的小齿轮6~10 航空发动机4~7 起重机械7~10 轻便汽车5~8 矿山用卷扬机8~10 内燃机车和电气机车5~8 农业机械8~11 关于齿轮精度等级计算的问题 某通用减速器中有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副,模数m=4mm,小齿轮z1=30,齿宽b1=40mm,大齿轮2的齿数z2=96,齿宽b2=40mm,齿形角α=20o。两齿轮的材料为45号钢,箱体材料为HT200,其线胀系数分别为α齿=11.5310-6K-1, α箱=10.5310-6K-1,齿轮工作温度为t齿=60oC,箱体工作温度t箱=30oC,采用喷油润滑,传递最大功率7.5KW,转速n=1280r/min,小批生产,试确定其精度等级、检验项目及齿坯公差,并绘制齿轮工作图。 回答你的问题: 1、齿轮精度主要是控制齿轮在运转时齿轮之间传递的精度,比如:传动的平稳性、瞬时速度的波动性、若有交变的反向运行,其齿侧隙是否达到最小,如果有冲击载荷,应该稍微提高精度,从而减少冲击载荷带给齿轮的破坏。 2、如果以上这些设计要求比较高,则齿轮精度也就要定得稍高一点,反之可以定得底一点 3、但是,齿轮精度定得过高,会上升加工成本,需要综合平衡 4、你上面的参数基本上属于比较常用的齿轮,其精度可以定为:7FL,或者7-6-6GM 精度标注的解释: 7FL: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7级,齿厚的上偏差为F级,齿厚的下偏差为L级 7-6-6GM:齿轮的第一组公差带精度为7级,齿轮的第二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轮的第三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厚的上偏差为G级,齿厚的下偏差为M级 5、对于齿轮精度是没有什么计算公式的,因为不需要计算,是查手册得来的。 6、精度等级的确定是工程师综合分析的结果,传动要求精密、或者是高负载、交变负载……就将精度等级定高一点

实验齿轮齿圈径向跳动.doc

实验二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实验人员:李洲,刘自成,龚佳健 实验温度:t=17℃ 实验时间:4月6日 指导教师:杨浪萍,张楚书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测量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方法; 2、加深理解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定义。 二、实验内容 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测量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误差F。 r 三、实验仪器说明及测量原理 测量齿圈径向跳动误差可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万能测齿仪等测量。 图2.1为跳动检查仪的外形图。被测齿轮与心轴一起装在两顶针之间,两顶针架装 在滑板上。转动手轮,可使滑板作纵向移动。扳动提升手柄,可使指示表放下进 入齿槽。为了测量不同模数的齿轮,仪器备有不同直径的球形探测头。 图2.1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F,是指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或轮齿上, r 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轴线的最大变动两。如图 2.2所示。为了使测头球面在被测齿轮的分度圆附近与齿面接触,球形测头的直径d p应按下式选取: d=1.68m(2-1) p 式中m为齿轮模数(mm) 图2.2测量原理 四、测量步骤 1、根据被测齿轮的模数,选择适当的球形测头装入指示表的测量杆下端; 2、将被测齿轮和心轴装在一起的两顶尖之间,拧紧顶尖座锁手轮和顶尖锁紧

3、旋转手轮,调整滑板位置,使球形测量头位于齿宽中部。借升降螺母和提 升手柄。使是指表下降,直至测头伸入齿槽内且与齿面接触。调整指示表,使其 指针压缩约1-2 圈,拧紧表架后面的紧固旋钮; 4、球形测头伸入齿槽最下方即可读数,每测完一齿,抬起提升手柄,使球形 测头进入第二个齿槽与齿面接触,以此类推,逐齿测量并记录指示表的读数; 5、根据齿轮的技术要求,查出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 r ,判断被测齿轮的合格性。 五、被测对象 图2.3 被测对象 齿轮基本参数见表1-1。 表2-1齿轮基本参数 六、被模数m 齿数Z 压力角α齿轮精度径向跳动误差测数据记录员:刘 3 18 20 12 171μm 自成 表2-2第一次测量数据 序号读数(um)序号读数(um) 1 28 10 135 2 22 11 130 3 61 12 112 4 64 13 103 5 91 14 86 6 104 15 61 7 124 16 20 8 131 17 9 9 114 18 3 齿圈径跳误差F r (um)135-3=132 合格性结论合格,在公差范围内。 表2-3第二次测量数据

齿轮跳动仪的使用方法

齿轮跳动仪的使用方法 齿轮跳动仪用途: 本仪器可对具有中心孔的带轴的外齿和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和蜗杆的齿圈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进行测定(被测齿轮如不带轴,用户可自制具有中心空的心轴)。本仪器也对具有中心孔的圆柱和圆锥的径向跳动也端面挑定进行测定。 被测工件的安装: 1被测工件的心轴长短、操作的方便性,预先将左顶尖架4固定在台面15适当的位置上,并使顶针固定。 2.按工件心轴尺寸调整右顶针架12位置,是其在使用弹簧顶针顶住心轴中心孔时,松紧适当,无轴向窜动。 在进行上述工作时,应注意使顶针伸出顶针座孔部分尽量小些。 根据工件要求安装相应的测头及附件和调整测量支架位置。(测量支架在垂直位置) 1.测齿轮时,选用相应模数的圆锥测量头,并用接头接长。 2.测圆锥径向跳动时可直接用千分表球形测量头。 3.测量表面或内齿和齿轮时用水平杠杆和相应的测量头。 4.测圆锥的径向跳动时采用千分表球形测量头并转动测量支架,是其转过的角度等于圆锥角之半,用紧固螺钉17紧固。 5.测圆锥齿轮跳动时,转动测量支架使其转过的角度等于其锥角,采用相应圆锥测量头。 根据被测工件直径转动升降螺帽5使测量座上下移动,从而使千分表球形测量头(圆锥测量头)与工件被测面(测齿轮时是两齿侧面间)接触获得一定的压缩量。校准千分表刻度盘零位与指针重合。 测量齿轮的外齿和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 1.每测完一齿,读出千分表上示值后,可利用手柄抬起圆锥测量头。再用手转过一齿。重复放下圆锥测量头,进行读数。在每次放下圆锥测量头时,测量头和两齿测量应充分接触。 2.测完一周后,其最大与最小示值差即为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 测量内齿和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 1. 用水平杠杆和相应的圆锥测量头,每测完一齿,用手柄21抬起千分表,使千分表球形测量头与水平杠杆上的底座脱离接触。此时用水平杠杆上的扭簧作用。圆锥测量头能自动从内齿和齿轮两齿面间退出。再转动一齿,重复测量。 2.测完一周后,其最大与最小示值差即为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 测量端面跳动: 用直角杠杆安装在测量支架上,调整测量座位置,并移动台面使被测工件端面与球形测量头充分接触。将被测工件旋转一周,其最大与最小示值差即为被测工件的端面跳动量。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实验一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方法; 2.了解齿圈径向跳动对齿轮传动的影响; 3.练习齿轮公差表格的查阅。 二、仪器说明 齿轮径向跳动测量仪的结构如图所示。 1-底座; 2-工作台固紧螺丝; 3-顶针固紧螺丝; 4-被测齿轮; 5-升降螺母 6-指示表抬起手柄; 7-指示表; 8-测量头; 9-中心顶针; 三、测量原理 齿圈径向跳动r F 是指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或齿轮上,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轴心线的最大变动量。它主要是由齿轮加工中毛坯安装的几何偏心和齿轮机床工作台的跳动或插齿刀的偏心等引起的。这种误差将使齿轮传动一周范围内传动比发生变化。 为了测量各种不同模数的齿轮,仪器备有大小不同可换的球形测量头,此外仪器还备有两支杠杆。 外接触杠杆——成直角三角形,用于测量端面及伞齿轮; 内接触杠杆——成直角形,用于测量内孔的跳动及内齿轮的跳动。 本实验因是测量圆柱直齿轮齿圈径向跳动,不需要选用内外接触杠杆。测量时直接把球形侧头接在指示表的量杆下即可。 四、测量步骤 1.查阅仪器附件盒表格,根据被测齿轮模数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球形测量头; 2.擦净测头并把它装在指示表量杆的下端; 3.把擦净的被测齿轮装在仪器的中心顶尖上,安装后齿轮不应有轴向窜动!借助升降 螺母5与抬起手柄6调整指示表,使指示表有一到二圈的压缩量; 4.依次顺序测量各个齿面,并把指示表的读数记下;

5.处理测量结果并判断合格性。 r F ?=max r -min r 合格条件:r F ?≤r F 为合格 五、思考题 1.测量r F ?有何意义? 2.为什么不同模数的齿轮要采用不同大小的球形侧头去测量齿圈径向跳动呢?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的说明 名词解释: 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 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公差组公差与极限偏差项目误差特性对传动性能的主要影响ⅠFi′、FP、FPk Fi″、Fr、Fw 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Ⅱfi′、fi″、ff ±fPt、±fPb、ffβ在齿轮一周内,多次周期地重复出现的误差传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ⅢFβ、Fb、±FPx 齿向线的误差载荷分布的均匀性根据使用的要求

不同,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 -------------------------------------------------------------------------------- 机器类型精度等级机器类型精度等级测量齿轮3~5 一般用途减速器6~8 透平机用减速器3~6 载重汽车6~9 金属切削机床3~8 拖拉机及轧钢机的小齿轮6~10 航空发动机4~7 起重机械7~10 轻便汽车5~8 矿山用卷扬机8~10 内燃机车和电气机车5~8 农业机械8~11 关于齿轮精度等级计算的问题 某通用减速器中有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副,模数m=4mm,小齿轮z1=30,齿宽b1=40mm,大齿轮2的齿数z2=96,齿宽b2=40mm,齿形角α=20o。两齿轮的材料为45号钢,箱体材料为HT200,其线胀系数分别为α齿=11.5×10-6K-1, α箱=10.5×10-6K-1,齿轮工作温度为t齿=60oC,箱体工作温度t箱=30oC,采用喷油润滑,传递最大功

齿轮径向跳动测量

齿轮径向跳动检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卧式径向检查仪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卧式径向检查仪检测齿轮径向跳动。 二、实验原理 图2-1 1-底座;2-工作台固紧螺丝; 3-顶针固紧螺丝; 4-被测齿轮;5-升降螺母6-指示表抬起手柄;7-指示表;8-测量头;9-中心顶针; 图2-2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 r是在齿轮一转范围内,处于齿槽内或轮齿上、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的测头在齿槽内或齿轮上,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轴心线的最大变动量。 见图2-2a,以齿轮基准孔的轴线o为中心,转动齿轮,使齿槽在正上方,再将球形测头(或用圆柱)插入齿槽与左右齿面接触,从千分表上读数,依次测量所有齿。将各次读数记在坐标图上,如图2-2b所示,取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齿圈径向跳动误差。 三、实验步骤 1、查阅仪器附件盒表格,根据被测齿轮选取球形测头,并将测头装入表的

测杆下端。 2、 把擦净的被测齿轮装在仪器的中心顶尖上,安装后齿轮不应有轴向窜动! 借助升降螺母5与抬起手柄6调整指示表,使指示表有一到二圈的压缩量; 3、 球形测头伸入齿槽最下方即可读数,读完数,向后扳拨杆,抬起千分表 转过一齿,再放下,开始测第二齿。如此依次测量各个齿面,把指示表的读数记下,并绘制出齿圈径向跳动图,取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 算出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r (r F ?=m ax r -min r )。 4、 根据齿轮的技术要求,查出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 ,判断合格性: 合格条件:r F ?≤r F 为合格 四、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齿轮齿数Z=30,齿顶圆da=48.02mm 2、根据da=(2h a * +z )m ,得m 标准值为1.5mm ∴d=mz=45mm 4、∴ r max =4.2um r min =-3.2um 5、所以 r F ?=m ax r -min r =7.4um 6、查表,得F r=23um ∴ r F ?≤r F 检验合格

齿轮精度等级

1、齿轮精度主要是控制齿轮在运转时齿轮之间传递的精度,比如:传动的平稳性、瞬时速度的波动性、若有交变的反向运行,其齿侧隙是否达到最小,如果有冲击载荷,应该稍微提高精度,从而减少冲击载荷带给齿轮的破坏。 2、如果以上这些设计要求比较高,则齿轮精度也就要定得稍高一点,反之可以定得底一点 3、但是,齿轮精度定得过高,会上升加工成本,需要综合平衡 4、你上面的参数基本上属于比较常用的齿轮,其精度可以定为:7FL,或者7-6-6GM 精度标注的解释: 7FL: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7级,齿厚的上偏差为F级,齿厚的下偏差为L级 7-6-6GM:齿轮的第一组公差带精度为7级,齿轮的第二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轮的第三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厚的上偏差为G级,齿厚的下偏差为M级 5、对于齿轮精度是没有什么计算公式的,因为不需要计算,是查手册得来的。 6、精度等级的确定是工程师综合分析的结果,传动要求精密、或者是高负载、交变负载……就将精度等级定高一点 7、精度等级有5、6、7、8、9、10级,数值越小精度越高 8、(齿厚)偏差等级也是设计者综合具体工况给出的等级,精密传动给高一点,一般机械给低一点,闭式传动给高一点,开式传动给低一点。 9、(齿厚)偏差等级有C、D、E、F、G、H、J、K、L、M、N、P、R、S级,C级间隙最大,S级间隙最小。 10、不管是精度等级,还是偏差等级,定得越高,加工成本也越高,需要综合分析之后再具体的给出一个恰当的精度等级和偏差等级。 11、对于齿轮的常规检验项目,分为3组检验项目,分别如下: 12、第一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其项目包括:切向综合公差Fi'、周节累积公差Fp、k个周节累积公差Fpk、径向综合公差Fi"、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w 13、第二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其项目包括:切向一齿综合公差fi'、基节极限偏差fpb、周节极限偏差fpt、径向一齿综合公差fi" 14、第三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其项目包括:齿向公差Fβ、接触线公差Fb、轴向齿距极限偏差Fpx 15、齿轮的齿坯公差的精度等级为:5、6、7、8、9、10级 16、齿轮中间的孔公差、及其形位公差:IT5、IT6、IT7、IT8级 17、齿轮轴的尺寸公差、及其形位公差:IT5、IT6、IT7 18、顶圆直径公差:IT7、IT8、IT9 19、基准面的径向跳动、基准面的端面跳动:根据直径的大小,按照5、6、7、8、9、10 级查表 20、需要说明一下:我给出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检验项目是比较全的,但是,在实际中,在实际的图纸上,我们列出的检验项目没有这么多,太多了不但给检验带来麻烦,还增加制造成本,所以,在图纸上只检验其中的几项即可,你可以参看一下专业的齿轮图纸,也可以在《机械设计手册》上看看例题,在此给你列出常规要检查的、在图纸上要列出来的项目: 21、小齿轮的检验项目: 21、根据你上面给出的参数,小齿轮的精度等级可以定为7FL,接下来级,就是按照精度等级差手册: 22、周节积累公差Fp:0.063

齿轮测量方法.

齿 轮 测 量 齿轮齿单个齿距偏差与齿距累积总偏差的测量 一、目的 熟悉测量齿轮单个齿距偏差与齿距累积总偏差的方法。 加深理解单个齿距偏差与齿距累积总偏差的定义。 二、内容 1. 用周节仪或万能测齿仪测量圆柱齿轮齿距相对偏差。 2. 用列表计算法或作图法求解齿距累积总偏差。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 单个齿距偏差pt f 是指在分度圆上,实际齿距与公称齿距之差(用相对法测量时,公称齿距是指所有实际齿距的平均值)。齿距累积总偏差F p 是指在分度圆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长与公称弧长之差的最大绝对值,即最大齿距累积偏差(m ax p F )与最小齿距累积偏差(m in p F )之代数差。 在实际测量中,通常采用某一齿距作为基准齿距,测量其余的齿距对基准齿距的偏差。然后,通过数据处理来求解单个齿距偏差pt f 和齿距累积总偏差P F ,测量应在齿高中部同一圆周上进行,这就要求保证测量基准的精度。而齿轮的测量基准可选用齿轮的内孔、齿顶圆和齿根圆。为了使测量基准与装配基准一致,以内孔定位最好。用齿顶圆定位时,必须控制齿顶圆对内孔的轴线的径向跳动。在生产中,根据所用量具的结构来确定测量基准。 用相对法测量齿距相对偏差的仪器有周节仪和万能测齿仪。 1. 用手持式周节仪测量 图1为手持式周节仪的外形图,它以齿顶圆作为测量基准,指示表的分度值为0.005mm ,测量范围为模数3—15 mm 。 周节仪有4、5和8三个定位脚,用以支承仪器。测量时,调整定位脚的相对位置,使测量头2和3在分度圆附近与齿面接触。固定测量头2按被测齿轮模数来调整位置,活动测量头3则与指示表7相连。测量前,将两个定位脚4、5前端的定位爪紧靠齿轮端面,并使它们与齿顶圆接触,再用螺钉6紧固。然后将辅助定位脚8也与齿顶圆接触,同样用螺钉固紧。以被测齿轮的任一齿距作为基准齿距,调整指示表7的零位,并且把指针压缩1—2圈。然后,逐齿测量其余的齿距,指示表读数即为这些齿距与基准齿距之差,将测得的数据记入表中。 2. 用万能测齿仪测量 万能测齿仪是应用比较广泛的齿轮测量仪器,除测量圆柱齿轮的齿距、基节、齿圈径向跳动和齿厚外,还可以测量圆锥齿轮和蜗轮。其测量基准是齿轮的内孔。

实验 齿轮径向跳动测量_学生用

实验七 齿轮径向跳动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测量齿轮径向跳动的方法。 2. 加深理解齿轮径向跳动的定义。 二、实验内容 用齿轮径向跳动测量仪测量齿轮齿圈径向跳动。 三、测量原理及测量仪器说明 径向跳动F r是指测头(球形、圆柱形或锥形)相继置于齿槽内时,从它到齿轮轴线的最大和最小径向距离之差,如图1。检查时,测头在近似齿高中部,与左右齿面同时接触。 齿轮径向跳动误差可用齿轮径向跳动检查仪、万能测齿仪或普通偏摆检查仪等仪器测量。本实验采用齿轮径向跳动测量仪来测量。该仪器是手动、纯机械齿轮测量仪器,利用两顶尖定位齿轮,用手动转动齿轮,测头逐齿在齿轮的径向测量其跳动误差。其外观如图2。 图1 测量径向跳动的原理 图2 齿轮径向跳动测量仪外观图 仪器主要由I—仪座、II—测量滑座、III—滑板、IV—顶尖座四部分组成。顶尖座可在滑板上自由滑动,以适应不同的齿轮轴长度;滑板可在底座上滑动,可使测头对准齿轮的不同轴向位置;测量滑座可在底座上滑动,对应不同直径的齿轮。各可移动部件都能在任意位置可靠锁紧。 图3 齿轮径向跳动测量仪组成示意图

该仪器组成如图3所示,全套测量装置包括:1.顶尖座锁紧手柄;2.滑板锁紧手柄;3.测头定位机构;4.手轮;5.测头后退手柄;6.转角锁紧手柄;7.测量滑座锁紧手柄;8.保护螺钉;9.滑板移动手轮;10.调平地脚螺钉;11.顶尖后退手柄;12.待测齿轮;13.测力调节螺钉。 该仪器可测齿轮直径≤220mm,可测模数为0.5—8 mm。指示表分辨率为0.001mm。 仪器备有不同直径的测头(锥形),用于测量各种不同模数的齿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头直径mm 0.8 1.2 2 3 4 5 6 8 10 12 测头选取原则为:使测头与被测齿轮的齿槽双面接触,接触点在被测齿轮的中径附近,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D p=D b×[tg(α+90°/Z)- tgα] 也可按简化公式计算:D p=(1.5~1.8)×m(建议取D p=1.68×m) 式中,D p为测头直径,D b为基圆直径,Z为齿数,m为齿轮模数,α为压力角。 四、测量步骤 1. 按被测齿轮的模数选取合适的测头,装在主机上,拧紧顶丝。 2. 调整两顶尖座的间距,适应被测齿轮轴的长度,并在该位置锁紧手柄1。 3. 将被测齿轮顶在两顶尖之间,用手柄11控制顶紧力的大小,使工件能转动灵活,并且无轴向间隙。 4. 调整保护螺钉8,使测量板离开初始位置约5mm。调节测力螺钉13,保证被测齿轮心杆无变形,同时测头能定位在齿槽的最低点。 5.将千分表插入表座,用螺钉拧紧,千分表测头应与测杆相接触。再调保护螺钉8,使之在千分表满量程前约0.01mm时相接触。 6.松开转角锁紧手柄6,转动测量滑座,使测头与齿槽母线垂直后再锁紧。 7.松开滑板锁紧手轮2,转动滑板移动手轮9,使测头对准齿轮待测位置后,锁紧两侧滑板锁紧手轮2。 8. 松开测量滑座锁紧手柄7,转动手轮4,向前移动测量滑座,使测头与齿槽相切,千分表示值约在半量程时锁紧测量滑座锁紧手柄。 9.搬动测头后退手柄5,退出测头,同时转过一个齿槽,松开手柄5,测量下一个齿槽的位置值,并作相应记录。 10.转过一周后,千分表示值在测量位置时的最大变动量即为该齿轮的径向跳动误差值。转动测头后退手柄5,同时拉动测头定位机构3,脱开测头,完成测量。 11. 处理测量数据,从GB/T10095.2-2008(P228)查出齿轮径向跳动公差F r,判断被测齿轮的适用性。 五、示例 1.被测齿轮参数 模数m=2mm,齿数Z=16,压力角α=20°,齿轮精度等级766GM GB10095-88 根据分度圆直径d=mZ,算得分度圆直径d=2×16=32mm 2.选取测头

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公差组 公差与极限偏差项目误差特性对传动性能的主要影响 ⅠF i′、F P、F Pk F i″、F r、F w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Ⅱf i′、f i″、f f ±f Pt、±f Pb、f fβ 在齿轮一周内,多次周 期地重复出现的误差 传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 ⅢFβ、F b、±F Px齿向线的误差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1) 精度等级 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 根据使用的要求不同,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参见 (2) 齿轮检验与公差根据齿轮副的使用要求和生产规模,在各公差组中选定检验组来检定和验收齿轮精度。(3) 齿轮副 的检验与公差齿轮副的要求包括齿轮副的切向综合误差ΔF ic′,齿轮副的一齿切向综合误差Δf ic′,齿轮副的接触班点位置和大小以及侧隙要求,如上述四方面要求均能满足,则此齿轮副即认为合格。(4) 齿轮侧隙齿轮副的侧隙要求,应根据工作条件用最大极限侧隙j nmax(或j tmax)与最小极限侧隙j nmin(或j tmin)来规定。中心距极限偏差(±f a)按“”表的规定。 齿厚极限偏差的上偏差E ss及下偏差E si从来选用。例如上偏差选用F(=-4f Pt), 下偏差选用L(=-16f Pt),则齿厚极限偏差用代号FL表示。参看图“齿轮、齿轮副误差及侧隙的定义和代号”。若所选用的齿厚极限偏差超出所列14种代号时,允许自行规定。 (5) 齿轮各项公差的数值表 (6) 图样标注 在齿轮零件图上应标注齿轮的精度等级和齿厚极限偏差的字母代号。标注示例 a) 齿轮三个公差组精度 同为7级,其齿厚上偏差为F, 下偏差为L: b) 第Ⅰ公差组精度为7级,第Ⅱ、Ⅲ公 差组精度为6级,齿厚上偏差为G,齿厚下 偏差为M: c) 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4级, 其齿厚上偏差为-330m,下偏差为 -405m: 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