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案12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案12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案12

兰州市第七中学初一年级思想品德学案

政治组 赵华栋 陶 龙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第二框 创建新集体

1.下列对漫画《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看法,错误的是( )

①他们三个太懒惰,都不想去挑水 ②他们住的地方没有水源 ③他们三个缺乏团结与奉献精神 ④他们三个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②③

2.《淮南子兵略训》上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

A .团结就是力量,在一个集体中,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

B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C .在一个集体中,既要团结协作,又要张扬个性

D .让个性在集体中张扬

3.“众人拾柴火焰高。”下面和这则谚语包含的道理不一样的是

A .人心齐,泰山移

B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C .众志成城

D .众人划桨开大船

4.良好的学校、班集体对我们的健康成长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要创建良好的班集体,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协作 ②创建良好的班集体主要靠老师和班干部的努力,与其他同学没有多大关系 ③建设班集体主要靠有特长的同学发挥作用

④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性格各异的同学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5、你心目中的优秀班级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该怎样创建一个优秀班级?你能为创建优秀班级做些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财产留给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的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顺序、范围、遗产分配原则;遗产继承方式、遗赠。 2、能力目标 学会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受到侵权时学会依法维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让学生培养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的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 1、“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此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遗产继承法律制度,学会依法继承遗产。 2、“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重点,此部分的主旨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继承问题,学会依法维护继承权,同时又要发扬传统美德。只有提高继承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才能减少争议,化解矛盾。 三、教法学法的选择 1、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具体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通过讨论,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问题式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情景设置条件的变化和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不断思考、讨论、归纳以获得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请同学收集实例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美丽的自然中,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人也一样。从懵懂少年到白发老者。我们在上节共同讨论了公民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那么,在公

民死亡后如何来处理他们遗留在世上的财产呢?这就涉及到财产的继承问题,本节课就来共同学习《财产留给谁》 (二)讲解新课 二、财产留给谁(板书)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今天和同学们共同讨论一个案例。(多媒体展示) 案例:不久,晓军的父亲因病去世,晓军的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准备继承遗产,可是在谁能继承,继承多少这些问题上争执不下。爷爷、奶奶认为遗产应该由五人平分,但母亲不同意,认为姑姑不能继承。 晓军的父亲尚未过世,其财产能继承吗?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有关继承的基本概念,请同学们看课本,把这些概念找出来: 1、我们享有继承权(板书) (1)有关继承的基本概念(板书)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多媒体展示) 死者被称为被继承人 接受遗产的人为继承人, 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继承权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教师:明白了这几个关于继承问题的概念后,让我们再来看晓军家的事。 晓军父亲尚未辞世,财产能继承吗?是否所有的财产都可以继承?(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遗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答,) 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2,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3,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2)作为遗产必须具备的条件(板书) (学生分组讨论) 不久,晓军的父亲因病去世,晓军的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准备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复习课导学案(生)

课题:九年级第十一课胸怀全球迎接挑战 编号: 班级:姓名:学号: 【复习方法指导】 本课复习要点不多也不复杂;能级要求都不高,没有运用的要求。所以,主要培养和塑造初中生的国际意识和视野,做一个合格的世界青年。 【导学过程】 一、自主落实考点 1.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P138-140) (1)请列举近些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的实例(至少2个)。 (2)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 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P140-143) (1)当前的国际竞争 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②当前国际竞争对我们的启示(要求)有哪些? (2)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①发展的机遇有哪些? ②发展的挑战有哪些? (3)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3.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P146-P147) (1)“和谐世界”的理念有何意义? (2)为构建“和谐世界”,青少年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国际意识? (3)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及相互关系 ①两大主题是什么? ②两大主题的关系如何? 三、误区点拨 祖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要注意,是“提高”,而不是“最高”。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极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即机遇与挑战同在。只看到机遇而忽略挑战(使人缺乏忧患意识),或只看到挑战而忽略机遇(使人悲观失

望),都是错误的。 四、拓展延伸 (一)中考考查视角 善于列举大事以说明我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 能够从我国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启发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 在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上,要从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义、青少年的国际意识等方面思考准备命题点。 (二)知识贯通 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义,可以从第一课第二框关心社会发展中关心时事的意义中得到演绎(P7)。 (三)热点追踪 材料一:至北京时间2011年3月2日,中国政府帮助愿意回国的利比亚侨民全部撤出,从海、陆、空三路共计撤出35860人。根据公开报道,自1990年至今,20年来我国已成功从事发国撤离超过5万名中国公民和同胞,累计派出包机、专机超过100和500架次。 材料二:2010年11月,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举办的又一次国际体育盛会。来自亚洲各地的97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42个大项,476个小项的角逐。与会的亚洲各国运动员、裁判员、官员、服务员以及观众共享激情盛会,期盼和谐亚洲,追求和平、团结、统一和进步的亚运理念。 点拨:这些材料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彰显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在国际社会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些材料可以引出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世界对青少年的要求、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等内容的考查。 五、拓展训练 (一)选择题 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2010年11月在珠海成功举办,展示了当今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对于中国亮相的无人机,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无人机的发展尤其引起美国和以色列的忧虑,还会让中国的邻国担忧,会刺激其他国家加快研发本国无人机或购买无人机,尤其是印度和日本。事实上,中国的无人机技术起步较晚,与欧美差距较大,美国的战略无人机早已装备部队,其最新研制的隐身无人战机也已接近列装,中国的很多无人机还处于研发状态。据此回答1—2题。 1.珠海航展的成功举办和我国在航展上的表现,充分说明() A.中国的发展给整个世界带来更多威胁 B.世界经济一体化在发展 C.中国的军事实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D.祖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 2.对当前的国际竞争,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意义:能促进国际交往,激发产品、服务、人才和信息的全球性流动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教学提纲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1、国家性质:(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③分裂国家的人;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 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使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的光荣义务。 6、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 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

人权”。我国通过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刑法》、《民法通则》等)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8、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是怎样依法管理国家的? 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形式是通过人民选举出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然后再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9、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权利(5)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6)社会经济权利(7)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8)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9)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10、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公民在享受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11、“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 诬陷别人不属于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如果滥用言论自由,就会侵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如造成泄密、造谣、人身攻击,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等,自己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它说明行使公民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学案(最新编写)

《我们的共同理想》学习路线图 一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知识与目标 1,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2,理解全面小康包含的内容。 3,认识结构和谐社会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 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 想之间的关系,培养全方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 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 成就,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名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崇尚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教学重点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 教学难点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如何?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走进共同理想 学生自读教材110—112页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 (2)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什么样子的? (3)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4)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如何? 2、同绘小康蓝图 阅读教材第112—115页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今天,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到,再由到的历史性跨越。 (2)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有什么特点? (3)全面小康是什么样子的? (4)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有什么意义?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你准备怎样做? 3、共创和谐伟业 阅读教材第115—117页的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 (2)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意义? (3)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二)合作与探究 探究一: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小结: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 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八年级下学期政治全套教案〖人教版〗 (88页)(全套)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人教版)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课标要求: 本单元两课内容对应的课标依据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 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能够正确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具体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 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 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 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 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 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2、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体制等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平时虽有所接触, 但非常有限, 往往是一知半解, 特别是从法律角度的理解 更是非常缺乏, 另外, 初中生是弱势群体, 又缺乏法律知识,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 不知 道如何去保护。有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 但顾虑到对方是成年人, 甚至是家长和老师, 所以只好忍气吞声, 用法律维权的意识比较淡漠。 2、学生的需要: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国家性质、能区分公民与人民的不同, 树立起公民权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 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 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学生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 并仔细观察。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计划用两课时授完。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1) 引导学生忆一忆, 说一说, 在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情景。(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 引导思考回答: 听到毛主席这铿锵有力的声音, 全国人民在欢呼雀跃, 从心底感谢毛主席, 感谢共产党, 为什么?

八年级政治上册《预防犯罪》学案

八年级政治上册《预防犯罪》学案 一、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会发展为犯罪。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预防犯罪 三、复习巩固 (一、)罪与罚 、犯罪含义:具有严重_____、触犯____、应当受到____的行为。 2、犯罪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刑罚:又叫_____或_____,是指人民法院对______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4、刑罚种类:______、______。

(二、)加强自我防范 、 认清______,远离______。 2. 我们应增强______,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3、 杜绝______。 四、练习题: .李某因倒卖个人信息30余万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李某这一行为①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②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④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四川省自贡市的黄某曾在某涉密科研单位工作,他将自己在工作中复制下来的涉密内容,出卖给境外间谍机关。事后,黄某因犯间谍罪被法院判处死刑。这说明 A.不履行义务要承担法律责任

B.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c.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D.公民行使权利时有尊重他人的义务 3.XX年3月28日,陶某因锯断共享单车车锁,以方便自己使用,被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提起公诉,法院判处陶某拘役四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XX元。陶某被处罚,是因为 A.他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B.他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c.他的行为具有严重危害性 D.他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4.《刑法》明确规定,转发诽谤信息达500次将被视为犯罪行为。之所以判定该行为是犯罪,是因为 ①该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②该行为仅仅违背了社会公德 ③该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该行为触犯了我国《刑法》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5.犯罪有三个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的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八课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八课《竞争合作求双赢》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应该认识竞争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②使我们在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不足③可能会使某些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④使人产生忌妒心理,不利于社会进步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2.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 ①法律②风俗习惯③道德④社会舆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3.正确的竞争应该是() A. 你争我夺 B. 公平竞争 C. 尔虞我诈 D. 互相践踏 4.对合作的作用,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①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②合作能培养同情心和奉献精神③合作不利于激发创造性④合作能大大增加成功的可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这句话让我们从中领悟的道理是() A.沙子没有石子硬 B.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合作 C.混凝土比花岗岩硬 D. 凡是合作,都能成功 6.我们参与竞争的目的,就是( A. B. C. D.以成败论英雄 7.“不敢同冠军较量,就永远争不到冠军。”德谟克利特的这句名言说明 了() A.我们要敢于竞争,敢于超越自我 B.在竞争中合作 C.在合作中竞争 D.公平竞争 8.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指出:为了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来加以安排。这四种基本学习就是;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处”告诉我 们() A、不要参与任何竞争 B、要合作共享 C、合作与竞争水火不容 D、竞争会产生嫉妒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一、课标要求: 根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具有世界眼光”;“能力”目标中,提到“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知识”目标中,“了解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了这一课。 二、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的感受、经验、体验、实践、学习、升华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学会“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学习,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 三、学情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学校教育必须关注到这一问题。 沉溺于网络的垃圾信息、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乃至网恋的中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缺少关爱,或缺少朋友,或缺少成

就感。现实生活对他们而言,是失意或失败的,是痛苦与烦恼的。这类学生容易沉溺网络,寻找寄托和慰藉。对此,必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一方面,网络环境不干净,学生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迷失自己; 另一方面,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不少,他们一旦上网,容易陷进去不能自拔。因此,针对学生的现实成长问题,教材设计了这一课。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中“力求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培养的重点”的宗旨,本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无限性和两面性;了解网络交往对象的特点: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通过感受网络有益的特点,初步具备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通过感受网络有弊的特点,初步具备避免网络交往的陷阱;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现场采访、讲述自己的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融合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让学生初步了解网络的无限性,认识到网络虽然丰富多彩,但也有利有蔽的特点,,做到如何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和避免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结合课本中的例子和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通过学生个别介绍与分组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感受网络生活与传统生活的不同,了解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才能享受多彩的生活。通过了解网络的无限性,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向往与探索的兴趣。并能有效的避免不良网站的诱惑,合理的利用使用网络资源,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既不回避也不沉迷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 五、教学重点、难点:

九年级政治学案

九年级政治学案 课题:参与政治生活学生:班级: 【课标导航】: 1.知识目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 ●宪法的作用和法律地位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要依法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和监督权 ●维和国家安全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结合宪法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 高的法律地位,从而自觉遵守宪法,维和宪法权威 ●依法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自觉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夯实基础】: 第一节《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1、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方式 广大人民通过或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2、人民当家作主机关: 3、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二、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的含义 2、依法治国的地位 3、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与人为善 学 案 学校:玉溪市江川县龙街中学 教师:赵秀全

2.3 《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2.过程与方法 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方式(上网、看书、询问长辈等)收集与人为善的事例,为开展课堂教学做准备。课堂上,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活动情境,如小品表演、开展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善待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处世之道,并且把这种感受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等高尚品德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善良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规范,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善良是什么、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2.难点:如何理解与人为善是付出也是收获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景体验法、故事讲析法、角色扮演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工具] 黑板、粉笔、多媒体等 [课前准备] 教师:研读教材、搜集相关资料、编写教案、制作课件等 学生:认真预习、自检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做到与人为善。 [教学过程]

附: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善良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归结起来,善良就是() A.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B.一颗善意理解的心 C.一颗善良的心 D.一颗宽容的心 2.“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这句话说明() A.帮助别人就意味着自己吃亏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 D、善良要见诸行动 3.雨果说:“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下列行为不符合这句话意思的是() A.某校成立“爱心社”,为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B.某市出租车司机组成“爱心车队”,免费搭乘无助老人 C.某女郎用高跟鞋踩死一只猫 D.班上同学利用周末时间打扫街道 4.小明考试成绩很差,心情很糟。一直不如他的小强这次却考得很好,想帮他找出失败的原因,反而遭到小明的拒绝,但小强不跟小明计较。 你认为小强的做法() A.对的,这是大人不计小人过 B.对的,这是与人为善的表现 C.错的,应跟小明理论,从此不再理会小明 D.错的,怪他多管闲事

人民版九年级第一学期 思想品德导学案

人民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思品学科导学案 罗平县马街一中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 第一课生活在地球村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地球村”的由来、形成的原因、“地球村”的美好的生活以及存在的问题。 能力目标:认清世界发展的趋势,努力学习,做个负责任的村民。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都是地球村民,要树立平等、开放的全球观念,关爱“地球村”,维护“地球村”的和谐安宁,反对战争。 【重点与难点】:地球村生活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完成下列知识。。 1、猜猜:从北京到纽约要多久? 13个半小时。通过乘坐哪些工具可以到达?如:、、 等。联系p2请说一说“地球村”名字的由来:_ 2、请归纳“地球村”形成的三大原因:、、 。 3、阅读p4-9,请说说“地球村”的生活很不错主要表现是:、 、。当今的地球村面临的发展趋势有: 、 、。 4、阅读P11-16,找一找“地球村”存在的烦恼主要有:、、 、、、另外还有、问题、问题、问题。 5、阅读p11,说说影响“地球村”和平与安宁的因素有:; ;;; 。 二、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展示要简洁、及时、正确运用双色笔,点评简洁,声音洪亮,非展示小组要做好学案的完善和补充。) 1、联系教材p4—5,全球尽在网中,阅读词,回答问题: 双击鼠标启窗口,信息海洋好神奇,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一叶轻舟万山过,网络魅力谁能敌!有激流,有险滩,暗礁陷阱起波澜。不良信息撒迷雾,低俗之风讨人嫌。诺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 问题1、网络对青少年成长有哪些利弊? 答:利: 弊: 问题2、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八年级思想品德学科第二课导学案

第二课公民的责任第一框我们的义务 【导入新课】一个作家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权利,也有他应尽的义务。如果每个人不仅知道自己的权利,而且知道自己的义务,这将有利于全人类的幸福。”【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重难点预设】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自主学习反馈交流】 1.这些义务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个方面。其中,__________________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2.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 ①.我们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_____________。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_______,又是履行义务的________; ③.自觉履行这些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___________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体包括:维护________和全国_________;保守_________;爱护公共财务,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____ _、______和______;依法__________和参加民兵组织;__________;等等。 4.所谓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根据社会___________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_______责任。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_________ _,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___________、团结友善、勤俭自强、_____________”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履行方方面面的道德义务。(八荣八耻)【小组合作展示提升】、 活动一教材第16页“小珊到底该不该纳税?” 活动二教材第17页“小龚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美德? 活动三教材第17页“单先生的行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称赞?” 活动四公民为什么要履行义务? 【教师点拨】完成本节课思维导图 【达标检测】单选1、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具有一致性,因此每个公民应该:() A.行使权利不超过合法权利的范围 B.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一切权益 C.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D.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做 2、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不仅享有广泛的权利, 还要积极履行法定义务。下列属于公民法定义务的是( ) A.在网络上聊天时必须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 B.王经理年薪达到20 万, 他自觉去税局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C.公共汽车上人多拥挤初中生小明主动将座位让给老人 D.丹丹拿出自己的压岁钱, 买来书本和文具寄给灾区的小朋友 【课后反思】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学案

第四课一框《对外开放》自学路线图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先要正确理解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含义。二是要正确认识二者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三要要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外开放不排斥独立自主、自主创新。如嫦娥卫星的关键技术都是自力更生的结果。 三、教学过程: 自学步骤:一、阅读教材。 1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先要正确理解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含义,对外开放并不等于一切依靠外援,甚至依赖外国实现现代化;独立自主也决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2例题解析 (一)列举实例说明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例:请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或家乡带来的新变化。(不少于3例) 解析: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真切直观地感受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决策给整个社会或考生所在家乡带来的变化,组织答案时必须注意:(1)必须列举出具体、可感知的实例;(2)所举实例可兼顾不同的角度,可从经济、政治、文化或社会生活出发,可从工业、农业、科技、教育、体育或外交出发,也可从老百姓基本的衣、食、住、用、行等出发;(3)必须突出“变化”这一过程。 参考答案:就我国整个社会而言:①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大幅增长;②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③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成功,“嫦娥一号”成功探月等。 就家乡(或个人家庭生活)而言:①饮食方面,过去吃不饱,现在怎么科学就怎么吃;②住房方面,以前住土砖房,现在住装饰漂亮的小楼房;③出行方面,以前是步行或自行车,现在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 (二)根据成就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全册) 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 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对待文化差异存在的不同态度、什么是正确的态度;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理解世界文化多元的情况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对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差异的理解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对不同文化的批判、鉴赏及学习其他文化优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克服面对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安和焦虑;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进派。 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难点在于帮助学生面对不同文 化应树立平等、尊重、接纳的态度。 导入:播放《欢欢喜喜中国年》,让学生沉浸在喜庆的过年氛围中回忆我国一系列传统节日。活动一:让学生展示收集的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各种传统节日。 简明扼要地填写课本之如下表格,中国的传统节日: 外国传统节日采风活动,展示多彩文化:

即展示和交流学生在课前收集的其他国家和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节日文化,即使有些看似名称相同的节日,不同的国家又具有本民族的节日特色。如“母亲节”、“圣诞节”等等。 从各国传统节日这一文化可以得出结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不同文化的特色。 活动二:设计了评选文化代表人物的活动。( P57 ) 通过系列的探讨、评选活动,明确不同文化的民族背景,引导学生去发现以下结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形形色色的文化,将我们的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展示了世界文化“丰富性”。 学生朗读( P58 )“汉译英”故事。学生讨论。两个问题: 1、古诗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 (文化存在差异、差别,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2、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吗? 学生上讲台书写:[我们的现代用语中,也受到外来语的影响,如“酷”、“巧克力”、sofa(沙发),pudding(布丁),caffee(咖啡),curry(咖喱)、冰激凌、色拉油(Sola)、英特网、坦克等] 结论:文化没有优劣之别;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大全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大全 【篇一】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新学期开始,为切实有效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的学习效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材共计10课,分4个单元,基础内容较多,需要学生认真掌握。其中也列举了相关案例,大部分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近的,起到导入的作用,个别部分也有起到总结作用,在这个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循环中,能够使学生掌握一般规律的基础知识,又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由于这册教材涉及到很多法律方面的内容,再加上学生接触面比较狭窄,课本又列举了相关链接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量,有助于更好地学习思想品德课。 二、学生现状分析 八年级学生女同学爱学上进,但部分男同学虽很聪明,但不爱学习,对于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基础知识及书写方面对他们来说是弱项,这还有待于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八年级学生总的来说比较稳定,学习态度及氛围都比较好,学以致用恰恰是他们的弱点,这就需要让他们知道思想品德这门学科不单需要记忆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灵活应用,来解决一些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对个别的学生不是十分了解,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与日常交往中,进一步了解、

分析、及时发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达到汉字书写规范,理解基础知识的内涵。 2.学以致用,分析具体案例,进一步理解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意义。 3.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做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 四、教学方法及措施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培养人为目的,为人师表,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按上级及学校的要求,认真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备教法,做到心中有书,熟练掌握教材,努力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讲课时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精讲多练,及时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提高起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4.搞好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对课文有大体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到课堂有练习、课后有作业,并且当堂的知识当堂消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搞好课前、课中两个提问;做好课堂、单元、期中、期末测验的准备及分析总结工作。

七年级思想品德学案

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第一课时人生自强少年始 主备人:刘胜利复备人:七年级政治备课组 课时类型:新授课——自主探究课 温故知新:(1—2分钟) 1、自立和自主的关系是什么? 2、怎样成为真正自立的人? 明确任务:(1分钟) 学习目标:1、懂得自强的含义,知道自强精神的表现,感受自强对一个人成长的巨大作用,体会自强不息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2、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努力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3、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强精神,尝试做自强少年,以适应将来时代的要求。 学习重点:是自强的含义、作用和意义。 静心自学:(8—10分钟) 1、自强是指一个人对未来充满,,的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2、自强是的动力,自强是通向的阶梯,自强的对立面。所谓自弃是指。 阅读p48页内容,思考: 3、自强精神的表现以及培养自强精神的意义。 阅读p49—50页内容,思考: 4、自强品质对成功者的意义。 5、我们为什么要自强,勿自弃? 成果展示:(8—10分钟):问题见自学指导。 过关检测:(8—10分钟) 1、下列词语中能够体现自强精神的有( ) ①志存高远,执著追求②知难而退,得过且过 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④破罐子破摔,自毁长城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①③

2、下列属于自弃者的表现有( ) ①不愿吃苦,不愿奋斗②懒惰成性,得过且过 ③不求上进,不思进取④为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学 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3、《男儿当自强》这首歌告诉我们( ) A.人要自立B.人要自重C.人要自强D.人要自信 4、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以下历史人物能体现矢志不渝,刻苦勤奋,自强不息的品质的是( ) (1)屈原(2)戚继光(3)秦桧(4)詹天佑(5)林则徐(6)汪精卫 A.(1)(2)(3)(4) B.(2)(3)(4)(5) C.(1)(2)(4)(5) D.(3)(4)(5)(6) 5、《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正常的智力B.自强不息的精神 C.乐观开朗的心境D.保持积极的情绪 6、青少年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具备自强精神是必须的,这是因为()A.青少年时期是成才的最佳期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观 C.没有人什么事也干不成D.自强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7、在群星闪耀的舞台上,一群农民工子女表演的诗朗诵《心里话》震撼了亿万观众的心,“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更是喊出了农民工子女的最强音。这表达了农民工子女() ①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②自强品质③面临的生存环境太差④奋发进取的精神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北京有一所宏志中学,各省市有很多宏志班,专门招收那些学习成绩优秀但家庭条

九年级政治优质课导学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导学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导学案 一、明确任务,细化要求------复习目标: 1、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 2、理解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 3、感悟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二、背默主干,落实基础 一)出示复习提纲----在20分钟内完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什么?其中——是核心;—— 是根本保证;——是方略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①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革命和实践的必然;②性质③宗旨④三个代表) 3、坚持党的领导有什么重要意义? 4、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式有哪些? 5、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6、网络问政有什么好处? 7、什么是依法治国?它的主体和依据各是什么? 8、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9、坚持依法治国有什么意义? 10、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12、政府依法行政有什么意义? 1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那些? 14、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 二)同桌互背,教师提问,学生板演问题1、2、3 三、辨析易混,反馈梳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就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四、围绕重点,直击中招------2014年河南中招第13题 1写出“双百人物”中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的两位共产党员及其事迹概要;2,写出两部红色经典;3、写出两首爱国主义歌曲;4、写出两部红色影视。 五、课堂训练 一)单选 1、在党的领导下,近年来,我国各地广泛开展了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的“三下乡”活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坚持把物质文明建设作为工作的中心 B.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D.坚持把党的执政

苏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3课学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3课学案 ★说明:预习完成后,可以提前做实践与探究的问题 胸怀天下:1. 2. 3. 4. 5. 课题:笑对生活 一、课前预习书P33-44并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1、挫折是指。 2、挫折在人们的心理上的消极表现是, 行为上的消极表现。 3、挫折能磨练,人们正是在的过程中取得成功与进 步的。 4、导致挫折的因素有和两个方面。 5、挫折的存在具有。挫折对人具有影响,或者给人, 或者给人。 6、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能在挫折中 ,那么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成为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 7、学习是人类的,是人们生活的,学习能使自己得到。 8、正确的学习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良好的,选择适当的,获得理想 的。 9、中学生要正确的学习观念(1)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是一种必须履行的;(2)非常重要,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有进步;(3)对学习的成功很有价值,要养成良好的,讲究;(4)确立的观念,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新要求。 10、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我们要用良好的的心态、浓厚的兴趣、科学的方法, ,。 11、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要求的活动。不可能没有压力,的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 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压力,会造成过度紧张、焦虑,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12、考试焦虑与、、、、等因素密切相关。 13、在人生道路上,不在于有无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 14、不同的人面对挫折,会有。我们要以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并以正确的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15、激励创新,创新战胜挫折。开拓进取,用于创新,可以发掘我们的, 造就有用;可以激发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热情,督促我们珍惜、珍惜。16、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必由之路,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是 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