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感染的途径及防控讲课讲稿

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感染的途径及防控讲课讲稿

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感染的途径及防控讲课讲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感染的途径及防控经血液传播疾病是一类可通过血液、体液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

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20多种疾病。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外周血液、可通过输入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污染的医疗器械等而引起感染。

一、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感染的途径:

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最基本的途径是经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液循环,其中包括被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对护士而言,最主要的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

二、预防措施

1、洗手:在接触每个患者前后都要洗手,包括脱手套后。如手被血

液、体液污染,应立即用肥皂洗手,并用流水冲洗。洗手是预防

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2、戴手套:在护士进行各种化验标本采集、静脉穿刺、伤口换药、晨

晚间护理等操作时均需戴手套进行。特别是手上有伤口时必须戴

手套操作,减少皮肤接触。

3、针刺伤的预防:注射器是护士每天都要接触的医疗器械,针刺伤在

日常工作中屡见不鲜,因此针刺伤的预防尤为重要。①手持针头

和锐器时,避免锐利面对着他人,以防刺伤他人;②为不合作的

患者注射时,应在他人的协助下进行;③不要将用过针头套回针

帽,以防刺伤自己的手;④注射器用过后针头应及时放入耐刺的

容器内,不能随意丢弃或放置。

三、针刺伤后及时报告制度

一旦发生针刺伤等锐器伤,应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

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感染的途径及防控电子教案

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感染的途径及防控经血液传播疾病是一类可通过血液、体液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 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20多种疾病。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外周血液、可通过输入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污染的医疗器械等而引起感染。 一、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感染的途径: 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最基本的途径是经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液循环,其中包括被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对护士而言,最主要的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 二、预防措施 1、洗手:在接触每个患者前后都要洗手,包括脱手套后。如手被血 液、体液污染,应立即用肥皂洗手,并用流水冲洗。洗手是预防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2、戴手套:在护士进行各种化验标本采集、静脉穿刺、伤口换药、晨 晚间护理等操作时均需戴手套进行。特别是手上有伤口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减少皮肤接触。 3、针刺伤的预防:注射器是护士每天都要接触的医疗器械,针刺伤在 日常工作中屡见不鲜,因此针刺伤的预防尤为重要。①手持针头和锐器时,避免锐利面对着他人,以防刺伤他人;②为不合作的患者注射时,应在他人的协助下进行;③不要将用过针头套回针帽,以防刺伤自己的手;④注射器用过后针头应及时放入耐刺的容器内,不能随意丢弃或放置。 三、针刺伤后及时报告制度 一旦发生针刺伤等锐器伤,应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

报告内容:①爆楼时间:②在哪里、做什么动作、被什么东西刺 伤;③暴露来源是什么(血液或……)、量多少、伤口多大多深;④ 暴露来源是否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IV感染(感染的严重程度,使用的药物,对药物的抗药性);⑤暴露者是否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抗体产生情况;⑥处理记录,用药记录,追踪,并咨询处理方案进行及时处理。 四、针刺伤后暴露的处理: 1、皮肤黏膜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后,应立即用肥皂清洗,并用流水冲洗;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镜、口腔,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用清水冲洗。 2、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挤出针刺处的血液,使用流水冲洗伤口10分钟,用碘伏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3、暴露于HBV应立即或在24小时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同时进行血液HBV表面抗体检查,阴性者给予全程乙肝免疫接种,HBV 表面抗体阳性者,表明机体对乙肝已经有自我保护性,不需免疫接种。4、暴露于HVC应立即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能有预防作用,检测抗HCV以后每隔1-2月监测一次,直至6-9个月,发现阳性立即用a - 干扰素治疗。 5、暴露于HIV后1-2小时之内即开始预防治疗,持续4周。需联合用药。在接触当时、接触后6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进行HIV 抗体监测,发现阳性及时治疗。

血液系统疾病试题 (1)

血液系统疾病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哪种血液病史发生骨髓变性改变B A、B12缺乏性贫血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球细胞性贫血 D、酶缺少性溶血性贫血 2、除下列哪种疾病外,血清铁均下降D A、妊娠性贫血 B、慢性肾内能不全 C、缺铁性贫血 D、慢性萎缩性胃炎 3、出生后,人的主要造血内器官是D A、肝 B、脾 C、淋巴结 D、骨髓 4、血液病的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是C A、病史 B、体检 C、实验室检查 D、X线检查 5、关于贫血的诊断,最重要的是C A、贫血的类型 B、贫血的程度 C、贫血的病因 D、贫血的表现

6、网红增多的贫血是B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贫血的表现 7、网红减少的贫血常见于C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性贫血 8、贫血的治疗首要原则是A A、病因治疗 B、对症处理 C、输血 D、脾切除 9、最常见的贫血是A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巨幼性贫血 10、再障的临床表现中不出现B A、贫血 B、淋巴结肿大 C、出血 D、感染 11、慢性再障的治疗药物常用B A、雄激素 B、免疫抑制剂

C、造血细胞因子 D、脾切除术 12、对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效果最好的是D A、去除病因 B、药物治疗 C、输血 D、脾切除术 13、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用的治疗是B A、去除病因 B、激素 C、输血 D、脾切除 1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特异性血清学检查主要依据是A A、酸溶血试验 B、蔗糖试验 C、热溶血试验 D、Coombs试验 15、抗生素中常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是B A、庆大霉素 B、氯霉素 C、青霉素G D、SM2co 16、慢粒白血病首选药物是A A、羟基脲 B、马利兰 C、靛玉红 D、干扰素 17、慢淋白血病最常用药物是A A、苯丁酸氮荠 B、羟基脲 C、马利兰 D、干扰素 18、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类型是D

血液传播疾病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液传播疾病介绍 导语:大家都听过血液传播疾病吧!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是指一组可以通过血液、血液制品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肝)、艾 大家都听过血液传播疾病吧!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是指一组可以通过血液、血液制品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肝)、艾滋病、疟疾、性病及成人T细胞白血病等。当输入感染者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或使用被污染不合格的医疗输血耗材也会引起血液传播疾病。那血液传播疾病会不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呢? 1.常见的血液传播疾病有~AIDS~乙肝~丙肝~梅毒~疟疾~弓形体病~锥形虫~巴贝虫病~ 其中前四个是危害比较大的 2.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3.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 4.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02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A1型题】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 A.巨幼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我国最常见的的贫血类型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3.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 A.蛋黄 B.牛奶 C.豆类 D.黑木耳 E.瘦肉 4.体内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 C.空肠下端 D.结肠 E.直肠

5.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 A.慢性失血 B.铁的摄入不足 C.铁的吸收不良 D.铁的需要量增加 E.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6.导致女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妊娠 B.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C.育龄妇女 D.月经过多 E.缺乏维生素B12 7.最能反映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 A.红细胞计数 B.红细胞沉降率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红蛋白定量 E.血清蛋白定量 8.可准确反映贫血患者体内贮存铁情况,能作为缺铁依据的指标是 A.血清铁蛋白 B.含铁血黄素 C.血清铁 D.总铁结合力 E.骨髓铁染色 9.彻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 A.给予含铁丰富食物 B.口服铁剂

C.注射铁剂 D.去除病因 E.应用应用糖皮质激素 10.补充铁剂治疗贫血最佳给药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肌肉注射 C.皮下注射 D.皮内注射 E.口服 11.口服硫酸亚铁必有的不良反应是 A.黑便 B.便秘 C.腹泻 D.破坏牙釉 E.腹痛 12.贫血最突出的体征是 A.头晕 B.记忆力减退 C.皮肤黏膜苍白 D.心悸 E.耳鸣 13.贫血病人皮肤粘膜苍白最易观察的部位 A.面颊 B.口腔粘膜 C.前胸 D.睑结膜、口唇、甲床 E.手背

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及报告处理制度

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及报告处理制度 (一)职业防护 1)坚持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2)在医院内进行的所有操作,都视为可感染性操作。将操作中所有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暴露源均列为有潜在危险的传染源,积极做好职业防护。 3)各科配备必要的隔离防护用品,如:一次性手套、护目镜、隔离衣、标准利器收集盒等,物品放置做到定位、定数、定时检查。 4)当皮肤接触或可能接触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黏膜或与可疑被污染的环境直接接触时,应戴手套,并使用正确洗手方法。 5)预计血液、体液有喷溅、飞溅至眼、口腔、其他黏膜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时,应戴护目镜和防渗透性口罩。 6)预计有大面积血液、体液飞溅的可能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7)凡是与血液、体液或感染性材料接触后的设施、设备、环境均应尽快消毒。 8)禁止在可能存在血液暴露的工作场所进食,不得将食物及饮料放在放置感染性材料的冰箱内。 9)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动作:禁止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帽;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双手直接拾取破损的玻璃器皿 10)操作时或操作后,尽快将使用过的暴露源丢弃在专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箱中,将锐器物放入符合国家标准的锐器物收集器中。 11)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12)医务人员自身带有皮肤伤口、皮炎或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如口腔溃疡)等,不应参加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治疗、护理、检查工作。 (二)报告制度 1)护理人员应参加职业防护知识和操作培训,学习、掌握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熟悉上报制度和流程。 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三)处理制度 1)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a.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儿科血液系统疾病试题

儿科血液系统疾病试题2006-2 贫血分类 缺铁性贫血 问答题: 1.简述贫血的病因分类. 答:贫血的病因分三类: 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①特异性造血因子缺乏(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②再生障碍性贫血, ③感染性贫血等. ⑵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内在异常,红细胞外在因素) ⑶失血性贫血(包括急性与慢性) 2.贫血的定义. 答:贫血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 3.试述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答: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 ⑴先天储铁不足:胎儿期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铁最多,如因早产,双胎,胎儿失血和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⑵铁摄入量不足:这是主要原因; ⑶生长发育快:婴儿生长发育较快,随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如不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易于缺铁; ⑷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或消化道疾病,影响铁的吸收; ⑸铁的丢失过多:失血或钩虫病,肠息肉等也是导致缺铁的常见原因. 4.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主要预防措施有: ⑴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如鱼、肝、瘦肉等;注意合理搭配膳食:婴儿如以牛乳喂养,必须经加热处理,以减少因过敏引起肠道失血。 ⑵婴幼儿食品可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 ⑶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宜自2个月左右即给予铁剂预防。 单选题 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红血蛋白值在6-14岁的儿童其最低限是多少?

A 110 g/L B 120 g/L C 90 g/L D 110 g/L E 130 g/L (B)2. 急性失血性贫血是 A 大细胞性贫血 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C 正细胞性贫血 D 造血不良性贫血 E 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C)3. 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是: A 生理性贫血 B 失血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缺铁性贫血 E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D)4.生理性贫血最明显的时间为 A生后1月以内 B生后2-3月 C生后4-5月 D生后6个月 E生后7个月(B) 5.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出现两次交叉的年龄为 A.1-3d及1-3岁 B.4-6d及4-6岁 C.4-6个月及4-6岁 D.4-6d及4-6个月 E.7-9d及7-9岁( B ) 6.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的形态特点是: A 红细胞均为小球形、,中央厚度大 B 红细胞大小不等,易见异彩 C 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者为多,淡染区不明显 D 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

通过血液传播的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通过血液传播的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艾滋病病毒主要侵害人体免疫系统,当免疫系统被病毒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免疫能力而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死亡。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目前通常的检查办法是先到当地的卫生机构进行血液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如抗体初筛检测呈阳性反应,血样将送省级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检测,确认试验仍呈阳性的,方可以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 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婴传播及性传播,皮肤粘膜破损传播也有一定比例,如纹身、扎耳洞、内窥镜检查等,不规范输血及血制品等。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不容忽视。乙肝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

预防。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吸毒等传播,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丙型肝炎。 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主要防御措施: 1、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严格筛选献血员。 2、推行安全注射。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及体液时应戴手套。 3、对静脉吸毒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安全教育,劝其戒毒。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理发用具、穿刺和纹身等用具应严格消毒。 4、对有性乱史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建议HCV 感染者在性交时使用安全套。对青少年应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5、对HIV、HBV、HCV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A1 型题】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 A、巨幼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我国最常见的的贫血类型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3、含铁量最少的食物就是 A、蛋黄 B、牛奶 C、豆类 D、黑木耳 E、瘦肉 4、体内铁吸收的主要部位就是 A、胃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 C、空肠下端 D、结肠 E、直肠 5、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就是 A、慢性失血 B、铁的摄入不足

C、铁的吸收不良 D、铁的需要量增加 E、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6、导致女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 A、妊娠 B、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C、育龄妇女 D、月经过多 E、缺乏维生素 B12 7、最能反映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就是 A、红细胞计数 B、红细胞沉降率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红蛋白定量 E、血清蛋白定量 8、可准确反映贫血患者体内贮存铁情况 ,能作为缺铁依据的指标就是 A、血清铁蛋白 B、含铁血黄素 C、血清铁 D、总铁结合力 E、骨髓铁染色 9、彻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 A、给予含铁丰富食物 B、口服铁剂 C、注射铁剂 D、去除病因 E、应用应用糖皮质激素 10、补充铁剂治疗贫血最佳给药途径就是

A、静脉注射 B、肌肉注射 C、皮下注射 D、皮内注射 E、口服 11、口服硫酸亚铁必有的不良反应就是 A、黑便 B、便秘 C、腹泻 D、破坏牙釉 E、腹痛 12、贫血最突出的体征就是 A、头晕 B、记忆力减退 C、皮肤黏膜苍白 D、心悸 E、耳鸣 13、贫血病人皮肤粘膜苍白最易观察的部位 A、面颊 B、口腔粘膜 C、前胸 D、睑结膜、口唇、甲床 E、手背 14、缺铁性贫血患者脑组织中铁依赖酶活性降低会出现 A、面色苍白 B、疲乏 C、头晕 D、耳鸣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考试题及答案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考试题及答案 第5章 第1节 562. 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 A、网织细胞 B、原血细胞 C、T细胞 D、B细胞 E、造血多能干细胞 563. 贫血的定义是指外周血液中: A、红细胞低于正常 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C、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E、循环血容量较正常者减少 564. 造血系统包括: A、血液 B、骨髓 C、脾 D、淋巴结及全身各部位的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E、以上均是 565. 造血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血细胞量和质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应症状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血浆成分发生病理性改变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566. 血液患者应注意询问一下那种病史: A、营养障碍病史及职业情况 B、慢性疾病史及过敏史 C、家族史 D、月经史 E、以上均是 第2节 567. 试验结果为MCV<80立方微米,MCHC<30%符合下列哪种贫血:

A、急性失血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骨髓病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568. 贫血按细胞形态学分为: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 E、只有正常细胞性贫血 569. 贫血按病因和发病机理分为: A、造血物质缺乏和红细胞破坏过多 B、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和造血物质缺乏 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和红细胞破坏过多 E、失血性贫血和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570.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是: A、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 B、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30g/L,孕妇低于110g/L C、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30g/L D、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20g/L E、成年男性低于11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30g/L 571. 我国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是: A、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 B、成年男性低于11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 C、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00g/L,孕妇低于110g/L D、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00g/L E、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 572. 贫血患者治疗应首选: A、药物治疗 B、病因治疗 C、脾切除 D、输血 E、骨髓移植 573. 贫血患者最常见的体征是: A、皮肤粘膜苍白

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是

应急演练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在答题卡上涂黑。每题1分,共分。) 1.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是 A.肝吸虫病 B.钩端螺旋体病 C.甲型H1N1流感 D.艾滋病 2.在感染性腹泻预防措施中“三管一灭”主要针对哪一环节? A.管理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提高人群免疫力 D.卫生宣教 3.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散发病例多发生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某同学的同寝室同学被确诊为病毒性乙型肝炎,恐被感染求助医生,于是为其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此次注射属于 A.人工主动免疫 B.自然主动免疫 C.人工被动免疫 D.自然被动免疫 5.人类疟疾的主要传染源是 A.病人 B.疟原虫携带者 C.猪 D.狗 6.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是 A.黑线姬鼠和田鼠 B.黑线姬鼠和大白鼠 C.黑线姬鼠和小家鼠 D.黑线姬鼠和褐家属 7.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最有可能患的病是 A.破伤风 B.炭疽 C.布鲁氏菌病 D.伤寒 8.炭疽的好发人群是 A.农民 B.皮毛加工工人 C.渔民 D.实验室工作人员 9.鼠疫分型中病死率极高的临床类型是 A.肝鼠疫 B.腺鼠疫 C.败血症型鼠疫 D.肠鼠疫 10.疫源地消毒属于传染病控制的哪个环节?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隔离患者 11.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

A.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 B.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C.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 D.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 下传给人和家畜。 1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中,应除外的是哪种疾病? A.重大食物中毒 B.重大职业中毒 C.重大传染病疫情 D.重大非传染性疾病 13. 在执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一级防护中要求戴12~16层棉纱口罩,使用几小时后消毒更换一次? A.5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1小时 14.在需要进行疫源地消毒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中不包括 A.疟疾 B.肺结核 C.布鲁氏菌病 D.炭疽 15.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A.潜伏期 B.恢复期 C.前驱期 D.传染期 16.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传染源数量多少及其活动范围大小 B. 传染源数量、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 C.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经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D.传播途径的特点 17.如果下列方法都可以达到消毒目的和效果,一般采用 A.高压蒸汽 B.漂白粉 C.过氧乙酸 D.环氧乙烷 18.杀虫的方法很多,下列哪种方法杀虫最彻底? A.物理方法 B.生物方法 C.环境防治法 D.化学方法 19 .在人畜共患传染病中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有 A.痢疾、斑疹伤寒 B.鼠疫、肾综合症出血热 C.鼠疫、斑疹伤寒 D.霍乱、痢疾 20.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疾控中心从冰棒中分离出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传播媒介 D.带菌者 21.下列穿防护用品的顺序正确的是 A.戴防护帽、戴口罩、穿防护衣、戴防护眼罩、戴手套 B.穿防护衣、戴防护眼罩、戴手套、戴口罩、戴防护帽 C.戴手套、戴口罩、戴防护帽、穿防护衣、戴防护眼罩 D.戴防护眼罩、戴手套、戴口罩、戴防护帽、穿防护衣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血液系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血液系统》练习题及答案解 析 2016年医师综合笔试考试时间为9月24日-25日,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刚刚结束,考过的考友要抓紧时间复习综合笔试了。考试之前多做试题是有很大好处的,为了方便各位考友备考,乐教考试网分享给大家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血液系统》练习题及答案(2),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l.对急性白血病的FAB分类,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 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B 可分为B和T淋巴细胞白血病 C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分为M0~M7 D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分为L1~L3 E M5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2.下列各型急性白血病中,哪型POX反应阴性,而PAS反应阳性 A ANLL-M1 B ANLL-M3 C ALL-L1 D ANLL-M5 E ANLL-M7 3.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的特点是 A POX(+),非特异性酯酶(++),能被FNA抑制

B POX(+),非特异性酯酶(++),不能被FNA抑制 C POX(-),PAS(+),非特异性酯酶(-) D POX(-),PAS(-)非特异性酯酶(-) E 以上都不是 4.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 血管脆性增加 B 血中凝血因子减少 C 血中有抗凝物质 D 血小板减少 E 纤溶亢进 5.下列哪一型急性白血病易发生DIC A ALL-L1 B ALL-L3 C ANLL-M3 D ANLL-M6 E ANLL-M7 6.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 A ANLL-M1 B ANLL-M2 C ANLL-M3 D ANLL-M5

E ALL-L1 7.白血病的牙龈肿胀、皮肤硬节状浸润多见于 A ALL-L1 B ANLL-M1 C ANLL-M3 D ANLL-M5 E ANLL-M7 8.关于急性白血病贫血原因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出血 B 骨髓受白血病细胞浸润 C 红细胞生成受抑 D 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 E 缺乏造血原料 9.费城染色体是指 A t(9;22)(q34;q11) B t(8;14)(q24;q32) C t(1;19)(q23;p13) D t(1;14)(p32;q11) E t(6;9)(q23;q34) 10.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儿童发病率比较高

血液系统考题 及答案

血液系统试题 一、判断题: 1.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速度超过骨髓代偿功能时所引起的贫血。() 2. 再生障碍性贫血依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缓急,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再障起病急、发展快,较多见;慢性再障起病缓慢、预后较好,较少见。() 3. 白血病化疗期间应多饮水,并注意酸化尿液。() 4.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正细胞正色素型贫血。() 5.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避免接触各种电离辐射及化学物质。() 6.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忌食酸性食物及碱性药物。() 7.多发性骨髓瘤患者x线检查示颅骨、盆骨、肋骨、脊椎骨质疏松、穿凿样溶骨病变、病理性骨折。() 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9.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最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多见于老年人,春、秋季发病较多。() 10.血友病是一组最常见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血友病B及血友病C。() 11. 血友病患者出血部位多为肌肉,深部组织和负重关节,可有血肿形成和关节畸形,皮肤黏膜出血常见。() 12.凝血因子取回后,应立即输注。冷沉淀物用时在39度温水中10分钟内融化,并尽快输入。() 13.血友病患者应遵医嘱用药,禁忌使用的药物司匹林、双嘧达莫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以防加重出血。() 14.血友病患者尽量采用口服用药,不用或少用肌注或静注,必须时,在注射毕至少压迫针刺部位5分钟,可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穿刺。() 1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其特点是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消耗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继发性纤溶亢进。() 二、填空题: 1. 再生障碍性贫血依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缓急,将再障分为()和()。 2.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避免接触各种()及(),如苯、农药、x线、放射物质等。 3.溶血性贫血主要特点是()、()、()、()及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4.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可分为()和()两大类。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依自然病程可分为()、()和()。 6. 过敏性紫癜根据病变累及部位所出现的表现可分为()、()、()、()及()。 7. 血友病是一组最常见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及()。 8. 血友病患者出血部位多为(),()和()。 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其特点是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消耗大量()和(),继发性()。 10. 凝血因子取回后,应( )。冷沉淀物用时在( )度温水中( )分钟内融化,并尽快输入。 1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血常突然发生,出血部位广泛,多见于( )、( )、伤口及穿刺部位,其次为某些内脏出血,重者可发生( )。 12.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最常见的( )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 )及( )增加,血液外渗,导致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 13.贫血严重程度分级:轻度,Hb( );中度,Hb( );重度,Hb( );极重度, Hb( )。 14.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性衰竭症。主要表现为( )、( )和( )、( )、( )综合征,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15,骨髓移植根据细胞来源不同可分为( )和( )。 三、单项选择题: 1.血液病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血液传播性疾病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血液传播性疾病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一、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 (一)没有制定内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二)没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三)缺乏自我防护知识与技能。 (四)工作中发生意外。 二、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 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一)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二)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 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 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 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四)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 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 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五)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六)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五、病毒性肝炎的职业暴露 (一)乙型肝炎的职业暴露 从上表可看出,乙型肝炎病毒更具有传染性,如果发生针刺伤暴露其感染的风险达到30%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占 10% ,所以发生乙肝病毒职业暴露的机会更多。

乙肝病毒可以在凝固的血液中存活 7 天。为了避免乙肝病毒因职业暴露感染,全体医务人员都应接种乙肝疫苗,这样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 当发生 HBV 职业暴露后,应在暴露 24 小时之内或最迟从意外血液暴露的那个星期 注射乙肝球蛋白可减少 75% 的感染机率。 (二)丙型肝炎职业暴露 目前还没有针对丙肝病毒的疫苗和暴露后预防用药,发生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后的 预防措施主要是按规范紧急处理伤口,定期随访。 六、梅毒的职业暴露 发生梅毒职业暴露后除按规范紧急处理伤口外,暴露后即刻给予预防用药,可采用苄 星青霉素 240 万 U/ 周,深部肌肉注射,持续 1 个月。 1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分别随访,复查 TPPA 或 TPHA 、 RPR ,在观察随访期间,建议要注意安全性行为,避免梅毒再次传播。 七、 HIV 的职业暴露 (一) HIV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原则 1. 急救:首先要对暴露的部位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包括反复轻轻挤压伤口周围,使 受伤部位的血液排出体外,肥皂及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进行伤口的消毒和包扎,粘膜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 2. 报告与保密:紧急局部处理完成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本单位领导汇报,在确定为 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报告区县疾控中心。同时要对暴露者的情况做好保密工作。 3. 由专家对暴露源严重程度和暴露危险度进行评估,确定是否进行药物预防。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大全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2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 1.病人,女性,38岁。血红蛋白40g/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如给予口服铁剂治疗,饮食护理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补充铁剂的同时补充蛋白 B.补充铁剂的同时补充维生素 C.每天饮食中必须有含铁丰富的食物 D.餐后饮浓茶可利于铁的吸收√ E.饭后服用 解析:解析:因为茶叶中有鞣酸,遇铁能形成沉淀物质,影响铁的吸收,所以餐后饮浓茶有利于铁的吸收是错误的。 2.病人,女,32岁,因头晕1个月来医院就诊。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0×10 12/L,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 9/L,血小板40×10 9/L。应考虑为 (分数:2.00)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急性溶血 E.急性白血病 解析: 3.病人,男,20岁,患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呕吐、视物模糊。应考虑为 (分数:2.00) A.脑炎 B.脑膜炎 C.颅内出血√ D.败血症 E.中枢性白血病 解析: 4.病人,女性,45岁,近2个月来反复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查体脾大,Hb80g/L。针对该病人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分数:2.00) A.减少肌内注射

B.挖除鼻痂,保持鼻腔通畅√ C.适当限制活动 D.不要用牙刷,牙签清理牙齿 E.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少渣饮食 解析: 5.一天午夜,某ITP病人呼吸急促,诉头痛,为明确病人是否并发颅内出血,作为当班护士,下列哪项有助于你的临床判断 (分数:2.00) A.血压 B.脉搏 C.呼吸 D.脑膜刺激征 E.瞳孔√ 解析: 二、 A3型题(总题数:3,分数:18.00) 女,28岁,常因胃溃疡出血出现头晕乏力、苍白,经检查,HB90g/L,RBC3.50×10 12/L,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分数:6.00) (1).此种贫血的发生机制是(分数:2.00) A.蛋白质太少

内科学试题-血液系统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A型题 1.有关铁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食物中的铁以三价羟化高铁为主 B.粘膜吸收的铁为二价铁 C.体内铁蛋白中的铁是三价铁 D.转铁蛋白结合的铁是三价铁 E.血红蛋白的铁是三价铁 2.缺铁型贫血病人的下列哪项检查结果不正确 A. TF升高 B. TFR升高 C. FS升高 D. FEP升高 E.锌卟啉升高 3.有关国内HD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 HD仅占全部淋巴瘤的8%~11% B.淋巴细胞耗竭型最常见 C.淋巴细胞为主型较为少见 D.淋巴细胞为主型较易向其他各型转化 E.结节硬化型不易转化 4.关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感染发生率较低

B.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较常见 C.胃酸缺乏及胃肠功能障碍 D.毛发无光泽、易断、易脱 E.指甲扁平,甚至反甲 5.慢性失血性贫血患者,当失血至少达到多少可有贫血表现 A. 10% B. 20% C. 25% D. 30% E. 35% 6.能够改善再障造血功能的措施是 A.脾切除 B.叶酸口服 C.维生素B4 D.雄性激素 E.肾上腺皮质激素 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生急性左上腹剧痛,首选考虑的诊断是 A.急性胰腺炎 B.胃溃疡穿孔 C.降结肠炎 D.脾栓塞 E.左肾结石 8.青年女性,皮肤粘膜出血一周,平时有鼻出血且月经过多。查体红细胞2. 5×1012/L,血红蛋白

80g/L,WBC10×109/L,PLT10×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细胞增加,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过敏性紫癜 D.急性白血病 E.慢性白血病 9.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 A.前者多有高热,感染,出血 B.前者有白细胞计数增高,多在300×109/L以上 C.前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 D.前者骨髓增生多极度活跃 E.前者的幼稚细胞过氧化酶染色阳性 1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A.脾显著增大 B.进行性贫血 C. P染色体阳性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E.骨髓中原始+早幼粒细胞>0. 30 11.男性60岁,发热、咳嗽、口腔溃疡、皮肤有大片淤斑;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21,未见幼稚细胞,血小板25×109/L,凝血酶原时间15s(对照组12s),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显弱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内科血液系统疾病试题整理

A型题 1.有关铁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食物中的铁以三价羟化高铁为主 B.粘膜吸收的铁为二价铁 C.体内铁蛋白中的铁是三价铁 D.转铁蛋白结合的铁是三价铁 E.血红蛋白的铁是三价铁 2.缺铁型贫血病人的下列哪项检查结果不正确 A.TF升高 B.TFR升高 C.TS升高 D.FEP升高 E.锌卟啉升高 3.有关国内HD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HD仅占全部淋巴瘤的8%~11% B.淋巴细胞耗竭型最常见 C.淋巴细胞为主型较为少见 D.淋巴细胞为主型较易向其他各型转化 E.结节硬化型不易转化 4.关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感染发生率较低 B.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较常见 C.胃酸缺乏及胃肠功能障碍 D.毛发无光泽、易断、易脱 E.指甲扁平,甚至反甲 5.慢性失血性贫血患者,当失血至少达到多少可有贫血表现 A.10% B.20% C.25% D.30% E.35% 6.能够改善再障造血功能的措施是 A.脾切除 B.叶酸口服 C.维生素B4 D.雄性激素 E.肾上腺皮质激素 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生急性左上腹剧痛,首选考虑的诊断是 A.急性胰腺炎 B.胃溃疡穿孔 C.降结肠炎 D.脾栓塞 E.左肾结石 8.青年女性,皮肤粘膜出血一周,平时有鼻出血且月经过多。查体红细胞2.5×1012/L,血红蛋白$2/L,WBC10×109/L,PLT10×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细胞增加,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过敏性紫癜 D.急性白血病 E.慢性白血病 9.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 A.前者多有高热,感染,出血 B.前者有白细胞计数增高,多在300×109/L 以上 C.前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 D.前者骨髓增生多极度活跃 E.前者的幼稚细胞过氧化酶染色阳性 1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A.脾显著增大 B.进行性贫血 C.P染色体阳性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E.骨髓中原始+早幼粒细胞>0.30 12.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不宜用叶酸治疗,理由是 A.可加重神经系统病变 B.不能使贫血好转 C.叶酸和维生素B12在体内有拮抗作用 D.叶酸可导致再障 1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药物首选 A.马利兰 B.环磷酰胺 C.二溴甘露醇 D.羟基脲 16.最常引起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脑膜白血病的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血液系统疾病试卷

§6.1.4血液系统疾病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A型题】 1.正常止血过程决定于以下哪个因素( ) A.血小板质和量及血管壁的正常B.皮肤的完整性及凝血因素的正常C.血小板的质和量、血管壁及凝血因素正常D.血小板质和量正常,凝血因素正常E.凝血因素正常,骨髓正常,血小板质和量正常 2.胚胎成形后造血干细胞主要位于的造血器官是( ) A.中胚层B.卵黄囊中的血岛C.胎肝D.胎盘E.骨髓 3.缺铁性贫血常见病因为( ) A.慢性肠炎B.慢性胃炎C.慢性失血D.慢性肝炎E.慢 性溶血 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 A.造血干细胞缺陷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C.无效红细胞生成 D.造血原料缺乏E.红细胞破坏过多 5.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的最主要依据是( ) A.外周血见到幼稚粒细胞B骨痛C.肝脾大D.白细胞计数增 高E.骨髓中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6.淋巴瘤临床上最典型的特点为( ) A.肝脾大B.发热C.贫血D.无痛性淋巴结肿大E.恶 病质 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 ) A.输血及血小板悬液B.糖皮质激素C免疫抑制药D.血浆置换E.脾切除 8.治疗血友病A最有效的药物是( ) A.库存全血B.白蛋白C.FⅧ浓缩剂或克隆纯化FⅧD.糖皮质激素E.达那唑 【X型题】 9.周围血片中出现幼红细胞的疾病有( )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脾功能亢进D.骨 髓纤维化E.血友病 10.通常认为以下哪些疾病与造血干细胞受损有关( ) A.再生障碍性贫血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11.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 A.疲乏、软弱无力B.心悸、气短C.杵状指D.头晕 E.耳鸣 12.贫血的治疗方法包括( ) A.病因治疗B.药物治疗C.脾切除D.输血E.骨髓移植 13.关于铁的吸收,下列哪几项正确( ) A.维生素B12有利于铁吸收B.维生素C有利于铁吸收C.低铁比 高铁易吸收D.动物食物铁易吸收E.各段小肠对铁均有很好吸 收力 1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包括( )

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指引

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指引 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指引 1)坚持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2)在医院内进行的所有操作,都视为可感染性操作。将操作中所有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暴露源均列为有潜在危险的传染源,积极做好职业防护。 3)各科配备必要的隔离防护用品,如:一次性手套、护目镜、隔离衣、标准利器收集盒等,物品放置做到定位、定数、定时检查。 4)当皮肤接触或可能接触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黏膜或与可疑被污染的环境直接接触时,应戴手套,并使用正确洗手方法。 5)预计血液、体液有喷溅、飞溅至眼、口腔、其他黏膜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时,应戴护目镜和防渗透性口罩。 6)预计有大面积血液、体液飞溅的可能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7)凡是与血液、体液或感染性材料接触后的设施、设备、环境均应尽快消毒。 8)禁止在可能存在血液暴露的工作场所进食,不得将食物及饮料放在放置感染性材料的冰箱内。 9)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动作:禁止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帽;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10)操作时或操作后,尽快将使用过的暴露源丢弃在专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箱中,将锐器物放入符合国家标准的锐器物收集器中。 11)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12)护理人员自身带有皮肤伤口、皮炎或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如口腔溃疡)等,不应参加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治疗、护理、检查工作。 13)护理人员应参加职业防护知识和操作培训,学习、掌握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熟悉上报制度和流程。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