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基层群众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内容反响强烈

基层群众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内容反响强烈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通知强调,本次改革试点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把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检验教育改革的根本标准。基层群众对试点内容高度关注并反响强烈。 此次试点确定了教育改革的十大任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长期以来,基层群众对教育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多有微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学前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公立幼儿园入园难,私立幼儿园收费偏高等问题。 二是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育质量的下降使得素质教育走到了尽头。优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择校”热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 三是高等教育的产业化以及毫无理性的大学升级和并校风使大学成了一些地方发展经济的主战场,学术水平不高和学术腐败严重,缺少世界一流大学和不能培养出顶尖人才的问题比较突出。 基层群众希望此次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能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突破,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努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使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

改革试点项目

附件2: 改革试点项目 1、理顺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选择不同类型县区,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试行民办公助、企办公助、公有民办、购买服务等办园模式,开展优质幼儿园承办新园、托管薄弱园、举办分园等改革试验。 2、统筹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改革。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科学制定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和基本建设规划。选择教育基础较好的县(市、区),进行统筹教育资源、扩大城镇优质教育资源试点。完善并推行联合校、兼并校、建分校、新建校等模式,深化以初中升学指标均衡分配为核心的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县域内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机制。 3、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改革。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探索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方法和途径。 4、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探索建立学校联合、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资源共享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形成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和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 5、中小学后勤社会化服务管理改革。以完善成本分担机制,满足师生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在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试点,探索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学校后勤保障的途径和方法。 6、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培训模式改革。完善省、市、县、校四级教师培训机制,探索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和完善校本研训制度、教师提高激励制度和教育网络联盟制度,形成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长效机制。 7、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重在实绩考核的中小学教师评价办法,制定科学合理、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

成都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官方文本)

成都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为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成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实施国家和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有关实施方案及要求另行公布)的基础上,在各区(市)县和部分学校开展市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切实解决影响教育科学发展、学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公平接受教育等现实问题。 (二)坚持顶层设计、系统推进。从整体上设计改革试点,统筹安排试点项目,着眼于事关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稳步推进,确保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 (三)坚持动态管理、定期评估。对改革试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定期组织对改革试点项目的效果评估,在改革试点过程中,根据环境变化、社会需求和群众反映,及时调整改革试点项目的数量和内容。 二、重点任务及试点单位 结合我市实际,对涉及教育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体制等方面的17个重大问题进行专项改革试点。 (一)教育均衡化改革试点。 1.建立学前教育发展机制。建立公益性幼儿园发展机制,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各区(市)县]。推进城市公益性学前教育满覆盖,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成都高新区)。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扩大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建立完善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城乡公益性学前教育发展(新津县)。以“自然教育”为内涵,完善“金字塔”幼教体系,统筹城乡学前教育发展(蒲江县)。 2.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问题。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着力推动校长和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有效缓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问题(中心城区)。 3.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开展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认证、学分积累试点[各区(市)县]。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衔接试点(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融通,推动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多样发展(青白江区)。 4.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开放教育学习制度(成都广播电视大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社区教育,推进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青羊区、蒲江县)。 5.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教育经费管理机制,实现城乡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均衡(武侯区)。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投入保障机制和教师收入分配机制,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都江堰市)。履行政府职责,强化校园安全保障投入机制改革(武侯区)。 (二)教育管理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 1.培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多途径、多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建设特色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金牛区、龙泉驿区、金堂县、蒲江县)。区域内“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崇州市、金堂县、蒲江县)。 2.促进区域内校长、教师流动。探索、深化教师“县管校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优秀师资均衡配置(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温江区、新都区)。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科学推进校长交流(武侯区)。探索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边远学校任教长效机制(双流县)。完善乡镇中心校与“校区”管理新模式,促进教师交流(金堂县)。 3.深化区域教育互动联盟发展。深化城乡学校“捆绑”发展模式,构建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武侯区)。发展城乡区域教育联盟,推动城乡教育深度融合(青羊区、蒲江县、彭州市;武侯区、崇州市、新津县;成华区、大邑县;锦江区、青白江区、金堂县;金牛区、邛

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

依据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和任务,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从2010年到2012年,启动实施10项教育综合改革重点试验项目和10项重点发展项目。 (一)教育综合改革重点试验项目。 聚焦素质教育战略主题,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以率先转变教育发展模式、率先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率先扩大教育开放、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主线,建立上海与中央有关部门合作机制、长江三角洲联动机制、市与区县和高等学校互动机制,在若干关键领域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 1、优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资源配置试验。着力强化政府的教育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并完善教育公共财政制度,推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化,促进中小学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合理流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扩散和共享,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2、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试验。转变应试教育倾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中小学生“减负”有效机制,深化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教材和教学模式改革,凸显各学科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3、改革招生考试制度试验。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推进素质教育,健全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形成多样化、可选择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新制度。 4、促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发展试验。促进高中特色多样化,培养具有个性特长的合格学生。鼓励高中办出特色,在若干高中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实验项目,建立高中与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对高中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探索综合高中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普职渗透。 5、建立高等学校分类指导服务体系试验。引导高等学校准确定位、错位竞争,走创新型、开放型、特色型、服务型发展之路。制定上海高等学校发展定位规划,建立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分类评估标准,对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实施分类管理、服务、支持政策。 6、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试验。率先建立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的衔接融合,建立“学分银行”,

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与应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申报书

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与应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申报 书 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与应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申报书二、改革背景(一)改革的现状分析教育信息化资源是指各种多媒体、数字化的资源以及使用这些资源的硬件设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数字化的教育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使用这些资源的硬件设备也越来越齐全。然而在这一片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两个现象:(1)学科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杂乱无章,数量庞杂而又良莠不齐;(2)多媒体设备要么闲置不用,要么滥用。这些现象在我省特别是 在我市中小学中普遍存在。因此,着力整合信息化资源,提高信息化资源的使用效率,主动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真正实现学校的信息化、现代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校是一所具有110年 * 赣东名校。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均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尽管如此,在使用中也存在上述诸多问题。从学校信息化的要求来看,我们需要精心打造教师进行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网络平台,需要精心打造无纸化办公平台;需要精心打造沟通学校与家长联系的家校通平台;需要精心打造整合学校监控系统、广播系统、铃声系统及大型电子显示屏(后三者还只是在酝酿中)的校园信息服务平台;等等。所有平台均需要统一整合至学校校园网总平台。整合信息化资源,加强资源的使用是深化教育改革,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需要,也是提升我百年名校竞争力和学校品位的需要。(二)改 革试点项目的意义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对教育和教育的

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物质条件是保障,而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则是关键。信息化的建设与共享问题,是学校信息化使用的一个瓶颈,直接影响了优质资源共享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步伐;学校各种硬件资源的整合问题,则直接影响学校向管理现代化进军的步伐。通过本试点项目的研究实施期望能够为教学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同时为其他学校提供一定的借鉴。 2.有利于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以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的开放式教育网络的实现,使学生的学习不会受教室的时空限制,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校园内各种现代化设施如大型电子显示屏上的温馨提示、广播系统中优美的音乐和散文等等都将为学生的言行产生潜移默化 * ,从而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接受教育的机会,全面提高素质。3.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了环境、条件和保障。学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通过检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实现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实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4.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一场重要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出现许多问题,许多现象需要我们去解决、去认识,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有效地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理论的发展将有助于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效益,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实施方案(一)改革目标总体目标:以信息化规

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 国家教育部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按照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部署,为做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启动实施工作,特提出如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激发活力,努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教育改革的根本标准,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搞好总体设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相结合,着眼于事关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平稳推进,确保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要把整体部署和局部试点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各地各校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增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改革的良好局面。 二、重点任务 (一)培养体制改革 1.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大讨论。改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完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管理制度。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系统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完善有关民族地区和内地民族班“双语”教育课程体系。 2.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深入推进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深化高考综合改革、高校自主选

关于公布“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 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

教高司函…2013?56号 关于公布“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 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26号),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规划中确定的分省(区、市)名额,经研究,现批准北京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550个专业点为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名单见附件)。 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旨在充分发挥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 1

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点,引领示范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高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所属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给予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并负责指导、检查、监督等建设工作。我司将在项目执行中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考核、评价,抽查结果将作为下一批滚动实施的依据。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承担学校应在学校网站设立专栏,对外公布项目的建设内容、实施方案和进展程度等相关信息,加强有关建设成果的宣传推广,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作用。 附件: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名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13年6月3日

江苏省教改办关于公布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阶段评估结果的通知

江苏省教改办关于公布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阶段评估 结果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改革 【发文字号】苏教改办[2014]3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2014.06.16 【实施日期】2014.06.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苏省教改办关于公布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阶段评估结果的通知 (苏教改办〔2014〕3号) 各有关试点单位: 根据省教改办《关于深化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试点开展阶段评估工作的通知》(苏教改办〔2014〕1号)要求,各试点单位对承担的教改试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并向我办报送了自查报告。结合近年来对教改试点项目实地调研情况,我办组织专家对各试点单位报送的自查报告进行了集中评估。从总体上看,各试点单位高度重视教改试点项目实施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各项教育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一些改革已经有了实质性突破,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前不久,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我省教育综合改革进展情况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江苏特色与

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试点单位改革力度不大,未将项目试点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加以推进,少数项目进展迟缓等问题。经专家评审和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审核,现将本次阶段评估成效明显的19个教改试点项目及所在单位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希望本次阶段评估成效明显的教改试点项目及所在单位再接再厉,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改革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努力创造新的改革业绩,为全省教育综合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希望其他教改试点项目及所在单位强化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本次阶段评估成效明显的教改试点项目为榜样,增强改革动力,切实采取措施,加大改革力度,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确保如期实现各项改革目标任务。我办将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对全省教改试点项目的检查指导、跟踪调研和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试点项目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并及时总结、宣传推广成功经验,努力开创我省教育改革新局面。 附件:本次阶段评估成效明显的教改试点项目及所在单位名单 省教改办 2014年6月16日 附件 本次阶段评估成效明显的教改试点项目及所在单位名单

《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

我国教改试点确定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十大任务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13349773.html, 2010年12月06日01:37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确定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和试点单位,各地各校申报的国家级试点项目即将全面启动实施。 超500项目参与第一轮申报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改革的难度大、压力大,矛盾也比较多,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据了解,从今年年初开始,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就结合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改革,研究确定了近期启动实施的重点任务,并将这些重点任务公开发布,请愿意先行先试的地区和学校,选择一项或几项申报国家改革试点,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协商论证、综合平衡、统一部署”的原则,制定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在第一轮申报的时候,共有500多个改革项目,各地各校改革的积极性很高。 领导小组由20个部门组成 该负责人指出,为加强对全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20个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审议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由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同时,为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已于11月中旬成立。各地各校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都要经咨询委员会评审、完成备案程序后,才能启动实施。 该负责人称,改革试点启动后,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立督促检查机制,按照试点实施的计划进度,开展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对于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要深入分析和系统评估,做好预案,积极化解。对于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妥善处理,避免出现大的偏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将根据试点进展情况对试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和补充。 改革试点十大任务 1、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 3、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严跃森下载整理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试点地区。 1.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3.改革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探索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途径,改进民族地 区学前双语教育模式。 4.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的试点地区。 1.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2.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 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多种途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探索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随迁子女非义务 教育阶段教育保障制度。 4.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体制与机制,探索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模式。 5.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考核和评估制度。 三、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试点地区。 1.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 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 2.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 3.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建设民族团 结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4.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西部欠发达 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和办法。 5.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标准,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 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 四、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地区。

专业综合改革方案

专业综合改革方案 各系、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等文件精神,学院决定实施《专业综合改革建设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建设目标 服务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服务发展、精致育人、强化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重点建设10个左右能在省内或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具有领先优势,在同领域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在省内乃至国内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形成较强的示范性、引领性,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就业竞争力强、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建设要求 (一)基本原则 1.服务发展。坚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主动面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服务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2.强化特色。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目标,重点建设充分体现区域特色、行业特色、学校特色、高水平的重点专业,为下一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省内一流高职院校打下基础。

3.示范引领。充分发挥重点专业对专业群及学校整体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学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专业建设机制,强化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能力。 (二)建设任务 1.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行业、企业参与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快以发展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实施学分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开展在校生学习成果评价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引入第三方评价和国际专业认证,建立重点专业自我诊断与改进机制,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探索职业教育等级证书试点。 2.着力培养一流人才。切实提高生均核心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将人才培养从粗放化方式转移到精致化方式上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发展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3.着力打造一流师资。建设一支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专业带头人提升专业水平、树立行业影响力,支持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兼职教师管理和培

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建设内容

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建设内容 1.教学团队建设。高校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师资。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建设热爱本科教学、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健全的团队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特别要有健全的中青年教师培训机制。 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要瞄准专业发展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要加强协同开发,促进开放共享,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 3.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依托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手段,产生一批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 5.教学管理改革。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形成有利于支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在专业建设的重要领域进行探索实验。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主要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主要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总的来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是为了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五个方面的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具体建设内容主要是: 1、教学团队建设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旨在提高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水平,然所有专业必须建设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全面提高专业教育教学。以专业教学领域的专家为团队带头人,在教学改革中形成以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组成的教学团队。 2、课程群建设将本专业的课程建设进行一次整体规划,形成本专业独特风格,即满足“十二五”规划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申报以及应用要求,又达到美观与实用的目的。打造一个既是统一的课程建设平台,形成完整的课程群建设体系,每个课程又是独立的课程平台,然而方便管理,操作简便,学生以及社会人士可以进行自由学习,形成学习平台。 3、教学专业资源库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网络教学的日益发展,教学资源的逐渐丰富,如何管理好教学资源,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变得至关重要。全新的教学资源库采用时下最新的百度文库技术,共建共享,积分激励机制,鼓励用户建设资源,建设越多,积分就越多,回馈也就越多,可下载的使用的资源也就越多。通过时间的累积,形成在线电子图书馆,学习平台。 4、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开展多模块式的教学,其中包括考试改革,教师与学生甚至其他任何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改革,作业布置方式改革等等。全面实现网络化,无纸化,自动化教学,大力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5、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对于校内实验、校外实习的各类管理,实现网络沟通管理代替人工管理,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控制人工成本,便于数

市场营销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任务书

附件1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推荐表 学校名称填报日期:年月日(签章) 填报人:联系电话:E-MAIL: 填表说明: 1.建设内容:填写A B、C D E、F。含义如下:“A”表示国家战略需 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专业;“ B”表示与“卓越工程师、医生、 法律人才、农林人才”等相关专业;“C'表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D”表示与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相关专业;“ E”表示与革命老区、民 族 地区、边疆地区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F”表示学校的优 势特色专业。如果专业点分属几个方面,则可多项填写。 2.本表的电子版请用EXCEI填写。

附件2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任务 学校名称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建设内容A 负责人程云翔 联系方式 学校归属部委高校□地方高校□ O 一一年 填写说明 1. 任务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 真实可靠。文 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 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A ”表示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专业; 与“卓越工程师、医生、法律人才、农林人才”等相关专业; 3.封面及简表中的“建设内容”填写 A 、 B 、 C 、 D 、 E 、 F 。含义如下: “ B”表示 “ C ”表示与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D”表示与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相关专业;“ E”表示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 F”表示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如果专业点分属几个方面,则可多项填写。 4.任务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简表

辽宁省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改革方案【模板】

辽宁省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改革方案 学校:**大学 学院:服装学院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带头人:钱晓农教授 2011年6月

目录 辽宁省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基本情况简表 (1) 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概况及前期工作基础 (2) (一)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地位和影响力 (2) (二)针对传统教学定式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进行改革与探索 (3) 二、教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 (11)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11)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定位 (12) 三、专业改革培养方案 (14) (一)培养方案改革目标 (14) (二)培养方案设计 (14) (三)改革特色 (16) 四、专业改革预期目标及成果 (17) 五、方案可行性 (18) (一)专业教学团队、学科教学基础 (18) (二)保障体系 (22) 六、创新性 (25) (一)教学理念创新 (25) (二)培养模式创新 (25) (三)管理与运行机制创新 (26)

辽宁省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基本情况简表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方案 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概况及前期工作基础 服装设计与工程综合改革专业的具体建设以服装学院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全国十大时装名校、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示范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建设依托,以省级“艺术类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为建设基础,同时依托大连时尚城市的地缘优势、产业背景和政府支持,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意产业人才。 (一)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地位和影响力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大学服装学院学科架构的核心专业,是国内高等院校中首批开设的艺术与工程相融合的专业,是一门产业应用性特征十分显著的专业。始建于1984年,

台州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

台州学院文件 台学院发〔2014〕80号 关于印发《台州学院专业综合改革 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台州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已经校长办公会议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台州学院 2014年11月13日 —1—

台州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台州学院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台学院发﹝2014﹞35号),经研究,决定启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并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按“整体设计、重点突破、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原则,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双师”队伍建设及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以及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等重要环节的综合配套改革,有效提升专业培养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引领带动其他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二、改革目标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要以地方产业行业为依托,加强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为基础,推进校地互动,深化产学合作,加强工学结合,坚持合作教育,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2—

养的新模式。具体有: 1.专业建设“三对接”。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产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对接。 2.产学研平台“有实效”。以地方产业、行业或产业集群为依托,加强政府、企业(行业)、学校三方联动,探索以“地方产业集群+试点专业+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学科、优势特色学科)”的合作模式,组建产学研联合体,探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长效体制机制。 3.人才培养“六融合”。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相融合,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实践环境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4.课程教学“接地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发展能力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注重技术应用,强化技术理论。以产学研联合体为依托,试行校企共同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共同实施教学、管理、考核,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5.打造“双师”团队。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以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兼职”、“双岗双责”等方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共赢点,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教学团队。 —3—

集美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总结报告

集美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总结报告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公布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闽教高“2012”41号)文件,我校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水产养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等11个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经福建省推荐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评审委员会评选,航海技术作为第一批专业推荐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轮机工程和水产养殖学作为第二批专业推荐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经过三年的建设,试点项目稳步推进。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闽教高“2015”14号)精神,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三年建设期已满,各专业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结题验收工作,11个专业全部通过验收。现就我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专业改革思路明确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启动之初,学校专门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认真学习和领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26

号)和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启动实施?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闽教高“2012”24号)的精神,围绕项目目前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今后改革的思路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明确了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与其他改革相结合,大胆进行尝试,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管理的改革;同时应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相互交流,加大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 (二)经费支持 学校高度重视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经费投入,2012年,给每个专业划拨10万元作为前期建设经费;2013年,给3个国家级项目划拨专项建设经费每个专业15万元;2014年,给3个国家级项目划拨专项建设经费每个专业15万元,其他省级项目每个专业5万元。 二、改革措施与主要经验 (一)与?十一五?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相结合。 我校1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福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福建省教学团队6个;福建省精品课程23门;福建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 (二)与?十二五?其它?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相结合。 以专业综合改革为契机,通过我校国家级、省级精品视频公

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

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范全国农村综合改革 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以下简称试点示范项目)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试点项目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组织,为建立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长效机制,提升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成果,在农村综合改革特定领域探索运用标准化方法、发挥标准化作用而开展的一系列相关联的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示范项目是指由国家标准委组织,为巩固和扩大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工作试点成果,在农村综合改革特定领域开展树立标准化先进典型,推广标准化工作经验,传播标准化理念而开展的一系列相关联的活动。 第四条试点项目管理工作按照“自愿申报、集中评定、分类考核”的原则开展。示范项目管理工作按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原则开展。 第五条国家标准委负责试点示范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管理和目标考核。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与本省农村综合改革部门等相关部门(以下统称省级试点示范工作管理部门)建立协调机制,负责本省试点示范项目的组织申报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开展省级农村综合改革标 准化试点示范工作。 — 1 —

第二章项目领域 第七条可以在以下领域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 (一)美丽乡村建设领域:主要包括村镇建设规划,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设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村生活环境治理,农业生态保护,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农业产业化经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文化传承,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治理等。 (二)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包括农村基本社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教育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事务与社会管理等。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主要包括农资供应,农业生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流通,农业信息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金融保险服务等。 (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域:主要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 (五)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领域:主要包括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建设,各类农村产权确权、登记、流转交易服务等。 (六)小城镇建设领域:主要包括特色小镇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投融资机制创新,田园综合体建设,农村三产融合等。 (七)农村可持续发展领域:主要包括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 —

2015年IBM公司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2017年教育部-IBM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课程建设项目 申报指南 一、建设目标 面向高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等信息类相关专业,通过支持高校开展大数据分析、认知计算、云计算和企业计算等专业方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开发MOOC 课程,改进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打造持续健康的人才生态系统。(申报主题见附件1) 二、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应以现有课程为基础, 包括已经开设或已排入教学计划即将在高校开设的课程。 2.申报课程(非MOOC)学时安排应不少于32学时,平均每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一次,平均每学期修读人数不少于30人。 三、建设要求 1.立项课程须完成以下任务: (1)提供课程大纲、学时分配、教师教案、电子书、习题和实验设计。每章节应有不少于10道的配套习题、答案、知识点索引。自建课程网站,对外免费开放立项课程,所有课件须上传至课程网站开放使用,并开辟交流讨论专区。 2.MOOC课程项目建设要求与IBM指定的MOOC平台合作,提供教师授课教案及全程教学录像或录音,对外免费开放立项课程,所有课件须上传至课程网站开放使用,并开辟交流讨论专区。 四、支持办法 1.拟支持4-6门课程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3-6个月。对于验收合格的项目,IBM 公司将提供约2-4万元人民币的经费支持。 2.IBM公司将为立项课程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和教学实验云平台,并根据需要安排

人员提供课程建设相关技术支持。 五、申请办法 1.项目申报人应填写《IBM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见附件2)。 2.项目申报人须在2017年10月30日前将加盖学校公章的申请书扫描件及相关电子文档发送至项目联系人李倩的邮箱qlqianli@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13349773.html,。 3.IBM公司将组织专家进行申报项目遴选,并公布立项名单。 4.确认立项的项目负责人需要提供学校签字盖章的课程开发立项任务书,所有建设内容应在立项任务书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公司将会同相关专家对项目组织验收。 附件: 1.2017年IBM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主题 2.2017年IBM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2017年8月24日 附件1: 2017年IBM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主题2017年IBM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主题分为大数据分析、认知计算、云计算。 一、大数据分析 2016年4月,IBM携手“好大学在线”慕课平台设立“IBM大数据大学”专区(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13349773.html,/ibm),首批推出近30门包括Hadoop、Spark、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各领域的高质量免费课程。所有课程遵循“5-5-5”架构(即每门课程含5节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