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总结-奚旦立第四版.doc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总结-奚旦立第四版.doc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总结-奚旦立第四版.doc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总结-奚旦立第四版.doc

第一章绪论

环境监测的过程(不同角度)( P1)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

评价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环境监测是环境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

环境监测的对象(P1)

反应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

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环境监测的特点(P5)

1综合性:表现在手段、对象、数据统计及分析

2连续性

3追溯性

环境优先污染物(概念)( P8)

1、经过优先选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

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priority pollutants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

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性质、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一类物

质。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水体污染分类(P34)

化学型污染:指随废水及其他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

生物型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物质造成的污染。

水质监测方案(地面水、水污染源)( P41-47)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河流断面布设、监测垂线布设、采样点位确定)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1)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

(2)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4)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

(5)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

(6)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

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

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

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

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

基本混匀处。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4)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

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 以外的河段上。

另外,有时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如定量化考核、监视饮用水源和流域污染源限期达标排

放等,还要设置管理断面。

采样点的确定

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监测垂线,再根据监测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

点的数目和位置。

根据水面的宽度监测断面垂线的设置

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

q

采样点的设置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1)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监测12 次,采样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2)对于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监测次数不少于 6 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全年采

样监测不少于 12 次。采样时间为每月一次或视具体情况选定。底质每年枯水期采样监测一

次。

(3)潮汐河流全年在丰、枯、平水期采样监测,每期采样两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

行,每次应采集当天涨、退潮水样分别测定。

(4)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泊、水库、每月采样监测一次,全年不少于12 次。其他湖、库全年采样监测两次,枯、丰水期各 1 次。有废(污)水排入,污染较重的湖、库应酌情增加采

样次数。

(5)背景断面每年采样监测一次,在污染可能较重的季节进行。

(6)排污渠每年采样监测不少于 3 次。

(7)海水水质常规监测,每年按丰、平、枯水期或季度采样监测2~4 次。

水样的保存方法(目的和方法)( P53)化学试剂保存法

目的:让水样从采集到分析测定时间内,不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变化。清洁水样 72h ,轻污染水样48h ,严重污染水样24h。

1、冷藏或冷冻保存法

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率。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1)加入生物抑制剂:HgCl2 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用 H3PO4 调至 pH 为

4 时,加入适量CuSO4,即可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水源地不可用 CuSO4 等化学试剂注意:加入的保存剂不能干扰以后的测定;保存剂的纯度最好是优级纯,还应做相应的空白试验,对测定结果进行校正。

(2)调节 pH: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HNO3 溶液酸化至pH 为 1~2,即可防止重金属离

子水解沉淀,又可避免金属被器壁吸附;测定氰化物或挥发性酚的水样加入NaOH 调至 pH 为 12 时,使之生成稳定的酚盐等。

(3)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测定溶解氧水样需加入少量MnSo4 溶液和 KI 溶液固定(还原)溶解氧等;测定汞的水样需加入HNO3(至 pH<1)和 K2Cr2O7(0.05%),使汞保持高价态;测

定硫化物的水样,加入抗坏血酸,可以防止被氧化;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则需加入少量硫酸锰

和碘化钾固定溶解氧(还原)等

水样预处理(目的与方法)( P56-65)

目的: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

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了解各种具体消解目的与方法、富集与分离方法分类

水样的消解

(1)湿式消解法:

1、硝酸消解法:对于较清洁的水样,可用硝酸消解。

2、硝酸 -高氯酸消解法:硝酸和高氯酸都是强氧化性酸,联合使用可消解含难氧化有机物的

水样。

3、硝酸 -硫酸消解法:硝酸和硫酸都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其中硝酸沸点低,而硫酸沸点高,

二者结合使用,可提高消解温度和消解效果。测定水样中易于硫酸反应生成难溶硫酸盐的元

素(如铅、钡)可用。

4、硫酸 -磷酸消解法:有利于测定消除Fe3+等离子的干扰。

5、硫酸 -高锰酸钾消解法:常用于消解测定汞的水样。

6、硝酸 -氢氟酸消解法

7、多元消解法

8、碱消解法

(2)干灰化法

步骤:水样→蒸发皿→水浴蒸干→马弗炉→灼烧至灰白色→冷却→HNO3溶解样品灰分→过滤→滤液定容→测定

不适用于处理测定含挥发组分(如砷、汞、镉、硒、锡等)的水样。

(3)微波消解法

用微波作热源,从样品和消解液内部进行加热并伴随激烈搅拌,加快了样品分解速率,提高

了加热效率,并消解在密封容器中,避免了易挥发组分的损失和有害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

污染。

富集与分离

(一)气提、顶空和蒸馏法

气提、顶空和蒸馏法使用与测定仪挥发组分水样的预处理。采用向水样中通入惰性气体或加热的

方法,将被测组分吹出或蒸馏分离出来,达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

(二)萃取法

1、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基于不同物质在互不相容的两种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进行组分的分离和富集。

2、固相萃取( SPE)法

固相萃取法的萃取剂是固体,其萃取原理基于:水样中欲测组分和共存干扰组分与固相萃取剂

作用力强弱不同,使它们彼此分离。

(三)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将水样中一种或数种组分吸附于表面,再用适宜溶剂加热或吹起

等方法将欲测组分解吸,达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

(四)离子交换法

该方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离子交换剂分为无

机离子交换剂和有机离子交换剂两大类,广泛应用的是有机离子交换剂,即离子交换树脂。

(五)共沉淀法

共沉淀是指溶液中一种难溶化合物在形成沉淀(载体)过程中,将共存的某些痕量组分一起

载带沉淀出来的现象。共沉淀现象在常量分离和分析中是应避免的,但却是一种分离富集痕

量组分的手段。

1、利用吸附作用的共沉淀分离

该方法常用的载体有 Fe(OH)3、 Al(OH)3、 MnO(OH)2 及硫化物等,由于它们是表面积大、吸

附能力强的非晶体形胶体沉淀,故富集效率高。

2、利用生成混晶的共沉淀分离

当欲分离微量组分及沉淀剂组分生成沉淀时,如具有相似的晶格,就可能生成混晶共同析出。3、

利用有机共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分离

有机共沉淀剂的选择性较无机沉淀剂好,得到的沉淀也较纯净,并且通过灼烧可除去有机共沉淀剂,留下欲测元素。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2)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铬(六价铬、总铬)测定原理(P89)

铬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铬的毒性与其存在价态有关,六价铬具有强毒性,为致癌物质,并易被人体吸收而在体内蓄积,通常认为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的毒性大100 倍,但是,对鱼类来说,三价铬化合物的毒性比六价铬的毒性大。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我国和其他国家普遍采用的标准方法

ICP-AES法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总铬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适用于铬含量较高的水样。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酸碱指示滴定法(P93)

溶解氧测定原理(碘量法)( P96)

碘量法: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溶液和碱性碘化钾溶液,剂,然后计算溶解氧的含量。清洁水可用碘量法。水。

回实验后通过滴定法,以淀粉为指示修正的碘量法:受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

氟化物测定原理(离子选择电极法)( P102)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选择性好,适用浓度范围宽,0.05-1900mg/L 。

总氮的测定方法(P110)

其测定方法通常采用过硫酸钾氧化,使有机氮和无机氮化合物转变为硝酸盐,用紫外分光光

度法或离子色谱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3)

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定义(重铬酸钾法的流程、原理)( P113-114)

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 1 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 表示。

重铬酸钾法:标准方法。在强酸(浓硫酸)溶液中,重铬酸钾法在催化剂(Ag2SO4)存在条件下氧化水中还原性物质(氧化回流装置见图 2.42 ) ,过量的重铬酸钾法以试铁灵作指示

剂,用硫酸亚铁铵回滴至溶液由蓝绿色变红棕色即为终点。

高锰酸盐指数(定义、应用)( P117)

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称高锰酸盐指数,以氧的mg/L 表示。

该指数常被作为反映地表水受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定义(P118)

定义: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

的溶解氧量。

5 天培养法流程、原理、计算方法(P118-120)

五天培养法:水样或稀释水样充满溶解氧瓶,暗处20 ℃条件下培养 5 天,求出培养前后溶

解氧差值,即 BOD5

表 2.2 由高锰酸盐指数估算稀释倍数乘以的系数

高锰酸盐指数 /(mg ·L-1) 系数

<5 —

5~10 0.2, 0.3

10~ 20 0.4, 0.6

>20 0.5, 0.7,1.0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定义。( P149)

一次污染物: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常见的有: SO2 , CO, NO X (NO, NO2),颗粒物,其中包括毒重金属,3,4-苯并芘 (BaP)

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之间以及它们与大气正常组分之间的反应产生的新的污染物。主要

种类:臭氧,醛类,过氧乙酰硝酸酯,(光化学氧化剂 ),硫酸雾,硝酸雾等。 (美国洛杉基的

光化学烟雾事件 )

PM2.5 和 PM10 定义。( P150)

PM 10

(可吸入颗粒物):透过咽喉进入肺部的气管、支气管、肺泡的那部分颗粒物,d

50

(质

量中值直径) =10um 和上截止点为 30um 的粒径范围。PM

2.5 :可入肺颗粒物

采样点布设方法。( P156-158)

1.扇形布点法 : 适用范围: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布点方法

2.同心圆布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

3.网格布点法 : 适用于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

4.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的常规监测

5.注意事项:1.采用同心圆和扇形布点法时,应考虑高架点源排放污染物的扩散特点

2.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一种布点法为主,兼用其他方法的综合布点法

空气样品采集方法分类。( P159, 169)

1.直接采样法被测组分浓度高 ; 分析方法灵敏度高

(1)注射器采样

(2)塑料袋采样

(3)采气管采样

(4)真空瓶采样

2.浓缩采样法被测组分浓度高;分析方法灵敏度不够高

(1)溶液吸收法

(2)填充柱阻留法

(3)滤料阻留法

(4)低温冷凝法

SO2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P173)

四氯汞钾吸收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1.评价:较经典的方法(GB),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2.方法原理和测定条件

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液:四氯汞钾

分光光度法的显色剂:对品红+甲醛 +磷酸

H3PO4 少,最终显色溶液pH1.6 ± 0.1, 溶液红紫色, λmax= 548nm

H PO 多,最终显色溶液pH1.2 ± 0.1 ,溶液蓝紫色,

3 4

λmax= 575nm

钍试剂法

原理:空气中的SO2 用过氧化氢吸收并氧化成硫酸。硫酸根离子与定量加入的过量高氯酸

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剩余钡离子与钍试剂作用生成紫红色的钍试剂-钡络合物,根据

其颜色深浅,间接进行定量测定。有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 。

紫外荧光法

降水的采样方法。( P205-206)

第四章固体废弃物监测

固体废弃物采样和制备

样品的制备程序(P244)

1.粉碎

把全部样品逐级破碎,过5mm 筛孔。粉碎过程中,不可随意丢弃难于破碎的粗粒。

2.缩分

将样品于清洁、平整不吸水的板面上堆成圆锥型,每铲物料自圆锥顶端落下,使均匀地沿锥尖散落,不可使圆锥中心错位。反复转堆,至少三周,使其充分混合。然后将圆锥顶端轻轻

压平,摊开物料后,用十字板自上压下,分成四等份,取两个对角的等份,重复操作数次,

直至不少于 1kg 试样为止。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分类(P249)

①废品类;

②厨房类 (亦称厨余垃圾) ;

③灰土类。

生活垃圾处理方法(P249)

焚烧 (包括热解、气化);

卫生填埋;

堆肥。

毒理学研究

毒性试验分类(P262)

急性毒性试验:一次(或几次)投给实验动物较大剂量的化合物,观察在短期内(一般24 小时到 2 周以内)中毒反应。

亚急性毒性试验:一般用半致死剂量的1/5~1/20 ,每天投毒,连续半个月到 3 个月左右。

慢性毒性试验:用较低剂量进行 3 个月到 1 年的投毒,观察病理、生理、生化反应以及寻找

中毒诊断指标,并为制定最大允许浓度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

土壤基本知识

土壤的组成(P266-268)

土壤矿物质

土壤有机质

土壤生物

土壤溶液

土壤空气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采样点的布设(原则、数量)( P275)

(一 ) 布设原则

(1)合理地划分采样单元。

(2)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哪里有污染就在哪里布点。

(3)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肥堆边及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处。

根据监测目的、区域范围大小及其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一般每个采样单元最少设 3 个采样点。

单个采样单元内采样点数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 n——每个采样单元布设的最少采样点数;

s——样本相对标准偏差,即变异系数;

t——置信因子,当置信水平为95%时, t 值为 1.96;

d——允许偏差,当规定抽样精度不低于80%时, d 取 0.2。采样点布设方法(P276-277)

1.对角线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2.梅花形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的地块。

3.棋盘式布点法

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应设地形完整开阔的地块,一般设

20 个以上分点。

10 个以上分点。该法也适用于

4.蛇形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田块。

5.放射状布点法

适用于大气污染型土壤。

6.网格布点法

适用于地形平缓的地块。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土壤背景值调查常用这种方法。

对于综合污染型土壤,还可以采用两种以上布点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

采样深度和采样量( P280)

采样时间和频率(P281-282)

注意事项( P281-282)

第六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法定义(P296)

利用生物的组分、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

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称为生物监测。

生物群落监测方法有哪些(P300-P304)

生物指数监测法

污水生物系统法

从生物学的角度,

PFU 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

细菌总数定义(P315)

第七章物理性污染监测

环境噪声的来源( P348)

1.交通噪声

2.工厂噪声

3.建筑施工噪声

4.社会生活噪声

分贝的定义( P349)

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如 A1 和 A0)之比取以10 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 20)。N 10 lg

A1

A0

分贝符号为“ dB,”它是无量纲的,是噪声测量中很重要的参量。上式中 A0 是基准量(或参考量),A1 是被量度量。被量度量和基准量之比取对数,该对数值称为被量度量的“级”,亦即用对数标度时,所得的是比值,它代表被量度量比基准量高出多少“级”。

噪声的叠加和相减计算方法(P349-351)

1.噪声的叠加

声能量是可以代数相加的,设两个声源的声功率分别为W1 和 W2,那么总声功率 W 总=W1+W2。而两个声源在某点的声强为I1 和 I2 时,叠加后的总声强I 总=I1+I2。声压不能

直接相加。

L p10lg p

1

2 p

2

2

p02

生态监测定义(P335),类型( P336)

第八章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应急监测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原因(P400-401)

生产事故,贮运事故,自然灾害,人类战争

第九章环境污染自动监测

采用连续自动监测技术的原因(P449)。

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浓度和分布是随时间、空间、气象条件及污染源排放情况等因素的变化而

不断交化的。由于定时、定点人工采样测定结果不能确切反映污染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为

了实时获取污染物的变化信息,正确评价污染现状,为研究污染物扩散迁移转化规律和科学监

管提供依据,必须采用连续自动监测技术。

3S 技术指的是什么(P491)

是指遥感( RS),全球定位系统( 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第十章环境监测管理与质量保证

化学试剂分为哪三级及其使用领域(P514)

一级品:保证试剂、优级纯(用于精密的分析工作,在环境分析中用配制标准溶液)

二级品:分析试剂、分析纯(常用于配制定量分析中普通试剂)

三级品:化学纯(只能用于配制半定量、定性分析中试剂和清洁剂)

实验用水的分类和用途(P512-513)。

平行性,重复性,空白实验,测定限定义(P547- P549 )。

平行性

在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都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双份或多份平行样品测量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重复性

在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三因素中至少有一项不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独立测量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空白试验(比较各次试验中的参比和名称)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的试验。

测定限:分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测定下限是指在测量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含量;测定上限是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和含量。

最佳测定范围又叫有效测定范围,系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订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到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方法使用范围是指某一特定方法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显然,最佳测定范围小于方法使用范围。

第二章 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第二章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监测方案:监测任务总体构思和设计 根据监测目的+实地污染调查研究(来源及背景) 确定监测对象,监测项目(内容) 设计监测网点(地点) 合理安排采样时间、频率,选定采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技术(方法及步骤)提出监测报告要求 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和方案实施计划(保证结果的可信性) 以水和为例 一、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1.1 污染调查(来源和背景) 根据监测目的,确定调查范围和内容。 如进行区域性污染控制设施监测,就需要对该区域的污染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如为了某项工程设计取得原始资料,则应按设计规范或卫生标准的要求,调查该项工程及其范围内的污染状况。 A、地下水污染调查 收集、汇总监测区域的水文、地质、气象等方面的有关资料和以往的监测资料。如:地质图、剖面图、测绘图、水井的成套参数、含水层、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流向,以及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调查监测区域内城市发展、工业分布、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情况,尤其是地下工程规模、应用等;了解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面积和施用量;查清污水灌溉、排污、纳污和地表水污染现状。 测量或查知水位、水深,以确定采水器和泵的类型、费用和采样程序。 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并根据地区特定与地下水的主要类型把地下水分成若干个水文地质单元。 B、水污染调查 水污染来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调查研究:用水情况、废水或污水类型、主要污染物、排污去向、排放量、车间、工厂或地区的排污口数量及位置、废水处理情况等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点位、采样方案、分析方法、质量保证措施等。 1.2 监测项目(内容) (1)确定原则 ?目的和要求:根据目的要求及相关的水质标准及规范要求,选择测定项目。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孙裕生著)作业部分答案答案

请注意:1.本文档仅供参考,不保证所有答案都是完全正确的,如有疑问请其他同学或老师 2.用红色标记的是老师上课重点讲到可能会考的 3.考试内容不局限于本文档 4.此文档打印时可能会出现乱码的问题 作业1 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铁的条件实验: 答:以显色剂用量为例 在7只50ml的容量瓶中加入10-3mol/L的铁标准溶液2.0ml,盐酸羟胺摇匀,放置2min,分别加入不同体积1.5mg/L的邻二氮菲0.2 ml、0.4 ml、0.8 ml、0.6 ml、0.8 ml、1.0 ml、2.0 ml、4.0 ml;加入5.0ml,1.0mol/L乙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蒸馏水为参照溶液,在测定浓度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 二、如何配制成0.1g/L的铁标准溶液? 答: Fe + 4HNO3 = Fe(NO3)3 + 2H2O+NO 5.6g 0.5mol/L0.8L 0.1mol 0.4mol 1 用天平称取5.6g无杂质的铁粉 2 用量筒娶800ml,浓度为0.5mol/L的HNO3 3 将铁粉与HNO3反应,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 4 将反应溶液移至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即配成0.1g/L的Fe(NO3)3 溶液 5 娶17.9ml,浓度为0.1mol/L的Fe(NO3)3溶液,移至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 即得到0.1g/L的铁标准溶液 作业2 一、铁的质量浓度为5.010-4g/L的溶液与1,10-邻二氮菲生成橙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 波长为510mm、比色皿厚度为2cm时,测得A=0.19 1 求a; 2 求k。 答:1 已知A=abc 则 =-1g-1 2 已知a=190L·cm-1g-1且Fe的摩尔质量为56g·mol-1 所以 k=a MFe=190L·cm-1g-156 g·mol-1=10640L·cm-1·mol-1 作业4 参考教材P528 直线和回归 作业3 一、酸度(pH值)的确定: 答:去9只50ml容量瓶,各加入铁标准溶液、盐酸羟氨(NH2OH·HCl),摇匀,放置2min,各加入2ml,1.5g/L的邻二氮菲溶液,用移液管在9只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0.5 ml、2.00 ml、5.00 ml、8.00 ml、10.00 ml、20.00 ml、25.00 ml、30.00 ml、40.00ml)的NaOH(碱性)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pH试纸或酸度计测量各溶液的pH值。以水为参比,在选定的波长下,用1cm吸收池(比色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值,绘制A-pH曲线,确定pH范围。

环境监测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水和废水的监测 1环境分析:对于通常处于痕量级、基体复杂、流动性变异性大的环境污染物,进行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和快速度的分析,得出一系列环境监测数据的过程(它是分析化学的发展,不是环境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简单结合)。 2综和效应的毒理学观点: 3生活污水:含洗涤剂和粪便。前者降解后形成磷酸盐和有机物,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后者含多种病菌,引起疾病蔓延。 4水质监测方法选择原则: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方法成熟准确;操作简便,易于普及;抗干扰能力好。 5采样容器的洗涤:水质监测,尤其是痕量组分的测定,仪器的污染常会造成误差。为减少器壁溶出物对水样的污染和器壁的吸附现象,须注意容器的洗涤方法。测铬时,容器不能用铬酸洗液; 测汞时,仪器洗净后尚需用1+3硝酸浸泡数小时。 6流量的测量方法:容量法、浮标法、测速仪法(水深大于0.3米,流速不小于0.05米/秒的河流)、三角堰法(不规则的水渠和污染源排放口) 7工业废水采样常用的三种采样方法:瞬时个别水样、平均水样、综合水样(比例组合水样) 8采样时间和频率原则:采集的水样必须有代表性,要能反映出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9水样的预处理包括:水样的消化、富集和分离(目的:消除干扰,提高测定方法的灵敏度。) 10水样的消化目的: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物,将各种形态(价态)氧化成单一高价态,以便测定。 消化液的表现物性:清澈、透明、无沉淀 消化的方法:硝酸—硫酸;硝酸—磷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硫酸—高锰酸钾等 11富集和分离常用方法:挥发、蒸发、蒸馏(利用共存组分的挥发性不同(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活性炭富集;共沉淀;共结晶;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吸附、脱吸);冷冻浓缩 12共沉淀法:利用溶液中的一种沉淀(载体,称共沉淀剂)析出时,将共存于溶液中的某些痕量组分一起沉淀出来。原理:由于沉淀的表面吸附作用,形成混晶,生成化合物,吸留和包藏等原因而引起的。 常用的两种:利用共沉淀剂表面吸附现象进行共沉淀;利用混晶进行共沉淀 13常用萃取剂:APDC—MIBK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甲基异丁基甲酮;二硫代氨基甲酸盐:HDDC NaDDC 14阳离子交换顺序:不同价态:价态越高,交换能力越强。 相同价态:原子序数越高(或水合离子半径越小),交换能力越强。 15物理性质的测定:温度、颜色、臭(p66)、电导率、残渣、浊度 监测水的颜色常用以下四种方法:铂钴比色法、颜色描述法、稀释倍数法、分光光度法Array残渣的分类:总残渣(总蒸发残渣):没经过滤水样蒸干后的残留物。 过滤性残渣(溶解性蒸发残渣):滤液蒸干残留物。非过滤性残渣(悬浮物):过滤物。 电导率:把电极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两极间距离为1厘米的电导池插入水样中,所测电阻取倒数即为电导率。浊度测定方法:比浊法、分光光度计法、浊度计法 16重金属毒性机理:重金属(如汞、铬、镉、铅、铜、锌、镍、钡、钒等)侵入人体,与某些酶的活性中心的巯基(—SH)有着特别强的亲和力,金属极易取代巯基上的氢离子,使酶失去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影响重金属毒性的因素:金属离子浓度、金属化学形态、金属价态、致癌作用 常用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原子发射光谱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容量法 17酸度:水中含有能与强碱(NaOH,KOH)作用的所有物质含量,即用标准碱滴定水样至一定pH值时所消耗的碱量。甲基橙酸度: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所测酸度(终点pH = 4.5) 酚酞(总)酸度:以酚酞为指示剂所测酸度(终点pH = 8.3) 碱度:中能与强酸作用的所有物质的总含量,即用标准酸滴定水样至一定pH值时所消耗的酸的量。(水碱度:水中吸收质子的能力,即质子碱含量。) 酚酞碱度:以酚酞为指示剂所测碱度(终点pH=8.3) 甲基橙碱度〈又称总碱度〉: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所测碱度(终点pH=4.5)

环境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例题和习题

一、填空题 2 大气污染物主要的状态为_气__态、__蒸气__态和_气溶胶__态。大部分二次大气污染物是__气溶胶___态。 __和__颗粒物__,而导致洛杉矶烟雾的大气污染 3 伦敦烟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__SO 2 物主要是__烃类___、___NO __和__CO__。 X 4 大气采样器的流量计在采样前须进行校正,因为流量计的读数受_温度_和_大气压力_影响。 5 气溶胶的大小与扩散速度密切相关。气溶胶颗粒越大,其扩散速度__越小__。 (可吸人颗粒物)_因其粒径小,能进入人体支 6 气溶胶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中_PM 10 气管肺泡,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7 用颗粒状吸附剂对气态和蒸气物质进行采样时,主要靠_吸附_作用,如活性炭。气态和蒸气物质从活性炭解析的方法一般为__加热__和__有机溶剂洗脱__。 8 大气污染监测常用的布点方法包括_功能区布点法_、_扇形布点法_、_网布点法格_和_同心圆布点法__等。 10 大气环境监测的__采样点位数__是由环境监测范围的大小、污染物的_时空分布规律_、人口分布以及监测精度等因素决定的。 11 冰冻季节,集尘罐内要加入_乙二醇_作为防冻剂;为了防止微生物、藻类在其中生 _溶液。 长,可加入少量_CuSO 4 12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m的颗粒物,称为__总悬浮颗粒物(TSP)_;PM 即__可 10

吸入颗粒物__,是指当量直径__≤10m__的颗粒物。 13 采集TSP时,通常使用_超细玻璃纤维_滤膜,滤膜的__粗糙__面应向上。滤膜在使用前应将滤膜放入__去离子水_中浸泡_24_h并洗涤数次后备用。 14 按照流量大小,大气采样器可分为_大流量_、_中流量_和__小流量_采样器。 15 标准气体的配制方法包括_动态配气_法和__静态配气_法。 17 四氯汞钾法测定大气中SO 2时,为消除NO x 的影响,应在吸收液中加入_氨基磺酸钠 __。 19 测定空气中NOx时用含CrO 3氧化管的目的是为了_将低价NO转化为NO 2 _。如氧化管 板结或变为绿色,表示氧化剂_失效__。 22 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空气中NOx时,影响标准曲线斜率的两大因素分别为_温度_和_ 分光光度计灵敏度_。空气中_SO 2 _使测定结果偏低,臭氧使测定结果偏_高_。 23 使用滤料采集颗粒物时,除直接阻挡外,也存在扩散沉降、_静电吸引_和_惯性沉降_作用。 24 大气中含硫化合物和大气中氧化剂反应后,生成酸雾和硫酸盐雾的过程,称为_硫酸盐化_。 25 为避免六价铬对SO 2 测定的影响,测定所使用的玻璃器皿应避免使用_铬酸洗液_洗涤。吸收液四氯汞钾在采样、运输和存放过程应避免_光照_。 26 与其他环境要素的污染物相比,大气污染物具有随_时间_和_空间__变化大的特点。 27 大气监测采样布点时,对污染源比较集中和主导风向明显的情况,应在污染源的_

环境监测 奚旦立 课后答案

1、简要说明监测各类水体水质的主要目的和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 各类水体: 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地下水,废水和污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1)对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规律。 (2)对排放的各类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监测项目:指影响水环境污染因子的监测。 原则: 水体被污染情况;水体功能;废(污)水中所含污染物;受各国重视的优先监测污染物;经济条件等。 2、怎样制定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流过或汇集在地球表面上的水,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

沟渠中的水,统称为地表水。 制定过程:明确监测目的——调查研究——确定监测项目——布设监测网点——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选择采样方法 和分析技术——制定质量控制和保障措施——制定实施计划。 对于河流设置三个监测断面: a对照断面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上游100—500m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口或回流处。只设一个。 控制断面设在排污口下游较充分混合的断面下游,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可设多个。 削减断面设在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处。只设一个。 ④采样点位的确定 河流上——选取采样断面; 采样断面上——选取采样垂线(根据河宽分别设一个、二个、三个垂线) 采样垂线上——选取采样点(根据水深分别设一个、二个、三个点)对照断面、b控制断面、c削减断面。 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和确定采样类型? 工业废水水污染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截面积比较小,不需设置断面,而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a.在车间或车间设备出口处应布点采样测定一类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镉、砷、铅和它们的无机化合物,六价铬的无机化合物,有机氯和强致癌物质等。

环境监测知识点概括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常用的方法:空白试验;校准曲线核查;仪器设备的定期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密码样品分析;编制质量控制图。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分析标准样品以进行实验室之间的评价和分析测量系统的现场评价等。 由以上可知,误差和偏差具有不同的含义:

误差以真值为标准,而偏差以多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但在实际分析中,真值所以,并不强调误差和偏差的严格区别,而往往将两者一般地称为“误差。 一个工业区布置9个空气采样点,某天测得各点上TSP 日平均浓度为:1.85,1.86, 1.93, 2.01,2.03,2.05,2.07,2.12,2.15mg/m3。当α=0.01时,求该区那天TSP 浓度变化的置信区间(设已知该地TSP 浓度呈正态分布)。 解:

自由度 f = n-1 = 8 显著性水平 α = 0.01 = 1% 查表得 t0.01,(8)= 3.36 将数据代入公式,得置信区间为 [1.89,2.31] 则 1.89≤μ ≤ 2.31 也即,有99%的把握推断该地区那天的 TSP 浓度变化范围在1.89至2.13之间。 某种方法经过改进,其精密度是否有变化; 相同试样由不同的分析人员或不同分析方法所测得均数是否有差异; 对标准样的实际测定均值与其保证值之间的差异,到底是由抽样误差引起的,还是确实存在本质的差别; 以上问题,均可用“t 检验”,即“显著性检验”来加以检验。 [例] 某含铁标准物质,已知铁的保证值为1.05%,对其10次测定的平均值为1.054%,标准偏差为0.009。检验测定结果与保证值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 解] [ (1) =-2.11 (2)给定 α =0.05, =9, 查得 = 2.26 1-=n f ) 9(05.0t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总结-奚旦立第四版.doc

第一章绪论 环境监测的过程(不同角度)( P1)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 评价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环境监测是环境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 环境监测的对象(P1) 反应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 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环境监测的特点(P5) 1综合性:表现在手段、对象、数据统计及分析 2连续性 3追溯性 环境优先污染物(概念)( P8) 1、经过优先选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 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priority pollutants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 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性质、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一类物 质。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水体污染分类(P34) 化学型污染:指随废水及其他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 生物型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物质造成的污染。 水质监测方案(地面水、水污染源)( P41-47)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河流断面布设、监测垂线布设、采样点位确定)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1)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 (2)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4)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 (5)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 (6)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 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 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 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 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

环境监测知识点整理

环境监测 1.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2、空间分布性。3、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2.环境监测的特点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3、环境监测的追溯性。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 3.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五毒有害元素: , , , , . 4.现场监测五参数:①水温②值③电导率④浊度⑤溶解氧 5.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国家标准分为综合标准和行业标准。 执行原则:地方环境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国家综合标准。 6.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 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一律在车间排放口和具体安装设施排放口。 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工厂的总排放口采样。 7.臭阈值:用无臭水稀释水样,当稀释到刚能闻出臭味时的稀释倍数。臭阈值()=(水样体积+无臭水体积)/水样体积 8.色度:取一定量水样,用蒸馏水稀释至刚好看不到颜色,以稀释倍数表示该水样的色度。 7.水样的保存方法1、冷藏或冷冻保存法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8.水样中加入硝酸可以防止金属离子沉淀。 9.水样的预处理方法分为:水样的消解,分离和富集。

①消解的目的:破坏有机物,消除对测定的干扰,溶解悬浮物,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物。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②分离与富集的目的:对样品进行浓缩,使其浓度增大。 10.水样中金属离子,无机非金属离子,有机物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别是消解、蒸馏、萃取。(或消解、萃取、蒸馏)。 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中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 地表水水域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产卵场等。Ⅲ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等渔业水域与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与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据地区的地理,气候,生态,政治,经济和大气污染程度分为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一类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 特定工业区。 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性质与控制方式分为两类:

2018年注册环保工程师基础考试 环境监测知识点总结

12.2水和废水监测与分析 12.2.1物理性质检验 2.颜色的测定:真色(去除悬浮物后)和表色。水的色度一般指真色。测定方法 1)目视法——铂钴标准比色法:离心或0.45μm滤膜(非滤纸)过滤,(1mgPt+0.5mgCo)/L水具有的颜色为1度。仍不透明时,测定表色。 适用范围:较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测定。 计算:色度=A*50/B (A:稀释后水样相当于铂钴标准色列的色度;B:水样体积ml) 2)目视法——稀释倍数法:用蒸馏水稀释到刚好看不到颜色时的稀释倍数表示色度,辅以文字描述。 适用范围: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3)分光光度法(铬钴比色法):铬钴标准液在350nm波长附近有最大吸收峰,且在10~100°色度(铂钴标准溶液)范围内吸光度与色度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插图和表,得知水样的色调,以主波长表示;亮度,以明度表示;饱和度,以纯度表示。 适用性:近年来,我国某些行业已试用这种方法检验排水水质。 3.臭 1)定性描述法:依靠嗅觉描述,按下表划分等级。 2)臭阈值法(稀释倍数法) 4.残渣——总残渣、总可滤残渣和总不可滤残渣(SS) 1)测定方法:总残渣先在蒸气浴或水浴蒸发干,再烘箱烘干测定方法均是在103~105℃烘干,称重。5.浊度(P117) 1)定义: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2)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以浊度标准溶液。适用于天然水、饮用水测定。 目视比浊法:1mL蒸馏水中含1mg一定粒度的硅藻土所产生的浊度为1个浊度单位,简称度。 浊度计法:一般用于水体浊度的连续自动测定,依据浊液对光进行散射或透射原理制成的专用仪器。 12.2.2金属化合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容量法 1.汞 1)冷原子吸收法:适用于各种水体中汞的测定。汞原子蒸汽对253.7nm的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汞浓度成正比。 检出限:0.1-0.5μg/L,适用于各种水体中汞的测定。 2)冷原子荧光法:将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为基态汞原子蒸汽,吸收253.7nm的紫外光后,被激发而产生特征共振荧光,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和较低的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汞浓度成正比。 检出限:0.05μg/L。干扰因素少,适用于地面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测定。 3)双硫腙分光光度法:酸性介质中用高锰酸钾和过硫酸钾消解(氧化),无机汞和有机汞转化为二价汞;

环境监测 第五章_土壤污染监测_例题和习题

例题1.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土壤中铜。称取风干过筛土样1.00 g(含水8.20%),经消解后定容至50.0 mL ,用标准曲线法测得此溶液铜的浓度为0.700 mg/L ,求被测土壤中铜含量。 解:kg mg f m cV W /1.38%) 20.81(00.150 700.0)1(=-??=-?= 例题2.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某土壤试液中的锌,取四份等量的土壤试液,分别加入不同量锌标准溶液(加入量见表),稀释至50mL ,依次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测得的吸光度列于表,求该土壤试液中锌的含量。 解:设50mL 待测试液中锌的浓度为c x ,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浓度分别为C x +C 0,C x +2C 0,C x +4C 0,则与吸光度的关系见表(其中C 0=0.20μg/mL)。 以吸光度A 对浓度作图,得到一条不通过原点得直线,外延直线与横坐标交于C x ,C x = 0.236μg/mL 。 故此土壤试液中镉的含量=0.236×50/20=0.590μg/mL 例题3.为测定某土壤水分含量,用天平称取适量通过lmm 孔径筛的风干土样,置于已恒重的铝盒中,称得其质量为101.18g ,其中恒重的空铝盒质量为50.08g ,接着放入烘箱内,于105±20C 烘至恒重,称得质量为92.75g ,求此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解:水分含量%5.16%10008 .5018.10175 .9218.101%1000121=?--=?--= m m m m =mi--m2;X100% 一、填空题 1采集污染土壤样品,首先要对调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 2 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时,采样深度只需取_______和________的土样。如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_____________分层取样。 3.土壤样品采样点的布设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土壤中有害元素的自然本底值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的基本资料,是____________的重要依据。 5.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的疏松多孔体,固相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残体。经生物分解形成各种______________。 7.对需要较长期存放的土壤样品要入库贮藏管理。样品仓库,一般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点,防止__________及其他污染。 8.土壤样品基体各异,成分复杂,各成分含量______________,高低浓度可差___________数量级,即使是同一成分在土壤中赋存的形态也多种多样,不同的化学预处理方法所得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9.土壤铜污染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的施用。 10.土壤有机质是_____________的重要指数,是植物、矿质营养和_____________的来源,而且也是土壤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 11.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此外耕作土壤还来源于______________。 12.在土壤背景值研究中,采用了土壤试样的全分解方法。所谓“全分解”就是把土壤的______________-彻底破坏,使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全部进入试样溶液中。 13.采样点的数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14.野外采集回来的土样,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处理程序,分装制成待分析样品,满足各种分析要求。 15.土壤分析结果表示的方法,根据其含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第二章___水和废水监测课后答案[1]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1、简要说明监测各类水体水质的主要目的和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 各类水体: 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地下水,废水和污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1)对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规律。 (2)对排放的各类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监测项目:指影响水环境污染因子的监测。 原则: 水体被污染情况;水体功能;废(污)水中所含污染物;受各国重视的优先监测污染物;经济条件等。 4、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择不同的保存方法。 水样的保存方法有: (1)冷藏,(2)冷冻,(3)加入保存剂(①加入生物抑制剂②调节pH值 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例:冷藏、冷冻:易挥发、易分解物质的分析测定。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可加入而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测定金属离子可调节PH值,防止金属的水解。 测定金属汞,可加入硝酸氧化剂,保持汞的高价态。 5、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预处理?预处理包括那些内容? 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无机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富集与分离:水样中的待测组分低于测定方法的下限时,必须进行富集或浓缩;共存组分的干扰时,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 8、怎样用萃取法从水样中分离富集欲测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质?各举一例。 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挥发酚时,如果含量低,则经预蒸馏分离后,需再用三氯甲烷萃取。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六六六、DDT时,需用石油醚萃取。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测定水样中的金属离子时,可用三氯甲烷从水中萃取后测定。 12、简要说明ICP—AES 法测定金属元素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该方法有何优点? 测定原理见书。 水样的预处理→配制标准溶液(试剂空白溶液)→调节仪器参数→试剂空白值的测定→水样的测定→读数→计算。 优点:准确度和精确度高、测定快速、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应用广泛。 14、说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用方块示意其流程。

《环境监测》课程习题

《环境监测》课程习题 环境监测的要紧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哪几类? 我国目前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分哪几类? 既然有了国家排放标准,什么缘故还承诺制订和执行地点排放标准?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各是什么? 简述环境监测进展趋势。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2、如何制订水污染监测方案?以河宽< 50m 的河流为例,讲明如何布设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答:设三种断面:对比断面,操纵断面和削减断面。【3分】 对比断面设一个,设在河流进入都市和工业区往常的地点,躲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区;操纵断面数目视都市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公布情形而定,一样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削减断面一个,一样设在都市和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河段上。【3分】河流监测断面采样垂线的布设,可依水面宽度,按下表规定设置。 水面宽垂线数 <50m 一条(中泓垂线) 50-100m 二条(左右近岸明显水流处) 100-1000m 三条(左,中,右) >1500m 至少要设置5条等距离采样垂线 垂线上采样点的设置可按照水深按下表设置 水深采样点数 <5m 一点(水面下0..3-0.5m处) 5-10m 二点(水面下0..3-0.5m,河床以上0..5m 处) 10-50m 三点(水面下0..3-0.5m,1/2水深,河底以上0.5m处) >50m 酌情增加 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什么缘故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何谓真色和表色?水的色度通常指什么?如何样按照水质污染情形选择适宜的测定颜色方法?什么缘故? 简述原子吸取分光光度法的差不多原理,并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17、试比较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仪器要紧组成部分及测定对象的要紧不同之处? 20、如何样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讲明电极法和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如何样排除干扰?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复习题 环境监测中心 二○○六年七月 目录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1-4页 二、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4-7页 三、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8-21页 四、空气和废气监测基础21-26页 五、金属类监测基础26-31 六、有机物监测基础31-36页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控制。(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地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别,当pH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 19、烟尘的排放量主要受到燃烧方式、锅炉运行情况和煤的性质,还有锅炉负荷的影响。(对) 20、产污和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元活动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对) 21、排污系数是指产污系数条件下经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后或未经削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量。(对) 22、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每耗用1t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对) 23、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其标准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对) 2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错) 25、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对) 26、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对) 27、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错) 28、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对) 2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I~Ⅳ类标准的水质pH值为5~6。(错) 30、排放污染物的烟囱是污染源,而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如车间等)不能算是污染源。(错) 31、排气筒高度的计算是指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的高度。(对) 32、烟度标准中拟控制的是柴油车运行中的平均烟度。(错) 33、柴油机车排放的碳烟比汽油机车大40倍左右。(对) 34、柴油机排放的SO2明显比汽油机浓度值高。(对)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重庆市环境监测基础知识竞赛 目录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二、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操纵 三、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 四、空气和废气监测基础 五、金属类监测基础 六、有机物监测基础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是推行可持续进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操纵。(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刻,以环境阻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同意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刻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刻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依照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操纵的地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不,当pH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点标准、企业标准。(对)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总结-奚旦立第四版

第一章绪论 环境监测的过程(不同角度)(P1)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环境监测是环境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 环境监测的对象(P1) 反应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环境监测的特点(P5) 1综合性:表现在手段、对象、数据统计及分析 2连续性 3追溯性 环境优先污染物(概念)(P8) 1、经过优先选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性质、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一类物质。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水体污染分类(P34) 化学型污染:指随废水及其他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生物型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物质造成的污染。 水质监测方案(地面水、水污染源)(P41-47)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河流断面布设、监测垂线布设、采样点位确定)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1)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 (2)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4)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 (5)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 (6)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

环境监测第五章练习题

环境监测第五章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土壤固相包括、和生物。 2、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物理风化和化学分化形成,根据成因,分为和两大类。 3、土壤空气和大气相比,其组成中,比大气少,而含量高于大气。 4、土壤的酸碱性是土壤的重要性质之一,根据氢离子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分为和两类。 5、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交换性和经离子交换作用后所产生的酸度。 6、土壤是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体系,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主要的氧化剂有、、。 7、采集土壤样品时,常用的布点方法有、、、、及网格布点法等。 7、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为主,但当区域内土壤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土壤质量进行比较时,或一个区域内土壤质量在不同历史阶段比较时,应用进行评价。 8、为了解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应沿土壤剖面层次分层取样,该样品称为。 10、对土壤样品进行加工的主要处理程序是:、、、、,制成满足分析要求的土壤样品。 11、土壤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和。 12、土壤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中,分解法用于的测定;提取法用于的测定。 13、测定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一般取适量样品放在锥形瓶中,置于振荡器上,用法提取;对于农药、苯并芘等含量低的污染物,为了提高提取效率,常用提取法。 二、选择题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有。() A植物的残枝落叶 B动植物、微生物残体。

C施入土壤的有机肥 D化学肥料。 2、对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在采样布点时,一般采用哪种方法布设采样点?() A对角线布点法B棋盘式布点法 C蛇形布点法D放射状布点法 3、对于大气污染型土壤,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向周围画射线,在射线上不设采样分点,这种布点方法称为()。 A对角线布点法B棋盘式布点法 C蛇形布点法D放射状布点法 4、对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田块,应采用()进行不设采样点。 A对角线布点法B棋盘式布点法 C蛇形布点法D放射状布点法 5、土壤单项污染指数是指()。 A土壤污染物实测值和污染物背景值的比值 B土壤污染物实测值和污染物质量标准值的比值 C土壤污染物质量标准值和污染物实测值的比值 D土壤污染物标准值和污染物背景值的比值 三、名词解释 1、土壤背景值 2、活性酸度 3、潜性酸度 四、简答题 1、土壤污染监测有哪几种布点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1)对角线布点法:该法适用于面积小、地势乎坦的污水灌溉或受污染河水溜溉的田块。 (2)梅花形布点法:该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