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中国新闻事业史

0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

新闻史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闻史》课程研究的是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必修课。

(二)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了解新闻有史以来的报刊活动、新闻思想;把握新闻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关系;认识、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新闻现象;增强对有影响的个报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二)学习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了解邸报、民报等的发展与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一、识记:

1.金石碑刻

2.“露布”

二、领会:

1.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传播形式。

2.语言传播。

3.文字传播。

三、理解与运用:

报刊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二节邸报

一、识记:

1.邸报

2.开元杂报

3.敦煌进奏院状

二、领会:

1.邸报在各时代的发展与特点。

2.邸报的作用。

三、理解运用:

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第三节民报

一、识记:

1.小报

2.京报

二、领会:

1.小报的产生、性质及其特点。

2.小报的内容与发行。

3.小报与邸报的异同。

4.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5.京报的内容与发行。

6.京报与邸报的异同。

第二章近代报刊之始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近代报刊起始阶段的整体情况与主要报刊。

(二)学习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报刊起始阶段的整体情况,掌握《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万国公报》、《上海新报》、《申报》、《新闻报》等主要报刊。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概说

一、识记: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2.《蜜蜂华报》

3.《中国丛报》

二、领会:

1.中国近代报业产生的特殊性、背景及其作用。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蜜蜂华报》、《中国丛报》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外国传教士来华办报

一、识记:

1.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在南洋、澳门、广州等地出版的六种中文报刊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3.《万国公报》

二、领会: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内容特点,它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异同。2.《万国公报》的变法宣传与西学介绍,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

3.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人在华的报刊活动有何变化?

三、理解运用: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怎样创刊的?它的宗旨和特点?借鉴与启示? 2.如何看待《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

3.对在华外报的评价。

第三节在华外商报刊

一、识记:

1.香港四家有影响的英文报纸

2.《字林西报》

3.《京津泰晤士报》

4.《上海新报》

5.《申报》

6.《新闻报》

二、领会:

1.《申报》创办宗旨,《申报》与《上海新报》的竞争。

2.《申报》的改革。

3.《新闻报》办报与经营特点。

三、理解、运用:

1.怎样看待《申报》的改革。借鉴与启示。

2.《新闻报》的办报特点给予的启示,有何借鉴作用?

第三章资产阶级改良派办报高潮的兴起

(一)课程内容:

本章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办报高潮时期的情况。

(二)学习要求:

掌握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办报高潮时期的情况,了解国人对报刊功能的思考与早期的办报活动、政论报刊与维新变法运动的联系、维新派在港澳及海外的报刊活动等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国人对报刊功能的思考与早期的办报活动

一、识记:

1.《昭文新报》

2.《香港中外新报》与《香港华字日报》

3.《循环日报》

4.王韬

二、领会

1.国人对近代报刊功能的思考。

2.《循环日报》创办的意义。

三、理解、运用:

1.改良派主张办报的原因及办报主张。

2.王韬的办报思想。

3.王韬的《循环日报》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何贡献?

第二节政论报刊与维新变法运动

一、识记:

1.康有为

2.《中外纪闻》、《强学报》

3.《湘学新报》、《湘报》、《国闻报》

二、领会:

1.近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报刊。

2.梁启超与《时务报》。

3.时务文体。

4.唐才常、谭嗣同、严复与维新报刊的关系。

三、理解、运用:

1.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创办报刊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新闻思想。

2.何谓政论报章时代?此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3.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

第三节梁启超等维新派在港澳及海外的报刊活动

一、识记:

1.《知新报》

2.《清议报》

3.《新民丛报》

二、领会

1.《清议报》的办报宗旨、内容。

2.《新民丛报》的影响。

3.这个阶段梁启超的政治思想有何变化,在报刊思想上的体现?

第四章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

(一)课程内容:

本章全面地介绍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新闻事业。

(二)学习要求:

掌握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新闻事业的情况,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发展以及《中国日报》、《苏报》、《大公报》、《时报》、《民报》等报刊。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发展与《中国日报》

一、识记:

《中国日报》

二、领会:

1.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发展概况。

2.《中国日报》的内容、作用。

第二节上海等地区的革命报刊

一、识记:

1.《苏报》

2.《中国女报》

3.《神州日报》

二、领会:

1.苏报案

2.沈荩案

3.“竖三民”

4.苏报案后,上海的革命报刊活动。

5.革命派在武汉的报刊活动。

6.《大江报》的创办及停刊原因。

7.于右任创办的四份革命报刊。

三、理解、运用:

简述“苏报案”的成因、结局与意义。

第三节《大公报》与《时报》

一、识记:

1.《大公报》

2.《时报》

二、领会:

1.英华主持《大公报》期间,该报在华北地区产生较大影响的原因。

2.狄楚青在《时报》的改革和创新。

第四节海外的革命报刊

一、识记:

1.《民报》

2.章太炎

二、领会: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三、理解、运用: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意义及局限性。

第五节报刊出版法律的制订

一、识记:

1.《大清印刷物专律》

2.《报章应守规则》

3.《报馆暂行条规》

二、领会:

1.《大清报律》的主要内容。

2.对《大清报律》的评价。

第五章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一)课程内容:

本章全面地介绍了民国初期中国的新闻事业。

(二)学习要求:

掌握民国初期中国新闻事业的情况,了解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新闻事业、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的新闻事业、以及民初新闻界第一批著名的专业新闻记者。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识记:

1.《民权报》

2.《中华民报》

3.《民国新闻》

二、领会:

1.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繁荣

2.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得以繁荣的原因

3.袁世凯怎样对新闻界进行控制和摧残的?

4.“癸丑报灾”

5.“横三民”

第二节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的新闻事业

一、领会:

1.北洋军阀是怎样对新闻界进行控制和摧残的?

2.新闻业务的改变与发展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民初新闻界第一批著名的专业新闻记者

一、识记:

刘少少、徐彬彬、林白水

二、领会:

1.黄远生

2.邵飘萍

3.名记者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4.远生通讯

5.黄远生的新闻思想

6.邵飘萍的采访与写作艺术

7.邵飘萍的新闻思想

三、理解、运用:

1.从邵飘萍的记者生涯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辛亥革命后,政论报刊为何被新闻报刊所取代?主要标志是什么?

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课程内容:

本章全面地介绍了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二)学习要求:

掌握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事业的情况,了解《新青年》、《每周评论》、五四时期的学生报刊、早期的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教育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一、识记

《新青年》

二、领会

1.《新青年》的主要内容。

2.《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3.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

4.陈独秀

三、理解、运用

1.《新青年》是怎样创办的?它对新文化运动有何贡献?

2.陈独秀和李大钊在《新青年》创办过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第二节《每周评论》及五四时期的学生报刊

一、识记

1.《每周评论》

2.《湘江评论》

3.《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二、领会

1.《每周评论》的内容、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2.五四时期的革命学生报刊。

三、理解、运用

《每周评论》内部关于“问题”和“主义”的论战的作用与意义。

第三节无产阶级新型报刊的诞生

一、识记:

1.《新青年》改组的标志

2.《共产党》

3.《劳动界》

4.《劳动音》

5.《劳动者》

二、领会:

1.改组后的《新青年》,在组织成员与内容上的变化。

2.《共产党》月刊的主要内容。

三、理解、运用:

1.改组后的《新青年》,在理论宣传上发挥了哪些作用?

2.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代表性的刊物有哪些? 3.《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第四节五四时期新闻业务的发展

一、识记

1.新闻编译社

2.申时通讯社

3.国闻通讯社

二、领会

1.民国初年,政论报刊退居次要位置的原因。

2.四大副刊。

3.《新青年》在报刊文体革命中的作用。

4.五四时期前,中国新闻史上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三、理解、运用:

1.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2.为什么说大报企业化是我国近代报纸向现代化报纸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五节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教育

一、识记:

1.蔡元培

2.“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徐宝璜

4.中国最早创办的若干个新闻系

二、领会:

1.《新闻学》的主要内容,在新闻史上的地位。

2.《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主要内容,在新闻史上的地位。

第七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课程内容:

本章全面地介绍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二)学习要求:

掌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新闻事业的情况,了解其间共产党领导创办的报刊、国共合作的新闻事业、民营大报的企业化发展、中国广播事业的萌芽及新闻教育与研究的发展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共产党领导创办的报刊

一、识记:

1.《劳动周刊》

2.《工人周刊》

3.《真报》

4.《向导》

5.《中国青年》

二、领会: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人运动中的工人报刊。

2.《向导》、《中国青年》等报刊的创办经过、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3.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等人的报刊活动与贡献。

4.此阶段《新青年》的宣传重点。

第二节国共合作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识记:

1.《政治周报》

2.《中国军人》

3.《热血日报》

二、领会:

1.《热血日报》在五卅运动中的作用,瞿秋自对《热血日报》创办的贡献。2.“诚言”事件。

3.《申报》与《新闻报》在“诚言”事件中的态度与表现。

第三节民营大报的企业化发展

一、识记:

1.吴鼎昌

2.胡政之

二、领会:

1.“四不”办报方针

2.新纪《大公报》的新闻业务

3.张季鸾

三、理解、运用:

1.《申报》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你对这一举措的评价。

2.简述《新闻报》的特点以及它给你的启示。

3.如何评价新纪《大公报》和《世界晚报》的成功?

第四节中国广播事业的萌芽及新闻教育与研究的发展

一、识记:

1.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创办时间与地点、创办人

2.中国人自办的广播电台

3.中国南北方新闻教育的发展

二、领会:

1.戈公振

2.《中国报学史》在新闻史上的地位。

3.简述二十年代我国广播事业的萌芽状况。

第八章十年内战中的新闻事业

(一)课程内容:

本章全面地介绍了十年内战中的新闻事业。

(二)学习要求:

掌握十年内战中国内新闻事业的情况,了解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九一八”前后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一、识记:

1.《中央日报》的创办及发展

2.《扫荡报》

3.中央通讯社的创办及发展

4.中央广播电台的创建及发展

二、领会:

1.国民党的新闻法令

2.“新生事件”

3.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地下报刊

三、理解、运用:

简述十年内战中地下报刊的活动,试评它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第二节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一、识记:

1.红色中华社

2.《红星》报

3.《青年实话》

4.《红色中华》

二、领会:

1.《红色中华》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2.《青年实话》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3.《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三、理解、运用:

1.概述革命根据地的军队报刊。

2.根据地革命报刊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九一八”前后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一、识记:

1.《生活》周刊

2.史量才

3.《民生报》

4.《立报》

二、领会:

1.邹韬奋

2.范长江

3.史量才与《申报》的改革

4.范长江的西北通讯

5.成舍我(参阅第七章与本章)

三、理解、运用:

1.简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试评其活动特点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2.范长江的西北通讯创作成因给我们的启示。

3.评价成舍我创办小型日报的成绩及其意义。

第九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新闻事业

(一)课程内容:

本章全面地介绍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中国新闻事业。

(二)学习要求:

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中国新闻事业的情况,了解抗战初期国统区的新闻事业、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沦陷区的新闻界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抗战初期国统区的新闻事业

一、识记:

1.《救亡日报》

2.《抗日》三日刊

3.《群众》周刊

4.《新华日报》

二、领会:

1.上海新闻界的报刊活动。

2.武汉新闻界的报刊活动。

3.《新华日报》的性质、内容、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

4.“青记”与“国新社”

第二节国统区新闻界的联合与斗争

一、领会:

1.国民党新闻事业的扩张。

2.国民党的新闻检查。

3.桂林新闻界的报刊活动。

二、理解、运用:

1.《新华日报》在重庆时期的报刊内容及反国民党新闻检查的斗争。2.《新华日报》的办报作风、工作经验对今天的借鉴作用、给予的启示。第三节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识记:

1.《解放》周刊

2.《新中华报》

3.《八路军军政杂志》

4.《边区群众报》

5.新华通讯社

6.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7.《解放日报》

二、领会:

1.新华通讯社的发展。

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过程及其意义。

3.《解放日报》的创办及其内容。

4.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发展概述。

5.抗日战争时期其他根据地新闻事业的发展概述。

三、理解、运用:

延安整风运动期间。《解放日报》的改版及其意义。

第四节沦陷区的新闻界

一、识记:

1.《译报》

2.《每日译报》

3.《文汇报》

二、领会:

1.日伪新闻业概况。

2.沦陷区爱国报刊的出版发行概况。

第十章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课程内容:

本章全面地介绍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的新闻事业。

(二)学习要求:

掌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新闻事业的情况,了解其间国统区、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的瓦解以及共产党全国新闻事业的建立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国统区的新闻事业

一、识记:

1.《文萃》和“文萃三烈士”

2.《新民报》

3.民营报纸得到发展

二、领会:

1.国民党以强权扩张新闻事业。

2.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新闻事业受到压制。

3.新闻界联合拒检。

4.羊枣事件

5.较场口事件

6.下关事件

7.沈崇事件

8.“五二○”惨案

第二节解放区的新闻事业

一、识记:

1.解放区新闻事业的两大宣传

2.新华社形成的新闻通讯网

3.《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4.《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二、领会:

1.1946年以前解放区报刊发展对新闻事业和新闻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

2.土地改革宣传与反“客里空”运动。

3.“客里空”

4.新华社在解放战争时期所发挥的作用。

三、理解、运用:

1.什么是“客里空”?反“客里空”在当时所起的作用与意义。反“客里空”在今天有何现实作用与意义?

2.简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

3.新华社创办伊始,至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变化及其在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中的巨大作用。

4.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及时纠编工作,这给予今天的新闻工作有何启示与借鉴?

第三节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的瓦解

一、识记:

1.《观察》

2.1947年5月18日在上海三报停刊

二、领会:

1.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摧残。

2.鼓吹“第三条道路”的主要报刊及主要观点。

3.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崩溃。

4.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各对“第三条道路”的宣传所持的态度。

5.你对解放战争时期宣传“第三条道路”的报刊产生的认识与看法。

第四节共产党全国新闻事业的建立

一、识记:

各大中城市相继创建的报刊、新华社分社、广播电台

二、领会:

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网的建立概况。

2.中共中央对于新解放城市中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等的处理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决定和指示。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说明:

1.本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首先应当确立“史”的概念,“史”的线索的把握是基础的,也是重要的。从史学的角度出发,具有首创性和独特性的新闻现象、新闻活动及新闻思想,应当特别要求掌握。新闻史学的作用,重在继承与借鉴,所以对于在新闻史上产生了重大作用、重大影响、对于后世有奠定之功的个报、报人的发展脉络、生平事迹等也要求掌握。

2.在“识记”部分中提到的个报,凡属“第一”、“最早”之类的(例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或对当时及后世有影响的(例《新青年》)等,均应掌握其创办时间、地点、创办人、创办宗旨、主要内容、停刊时间和原因(正常停刊则不必回答原因)。在“识记”中出现的其他个报,对“创办时间”、“创办宗旨”、“主要内容”、“停刊时间或原因”可不作要求。

3.“领会”部分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在“领会”中出现的人物,必须有简要的生平、较重要的报刊活动、重要的新闻思想以及在新闻史上的地位的评价等。在“识记”中出现的人物则只须了解该人物与他相关的重要的报刊活动。

4.“理解、运用”部分要求应考者能在识记、领会规定的知识点的基础点上,充分掌握知识的内涵、外延,并能将其运用到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上。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中国新闻史》,方晓红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做好复习工作,最好能横向结合相关文史知识,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一面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可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3、本课程考核题型,一般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与填空题,为纯客观性题。简答题与名词解释,要求简明扼要回答有关要素,无须展开,但要素要全。论述题,要求论点明确,有材料,有分析,文字通顺简明。

4、大纲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识记部分,大多为纯客观的知识点,常出现于客观性试题,不进入其他题型;领会部分介于主、客观题之间,常出现于简答题、名词解释,也可进入其他题型之中;理解与运用部分,既有一定的客观性,又有很强的主观性,常出现于论述题,也可进入其他题型中。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如: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最高形式。

答案:京报

二、选择题:

如:关于小报的最早记载见于()。

A.《日知录》

B.《宋会要辑稿》

C.《海陵集》

D.《宋史》

答案:B

三、名词解释:

如:时务体

答案:梁启超编撰《时务报》时期,使报刊政论文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时务报》畅销全国,新学士子们均效仿其文体,遂使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应时而生,时称“新文体”。因这种文体是梁在主办《时务报》时所创,又被称作“时务文体”。

其特点是:内容切中时弊,针对当时的政治现状,有感而发;文体自由,打破传统戒律,不守桐城派的章法、义法,自成一家;务为平易畅达,以浅近文言文为主、杂以新名词、新术语、民间口语入文;感情充沛,富于煽动性。

四、简答题:

如:简述五四时期新闻业务的发展情况。

答案:(1)政论在报刊中再现辉煌。(2)文言变白话,文学革命大获成功。(3)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副刊。(4)通讯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5)商业性大报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五、论述题:

如:试述反“客里空”运动在当时所具有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否已失去了现实意义?

答案:反“客里空”运动,保证了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促成了新闻工作者的一次自我教育运动,从思想上、组织上纯洁了党的新闻工作队伍,增强了战斗力,维护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挽救了党报在群众中的威信,同时也丰富了党的新闻理论。

中传新闻学与国际新闻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中传新闻学与国际新闻考研必看的参 考书 中传新闻学与国际新闻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本文系统介绍中传新闻学考研难度,中传新闻学硕士就业,中传新闻学考研辅导,中传新闻学考研参考书,中传新闻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新闻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 一、中传新闻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中传新闻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新闻学考研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初试参考书 712新闻传播史论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修订本)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 雷跃捷:《新闻理论》 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 雷跃捷:《媒介批评》 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 郭镇之:《当代广播电视学》 石磊:《新媒体概论》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 《新闻传播史论红宝书》凯程考研 815新闻实务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2版)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 谭云明:《新闻编辑》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课外期刊:《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新闻记者》、《新闻战线》 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王振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重点看2、3、8章) 王灿发:《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 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 复试科目与参考书: 9020新闻史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 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中国广播电视) 《国际新闻界》(期刊)、《新闻大学》(期刊)、《现代传播》(期刊) 9021新闻理论 雷跃捷:《新闻理论》(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新闻事业史

0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 新闻史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闻史》课程研究的是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必修课。 (二)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了解新闻有史以来的报刊活动、新闻思想;把握新闻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关系;认识、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新闻现象;增强对有影响的个报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二)学习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了解邸报、民报等的发展与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一、识记: 1.金石碑刻 2.“露布” 二、领会: 1.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传播形式。 2.语言传播。 3.文字传播。 三、理解与运用: 报刊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二节邸报 一、识记:

1.邸报 2.开元杂报 3.敦煌进奏院状 二、领会: 1.邸报在各时代的发展与特点。 2.邸报的作用。 三、理解运用: 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第三节民报 一、识记: 1.小报 2.京报 二、领会: 1.小报的产生、性质及其特点。 2.小报的内容与发行。 3.小报与邸报的异同。 4.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5.京报的内容与发行。 6.京报与邸报的异同。 第二章近代报刊之始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近代报刊起始阶段的整体情况与主要报刊。 (二)学习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报刊起始阶段的整体情况,掌握《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万国公报》、《上海新报》、《申报》、《新闻报》等主要报刊。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概说 一、识记: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2.《蜜蜂华报》 3.《中国丛报》 二、领会: 1.中国近代报业产生的特殊性、背景及其作用。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蜜蜂华报》、《中国丛报》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中国新闻事业史》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定本制度 2、《时务报》 3、黄远生 4、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5、《红星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2、述中国早期广播事业的诞生情况 3、简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办和宣传工作 三、论述题(40分) 1、试分析近代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影响(15分) 2、试分析范长江的主要新闻活动和事迹(10分)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15分) 《中国新闻事业史》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2、时务文体 3、邵飘萍 4、《向导》周报 5、红色中华通讯社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苏报案”发生的过程 2、简述维新派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3、简述国统区的“拒检运动” 三、论述题(40分) 1、试分析《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15分) 2、试分析邹韬奋的主要新闻活动和事迹(10分)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15分) 试卷参考答案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定本制度: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王朝制定“定本制度”,所谓“定本”,指进奏院要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相关部门审查,即审查通过的样本为“定本”。 2、《时务报》:1896年8月在上海创刊,是维新派的著名报刊。梁启超主编,发表了许多维新变法的主张,著名的有《变法通议》,1898年8月停刊。 3、黄远生:民国初年名记者,提出新闻记者的“四能”。善写新闻通讯,作品深受读者欢迎。

4、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团体,1918年10月成立,该会以研究新闻原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专业只发展为宗旨。 5、《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1931年12月在瑞金创刊,遵义会议前邓小平主编。后来由陆定一主编。《红星报》内容丰富、生动,对提高红军的政治觉悟帮助很大。 二、简答题 1、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是从原始社会就开始的。语言产生之前,人类用声音、动作、符号、图画、雕刻、绳结、烟火、实物表意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活动。语言产生后主要靠口语交流。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以后,新闻有了便捷的载体,《春秋》、《左传》之类的历史文献出现传播新闻的记载,但许多信息仍然主要是口语传播的。 2、中国早期广播发展:外国人最先在上海办广播电台,国人办得最早的是哈尔滨广播电台,不久沈阳、天津、北京也相继出现广播电台,至此广播在我国开始发展。 3、延安台建立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广播工作者克服技术上的很多困难,该台于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延安台报道了皖南事变的真相等,它的建立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伪对根据地的新闻封锁。 三、论述题 1、近代外国人办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报刊观念、报刊内容形式和物质技术等方面。 2、范长江是著名新闻记者,20世纪30年代两次去西北采访,其《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客观、公正的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情况,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共产党领导人生动形象,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试卷参考答案模拟试题二:

【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以及练习题(有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历年试卷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 课程代码:006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邸报在不同朝代有不同名称,其中之一是( ) A.新闻 B.揭帖 C.牌报 D.进奏院状 2.小报产生并流行于(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刊年份是( ) A.1813 B.1815 C.1817 D.1822 4.第一份在北京出版的近代报刊是( ) A.《依泾杂说》 B.《天下新闻》 C.《遐迩贯珍》 D.《中西闻见录》 5.《字林西报》的创刊地点是( ) A.香港 B.广州 C.上海 D.宁波 6.1874年,香港《循环日报》的创办人是( ) A.王韬 B.郑观应 C.容闳 D.郑贯公 7.《时务报》创刊于( ) A.1895 B.1896 C.1897 D.1898 8.《湘报》的主编是( ) A.梁启超 B.熊希龄 C.谭嗣同 D.唐才常 9.《苏报》于1896年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 ) A.胡璋 B.章太炎 C.陈范 D.章士钊 10.郑贯公等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刊物是( ) A.《开智录》 B.《浙江潮》 C.《国民报》 D.《直说》 11.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创刊地点是( ) A.日本横滨 B.美国旧金山 C.日本东京 D.香港 12.中国新闻通讯文体的开拓者是( ) A.徐彬彬 B.邵飘萍 C.黄远生 D.张季鸾 13.《新青年》的创办人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4.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15.中共中央第一个机关报是( ) A.《热血日报》 B.《政治周报》 C.《向导》 D.《前锋》 16.中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是( ) A.《新闻学大意》 B.《实际应用新闻学》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中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1开元杂报:(无存)泛指开元年间(713—742)流传在外的官报,内容为记录皇帝、臣僚活动的杂乱报道,没固定期刊和报头,为抄件。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2“敦煌进奏院状”:“进奏院状”:封建机构内部发行的官报。由进奏官发给藩镇节度使,介绍朝廷政事动态、消息,手抄件。“敦煌进奏院状”:887年(唐),沙洲,现存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法国国立图书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仅存的最早的报纸。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产生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时间:1815.8.5(2)创办人: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麦都斯(3)地点:马六甲,少量至广州(4)内容:主要为基督教教义及圣经翻译,少量的封建伦理和天文地理诗文(5)雕版印刷 4《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1)时间:1833.8创刊于广州,1837至新加坡(2)创办人:德国郭实腊(郭士立)(3)内容:少量宗教,全面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科技、文学艺术 5教会中文报刊《万国公报》:(1)1868—1874:前身《中国教会新报》,周刊,宗教性报纸,主旨宣传基督教教义(2)1874—1883:更名《万国公报》,读者群体扩大,减少宗教性内容,以中外新闻、西学知识、商业行情为主,目的是影响干预洋务运动。(3)1889—1907,广学会,复刊改为月刊,主旨“开放中国上层人士思想”,大量发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问题的新闻和评论,介绍西学知识,引起社会关注。(4)主编、撰稿人:林乐知、李提摩太 6《申报》(1872—1949国民党报刊):(1)创刊:1872,英国商人美查,1916史量才出任总经理(2)性质:商业报纸,以赢利为首要目的(3)特点:①经营管理:a降低成本b重视发行c大量招登广告d多种经营②内容上:a尽量中国化b重视言论c重视新闻报道:(娱乐版面)猎奇性、趣味性、时效性d刊登文艺作品 7简述并评价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时期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活动(评价=特点+性质+影响) 传教士与近代报业:(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①时间:1815.8.5②创办人: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麦都斯③地点:马六甲,少量至广州④内容:主要为基督教教义及圣经翻译,少量的封建伦理和天文地理诗文⑤雕版印刷(2)《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①时间:1833.8创刊于广州,1837至新加坡②创办人:德国郭实腊(郭士立)③内容:少量宗教,全面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科技、文学艺术; 外报在香港的发展(3)《香港公报》:香港第一份近代英文报纸,主编英军翻译马儒翰,1841.5出版(4)《遐迩贯珍》香港最早的中文月刊,1853.9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介绍西方国家政治、历史地理、科技知识,铅字印刷。 外报在上海的发展:(5)《字林西报》(1864—1951):上海最早的英文报纸,也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纯英国风格的商业报,但政治性比较强,是英国驻沪领事馆和租借当局的喉舌,有“英国官报”之称。(6)教会中文报刊《万国公报》:①1868—1874:前身《中国教会新报》,周刊,宗教性报纸,主旨宣传基督教教义②1874—1883:更名《万国公报》,读者群体扩大,减少宗教性内容,以中外新闻、西学知识、商业行情为主,目的是影响干预洋务运动。③1889—1907,广学会,复刊改为月刊,主旨“开放中国上层人士思想”,大量发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问题的新闻和评论,介绍西学知识,引起社会关注。④主编、撰稿人:林乐知、李提摩太(7)《申报》(1872—1949国民党报刊):A创刊:1872,英国商人美查,1916史量才出任总经理B性质:商业报纸,以赢利为首要目的C特点:①经营管理:a降低成本b重视发行c大量招登广告d多种经营②内容上:a尽量中国化b 重视言论c重视新闻报道:(娱乐版面)猎奇性、趣味性、时效性d刊登文艺作品

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名词解释(8×5=40分) 1.小报 2.王韬 3.“时务文体” 4.“癸丑报灾” 5.新华通讯社 二、简答题(15×3=45分) 1.简述《申报》的发展历程。 2.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思想。 3.简述五四时期报刊业务的重大改革。 三、论述题(第1题15分,第2、3题各25分,共65分) 1.论述《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成就及其意义。 2.论述邹韬奋的办报活动及其报刊思想。 3.论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及国人自办广播电台的产生过程。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8×5=40分) 1.小报 答: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出现的民间报纸,属非法报纸,始于北宋,盛于南宋。小报由邸吏、使臣、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书店主人等非法经营,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材料为主,主要内容为诏令、官吏任免、奏章等。其主要特点为:信息比较灵通,时效性强;所发表的多为尚未公开的“朝廷机事”,消息并不完全准确;无报头和固定单一的称呼,不定期,有手写也有印刷;读者面广泛,多为京官、地方官、士大夫知识分子及社会上关心政事的各方面人士。小报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古代报纸由封建官报一统天下的局面的终结,是民间办报历史的开端。 2.王韬 答:王韬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循环日报》。他早年游历于欧洲各国,是我国最早提倡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办报主张,鼓吹国人办报,重视报刊政论,认为办报的目的是“立言”,并撰写了数百篇政论文章,直陈时弊,内容广泛,确立了报刊政论文风,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致力于革新文风,议论时政坦陈己见,冲击了当时以桐城派为代表的保守文风,对后来报章体的形成起了先导作用。其所著《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3.“时务文体” 答:“时务文体”是19世纪9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报人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新颖的报刊论说文体,又称“报章体”或“新民体”。其代表作是《时务报》上梁启超等人的论说,风格独特,形式新颖,故称“时务文体”。它起源于王韬的政论文体,打破了古文、

中国新闻事业史模拟题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模拟题(一) 一,简答题 1,简述宋代官报系统革新的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但主要是朝廷控制的官报和邸报。 在宋代,由于官报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首次出现了另一种形态的报纸——小报,可以称之为中国早期的民营报纸。 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改革,这些改革使得唐代时隶属朝廷的新闻媒介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中央政府不再将发布新闻的职责交由地方行政机构,而是直接垄断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即“凡朝廷已行之命令,已定之差除,皆以达于四方”。换句话说,在宋代时,已经出现了一个类似于今天的通讯社一样的机构,但这个通讯社只能有一个,而且隶属国家。 宋代的官方新闻发布机构是都进奏院,实际上是把唐代的所有进奏院合并到一起,后来直接称作进奏院。进奏院负责的发布官方文书,而在进奏院任职的地方官员负责挑选并摘抄与自己所负责地方有关的内容,然后将其交给地方官员或是中央相关机构。他们摘抄的内容只是朝政信息、皇帝谕旨和大臣奏章,宋代不许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抄录并公开发布的官方文书,被成为邸报。 在如此严格的规定下,新闻审核制度自然而然地诞生了。北宋真宗时,皇帝下诏要求进奏院将准备发布的文书每五天向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报备,由枢密院审查批准才能发布。到了南宋,我国做早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诞生。在南宋,邸报的编定由最高国务机关门下后省负责,门下后省官员官员“判报”后出“定本” (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样报)后才能发布。知道宋神宗王安石变法后,定本制度才被取消。 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的最大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末年临安已经出现以卖邸报报为生的人,南宋的临安更有卖邸报的店铺。邸报成了面向社会广大受众的商品,可见人们对新闻的需求日益增长。 虽然邸报允许公开发售,但卖报的人或是店铺都是由官方认可指定的,甚至还要特派地基官员为报纸担保,一旦报纸内容出现问题,这些担保人立刻受到惩罚。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宋代如此高压严苛的传播制度下,广大人民的新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时候,非法的报纸便出现了。 这些非法的报纸被称为“小报”,“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朝廷屡禁不止,衍生至日后的各朝代。 在北宋仁宗时期,发生了“诸路进奏官报状之外别录单状”。这读起来十分拗口的事件是说,在北宋开始有一些负责抄录新闻的官员,将一些“不让往外播”的新闻抄录下来并另行传播。到了南宋宋神宗时期,“小报”已经发展到“印卖都市”的程度了,这说明我国在11世纪已经有了印刷新闻。小报的内容是朝廷上还没有定论的事、朝廷百官言论、街市传闻,甚至有些编者的杜撰捏造。 小报还有一批“记者”,这些人“以探报此等事为生”。南宋末年,赵升的《朝野类要》有记载:“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报、率有泄漏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意思是,在中央负责摘抄邸报的人都心向“小报”,这些人是“小报”的记者,探访朝廷秘闻。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2,简述我国新闻教育和研究开端的情况。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一直活动到1920年12月。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被推选兼任会长。学会聘有两名导师:一是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学会副会长徐宝璜;一是《京报》社长、名记者邵飘萍。该会的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

2004年4月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试卷答案

2004年4月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试卷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课程代码:006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邸报在不同朝代有不同名称,其中之一是( ) A.新闻 B.揭帖 C.牌报 D.进奏院状 2.小报产生并流行于(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刊年份是( ) A.1813 B.1815 C.1817 D.1822 4.第一份在北京出版的近代报刊是( ) A.《依泾杂说》 B.《天下新闻》 C.《遐迩贯珍》 D.《中西闻见录》 5.《字林西报》的创刊地点是( ) A.香港 B.广州 C.上海 D.宁波 6.1874年,香港《循环日报》的创办人是( ) A.王韬 B.郑观应 C.容闳 D.郑贯公 7.《时务报》创刊于( ) A.1895 B.1896 C.1897 D.1898 8.《湘报》的主编是( ) A.梁启超 B.熊希龄 C.谭嗣同 D.唐才常 9.《苏报》于1896年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 ) A.胡璋 B.章太炎 C.陈范 D.章士钊 10.郑贯公等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刊物是( ) A.《开智录》 B.《浙江潮》 C.《国民报》 D.《直说》 11.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创刊地点是( ) A.日本横滨 B.美国旧金山 C.日本东京 D.香港 12.中国新闻通讯文体的开拓者是( ) A.徐彬彬 B.邵飘萍 C.黄远生 D.张季鸾 13.《新青年》的创办人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4.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15.中共中央第一个机关报是( ) A.《热血日报》 B.《政治周报》 C.《向导》 D.《前锋》 16.中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是( ) A.《新闻学大意》 B.《实际应用新闻学》 C.《新闻学撮要》 D.《新闻材料采集法》 17.1922年5月正式成为团中央第一个机关报的是( ) A.《先驱》 B.《中国青年》 C.《少年先锋》 D.《青年周刊》 18.中国第一座官办的广播电台是( ) A.北京广播电台 B.上海广播电台 C.天津广播电台 D.哈尔滨广播电台 19.“红中社”的创建年份是( ) A.1930 B.1931 C.1932 D.1933 20.1934年在浙江海宁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的著名报人是( ) A.邵飘萍 B.黄远生 C.史量才 D.沈荩 21.抗战时期,国统区新闻事业最集中的地方是( ) A.桂林 B.重庆 C.贵阳 D.西安 22.1939年10月毛泽东撰写发刊词的党内刊物是( )

考研备考重难点全解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四章)

考研备考重难点全解::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四章) 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前后的新闻事业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 1、《中国日报》:1900年1月25日于香港由陈少白主持创刊,兴中会第一个机关报,打破了改良派垄断阵地的局面。1902年与报黄牌广州《岭南报》展开笔战的第一次交锋。报馆既是革命宣传阵地,又是革命联络指挥机关。 2、《开智录》(横滨,1900),由郑贯公(号自立)任主编,冯懋龙(号自由)、冯斯栾(号自强)任撰述,人称“三自”,《译书汇编》(东京,1900)、《国民报》(1901,东京)、《游学编译》(东京,1902)、《浙江潮》(东京,1903,发表了鲁迅第一篇小说《斯巴达之魂》)等革命派海外报刊。 3、《苏报》和“苏报案” ①《苏报》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舆论报刊,②1896年在上海由胡璋创办,内容低劣。1900年由陈范接办后同情革命,渐成旗帜鲜明的革命派报纸;③章士钊担任主笔后,连续发表十几篇富有革命色彩的评论文章,《苏报》成为资产阶级的言论机关报,因发表章太炎写的《革命军序》介绍著名革命家邹荣《革命军》,引起清政府注意;④1903年6月29日,《苏报》发表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蓄谋已久的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查封《苏报》馆,逮捕章太炎等五人。⑤章太炎、邹荣被捕后,一场以洋人为法官,清政府为原告,《苏报》为被告的特殊审判上演,章太炎、邹荣被判永久监禁,章太炎、邹荣以法庭为讲坛,揭露清政府压制言论和卖国求荣的罪行。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最后改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荣两年,《苏报》永远停刊,史称“苏报案”。 4《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章太炎。 (1)《民报》: ①它是中国同盟会的第一个机关报,也是最主要的机关报,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报刊。它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形成了国人办报的第二个高潮。②1905年11月26日在东京创办,主编有胡汉民、章太炎等;③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首先提出“三民主义”和同盟会十六字纲领。④《民报》与保皇派刊物《新民丛报》展开大论战,使资产阶级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2)大论战: ①20世纪初,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激烈论战主要在《民报》与《新民丛报》之间展开,历时两年,双方投入的报刊达几十种之多;②《民报》一创刊,就全力以赴宣传“三民主义”,主动向保皇派机关报《新民丛报》发起攻击,公开批驳康梁的“君主立宪”主张; ③双方论战集中在三个方面:a、革命,还是改良?b、建立民主共和国,还是是实行君主立宪?c、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④《民报》由“以文章排满的骁将”章太炎为主帅,《新民丛报》的文章则出自“言论界之骄子”梁启超之手,最后以改良派失败而告终。⑤经过大论战,保皇派一蹶不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三民主义深入人心,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3)章太炎: ①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职业报人、学者;②1903年因“苏报案”在报界声名大振,后担任《民报》主编,充当“以文章排满的骁将”;③生性耿直,为争取新闻自由,求

全国自学考试 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全国 09-04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 课程代码:006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形成是在() A.语言产生之前 B.语言产生之后 C.文字产生之后 D.报纸产生之后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的时间是() A.1815年 B.1823年 C.1828年 D.1833年 3.《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办人和主编是() A.郭士立 B.麦都思 C.安东尼奥 D.米怜 4.鸦片战争后,英文商业报刊中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的是() A.《中国之友》 B.《香港纪录报》 C.《孖剌报》 D.《德臣报》 5.《昭文新报》创刊的地点是() A.上海 B.南京 C.汉口 D.香港 6.广州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办的中文日报是() A.《述报》 B.《广报》 C.《汇报》 D.《循环日报》 7.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出色的报刊活动家是() A.王韬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徐勤 8.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 A.《万国公报》 B.《强学报》 1

C.《时务报》 D.《国闻报》 9.《时务报》创刊的地点是()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长沙 10.维新派在华南的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是() A.《湘学新报》 B.《湘学报》 C.《湘报》 D.《知新报》 11.《国闻报》的创办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唐才常 12.1893年孙中山与葡裔印刷商飞南弟合作出版的中葡双语报纸是() A.《镜海丛报》 B.《濠镜报》 C.《濠镜晚报》 D.《澳门时报》 13.《苏报》创刊的时间是() A.1895年 B.1896年 C.1898年 D.1900年 14.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是() A.《中国日报》 B.《二十世纪之支那》 C.《开智录》 D.《民报》 l5.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 A.《清议报》 B.《新民丛报》 C.《文兴日报》 D.《新中国报》 16.戊戌政变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 A.《大公报》 B.《京话日报》 C.《时报》 D.《香港商报》 17.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报纸是() A.《广州纪录报》 B.《字林西报》 C.《大陆》 D.《中国日报》 18.辛亥革命时期,正面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的第一篇文章是() A.《民报发刊词》 B.《正仇满论》 1

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需要参考的参考书有哪些

2017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需要参考的参 考书有哪些 想要考中传广播电视学研究生,应该如何复习。今天,凯程老师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应该从哪里复习,改怎么复习,希望一下内容可以帮到广大学子! 一、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广播电视学考研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初试参考书 712新闻传播史论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修订本)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 雷跃捷:《新闻理论》 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 雷跃捷:《媒介批评》

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 郭镇之:《当代广播电视学》 石磊:《新媒体概论》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 《新闻传播史论红宝书》凯程考研 815新闻实务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2版)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 谭云明:《新闻编辑》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课外期刊:《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新闻记者》、《新闻战线》 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重点看第2、3、8章) 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张彩《世界广播发展研究》

王振业《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 复试科目与参考书: 9032广播电视学与媒介前沿 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淑萍:《当代电视新闻采访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任金州:《电视新闻摄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示:以上书比较多,有些书的具体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凯程授课老师届时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点的内容,减少大家盲目复习。 特别强调,这些参考书凯程老师经过审定,确定是100%没有问题的。凯程作为专业的艺术硕士考研机构,请大家放心使用凯程提供的信息。 二、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中传广播电视学硕士招生量大,15年的招生人数为46人,其中包含保送生14人。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大纲第14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1976—今)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为教学重点之一。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了解新时期新闻事业发展变化的情况。了解新闻改革和进展情况。 重点和难点: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2、改革开放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3、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媒体的发展。 4、中国进入WTO后媒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主要内容: 第一节拨乱反正中的新闻事业 一、新闻界揭批“四人帮”的斗争 新闻界揭露批判了“四人帮”的种种罪行,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拨乱反正。 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平反冤假错案的宣传报道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障碍,直接推动了平反冤假错案的进行。 三、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 新闻界学习刘少奇对新闻工作的指示,恢复和发扬了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闻媒介逐渐摒弃了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宣传模式,开始按新闻规律办事。批评报道得以恢复和加强;读者工作受到重视。 第二节改革开放中的新闻事业 一、加强经济报道,推进经济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新闻报道也随之发生了转移。新闻媒体报道推进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报道了大城市和大企业的改革举措,推进了经济改革。 二、新闻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斗争 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民主自由”,反对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新闻界对其进行了斗争,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 三、新闻改革的起步及其经验教训 随着新闻数量的增加和传播速度的加快,新闻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新闻界学习江泽民和李瑞环对新闻界的讲话,总结经验教训,促进了新闻改革。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其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邓小平南巡讲话反映了全国人民的要求,加快和深化了经济改革。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受到了普遍重视;新闻界和海外的交住日益频繁。 二、新闻业务的改进和新闻传播技术的现代化 新闻界告别了铅与火,改为激光照排,联网编辑,新闻传播技术的现代化促进了新闻业务的发展。

4月全国中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 课程代码:0065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新闻”概念的出现是在(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2.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出现在(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3.人们把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出现在(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4.《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主编是( ) A.马礼逊 B.米怜 C.麦都思 D.吉德 5.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 ) A.《天下新闻》 B.《各国消息》 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D.《蜜蜂华报》 6.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近代报纸是( ) A.《明报》 B.《邸报》 C.《京报》 D.《昭文新报》 7.我国第一部报刊政论文集是( ) A.《海国图志》 B.《盛世危言》 C.《弢园文录外编》 D.《国闻汇编》 8.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 ) A.《中外纪闻》 B.《强学报》 C.《时务报》 D.《国闻报》 9.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出色的报刊活动家是( ) A.王韬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徐勤 10.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是( ) A.《中国日报》 B.《二十世纪之支那》 C.《开智录》 D.《民报》 11.1900年,胡璋把他创办的《苏报》出售给了(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章士钊 D.陈范 12.“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条款第一次载入的中国国家根本大法是( ) A.《大清报律》 B.《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 C.南京临时政府的《暂行报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杂志,创刊时名为( ) A.《中国青年》 B.《青年杂志》 C.《新青年》 D.《新青年杂志》 14.《新青年》第2卷第5号刊载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作者是( ) A.陈独秀 B.鲁迅 C.胡适 D.李大钊 15.毛泽东早年写的长篇政论《民众的大联合》曾连载于( ) A.《劳动界》 B.《劳动音》 C.《每周评论》 D.《湘江评论》 16.1921年2月到1922年2月间,周恩来采写的旅欧通信连载于天津( )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课后习题(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圣才出品】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课后习题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 答:(1)中国古代报纸 中国古代报纸是指到唐代才确证出现的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刊载的材料主要来自官方,有官文书色彩,通称为“邸报”。它有多种名称,如“状”、“报”、“邸吏状”、“朝报”、“邸抄”等等,这些名称都不是专指某一家报纸,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一家冠以“邸报”或“朝报”之类名称的报纸,其早期形态是唐人孙樵《经纬集》中记叙的“开元杂报”一类的传抄材料。中国古代报纸同现代报纸的基本功能相似。 (2)中国古代报纸的特征 ①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不仅没有专文、专讯,甚至连专门采写的新闻也没有。 ②形式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只是一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也没有标题,更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文字体裁的分野。它也没有四开或对开的版面,而是或抄在帛上,或写在纸上,或印成单张,并无定型。当然,也没有广告。 ③发行与传递不同于现代报纸。它是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的,而不是由报馆出版、发行的。那时还没有作为独立行业的报业。 总的看来,它刊载的材料来自官方,有官文书色彩,但毕竟不是作为具有行政效力的文件下达,而是作为满足人们(主要是官员)了解朝廷动向的需求而抄传(或印刷传播)的。因此,它是一种新闻传播媒介,这种性质在它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日趋明显。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 答:(1)“开元杂报” 《开元杂报》:中国古代报纸。发行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2年)。唐人孙樵在其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中,说它的外观是零散的“数十幅书”,内容“系日条事,不立首末”,所记载的大都是开元所间的朝廷政事,包括“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惊天动地安福楼南”,“某日诸蕃君长请扈从封禅”等等。我国新闻史学家确认开元杂报是一种由驻在首都的官员们向地方传发的封建官报。它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开元杂报”只是后人对它的一种称呼。它不是印刷制品。孙樵所看到的,也只是流传于当时社会的它的零散抄件。有关“开元杂报”的记载,说明中国封建官报起始的时间,不会晚于唐朝。鉴于前此的古代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有关报纸的记载,“开元杂报”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2)“归义军进奏院状” 20世纪80年代,先后发现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各藏又一份唐代归义军的进奏院状(因当时归义军的节度使驻所在敦煌,因此也称“敦煌进奏院状”)。 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所藏的进奏院状是唐僖宗光启三年前后,驻京城的归义军进奏院发回给归义军节度使的,其主要内容为报告归义军派往京城的专使晋见皇帝及与大臣们交涉的情况。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所藏的进奏院状是唐僖宗乾符五年左右,驻京城的归义军进奏院发回给归义军节度使的,其内容为报告归义军专使在京的活动情况。两者都是用毛笔写在纸上的。 从进奏院的角度看,这两份“状”都是发给其主官的文书。但两者的内容并不是朝廷公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第三章戊戌变法前后的新闻事业 一、国人早期办报主张: 1、林则徐译报汇编《澳门新闻纸》。 2、洪仁玕《资政新篇》(近代新闻史上最早的新闻理论设计)、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王韬《论日报渐行于中土》。 二、国人早期办报活动: 1、《昭文新报》,1873年,汉口,艾小梅,国人在国内所办的最早的近代报纸。 2、王韬和《循环日报》: (1)王韬:①中国近代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循环日报》; ②早年游历欧洲诸国,是我国最早提倡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 ③提出了一系列办报主张,并撰写数百篇政论文章,直陈时弊,内容广泛,所著《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④确立了报刊政论文风,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循环日报》:①1874年于香港由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创办的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在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②其宗旨为“强中以攮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③首创以政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对报刊政论文体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3)报刊政论文体:①是我国近代中文报刊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政论文体; ②其特点是:直陈时事,浅显通俗,不附典雅; ③在这一文体发展中著名政论家王韬作用最大; ④报刊政论文体对后代影响深远,尤其为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奠定了基础。 四、维新派报人报刊: 1、康有为与《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 (1)1895年8月17日,维新派第一家报纸《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强学会成立后(11月中旬)更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主编),成为其机关报。(康有为在《万国公报》上发表其生平第一篇政论文章《强学会序》) (2)1896年1月在上海创办《强学报》作为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 2、《知新报》,康广仁,1897年2月22日,创刊于澳门,是维新派在华南重要的舆论阵地。 3、《湘学报》,谭嗣同、唐才常,1897年4月22日创刊于长沙。特点:①言论最为大胆;②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报刊。《湘报》,谭嗣同、唐才常,1898年3月7日创刊于长沙,是华中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报刊,被成为全国最好的维新报纸。 4、《国闻报》,严复,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是维新派在华北重要的舆论阵地。特点:①维新党人第一张日报;②严复翻译的《天言论》发表于其旬刊《国闻汇编》;③注重翻译介绍外国报纸书刊,讲究斗争策略,报道了戊戌六君子事件。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一)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一) 2009-07-24 10:33:34| 分类:考研资料 |字号订阅 1、 “京报”—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京报”发展到完备形式,即可以用《京报》来指称。 始于乾隆年代,清中叶以后日趋盛行。 名称开始固定,性质仍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些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与前不同的只是有原来分散的雇人抄报,改为统一由民营作坊印刷。 这时,《京报》的性质已经出现变化, a)它继续邸报的余绪,在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发行,含有内部参考资料性质 b)它公开销售于民间,只要付钱便可订阅,具有大众传播工具的商品特征。它已不属于政府公报性质。但还不能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因为它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没有记者、编辑,只许照章抄录宫门抄、谕旨和奏章,不准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安排版面。 总之,《京报》与以前的同类在体相比,虽有很大不同,但仍没质 2、 《东西洋考》创办的目的和宣传的特点--- (一)办报目的--为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政府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二)宣传的特点--虽是宗教性报刊,但已没有解释教义的专文,宗教内容已退居次要地位。

A、言论:不再阐述教义,而是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 B、科学文化知识:除介绍西方的情况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 C、新闻信息传播: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少数录自穗澳的地方新闻,后期也录有些“京报”的材料。该刊所载《新闻纸略论》一文,为中文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它还比较重视贸易活动,后期曾多次看懂中外进出靠贸易的物价表。 D、编辑业务:文字通俗,文章简短,又作连载,每期有目录,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 E、宣传策略:与《察世俗》相同,处处附会儒学,封面印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主编署名“爱汉者”。 3、 香港报业的发展与商业报刊的崛起--- a、鸦片战争后中国报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就是商业性报刊崛起并迅速成为报业发展的主流。 香港最早出现的4家商业性报纸为《中国之友》《香港记录报》《德臣报》《子子喇报》。1860年前,香港的商业性报纸由《德臣报》《香港记录报》《中国之友》三足鼎立。1860年后,形成《子子喇报》与《德臣报》两家对峙的格局。 b、香港的中文商业性报纸,最早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育出来。 c、商业性报纸的涌现,推动了新闻时效观念的提高,原来的中文报刊均为月刊、周刊,而中文商业报纸则多为周三刊和日报。通讯手段和采编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印刷条件日趋先进。为争取快速出版,它已报刊已经摆脱了以往的书本形式,形成近代报纸散页出版物的模式。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使报纸充分体现新闻纸的特性,一些消闲性的志怪传奇之作被日益排除在新闻之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