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诸葛亮的四次博弈

论诸葛亮的四次博弈

论诸葛亮的四次博弈
论诸葛亮的四次博弈

论诸葛亮的四次博弈

双田九年制学校毛小雄

【摘要】:诸葛亮一生进行了多次博弈,作为一个博弈家,他的博弈在大多数情况下

是成功的,但最后以一次失败的博弈来结束一生,让后人十分叹惋。本文以博弈论的理论来阐释诸葛亮作出的对其自身和历史有重要影响的四次博弈行为,探讨四次博弈的原因和成败得失。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博弈理性

【ABSTRACT】:Zhuge Liang's life for a number of games as a home game, his game is

successful in most cases, but to a failure of the last game to end his life, it's a pity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s .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game theory to explain Zhuge Liang made the history of its own, and have a major impact behavior of the four games, four games of the reasons for and success or failure.

【Key words】: "Three Kingdoms" Zhuge Liang Game Rational

1.导论

1950年,纳什(John Nash)写了一篇题为《N人博弈的均衡问题》的论文奠定了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础。凭借其在博弈论上的非凡成就,他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纳什均衡”就是在假定有n个人参与博弈,在知晓其他人策略情况下,每个博弈参与者都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这n个参与方的最优策略就构成一种均衡【1】。构成纳什均衡的参与方都以其他方策略不变为前提形成自己的最优策略,理性的博弈者都不会轻易改变自身策略,因为自己要为改变承担风险。如今博弈论不仅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研究中,而且也被博弈论学者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中。古代战争小说中所描写的战争也是一种巨大而复杂的博弈,因而我们可以用博弈论对其作出新的阐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有一些学者开始运用博弈论来研究《三国演义》,为《三国演义》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作了可贵的探索。如王福重的《人人都爱经济学》和吴景泰、赵新良的《“空城计”双赢博弈分析》都是以博弈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空城计。而李康化先生的《从现代博弈看赤壁之战》和王子宽教授的《华容道新解》则是对赤壁之战的不同看法。但是,这些研究尚处于尝试和零散阶段,存在理论上的不足和内容上的狭窄。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尝试用博弈对诸葛亮一生中的四次重大作一些博弈,以期让读者更全面地把握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在三国人物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生的四次重大博弈

如果我们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博弈场,那么人生就是博弈。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生进行了四次重大博弈,这四次博弈不仅对他自身而且对蜀汉和当时天下都产生重大影响。

2.1.躬耕陇亩与出山济世的博弈

从《三国志》得知: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先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2】。诸葛亮多才智和计谋,毛宗岗评其为“智绝”。《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写到诸葛亮出山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博弈。当时刘备被曹操大军赶杀,西走荆州依附刘表,希望能借助他的力量和地盘抗曹灭曹。而刘表有如井底之蛙,不思进取,但得“坐据九郡足矣”。刘备空怀立国大志而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悲叹大业未成,髀肉复生。而刘表妻蔡夫人素来不满刘备的依附,一心先除之而后快,便在襄阳州衙设计图害刘备。刘备幸得的卢跃过檀溪,大难不死,途遇徐庶。刘备本欲借徐庶的帮助兴霸业,无奈曹操抓了徐母逼走徐庶,徐庶临走推荐诸葛亮,因此便有了刘备三顾草庐拜访诸葛孔明,问计天下。众所周知,诸葛亮隆中决策,答应刘备出山济世【6】。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出山呢?

从博弈学的角度来说,诸葛亮是获得完全信息的一种自身思想上的博弈。这些信息包括自身的,刘备的和天下形势的。他思想中的隐世躬耕与出山济世就是决策策略相对抗的两个方面。诸葛亮需要从这些信息环境中等待并寻找出自己亲近的、需要的甚至是功利的适己行为和时机。诸葛亮可以选择两个策略的任何一个,但无论他选择哪一个都要计算得失,这也就是行为支付,通常理性的博弈者会尽量让自身或自己亲近方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信息在博弈中尤显重要。下面我们就从诸葛亮获得的三个方面信息来分析诸葛亮作出出山决策的原因。

就其自身条件来看,诸葛亮作为一个“士”便有出与隐的抉择。至东汉末年,中国文化经历了“轴心时代”【注1】(春秋战国)和一统时期(秦汉)。春秋战国百家兴起,学说众多,士人奔走天下,以求诸侯国重用。对此胡适作出解释是“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注2】,这也概括了“士”的使命有忧世救国这一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记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和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和道德修养,儒家创立的目的是强调建功立业、实践济世。诸葛亮受儒学的影响,当然在潜意识里有出山济世的思想,而躬耕拢亩只是在等待时机。而秦汉时期的一统思想特别是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就是告知天下士子,惟读圣贤书才能被重用,受一统思想影响,“士”是不希望分裂的局面出现的,国家一旦分裂,谋士便要为自己认定的君王出谋划策,统一天下【3】。因而诸葛亮一旦认定有值得自己辅佐的君王出现,便会出山安天下。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我们知道:“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古人多以诗言志,那么诸葛亮“好为”的《梁父吟》又是怎样的呢?《梁父吟》其实是“三士”之死与“晏子”之谋,讨论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国相晏婴设谋“二桃杀三士”的做法。诗的作者对于“三士”,是赞叹、惋惜、伤悼;对于“晏子”,则是严谴。叹惋“三士”,言外寓含士人如何立身处世之思考;严谴“晏子”,言外寓含为相

者如何用人及治国之思考。有大抱负及大智慧的人,读史观世,才能如此思考问题。诸葛亮自比乐毅、管仲,当然是希望像他们一样受重用辅佐君王。既然诸葛亮在隆中所思考的是士人如何立身及用世的问题,那么他的出山便是他博弈的必然选择,而他的淡泊躬耕只是修己之事,修己不是目的,安人、安百姓才是最终目的【4】。

再来看诸葛亮博弈信息的第二个方面:刘备的条件。刘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让诸葛亮动了心?《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云:“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2】”从这点来看,刘备的身世背景相当好,是正宗的汉室之后,符合了广大士人的择主条件。西周时期推行的种种制度典礼如分封制、宗法制、礼制都透着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伦理思想深入人心,正统观念难以撼动。东汉末年,董卓、袁绍、袁术、孙权都是些手握兵权划地割据之流,名不正言不顺,难得民心,不符合诸葛亮的择主条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北方,实力最盛,但诸葛亮视之为窃国奸贼。当时有皇室血统的有献帝刘协,荆州刘表和依附他的刘备,献帝刘协空有帝号,手无实权,有如木偶傀儡,刘表无能且病重将去,他们更没有三顾草庐之举,所以诸葛亮将他们排除了。当时的刘备怎么样呢?刘备早年四处漂泊,他依附了袁绍、曹操、吕布、刘表,总之是居无定所,亡命天涯。论实力,曹操最强,孙权次之,就是刘表、刘璋都比刘备强。因为他要地盘没地盘,要人才少人才:暂居新野,武将只有关羽、张飞、赵云尚堪大用,谋臣也仅孙乾、糜竺、糜芳等,能力也是一般,刚来了个智囊徐庶也被曹操“请”走了,这样看来刘备与光杆司令无异,但就是这样的一光杆司令,诸葛亮愿出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原因就在于诸葛亮看到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刘备,也就是诸葛亮博弈的必需信息。刘备是帝王之后且拥有英雄之气,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少年丧父的刘备“与母贩履织席为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生存策略就是忍。曹操曾青梅煮酒与他共论天下英雄并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句话相逼,刘备恁是以借惊雷掩饰自己的失态,其坚忍如此,可见一斑。尽管刘备早年四处漂泊,以打游击战寻找生存,但是这并不能磨灭他的意志和图谋大业的决心。曹操看出了他的这种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英雄之气,诸葛亮当然也看出来了。他还从刘备为徐庶入曹营而泪如雨下、“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看出他的求贤若渴,只有礼贤下士的君王才是明君,是明君才值得他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是刘备的三顾草庐便成了他的出山时机和台阶。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也就诸葛亮为何看中刘备论述了一通,他分析出刘备有建立新政权的可能,并且刘备具有帝王之志、帝王之术、帝王之福,这些足以让孔明心动作出出山济世的博弈【5】。

第三个博弈信息就完全体现在他著名的《隆中对策》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重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中诸葛亮是这样剖析天下大势的:“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6】”作为一个杰出的博弈者,诸葛亮足不出隆中便通晓天下风云变化,根据这些信息,他为刘备谋划了最佳策略: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只可用于援而不可图。这种策略简单说

来就是联吴抗曹。而从博弈学角度来看就是势力均衡的问题:曹操集团太强,孙权占尽地利,但孙权无法抗衡曹操,两者不能形成均衡;现在我刘备如果攻下了西南的荆州和益州,天下大势就是三分了,尽管我最弱小也没关系,我的存在就是一种信息,曹操和孙权都还得考虑我,因为他们也是理性的博弈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一个生存机会,荆州、益州的老百姓和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刘备信义著于四海,如果能攻下这些用武之地就“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并且是得民心的大业可成之举。立足稳定之后便可联吴抗曹,三者形成均衡并维持这种均衡直待天下有变。诸葛亮看到了这种可能,并且努力使这种可能变为了现实。

正是基于以上三方面的信息,诸葛亮为“汉室可兴”跟随了刘备,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一博弈对天下大势三分起了重要影响。公元208年赤壁一战,曹操败归,刘备于战后取得荆州大部。从211年到214年,他西攻刘璋,占有了益州。219年,刘备又北夺汉中,东伐襄樊,其势力发展到了顶峰,真正成为了三足鼎立的一极。

2.2.华容道杀“曹”与放“曹”的博弈

王子宽教授曾在《华容道新解》中对赤壁之战孙权、刘备所采取的策略作了全面阐释,并采用“智猪博弈”理论来论证这一策略的可行性。所谓“智猪博弈”就是关在同一长长的猪圈中一大一小的猪如何解决抢食问题,要获取食物就必须有一头猪去按食物输送键获取定量食物,另外一头猪在食槽等待。键与猪食槽有一定距离,按键的猪会因此而少吃到一些食物。同等情况下,大猪吃得多,小猪吃得少,小猪如果按键,它就很难抢到食物,可能会被饿死;大猪按键则不同,它付出按键时间的食物仍能抢到一半或以上食物;如果两猪同时不按,就都被饿死。这种情况下,小猪不会去按键,因为它按或者两猪都不按结果是一样,那么只有大猪按键,小猪等待,大猪虽然比同等条件下少吃到一些食物但不会饿死,小猪则比同等条件下多抢得一些食物,除非大猪赌气不按【7】。

赤壁之战正是符合这一理论的典型博弈,曹操攻东吴,东吴出力抗曹,刘备战后得荆州。作为“小猪”的刘备几乎无任何损失却得到了最大的胜利果实。东吴也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但无奈自身存亡较失去荆州要重要得多。东吴不会甘心,所以它要求刘备进行扫尾工作:彻底消灭战败逃跑的曹军。

诸葛亮神机妙算,对曹操的逃跑路线是了如指掌:在乌林之西、宜都之北伏下赵子龙;于南彝陵伏下张飞;在华容道派了关羽。这种部兵可谓天衣无缝,曹操纵有三头六臂也不能逃过此劫。但曹操跑了,而且是在他山穷水尽的时候跑了,显然关羽守的华容道就是他的“又一村”【6】。关羽重情义,当初曹操让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主,对他有恩,于是关云长义释曹操,也算是报恩了。按理说诸葛亮很是清楚这一点的,在华容道随便派个小将也应该能解决问题。可是去的就是关羽,这样看来诸葛亮是有意放走曹操的,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放曹操呢? 他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就是他要保持势力均衡。先来做个假设:诸葛亮派了的人真把曹操杀了,结果便是东吴孙权和巴蜀刘备两争天下。前面说过,论实力刘备只是一“小猪”,东吴就是一“大猪”,曹操被灭了,也就是外界威胁基本解除了,大猪就不愿小猪来抢食吃,毫无疑问,东吴会消灭刘备集团。诸葛亮想到了这一点,东吴也是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可是诸葛亮不会成人之美,杀“曹”是绝对不可行的。诸葛亮作为一个理性的博弈者,他知道曹操集团的

存在对巴蜀是利大于弊,巴蜀的存在依赖于曹、孙集团的相互制约。新败的曹操要回家修整但暂时无力南下,孙刘联合也可以与之抗衡。这种情况下,曹操集团的存在对东吴就是最大的威慑。三方面形成的均衡中,每个集团的策略都是相对其他方的最优策略,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付出代价,只有“和平共处”才不会致使自身灭亡。所以诸葛亮放“曹”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放“曹”既定,那就要瞒过东吴,也就是说怎么放才能让东吴无话可说。诸葛亮想到了关羽,于是诸葛亮、关羽、刘备合演了一出戏给东吴看:关羽先写了军令状,放走了曹操之后诸葛亮假意要斩关羽,刘备扔一句关羽是我不能同生但愿同死的结拜兄弟,孔明你看着办。诸葛亮就只好说些场面话放了关羽,戏份十足,瞒过了东吴不说,关羽还就像一愣头青一直蒙在鼓里。由此可见,诸葛亮不仅是一个理性的博弈家,还是一个高明的导演。

2.3.斜谷“弃城”与“守城”的博弈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中,马谡失街亭,给诸葛亮北进中原造成致命打击,为弥补失街亭造成的损失,诸葛亮兵分几路,只留二千五百士兵和一班文臣留守斜谷,当时魏兵由司马懿统领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形势十分危急。到底是弃城而走还是继续留守,诸葛亮又一次作出了博弈,结果他唱了一出空城计给司马懿【6】。

应该说这次博弈是双方主观判断上的博弈,因为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如果司马懿选择攻,诸葛亮必败无疑。从书中我们知道,完全知晓这一信息的是诸葛亮,也就是说,双方实力不对等,获得的信息也不对称。首先从司马懿可选择的策略来看,是“进攻”与“后退”两种策略的抉择。策略抉择的关键是诸葛亮的底细,诸葛亮的虚假作为让司马懿选择了“后退”,因为他在信息缺乏或者信息可信度不高的情况下作出的主观判断显然是他求稳求胜的期望值的表现。尽管他的期望值最终被证明是一个错误的判断,但也为后来曹魏的全胜保留了实力。

诸葛亮在这次博弈中可以选择的策略便是“弃城”和“守城”,他知道敌强我弱,也知道司马懿一旦发起坚决进攻,自己无论守弃,都难逃大败,所以自己的最优策略是让司马懿放弃进攻,如何让司马懿放弃进攻就是双方主观判断的博弈。《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8】”的军事作战规律,司马懿知己不知彼,他就不会冒然进攻。诸葛亮如果“弃城”无异于是给司马懿信号我实力不如你,那司马懿肯定会发起强势攻击,可见“弃城”不是最优策略。那么只能守,而且要让司马懿在主观判断上认为我方实力强大才行,也就是说我提供的表面信息能使他作出错误判断,“守城”才是成功的。但司马懿作为一个用兵高手,着实不好糊弄,诸葛亮要唱空城计,是在弄险求胜。《孙子兵法·计篇》有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8】”诸葛亮反其道而行,不能而示之能,不用而示之用:大开城门,神态自若坐于城门,焚香抚琴,琴声静如止水,没把司马懿的虎狼之师放在眼里。果然,司马懿作出了错误判断:敌人很强大,城里有伏兵,“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倒是司马昭一语中的:“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正是司马懿的退兵,给诸葛亮的撤离提供了宝贵时间,在这次双方主观判断的博弈中,诸葛亮胜了!司马懿坚信孔明一生谨慎,不曾弄险,他败在了自己的经验和习常上,作为一个理性的博弈者他不愿为非理性买单,就失去了一个完全有可能消灭诸葛亮的绝佳机会,这也才有了后来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战争博弈。

2.4.北伐中原——非理性博弈

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形成了一种纳什均衡。在这种均衡状态下,每方采取的策略是相对其他方的最优策略,任何一方非理性的改变都要给出支付,有时支付的结果是被灭亡。就当时情况下,吴蜀联合才刚好与曹魏相抗衡,诸葛亮一直奉行的联吴抗曹策略就是维持这种平衡的最优策略,如果需要进行策略调整,就要等到天下有变。

公元226年,曹丕病死,十五岁的曹睿继位,司马懿被削职还乡,诸葛亮认为这正是“天下有变”,于是于228年亲率十万大军出祁山伐关中,开始了他五次北伐中原的征程。同年冬,他又率众出散关围陈仓,粮尽兵退。219年,第三次北伐,攻占武都、阳平二郡。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魏将司马懿坚壁防御,蜀粮尽退兵。234年,第五次北伐,进军五丈原,屯田于渭水南岸,与司马懿相持,不久,诸葛亮积劳成疾,卒于军中,蜀汉退军【9】。从结果上来看,北伐失败了;从博弈学角度来说,诸葛亮进行了一次非理性的博弈。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非理性的博弈?

第一,不宜远攻,尤其是在当时那种交通运输和通信不发达的情况下,远攻得胜的战事寥寥无几。《孙子兵法·作战篇》有云:“国之负于师者,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8】”诸葛亮五次远征,使国力消耗巨大,百姓不堪其苦,国家空虚就没有远攻的作战物资来源,因此两次出现粮尽兵退的现象。第二,不得贪胜,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动进攻就是强行获取战争胜利。《孙子兵法·形篇》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8】”善于打仗的人先要创造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条件,然后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诸葛亮认为曹睿年幼、司马懿被贬就是最佳时机,却忽略了自身条件的不足。再者,打仗是双方的事,不是自己单方面主观意愿所能决定的。诸葛亮出祁山时天下大势未变,强行进攻有违他的初衷,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进行了这次非理性的博弈呢?

首先我们还得从中国传统文化上找原因。诸葛亮作为“士”、一个被君主重用的“士”,就有“士”的使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躬耕陇亩是独善其身,成了蜀汉重臣“闻达于诸侯”就有责任兼济天下,有责任将“先主创业未半”所留下的任务完成。刘备“三顾频繁天下计”重用自己得报恩,先主临终托孤要尽责,刘禅无能自己得日夜操劳社稷大事,诸葛亮活得太累,鞠躬尽瘁让一个“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的伟丈夫身体严重受损,诸葛亮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一统大业完成,所以他迫不及待地发动了五次北伐。从根本上说这是中国士子潜意识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感促使诸葛亮作出了非理性决定。诸葛亮主动发起的对曹魏的进攻打破了业已形成的三足鼎立平衡,这是他的一种冒险行为,有孤注一掷的意思,当然他的不自量力让他为非理性博弈支付了巨大代价。

其次,刘禅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诸葛亮压力,迫使诸葛亮作出了这次冒险的博弈。刘备临终前嘱咐刘禅要事诸葛亮如父,并且要将刘备订立的北伐统一中国恢复汉朝正统的遗命完成。刘禅继位之初也确实听从了父亲的遗命,政事无论大小,都要诸葛亮决断,但随着刘禅对政事的熟悉,便有了掌权的欲求,并且下诏催促诸葛亮北伐。这样刘禅既要依赖诸葛亮,又要从诸葛亮手中抢些实权过来,所以五次北伐看似只是偶然因素导致失败,其实是有深刻原因可以追究的。

3.成败得失及影响

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从《隆重对策》到五次北伐,诸葛亮步步为营,殚精竭虑,为蜀汉的发展壮大付出了全部精力。诸葛亮、孙权、曹操、司马懿等人就是那些精明慎重的棋手共同演绎了三国争霸。单从诸葛亮的四次博弈来看,他的这些行为决策对他自、蜀汉和天下大势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隆重对策》对天下大势三分是精确地预见和分析,他的出山无疑给久旱的刘备带来了甘露,初出茅庐就用计退了曹兵,赢得喘息之机。诸葛亮作为刘备的智囊,完全洞悉联吴抗曹中的利益既得关系,因此在赤壁之战中当立头功,战后趁周瑜、曹仁厮杀之际,派兵巧妙地从曹军手中袭取南郡、荆州、襄阳,为刘备谋取了安身立足之地,可以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策略。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奉行着联吴抗曹的既定策略,励精图治,内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以达恢复汉室,图成霸业,让蜀汉迅速崛起。然而他一意孤行的五次北伐的失利便成了决定性的结局。对于其人其事,历史和历代学者作出了各种评价,可以说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他的智慧和忠诚让后人景仰。他对蜀汉的政治和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得到了其他人的称赞:当时蜀人张裔称赞诸葛亮“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陈寿说诸葛亮治蜀“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在三国的政治家中,这个评价是独一无二的。【9】

虽然如此,但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他的神机妙算、精于谋划助刘备开拓了三分天下,也正是由于他的精明能干与鞠躬尽瘁,让刘备尊若天神,从而忽略更多人才的网罗与培养,造成刘备死后的蜀汉人才凋零,以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也正是因为他的事事躬亲,使得蜀汉在他去世后刘禅无力治国,蜀汉顷刻间土崩瓦解。诸葛亮不得已而扶阿斗,只留下了“此中乐,不思蜀”的千古笑谈。如果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一点也没错,因为成功的结果才是成功的归宿。历史的改变只屈从于结果,而不是曾经有过的辉煌。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于情于理,他无愧于贤臣的典范。人人都说关羽是古今中外“义”的化身,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义”的化身,诸葛孔明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动容;其智慧,千古流传;其忠诚,后世景仰;其结局,令人叹惋。但现实不会偏袒任何人,在生死较量中,胜利往往只属于理性的博弈者。他的失败时刻警醒我们不要让非理性因素蒙蔽我们的双眼。杜甫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将诸葛亮的德才智兼备、开明、智慧、高尚的人格力量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完全刻画出来了,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可歌可泣。他的光辉形象永存人间,“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注1】德国学者雅斯贝尔的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注2】转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5页。

【参考文献】

.

【1】转王子宽译《N人博弈的均衡问题》,原文为纳什(John Nash)著.

【2】陈寿.《三国志》.长沙:岳麓书社,2002.(2):612,587.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王炎平.《释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易中天.《品三国》.浙江:世界文学出版社,2006,205-206.

【6】罗贯中.《三国演义》.长沙:岳麓书社,2001,177-188,244-247,470-476.

【7】王子宽.《华容道新解》.《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23,5,13,25.

【9】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315,313.

论诸葛亮

论三国之诸葛亮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群雄争霸、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弱肉强食、尔虞我诈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据史料记载,在有记录可查的中国人口数量统计表明,三国年代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少时期,最少时不足千万。这足以说明那个时期,人类面临着一个多么残酷的生存环境! 时势造英雄!在那个剧烈动荡的年代,为了生存,为了名利,也有打着拯救天下苍生的旗号的人们,拼尽了力气、耗干了才智;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画卷之中,也给后世留下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回味。 说到三国,不能不说到我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诸葛孔明先生。羽扇纶巾,衣袂飘飘是他的扮相;四轮推车是他的座骑;淡定的笑容是他的标志。他的每次出现都让人感觉到有仙自天上来的意境! 历史的真实,我们不必苛求。从演义的角度看待三国,诸葛先生的作用,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每一段精彩的故事背后,或多或少有着他的影子。蜀汉的建立更是他用毕生心血,运筹帷幄的结果。历史的发展有其偶然性有其必然性。三国的雏形,早在诸葛先生闲坐隆中之时,已然初步规划完成。(通过这个事情说明,人生的规划对我们的以后的发展何其重要!)三国历史的进程,只是诸葛先生历尽艰辛,逐步实施计划的过程。在这个伟大工程实施中,充分展现了诸葛先生的大智大勇、决胜千里和在治国理政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才能!他不愧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 诸葛先生的出山,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也是诸葛先生自我炒作的结果。如果放在当下,借助网络的力量,他必然会成为一个超成功的炒作大家。“若想出名,找诸葛必成!”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们可以从当时诸葛先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出山前所造成的社会舆论间找寻端倪。 其时,诸葛先生闲住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卧龙岗。襄阳地

博弈论经典案例分析

博弈论经典案例分析 囚徒困境 案例:警察把甲乙分开关押,并在提审时分别告之,如果你坦白而他不坦白,那么你将只判0年,他将被判8年;如果你不坦白而他坦白,那么你判8年,他判0年;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了,各判5年;如果你们两人都不坦白了,各判1年。 分析:每个博弈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虽然无法知道另一方的实际选择,但他却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他自己的得益的影响,因此他应该考虑到另一方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并分别考虑自己相应的最佳策略。对囚徒A 来说,囚徒B 有坦白和不坦白两种可能的选择,假设囚徒B 的选择是不坦白,则对囚徒A 来说,不坦白得益为-1,坦白得益为0,他应该选择坦白; 假设囚徒B 选择的是坦白,则囚徒A 不坦白得益为-8,坦白得益为-5,他还是该选择坦白。因此,在此博弈中,无论囚徒B 采取何种策略囚徒A 的选择只有一种,即坦白,因为在另一方两种可能的情况下,坦白给自己带来的得益都是较大的。同样的道理,囚徒B 的唯一的选择也是坦白。 所以最可能的结局:该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两博弈方同选择坦白策略。 其支付矩阵如下: 性格大战 案例:一对恋人准备在周末晚上一起出去,男的喜欢看足球,但女的喜欢看时装表演。当然两个人都不愿意分开活动。不同的选择给他们带给他们不同的满足。 分析:可以看出,分开将使他们两人得不到任何满足,只要在一起,不管是看时装表演还是看足球,两人都会得到一定的满足。但看足球将使男的得到更大的满足,看时装表演则使女的得到更大的满足。 在这样的一个对局中,男的和女的都没有占优战略。他们的最优侧率依赖于对方的选择,一旦对方选定了某一项活动,另一个人选择同样的活动就是最好的策略。因此,如果男的已经买好了足球的门票,女的当然就不再反对;反之,如果女的已经买好了时装表演票,男的也就会与她一起看时装表演。 1,1 8, 0 不坦白 0,8 5,5 坦白 嫌疑犯乙 不坦白 坦白 嫌疑犯甲 1,2 -1, -1 时装 0,0 2,1 足球 男 时装 足球 女

论诸葛亮的四次博弈

论诸葛亮的四次博弈 双田九年制学校毛小雄 【摘要】:诸葛亮一生进行了多次博弈,作为一个博弈家,他的博弈在大多数情况下 是成功的,但最后以一次失败的博弈来结束一生,让后人十分叹惋。本文以博弈论的理论来阐释诸葛亮作出的对其自身和历史有重要影响的四次博弈行为,探讨四次博弈的原因和成败得失。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博弈理性 【ABSTRACT】:Zhuge Liang's life for a number of games as a home game, his game is successful in most cases, but to a failure of the last game to end his life, it's a pity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s .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game theory to explain Zhuge Liang made the history of its own, and have a major impact behavior of the four games, four games of the reasons for and success or failure. 【Key words】: "Three Kingdoms" Zhuge Liang Game Rational 1.导论 1950年,纳什(John Nash)写了一篇题为《N人博弈的均衡问题》的论文奠定了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础。凭借其在博弈论上的非凡成就,他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纳什均衡”就是在假定有n个人参与博弈,在知晓其他人策略情况下,每个博弈参与者都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这n个参与方的最优策略就构成一种均衡【1】。构成纳什均衡的参与方都以其他方策略不变为前提形成自己的最优策略,理性的博弈者都不会轻易改变自身策略,因为自己要为改变承担风险。如今博弈论不仅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研究中,而且也被博弈论学者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中。古代战争小说中所描写的战争也是一种巨大而复杂的博弈,因而我们可以用博弈论对其作出新的阐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有一些学者开始运用博弈论来研究《三国演义》,为《三国演义》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作了可贵的探索。如王福重的《人人都爱经济学》和吴景泰、赵新良的《“空城计”双赢博弈分析》都是以博弈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空城计。而李康化先生的《从现代博弈看赤壁之战》和王子宽教授的《华容道新解》则是对赤壁之战的不同看法。但是,这些研究尚处于尝试和零散阶段,存在理论上的不足和内容上的狭窄。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尝试用博弈对诸葛亮一生中的四次重大作一些博弈,以期让读者更全面地把握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在三国人物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悲剧形象

《三国演义》是一部洋溢英雄主义的乱世史诗,是幅饱含着智慧和经验的历史画卷。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历史的反思和审美的享受。这部著作描写的三国时代,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展示着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何诸葛亮这位隐居南阳、躬耕山野的士子:“出师未捷”、“死而后已”的悲剧人物独独成了名垂千古的名臣贤相,赢得从低层小民至将相王侯各种人物的崇拜、倾倒和感叹!诸葛亮的悲剧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最突出、最动人心魄的悲剧。他们生与“命”,“数”抗衡,忠于刘蜀政权,独自苦撑危局,呕心沥血,积劳成疾,真至累死。恰恰相反是他悲剧的最大特色。在历史的道德和人格的要求与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冲突之中,忠贞报国,德才兼备的重臣竟不能完成其为之献身的事业,这正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沉痛,这正是“英血空劳销笔简,大星无复系云天,就令嗣子非庸主,运不兴刘变枉然。” ①的憾恨!虽如此,吕恩勉仍赞叹道:“屈于势,伸于理,厄于当日之命运,而伸于后日之人心而已。”所以“悲剧是以美的毁灭形式来达到肯定美、否定丑的目的的,是用悲的方式来激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因此,悲剧不是悲哀,悲惨,不是叫人们悲观失望、使人痛不欲生,意志消沉,而是悲愤、悲壮,能使人奋发向上,斗志昂扬。”②诸葛亮的悲剧历程感人最深,特别他百折不挠的人格意志力量令后世敬仰,催人奋进。下面就从诸葛亮的伦德力量、意志力量、人格力量、智慧力量浅谈一下此形象的悲剧美: (一)弃隐入仕——伦理观的悲剧美 “凤翱翔于千仞兮,百梧桐不栖;士估外于一方兮,非明主不依。”这是诸葛亮的择主理想,为了实现心中之志,他期待着他理想中的明主,他知道,理想中的明主出现之日,也就是他大展宏图之时。终于受到刘备的“三顾”之恩而弃隐入仕,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施展平生所学,以实现自己的宏图远志,出开始了他悲剧化而又完美化的人生历程。 儒家思想、传统伦理观无疑是诸葛亮的主要灵魂,而这种伦理观简而言这就是“忠”无论中国古代的儒家,法家,墨家都强调“忠君”《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种君臣伦理观变成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正统名教,当然,罗贯中所塑造的“忠“的诸葛亮也不例外。但任何伦理道德不可能是永恒的,一成不变的。它必然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处在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对“求善护礼”伦理观的追求与现实的不可实现的矛盾必然产生悲剧。罗贯中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只能借诸葛亮的思想来阐发保存型的中国文化:“用悲剧意识暴露困境,又以不实际的文化之礼为原则,而对困境,中国人不是竭力求,而是努力护礼,维护礼的神圣性,甚至不惜自我欺骗和走向毁灭,从而其弥合方式是毁灭与保存。”③诸葛亮处东汉末世,朝纲已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当时不乏能人名仕,也想重振朝纲,求民于水火,诸葛亮是其中的一员而且是超群脱俗的一员,当然不甘心隐居清逸,置民于水火不顾,置国处危难而不闻。这正体现了他们积极的处世观,有施展才华,实现个人报负的理想。体现了忧国忧民的良好品质,但使他们苦恼,身处困境的是他们心中的“正统”已经败落,用“天命观”讲气数已尽,天命不可违,以诸葛亮的卓识也知道“匡复汉室,重振朝纲”何其坚艰难,所以当时有名望的前辈司马微,庞德公隐而不仕,借此逃避困境,独善其身,而诸葛亮之所以悲而且美就在于他敢于与“天命”抗衡,“虽九死其犹未悔”,而且他的忠不仅局限于一家一姓,作者赋予他爱民思想成份。为此他不会隐而求逸,知其不可为也要为之。但由于他不会脱离时代赋予的伦理观,不会走“求真”的道路去匡复社稷,救民于水火,只能走“求善”之道,并在此中挣扎,以抚平他的人生信仰和追求,而且刘备的仁君身份及“三顾”的真诚也确实感动了诸葛亮,更坚定了“求善”“护礼”,择仁君而辅之的道路,“唯有德者居之“的君道观”和“贤臣择主而事”的臣道面等伦理观念在他心中已根深蒂固,他把道德理想转化为政治理想并为之追求,却忘了现实往往何其残酷,片面追求人格理想,却忘了审视社会现实。用道德理想来对抗现存秩序,是他走向悲剧的另一原因,诸葛亮也很清晰:当时曹操统一北方挟天子占天时,孙权巩固江东基业占地利,而刘备寄人篱下,无立足之地,只能尽所能用“人谋”而求“人和”,以他的才华而实现隆中决策的三国鼎立,就以蜀地之一州而对抗曹之八州及孙权之三州是何其的难,他之所以悲就在于并没放弃,而想用自己的才学与天命一比高下,壮志难酬也在所不惜,也美于此。为了维护传统道德的“完善”及他们信奉的伦理观为了施展

论诸葛亮1

作品中的人物一经定型,本身即是一个具有生命的自足自在的系统,因此本文所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涉及历史事实层面的人物原型。 诸葛亮无疑是《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人物,以致郑振铎先生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虽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诸葛亮集杰出智慧和传统美德于一身,最终却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诗)的悲剧结局,实在令人痛惜。可以说,诸葛亮是《三国演义》充满历史感的悲怆陈说中最具悲剧性的人物。 对于诸葛亮形象的悲剧,学者们进行了多方面探索,有的归因于他事必躬亲的作风,有的归因于他的几次用人失误,有的归因于他的穷兵黩武,有的归因于敌对势力过于强大,还有学者认为诸葛亮作为一个悲剧英雄,表现了儒家精神中“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格信念和“士为知己者死”的文化传统。这些观点无疑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诸葛亮形象悲剧的某些方面,但无形之中忽略了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殊性。 笔者以为诸葛亮形象既是世代累积堆垛的结果,对其悲剧的分析也应充分考虑这一形象塑造过程中的某些特点。三国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民间心理所影响的审美趣味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凝聚了我国古代历史上各种智慧和斗争经验因而具有惊人的谋略和绝世的才能,几乎成为智谋的化身和代名词,因此诸葛亮形象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是“智谋”。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智谋的符号其悲剧在本质上也应该是谋略的悲剧。 诸葛亮的智谋悲剧主要源于三个层次的矛盾冲突:最外层是出处选择时人谋和“天时”的矛盾它规定着诸葛亮人谋的性质和施展方向;中间一层是诸葛亮进入刘备集团后人谋与刘关张“义气”的矛盾,它昭示着智慧与忠义的背离;而最内层也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其自身性格中智谋和忠义的矛盾这一层在白帝城托孤后尤其鲜明而集中地体现出来。三个层面环环相扣,上演了一幕千古“智绝”的人谋悲剧。 一 按照《三国演义》中的历史逻辑,诸葛亮正处于“由治入乱”之时,汉朝的灭亡是“数之所在,理不得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强之”,这就是小说中时时提到的“天数”、“天意”、“天时”。出山之前的诸葛亮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人生格言,居于高山流水、柴木修竹的幽雅之处,与书琴相伴,与古淡高超、旷逸清韵者交游,一派闲云野鹤、仙风道骨的风采。他与司马徽、崔州平一样,深知“天时”不利,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群雄割据争战的混乱中,作为智者,他选择了隐居,这是他认识到天下大势不可逆转后合乎逻辑的选择。“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他以世外高人的姿态冷静地洞察着天下局势。此时的诸葛亮可以说完全是一个冷静清醒的智者形象。 “顺天者逸,逆天者劳”,诸葛亮很清楚人力与天意相抗的结局。当得知徐庶把自己推荐给刘备后,诸葛亮“作色而言曰:…汝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拂袖而入”,使得徐庶“满脸羞惭,不辞而退”。诸葛亮之所以把“出山”比作祭祀用的“牺牲”,是因为他深知出山的最终结果极有可能是去作道德祭坛上的牺牲品。 “三顾茅庐”历来被传为佳话,人们一般只称颂刘备求贤若渴的美德,而忽视了诸葛亮内心或出或处的痛苦抉择。刘备“一顾”时不遇诸葛亮,固然是机缘不巧;“二顾”之前,童子已经告诉诸葛亮刘备专访一事,他为何又与崔州平外出闲游?况且崔州平已知道刘备专访一事,为何相邀同游?“三顾”之始,诸葛亮卧于草堂之上,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热情。可以说,诸葛亮待刘备三顾茅庐而后出,既是对刘备惜才、爱贤之心的试探,也是他内心犹豫不决的表现。“三顾”一段文字背后应当有诸葛亮对自身命运的深入思考和进退两难处境的痛苦抉择。一方面刘备的三顾之恩与仁义风范最终感动并征服了他,另一方面,“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本来就是历来

诸葛亮

对诸葛亮的评价 作者小玲伟阅读:48476 发表时间2011-12-04 14:53:58 摘要:读三国之后有感而发 诸葛亮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之神。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像他这样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他所张扬、实践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备致。 诸葛亮的人格、节操、风范,概括起来是如下四个方面: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贤士,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事实上,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在著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节操的真实写照。 尽瘁国事,忠心辅政。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 任人唯贤,清正廉明。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聋发聩。诸葛亮如此进谏后主,他本人则更是任人唯贤的典范。托志忠雅的蒋琬,清廉有才的费祎,智勇双全的姜维,都到他的重用和培养。他死后,这几人成为蜀国的中流砥注。托孤大臣李严运粮失责又慌报军情,被诸葛亮废为平民,但对李严之子仍加以信任,并促进他劝父改过自新。由是李严不仅不抱怨,而是心怀感激,诸葛亮去世,李严因悲痛发病而死。诸葛亮知人善任,明之以法,晓之对情,其服人心如此!在廉洁上,亦堪称典范。他曾上书后主,如实申报个人财产。书曰,臣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一家可以温饱,臣随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别伯经营,增长私产一寸,臣死以后,如查出多余财产,那就是对不起国家。光明磊落。苍天可鉴。 坚韧一心,竭尽人谋。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匡复汉室,还于旧都”,一统天下,但现实却是极严峻的:三国之中,对手魏国势力最为强大,其土地、人力、财力、物力比吴蜀二国的总和还要多,而蜀国相对最弱。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与其坐而待亡,孰若伐之”(后出师表),于是毅然挑战极限,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发愤图强,以挟泰山而超北海的气概,“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虽劳而无功,仍不失为英雄壮举,这既是诸葛亮的悲剧,也正是他的伟大。这种尽力而为的奋斗精神,后人无不感慨系之。成都武侯祠一联云: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而杜甫的《蜀相》一诗,更可谓是诸葛亮的千古知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d6409324.html,/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81520&pn2=1&pn=1 对诸葛亮的评价 阅读人数:20886人页数:3页 诸葛亮 人家都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依我看,他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 (一),诸葛亮隆中钓刘备;

从魏延的悲剧中分析诸葛亮的性格缺陷

论《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个性弱点及表现 摘要:《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被演义化了的经过艺术包装处理了的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被美化、神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成为了公认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可他也不是完人,也有他的短处。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败,当数蜀国的彻底灭亡。蜀国拥有诸葛亮这样神机妙算、杰出的丞相兼军师、和几十万精兵良将,为何没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宏愿,最终反到落了个国破家亡的悲剧结果呢?细读史书,就可发现诸葛亮在性格上存在着缺憾是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用魏延的悲剧来分析诸葛亮性格上缺陷: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谨小慎微,临机不决;不敢大胆使用优秀人才,没有良好的培养后备人才的机制,诸葛亮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上比起同时代的曹操、孙权、刘备就差了一筹。诸葛亮在有生之年未能选拔和造就灿若群星的文武雄才来辅助和继承他的事业,固然这里原因很多,但就他在选拔人才上的求全责备、知人偏颇是一个重要原因,结果使得西蜀的大小官员中谨小慎微的“老实头”居多,就是蒋琬、费祎等人也是循规有余而才气不足,缺少进取精神,不能独挡一面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诸葛亮死后蜀中后继无人造成一统大业落空。 关键词:个性弱点谨小慎微临机不决用人求全责备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小说塑造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其中尤以诸葛亮较为突出。《三国演义》中尊刘抑曹的倾向比较明显,所以较多着墨于蜀汉集团的人物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很多有关《三国演义》的出版说明、前言、评论等文章都认为作者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位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全才,有着超人的智慧,绝世的才能,自信潇洒,足智多谋。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和为追求天下统一大业而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以及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风范,确实使人敬佩。对于诸葛亮其人,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都曾有过不少评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中,对《出师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表之英也。”陆游一再称颂:“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在中国道德史上,诸葛亮的《出师表》与李密的《陈情表》一忠一孝,合称双璧,是千古景仰的典范之作。《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

论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文学院学年论文 题目:论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姓名:陈秋菊 学号:201401040025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班级:2014级1班 指导教师:朱刘霞 2015年9 月15日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 一、诸葛亮的生平简介 (2) 二、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3) (一)发明创造 (3) (二)锦囊妙计 (3) 1、空城计 (3) 2、草船借箭 (4) (三)军事才能 (4) 三、诸葛亮的高尚品格 (6) 结语 (6)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论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摘要: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令人羡慕,他的神机妙算建立在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知人心。在草船借箭中,他知道周瑜想陷害他,所以让他十天造十几万支剑。聪明诸葛亮因为了解曹操,知道曹操有“疑心病”,所以就准备向曹操“借剑”。结果曹操果真中了诸葛亮的计。这是因为诸葛亮知识渊博,十分关照属下,所以很了解他们的脾气.并且,他还会虚心地向别人请教.所以我们应该学诸葛亮虚心接受别人的教导。 关键词:诸葛亮;聪明;狡猾;善于分析; Theory of Zhu Geliang's Characters Abstract:The various Ge is bright SJMS, resourceful, enviable, his SJMS based on his top knowing astronomy, bottom knowing geography and knowing the heart. In grass boat borrow arrow, he know Zhou Yu want to frame him, so he made the similar swords in ten days. Smart Zhuge Liang for understanding of Cao Cao, know that "he" great ", so ready to Cao Cao "borrow sword". As a result, Cao Cao is the gauge of Zhuge Liang. This is because the various Ge is bright, knowledgeable, very care subordinates, so know a lot about their temper. And, he would humbly to ask others. So we should learn the various Ge is bright to accept others' teachings. Key words: the various Ge is bright; Bright; The cunning; Good at analysis; 前言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和军事家。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

论诸葛亮的形象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里面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描写的最成功的就数诸葛亮、关羽、曹操、刘备等人。而诸葛亮从他出山到其殒命,可以说他是本书无可争议的第一主角,他倾尽了作者的全部心血,是仁人贤相的化身,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两大主流文化即道德文化和智谋文化,本文将着重来论述他的这两方面的品质。但是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有他的不足之处,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本文将为读者展现一个完整的诸葛亮形象,既是“神”又是“人”的诸葛亮。 关键词:诸葛亮、刘备、忠君、计谋、战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一大群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等。这三人也被清代文学家毛纶、毛宗岗父子称为《三国演义》中的“三绝”。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义胸怀,具有济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一、诸葛亮的形象 何谓贤相?《荀子·富国》:“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位贤相。建安十九年,刘备攻克城都,是蜀汉基业的开始。然而原本富庶繁华号称天府之国的益州,经过刘备与刘璋之间三年的战争,已经是一片废墟了。诸葛亮为了振兴益州,为刘备增强实力。在刘备打下益州后就开始安抚流亡的流民,大将赵云就向刘备建议说:益州初定,人民备受兵灾之苦,所有“田宅皆可归还,令安民复业。”诸葛亮非常赞同赵云的观点,进行流民的安置工作,发展益州的经济,轻徭薄赋。使得刘备集团农业生产迅速获得恢复和发展,政权日益稳固,为刘备蜀汉基业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诸葛亮还注意争取刘璋旧部,因而在刘璋的旧部中,凡是有才能、有实力、有影响的人都争取过来。吴壹就是一个实力派,吴壹的父亲“素与刘焉有旧,是以举家随焉入蜀”。诸葛亮就极力赞成刘备娶吴壹的妹妹为妻。后来吴壹的妹妹还被立为皇后。徐靖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他的名声很大,与当时曹魏政权的三公华歆、王朗等齐名,诸葛亮就将他放在一个官大但没有什么实权的位置。另外还任用了一批很有才能的人,例如法正,诸葛亮曾在刘备讨伐东吴失败后说:“发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其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由此可见法正的才能。 公元221年,蜀章武元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任蜀汉丞相,接着蜀汉就与东吴发生了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以刘备的失败而告终,而蜀国的实力也是大受损失,能征善战之将,死伤殆尽,刘备也因此而生病,最后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 刘备死后可以说蜀汉政权是岌岌可危,诸葛亮总揽朝政,立即派人与东吴和解,重建蜀汉与东吴的同盟关系。刘禅登基后,为力稳固蜀汉政权,恢复国力,诸葛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政治上经济上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的方针。同时又提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来填补各级政权,使得各级机构能够正常运转。 “以安民为本”是诸葛亮发展蜀汉内政的重要原则,诸葛亮来自民间,他深知民间疾苦。也深深的知道人民最沉重的负担就是赋役,所以诸葛亮早在荆州的时候就根据当时的战争形势,从安定民心出发,提出过均摊赋役的主张,让大批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农民,自报上册,增加官府管辖的人口,平摊赋税和兵役。这在赤壁战前既及时解决了一批急需的军饷和兵员问题,也稳定了当时的部分局势,安定了民心。在占领益州后,使人民安居乐业,从事各项社会生产,是关系到蜀中新政权能否稳固发展的根本性的大事。诸葛亮在赞美蒋琬当时做广郡长的治绩时说:“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足见诸葛亮当时要求地方官以“安

诸葛亮的成功与悲剧分析

诸葛亮的成功与悲剧分析 诸葛亮是个对我们民族精神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一个历史人物能产生这么多的“典故”,化为妇孺皆知的成语活在民族的语言之中!自六朝以来墨客骚人写过多少吟咏诸葛武侯的动人诗篇哪!诗圣杜甫“飘泊西南天地间”之际,“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直接凭吊,吟咏武侯的诗篇就不下十余首;像《蜀相》、《八阵图》、《咏怀古迹》都是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名篇;“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早已成了脍灸人口的名句。人们常常借助于这些名句,表达自己对于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敬仰与无尽的叹惋之情。 “历稽载籍,贤相如林,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诸葛亮作为一个分裂割据的蜀汉小国的丞相,是什么原因使他这样出名这样赫然地凌踞于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的许多著名的政治家之上呢?《三国演义》的批评者毛宗岗认为小说人物中有“三绝”,而诸葛亮为三绝之首。他说诸葛亮“其处也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知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残,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毛宗岗以小说为依据,概括得很全面,但它还未能从民族的文化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历史的具体分析,所以说得还不够恳切。 诸葛亮出名的原因,这里不拟作全面探讨。但有一条肯定不能忽视,那就是他作为一个执着信仰、忠于托付、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失败英雄,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目中凝聚为一种人人崇敬、赞叹、感喟不已的情结,从而成为一种观念或精神的象征,镌刻在我们这一古老的民族的心灵之上。

博弈论经典案例与分析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与分析 囚徒困境 案例:警察把甲乙分开关押,并在提审时分别告之,如果你坦白而他不坦白,那么你将只判0年,他将被判8年;如果你不坦白而他坦白,那么你判8年,他判0年;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了,各判5年;如果你们两人都不坦白了,各判1年。 分析:每个博弈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虽然无法知道另一方的实际选择,但他却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他自己的得益的影响,因此他应该考虑到另一方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并分别考虑自己相应的最佳策略。对囚徒A来说,囚徒B有坦白和不坦白两种可能的选择,假设囚徒B的选择是不坦白,则对囚徒A来说,不坦白得益为-1,坦白得益为0,他应该选择坦白; 假设囚徒B选择的是坦白,则囚徒A不坦白得益为-8,坦白得益为-5,他还是该选择坦白。因此,在此博弈中,无论囚徒B采取何种策略囚徒A的选择只有一种,即坦白,因为在另一方两种可能的情况下,坦白给自己带来的得益都是较大的。同样的道理,囚徒B 的唯一的选择也是坦白。 所以最可能的结局:该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两博弈方同选择坦白策略。 其支付矩阵如下: 性格大战 嫌疑犯乙

案例:一对恋人准备在周末晚上一起出去,男的喜欢看足球,但女的喜欢看时装表演。当然两个人都不愿意分开活动。不同的选择给他们带给他们不同的满足。 分析:可以看出,分开将使他们两人得不到任何满足,只要在一起,不管是看时装表演还是看足球,两人都会得到一定的满足。但看足球将使男的得到更大的满足,看时装表演则使女的得到更大的满足。 在这样的一个对局中,男的和女的都没有占优战略。他们的最优侧率依赖于对方的选择,一旦对方选定了某一项活动,另一个人选择同样的活动就是最好的策略。因此,如果男的已经买好了足球的门票,女的当然就不再反对;反之,如果女的已经买好了时装表演票,男的也就会与她一起看时装表演。 价格战 案例:假设市场中仅有A 、B 两家企业,每家企业可采取的定价策略都是10元或15元,我们可以得出得益矩阵如下: 分析:无论对企业A 还是企业B 来说,低价都是他们的占优战略。从表可见,企业A 的占优战略是10元,因为无论B 采取什么战略,企业A 都能获取比定价15元更多的利润。 如果企业B 定价10元,企业A 定价10元能够获利80万元,而定价15元只能获得30万元;如果企业B 定价15元,企业A 定价10元可获利170万元,而定价15元却只能获利120万元。同样地,企业B 的占优战略也是定价10元的策略。 企业B 男

诸葛亮的舌战群儒与谈判技巧

诸葛亮的舌战群儒与谈判技巧 东汉末,荆州刘表去世,其幼子刘琮降曹,赤壁之战一触即发,形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为求生存,刘备遂派诸葛亮为节使,前往东吴面见孙权,联吴抗曹的意图十分明显。 这个正史所载的历史事件,经过罗贯中的妙笔生花,为我们描绘出一则古人谈判的经典案例,其过程蕴含了磋商、妥协、方法、协议等诸多现代谈判元素,名为“舌战群儒”,实则彰显了诸葛亮超一流的谈判技巧和顶级谈判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今天读来,依然不无裨益。 礼仪上尊重对手 我们知道,古人重视礼仪的程度,比今天厉害了去了,什么都可以丢,唯礼数不能丢,在家里尚且要早请安晚问候,遑论谈判场合?古代谈判礼仪,不光是握个手、问个好、分宾主坐定那么简单。其中每一个细节所折射出的对对手的尊重与否,都影响并决定着谈判的进程和效果,马虎不得。诸葛亮深谙谈判礼仪。 “(鲁)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这段文字说的是起码社交礼仪,诸葛亮表现得很有耐心,很谦逊,尊重到了每一个人,营造出和谐的谈判气氛。 当张昭一语道破诸葛亮此行之游说目的时,诸葛亮没有否认,明确坦诚:“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本来,这场谈判可以归类于间接谈判的,因为刘备没到场,孙权则躲在幕后,诸葛亮只是代理人而已。 但诸葛亮的承认,使得谈判的性质,突然严肃、庄重、规范起来,变成了直接谈判。而直接谈判的形式,通常被认为是尊重对手。大家想想蒋干盗书的情节,小蒋同志明明是来做说客谈判的,偏偏没胆子承认,在礼仪上已然先输了一筹。这就难怪周瑜要挖陷阱给老同学钻了,谁让你蒋干不懂得尊重人? 敏锐的洞察力 谈判的第一回合,是张昭首先发难。“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诸葛亮难张昭的一段话很长,这里就不引了。孙权继位东吴,执行了孙策“外问周瑜、内问张昭”的遗训,周瑜当时在外练兵,小团伙里唯张昭最有影响力。打蛇打七寸,谋事谋要害,诸葛亮“自思”先放倒张昭,显示出他对东吴政治大环境的洞察力之敏锐。 在舌战群儒整个过程中,罗贯中之所以用了长篇大论来写诸葛亮与张昭的论辩,其后诸人只一两句话了事,也说明先难倒张昭的重要性,是对诸葛亮之洞察力的肯定。 谈判中的洞察力,其要点是紧扣双方都关心的目标,其尺度是对事不对人。 诸葛亮的辩驳话题和依据,始终没有偏离“不惧操贼、社稷安危”这个方向,即便遇到严畯的“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的严重跑题,诸葛亮也能及时把话题拉到“兴邦立事”与“匡扶宇宙”上来。他多次说了近似人身攻击的话,如“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等等,但在尺度的把握上,以不伤害对手为原则,就事论事,让对手惭愧闭口即止。 功课必须做足 今人读三国,总把舌战群儒理解为诸葛亮过人的雄辩艺术,如“以守为攻”、“语带双机”、“各个击破”等等,单从对话来看,是没有错,但论辩是谈判的常态,其成败,取决于翔实的资料、数据以及逻辑支持,若不把功课做足,就会流于空谈。 孙权帐下诸人,诸葛亮真正见过面和熟悉的,不过鲁肃一人而已,但他对每个人的性格、学识、生平经历,无不了如指掌,连陆绩在袁术宴会上偷橘子的事儿,他也知道,说明他临行前做了功课。

诸葛亮事必躬亲的负面影响

诸葛亮事必躬亲的负面影响 一 《三国志·诸葛亮传》开篇介绍: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泰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刘备在新野的时候,经徐庶介绍,“三顾草庐”,请出诸葛亮辅佐自己。对此,《魏略》有不同的说法,认为不是刘备三顾草庐请诸葛亮,而是诸葛亮知道“刘表性缓,不晓军事”,才主动“北行见备”。《九州春秋》也持同样的说法。对此,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不同意,他依据诸葛亮《出师表》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的说法,认为“则非亮先诣备,明矣。” 建安十六年,刘备占领成都,“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 刘备在建安二十六年称帝后,策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死后,领司隶校尉。 章武三年春,刘备病重,诏敕后主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诸葛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后又领益州牧。 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诸葛亮在五丈原卒于伐魏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谥为忠武侯。 观诸葛亮一生,可谓一完人、一能人、一奇人、一神人。既出仕为人臣,对刘备父子忠贞不贰,治国治军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堪称一完人;治理弱小蜀国保其平安,统帅弱小军队屡斗强敌,堪称一能人;涉猎广泛,博学多才,不论政治、军事、文化乃至于天文地理,似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堪称一奇人;由于后人在小说、戏曲中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的渲染,诸葛亮又成为一神人。也可以说,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忠臣的代表、智慧的化身、勤奋的典范。其人其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享誉中外,有口皆碑。有多少志士仁人,视之为神圣,争相效仿。诸葛亮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成为不朽的警句格言。 二 诸葛亮之忠之智之勤的同时,决定了他的性格中必然出现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特点。 按《魏略》记载,建安初年诸葛亮在荆州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即徐庶)、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诸葛亮说他们三个人如果出仕作官可以当剌史、郡守。三个人反问诸葛亮,诸葛亮“笑而不答。”诸葛亮所以笑而不答,是其志向与三人不同,是要“治

博弈论经典模型全解析

博弈论经典模型全解析(入门级) 1. 囚徒困境这是博弈论中最最经典的案例了——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寻味。“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

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与咨询企业、软件供应商打交道的。在与这些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也会遇到类似的两难境地,这个时候需要相互之间有足够的了解与信任,没有起码的信任做基础,切不可贸然合作。在对对方有了足够的信任之后,诚意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诚意或者太过贪婪,就可能闹到双方都没有好处的糟糕情况,造成企业之间的双输。 2. 智猪博弈在博弈论(Game Theory)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着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

诸葛亮1

诸葛亮—诫子书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导入: 课前播放《诫子书》歌曲 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杜甫的《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历代的赞扬。其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诸葛亮在民间与官方的影响都很大,后世流传着大量与他相关的歇后语、俗语、成语等,如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七擒孟获、既生瑜,何生亮等。 《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述诸葛亮的: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飘然有神仙之慨! 在大诗人陆游的心中,也只有诸葛亮才有于千钧一发之时,化解危机的锦囊妙计。《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道不尽对这位先人的崇敬和敬仰。 诸葛亮,9岁就没了母亲,三年后父亲又去世了。诸葛亮的童年是悲惨的,他的流浪生活给了他思考天下大事的基础,苦难出英雄。

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博才多能的诸葛亮 政治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经济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论诸葛亮军事才能

成教专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学生姓名林必良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2010级 指导老师XXX 完成时间:2010年4月

目录 摘要及关键词 (1) 一、诸葛亮简介 (2) 二、小说中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的分析 (2) (一)草船借箭 (2) (二)借东风 (3) (三)空城计 (3) 三、现实中诸葛亮的军政才能的分析 (4) (一)联吴抗曹 (4) (二)南征 (6) (三)北伐 (6) 四、结语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8)

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林必良 摘要: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以他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美谈,然而,又有人认为诸葛亮其实军师才能平平,他擅长的是政治。那么,到底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如何?是否真像小说那样神机妙算?本论文将对此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诸葛亮,军事才能,探讨分析。 一.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楷模,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呼风唤雨的形象…出山前,他躬耕南阳,韬光养晦,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即《草庐对》)。之后,他初出茅庐,临危受命,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联吴抗曹,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智取南郡,三气周瑜,定荆州,入川拒曹,智取成都,计定汉中,三分天下,辅蜀建国,接受托孤,安居平五路,治国有方,治军有法,南征平蛮,七擒七纵,造连弩,练八阵,北伐中原,首出祈山,智取三郡,计降姜维,空城退司马,二出祈山,斗阵辱仲达,陇上装神,造木牛流马,六出祈山,火烧上方谷,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将后事托付姜维。…他的传奇性故事千百年来受万人的传颂,是他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然而,他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又引起部分人的怀疑,司马懿曾说诸葛亮“治戎为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