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目标导航] 1.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的基础上认识物质和制备物质的一门科学。2.了解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

3.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1.化学科学的含义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化学科学的创造性

(1)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2)创造性的体现

①发现并提取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

②制造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

③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物质。

3.化学科学的实用性

(1)农业——合成氨的化工技术解决了人类面临饥饿的问题。

(2)医药——新药物的成功研制,使人类能对抗多种疾病。

(3)信息——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芯片和光导纤维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请完成下列表格。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古代的化学实践活动

主要有: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炼制“仙丹”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3.现代化学的发展

(1)现代化学科学的重大成就

例如: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高分子化学的创立、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等。

(2)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例如:X射线、原子吸收光谱、紫外线和红外线、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4.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请完成下列表格

(1)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在化学科学领域: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在能源和资源方面:有了化学科学,人类能够合理开发和安全利用能源和资源。

3.在材料科学方面:化学将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

4.在环境保护方面:化学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

5.在生命科学方面: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防治措施。

【议一议】

1.2011年3月14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的爆炸事故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高度关注,你认为原子的核变化是化学变化吗?

答案不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即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因而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2.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有哪些?

答案(1)在基础研究方面,对配位场理论的研究和对分子轨道图形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2)1965年人工全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胰岛素人工合成的成功为我国蛋白质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3)1981年人工全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核糖核酸,这项研究带动了多种核酸类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和应用。

(4)20世纪50年代初对抗生素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结束了我国不能自己生产青霉素、链霉素类抗生素药物的历史。

(5)20世纪70年代初,对花生四烯酸的氧化代谢物(前列腺素等)和昆虫信息素的合成研究取得创造性进展。

(6)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对新一代抗疟药——青蒿素的全合成研究。

(7)20世纪90年代末,树脂糖苷的全合成和具有高抗癌活性的甾体皂甙的合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8)关于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获得了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3.请你判断下列做法能引起环境污染的有哪些?

(1)化石燃料燃烧;

(2)含磷洗衣粉(液)流入河水中;

(3)汽车尾气排放;

(4)废旧蓄电池丢至田间;

(5)塑料膜埋在土壤中。

答案全部

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而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分子是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4.创造新物质可以是指创造新分子,而不是指创造新原子或新元素。

5.目前可以制造出新元素,但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制造新元素,创造新元素不能说成是创造新物质。

拓展命题利用化学反应制造出一种新元素。不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例1】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与化学科学的实用性无关的是()

A.高效化肥的研制使粮食大面积增产,人类逐渐摆脱了饥饿的威胁

B.新型药品的成功研制使人类的寿命得到延长

C.台风登陆,给陆地带来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D.消毒剂的使用对杀灭禽流感病毒起到了很大作用

解析A、B、D三项中分别体现了化学科学在高效化肥研制、医药研制、消毒剂制备中的实际应用,C项内容与化学无关。

答案 C

变式训练1下列不能说明化学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是()

A.化学家哈伯用催化法合成氨后,就能生产硝酸铵

B.化学家合成碳纳米管,用作分子导线和超小型电子器件

C.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D.诺贝尔用硝化甘油制成了炸药,并用于工业生产

答案 C

解析提出一种新的化学理论不能说明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合成氨、合成碳纳米管、制炸药都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它们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则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时期

【例2】下列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国籍及主要贡献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波义耳——英国——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B.道尔顿——英国——提出原子学说

C.拉瓦锡——意大利——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D.门捷列夫——俄国——发现元素周期律

解析A正确,波义耳,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于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B正确,道尔顿,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于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不正确,拉瓦锡,法国化学家,于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推翻了“燃素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D正确,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于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答案 C

变式训练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近代化学的最大贡献是()

A.最早使用天平研究化学

B.最早提出空气是由O2和N2组成的结论

C.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D.能用加热HgO的方法制取O2

答案 C

解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近代化学的最大贡献是利用定量分析的实验手段,提出物质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从而否定了之前错误的“燃素说”。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现代化学涉及微观世界、能源开发、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

【例3】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降解技术与化学科学无关

B.新能源——可燃冰(CH4·8H2O)的利用与化学关系密切

C.化学科学将在防治酸雨方面大有作为

D.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合成橡胶的品种将越来越多

解析塑料是有机化合物,它的降解过程实际上是化学变化过程,与化学密切相关。

答案 A

变式训练3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降解技术与化学科学无关

B.新能源——可燃冰(CH4·8H2O)的利用与化学关系密切

C.化学科学将在防治酸雨方面大有作为

D.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合成橡胶的品种将越来越多

答案 C

解析现代化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资源开发、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诸多方面。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1.与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无关的是()

A.化学元素的概念

B.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

C.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D.古代的化学实践活动

答案 C

解析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爱因斯坦是19世纪的物理学家,他出生时,近代化学已诞生两个世纪。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B.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原子弹爆炸

D.生产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答案 C

解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原子之间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所以A、B、D正确;而C项中原子弹爆炸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因而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范畴。

3.当前我国农业地区产生的大量农作物秸秆将作如何处理的问题备受关注。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下列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出售给工厂作工业原料

B.就地焚烧制成草木灰作植物的钾肥

C.应用有关化学原理制取沼气和有机肥料

D.应用有关化学原理制成优质牲畜饲料

答案 B

解析在农田里焚烧农作物秸秆有很多危害,主要表现是污染空气、引发火灾、浪费资源等。其他处理方法均正确。

4.安全生产近年来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三鹿奶粉事件、鞭炮爆炸、小煤窑问题等都轰动社会。重庆开县天然气井泄漏事故共夺去了两百多人的生命。气井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

(1)据报道,人员伤亡多是因缺乏自救防御常识造成的。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

B.逃生时应往地势低处顺风跑

C.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2)为降低危害程度,人们将喷出的硫化氢点燃,燃烧时生成了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最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它是________。为减轻该气体对环境的污染,事故处理人员不断向空气中喷洒一种溶液,你认为该溶液可能是一种________(填“酸”或“碱”)性溶液。

(3)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设施不完备是引发事故的常见原因。请结合某具体的化学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C(2)二氧化硫(或SO2)碱(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先通一会儿一氧

化碳再加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气井喷出的气体会沿风势流动,故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由题意知,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是氢硫酸,显酸性,自救时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减少吸入的气体。(2)硫化氢气体被点燃,燃烧时生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最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即SO2。向空气中喷洒碱性溶液有利于吸收SO2、H2S等气体。(3)可从可燃性气体的性质来思考。

分层训练

[基础过关]

题组一化学科学的含义与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1.不能说明化学具有创造性的是()

A.创造新分子

B.合成新物质

C.炼制使人“长生不老”的丹药

D.设计新分子

答案 C

解析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可能制造出“长生不老”的丹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是科学家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

B.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创造分子

C.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D.化学研究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答案 C

解析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化肥、药物、化纤、塑料等的制造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故A项错误;化学研究不只是认识分子,还能制造出分子,B项错误;C 项正确;化学科学的发展确实对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但利用化学方法也能研制出对环境无害的化学用品和生活用品,通过对环境友好的途径来提高生活质量,依靠化学知识,还可以为治理环境找到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并提出防治措施,D项错误。

题组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3.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

答案 D

解析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制造陶器,到唐宋时期,制陶水平已经很高,其他三项都是20世纪的成就。

4.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的标志是()

A.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B.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建立

C.1771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氧化学说的建立

D.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化学元素概念的提出

答案 C

解析化学元素概念的提出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氧化学说的建立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原子学说的建立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为系统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提供了理论支持。

5.以下发明或发现属于中国在化学方面对世界有重大贡献的是()

①造纸②印刷技术③黑火药④指南针⑤炼铜、炼铁、炼钢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⑦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⑧提出原子—分子论学说

A.①②③④⑧B.①③⑤⑦

C.②④⑥D.⑤⑥⑦⑧

答案 B

解析①、②、③、④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属于化学方面的为①、③;我国在商代就能冶炼青铜器,在战国时期就能炼铁及制造铁制品;1965年,我国化学家人工全合成了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6.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A.舍勒发现氧气B.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C.原子-分子学说的问世D.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推广

答案 C

解析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

题组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7.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应用正确的是()

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C.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D.天然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答案 A

解析乙烯是水果的催熟剂,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乙烯,从而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故A 正确;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故B错;含磷洗衣粉只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因此使用无磷洗衣粉不可能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故C错;天然药物有的本身就有很大的毒性,不可长期服用,故D错。

8.下列对化学科学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

B.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保障

C.化学科学在了解疾病的病理方面无能为力

D.化学科学使人类能够更好地利用能源和资源

答案 C

解析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包括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等各个领域。化学科学可以使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并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故C错。

[能力提升]

9.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碳酸氢钠药片

解析A项,麻黄具有平喘止咳的作用,常常用于治疗咳嗽,正确;B项,因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可用碳酸氢钠作抗酸药,在服用时喝些醋酸可抵消药效,错误;C项,题中所示的图标为三级放射性标志,对人体伤害大,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报警处理,正确;D 项,题中所示的图标为可回收物的标志,正确。

10.下列各项中,主要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许多金属和合金具有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即具有超导性

B.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要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发电

C.自然的、人为的各种电磁波干扰和有害的电磁辐射会造成电磁污染

D.美国科学家利用分子组装技术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纳米算盘”,该算盘的算珠由球形的C60分子构成

答案 D

解析化学科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学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而更微观的核变以及电磁问题属于物理科学的研究范畴。

11.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化学是具有实用性的科学的是()

A.制造化学肥料,提高粮食产量

B.研制药物,治疗疾病

C.合成食品添加剂

D.提出更完善的化学理论

答案 D

解析制造化学肥料、研制药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均体现出化学的实用性,所以A、B、C都符合题意;提出更完善的化学理论不能说明化学的实用性,所以D项符合题意。

12.(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据报道,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大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中,属于“绿色销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入江河中

C.深埋于土壤中D.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

(2)化学是一门________科学,它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它也是一门________科学,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1)D(2)创造性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实用性

解析(1)泼上汽油焚烧,浪费能源,并产生污染性气体;倾倒入江河中,会造成水污染;深埋于土壤中,会造成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同时减少污染。

(2)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它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1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

希望从化学的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缓释化肥 ②研制开发新型药品 ③寻找高效催化剂用太阳能分解水,得到H 2作燃料 ④寻找废塑料、废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 ⑤研制人造骨骼、心脏

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 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 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请将有助于解决下列问题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 (2)环境问题________。

(3)能源问题________。 (4)粮食问题________。

(5)材料问题________。

答案 (1)②⑤ (2)④⑥⑧ (3)③ (4)① (5)⑦

解析 明确各实际具体措施中的化学因素,分析其化学实质,将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化学科学的研究方向对应起来。

[拓展探究]

14.为缓解能源危机,能源专家构想出了利用太阳能,促使燃料循环的构想图:

当前,科学家还未实现这一构想。但大自然已解决了这个问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日光作用下,利用太阳能把CO 2和H 2O 转变成氧气和能源——糖类(可燃烧):

6CO 2+6H 2O ――→太阳能

叶绿素C 6H 12O 6

+6O 2 (1)如上述构想成立,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现构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答案 (1)CO 2+2H 2O ――→太阳能CH 4+2O 2

2CO 2+4H 2O ――→太阳能2CH 3OH +3O 2

2N 2+6H 2O ――→太阳能4NH 3+3O 2

(2)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燃烧产物吸收太阳能,故需要研制新型高效吸收太阳能的材料(如人工叶绿素)。

解析 能源问题是化学与社会中的重要一项。太阳能是一种巨大、无污染、最经济的能源。可以说地球上的能源归根到底主要来自于太阳。光合作用是地球上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的作用。图中箭头所示的循环过程,太阳能最终转变成热能。目前开发利用太阳

能的关键是解决光能的吸收问题,故“人工叶绿素”就成为当前能源科学家研究开发的热点。由题给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葡萄糖燃烧反应的逆向过程,按照这一思路,可实现如下变化:

2CO 2――→太阳能2CO +O 2

2H 2O ――→太阳能2H 2+O 2

……

备选题

1.下面是人们关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得无能为力

B .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C .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D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答案 A

解析 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所以A 不正确,B 正确。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C 正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D 正确。

2.通过对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的学习,我们体会到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请把重大成果与发现者连起来:

①道尔顿

a .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②波义耳

b .建立氧化学说 ③拉瓦锡

c .提出原子学说 ④门捷列夫

d .发现元素周期律

答案 ①—c ,②—a ,③—b ,④—d

3.化学科学使我们思维严密、摒弃迷信、学会科学地生活。当我们掌握了这门科学的基本规律后,就可以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

A .用催化剂将水变为燃油(燃油由碳、氢元素组成)

B .使白磷在空气中自燃

C .用液氢发射火箭

D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可观察到分子的图像

答案 A

解析 从水和燃油的组成元素来分析,化学科学不可能使水变为燃油。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 N/N(A) 2.物质的量n(mol)= 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案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方法】实验、多媒体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D1]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D2

(完整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推荐文档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二、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1.物质的量n 单位-摩尔(mol) ①n= N/N A N:微粒个数N A: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 mol-1 2.摩尔质量M ②n= m/M m:物质质量 M:摩尔质量,单位g?mol-1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四、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①丁达尔现象②聚沉③电泳 3.胶体提纯:渗析 五、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定义: 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反应则不共存,下列离子间不共存: ①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不共存 ②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等不共存 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如H+与ClO-、F-、S2-等弱酸酸根离子不共存; OH-与NH4+等弱碱阳离子不共存; HCO3-与H+、OH-均不共存。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Fe3+、MnO4-、ClO-、NO3-(H+); 还原性离子:Fe2+、S2-、SO32-、I-等 5、离子检验: NH4+、Fe3+、Fe2+、Mg2+、Al3+、Cu2+ CO32-、SO42-、Cl-、Br-、I-

化学必修一(鲁科版)课后答案

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 第一章 第一节(8页) 1.C 2.D 第二节(18页) 1.(1)B (2)氧气、水蒸气;煤油。 (3)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是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后是NaOH与CuSO4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而不发生生成铜的置换 反应。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2O + CuSO4 = Na2SO4 + Cu(OH)2↓ + H2↑。 2. (1)B (2)先变红,后褪色。 第三节(26页) 1`6.02×1020个 2`(1)1×10-6 mol (2)2×10-6 mol 1.204×1018 3` 2×10-3mol/L 500 L 4` 不相等。第二种情况下碳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mol/L。对于第一种情况,所得溶液体积大于1L ,其浓度小于1mol/L。 5`一定条件下: CO + 2H2→CH3OH ① 1个CO + 2个H2→1个CH3OH ② N A个CO + 2N A个H2→N A个CH3OH ③ 1mol CO + 2mol H2→1mol CH3OH ④ 28g CO + 4g H2→

32g CH3OH ⑤在同温同压下,且温度高于甲醇沸点时: 1L CO + 2L H2→1L CH3OH 6`1.204×1023个 本章自我测评(28页) 1` 4Na+O2=2Na2O; Na2O+H2O=2NaOH; 2NaOH+CO2= Na2CO3+H2O 2` (1) H O Cl (2) HCl H2O (3) Cl2 + H2O = HCl + HClO 3`略 4` D 5`(1) 0.050 L; 0.050 L。 (2)知道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取用一定体积的溶液,就知道了其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进行化学计算十分方便。 (3) ①40g ②abdcfe ③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第二章 第一节(38页) 1`(1)碱性氧化物 (2) CaO+ H2O = Ca(OH)2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 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 的自然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存在,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金属非金属→氢化物 ↓↓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碱含氧酸 ↓↓ 盐盐 3、氧化物的酸碱性: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Na 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97.8℃,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g/cm 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 +(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1)与非金属反应:①4Na+O 2====2Na 2O ②2Na+O 2====Na 2O 2 ③2Na+Cl 2====2NaCl ④2Na+S==== Na 2S (2)与水反应:2Na+2H 2O====2NaOH+H 2↑现象:浮:Na 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 个小球;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 2↑ (4)与盐反应:①2Na+2H 2O+CuSO 4====Cu(OH)2↓+Na 2SO 4+H 2↑ ②6Na+6H 2O+2FeCl 3====2Fe(OH)3↓+6NaCl+3H 2↑ ③4Na+TiCl 4(熔融状)高温Ti+4NaCl (5)Na 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Na ?→?2O Na 2O ??→?O H 2NaOH ???→?O H CO 22,Na 2CO 3·10H 2O ??→?风化 Na 2CO 3 4Na+O 2====2Na 2O → Na 2O+H 2O====2NaOH → 2NaOH+9H 2O+CO 2====Na 2CO 3·10H 2O → Na 2CO 3·10H 2O 风化Na 2CO 3+10H 2O ↑ 3、Na 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4、Na 的用途: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高压钠灯;金属冶炼。 (二)Na 2O 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可燃。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a 2O+H 2O====2NaOH (2)与酸反应:Na 2O+2HCl====2NaCl+H 2O (3)与非金属反应:Na 2O+CO 2====Na 2CO 3 3、Na 2O 的用途:制NaOH ,Na 2CO 3 (三)Na 2O 2的性质 1、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放出大量的热) (2)与非金属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放出大量的热) (3)与酸反应:2Na 2O 2+4HCl====4NaCl+2H 2O+O 2↑ 3、Na 2O 2的用途:作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 【向NaOH 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加热溶液后生成气体。 2NaOH+CO 2====Na 2CO 3+H 2O+O 2↑ → 2NaHCO 3加热Na 2CO 3+H 2O+CO 2 ↑ 【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加热溶液后生成沉 淀和气体。 Ca(OH)2+CO 2====CaCO 3↓+H 2O → CaCO 3+H 2O+CO 2===Ca(HCO 3)2 → Ca(HCO 3)2加热CaCO 3↓+H 2O+CO 2↑ 点燃 点燃 点燃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目标导航] 1.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的基础上认识物质和制备物质的一门科学。2.了解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 3.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1.化学科学的含义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化学科学的创造性 (1)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2)创造性的体现 ①发现并提取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 ②制造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 ③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物质。 3.化学科学的实用性 (1)农业——合成氨的化工技术解决了人类面临饥饿的问题。 (2)医药——新药物的成功研制,使人类能对抗多种疾病。 (3)信息——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芯片和光导纤维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请完成下列表格。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古代的化学实践活动 主要有: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炼制“仙丹”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3.现代化学的发展 (1)现代化学科学的重大成就 例如: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高分子化学的创立、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等。 (2)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例如:X射线、原子吸收光谱、紫外线和红外线、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4.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请完成下列表格 (1)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完整)高一化学必修一(鲁科版)方程式大全,推荐文档

高一化学必修一(鲁科版)方程式 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反应: 1、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 Na 2O 2 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4Na + O 2 == 2Na 2O 2、Na 与H 2O 反应:2Na +2H 2O == 2NaOH +H 2↑ 3、Na 2O 2与H 2O 反应: 2Na 2O 2+2H 2O == 4NaOH +O 2↑ 4、Na 2O 2与CO 2反应: 2Na 2O 2+2CO 2 == 2Na 2CO 3+O 2 氯气的相关反应:1、实验室制Cl 2 : 4HCl(浓)+MnO 2 == Cl 2↑+MnCl 2+2H 2O 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 2 == 2FeCl 3 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 2 == CuCl 2 4、钠与氯气反应:2Na + Cl 2 == 2NaCl 5、氯气与氢气反应:Cl 2 + H 2 == 2HCl 6、氯气与水反应: Cl 2+H 2O == HCl +HClO 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O 8、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 2HCl + O 2↑ 9、工业制漂白粉: 2Cl 2+2Ca(OH)2 == CaCl 2+Ca(ClO)2+2H 2O 10、漂白粉漂白原理: Ca(ClO)2+H 2O + CO 2 == 2HClO +CaCO 3↓ 11、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 2O + CO 2 == CaCO 3↓ + 2HClO 2HClO == 2HCl +O 2↑离子检验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 2++ SO 4 2— == BaSO 4↓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 2+ + CO 32— == CaCO 3↓ 3、银离子的检验: Cl — + Ag + == AgCl ↓铁的相关方程式 1、铁和稀盐酸Fe +2HCl == FeCl 2+H 2↑ 铁和稀硫酸Fe +H 2SO 4 == FeSO 4+H 2↑ 2、铁置换金属铜Fe +CuCl 2 == FeCl 2+Cu 铁置换金属银Fe +2AgNO 3 == Fe(NO 3)2+2Ag 3、铁和非金属反应:3Fe +2O 2 == Fe 3O 4 Fe +S == FeS 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氧化亚铁与稀盐酸:FeO +2HCl == FeCl 2+H 2O 磁性氧化铁和稀盐酸:Fe 3O 4+8HCl == FeCl 2+2FeCl 3+4H 2O 5、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 2 + Cl 2 == 2FeCl 3 点燃 光照△△点燃点燃光照点燃点燃加热

鲁科版高中化学目录(最新整理)

(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目录 必修一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1、走进化学科学 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电解质 3、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1、碳的多样性 2、氮的循环 3、硫的转化 4、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 1、硅、无机非金属材 2、铝、金属材料 3、复合材料 必修二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2、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3、化学反应的利用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1、认识有机化合物 2、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3、饮食中的有机化合 4、塑料、橡胶、纤维 选修一 主题一呵护生存环境 1、关注空气质量 2、获取安全的饮用水 3、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 主题二摄取益于健康的食物 1、食物中的营养素 2、平衡膳食 3、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 4、正确对待保健食品 主题三合理利用化学能源

1、电池探秘 2、家用燃料的更新 3、汽车燃料清洁化 主题四认识生活中的材料 1、关于衣料的学问 2、走进宝石世界 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 4、金属制品的防护 5、几种高分子材料的 主题五正确使用化学用品 1、装备一个小药箱 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 3、选用适宜的化妆品 选修二 主题一空气资源、氨的合成 1、空气分离 2、氨的工业合成 3、氨氧化法制硝酸 主题二海水资源、工业制碱 1、海水淡化与现代水处理技术 2、氯碱生产 3、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 主题三矿山资源硫酸与无机材料制造 1、“设计”一座硫酸厂 2、陶瓷的烧制 3、金属冶炼和金属材料的保护 主题四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1、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油 2、源自石油的化学合成 3、煤的综合利用 主题五生物资源、农产品的化学加工 1、由大豆能制得什么 2、玉米的化学加工 主题六化学·技术·社会 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制 2、药物的分子设计与化学合成 3、化学·技术·可持续性发展  选修三 第一章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模型 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1、共价键模型 2、共价键与分子的立体构型

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 N/N(A) 2.物质的量n(mol)= 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化学必修一(鲁科版)课后答案

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 第一章 第一节(8页) 1、C 2、D 第二节(18页) 1、(1)B (2)氧气、水蒸气;煤油。 (3)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就是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后就是NaOH与CuSO4反应生成蓝色得Cu(OH)2沉 淀,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而不发生生成铜得置 换反应。总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2O + CuSO4 = Na2SO4+ Cu(OH)2↓ + H2↑。 2、(1)B (2)先变红,后褪色。 第三节(26页) 1`6、02×1020个 2`(1)1×10-6 mol (2)2×10-6 mol 1、204×1018 3` 2×10-3mol/L 500 L 4` 不相等。第二种情况下碳酸钠溶液得浓度为1mol/L。对于第一种情况,所得溶液体积大于1L ,其浓度小于1mol/L。 5`一定条件下: CO + 2H2→CH3OH ① 1个CO + 2个H2→1个CH3OH ② N A个CO + 2N A个H2→N A个CH3OH ③ 1mol CO + 2mol H2→1mol CH3OH ④ 28g CO + 4g H2→32g CH3OH ⑤在同温同压下,且温度高于甲醇沸点时: 1L CO + 2L H2→1L CH3OH 6`1、204×1023个 本章自我测评(28页) 1` 4Na+O2=2Na2O; Na2O+H2O=2NaOH; 2NaOH+CO2= Na2CO3+H2O 2` (1) H O Cl (2) HCl H2O (3) Cl2 + H2O = HCl + HClO 3`略 4` D 5`(1) 0、050 L; 0、050 L。 (2)知道某溶液得物质得量浓度,取用一定体积得溶液,就知道了其所含溶质得物质得量,进行化学计算十分方便。 (3) ①40g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后剩余的钠粒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B.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不能制取金属钠 C.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钠存在 D.钠在自然界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取一小块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钠先熔化②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得到浅黄色固体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①③④ 将一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煤油中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下跳动 下图A、B、C、D、E、F六种物质中除D为单质外其余均是常见的化合物,E和F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D的化学式A ,B ,D 。 (2)E和F可相互转化,图中己标明F向E转化的关系,请写出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H2O CO2Na2O2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化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A .一定有23CO - B .一定有+Ag C .一定有24SO - D .无法肯定 2.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 ?cm —3 ,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 该溶液中 Cl — 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A .0.37 mol B .0.63 mol C .0.74 mol D .1.5 mol 3.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 A .5.6L N 2 (标准状况)和11g CO 2 B .10g H 2 和10g O 2 C .9g H 2O 和9mol H 2O D .标准状况下22.4L H 2O 和22.4L N 2 4.下列物质不能.. 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 .FeCl 3 B .CuS C .SiO 2 D .Al 2O 3 5.把过量的CO 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后仍有白色沉淀的是 A .Na 2SiO 3溶液 B .CaCl 2溶液 C .Ca(OH)2溶液 D .NaOH 溶液 6.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NH 4)2SO 4 B. Al(OH)3 C. Na 2SO 4 D. Mg(NO 3)2 7.元素X 的原子核外第三层上有3个电子,元素Y的负二价离子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XY 2 B .X 2Y C .X 2Y 3 D .X 3Y 2 8。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K 2SO 4 === 2K ++SO 4―2 C .C a (N O 3)2 === Ca 2+ +2(NO 3)2- C .B a (O H )2 === Ba 2+ +O H 2- D .A l 2(S O 4)3 === 2A l 3+ +3S O 42― 9.下列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 +、K +、OH -、Cl - B .Na +、Cu 2+ 、SO -24、OH ― C .Ba 2+ 、Na +、SO -24、Cl - D .Ba 2+、HCO -3、NO -3、H + 任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综合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氧化物:CO 2、NO 、SO 2、H 2O B. 碱:NaOH 、KOH 、Ba(OH)2、Na 2CO 3 C.铵盐:NH 4Cl 、NH 4NO 3、(NH 4)2SO 4、NH 3·H 2O D.碱性氧化物:MgO 、Na 2O 、CaO 、Mn 2O 7 2.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B.用平行光照射FeCl 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 3饱和溶液滴入到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如图图片显示的是树林中的晨曦,该反应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H 2 B.NH 3 C.Na 2SO 4 D.CO 2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气与水反应:Cl 2 + H 2O 2H + + Cl - + ClO - 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Ag+Cu 2+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 2++ SO 42-====BaSO 4↓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 2+====2Fe 3++3Cu 5.同种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3Br 2+6KOH====5KBr+KBrO 3+3H 2O B.MnO 2+4HCl(浓)MnCl 2+2H 2O+Cl 2↑ C.2KNO 3 2KNO 2+O 2↑ D.NH 4NO 3 N 2O↑+2H 2O 6. (双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 C.氯化铁溶液加入到冷水中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7.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 3O 4 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 2O 3和H 2 C.除去FeCl 2溶液中的FeCl 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 D.Fe 3+与KSCN 产生红色沉淀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复习:实验综合题练习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142 1. 下列各组气体,通常情况下能共存,并且能用浓硫酸和碱石灰干燥的是:() A. H2、O2 B. SO2、H2S C. NO、O2 D. HCl、NH3 2.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鉴定,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合理的是:() A.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Cl-B.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继续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入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可推断该溶液中含有NH4+ D.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可推测溶液中含有CO32-3. 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配制0.100 0 mol· 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4. 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操作 A 配制100 mL 1.0 mol· L-1 CuSO4溶液将25 g CuSO4·5H2O溶于100 mL蒸馏水 中 B 除去Fe3+溶液中的Fe2+加入适量的H2O2 C 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 紫色消失 D 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 现白色沉淀 B题: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高一鲁科版必修一化学知识点

高一鲁科版必修一化学知识点 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⑴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 + B = AB B.分解反应AB = A + B C.置换反应A + BC = AC + B D.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 CB。 ⑵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 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⑶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⑶离子共存问题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视频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6009180.html,)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视频〕 *篇一: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教案 第一节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 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 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 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 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 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准备】 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

鲁科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鲁科版化学化学方程式汇总 请同学们先认真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再改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 2 + Na 2SO 4 = BaSO 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 2 + Na 2CO 3 = CaCO 3↓ + 2NaCl *3、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 4 = FeSO 4 + Cu *4、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 2 + Na 2CO 3 = CaCO 3↓+ 2NaCl 5、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Na 2O 2 钠与 氧气反应:4Na + O 2 = 2Na 2O *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 2O 2+ 2H 2O = 4NaOH + O 2↑ 7、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8、钠与水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9、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 2 2FeCl 3 10、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 2 CuCl 2

11、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 2 2NaCl 12、氯气与氢气反应:H 2 + Cl 2 2HCl *13、氯气与水反应:Cl 2 + H 2 O = HCl + HClO 14、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2HCl + O2↑ *15、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 O *16、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 2 + 2Ca(OH) 2 = CaCl 2 + Ca(ClO) 2 + 2H 2 O *17、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 3 = AgCl↓ + HNO 3 18、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 2 + H 2 O + CO 2 = CaCO 3 ↓ + 2HClO *19、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 2 CO 3 + 2HCl = 2NaCl + H 2 O + CO 2 ↑ *20、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NaHCO 3 + HCl = NaCl + H 2 O + CO 2 ↑ *21、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 NaHCO 3 + NaOH = Na 2 CO 3 + H 2 O

2018-2019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化学科学在人类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以及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重、难点: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如何变化的? [投影展示]溶洞景观图片 [问题和思考]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 [师生交流与讨论]1、有人进入溶洞搞破坏?2、溶洞里有鬼怪出没?3、溶洞里有使溶洞变化的物质?…… [实验探究]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在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记录:

结论:澄清石灰水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碳酸钙又溶解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溶洞形状的变化就是由于溶洞中含有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 [过渡]化学学科是人类在认识世界以及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门科学。 [板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推进新课 教学环节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板书]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投影展示]情景一:探空气球和飞艇 [问题与思考]气球为什么会飞起来?气球中装的是什么? [师生交流与思考] 1、气球中装了气体,气体密度比空气小。2、节日的气球就是用氢气来充气的,飞得很高。3、氢气从那里可以得到,工厂还是实验室?氢气还有其它用途吗?…… [讲解]实验室制取氢气并点燃氢气;工业电解水制取氢气;氢氧焰焊接金属;工业上利用氢气制取盐酸等。 [投影展示]情景二:1、行走中的列车、轮船;2、日常使用的铁锅、铁丁以及其它铁制用品;3、桥梁和机械设备等。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设计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准备】 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药匙、砂纸等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