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

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

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

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

引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广阔领土的国家。然而,在近代历史中,中国面临了许多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其中一些问题源于历史遗留,而其他一些则是由于现代国际政治的变化而产生的。本文将探讨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并分析其成因和影响。

一、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1. 中国与俄罗斯的边界问题

俄罗斯一直是中国西北方地区的重要邻国。两国边界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尼布楚条约》和《北京条约》。这些条约使得部分中国领土被割让给俄罗斯,如伊犁、外东北等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边界问题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争议焦点。

2. 中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

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边界问题可以追溯到1914年的英属印度和清朝政府签订的《西藏条约》。该条约规定了中印边界线,但印度方面对其有效性持怀疑态度。此后,印度的一系列行动导致了中印边界争议,如1959年达赖喇嘛逃亡印度、1962年中印战争等。

二、现代国际政治的变化与边界争端

1. 冷战后苏联解体与中亚边界问题

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中亚国家与中国的边界问题成为焦点。在苏联时期,中国与苏联签署了一系列条约来界定两国边界。然而,随着苏联解体,新独立的国家对这些条约产生了质疑,边界问题重新浮出水面。

2. 中国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

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争议。这些岛屿位于中国东海和台湾以东的海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和日本就这一争端进行了多次谈判,但至今仍未解决。该争端涉及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领土

主权、海洋资源和战略利益。

三、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对中国的影响

1. 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多民族的国家。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对领土的丧失和争端的持续可能会破坏中国的国家形象和统一意识,同时也对国内政治稳定产生负面的影响。

2. 经济和资源利益的影响

一些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牵涉到重要的海洋资源和经济利益。例如,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的南海和钓鱼岛争端涉及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石油天然气等海洋资源。这些争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3. 国际关系的影响

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也直接影响着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关系。未解决的争端可能导致紧张的地区局势和冲突升级,同时也可能引发国际干涉和外交争端。中国需要通过外交手段和良好的国际关系来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自身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结论:

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是多样的,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代国际政治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需要增强外交能力,通过谈判和合作来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来缓解边界争端和领土争议。

中国陆地边界及领海争端大全(下) - Qzone日志

中国陆地边界及领海争端大全(下)- Qzone日志 中国陆地边界及领海争端大全(下) 中国陆地边界及领海争端大全(下) 领海岛屿争端 1.与日本的领海岛屿争端 钓鱼岛,琉球群岛,冲之鸟1978年4月至6月,中日之间出现了两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个是日本对钓鱼岛的非法占领问题,另一个是日本对琉球群岛的拥有权问题。 钓鱼岛是台湾省附属岛屿,位于东海大陆架边缘,早在15世纪就已归中国管辖,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就有了“钓鱼屿”的记载,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曾下诏将钓鱼岛赏给当时的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作为采药地。而日方却强词夺理,声称钓鱼岛是位于冲绳岛西南的小岛屿。根据当年归还冲绳协定而属于日本,是日本固有领土。日本一些人所谓在1895年已将该岛"编入日本领土"的说法,实际上是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将其窃取的。日本在1945年投降后,按波茨坦公告,钓鱼岛与台湾已一并归还中国,

理所当然是中国领土。1996年7月14日,日本政府单方面采取措施,加速钓鱼岛等岛屿的日本国土化。东京都内的一个政治团体在钓鱼岛上设置了灯塔。 钓鱼岛虽然不大,但周围石油储量30-70亿吨,年捕鱼量15万吨。日本争夺钓鱼岛目的就是通过侵占岛屿与中国 平分东海大陆架,多占中国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获得15万吨以上的渔业资源,攫取中国东海海底油气资源 的一半多。妄图在军事上实现"千海里防卫"的设想。据此, 将其防卫范围由冲绳向西推远300多公里,对中国沿海地区实施舰、机抵近侦察和监视。而且还可以削弱台湾回归祖国后台湾海峡军事功能的发挥,大大不利于我东南沿海的安全,同时也会对我跨出第一岛链的未来海上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公元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统一琉球,定都首里城, 是为“琉球王国”的开始。历代琉球国王都向中国朝贡,尤其新王即位,必定要求中国派遣使臣到来为新王举行“册封”仪式。1875年,日本大军开入琉球,禁止琉球进贡中国和受大清册封,废除中国年号,改为明治年号。虽然大清软弱无能至此,但在琉球主权问题上始终坚持为中国所有,没有让步。直到1879年明治天皇推行 “废藩设县”,在琉球强行搞了个所谓的 “琉球处分”,把琉球一分为二:北为日本领土,改为“冲绳县”,南为大清领土,并企图硬逼中

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

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 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 引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广阔领土的国家。然而,在近代历史中,中国面临了许多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其中一些问题源于历史遗留,而其他一些则是由于现代国际政治的变化而产生的。本文将探讨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并分析其成因和影响。 一、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1. 中国与俄罗斯的边界问题 俄罗斯一直是中国西北方地区的重要邻国。两国边界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尼布楚条约》和《北京条约》。这些条约使得部分中国领土被割让给俄罗斯,如伊犁、外东北等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边界问题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争议焦点。 2. 中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 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边界问题可以追溯到1914年的英属印度和清朝政府签订的《西藏条约》。该条约规定了中印边界线,但印度方面对其有效性持怀疑态度。此后,印度的一系列行动导致了中印边界争议,如1959年达赖喇嘛逃亡印度、1962年中印战争等。 二、现代国际政治的变化与边界争端 1. 冷战后苏联解体与中亚边界问题 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中亚国家与中国的边界问题成为焦点。在苏联时期,中国与苏联签署了一系列条约来界定两国边界。然而,随着苏联解体,新独立的国家对这些条约产生了质疑,边界问题重新浮出水面。 2. 中国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 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争议。这些岛屿位于中国东海和台湾以东的海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和日本就这一争端进行了多次谈判,但至今仍未解决。该争端涉及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领土

主权、海洋资源和战略利益。 三、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对中国的影响 1. 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多民族的国家。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对领土的丧失和争端的持续可能会破坏中国的国家形象和统一意识,同时也对国内政治稳定产生负面的影响。 2. 经济和资源利益的影响 一些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牵涉到重要的海洋资源和经济利益。例如,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的南海和钓鱼岛争端涉及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石油天然气等海洋资源。这些争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3. 国际关系的影响 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也直接影响着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关系。未解决的争端可能导致紧张的地区局势和冲突升级,同时也可能引发国际干涉和外交争端。中国需要通过外交手段和良好的国际关系来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自身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结论: 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是多样的,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代国际政治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需要增强外交能力,通过谈判和合作来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来缓解边界争端和领土争议。

中缅边界谈判中方为啥让步

建国初期中缅边界谈判 近期,南海领土争端再一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越南立法圈占西沙南沙群岛,作为回应,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为解决南沙领土问题专门调整辖区,可谓我国解决边界问题的新思路。 有“新思路”,自然也就有“旧思路”。建国初期,中缅边界问题的解决,被誉为“新中国处理边界领土争端的典范”,可谓“旧思路”的典范。“新思路”的效果尚需时日来考察,“旧思路”的得失,则已不难看清楚。 2012-7-2 第31期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 中缅三段争议边界

缅甸跟中国云南接壤,两国边界线有2700多公里长。建国初期,中缅边界大部分已经划定,只有三段边界未决。这三段有争议的边界是历史遗留问题,英国在缅殖民时入侵西南边疆的给中缅边界所造成的。 南部阿佤山区一段,英国划定“1941年线”作为边界,国民政府未提出异议 第一段争议边界是阿佤山区的一段,即所谓“1941年线”问题。1941年,英国与国民政府在佧佤山区划定了一条对英方有利的边界,这就是" 1941年线”。该线将班洪部落的一部分和班老部落的全部划入英属缅甸。但是,国民政府始终未与英国进行实地勘界树桩。 为何当年国民政府与英国签订1941年线?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英国要挟说。1941年正值中国抗日,英国以封闭中国战略物资的交通要道—滇缅公路为要挟,迫使民国政府同意以换文的形式在南段未定界划了一条片面利于英国的边界线,即“1941年线”。 另一种是朱昭华的观点。朱昭华认为,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封锁了中国整个海岸线,滇缅国际交通线变成了一条重要的运输通道。为了增强运输能力,国民政府下定决心修筑一条滇缅铁路。然而,要修通此条铁路,中国必须得到英国的大力支持。中国政府就此问题多次向英国提出请求,但英国政府却以此为条件,强迫中国政府划定了中缅南段未定界,即“1941年线”。划定后,国民政府未就此段边界提出过异议。 缅甸独立后,全盘接受了英国殖民时代的权益。不过仅在地图上,把这两个部落辖区划入缅甸的掸邦,但并没有实际控制。1951年,国民党军李弥残部长期盘踞缅甸掸邦,人民解放军追击到此,当时这里没有缅甸军队,中国军队当时并没有承认1941年线。 中部勐卯三角地区:英国以“永租”得管辖权,缅甸独立后继承“永租”关系取得实际控制权 第二段未定边界是在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面积约250平方公里。这一地区的边界问题又称“南坎问题”。这个地区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清政府与英国谈判时,英国也承认这一点。但是,在1894年中英两国签订《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附款》以前,英国借口勘察两国边界,不经中国的同意,擅自通过这个地区修建了由八莫到南坎的公路。 1897年,中英两国再一次签订有关中缅边界条约的时候,英国又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中国这块领土的管辖权。缅甸独立后继承了对此地区的“永租”关系。当时的国民政府忙于国内战争,无暇提出废止永租关系、收回领土的要求,但是拒绝接受缅甸政府的租金。因此缅甸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经取得了这一地区的实际管辖权。 北部尖高山以北一段:英国曾承认片马以及岗房,古浪三地属于中国 第三段未定边界是尖高山以北的一段。长期以来这段边界大部分区域是当时中缅两国政府没有能力管辖的。1891年清政府直隶候补道姚文栋称这一段“即未属华,亦不属缅”。在1894年的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中载明,这条边界需要两国最后进行勘察测量再

中国近现代领土争端问题

1)麦克马洪以南9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国、印度) 双方边界全长1700公里,双方争议地区有8块,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其中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藏南(山南)地区9万平方公里、中段波林三多等2千平方公里均为印方控制,西段阿克赛钦等地区3.35万平方公里除巴里加斯的450平方公里外均为我方控制。 2)钓鱼岛,琉球群岛,冲之岛(中国、日本) 钓鱼岛虽然不大,但周围石油储量30-70亿吨,年捕鱼量15万吨。日本争夺钓鱼岛目的就是通过侵占岛屿与中国平分东海大陆架,多占中国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3)南沙群岛(中国、菲律宾、文莱、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占据南沙群岛9个岛礁。 xx占据xx1个岛礁。 文莱宣称对我国南沙群岛中的南通礁拥有主权,并向我国在南沙的传统海域内扩张达4400平方公里,作为东南亚的第三大产油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时年产原油就达到70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我国南沙海域。 越南占据南沙群岛28个岛礁,北部湾领海及白龙尾岛 xx占据xx2个岛礁。 xx占据xx9个岛礁。 1979年,马来西亚把我国南沙南部海域划入其领海,并先后占领了我国南沙群岛中的弹丸礁、安渡礁、南海礁、星仔礁、榆亚暗沙等9个岛礁,在弹丸礁上还修建了简易的机场,其划定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侵入我国传统疆界线内达27万平方公里。 4)xx岛屿(xx、xx) 长白山天池,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即所谓的“间岛”),鸭绿江和图们江中一些岛屿。

中朝边境线全长1334公里,其中陆界45公里,水界1289公里。辽宁段上自辽宁省与吉林省交界的浑江河口起,下至鸭绿江入海口止,全长306公里。经过1972年至1975年进行的中朝第一次边界联检,确定沙洲、岛屿61个,其中划归中方13个。1990年开始,中朝双方进行第二次边界联检,辽宁段因有10个未决岛屿而搁置起来。因而,第二次中朝边界联检也被搁置起来,至今未能结束。 5)xx岛屿(xx、xx) 唐努乌梁海地区,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江东六十四屯、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地区,巴尔喀什湖东南部、伊犁河地区中俄边界西段50余公里,东段约4280公里。 6)xx西岸(xx、xx)副表: 中国在缅甸的矿物开采权被缅甸剥夺江心坡问题,南坎问题 1960年的《中缅边界条约》(即现在的中缅边界线)所遗留。 “江心坡”指的是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以西的恩梅幵江及迈立幵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北起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 “南坎问题”是指位于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的归属,又名南畹三角地区,面积约二百五十平方公里。勐卯三角地区主权原来属于中国 7)xx(xx、xx、xx) xxxx侧大陆架与经济区 8坎巨提地区(xxxx) 1963年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了《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 关于1963年的中巴边境划分,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

中印边界问题

中印边界问题 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人民有着二千多年的交往史。中印两国在近代史上都曾深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为争取民族独立做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然而,由于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使两国关系一度发生困难。因此,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成为影响中印关系的关键。 一.历史背景 中国和印度的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西、中、东三段(见“中印边界示意图”),西段是我国新疆和西藏同印度拉达克地区和喜马偕尔邦接壤部分,历来受中方管辖,有争议的地区约3.35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是英帝国主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为寻找一条侵入新疆腹地的途经而占领的,当时的英属印度地图都是未定界,1954年印度官方地图才第一次画成已定界,并将争议地区划入印度版图。目前,除巴里加斯1954年后被印军侵占外,全部在我国有效控制下。中段是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同印度喜马偕尔邦和北方邦接壤部分,沿喜马拉雅山脊向南,到中、印、尼泊尔三国交界为止,有争议地区约2000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历属西藏地方政府管辖,除桑、葱莎早期被英印当局侵占,成为遗留问题外,其余地区都是1954年以后才被印度侵占的。现除乌热外,全部争议地区皆为印度控制。东段指从中国、不丹、印度三国交界点起向东至中国、缅甸、印度三国交界处的边界。印度在50年代初以武力强占了传统习惯边界线至喜马拉雅山脊之间这一地区,这块中国领土约有9万平方公里,面积接近于我国浙江省,是中印边界最大争议地区。中印边界全线在历史上从未正式划定过,但存在着一条由双方历来的行政管辖所及而形成的传统习惯线。英帝国主义统治印度晚期,由于英属印度当局对我国西藏和新疆地区进行阴谋活动,播下了边界争端的种子。 二.中印边界争端的发展过程 1.八十年代前中印边界争端发展 1951年2月初印度军队强占达旺,1953年前后逐渐控制到“麦克马洪线”,1954年成立“东北边境特区”,同年4月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与中国政府最高领导人讨论两国边界问题。其后在《中国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关系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首次出现了“五项原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条文。后在6月中印、中缅总理的联合声明中,被推广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指导原则。 1960年4月中国总理周恩来访问印度。1962年10月22日中印双方再发生大规模边境冲突,随后中印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对话中断达26年之久,直到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才结束了自1954年尼赫鲁访华以来34年间印度最高领导人同我国交往的空白。 1976中印恢复两国大使级外交关系,我国提出“向前看”。从1962年到1976年中印关系一直比较紧张,两国大使级外交关系中断达14年之久。1979年印度外交部长瓦杰帕伊访华时,我国又向他提出积极建议。 1981年6月黄华回访印度,就边界问题交换意见。1981年12月10日至14日中印双方在北京举行了会晤,中方代表团长是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黄华,印度代表团长为贡萨尔维斯,进行了关于边界问题的谈判。

葛剑雄:中国近代的边疆问题

葛剑雄:中国近代的边疆问题 葛剑雄:各位下午好!正如主持人刚才所介绍,我本身专业是历史地理,现在的身份是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我们研究历史地理有两块大的方面,一是历史自然地理,二是历史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中有一个研究领域,现代的说法叫'历史政治地理',传统的地说法称为'疆域沿革地理'。我们今天讲中国边疆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边疆是如何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正因为有这些问题,所以今天我们边疆地区存在着一些对我们不利的因素或者隐患。至于它有多大作用,我想大家根据事实都可以自己做出判断,我这里主要讲事实。请大家看地图,这是秦始皇统一后形成的疆域,(这个范畴)今天在我们中国国土范围之内,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就形成了一个由中央集权管理的疆域。到了清朝,具体讲即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天山南北后,也就形成了像地图显示的由清朝统治的疆域,这个范围有1300多万公里。但到清朝末年时已经变化了。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地方,已经通过不平等条约和条约以外的武力威胁、掠夺变成了俄罗斯的地方。还有一块地方是在外蒙古和新疆的西北,也就是今天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成为了他们的地方,这是在1919年之前发生的。当年与今天中国

的边界、边疆地区相关的,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分别来看。贪污腐败是国家失地的内因一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外蒙古宣布独立并且入侵内蒙古。照理说,清朝在入关前,已经征服了蒙古并且跟蒙古结盟,蒙古也有八旗,整个清朝蒙古族的地位相当高,满蒙是一家,清朝的历代皇帝都要把公主嫁给蒙古的王公。为什么辛亥革命以后各方面独立了?一方面是它的内因。清朝后期为了巩固边疆,就在现在的内蒙古地区开始放垦,原来在一些陕西等地区的移民在内蒙古曾一度不能合法的落户,基本上是流动的,不是做买卖就是打零工,他们不能拥有土地,不能合法的在那里居留。放垦后就开放了,开放对巩固边疆是很好的,但的确也带来了新的矛盾,特别是对贫苦的牧民。因为汉人来了占了他们的土地,他们也不会农耕,王公贵族还能租地得好处,贫苦的农民失去了他们的生活基础,有的不得不迁移,外蒙古由此感到受到了汉人可能侵入的危险。清朝末年实行宪政、新政本身,现在大家都是肯定的,但也有些操之过急。贪官污吏趁改革、新政的机会贪污腐败,中饱私囊,在客观上加重了外蒙古这些贫穷地区人民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之下,外因就起作用了。因为沙皇俄国一直处心积虑的要把蒙古分离出去,要占领这个地方。大家可以看到,如果外蒙古被俄国控制,等于在中国的北方中间打进一个棋子,东边可以控制东北,西边可以控制新疆,这边可以威胁到中国的首都北京。沙皇

关于中国和越南的领土争端问题

关于中国和越南的领土争端问题 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领土纠纷一直是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近来西方大国的染指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正确处理两国的领土争端,成为中越关系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中国和越南的交往历史悠久,两国关系渊源流长。20世纪90年代中越关系开始缓和,两国就边界问题重新进行磋商。中越双方首先解决的是陆地边界。2001年11月,两国政府成立了中越陆地边界联合勘界委员会,负责勘界立碑工作,并起草两国陆地边界勘界议定书及其附图。从2001年双方共同竖立第一块界碑起至2008年底,中越联合勘界组在竖立了近2000个界碑后,最终完成了两国陆地边界全部界碑的竖立工作。2009年11月18日,中越陆地边界勘界文件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中越双方共同签署了包括中越陆地边界勘界议定书及其附图、中越陆地边界管理制度协定和中越陆地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协定等文件。至此,中越两国的陆地边界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过程可谓历尽艰辛。 其次是北部湾海上边界。2000年12月25日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并安排了4年的过渡期。之后,又经过3年谈判, 2004年4月29日中越双方在北京签署了《渔业合作协议的补充议定书》,划定了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的跨界共同渔区,两国渔船都可以进入,时限为15年。此外,在共同渔区以北又划出为期4年的跨界过渡性安排水域,允许两国渔船进入捕鱼。但此次划界只是对海域和双方渔业区的划分和安排,并没有涉及岛屿主权的归属问题。 上述划界协议签订后,中越双方的领土争端集中在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上。越南在所占岛礁上驻扎军队,建造各种军事设施。同时,越南在它所侵占的南沙岛屿、岛礁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旅游、通信等项目的商业开发,并将它侵占的南沙海域划分为上百个油气招标区,在国际上公开招标。 综观中越南海争端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殖民强权种下的祸因。中国和越南的领土争端深受19世纪世界范围内殖民地时代地缘政治遗产的影响。19世纪中期,法国侵占了越南并在越南实行殖民统治。在对越南的殖民统治过程中,法国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断扩张其殖民统治范围,蚕食他国领土,其中就侵占了大片中国领土。越南在独立后不顾历史事实,执意要求继承其殖民母国留下的疆界,这为后来中越两国间的领土争端埋下了隐患。第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导致新争端的产生。第三,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越南违背其先前承认南海海域属于中国的官方声明。南海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领土争端问题爆发原因分析

领土争端问题爆发原因分析[摘要]主要对近年来的中外领土争端问题发生的原因做简要叙述和主观评析,以及对建国前后就已经产生的各类领土争端问题的产生进行简要列举和分析。概括领土争端问题的分类,并简要论述身为中国国民对于此类事件应有的态度和作为 [关键词]中外边界与领土问题原因;国民对待领土纠纷应有的态度 近年来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南海问题这类领土争端问题一直是中国近年来外交的主要问题,也是中外争端的根本所在,其实除了这两处问题,我国自建国以来已经存在过许多此类问题,例如北疆第一港-海参崴、中华故土库页岛、麦克马洪线、琉球、唐努乌梁海、江东六十四屯、伯力和黑瞎子岛和南沙群岛。 由此看来,中国的领土问题也是老大难问题了,那么,对于这些原本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外方势力“争夺”乃至“强抢”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来举一个简要的实例来分析一下: 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钓鱼岛列岛位于台湾东北120海里处,西东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各约200海里,附近水深100至150米,与冲绳群岛之间隔有一条2000多米深的海沟。自古以来,中国台湾、福建等省渔民一直到岛上从事捕鱼、采药等生产活动。 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在日本1783年和1785年出版的标有琉球王国疆界的地图上,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 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条约》,把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这以后在日本才有了"尖阁群岛" (即钓鱼岛列岛)之说,而在此之前,日本的地图一直是用中国的名称标定钓鱼岛列岛。[1] 资料明确显示,钓鱼岛一直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和我过进行争夺呢? 原因有三点 1.钓鱼岛列屿的地质和海洋资源 据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已开发的石油资源, 主要是从6500 万年~200万年前形成的岩层中发现的。钓鱼岛列岛的海底是新生代第三纪的沉积盆地, 具有理想的生成和储藏石油的地质构造条件。据我国有关科学家1982年估计, 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30~ 70 亿吨。钓鱼岛周围海域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 盛产飞花鱼等多种鱼类。[2] 且根据联合国的相关法令规定,岛屿所属权的持有国包含该岛屿方圆212海里,自海岸线为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的,叫“领海”这里视为该国领土.自领海线再向外延伸200海里叫“经济专属区”。 所以对于资源相对缺乏的日本,如此巨大的资源不可谓不重要。 2.钓鱼岛的军事战略位置 军事地理学的角度上, 钓鱼列岛有着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 众所周知, 在中国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 形成一道大陆外缘天然的屏障。在这一串岛屿的中段, 中国东海方向的正面, 正好是琉球群岛和台湾岛,它们加上日本九洲岛使中国东海海区与太平洋分隔。成为了美国战略利益第一岛链上的一个珠子。 如果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全面复活, 台湾和中国大陆的东部必将首先受到威胁。这样, 处在台湾东北一百二十海里, 介于琉球群岛和中国大陆及台湾省之间的小小钓鱼岛, 其潜在的军事价值必定会令世人注目。在今后, 钓鱼岛的军事价值将会日益突出。 在战略意义上, 该列岛可以为所日本利用、作为日再次侵略台湾的桥梁或前进基地, 也

中印边界争端及对策分析

中印边界争端及对策分析 印度是中国的第二大邻国,与中国有着长达1700公里的陆上边界。由于历史原因,两国边界一直没有正式划定。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两国的边界争端演变成严重的国家关系危机,并最终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边界战争。对印度而言,和中国维持合作关系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但为减少两国差距,印度也需与亚洲各国及美日等国维持战略合作关系,因此不免有些摩擦。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边界战争看来是减少了,甚至是无足轻重了。但是冲突却不仅对印度和中国,而且也对整个国际社会有着深远的和有害的影响。假若尼赫鲁能表现出缅甸的吴努那样的智慧和政治勇气,并且像他那样,大约在1959年,同北京谈判出一个相互满意边界解决办法,并以一个友好和互不侵犯的条件签署了它,世界政治该将会出现多么不同的情景。那么,中国就不会遭受冲突和印度诬陷带来的僧恨,代之的是其国际威信的极大提高。印度可能不会走向导致巴基斯坦1965年战争的扩军备战。中美关系可能早就得到修补.并很可能对华盛顿对越南的做法产生影响。还有,印度的核试验的唯一借口自然不会存在——不过那时,事情就成为双料虚伪,因为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自独立后不久以来,即一直保证要使印度拥有核武器。进入21 世纪后,双方就安全观问题达成一致,重申彼此互不构

成威胁,并采取多种“建立信任措施”,双边关系走出“冷和平”的阴影,开始了“热合作”的进程。中印关系对中国、印度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印关系的因素,最主要的利益关系与冲突,如不可忽视的边历史问题——边界问题。中印领土争端具体讲就是“三条线”之争: (1)是传统习惯线 中印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由双方历来行政管辖所及而形成了受到两国人民尊重的传统习惯线。这条线,在东段大体上沿著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界线而行;在中西段,大体沿著喜马拉雅山分水岭走向,即我国地图标示的国界。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定,这条客观上存在的传统习惯线,应当是中印定界的依据和基础。如果印度政府尊重事实,遵循国际法原则,中印边境的定界问题本来不难解决。 (2)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1913 年11 月,在英国的策划下,英属印度当局在印度北部的西姆拉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英国政府代表亨利.麦克马洪在会议期间,私字同中国西藏地方当局代表于1914 年3 月24 日,就中印边界问题在德里炮制了一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把中印边境东段历来属于中国的9 万平方公里领土划给了印度。这一地区居民全都是藏族或者和藏族有密切血缘关系的民族,从人种、文化、宗教和生活习俗上看,同西藏社会密不可分,而与印度民族毫无共同之处。历届中国政府都未承认过这条线,因此,它是非法的、无效的。英帝

中国边界问题

中国边界问题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千米,海岸线总长1.8万余千米,中国陆地与15个国家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 在中国全长约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中,将近90%已经划定。中国与14个国家接壤,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邻国最多的国家,也是边界情况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在全部14条边界中,中蒙边界是最长的一条,全长4710公里。中蒙边界在上世纪60年代初划定并勘定后,至今已进行了两次联合检查。 在剩下的10%的中外边界问题中,主要是与印度的边界纠纷。目前中印两国有“政治决心”解决边界问题,但双方的谈判和后期的勘界工作将十分艰难而漫长,甚至是马拉松式的。 中国与各邻国睦邻友好关系不断发展,陆地边界问题的解决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继60年代与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蒙古、阿富汗、朝鲜等六国签订边界条约或协定后,90年代以来,又与老挝、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签订了边界协定。1998年,中越签署两国陆地边界条约,中越两国陆地边界问题已全部解决。 中国和俄罗斯边界谈判经历40多年。1991年5月和1994年9月,中俄两国分别签署了两国边界东段和西段协定。2004年10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中俄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就两个有争议地段的边界线走向问题达成协议,从而标志着中俄之间长达4300公里边界线的走向全部确定。

冷战结束后,中亚地区出现了5个新独立的主权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国与中亚有3000多公里的边界线,其中,中哈边界为1700多公里,中吉边界约1000公里,中塔边界400多公里。由于历史、地理和民族的因素,中国与中亚各国都有发展良好关系的强烈愿望。而重视和发展与中亚各国的关系,也是中国ZF的一贯立场。中国是最早承认中亚各国独立并与之正式建交的国家之一。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之间的边界争端,是前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争议区域约占塔领土总面积的1/50。 中印陆地边界的争议领土达12.55万平方千米。中国实际控制3万多平方千米,印度实际控制9万多平方千米。虽然双方同意保持实际控制线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但就边界问题进行的谈判未取得进展。目前中国在解决与印度的边境争端问题中正继续取得进展。与印度改善关系是中国使周边出现稳定局势并制衡美印关系改善的措施。与此同时,中国还鼓励印度和伊斯兰堡采取措施降低两国间的紧张局势,中国同时还继续保持着与巴基斯坦的传统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八个国家毗邻,依次为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印度共和国。接壤边界总长5600千米,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边界线总长的1/4,是中国陆地边界最长的省区。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4万公里,加上岛屿共3.2万公里,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我国海区有500M2以上的岛屿6536个,拥有12海里领海权的海域面积37万平方公里,管辖的200海里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部分国际海底区域面积近300万平

中俄边境争端

中国与沙皇俄国边境线很长,在近代有诸多争端。最早是在是康熙年间在中国东北边境爆发的,结果是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清末沙俄占了我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方,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中国西北部七万多平方公里。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中俄《伊犁条约》。 在中国历代外交史上,没有哪一个朝代比晚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更多更频繁。从1842年8月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军舰“康华利”号上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算起,接下来是《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俄爱珲条约》……直到1915年与日本国签定的《二十一条》。几十年间,共二十多个条约。这些条约,不是赔款,就是割让土地;不是开放商埠、通商口岸,就是让外国人获取某种特权。它们都叫不平等条约。有道是:自古弱国无外交。可想而知,那时外交使节的谈判,往往有如在悬崖之间走钢丝。然而,在光绪七年七月二十五日(1882年8月19日)这一天,一个名叫曾纪泽的二等外交使臣,让骄纵蛮横的俄国人修改了由前任外交大臣崇厚与之签定的丧权辱国条约《里瓦几亚条约》,改签《中俄伊犁条约》。这样,中国就成功地从沙俄的血盆大口中夺回西北边陲的要塞之地。 1871年7月,沙皇俄国趁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侵占新疆并向东进犯之际,出兵占领了伊犁地区。清政府与之多次交涉,沙俄拒不撤兵。1875年,清政府任命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4月,左宗棠进军新疆,于1877年12月击溃阿古柏,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粉碎了英、俄两国妄图通过支持和利用阿古柏变新疆为其殖民地的阴谋。1878年6月,清政府任命崇厚为钦差大臣,赴沙皇俄国谈判收复伊犁事宜。1879年10月2日,崇厚在沙俄的胁迫下,未经清政府允许,擅自与沙俄在黑海之滨的里瓦吉亚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即《里瓦吉亚条约》)、《瑷珲专条》、《兵费及款专条》以及《陆路通商章程》。其中规定:1.俄国归还伊犁地区,中国将霍尔果斯河以西和特克斯河流域一带割让俄国,酌改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地区两国边界。2.俄商在中国蒙古地方和新疆全境免税贸易,增辟中俄陆路通商新线。3.赔偿俄国兵费和“补偿”俄民共500万银卢布(约合白银280万两)。4.增设嘉峪关、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古城等七处领事。据此,伊犁虽归还中国,但其西境、南境仍被俄占,处于北、西、南三面受敌的境地。 《交收伊犁条约》签订后,国内舆论哗然,纷纷指责崇厚卖国。清政府也认为“俄人与崇厚所议约章,流弊甚大”,拒绝批准该条约,并将崇厚革职治罪。对此,沙俄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提出抗议,一方面在中国西部边疆和沿海集结军队,炫耀武力。面对沙俄的外交压力与军事威胁,清政府不得不加强戒备,以防万一。 1880年2月19日,清廷颁发上谕,任命大理寺少卿、驻英法公使曾纪泽为出使俄国钦差大臣,希望在对俄酌量让步的基础上改订《交收伊犁条约》,挽回一部分主权。7月30日,曾纪泽及其随员抵达圣彼得堡。俄方以条约一经签订,不能更改为由,拒绝开议。几经交涉,才表示同意。8月23日,中俄双方举行首次改约会谈,曾纪泽提出交还伊犁全境,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交界仍照旧址,领事只添设嘉峪关一处,新疆贸易不能处处免税等六条“改约”意见。俄方认为这是“将从前之约全行驳了”,决定不以曾纪泽为谈判对手,另派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和布策来北京谈判,以便就近直接对清廷施加压力。清政府获悉吉尔斯和布策即将来华,“深恐大局不可收拾”,立即指示曾纪泽作出更大让步,力争在俄定议。10月2日,中俄圣彼得堡谈判复会。在此后的长期谈判中,双方就交还伊犁、赔款、喀什噶尔与塔尔巴哈台界务、通商、松花江航行、添设领事等事项进行反复交涉。俄方代表

浅析我国边境问题

浅谈中国的边境问题 摘要:边境线一直都是每个国家无法回避的责任与问题,一个国家想要安定繁荣除了科技、教育、经济。边境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数。而中国因为其国土面积和特殊的位置,所以面临的边境问题往往比其他国家复杂。从古代到现在中国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经过了太多了人的心血与建设才有了现在的文化积累和传承,但是在这安定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边境问题却越来越让人担忧。因为中国的近代史是那么的不堪回首。没有谁能够忘记那让人悲愤痛苦的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是弱小的但是那时候我们的心是强大的,我们每个华人都不会为了活着而忍辱偷生。尤其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即使死去我们也仍然要捍卫我们的领土。任何胆敢霸占分割中国领土的人都应该为此付出血的代价。 关键词:中国边境大学生 一、我国面临的边境问题 中国边境一直以来都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尽管近年来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周边各国建立有好的外交关系,但是这些并不能从根本解决边境问题,外交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各国的发展,让双方都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多的资源。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各国的利益之上的。但是双方各国如果牵扯到自己的利益之前建立的友好关系在利益

面前什么也不是,还有中国这几年来一直追求着和平的发展,却忘记了自己一泱泱大国,本应该是强大的老虎,确要做一个吃草的绵羊。所以也难怪周边的国家都想来咬一口,我想任何人看着眼前有一大叠钞票,虽然那本不是属于自己的,但是我想每个看到的人仍然会动心,仍然想要把它据为己有。但是如果钞票的旁边放着一把枪,结局就会完全不一样。从这里折射出来还是中国对于敢于挑衅中国领土完整的国家态度的不强硬,的确中国这几年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让国外的一些国家开始担心害怕,害怕中国真正的强大起来的那一天。那么那时候不管是谁都无法捍卫中国的边境。所以他们想着办法让中国不能够稳定的发展,但是我们难道就要一直看着什么也不做,这样我不知道到最后是给自己发展还是给别人发展。中国已经很久没有亮出自己的獠牙了,我相信只要自己的祖国敢于对一切让中国受到威胁的人予以反击。中国的发展会更好更快。 从钓鱼岛问题到南沙群岛,这一系列的边境问题都。中国都选择的是和谐的态度去处理这些问题,但是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骚扰和侵犯。没有谁可以做到一忍在忍,但是中国就可以,我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自己的国家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而且周边国家都是自己曾经征服过的国家,但是现在却被他们以各种根本就不是理由的理由来强夺我们的国土和资源,现在中国的国情的确不能够去承担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建国到现在我们的国家作为二战的胜利方。却在很多的方面没有做到和日们一些失败方发展的好。其实很多

中国近代领土变化

中国近代领土变化 报告人:倪子超报告时间:2012年11月28日板块:军事与外交清朝东北边界的确立: 1643年,沙俄以雅库茨克为据点,向中国黑龙江流域扩张,比较集中的有三次: 1643年-1646年波亚科夫入侵;1649年-1653年哈巴罗夫入侵;1653年-1658年斯捷潘诺夫入侵。在清朝东北边疆军民的反击下(1685年和1686年有两次雅克萨反击战),沙俄的殖民扩张受到遏制。 在清政府的要求下,中俄于1689年通过谈判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与外国订立的第一个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两国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奇河、外兴安岭至海为界。其中将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作为待议区,条约规定:乌第河一段“土地应如何分划,今尚未决,此事须待两国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查明之后,或遣专使,或用文牍,始能定之”。 为了抵制沙俄在北方蒙古地区的扩张,清政府要求与俄国谈判北部边界的划分。经两年谈判,1727年9月1日,中俄签订《不连斯奇条约》。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边界条约,由《阿巴哈依图界约》和《恰克图界约》组成。条约划定了自沙宾达巴哈至额尔古纳河上游清朝北部与俄国边界的走向。今天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的边界走向。 虽然清政府在签订《尼布楚条约》和《不连斯奇条约》时作出了让步,但这两个条约确立了近代意义上的中国东北和北部边界。 清王朝继承和恢复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疆域: 1683年,清出兵收复台湾,次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727年,清在西藏设立“驻扎西藏办事大臣”(简称“驻藏大臣”),对西藏事务实行直接管辖。 1755年至1757年,清军先后平定准噶尔,统一了西域天山以北地区;1759年又出兵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统一了西域天山以南地区。 清王朝在入关后经过百余年的努力,至此最终继承和恢复了历史上中国的大一统疆域,其中东北和北方通过与俄国签订条约,正式划定了边界。经过分区测绘,1762年形成了《乾隆内府舆图》,是为清代疆域之依据。 现存争议: 麦克马洪以南9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国、印度);钓鱼岛 琉球群岛 冲之岛(中国、日本);南沙群岛(中国、菲律宾、文莱、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鸭绿江岛屿(中国、朝鲜);乌苏里江岛屿(中国、俄罗斯);怒江西岸(中国、缅甸);黄海(中国、朝鲜、韩国);坎巨提地区(中国、巴基斯坦);天山山脉和帕米尔 阿赖山脉绵亘于中吉边境(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柯拉山到澜沧江 湄公河(中国、老挝)。

中苏边境冲突

中苏边境冲突(一) 珍宝岛远眺 1969年中苏边界出现的武装冲突及由此引起的中苏两国的紧张对峙,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中国边防部队在边界上进行的还击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这一事件战略规模之大和耗费之多,超过建国后的历次军事斗争。由于当时中国政府的努力和双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边界冲突未进一步扩大,但是由此造成的中苏两国在战略上的严重对峙,对于中国和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对外关系都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中苏边界争端的由来和公开化 中苏之间的边界问题及出现武装冲突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两国边界上的领土争议,是沙皇俄国侵略中国所造成的遗留问题。这一问题在六十年代后期激化,恰恰又是中苏由意识形态对立到国家关系的恶化所引起的后果。 中国与原苏联的边界线分东西两段,全长7300公里,是由沙皇俄国炮制的19个不平等条约强加于中国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俄国利用中国清政府的腐败和边界守备空虚,乘英法等国侵华之机,以武力入侵和外交讹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原属中国的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俄国。 俄国十月革命后,1919年7月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曾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放弃沙皇政府从中国攫取的满洲和其他地区”。不过,当时中俄边界东段的俄国一侧还处于日本军队和俄国白卫军占领之下,这一宣言中的许诺尚无兑现条件。1920年9月,在苏俄红军到达远东后苏俄政府又发表了第二次对华宣言,态度就已不如第一次对华宣言那么慷慨。 1922年苏俄政府开始对华交涉后,不再同意归还给中国任何领土,甚至连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中宣布归还的中东铁路也不肯放弃。1924年5月,以中国北京政府承认苏联在外蒙驻兵和继承帝俄时期拥有的中东铁路,苏联放弃帝俄在华特权和庚子赔款、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为交换条件,签订了《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但两国的领土问题并未解决。从二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苏联利用中国国内的混乱,又超越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占领了部分中国领土。如1929年“中东铁路事件”时,苏军占领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面积达360平方公里的抚远三角洲(黑瞎子岛)。1944年苏联又宣布将它早已控制,面积达7平方公里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在当时的外蒙古西北部和苏联交界处,苏方称为图瓦地区)并入苏联。这样,中苏边界上出现了“中俄条约线”、“苏联地图线”和“实际控制线”交错的复杂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两国根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结成了战略同盟关系,但是中苏两国在出版的地图中对于边界的画法一直存在不同之处。赫鲁晓夫刚刚上台时,出于争取中国共产党支持的需要,一度以谦恭的态度对待毛泽东,在中国东北和新疆的一些经济项目中废除中苏之间不合乎平等互利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处理边界争端的原则与实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处理边界争端的原 则与实践 朱昭华 2013-05-15 14:50:40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期 内容提要:近代遗留下来的中国边界领土争端大致可以分为“位置性边界争端”和“领土性边界争端”。针对不同的边界问题,新中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原则与办法。60年代初,国际关系的紧张与中国边疆局势的动荡促使中共领导人加快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步伐,中国相继与缅甸等6国解决了边界问题。中国政府在边界谈判过程中所贯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保障了这一时期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体现出中国领导人尽快解决边界争端的意愿。从国家长远利益来看,在中国对外战略从“一边倒”转向“两条线”的60年代,陆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为中国赢得了较为安定的边疆局势。 关键词:边界“位置性边界争端”“领土性边界争端”睦邻外交 作者简介:朱昭华,女,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中国陆地疆界为22800公里,与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14国为邻(2003年中国正式承认锡金为印度的一个邦)。此外,中国还有长达约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因而成为世界上邻国数量最多的国家。[1]12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陆地边界问题的解决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在20世

纪60年代,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铺开,中央政府针对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争端制定了一系列的处理原则和办法。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因国内外关系的紧张,西南、西北边疆局势的动荡,中国领导人开始下定决心尽快解决边界争端。1960年至1963年,中国相继与缅甸等6个国家签订边界协议,形成了新中国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第一轮高潮。从外交研究的角度看,有关中国领土争端的系统研究还比较薄弱,国外的研究仅见威斯顿《中国的边疆》、盛长涛《中国的边界条约与边境争端》、弗拉瓦尔《漫漫和平路:对中国领土争端解决的阐释》等几部著作①,中国学界对建国以来关涉我国主权冲突的研究和说明更是缺乏,在现有各种版本的当代中国外交史教材里,基本没有这方面的讨论,更谈不上细致的分析。[2]18目前,国内学者对中国陆地领土争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案问题上,仅有聂宏毅《鼎定国疆: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边界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对新中国成立至今陆地领土争端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邻国所奉行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处理领土争端的态度有着根本性影响。此外,一些文章也涉及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对边界争端的处理,如徐焰的《解放后我国处理边界冲突危机的回顾和总结》;高飞《简评中国处理领土争端的原则及理念》;关培凤、胡德坤《新中国边界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等,这些文章多偏重于政策原则的概括或史实过程的叙述。鉴于此,本文以新中国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第一轮高潮为研究对象,对中国政府在处理边界主权纠纷问题上的原则与实践作一系统的梳理与探讨。 一、近代遗留下来的边界领土争端 中国的历史疆域自秦汉统一以来,到清代,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