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解析 (1)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解析 (1)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解析 (1)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解析 (1)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例题

一、单向选择(70 题)

1、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学生学习课程的自主程度分类,课程可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C.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D.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2、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气质,三是()

A.性格

B.动机

C.兴趣

D.意志

3、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及时复习往往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因为及时复习符合艾宾

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即遗忘进程呈现出()的特点。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比较均匀

D.没有规律

4、我们说一个学生的智力好,通常是指学生在认识方面的综合能力强,其核心是()

A.记忆力

B.想象力

C.注意力

D.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5、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教育论著是()

A.《论语》

B.《学记》

C.《师说》

D.《大学》

6、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

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

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之为()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7、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C.学生和教科书

B.教师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

8、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小明学习成绩差,还经常破坏课堂纪律。学校为了保证升

学率,就把小明开除了。该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人格尊严

C.人身权

B.名誉权

D.受教育权

9、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

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

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

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

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

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的()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10、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11、教育系统最基本要素是()

A.教育媒介

B.教育内容

C.学生和老师

D.过程与活动

1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A.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B.五四以后

D.废科举,兴学校

13、反映新时期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A.《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纲要》

14、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

D.学习目标

15、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

A.教学改革和实验

C.实施素质教育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D.个性发展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早出自()

A.《诗经》

B.《学记》

C.《四书集注》

D.《论语》

17、个性心理特征中遗传色彩最浓的部分是()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18、教师工作对象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这说明教师是()

A.组织者

B.管理者

C.研究者

D.示范者

19、教师成长成熟最主要的标志是是否关注()

A.教师

B.生存

D.教材

20、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1、在师生关系上存在影响较大的两大理论流派,即“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教

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杜威

D.赞科夫

22、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

C.教育现象

B.教育价值

D.教育问题

23、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A.头脑风暴法

C.自我设计训练

B.发展思维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24、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去施教。

A.嘴

B.耳

C.心

D.眼

25、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

际发展。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26、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

A.变革

B.改革

C.变化

D.改变

27、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A.事实说服

C.直接说服

B.理论说服

D.间接说服

28、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盛行于()世纪。

A.17

B.17~18

C.18

D.18~19

2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相当于

B.不低于

C.不高于

D.无关于

30、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31、我国的教师职业就其身份特征而言,是()

A.专业人员

C.公务人员

B.国家干部

D.高级技术人员

32、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为()

A.2 年

B.3 年

C.2~3 年

D.3~5 年

33、想象主要借助于综合、()、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形成。

A.分解

C.理解

D.感觉

34、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他认为智力由7 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

那么认识环境的能力属于()

A.自知智力

B.空间智力

C.逻辑数学智力

D.身体运动智力

35、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结构论是()

A.二因素论

B.群因素论

C.智力结构三维

D.地理因素论

36、心理学可以从()

A.心理问题

B.心理过程

C.心理规律

D.心理障碍

37.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B.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

D.正确评价与错误评价

38、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在受教育时()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自主地有选择地接受各种教育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39、“教育即生活”是()提出的。

A.桑代克

B.杜威

C.赫尔巴特

D.苏霍姆林斯基

40、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运用模范人物树立典型,这是()

A.说服法

B.榜样法

D.锻炼法

41、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

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42、教育部先后于1999 年和2002 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

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

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

的心理咨询室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

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D.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

43、一名教师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44、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

称为()的具体表现。

A.高原现象

B.遗忘现象

D.回忆现象

45、科学家为了攻克科技难关而废寝忘食,这是()

A.情感

B.意志

C.性格

D.想象

46、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

A.发展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47、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

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B.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48、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席勒

C.赖因

D.杜威

49、有人大器晚成,有人侧重于理科,有人聪明早慧,这说明了人的心理发展具有()特点。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50、在师生关系上存在影响较大的两大理论流派,即“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教

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杜威

D.赞科夫

51、一些学校或教师为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背着学生检查学生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

手机短息、日记等信息。这样的行为涉嫌侵犯了学生的()

A.知情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52、教学过程包括不同阶段,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

和要求的阶段是()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53、对教师来说,直接表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作用的教学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批改

D.课外辅导

54、孔子提出的“力行而近乎仁”这一观点,反映下列哪一条德育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55、一个学生上课既能认真听讲,又能顺利地做好学习记录。这位学生最主要的注意品质特

征是()

A.范围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56、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于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

概括,这种思维形式是()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动作思维

D.语词逻辑思维

57、在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中,童年期又称为学龄初期,()又称为学龄中期。

A.少年期

B.青年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58、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应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课

程标准对于不同阶段学生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A.智力

B.价值观

C.理想

D.能力

59、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对学习有影响。下列因素中,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意志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注意力

60、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目的是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

适应性。其中,“三级”指的是()

A.学校家庭社会

C.地方学校学生

B.地方学校教师

D.国家地方学校

61、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A.道德品质

B.道德行为

C.道德形象

D.道德体验

62、在下面的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左边的纸板折叠而成。正确选项是()

63、一本书有225 页,某人第1 天看了全书的1/9,第2 天看了剩下的1/2,第三天就

该从第()页开始看。

A.100

B.101

C.125

D.126

64、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得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

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动作记忆

65、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施用累能”是指()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66、当人们表达开阔视野、等高望远的意境时,常常会引用著名诗篇《登鹳雀楼》中的两句

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67、ABCDEF 六人参加一场决赛,赛前三人猜测。甲:冠军不是A,就是B;乙:冠军是

C 或D;丙:DEF 绝不可能是冠军。赛后发现他们三个人的猜测只有一

个是正确的,那么()是冠军?

A.A 是冠军

B.B 是冠军

C.C 是冠军

D.D 是冠军

6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

A.环境

C.教育

B.遗传

D.社会活动

69、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时间为()

A.1880 年

B.1879 年

C.1876 年

D.1869 年

70、“教学又法,但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

++++++++++++++++++++++++++++++++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B【解析】必修课是根据培养目标,为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学生必须修读

的课程。选修课是指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读的课程。学生学习课程的自主程度

是划分这两种课程的依据之一。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对课程分类的理解和把握。★★★

【错因分析】课程分类混淆。

2、A【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有能力、气质和性格。动机、兴趣和意志属于心

理过程。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分类的掌握情况。★★★★★【错因分析】考生没有理解各种心理过程以及心理状态的。

3、A【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

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

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遗忘规律的掌握情况。★★★★★

【错因分析】考生没有对重要内容进行识记。

4、D【解析】认识方面的综合能力即一般能力,它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

出来的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

括能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一般能力的相关知识掌握。★★★★【错因分析】考生对一般能力的内涵没有掌握。资料来源:考教师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0f12533206.html,

5、B【解析】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

点。

【命题立意】考查对《学记》中教育理念的识记。★★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准确。

6、D【解析】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

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命题立意】考查对几种教学评价方式的掌握及区分。★★

【错因分析】概念掌握不准确。

7、A【解析】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活动相关因素的掌握。★★★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

8、D【解析】该学校剥夺了学生上学的权利,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法规的掌握情况。★★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

9、A【解析】焦虑症的表现是:(1)情绪方面:紧张不安,忧心忡忡。(2)注意

和行为方面:注意力集中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做过度反应、难易作出决

定。(3)躯体症状方面:心跳加快,过度出汗等。对照小敏的症状,即可知符合

焦虑症的表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情况。★★10、C【解析】说服教育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

服的方式,第二类是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

【命题立意】考查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错因分析】略。

11、C【解析】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最基本要素,研究教师与学生及其相

互关系是教育学的重中之重。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错因分析】教育媒介也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但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

基本的要素。

12、D【解析】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命题立意】考查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牢固。

13、A【解析】1999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

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

基本精神。

【命题立意】考查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错因分析】略。

14、B【解析】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

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学习策略的理解。★★

【错因分析】考生对相关概念没有掌握。

15、B【解析】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课程改革的意义。★★

【错因分析】本题易误选C。教学改革只有先解决课程的问题,才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16、B【解析】《论语》中最先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启发”

一词即由此而来。

【命题立意】考查对古代教育著作中重要思想的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要注意区分《学记》和《论语》中教育思想的异同。

17、C【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性格和气质三个成分,其中气质是遗传色

彩最为浓重的部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个性心理特征包含的成分,及各个成分的特点。★★★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B。能力受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两方面的影响。其遗传

色彩不如气质浓重。

18、C【解析】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

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

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的职业角色。★★

【错因分析】对教师的各种职业角色理解不透彻。

19、C【解析】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其中教

师进入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熟的最主要标志。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师成长的阶段。★★★★

【错因分析】对三个阶段的特点记忆不清。

20、C【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

的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品德的心理结构。★★★★

【错因分析】对品德的各个心理结构的实质没有理解。

21、A【解析】教师中心论的代表者是赫尔巴特,儿童中心论的代表者是杜威。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属于教育学部分常考题。

★★★★

【错因分析】知识点记忆不全面。

22、D【解析】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

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学及其发展。★★

【错因分析】教育学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23、A【解析】题干是对头脑风暴法的解释。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错因分析】考生没能深入理解概念,因此就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

24、C【解析】新课程背景下的课题教学要求教师用心教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发展。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教学的维度。★★★★

【错因分析】略。

25、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

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

发展。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

【错因分析】略。

26、C【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新课程知识。★★★

【错因分析】略。

27、C【解析】说服教育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

服的方式,第二类是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

【命题立意】考查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错因分析】略。

28、D【解析】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是17 世纪,

盛行于18~19 世纪,衰落于20 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学的历史。★★★

【错因分析】略。

29、B【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规定。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律法规中关于教师的内容。★★

【错因分析】略。

30、B【解析】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题干是对这一概念的阐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基本概念的了解情况。

【错因分析】考生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定义。

31、A【解析】就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的,教师应作为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

员,必须具备专门的资格,符合特定的要求: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具备相

应的专业知识;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如语言能力、身体

状况

等,同时教师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些都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

要求。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我国教师职业的身份特征。★★★★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 和D,教师虽然可以是公职人员但不是公务人员,

也不都是高级技术人员。

32、D【解析】聘任或任命教师的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规相关内容。★★

【错因分析】略。

33、B【解析】个体通过夸张日常形象而形成创造性形象,故而夸张是想象的形成

方式。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想象的形成方式。★★

【错因分析】略。

34、B【解析】空间智力强的人队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

性很高,空间智力可以划

分为形象的空间智力和抽象的空间智力两种能力。由此可知对环境的认识应属于空间智力。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这个理论比较重要,考

生应该了解掌握。

【错因分析】考生对这个理论里面包括的7 种智力成分的本质没有了解和掌握。

35、A【解析】斯皮尔曼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一般因素和特殊

因素两个部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智力理论。★★★

【错因分析】对于几种智力理论记忆不准确。

36、B【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两部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属于心理学部分常考题。★★★★

【错因分析】略。

37、C【解析】从教学评价的功能分,有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之分。配置性评

价指摸清学生个别差异,以安排教学的评价。诊断性评价指诊断学生成绩的评价。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评价的分类。★★★

【错因分析】对评价的分类标准不熟悉。

38.D【解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命题立意】考查学生的主体地位。★★★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B,学生并不能自主地选择接受各种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

带有强制性。

39.B【解析】杜威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命题立意】考查杜威的教育思想。★★★

【错因分析】对几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掌握不充分。

40.B【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德育的方法。★★★

【错因分析】对几种德育方法的内涵区分不明确,需理解性记忆。41、A【解析】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

求得多种答案。学生没有受到功能固着的影响,是因为他们的思路向着砖头各种

可能用途的方向扩散,因此得到很多不同的答案。所以,这种思维方式属于发散

思维。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各种思维类型概念的掌握,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错因分析】考生对思维的各种类型,以及相应的概念掌握不牢。42、C【解析】《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中的相关内容。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文件的了解情况。★★【错因分析】考生没有掌握文件中的重要知识点。

43、A【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无需一直努力、不

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心理学中注意的类型。

【错因分析】混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概念。

44、C【解析】题干是对舌尖现象的描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记忆这部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错因分析】考生对一些小的、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点掌握不牢。

45、B【解析】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

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意志本质的理解。

【错因分析】考生对四个选项对应的概念没有掌握。

46、D【解析】德育的社会功能指的是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

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

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命题立意】考查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的涵义。★★★

【错因分析】对德育的各个功能的内涵理解不透彻。

47、【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

属性的反映。“入口”读成“八口”,是对“入”字的个别部分感知有误,因此,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不成熟。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感知觉的深入理解。★★★★

【错因分析】理解不够透彻,不能将概念联系实际。

48、D【解析】赫尔巴特、席勒、赖因属于传统教育学派,杜威是现代教育学派的

代表人物。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基础知识的掌握。★★

【错因分析】略。

49、D【解析】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

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往往千差万别,这就

是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不平衡性,不平衡性的主要表现是关键期。50、A【解析】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卢梭、杜威是“儿童中心

论”的代表人物。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的识记。★★★

【错因分析】略。

51、C【解析】教师背着学生检查学生的私人物品,属于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行为。

【命题立意】考查对学生权利的理解和掌握。★★

【错因分析】教育法规知识欠缺或混淆。

52、D【解析】检查知识是指教师通过作业、提问、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

进行考查的过程。检验知识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

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命题立意】考查对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的掌握情况。★★★

【错因分析】知识点混淆。

53、B【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现,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上课的意义的掌握。★★★

【错因分析】知识点识记不准确。

54、C【解析】“力行而近乎仁”的意思是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

就不远了。它所反映的就是执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的一些教育理念的理解。★★★★【错因分析】对中国古代的语言理解不准确。

55、C【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

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注意品质的掌握。★★★★

【错因分析】考生不能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活例子。

56、A【解析】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答案

-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精品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 答 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能够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 基础是()。 A.机械力学 B.地质学和胚胎学 C.天文学和数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 3.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外因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 C.外因经过内因而起作用 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5.实际工作生活中,凡事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是()。 A.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C.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D.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6.当前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也使中国面临巨大挑战。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双方能够依据一定条件转化 C.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D.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7.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历史人物 D.生产方式

8.()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新青年》创刊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五四运动 D.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9.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实事求是 D.独立自主 10.建国后的社会改造中,共产党人用()的方式顺利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 A.和平赎买 B.生产合作化 C.互助合作 D.强制划归国有 11.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C.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12.毛泽东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是在()。

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必考50个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汇总

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必考50个教育理论基础 知识汇总 【1】教育: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教育促进人的先天素质得到发展,使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功能,其主要表现有三点: 1教育促进人的先天因素得到发展,使心理生理素质得以呈现 2教育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 3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 【3】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认识自然的一部分要顺应自然地发展原则 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原则、方法 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4】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属性 1历史性2永恒性3相对独立性 【5】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2独立形态阶段3马克思主义教育阶段4现代教育理论发展阶段 【6】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那些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中青年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资源分配机会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 4教育的多元化。包括教育资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总结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总结 教育学总结绪论教育学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教育学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学研究内容: 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论语》一书汇集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伦理、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夫人教育思想寓于他的政治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寓教于乐)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礼记.学记》乐正克著(孟子的学生)化地成俗,其必由学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又名《雄辩术原理》,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1623 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提出把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1632 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 1 / 12

高度地评价了教师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这些主张在推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面起了开创性作用。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1762 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儿童应自然地发展)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 该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儿童生长与教育的关系的教育研究新领域,提升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1776-1778 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之一。 著作《康德论教育》 1806 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内容: 强调教师的作用: 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861 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出版。 斯宾塞是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他提出的教育任务是为完善生活做准备。 1901 年,德国的梅伊曼提出了实验教育学。

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1、大教学论 2、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五经、四书 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班级授课制京师同文馆 6、癸卯学制 7、理论性和应用性 8、强制教育 9、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10、教学活动11、辅助形式12、课外辅导成绩考核13、通过各科教学14、课程计划1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16、③17、①18、②19、①20、①21、①22、①23、③24、①25、④26、①27、③28、①29、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30、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31、答:(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32、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33、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5、()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编

新课程改革 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教育学 是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全民多现身+全信科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3.简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a.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d.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c.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d.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 c.文字的产生 d.国家机器的产生 5.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现代学制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教育学发展阶段:萌芽、独立、多元化、现代化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学校即教育、从做中学五步探究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6.简述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a.教育学研究问题领域的扩大 b.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c.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d.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e.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f.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7.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e.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f.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不起决定作用。 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e.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 9.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点集锦教育理论公共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点集锦 - 教育理论公共基础 知识 小编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学科专业知识备考][面试技巧]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

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贵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2016年贵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模 拟试题 欢迎来到,中公是门户网站,提供历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2016年各省份教师招聘考试已陆续开始,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战考试,中公小编整理了《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祝所有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一、单选题 1.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 2.按照的标准,智力的最低应是( )。

3.“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 B. C.意义学习 D. 4.发现学习是属于( )。 A.以学生为中心的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5.中的可分为、和( )。 A.计划策略 B.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6.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 A. 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 7.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 )。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8.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 (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9.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10.新课程把看是( )。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11.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复习资料(教育学)一 第一部分教育学填空选择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0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10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03、人们都认为,教育是(与人的发展)紧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以(教育影响)为中介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104、.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学的产生)。学校教育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105、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106、各国教育制度形成了(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三种不同的学制类型。(双轨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单轨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类型。 107、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20世纪初),(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正式的学制(癸卯学制)[即《秦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一直使用到建国,是中国近代史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108、19世纪末,欧美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至(九年或九年以上)。109、(科举制度)形成于(隋唐以后),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考试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10、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埃及、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典型特征是(“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111、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特征。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12、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三个层次。 113、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现代教育学校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114、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确立终身教育体系,要求构建(学习化社会)。 115、在我国,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战国后期出现的(《学记》)。 116、古代西方的教育思想要溯源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古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117、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又称为(产婆术),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柏拉图)是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思想集中体现在(《理想国》)中,为近代资本主义教育提供了雏形。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观点,他提倡的(和谐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编

教育学部分 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注:这里第三点紫色部分书上写的是“教育措施”最多出填空。) 3、教育的起源 a.教育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b.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c.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三种起源要知道哪三种把人物对应上。一般选择或简答)。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 人物:伊拉斯谟、莫尔、蒙田和培根

其特征1、人本主义; 2、古典主义; 3、世俗性; 4、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 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1、教育终身化 (一般是简答、案例分析)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 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 (名词解释) 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 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 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

b.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 c. 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1苏格拉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倡“与学习 与游戏”的人,重视早期教育; 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终 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强调注重人在 教育中的发展,主张分阶段教 育,提倡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4、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1、教育学学科的诞生:夸美纽斯《大教 学论》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 教育学》(选择) 3、教育学的发展 a.马克思教育学的发展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于国民制度》,加 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科《论共产 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 文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09—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二) 单项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D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C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D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2006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D)。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B)。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B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p; C.怀特海p; 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C )。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

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 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癸卯学制》是首次得以实现的现代学制系统,其指导思想是()。 A、废科举,兴学校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答案】C 【解析】壬寅学制为我国首次提出的现代学制,《癸卯学制》是首次得以实现的现代学制系统,其指导思想是洋务教育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故选C。 2、新课改强调学习评价要淡化甄别,重视()。 A、选拔 B、评优 C、发展 D、检查 【答案】C 【解析】新课改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要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故选C。 3、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属于遗忘原因的()。 A、衰退说 B、压抑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答案】C 【解析】提干中描述的现象又称“舌尖现象”。根据提取失败说,我们之所以对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故选C。

4、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对同一函数公式展示了多种题目形式与解题过程,这属于()。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概括教学 D、变式教学 【答案】D 【解析】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对同一函数公式展示了多种题目形式与解题过程,目的是呈现该函数公式的多重应用形式,突出此类题目的共同特征,方便学生对这一类题目核心特征的了解。此属于变式教学。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故选D。 5、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的要素有()。 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B、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D、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 【答案】C 【解析】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五个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故选C。 6、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是()。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现代教育 【答案】C 【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专门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故选C。 7、对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经()批准。 A、未成年人原所在学校 B、未成年人父母 C、教育行政部门

2019年教师招聘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

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分两小题,第1题每空一分,第2题每空2分共22分。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①,以提高②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③和④ 为重点,造就⑤、⑥、⑦、⑧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⑨和⑩。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是:①②③④ ⑤⑥。 一、1、①、党的教育方针②、国民素质③、创新精神④、实践能力⑤、有理想⑥、有道德⑦、有文化⑧、有纪律⑨、建设者⑩接班人。 2、①课程功能;②课程结构;③课程内容;④课程实施;⑤课程评 价;⑥课程管理。 二、 1、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谈你是如何参与校本教研的。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有计划、系统的研究 活动,解决课程中的多层次问题,促进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基 础教育事业的兴盛。 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1、教师反思 2、同伴互助 3、专业引领

三者关系: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充分的发挥自我反思、同班互助、专业引领三者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才能有效地促成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 从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来谈。一是教师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二是教师要有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三是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的专业态度都得到发展。 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教学研究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注: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 2、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2、(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 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是()。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答案】C 【解析】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随着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故选C。 2、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指的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B、感性和理性相结合 C、认识和行动相结合 D、知识和能力相结合 【答案】C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要求在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中既重视系统的理论教育,又注重组织学生的行为实践,使学生具有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体现的即是认识和行动相结合。故选C。 3、“充分地开发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综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全民教育思想 B、终身教育思想 C、特殊教育思想 D、精英教育思想 【答案】B

【解析】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它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故选B。 4、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A、均衡性、发展性、互补性 B、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C、针对性、发展性、综合性 D、针对性、整合性、自主性 【答案】B 【解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养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故选B。 5、以下教学模式和倡导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A、范例教学——瓦根舍因 B、发现式教学——布卢姆 C、最优化教学——巴班斯基 D、程序教学——斯金纳 【答案】B 【解析】发现式教学的倡导者是布鲁纳。其他选项均正确。故选B。 6、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首先确立起()。 A、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B、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稳定的教学秩序观念 【答案】A 【解析】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故选A。 7、素质教育强调“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这说明素质教育()。 A、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B、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C、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答案】B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素质教育的内涵,题干中反映的是素质教育不是为了选拔,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故选

个教师招聘综合知识之必考知识点

个教师招聘综合知识之必考知识点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100个教育综合知识之必考知识点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着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着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着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史上最全)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第一部分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 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1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2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3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打印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是(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辞、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是(教区学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