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

生态

生态
生态

1. 什么是生物群落?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种物种种群的集合。在这个定义中,首先强调了时间概念,其次是空间概念。

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是①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②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④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⑥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⑦具有边界特征;

⑧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2.什么是群落交错区,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群落交错区(ecotone)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国度区域。其主要特征有①它是多种要素的联合作用和转换区,各要素相互作用强烈,生物多样性较高;②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对外力阻抗相对较低,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可能性很小;③生态环境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

3.何谓生活型,如何编制一个地区的生活型谱?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相似。

编制一个地区的生活型谱,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在同一类生活型中,常常包括了再分类系统上地位不同的许多种,因为不论各种植物在系统分类上的位置如何,只要它们对某一类环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并在外貌上具有相似的特征,它们就都属于同一类生活型。

4.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主要是生物因素。生物群落结构总体上是对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但在其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作用最大的是竞争与捕食。物种之间的竞争,对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分布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群落结构;捕食对次年工程生物群落结构的作用,视捕食者是泛化种还是特异种而异。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中其次是干扰,近代多数生态学家认为干扰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态现象,它引起群落的非平衡特性,强调了干扰在形成群落结构和动态中的作用,中度的干扰能够维持高水平的多样性。

此外,空间异质性和岛屿也能影响群落结构。群落的环境不是均匀一致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加多样的小生境,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岛屿大小以及距离大陆的远近,都会影响物种多样性,进而影响群落的结构。

5.Raunkiaer频度定律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个定律说明: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中,属于A级频度的种类占大多数,B、C 和D级频度的种类较少,E级频度的植物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其数目也较多,所以占有的比例也较高。

这个定律基本适合于任何稳定性较高而种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群落的均匀性与A级和E 级的大小成正比,E级越高,群路均匀性越大,如若B、C、D级的比例增高时,说明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一般情况下,暗示着植被分化和演替的趋势。

6.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其生态意义是什么?

植物种类组成在空间上的配置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那么不同植物种类的生命活动在时间上的差异,就导致了结构部分在时间上的相互更替,形成了群落的时间结构。在某一时期,某些植物种类在群落生命活动中起主要作用,而在另一时期,则是另一些植物种类在群落生命活动中起作用。如在早春开花的植物,在早春来临时开始萌发、开花、结实,到了夏季其生活周期已经结束,而另一些植物种类则达到生命活动高峰。可见,群落的时间格局与组成,会随着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在生境利用方面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达到了对时间因素的充分利用。

7.重要的群落多样性指数有哪些,如何估计?

多样性指数是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综合指标,主要有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 ①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是基于在一个无线大小的群落中,随机抽取两个个体,它们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是多少这样的假设而推导出来,用公式表示为: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种的概率。假设种i 的个体数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例Pi ,那么,随机取种i 两个个体的联合概率为2i P 。如果我们将群落中全部种的概率合起来,就能得到辛普森指数D ,即∑=-=S i i

P D 121。

香农-威纳指数是用来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高,多样性也就越高,计算公式为i S

i i P P H 21log ∑=-=。香农-威纳指数包含两个因素:其一是种类数目,其

二是种类中个体分配上的均匀性。

层次(cén ɡ cì):

系统在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等级秩序。具有多样性,可按物质的质量、能量、运动状态、空间尺度、时间顺序、组织化程度等多种标准划分。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既有共同的规律,又各有特殊规律。

层片(synusia )

植物群落结构的一种基本单位,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在植物群落垂直属次划分中,同一层植物常由若干生态要求上很不相同的种组成。例如,乔木层中有乔木和靠乔木支持的同等高度的藤本植物。因此,层片的划分在群落结构研究中常比层次划分更有价值。苏卡乔夫(B.Cyкачeв)认为:层片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这些种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特别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小环境,这种小环境构成植物环境的一部分。

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在演替过程中,演替前期的群落为演替后期的群落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最后达到顶极群落。

在原生裸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称原生演替,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演替称次生演替。 演替 - 初生演替

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了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称为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又称为初生演替。原生演替在水体环境和陆地环境中都有可能发生。原生演替发生在原生裸地上。

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次生演替发生在

次生裸地上。次生演替植被破换,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次生演替的先锋植物一般为蒲

公英。

中文名称:进展演替

英文名称:progressive succession

定义:植物个体数量增多、群落结构复杂化、群落生产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演替顶级就是这样的一个群落,它们的种类在综合彼此之间发展起来的环境中很好地互相适合;它们能够在群落内繁殖而且能排除新的种类,特别是可能成为优势种的种类在群落内的定居。也就是说,演替顶级是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 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冰川和海上浮冰层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温度升高将延长生长期,减少霜冻,二氧化碳的"肥料效应"会增强光合作用,对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但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害增多和海水侵蚀等也将造成农业减产。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也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生物多样性:物种将大量死亡。北极熊和北极的其他动物将会像珊瑚礁水域的鱼一样成为主要受害者。?珊瑚礁、红树林、极地、高山生态系统、热带雨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受损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海平面上升最

2020年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试题与答案-(1932)

2020 年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试题及答案 单选 1.我国首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在()。( 1.0 分)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九大 我的答案: A √答对 2.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是()。( 1.0 分) A.生态科技 B.能源类型 C.市场 D.资本 我的答案: A ×答错 3.2016 年 12 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1.0 分) 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 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 单》 我的答案: A √答对 4.()是环境权的核心,是指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水权、清洁空气 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 1.0 分) A.环境资源使用权 B.环境状况知情权 C.环境参与权 D.环境侵害请求权 我的答案: A √答对 5.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 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 来发展。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 1.0 分) A.发展 B.全球 C.公众参与

D.环境道德 我的答案: A ×答错 6.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 1.0 分) A.《封闭圈》 B.《增长的极限》 C.《只有一个地球》 D.《寂静的春天》 我的答案: D √答对 7.2018 年 10 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发布的《全球升温 1.5 ℃特别报告》指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达到 1.5 ℃。( 1.0 分) A.2025 年 B.2030 年 C.2035 年 D.2050 年 我的答案: B √答对 8.()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1.0 分) A.游牧文明

生态学试题与答案(最后)

生态学单选 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 A.理论生态学 B.草原生态学 C.环境生态学 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于生态学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B) A.特种结构、时空结构 B.特种结构环境结构 C.特种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D.营养结构、生物结构 3.种群波动的密度调节主要为(A) A.种间调节、食物调节 B.种内调节、食物调节 C.种间调节、种内调节 D.环境调节、食物调节 4.群落演替换主要原因是:(B) 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外因演替、内因演替 C.外因演替、原生演替 D.内因演替、次生演替 5.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 A.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B.养分生态型、温度生态型 C.植物生态型、生物生态型、微生物生态型 D.环境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6.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化学循环可分为:(D) A.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 B.生物小循环、沉积型循环 C.气象型循环、地质大循环 D.沉积型循环、气象型循环 7.根据污染的环境,可分为的类型是:(D) A.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 B.大气污染、水域污染、重金属污染 C.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D.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土壤污染 8.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B) A.生物小循环和气相型循环 B.微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C.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9.下列关于生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种以上的分类 B.是生理生态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C.长期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 D.郑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区分 10.生物各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阶段内,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值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称为某生物或某发育阶段的(A) A.活动积温 B.有效积温 C.积温 D.热量 11.在全日照下生长,但也能忍受适度的荫蔽,这种植物称为(C) A.阴性植物 B.阳性植物 C.耐阴植物 D.中日照植物 12.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B) A.生态因子 B.生存因子 C.资源因子 D.气候因子 13.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A) A.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B.发生演替、内因发生演替和外因生态演替 C.快速演替、长期演替和世纪演替 D.自养性演替和异养型演替 14.生物生态适应对策中,r-对策者(C) A.生活期长 B.个体大 C.通常占据临时性生境 D.生殖耗费少 15.生物种所具有的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能力称为(B) A.遗传力 B.繁殖力 C.配合力 D.增长力 16.种群在实际条件下,出生率随种群大小、组成和生存条件不同而变化,称为(B) A.生理出生率 B.生态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绝对出生率 17.人工栽培生物种群在空间分布多属于(C)

浅论当今社会生态在新媒体作用下的全面变革

浅论当今社会生态在新媒体作用下的全面变革 麦克卢汉在他的著作《理解媒介》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媒介改变世界的图景。他所提出的媒介即讯息这个理论,意在表明我们要发掘潜藏在媒介中的巨大能量——对社会结构、组织甚至心理的完全改变的能量。麦克卢汉表示:“任何媒介施加的最强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人的关系与活动,使其形态规模和速度发生变化。”作为人的延伸,媒介是人应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的适应机制,而媒介对社会的反作用往往又加剧了这种复杂状况。以至于到了电子社会,电子媒介彻底将人类的神经系统延伸出来,我们可以实实在在的“感知到”我们的身边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它替我们感知,而且我们还受其控制。所以研究媒介本身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麦克卢汉写作本书的1964年,电力社会(麦克卢汉想表达的实为电子社会)刚刚形成雏形,但他准确预见到了未来人类社会的总趋势——在多元媒介影响下麻木且自我截除的人类将对外扩张逐渐转为逐渐的内爆收缩,最终形成一个内敛的,原有资源极大整合互通的社会。这就是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研究媒介得出的结论。今天,电子社会以高度成熟,麦克卢汉所形容的新型媒介已然出现。所以我们结合麦克卢汉的理论,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研究社会生态正发生的全面变革,重新审视新媒体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生态是人与社会系统各要素在环境中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状态。新媒体的发展,重新分配了社会地位,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动员,广泛联系了社会各群体。当然,在这里新媒体就不能再被看做几种数字或网络技术的综合或简单地理解为全媒体的概念,它更多的是按照麦克卢汉的理解,是人神经系统的延伸,一个内涵丰富的讯息。所以,新媒体作为一种讯息对于传统社会生态的变革会大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印刷文化将延续升级,印刷文明将逐渐消亡,人的意识状态将发生转变。 自15世纪古登堡发明西方活字印刷术后,人类就经历了大约四个世纪的印刷时代。印刷术在西方产生出来的极大作用是促使了拼音文字的广泛转播。拼音文字和印刷术一起构建了印刷文明。拼音文字是麦克卢汉所推崇的极大改变了人类思维结构的媒介:麦克卢汉提出:“唯有使用拼音文字的文化,才掌握了作为心理和社会组织普遍形式的、连续性的线性序列。将各种经验分解为整齐划一的单位,以产生更快的行动和形态变化(应用知识)。……拼音字母使一切情景一致,以实现转换和控制。”而拼音字母在印刷中的有序的排列和产生的逻辑意义带动了整个西方文明走向齿轮和符号所组成的的工业时代。对此,麦克卢汉评论道:“从社会角度看,印刷术这种人的延伸产生了民族主义、工业主义、庞大的市场、识字和教育的普及。因为印刷品表现出可重复的、准确的形象,这就激励人们去创造延伸社会能量的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黄军,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近几百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也随之产生了很多新的环境问题,影响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如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冻土融化、冰湖封冻期缩减、陆地面积减少、中高纬生长季节的延长、动植物生长范围向南北两极和高海拔地区延伸、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 关键词: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锐减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Ecosystem Huang Ju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bstract:The global climate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 over the centuries, which features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ming triggers a lo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decrease in bio-diversity, sea level rising, frozen earth melting, the period of freezing lake shortening, the shrinking of the land, growing time of the middle-high altitude prolonging, the scope of the animal and plant extending from the pole to high altitude, and the anthesis advancing. Therefore, the global warming has affected a variety of aspects of the bio-system. Key words:Global warming; green-house effect; eco-environment; loss of biodiversity 1 引言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专家预估:未来50-100年全球和我国的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我国气候的变暖趋势

专家解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专家解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9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专家表示,这个方案是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部署,改革要遵循“六个坚持”,搭建好基础性制度框架,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 专家指出,要坚持正确方向,首先需要有正确的生态环保理念作为指导。比如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等等。 对于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说:“自然资源资产具有公有性质,湖泊、山川、空气和水,都是大自然的赐予,属于全民所有。有了产权公有这个前提,就可以建立起一个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交易制度。” “实施生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不仅可以使自然资源成为有偿使用的资源,还可以使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发挥作用,实现生态财富的增殖。”张孝德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谷树忠认为,自然资源资产受到重视,是因为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资源浪费、破坏、流失严重,所以重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自然资源问题,就要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调整,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核算。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

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强调,“要特别防止和遏制城镇污染向农村扩散。” 李佐军提出,一是把统筹城乡环保作为统筹城乡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把农村的环保指标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三是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在农村大量兴建固废与污水无害处理设施;四是创建企业清洁生产激励机制;五是增加农村群众在环境管理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专家介绍,“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都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遵循。 “目前,对破坏生态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明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这就是具体的约束措施,将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产生很大约束力,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近期已经施行,明确提出对官员损害生态环境的责任“终身追究”,构成了各级党政领导者的生态环保“责任清单”。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认为,制定“责任清单”,实现精准追责,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对领导干部的环保工作泛泛要求、笼统评议、法不责众的问责机制。 夏光认为,“责任清单”不但可以用来对党政干部进行环保追责,也可以作为各级党组织提拔使用干部的参考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责任清单”也是对各级党政干部的一种激励机制。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确立的理念、遵循的原则,都需要具体的制度予以贯彻实施: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

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1.有时空概念的复杂的大系统 通常与一定的空间相联系,以生物为主体,呈网络式的多维空间结构的复杂系统。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由多要素、多变量构成的系统,而且不同变量及其不同的组合,以及这种不同组合在一定变量动态之中,又构成了很多亚系统。 2.有一定的负荷力 生态系统负荷力(carring capacity)是涉及用户数量和每个使用者强度的二维概念。在实践中可将有益生物种群保护在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数量,此时,种群繁殖速率最快。对环境保护工作而言,在人类生存和生态系统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容纳污染物要与环境容量(environmental capacity)相匹配。任何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越大,可接纳的污物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应该强调指出,生态系统纳污量不是无限的。污染物的排放必须与环境容量相适应。 3.有明确功能和功益服务性能 生态系统不是生物分类学单元,而是个功能单元。首先是能量的流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植物体内,然后再转给其他动物,这样营养就从一个取食类群转移到另一个取食类群,最后由分解者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其次,在生态系统内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复杂而有序的物质交换,这种交换是周而复始和不断地进行着,对生态系统起着深刻的影响。自然界元素运动的人为改变,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后果。生态系统在进行多种过程中为人类提供粮食、药物、农业原料、并提供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形成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 4.有自维持、自调控功能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不断有物质和能量的进入和输出。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其环境条件是经过长期进化适应,逐渐建立了相互协调的关系。生态系统自调控(self regulation)机能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是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控,这是在有限空间内比较普遍存在的种群变动规律。其次是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多出现于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常有食物链关系。第三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的调控。生物经常不断地从所在的生境中摄取所需的物质,生境亦需要对其输出进行及时的补偿,两者进行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供需调控。 生态系统调控功能主要靠反馈(feedback)来完成。反馈可分为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和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前者是系统中的部分输出,通过一定线路而又变成输入,起促进和加强的作用;后者则倾向于削弱和减低其作用。负反馈对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是不可缺少的。正、负反馈相互作用和转化,从而保证了生态系统达到一定的稳态。 5.有动态的、生命的特征 生态系统也和自然界许多事物一样,具有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生态系统可分为幼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表现出鲜明的历史性特点,从而具有生态系统自身特有的整体演变规律。换言之,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具有鲜明的未来性。生态系统这一特性为预测未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6.有健康、可持续发展特性 自然生态系统是在数十亿万年中发展起来的整体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生存环境,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活动已损害了生态系统健康。为此,加强生态系统管理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关于生态幅、生态位和生境

关于生态幅、生态位和生境 生态幅:一种生物对每一个环境因素都要求有适宜的量,过多或不足都会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乃至死亡,这种生物对每一个因素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又称小生境或是生态龛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 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生境是指生态学中环境的概念,生境又称栖息地。生境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综合形成的,而描述一个生物群落的生境时通常只包括非生物的环境。 生态幅、生态位和生境概念上很接近,但是又不通,要注意区分。生态位是对种群生活环境的总体评价,生态幅是生物体对单一环境因素的耐受范围。生境一词也不同于生态位,生态位更强调物种在群落内的功能作用。美国E.P.奥德姆曾将生境比作生物的“住址”,而将生态位比作生物的“职业”。R.H.惠特克则指出,生境指物种能够生存的环境范围,侧重于生物分布;而生态位则指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侧重于生物功能。群落生境(其同义词为栖息地)只是生态位这个概念的一部分。生态位的含义远不止是“生活空间”(温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它是生物生存的依据)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物种在其群落生境中的功能作用,而且它带有构成群落生境的自然因素所留下的烙印。它是一个物种为求生存而所需的广义“资源”。例如:蝙蝠需要在某地夜间捕食蚊子。这里面某地的自然因素(例如空气质量,其他关系到蝙蝠栖息地的因素),蝙蝠夜间运动的可行性,蚊子都是蝙蝠的生态位的一部分。一个物种只能占有一个生态位。

(广告传媒)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

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 邵培仁(2003-07-17) 观念是思想的结晶,行动的向导。媒介生态观念是当代媒介生态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建立人—媒介—社会系统的和谐关系和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而作出的新的认识和理性思考。确立正确的媒介生态观念,对于迎接市场经济的考验,与西方媒介巨人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化解媒介生态危机,正确而科学地管理媒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媒介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媒介生态整体观 媒介生态整体观是人类面对媒介残酷竞争、信息生态恶化挑战的最佳对策和生存智慧。在信息社会里,人与人的交往日益密切,媒介与社会的互动更加频繁,对此媒介生态整体观不仅主张充分考虑媒介系统与外部世界复杂的有机联系,而且强调重视媒介经营管理中由各种要素和资源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就是说,不论是从传播的角度还是从管理的角度,媒介生态学所要研究的都不只是支撑传播活动的几种要素(如信息、媒介、受众)和某些重要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而是要研究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生态系统。 这种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体观,要求研究者和管理者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何种矛盾,都要从媒介与环境的整体特点和全局关系出发考虑问题或提出对策,而不只是局限于传播或管理中的单个问题或矛盾本身。对于信息传播和媒介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来说,若割断它与其他要素、资源和社会环境的复杂联系而孤立地加以分析和处理,通常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为被割断联系的游离整体的孤立的要素或问题是无法认识、无法把握、无法支配的。 不仅处理传播和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要有整体观,制定媒介发展战略也要有整体观。科学协调多元管理要素,合理配置各种媒介资源,制定卓越的媒介发展战略,以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许多媒介领导者都试图达到的目标。在以往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见到:有的媒介忙于向外拓展,而忽视本地资源的开发;有的媒介急于多角发展,而误了新闻传播的主业;有的主管部门随意组合媒介集团,结果貌合神离、形不成一个拳头;有的媒介缺乏主见、见异思迁,结果顾此失彼,收效甚微。这些都是缺乏媒介生态整体观念的表现。正确

绿色变革视角下的生态文化理论及其研究

绿色变革视角下的生态文化理论及其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29T16:27:43.307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9月作者:张燕[导读] 生态文化理论和绿色变革存在着高度统一性,要研究生态文化理论,可以结合绿色变革视角下的深绿、红绿以及浅绿来理解生态文化理论。 河北省宁晋县文化馆 055550 摘要:生态文化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过程中,所挖掘的文化体系、文明体系以及相关元素,这种文化已经超出了现代工业文明。所以,生态文化理论和绿色变革存在着高度统一性,要研究生态文化理论,可以结合绿色变革视角下的深绿、红绿以及浅绿来理解生态文化理论。 关键词:绿色变革;生态文化理论;深绿;浅绿;红绿 前言 生态文化理论属于一门重要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不断研究与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成熟,且受到广泛认可。绿色变革视角下的生态文化理论,是由深绿、浅绿以及红绿所构成的三维框架,为了研究和探讨这一理论,有必要深入了解生态文化的内涵,以及深绿、浅绿和红绿生态文化理论。 1 生态文化内涵 所谓生态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高于或者区别于现代工业文明,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文明体系、文化体系、合生态性制度以及相关元素的追求。生态文明在显示当中,主要体现在对现代快速发展着的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一种智力超越与实践展现。在绿色文化升华与绿色变革文化高度统一基础上,将生态文化理论称为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理论。 2 绿色变革视角下的生态文化理论 2.1 深绿生态文化理论 绿色变革视角下的生态文化理论,其深绿生态文化理论代表的是生态文明理论、生态审美、生态哲学以及伦理、生态自治主义以及深生态学。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个体生态价值观,也就是在坚持这一中心基础上,对自然生态体系给与了充分的尊重,明确承认了自然生态体系当中所有构成要素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一观点在绿色变革实现过程中属于根本性前提[1]。生态文明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政治社会理论,其内在观点具有一定激进性,内在的所有观点大多站在社会主义立场上提出的,也就是提出这些观点的学者更侧重于社会制度变化,而非个体价值观改变;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其实就是哲学以及伦理学的分支,生态哲学是对人类社会自身以及和自然界之间具体关系的回答,也就是研究自然界当中人类的作用、适合的生活方式以及地位等,生态伦理学是研究具体的生态价值,人类如何跟自然环境、生物群落实现道德规范之内的相处。两个理论即便存在一定差异性,但是两者是可以实现互换使用的重要理论概念;深生态学属于生态哲学以及伦理相应的重要流派,具有突出的代表意义,且较为激进。这一理论侧重于对其他存在物的同等体验与自然涵盖,从内心省悟回归自然,以此对自然呈现出突出的关心;生态审美属于人类在感知自然界价值过程中的一种超越性维度,是高于善的境界与视野,其中蕴含着强烈的革命精神和解放意蕴;生态自治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社会理论,归属于生态中心主义哲学价值观,这一理论重点是对非人世界的整体性实现充分尊重与追求过程中,保持人类世界和非人世界的和平、合作、统一。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管如何追求政治大众运动,都要充分坚持以深绿意义的生态主义为中心来实现。 2.2 浅绿生态文化理论 所谓浅绿生态文化理论,其代表的是环境公民权理论、环境公共管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国家理论以及生态现代化理论等。这一生态文化理论核心就是缓解或者抑制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继续恶化,提倡通过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民主政治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阻止生态问题持续恶化[2]。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倡通过人类对现在资源困境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克服,可获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理论侧重于利用市场手段来预防并克服现代环境问题;环境公民权理论,追求在改善并保护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公民义务和责任、政治权利以及授权基础上,解决现存环境问题;绿色国家理论是提倡现代民主国家在国内进行生态民主、程序民主性管理,在国外促进跨国生态和谐,并对生态环境加强托管;环境公共管治理论提倡利用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环境法规来有效改善和治理环境问题,而环境全球管治则是对全球范围内环境加以保护的规则规范、金融机制、组织机构以及政策工具等。 2.3 红绿生态文化理论 所谓红绿生态文化理论,其代表的是生态新社会运动理论、社会生态学、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以及绿色工联主义。这一理论的基础是社会制度和对制度实现充分支持的文化理念,坚持通过支撑性的文化与政治以及当前社会经济制度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生态环境所遇到的问题,也就是通过解决人类生存当中的一些问题来改善生态环境[3]。生态社会主义是站在唯物主义角度看待目前生态环境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但目前我国对该理论的研究依旧带有非批判性、译介以及诠释的特征,在方法论方面也较为落后,跟中国现代化发展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脱节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加研究深度;绿色工联主义是对可持续贸易运动实现政治理论描述,也就是希望通过工联主义传统或者工会达到公平交易等绿色运动目的,并通过政治合作加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治理论,追求环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相互结合。该理论将生态环境恶化和女性受压迫形成了内在联系,倾向于通过改善女性地位和待遇来优化生态环境;社会生态学指出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最根本性原因就是社会深层次的复杂性问题,包括社会体制与等级制政治;生态新社会运动理论是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欧美多种新型社会运动具体形式的描述和理论性解释,体现的是代际变化过程中公众政治文化和价值观。 3 总结 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为了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必要深入研究绿色变革视角下的生态文化理论。实现深绿、浅绿以及红绿的生态文化理论研究之下,能够有效的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指导国家和民众更加科学、规范的保护生态平衡,改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亮. 生态文化理论视角下的社会生态学与绿色变革[J]. 鄱阳湖学刊, 2016(1):34-45.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气候条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日常天气和气候变化趋势非常为人们所关注。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等,无一不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和日常的热门话题。保护环境、维持全球气候正常运行,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和科学家思考及研究的重点。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同时也包括负面效应。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适应气候变化会花费不小的代价。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100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达到0.5~0.8℃,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近50年增暖尤其明显,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近100年中国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地区差别和长期波动较大。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流域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均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并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 观测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封冻期缩短、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南、北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气候变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以下三个突出问题: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作物种植制度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可能增加。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还将严重影响到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变暖的原因在科学性上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多数人或者是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工业化过程当中大量的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温室气体的增加;另外一种观点是认为这是太阳黑子的变化,或者是生态自然的变化造成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长远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各国的政府应该主动采取一些科学的措施,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近三十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已为世人瞩目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我们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 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 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我们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 当今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自12月7日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备受世界瞩目。世界各国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表明立场,并就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应对方案。作为时代的青年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后续有生力量,我们责无旁贷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解读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解读 2015年9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专家表示,这个方案是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部署,改革要遵循“六个坚持”,搭建好基础性制度框架,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 专家指出,要坚持正确方向,首先需要有正确的生态环保理念作为指导。比如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等等。 对于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说:“自然资源资产具有公有性质,湖泊、山川、空气和水,都是大自然的赐予,属于全民所有。有了产权公有这个前提,就可以建立起一个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交易制度。” “实施生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不仅可以使自然资源成为有偿使用的资源,还可以使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发挥作用,实现生态财富的增殖。”张孝德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谷树忠认为,自然资源资产受到重视,是因为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资源浪费、破坏、流失严重,所以重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自然资源问题,就要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调整,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核算。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强调,“要特别防止和遏制城镇污染向农村扩散。” 李佐军提出,一是把统筹城乡环保作为统筹城乡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把农村的环保指标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三是加大农 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在农村大量兴建固废与污水无害处理设施;四是创建企业清洁生产激励机制;五是增加农村群众在环境管理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专家介绍,“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都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遵循。 “目前,对破坏生态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明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这就是具体的约束措施,将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产生很大约束力,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

腾讯郑香霖:“互联网+”推动行业生态变革

腾讯郑香霖:“互联网+”推动行业生态变革 9月16日,“2015腾讯智慧峰会”在北京召开。腾讯公司副总裁郑香霖在会上指出,互联网+在过去的一年逐步渗透服务业与消费业,接下来也将重塑传统工业,在激活这些传统行业的时候,如何找到激活的方式非常关键。 郑香霖认为,激活互联网+的路径有四步,第一是通过互联网+做创新一些行业的垂直细分类别;第二是鼓励创业者在垂直细分类别里创新;第三是品牌主通过这些创业者的产品与服务,将品牌进行扩展与延伸;最后是将连接点做计划,将整体需求进行规模化,这是每个数字营销人都非常看重的。 “通过互联网+既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可以加速整个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再利用。”郑香霖以滴滴打车为例,滴滴的各类业务已经覆盖了360个城市,每天有150万个出租车司机在滴滴出行里面服务,100万辆顺风车,2万位的代驾司机,每天有超过1000万用户在使用。96.5%的司机收入平均增长了30%,这不仅方便了用户,也带来了整个出行行业的模式创新。 同样类似的例子,如腾讯智慧医院。腾讯智慧医院覆盖了广州市80%的医院,服务积累了500万以上患者。“平均每个人节省一个半小时登记、拿药,这代表750万个小时能节省下来。”郑香霖说道。 “2015腾讯智慧峰会”9月16日、9月18日、9月22日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举行。峰会将邀请行业重磅嘉宾与行业代表,重点探讨“互联网+”、物联网下数字营销变革新趋势。 以下是郑香霖演讲实录: 在历史上有三次很大的能源革命,第一个是18世纪蒸汽机,开动了我们的工业革命;19世纪是电力;今年我们通过互联网+,带动了一些新的能源革命。 之前马化腾先生说,他对互联网+这部分的看法,是怎样把信息能源跟不同的服务、人、机器、工具和用户进行连接。我们希望在互联网+方面可以重塑所有相关传统工业方面的一些大的改革。这个重塑很重要,完全不是对立面,是怎么样可以让他激活起来。 提到互联网+很多很多说法,一会儿会听到不同行业里面有四个点,第一个,基本上通过互联网+这种做法可以创新一些类别,可过去我们并不是这样来看这些行业,第二步是鼓励更多的创业者通过这个方法来创业,带来新的行业的类别。第三,很多创作的品牌主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把他们的服务,产品,把它延伸的更远。还有最后一点,大家可以看到一些互联网,可以跟我们产生连接,这对我们整体的规模化特别特别重要的。 前面如KevinAshton的演讲内容,我们很希望对大家的想象力有个突破,

建筑设计融入当地气候与生态环境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2368759.html, 建筑设计融入当地气候与生态环境研究 作者:葛少敏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第09期 摘要:在建筑设计中融合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能实现环保、 低碳和节能。本文用了归纳综合的方法通过调查和研究总结了建筑设计融入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原理和方法。在这样的建筑造型设计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并且结合当地的气候资源还有地形的起伏,从而有效避免不好的气候对建筑产生的影响,真正做到冬暖夏凉,实用环保。 关键词:建筑设计;气候;生态环境;节能策略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经过人们的探索和发现以及前人的总结,我们了解到地理气候是影响地域建筑与人类文明的首要因素。在很多建筑学者看来建筑和地方气候的结合是很重要的,他提出的很多理论也和这方面有关,在民间建筑的艺术设计当中吸取了很多经验,并且不断的创新变化,在发展中进步,在摸索中成长。 1 生态气候建筑设计原理 1.1基于乡土建筑和生态节能的建筑设计理论。对于建筑设计来说,生态气候的建筑设计相对来说是最低能耗的一种设计,因为在各种建筑过程中,这种比较被动式的建筑更有利于综合的运用,更容易系统化,更容易达到与气候结合的目的,这样的建筑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把建筑和空间资源达到统一,相互协调。最好的建筑师能够与社会其他的各个领域都进行关联,比如说社会经济等。好的案例不仅仅能够实现客户的满意享受,也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样的建筑才更能体现其宗旨,这样才能很好的体现其特色,形成独特的具有现代化地域特性的建筑形象。 建筑设计融入当地气候与生态环境的设计理论是基于适应当地的地域自然环境的设计原理和方法,通过现代的理解和改变来研究建筑的建筑方法,进行演变和优化。其中融入地方气候的建筑要遵循很多理念,其中可持续发展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理念,要形成冬暖夏凉的局面和功能。其实对于结合气候的建筑来说,在我国发展还不是很成熟,需要根据一些标准来进行设计,设计出因地制宜的优秀建筑,让建筑向着人们期望的方向转变,消除不利的影响,尽可能力求发展创新,提高楼层的居住舒适度,也提高环保水平,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关于结合了当地气候的建筑,应用到的原理也有很多。 生态气候建筑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充分利用地方的气候以及当地的自然资源,可以的话再加上乡土建筑和自然主义美学观、价值观、理论观作为思想基础,并且充分的贯彻落实节能减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结汇报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结汇报 X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结合工作实际,与时俱进、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奋力开拓,重点围绕《X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X年工作要点》开展全面深化改革,在各成员单位积极推进下,各项改革工作进展顺利。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加强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深入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明确了机构设置、职能任务和会议制度,按要求及时组织召开专项小组联络员会议。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X年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各科室、各成员单位,有效保障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改革任务落实情况。抓好改革任务的分解落实,确保改革有序推进。根据X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X年工作要点,今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重点改革任务有X项。目前总体改革进展情况良好,各项改革基本都已启动实施,有些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有些改革已经制定了方案。 X年X月X日制定了X县工业企业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能效领跑者制度全面启动,目前该项改革已完成。不动产登记流程再造已完成,不动产登记工作正在落实中。X月底出台加快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意见及引入社会资本参

与水利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 二、推进各项改革落实的主要措施。(一)能效领跑者制度改革工作开展顺利。根据《X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X州工业企业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实际,制定了《X县工业企业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重点抓好能效领跑者制度相关工作,在我县企业中加强引导和宣传,建立工业企业能效“领跑者”制度, X年X月,组织X县晶准硅业有限责任公司、X县中晟硅业有限责任公司 X糖厂申报了工业企业能效“领跑者”。目前,该项改革工作已完成。 (二)不动产登记工作稳步推进。及时制定和上报了X县不动产业务统一登记工作计划,根据新的业务要求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已完成不动产登记流程再造。目前X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按时完成窗口设置,及时配置办公设备和不动产登记软件。于X年X月X日正式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业务,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范围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抵押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截至X月X日,办理不动产权证书X本,不动产权登记证明X份。 (三)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和管理及改革工作有序推进、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