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风险评估及控制管理程序

风险评估及控制管理程序

风险评估及控制管理程序
风险评估及控制管理程序

神华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HTD SC-FX-2B02—2008

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评估及控制程序

2009-10-14发布2009-10-14实施

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发布

控制页目录

1、《制度发布审批表》

2、《制度评审表》

3、《文件控制表》

4、《制度控制表》

5、《关键内容》

6、《制度在管理体系中的位置》

分发控制表

发文范围:(共26份)所属体系:风险管理体系控制等级□绝密■机密□秘密□内部资料□公开资料发文份数发文份数发文份数总经理1总经理工作部1燃料部1党委书记1企业文化部1计划管理组1筹建处主任0人力资源部1工程部1经营副总经理0财务产权部1计划部1生产副总经理1经营管理部1物资部1基建副总经理0生产技术部1生产准备部1总工程师1安健环部1珠三角电力1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

1供应部1鑫元实业公司1工会主席

总经理助理3发电运行部1

筹建处主任助理0设备维护部1

版本编号签发

日期

下次复

核日期

编写人

一级

评审

二级

评审

三级

评审

批准人

有否

修订

A2009-102010-10乔向镇吴锦江

鲍英智

王明喜

吕泽林

曹建军

凡明峰

王宏杰

韩敏

莫剑

李坚

梅剑云

白云学

杨建兴

高春富

魏凤文

陆成骏

杨远忠

韩敦伟

林彦君

王春光

王向前

孙月无

修订内容:

本制度监督实施及完善负责人本制度监督实施及完善执行人职务:安健环部经理职务:安健环部风险主管

签字:高春富签字:乔向镇

关键内容

1、明确了各级人员风险辩识与评估的职责。

2、明确了风险评估的范围。

3、明确了风险辨识、评估、控制的方法。

4、明确了风险评估及控制的流程。

风险评估及控制程序Q/GHTD SC-FX-2B02-2008本制度在风险管理体系中位置图

目录

1目的3 2适用范围3 3引用标准及关联文件3 4专用术语定义3 5职责4

5.1安健环部4

5.2职能部门5

5.3执行部门5

5.4风险评估小组5 6原则、标准和规定6

6.1原则6

6.1.1动态原则6

6.1.2实用性原则6

6.1.3规范性原则6

6.1.4分级管控原则6

6.1.5轻重缓急原则6

6.2标准6

6.2.1风险辨识标准6

6.2.2风险评估标准9

6.2.3风险控制标准10

6.3规定13 7执行程序13

7.1基准风险(年度风险概述)的评估及控制程序13

7.1.1建立风险数据库13

7.1.2组织策划14

7.1.3风险辨识15

7.1.4风险评估16

7.1.5风险控制18

7.2基于问题的风险(项目风险)评估及控制程序19

7.2.1项目的立项及前期准备:19

7.2.2风险辨识与评估20

7.2.3实施与验收20

7.2.4项目后评价21

7.3持续风险(作业风险)评估及控制程序21

7.3.1确定评估范围、内容、方法21

7.3.2风险辨识21

7.3.3风险评估22

7.3.4过程控制与监督管理23

7.3.5作业风险闭环管理23 8本制度管理职责及修订程序23 9检查和评价24 10附录24附录1:风险辨识和评估流程26附录2:SWOT分析表1附录3:工作安全分析表2附录4:设备故障模式与影响评估表2附录5:半定量风险评估表3附录6:危险点及控制措施3附录7:重大风险清单3

附录8:风险评价标准4附录9:危险有害因素5附录10:国华台电一级风险预控票9附录11:国华台电二级风险预控票10附录12:运行作业风险预控票11附录13:国华台电风险预控票(非生产类)12附录14:检查评价表13

风险评估及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危险因素全面辨识,运用有效的评估方法与程序,评价其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根除、控制和减小潜在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减轻事故后果和经济损失,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神华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评估及控制。

3引用标准及关联文件

3.1国华电力公司《风险评估管理制度》(GHFD-02-01)

3.2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3.3《NOSA综合性五星体系手册》

3.4《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GHFD-02-TB-01)

3.5《故障模式与影响评估方法》(GHFD-02-TB-02)

3.6《工作安全分析方法》(GHFD-02-TB-03)

4专用术语定义

4.1危险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演变为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设备隐患的所在点和人员失误的潜在点。

4.2风险辨识:是指根据对人身健康、人员心理、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生产流程、财经及管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危害辩识。识别发电生产流程、作业活动、作业场所、生产秩序中的危险源,以及生产秩序和人员变化、项目变更时存在和产生的危险源。

4.3风险评估:是指根据既定的标准或准则,进行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是否在可承受范围;风险评估分定性评估、定量评估,本程序中风险评估,无特定说明时均指定性风险评估。

4.4风险评估小组:根据已确定的评估对象及范围,由经过风险评估培训、具有相应风险等级资质的、执行该工作或任务的小组成员组成,同时应包括相关的管理层、员工代表、专家,以小组或小组活动为中心,以工作组负责人为风险评估小组组长,形成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并垂直领导的风险评估小组。

4.5风险规避:指通过放弃或拒绝合作停止业务活动来回避风险源。虽然潜在的或不确定的损失能就此避免,但获得得利益的机会也会因此丧失。

4.6风险转移:指通过契约,将自身可能要随的潜在损失以一定的方式转移给对方或第三方承担的行为。通过风险转移过程有时可大大降低经济主体的风险程度。风险转移的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险。

4.7风险控制:指制定计划和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是减少实际损失。控制的阶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损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减少实际发生的损失。

4.8风险自留:即风险承担,也就是说如果损失发生,经济主体将以当时可利用的任何资金进行支付。风险自留包括无计划自留、有计划自我保险。

5职责

5.1安健环部

5.1.1组织策划公司年度基准风险评估,指导各部门开展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和持续风险的评估;

5.1.2负责建立公司风险数据库体系标准的建立及管理,建立公司重大风险数据库,监督各部门、班组建立完善部门级、班组级风险数据库;

5.1.3负责公司风险知识技能的培训管理及人员资质管理。

5.1.4监督检查各部门风险评估及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

5.1.5负责组织审核重大风险的控制方案;

5.1.6监督重大风险资源配置及控制方案措施的实施情况;

5.2职能部门

5.2.1负责基准风险、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的组织管理,编制评估报告;

5.2.2负责本体系风险数据库的管理,建立本体系重大风险数据库,指导检查本体系各部门、班组建立完善部门级、班组级风险数据库;

5.2.3负责组织风险评估小组开展工作;对小组成员资质及评估小组的符合性负责;

5.2.4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制定并组织实施重大风险管控计划、资源配置、管理方案;

5.2.5负责管辖范围的风险辨识全面性、评估准确性、措施有效性的监督评价;

5.2.6负责业务范围内风险管理检查纠正、持续改进。

5.3执行部门

5.3.1负责持续性风险评估组织工作,对风险辨识的全面性、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负责。

5.3.2负责本部门所负责业务的风险数据库的管理,建立本部门较大以上风险数据库,监督检查本部门各班组建立完善一般以上风险数据库;

5.3.3负责各类风险控制措施的正确执行,对措施执行的有效性负责;

5.3.4完善本部门和岗位的定期工作;

5.3.5负责本部门风险管理检查纠正、持续改进。

5.4风险评估小组

5.4.1负责确定风险评估范围及评估内容;

5.4.2负责收集风险评估范围内所有信息;

5.4.3开展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的结果负责。

6原则、标准和规定

6.1原则

6.1.1动态原则

对生产经营各环节、各阶段各类风险,当内外条件、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要持续评估;持续风险要将控制措施纳入定期工作予以持续改进。

6.1.2实用性原则

风险辨识和评估选择应遵循简单易行、有效实用的方法,采用有效的手段、扎扎实实地落实各项风险控制措施,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正常的业务、项目、活动、作业的风险采用定性评估,对特定要求的业务、项目由专业性风险评估机构进行定量评估。

6.1.3规范性原则

风险辨识及评估必须以法规、标准、公司管理制度为底线,风险管理策略和控制措施的制订必须符合法规、标准、公司规章制度。

6.1.4分级管控原则

按照风险等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分别由公司、部门、班组三级管控。

6.1.5轻重缓急原则

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后果,对各类风险进行排序,对重大风险和频发性风险实现优先重点管控。

6.2标准

6.2.1风险辨识标准

6.2.1.1风险辨识的范围

6.2.1.1.1按区域位置、功能、任务划分:

(1)地理区域

(2)生产流程

(3)设备、设施或装置

(4)按作业任务

(5)部门或岗位

6.2.1.1.2按危害因素划分:

(1)三种时态:过去所发生过的故障、现在的状况、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

(2)三种状态: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3)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

(4)气候、地理环境及其他外部的自然灾害

(5)相关方或承包商

6.2.1.2风险辨识的方法

(1)询问、交谈

(2)查阅有关记录

(3)现场观察

(4)获取外部信息

(5)安全检查表(SCL)

6.2.1.3风险辨识内容

6.2.1.3.1安全生产类风险包括安全、健康、环保、质量四部分:

(1)安全:包含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具体见附录9)

--人身安全: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设备安全: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

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

(2)健康:包括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低温、辐射、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

(3)环保: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废弃物排放,作业场所、土地污染、地方性环境问题、原材料与自然资源浪费;

(4)质量:包括物料、大宗材料、水气(汽)油煤、工器具、备品备件、设备设施质量偏差,以及系统设备可靠性、经济性指标,控制参数、产品品质、服务的偏差。

6.2.1.3.2财经及管理类风险:

(1)经营风险:电力体制改革风险、电价改革风险、竞价上网政策风险、税收政策风险、金融市场风险、利率、汇率风险、竞争策略风险、潜在竞争风险、原材料市场风险、电力市场风险、资源风险、成本费用管理风险、成本控制风险、供应链风险、项目管理风险、科技创新项目风险、信息系统管理风险、业务流程管理风险、关联交易风险、信息披露风险、合同管理风险、招投标风险。

(2)财务风险:财务报告风险、概预算管理风险、回款与结算风险、会计核算管理风险、债务融资管理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固定资产管理风险、计划预算风险、保险不当风险、纳税风险、银企关系风险。

(3)管理风险: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风险、违反国家政策风险、法律事务风险、违反公司管控体系风险、监督审计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公司治理风险、地企关系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国家产业政策风险、投资决策风险、资本运营风险、政企关系风险、授权风险、技术革新风险、公共关系风险、社会责

任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内部合作沟通风险、执行力风险、劳工关系风险、诉讼纠纷风险。

6.2.1.3.3社会事件类风险:

包括治安事件、政治事件、廉政、交通等风险。

6.2.2风险评估标准

6.2.2.1风险评估方法

公司正常的业务、项目、活动、作业的风险采用以下四种定性风险评估方法,对特定要求的业务、项目由专业性风险评估机构进行定量评估。

(1)财经及管理类、社会事件类风险评估适用《SWOT分析法》;

(2)安全生产类的作业风险评估适用《工作安全分析方法》;

(3)安全生产类设备风险评估适用《故障模式与影响评估方法》;

(4)安全生产类的所有风险评估均适用《半定量评估方法》。

6.2.2.2风险评价标准(见附录6)

6.2.2.3风险评估资质标准

6.2.3.2.1风险评估人员应具备以的资质,并具有安健环部核发的与风险等级相对应的资质证书:

(1)职业素养:遵守公司的各项行为规范和守则,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诚实守信,无不良信誉记录;

(2)管理能力:了解与本专业(或业务)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法规、行业标准;了解公司生产经营目标、风险理念、风险偏好;熟悉掌握公司风险管理制度、标准、程序并严格遵守,所负责的业务未发生严重管理事件;

(3)专业技能:

--熟练掌握本专业(或业务)知识和技能,达到相应岗位的任职条件并经考试上岗;

--掌握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方法、标准等

风险评估知识与技能;

--熟悉掌握本专业或业务的风险点,具有判别危险源发生的监界值或可能性、危害程度或影响范围的能力,并具有能独立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或方案的能力;

6.2.3.2.2风险评估小组由执行工作或任务的小组中具有相应风险等级资质的成员组成,工作组负责人为组长进行垂直管理,并符合以下要求:

(1)技术人员或业务管理人员应参与本专业风险评估;

(2)评估中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时,必须有行业专家参加;

(3)职业健康或环境风险评估应有职业医师或环保专家参与;

(4)必须包括与工作任务相关的管理层和对应基层岗位员工。

6.2.3风险控制标准

6.2.3.1风险管理策略

依据公司风险偏好,任何项目或活动应进行风险的投入与产出分析,按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风险自留的顺序优先选择风险管理策略:

(1)风险规避:

通过成本/效益(即风险投入与产出)分析后,决定主动放弃或终止项目或行动来回避风险。该策略能避免潜在的或不确定的损失,但获得得利益的机会也同时丧失。

(2)风险转移:

通过签订保险、委托、保证、租赁等合同或协议,将自身可能的潜在损失以一定的方式转移给对方或第三方承担的行为。该策略可大大降低经济主体的风险。

(3)风险控制:

通过制定计划和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或减轻危害程度,风险控制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控制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来降

低危害发生的可能性,事中控制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和事后控制采取应急措施来减轻损失。

(4)风险自留(即风险承担):

通过准备一定基金承担风险损失,如果损失发生,利用该资金承担风险损失。风险自留包括无计划自留、有计划自我保险。

6.2.3.2风险分级控制标准

(1)重大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由公司管控,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需制定管理方案,并对风险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2)较大风险:为不希望有的风险,由部门管控,建立完善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并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

(3)一般风险:为有条件接受的风险,由班组管控,在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的基础上,定期检查、加强培训及沟通;

(4)低风险,即可接受风险,无需采取专项控制措施,但需持续管理。

6.2.3.3风险控制措施

(1)技术措施:通过工程技术措施从源头来控制危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①消除:采用无害工艺技术、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等;

②预防:使用安全阀、漏电保护装置、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风装置等;

③减弱:采用局部通风排毒、降温、减震装置、消声装置等;

④隔离:采用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等;

⑤警告:设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2)管理措施:包括制定制度、流程等管理措施来降低危害的影响:

①授权制度:建立财务授权制度、人员资质管理等;

②报告制度:建立财经分析报告制度、安全信息或重要信息报告制度;

③批准制度:所涉及的重要事项,明确规定审批程序、条件、范围和额

度、必备文件、授权人员及其责任,如工作许可制度;

④责任制度:建立内部会计制度、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⑤重大风险预警制度:对重大风险进行持续不断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

信息,制定应急预案,并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控制措施;

⑥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培训考

核制度等,把各部门管理执行情况与绩效薪酬挂钩;

⑦内控审计检查制度:结合公司内控的有关要求、方法、标准与流程,

明确规定审计检查的对象、内容、方式和负责审计检查的部门等;

⑧建立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明确规定不相容职责的分离。主要包括:

会计记录、财产保管和稽核检查;对剧毒危险品实行双人双锁,双人收发,双人使用,双人管理等。

(3)教育培训措施:加强在岗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对危险点控制的认识程度及有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培训内容应包括:本岗位的主要危险类型,产生危险的主要原因,控制方法及日常的安全操作要求,应急措施和各种管理要求。

(4)个体防护措施:综合上述方法仍然不能完全控制危害或降低风险时,按国家规定提供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或设施,并确保这些个体防护用品或设施得到正确的使用和维护,它是风险控制最后的保护措施。包括个体防护用品、用具、装备、材料等。

6.2.3.4控制措施评审标准

重大风险必须组织风险评估小组成员,按照风险从高到低进行评审,确定可接受风险水平。评审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

(1)拟定的控制措施是否能消除风险或使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2)拟定的控制措施是否可行,实施有无困难;

(3)财力状况是否允许,是否最佳解决方案;

(4)是否会导致新的危险源,能否克服。

6.3规定

6.3.1风险辨识与评估人员实行资质管理,任何业务、活动、项目、作业必须由具有资质的人员组成风险评估小组,开展风险辨识及评估;

6.3.2风险评估小组及各关联责任人的责任边界要清晰,风险辨识及评估负责人及成员必须签字确认,记录保存完整,其责任可追溯;

6.3.3每项风险辨识及评估必须按照本程序要求,有明确的范围,采用规定的方法及流程开展辨识及评估,风险点及危害因素、危害结果表述要完整、风险取值合理准确;严禁任何人主观臆断,不切合实际情况,不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辨识与评估;

6.3.4各职能管理部门按《风险管理制度》规定,定期评审、修订风险辨识及评估的方法与标准,确保与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6.3.5风险控制措施中必须落实各关联责任人的责任制,明确措施的执行标准、完成时间、监督管理要求。

6.3.6实施中形成的有关文件、记录、数据收集与报告必须妥善管理,及时归档,确保风险管控失效后的可追溯性。

6.3.7风险监督管理部门对违反本程序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严格按照《风险管理制度》的考核规定和《风险管理监督评价程序》进行考核。

7执行程序

7.1基准风险(风险概述)的评估及控制程序

7.1.1建立风险数据库

(1)安健环部建立公司风险数据库构架及标准,并建立公司级年度重大风险数据库;

(2)各体系/职能管理部门、执行部门、班组按公司风险数据库体系构架及标准,分级建立所管辖区域/业务的年度基准风险数据库;

7.1.2组织策划

每年7月份由安健环部组织策划年度基准风险评估,制定项目计划书,明确下列内容:

7.1.2.1依据《风险管理制度》职责分工,落实各体系(职能部门)、执行部门、班组的责任制:

(1)生产技术部、工程部、总经理工作部分别组织生产、基建、后勤区域安全生产类风险评估及控制,安健环部组织自然灾害类的风险评估及控制;

(2)各职能部门组织财经及管理类、社会事件类风险评估及控制;

(3)依据风险分级标准,各体系/职能部门经理、执行部门经理、班组长分级落实各类风险评估及控制的责任制。

7.1.2.2按照本程序中风险评估人员及评估小组标准条件,按专业(或业务板块)成立评估小组:

(1)由各体系专业主管或职能部门业务主管任组长;

(2)各执行部门或承包商专业或业务主管、点检长、安全或风险主管、点检员、运行维护人员等岗位人员、小区代表组成风险评估小组,开展本专业的基准风险评估及控制;

(3)各级管理人员参与所负责业务的风险评估;

(4)消防、化学、环保主管及职业医师应参与对应的火灾、危险品、健康、环保等内容评估;专业抢险队伍或特种作业人员参与紧急情况、危险性任务的评估;聘请行业内专家参与具有特殊要求的风险评估。

(5)人员资质:以上不同岗位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风险管理资质。

7.1.2.3确定风险评估范围及要素:

(1)根据专业/业务边界,确定风险评估小组本小组风险评估范围;

(2)按照本程序中6.2.1.3“风险评估内容”,对评估范围内的火灾、生产设备、危险品、流程及工序、危险性任务、紧急情况、自然灾害、健康、

环境保护或各业务板块各要素的风险进行辨识与评估;

7.1.2.4明确基准风险评估周期:

(1)每年7~8月组织一次年度基准风险评估,每季度第一个月组织一次评审与补充。

(2)当发生下列情况时,重新组织风险评估: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生改变时;

--生产经营目标调整;

--项目变更,工艺流程变更、设备变更;

--公司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或已评估出的危害因素发生变化;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

7.1.3风险辨识

7.1.3.1确认小组成员资质及分工

(1)风险评估小组组长组织召开首次会,按本程序的6.3.1风险评估人员资质和6.3.2风险评估小组的条件要求,确认风险评估成员资质;

(2)宣贯风险辨识与评估方法、标准及要求,介绍评估范围、内容及要素;

(3)根据小组成员组成,按区域位置、功能、任务、岗位划分小组成员的分工,明确职责及关键节点;

7.1.3.2收集信息及选择辨识方法

(1)各小组成员根据评估范围、内容,收集相关内外部信息,全面回顾与检讨安健环总体表现、安全性检查与评价结果、设备劣化趋势记录、技术监督指标与趋势、以往风险评估、类似案例或公司内外部审计、检查报告等。

(2)评估小组根据已掌握或收集到的信息,选择本程序6.2.1.2中一种或多种风险辨识方法;

7.1.3.3危害辩识

(1)针对被评估对象,参照附录9《危险及危害因素》,查找区域、工作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最新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二、评价范围 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评价方法 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常

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Job Hazard Analysis) 作业危害分析又称作业安全分析、作业危害分解,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适用于涉及手工操作的各种作业。 (1)何谓作业危害分析 作业危害分析将作业活动划分为若干步骤,对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辩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作业危害分析是有助于将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在特定作业中贯彻实施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基点是职业安全健康是任何作业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单独剥离出来。 所谓的“作业”(有时称“任务”)是指特定的工作安排,如“操作研磨机”、“使用高压水灭火器”等。“作业”的概念不宜过于原则如“大修机器”,也不宜过细。 (2)作业危害分析的作用及主要分析步骤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由许多有经验的人员参加危害分析,其结果是可以确定更为理想的操作程序。开展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辩识原来未知的危害,增加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促进操作人员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助于得到更为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它还能用来对新的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为不经常进行的作业提供指导。作业危害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职业安全健康检查的标准,并协助进行事故调查。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文件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a. 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b. 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c. 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d. 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e.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f.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g. 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h. 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安环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3各单位:负责本部门/科室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3.4经营部:负责收集产品售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为对公司作业活动和服务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以确定重大危险源,进而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以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作业活动和服务全过程中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与管理。 3 支持/相关文件 3.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 3.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 5274-2012) 4 职责和权限 4.1 各职能部门负责识别、评价、控制和管理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因素,确定重大 风险源,制定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办法。 4.2 各项目部负责识别、评价、控制和管理与本单位相关的风险因素,确定重大风 险源,制定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办法。 4.3 各职能部门、各项目部应根据施工进展,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的辨识、评价和控 制。 4.4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编制、修订、解释,部门负责人审核、常务 副总经理批准。 5 定义重大危险源根据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情况进行分级,可以按 下标准分为4级: 5.1 一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30 人以上(含30 人)死亡,或者100 人以上(含 100 人)重伤,或者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5.2 二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10 人~29 人死亡,或者50 人~99 人重伤,或者 造成5000 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5.3 三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3人~9 人死亡,或者10 人~49 人重伤,或者造 成1000 万元以上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5.4 四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1000 万 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6 程序 6.1 工作步骤 6.1.1 选择活动、过程和服务 6.1.2 进行活动、过程和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 6.1.3 进行危险源的定性和定量评价。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43753

山西国新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晋东南分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识别公司在建设、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能够控制与可能施加影响的危害,评价和确定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重大风险,以确定一般危害和重大危害,作为制定安全标准化目标的基础与依据,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3、内容 3.1评价组织及职责 (1)本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 组长为本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和安全环境部主任,成员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环境部成员。 (2)职责 组长: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审批《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风险评价工作。负责风险评价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定期评审; 成员: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确定公司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风险并编制《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和重大隐患

项目治理方案;负责相关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2风险管理 (1)危害识别 1)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充分考虑: ①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时间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 ②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③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 ④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 ⑤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 ⑥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 ⑦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 ⑧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2)同时还应考虑: ①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 ②直接与间接危险; 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 ④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 (2)人的不安全行为: 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行类别: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一、检验职业感染的现状 经血、呼吸道、粘膜传播疾病直接危害着检验工作者身体健康。我国是HBV 感染的高发区,约有1.3亿人携带HBV,HBV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8%-20%;自90年代以来HCV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其感染率为3%。目前艾滋病感染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增长期。在无偿献血人群中检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病毒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经调查显示,针头和玻璃碎片是主要锐器致伤因子,经常接触针头者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是不经常接触者的23倍。多种传染病是通过血液传染的,而血液检验中的职业暴露大多数来自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和标本采集过程中,意外被带病原体的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或被病原体感染的针头、血常规采血针、采血玻璃管、吸头等锐器刺破皮肤,呼吸道吸入气溶胶也是传播方式之一。因此,检验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 1.传播途径 检验人员感染疾病的一般传染途径有: (1)皮肤破损:带有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的血液,长时间接触小伤口、溃疡、擦伤等破损皮肤,将会造成机体的感染。 (2)穿刺:由于针头、刀片等对皮肤的意外损伤,使带有病毒的全血、血清或血浆进入皮下或循环系统,造成感染。这种针头意外损伤是职业性HBV和HIV 感染最重要的原因。带有HIV的针头意外穿刺皮肤后,HIV感染的可能性在0--0.9%之间,平均为0.4%。而对于HBV,这个可能性在6%-30%之间,平均为18%。有学者进行了相应的统计推算,每1000个艾滋病病人,每年会产生1例由于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HIV感染;而每1000个乙肝患者,每年会产生45例类似职业性HBV感染。由于HB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比HIV高得多,在一定人群中,每年产生的因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HBV感染比HIV多得多。 (3)粘膜:由于试管未封闭、离心意外等造成的血液飞溅,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与口腔、鼻腔黏膜或眼结膜等接触,可以造成感染。还有被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污染的电话、仪器、工作台面等接触,也可以造成感染。 (4)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引起感染:在采血窗口或发放化验单时,直接与病人面对面接触交谈,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此外,能引起气溶胶的操作或事故有离

危险源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626 危险源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通用 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危险源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通 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目的 为加强我厂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适用于检测装置、维修设备设施、维修作业现场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危险源的管理。 3 职责 3.1厂长组织建立危险源控制系统。 3.2厂长直接负责风险评价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和指导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主持年终全我厂的风险评审工作。 3.3安全科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审查各部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密涿高速公路廊坊段L2合同项目经理部2013年8月10日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密涿高速公路廊坊段L2项目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工程施工中杜绝安全事故、消灭安全隐患,控制危险源,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公司规定,结合本项目部工程施工实际状况,制定本制度。 一、施工风险评估 1、开工前施工风险评估 (1)单位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经理应组织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工程师、相关技术人员,对单位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消除风险的管理方法及代价进行评估,确定施工中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管理。 (2)风险评估和危险源管理是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已知某种危险的存在而研究制定相关的管理、控制措施,提高项目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危险源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的状态,通过制订相关的管理、技术措施以保证危险源运行在一个可控、可预见的范围内,进行安全生产。 (3)项目部风险评估和危险源管理主要采取事前预防管理的方法: 一是落实政府及相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法规、标准、公司制订的安全管理制度。2002年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作出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项目部是施工安全生产的主体,是落实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二是强制实施许可证制度。劳务队伍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项目部主要领导具有安全培训证,安全工程师、安全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具有资质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培训上岗等。 三是执行多方位的安全培训制度。作业人员进场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并考试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培训。 四是定期对单位工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这是危险源管理的工作重点,在对各施工工点、环境、设备等进行全面辨识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危险源评价,制订出各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五是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可能发生的同类事故案例及预先事故评估模拟结果制订出预防事故、控制事故、展开救援的方案,为后续的事故控制与处理提供技术支持。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根据制订的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并指挥救援队伍快速有效地控制事故、对受伤人员进行有效的医疗处理、组织涉险人员疏散、事故灾后的清理与恢复生产等。 2、施工中风险评估 单位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经理应定期组织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工程师、相关技术人员,对单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危险源进行评估及管理: (1)项目部重点工程及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进行评估,确定施工中出现的新的危险源并制定落实预防措施。

风险评估及控制管理程序

神华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HTD SC-FX-2B02—2008 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评估及控制程序 2009-10-14发布2009-10-14实施 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发布

控制页目录 1、《制度发布审批表》 2、《制度评审表》 3、《文件控制表》 4、《制度控制表》 5、《关键内容》 6、《制度在管理体系中的位置》 分发控制表 发文范围:(共26份)所属体系:风险管理体系控制等级□绝密■机密□秘密□内部资料□公开资料发文份数发文份数发文份数总经理1总经理工作部1燃料部1党委书记1企业文化部1计划管理组1筹建处主任0人力资源部1工程部1经营副总经理0财务产权部1计划部1生产副总经理1经营管理部1物资部1基建副总经理0生产技术部1生产准备部1总工程师1安健环部1珠三角电力1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 1供应部1鑫元实业公司1工会主席 总经理助理3发电运行部1 筹建处主任助理0设备维护部1

版本编号签发 日期 下次复 核日期 编写人 一级 评审 二级 评审 三级 评审 批准人 有否 修订 A2009-102010-10乔向镇吴锦江 鲍英智 王明喜 吕泽林 曹建军 凡明峰 王宏杰 韩敏 莫剑 李坚 梅剑云 白云学 杨建兴 高春富 魏凤文 陆成骏 杨远忠 韩敦伟 林彦君 王春光 王向前 孙月无 修订内容: 本制度监督实施及完善负责人本制度监督实施及完善执行人职务:安健环部经理职务:安健环部风险主管 签字:高春富签字:乔向镇

关键内容 1、明确了各级人员风险辩识与评估的职责。 2、明确了风险评估的范围。 3、明确了风险辨识、评估、控制的方法。 4、明确了风险评估及控制的流程。

12.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避免或降低生产、办公设备及软件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识别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并对其进行识别、评测等级,以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知识产权的风险管理。 3 职责 3.1 行政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知识产权风险的识别,并形成《知识产权风险识别台 账》,并对风险源进行等级评测。 3.2 行政部负责定期监控产品可能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状况,分析可能发生的纠纷及其 对企业的损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范预案。 4 程序 4.1 知识产权风险的识别 4.1.1 知识产权风险的识别范围包括生产经营、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办公设备及软件中 的所有知识产权。 4.1.2 风险识别应包括: 4.1.2.1研发活动中的风险 研发活动是企业推出新产品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环节,在研发项目的立项、 研发路线的确定、研究成果的保护等不同阶段都涉及到知识产权风险,包括以下 项目: a)在研发立项论证时未进行专利信息的详细检索,导致辛辛苦苦投入大量经费,自 主开发获得的研发成果却不能使用,否则就构成侵权; b)研发完成时,开发出的新技术或产品不进行有效保护,导致被限制使用的风险; c)产学研合作中企业的知识产权权属未能得到明确规范,导致自树竞争对手的风险。 4.1.2.2生产活动中的风险 a)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 如专有技术、加工工艺、生产设备改进方案、生产信息、采购 b)与加工合同、生产控制软件等。 c)企业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对供应商及所采购产品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评价与确定, 必须要求供应商提供涉及材料的知识产权权属证明。在外协生产的过程中,需对 采购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进行协商,明确代工过程的知识产权权责。 d)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特别是企业独家定制的原材料和设备等,必须明确供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标准版)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二、评价范围 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评价方法 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 1、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

风险评估和管理控制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风险评估和管理控制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381-55 风险评估和管理控制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引言 过去企业一直没有停止过风险管理的实践与研究,不同地区的企业对风险及风险管理的认识深度及广度也不相同。水泥生产企业作为重要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处在这种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之中,如何做好风险管理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其意义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面对风险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以便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利益的管理活动。美国国家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赞助机构研究小组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是:企业风险管理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从战略层面开始并贯穿整个企业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设计是为了及时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按企业

接受风险的态度管理风险,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必须而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才能避免或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有效地对各种风险进行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决策更加复杂和困难。企业只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充分分析各种风险,才能在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2、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企业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资源进行经营生产,实现预期的利润,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风险管理,才能保证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否则企业的资产将会遭到巨大的损失。

风险评估和管理控制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359 风险评估和管理控制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风险评估和管理控制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引言 过去企业一直没有停止过风险管理的实践与研究,不同地区的企业对风险及风险管理的认识深度及广度也不相同。水泥生产企业作为重要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处在这种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之中,如何做好风险管理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其意义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面对风险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以便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利益的管理活动。美国国家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赞助机构研究小组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是:企业风险管理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从战略层面开始并贯穿整个企业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设计是为了及时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按企业接受风险的态度管理风险,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必须而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才能避免或降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规定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明确公司生产经营范围内安全风险识别的内容和要求,对各种安全管理技术和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制定并实施经济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有效规避和控制安全风险,确保生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包含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及厂区周边环境的排查等)。 3.术语和定义 无 4.职责描述 4.1.总经理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责。 4.2.行政部对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进行全程策划,并组织实施。 4.3.安全管理员负责前期信息的收集与相关文本的起草工作,并按规定进行风险识别。 4.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 4.5.进行风险识别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资格,若公司没有这个资质的技术人员, 应外聘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或专家进行协助。 5.内容及要求(工作程序) 5.1.风险辨识管理 5.1.1.风险辨识的范围 5.1.1.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5.1.1.2.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生产、起重、运输、登 高、高温、维修作业、办公活动等)。 5.1.1.3.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外来人员)。 5.1.1.4.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器材、车辆及安全防护用品。 5.1.1.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5.1.1. 6.作业环境及周边环境因素。

5.1.1.7.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5.1.1.8.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5.1.1.9.危险因素分类 1.按能量分七种: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 人机工程因素(心理、生理)。 2.可参考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六种类 型分类。 3.可参照GB/T6441-199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二十种类别分 类。 5.1.1.10.按层次辨识厂址、厂区布局、建(构)筑物、生产工艺过程、 生产设备、装置等。 5.1.2.风险辨识方法 5.1.2.1.询问法:安全管理员与生产现场的管理、作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交 流讨论,获取风险源资料。 5.1.2.2.现场观察法:安全管理员到作业现场观察各类设施、场地,分析操作 行为、安全管理状况等,获取风险源资料。 5.1.2.3.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 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 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参考 (AQ-07-7.1.1-01)) 5.1.2.4.安全检查表(SCL)法:行政部采用预先设计好的安全检查表或制度与 规程,到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记录和分析,并据此 获取风险源资料。 5.1.2.5.针对不同的目的和应用范围,还可以采用交谈、查阅有关记录、对工 作任务分析、等方法较直观地辨识风险。 5.1.3.风险识别的步骤 5.1.3.1.行政部负责设计《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工作危害安全检查表》 发至各部门。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 Q/- CX-15-2017 1 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 3 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综合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环境安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 工作程序 4.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 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 4.2建立风险/机遇 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体的活动,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通过集思广益和有效的分析判断下进行的。各部门的职责: a.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

b. 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 综合部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 管理者代表对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审核,审核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情况。 4.3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的确认用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4.3.1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 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 在对风险进行严重程度判定时,推荐扩大分析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层面,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潜在的风险采取措施,以达到减少或部分消除风险乃至完全消除的目的。 为便于识别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 a. 非常严重 b.严重 c.较严重 d. 一般 e. 轻微 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 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4.3.2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 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 施管理程序(最新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最新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目的和适用范围 充分辨识危险源,合理评价风险,进行风险控制策划,为管理体系运行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内各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管理。 2、定义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不可接受风险:指公司根据本程序辨识、评价的级别为二级(含二级)以上的,在体系运行中需特别关注、重点控制的风险。 三定四不推:指在风险控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要做到定人员、

定措施、定时间;班组能够解决的不推给车间、车间能够解决的不推给分厂、分厂能够解决的不推给公司。 管理方案:对风险需投资或加强培训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而明确相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制定方法、资源、时间表,并落实专项检查所采取的措施。管理方案应通过年度检修计划、技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专项治理整改等方式实施。 3、职责 3.1安全环保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负责制定、修改程序并组织实施和检查。 3.2各单位负责实施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并配合安全环保部对不可接受风险进行确认。 4、工作程序 4.1安全环保部每年第四季度组织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4.2各单位依据安全环保部的安排,针对本单位区域内所有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编制本单位《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单位领导批准后,受控发放,并将电子文本

质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完整版

质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质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可能影响到最终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风险和机遇进行确定和评估,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公司在运营和决策中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风险提供支持和保障,更好地实现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风险和机遇的确定、评估和应对的管理。 3 定义 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 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内部风险: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例如战略决策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 外部风险: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务风险等。 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风险发生频度: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频度。 4 职责

新产品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新产品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产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识别产品危险源的因素,以实施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实现所有活动的危害源的识别、控制。 3. 定义 3.1产品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产品存在重大的安全风险从而给公司和客户的财产损失造成严重的损失和给消费者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 3.2风险:某一特定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提供重大风险控制的资源以及产品安全识别、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 并确认和批准; 4.2 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方案的制定; 4.3 各生产部门负责具体活动信息收集和风险控制方案的实施; 5. 工作程序和控制要点 5.1产品风险评估分为产品生产过程风险评估和产品设计风险评估; 5.2评估人员 产品风险评估由技术研发部牵头项目工程师、技术经理、品管经理及相关人员进行;参加风险评估人员进行相关风险评估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对相关开发产品性能、结构、质量要求、生产工艺等熟悉,才能胜任。 5.3风险评估时机 设计风险评估在产品开发项目确立、设计开发前进行,生产过程风险评估在产品开发完成、批量试生产前进行;

5.4评估方法 5.4.1风险识别(风险严重度) 5.4.1.1根据产品的部件组成和功能、过程特点和作用等,分析可能产生的产品、过程的潜在失效模式和失效后果; 5.4.1.2通常失效分为两大类:一、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二、产生了有害的非期望功能;并站在顾客或品质控制的角度来发现或经历的情况描述失效的后果,再通过严重度数表打分形式来判断风险失效的严重程度和确定产品关键、重要等风险分类; 5.4.2失效原因分析(风险发生率)列出失效模式下所有想象可能的失效产生原因,注意有时一个失效模式有多种原因造成,并通过风险发生机率表打分形式来判断每个风险失效原因可能产生的频率; 5.4.3设计控制方法(探测难度) 针对每个产品设计和过程的失效原因分析,现行设计此类问题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以防止失效发生或减少失效发生的频次;并针对每个产品设计和过程的失效原因,现行确定使用的测试手段和方法的检测;再通过探测难度数表打分形式来判断风险失效由设计或过程控制可探测的可能性; 5.4.4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风险顺序数(PRN)风险顺序数RPN是对设计或过程风险的度量,RPN=S*O*D,应关注RPN较高的项目;当RPN相近的情况下,应先考虑S大的失效模式,以及S和D都较大的失效模式;当RPN值很高(>64)时设计人员必须采取纠正措施,同时S ≥8时也需要特别关注; 5.4.5 改进措施(改进后的风险顺序数)失效模式风险评估的结果就是是否采取措施、采取哪些措施和采取措施的结果是否降低的产品或过程的风险度,采取措施的目的就是降低潜在失效风险,即降低风险失效模式的严重度S、频率O、探测度D。根据风险顺序数(RPN)提出建议采取措施以减少RPN,并确立专人和具体时限完成,对采取措施后的风险顺序数再次进行计算,以验证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RPN值是否降低。 5.5评审结果 根据产品评审的结果确定产品所需的测试和重要、关键生产控制岗位,进行重点控制和测试。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 目的:对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确定出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就此制定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3. 权责: 3.1安检部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工作。 3.2各相关部门配合、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工作。 3.3 管理者代表批准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 4. 工作程序: 4.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时机。。 4.1.1以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进行一次。 4.1.3在相关法规变更,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4.2危险源辨识。 4.2.1安检部将“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表”发放到相关部门。 4.2.2各相关部门组织人员从其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中找出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危险源,填写“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表”并反馈到安检部。 4.2.3对公司共用的设施设备、建筑物及其周边地带的危险源辨识,由安检部进行。4.2.4安检部对收集回来的“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表”进行统计和分析,整理出全公司的“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表”。 4.3风险评价。

4.3.1安检部依据“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定性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4.3.2风险级别的确定。 以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级(见表1)作为表的列项目,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见表2)作为表的行项目,制成二维表格,在行列的交点上得出风险的级别(见表3) 表1 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级 表2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 表3 OHS风险评估分级确定表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修井作业危害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1、事故预想:通勤交通事故 风险评估:车毁人亡。 评估原因:车辆繁多,道路状况差、天气能见度低、冰雪路滑、司机疲劳驾车、车况不好。 应急措施:分析驾驶员水平,注意行车速度,注意观察司机情绪。事故预想:人员情绪不稳、身体状况不佳。 风险评估:各类事故 评价原因:夫妻吵架、娱乐时间性过长、身体不好、服用催眠药物、经济状况不好,近期发生不愉快的事、青年失恋。应急措施: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掌握员工的思想状况,了解员工的身体情况,以便合理安排员工上岗工作,确保员工情绪稳定,工作状态良好。 2、事故预想:井喷。 风险评估:浪费和损坏油气资源;毁坏油井井身结构;吞噬井口设备;引起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污染环境。 评价原因:井筒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压井液密度过小、设计有误、测量有误、井筒液柱低、没有及时边起边灌、压井液不够、地层漏失严重;井控装置失灵、没有井控装置、井控装置损坏、人员操作不当。预防措施:避免井控装置失效;避免井筒内的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加强井控装置的管理,经常检查和维护保养,以使其处于有效状态,加强职工的防井喷意识,设计人员应了解清楚地层情况设计出合格的

压井液密度,作业人员应精心施工,按操作规程办事,对于地层漏失严重的恶井,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控制。 应急措施: (1)井喷发生后,应立即停止一切施工,抢装井口或关闭防喷装置。一旦井喷失控,应立即切断井场电源、火源,机械设备处于熄火状态,禁止用铁器敲击其他物品;同时安排人员组织井场附近老百姓紧急疏散,撤出与抢救无关的设备并安排值班人员,严禁将火种带入限制区域。 (2)在井筒内没有油管的情况下要抢装总闸门;在井筒有油管的情况下应立即抢装油管悬挂器; (3)抢救井喷的时候应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统一指挥。根据井喷情况配合使用救护车、消防车等。 3、事故预想:硫化氢中毒 风险评估:人员中毒伤亡 评价原因:热化学作用于油层时,石油中的有机硫化物分解产生硫化氢;石油中的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集层水中的硫酸盐的高温还原作用,产生硫化氢;通过裂缝等通道,下部地层中硫酸盐层的硫化氢传入井眼;某些钻井液处理剂在高温热分解作用下,产生硫化氢;钻井液中细菌的作用产生硫化氢;含有硫化氢的气井产生硫化氢。 预防措施:在生产区和生活区设有固定硫化氢探测、报警系统,当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达到10mg/L时,能以光声报警;配备有便携式探测仪,用来检测未设固定探头区域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生产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