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

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

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
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

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

中国安防行业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7377263.html,

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

来源:中国安防行业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7377263.html,)

一、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的意义

安全防范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的简称,下同)指以维护社会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人力防范措施,电子防范设施、实体防范设施构成探测、延迟、反应功能要素,且各要素间有机联系、相互依存所形成的,具有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炸(简称"五防")和防重大治安事件等作用的整体。它是安全防范活动("安全技术防范活动"的简称,下同)的基本依托,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城市报警与监控网络的节点和主要信息源。安全防范系统依其防范作用的不同,相应地在系统构成上也有一定差别,因而就出现了诸如防入侵盗窃系统、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等安全防范系统的多种应用形式。

伴随着安全防范系统的应用由金融、文博、重要科研单位等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向公共场所以及住宅小区的日益普及,近年来,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项目数量、投资额快速增长。可喜的是社会治安防控面迅速扩大,但同时也不可忽视的是,由于系统建设与应用中问题不断涌现,使之在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上的费用-效能比明显不理想:如一些安全防范技术系统因设计或安装或使用不当,存有防范漏洞甚至形同虚设;一些安全防范系统因人防、物防、技防脱节,形不成一个有机的防范整体等,致使其防范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这显然违背"科技强警"、"科技创安"的初衷。为了保证安全防范活动健康持续蓬勃开展,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体系和评估制度,适时地、准确客观地对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实施评价,以实现对系统在设备选用,工程设计施工,系统运行管理与报警服务以及用户使用各个环节的质量优化与监控,从而使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使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并真正成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有力技术支撑。

今年上半年,安防行业已申报成功新职业"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这是安防行业从业人员的一件大喜事。"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职业是为从事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规划、设计和实施及其效能评估与安全风险评估等工作的人员而设立的。该项新职业的确立,使得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在人才上也将得到基本保证。

二、安全防范系统评估的基本功能

安全防范系统评估对于安全防范系统应用建设质量的促进至少有三个方面重要功能。

1.系统描述功能

安全防范系统评估指标体系,从系统观点出发,能对系统规律性的、关键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特征作出客观的描述。它可以综合地反映出有效、可靠的安全防范系统的状况,对新建安全防范系统具有指导意义。充分考虑安全防范系统指标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就能够建立一个在防范工作中能切实发挥作用的安全防范系统。

2.监测反馈功能

对已建立的安全防范系统,可以运用评估指标体系来做自我评估,发现已建安全防范系统的长处,找出已建安全防范系统的缺陷和弱点,分析问题之所在,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改善所建安全防范系统,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并长期有效运行。

3.评价比较功能

安全防范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就好似检验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水准的尺子,检验安全防范系统防范效果的标杆。评估结果,为安全防范管理工作提供客观的、量值化的依据,有利于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三、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的总体思路

衡量安全防范系统的优劣一般来讲可以从多个角度,而以效能作为评估的视角是当前对安全防范系统评估进行研究与实践的主要切入点。安全防范系统评估在我国目前尚处于研究与实践的起步阶段,因此,相关概念的定义、评估指标的选取、评价方法的采用均在探索之中。这里尝试给出初步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推进安防领域安全防范系统评估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系统效能的概念

(1)系统效能的定义

效能的一般定义是指一个系统满足一组特定任务要求程度的能力(度量);或者说是系统在规定条件下达到规定使用目标的能力。"规定的条件"如环境条件、时间、人员、使用方法等因素;"规定使用目标"是指所要达到的目的;"能力"则是指达到目标的定量或定性程度。

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是对安全防范系统能力的多元度量,并随着研究角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目前评估研究与实践所涉及的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主要涉及防范效能,它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运用安全防范技术系统,实体设施、反应力量执行规定的防范任务时,所能达到预期防范目标的程度。由于安全防范系统所执行防范任务覆盖其在实际防范中可能

承担的各种主要防范任务,且涉及整个防范过程,所以,防范效能是安全防范系统的最终效能和根本质量特征。

(2)系统效能的度量

效能度量是效能大小的尺度,可用概率或其他物理量表示。任务的多样性决定了单项度量的多样性,进而影响综合的度量也不相同。效能的度量可以从静态考虑,如:指标效能;也可以从动态考虑,如:防范效能。

(3)系统效能的指标

为了评价某个系统的效能优劣,需要采用某种定量的方法(或定性评价的定量表示方法)去度量系统的效能。这种定量尺度(或定量表示)称为效能指标(准则)或效能量度。由于防范情况的复杂性和防范任务要求的多重性,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指标常常不是单个的,而是一组,用于分别表示系统功能的重要属性,(如入侵探测能力、视频监控图像清晰度等)或防范的多重目的(如威慑犯罪、制止犯罪、记录留证等)。

由于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在层次结构中,各层次系统功能不同,应当有与其功能目标相一致的不同效能属性和不同效能指标如防入侵盗窃系统,探测子系统的效能指标如探测率等;延迟子系统的效能指标如延迟时间等;反应子系统的效能指标如警力部署概率等,因而显现出效能指标的层次结构特性。各层次系统功能之间的联系决定了各层次系统效能参数之间的联系。层次结构中每一层的效能参数依赖于其下属各层的参数。

由于效能概念的复杂性,效能度量不像物理量的度量那样直接。所以选择效能指标或定义效能时,必须充分考虑其随机性、多尺度、不确定性、局限性的特点,遵循系统性原则、简明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完备性原则、独立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等基本原则,并恰当提出应符合的要求。

2.系统效能分析

全面认识安全防范系统,是对系统效能做出正确评价的前提。系统效能分析就是根据影响安全防范系统效能的主要因素,如系统的可靠性、可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人的因素和技术系统、实体设施的固有技术性能等,运用一般系统分析的方法,在全面采集信息的基础上,确定分析目标,建立综合反映系统达到规定目标的能力测度算法,最终给出衡量系统效能的测度与评估。

系统效能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对系统进行分析,即从系统长远和总体的最优出发,在充分了解系统环境的基础上,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分析构成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分系统的

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1)系统环境分析

系统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了解系统的环境是明确系统目标的前提。安全防范系统环境分析建立在对被保护对象的性质、特点及安全威胁,系统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信息的全面采集的基础之上。通过系统环境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违法犯罪和重大治安事件,实现对被保护对象的风险评估,从而确定系统目标。系统方案完善程度依赖于对系统环境的了解程度。对环境了解的不恰当,将导致系统方案的失败。因此,系统环境分析是系统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

(2)系统目标分析

系统目标是系统方案设计的出发点,是系统目的的具体化。安全防范系统目标分析建立在对被保护对象的科学的风险评估和对系统环境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系统目标分析的目的是论证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获得分析的结果--目标集。良好的系统目标分析,可以防止方案设计的盲目性,有效避免造成损失和浪费。

(3)系统结构分析

系统结构是系统行使和发挥作为系统基本要求的功能作用的基础。安全防范系统结构分析建立在对安全防范系统的目标和功能分析基础之上。系统结构分析的目的是研究系统组成要素及其相关关系受系统目标和功能的影响而在一定的层次结构中所组成的特定的结合方式。系统组成要素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必须满足系统目标要求,系统的目的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系统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建模方法、基于数学模型的解析方法、模拟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方法等。

3.系统效能评估

(1)系统效能评估步骤

系统效能评估通常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①构建评估的指标体系;

②根据给定条件,确定效能指标的值;

③由诸效能指标的值求出效能综合评估值。

(2)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系统效能评估方法有以下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是按照评估方法的性质,将效能的评估方法分为三类:

①主观评估法

主要有主观经验判断法、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

②客观评估法

主要有加权分析法、理想点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等。

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估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等。

另一种是按评估所采用的数学方法,把效能的评估方法分为三类:

①统计法

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依照实际应用、试验获得的大量统计资料评估效能指标。其前提是所获得的统计数据的随机特性可以清楚地用模型表示并相应地加以利用。

②解析法

应用解析式计算的方法获得效能指标值,解析式公式透明性好,便于应用,不足之处是考虑的因素较少。

③仿真(模拟)法

由仿真试验得到关于防范过程和结果的数据,可直接或通过统计处理后给出效能指标估计值。

(3)系统效能评估指标设计

系统效能评估指标的选取,一方面要考虑评估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指导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其实用价值性。从评估工作实践看,影响系统评估实用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评估指标数据的收集统计工作的可行性。目前,许多评估研究结果之所以均停留在理论说明而无法得到实践的运用和推广,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因此,评估指标的设计,在运用主观经验判断法、德尔菲专家评价法、穆迪优选法、相关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这些基本方法的基础之上,尽可能考虑从相关部门现行的具有经常性统计基础的指标中遴选,然后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的总体要求,再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以降低评估工作的成本,方便评估工作能够广泛地、经常性地开展。

(4)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评估指标体系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评估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一个体系,其结构和组成要素的科学组合会直接影响着评价功能的发挥。所以,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在研究被评估系统的目的、所包含的要素内、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隶属关系的基础上,根据

评价的总目标,将评估指标按性质、功能等进行分类,分层有机组合,依据重要程度赋予权重,并选用适合的综合评估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估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建立综合评估模型。总之,使最终获得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确实能全面、系统、科学和准确地描述安全防范系统的整体特征和一般趋势,能客观地评价安全防范系统目标实现程度。

(5)防范仿真(模拟)法的应用

采用防范仿真(模拟)法评估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在发达国家已是较为成熟的做法。安全防范系统的防范效能评估要求考虑安全威胁,考虑各种安全防范技术系统的协同作用、安全防范系统的防范效能的诸属性在防范全过程中的体现。防范仿真(模拟)法能较详细地考虑影响实际防范过程的诸因素,因而特别适合于进行系统效能或防范方案的防范效能指标的预测评估。安全防范系统的防范效能只有在有威胁出现时,以具体防范环境和一定防范力量为背景才能有效评价。防范仿真(模拟)恰是除实战以外提供这种条件和背景的基本手段,对安全防范系统防范效能的评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的工作进展

1.系统效能评估研究与实践

一些应用安全防范系统较早的发达国家,在其效能评估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美国先后研制出多种防范仿真模型,辅助于以防入侵为主的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实践,几种典型的仿真模型如:ASSESS (Analytic System and Software for Evaluating Safeguards and Security)、FESEM (Forcible Entry Safeguards Effectiveness Model)、ISEM (Insider Safeguards Effectiveness Model)、SAFE (Safeguards Automated Facility Evaluation)等,并在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英国、澳大利亚则在视频监控为主体的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法。

国内就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的相关研究已经起步,并得到公安部主管部门、中国安防产品行业协会、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蓝盾世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鼎力支持或积极参与。初步研究成果主要有:

(1)公安部部级项目《安全防范系统评估-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2006)。

该项目以《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安全防范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安全防范技术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内的各项目,根据重要程度和性质进行了分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评估指标量化,并研究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同时将模糊综合评估法运用于安全防范系统评估

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涉及系统设计、安装施工以及验收管理的相关技术指标,引入评估模型。模糊数学的引入可以定量地将大量专家的评估意见存储起来,加以综合修正计算,进而捕捉确定的安全防范技术系统效能值,较好地避免了评估结果的主观随意性问题。

(2)公安部部级项目《防入侵盗窃系统评估研究》(1996)。

该项目通过对防入侵盗窃系统的全面分析和将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方法,来评估防入侵盗窃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建立了防入侵盗窃系统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旨在通过评估为安全防范管理提供科学化、量值化的依据,为建立有效的防入侵盗窃系统提供明确的思路,为推动防入侵盗窃系统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述两项成果在实践应用中均进行过试评估,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其中《安全防范系统评估-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已经进入成果深化研究阶段,深化研究部分主要涉及包括人防、物防与技防系统有机结合因素在内的安全防范系统综合评估体系-评价方法方面。经过在安全防范系统评估实践中对深化后的科研成果进行检验和进一步完善,最终有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家或行业标准,成为规范行业安全防范系统评估工作的指南。

2.系统效能评估技能培训与鉴定

随着"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作为一种职业出现,安全防范评估工作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将成为必然趋势。在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的积极运作下,新职业"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的职业培训教程大纲已经拟定,教材编写工作正在启动。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一批经过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能在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方面脱颖而出,成为此项工作的行家里手。

即将开展的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技能培训与鉴定将主要围绕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评估基本知识

通过培训,了解和掌握评估基本概念、评估的目的与作用、评估的基本方法、安全防范评估分类等,为评估实操的学习奠定基础。

(2)评估方案制定

通过培训,能够确定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目标,能够编制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调查方案,能够编制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实施计划。

(3)分析与评估实施

通过培训,能够实施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评估,能够实施安全防范系统静态评估,能够实施安全防范系统运行状态评估,能够实施安全防范系统损失控制成本评估。

(4)评估分析报告编制

通过培训,能够对安全防范系统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能够提出系统优化与改进建议。

在实际开展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工作时,除了要有科学的评估体系、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必需的评估技能之外,还要做好资料的准备和人员的组织。评估资料主要包括:评估方法及细则、评估指标打分表、评估结论撰写表格等。参加评估小组的人员必须对所从事的活动内容和程序有充分的了解,并通过讨论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评分标准的目的。为了保证评估结果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评估人员不仅要熟悉业务,而且还需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

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对于安防行业还是一个较新的业务领域,从评估方法成熟到评估专业人员的培养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在开展此项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基础管理,确保评估质量。既要不断完善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体系与评价方法,又要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评估人员培养机制、评估工作机制,更要严格质量督导制度。坚持研究与实践,使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真正成为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与应用质量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成为安全防范系统效能的"保鲜剂"和"促进剂"。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XXXXXXXX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风险评估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 1.1工程项目概况 (1)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 1.1.2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1) 1.1.3承建单位基本信息 (2) 1.2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2)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 2.1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2) 2.2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2) 2.3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2) 2.4保障与限制条件 (3) 三、评估对象 (3) 3.1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3) 3.1.1 网络结构 (3) 3.1.2 业务应用 (3)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3) 3.2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3)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3) 3.2.2子系统N的等级保护措施 (3)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4) 4.1资产类型与赋值 (4) 4.1.1资产类型 (4) 4.1.2资产赋值 (4) 4.2关键资产说明 (4) 五、威胁识别与分析 (4)

5.2威胁描述与分析 (5) 5.2.1 威胁源分析 (5) 5.2.2 威胁行为分析 (5) 5.2.3 威胁能量分析 (5) 5.3威胁赋值 (5) 六、脆弱性识别与分析 (5) 6.1常规脆弱性描述 (5) 6.1.1 管理脆弱性 (5) 6.1.2 网络脆弱性 (5) 6.1.3系统脆弱性 (5) 6.1.4应用脆弱性 (5) 6.1.5数据处理和存储脆弱性 (6) 6.1.6运行维护脆弱性 (6) 6.1.7灾备与应急响应脆弱性 (6) 6.1.8物理脆弱性 (6) 6.2脆弱性专项检测 (6) 6.2.1木马病毒专项检查 (6) 6.2.2渗透与攻击性专项测试 (6) 6.2.3关键设备安全性专项测试 (6) 6.2.4设备采购和维保服务专项检测 (6) 6.2.5其他专项检测 (6) 6.2.6安全保护效果综合验证 (6) 6.3脆弱性综合列表 (6) 七、风险分析 (6) 7.1关键资产的风险计算结果 (6) 7.2关键资产的风险等级 (7) 7.2.1 风险等级列表 (7)

系统性能评估

第7章 1.工程工作站:具有实现工程计算、程序编制和调试、作图、通信、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环 境。 2.早期CAD环境:“大型机(超级小型机)+多路终端 3.工作站从应用对象、范围和功能需求上都不同于普通PC机 4.工作站与PC在配置上的一般区别:1. 图形处理能力:专业图形卡2. 可靠性: 采用多种 可靠性措施3. 性能: 采用高性能器件4. 扩展能力: 内存、多处理器等5. 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高性能图形处理软件等。 5.系统性能评价技术:从技术上, 主要有分析、模拟、测量三种技术 6.常采用的分析技术有:常采用排队论、随机过程、均值分析等方法进行近似求解,比如 流水线性能、多处理器系统性能分析、软件可靠性静态评估等。 7.分析技术的特点:特点是理论严密, 对基础理论的掌握要求较高。优点是节约人力/物 力, 可应用于设计中的系统。 8.模拟技术的特点:既可以应用于设计中或实际应用中的系统, 也可以与分析技术相结 合, 构成一个混合系统。 9.测量技术的特点: 10.模拟技术是基于试验数据的系统建模, 主要有: (1) 按系统的运行特性建立系统模型; (2) 按系统工作负载情况建立工作负载模型; (3) 编写模拟程序, 模拟被评价系统的运 行。 11.测量技术:该技术是对已投入使用的系统进行测量, 通常采用不同层次的基准测试程序 评估。不同层次指的是:核心程序、实际应用程序、合成测试程序 12.几乎所有基于模拟的评价方法都依赖于测试数据或实验值 13.总结:分为三种性能评价技术,分别是分析、模拟、测量,这三种技术分别对用不同成 熟度的系统。分析技术对应理论研究,特点是理论严密,基础知识掌握度高。模拟技术是对正在设计以及已经用于实际应用的系统进行建模,建模数据来源是实验数据。而测量技术的应用是对已经投入使用的系统进行测量。通常采用不同层次的基准测试程序,不同层次值的是:核心程序、实际应用程序、合成测试程序。 14.系统性能评价对象:内存、I?O、网络、操作系统、编译器的性能。 15.与程序执行的时间相关的两大因素:(1) 时钟频率(MHz);(2) 执行程序使用的总时钟周期 数。 16.CPU时间= 总时钟周期数?时钟周期= 总时钟周期数/ 时钟频率 17.IC(程序执行的指令数)和CPI(每条指令所需时钟数 18.CPU时间= CPI?IC ?时钟周期= CPI?IC /时钟频率 19.(1) 时钟频率: 反映计算机实现、工艺和组织技术; 20.(2) CPI: 反映计算机实现、指令集结构和组织; 21.(3) IC: 反映计算机指令集结构和编译技术。 22.系统性能评价标准:(1) 时钟频率(主频): 用于同类处理机之间(2) 指令执行速度法 (MIPS —定点运算) (3) 等效指令速度:吉普森(Gibson)法4)数据处理速率PDR(processing data rate)法(5) 基准程序测试法 23.MIPS指标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反映以下情况: ①不能反映不同指令对速度的影响②不能 反映指令使用频率差异的影响③不能反映程序量对程序执行速度的影响 24.吉普森(Gibson)法的主要缺点:(1) 同类指令在不同的应用中被使用的频率不同;(2) 程序 量和数据量对Cache 影响; (3) 流水线结构中指令执行顺序对速度的影响;(4) 编译程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

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 中国安防行业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7377263.html,

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 来源:中国安防行业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7377263.html,) 一、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的意义 安全防范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的简称,下同)指以维护社会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人力防范措施,电子防范设施、实体防范设施构成探测、延迟、反应功能要素,且各要素间有机联系、相互依存所形成的,具有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炸(简称"五防")和防重大治安事件等作用的整体。它是安全防范活动("安全技术防范活动"的简称,下同)的基本依托,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城市报警与监控网络的节点和主要信息源。安全防范系统依其防范作用的不同,相应地在系统构成上也有一定差别,因而就出现了诸如防入侵盗窃系统、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等安全防范系统的多种应用形式。 伴随着安全防范系统的应用由金融、文博、重要科研单位等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向公共场所以及住宅小区的日益普及,近年来,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项目数量、投资额快速增长。可喜的是社会治安防控面迅速扩大,但同时也不可忽视的是,由于系统建设与应用中问题不断涌现,使之在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上的费用-效能比明显不理想:如一些安全防范技术系统因设计或安装或使用不当,存有防范漏洞甚至形同虚设;一些安全防范系统因人防、物防、技防脱节,形不成一个有机的防范整体等,致使其防范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这显然违背"科技强警"、"科技创安"的初衷。为了保证安全防范活动健康持续蓬勃开展,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体系和评估制度,适时地、准确客观地对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实施评价,以实现对系统在设备选用,工程设计施工,系统运行管理与报警服务以及用户使用各个环节的质量优化与监控,从而使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使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并真正成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有力技术支撑。 今年上半年,安防行业已申报成功新职业"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这是安防行业从业人员的一件大喜事。"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职业是为从事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规划、设计和实施及其效能评估与安全风险评估等工作的人员而设立的。该项新职业的确立,使得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在人才上也将得到基本保证。 二、安全防范系统评估的基本功能

效率评价软件(EMS)说明书

EMS:效率度量系统用户说明书 内容 1 介绍 2准备投入产出数据 2.1 使用微软Excel文件 2.2 使用文本文件 2.3 非自由处置的投入和产出 3准备权重限制 3.1 使用微软Excel文件 3.2 使用文本文件 4 开始EMS和调入数据 5 运行一个DEA模型 5.1 准备结果格式 5.2 选择技术结构 5.3 选择效率测度 5.4 高级模型选择 6 结果 7 致谢 8声明 1 介绍 效率度量系统(EMS)是基于微软Windows 9x/NT系列的计算数据包络分析效率测度的软件。这本手册的目的就是介绍这个软件的应用,并非介绍DEA,关于DEA你可以参考下列书籍: ? H. O. Fried, C. A. K. Lovell, and S. Schmidt (1993),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_cienc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 R. F¨are, S. Grosskopf, and C. A. K. Lovell (1994), Pr oduction Frontier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A. Charnes, W. W. Cooper, A. Y. Lewin, and L. M. Seiford (1994),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heory,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 ? W. W. Cooper, L. M. Seiford, and K. Tone (2000),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 Comprehensive Text with Models, Applications, References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附件: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非涉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格式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风险评估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 1.1工程项目概况 (1)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 1.1.2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1) 1.1.3承建单位基本信息 (2) 1.2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2)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 2.1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2) 2.2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2) 2.3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2) 2.4保障与限制条件 (3) 三、评估对象 (3) 3.1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3) 3.1.1 网络结构 (3) 3.1.2 业务应用 (3)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3) 3.2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3)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3) 3.2.2子系统N的等级保护措施 (3)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4) 4.1资产类型与赋值 (4) 4.1.1资产类型 (4) 4.1.2资产赋值 (4) 4.2关键资产说明 (4) 五、威胁识别与分析 (4)

5.2威胁描述与分析 (5) 5.2.1 威胁源分析 (5) 5.2.2 威胁行为分析 (5) 5.2.3 威胁能量分析 (5) 5.3威胁赋值 (5) 六、脆弱性识别与分析 (5) 6.1常规脆弱性描述 (5) 6.1.1 管理脆弱性 (5) 6.1.2 网络脆弱性 (5) 6.1.3系统脆弱性 (5) 6.1.4应用脆弱性 (5) 6.1.5数据处理和存储脆弱性 (6) 6.1.6运行维护脆弱性 (6) 6.1.7灾备与应急响应脆弱性 (6) 6.1.8物理脆弱性 (6) 6.2脆弱性专项检测 (6) 6.2.1木马病毒专项检查 (6) 6.2.2渗透与攻击性专项测试 (6) 6.2.3关键设备安全性专项测试 (6) 6.2.4设备采购和维保服务专项检测 (6) 6.2.5其他专项检测 (6) 6.2.6安全保护效果综合验证 (6) 6.3脆弱性综合列表 (6) 七、风险分析 (6) 7.1关键资产的风险计算结果 (6) 7.2关键资产的风险等级 (7) 7.2.1 风险等级列表 (7)

软件系统效能评估

软件系统效能评估 效能评估 指对某种事物或系统执行某一项任务结果或者进程的质量好坏、作用大小、自身状态等效率指标的量化计算或结论性评价,广泛用于军事、科研、制造行业,也可用于评估某种计划、工程。 一. 软件系统评估的基本概念 1、评估要素 评估具有五大要素: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目标、评估手段(准则、方法、工具)、评估实施。 2、评估要求 评估应具有实用价值,这就要求评估的准则、评估的方法、评估的效能指标要面向用途,以评估目标为导向,考虑到不同层次评估主体的不同需求。 3、评估质量 指评估结果的可信度衡量,可通过可用性和可靠性来描述,可用性:指评估结果的可用性和一定有效性基础上的评估效率;可靠性:是指一定可利用性基础上的评估结果的正确性。 4、评估时效性 评估结果具有时效性,指应从发展的观点看待评估。由于情况条件的变化,认识的深入,评估结果有一定的变化,因此,评估应在实践中反复检验。 5、效能指标限定性 效能指标是在一定条件下得出的,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使命任务和系统的配置不同,其评估对象的效能指标也不尽相同,效能指标值总体构成约束条件空间内的动态曲线。 二. 软件系统评估的分类 为了能够对软件系统作出科学的评估,需要综合考虑软件系统的各个方面的特性,对软件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我们根据软件系统的性能、效能、经济性三个方面,把对软件系统的评估分为三类: 1、经济性评估

经济评估主要从研制软件系统的科技投资效益的角度来考虑的。从投资学角度来讲,建设这样的软件系统,将花费多少费用,是否符合需求方的支撑能力?在追求系统高效能的同时,投资费用却要受到限制,不能超出需求方的经济水平,故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在投资前对多个被选方案分别进行经济性能评估,然后由决策者从中选择认为是最为可行的一种。经济性评估的主要内容就是费用预测。 2、效能评估 系统效能,是预期一个系统满足一组特定任务的程度的量度。它是系统的综合性能的反映,是系统的整体属性。效能评估,就是要对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把系统的各项性能与任务要求综合比较,最终得到表示系统的优劣程度的结果。 软件系统的效能,可以细分为软件系统的自身效能和应用效能。自身效能是软件系统本身固有的性能,它体现了软件系统本身的完备性;应用效能是软件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的体现的效能,是对社会的贡献。 3、性能评估 系统性能评估是对系统的单项指标的评估,与效能相比,系统性能是绝对的,针对于产品。而效能是比较抽象的,针对于用户的。对于复杂的软件系统,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扩很多内容,有关文献把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用户层次; 第二,系统负责人层次; 第三,子系统设计者层次; 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对系统性能指标的侧重程度是不一样的。 三. 软件系统评价的主要任务、应掌握的原则、注意的问题 1、评价的主要任务有以下方面: 分析论证软件系统的组成规模和方案优劣 检验软件系统的完备性、一致性和正确性 论证软件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对系统总体效能的影响 软件系统结构合理性分析 软件系统效能指标的灵敏度分析 2、应掌握的原则和观点 系统的观点:软件系统的效能不是系统各个子系统效能的简单总和而是有机综合。 满意的观点:软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严格数学意义上的系统最优概念是不存在的,只能求得满意的系统和可行的解。 目标和准则的观点:系统的优劣是相对目标和准则而言的。 3、要注意的问题: 所阐述的问题是否为实际性的问题 评估过程中所作假定的合理性问题

数据链系统效能评估框架研究

收稿日期:2008 09 15修回日期:2008 12 28 基金项目:“十一五”装备预研基金资助项目(513040205) 作者简介:任 培(1978 ), 男,河北石家庄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数据链建模与仿真、作战应用及效能评估方法等。 文章编号:1002 0640(2010)01 0042 04 数据链系统效能评估框架研究 任 培,周经伦,罗鹏程,王文政 (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长沙410073) 摘 要:研究了数据链系统效能评估相关概念及其对作战的影响机制,给出了数据链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不同层 次指标的计算、 聚合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数据链系统的效能评估框架,通过该框架可以指导数据链系统的效能评估,为数据链装备的发展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数据链,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中图分类号:TN9 0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RENPei,ZHOUJing lun,LUOPeng cheng,WANGWen zheng (爳牅牎牗牗牓牗牊爤牕牊牗牜牔牃牠牏牗牕爳牪牞牠牉牔&爩牃牕牃牋牉牔牉牕牠,爫牃牠牏牗牕牃牓爺牕牏牤牉牜牞牏牠牪牗牊爟牉牊牉牕牞牉爴牉牅牎牕牗牓牗牋牪,爞牎牃牕牋牞牎牃410073,爞牎牏牕牃 )﹢ ┈┉┇ ┉:Thispaperintroducestheconceptsrelatedtoeffectivenessevaluationofdatalinksystemas wellasthewayitinfluencesthecombatprogress Theindexsystemforeffectivenessevaluation ,calculationandaggregationmethodsbelongtodifferentlevelaregiven Uponthat,weproposeageneral frameworkforeffectivenessevaluationofdatalinksystem Webelievetheframeworktobeagoodr 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datalinksystem ┎┌┄┇ ┈:datalink,effectivenessevaluation,indexsystem,framework 引言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作战样式已经由以 平台为中心转向以网络为中心,对抗方式也从单纯 的武器对武器、 平台对平台的对抗,发展到由指挥控制系统、侦察监视系统、联合火力打击系统等各种系统构成的作战体系的对抗。这种体系对抗的胜负不是取决于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参战的武器装备,而是取决于所有参战武器装备所构成的体系的整体作战效能。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不同的武器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和互操作,各种资源被充分共享。通过数据链,可以将众多复杂的武器平台以及指挥控制平 台有机地连为一体, 实现战场态势共享,缩短决策时间,提高指挥控制速度及协同作战能力,更好地发挥体系的整体作战效能。目前,军事强国已将数据链应用于近年来的几次局部战争,获得了很好的实战效 果。美军对F 15装备Link 16数据链后的作战效能变化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F 15装备Link 16数据链后,无论是在日间作战还是在夜间作战,杀伤率取得了约2 5倍的改善[1] 。 1数据链系统效能评估相关概念 数据链是指装备在作战单元上的数据通信与处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传统的通信设备功能,能够 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 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信道实时、可靠、安全、保密的收发格式化的信息,构成一个数据通信网络,还可以对接收到的各种信息(本单元的传感器信息、武器装备信息以及从其他作战单元接 收的信息) 进行(融合)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相对导航、敌我识别、武器引导、态势共享等功能。其构成如图1所示→←→←→←→→ 。 图 数据链装备的构成 信宿 数据链装备 收发 设备数据终端设备加密解密设备战术数据系统信源战术数据系统:将信源的各种信息经过一定的 处理,按照约定的报文格式生成报文;同时将从其他 Vol.35,No.1Jan,2010 火力与指挥控制 FireControl&CommandControl第35卷第1期 2010年1月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方案报告

项目名称: XXX风险评估报告被评估公司单位: XXX有限公司 参与评估部门:XXXX委员会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1 工程项目概况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2 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1 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描述本次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体系(含评估人员构成)、工作原则和采取的保密措施。 2.2 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本次评估供耗时2天,采取抽样的的方式结合现场的评估,涉及了公司所有部门及所有的产品,已经包括了位于公司地址位置的相关产品。 2.3 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2.4 保障与限制条件 需要被评估单位提供的文档、工作条件和配合人员等必要条件,以及可能的限制条件。 三、评估对象 3.1 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3.1.1 网络结构 根据提供的网络拓扑图,进行结构化的审核。 3.1.2 业务应用 本公司涉及的数据中心运营及服务活动。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N/A

3.2 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按照工程项目安全域划分和保护等级的定级情况,分别描述不同保护等级保护范围内的子系统各自所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及等级保护的测评结果。 根据需要,以下子目录按照子系统重复。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根据等级测评结果,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管理措施情况见附表一。 根据等级测评结果,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技术措施情况见附表二。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4.1 资产类型与赋值 4.1.1资产类型 按照评估对象的构成,分类描述评估对象的资产构成。详细的资产分类与赋值,以附件形式附在评估报告后面,见附件3《资产类型与赋值表》。 4.1.2资产赋值 填写《资产赋值表》。

公司投资效能评估体系

投资效能评估体系 投资效能评估旨在对公司所建项目的投资效能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总结。 本着实事求是、独立、客观的原则,对项目投资的力度、投资方向、投资策略、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长远战略价值进行比较详尽的分析和评估。利于总结不同项目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改正和调整出现的缺陷,并对公司下一步的投资提出建设性和实质性的措施和建议,供公司领导决策参考,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效能评估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1. 投资:与房地产行业中类似公司项目相比较的投资力度、投资比例、投资策略和投资侧重点的合理性。 2. 适宜性:项目定位是否能够支持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目标。 3. 可用性:项目成果是否能够有效地支持主业核心业务。 4. 可操作性:项目成果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便于推广应用。 5. 可维护性:项目成果是否便于进行纠错性、扩充性、适应性、预防性维护。 6. 可靠性:项目成果的无故障运行时间是否达到预期标准。 7. 可控性:项目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是否可控,过程文档是否足以支持项目持续提升与发展。

一、开发周期考核系数 1、计算公式 项目实际经营期所含的月数—项目计划经营期所含的月数 延期率X= *100% 项目计划经营期所含的月数 说明: (1)项目实际经营期所含月数为截至本期最终决算之时的本期项目实际经营期所用月数。 (2)项目计划经营期所含月数是指按照建设项目经营管理责任书所确定的本期项目计划经营期所含的月数。 2、系数计算 (1)X≤一1 5%对应系数:1.2 (2)一15%25%对应系数:O.8 二、工程质量考核系数 1、工程获得省级以上工程质量奖项:1.2 2、工程获得省级工程质量奖项:1.1 3、工程获得市级工程质量奖项:1.05 说明: (1)上述一、二、三项所指的质量奖项必须是《项目经营策划书》中已经确定的质量目标(指标),如未在《项目经营策划书》中明确,则即使获得相关奖项也不按照上述规定来确定考核系数。 (2)由于工程质量奖项的最终获得时间将滞后于本经营期,故在本期决算时,本期的工程质量考核系数先按照未获得奖项的情况计算,待真正获得奖项的当年,将由于获奖应增加的工程质量考核系数部分涉及的奖金在该年年终予以补发。 4、工程一次性竣工验收率为100%,且无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质量事故发生:1.O 5、工程没有达到一次性竣工验收率为100%,且无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质量事故发生:O.9 6、发生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质量事故一次,且该事故引起的经济损失估算在1 00万元以下的:O.8 备注:如果发生下面二种情况之一

某医院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020年3月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单位名称: 评估报告时间: 一、消防安全管理单元 1场所合法性 评估结果: (1)本院在建筑物及相关室内装修工程依法通过了建设工基消防设计审核或设计备案、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或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并取得了相关法律文书或备案凭证。 (2)本院使用情况已经与消防验收或者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时确定的使用质相符。没有改变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合格或已依法备案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的。 (3)公众聚集场所已经依法通过了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并获取了相关法律文书。 2消防安全责任制 评估结果: (1)建立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并明确各岗各级职责; (2)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确立和变更是在当地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3人员资质管理 评估结果: (1)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没有持证上岗、正在筹备员工学习考证中; (2)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接受过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3)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接受过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4消防档案 评估结果: (1)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单位是否建立了消防档案; (2)消防档案是否详实完整,全面反映消防工作基本情况,并附有必更图纸图表; (3)消防档案是否有专人管理,并按档案管理要求装江存放; (4)预案演练是否建立了记录((包括相关的文字图片影像)并存档备查。 5消防安全培训及宣传教育 评估结果: (1)建立了消防安全培训及宣传教台制度,并按有关规定明确了责任部门、培训方式、频次及考核办法; (2)设置了消防安全告知牌、安全疏散培示图、消防设施标识、并定时播放消防安全广播和消防公益广告视频。 (3)消防安全培训及宣传教育建立记录并存档备查。 6防火检查、防火巡查

工程效能评估分析软件使用手册

工程效能评估分析软件V1.0 工程效能评估分析软件 文 档

1.系统概述 工程效能评估分析软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按种类可分为输入数据、计算结果和估算支持数据,其中输入数据包括外形参数和计算状态数据;计算结果是气动特性数据,软件中气动特性估算按部件不同分开进行,因此计算结果也分开存储,同一个型号全部部件的气动特性之和即为的气动特性;在常规的工程估算过程中,需要查阅相关曲线,估算支持数据即为数据化后保存在数据库中的这些曲线。 软件运行需要基于SQL数据库(第一次运行时通过数据库管理创建),按照软件中各种数据的种类将数据存储在以下各个SQL数据表中: a)参数表(P表):参数表为多个表的统称,包含各部件的参数表和状态参数表, 具体参数种类及符号见附录A,除附录A的参数外每个表的每条记录还应包含 型号字段,通过读取XML文件获得记录; b)导数表(D表)中:具体导数种类及符号见附录B,除附录B的参数外每条记录 还应包含型号、所属部件字段,通过计算获得记录; c)曲线表(C表):每个曲线单独建表,以曲线名为表名,曲线列表见附录C,通 过维护界面输入获得记录; d)翼型表(S表):翼型数据表,翼型数据种类及符号见附录D,除附录D的参数 外每条记录还应包含翼型名称字段,通过维护界面输入获得记录; 数据关系说明: a)每个型号对应一条参数记录、估算完成后获得一条导数记录(有计算结果的 部件各一条,若所有部件均进行了计算,则还包含“全机”记录一条); b)估算支持数据库为独立数据,每个型号估算时均使用其中的支持数据;

2程序数据流示意图

2.1系统主界面 本系统是基于工程效能评估分析安全生产管理考核指标体系的需求设计。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考核指标主要是由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行为、安全管理通过系统的功能评估、分析预警、数据管理、系统管理对着三大指标的比重与分值的设置,计算出相应的风险等级,并且根据等级给出相应的风险意见与建议。 3 系统操作指南 3.1 评估系统 3.1.1启动测试项目 此项目用于安全管理测试启动与该测试项目结果查看,点击需要测试的数据,然后启动操作。如下图:

系统性能评价

第1章系统维护与评价 1.1系统维护 管理信息系统在完成系统实施、投入正常运行后,就进入了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在整个系统使用寿命中,都将伴随着系统维护工作的进行。其目的在于保证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而可靠的运行,并能使系统不断改善提高。系统维护就是保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随环境的变化始终处于最新的正确的工作状态。系统的维护费用占整个系统生命周期总费用的60%还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系统维护工作的内容: 应用程序维护:针对本系统而言,当业务需求有所改变或业务扩充时,要通过修改应用程序来实现。 数据维护:业务处理对数据的要求不断变化,除系统中主体业务数据正常更新外,许多数据进行不定期的变化,不断调整,数据内容增加,数据调整,数据可备份与恢复,这些都是数据维护的工作内容。本系统涉及的数据是学校的成绩管理活动中至关重要,所以系统要提供数据备份等功能来保护数据。 代码维护:随着办公自动化需求的发展,对系统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环境扩大,这就导致系统的各种代码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修改、删除以及设计新的代码。 硬件设备的维护:主要时对主机及外设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比如机器部件的清洗、润滑、设备故障检查、易损部件的更换,应由专门人员负责,定期进行,以保证系统的有效的进行。 1.2系统评价 新系统的评价工作主要是根据系统目标,从经济、性能、管理三方面展开,看是否达到系统的预期目标。 1.2.1经济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评价采用费用效益的方法分析实现。费用是整个系统中全部开支而

构成成本,效益是通过系统运行所带来的费用降低和收益增加。根据信息价值理论,系统应用价值是指通过在信息方面的改善而使各种结果得到改善的价值。 在上机考试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以学院现有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可以免除硬件费用、软件费用和软件开发费用。系统实施后,进入试用运行阶段,由于系统操作简单快捷,很容易掌握,因此,不需要相关的人员培训费用。 系统投入使用后,能够真正的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管理费用和劳动费用,使教师从繁琐出题、判卷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上,同时节省试卷的制作成本、印刷成本和试卷的存放空间,考试时不必安排过多的教室作为考试场所,不必安排过多的教师进行监考。节省了教学资源。1.2.2系统性能评价 系统的人机交互方式灵活方便,便于操作人员迅速掌握。系统的响应时间和信息处理速度较快,在操作系统时不会使操作人员等待过长时间。经测试,系统输出信息的正确性和精度符合标准。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析、设计、实施。各个模块符合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思想,使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和故障可诊断性。故障的排除和恢复比较容易。综合各种因素,该系统可以满足考试业务的需求。 1.2.3管理性能评价 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势必带来传统工作方式、管理模式的变革。随着管理科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计算机行业和网络的兴起,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不同的行业有了不同的管理方法,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在信息化的道路上更应该走在前端。本系统投入的运行,将带来考试模式的变革,从以往的手工处理转向计算机网络化,无纸化。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规范了管理制度。使原本的考试业务,从出题、考试到判卷的整个过程规范化,标准化。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评估报告

项目名称:XXX风险评估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评估公司单位:XXX有限公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与评估部门:XXXX委员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1工程项目概况 1.1.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2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1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描述本次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体系(含评估人员构成)、工作原则和采取的保密措施。 2.2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本次评估供耗时2天,采取抽样的的方式结合现场的评估,涉及了公司所有部门及所有的产品,已经包括了位于公司地址位置的相关产品。 2.3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本次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条款有:

2.4保障与限制条件 需要被评估单位提供的文档、工作条件和配合人员等必要条件,以及可能的限制条件。 三、评估对象 3.1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3.1.1网络结构 根据提供的网络拓扑图,进行结构化的审核。 3.1.2业务应用

本公司涉及的数据中心运营及服务活动。 3.1.3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N/A 3.2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按照工程项目安全域划分和保护等级的定级情况,分别描述不同保护等级保 护范围内的子系统各自所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及等级保护的测评结果。 根据需要,以下子目录按照子系统重复。 3.2.1 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根据等级测评结果,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管理措施情况见附表一。 根据等级测评结果,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技术措施情况见附表二。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4.1资产类型与赋值 4.1.1资产类型 按照评估对象的构成,分类描述评估对象的资产构成。详细的资产分类与赋值,以附件形式附在评估报告后面,见附件3《资产类型与赋值表》。 4.1.2资产赋值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xx有限公司记录编号005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创建日期2015年8月16日文档密级 更改记录 时间更改内容更改人 项目名称:XXX风险评估报告 被评估公司单位:XXX有限公司 参与评估部门:XXXX委员会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1 工程项目概况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风险评估版 本201X年8日5日更新的资产清 单及评估 项目完成时 间 201X年8月5日项目试运行 时间 2015年1-6月 1.2 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评估单 位名称 XXX有限公司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1 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描述本次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体系(含评估人员构成)、工作原则和采取的保密措施。 2.2 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本次评估供耗时2天,采取抽样的的方式结合现场的评估,涉及了公司所有部门及所有的产品,已经包括了位于公司地址位置的相关产品。 2.3 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本次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条款有: 序号法律、法规及其 他要求名称 颁布时 间 实施时 间 颁布部门 1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关于维护互联网 安全的决定 2000. 12.28 2000. 12.28 全国人大常 委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1994.1994.国务院第

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条例 02.18 02.18 147号令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算机信息网络 国际联网管理暂 行规定 1996. 02.01 1996. 02.01 国务院第 195号令 4 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算机软件保护 条例 2001. 12.20 2002. 01.01 国务院第 339号令 5 中华人民共和国 信息网络传播权 保护条例 2006. 05.10 2006. 07.01 国务院第 468号令 6 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算机信息网络 1998. 03.06 1998. 03.06 国务院信息 化工作领导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1111单位:1111系统安全项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我们单位名 日期

报告编写人: 日期: 批准人:日期: 版本号:第一版本日期 第二版本日期 终板 目录 1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工作方法 (4) 1.3评估范围 (4) 1.4基本信息 (4) 2业务系统分析 (5) 2.1业务系统职能 (5) 2.2网络拓扑结构 (5) 2.3边界数据流向 (5) 3资产分析 (5) 3.1信息资产分析 (5) 3.1.1信息资产识别概述 (5) 3.1.2信息资产识别 (6) 4威胁分析 (6) 4.1威胁分析概述 (6) 4.2威胁分类 (7) 4.3威胁主体 (7) 4.4威胁识别 (8) 5脆弱性分析 (8)

5.1脆弱性分析概述 (8) 5.2技术脆弱性分析 (9) 5.2.1网络平台脆弱性分析 (9) 5.2.2操作系统脆弱性分析 (9) 5.2.3脆弱性扫描结果分析 (10) 5.2.3.1扫描资产列表 (10) 5.2.3.2高危漏洞分析 (10) 5.2.3.3系统帐户分析 (10) 5.2.3.4应用帐户分析 (10) 5.3管理脆弱性分析 (11) 5.4脆弱性识别 (12) 6风险分析 (13) 6.1风险分析概述 (13) 6.2资产风险分布 (13) 6.3资产风险列表 (14) 7系统安全加固建议 (14) 7.1管理类建议 (14) 7.2技术类建议 (14) 7.2.1安全措施 (14) 7.2.2网络平台 (15) 7.2.3操作系统 (15) 8制定及确认 ................................................................................................... 错误!未定义书签。9附录A:脆弱性编号规则 (17)

仿真设计平台性能评估软件设计说明书

仿真设计平台性能评估软件 设计说明书 1范围 1.1标识 1.1.1标识号 版本2. 0。 1.1.2标题 《仿真设计平台性能评估软件设计说明书》。 1.1.3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在Windows系统上的仿真设计平台性能评估软件设计。1.2系统概述 1.2.1适用系统 Windows XP及更高版本(32位,兼容64位); CPU:2.4GHz双核以上; 内存:2G以上; 网卡:有线/无线网卡; 1.2.2软件用途 本软件用于Windows系统上进行通信协议的仿真设计与性能评估;软件的输出可作为研发空间通信协议的技术参考。

1.2.3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仿真设计平台性能评估软件项目。 项目开发方:北京优诺信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优诺科技)。 项目时间:2011年8月至11月。 项目范围:在Windows系统上实现通信协议仿真设计与性能评估。 1.3文档概述 本文档描述了仿真设计平台性能评估软件的界面与功能设计,包括: 2引用文档 [1]《仿真设计平台性能评估软件需求分析》,优诺科技。 [2]《仿真设计平台性能评估软件技术协议》,优诺科技。 [3]《仿真设计平台性能评估软件开发计划》,优诺科技。 [4]Proximity-1 Space Link Protocol - Data Link Layer. Recommendation for Space Data System Standard, CCSDS 211.0-B-4. Blue Book. July 2006. [5]Proximity-1 Space Link Protocol - Physical Layer. Recommendation for Space Data System Standard, CCSDS 211.1-B-3. Blue Book. March 2006. [6]Proximity-1 Space Link Protocol - Coding and Synchronization Sublayer. Recommendation for Space Data System Standards, CCSDS 211.2-B-1. Blue Book. April 2003. [7]Proximity-1 Space Link Protocol - Rationale, Architecture, and Scenarios. Report Concerning Space Data System Standards, CCSDS 210.0-G-1. Green Book. August 2007. 3技术指标与设计原则 3.1技术指标要求 本软件模块之间使用统一开放的接口进行相互合作,完成各自的功能。同时,软件系统设计还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3.1.1通用性 软件具备通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软件设计尽可能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且符合国军标,符合国际开放标准。

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效能的量化评估体系

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效能的量化评估体系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ric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enterprises 一、影响知识管理作用的因素 影响知识交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由于各个企业具体情况的不同也有一些变化,但从大的方面来说,要顺利完成知识交流,就需要两大要素,一是组织技术架构,另一个就是组织中“人”的要素。具体说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信息系统和企业内外知识库。这是知识管理实现的基本物理构件,企业还要为知识管理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如计算机、网络、企业内部刊物等,收集知识并促进企业内部知识流动和共享。一个完善的企业系统知识平台要全天候开放,因为企业员工的灵感是随时随地产生的,提供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使之能随时随地实现与他人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但并不是没个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都能实现如此功能,不够完善的知识平台,就可能造成知识流的流通不畅。 2)组织结构,包括等级分布、专业化程度以及标准操作等。因为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往往需要有一个为知识实践提供方向的整体系统方法和策略,必须有知识共享的指导原则,因此,企业本身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程度就会对知识交流方式及其效果产生影响。另外,完整的知识交流过程,还包括反馈环节,因此,企业中也要有相应的知识反馈机制,对企业的知识管理进行必要的监控,以便了解知识管理运行的情况,并在现有知识管理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知识管理方案。 3)企业环境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和竞争环境等。企业是社会的企业,整个社会对知识经济的重视程度、企业所处行业对知识的利用程度、知识的商品化程度都会大大影响到单个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式和实现深度。同样,同类竞争对手的知识管理实施情况也对企业内部知识交流有刺激作用。 4)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必须支持知识创新、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等行为,企业员工要知道如何在一起学习,知道如何协同支持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适合知识交流的企业文化应该是能帮助在企业内部消除人员之间知识交流的障碍,实现知识的自由、直接交流;并消除中间知识流通环节,减少知识的扭曲;在保守企业秘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知识共享和知识流动的良好氛围。反之,过于传统过于保守的企业文化在知识交流方面可能会有阻碍效应。 5)员工个人素质,对知识管理系统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对知识交流的态度是否热情,积极性高下等。显然,在对本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都没有太多概念的条件下,谈如何利用知识管理系统进行知识交流和显得过于理想化。 6)知识交流的途径和模式。企业内部要有通畅的知识共享和知识交流的途径,使企业员工知道从哪儿能够获得需要的知识。不同的手段,产生的知识交流效果也各不相同。比如在线培训,就是知识共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学会在整个系统中学习,检索材料和考试,而系统同时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在考核分析,以求挖掘潜在人才。在此过程中,就涉及到人与人以及人与固化知识交流的多重途径,每种途径的交流效果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干扰而有所不同。 7)高层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及其采取的激励手段。如果高层重视对企业员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