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艾略特《荒原》的死亡主题

浅析艾略特《荒原》的死亡主题

浅析艾略特《荒原》的死亡主题
浅析艾略特《荒原》的死亡主题

浅析艾略特《荒原》中的死亡主题

摘要:纵观艾略特的《荒原》,死亡主题几乎覆盖了全诗的内容。本文通过探讨自然生物的死亡、人类情感的死亡、精神信仰的死亡这三个方面来揭示《荒原》的死亡主题。

关键词:《荒原》死亡主题

引言:《荒原》共分为“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部分,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犹如战后的物质世界一样,满目疮痍,巳经干涸得像一片荒原。全诗让人感受到世人徘徊挣扎在生与死的矛盾之中,而死亡的映射充斥在全诗之中。文学作品中不乏“死亡”这一主题。按照弗洛伊德的假说,人生来便有一种“死的本能' 也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死亡是与生倶来,深入骨髓的。《荒原》开头的引文中,西比尔的回答“我要死' 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荒原人象征着战后的欧洲人,他们生活在战争带给他们的荒原中,没有爰情,只有动物般欲望的爰情荒原,缺乏宗教信仰的灵魂也犹如一片荒原,因而活着的荒原人生活极端枯燥乏味,感受不到活着的快乐与意义,这种虽生犹死的生活使他们渴求死亡的归宿,去天堂寻觅永恒的幸福,而同时“生的本能”强烈地对抗着这“死的本能' 但最终死亡还是占了上风。

一、自然生物的死亡

《荒原》发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争的残酷厮杀和争夺,彻底摧毁了西方人传统的基督教义、生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荒原》就是有感于此而写成的。艾略特在《荒原》中多处描绘生活在废墟中并丧失了信仰的芸芸众生。战后的欧洲正如诗中所写:大地荒芜一片,土地龟裂,万物枯竭。当时的欧洲陷于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之中,人们缺乏精神信仰,迷茫地生活着。在第一章“死者葬仪”中,开首的诗句“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死亡的气息扑面而来,本应是万物复苏,舂意盎然的四月却满目荒凉,诗句“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勾勒出一番自然界生物垂死的画面,整个画面灰色而阴郁。后面几章的诗句“那淹死了的腓尼基水手”“那被绞死的人”

“并无实体的城”“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去年你种在花园里的尸首”都直接点出了死亡的主题。整首诗从“我要死”这个主题开始,就揭示了荒原人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结局,死亡的本能是人类无法躲避的。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造成的破坏随处可见,战争投射在人们内心的阴影,也使人们看到到处充满了死亡气息。但是生和死作为一组永恒的二元对立关系,它们的相互对抗造就了世间万物的生生不息。所以,诗中说“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尽管巳经死亡,成为“尸首' 但荒原人那生的本能仍然具有对生的渴望,“发芽”和“开花”映射出生命的萌芽和蓬勃的发展。而诗中“还是忽来严霜捣坏了它的花床?”则反映出荒原人对于生的本能战胜死的本能所持的怀疑态度。由此可见,作者内心中矛盾而纠结的生与死的挣扎。但是,死亡的本能最终战胜生的本能还是在第一章结尾处映射出来,艾略特引用了波德菜尔的《恶之花》的序诗,“虚伪的读者!——我的同类一一我的兄弟”映射出“虚伪的”人们不愿意承认这死亡的必然结局,这也为后面诗中逐渐强化的死亡气息做好了铺垫。

二、人类情感的死亡

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悲观失望的情绪蔓延在整个西方世界,人们的理想和幻想全部破灭。迷茫的荒原人对空虚无聊的现代生活极度绝望,但他们仍然渴望着纯洁的爰情和性欲的满足,他们需要最原始的动物本能——性的欲望来刺激自己麻木的神经,用以证明自己的存在。荒原人眼中的爱情变成了性爱关系,而荒原人们之间的爱情变成了赤裸裸的色欲。人们之间已经不存在道义上的忠诚。荒原人失去了纯洁的爱情,被色欲所取代。赤裸的色欲吞没了原本美好的爱情,带着一股欲望之火,荒原人没了爱情,同时还有对生活的希望,选择死亡便成了荒原人摆脱这种痛苦的唯一途径。

当发现《荒原》中人们只剩下情欲的时候,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将其和《洛丽塔》中那个把对过去岁月的狂恋转化成恋童癖的男人联系在一起。各种欲望,成为了一切罪恶之源。过去的日子里,爱情是他们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所以他们现在就无法接受这种缺乏爱情的现实世界:《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变得只能爱上未成年少女,而荒原人则过上了有欲无爱的麻木生活。无论是《洛

丽塔》还是艾略特的《荒原》人们丧失了原本就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爱情之后,那么也便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选择死亡也就顺理成章了。

情欲的释放成为了荒原人爱情丧失之后唯一能得到一时满足的途径:他们是貌合神离的性伴侣、放纵情欲,有着与繁衍后代无关的麻木的性关系。荒原人就这样过着空虚而又荒淫无度的生活。当时社会的腐败、道德伦理崩溃表现为过度放纵的情欲和混乱的性关系。无论是上流社会还是底层阶级,都摆脱不了这种无聊麻木的生活。

三、精神信仰的死亡

死亡的本能使荒原人意识到死亡既是痛苦的源头,也是痛苦的归宿,生的本能使荒原人不断呼唤着神,渴望神的救赎。基督教提倡认罪悔改、饶恕、重生、与神同工、包容,敬仰并感恩基督(指对神的儿子耶稣基督进行感恩,他为拯救人类的罪恶而死),基督教号召自由、民主、仁义、义气与道义。人们相信在他们处于危机和心灵无助时能够得到上帝的拯救,可是人们历经社会动荡、道德败落,上帝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将他们拯救,像“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所以身处荒原的人们对宗教失去了信心,对宗教仅存的一丝信仰已消失殆尽《荒原》的第三节《火诫》表示出,欲望之火让人利欲熏心,而圣火则能让人灵魂得到净化,有希望“浴火重生”之意,所以荒原人期望圣火能够将他们身上的罪恶都烧光,可是上天并没有降给人们有重生之意的圣火,于是他们认为无论是哪种宗教,都是无灵的,在他们最需要精神救助的时候都没有起任何作用。在第五章“雷霆的话”里,诗人提到“这里没有水只有岩石”“若还有水我们就会停下来暍了”表明“荒原”里荒的根源是水荒。水是万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要素,无论是天上降下的甘霖还是地下涌出的泉水都能滋润大地万物、养育生命,带来勃勃生机。所以,水就是生命力的象征,是生物得以繁衍的基本要素。荒原人生的本能使他们焦急渴望精神的雨露。然而,“只有枯干的雷没有雨”诗人通过雷声映射了只有精神甘露,即皈依宗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到救赎。然而,诗的后面又写到“则是有一个空的教堂,仅仅是风的家”映射出荒原人抛弃了宗教信仰,过着生不如死、毫无信仰和希望的生活,死便成了荒原人摆脱痛苦和灾难的最有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艾略特.荒原[A].未凡未珉编.外国现代派诗集[C].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9.

[2]杨亦军.死亡与拯救——《荒原》解读之一.[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

[3]包礼祥丁世忠.对死亡的追问和对永生的祈愿———再论《荒原》的死亡意识[J].江西社会科学,2007.3

[4]郭红,宋絮. T. S.艾略特《荒原》里的死亡情结.[J].林区教学,2014年第2期.

艾略特荒原被称为现代派诗歌里程碑原因

艾略特荒原被称为现代派诗歌里程碑原因 (1)大量引用典故和神话故事,意象丰富。诗中穿插6种语言,引用的神话和典故包含东西方35个作家56部作品。 (2)运用蒙太奇手法,把神话、宗教、典故等看似毫无关系的场景与现代都市的生活片断奇妙地剪接在一起。共同纳入一个以荒原为中心的象征结构,表达某种中心和关系。 (3)跨越时空界限,在时间上无前后,在空间上无界限。 (4)意象新奇怪诞,语言复杂多变。《荒原》里有口语、书面语、古语、土语和外国语。语言雅俗相结合。 (5)《荒原》是艾略特与埃兹拉.庞德两位英语诗歌大师合力的结晶。《荒原》原稿有800多行,后经过埃兹拉.庞德删减,才成为现在的434行。艾略特对审稿人庞德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6)《荒原》既不属于抒情诗,也不属于叙事诗,在那个时代,开创了一代新的诗风。 怎么看待荒诞派戏剧的荒诞 (1)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文化传统就是反传统。荒诞派戏剧作家关注人类生存状态这一严峻的问题,但荒诞派戏剧的荒诞在于“将现代人的困乏转变成亢奋”,将浓郁的悲凉用喜剧的形式,闹剧的形式来表现。 (2)传统的现实主义戏剧的灯光、布景、道具等等都服从于现实主艺术真实的、典型的总的原则。而荒诞派戏剧反对的就是这种真实的、典型的环境和气氛。他们认为,世界的本体就是荒诞,因此,作为戏剧舞台同样也是荒诞的。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直喻把握世界。 (3)荒诞派戏剧的荒诞,是面对人的生存条件的荒诞不经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之感。他们在表达这个主题时,故意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

浅析艾略特《荒原》的死亡主题

浅析艾略特《荒原》中的死亡主题 摘要:纵观艾略特的《荒原》,死亡主题几乎覆盖了全诗的内容。本文通过探讨自然生物的死亡、人类情感的死亡、精神信仰的死亡这三个方面来揭示《荒原》的死亡主题。 关键词:《荒原》死亡主题 引言:《荒原》共分为“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部分,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犹如战后的物质世界一样,满目疮痍,巳经干涸得像一片荒原。全诗让人感受到世人徘徊挣扎在生与死的矛盾之中,而死亡的映射充斥在全诗之中。文学作品中不乏“死亡”这一主题。按照弗洛伊德的假说,人生来便有一种“死的本能' 也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死亡是与生倶来,深入骨髓的。《荒原》开头的引文中,西比尔的回答“我要死' 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荒原人象征着战后的欧洲人,他们生活在战争带给他们的荒原中,没有爰情,只有动物般欲望的爰情荒原,缺乏宗教信仰的灵魂也犹如一片荒原,因而活着的荒原人生活极端枯燥乏味,感受不到活着的快乐与意义,这种虽生犹死的生活使他们渴求死亡的归宿,去天堂寻觅永恒的幸福,而同时“生的本能”强烈地对抗着这“死的本能' 但最终死亡还是占了上风。 一、自然生物的死亡 《荒原》发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争的残酷厮杀和争夺,彻底摧毁了西方人传统的基督教义、生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荒原》就是有感于此而写成的。艾略特在《荒原》中多处描绘生活在废墟中并丧失了信仰的芸芸众生。战后的欧洲正如诗中所写:大地荒芜一片,土地龟裂,万物枯竭。当时的欧洲陷于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之中,人们缺乏精神信仰,迷茫地生活着。在第一章“死者葬仪”中,开首的诗句“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死亡的气息扑面而来,本应是万物复苏,舂意盎然的四月却满目荒凉,诗句“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勾勒出一番自然界生物垂死的画面,整个画面灰色而阴郁。后面几章的诗句“那淹死了的腓尼基水手”“那被绞死的人”

艾略特荒原中英对照

(一)艾略特是中国现代朦胧诗歌的鼻祖 在网上,很多对中国现代诗歌(包括朦胧诗歌)起源和继承的评论是似是而非 的。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国内不懂外文的评论家的错误导向所致,也有可能是由于 自己就没有理解好中国的现代诗歌,而混枭了自己的观点,也误人子弟。中国的 现代诗歌,究其源泉是由于五四时期由胡适等人发起的白话文运动,白话诗也就 应运产生。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著名的作家严肃的学者并没有留下多少 白话诗歌,只有一些类似嘻皮士的文人们,象刘半农,徐志摩等等,为了和女人 的打情骂俏而留下过一首半首。 中国早期的现代诗歌应该是继承于欧洲而不是美洲。这得益于一些留学欧洲 学人的推荐和传播。象卞之琳,徐志摩,李金发等等,所写的诗歌继承了欧洲维 多利亚式的风格,并没有多少的创新,节奏的和谐和词澡的华丽是其主要的特点, 但并没有什么心灵的震动,是沃斯瓦斯和波尔莱特在中国的翻版,甚至从中可以 看到雪莱和拜伦的影子。从中很少看到美洲惠特曼的影子,大概惠诗歌中的自然 和平民的形象和这些留学欧洲的没落贵族的口吻不太合适所致。很多人把这几个 人归结为现代朦胧诗歌的起源。其实是不当的。这时候的诗歌还只能是现代诗歌 而不是朦胧诗歌,当然,相对于旧体诗歌意象和词汇的运用已经有了朦胧的感觉。 中国诗歌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有一个特别辉煌的复兴时期。一批经 过文革,上过山下过乡的知识青年们用在煤油灯下的知识积累,带着对生活的感 性体验,在马可雅夫斯基和莱蒙托夫的指引下开始中国诗歌的新一轮革命。这期 间杰出的诗人有北岛,舒婷等。在八十年代的中末期,中国诗坛终于迎来了大爆炸的时期。在理论领袖谢冕的指引下,一批批锐意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诗人们 以严辰主编的诗歌报为阵地,纷纷打出旗号,成立山头,一时间中国的诗歌流派 竟然有几十家之多。所写的诗歌讦曲骜牙,常人难以读懂。这就是后来广被非议 的现代朦胧诗。 为什么称为现代朦胧诗?这是为了区别 于以唐朝李商隐为代表的古体朦胧诗 歌。中国的现代朦胧诗直接继承于艾略特,Pound等人的诗风,摈弃了近代诗歌徐 志摩等人所提倡的维多利亚的模式。(EzraPound是和T.S.Eliot同一时代的诗人。 他有一首特别著名的诗【在一个地铁站口】,短短两句,却成为美国60年代诗歌 革命的启动之作)。对艾略特,国内的文学史书鲜有介绍,他们多数倾向于介绍19 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文学大家和诗人。记得有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诗】,好象是收录了艾略特的【荒原】,没有什么介绍,似乎国内对他的地位不 是特别的推崇。因此,不揣简陋,在此将T.S.Eliout介绍一番,并将其长诗“ The Waste Land" 翻译一部份。 (二)T.S.Eliot简介 在诗歌和文学评论上,作为一个诗人,Thomas Stearns Eliot占据着独一无 二的地位。他不仅仅是靠写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对定义所谓的现代派的风格和 趣味也有着莫大的帮助。他们摈弃了叙述性的方式及贵族式的维多里压风格,代 之于精确聚焦而又让人惊奇的意象来表达,那种圆滑的充满诱惑而又有讽刺韵味 的语言对美国现代诗歌有着巨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不是直接正式的而是从思 想和哲学的高度来影响的。他的作品中弥漫着一种寻求人生意义的味道;这种对

The Wasteland of T.S.Eliot【艾略特长诗《荒原》的主旨+背景+框架+内容的概括分析】(全英文)

T.S. ELIOT: THE WASTELAND This poem was written for the most part while in a sanatorium in Lausanne in Switzerland recovering from nervous exhaustion (not the least cause of which was his marriage to Viv). A revolutionary poem both stylistically- and thematically-speaking, Pound described it as the ‘justification of our modern experiment, since 1900’. Although this is a difficult poem to sum up (the vastness of its scope has made some critics describe it as the epic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even Eliot conceptualised it as a collection of separate poems rather than one whole poem), there are a number of technical and thematic features which are worth noting. Formal Strategies: Heteroglossia / Montage: multiple voices succeed each other with alarming and bewildering rapidity. There is, notwithstanding a bizarre footnote crediting the figure of Tiresias with more importance in this respect than he has, no single, central speaker who unifies the multiplicity of perspectives offered in the poem. This is not a single dramatic monologue. Rather, many different chunks of the text (there are no clear demarcations) seem to be snatches (mini-monologues) uttered by different, individually recognisable personalities. At other times, there are passages seemingly uttered by oracular voices possessed of an almost visionary, prophetic, even Biblical quality (e.g. in the first and final sections). At other points, the voice is almost incantatory: e.g. the beginning where a speaker or perhaps a chorus of voices seems to lament the return of life in springtime. The Absence of a Traditional Narrative Development: no plot, no consistent flow of thought (logical or associational) to assist the reader in making sense of the poem. The effect of this accumulation of discontinuous voices is to release a flurry of implications whose swiftness and dense complexity make the poem difficult to apprehend, let alone digest. In short, this is a poem seemingly without coherence which simply begs the reader to unify it even as it denies the reader the normal means to do so: there simply is no continuity of setting, voice, narrative or style. In the place of these, one finds: Naturalistic Description: Eliot focuses for the most part on the more sordid and depressing details of the contemporary metropolis (such urban poetry represented a radical depart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focus on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on the agreeable, the beautiful and the ideal in Romantic poetry and its derivatives). The poem serves up something akin to a montage of visual images that explore city life and the lives of its inhabitants by juxtaposing images, scenes, dramatic vignettes containing fragments of conversation, etc. At times, these images assume an almost phantasmagoric dimension (e.g. “Unreal city”). Sordid urban images commingle with images of the desert/aridity to the point where, quite clearly, they are meant to comment upon each other: to wit, modern life in the city is being compared to an arid, sterile waste. Recurring Leitmotifs: these, in accumulating significance, become evocative symbols: these are scenes, images and allusions that are repeated in separate contexts and, by dint of which, assume symbolic resonance: e.g. hibernation, the desert; the rock; water; drowning (the allusions to the drowned Alonso in The Tempest, Ophelia’s suicide in Hamlet, a drowned Phoenician). As these motifs return in new contexts, they bring with them suggestions and associations from former contexts and evolve into “progressively denser nodes of connotation and feeling” (Perkins 504) and, in so doing, become symbols. This process also serves to link the diverse parts of the poem together. Eliot both draws upon established symbols and forges images into fresh symbols that include: fire (lust), death (this can sometimes mean literal death, sometimes the living death which these Wastelanders lead), rebirth, and water (arouses a mixture of longing [it quenches thirst], fascination and fear [death by drowning]). Recondite Allusions:

艾略特与荒原

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与《荒原》 艾略特生平与创作 (一)生平 T?S?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西方现代诗歌中开一代诗风的先驱。 艾略特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名门之家,祖籍英国。他从小生活在当地宗教那种强调义务与职责的浓郁影响下,而母亲作为一个不太成功的诗人,则在儿子身上寄托了诗与文学的期望。 1906年,艾略特进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和英法文学,开始写诗。这期间,他接触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和儒尔·拉福格的作品。迷恋拉福格对浪漫主义激情的批判态度。1909年获学士学位。第4年接着读硕士课程,与讲授“法国文学批评”的老师巴比特结为至交,巴比特反对卢梭主义的“滥情主义”,提倡“非个人化”,主张建立秩序与权威,这种学术观点给艾略特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些影响使他一心向往法国。 1910年,他在巴黎度过了“浪漫的一年”(艾略特语)。他进入巴黎大学研修法国文学,并在法兰西学士院听帕格森每周举办的哲学讲座,经历了短暂的“帕格森主义”的皈依。后来又游历伦敦、慕尼黑,写出早期重要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等。 1911年,一方面是父母的要求,一方面是“哲学的呼唤”,他离开欧洲返回哈佛大学,成为专攻哲学的研究生。1913年任哲学系助教,大学哲学协会主席。但在3年的哲学研究之后,他又向往欧洲了。 1914年,艾略特接受哈佛大学为他提供的奖学金,重返欧洲。一路上经历比利时、意大利、德国,最终到达伦敦,进入牛津大学,开始了他哲学家、诗人、欧洲人、美国人几重生活的人生阶段。这期间他结识了庞德等一批旅欧的美国作家,并在摒弃浪漫主义崇尚古典主义的观点上不谋而合。已经成名的庞德非常赞赏艾略特的诗才,将其《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推荐给芝加哥的《诗刊》杂志发表。艾略特一边按原计划写他的哲学博士论文,一边参加一些文学集会,开始在欧美一些刊物上发表诗作。 1915年,他与英国姑娘维芬结婚,放弃了回哈佛申请博士学位的机会,从

艾略特各时期作品特点

二.从艾略特的各时期主要著作特点来具体发掘“非个人化”理论的内涵艾略特的文学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较大的变化。第一时期包括1915年至1922年的创作,主要作品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和《诗集》。艾略特这一时期的创作通常被称为“通往《荒原》的历程”。第二个时期包括1922年至1925年的创作,主要作品有《荒原》和《空心人》。《荒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空心人》通常被认为是艾略特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代表作。第三时期包括从《灰星期三》开始,一直到他晚年的戏剧创作。 第一个时期的作品情调低沉,常用联想、隐喻和暗示来表现现代人的苦闷。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艾略特描写了一个中年男子在求爱途中矛盾变化的心理,这个男子过于敏感、过分内省、过度压抑自我,反映了现代人的空虚和怯懦。在《诗集》中,艾略特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西方现代社会风起不振的一种厌恶,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悲观和失望。 第二个时期的作品集中表现了西方人面对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希望颇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极为空虚的生存状态。如在《空心人》中,艾略特描绘了西方人精神空虚的生存状态: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稻草人 互相依靠 头脑里塞满了稻草。唉! 当我们在一起耳语时 我们干涩的声音 毫无起伏毫无意义 像风吹在干草上 或像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 地窖中的碎玻璃上。” 诗人以“空心人”、“稻草人”来比喻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危机。全诗弥漫着浓郁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气氛。 第三个时期艾略特继续进行诗歌艺术的探索,同时思想开始出现变化。一般认为《灰星期三》标志着艾略特最终转向了天主教。艾略特在加入了英国国教之后曾在《兰斯劳脱安特罗斯》的序言中声明自己在“政治上是保皇党,宗教上是英国国教教徒,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表明诗人已从早期那种精神无所依托的荒原状态转向了宗教的怀抱。长篇组诗《四个四重奏》作为艾略特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描写了一个皈依宗教的人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的精神历程。

艾略特的荒原中所有的象征意义

艾略特的荒原中所有的象征意义 艾略特引用大量的典故(作者引用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种外文)、腓尼基水手与商人的意象(43-59,312),渔王的意象(189-190,424-433),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与阿格坦思意象(196-200),寻找圣杯的意象(378-395), 圣杯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酒杯,他当时举杯对门徒们说:“这是我的血,为赎众人的罪而流出来。”耶稣罹难时,他的门徒就用这个杯子接他的血。后来,这个杯子变成了圣物,只要放进水,杯中就会出现一条银鱼,而且取出之后还会自动再出现一条,取之不尽。不过,只有最圣洁的童贞骑士,才能在历尽艰险之后找到圣杯。等等。 基督教经典《圣经》中的荒原意象(20-30,331-359,322-330),佛教经典《佛经》中的火诫涅盘意象(302-305),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伊尼德》和奥维尔的《变形记》以及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中有关苦难与升华的意象(92-110,203-206),中古基督教哲学家圣奥古斯丁的《独语录》中的迦太基人意象(301),中古诗人但丁的《神曲》中的炼狱意象(293-296),莎士比亚的《暴风雨》(48)和《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77)以及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的《恶之花》(76)中有关享受与纵乐的意象,等等。 以下是文中一些典故的出处: 序言:古罗马佩特罗尼斯《风流韵事记》西比尔向主神奥丁预言了奥丁的双生子“光明”将被“黑暗”所扼杀之后,表示:“我要死。” 第一节前几行: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诗中最开头的几行诗:“当四月的甘露渗透了三月枯竭的根须,沐灌了丝丝茎络,触动了生机,使枝头涌现出花蕾” “玛丽”: 1913年版,玛丽?拉里希伯爵夫人,前奥地利女王的侄女 的回忆录,My past “人子啊,你说不出……”《旧约以西节书》中写道“他对我说,人子啊,你站起来,我要和你说话。”又写道“在你们一切的住处,城邑要变为荒场,邱坛必然凄凉,使你们的祭坛荒废,将你们的偶像打碎,你们的目像被砍倒,你们的工作被毁灭。” “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旧约?传道书》说“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杏树开花,蚱蜢成为重担,人所愿的也都泼掉,人归他永远的家,吊丧的在街上片来” “这块红石下有影子,(请走进这块红石下的影子)”:《旧约?以赛亚书》“必有一个人象避风所和避雨的隐密处,又象河流在干旱地,象大盘石的影响子在疲乏之地。” “风吹得很轻快, 吹送我回家去, 爱尔兰的小孩,……”:瓦格纳的歌剧《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德》(Tristan and Isolde)里一位水手所唱的情歌,特利斯坦是一位正直勇敢的骑士,在替自己的叔父康沃尔国王迎娶新娘伊索尔德时,两人误喝了“爱的迷药”,双双陷入爱河,不能自拔,最终导致了一场悲剧

艾略特《荒原》中的死亡意蕴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本科 学年论文 题目:艾略特《荒原》中的死亡蕴味 系别:文学系 学生姓名:郭清源 学号:08570212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2008级 完成日期:2011年5月4日星期三 指导教师:任媛

艾略特《荒原》中的死亡蕴味 摘要:论文主要探讨艾略特长诗《荒原》中的死亡意蕴及其表现,简要概述艾略特其人及诗歌,描述《荒原》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对诗人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从死亡意蕴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宗教观念对艾略特《荒原》创作的影响,及《荒原》作品中的意象和诗歌总体体现的死亡意蕴三个方面对《荒原》进行探究。 关键词:艾略特;荒原;死亡

目录 一、介绍《荒原》诗歌的写作背景 (1) 二、死亡意象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及《荒原》诗歌中的死亡意象体现 (1) 三、结论 (4) 参考文献 (5)

作为公认的英美现代派诗歌大师,T.S.艾略特在英美乃至全球诗坛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他不仅在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上有所成就,其代表作《荒原》更是现代英美诗歌的里程碑,是象征主义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一、《荒原》诗歌的写作背景 长诗《荒原》创作于一战之后,当时整个西方社会衰败堕落,混乱无序,人们精神空虚,失去信仰、理想和追求,诗中的“荒原”即是失去了精神信仰的西方社会的象征。 来自书香门第的艾略特从小接受的是较好的教育,而婚姻家庭生活的不快乐和来自社会的消沉气息也对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信仰天主教的艾略特认为只有宗教信仰才能拯救整个腐败消沉的社会,才能使人们精神的贫瘠荒原变得重新繁荣,而无信仰支撑的社会,便是世人眼中的“荒原”。精神信仰的缺失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即是死气沉沉的臆想世界。艾略特在《荒原》中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信仰缺失,死气沉沉的世界,在此,读者所能感受到的最直观最深刻的感触即是死亡,全诗笼罩在一片死亡的气息中,这种死亡的气息便象征着当时的英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人们精神的衰败。 二、死亡意象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及《荒原》诗歌中的死亡意象体现 在西方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有一个母题恒久存在于作家们地笔下,那便是“生存与死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死亡相对于生命之美的晦暗,使得死亡成为人们所不愿触碰的话题。而我们不能忽视死亡之美,死亡意象就其现实性来说可能是非审美的,然而,在艺术境界,死亡现象也可以表现得很唯美,涂抹上哀艳凄怆的色泽①。尼采对于生命和死亡的阐释则是“肯定生命,连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和毁灭,与痛苦相嬉戏,从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快感”②。死亡之美作为重要的美学体现,在西方社会文化和文学形式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起源于18世纪后期英国的哥特式小说,运用阴郁悲凉的环境描写,将死亡所体现出的唯美哀艳演绎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感受到了死亡意象的悲剧之美。死亡的气息和荒凉静谧的墓园,黑暗的基调及隽永的生命消逝,这些作为哥特小说重要组成元素的场景向我们展示了死亡的世界。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向我们这样描述死亡,“死亡给人慰籍,又使 ①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5. ②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艾略特:《荒原》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艾略特:《荒原》内容梗概 全诗由5章构成。第1章《死者葬仪》,标题出自英国教会出葬仪式。死亡是这一章的主题。诗歌在含混的意识中开场。四月是残酷的季节,以记忆和欲望折磨着人们。在玛丽的回忆中浮现出往昔的静好岁月,而如今面目全非:树已枯死,偶像已破碎,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大地一片荒凉。女相士也为此感到困惑,她用纸牌给人算命,得到了死亡的预言,因为她找不到那被绞死的人耶稣,于是人注定无法获得救赎。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人群涌过伦敦桥,死亡已经毁坏了他们。我想知道,复活是否为时不远? 第2章《对弈》,标题出自英国剧作家托马斯密德尔顿的同名剧作,本是一个淫乱故事,诗人取其意喻指现代人的道德堕落。此章分两个场景。在富丽堂皇的卧室里,一位上流社会的无聊贵妇正在胡思乱想,她渴望所谓的传奇爱情,以为传说中的翡绿眉拉就是一个典型,而这却是一个因淫乱而复仇的悲剧。下一场景,在低等酒馆里,丽儿和女伴谈着私情、堕胎,如何对付退伍归来的丈夫。两个地位不同的女性代表了社会普遍的堕落风气。 第3章《火戒》,标题出自佛教教义。火有双重含义:是情欲之火,也是使人再生的净化之火。这章以神话中具有穿透人内心力量的双性人帖瑞西士的视角来观察,发现可爱

的泰晤士河畔已经不见了仙女的踪影,只看见公寓里一个女打字员和一个长疙瘩的青年有欲无爱的交合。不可救药的精神颓败。再生似乎已无希望。 第4章《水里的死亡》,水亦指泛滥的情欲。女相士预言的腓尼基人之死在此章获得应验。他是在欲望和金钱的漩涡中丧生的现代人的象征。 第5章《雷霆的话》充分展开了探索的主题。诗人再次描绘了一幅荒原的景象:大地荒废,布满岩石,找不到一滴水。水在这里被赋予再生的含义。荒原通过三个意象展现:耶稣复活后去埃摩司的途中,而门徒看不见他的身影;寻找圣杯的武士走向空无一人的教堂;鱼王坐在岸上垂钓,背后是那干旱的荒原。荒原是否能恢复生机?人能否获得拯救?一切都未知。在雷霆同情,克制,平安的告诫中,诗歌结束。 评论综述 艾略特的长诗《荒原》发表于1922年,被誉为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最初发表时,由于内容晦涩难懂,评论界并不看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荒原》的艺术价值逐渐为人所认识。今天,这部作品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已经被确定下来。 我国对《荒原》的译介始于20世纪30 年代。赵萝蕤最早将《荒原》翻译成中文。80年代以来,大陆又先后出版了

艾略特荒原读后感

战栗中幻灭的希望 ——读艾略特《荒原》有感 中文师范091 王亚文0901012031 最初课上得知要接触这部长诗,是怀着敬畏与远观的心情开始看的。在内心里总觉得这样的西方长诗巨著是高深莫测让人无从琢磨的,但在课上随着老师的指点加上自己真正肯坐下来看下去,发现虽然晦涩虽然艰深,但是作为初接触者的我们其实是可以从中得到自己的理解与收获的。 《荒原》是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是象征主义的顶峰之作,也是20世纪西方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荒原》一诗的发表,在西方文坛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该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领导整个20世纪诗歌创作的新潮流,对现代主义诗歌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就我初读此诗的感觉,实在是晦涩难懂,读第一遍,除了觉得注释太多,诗太长以外,没有太多感觉。但是曾经看过艾略特认为:“诗歌,特别是20世纪的诗歌,不可能简单明了。”因此,晦涩难懂的标准也就是艾略特美学观的一部分。之所以说《荒原》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可以说是因为它象征了现代西方文明世界是一个没有信仰、精神空虚、情欲泛滥、世态炎凉的荒芜原野,同时也象征要以宗教作为救世良方。 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暗示了现代世界的精神危机,现代人类精神文化的死亡及拯救。其中第一章《死者的葬仪》,将西方社会描绘为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起首几句便流露出诗人深深的痛苦和无尽的失望和悲哀。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诗人的笔下,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在这没有生气的栖息之所,人不生不死,虽生犹死,心中唯有幻灭和绝望,眼前的世界只泛滥着海一样的情欲。在这令人窒息的现实中充斥着庸俗卑下的人欲,死亡的阴云浓浓地罩在了西方世界的上空,人们在浑浑噩噩之中走向死亡。诗人把现实社会比作地狱,现代人视为没有灵魂的幽灵。 而《对弈》用维吉尔的《伊尼特》、奥维德的《变形记》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这些作品中描写的上流社会男女的淫欲和罪恶与现实低层社会卑鄙龌龊的肉体交易叠映,突出表现精神枯萎,道德堕落的现代生活。物别是《变形记》中翡绿眉拉被国王铁卢欧斯强奸杀死后变为莺夜典故的引用,自然有力地表达了诗歌深刻的主题。对弈即争斗,象征现代人的勾心斗角,用古代的暴行和现代的罪恶相比较。艾略特认为,现代人重复着古代的人罪恶,世界放纵兽欲,人们成了丧失人性的行尸走肉,说他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 在第三章《火诫》中表现了伦敦这现代荒原上庸俗、肮脏、罪恶的生活:圣洁的教堂赞歌中,世界重复着铁卢的兽行;明亮的月光下,母女登俩干着卖淫行径;昏黄的浓雾中,商人为金钱而奔走;精神空虚的青年男女在苟合中打发光阴;人们寻欢作乐后留下的浊物漂浮在昔日诗意盎然的泰晤土河。在诗人看来,情欲之火毁灭了人性也毁灭了大自然,造成了这个“乌有和乌有联结在一起的现实”。他向佛陀吁请,要让焚烧物的火来扫尽情欲,拯救人类。 接下来《水里的死亡》这一章一共只有10行,行行都是含义深刻的象征,有人说它象征的内容抵得过但丁的一部《炼狱》。人在欲海中死去,死去后忘掉生前的一切,让他静静地在死亡的欲海中反思。艾略特笔下的海既是情欲的象征,它夺去了人的生命,又是炼狱,它让人认清自己生前的罪恶。实际上艾略特是要现代人正视自己的罪恶,洗涮自己的灵魂。

艾略特《荒原》是破坏文化的里程碑

艾略特《荒原》是破坏文化的里程碑 (2000年6月写、2014年10月改) 黄有柏 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优美是精品,语无伦次是糟粕。 世界性的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包括其变种文学),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将要彻底结束,代之以创新的特色现实主义、特色浪漫主义及特色象征主义文学(即第二次世界文艺复兴)的到来。原因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客观环境已经过去了。 以上这个客观环境怎么样?我们得简略地从头说起。二十世纪开始,由于帝国主义掠夺世界的相互争斗愈演愈烈,终于1914—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1922年艾略特发表了长诗《荒原》,《荒原》表达了战后西方一代人的幻灭,与浪漫主义传统诗歌决裂,被认为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这的确是一座里程碑,但遗憾的是它的现代主义艺术不能成其为一种艺术,而是成了破坏性的文化废墟(以废墟为艺术)。这样,它所得到的结论便是:反传统文化、破坏文化的里程碑了。请看《荒原》是怎样以废墟为艺术的呢?诗人在最后一段里毫不掩饰地写道:“这些片断我用来支撑我的断垣残壁”。诗歌的最后一段每行就是一个片断,片断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可以说是语无伦次。引用其最后一段如下:“我坐在岸上 垂钓,背后是那片干旱的平原① 我应否至少把我的田地收拾好?② 伦敦桥塌下来了塌下来了塌下来了③ 然后,他就隐身在炼他们的火里,④ 我什么时候才能象燕子——啊,燕子,燕子⑤ 阿基坦的王子在塔楼里受到废黜⑥ 这些片断我用来支撑我的断垣残壁 那么我就照办吧。希罗尼母又发疯了。⑦ 舍已为人。同情。克制。 平安。平安 平安。” 在这段里你看得出诗歌的意思是什么吗?这种“用破碎的语言、荒谬怪诞的物景和互不相干的物体并列、重叠成毫无逻辑的整体的拼贴法”,存心不让读者理解,并不是真知的表现。全诗五个部分二十三段,其中每句话是一个片断,究竟有多少片断呢?真是数也数不清。整首诗从总体来看,句与句之间是不连贯的、由无数片断排列成的一篇流水账,是无层次的、错落杂乱的一片废墟(更谈不上诗的修辞和诗的意境了)。诗人就是这样以破坏语言、破坏诗歌为代价,采用使诗变为一堆语言废墟的直觉表现手法,来体现诗的主题(题目)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原》。这种舍本求末的伎俩并不是对诗的创新,而是对诗的破坏。 如果认可这种废墟的直觉表现手法的描绘也是一种艺术的话,那么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诗人正在用这种手法描绘当今世界,是否说明当今世界都是一片废墟呢?这种用片断组成的直觉表现的艺术。对世界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艾略特这种里程碑的非诗对后世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无可估量的,一个世纪以来这种非诗哺养了几代诗人,使世界诗歌由破坏性的现代主义发展为毁灭性的后现代主义(中国是“非非主义”)。难怪美国乡土派诗人威廉斯曾预言艾略特《荒原》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所以说现代主义文学是建筑在世界大战废墟上的、以废墟为艺术的文学,是二十世纪文学的大灾难。对那些在这灾难性的文学废墟上建立卓著“功勋”的“大师”们,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们呢? 值得庆幸的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但现代主义文学愈加发展,成为毁灭文学的后现代主义。可见文学滞后了多半个世纪。 当前,世界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早已日薄西山了,但第三世界部份青年诗人(特别是中国的部份青年诗人及某些诗歌编辑部)极力支撑着这残缺的天空,致使其能够久延残喘。这些人的用意何在呢?令人不可思议。 有人说:艾略特改变了一代人的表达方式。我们要问:改好了呢?还是改坏了呢?我们举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为例认真分析一下。 《荒原》的时代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欧情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之间互相争夺世界利益的战争,是一场黑暗的非正义战争。战争造成千百万人生命的毁灭,造成巨大的物质财产的毁灭。 战后的1922年,艾略特发表长诗《荒原》,给这个被摧毁的世界雪上加霜,从根本上摧毁了几千年来人类精神文明结晶,摧毁了诗歌艺术,也摧毁了当今一代人及后人的精神文明,使人类精神世界变得愚昧、野蛮的黑暗世界。《荒原》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的幻灭,这个一代人的幻灭,不仅是战争带来的人的肉体生命和物质世界的幻灭,也是艾略特表达方式带来的人的精神生命和精神世界的幻灭(尽管艾略特主观上没有承认这个幻灭,但客观上已造成这个后果)。 《荒原》破坏文化的表达方式被称为现代主义的里程碑,从1922年发表至今2012年已经90年了,培育了不计其数的破坏文化、破坏艺术的诗人、作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制造了一个被损坏了的愚昧的、野蛮的、黑暗的人类精神世界,间接地催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军国主义的产生和战后霸权主义的产生。 《荒原》破坏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客观上与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摧毁人类生命和物质世界相呼应,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 《荒原》破坏文化表达方式,其基本格调是:反理性、反文化。反艺术、反语言、反结构、反逻辑。《荒原》全诗分为五个部分二十三段,其中每句话是

Allusions in the Wasteland【艾略特《荒原》中用典的详细解读】(全英文,超详细)

The Allusions in T. S. Eliot's The Waste Land The Waste Land is an important poem. It has something important to say and it should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reader. But it is not easy. In Eliot's own words: "We can say that it appears likely that poets in our civilization as it exists at present, must be difficult. Our civilization comprehends great variety and complexity, and this variety and complexity, playing upon a refined sensibility, must produce various and complex results. The poet must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more allusive, more indirect, in order to force, to dislocate if necessary, language into its meaning." "Tradition cannot be inherited, and if you want it you must obtain it by great labour." Eliot is dealing with the loss of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many things, and so he continually contrasts the present with the past, often using literary allusions to help to arouse in the reader the response he wants. For this reason he gives some of these allusions in a set of notes. However, he merely says where they come from or gives them in the original Italian or French or German. These notes give the actual allusion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where necessary, and print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 reader can see the allusion and the relevant passage in the poem at the same time. For instance, a passage from the poem is on page 3 and the allusions to it are on page 2. The notes have also amplified Eliot's notes in some cases, with valuable help from three excellent books: Stephen Coote: The Waste Land in Penguin Master Studies 1985 B C Southam: A Student's Guide to the Selected Poems of T S Eliot Faber and Faber, 1968 George Williamson: A reader's Guide to T S Eliot Thames and Hudson, Second Edition, 1967 It is a pleasure to thank Sheila Davies for her translation of Baudelaire's Au Lecteur Allusion are numbered and you will seldom have to scroll down more than a page to find the comment on the allusion The comments on the allusions are in frames. Page 1 of 2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