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赏析】艾略特《荒原》 文学考研

【赏析】艾略特《荒原》 文学考研

【赏析】艾略特《荒原》  文学考研
【赏析】艾略特《荒原》  文学考研

艾略特:《荒原》

内容梗概

全诗由5章构成。第1章《死者葬仪》,标题出自英国教会出葬仪式。死亡是这一章的主题。诗歌在含混的意识中开场。四月是残酷的季节,以记忆和欲望折磨着人们。在玛丽的回忆中浮现出往昔的静好岁月,而如今面目全非:树已枯死,偶像已破碎,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大地一片荒凉。女相士也为此感到困惑,她用纸牌给人算命,得到了死亡的预言,因为她找不到那“被绞死的人”——耶稣,于是人注定无法获得救赎。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人群涌过伦敦桥,死亡已经毁坏了他们。“我”想知道,复活是否为时不远?

第2章《对弈》,标题出自英国剧作家托马斯·密德尔顿的同名剧作,本是一个淫乱故事,诗人取其意喻指现代人的道德堕落。此章分两个场景。在富丽堂皇的卧室里,一位上流社会的无聊贵妇正在胡思乱想,她渴望所谓的传奇爱情,以为传说中的翡绿眉拉就是一个典型,而这却是一个因淫乱而复仇的悲剧。下一场景,在低等酒馆里,丽儿和女伴谈着私情、堕胎,如何对付退伍归来的丈夫。两个地位不同的女性代表了社会普遍的堕落风气。

第3章《火戒》,标题出自佛教教义。“火”有双重含义:是情欲之火,也是使人再生的净化之火。这章以神话中具有穿透人内心力量的双性人帖

艾略特荒原被称为现代派诗歌里程碑原因

艾略特荒原被称为现代派诗歌里程碑原因 (1)大量引用典故和神话故事,意象丰富。诗中穿插6种语言,引用的神话和典故包含东西方35个作家56部作品。 (2)运用蒙太奇手法,把神话、宗教、典故等看似毫无关系的场景与现代都市的生活片断奇妙地剪接在一起。共同纳入一个以荒原为中心的象征结构,表达某种中心和关系。 (3)跨越时空界限,在时间上无前后,在空间上无界限。 (4)意象新奇怪诞,语言复杂多变。《荒原》里有口语、书面语、古语、土语和外国语。语言雅俗相结合。 (5)《荒原》是艾略特与埃兹拉.庞德两位英语诗歌大师合力的结晶。《荒原》原稿有800多行,后经过埃兹拉.庞德删减,才成为现在的434行。艾略特对审稿人庞德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6)《荒原》既不属于抒情诗,也不属于叙事诗,在那个时代,开创了一代新的诗风。 怎么看待荒诞派戏剧的荒诞 (1)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文化传统就是反传统。荒诞派戏剧作家关注人类生存状态这一严峻的问题,但荒诞派戏剧的荒诞在于“将现代人的困乏转变成亢奋”,将浓郁的悲凉用喜剧的形式,闹剧的形式来表现。 (2)传统的现实主义戏剧的灯光、布景、道具等等都服从于现实主艺术真实的、典型的总的原则。而荒诞派戏剧反对的就是这种真实的、典型的环境和气氛。他们认为,世界的本体就是荒诞,因此,作为戏剧舞台同样也是荒诞的。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直喻把握世界。 (3)荒诞派戏剧的荒诞,是面对人的生存条件的荒诞不经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之感。他们在表达这个主题时,故意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

浅析艾略特《荒原》的死亡主题

浅析艾略特《荒原》中的死亡主题 摘要:纵观艾略特的《荒原》,死亡主题几乎覆盖了全诗的内容。本文通过探讨自然生物的死亡、人类情感的死亡、精神信仰的死亡这三个方面来揭示《荒原》的死亡主题。 关键词:《荒原》死亡主题 引言:《荒原》共分为“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部分,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犹如战后的物质世界一样,满目疮痍,巳经干涸得像一片荒原。全诗让人感受到世人徘徊挣扎在生与死的矛盾之中,而死亡的映射充斥在全诗之中。文学作品中不乏“死亡”这一主题。按照弗洛伊德的假说,人生来便有一种“死的本能' 也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死亡是与生倶来,深入骨髓的。《荒原》开头的引文中,西比尔的回答“我要死' 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荒原人象征着战后的欧洲人,他们生活在战争带给他们的荒原中,没有爰情,只有动物般欲望的爰情荒原,缺乏宗教信仰的灵魂也犹如一片荒原,因而活着的荒原人生活极端枯燥乏味,感受不到活着的快乐与意义,这种虽生犹死的生活使他们渴求死亡的归宿,去天堂寻觅永恒的幸福,而同时“生的本能”强烈地对抗着这“死的本能' 但最终死亡还是占了上风。 一、自然生物的死亡 《荒原》发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争的残酷厮杀和争夺,彻底摧毁了西方人传统的基督教义、生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荒原》就是有感于此而写成的。艾略特在《荒原》中多处描绘生活在废墟中并丧失了信仰的芸芸众生。战后的欧洲正如诗中所写:大地荒芜一片,土地龟裂,万物枯竭。当时的欧洲陷于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之中,人们缺乏精神信仰,迷茫地生活着。在第一章“死者葬仪”中,开首的诗句“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死亡的气息扑面而来,本应是万物复苏,舂意盎然的四月却满目荒凉,诗句“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勾勒出一番自然界生物垂死的画面,整个画面灰色而阴郁。后面几章的诗句“那淹死了的腓尼基水手”“那被绞死的人”

《荒原》赏析

《荒原》赏析 《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和精神的贫困以及宗教信仰的淡薄而导致西方文明的衰微。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荒原"的荒是水荒,然而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更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焦急。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诗人通过雷声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 荒原》分为5章。第1章“死者的葬仪”共76行。这一章表现现代人的生活无异于出殡,而葬仪的意义又在于使死者的灵魂得救。诗人首先用对比的手法写荒原上人们对春冬两季的反常心理,春暖花开的“四月”竟然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进而诗人由“荒地”引起“回忆和欲望”,败落的贵族玛丽回忆着破灭了的浪漫史,从而暗示西方文明的衰落。接着诗人借《圣经》典故描写荒原景象:破碎的偶像承受着太阳的鞭打,枯死的树没有遮荫,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只有红石,恐惧在一把尘土里……,然后诗人通过瓦格纳的歌剧引发出对现代西方荒原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描写: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年头人得小心啊。最后通过伦敦,这座西方文明之都的衰败展示当今西方世界的荒原全貌: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人人的眼睛都盯着自己的脚前,去年你在花园里种的尸首,它发芽了吗?这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荒原景象。 第2章“对奕”,共96行。这一章通过引征莎士比亚、维吉尔、弥尔顿和奥维德的作品,将人类昔日的昌盛和今日的颓败加以对照,突出了现代人纵情声色、形同僵尸的可悲处境。这一章着重写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写上流社会里一位空虚无聊的女性,在卧室里自言自语,“我现在该做些什么?我们明天该做些什么?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在丧失了人生的意义之后,现代人自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第二个场景写一位名叫丽儿的下层社会的女子和她的女伴在一家小酒馆谈论着私情、打胎和怎样对付退伍归来的丈夫。结尾几行借用《哈姆莱特》中奥菲利亚在告别生活时说的一段疯话,影射现代西方女性已彻底堕落,不疯犹疯,虽生犹死。 第3章“火诫”,139行。这一章首先写泰晤士河畔的今昔,伦敦各种人物猥琐无聊的生活。“仙女们已经走了”,留下的只有空瓶子、绸手绢、香烟头,再加上饮泣、冷风、白骨、老鼠、沉舟和父亲的死。接着诗人具体地描写了一个女打字员和一个长疙瘩的青年有欲无情的关系,“总算完了事,完了就好。”男青年摸着去路走了;女打字员用机械的手,“在留声机上放上一张片子。”面对现代人的这种精神荒原,诗人指出:只有通过宗教,才能点化荒原人执迷不悟的人生;只有弃绝一切尘世的欲念,才能过一种有意义的圣洁的生活。标题“火诫”原是佛劝门徒禁欲,达到涅磐境界的意思。人类要拯救精神荒原,必须借助于佛陀的净火的冶炼。 第4章“水里的死亡”,仅10行。这一章写人欲横流带来的死亡。昔日腓尼基水手由于纵欲而葬身大海,今天无数的现代人仍然在人欲的汪洋大海中纵情作乐,他们的死亡已无法避免。 第5章“雷霆的话”,共113行。这一章表达了吠陀经里的说教,规劝人们要施舍、同情、克制,这样才能得到平安。这是解救荒原的最后希望。诗人在这一章首先用三个“客观对应物”来描绘荒原景象:耶稣死后,死了的山满口都是龋齿,吐不出一滴水;东欧和俄国革命后,倒悬的城楼里钟声在空的水池、干的井里歌唱;寻找圣杯的武士走后,空的教堂仅仅是风的家。荒原上没有水,荒原上的探索是艰巨而痛苦的,人们在恐怖和绝望中仰望头顶乌黑的浓云,等着雨来,这时雷霆说了话:施舍、同情、克制。然而雷声过后,荒原依然如故,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我们只有等待“出人意外的平安”。诗人对宗教寄予了全部的希望,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又保存着挥之不去的怀疑和焦虑。

艾略特荒原中英对照

(一)艾略特是中国现代朦胧诗歌的鼻祖 在网上,很多对中国现代诗歌(包括朦胧诗歌)起源和继承的评论是似是而非 的。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国内不懂外文的评论家的错误导向所致,也有可能是由于 自己就没有理解好中国的现代诗歌,而混枭了自己的观点,也误人子弟。中国的 现代诗歌,究其源泉是由于五四时期由胡适等人发起的白话文运动,白话诗也就 应运产生。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著名的作家严肃的学者并没有留下多少 白话诗歌,只有一些类似嘻皮士的文人们,象刘半农,徐志摩等等,为了和女人 的打情骂俏而留下过一首半首。 中国早期的现代诗歌应该是继承于欧洲而不是美洲。这得益于一些留学欧洲 学人的推荐和传播。象卞之琳,徐志摩,李金发等等,所写的诗歌继承了欧洲维 多利亚式的风格,并没有多少的创新,节奏的和谐和词澡的华丽是其主要的特点, 但并没有什么心灵的震动,是沃斯瓦斯和波尔莱特在中国的翻版,甚至从中可以 看到雪莱和拜伦的影子。从中很少看到美洲惠特曼的影子,大概惠诗歌中的自然 和平民的形象和这些留学欧洲的没落贵族的口吻不太合适所致。很多人把这几个 人归结为现代朦胧诗歌的起源。其实是不当的。这时候的诗歌还只能是现代诗歌 而不是朦胧诗歌,当然,相对于旧体诗歌意象和词汇的运用已经有了朦胧的感觉。 中国诗歌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有一个特别辉煌的复兴时期。一批经 过文革,上过山下过乡的知识青年们用在煤油灯下的知识积累,带着对生活的感 性体验,在马可雅夫斯基和莱蒙托夫的指引下开始中国诗歌的新一轮革命。这期 间杰出的诗人有北岛,舒婷等。在八十年代的中末期,中国诗坛终于迎来了大爆炸的时期。在理论领袖谢冕的指引下,一批批锐意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诗人们 以严辰主编的诗歌报为阵地,纷纷打出旗号,成立山头,一时间中国的诗歌流派 竟然有几十家之多。所写的诗歌讦曲骜牙,常人难以读懂。这就是后来广被非议 的现代朦胧诗。 为什么称为现代朦胧诗?这是为了区别 于以唐朝李商隐为代表的古体朦胧诗 歌。中国的现代朦胧诗直接继承于艾略特,Pound等人的诗风,摈弃了近代诗歌徐 志摩等人所提倡的维多利亚的模式。(EzraPound是和T.S.Eliot同一时代的诗人。 他有一首特别著名的诗【在一个地铁站口】,短短两句,却成为美国60年代诗歌 革命的启动之作)。对艾略特,国内的文学史书鲜有介绍,他们多数倾向于介绍19 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文学大家和诗人。记得有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诗】,好象是收录了艾略特的【荒原】,没有什么介绍,似乎国内对他的地位不 是特别的推崇。因此,不揣简陋,在此将T.S.Eliout介绍一番,并将其长诗“ The Waste Land" 翻译一部份。 (二)T.S.Eliot简介 在诗歌和文学评论上,作为一个诗人,Thomas Stearns Eliot占据着独一无 二的地位。他不仅仅是靠写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对定义所谓的现代派的风格和 趣味也有着莫大的帮助。他们摈弃了叙述性的方式及贵族式的维多里压风格,代 之于精确聚焦而又让人惊奇的意象来表达,那种圆滑的充满诱惑而又有讽刺韵味 的语言对美国现代诗歌有着巨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不是直接正式的而是从思 想和哲学的高度来影响的。他的作品中弥漫着一种寻求人生意义的味道;这种对

The Wasteland of T.S.Eliot【艾略特长诗《荒原》的主旨+背景+框架+内容的概括分析】(全英文)

T.S. ELIOT: THE WASTELAND This poem was written for the most part while in a sanatorium in Lausanne in Switzerland recovering from nervous exhaustion (not the least cause of which was his marriage to Viv). A revolutionary poem both stylistically- and thematically-speaking, Pound described it as the ‘justification of our modern experiment, since 1900’. Although this is a difficult poem to sum up (the vastness of its scope has made some critics describe it as the epic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even Eliot conceptualised it as a collection of separate poems rather than one whole poem), there are a number of technical and thematic features which are worth noting. Formal Strategies: Heteroglossia / Montage: multiple voices succeed each other with alarming and bewildering rapidity. There is, notwithstanding a bizarre footnote crediting the figure of Tiresias with more importance in this respect than he has, no single, central speaker who unifies the multiplicity of perspectives offered in the poem. This is not a single dramatic monologue. Rather, many different chunks of the text (there are no clear demarcations) seem to be snatches (mini-monologues) uttered by different, individually recognisable personalities. At other times, there are passages seemingly uttered by oracular voices possessed of an almost visionary, prophetic, even Biblical quality (e.g. in the first and final sections). At other points, the voice is almost incantatory: e.g. the beginning where a speaker or perhaps a chorus of voices seems to lament the return of life in springtime. The Absence of a Traditional Narrative Development: no plot, no consistent flow of thought (logical or associational) to assist the reader in making sense of the poem. The effect of this accumulation of discontinuous voices is to release a flurry of implications whose swiftness and dense complexity make the poem difficult to apprehend, let alone digest. In short, this is a poem seemingly without coherence which simply begs the reader to unify it even as it denies the reader the normal means to do so: there simply is no continuity of setting, voice, narrative or style. In the place of these, one finds: Naturalistic Description: Eliot focuses for the most part on the more sordid and depressing details of the contemporary metropolis (such urban poetry represented a radical depart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focus on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on the agreeable, the beautiful and the ideal in Romantic poetry and its derivatives). The poem serves up something akin to a montage of visual images that explore city life and the lives of its inhabitants by juxtaposing images, scenes, dramatic vignettes containing fragments of conversation, etc. At times, these images assume an almost phantasmagoric dimension (e.g. “Unreal city”). Sordid urban images commingle with images of the desert/aridity to the point where, quite clearly, they are meant to comment upon each other: to wit, modern life in the city is being compared to an arid, sterile waste. Recurring Leitmotifs: these, in accumulating significance, become evocative symbols: these are scenes, images and allusions that are repeated in separate contexts and, by dint of which, assume symbolic resonance: e.g. hibernation, the desert; the rock; water; drowning (the allusions to the drowned Alonso in The Tempest, Ophelia’s suicide in Hamlet, a drowned Phoenician). As these motifs return in new contexts, they bring with them suggestions and associations from former contexts and evolve into “progressively denser nodes of connotation and feeling” (Perkins 504) and, in so doing, become symbols. This process also serves to link the diverse parts of the poem together. Eliot both draws upon established symbols and forges images into fresh symbols that include: fire (lust), death (this can sometimes mean literal death, sometimes the living death which these Wastelanders lead), rebirth, and water (arouses a mixture of longing [it quenches thirst], fascination and fear [death by drowning]). Recondite Allusions:

《荒原》思想意义浅析

《荒原》思想意义浅析 摘要:死亡主题是《荒原》的核心和灵魂,但《荒原》描写的“死亡”是和生命熔铸在一起的,彼此无法分开的,即把人推向生与死的二元对立之中,着力表现处在生不如死的荒原中的人们对死的渴望,虽是一部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品,但是它更加指涉现代西方社会精神荒芜的文化现象,在《荒原》里,神话只是作为一种功能与结构而存在,充满现代性的社会里并没有诞生新的神话,神话已经被消解掉了,《荒原》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精神世界的荒凉。《荒原》除了将象征主义诗歌推向高峰外,更重要的是将一战后西方现代社会的价值真实表现了出来。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艾略特荒原意识既绝望又关注的复杂内涵,以及宗教信仰对其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艾略特荒原意识死亡意识神话现代性消解 一:拯救与死亡 艾略特的《荒原》集其高超技艺和深刻思想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时代精神,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广大青年对一切理想信仰均已破灭的那种思想境界”,[1](P147)成为一部不朽之作,或者说,它的成就正在于捕捉到了一片西方世界旧日的文明和传统的价值的衰落之境———荒原般的“时代精神”。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客体或一个文本《荒原》毕竟是一部复杂难懂的现代经典作品,具有永恒不朽性和多重解释价值,因此,我们不仅要紧扣《荒原》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这首长诗,而且更应从人类文化的深层意识来挖掘荒原般的“时代精神”所蕴涵的复杂内涵。 如果说艾略特的成名作《普鲁弗洛克情歌》“已经显示出了与19世纪诗歌传统的彻底决裂”,忠实地反映了现代西方青年复杂矛盾的心态和在通往“荒原”途中所感受到的死亡的恐惧,那么,在《荒原》中这一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演化。诗人开篇就写了西比尔对死的渴望———“我要死”,接下对死亡的描写更是令人毛骨惊然:而我却在某个冬夜,在一家煤气厂背后-在死水里垂钓-想到国王我那兄弟的沉舟,又想到在他之前的国王,我父亲的死亡。白身躯赤裸裸地在低湿的地上,白骨被抛在一个矮小而干燥的阁楼上,只有老鼠脚在那里踢来踢去,年复一年。……[2]还有那些死于干旱和水里的“哀魂”、腐烂的尸体、即将被扼杀的婴儿,更有不死不活的人们:受私欲驱谴而悖德弃义、朝三暮四、阴谋厮杀、欺骗负心;而那些生活在“回忆和欲望”里的人,整日悠游嬉戏,无所事事,打发着空虚无聊的日子,连爱情也恰如幻影一般若即若离,而希望终归成了“荒凉而空虚”的“大海”……大地上也是一派凄惨:万物复苏的四月却“只有迟钝的根芽”,看不到些许生机,仅有“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也不使人夜间得到安慰,干涸的乱石块听不见流水的声音……甚至全书的神话构架———“圣杯传说”也是以一个陷于死地的渔人王为原型。可以说,死亡主题是《荒原》的核心和灵魂。那么,诗人如此强烈的关注死亡难道仅仅在于重复《情歌》的主题,仅仅在于幻灭和绝望?我们来看看诗人描写死亡的另一面:在“荒地上”,仍有“迟钝的根芽”;“枯干的球根”也能提供“少许生命”;在那座并无实体的城里,还有人“短促而稀少”的“叹息”;连迈里海战的幸存者也把战死者的尸体种在花园里,竟指望它“发芽”、“开花”,从死亡里培植生机……这种对生的渴望与对死的恐惧一样强烈,或者说,《荒原》描写的“死亡”是和生命熔铸在一起的,彼此无法分开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荒原》的“新颖之处恰在于抒情主人公在情欲和恐惧死神之间的徘徊犹豫以及结尾处的不确定性”[3](P77)———把人推向了生与死的二元对立之中,即处在生不如死的荒原中诗人滋生了对死的渴望,同时也孕育出“生的本能”。按弗洛伊德的假说,人生来就有的“死的本能”:即尽力要恢复到初始的状态,因为死亡既然是痛苦的源头,那么也就应当成为痛苦的归宿。因此对死的渴望其实也就是对生命恢复到初始的状态的向往,饱含着对生命的敬畏,即对再生的渴望,这才有了全诗“不确定性”的结尾———圣山上乌云密聚,万物众生“在静默中拱着背蹲伏着”,等待着降雨———然而,甘露始终未降。这时,天上的雷霆隆隆作响,传来上帝的福音:“舍予、同情、克制”……可见,在艾略特大肆描写死亡的潜意识里,死的本能终于战胜了生的本能,但从隐隐传来的雷声中已预示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再生的“圣杯”就在人的心中。因此,我们可以窥见另外一种本能———寻求再生的本能仍然在抗衡、在挣扎,并试图尽力阻止朝着死亡前进的进程———这就是“生的本能”。但是,《荒原》展现的死亡主题并不仅仅在于通过二元对立而简单地演变为一种潜意识的“生的本能”,从艺术角度看,这是诗人实施“非个人化”理论所采用的“客观对应物”的一种创作方法;从思想内容看。诗人的死亡主题有着深层的文化积淀,包含了丰富而复杂的文化内容。 《荒原》里描写的死亡,既是生命的结束,又是复活和再生的开始,即生命从终点回到起点,一个新的生命又开始了循环,就象大自然中的日月相代,四季相生,周而复始未有穷尽一样。这就把生命“神秘地

荒原分析研究

浅析《荒原》 《荒原》是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的成名作和影响最深远的作品,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在作品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典故存在,作者引用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种外文。我组成员就《荒原》的典故和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 一、典故整理分析 序言 “我要死。”引用古罗马佩特罗尼斯《风流韵事记》西比尔向主神奥丁预言了奥丁的双生子“光明”将被“黑暗”所扼杀之后,表示:“我要死。” 第一章:“死者的葬仪” “四月……迟钝的根芽。”引用了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诗中最开头的几行诗:“当四月的甘露渗透了三月枯竭的根须,沐灌了丝丝茎络,触动了生机,使枝头涌现出花蕾”。 “玛丽”: 1913年版,玛丽?拉里希伯爵夫人,前奥地利女王的侄女的回忆录,My past “人子啊,你说不出……”《旧约以西节书》中写道“他对我说,人子啊,你站起来,我要和你说话。”又写道“在你们一切的住处,城邑要变为荒场,邱坛必然凄凉,使你们的祭坛荒废,将你们的偶像打碎,你们的目像被砍倒,你们的工作被毁灭。” “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旧约?传道书》说“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杏树开花,蚱蜢成为重担,人所愿的也都泼掉,人归他永远的家,吊丧的在街上片来” “这块红石下有影子”:《旧约?以赛亚书》“必有一个人象避风所和避雨的隐密处,又象河流在干旱地,象大盘石的影响子在疲乏之地。” “风吹得很轻快,吹送我回家去,爱尔兰的小孩,……”:瓦格纳的歌剧《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德》(Tristan and Isolde)里一位水手所唱的情歌,特利斯坦是一位正直勇敢的骑士,在替自己的叔父康沃尔国王迎娶新娘伊索尔德时,两人误喝了“爱的迷药”,双双陷入爱河,不能自拔,最终导致了一场悲剧。 “马丹梭梭屈里士,著名的女相士”:“千里眼”即是赫胥黎Huxley小说《铝黄》(Crome Yellow)中的一段幽默描写。 “一副恶毒的纸牌”:古埃及塔罗牌卜算和预测尼罗河水的涨落,杰西" L"韦斯顿的《从仪式到传奇》(Jessie L. Weston, From Ritual to Romance), 其中有关“圣杯”(Holy Grail)的传说。 “那淹死了的腓尼基水手,(这些珍珠就是他的眼睛,看!)”:莎士比亚《暴风雨》(The Tempest)。 “飘渺的城”:象征主义先驱波德莱尔《恶之花》中巴黎:“这拥挤的城,充满了迷梦的城/鬼魂在大白天也抓过路的人。 “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但丁《地狱篇》。 “叫这狗熊星走远吧,它是人们的朋友,不然它会用它的爪子再把它挖掘出来!”:魏斯特Webster的《白魔鬼》(the Dirge in the White Devil)。 第二章:“对弈” “对弈”:标题出自Thomas Milton的剧本A Game of Chess,但指的是另

艾略特与荒原

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与《荒原》 艾略特生平与创作 (一)生平 T?S?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西方现代诗歌中开一代诗风的先驱。 艾略特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名门之家,祖籍英国。他从小生活在当地宗教那种强调义务与职责的浓郁影响下,而母亲作为一个不太成功的诗人,则在儿子身上寄托了诗与文学的期望。 1906年,艾略特进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和英法文学,开始写诗。这期间,他接触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和儒尔·拉福格的作品。迷恋拉福格对浪漫主义激情的批判态度。1909年获学士学位。第4年接着读硕士课程,与讲授“法国文学批评”的老师巴比特结为至交,巴比特反对卢梭主义的“滥情主义”,提倡“非个人化”,主张建立秩序与权威,这种学术观点给艾略特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些影响使他一心向往法国。 1910年,他在巴黎度过了“浪漫的一年”(艾略特语)。他进入巴黎大学研修法国文学,并在法兰西学士院听帕格森每周举办的哲学讲座,经历了短暂的“帕格森主义”的皈依。后来又游历伦敦、慕尼黑,写出早期重要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等。 1911年,一方面是父母的要求,一方面是“哲学的呼唤”,他离开欧洲返回哈佛大学,成为专攻哲学的研究生。1913年任哲学系助教,大学哲学协会主席。但在3年的哲学研究之后,他又向往欧洲了。 1914年,艾略特接受哈佛大学为他提供的奖学金,重返欧洲。一路上经历比利时、意大利、德国,最终到达伦敦,进入牛津大学,开始了他哲学家、诗人、欧洲人、美国人几重生活的人生阶段。这期间他结识了庞德等一批旅欧的美国作家,并在摒弃浪漫主义崇尚古典主义的观点上不谋而合。已经成名的庞德非常赞赏艾略特的诗才,将其《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推荐给芝加哥的《诗刊》杂志发表。艾略特一边按原计划写他的哲学博士论文,一边参加一些文学集会,开始在欧美一些刊物上发表诗作。 1915年,他与英国姑娘维芬结婚,放弃了回哈佛申请博士学位的机会,从

荒原

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艾略特《荒原》的艺术风格研究 学生姓名肖柳婷 院系名称文学院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班级 2013 级 1 班 学号2013010138 指导教师徐学龙老师 完成时间2017年 4月 20 日

艾略特《荒原》的艺术风格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生姓名肖柳婷指导教师徐学龙 摘要: 艾略特的《荒原》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作之一,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该诗有独特的意象、用典、场景描写以及蒙太奇在诗歌中的运用。怪诞的意象揭露来荒原人所面临的社会危机,荒诞的场景描绘来荒原人现实生活的荒诞性,晦涩的用典是对荒原出路的探讨,最后用蒙太奇的手法将每一个部分拼贴起来。艾略特用晦涩的语言来描绘战后的西方社会,揭露西方社会的危机,并积极寻找荒原的出路。 关键字:意象场景描写用典蒙太奇 Study on the Artistic style of Eliot's The Waste Land Abstract: Eliot's "the waste land" 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symbolism,and the milestone in modernist poetry.The poem has a unique image|、Allusion、Scene descriptio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ontage in Poetry.Grotesque images to expose the wasteland facing social crisis,The absurd scenes depict absurdity to wasteland in real life,The obscure is to explore a way out of the wilderness of allusions,Finally, the montage of each part of the collage.Eliot used obscure language to describe the postwar western society,expose the crisis of Western society,and actively looking for a way out of the wilderness. Key Words:ImageScene descriptionAllusionMontage

荒原与人案头分析

案头分析 《洒满月光的荒原》 1.选择的片段:第十八章节。 2.写作背景:作者写于1987年,以当年(在中俄边境的落马湖的荒原上)黑龙江兵团知青们在边疆开垦戍边为背景,引出了很多当时知青们发生的事情。作者李龙云以自己深刻的感情体验写出了当时动荡的时代中,来到荒原的一代知青们满身疤痕,心酸的生活经历和痛心的心路历程,全剧充溢着浓厚的抒情色彩、梦幻色彩和悲剧氛围。作家突出生命意识,张扬人性最最原始的生命力,李龙云曾这样描述这本书;“《荒原与人》就是一个梦,是我20年后的一个梦,是我1985年的自由、理想、焦灼、表现与报答。我力图接触一些人类自身最根本的问题:人在命运面前的倔强与悲壮、人在大自然面前的自尊与自卑、人与自身与生俱来的弱点的对抗与妥协、人在重建理想过程中的顽强与苍凉。” 3.作品的主题思想:《洒满月光的荒原》不仅仅是特定时代对那时的知青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所遭受残害的纪录,也是中国人整体生存境遇的真实写照,更是当时的知青在失去信仰之后,在与命运做斗争时,对人生的思考问题和反问。这部剧本有苦难和忏悔的双重主题,作品表层展示了在文革这个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在北大荒知青身上的悲剧,事实上却是在追寻人类永恒的失落感及对人、人的价值、人自身、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反思。

4.所扮演的角色 细草:马兆新热恋着的情人。先是被于大个子占有,后又承受由马兆新的嫉妒所带来的磨难。但最终成为一个强者。 (书中所述) 来自南方的细草明明和马兆新深深的相爱着,两个人爱情简单且纯真,没有任何杂质,哪怕是两人会一辈子呆在这荒原里面,他们也觉得很幸福,只因为彼此深深的爱着对方。但这美好的一切却因为统治落马湖的国王于大个子的出现而发生改变,可怜的细草被强暴后怀上孽种,不断地忍受着旁人的各种羞辱,特别是她祈求着可以得到马兆新的安慰和一点点的理解来填补她那破碎的心。可马兆新却以“她身上有别的混蛋男人的孩子”为由对她施以“残酷的男人的报复”:狠心赶马爬犁硬是把她送给一个愚笨陌生的马车夫,当自己深爱的人最需要伸出援手救助的时候却远远地离开了细草。但细草却没有重演李天甜的悲剧,她顽强的与自己不公命运在搏斗、从爱情的残缺中挣扎的站立起来,她是一个有着强大的女性尊严,甚至到后来坚强的她数年后让马兆新再次面对她时觉得特别愧疚,为当年抛弃这样内心强大的女人而懊悔。我觉得他们的爱情正如他们各自驾驶的马爬犁和马车印在雪野上的两道辙沟,只能平行着错身而过,却终究不会有交点。经历过这样的情感波澜后,细草的内心从一开始女孩子的脆弱不堪,到最后似铁般顽强坚韧的女人形象,看着剧本中她这一生的爱情经历,让我不由得生发出一种心酸和对无情命运的痛恨。 5.在剧本中与对手的关系:

荒原意象研究综述

《荒原》意象研究现状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荒原》意象的研究还没有专门的著作,其主要表现为博士、硕士论文和期刊杂志。关于《荒原》意象的研究主要分为对诗中具体意象的分析研究和对“荒原”这一意象本身的研究。 关于《荒原》具体意象的原型探究。邹鑫慧的《<荒原>中水火意象的原型分析》主要对“水”和“火”这两个意象的原型做了研究,以《圣经》里的水火意象为出发点,探究说明了“大洪水”中的“洗礼”含义和《荒原》中水代表的“再生”之间的关联,以及《圣经》的“希望之火”和《荒原》的“救赎”之间的内在联系。潘晓静和高迎春所著的《神话原型批评分析<荒原>中的神话人物和意象》则是通过神话原型批评派的理论,对于《荒原》中“渔王”、“西比尔”、“翡绿眉拉”等神话原型做了分析和解读。喻天舒的《神王、渔王与荒原意象》也是从神话意象出发,选取的是《金枝》和《从祭仪到神话》这两部作品,探讨意象与神话的关系以及其对现代文明的表达之间的作用。这一类的研究深入的探讨了《荒原》的具体意象的来源和涵义,有助于后人对《荒原》表意的初步把握和一些具体内涵的认识。但是由于《荒原》引用了多位作家的多部作品,内容展现的意象十分庞杂,仅仅通过某一类意象的解读难以达成对全诗的理解和把握。 《荒原》中“荒原”这一意象本身与文学传统、文学作品之间的关联的探究。刘宏的《<荒原>和美国文学“荒原”意象的异化》,通过美国文学主题中“荒原”意象所代表的“自由与险恶”的含义和《荒原》中战后人们的“精神荒原”的比较,探讨说明了美国文学传统荒

原意象的异化和战后西方社会的信仰危机。牛晓的《从<荒原>与<弥留之际>看“荒原文学”的意蕴》则立足于美国荒原文学,通过对《荒原》和《弥留之际》的社会意识、主题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展现美国荒原文学的艺术魅力。刘晓文在《论英国文学中“荒原”形象系列的象征意蕴》一文中,将《荒原》放到整个英国文学史的“荒原”意象当中,探究其共同代表的西方人的精神探索历程。这类研究主要集中研究《荒原》中“荒原”这一意象本身与某种文学传统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目前的研究成果以英国和美国文学传统为主。这类研究通常只侧重与《荒原》有着密切联系的英美文学,往往忽略了《荒原》对于其他文学传统的影响和冲击,目前所能见到的关于《荒原》对于东方文学的影响的研究十分有限。

艾略特各时期作品特点

二.从艾略特的各时期主要著作特点来具体发掘“非个人化”理论的内涵艾略特的文学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较大的变化。第一时期包括1915年至1922年的创作,主要作品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和《诗集》。艾略特这一时期的创作通常被称为“通往《荒原》的历程”。第二个时期包括1922年至1925年的创作,主要作品有《荒原》和《空心人》。《荒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空心人》通常被认为是艾略特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代表作。第三时期包括从《灰星期三》开始,一直到他晚年的戏剧创作。 第一个时期的作品情调低沉,常用联想、隐喻和暗示来表现现代人的苦闷。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艾略特描写了一个中年男子在求爱途中矛盾变化的心理,这个男子过于敏感、过分内省、过度压抑自我,反映了现代人的空虚和怯懦。在《诗集》中,艾略特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西方现代社会风起不振的一种厌恶,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悲观和失望。 第二个时期的作品集中表现了西方人面对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希望颇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极为空虚的生存状态。如在《空心人》中,艾略特描绘了西方人精神空虚的生存状态: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稻草人 互相依靠 头脑里塞满了稻草。唉! 当我们在一起耳语时 我们干涩的声音 毫无起伏毫无意义 像风吹在干草上 或像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 地窖中的碎玻璃上。” 诗人以“空心人”、“稻草人”来比喻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危机。全诗弥漫着浓郁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气氛。 第三个时期艾略特继续进行诗歌艺术的探索,同时思想开始出现变化。一般认为《灰星期三》标志着艾略特最终转向了天主教。艾略特在加入了英国国教之后曾在《兰斯劳脱安特罗斯》的序言中声明自己在“政治上是保皇党,宗教上是英国国教教徒,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表明诗人已从早期那种精神无所依托的荒原状态转向了宗教的怀抱。长篇组诗《四个四重奏》作为艾略特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描写了一个皈依宗教的人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的精神历程。

浅论《呼啸山庄》中的荒原意象_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论《呼啸山庄》中的荒原意象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院:文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介绍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1) 一、引言 (1) 二、艾米莉?勃朗特:荒原之子 (1) 三、解读《呼啸山庄》中的荒原背景 (2) 四、荒原上的人们 (4) (一)、希斯克厉夫:荒原王者,复仇游魂 (4) (二)、凯瑟琳:背叛与召唤 (6) 五、总结 (7) 参考文献 (8)

浅论《呼啸山庄》中的荒原意象 【摘要】:在《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这位伟大的女性笔下,荒原这一意象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但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养育了作品的主人公,赋予他们疯狂热烈、粗犷奔放的气质。可以说,荒原是自由,生命,爱情的象征。 【关键词】:《呼啸山庄》,荒原,意象,复仇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f Wuthering Heights on the Wasteland Imagery 【Abstract】:Emily Bronte, the great woman described the image of wilderness with an extraordinary significance in Wuthering Height s. It is not only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o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but also works to raise the character to give them a crazy, wild and imaginative temperament.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wasteland is a symbol of free, life and love. 【Keywords】:Wuthering Heights;Wasteland;Imagery;Revenge 一、引言 《呼啸山庄》是19 世纪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短促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在其刚问世时,并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因为这部小说明显地独立于19世纪小说主流之外。直到小说出版近半个世纪之后,才有人认为《呼啸山庄》是19 世纪“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散文诗”①。小说以18世纪末狂风呼啸的英国约克镇荒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故事。这里我们从纵贯全书的荒原意象入手,解读一下这个困惑几代读者的奇异的爱情传奇。 二、艾米莉?勃朗特:荒原之子 说起《呼啸山庄》就不能不忽视它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可以说无论是小说中的人物还是布景,都与艾米莉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部小说如同一场始终弥漫

艾略特的荒原中所有的象征意义

艾略特的荒原中所有的象征意义 艾略特引用大量的典故(作者引用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种外文)、腓尼基水手与商人的意象(43-59,312),渔王的意象(189-190,424-433),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与阿格坦思意象(196-200),寻找圣杯的意象(378-395), 圣杯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酒杯,他当时举杯对门徒们说:“这是我的血,为赎众人的罪而流出来。”耶稣罹难时,他的门徒就用这个杯子接他的血。后来,这个杯子变成了圣物,只要放进水,杯中就会出现一条银鱼,而且取出之后还会自动再出现一条,取之不尽。不过,只有最圣洁的童贞骑士,才能在历尽艰险之后找到圣杯。等等。 基督教经典《圣经》中的荒原意象(20-30,331-359,322-330),佛教经典《佛经》中的火诫涅盘意象(302-305),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伊尼德》和奥维尔的《变形记》以及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中有关苦难与升华的意象(92-110,203-206),中古基督教哲学家圣奥古斯丁的《独语录》中的迦太基人意象(301),中古诗人但丁的《神曲》中的炼狱意象(293-296),莎士比亚的《暴风雨》(48)和《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77)以及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的《恶之花》(76)中有关享受与纵乐的意象,等等。 以下是文中一些典故的出处: 序言:古罗马佩特罗尼斯《风流韵事记》西比尔向主神奥丁预言了奥丁的双生子“光明”将被“黑暗”所扼杀之后,表示:“我要死。” 第一节前几行: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诗中最开头的几行诗:“当四月的甘露渗透了三月枯竭的根须,沐灌了丝丝茎络,触动了生机,使枝头涌现出花蕾” “玛丽”: 1913年版,玛丽?拉里希伯爵夫人,前奥地利女王的侄女 的回忆录,My past “人子啊,你说不出……”《旧约以西节书》中写道“他对我说,人子啊,你站起来,我要和你说话。”又写道“在你们一切的住处,城邑要变为荒场,邱坛必然凄凉,使你们的祭坛荒废,将你们的偶像打碎,你们的目像被砍倒,你们的工作被毁灭。” “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旧约?传道书》说“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杏树开花,蚱蜢成为重担,人所愿的也都泼掉,人归他永远的家,吊丧的在街上片来” “这块红石下有影子,(请走进这块红石下的影子)”:《旧约?以赛亚书》“必有一个人象避风所和避雨的隐密处,又象河流在干旱地,象大盘石的影响子在疲乏之地。” “风吹得很轻快, 吹送我回家去, 爱尔兰的小孩,……”:瓦格纳的歌剧《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德》(Tristan and Isolde)里一位水手所唱的情歌,特利斯坦是一位正直勇敢的骑士,在替自己的叔父康沃尔国王迎娶新娘伊索尔德时,两人误喝了“爱的迷药”,双双陷入爱河,不能自拔,最终导致了一场悲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