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数学讲义完整版

高一数学讲义完整版

高一数学讲义完整版
高一数学讲义完整版

高一数学复习讲义09年版

函数部分(1) 重点:1把握函数基本知识(定义域、值域)

x(a>0、<0) 主要是指数函数y=a x(a>0、<0),对数函数y=log

a

2二次函数(重点)基本概念(思维方式)对称轴、

开口方向、判别式

考点1:单调函数的考查

2:函数的最值

3:函数恒成立问题一般函数恒成立问题(重点讲)

4:个数问题(结合函数图象)

3反函数(原函数与对应反函数的关系)特殊值的取舍

4单调函数的证明(注意一般解法)

简易逻辑(较容易)

1.

2.

3.

4.

启示:对此部分重点把握第3题、第4题的解法(与集合的关系)

问题1:恒成立问题解法及题型总结(必考)

一般有5类:1、一次函数型:形如:给定一次函数y=f(x)=ax+b(a≠0),若y=f(x)在[m, n]内恒有f(x)>0(<0)

练习:对于满足0-4x+p-3恒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2、二次函数型:若二次函数y=ax2+bx+c=0(a≠0)大于0恒成立,则有a>0Δ<0若是二次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还可以利用韦达定理以及根与系数的分布知识求解

练习:1设f(x)=x2-2ax+2,当x∈[-1, +∞)时,都有f(x)>a恒成立, a的取值范围

2关于x的方程9x+(4+a)3x+4=0恒有解,求a的范围。

3、变量分离型

若在等式或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已知,另一个变量的范围为所求,且容易通过恒等变形将两个变量分别置于等号或不等号的两边,则可将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

练习:若1-ax>1/(1+x),当对于x∈[0, 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4利用图象

练习:当x∈(1, 2)时,不等式(x-1)2

x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a

5利用函数性质

练习:若f(x)=sin(x+α)+cos(x-α)为偶函数,求α的值.

(最值)已知t 为常数,函数2

2y x x t =--在区间[03],

上的最大值为2,则t =

函数部分2(三角函数)

学习目标:1熟悉函数命题知识点

2 每种题目能找出突破点(课后总结归纳) 3三角函数主要考点(平移、函数大小及比较(2007)、最值(两大类)、二次函数综合、恒成立问题(湖北2007)、图像) 三角函数考点 1考查化简

2考查图像变换(与一般函数联系起来) 平移:a 普通平移 b 向量平移

引出知识点:1函数周期性 y=sinx

2 参数范围求解 若方程3sinx+cosx=a 在[0,2π]上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求a 的取值范围.

3.函数解析式 如图是函数y=Asin(ωx+φ)的半个周期 的图象,求其解析式.

3 考查函数性质

4考查解三角形

5考查综合运用

数列

1.数列问题(常见几类数列的解法)特殊的(裂项法、构造法等)三类数列

你知道吗?

2.函数知识的复习

函数在数列中应用(复习函数的有关解法)

1(2000年上海卷)在xOy平面上有一点列P1 ( a1 , b1 ) 、P2 ( x2 , y2 ) 、?、Pn ( an , bn ) 、?,对每个自然数n,点Pn 位于函数y = 2000 ( a/10) x (0 < a < 10)的

图像上,且点Pn、点( n, 0)与点( n + 1, 0)构成一个以Pn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 Ⅰ)求点Pn 的纵坐标bn 的表达式;

( Ⅱ)若对每个自然数n,以b

n

、b n + 1、b n + 2为边长

能构成一个三角形,求a的取值范围;

( Ⅲ)设c

n

= lg( b n ) ( n∈N) . 若a取( Ⅱ)中确定的范围内的最小整数, 问数列{ cn }前多少项的和最大? 试说明理由.

2在等差数列{ a n }中,若a1 < 0,且S5 = S13,试问这数列的前几项之和最小?

(变化类型)

3 (2004年重庆卷)若{ an }是等差数列, 首项a1 > 0, a2003 + a200

4 > 0, a2003 a2004 < 0,则使前n项和Sn > 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是( ) .

(A) 4005 (B) 4006 (C) 4007 (D) 4008.

4 (2004年福州卷) y = f ( x)的定义域为R,且f ( 0 ) ≠ 0. , 对任意实数m、n 有f (m + n ) =f (m ) f ( n) ,当x∈R时, f ( x)是单调函数. 数列{ an }满足a1 = f (0) , f ( an + 1 ) =1/f ( - 2 - a n )( n∈N+ ) .

(1)求f (0)的值;

(2)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5 ( 2004年湖南卷)已知数列{ an }满足a1= 0, an + 1 =an – 3/3an + 1 ( n∈N) ,则a20 = ( ) .

(A) 0 (B) - 3 (C) 3 (D) 3

补充常考三类数列问题:1 化为等比数列如a

n =2a

n-1

+5

构造法

在1的基础上多一项,解法类似 2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3 含有分式用裂项(06年湖北已考)

向量命题知识点

1.有关“定比分点”主要考查概念、定比分点坐标、中点坐标、两点间距离公式,试题难度不大与课本中的例题、习题相当;(以课本为主)

2.向量的加法,主要考查运算法则,几何意义; 平行四边形法则

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坐标运算、两向量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是命题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运算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平面向量与三角、平面几何结合的方式题经常出现;

5.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如解斜三角形.(主要在三角函数中讲解)

考试主要考三类数列:1 a n=2a n-1+5 (非等差、非等比)

2 a n =q 2n (求和)

3 裂项

数列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常数列 构造法 奇偶讨论 函数思想(Sn 是二次函数)

题型练习:

一、选择题

1、三个正数a 、b 、c 成等比数列,则lga 、 lgb 、 lgc 是 ( ) A 、等比数列 B 、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

C 、等差数列

D 、既不是等差又不是等比数列

2、前100个自然数中,除以7余数为2的所有数的和是( ) A 、765 B 、653 C 、658 D 、660

3、如果a,x 1,x 2,b 成等差数列,a,y 1,y 2,b 成等比数列,那么(x 1+x 2)/y 1y 2等于 A 、(a+b)/(a-b) B 、(b-a)/ab C 、ab/(a+b) D 、(a+b)/ab

4、在等比数列{a n }中,S n 表示前n 项和,若a 3=2S 2+1,a 4=2S 3+1,则公比q= A 、1 B 、-1 C 、-3 D 、3

5、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a n =66,a 2a n -1=128,S n =126,则n 的值为 A 、5 B 、6 C 、7 D 、8

6、若{ a n }为等比数列,S n 为前n 项的和,S 3=3a 3,则公比q 为 A 、1或-1/2 B 、-1 或1/2 C 、-1/2 D 、1/2或-1/2

7、一个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其奇数项之和为24,偶数项之和为30,最后一项比第一项大21/2,则最后一项为 ( )

A 、12

B 、10

C 、8

D 、以上都不对

8、在等比数列{a n }中,a n >0,a 2a 4+a 3a 5+a 4a 6=25,那么a 3+a 5的值是 A 、20 B 、15 C 、10 D 、5

9、等比数列前n 项和为S n 有人算得S 1=8,S 2=20,S 3=36,S 4=65,后来发现有一个数算错了,错误的是

A 、S 1

B 、S 2

C 、S 3

D 、S 4

10、数列{a n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且a 7,a 10,a 15是一等比数列{b n }的连续三项,若该等比数列的首项b 1=3则b n 等于 A 、3·(5/3)n-1 B 、3·(3/5)n-1 C 、3·(5/8)n-1 D 、3·(2/3)n-1

二、填空题

11、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第2,3,6项依次构成一等比数列,该等比数列的公比q = 12、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公比q ≠1,a 5,a 7,a 8成等差数列,则公比q=

13、已知a,b,a+b 成等差数列,a,b,ab 成等比数列,且0

14、已知a n =a n -2+a

n

1(n≥3), a 1=1,a 2=2, b n =

1

+n n

a a ,则数列{

b n }的前四项依次是

______________.

15、已知整数对的序列如下:(1,1),(1,2),(2,1),(1,3),(2,2),(3,1),(1,4),(2,3),(3,2),(4,1),(1,5),(2,4),……,则第60个数对为

三、解答题(12分×4+13分+14=75分)

16、有四个数,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其和为19,后三个数为等差数列,其和为12,求此四个数。 怎样设四个数?

17、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n 2,a n =log 5bn ,其中bn>0,求数列{bn}的前n 项和。

18.已知正项数列{}n a ,其前n 项和n S 满足21056,n n n S a a =++且1215,,a a a 成等比数列,求数列{}n a 的通项.n a

19、在数列{}n a 中,2,841==a a 且0212=+-++n n n a a a ,n *

∈N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设n n n S a a a S 求.||||||21+++=

20、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2(021≥=+-n S S a n n n ,2

11=

a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求证:数列?

??

???n S 1是等差数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1、在等差数列}{n a 中,21=a ,12321=++a a a 。 (1)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 令n n n a b 3?=,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高一数学阶段复习――向量(定点分比、共线)

一、选择题:

1.已知P 点分有向线段AB 所成的比为

3

1

,则点B 分有向线段AP 所成的比为 ( C )

A .

4

3

B .

3

4

C .-

34 D .-4

3 2..已知两点1(1

,6)P --,3(3,0)P ,点7

(,)3

P y -分有向线段21P P 所成的比为

λ,则 λ,y 的值分别为

( C )

A .-

4

1

,8 B .

41,-8 C .-41,-8 D .4,8

1 3,已知a=(2,3) ,b=(-4,7) ,则a 在b 上的投影值为 ( B )

A .

13 B .

565 C .5

13 D .65

4.已知a =(2,1) , b =(3,x), 若(2a -b )⊥b ,则x 的值为

( D )

A .3

B .-1

C .-3或1

D .-1或3 5.若|a|=|b|=|a -b|,则b 与a+b 的夹角为 ( A )

A .30°

B .60°

C .150°

D .120°

6.若2

0AB BC AB ?+= ,则ΔABC 为

( A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7.己知|a |=1,|b |=2, a 与b 的夹角为60?,c =3a+b , d =λa -b ,若c ⊥d ,则实数λ的值为(C )

A .

74 B .75 C .47 D .5

7

8.把一个函数的图像按(,2)4a π= ,平移后得到的图像的函数解析式为sin()24

y x π

=++,

那么

函数

( B )

A .y=sinx

B .y=cosx

C .y=sinx+2

D .y=cosx+4

9.将函数y=f(x)图象F 上的点P(1,0)平移变为P'(2,0),平移后得到新图象'F 的函数解析式 为 (A ) A .(1)y f x =- B .()1y f x =- C .(1)y f x =+

D .()1y f x =+

10.为了得到y=f(-2x)的图像,可以把函数y=f(1-2x)的图像按向量a 进行平移,则a 等于( D ) A.(1,0)

B. (1,0)-

C. 1

(,0)2

D.1(,0)2

-

11.点A(2,0),B(4,2),若|AB|=2|AC|, 则C 点的坐标为 D )

A .(-1,1)

B .(-1,1)或(5,-1)

C .(-1,1)或(1,3)

D .无数多个

12.设 a,b,c 是平面内任意的非零向量且相互不共线,则①(a b )c -(ca )b =0;②|a | -|b |< |a -b |

③(bc )a -(ca )b 不与c 垂直;④(3a +2b )(3a -2b )= 9|a |2-4|b |2 其中真命题是 (C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 填空题

13.已知△ABC 的顶点(2,3)A ,(4,2)B --和重心(2,5)G -,则C 点坐标为 (-4,14) . 14.已知||10a =,(8,2)()a t t N =-+∈,(4,3)b =-,则与a b -垂直单位向量的坐标

为_______34

(,)55

±__.

15.已知过(3,4)A ,(1,5)B 的直线与直线22y x =--交于点P ,则P 分AB 的比为_43

-.

16.已知点P(2,-3)按向量a = (t 2+3t -12,t 2+2t -5)平移,得到P'(0,0),则t=___2_.

17(08年)已知0a >,若平面内三点23(1)(2)(3)A a B a C a -,,,,,共线,则a = 三、解答题:

18.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0,8)、B(-4,0)、C(5,-3)。D 点内分AB 的比λ=3

1, E 在BC 上,且使△BDE 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一半,求E 点坐标.

E 分BC

的比λ=2,E(2,-2)

19..三角形三边中点为(2,1),(3,4),(-1,7),求三个顶点的坐标.

(0,10),(2,4)- (6,2)-

20.已知在△ABC 中,)3,2(=AB ,),,1(k AC =且△ABC 的一个内角为直角,求k 的值.

当∠A=90°时k=32-

,当∠B=90°时,311=k ,当∠C=90°时 2

13

3±,

∴ k=32-

或311或2

13

3± 20. 已知向量(4,4)OA =- ,(5,1)OB = ,OB 在OA 上的投影为||OM

,求MB 的坐标及

点M 的坐标。

(3,3)MB =

,(2,2)M -

等比数列复习内容

一.选择填空题

1.等比数列{}n a 中,29,a = 5243a =,则{}n a 的前4项和为 ( B )

A . 81

B . 120

C .168

D . 192

2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首项a 1=3 ,前三项和为21,则a 3+ a 4+ a 5=(C )

( A ) 33 ( B ) 72 ( C ) 84 ( D )189

3.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2:1:36=S S ,则=39:S S ( C )

A .1:2

B .2:3

C .3:4

D .1:3

4. 已知S n 是等比数列685,16,2,}{S a a n a n 等项和的前=-=等于 ( A ) A .

8

21 B .-

8

21 C .

8

17 D .-

8

17

5. 在

8

3

和272之间插入三个数,使这五个数成等比数列,则插入的三个数的乘积为

_______216 __.

二.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 n },其前n 项和S n 满足10S n =a n 2+5a n +6;等比数列{b n }满足b 1=a 1,b 2=a 3,b 3=a 15,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

解∵10S n =a n 2+5a n +6, ① ∴10a 1=a 12+5a 1+6.

解之,得a 1=2,或a 1=3.……………………………………………………………2分

又10S n -1=a n -12+5a n -1+6(n ≥2), ②

由①-②,得 10a n =(a n 2-a n -12)+6(a n -a n -1),即(a n +a n -1)(a n -a n -1-5)=0. ∵a n +a n -1>0,∴a n -a n -1=5(n ≥2).…………………………………………………5分 当a 1=3时,a 3=13,a 15=73.a 1, a 3,a 15不成等比数列,∴a 1≠3.

当a 1=2时,a 3=12,a 15=72,有 a 32=a 1a 15.…………………………………………7分

∴数列{b n }是以6为公比,2为首项的等比数列,b n =2×6n -

1. ………………………9分

三.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且112,a b ==454b =,

12323a a a b b ++=+,

(I) 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 (II)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I ){}n b 是等比数列,且54,241==b b , 271

4

3

==

b b q ……………………………………3分 ,3=q 11

132--?=?=∴n n n q

b b ……………………6分

(II ) 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12323a a a b b ++=+, 又 ,2418632=+=+b b 2432321==++∴a a a a ∴82=a ……………………………………10分

21826

d a a ∴=-=-=

∴2(2)86(1)62n a a n d n n =+-=+-=+………………12分

题23.已知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S n 为其前n 项和,对于任意*N n ∈,满足关系

22-=n n a S .

(Ⅰ)证明:{a n }是等比数列;

六、已知数列))}1({log *2N n a n ∈-为等差数列,且.9,331==a a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证明

.11

1112312<-++-+-+n

n a a a a a a

(I )解:设等差数列)}1({log 2-n a 的公差为d .

由,8log 2log )2(log 29,322231+=+==d a a 得即d =1.

所以,)1(1)1(log 2n n a n =?-+=-即.12+=n n a (II )证明因为

n

n n n n a a a 2

1

21111=-=-++, 所以

n n n a a a a a a 2

121212111132112312++++=-++-+-+

.12112

1121212

1<-=-?

-=n n 题25. 设{a n }是公差d ≠0的等差数列,S n 是其前n 项的和. (1)若a 1=4,且

354345

S S

S 和的等比中项是,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是否存在*22,,,p q p q p q p q S S S +∈≠N 且使得是和的等差中项?证明你的结论.

(1)由2

355344345534S S S S S S ??

=? ???

和的等比中项是,得,

即21113(2)()()2a d a d a d +=++,

将a 1=4代入上式并整理得d (12+5d )=0,

因为d ≠0,解得125d =-.

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11232(1).55n a a n d n =+-=-+

(2)不存在p ,q ∈N *,且p ≠q ,使得22p q p q S S S +是和的等差中项. 证明:因为1(1)

,2

n n n S na d -=+

所以222p q p q S S S ++- 111()(1)

[2(21)][2(21)]2[()]2

p q p q pa p p d qa q q d p q a d ++-=+-++--++

222(2)()d p q pq d p q =+-=-.

因为d ≠0,且p ≠q , 所以2220,p q p q S S S ++-≠

即不存在p ,q ∈N *,且p ≠q ,使得22p q p q S S S +是和的等差中项.

武昌区高一年级三月段考数学试题 2008-3-20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50分)

1. 函数y=cos 2x -sin 2x+2sinxcosx 的最小值是:

A.2

B.-2

C.-2

D.2 2. 函数x x x x f cos )cos 4sin 3()(?-=的最小正周期为 A.π B.2π C.π2 D.4

π 3. 若π

02

x <<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2sin πx x <

B.2sin πx x >

C.3

sin π

x x <

D.3sin π

x x >

4. 若θ

θ

θθ2sin 12cos ,11cot 21cot +=+-则=

A.3

B.-3

C.-2

D.2

1-

5. 的值是则是三角形的内角且已知ααααtan ,,2

3

1cos sin -=

+ 3

3

-D. 33C.

3-B. 3.A 6. 设)2tan(,2

1

)tan(),2(53sin βαβππαπα-=-<<=则的值等于 A .-

7

24

B .-247

C .724

D .24

7

7. 等于则且设θθθ03tan 3,360000=+<≤

A.150o ,210o

B.150o ,330o

C.210o ,330o

D.30o ,330o 8. 设02x π≤≤,且1sin 2sin cos x x x -=-,则

A.0x π≤≤

B.

74

4x π

π≤≤

C.544

x ππ

≤≤ D.

32

2

x π

π

≤≤

9. 已知

1)

2

cos(2cos

cos )2cos(2cos

cos =-?+-?α

βα

ββαβ

α,则cos α+cos β的值等于 A.1 B.12 C. 2 D.2

2

10. 的值是则已知

)1)(sin 3(cos ,21

cos 4

sin 2++=++θθθθ A .6. B. 4. C.2. D.0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 二.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3,-m P ,且5

4

cos -=α,则=m 。 12. 已知

sin(2)

3sin a a β+=,且1,,(,)22k a n n k Z πβπβπ≠+≠+∈,则t a n ()t a n a ββ

+的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如果αcos =

51,且α是第四象限的角,那么)2

cos(π

α+= __________ 14. 若定义运算b a *为:?

??>≤=*)()

(b a b b a a b a ,则函数x x x f c o s s i n

)(*=的值域为

___________

15. 函数x x y cos 2si n 2+=在区间],32[απ-上的最小值为4

1

-,则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75分) 16. 若函数)2

cos(2sin )2

sin(42cos 1)(x

x a x x

x f --++=

ππ

的最大值为2,试确定常数a 的值.

17. 已知函数??

?

???∈-??? ??

+=πππ,2,

cos 26sin 2)(x x x x f . (1)若5

4

sin =

x ,求函数)(x f 的值; (2)求函数)(x f 的值域. 18. 若锐角α、β满足13tan tan 7

αβ=,且5

sin()3αβ-=,求值:

(Ⅰ)cos()αβ-; (Ⅱ)cos()αβ+。

19. ααπ

αππααcos sin ,24 ,)4

sin(2cos -<<=-表示用已知

k k

20. βαβαβαβα, ,09)tan 6sin 8(3tan 9sin 822求为锐角且已知=++-+ 21. .3)2

(cos 32)2cos()2sin(2)(2-++++

θθ

x x x x f 已知

(1)化简f (x )的解析式;

(2)若0≤θ≤π,求θ,使函数f (x )为偶函数;

(3)在(2)成立的条件下,求满足f (x )=1,x ∈[-π,π]的x 的集合.

2008年武昌区高一四月段考题 2008-4-14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50分)

1. 的取值范围是则角且的一个内角是角A A ABC A 2

1

cos ,>

? )2

,3D.( )2,6C.( )3B.(0, )6,0.(π

πππππA

2. 若f (cosx )=cos2x -3cosx ,则f (siny )的值域为

以上都不对D. ]8

31C.[-2, B.[-2,4] ]4,817.[-

A

3. 下列函数中,周期为1的奇函数是

x x x x x y A πππ

πππcos sin D.y 2

tan C.y )3sin(2B.y sin 21.2==+=-=

4. 函数y =A sin (ωx+?)(ω>0,2

||π

?<,x ∈R)的部分

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表达式为 A.)4

8

sin(4π

π

+-=x y B.)4

8

sin(

π

-

=x y C.)4

8

sin(

π

-

-=x y D.)4

8

sin(

π

+

=x y

5. 锐角三角形的内角A 、B 满足tan A -

A

2sin 1

=

tan B,则有

A. sin 2A –cos B = 0

B. sin 2A + cos B = 0

C. sin 2A – sin B = 0

D. sin 2A+ sin B = 0 6. 若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b ,则 A.2>2+a a b B.22<+a a b C.2>+2b a b

D. 22<+b a b

7. 已知向量)sin ,(cos ),2,2(θθ=-=b a ,若θ则,//b a 的大小为 A.

B.4

π

-

C.)(4

Z k k ∈+=

ππ

θ

D. )(4

3Z k k ∈+=

ππ

θ 8. 设锐角θ使关于x 的方程2

4cos cot 0x x θθ++=有重根,则θ的弧度数为 A.

6

π B.

512

12

or

π

π C.

56

12

or

π

π D.

12

π 9. 已知sin x -sin y = -32,cos x -cos y = 3

2

,且x ,y 为锐角,则tan(x -y )的值是 A.

5142 B.-5142 C.±5142 D.28

14

5± 10. 若,(0,)2

παβ∈,3

cos()22

βα-

=

,1sin()22αβ-=-,则cos()αβ+的值等于 A.32- B.12- C.12 D.3

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 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下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40cos 270tan 10sin 310cos 20cot =___________

-4

46

-2o y

x

12. 已知αα

tan ,22

tan

则=的值为 ,)4

tan(π

α+

的值为 .

13. .______)6

32cos(32sin

轴的距离是的图象中相邻两条对称函数π

++=x x y 14. .__________ )26

sin(

3的单调增区间是函数x y -=π

15. 方程2cos 14x π??

-

= ??

?

在区间(0,)π内的解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75分)

16. .)4

sin(,4322,312cos 2

的值求已知παπαπα

+<<= 17. 已知)32sin(],,2[

,0cos 2cos sin sin 62

2

π

αππ

ααααα+∈=-+求的值.

18. 点P (2sin θ,2cos θ)在直线y = -2x 上.的值求

)

4

cos(22sin

212π

θθ

+- 19. 已知5tan cot 2αα+=

,ππ42α??

∈ ???

,.求cos 2α和πsin(2)4α+的值. 20. 已知10

2

7)4sin(=

-

π

α,2572cos =α,求sin α及)3tan(πα+

21. 设a 为常数f (x ) = 2

13cos 2(3)cos 22

x a a x -+--, 如果对任意x ∈R ,不等式f (x )+ 4

≥0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008年武昌区高一数学五月段考题 2008-5-26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50分)

1. 的取值范围是则已知θθθθθ,0sin 1cos cos 1sin 12

2

=-+-+ A.第三象限角。 B .第四象限角。

Z)(k 222

3

D.2k Z),(k 222.∈+≤≤+∈+≤≤+ππθππππθππk k k C

2. 下列函数中,周期为π的奇函数是 A.)3

2sin(π

+

=x y B. )22

cos(

x y -=π

C. y =|sinx |

D. y =tan 2x

3. 函数)2

52sin(π

+=x y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A.4

π

-

=x B.2

π

-

=x C.8

π

=

x D.4

5π=

x 4. 设集合]}11[arcsin |{]}4

4[tan |{,,,,,-∈==-∈==x x y y N x x y y M π

π,则 A. M N y y =-

≤≤

{|}π

π

2

2

B. M N y y =-≤≤{|}11

C. M N y y =-≤≤{|}12

π D. M N y y =-

≤≤{|}π2

1

5. 有下面四个命题: ①“x =2k π+

3

π

(k ∈Z )”是“tanx =3”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函数f (x )=|2cosx -1|的最小正周期是π; ③函数f (x )=sin (x +

4π)在[2π-,2

π

]上是增函数; ④若函数f (x )=asinx -bcosx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为x =

4

π

,则a+b =0.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6. 若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b ,则 A.2>2+a a b B.22<+a a b C.2>+2b a b

D. 22<+b a b

7. 已知a ,b 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单位向量,而13||=c ,3=?a c ,4=?b c 。则对于任意实数21,t t ,||21b t a t c --的最小值是

A.5

B.7

C.12

D.13 8. 设F(x )= f (x )+ f (-x ),x ∈R,[-π,-

2

π

]是函数F(x )的单调递增区间,将F(x )的图象按向量a =(π,0)平移得到一个新的函数G(x )的图象,则G(x )的单调递减区间必是 A.[-

2π,0] B.[2π

,π] C.[π,23π] D.[2

3π,2π] 9. 若|a →|=2,|b →|=2,且(a →-b →)⊥a →,则a →与b →

的夹角是 A.π6 B.π4 C.π3 D.5π12

10. 将函数sin 24y x π?

?=- ??

?的图象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函数sin 2y x =的图象,则向量a

可以是 A.,04π??

??? B.,08π?? ??? C.,04π??- ??? D.,08π??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 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下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点M 、N 分别是边OA 、BC 的中点,

__________ MN c , b , a , c OC , b OB , a OA 应是表示向量用===

12. 函数)(cos sin 2sin cos 22R x x x x x y ∈?+-=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______,此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__

13. 函数1cos 4tan 2sin )(++?=x x x x f 的值域是________。 14. 函数x x y cos sin 1-=的最大值是________

15. 在ABC ?中,已知03,33,30b c B ===,则ABC ?的面积ABC S ?=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75分)

16. 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 ,B ,C ,向量)0,2()cos 1,(sin =-=n B B m 与向量 夹角的余弦角为.2

1

(1)求角B 的大小;

(2)求C A sin sin +的取值范围.

17. 已知△ABC 内接于单位圆,且2)tan 1)(tan 1(=++B A , (1) 求证内角C 为定值; (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18. ,2

2

)0,0( 21cos sin cos )(2的最大值为

已知函数>>-?+=a x x x a x f ωωωω 其最小正周期为π. (1)求实数a 与ω的值.

(2)写出曲线y=f(x)的对称轴方程及其对称中心的坐标.

19. 在?ABC 中,2

2

cos sin =+A A ,AC =2,AB =3,求A tan 的值和?ABC 的面积.

20. 已知函数22()sin 3sin cos 2cos ,.f x x x x x x R =++∈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增区间;

(2)函数()f x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sin 2()y x x R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21. 已知函数()sin(),(0,0,,)2

f x A x A x R π

ω?ω?=+>><

∈的图象的一部分如下

图所示.

(1)求函数)(x f 的解析式;

(2)求函数()(2)y f x f 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y

2008年武昌区高一数学五月段考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B B C C

D B D

高一寒假讲义1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 含答案 知识梳理 1、集合的概念:一般的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 。 2、集合的3个性质:?? ???的元素顺序无关无序性:集合与组成它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互异性:集合中任两个必须是确定的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 3、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我们通常用 来表示集合,用 来表示元素。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①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A ,记作:A a ∈ ②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 注意:属于或不属于(?∈,)一定是用在表示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上。 5、集合的分类: (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 无限集(集合含有 个元素);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记号 表示)。 6、常用集合的表示: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记作N ; 正整数集记作()+N N *; 整数集记作Z ; 有理数集记作Q ; 实数集记作R 。 注意:(这些特定集合外面不用加{}) 7、集合的表示:(1) :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的表示方法。 注意:一般用列举法,元素是有限的,在不产生歧义的情况下,无限集合也可以用列举法,例:正整数集合{1,2,3,4,…}. (2) :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一般元素的符号及取值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 4>=x x B (如果元素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范围可省略不写)。 (3) :用平面内一条封闭曲线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

知识典例 题型一 基本概念 例1 下列各组对象中能构成集合的是( ) A .充分接近3的实数的全体 B .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同学 C .小于20的所有自然数 D .未来世界的高科技产品 【答案】C 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例子能否组成集合? (1)大于3小于12的所有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2、判断下面例子能否组成集合? 中国的直辖市; (2)身材较高的人 3、已知元素2x 在集合{1,0,x }内,求实数x 的值 4、集合{a ,b ,c }中元素是三角形三边,则这个三角形不可能是 三角形. 题型二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例 2 用符号“∈”或“?”填空:(1)2_____N ;(2)3Q ;(3)13______Z ;(4)3.14______R ;(5)3-______N ;(69Q . 【答案】∈ ? ? ∈ ? ∈ 巩固练习 1、用符号“∈”或“?”填空 (1)N __0 (2)Z _____14.3 (3)Q ______π (4)N _____14.3 2、下列写法正确的是( ) A .??{}0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 函数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函数)知识点归纳 1、集合三要素(三大特性) 确定性 无异性 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属于∈与不属于? 例如:N ∈0 , *0N ?。 3、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包含? 真包含?≠ 例如:{}{}10范围A ,A 为B 的真子集。 4、集合的运算 交集 由所有属于A 且属于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例如:B A 并集 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例如:B A 补集 设S 是一个集合,A 是 S 的一个子集,由S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如:S= {}1k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y 随x 的减小而减小,也就是说函数)(x f 在定义域R 上单调递增,当0b ,图像在1,3象限,函数)(x f 在定义域()0,∞-?()+∞,0上单调递增,当0

讲义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复习

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2.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5)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3.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定义域一致 (化简前) ②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4.值域:先考虑其定义域 (1)图像观察法(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0,(>+ =b a x b ax y 三角函数等的图像,利用函数单调性) (2)基本不等式 (3)换元法 (4)判别式法 5.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 ∈A)中的x 为横坐标,函数值y 为纵坐标的点P(x ,y)的集合C ,叫做函数 y=f(x),(x ∈A)的图象.C 上每一点的坐标(x ,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 、y 为坐标的点(x ,y)均在C 上 . (2) 画法 描点法 图象变换法: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平移变换 伸缩变换 对称变换 6.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7.映射 一般地,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记作“f (对应关系):A (原象)→B (象)” 对于映射f :A →B 来说,则应满足: (1)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全章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教学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⒈定义: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5.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 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 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⑶大于3小于11的偶数;⑵我国的小河流; ⑶非负奇数;⑷某校2011级新生;⑸血压很高的人; 7.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4?A,等等。 练:A={2,4,8,16},则4∈A,8∈A,32?A. 8.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空集不是无;它是内部没有元素的集合。可以将集合想象成一个装有元素的袋子,而空集的袋子是空的,但袋子本身确实是存在的。 用符号?或者{ }表示。

高一数学讲义完整版

高一数学复习讲义09年版 函数部分(1) 重点:1把握函数基本知识(定义域、值域) x(a>0、<0) 主要是指数函数y=a x(a>0、<0),对数函数y=log a 2二次函数(重点)基本概念(思维方式)对称轴、 开口方向、判别式 考点1:单调函数的考查 2:函数的最值 3:函数恒成立问题一般函数恒成立问题(重点讲) 4:个数问题(结合函数图象) 3反函数(原函数与对应反函数的关系)特殊值的取舍 4单调函数的证明(注意一般解法) 简易逻辑(较容易) 1. 2. 3. 4.

启示:对此部分重点把握第3题、第4题的解法(与集合的关系) 问题1:恒成立问题解法及题型总结(必考) 一般有5类:1、一次函数型:形如:给定一次函数y=f(x)=ax+b(a≠0),若y=f(x)在[m, n]内恒有f(x)>0(<0) 练习:对于满足0-4x+p-3恒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2、二次函数型:若二次函数y=ax2+bx+c=0(a≠0)大于0恒成立,则有a>0Δ<0若是二次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还可以利用韦达定理以及根与系数的分布知识求解 练习:1设f(x)=x2-2ax+2,当x∈[-1, +∞)时,都有f(x)>a恒成立, a的取值范围 2关于x的方程9x+(4+a)3x+4=0恒有解,求a的范围。 3、变量分离型 若在等式或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已知,另一个变量的范围为所求,且容易通过恒等变形将两个变量分别置于等号或不等号的两边,则可将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 练习:若1-ax>1/(1+x),当对于x∈[0, 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4利用图象 练习:当x∈(1, 2)时,不等式(x-1)2

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集合及其运算》全套讲义(精品)

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集合及其运算》全套讲义 知识点总结及例题讲解 一、集合的含义 1.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3.常见的数集及表示符号 【例1】 ①中国各地最美的乡村; ②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相等的点; ③不小于3的自然数; ④2018年第23届冬季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A.③④B.②③④ C.②③D.②④ B[①中“最美”标准不明确,不符合确定性,②③④中的元素标准明确,均可构成集合,故选B.] 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的标准 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关键看该组对象是否满足确定性,如果此组对象满足确定性,就可以组成集合;否则,不能组成集合.同时还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无序性.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5的所有自然数构成一个集合; (2)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组成一个集合; (3)方程(x-1)2(x+2)=0所有解组成的集合有3个元素. [解](1)正确,(1)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互异的,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2)不正确,“一些点”标准不明确,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3)不正确,方程的解只有1和-2,集合中有2个元素. 【例2】 ①π∈R;②2?Q;③0∈N*;④|-5|?N*. A.1B.2 C.3D.4 (2)已知集合A含有三个元素2,4,6,且当a∈A,有6-a∈A,那么a为() A.2 B.2或4 C.4 D.0 (1)B(2)B[(1)①π是实数,所以π∈R正确; ②2是无理数,所以2?Q正确;③0不是正整数,所以0∈N*错误;④|-5|=5为正整数,所以|-5|?N*错误.故选B. (2)集合A含有三个元素2,4,6,且当a∈A,有6-a∈A,a=2∈A,6-a=4∈A, 所以a=2, 或者a=4∈A,6-a=2∈A, 所以a=4, 综上所述,a=2或4.故选B.] 判断元素与集合关系的两种方法 (1)直接法: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是直接给出的,只要判断该元素在已知集合中是否出现即可. (2)推理法:对于一些没有直接表示的集合,只要判断该元素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可,此时应首先明确已知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特征.

2020年上海新高一新教材数学讲义-专题21 期中复习(学生版)

专题21 期中复习 知识梳理 一、集合与命题 1.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 2.研究集合必须注意集合元素的特征,即集合元素的三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集合的性质:① 任何一个集合P 都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P P ?. ① 空集是任何集合P 的子集,记为P ??. ①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P 的真子集,记为P ? . 注意:若条件为B A ?,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A 的情况. 集合的运算:①()()C B A C B A =、()()C B A C B A =; ()( )( )U U U A B A B =、 ()( )( )U U U A B A B =. ①U U U A B A A B B A B B A A B =?=??? ? ?=?. ①对于含有n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 依次为:n 2、12-n 、12-n 、22-n . 4.命题是表达判断的语句.判断正确的叫做真命题;判断错误的叫做假命题. ①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内在联系:

原命题:如果α,那么β; 逆命题:如果β,那么α; 否命题:如果α,那么β; 逆否命题:如果β,那么α; ① 等价命题:对于甲、乙两个命题,如果从命题甲可以推出命题乙,同时从命题乙也可以推出命题甲,既“甲?乙”,那么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等价命题. ① 互为逆否命题一定是等价命题,但等价命题不一定是互为逆否命题. ① 当某个命题直接考虑有困难时,可通过它的逆否命题来考虑. 5.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6.充要条件: 在判断“充要条件”的过程中,应注意步骤性: 首先必须区分谁是条件、谁是结论,然后由推导关系判断结果. 二、不等式

高一数学讲义_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集合间得基本关系 一、子集、空集等概念得教学: 比较下面几个例子,试发现两个集合之间得关系: (1),; (2),; (3), 1.子集得定义: 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得任何一个元素都就是集合B得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就是集合B得子集(subset)。记作: 读作:A包含于(is contained in)B,或B包含(contains)A 当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时,记作 用Venn图表示两个集合间得“包含”关系: 2.集合相等定义: 如果A就是集合B得子集,且集合B就是集合A得子集,则集合A与集合B中得元素就是一样得,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即若,则。 如(3)中得两集合。 3.真子集定义: 若集合,但存在元素,则称集合A就是集合B得真子集(proper subset)。记作: A B(或 B A) 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4.空集定义: 不含有任何元素得集合称为空集(empty set),记作:。 用适当得符号填空: ; 0 ; ; 重要结论:

(1)空集就是任何集合得子集; (2)空集就是任何非空集合得真子集; (3)任何一个集合就是它本身得子集; (4)对于集合A,B,C,如果,且,那么。 说明: 1.注意集合与元素就是“属于”“不属于”得关系,集合与集合就是“包含于”“不包含于”得关系; 2.在分析有关集合问题时,要注意空集得地位。 三、例题讲解: 例1.若集合B A,求m得值。 (m=0或) 例2.已知集合且, 求实数m得取值范围。() 集合得基本运算㈠ 教学目标: (1)理解交集与并集得概念; (2)掌握交集与并集得区别与联系; (3)会求两个已知集合得交集与并集,并能正确应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一、复习回顾: 1.已知A={1,2,3},S={1,2,3,4,5},则A S;{x|x∈S且xA}= 。 2.用适当符号填空: 0 {0}; 0 Φ; Φ {x|x+1=0,x∈R} {0} {x|x<3且x>5}; {x|x>6} {x|x<-2或x>5} ; {x|x>-3} {x>2} 二、交集、并集概念及性质得教学: 思考1:考察下列集合,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得关系: (1),; (2),; 1.并集得定义: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时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 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2.一般的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3.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例:世界上最高的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例: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例:{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x∈R| x-3>2} ,{x| x-3>2}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Venn图: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 A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课时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1)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 A?(或B?A) 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B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 注意:B (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高一数学必修①第一章_集合与函数概念讲义

心智家三优教育高一特训营数学教学进度表

¤学习目标: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 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知识要点: 1.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作集合(set ),其元素具有三个特征,即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列举法,即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基本形式为123{,,,,}n a a a a ???,适用于有限集或元素间存在规律的无限集. 描述法,即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基本形式为{|()x A P x ∈},既要关注代表元素x ,也要把握其属性()P x ,适用于无限集. 3. 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 要记住一些常见数集的表示,如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 4.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属于(belong to )与不属于(not belong to ),分别用符号∈、?表示,例如3N ∈, 2N -?. ¤例题精讲: 【例1】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方程2(23)0x 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大于2且小于7的整数. 【例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已知{|32,}A x x k k Z ==+∈,{|61,}B x x m m Z ==-∈,则有: 17 A ; -5 A ; 17 B . 【例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P 6 练习题2, P 13 A 组题4) (1)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2)二次函数24y x =-的函数值组成的集合; (3)反比例函数2 y x =的自变量的值组成的集合. *【例4】已知集合2{| 1}2 x a A a x +==-有唯一实数解,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资料 一、高中数学竞赛大纲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二试)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接轨,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所增加的内容是: 1.平面几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三角形中的几个特殊点:旁心、费马点,欧拉线。几何不等式。几何极值问题。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圆的幂和根轴。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2.代数 周期函数,带绝对值的函数。三角公式,三角恒等式,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反三角函数。递归,递归数列及其性质,一阶、二阶线性常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一元凸函数。 复数及其指数形式、三角形式,欧拉公式,棣莫弗定理,单位根。多项式的除法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多项式的相等,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多项式的插值公式*。 n次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 函数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3.初等数论 同余,欧几里得除法,裴蜀定理,完全剩余类,二次剩余,不定方程和方程组,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格点及其性质,无穷递降法,欧拉定理*,孙子定理*。

4.组合问题 圆排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组合恒等式。组合计数,组合几何。抽屉原理。容斥原理。极端原理。图论问题。集合的划分。覆盖。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注:有*号的内容加试中暂不考,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 二、初中数学竞赛大纲 1、数 整数及进位制表示法,整除性及其判定;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完全平方数;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实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2、代数式 综合除法、余式定理;因式分解;拆项、添项、配方、待定系数法;对称式和轮换对称式;整式、分工、根式的恒等变形;恒等式的证明。 3、方程和不等式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简单的多元方程组;简单的不定方程(组)。 4、函数 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简单分工函数的最值;含字母系数的二次函数。 5、几何 三角形中的边角之间的不等关系;面积及等积变换;三角形中的边角之间的不等关系;面积及等积变换;三角形的心(内心、外心、垂心、重心)及其性质;相似形的概念和性质;圆,四点共圆,圆幂定理;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6、逻辑推理问题 抽屉原理及其简单应用;简单的组合问题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反证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教案

一集合(§1.1.1 集合)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课题:§1.1.1 集合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3、熟记有关数集.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概念、性质 教学难点:集合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尝试指导 教具准备:投影片(3张) 教学过程: (I)引入新课 同学们好!首先,我祝贺大家能升入苍梧第一高级中学进行高中学习。下面我想初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情况。请来自××中学的同学站起来。依次询问他们的名字,并板书。同样询问来自另一学校学生情况。××同学你为什么不站起来?来自××中学的三位虽然性别不同,年龄有差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性质——来自××中学。所以,在数学上可以把他们看作为有3个元素的集合(板书课题:集合,并将其姓名用{ }括起来),同样,××中学的二位同学也可看作有2个元素的集合。显然,刚才抽到的××同学如果作为一个元素就不属于上面这两个集合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系统地研究集合的一些概念。讲四个问题:(1)集合和元素;(2)集合的分类;(3)集合的表示方法;(4)为什么要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 (II)复习回顾 师生共同回顾初中代数中涉及“集合”提法. (Ⅲ)讲授新课

通过以上实例,教师指出: 1、定义: 集合: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 师:进一步指出: 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是什么? 生:例(1)的元素为1、3、5、7, 例(2)的元素为到两定点距离等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 例(3)的元素为满足不等式3x-2> x+3的实数x, 例(4)的元素为所有直角三角形, 例(5)为高一·六班全体男同学. 师:请同学们另外举出三个例子,并指出其元素. 生:略.(教师给予评议)。 师:一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则上几例可表示为…… 为方便,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2 生:在师指导下一一回答上述问题. 师:由以上四个问题可知, 集合元素具有三个特征: (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隶属关系 ∈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也可表示为)两种。

高一数学必修一讲义1.1集合

本讲主要学习集合含义与表示,集合基本关系,集合基本运算三个方面,集合表示法一般含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通过学习要了解这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在此之外还学习了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与相等关系,以及集合间的并集、交集、补集的含义,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同学们要了解集合的含义,能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一、重难点知识归纳 (一)元素与集合的含义 元素: 研究的对象 集合概念: 一些________组成的总体(简称集) 属于: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________集合A,记作________;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_______集合A,记作________。 (二)列举法与描述法 列举法: 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_______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描述法: 用集合所含元素的_________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如何选择表示法表示集合,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一般情况下,对有限集,在元素不太多的情况下,宜采用_________,它具有直观明了的特点;对无限集,一般采用_________表示。 (三)子集、真子集、空集

子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_______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集合B的________,记作________,读做“A包含于B”(或“__________”). 真子集: 如果集合,但存在元素,且,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 空集:_________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________,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___________ Venn图: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 学习这几个概念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①若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那么集合A必是集合B的_________,反之则不一定。 ②若集合A与集合B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则集合A与集合B________。 ③元素与集合之间是__________关系,而集合与集合之间则是___________关系,如设A={a},B={a,b},则有a____B,A_____B ④集合中元素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集合A中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个数是__________,真子集个数是___________。 (四)并集、交集、补集

高中数学专题讲义:如何破解集合间的关系类问题

高中数学专题讲义:如何破解集合间的关系类问题 考纲要求: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基础知识回顾: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表示 关系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 集合间 的 基本关 系 相等集合A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A=B 子集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B中的元素A?B 真子集 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B中的元素,且B中至 少有一个元素不是A中的元素 A B 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图形 语言 符号 语言 A∪B={x|x∈A,或x ∈B} A∩B={x|x∈A,且x ∈B} ?U A={x|x∈U,且x?A} 3. 并集的性质:A∪?=A;A∪A=A;A∪B=B∪A;A∪B=A?B?A. 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B. 补集的性质:A∪(?U A)=U;A∩(?U A)=?;?U(?U A)=A. 应用举例: 招数一、韦恩图:一般地,若给定的集合元素离散或者是抽象集合,则用Venn图求解. 【例1】【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二】已知全集,集合 ,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 B. C. D. 【答案】A 【例2】【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热身考试】已知全集,集合,,则下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求出函数的值域可得集合,解不等式可得集合,然后可求出. 详解:由题意得, . ∴. 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值域的求法、不等式的解法和集合的运算,解答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的含义. 【例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设全集U=R,集合

(推荐)高一数学集合知识整理

弹性学制数学讲义 集合(4课时) ★知识梳理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标记:A ,B ,C ,D ,… 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标记:a ,b ,c ,d ,… 2.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属于 ∈ 不属于 ? 即: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 记作 a ∈A , 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 记作 a A 3.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的三个性质: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元素的确定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元素的互异性: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比如:book 中的字母构成的集合 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 数集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复数集 符号 N *N 或+N Z Q R C 5、集合的分类 原则:集合中所含元素的多少 ①有限集 含有限个元素,如A={-2,3} ②无限集 含无限个元素,如自然数集N ,有理数 ③空 集 不含任何元素,如方程x 2 +1=0实数解集。专用标记:Φ

注:?与{}?不同,?∈{}? 6.集合的3 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中国的直辖市”构成的集合,写成{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格式:{x∈A| P(x)} 含义:在集合A中满足条件P(x)的x的集合。 例:不等式12 x+<-的解集可以表示为:{|12} x R x ∈+<-或{|3,} x x x R <-∈图示法: 韦恩图(Venn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 数轴法:{x∈R|3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专题复习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专题复习 一.集合基本概念及运算 1.集合{}1,2,3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 .5 B .6 C .7 D .8 2.已知{}{}1,2,3,2,4A B ==,定义{}|A B x x A x B -=∈?且,则A B -= A. {}1,2,3 B. {}2,4 C. {}1,3 D. {}2 3.已知集合{(,)|2},{(,)|4}M x y x y N x y x y =+==-=, 那么集合N M ?为 ( ) A. 3,1x y ==- B. {}(,)|31x y x y ==-或 C. (3,1)- D. {(3,1)}- 4.已知集合2{|2,}M y y x x ==-+∈R ,集合}{|2,02x N y y x ==≤≤,则 ()M N =R e( ) A .[]1,2 B .(]2,4 C .[)1,2 D .[)2,4 5.已知{}{}222,21x A y y x x B y y ==-++==-,则A B = _________。 6、已知R x ∈ ,集合{}{}11231322+--=+-=x ,x ,x B ,x ,x ,A 如果{}3A ?B =-,求x 的值和集合A?B . 7. 已知{}23,(5,)A x a x a B =≤≤+=+∞,若,A B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 8.已知集合,,且,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9.设U R =,集合{}2|320A x x x =++=,{} 2|(1)0B x x m x m =+++=; 若A B ?,求m 的值。 10.已知集合{}{}{}|28,|16,|A x x B x x C x x a =≤≤=<<=>,U R =. (I)求A B , U C A B ;(II)若A C ≠?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高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全套

第一讲 集合 知识要点一: 集合的有关概念 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这些研究对象叫做元素。 ⑵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 ??的元素顺序无关无序性:集合与组成它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互异性:集合中任两个必须是确定的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 注意:这三条性质对于研究集合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经常会渗透到集合的各种题目中,同学们应当重视。 ⑶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①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 ②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 (注意:属于或不属于(?∈,)一定是用在表示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上) ⑷集合的分类:集合的种类通常分为:有限集(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无限集(集合含有无限个元素)、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记号?表示) ⑸集合的表示: ①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的表示方法。例:{ }2,1=A 描述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一般元素的符号及取值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 4>=x x B (如果元素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范围可省略不写)。 图示法(即维恩图法):用平面内一条封闭曲线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 ②特定集合的表示: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 N * ;整数集记 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这些特定集合外面不用加{}) 高考要求:理解集合的概念,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掌握相关的术语符号,会表示一些 简单集合。 例题讲解: 夯实基础 一、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完整版)职高高一数学课件.doc

职高高一数学课件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职高高一数学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你。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 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 ; 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 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 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2.1.1 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 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 示集合的例子。 3.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4.在初中几何中,点、直线、平面等概念都是原始的、不定义 的概念,类似地,集合则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 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 ( 德国数学家 )( 见附录 );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 (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 ?是关于如何定义的 ? (2)有那些符号 ?是关于如何表示的 ?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 ( 一) 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

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读一读课本第2页 问:下面8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对象的全体又称为什么? 1、1--20以内的所有素数(质数) 2、我国从1991--2003年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3、金星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所有汽车 4、2004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5、所有正方形 6、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点 7、方程x2+3x-2=0的所有实数根 8、兴华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所有高一学生 总结: ⒈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或数字、式子等表示。 例如A={1,3,a,c,a+b}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4.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0、1 、2······) 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数集.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做一做 1、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是则有3 A,4 A, 7 A,9 A,13 A,15 A 填(∈或?) 2、A={2,4,8,16},则4 A,8 A,32 A. 填(∈或?) 3.用“∈”或“?”符号填空: ⑴8 N;⑵0 N;⑶-3 Z;⑷2Q;(5)-14 R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