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4章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第4章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第4章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第4章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

1848-1849年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再次离开了祖国,几经周折,于1849年下半年先后抵达伦敦。历史再次使马克思从社会革命的前台退回书房,重新进行因革命而中断了的经济研究工作。制定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五六十年代理论研究工作的中心,直至与世长辞,他还在呕心沥血、日夜不停地为无产阶级锻造这一革命的锐利武器。

第一节揭示革命的经济根源,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

一、马克思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准备

革命的失败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审查自己的理论,特别是要求他们结合1848年革命的实践,具体地阐明革命的经济根源、社会基础、革命的动力和革命失败的原因和革命的前途。这些问题的最终答案当然只能在“对市民社会的解剖”中寻找。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抵达伦敦后,立即着手准备进行经济研究工作的根本原因。

不过,马克思最初预料革命将会很快重新开始。所以,他并未立即着手写大部头的经济学著作,而只是想筹办一份名为《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的杂志,以便详细地科学地研究作为整个政治运动的基础的经济关系,说明正在进行斗争的各政党的性质,以及决定这些政党生存和斗争的社会关系。

但是,革命并没有象马克思所期望的那样快地到来。这就使他有可能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这段时间,他几乎整天都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内研究经济学著作,读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富拉尔顿的《论通货的调整》、托伦斯的《罗·皮尔爵士法案原理》及其他人的著作;同时还研究了近十年的经济史,读了图克的《价格史》、雷登的《文化的比较统计学》。从1850年10月份起,马克思着重研究了货币理论方面的著作。其中有布莱克的《论调节交换过程的原理》、吉尔巴特的《银行论》、加尔汉的《货币史》,1851年3月马克思阅读了李嘉图的《金银条块价格高昂》及图克的《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研究》等著作。他在阅读这些著作的过程中,做了详细的摘录。从1850年8月到1853年6月足足写了厚厚的二十四本笔记,并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做了约十四厚本摘录。此外,马克思还特别注意研究英国、欧洲大陆和北美的经济状况,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些笔记、摘录、资料是马克思建立自己经济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紧张的研究工作很快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于1851年1月7日和同年2月3日分别写信给恩格斯,告诉他已完成了对李嘉图的级差地租及货币数量论的批判,并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恩格斯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这些理论成就。

正当马克思加倍努力工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自己的经济研究工作时,波拿巴政变、重病以及为了糊口而不得不给报纸撰写的大量稿件,再次打断了他的研究。直到1856年春,由于经济危机即将到来的迹象越来越明显,马克思才又恢复了他的研究工作。他一方面为了给自己未来的经济学著作做准备,而从以前的札记中摘录了许多引文;另一方面,又要密切注视欧美各国经济危机的发展,并为报纸写有关经济危机的评论文章。从1856年9月26日至11月21比在不到两个月的短期内,他为《纽约每日论坛报》连续写了《欧洲的危机》、《欧洲的金融危机》等六篇文章,没有惊人的工作能力这些工作是无法完成的。

二、《导言》中的政治经济学

1857年8月末,马克思为自己尚未动手的经济学著作写了一篇《导言》。它虽不是最后的定稿,却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思想,具有很大的独立的科学价值。在这篇《导言》中,马克思极其准确地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阐明了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完全正确地强调了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导言》还特别详细地阐明了如何将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应用于研究和阐述政治经济学的各基本

原理。他指出,政治经济学的正确叙述方法只能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第二节批判达里蒙的“劳动货币”论,制定科学的价值理论

从1857年9月末10月初开始,马克思开始着手写自己的经济学著作。当时,世界经济危机已经爆发,他估计革命可能即将开始,因而自己的经济学著作有可能半途夭折。马克思的这部著作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写作的。这种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对自己多年来的研究进行总结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引起许多新的考虑;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生活,马克思仍然要用大部分时间为报纸撰写稿件,经济学著作的写作只能在夜间进行。这又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使写作进度变得更加缓慢。虽然如此,马克思献身科学的高尚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仍然使工作取得了神速的进展。他从1857年9月末10月初着手写作,到11月中旬便完成了《货币》章,接着便转入了《资本》章。1858年5月马克思便中断了自己的写作,并开始重新整理资料。从1857年10月至1858年5月,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内,马克思完成了多达五十四印张的稿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系统地制定和阐述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的对抗性矛盾,并展望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这部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它实际上是《资本论》的最初的一个稿本。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是从批判达里蒙的“劳动货币”论开始的。

一、对价值量的分析:批判达里蒙的“劳动货币”论,揭示价值与价格的区别

1、批判达里蒙的原因

早在四十年代后半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经同蒲鲁东的反动的空想社会主义进行过尖锐的斗争。他们在许多通信和在《哲学的贫困》中,深刻地批判了蒲鲁东的世界观、经济理论和政治观点。到了五十年代末,当马克思着手总结自己经济研究的成果时,再次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蒲鲁东主义。这一方面是因为,十九世纪前半期,欧洲许多国家的产业革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加速了小生产者的分化,大量破产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涌进工人队伍,从而为蒲鲁东主义的滋长、传播造成了肥沃的土壤。所以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蒲鲁东主义在工人队伍中仍然有着很大影响,严重地阻碍着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特别是1848—1849年革命运动的经验证明,蒲鲁东主义对工人革命运动危害极大,它诱骗工人阶级离开火热的革命斗争,走改良主义的道路;另一方面,在四十年代末,马克思对蒲鲁东经济理论的批判,主要还是依据李嘉图的理论,所以《哲学的贫困》虽然曾给了蒲鲁东主义以严重打击,但并没有肃清其影响,甚至没能阻止其传播,以至它在第一国际成立前夕,成了工人运动内部的一个主要的机会主义派别。因此在五十年代末,当马克思重新着手写自己的经济学著作时,便把打击的目标主要集中到了蒲鲁东主义的身上,以便为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发展开辟道路。

1856年,正当马克思着手总结自己十五年来的研究成果时,在巴黎出版了蒲鲁东派分子达里蒙(1819-1902)的一本新著《论银行的改革》。这部为蒲鲁东派的政治纲领进行理论论证的著作,恰好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靶子。

2、达里蒙的“劳动货币”观

达里蒙和他的先辈一样,认为商品不能实现或不能按照它所包含的全部劳动来实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灾难的最根本的原因,而这一点又是由于作为货币的金银造成的。达里蒙认为,由于人们在交换中赋予金银以特权使它可以与任何商品相交换,因而阻碍了其他商品的实现。他认为只要把金银从这种人为的宝座上推翻下来,或者把所有商品都提升到与金银一样的地位,使它们可以按自己生产时所直接消耗的劳动与其他任何商品交换,那末供求就可立即一致,商品生产的一切矛盾也就会迎刃而解了。为此他建议改革银行,利用银行来组织市场交换,发行“劳动时间券”即劳动货币。在他看来,这样做,就可以保证每个商品生

产时所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都能实现,经济危机就可以避免,人间的一切“不幸”也就自然消除了。达里蒙鼓吹这套理论表明,他完全不了解金银货币的特殊地位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而是由商品生产内在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是它的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马克思批判达里蒙的“劳动货币”观

马克思指出,达里蒙建议发行的“劳动货币”同其他货币一样,它既然是作为价值尺度,作为交换手段,它本身就必须具有价值。不过,发给工人证明其劳动消耗的“劳动货币”,只是工人以往劳动消耗的代表,可是商品一旦生产出来,其价值便不再是由生产它所直接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来决定,而是由再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来决定了。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活劳动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产费用在不断降低,因此,物化在商品中的过去的劳动也就要不断贬值,因而不断贬值也将是“劳动货币”不可避免的命运。由此必然会造成商品不断地涨价或跌价,即造成物价的波动。所以用“劳动货币”代替金、银,并不能消除那些“弊病”,工人阶级的不幸境遇也不会因此而有丝毫改善。

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一个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不同的新原理:“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只是商品的平均价值。”我们知道,李嘉图虽曾经正确地指出,商品的价值并不是由生产该商品所直接花费的劳动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但他却把这种社会必要劳动归结为在最坏劳动条件下生产该种商品所花费的劳动量。当时马克思在接受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同时,还没能清算其中的错误成分。如果把马克思当时的观点同《草稿》中提出的新原理对比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出,马克思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他已不再认为决定一个商品价值的是“可能生产它的最低限度的时间”,而是在平均或中等劳动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这样马克思就纠正了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个错误,从而在制定自己的劳动价值论中前进了一步,也为进一步创立科学的工资理论、利润理论及地租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揭示价值与价格的区别

达里蒙的“劳动货币”论之所以错误,还在于它混同了价值与价格。他认为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差别只是名义上的,因此,可以不用劳动时间的一定的物化形态(如金、银),而用劳动时间自身来表现价值,而且他还认为这样便能消除价值和价格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在《草稿》中深刻地揭露了这个错误,他指出,一切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制造它们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价格则是用货币来表现的价值。因此,用劳动货币代替金属货币就会把商品的价值同它的价格混同在一起。他进一步指出,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的差别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价值与价格的差别决不仅仅是名义上的差别,而且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实际差别。价值是作为价格运动的规律而存在着,它们始终是不同的,从来不一致,或者只是在完全偶然的情况下才一致。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则不同,它虽然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而且它的量的决定归根到底也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但它并不是直接地、简单地表现价值。价格的决定有着它自己的特殊规律和特殊的运动过程。达里蒙的理论错误就在于他完全抹杀了价值与价格之间确实存在着的这种实际差别。明确地将价值与价格区分开来,指出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名义差别是以两者之间的实际差别为基础的,这表明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中又前进了一大步。

二、对价值质的分析--价值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

马克思在阐明了价值量的规定以后,便把研究逐步推进到对价值质的分析,阐明了价值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

所有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内,都只注意价值量的研究,忽视了对价值质的探讨,因此带有浓厚的拜物教的性质。马克思则完全不同,他在解决了价值的量的规定性问题之后,便把研究继续引向纵深,从质的方面考察价值。商品的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之间的比例,所以它看不见,摸不着,只存在于交换之中。价值

是商品的一般交换能力,是商品交换的可能性。

马克思指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采取价值这样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是以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完全隔离和由于社会分工所造成的生产者之间的全面的相互依存为前提的。正是由于孤立的毫不相干的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使他们相互间不断交换成为必要,价值就是他们交换的媒介。以价值表现出来的生产者之间的社会联系,有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生产者之间由于社会分工所形成的相互联系,表现为他们产品之间的联系,这种关系似乎是物的一种自然属性,是存在于人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对于个人来说这种联系是一种异已的东西,并且是与他们相对立,支配着他们命运的东西。这样,马克思便深刻地阐明了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同时也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全面而深刻地说明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根本不同的地方。

三、对商品二重性的分析

马克思在《货币》章中还对商品二重性及其矛盾做了深刻的分析,并从中揭示出货币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和本质。他指出,价值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与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其物质内容所固有的,在质上是多种多样的,是无法比较和不可通约的。正是因为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使用价值各异,因而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才有必要相互交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是矛盾着的双方的统一:作为价值,每一种商品都可以任意等分,可是在它的自然存在中却不是这样;商品是同质的,无论经过多少次形态变化它的质都是不变的,可是在实际的交换中,只是因为它们的自然存在形式的不同并且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才进行交换的;商品随时都可以交换,在实际交换中,只有当商品的自然存在符合特定的条件,交换才可能进行;商品可交换性的尺度决定于商品自身的价值量,而在实际的交换中,商品只有当它的量与自己的自然属性相一致并与交换者的需求相符合时交换才可进行。所以,商品的这种一般性(作为价值)和其特殊性(作为使用价值)之间的这种对立与矛盾,必然会给交换造成极大的障碍,产生了使商品内部所包含的这种矛盾公开化,使其分裂为商品和货币的必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不过货币并没有使这些矛盾根本解决,相反使这些矛盾更加加深和更加普及了,因为货币一旦产生出来,它便从作为单纯流通手段这样一种奴仆身分,一跃而成为商品世界中的统治者和上帝。货币代表商品的天上的存在,而商品代表货币的人间的存在。一切商品作为特殊交换手段必须先同作为一般交换手段的货币交换,才能与其他特殊交换手段——其他商品相交换。物物直接交换时的一个统一过程被分割为两个彼此无关的行为,并因此而加深了商品内部的矛盾。可见,用较高级的货币形式代替较低级的货币形式,虽然可以避免交换中的某些困难,但却不能消除这些困难。只要使人们的劳动产品采取价值形式的那些经济条件存在,货币就不能取消,矛盾就不会得到解决。马克思指出货币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需要的一种特殊的交换工具,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必然创造出的适用于一切价值的特别等价物,从而彻底粉碎了达里蒙企图用货币改革来改造资本主义的幻想。

四、对生产劳动二重性的分析

1、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的学说

马克思在阐明商品二因素的同时,还阐明了与商品二因素相应的商品生产劳动的二重性,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的学说。马克思在这里虽然没有使用“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这两个概念,但他所说的工人在生产商品时所花费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以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为基础的。正是由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劳动是自相矛盾的劳动,才造成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才产生了作为对立面统一

的商品。马克思在分析与资本相对立的劳动的特点时,对劳动的二重性做了进一步说明。他指出,“劳动作为同表现为资本的货币相对立的使用价值,不是这种或那种劳动,而是劳动本身,抽象劳动,同自己的特殊规定性绝不相干,但是可以有任何一种规定性。当然,对于构成一定资本的特殊实体来说,必须有作为特殊劳动的劳动与之相适应”。马克思在这里明确提出了“抽象劳动”这个概念,不过,具体劳动”还是被叫作“特殊劳动”在《资本章》中,马克思还指出,所谓“抽象劳动”、“劳动一般”,决不是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决不是离开经验而臆造出来的空洞概念。相反,它是历史的抽象,它只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出来。这就是说,抽象劳动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的产物。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创立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实际上,全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包括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在内,由于其特有的阶级局限性,都不仅忽略了对价值的质的研究,而且更加忽略了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质的分析。因此,他们都无法解释诸如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问题;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问题,即区别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问题。不能阐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也就不能阐明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不能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也就无法解决剩余价值向利润,利润向平均利润转化问题,无法解决价值同生产价格的转化问题,因而也就无法正确地说明资本积累的规律以及社会资本的再生产问题。这也就是马克思为什么把劳动二重性的学说当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基础”和“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的原因。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创立,标志着根本不同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诞生。

2、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阐明劳动的二重性之后,马克思对商品生产劳动的特点及其矛盾的探讨并没有停止。他在《草稿》中进一步研究了抽象劳动的社会性和具体劳动的私人性及其两者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地在对比中说明问题,马克思首先研究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劳动的特点。他指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生产的集体性使单个人的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劳动,作为一般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因而它的产品从一开始也就是集体的,一般的产品。在这里,单个人的劳动与社会劳动是直接合而为一的。与此相反,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劳动,虽然也是以生产者之间的全面依存为前提,即不但单个人的生产依存于其他人的生产,而且他自己的产品能否转化为本身的生活资料也依存于他人的消费。但是,这时生产的出发点却是单个人的独立活动,是私人性质的生产。他的产品,他的劳动,只有先转化为一种特殊形态,先转化为货币,才能表示出它的一般性、社会性。这就是说这些人的劳动的社会性是在事后,在它的成果被“提升”为货币之后,才肯定下来的。因此,这里包含着矛盾,包含着单个人的劳动不被社会承认的可能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劳动内部的这种抽象劳动的社会性和具体劳动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这一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社会性的日益加强而日趋尖锐,并导致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

第三节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为了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及其本质,说明剩余价值生产以及制约着它的那些规律,就必须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深入地分析雇佣劳动和资本这一对矛盾的双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马克思在《草稿》的《货币》章中制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在此基础上,《资本》章一开始便着手分析资本与劳动间的交换过程。他把这一过程分解为“货币——商品”和“商品——货币”两个阶段,并逐一加以剖析。

首先明确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马克思指出,在资本家与工人交换的第一阶段,工人用

自己的商品,即用自己的劳动力与资本家的一定数量的货币相交换。这一过程完成时,作为交换的一方,工人得到的是自己原有商品的交换价值——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家作为交换的另一方,得到的则是一个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劳动力。交换的这一阶段,完全属于普通的流通范畴。在这一交换过程中,资本这一方,首先是作为货币,作为价值同另一方(劳动)相对立,劳动这一方则是作为使用价值与资本相对立。马克思指出,工人向资本家提供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物化在产品中的,而是存在于工人身体之中,它不是在实际上,而只是在可能性上作为工人的能力而存在。这种使用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要求、推动之下才能变成现实。没有资本,没有原料、工具,这种能力就什么也不是,如果这种使用价值受到资本的推动,它就会变成工人的一定的生产活动。所以工人在交换过程中所提供的使用价值,只是工人在特定的形式下,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即劳动的能力。对于资本家来说,这种劳动能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它能够使资本增加,使资本增殖,从而使资本作为资本保存下去的东西。这样,马克思便从质的规定上阐明了劳动与劳动力这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指出在交换过程作为使用价值与资本对立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明确区分劳动和劳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在价值规律基础上阐明资本与劳动交换的前提。

其次,指出劳动的量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反映。马克思在从质的方面考察了劳动与资本交换的第一阶段之后,进而对这一过程的量的规定作了探讨。他指出,从量的方面看,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与普通的商品交换一样是等价交换,交换的结果双方都得到了一个等价物。工人让出的是劳动力,得到的是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家得到的是劳动力,让出的是一定数量的货币,这个货币量与劳动力的价值相等。所以从量上看,在交换的第一阶段,工人和资本家从流通中所取出的价值,同他们投入流通中的价值一样多。在这一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作为交换的双方在表面上似乎是平等的,他们好象是以平等者的资格相互对立。但是,这只是事情的表面现象,在对这一过程的第二阶段的分析中我们将会看到这只是一种假象,真实的情况是一种不平等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二、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

马克思认为,在交换的第一阶段完成之后,资本家获得了一种特殊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这是一种非物化的,仅仅存在于观念之中的使用价值,是仅仅存在于工人身体之中的能力、才能。资本家获得了这样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之后,便使它与资本接触,同原料、工具相结合,从而使它成为一种实际的活动,成为一种实际的创造价值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原料存在的形式被劳动改变了,被消费了。劳动工具在这一过程中被使用,受到磨损,因而也被消费了。但是,这种消费是生产性的消费,因此它们的价值在过程的末了并没有消灭,而是转移到了新产品之中。另一方面,在同一过程中,劳动被使用,被推动,因而也被消费了。但是,劳动不仅是被消费,它同时还从活动的形式转变为物化的静止形式,结果劳动在这种新形式中被固定、被物化,从而形成了新价值。这一过程的终点是新的劳动产品。在这个新产品中,原料、工具、劳动融为一体,它们的价值都在产品中再现出来。所以,由于劳动被并入资本而形成的劳动过程,首先是物质生产过程,这一过程与一般生产过程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如果改变一下考察的角度,不是从它的物质内容来看,而是从这一过程所采取的形式来看,则它与其它劳动过程的不同便一目了然。从形式来看,它不仅仅是普通的劳动过程,同时它还是价值的增殖过程。劳动在对原料进行加工,在把这些作为生产资料的物化资本消费掉的同时,还必须把作为主体的劳动扬弃,并把它物化在作为资本而存在的物质中,从而使资本的价值增殖起来。这样,马克思便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在资本家和工人交换第一阶段,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在形式上似乎是平等的。但是,对第二阶段的分析表明,这一阶段结束之后,工人所得到的是他本人劳动力的价值,一个领

先决定的量,工人正是为了这个既定量而出卖自己的商品——劳动力,因此,他不会通过这种交换而致富。对于资本家来说则不同,他们所得到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这种力量除能保存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以外,还会创造新的价值。而且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下,它所创造的新价值要远远超过其自身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构成了资本家所占有的剩余价值。所以,这里所表现出来的完全是一种对抗性的阶级关系,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马克思在揭露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之后,进一步研究了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也就是资本家加强对工人剥削的两种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和出发点。资本家之所以要为工人的必要劳动支付报酬,就是因为它能够提供剩余劳动。资本家加强对工人剥削的另一种方法是缩小必要劳动来相对地增加剩余劳动,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家主要是倍提高劳动生产力来达到这一目的。所以,资本为了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必然要无限提高生产力。

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商品流通而揭示出劳动力商品的质和量的规定性,揭示出剩余价值的本质及其来源之后,进而探讨了资本的本质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从而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原理,即关于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原理。

三、剩余价值来源于可变资本

1、流通手段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流通过程的分析,指出资本是一种运动,不能把它理解为静止物。货币作为资本是起源于流通,因而也以流通为前提,它要通过流通并且只有通过流通才能保存自己。这一点同简单流通中的货币不同。在简单流通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是转眼即逝的,也就是说,当生产者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并用换回的货币购买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将它消费掉之后,货币也就消逝了,它不会流回它的出发点;而货币作为资本投入流通后则不会消失,流通不是作为资本货币的消失运动,而是它得以实现的过程。货币要成为资本就必须把自己变成劳动材料,变成生产资料提供给劳动,这样它便使物化在价值中的劳动即活劳动变成再生产自己的手段,从而使自己不再是简单地得以保存,而是在自我增殖中保存自己。这样,马克思就划清了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界限。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马克思在《草稿》中还深入地研究了资本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更确切地说,在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中,由劳动工具和原料构成的那部分资本,不是作为价值而存在的,而是表现为生产过程的简单的物质要素,表现为劳动的条件,或者说表现为供劳动者使用的使用价值。在劳动过程中工人使用劳动工具,赋予原料以更高形式的使用价值,从而在新的形式下把工具和原料保存下来,它们的价值,即物化在这些工具和原料中的劳动也就随着它躯体的保存而保存下来,它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则不同,它不是表现为劳动的客观条件,而是表现为劳动的主体,表现为存在于工人肉体之中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的消耗过程除可以再生产出它自身的价值之外,还可以追加一个新的物化劳动量,从而使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数量上发生变化。所以资本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马克思正是根据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这种不同作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部分——劳动之前早就存在的部分,即原料和劳动工具——和可变部分,即可以同活的劳动能力相交换的生活资料。

马克思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两部分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它最清楚地说明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资本增殖中的不同作用,它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剩余价值来源于资本家用于雇佣工人的可变资本,来源于对工人的剥削。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还为马克思解决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问题,为解决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四节《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内容

1.生产;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3.政治经济学的方法;4.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国家形式和意识形式同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关系。法的关系。家庭关系。

2、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既不是同一的东西,又是互相联系的东西,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分配、交换、消费以及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但从另一方面看,生产也取决于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其他要素,即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社会再生产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二、恩格斯传播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问世,是马克思系统发表自己的经济学巨著的开始。他十分珍惜这部著作,说这是“十五年的、即我一生的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他希望这本书有助于战胜当时工人运动内部流行的蒲鲁东主义。可是,在这部著作刚出版时,党内的许多同志不了解它的意义。在党外,资产阶级的喉舌——各种报刊杂志却表现了从来未有的“缄默”,妄图借此把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扼杀在摇篮中。这时恩格斯便挺身而出,担当起传播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任。他在《人民报》发表了两篇,第三篇原计划介绍该书的经济内容,但未发表,手稿也未保存下来。

恩格斯在第一篇评论中阐明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着重介绍了该书的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精细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发现了它的发展规律,从而完成了政治经济学领域中的革命变革。因此这是马克思对世界无产阶级做出的巨大历史贡献。

恩格斯的第二篇评论着重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其中特别详细地阐发了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恩格斯介绍说,在黑格尔去世后,还没有一个人曾把一门科学在其内部固有的联系上加以说明,甚至尝试都未尝试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应用辩证法,就必须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改造。《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表明,马克思过去和现在都是唯一能够担当起这样一件工作的人,这就是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着黑格尔在这方面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使辩证方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把辩证方法在使它成为唯一正确的思想发展方式的简单形式上建立起来。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是以这个方法作基础的,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

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评论和宣传打破了资产阶级报刊为扼杀该书所策划的阴谋,也帮助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认清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和掌握马克思的经济思想。这些论述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极大贡献。

2016马原答案第四章

习题题目总数:21答题正确:20答题错误:1待回答:0锁定:1 ?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o使用价值 o价格 o交换价值 o价值 ?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o创造新价值 o创造必要价值 o创造使用价值 o创造剩余价值 ?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o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o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o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o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习题4(单选题)答题正确

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o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o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o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o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习题5(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o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o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o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o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习题6(单选题)答题正确 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o剩余劳动 o商品的生产形式 o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o具体劳动 ?习题7(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o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o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o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o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习题8(单选题)答题正确 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o劳动二重性学说 o平均利润学说 o资本有机构成学 o剩余价值学说 ?习题9(单选题)答题正确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o它具有计量单位 o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o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o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习题10(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生产者十分重视产品质量,这是因为() o产品质量决定其经济效益 o质量好的产品都能获得额外的收益 o产品质量决定其产品价值大小 o质量好的产品有利于顺利实现其价值 ?习题11(单选题)答题正确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首先,《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伟大的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诞生的重要标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开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共产党宣言》以尚处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早期阶段的欧州为写作的社会舞台,早期的资本主义既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创造力,也相当程度地暴露了它令人恐惧的破坏力。所以,《共产党宣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采取的并不是简单否定的态度,而是采取理性分析的态度。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些赞誉之词,使得资产阶级自己对自身的辩护都显得苍白无力。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制度,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从现在来看,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资本主义还在不断地发展,还在前进,尽管步子很慢,有时候也遭到挫折,比如2008年延续至今的金融危机。但总体来讲,资本主义还在往前走,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到“社会主义胜利和资本主义灭亡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两个不可避免”原理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但是这个代替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几十年,甚至于也不是一两百年就能够完全实现的。马克思原来设想的是社会主义在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但实际上只是在个别国家获得了胜利,这样社会主义国家一定有一个阶段和资本主义国家相处,二者同时存在。并且在相当长时期内,这两个制度并存的现实不会改变。在这个并存的过程中,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讲,既要认清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同时又要正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面说过:“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历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资本主义在经营这个过程当中的确累积了许多经验,这个经验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是有启发意义的,是可以借鉴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现在和资本主义打这样那样的交道是必要的、正常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相互学习的。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命题。马克思谈及的未来社会的发展,由于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的丰富,人的思想水平和教育水平普遍极大的提高,旧的分工模式将被淘汰,强迫的分工将变成人们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入理解 一、概述 1865年6月在第一国际总委员会上,马克思通过《工资、价格和利润》报 告首次公开发表剩余价值理论,也即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在报告中,马克思指出,资本家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和手段,迫使工人进行合约工资以外的超额劳动,并无偿地占有这部分劳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完成资本的增殖。通过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揭露了工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表现为‘劳动的价值’的假象,论证了劳动者的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又是以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等价交换为基础的。”1 可以说,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得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2 二、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几点理解 1.从剩余价值理论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差别 从剩余价值规律中,我们不难看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殊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而且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一方面,生产资料转移了自身的价值,即工人生产出的商品具有着一定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活的劳动创造了新价值,即剩余价值的生产。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产品的总价值。于是,存在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不难发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包含着生产关系,它使劳动者无法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生产力发展受到阻碍。而社会主义生产又如何呢?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而我国的公有资本主要是掌握在国家和与人民集体的手里,资本增殖后带来的剩余价值也是公有剩余价值,占社会总收入中的主体地位,并主要由国家或集体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来掌握和支配。这部分公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很大一部分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例如如,剩余价值中约有一半作为税金上缴国家,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主要用于经济建设事业、科教文卫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国防和行政管理费用等;另一半作为税后利润留给企业,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由于这些企业的投资者不是国家和集体而是个人,由这些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当然归资本所有者占有,这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人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剩余价值是一样的。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生产建立了与现代社会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把最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让他们能够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破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 1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余陶生,(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思考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思考 胡楠无21 2012011244 【摘要】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即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这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劳动力价值价值增值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剩余价值理论。由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确立,人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为社会主义运动奠定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关键在于把“劳动力”与“劳动”区分开来,并且依据价值规律阐明了劳动力这个商品的特殊性质。马克思系统地分析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即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是“自由的劳动者”。正是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货币才真正转化成为资本,货币所有者才成为资本家。由此可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资本家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后,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过程。所以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这样资本家才有利可图。由于剩余价值是价值,价值在质上是无差别的,因而资本追逐剩余价值是不会有限度的,多多益善。无限度地追逐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的本性。他活着就要攫取剩余价值,这种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剩余价值无非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而剩余价值率,即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揭示了劳动力受资本的剥削程度

第4章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 1848-1849年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再次离开了祖国,几经周折,于1849年下半年先后抵达伦敦。历史再次使马克思从社会革命的前台退回书房,重新进行因革命而中断了的经济研究工作。制定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五六十年代理论研究工作的中心,直至与世长辞,他还在呕心沥血、日夜不停地为无产阶级锻造这一革命的锐利武器。 第一节揭示革命的经济根源,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 一、马克思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准备 革命的失败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审查自己的理论,特别是要求他们结合1848年革命的实践,具体地阐明革命的经济根源、社会基础、革命的动力和革命失败的原因和革命的前途。这些问题的最终答案当然只能在“对市民社会的解剖”中寻找。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抵达伦敦后,立即着手准备进行经济研究工作的根本原因。 不过,马克思最初预料革命将会很快重新开始。所以,他并未立即着手写大部头的经济学著作,而只是想筹办一份名为《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的杂志,以便详细地科学地研究作为整个政治运动的基础的经济关系,说明正在进行斗争的各政党的性质,以及决定这些政党生存和斗争的社会关系。 但是,革命并没有象马克思所期望的那样快地到来。这就使他有可能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这段时间,他几乎整天都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内研究经济学著作,读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富拉尔顿的《论通货的调整》、托伦斯的《罗·皮尔爵士法案原理》及其他人的著作;同时还研究了近十年的经济史,读了图克的《价格史》、雷登的《文化的比较统计学》。从1850年10月份起,马克思着重研究了货币理论方面的著作。其中有布莱克的《论调节交换过程的原理》、吉尔巴特的《银行论》、加尔汉的《货币史》,1851年3月马克思阅读了李嘉图的《金银条块价格高昂》及图克的《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研究》等著作。他在阅读这些著作的过程中,做了详细的摘录。从1850年8月到1853年6月足足写了厚厚的二十四本笔记,并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做了约十四厚本摘录。此外,马克思还特别注意研究英国、欧洲大陆和北美的经济状况,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些笔记、摘录、资料是马克思建立自己经济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紧张的研究工作很快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于1851年1月7日和同年2月3日分别写信给恩格斯,告诉他已完成了对李嘉图的级差地租及货币数量论的批判,并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恩格斯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这些理论成就。 正当马克思加倍努力工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自己的经济研究工作时,波拿巴政变、重病以及为了糊口而不得不给报纸撰写的大量稿件,再次打断了他的研究。直到1856年春,由于经济危机即将到来的迹象越来越明显,马克思才又恢复了他的研究工作。他一方面为了给自己未来的经济学著作做准备,而从以前的札记中摘录了许多引文;另一方面,又要密切注视欧美各国经济危机的发展,并为报纸写有关经济危机的评论文章。从1856年9月26日至11月21比在不到两个月的短期内,他为《纽约每日论坛报》连续写了《欧洲的危机》、《欧洲的金融危机》等六篇文章,没有惊人的工作能力这些工作是无法完成的。 二、《导言》中的政治经济学 1857年8月末,马克思为自己尚未动手的经济学著作写了一篇《导言》。它虽不是最后的定稿,却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思想,具有很大的独立的科学价值。在这篇《导言》中,马克思极其准确地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阐明了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完全正确地强调了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导言》还特别详细地阐明了如何将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应用于研究和阐述政治经济学的各基本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浅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存在的根基。在劳动价值 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削的秘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经典形态出现了与新情况不能直接相符合的问题。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继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论可追溯到早期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中世纪著名神学家亚尔贝兹·马格努及其弟子阿奎那的“公平价格”学说。到十七世纪中叶以后,经过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大卫·李嘉图这三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努力,劳动价值理论初步形成了体系。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的劳动价值理论还是粗糙的、不完善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中形成的惟一彻底、完备、科学的价值理论,是人类几个世纪以来对商品经济关系探索和研究的思想结晶,从根本上揭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的特点和矛盾。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存在的根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正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削的秘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经典形态出现了与新情况不能直接相符合的问题。 最近一些年来,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新情况下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出现了争议,主要观点有三种:一是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主张以西方经济学的“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替代;二是全盘肯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为其经典形态仍然适用于新情况;三是主张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增加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特色的新的观点和内容,以赵凌云教授的《劳动价值论新探》为代表。如果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那么整个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如果原封不动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那么我们所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得不到理论上的说明和论证。可见,不但要坚持它,而且要发展,而发展的出路则在于创新。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的建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随后,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究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究 [摘要]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加深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分析它是否与当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资本、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因为它不仅揭示了剥削的秘密,而且对指导如何消灭剥削在当代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以及探究其对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否依然有指导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来源现实意义 马克思围绕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核心问题即剩余价值理论,系统地研究了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50年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详细地分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各派的理论观点,肯定了他们在科学理论上的贡献,批判了他们的谬误,公正地评价了他们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透彻地阐明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庸俗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有关政治经济学史的经典著作。马克思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所运用的方法论,以及评价各个学派、各个代表人物的原则和依据,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概述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19世纪的资本主义正处于早期的成长阶段,社会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企业经营规模也不是很大。当时的生产主要依靠工人体力来完成,资本家想获得高额的利润只有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这样工人的反抗情绪很激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提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B )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有价值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3、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B )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4、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 )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5、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 ) A、劳动二重性学说 B、资本有机构成学 C、剩余劳动学说 D、平均利润学说 6、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B )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7、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 ) A、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B、商品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 C、商品价格决定商品价值 D、商品价格等于商品价值 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B ) A、私人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社会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9、“货币变为资本”的条件是( C ) A、货币量有了巨大增长 B、货币增值 C、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 D、世界货币的出现 10、进入汽车修理厂的汽车是( B )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固定资产 1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 D ) A、价格和价值始终一致 B、价格和价值始终不一致 C、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无关 D、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有关 12、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13、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 D ) A、商品的效用 B、供求关系 C、商品质量的高低 D、商品的价值 14、某公司在秋季以每公斤0﹒75元的价格收购鲜玉米,采取保鲜技术处理,于春夏季出库上市,每公斤6元还供不应求。造成这种价格差异的原因是( B ) A、生产玉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了变化 B、玉米的价值和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C、市场玉米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D、经过处理后的玉米价值发生变化 15、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的根源是( D )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6、在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将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商品价值中的劳动是

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

浅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剩余价值理论 与我国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在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似乎不能完全解释现代经济、社会实践,于是各种发展、修正甚至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潮纷起,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辩证发展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说明商品价值由劳动创造和决定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资本主义制度是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雇佣劳动制度。按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有两点: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品都是商品,尤为重要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也成为商品,因此商品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征。资本主义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雇佣劳动制度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这使资本主义成为一种特殊的、不同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新制度。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紧密结合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状态,生产资料属于少数人,劳动力属于大多数人,是通过雇佣劳动把二者结合起来的。 从历史看,劳动价值论对于推动工人阶级革命,获得解放,也产生了极其巨大的作用。然而,正像真理也是相对的一样,今天来看,劳动价值论仍是不完善的,这是我们今天在坚持它的同时,又要深化对其讨论的原因所在。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它的发现使以往的全部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也为马克思建立系统的无产阶级经济学的科学理论体系,全面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本质和运动规律奠定了基础。剩余价值本身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作为商品价值构成。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渗透着鲜明的价值立场,这不仅体现在宏观的含义层面,而且体现在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前提、动力来源和生产方法等微观逻辑层面。可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与价值立场是密不可分的。 剩余价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经济范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和定义。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此理论的创立使得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同时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矛盾和历史趋势。从剩余价值理论的切入点、地位和影响方面足显马克思本人的价值立场,这一点不言而喻。 马克思认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生产关系,成为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只要资本存在着,就必然会存在剩余价值,它是被规定了的物化劳动或死劳动,其本性、灵魂和唯一的生活本能就是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以增殖价值。“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资本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失去了活劳动,它的生命就会终结,马克思在这里也带有一种主体的价值倾向性,旗帜鲜明地表征着主体的价值旨趣和价值偏好。正因为资本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违背了“善”的道德原则,所以,资本或更准确地说是资本的持有者缺乏一种人道主义关怀,表现为:其一,不尊重人,没有把工人放在与自身等同的条件下给予尊重;其二,对工人缺乏关怀,不是把工人当作人,而是将其视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对此,《共产党宣言》中也有过相似的论述:“当代的工业劳动,现代

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

概括: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容: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都是通过提高剩余价值率实现的;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重要标志.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价值 马克思在定义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时说:“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动6小时。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工人在不为资本家劳动、“独立地为自己劳动”的情况下,“其他条件”怎么会“相同”呢? 本文将讨论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中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并且证明使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概念来证明资本利润来自对劳动者的剥削是没有说服力的。 课题的意义 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仍然占据着经济理论的中心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引进市场经济后,出现了经济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情况。例如,在市场经济中是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而根据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劳动价值决定商品价格;发展经济需要大量引进利用外资,但是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利润来自剥削。尽管如此,很多中国经济学界的重要人士,仍然顽固地坚持原有观点(1,2)。经过多年的政治宣传和理论教育,“资本家靠剥削发财”已经在中国劳动阶层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是工人理论家激烈批判私有化改革理论的基本依据(3)。中国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教科书仍然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线,仅仅略微增加了一些有关市场经济的容。虽然有人发出了“改写政治经济学”的呼吁(4,5),但是至今未见行动迹象。对于在大学中讲授西方经济理论,有人提出仅仅“述而不批”或者“批而不透”是不行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评析”(6)。中国基本经济理论的滞后状态,可能成为阻碍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障碍,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甚至可能成为走回头路的推动力之一。 中国的经济学家现在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严重脱离实际,既不能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又不能指导制定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独特地位,无法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放在一个客观的位置上,批判其中违背客观实际的部分,利用其科学成分。 由于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中国很多经济学家正试图通过修正劳动价值论,走出这一两难境地。例如,有人提出不仅活劳动(人的劳动),而且物化劳动(机器等)也能够创造价值,试图在不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为资本利润的来源找到一种正当解释(7)。虽然他们小心地遵循着马克思的思想方法,但是仍然受到了激烈的反驳(8,9)。 笔者认为,尽管面对经济现实,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捉襟见肘,但是仍然占据着中国经济理论的主导位置,除了政治因素,还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劳动价值论无法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根据劳动价值论,商品价格取决于其劳动价值。但是,马克思又说,同样时间不同种类的劳动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同的,而且商品价格可以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因此,在仅有的两个可以实际测量的参数——商品价格和劳动时间——之间,存在两个不确定的环节,即: 劳动时间和劳动价值之间的关系 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

浅谈剩余价值理论的产生与意义

浅谈剩余价值理论的产生与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中,我的理论视频讲解的是剩余价值理论,所以本次研读《资本论》,继续学习剩余价值,浅谈剩余价值理论的产生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动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商品的价值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从原材料和工具中转移过来的价值;二是工人在劳动中新创造的价值。工人为资本家创造出10元的产品,但是资本家只付给工人7元工资,资本家所付的工资,只是工人作为劳动力本身的价值但是工人却能够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他们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将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以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就好像滚雪球,越滚越大。资本家为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会延迟工作日或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在工作日长度已定的情况下,则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获得剩余劳动时间的延长。延长工作日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改变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比例的,叫相对剩余价值。 商品的价值与劳动力成反比。劳动力的价值也是这样,因为它是由商品价值决定的。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它随着生产力提高而提高,随着生产力降低而降低。资本家提高劳动生

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通过发展劳动生产力来节约劳动,目的决不是为了缩短工作日。它的目的只是为了缩短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由于劳动是价值增值的唯一源泉,即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于是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剩余价值,一方面要通过牺牲工人的劳动条件来减少不变资本的支出,另一方面通过浪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压低工人的生存条件,减少可变资本的投入。于是资本就表现为这样一种趋势,即把利用体现生产力的机器代替活劳动,以使其缩减为必要劳动。这个趋势的后果一方面是资本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则是造成大量的过剩人口。过剩人口的出现和工人生存条件的下降导致社会消费能力的下降。资本家所有的商品的价值也就实现不了,从而出现了商品的生产过剩。因此,马克思指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局限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克服,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分析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分析 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创立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他在科学上对人类的两大贡献。其中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笔者在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形成了若干与马克思的观点及其诠释不同的看法,并发表了一些论着。从近年国内出版的一些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创新成果的论着和教材来看,对剩余价值理论的介绍和讲解没有什么创新,相关专家似乎不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存在什么疑问,或者虽然注意到某些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并给予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究竟是否存在疑问?存在哪些疑问?怎样通过这些疑问的研究促进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拟提出和分析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并向国内外专家求解。 一、为什么劳动力价值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没有转移给产品?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以纺纱为例分析剩余价值生产,假设生产 20 磅棉纱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 24 先令,劳动力日价值为 3 先令,这一日劳动力在使用中创造 6先令新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分析,生产资料的 24 先令价值转移给产品,劳动力的 3 先令价值却不转移,而由工人先劳动一段时间把它再生产出来,然后延长劳动时间,生产 3 先令剩余价值:“投入劳动过程的商品的价值总和是 27 先令。棉纱的价值是 30 先令。…… 27 先令转化为 30 先令,带来了 3先令的剩余价值。” 疑问在于,投入劳动过程的劳动力的 3先令价值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转移,而要由工人劳动把它再生产出来。国内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对这个问题作了解释:“劳动力的价值已经支付给工人,被工人用于维持生活和赡养家属,不可能转移到新产品上去。” 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上去,因为资本家所支付的劳动力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掉了。这部分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再生产出来。”“因为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进入劳动者手中即转化为他的收入,已被劳动者用于购买生活资料而消费掉,要由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再生产出新价值来补偿这部分资本。” 按照这种逻辑推论,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已经支付给它的卖者,同样会转化为它的卖者的收入,其中至少有一部分被用于生活消费,为什么又能够转移给产品呢?如果这些解释能够成立,那么由马克思阐明的劳动价值论原理就需要重新研究,其中一些基本结论要么被颠覆,

资本论之剩余价值

《资本论》读后感 ——浅谈剩余价值 《资本论》是一部公认的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它虽然诞生在资本主义经济尚未高度发达的19世纪,但在21世纪,资本主义各项制度已臻成熟与完善的今天,人们却发现:对它的研究不仅不能停止,反而应该加强,特别是残酷的经济危机来袭之后。 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他继承的不仅仅是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而且包括了人类社会在他之前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这就使马克思成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最为博学的学者之一。可见,正是马克思的博学使《资本论》并不仅仅成为一部单纯的政治经济学专著,更使它成为一部精编的人类百科全书。 《资本论》共分三卷,但按照各自所论述的矛盾不同,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所论述的是商品经济的一般性规定,对应的是《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篇;第二个层次,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规定,对应的是《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二、三、四、五篇;第三层次,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内容和形式,对应的是《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六、七篇和《资本论》第二卷;第四层次,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运动总过程的结构及其各种具体范畴,对应的是《资本论》第三卷。

马克思于1867年出版了《资本论》,提出了资本论的核心理论----剩余价值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也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所谓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是马克思在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发现,是马克思划时代的伟大功绩。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揭开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运动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恩格斯、列宁都曾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给予很高评价,恩格斯在评论《资本论》时指出:剩余价值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列宁高度评价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或转化等理论。剩余价值的创立:第一,它从经济上建立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的可行性和科学依据.从而为政治上对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行反对找到了方向和基础;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础.马克思主义者哲学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对异化的批判.而这个哲学观点的出现的经济学基础就在于此.;第三,它马克思主义优势占有道义上的优势.而这种道义上的优势是政治合理性的根本基础.;第四,它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和设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迄今仍然是揭示现代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下)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拿剩余价值和雇佣劳动者的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用公式表示: m'=m/v 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三)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其中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是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四)资本的循环xx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浅议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浅议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感念马克思的伟大 2008年末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得很多经济学家、政治家仿佛一夜之间又想到了马克思和他的“主义”,但这一次的怀念,更多的是对各国经济运营机制的反思,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试图借用伟人的理论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找一条捷径。这些恰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屹立着,战斗着,发展着。 一百多年前,伟大的马克思用他的理论唤醒了广大群众,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历史进程,时间上,他离开我们远了,但他的形象愈加高大,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主义愈加放射出真理的光辉。历史的车轮正是沿着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在前进。 马克思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伟大的发现有二,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前者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后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态的运动规律。正是由于这两大发现,才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关于唯物史观: 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

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历史的一般规律。 社会历史领域纷繁复杂,扑朔迷离,很难看到重复性和常规性,而这种重复性和常规性是探寻客观规律所必需的。马克思的伟大创造在于,他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这是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这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社会形态,包括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显示出了人类历史重复性和常规性,这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当然,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但是这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客观规律支配的。例如,资本主义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必然性总是要通过种种偶然性来实现的。人的实践活动,人的主观努力,只有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推动历史的进程,否则,即使得逞于一时,甚至煊赫于一代,迟早难免要遭受灭顶之灾,扮演的最终只是螳臂挡车的角色。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解放了人的思想,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根本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关于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不仅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运用这个规律

剩余价值学说百度百科

1剩余价值学说百度百科 剩余价值学说即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1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Theory of Surplus Value) 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经过仔细考察“剩余价值”出现的各种场合,发现其含义并不统一,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是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马克思是站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立场基础上来分析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生产的实质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揭示;而新解释是从更加宽泛的概念来解释剩余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还有第二种含义,是从价值的载体而言,是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如2000年12 月12日早上8时之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