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与传统审美心理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与传统审美心理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以及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故而美学与意境就有了那么一层深厚的关系。美学里的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这是从美学范畴说,这个范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历代许多艺术家有意识去追求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一个国家不同时代的艺术设计风格,总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与时代的需求发生共鸣,产生新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设计形态,同样也会成为未来的传统,并在这种循环中不断变化发展。我国自加入 WTO 以来,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日益加大,科学技术发展,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都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变化发展,没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难以在世界立足。如何将现代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化结合促进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发展,成为当代设计艺术家关注的焦点。 一、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 计风格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是指设计艺术家在 创作上总体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为对时代文化观念的理解,反映社会大众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除了受到设计艺术家个人的性格、气质等内在心理特征和独特的人生道路、生

活阅历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深刻的客观社会因素影响。客观社会因素就包含了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时代精神、民族特性等多方面,它们共同影响艺术家个体的性格、气质形成,进而影响艺术设计家设计风格的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还积极或消极影响着人类文化进步,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相联系且相辅相成。 环境艺术设计是处理人、空间、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最终为人类提供和谐环境的一门学科,从其产生发展都受到人类文化的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在继承和创新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多年历史的积淀,其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文化观念和底蕴,它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养料为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变化、发展都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物质要素(社会经济、生产技术)、精

第四章 审美的心理要素

第四章审美的心理要素 我们说,人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审美过程不可避免地总要遵循一般心理活动的规律,在这里,我们对审美中比较突出的诸如感知、想象、情感、领悟等心理要素做一番探讨。 一、感知 人们的审美活动,总是离不开具体的审美对象。面对一个审美对象,欣赏者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官去接触对象、感知对象,即用眼睛去观赏它的形状和色彩,用耳朵去倾听它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就是说,凭着自己的感知,去获得关于这个对象的比较完整的第一印象。如果把人对美的整个欣赏过程,看作是一次长途旅行的话,那么,感觉和知觉(通称感知)就是这次旅行中所达到的第一个站点。第一个站点固然不能看作旅行的全过程,但它却是全程的一个开端,对以后的行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人的审美感知尽管对于美的感受还具有某些直觉的性质,在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也还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感性阶段上,但是,它对后面即将产生的情感活动、想象活动、领悟活动等,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可见,研究审美感知的特点,对于我们掌握审美活动的规律,乃至于从事艺术美的创造,都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审美感知具有哪些特点呢?审美感知首先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一)感知的选择性 按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也是瞬息万变的。我们每一个人,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同一瞬间去把握所有的对象。当许多事物朝你纷至沓来的时候,你必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把其中的少数事物作为自己的感知对象,而其余部分则统统作为对象的背景而弃置一旁。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在感知客观事物时,必须遵循一条“图形---背景关系”的原则。“图形”就是主体所感知的对象,“背景”就是与“图形”同时存在的其它事物。人要感知某一对象就必须把它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才行。因此,所谓感知的选择性,就是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在审美活动中也是如此,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于“烟花三月”的季节,在黄鹤楼送别挚友孟浩然去扬州。按理说,这是春游活动的大好时光,但此时此刻的李白,他所注意的只是渐渐远去的孤帆,孤帆消失后,他所看到的也还只是向天际滚滚东流的长江,而至于烂漫的春色,雄伟的黄鹤楼,以及长江两岸的辽阔原野和头顶的蓝天白云,都被他忽视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说,在众多的事物面前,究竟把什么作为自己的感知对象,又把什么作为这个对象的背景,这完全取决于主客双方的具体条件。首先是主体的需要,其次是对象是否符合主体的需要,如果双方一致,这个对象就可以选定了。比如,在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多处写到众人游西湖的场面。游客们所注意的当然是西子湖美丽的湖光山色;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所注意的是坐落在湖畔的大殿古庙;饥肠辘辘的马二先生注意的却是饭馆里“滚热的蹄子”和“极大的馒头”。可见,由于西湖本身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属性,不同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把其中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的感知对象,而把其它的方面作为这个对象的背景。即使作为一个游客,也不可能把整个西湖的大小美景,一下子统统收入眼底,他只能按照时间和地点的顺序,一处一处地去观赏它。 感知的对象和背景,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可以相互转换。转换的原因当然还是主客双方的具体条件。比如,曾在神像面前顶礼膜拜的信徒,当他们了却了祭神的心愿之后,也会一出庙门兴致勃勃地去观赏一下美丽的西湖景色。 审美活动中,感知具有选择性,这就给美的创造特别是给艺术美的创造提出了具体的

中国传统服饰美学

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 本文档分享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2403845.html,,欢迎来看看。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古希腊时期,美学就 开始起源了,在不断的社会变迁中美学界产生了各种学说,而 说起它的年轻是因为直到18世纪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 学。最早使用美学这一术语作为科学名称的,是在美学史上被 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人鲍姆嘉通。1735年,他建立了一门崭 新的学科,专门研究人类知识种感性认识问题,并把这门科学 取名为“Aesthetic”,即汉译的美学“。Aesthetic”的原意是“感觉学”。而感觉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因此美学是与逻辑学完全对 立的一个学科。 1中国古典美学起源 以鲍姆嘉通为代表的美学家的观点认为:美学的对象就是 研究美,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 寓杂多于统一,是整体与部分相协调的意思;二是指意象的明 晰生动性。他们这一派非常重视审美对象的个别性和具体形 象,认为一个意象包含的内容越具体丰富,也就越完善越美。在 我国,对美学的探索也很早,内容也很丰富。早在先秦时期诸子 百家就对美学开始研究。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的形象,以中庸 平和为美,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老子对美也提出了朴素的辩证 思想,认为“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已”,主张“见素抱朴”。《左 传》中提出了“和”的美学范畴。这里所说的“和”与“同”不一样,“同”是单一的意思,而“和”是指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如音乐 中的清浊、高低、长短、疾徐、刚柔等对比因素的统一。在整个封 建社会时期,水墨艺术作为封建文人的情感传达方式,以消极 遁世的内向抒意特征,建立了一种成熟的与封建社会后期文化 相联系的阴柔美绘画语言形态。美术作为一种永恒的视觉形象 把握自然世界,表现情感世界的艺术语音,蕴涵了中国文化精 神的内涵,即中国古典文人画在一种偏于内向的抒意笔墨表现 形式中包蕴了对客观世界基于庄禅境界的审美超越和物我两 忘的精神沉迷。有如中国传统文人写意画崇尚诗画一律,表现 出一种东方式的求心理和谐的情怀。这种朴素的美术哲学观 点,证明了“形”与“神”的依存关系。中国传统服饰正是具备了 形与神两种特点。因此“形神兼备”是中国服饰所独具的风格。 在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的王国维认为美就是超越功利,无欲 忘利,主张“一切美皆形之美,一切优美皆存在于形式之对称、 变化及调和”。这些美学观体现了“和谐美”的审美理想,与上面 谈到的鲍姆嘉通的美学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整个中国美学历史的发展中,这种美学观点一直占着主 导地位,虽然具体的思想、观点会因为时代的更迭及生产力的 发展而有所完善,但其中所体现的美学精神却是统一的。一个 民族的审美理想是在经历不断的历史变革和社会文化洗礼中 形成的,它依托宏观的整体文化并加入各种具体的艺术语言, 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古典美学的集中表现形式有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研习中国书画的一名学生,也许对中国的传统美学体会更多更深刻一些,兴趣也更浓。可以说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下面从以下几点试析:人生哲学,独特性,人生美艺术美,其价值。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体现在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这种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其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

中国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反复论证的主题。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种精神活动方式,不管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和面目出现,总是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哲学思考的出现,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有序化的开始,是人类自然意识的觉醒。当人们从自然环境中解放出来,并把自然宇宙作为一个实际存在的认识对象为思考,并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它、牵制它的时候,那种由于大自然的各种灾害给人类造成的不安和困惑,就有可能转化为对自然宇宙进行哲学思考的动力。这样,过去人们对自然的那种不自觉的意识观念,才有可能走向清晰明朗的状态。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伟大时期,先秦哲人们对宇宙和自然的多方面的思考与争鸣,奠定了中国哲学关于宇宙自然意识结构的坚实基础。在这一场激烈的大论争中,哲学家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水”是万物之本源,也有人认为“气”是宇宙的本源,而最为有影响力的是著名的“道”本源说。以“道”为核心的宇宙观体系直接衍生出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无论在自然意识方面还是在思维方面都与这种宇宙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中国艺术所表现出的独特的美学风貌,实际上就是艺术家们对中国特有的、对宇宙自然哲学思考的理解和表现。 在中国古代的美学中“静”的观念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兴趣。这一点从一些有关中国古代文艺论著中就经常看到。古人吟诗作词讲究“静”,书法丹青讲究“静”,音乐同样也讲究“静”。这种所谓的“静”, 不能简单地、狭义地理解为物理学中与“动”相对的“静”,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从美学的意义上说,“静”既是中国传统美学审美观的基本方法,又是艺术所极力追求的美学境界。它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审美风貌。中国艺术家乐于山水之间,不是带着写生的画夹、油画箱,面对大自然,用线条、色彩去模仿感官所把握到的自然物象,也不关心客观事物的几何比例、色彩光线和空间的透视关系,不追求物象表现的光影变化和真实效果,而是把自己融入宇宙万物之中,进入物我两忘的“物化”境界,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基本命题。通过静观活动去体味宇宙,以虚静养气的方式来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中国艺术家所描绘的事物表象完全不同于西方所追求的客观真实感,而是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艺术追求“似与不似”的美学境界,强调通过写意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情感,由此带来了中国画的深远、幽静的境界风貌。 在中国哲学中“道”是无法用感官所把握的,因为它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视野,超出了感官所能把握的范围,它是无限的。“无限”的东西就是不能有规定的,既不可能用有限的感官来把握,也不可能用有限的语言和概念来表述,可以用视觉、听觉等感官来把握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概念或一般性语言来概括的事物,就不是永久性的事物。任何事物只有返璞归真,回归于道,才能永恒,这才是美的真谛。事实上道教所追求的这种“大美”,即“道”之美,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生命形态本身。 在中国哲学家那里,感官无法把握的“道”借助心灵的活动却是可以观照得到的。同样要把握美的本质,也要消除感官的干扰,使心灵达到虚静、忘我 中国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 荩李鸣

美感的特征

一,美感的基本特征 1.美感是差异性与一致性的统一 2. 美感是个人直觉性与社会功利性的统一 二,山水审美体验包括几个层次? 差别大体可分为由浅入深相互联系的三个层次: 悦形、逸情、畅神 山水的形象、色彩、音响、光影等为人所感知并引起心理生理上愉悦,此为悦形。山水与人的审美经验、文化素养和心理思维等结合,达到情景交融,此为逸情。 感性和理性统一,精神得到升华,此为畅神。 三,造成审美个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1.个体感知形象的能力不同 2.个体的心理特点、观察和思维方式不同 3.个体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不同 4.个体的心境和情绪不同 四,旅游景观的客观特征,受动特征 1,旅游景观的特征之客观特征 综合性→→涉及各种构景要素的特征以及组景规律 五维性→→时间维(游客行进或时间季节变化) →→非视觉要素维 地域性——地理地带性的烙印 时代性——在社会政治观念变革时期变化最明显 2,旅游景观的受动特征 ①审美空间的阈限性 ②审美感知的差异性 ③审美画面的选择性 五,大海之美、江河之美和湖泊之美的美学比较 1,江河是人类文明之源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恒河与古印度文明 黄河与中原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古巴比伦文明 2,湖泊,具有蓄积的特性积淀了江河文明因子 , 3,大海山海相连最佳观海地 六,中国南方园林与北方园林的审美异同。 1.小巧细秀与崇高壮观 存在严整对称的秩序美 巨大壮观面积的广袤性 园里山大、水大,建筑物数量众多

2.淡雅素朴与浓丽绚烂 清水芙蓉自然淡雅 建筑物的题名 建筑物外观的色相、装修及内部陈设 七,中国古建筑的建造深受哪些思维理念的影响 1.风水理论 2.礼乐思想 3.阴阳五行说 4.宗法制度的影响 5.自然观的影响 6. “化家为国”的思想理念 八,审美情感的特征 审美情感的主要特点第一审美情感是一种精神的愉悦,不同于纯粹的生理快感第二审美情感比日常的情感往往蕴含着更为丰富更加深刻的社会内容第三审美情感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所以有可能表现为含蓄的而不像日常情感那样锋芒外露。 九,形式美规律的掌握对于审美活动的重要作用。 构成形式美的组合规律有整齐一律,对称均衡,比例与尺度等 1,最简单的形式美基本法则,组合规律 特点同一形式因素的一致和重复 体现统一有序的洁净美、严肃美,但缺少变化,显得单调沉闷 2,对称在一条中轴线的左右或上下两侧, 包含着大体均等的形式构成因素 平衡而稳定,使人感到舒适、安全 均衡中轴两侧的形体量可以不相等,但吸引力相等 是有变化、自由的对称 3,比例研究长、宽、高三个方向度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和谐的比例可以引起人的美感 尺度审美对象的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 大小之间的关系 4,节奏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秩序、有规律的反复连续 韵律具有一定秩序和情感色彩的节奏

中国的传统美学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影响 中西方历史进程不同、文化源不同,对美的认知异然 “美学”一词源于西方,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18世纪,随着西方哲学和科学的蓬勃发展,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门类开始确立。鲍姆加登于1750年第一次使用“美学”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后的康德、黑格尔等人赋予美学更进一步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借助西方美学系统理论,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西方谓之的“美学”理论,但对美的本质、美的意识的感觉、情感,乃至悟性、性情的理解和诠释,在儒家、道家的哲学体系和理论体系中却比比皆是,这种理学体系至今保持完整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对事物本质、意识的认知,古籍《易经》、《尚书·洪范》、《论语》、《大学》、《诗经》等皆涵盖其中。客观世界的主观意识起点高,主观世界的客观意识视野广,传统文化中以儒家、道家为主导的哲学理论延续至今,与西方哲学体系中建立的美学理论有所不同,这就是中国学者理解西方文化及美学理论较容易,西方学者真正明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相当不易的道理。 当然,文化本身不是用来比较的,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研究中。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着眼现实世界,认知中西文化的优秀与伟大,使之坚守与传承,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快乐生活才是真正的目的所

在。深入探究美学的意义,真正理解人类哲学思想的建立与发展,从意识形态的演变、长期社会实践经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并促进社会进步和美学理论的完善提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学追求的特点。 中西文明的历史进程、哲学体系不同,宗教、伦理及社会制度的发展不同,所以对美的本质的认知、审美意识、审美对象有明显的区别,其皆因文化源不同。 西方文明是海育文明的结果。旧石器时代,人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神,只有图腾,图腾是禁忌符号。对美的感知是“牙饰”。新石器时代以后,人们开始感觉有神的存在,神存在于大自然,也是大自然本身。神应是美的,光明的。 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的地中海文化,城邦的建立、氏族的解体、商业的兴起,这是人世之事,孕育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伦理意识。人凭借对自然的感知,创造出诸神,并将神人形化。男神,健壮的身体,发达的四肢,刚毅的面容;女神,丰盈的体态,柔美的线条。神是美的,古希腊的几何学(点、线、面)对处于萌芽状态的美学意识之美的形态认知,体现在诸神的雕像和为其建造的神庙中。哲学理念的建立,使其显示出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和超越自我的精神。由此建立的古希腊哲学也是西方哲学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第七卷给出著名的“洞穴之喻”,极为形象地阐明这一抽象的二元论哲学概念。柏拉图认为,在我们生活的可见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超越可见世界之上的更为真实的理念世界。没有走出“洞穴”的囚徒喻指常人,走出“洞穴”来到理念世界的人喻指

儿童审美的心理特征

儿童审美的心理特征 摘要:儿童由于在心理、生理及社会阅历、生活经验和文学素养等方面的限制,决定了他们在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活动时的不同于成人的特殊心理特征。本文试从接受的阶段性、感知的直观性、“自我中心的思维”、想象的活跃、感情的强烈五个方面对儿童审美的心理特征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阶段性直观性“自我中心”想象感情 审美是一个人在欣赏文艺作品时,由艺术的美所引起的心理或情感上的波动,“具有情感(不是快感)和想象力是审美的根本条件。”【1】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审美能力或判断一个人审美能力的高低,并不是以心智上的成熟和生活阅历的丰富为基础的。一个人,不论他的年龄大小,只要具有情感和想象力就可以进行审美活动。只是与成人的审美活动相比,儿童的审美活动在心理上具有一些特殊性而已,所以,不能否认儿童审美能力的存在,也不能对儿童的审美能力进行贬低,认为是一种“低水平”的。针对在儿童审美能力上的这一误区,我试图通过揭露儿童审美的心理特征这一途径来证明儿童审美能力的不容小却。 一、接受的阶段性 儿童文学不同于成人文学的地方在于儿童文学具有年龄特征,“儿童文学的年龄特征,是指作为儿童文学创作的反应对象和接受对象的儿童心理特征。”【2】年龄特征实质上是因为心理上的差异,不仅儿童与成人在对事物的认知和接受上存在差异,就是儿童期的不同阶段也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的。心理学上把人在3岁到15岁这一年龄阶段划为儿童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按心理成熟的程度划分出不同的成长阶段,认为随着心智的发展和渐趋成熟,儿童的认知水平是有阶段性的。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现在一般把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3岁–6岁为学龄前期,也称幼儿期;7岁–11岁为学龄初期,也称童年期;12岁–15岁为学龄中期,也称少年期或青春期。

论审美活动中的个性差异-模板

论审美活动中的个性差异 {内容摘要}审美活动中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为审美主体的个性差异,其主要由审美心理、审美态度、审美能力三部分构成。本文主要围绕语文教学这一特殊审美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审美心理、态度、能力三方面的表现来阐述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个性差异。 {关键词} 审美活动、审美个性、审美心理、审美态度、审美能力 个性通常被理解为“决定个人的区别性与独特性的总和”、“人格的特质”、“有别于他人的其本身所具有的性格特征”。亦即作为其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个别的独特性。人的个性基础是个体内的生理机制,靠遗传得来的这种生理机制由于出生后的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个性”。简单说来,个性包括态度兴趣驱动、欲望等心理特征。各人的感觉、认知、情感、价值、信仰、性格、气质、能力、兴趣、倾向等因素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人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我们把它称作审美个性,也叫审美人格。它使主体对现实具有独特的感受力,经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能够敏锐地捕捉那打动了自己的某一种特殊的美,选择符合自己人格特征及审美感受的对象和角度,简洁地说,审美个性就是个体对对象稳定的审美心理和外在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人个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审美心理、审美态度、审美能力三部分构成。 客观世界的丰富性造就了审美主体的多样性,使差异得以形成。而由于人与人的情况和条件不同,对同一审美对象的反映正确与否,深刻与否,强烈与否,往往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异,甚至同一个人面对同一审美对象,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条件下,也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不仅因为人们的审美活动依赖于审美对象的刺激,而且还依赖于审美主体本身的心理内容和个性特点,并受到个人后天的社会实践、文化教育、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文学审美是语文学科区别于自然科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因为客观存在的美,只有经过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通过主体的思想和感情的体系,才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审美感受。而语文学习是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的个性化行动,更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现通过研究语文教学这一特殊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学生及教师在审美心理、态度、能力上的不同表现来讨论审美活动中的个性差异。

18美学作业4

18美学作业4 )审美活动的符号形式是(A )。 A. 是一种显现性符号形式 B. 一种指称性符号形式 C. 概念性符号形式 D. 一种信号形式 (A)是人类的符号活动向人类的生存投下的第一道灿烂光芒。 A. 神话 B. 音乐 C. 审美 D. 劳动 3.(4分)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在1750年提出了“美学”这门研究“感性”的学科,并认为“美”就是(A )。 A. 完善的感性 B. 诗性智慧 C. 和谐 D. 自然的合目的性 4.(4分)《奥赛罗》、《马克白斯》、《李尔王》属于B A. 命运悲剧 B. 性格悲剧 C. 存在悲剧 5.(4分)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C) A. 席勒 B. 柏拉图 C. 亚里土多德 D. 尼采 6.(4分)时间样式的经典表现,就是(C) A. 绘画的形式 B. 劳动的形式 C. 音乐的形式 D. 创作的形式 7.(4分)笑是对严肃的解除,是(D)的胜利。 A. 感受力 B. 理解力 C. 亲和力 D. 生命力 8.(4分)汉语“美学”一词来自(C) A. 德国 B. 法国 C. 日本 D. 美国

9.(4分)对喜剧的解释中,持“乖讹说”的人物是叔本华和(C) A. 歌德 B. 席勒 C. 斯宾塞 D. 黑格尔 10.(4分)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的“美”,就是(D),又被称做阴柔美、秀美或典雅美。A. 崇高 B. 喜悦 C. 愉悦 D. 优 二、多选题 1.(4分)喜剧的特点包括:ABC A. 感受上让人笑 B. 具有可笑性 C. 有一个对“可笑”表示笑的旁观者 2.(4分)美感经验是一种自由的经验,其基本含义包括:ABC A. 美感经验是一种人的感性和理性、肉体和精神、形与神处于和谐融通的经验 B. 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验 C. 是人与自己和谐统一的经验 D. 理性与感性处于分裂状态 3.(4分)手艺与“艺”的关系包括:ABD A. “艺”本源于“手艺” B. “手艺”为“艺”奠定本源性根基 C. 艺高于手艺 D. 手艺的核心是“艺 4.(4分)原始乐舞的特征是(AC)。 A. 诗乐舞“三位一体” B. 音乐单调 C. 扮演者要戴假面具 D. 节奏欢快 5.(4分)审美活动的核心包括:ABC A. 诗性直观 B. “艺”及其自由 C. 自由的形式 D. 理性思维

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古典美学 悠悠华夏五千年,世界上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古典美学则是中国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人们所称道。 中国古典美学的起源,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构建中国古典美学框架的主要思潮和派别之一,其形成和发展直接与儒家相关。“仁义”是中国古代人民一直很推崇的一种道德。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仁时一种美。“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互相友爱、互助、同情等。1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舆!”2百行以孝为先,这是一种仁爱。在儒家思想中孝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敬爱父母、笃爱兄长,这是“仁”的基础。假如一个家庭父母不和睦,妻离子散,而家庭成员整天都心烦意乱,事事不顺心,那么又何来“美学”之说呢?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仁学为基础,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沉思美之所在,强调唯有遵循仁义之道,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才能获得自由,进入美的境界,所以“仁”时一种美。 “忠孝两全”一直是中国古典美所提倡的一种美德。“孝”是仁的一种,而忠则是义中的一种。中国文化传统里“忠”表达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挚情感,其行为指的是舍己,即要求人们为忠诚对象放弃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这一概念极其鲜明地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化对象“伦理型”特征。“忠”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与之相关的忠信、忠义、忠告、忠言等词,一直都广为流传。并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公孙丑问孟子说:“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3这里所说的“浩然之气”、“配义与道”、“集义所生”指的就是融合了道德思想,渗透着情感意义。为实现一定的伦理目标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精神。“孔孟”之一的孟子高度赞美了这种为理想实现而自我牺牲的一切精神。那种“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的舍生取义的精神,在社会美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它影响和鼓励着一代代的人们为之学习和努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的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金人的诱惑和威胁下不为所动,“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6的边疆将士勇敢无畏,“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7的清朝诗人于谦在诱惑面前洁身自好。 而对中国古典美学也有着重大的影响的道家学派,则主张“道”作为宇宙的终极始因,把体道作为人得的存在的最高价值境界,道是道家思想的基本观念,这一观念的出现,将先秦时代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的具有人格化意味的“天”的观念,引向初具形而上色彩的抽象的理论层次。“道,可道也,非恒道也。”8“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9在老子的哲学中,道在宇宙的意义上被称为宇宙动力学始点而近于“一”,或在本论意义被作为万有物的终极本体而近于“无”,道即一即无,道不可道,道即是从自然运作中抽象出来的统摄万有的无为无不为的最高宇宙法则。10但老子的思想对于一般人来说比较朦胧而深奥,而作为“老庄”之一的庄子继承了老子之道,并认为谈天轮道目的在于为人的现实存在寻找一种有宇宙的色彩和本体论意味的绝对价值境界,因为庄子哲学哲学中引入了“天”、“人”、“吾”、“我”四者的关系。“无为为之之谓天”11,“天”在庄子的哲学中表达了“天帝”、“天帝”等人格化或宿命的意义,作为与人相对的自然的本然状态和生命的本真状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儿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剖析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 作者:本报记者陈鹏《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5日11版) 彭吉象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越剧《梁祝》

《哈姆雷特》剧照 人类虽然都要追求真善美,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和西方传统美学观念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直接影响到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其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比较。 中西美学比较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善就是伦理)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正因为如此,就造成了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很大的不同,例如我们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人公几乎都死了,哈姆雷特自己死了,他的父亲被他的叔父害死了,然后叔父死了,母亲死了,未婚妻死了,他的岳父也死了,小舅子也死了,台上的人几乎都死光了,这就是西方的悲剧。中国的戏曲就不是这样的,中国的戏曲并不是没有悲剧,但是中国的戏曲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尾,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非常注重焦点透视,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也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诗经》是流行于2000多年前的民间歌谣,《楚辞》是屈原、宋玉创作的作品。而且《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诗经》和《楚辞》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都是抒情诗。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的抒情。

儿童文学特征及其心理1

儿童文学特征及其心理 摘要:本文主要从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透析儿童文学的特征。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关键词:儿童文学心理 主要概念: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的心理特征主要有那些 1.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是文学母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自身又有独特之处。儿童文学区别于成年人文学,要根据儿童的视野,社会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心理特征等多方面为儿童创作。适合于儿童年龄特征,阅读水平,欣赏水平,审美要求,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所以儿童文学应具有以下的特点:(1)。必须切合儿童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使他们喜读易懂。儿童文学应该是反映儿童生活,但是并不局限与儿童生活。(2)。必须要有儿童情感和趣味。以纯正明朗充满快乐与爱的情感色调为特征。它的趣味性主要表现为作品笔调和作品任务言行的幽默,风趣,滑稽,能引起儿童心灵的体验与阅读的兴趣,不能只看作者的主观意愿。(3)。必须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儿童文学有教育与审美的功能。但它不属于教育学的范畴。而是寓教育于艺术形象之中,使少年儿童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4)。必须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儿童文学必须采用典型化的方法,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形式,活泼的语言来教育儿童,感染儿童。 2.儿童的心理特征:儿童的心理特征就是指处于儿童时期而特有的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各种心理表现。如活泼好动。富于幻想,自制力差,喜欢问为什么,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自我表现欲强,喜欢被肯定,被表扬,可塑性强,岁新事物的接受里,模仿力强等等。儿童文学就是根据儿童的种种心理特征而创作的文学。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教育工作。 儿童文学的优秀作品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有趣。这两个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儿童的审美要求和内心世界对事物的看法。无论是写幸福的生活,还是苦难的经历,还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就是承认文学中见不到的奇妙的想象力。我们的儿童和世界的儿童的需要一样,基本面貌是有趣,在这一前提下,幸福的苦难的都行,内容的选择和有趣这一前提并不矛盾。 今天的儿童文学,随着时代的更新,社会的前进。儿童文学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必须有全新的内容,全新的形式,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才能产生巨大的深远的教育。而也是因为这样,儿童的事业在扩大,接受的事物就越来越多。视野扩大就是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的最主要的特征。21世纪的儿童不同于过去时代的少年儿童,他们因为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思想观念与过去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喜欢从实际出发,不空谈理想,注重现实,有鲜明的个性,对老师,家长或观点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有各种开放的意识,进取心强,这些种种都有区别与过去的儿童。 多元化的作品是儿童繁荣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事情都是零距离的接触,使儿童可以从多方面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扩大他们认识社会,理解事物,了解生活的视野,并形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趋向。所以现代儿童文学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凡是有利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启迪智慧,增长知识,培养创造力和自信开朗性格,有利于儿童欢快幸福成长的,都可以在儿童文学中体现。这不只是从儿童的内心世界进行观察和创造,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儿童的教育和指导。 儿童文学是儿童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粮食,儿童文学创作家应该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将心比心,理解孩子的儿童视角,要拥有富有感情的心灵去探索儿童的世界,怀着一颗永不枯竭的童心去创作。因此儿童文学有着和别的文学无法代替的特征,具体如下: 一.揭示童心,展现童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必须从实际出发。懂得他们在每个时候的心理特征,就能很好地对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情着手从各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由于儿童脑的生理机能尚不成熟。反映机能没有定型。生活见识少。所以对事物的认识偏于表现和直观。年龄越少,越需要借助事物的形体,色彩,声音去认识。他们总怀着纯真的感情去对待一切。想象极其丰富,天真,活泼,率真以及爱做无边无际的幻想便是他们的天性。而事实证明,好的文学作品,都是以儿童的眼光观察生活,以儿童心理去思考生活,以儿童的语言去表现生活。 所以文学写作要选取儿童所熟悉的生活画面,有声有色地描绘儿童天真烂漫,充满稚气的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在儿童感到有趣中,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和教育。老师或家长也可以进一步教导儿童正确客观地分析这些现象的好坏,把知识形象化。没有敏锐的艺术感觉,没有纯真的童心,就不能做到这一点,爱心,童心是从孩子中来的。压迫懂得孩子的心理,交接他们的成长环境,把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真理,通过最浅显易懂的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着就是儿童文学的根本所要,也是揭示童心,展现童趣的最关键点。 二.生动紧凑,引人入胜 儿童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注意里不容易集中,持久。喜欢活动和变化的事物,自制力是一种意志力的

美学作业

一、名词术语(带*的作为平时的书面作业) (1)、鲍姆嘉通——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科学名称,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 (2)、美学——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科学,是将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审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是一门以人类生存实践为出发点,通过集中审视社会性的审美关系和历史性的审美活动,对审美主客体,审美形态,审美经验,艺术存在和审美及审美教育等进行思考,解释和论述的学科。 (3)、自然美——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4)、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指在诗画戏曲以及园林等门类艺术中,借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进入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意境体现艺术美,在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中,意境常被作为衡量一个艺术美的标准。(5)、美是生活——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所下的定义。 (6)、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社会美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 (7)、艺术丑——指艺术作品的丑,艺术丑和艺术美是对应的。艺术丑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否定。 (8)、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但

不等于生活,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9)、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10)、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它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审美对象)同时生成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11)、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式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里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又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12)、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 (13)、美感——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14)、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存在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是和谐化一的人生存在至境。 (15)、多样统一——(1)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意识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幼儿审美素质教育的意义、特征、实施方法做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幼儿审美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伟大进步,它充分肯定和明确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其核心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提高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品质,使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 1 审美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幼儿审美素质教育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意义。 1.1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心理学范畴的“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即人的“个性”。伦理学范畴的“人格”是指人的品德和尊严,是人之“善”的本性。 以美术活动为例,幼儿以其内心的需要出发,通过色彩、形态等造型语言来进行表现,并将这种表现传达给观众(家长、教师、同伴)。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体验到幼儿创作时的感受,对其造型和表现流露出赞许之情。观众的同感和赞许反馈回幼儿,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幼儿对自我表现的自信、喜悦等良好的情绪体验。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自由创造的快乐体验,其创造力和自我表现的愿望被不断激发,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也得到培养。 1.2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有助于幼儿大脑潜能的开发 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高度专门化的,有着明显的分工。每一半球的功能独立、完整,又是相互配合的。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斯佩里博士研究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大脑左半球主要具有言语的、分析的、逻辑的、抽象思维的功能。左右半球能够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任何复杂的心理活动,例如艺术活动、科学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大脑两半球不同功能、不同工作方式的互补与协调才能进行。 上述研究表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审美活动主要是由大脑右半球支配的,对幼儿进行审美素质教育将有助于他们大脑的健康、协调发展及大脑右半球潜能的开发。 1.3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有助于幼儿一般智慧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幼儿所接触到的美的事物及创美活动中所整合的各种知识经验,他们从事审美活动时所发展起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有助于幼儿一般智慧的发展。已有很多事例表明,在幼儿期就有浓厚的审美活动兴趣并经常参加审美活动的幼儿,他们上学后即使是在有固定知识结构的学习中,也往往具有感悟力强、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动作灵敏协调、感情充溢等特点。 2 审美素质教育的内涵 2.1 审美素质的内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