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1第一章 导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2020年九月整理).doc

01第一章 导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2020年九月整理).doc

01第一章  导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2020年九月整理).doc
01第一章  导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2020年九月整理).doc

第一章导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第一节人格

一、人格的概念

(一)人格的词源分析

(二)、人格的非心理学定义

(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1、西方学者的定义

2、中国学者的定义

3、工具书的定义

4、人格定义的方法论差异

5、人格界定的文化差异

(四)、人格的综合规定性

(五)、人格的意义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

(一)、人格的基本特征

1、人格的社会性

2、人格的整体性

3、人格的稳定性

4、人格的独特性

5、人格的可塑性

6、人格的倾向性

7、人格的层次性

(二)、人格特征间的关系性

1、人格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的关系

2、人格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3、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4、人格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关系

5、人格的“他控性”和“自控性”的关系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

一、人格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一)、心理测量运动

(二)、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

(三)、其他来源

(四)、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二、人格心理学理论

(一)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人格结构

2、人格动力

3、人格发展

4、人格适应

5、人格评鉴和研究

(二)、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中的争议问题

1、如何看待人性

2、行为由内部决定还是由外部决定

3、人格的整体性和自我概念

4、如何看待潜意识

5、时间对行为的影响

(三)、人格心理学理论的价值

(四)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范型

1、精神分析论范型

2、特质论范型

3、学习论范型

4、人本主义范型

第一节人格

一、人格的概念

(一)人格的词源分析

我国古代汉语中没有“人格”一词,但有“人性”、“人品”、“品格”等词

中文的“人格”这一术语是现代从日文中引入的;而日文的“人格”一词则是对英文“personality”一词的意译。

“人格”一词的英文表达是“Personality”,它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其原意是指“假面具”(Mask),相传此意始于古罗马一个演员为了掩饰他不幸伤残的左眼而在戏剧演出中开始使用面具,尔后,罗马的其他演员也广泛使用面具表演。从此,面具成为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特殊道具,也相应地代表着戏中角色的特定身份。这种面具类似于中国的京剧脸谱,每一个都对应于一个特殊的性格角色。当时的一些注重人的心理研究的学者,对人的个体身心及相关行为表现的观察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发现,每个人稳定的行为表现及一定特质的模式显露具有相关的倾向性和特定性,它往往反映某一类人由表及里、身与心一致性的真实品格——正像戏台上不同类型角色所佩戴的面具一样,向观众显露着这个角色—部分的自我本质。于是,“面具”一词被喻义,并被借用而成为“人格”。把面具转义为人格,等于把人格视作人的社会自我,这样定义隐含着这样的意思:由于种种原因,人在社会行为之外还掩饰着某些个体特点。

公元前一世纪,在古罗马政论家西塞罗的著作中最早出现人格的引申意义,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一个人给他人的印象;(2)人的社会身份或角色;(3)特指有优异品质的人;(4)人的尊严和声望。第一个意义至今还在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面具”这一概念中保留着;第二个意义在德语中还使用着;第三个意义对以后各种心理学的定义有着积极作

用;第四个意义则很快被应用到罗马的政治生活中。以后,这个词的含义几经繁衍、扩充和引申,使一个本来十分直观观、确义的名词变成非常抽象、内涵复杂的范畴,同时被广泛应用于宗教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心理学、伦理学乃至临床医学等几乎所有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之中。古今的学者哲人从各自的研究出发点和侧重点,为人格范畴概括了各种各样的定义。

然而,在古拉丁语中,“Persona”一词却从未指过个体的肉体、生理特征(面貌、身段、外表)。当古代罗马法律开始承认“人身、财物和行动”时,“Persona”也不是指某一特殊的个体特性集合或系统,而仅仅是指自由人。这里的“自由人”是指相对于奴隶的自由公民,以表示他们有不可侵犯的“人身”资格。人格在古罗马法律里指的是“自由人”所具有的一种法律地位,甚至为了区别于奴隶,还曾用“人格”来代表“自由的公民”。人格成成了—个划分社会身份的工具。

到了中世纪,拉丁文中“Persona”一词比古典拉丁词语意义就更丰富了,它既指面具、戏剧角色,又指人的个体特征(包括肉体特征)和人的社会地位、官阶等。这里的“自由人”也是指相对于奴隶的自由公民,他们有不可侵犯的“人身”资格。

把面具定义为人格,实际上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演出的各种行为,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或公开的自我;二是指个人蕴藏于内、外部未露的特点,即被遮蔽起来的真实的自我。因此,从词源学说,人格就是我国古代学者所说的“蕴蓄于中,形诸于外”。

(二)、人格的非心理学定义

随着哲学家、神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等对“人格”一词的引申义进一步延伸和对“人格”问题的关注,出现了诸多的人格定义与理论。康德说过:“整个人类尽在他的人格里面。”黑格尔认为“人格无条件地具有真理性”。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学科或一个人格理论研究专家就会有一种关于人格的定义或各种定义的解说。

哲学家、伦理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都有自己的人格定义。

中世纪罗马哲学家波依修斯可以算第一个提出人格定义的哲学家,他说,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

近代德国哲学家沃尔夫认为,自我意识和记忆是人格的标准。

莱布尼兹把人格定义为赋有理性的实体。

洛克说,人格是一个会思考的聪明的存在物,有推理和反省并能考虑自我本身。

哲学家对人格的定义大多吧理性和自我意识作为人存在的中心、人格的根本属性。

伦理学家则把人的崇高价值当作人格的核心。

歌德:人格是最高的价值;

康德:人格是每一个人的那种品质,这种品质使他有价值;

法学家则认为,人格是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任何人,包括一个自然人的权利、义务和他的一切,而且是一群人或法人的权利和义务。

社会学家认为,人格是“人类团体的最终颗粒”,是决定人在社会中角色和地位的一切特性的综合。所以人格可定义为社会的有效性。

(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人格是一个有着颇多歧义、颇多界说的概念。

1、西方学者的定义

美国著名人格理论家、人格特质论学派的创始人高尔顿·阿尔波特(Gordon Allport),曾综合性地阐述了自古以来不同学派的50种定义,对人格范畴的定义做了经典式的介绍和

历史性总结。同时他根据自己对这50个各具特色的定义的研究,得出了自己的定义。

阿尔波特认为,他认为,人格可以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真正是什么?”更具体地说:“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奥尔波特的定义包括了上面所说的层次性、整合性、适应性和区别性等定义的基本论点。因此,这一定义代表现代人格心理学中的人格习惯用法的综和。阿尔波特对人格所下的定义,代表了现代西方心理学对这类范畴所做的形而上的解释。他自己认为他的定义代表了过去年代对人格定义研究的精粹。

在阿尔波特之后,人格心理学虽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人格概念的混乱状况始终没有改变,难以形成统一的、大家都公认的人格定义。这预示着人格心理学要成为成熟的学科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2、中国学者的定义

与西方学者分析式定义不同,我国的研究者往往将人格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它代表了一个人的整体面貌。这种观点符合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其早期表现形式即我国古代春秋战

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人性善恶的辩论。中国学者关于人格的定义有代表性的有:陈仲庚等:人格可以界定为“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一定特色的身心组织”。

郑学: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黄希庭: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黄希庭,2002)。

我国台湾学者张春兴教授在综合中西方研究对人格论述的基础上指出,人格是指个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对人、对事、对己以及对整个环境适应时所显示的独特个性,此一独特个性系由个体在其遗传、环境、成就、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于需求、动机、兴趣、能力、性向、态度、气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以至行动等身心多方面的特质所组成,由多种特质而形成的人格组织具有相当的统整性、持久性、复杂性与独特性。这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此概念一方面用“个性”涵盖了“人格”,既指出了人格的成因,也揭示了人格的结构;另一方面还指出了这种“独特个性”特征。这个概念本身可谓集人格“分析式”和“综合式”定义于一体。

3、工具书的定义

此外,当代各种百科全书对人格也有着诸多不同的界说:

(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的人格定义

人格,也称个性,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行动力—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2)、《中国大百科全-教育卷》的人格定义

人格(个性),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

(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人格定义

人格一词含义很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特征)的有机结合……

(4)、《心理学百科全书》(艾森克等主编)的人格定义

在定义方面,仍然很少有一致的看法……人格是与一个人动机倾向的稳固组织有关……通常主要指情感—意动的特质。

4、人格定义的方法论差异

各种关于人格的定义,答题可以归纳为五类:

第一、罗列式定义。

这种定义通常采用诸如“人格是……的总和”。有时采用“集合”、“组合”或“聚合”等词汇,其形式是一样的,都是列举出属于人格的东西。最著名的是普林斯所下的定义,他说:“人格是个体一切生物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这种定义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但是,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它只是把属于人格的东西罗列起来,从而分不清主与次,本质与非本质。同时,有可能产生过分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把根本不属于人格的东西当成人格的外延。例如,梅林格对人格的定义就是这样。他说:“人格被用来描述几乎所有东西,从灵魂的属性到爽身粉的属性。照我们的用法,人格是指整个的人,他的身高体重,爱和憎,血压和反射;他的微笑和希望,瘤腿和扁桃体肿大。人格是指一个人现在的一切和他对自己将来的一切希望。”

第二,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

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例如,华伦和卡尔启尔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麦考迪则把人格定义为:“多种模式(兴趣)的整合,这种整合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一种特殊的个人倾向。”后一个定义不仅强调了人格的组织性,而且突出了人格的独特性与区别性。与此类似的定义有盖舍尔所下的定义:“渗透一切的超模式,这个超模式表现有机体的完整性和行为特征的个体性。”

第三,层次性定义。

这种定义是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并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属于这类的经典定义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提出来的,他把自我(实际上是指人格)分成四个层次:(1)物质的自我,包括一个人的身体、财产所有,以及家庭和亲友。(2)社会的自我,即在交往中人们对他的承认。(3)精神的自我,即自我的统一功能,它把不同层次的自我统一起来,尽可能排除人格各部分之间的不协调。(4)纯粹的自我,也即对自我进行反省的自我,它具有自我认识的功能。实际上第三层次与第四层次的自我没有多大区别,詹姆斯本人也是这样认为。在此之后,麦独孤、海德与布朗德等不少心理学家对人格也采用层次式的定义。

第四,适应性定义。

这种定义来自于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影响的生物学家与心理学家,他们倾向于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例如,肯朴夫就把人格定义成:“人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

第五,区别性的定义。

这种定义特别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苏恩曾下过这样的定义:“人格是习惯、倾向和情操的有组织的系统,起作用的整体或同一体,而那些习惯,倾向和情操是区别一群人中任何一个成员不同于其他成员的特征。”与此类似,惠勒把人格定义为:“区别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那些有组织的反应的特殊模式或平衡。”

以上各种类型的定义都指出或强调了人格的某些方面或某些特征,但都不全面和完善。

5、人格界定的文化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人格”—词东西方在理解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西方更多的是从心理“个性化”的层面诠释其词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人格”的解释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或特征)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成分,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他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

现代的西方人格定义中最为通行的是把人格界定为个人内在的,全部生理、物理结构和心理意识外在化的结果,如“人格是个体由遗传和环境所决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艾森克,1955)或“人格是一个人的全部生活方式”(莱尔德,1968);

其次,在对人格的理解中强调人的个体差异性的重要作用,从个人心理、行为的特点一致性中显现人格内容。

如“人格是个体在其发育的特别状况下所获得的独特行为装备”(伦丁,1961)或“人格是特征的一种组织,它存在于自己而区别于他人”(林德采,荷尔,1975);再次,是从人的生活史过程去定义人格,强调环境、社会影响和后天学习等相关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如“人格是个人经由社会化所获得的整体”(拉皮勒,1949)或“人格是基本和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们组织着人的经验并形成人的行为和对环境的反应”(拉扎鲁斯,1979)。

而东方则较多的是从伦理学的“群体化”层面诠释“人格”一词。

以中国为例,中国原无“人格”一词,它是在近代首先从西方传人日本,然后再从日本传至中国的。尽管中国没有西方人格心理学等学科的现代人格含义,但中国关于人的本性

与人伦的理论却很丰富,所以很快就吸收了“人格”这个专有名词,用来指人的道德水准与道德理想境界,从而对社会整体性人格和理想人格的探索做出了较大的理论贡献。正因为中国—直是以人的道德水准与道德理想境界作为人之为人的规定,因此“人格”被赋子了中国人自己理解的含义,即成了“人品”的替代词。

然而,即使是近年编纂的《辞源》、《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等权威工具书,也均未列出“人格”词条。惟有《现代汉语词典》罗列出“人格”的三种意义:—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三是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而其中的第二条就是中国独特的人格理解。

中国古代不论是对圣贤、君子、成人的理想人格塑造,抑或是对义士、淑女、贤妻的角色期待,始终将个人的自我人格完全归化在社会整体人格之中,认为个人应除“恶”从“善”、去“欲”存“理”,“修身”、“养性”、“蓄德”成为人生的第一重要目标,由“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并强调人格价值的主要取向为“重义轻利”。因而,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传统的人格只是一种整体人格,或称群体性人格。

(四)人格的综合规定性

综上可见,“人格”的含义、使用是比较宽泛的,不同的学科对人格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这些理解和定义形成了人格的综合规定性。

在现代人格研究中,人格被界定为做人的根本之格,它是由生理遗传与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包含有人的各种心理要素,并能根据客观条件变化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的统一,来体现个人特色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言、行、意、态等方式表现出来如何为人的品位或格调。

在这里,人们的言、行、意、态等外在表象,是展示其人格的媒介,人格是其内核,是人的—种规定性。人格虽然包含人的生理结构和人的本能,但是这不是人格的主要素质。人格的主要素质是人的“社会特质”,是人们在学习、生活特别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人的生理结构和本能只是人格素质的一部分,只是人格正常发展的生理基础和原始条件。从人格的“社会特质”角度考察,人格的构成主要包括人格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需要素质和生理素质。其中各项素质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并共同构成人格的整体。每个人的人格,正是上述六种素质的综合表现。

据此可知,人格的规定性是一种综合的规定性,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道德、潜在能力等方面的总和。人格反映了一个人在心性、才情、人品等方面的综合指数。而其中人格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则对人格动机和行为起着主导作用,是人格的导向部分,决定着人格行为的方向和性质,并影响和制约着人格结构中其他方面的变化,甚至决定人格结构整体的社会性质。

由此可见,人格的核心意义是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和,表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因而人格首先是个性化问题,同时又具有群属特征。人格是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运行总结,其形成要依托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并且后天环境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个体的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人格的形成是可以诱导的,可以是渐进的,也可能是顿促的,其水平是可以被测验、测量和评定的。人格直接影响着个体的生活道路和生存意义,甚至生命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理解以上关于人格的多元、复杂的规定性,在此对人格的内涵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进一步阐释:

(1)人格是一个人在社会会上立足并求发展,展示并实现自我生存意义的模式,内含着个体对人生目的、人生道路和人生价值的认识和实践,即强调主体的深刻理解和自觉认同,

尤其关注其外化行为的轨迹和成果。

(2)在心理和生理两大因素体系里,心理因素的作用更加突出,因为人首先是、也始终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存在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人不仅被动地承受生理因素,而且能够利用现代技术条件,调整、优化生理因素,甚至在—定条件下超越生理因素,形成对心理因素的高度统—和巨大支持,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对人生重大问题的积极行动。

(3)教育在人格培养中发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不仅要继承先天因素,适应外在环境,而且能够有效地干预环境,发展后天因素,在社会与个体的双向运动中不断地调整自我,适应社会,改造社会,从而提高个体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

(4)个体的人格是可以选择的,但只有跟社会运行规范相适应时才能发展、成熟得更快更稳健,才能高层次、高规格地被社会所承认、所接纳。因此,避免人格蜕化和人格反向是个体人格建构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干预的重要内容。但是,脚踏实地、日积月累的修炼是个体人格向善的基本途径,顿悟式的人格改进和善化只能是辅助性的修养方式。

(5)不管是个体的人格锻造,还是社会的人格引导,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甚至会前功尽弃。这种结局的潜藏恰恰道明了人格教育和人格养成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五)人格的意义

人格的本质是个体实现自我生存意义的模式,它不仅具有道德的含义,而且代表着个体的生存价值,它是涉及个体的—切自我价值的一种现实整体性的存在,并体现着个体的价值境界以及不断追求完美的历史实践活动。因此,人格对于人生及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人格是做人的根本。它影响着社会生活中人生的价值取向,也影响到社会个体的价值认同。尽管影响社会对个体的价值认定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个人的胆识和技巧、才学和贡献等,但人格始终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单靠知识和技巧不能使人类走向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传播者位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

其次,人格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人们社会交往的产生、维系和发展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却是人格因素。历史上因人格因素而使人际交往维系或中止的不乏其例。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气质、性格、年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人格品质对人际吸引能产生持久的影响。那些真诚善良、尊重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人格高尚的人能够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其内在吸引力,而那些自私、孤僻、冷漠且自负的人则会让人敬而远之。可见,人格因素对人际交往起着基础性的调节作用。

最后,人格是社会风尚的表征。全社会的人格水平不仅表现在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方面,即国格,而且更经常地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之中。例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是人格高尚,而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则是人格卑下,等等。社会个体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所表现出的人格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并且成为维系民族、社会的巨大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

人格是极其复杂的事物,它是由交互联系着的多种层次所构成。其中有主要层次和次要层次,主导层次和从属层次,高层次往往渗透到低层次中,对低层次起调节和控制作用,低层次又是高层次发展的基础,并反映高层次的要求。

(一)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人格的社会性

从生物学观点看,人是一个生物实体,首先受生物规律制约。例如胎儿只有—个胎内环境,当其出生时只是一个生物实体,根本谈不上社会性。以后通过一定的社会活动于社会交往,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逐渐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在生物实体上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性是“依附”在一定的生物实体上的。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既不能排除社会因素的作用,也不能排除生物因素的作用。如果只把其中的一个因素作为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就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还原论。但是,也不能把这两种因素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等量齐观。一个人无论在出生时继承了多么优越的遗传素质,如果脱离了人类社会生活,人的正常心理就无法形成,更谈不上健康人格的发展。由于劳动,人已从动物界分化出来,在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与周围的人形成人所特有的社会关系,人作为社会的人是以生物属性为前提,但社会又使自然属性更为完善,使人产生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任何人初生下来都不具有人格品质,它是在先天为儿童所提供的生物实体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而逐渐社会化的。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格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系统主要是由社会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一个人出生之时只是一个生物个体,与其他动物并无本质区别,然而经过十多年发展,他就能基本成为一个适应社会要求的个体,包括学习社会的文化、习俗和规范,这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格深深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2、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不是指单一的人格特质,也不是指许多人格特质的机械拼凑或简单堆积,而是指个人身心各方面多种特质的整合,从而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一个完整的人格,指人格虽由多种成分和特质构成(如西方学者所言),这些成分和特质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行为习惯等,但在个体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一个有机组织。人格表现在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中,它的各种心理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机械地联合在一起,而是一个错综复杂地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完整体。

首先,人格的整体性表现在人格的内在统一性方面。—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正常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他的各种心理成分总是协调地进行活动。正因为如此,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中,在他的动机和行为之间才能经常保持和谐一致。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他的人格的内在统一性,他的行为就会经常由几种相互抵触的动机所支配,他的人格就是不健康的,甚至产生人格分裂,形成“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

其次,只有从整体出发,在和其他人格特征联系中,才能认识个体人格的个别特征,使其具有确定的意义。例如沉默寡言、显得孤独这一特征,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意义:某甲可能由于怕羞,不愿出头露面,这是怯懦的表现;某乙可能是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则是虚伪的表现,等等。

3、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一方面表现为跨时间的持续性,即个体的人格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趋于稳定;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格特征跨情境的一致性,亦即个体的行为虽然随情境变化而有不同,但内在的人格特点并不因此发生改变。

个人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质不能算是他的人格特质,只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特质才能算他的人格特质。例如某人在处理工作时一贯很果断,偶尔表现出的优柔寡断就不能看做是这个人的人格特征,而果断是他的人格特征。又如,某人一贯表现得机敏,偶尔表现出的呆板就不能看做是这个人的人格特征。正因为人格具有稳定性,才能说明某人的人格

是什么。也正因为人格具有稳定性,才能够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在心理面貌上加以区分,才能够了解人和使用人,才能够预测他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

一个人在出生后,通过教育和参加社会实践,逐渐形成一定的动机、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些具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指引下,使个人的心理面貌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都可以显示出步调相—致的品质。如一个处世谨慎的人,经常循规蹈矩,做事稳重,但他也会偶然表现出冒失、轻率的举动。在这里,谨慎标志着他的为人处事的人格品质,而不能说他是轻率行事的人。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排斥人格的可塑性。人格的可塑性是指在同样的社会历史条什下,由于个人主体在社会中的经历、地位、所受教育及主观努力的不同,便会形成不同素质的人格。正是这一特点,才使我们开展人格教育和人格塑造成为可能。结构存在于空间之中,具有稳定性,但它又发生在时间之中,是在不同情境中重复发生的具有一致性的东西。稳定不是绝对的,而是在发展变化着。这种可变性使人格结构不断发展和完善。正在形成中的儿童的人格还不稳定,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良好的教育对儿童人格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的人格已比较稳定,在人格改变中自我调控则起着重要作用。

4、人格的独特性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格完全相同的人。

人格是赋予个体一定色彩的东西,是使一个人同周围其他人区分开来的标志。如果说人格是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的话,那么除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遗传素质外,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人格特征相同的人,因为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诸因素不可能相同,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个体的人格既包含有共同的特征,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既有共同方面,也有不同方面。一个人的人格是由某些与别人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以及完全不同的特征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的独特的人格。人格结构中含有人们共有的成分。某一个群体、某一个阶级或某一个民族都有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性。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对事、对人、对己所持有的态度和价值判断,他们的愿望都有某种共性。这是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人一般说来在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内向者居多,性情喜欢安静,与人交谈有些拘谨,善于克制自己。这种心态的产生和存留,与生产方式、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关。人格结构中还包含有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征。比如,有人喜欢体育,有人酷爱音乐,有人对文学作品爱不释手,有人长于组织工作,有人观察问题细致,有人表达能力强,有人富于想象力,有人脾气暴躁,有人慢性子,有人热情直爽,有人不够真诚,等等。每个人的人格千差万别,正所谓“人心不一,各如其面”,“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海涅语)。即使是同卵双生子,在遗传上完全相同,但其人格也是有差异的,因为人格是在遗传、环境、学习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除遗传因素外,还有其他各个因素和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这些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人格的独特性既可以通过人格测验来测量,也可以通过日常观察来了解。

5、人格的可塑性

人格并不是—成不变的,它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儿童的人格还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成年人的人格则比较稳定,但自我调节对人格改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格研究表明,环境的变化是人格变化的重要原因。有人调查了十几个独生幼儿,他们在家庭环境中养成了孤独、任性和懒散等人格特征。进入幼儿园后,环境变了,过着集体生活,经过半年的教育,在人格特征上有明显的变化。再如,原先是性格开朗的人,但在生活中遭受某种重大不幸后,可能就会变得沉默寡言。人是万物之灵,人也是一个高度的自我调节系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每个人都在书写着自己的历史,每个人都在自己塑造着自己的人格。在儿童期,这种

自我调节就开始发生作用了。青少年时期,自我调节的作用则更显著了,他们能够自我审视、自我评价、自我要求。在世界观形成后,个体就能根据世界观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自我调节作用更为显著和突出。米希尔指出,我们的行为虽然受到外界条件的控制,但也受自己确定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计划的调节和支配。例如逆境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因此,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人格是在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在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变化。

6、人格的倾向性

人格的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其特征,其主要包括有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其中,需要来源于外界现实,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人格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都是需要的变形。世界观位居最高层次,它是个人行为举止的最高调节器,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维系着人格品质的统一,使其行为具有一贯性。

7、人格的层次性

人格的层次性表明人格塑造的不同结果。概括地讲,人格塑造的结果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人格的个性能否与周围社会环境相适应,划分为健康人格与病态人格;第二层次是以个性是否稳定、同一,划分为成熟人格与不成熟人格;第三层次是以个性的外在行为在社会中的作用,划分为良好人格和恶劣人格。

(二)人格特征间的关系

1、人格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的关系

现代人格心理学中,将人格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绝对化的倾向已不存在,但也没有摆脱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传统。要么有还原论的倾向,用生物学化或社会学化的片面观点说明人格的属性,要么有二元论的倾向,简单地把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拼凑在人格之中,否认它们在人格中的辩证统一,随意肢解人的完整统一的人格。

诚然,把人格看成是纯生物范畴的内容,用身体的结构、体质的特点、有机体的各种生理系统的相互关系,甚至用新陈代谢的某些特点来说明人格,把人格完全归结为生物的东西,这显然是偏颇的。但对人格的理解排除生物因素也是不正确的。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仍然受自然规律所制约。外界是人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这就决定了人格的自然性、生物性。虽然生物因素不能预先决定一个人人格的发展趋向,但不同的人格都足以一定的生物因素为基础而形成的。离开这些生物因素,根本谈不上人格的形成。

在看到人的自然性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到人的社会性。人不同于动物,人是人性的自然实体,而动物是纯自然的实休。人在劳动过程、社会生活过程中,不仅改变了人以外的自然,也改变了人本身的自然,实现了人的自然的人性化、社会化,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马克思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因此,生物因素只给人格的形成提供可能性,社会因素才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件。从人格的内容来看,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来看,它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失去社会因素影响的人,虽然也具有正常的头脑,但不能形成正常的人格。兽孩儿、遗弃儿、隔离儿的实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必须指出,形成人格的源泉和生理基础双方都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但是双方都不能直接决定人格的形成,它们的联结和相互作用要通过主体的生活实践活动,才能逐渐地形成人格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换句话说,人格不是这两方面的消极产物,而是积极的能动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以前的—切唯物主义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这就提出了研究人格心理学

的基本的方法论问题。我们应当把人格放在实践活动、生物因素和礼会因素三维度的背景中进行考察。这样,我们才不会纠缠于直接决定论或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哪个在人格中起重要作用,或者在人格构成中两者各占的比例多少等问题。

2、人格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在分析人格概念时,有的学派强调人格是人的心理的差异性、个别性。有的学派则强调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而否定了每个人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其实,人的心理面貌既有人们之间相同的方面(共性、一般性),又有人们之间不同的方面(个别性、特殊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人格总是一个人所特有而不为别人所有的基本精神面貌,独特性是它的基本标志之一。虽然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及其规律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共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但是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体现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具有他自身的特点。所以,我们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找到心理面貌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但是,人格差异主要是指每个人的人格整体的差异,人格整体的差异并不意味着组成人格整体的各个因素之间完全存在着差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在人们相异的人格整体中确有某些近乎共同的东西,在不同人的身上表现出一些大体相同的人格特点来。例如马克思就曾指出,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组织纪律性、大公无私的先进阶级。我们也常自豪地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朴素的民族。这些都可以说明作为—个阶级,乃至一个民族,尽管其成员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点。因此,研究人格问题不仅要研究人各不相同的心理差异,而且要研究民族性、阶级性、集体性这些一般性的东西如何体现在个人的心里面貌上。通过研究具体人的人格特点,通过归纳、概括找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借以发现其规律,再根据这些规律去研究具体的人的个体,将有助于探明人格的本质特点。

3、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如同其他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人格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相对稳定和不断变化的特征。若只强调人格的相对稳定性,而没有看到其不断变化的特点,就容易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同样,如果看不到人格的各因素、各层次间不同步的质或量变化,也不可能很好地理解相对稳定和不断变化的统一。

人格特征是或多或少固定而又经常表现在一个人身亡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在出生后,经过社会生活实践逐渐形成一定的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从而使自己的活动总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使自己的心理面貌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下都可以显示出相同的品质。“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形象地说明了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并不排斥它的可变性。这是因为:第一,人格既然是在个体生活历程中形成的,当然也可随个体生活历程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实践活动的发展与知识经验的积累,特别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与个人生活道路上的重大事件的发生,都可使已形成的人格得以发展或发生明显的变化。第二,在不同场合、不同条件下,人格各个因子有着不同的结合。人格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一成不变地以同一种模式表现出来,而是在一种情况下显示人格模式的某一侧面,在另一种情况下就会显示其另一侧面。

4、人格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关系

对人格的整体、结构的研究从弗洛伊德就开始了,随后各派的人格理论也都依据自己的观点提出厂各种人格模式,都力图从人格的整体性上去研究人格。但是没有一个理论能正确地理解人格的整体,没有一个人格结构使“人”满意,其原因是他们都没有从人格的全部去把握人格的整体。他们所说的人格结构仅是片面的人格结构。弗洛伊德和谢尔顿的人格结构是人格的生理方面的整体,他们的人格建立在抽象的生理能量的基础上;行为主义的人格结构模式企图从人的外观的行为表现出发去理解人格,也是片面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

理论则从抽象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出发提出其人格结构论,一方面他们忽视人格结构的其他方面(如环境、认知),另一方面他们的理论结构比较抽象,使人难以捉摸,虽然也能从理论上说明和解释一些人的行为,但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当前,有不少心理学家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米研究人格问题,这是值得提倡的。事物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又分为层次、序列的,事物也正是在运动中,在相互联系、作用、制约中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和规律。要揭示事物的特点,当然就只能运用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和方法。

5、人格的“他控性”和“自控性”的关系

人格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从人格的发展和客观的角度来看,人格首先受制于外界环境。当个体降临于世时,他就处于—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个体的感官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外界的各种信息,并把信息中包含的文化因素纳入到已有的心理结构中去,使个体的智力、价值观、人生观、情感等人格诸因素得到发展和丰富,没有客观存在的文化整体就不可能有人格的发展。但是,我们不是机械决定论者,客观外界并非机械地作用于个体,个体也并非机械地接受外界影响,外部制约性仅仅是人格形成的条件,它只有通过主体的内部状态才能发生作用,而主体的内部状态主要是人的自我调控能力。即使在人格基本形成之后,个体在“自我塑造”方面也并非完全无能为力,而是有改变的余地。特别是在职业的工作作与创造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业人格”(如文艺创作者的创造人格或艺术人格),则更是在原有人格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专业实践形成的。这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可能而且必须调动人的自觉努力,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更好地完成人格定位。因此,人格是外部制约性于自我控制性的辩证统—体,其中以自我控制性为主要方面。

在众多的西方人格理论中,往往是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或者把人格看为超脱社会生活条件而自然发展的东西,或者把人格行为完全是由环境所塑造的产物。

强调人格是他控性和自控性的统一,并不意味着两者的关系一成不变。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趋势来看,在青少年期以前更多地受外界影响和制约,随着个体自我意识和认识能力的发展,内在自控力量则逐渐增强,看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看到人格在人的一生中的动态变化。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

一、人格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西方古代与近代思想史上有关人格心理学的思想与观点对于现代心理学家创立科学的人格心理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是,直接导致人格心理学产生还有重要的理论与方法上的来源。我们认为这些来源最主要有两个:一是心理测量运动,二是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

(一)、心理测量运动

人格心理学并不是直接起源于正统的心理学,因为以冯特为代表的正统心理学只重视研究一般的、普遍性的心里规律,不考虑个别差异问题。西方科学上最早发现心理个别差异问题的不是心理学家,而是天文学家。1796年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天文学家马斯吉林发现其助手金内布鲁克观察星体通过天文望远镜内十字线交叉点的时间总是比自己的观察记录慢0.8秒,他认为助手粗心而将其辞退。20年后另一位天文学家贝塞尔注意到这件事,并加以系统研究,认为所有天文工作者报告星体通过的速度都有差异,这种误差来源于个别差异。贝

塞尔还根据人们观察时间上的个别差异计算出“人差方程式”,以便天文工作者之间的差异能在天文计算中消去,使天文观察记录更加准确。人差方程式的发现不仅对天文学有重大的意义,而且为早期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直接的研究课题,如反应实验与复合实验,更重要的是引起科学界对个别差异的重视。

心理学上最早探讨个别差异及其测量问题的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高尔顿。他受其表兄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对个别差异与心理遗传的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于1883年发表了其名著《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这本书标志着个体差异心理学及其心理测量运动的开始。高尔顿强调不同个体之间在能力上存在着重要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遗传,人能力上的差异是可以测量的。他发明了许多仪器来测量人的心理品质,通过听觉和视觉,乃至身高体重、拉力和握力等等的测量,以确定人的智力的高低。他在《遗传的天才》一书中讲了他对977名历史名人能力的研究,强调了遗传的作用。他还提出了优生学,开创了用统计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品质的先河。他断言人的心理特征也像身体特征一样是常态分布的,发现了平均数和标准差、相关性等等。这些研究为心理测量学与统计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卡特尔(J.M.Cattell,1890)是冯特的学生,他非常重视人个别差异的研究。他指出:“心理学除非建立在实验和测量的基础上,否则它就不能认刊自然科学那样的明确与精密。”1890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创造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他对感知、反应时和记忆等进行了大量的测验与研究,提出了常模、测量标准化的概念,发表了其名著《心理测验和测量》。卡特尔的工作对心理测量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04年法国心理学比纳应法国公共教育部长的邀请,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研究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问题。1905年比纳与西蒙认为解决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首先诊断儿童的智力,把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区别开来。为此,他们编制了第一个可用于智力测验的量表。1908年与1911年,比纳与西蒙对该量表进行了两次修订,确立了智力测量的年龄量表,并将量表的年龄范围扩至成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挑选新兵的智力测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心理测量从个别测验发展到团体测验,从智力测验发展到各种个性测验,从而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心理测验运动。心理测量学的发展促使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从理论性的和定性的探索走向实验性的和定量化的研究。

(二)、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

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是现代人格心理学产生的另一个主要根源。在西方古代、中世纪,甚至文艺复兴时期,精神病人都未作为病人来治疗,而是把他们视为魔鬼附身,或中了邪,采用非常残酷的方法来对待他们。直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一些提倡人权与人道主义的进步人士开始反对关于精神病人的迷信看法和非人道的做法,主张以理性与慈善的态度对待精神病人。19世纪欧美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宗教迷信的影响减弱,精神病人身上的脚链手铐打开了,从而为精神病的科学研究、诊断与治疗铺平了道路。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扫除了封建迷信,科学与人道主义思想盛行,精神病学首先在法国发展起来。法国著名学者皮奈尔首先肯定精神异常是一种疾病,有其自然的病因,应该对精神病患者给予治疗。在皮奈尔之后,相继出现了布雷德、沙可、伯恩海姆与让内等一大批杰出的精神病学家,大大推进了精神病学的发展。

19世纪精神病学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精神病的病因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围绕这个问题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形成了精神病病因学上的两大学派。一派是以德国精神病学家格里辛格尔与法国学者沙可为代表的躯体派,主张以脑的器质性病变来解释精神异常。另一派以魏斯麦、伯恩海姆等人为代表的精神派,主张从精神与心理方面去寻找精神病的原因。在19世纪,总的说来是躯体派占优势,但同时,精神派也在迅速发展中。

奥地利医生魏斯麦是精神病心理病因研究的前驱,他曾经用一种称之为“通磁术”(亦称魏斯麦术)的方法为病人治疗,包括各种精神疾病。这种方法实际上是通过暗示与催眠让病人进入昏睡状态来进行治疗。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疗效,但魏斯麦无法用科学的道理解释这种催眠法的原理与治病机理,而以为是一种“动物磁力”在起作用,因而在当时遭到大多数医生与科学界的反对。1843年英国医生布雷德经研究确认催眠现象的存在,他提出以精神催眠说代替动物磁力说,认为催眠并不是一种磁力作用,而是一种心理暗示作用,从而在科学上确立了“催眠术”的概念。布雷德的催眠术后经法国乡村医生李厄保的传递,在柏恩海姆那里发扬光大,创立了催眠术的南锡学派。与此同时,巴黎精神病学家沙可创立了与此相对立的巴黎学派。这两个学派都相信催眠术,并用以治疗精神疾病。但是,两个学派对催眠的性质与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南锡学派主张催眠是暗示的结果,与神经障碍无关,因而他们侧重探讨催眠的心理方面。相反,巴黎学派主张催眠状态是一种变态,是由神经症所引起,因而侧重研究催眠的神经生理变化。

欧洲临床精神病学对精神疾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探讨了精神疾病的分类、病因,以及催眠和暗示等心理疗法的运用等等,在理论上和方法上为人格心理学,特别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弗洛伊德是欧洲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与临床研究方法和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他在发展他的理论体系之前先到巴黎跟随沙可学习,后又到南锡跟伯恩海姆学习,催眠术的两大学派对他都有影响,特别是沙可的学生让内对他启发很大。沙可的精神病因观是一种躯体病因观,而让内则倾向于精神或心理病因观。在法国,弗洛伊德的收获很大。他不仅学到了精神疾病心理治疗方法,而且全面了解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精神病学理论,特别是关于精神病的病因学理论。在病因学理论上,弗洛伊德倾向于心理病因观,他沿着心理病因观的道路继续前进,深入探讨,从而创立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开辟了人格心理学的临床研究传统。

(三)、其他来源

除了以上两个主要的根源外,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形成过程中还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将学习的课题引入人格心理学,促进了有关人格理论的发展。行为主义者强调研究的客观性、操作性,以及实验研究的方法,这有助于人格心理学方法的科学化。完形心理学反对心理的元素主义,强调整体与结构,把人格看成是一种动力的整体结构,提出了心理的场理论与拓扑学方法,对主观心理现象采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等等,对于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西方文化人类学特别美国文化人类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将社会文化的概念与田野研究方法引入人格心理学,扩大了人格心理学的视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种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都在逐渐成型、成系统,在这个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进行了大量的归纳总结、研究与教育工作。他于1924年在哈佛大学开设了美国最早的人格心理学课程“人格:它的心理学与社会的领域”。在1937年他的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正式出版,此书集前人人格心理学研究之大成,建立了人格心理学的基本框架,被认为是人格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从此,人格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迅速成长,不断充实,不仅在普通心理学中与心理过程心理学二分天下,而且在整个心理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人格心理学之父的阿尔波特曾宣称:“我们现在已经进人了人格的时代。”

(四)、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人格心理学形成之后,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时期,大致开一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这一阶段是人格心理学中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在8大主要人格理论体系中,除了古典精神分析之外,其他人格理论体系都产生于这个阶段。古典精神分析产生于人格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在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标志着古典精神分析的形成。在此之后,精神分析内部经过阿德勒、荣格等人的多次分裂,最终在30年代至40年代的美国,产生了以荷妮、沙利文和艾里克森等人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与此同时,以斯金纳、多拉德和米勒等人在巴甫洛夫和华生行为主义思想与研究的影响下,开创了人格心理学中的行为学习论。在此之后,罗特和班杜拉等人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学习论的人格理论体系。在30年代,阿尔波特提出了特质论思想。在40年代,卡特尔等人进一步发展了人格测量与因素分析技术,从而完善了人格的特质论体系。在50年代至60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创立了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体系。与此同时,凯利初步创立了认知主义的人格理论体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各种人格理论体系相互对立和界限分明的局面逐渐消失,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目前人格心理学家中自认为自己属于某一学派,如精神分析或人本主义的情况非常少见,多数人格心理学倾向于采用各家各派之所长,综合性地运用各种人格理论体系中的思想精华,对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或研究领域进行探讨。综合化不仅表现在理论上,而且表现在方法上,许多重要研究都综合性地运用各种主要的人格研究方法。例如,在研究儿童攻击性问题,同时采用临床观察和个案法、测验与相关研究法,以及实验方法。

在70年代由于女权运动的兴起和离婚率的上升,出现了许多有关人格性别差异的专题研究。在80年代,健康心理学的建立推动了人格与健康关系的专题研究。在90年代,大五人格因素的研究成为人格心理学中一个热门课题。

在研究专题化趋势的影响下,在人格理论上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所谓人格的小型理论是指那些专门解释某一特殊人格研究领域,诸如攻击性、幸福感、抑郁倾向和孤独倾向等问题的具体理论。过去的经典人格理论,如精神分析、行为学习论与人本主义等都是大型的人格理论体系,这些大型理论一般囊括了人格心理学中的主要理论问题。而现在多数人格心理学家并不热衷于建构这样的大型理论,而是在自己感兴趣的具体人格心理研究领域中建构小型理论。

二、人格心理学理论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是综合地描述完整的人,描述和解释人的个别差异,即构成个体彼此不同的种种表现方式。以完整的人作为研究目标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实际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因为完整的人有许多特性,我们往往只看到其中的某种或某些特性。哪些特性是主要的?哪些特性是次要的?如何进行综合?要正确地把握复杂的人格,做起来十分困难。心理学家们一直在寻求能够充分认识人格的有效途径。认识人格的途径便是人格的理论、研究和评鉴。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们对人的一些看法。但他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分歧很多,提出了各种陈述来描述和解释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等问题。在这些描述和解释中,人格理论必然要阐述某些现象之间的关系。所阐述的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也并不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有的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有的甚至完全缺乏事实依据。人格研究就是运用收集到的事实资料来分析有关现象,并采用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来决定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否确实存在。而人格评鉴也就是以一定的步骤来搜集有关个人资料的方法。因此,人格理论、人格研究和人格评鉴是密切联系的、三位一体的,是我们认识人格的途径。显然,理论如果没有研究,那必定流于臆测;而只做研究,不建立理论,或没有以一定的理论作指

导,那也只是无意义地收集资料,成了资料的堆积。

从弗洛伊德(Freud,1915)发表《潜意识》一文至今,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人格理论。人格心理学道德主要研究什么?人格理论中有哪些颇具争议的问题?如何评价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有哪些主要范型?

(一)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一是寻求描述和解释个别差异,即构成个体彼此不同的种种表现方式;二是综合众多影响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以便综合地描述完整的人。具体地说,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以及人格评鉴和人格研究六个方面。

1、人格结构

结构这个术语是从物理学、化学中借用来的。人格结构(personality structure)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个别差异的假设性概念。大多数人格理论家都认为人们在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上存在着稳定的个别差异。但他们解释这种个别差异所提出的人格结构的观点并不一致。一些人格理论家用特质(trait)或类型(type)来解释人们稳定的个别差异,而另一些人格理论家则用自我(self)或需要(need)来解释人们稳定的个别差异。但也有的心理学家如斯金纳则完全拒绝人格结构(如特质、类型、自我、需要等)的概念。在他看来,人格只不过是一些反应组合而成的行为模式。不过,这种观点现在在人格心理学中已经较少有人的注意。

人格结构的性质怎样?它由什么要素构成?人格结构是否包含诸种要素?诸要素是怎样组织的?是否有某些要素高于(或控制着)其他的要素?这些问题是人格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人格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人格理论家对人格结构的阐述,见解不一。人格的五因素模型是近年来为不少学者所推崇的一种人格结构理论。从该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格理论家是怎么理解和使用人格结构这一术语的。

2、人格动力

人是积极能动的主体,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是什么力量促使人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人格动力就是要解答这个问题的。所谓人格动力(personality dynamic)是指个体特征性行为的内在原因。一些人格理论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包括社会行为,都是由内在的本能冲动所驱动的;另一些人格理论家认为人格动力源于有机体的驱力降低(drive reduction);还有些人格理论家把人格动力归于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即个人对自己从事某种工作所具有的能力及对该工作可能达成的一种主观评价。早期的理论家曾推崇人格动力的驱力降低说(或驱力减降论)(drive-reduction theory),认为生理缺失(需要)促使有机体产生某种恢复体内平衡的紧张驱力,而驱力的降低则表示个体的需要获得了满足。后来,人们又发现,在生理需要获得满足之后,人们还有寻求刺激、追求好奇的需要。感觉剥夺的研究表明,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人是难以忍受的。对动物的研究也表明,猴子会解决复杂的问题而无需给予外部的奖赏;引入外部奖赏反而会降低其作业成绩。根据这些研究,怀特(White,1959)提出一个概念叫能力动机(competence motivation)。他认为能力动机是一种重要的人格动力。所谓能力动机是指个人能胜任某项工作的动机。此种观点称为能力动机理论(competence motivation theory)。有人可能会问:人格动力是用驱力降减理论还是用能力动

机理论来解释好呢?抑或是将这两种理论综合起来解释好呢?看来,这种提法是不恰当的,因为人类的行为动机是十分复杂多样的。除了上述提到的之外,还有哪些人格动力机制呢?人格动力是怎样形成的?其表现形式如何?这些问题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的第二个领域。

一些人格理论家用人格过程(personality process)来代替人格动力这一术语。其用意一是与弗洛伊德的动力心理学相区别,二是与人格结构相区别。人格过程是动态性的,而人格结构是稳定性的。不过,近年来,人格过程这个术语所包含的内容又扩大了,除了通常所说的动机外,有的心理学家还把智力、焦虑、攻击行为、利他行为、自觉控制力、性别角色化等都包含在内(Phares,1991)。因此,人格过程也是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3、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personality development)是指个体自出生至老年死亡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的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一些理论家认为人格是人生而具有的;另一些理论家认为人格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还有的理论家则认为人格是由婴幼儿时期的早期经验决定的。对人格发展的研究是与对人格结构、人格动力的研究相联系的。因为研究人格的发展必然要涉及从婴儿到成人人格结构、人格动力的变化。人格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的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有一种观点认为,遗传规定了人格特征发展变化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人格特征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例如对精神分裂症发病情况的研究表明,两人遗传基因越相似,其发病的可能性越大;文化背景与该病的外显症状有显著相关;就家庭因素而言,一些证据表明,生活在权威的母亲、被动的父亲以及家庭成员冲突不断、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家庭中的儿童容易患精神分裂症。对于人格发展,有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着重变量的研究,另一种是着重个人的研究。前者是在不同的时间测量同一变量或特征,比较跨时间的测量分数,以考察这一变量或特征的变化情况;后者是在不同的时间测量个体不同的行为特征,比较各种行为特征跨时间的测量分数,以考察这一个体人格剖析图(personality profile)的变化情况。人格是如何发展的?发展是否有阶段性?如果有阶段性那么经历哪些阶段?遗传和环境如何具体地交互作用从而产生各种人格特征?婴幼儿时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有何意义?等等,这些问题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的第三个研究领域。

4、人格适应

人格适应(personality adjustment)是指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人类能够通过对环境采取主动的改造而与其环境相适应。因此,人格适应与动植物对环境的被动顺应(adaptation)具有本质的区别。个人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心情愉快、情绪积极有助于形成健康人格;而不能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则表现为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适应障碍可能是暂时性的,也可能是持久性的。持久性的适应障碍属于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人格障碍表现形式不一,其显著特点是行为怪僻异常,对工作环境与人际关系均难适应,但又无明显的精神症状。人格障碍往往给周围的人们和患者自己带来痛苦和不幸。人格心理学家不仅研究适应良好的正常人格,而且研究适应不良的人格,研究心理疾病的形成并从事诊治工作。人们都希望过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与自己的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也都希望有一个适应良好的人格。那么,人格适应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有适应良好的人格?心理疾病是如何形成的?采用哪些方法来治疗心理疾病?等等,这些问题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的第四个研究领域。

5、人格评鉴和研究

人格心理学家究竟是从哪些方面来获取信息使他们能够对一个人的人格特征进行描述和解释的呢?这就需要用各种测量方法来搜集资料。人格评鉴(personality assessment)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自陈测验、投射测验、行为评鉴等。没有研究,就无法确定我们对某个人格课题的了解程度。大多数人格心理学家都主张探讨人格问题应进行实证研究,以摆脱描述和思辩的困境。但也有不少人格心理学家认为用实验法研究人格是不合适的,对人格的研

人格心理学笔记3之新精神分析学派

第二章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并非指完全个人的或个别差异的心理学。他所指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 (一)阿德勒的理论观点 阿德勒对人格方面的重要贡献:寻求优越、自卑与补偿、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父母在人格发展上的作用以及出生顺序的影响。 1. 寻求优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寻求优越的概念来说明人类的主要动机。寻求优越始于自卑,他认为每个人一出生就有着深刻的自卑感,该自卑感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在阿德勒看来,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建立一种优越感来克服生活中的障碍,克服自卑感。 一个人越自卑,寻求优越感的要求越强烈。阿德勒把商业成功看作是寻求优越感的表达。但过度自卑会产生自卑情结:他们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差的太多,以至于产生一种无助感,而不是驱使自己去建立优越感。过度自卑的儿童和成人会拒绝或远离挑战而不是去战胜他们。他还认为,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的人通过社会兴趣来表达对优越感的寻求;相反,自我调节差的人是通过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私行为和追求个人名誉来寻求优越感。 为了克服自卑,一个人会通过“追求卓越”来实现人生完美的发展目标。但是,也会出现病态反应—优越情结。优越情结是指力争上游过程中一味地要高人一等,以胜过别人为人生乐趣,待人倨傲、喜人奉承,时常以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优越情结与自卑情结实为一体的两面,均为病态。 2. 自卑与补偿 (1)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把性本能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而认为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动力。自卑感驱使人产生对优越的渴望。阿德勒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2自卑感起源于个人生活中所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障碍,不管是真实的障碍或想象的障碍。(补偿或超补偿就是直接指向于个人真实的或想象的自卑感) (3)对自卑感的补偿有两条基本途径: A. 觉知到自己的某种缺陷后,集中力量在缺陷处发展其功能。如体弱者通过持久的 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B. 承认自己的某种缺陷,发展自己的其他机能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例如,失明者 通过发展听觉或触觉来进行弥补。 (4)阿德勒认为,个人的自卑感起源于婴幼儿时期的无力、无能和无知。婴幼儿完全依赖成人才能生存,所以生命之初就有自卑感。有了自卑感,人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不断地补偿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一方面感到自卑,一方面又有优越目标的引导,这种一推一拉的过程持续不止,这就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 (5)自卑感一方面是积极的驱动力,同时也可能导致精神疾病。沉重的自卑感可能使人产生无助感,束手无策,心灰意懒,甚至导致万念俱灰、万事皆休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自卑感便成了阻碍个人积极成长的障碍力量和破坏力量,阿德勒称这种情况为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指个体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差得太多,以至于产生一种无助感,而不是驱使自己去建立优越感。[情结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包括观念的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缠绕在一起,

人格心理学重点讲解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格心理学的特点及其研究主题 一、人格心理学的特点 从理性上考察这门课程: ①研究内容侧重:心理差异 ②研究策略强调:整体性 ③研究特征注重:内部稳定性 二、人格主题 ①人性哲学②人格结构③人格动力 ④人格成因⑤人格发展⑥人格测量 三、人格理论研究“范型” 范型: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多数科学家共同接受的理论和方法。 1、古典精神分析 2、新精神分析 3、特质伦每个流派侧重某一个或几个主题 4、行为主义学习论 5、人本主义 6、认知主义 四、人格理论研究的几大范型的优缺点 1、经典精神分析 优点: (1)为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做了过渡 (2)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3)促进了家庭心理咨询和儿童教育的发展 缺点: (1)人格动力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2)整个人格理论不太系统 (3)有些理论假设有待一步考证 (4)社会环境仅局限于家庭环境 2、新精神分析 优点: (1)把潜意识理论的开拓性研究推向了新的里程碑 (2)扩展了新的理论领域,加强了相关学科的联系 (3)丰富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内涵,发展了精神病学中心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缺点: (1)没有脱离精神分析的理论主体 (2)对未来社会的乌托邦式构想 (3)理论仍具有神秘色彩 3、行为主义学派 优点: (1)行为主义奠定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2)行为治疗的实用性 (3)行为主义研究领域的广泛性 (4)行为主义理论简洁、明了

缺点: (1)错误地将人类等同于动物 (2)行为评估信度、效度的质疑 (3)行为主义对人格的描述过于窄化 (4)忽视人格的稳定性 4、人本主义学派 优点: (1)关注积极方面 (2)应用广泛:①对心理治疗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②在管理和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缺点: (1)概念模糊,缺少实证的研究 (2)过分强调人的天赋潜能,忽视了社会与教育的力量 5、人格特质理论 优点: (1)注重研究的实证性 (2)提出了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3)促进了人格测评工具的产生 缺点: (1)缺乏对特质概念的理论探讨 (2)缺乏统一的特质理论框架 6、认知学派 优点: (1)将实验研究技术带入人格研究 (2)将人格与认知问题有机结合 缺点: (1)人格研究的去人格化倾向 (2)认知理论范式缺乏系统性 第二节人格的界定及特征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特征 1、整体性(统合性) 2、稳定性 3、功能性 4、独特性 第三节人格理论的向度 一、了解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向度 (一)自由论——决定论:这一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对人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由其个人意愿自由控制,还是由不为个人意愿所控制的因素来决定? (二)理性——非理性:这一维度说明人的理性思维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三)整体论——分析论:这一维度划分了心理研究是对人进行整体研究还是分析研究

许燕《人格心理学》(课后习题 第1编 人格心理学导论)【圣才出品】

第1编人格心理学导论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与其他心理学科有哪些区别? 答: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其他领域相比,在研究内容、研究策略和研究特征等方面特点突出。 (1)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人的心理差异 ①人格心理学并不以研究人类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而是关注共同心理现象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 ②人格心理学家们从差异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不同人的心理差异现象,探讨人格差异现象的机制与规律。 ③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不是认知过程,而是认知风格。 (2)在研究策略上强调人格的整体统合性 从心理学研究取向来看,研究风格可分为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取向是以注重细节的分析性研究为主导的方法论,宏观研究取向是以注重整体的综合性研究为主导的方法论。 宏观研究策略是人格心理学所倡导的主导研究策略,遵循的是从上至下的研究思路,由人格理论出发,获得实证研究的支持;从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上也能看出这一特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流程是:人性哲学一人格理论一咨询理论一咨询与治疗技术。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强调整体与部分的结合,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人来研究,以大的、功能性的结构单位来实现心理各成分的联结与整合,特别是以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单位来作为研究单位,以说明人的复杂心理特征;为配合研究真实情境中的真实反应,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主观分析与自然情景中的方法。

(3)在研究特征上注重人的内部稳定性 ①关注重点在稳定的人格特征上,而不是对外部刺激的一时反应。 ②重视内部稳定成分以及这些成分是如何导致对同一刺激产生不同反应的。 ③认为仅从外部环境因素来解释人的复杂行为是不够的,还要寻找内部稳定的机制来解释人的全部行为,才能更恰当、准确。 ④人格是个体内部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成分,它是在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由客观现实逐渐“内化”而成的。 2.简要论述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科学体系。 答: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有其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包含了理论、研究与应用三个方面。 (1)人格研究模式 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中,依据研究内容的特点差异,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即人格的一般模式和人格的差异模式。 ①人格的一般模式 人格的一般模式主要研究的是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和人格的一般性规律。如,人性哲学、人格界定、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成因、人格改变、人格测量等一般性理论问题和相应的规律性探讨。 ②人格的差异模式 人格的差异模式主要是描述、解释、测量和预测人们的个体心理差异。例如,人格心理学通过人格类型、人格维度、人格特质、人格风格等描述来确定人们心理差异的表现特征与规律。

考研人格心理学-笔记(许燕版)-TangDi

人格心理学 1人格的含义 1-1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1-1-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1-1-2性格和人格相互联系又区别,性格是个人的品行与其有道德评价含义的心理品质,是人格的下位概念,强调人社会层面和价值观的成分较多。 1-1-3詹姆斯对人格的层次性定义认为自我是内在的人格,第一层次是物质的自我,第二层次是社会的自我,第三层次是精神的自我、第四层次是纯粹的自我。 1-1-4阿尔伯特在《人格》中收集了50条人格定义分为集合式定义、整合和完形式定义、层次性定义、适应性定义、个别性定义、代表性定义六种。 1-2人格的基本性质: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社会性、共同性。 1-2-1人类文化学者把同一文化所陶冶出来的共同人格特征成为群体人格或众数人格。在人格的独特性与共同性中,人格心理学家更注重的是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稳定性反应在人格的形成方面、表现方面、特征方面。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教育目的就在于提高健康人格的功能性,使人的生活中获得积极的行为结果。 2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 2-1精神分析流派 2-1-1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人性观:具有独到且略显偏执的特点:第一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第二弗洛伊德将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能量是遵循了守恒的原则;第三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受潜意识本能的支配,而本能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人格界定:没有对人格进行明确的界定,他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体。潜意识是某些被排斥于意识之下的心理内容和过程。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决定人的大部分行为,在早期,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潜意识。 人格结构: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间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地形学模型将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部分。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应,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前意识指没有浮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潜意识也称为无意识,代表的是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部分,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的中心概念。结构模型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本我是原始的潜意识的本能,是基本的驱力源,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从本我分化而来,是人格中有组织合理的现实的取向系统,遵循现实原则。超我从自我中分化而来、道德化了的自我,有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遵循道德原则。 人格动力:弗洛伊德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潜意识的本能的支配。他将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前者代表心理活动的性欲成分后者代表破坏成分。与生的本能相联系的一切能量成为力比多。 人格发展: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主要是性本能的发展,他的理论是被称为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人格的发展过程是性心理的发展过程,身体快感作为五阶段划分的指标,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期。 研究主题:①梦心理学,梦改装欲望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四种:凝缩,置换,象征,润饰。 ②焦虑:焦虑的唯一功能是向自我发出危险信号,三种焦虑: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道德焦虑,对应的根源是现实本我和超我。③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个体无意识地采用的非理性的、歪曲现实的应付焦虑、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方式,是自我的机能。首次系统的整合防御机制的心理学家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概括防御机制有五个重要特征:1)具有控制冲突及情感的作用。2)在潜意识层面进行。3)在各种机制之间互有差别。4)尽管防御通常带有精神病状的特点,但它是可逆的。5)既是适应性的也是病理性的。

人格心理学必考点

人格心理学整理的东西 一、 概念解释 1、人格: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2、集体无意识:是由荣格提出的。指在个体生命的开始,每一个民族的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的原始意念的思想,它是在种族进化和人类历史发展中所积累的心理上的沉淀物,由遗传的神经模式决定。 3、社会兴趣:是由阿德勒提出的。指人类和谐生活、相互友好的先天潜源。 4、特质:由奥尔波特提出的。是一种动机心理结构,一种先前倾向,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 5、机能自主:由奥尔波特提出的。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 7、自我强化(自我调整):是由班杜拉提出的。指个体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和对外界环境强化的预期进行自我称赞或自我责备,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即:自定标准奖惩自己。) 8、强化:是指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 9、替代强化:观察榜样(别人的行为)受到的强化,并非亲身经历的强化。 10、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11、自我实现:是由马斯洛提出的。就是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对自身内在本性的更充分地把握和认可,是朝向个人自身统一,完整和协调的一种倾向。 12、自我:在罗杰斯看来,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是现象场中与个体自身密切相关的部分。 13、自我实现趋势:个体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存成长和促进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14、机能评估过程:个体根据是否能够维持和提高自身来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评估的过程。 人格: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是心理学家用来界定自己从事研究的某一个范围,反映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人格系统所作的描述。 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密切联系,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组织。 人格的稳定性:指人格特质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它并不排斥可变性。人格的变化体现在表现方式变化而

01第一章 导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2020年九月整理).doc

第一章导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第一节人格 一、人格的概念 (一)人格的词源分析 (二)、人格的非心理学定义 (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1、西方学者的定义 2、中国学者的定义 3、工具书的定义 4、人格定义的方法论差异 5、人格界定的文化差异 (四)、人格的综合规定性 (五)、人格的意义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 (一)、人格的基本特征 1、人格的社会性 2、人格的整体性 3、人格的稳定性 4、人格的独特性 5、人格的可塑性 6、人格的倾向性 7、人格的层次性 (二)、人格特征间的关系性 1、人格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的关系 2、人格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3、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4、人格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关系 5、人格的“他控性”和“自控性”的关系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 一、人格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一)、心理测量运动 (二)、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 (三)、其他来源 (四)、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二、人格心理学理论 (一)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人格结构 2、人格动力

3、人格发展 4、人格适应 5、人格评鉴和研究 (二)、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中的争议问题 1、如何看待人性 2、行为由内部决定还是由外部决定 3、人格的整体性和自我概念 4、如何看待潜意识 5、时间对行为的影响 (三)、人格心理学理论的价值 (四)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范型 1、精神分析论范型 2、特质论范型 3、学习论范型 4、人本主义范型 第一节人格 一、人格的概念 (一)人格的词源分析 我国古代汉语中没有“人格”一词,但有“人性”、“人品”、“品格”等词 中文的“人格”这一术语是现代从日文中引入的;而日文的“人格”一词则是对英文“personality”一词的意译。 “人格”一词的英文表达是“Personality”,它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其原意是指“假面具”(Mask),相传此意始于古罗马一个演员为了掩饰他不幸伤残的左眼而在戏剧演出中开始使用面具,尔后,罗马的其他演员也广泛使用面具表演。从此,面具成为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特殊道具,也相应地代表着戏中角色的特定身份。这种面具类似于中国的京剧脸谱,每一个都对应于一个特殊的性格角色。当时的一些注重人的心理研究的学者,对人的个体身心及相关行为表现的观察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发现,每个人稳定的行为表现及一定特质的模式显露具有相关的倾向性和特定性,它往往反映某一类人由表及里、身与心一致性的真实品格——正像戏台上不同类型角色所佩戴的面具一样,向观众显露着这个角色—部分的自我本质。于是,“面具”一词被喻义,并被借用而成为“人格”。把面具转义为人格,等于把人格视作人的社会自我,这样定义隐含着这样的意思:由于种种原因,人在社会行为之外还掩饰着某些个体特点。 公元前一世纪,在古罗马政论家西塞罗的著作中最早出现人格的引申意义,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一个人给他人的印象;(2)人的社会身份或角色;(3)特指有优异品质的人;(4)人的尊严和声望。第一个意义至今还在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面具”这一概念中保留着;第二个意义在德语中还使用着;第三个意义对以后各种心理学的定义有着积极作

郑雪--人格心理学 读书笔记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 人格--简单的说,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个体差异。(至今学术界对这个概念的内涵还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其意指面具、脸谱。 人格的现代定义: 1、罗列式---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有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2、整合的或完形的 3、层次性定义 4、适应性,受达尔文影响 5、区别性 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本书的人格定义: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一个个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着一定组织和层次结构的模式,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多侧面、多层次与多因素的统一体。 2、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是人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 3、相对稳定的,在时间上的前后一贯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同时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4、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八个主要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 1、古典精神分析 2、新精神分析 3、特质论 4、行为学习论 5、交互作用论 6、生物学论 7、人本主义 8、认知论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6 心理学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 1937年,奥尔波特发表《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第三节、人格心理学理论--26 1、人格的前科学理论 前科学理论--日常生活经验,非正式、系统理论。 科学理论--有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要求客观性、逻辑性、系统性等。 5、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 精准性、可检验性、概括能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有用性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

选择、填空、名词解释 ★威特金的心理分化表现为 1.自我与非我的分化 2.心理机能的分裂 3.神经生理分化 自我—非我的分裂可以通过两种技能即认知改组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的测量来确定。 心理机能分裂的程度可以通过对冲动有组织的控制和特殊化的防卫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基本假设: “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 11个推论 1.建构推论:一个人通过对事物的反复建构来预测未来事件。 2.个体推论:人们在建构事件时的方式各不相同。 3.组织推论:每个人在预测事件时都会自然形成一种包括结构顺序关系的建构体系。 4.两分推论:一个人的建构体系包含种种两分结构的构念。 5.选择推论:每个人在通过自己的建构体系对某事物作出预期时,他都会在两分结构 中做出选择。 6.范围推论:一个结构只能对有限范围的事件做出预测。 7.经验推论: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建构与他个人的学习经验有关。 8.调整推论:个人构念系统的变化与调整要受到构念渗透度的制约。(是否可容纳新) 9.片断推论:个人构念系统中存在彼此分离、不一致的亚层次构念。 10.共同性推论:建构经验方式的共同性可以导致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相似性。 11.社会性推论:个体在建构自己的构念时,会在社会交往中扮演了他人的角色,以便 更好地理解对方、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控制点理论由罗特提出 ★EAS气质模型划分了三个气质维度: 1.情绪性 2.活动性 3.交际性 ★班杜拉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动机过程。 ★阿尔波特认为有3种类型的特质: 1.根本特质——在顶层

人格心理学导论第一章讲义解读

人格心理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psychology 柴民权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第一章什么是人格 1. 人格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 人格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是基础性学科,这种基础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1理论基础性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资源,如心理咨询、人力资源、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例如:人格心理学理论与心理咨询中的人格障碍理论 又如:人格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内向—外向性理论研究,为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部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1.2 实践基础性 人格心理学实践的基础性表现在: (1)是诸多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的基础,对人性的假设和人格的理论决定了这些心理咨询和治疗如何看待患者,使用何种方法治疗患者。 如:精神分析流派往往将心理看做是无意识冲动和自我的约束之间的战场,心理障碍的原因是我们压抑无意识导致的心理资源耗竭和错误的防御机制,因此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治疗往往强调释放无意识冲动,解放心理资源,所用方法也围绕如何探明无意识冲动的内容 (2)在教育、组织管理、传播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实践价值 (3)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帮助我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 1.3 人格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人格心理学的专业期刊JPSP等,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等国内著名心理学期刊中也有大量的人格心理学研究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分会是美国心理学会(APA)的主要分会之一 2. 人格心理学的定义和内容 2.1 人格是什么? 人格(personality)由拉丁文persona引申而来 Persona是古希腊演员所带的面具,面具(mark)反映的是不同的戏剧角色,以及不同角色所具有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沿用了人格的原始概念,其中包含着两层内涵:(1)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表现的种种言行,即外在的人格品质;(2)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内隐人格成分,即人格的内在特征 人格: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它包括两部分内容: 1. 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指的是个体差异。人格是稳定的,我们可以跨时间,跨情境地来审查这些稳定行为方式。只要人格存在,而且行为不仅是对我们所处情境的反应的话,我们就预期,在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有某种稳定性。 2. 内部过程。他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样行为、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2.2 人格心理学关注什么? (1)人性论:善vs 恶 (2)人格结构: 人格是一种稳定的特质,存在一些基本单元,构成了人格的结构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人格结构说,例如三因素说、五因素说、16因素说等 (3)人格动力 即人格的内在驱动特征,是行为的动力来源,不同的人格理论家试图说明什么在驱动和影响行为,如何影响并如何表现在行为中,如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或驱力,罗杰斯认为是自我实现的天然趋向,而传统行为主义认为是环境刺激(4)人格发展与变化 主要研究人格发展的历程和发展机制的问题,以及人格发展阶段如何划分、人格量变与质变的特点、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优发展期等。我们在不同的人格理论流派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如弗洛伊德的五阶段论、埃里克森的期阶段论等 (5)人格成因 指人格形成中的影响因素问题。这一领域主要关注哪些因素影响人格形成和

心理学笔记第三章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195页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基础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 1、包含三个方面: 1)心理的种系发展: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动物心理开始的标志。 2)心理的种族发展 3)个体心理发展:个体人类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2、心理发展的性质: 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方向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3、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质的规定性,是本质特征。 4、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第2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层层递进的关联,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发展心理学大多采用横向研究设计 3、纵向研究设计师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称纵向跟踪研究。 4、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跨文化比较研究、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法的整合、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第3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200页 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

2、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环境决定论。华生是观点代表人物 3、二因素论观点是:心理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4、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的理论被称为是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班杜拉(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 5、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维果茨基 6、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代表:维果茨基,他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1)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 2)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3)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a.最近发展区 b.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c.学习和指导的 最佳期限 以个体的发展成熟为前提 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 条件 7、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观点203页 1)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2)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 构学说 图式(认知结构)、同化、顺应、平衡3)心理起源于动作,是主题的主动发展趋向 4)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 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205页 1、皮亚杰把认知(智慧)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

2018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

2018年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1.人格的定义(P5) 人的稳定而独特的行为模式及其内在动力组织的统一体 2.人格的基本特性(P5) 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 3.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P7) 种属共有、群属共有、个属特有 4.人格研究的三种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P20-30) 个案法评价:优势 生态效度高 深入性强 独特性好 ;劣势 代表性弱 专业性强 主观性明显 相关法评价:优势 代表性强 效率高 提出假设主要方法 ;劣势 不能得出因果关系 很难消除社会称许性 牺牲独特性 实验法评价:优势 能够得出因果关系结论 较好实现对变量的控制 ;劣势 生态效度弱 成本高 专业性强 5.人格投射测验(P33-35) 概念:让人对模糊不清的刺激信息进行自由反应,以评估其人格的方法。 类型:罗夏墨迹、主题统觉、画画测验等。 优势:反应的真实性高;操作简单。 劣势:解释困难;主观性太强。 6.测评的评价:信度、效度(P38) 信度:测验的可靠性(稳定性) 效度:测验的准确性(目标性) 7.Allport的人格结构理论(P44-45) 统我-特质-态度-习惯-反射 反射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随机反应;习惯是对具体刺激的特定反应;态度是诸多习惯引起的情感倾向;特质乃是人格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单位,当一个人具有某种特质时,他的思想和行为会具有经常朝某个方向反应的倾向;统我:是人格中趋于内在统一的所有方面,包括个体内部对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提升的所有方面,是客观存在的“我”的所有方面。 8.Catell对特质的区分: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P51) 表面特质: 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个体相对外显的特质 彼此之间并没有相互的关系 根源特质:内在的、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 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 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 9.Catell的根源特质确定方法:因素分析(P53) 10.Eysenck的大三人格模型(P56) 外向性(extraversion)反映的是人的活动性指向和强度 神经质(neuroticism)反映了人情绪的稳定性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 述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 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 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

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 “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 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 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 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 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拥抱自由。 与弗洛伊德对宗教的强烈批评不同,荣格用上帝的原始意象概念解释人类对宗教的需要,并认为现代心理治疗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而弗洛姆认为对宗教的需要产生于逃避自由的需求。 新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纠正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并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对后来的人格研究方法有重要影响。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 (第16章 人 格)【圣才出品】

第16章人格 一、概念题 1.人格 答: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一个人的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的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它赋予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模式,这种知、情、意、行的复杂组织是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包含着一个受过去影响以及对现在和将来的建构。人格的基本特性包括:①人格的整体性,一个现实的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组织;②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和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③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④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个人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体,显示出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独特模式。这种独特模式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同时又影响着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2.气质 答:气质(temperament)是指个人在生活早期就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差异,即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四体液学说”,认为气质取决于人体内的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的混合比例,并以何种体液占优势而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实验探讨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的三个特性: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认为有四种典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活泼的、安静的、不可抑制的、弱的,分别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四种气质类型即四种典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行为表现。除这四种典

型的类型外,还有许多中间类型。 3.性格 答:性格(character)是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人社会行为的特征,主要包含:性格的意志特征,如目的性、主动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等;个人对社会、对集体、以他人的态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善交际、孤僻、正义感、正直、诚实、狡诈、虚伪、同情心等;个人对自己的态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自信、自强、自尊、自负、自卑等;个人对待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中所表现来的性格特征,如勤奋、懒惰、认真细致、马虎、粗心大意、首创精神、诚实、墨守成规、勤俭节约、挥霍浪费等。性格特性取决于特定的文化模式和社会环境。 4.自我 答:译自西方心理学中的两个术语:self,ego。二者涵义不同。①self,指一个独特、持久的同一身份的我。个体意识到的自身存在的实体。包括意识到“我”的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各种特征,以及“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各种特征的总和。亦即作为被认识对象的“我”。可追溯至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经验的我”。詹姆斯认为,“经验的我”包括四部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和纯自我。作为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根据自我意识的形式,可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还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②ego,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中指人格结构的管理和执行部分。亦即行为主宰者的“我”。在本我(i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受超我的观察、评判和监督,若违背超我,便会受到惩罚,产生自卑感或罪恶感。其功能是保持个体心理的完整性。协调人格结构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机体与环境的关系。贯穿于心理地域的三个水平—潜意识、前意识和

人格心理学精品笔记

本人格心理学分为六大章节,分别是: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精神分析范型(上) 第三章精神分析范型(下) 第四章人格特质范型 第五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第六章现象学范型 【部分内容展示】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它研究现实的人,探求、描述和揭示个人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社会中的个人作整体性解释。人格心理学所探讨的问题十分令人神往;诸如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还是非善非恶的?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还是有某种控制不了的原因所决定的;人的性格是一层不变的,还是可以改变的?人的行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以及什么是健康人格、怎样测量人格、怎样改变异常行为等等。这些问题不断地吸引学者们不倦的探索,其研究成果也已不断地广泛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第一章导论 本章主要问题: 1.什么是人格? 2.人格有什么特性? 3.遗传和环境如何影响人格的发展? 4.什么是人格理论? 5.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的领域、方法是什么? 第一节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一、人格的定义 活动导入 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研究取向,对人格有不同的定义。有人把人格看成是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有的看成一种控制行为的内部机制,也有的看成是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奥尔波特(1937)曾考察过五十个人格定义。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学者们一致公认的人格定义。以下是国内外一些专家的定义。

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成,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Eysenck,1970) 能加以测量的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维度的总和。(Byrne,1974) 代表个人或人们的一般特征,说明对情境的反映何以是持久的模式。(Pervin,1980)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Mischel,1986) 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陈仲庚,1986)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黄希庭,1999) 二、人格的特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人身上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联系的。人的行为不是某个部分作用的结果,而总是与其它部分紧密联系,协调一致活动的结果。各部分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由自我(self)进行协调和监控。最常见的精神病(schizophrenia)的就是精神内部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的结果。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即从时间上看,一个人的人格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在其幼儿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有相当的一致性;从空间上看,一个人不管在家里、在学校,还是在公共场所,其人格也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因此,我们描述一个人的人格时,总是指他经常、一贯的表现,而不是偶然、间或的表现。如某人具有处世谨慎的人格特征,说明他一贯循规蹈矩,持事稳重。而偶尔他表现出的冒失,轻率,则不是他的人格特征。人格的稳定性使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儿童时期的人格特征推测其成人时的人格特征。 另一方面,人格稳定性并不排斥其发展和变化。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一层不变,而是指较为持久的一再出现的定性的特征。人格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人格特征随年龄的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二是对个人由决定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如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重大改变、丧失配偶、迁居异地等往往会使一个人的人格发生较大的甚至彻底的改变。三是意志坚强的人通过自我教育也可能塑造自己的人格,使其向理想的方面发展。不过人格

人格心理学重点

一、选择填空 1、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2、人格心理学产生的来源最主要有两个:一是心理测量运动,二是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 3、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标志着古典精神分析的形成。 4、弗洛伊德提出的几种防御机制:压抑、否认、投射作用、合理化作用、移置、反向作用、认同作用、固着作用、升华作用、退化作用。(KP84) 5、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动欲区:口腔)、肛门期(动欲区:肛门)、性蕾期(动欲区:生殖器)、潜伏期(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的活动)、生殖期(动欲区:生殖器) 6、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两种方式:符号化、梦的制作)、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幽默。 7、1911年,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8、阿德勒人格动力概念: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 9、1939年,哈特曼发表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着自我心理学正式成立。 10、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 主动对内疚(3~6岁) 勤奋对自卑(6~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5岁)繁殖对停滞(25~65岁)(KP116-118) 11、霍妮提出了神经症的双重衡量标准:文化标准和心理标准。 12、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分成两个部分: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 13、卡特尔把动力特质分为三种:能、外能(包括态度和情操)和辅助。 14、默里创立了研究无意识心理过程的著名方法,即“主题统觉测验”。 15、荣格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与整体性。三个不同层次人格结构: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16、荣格根据两种态度或倾向性,把人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提出四种心理功能: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17、艾森克认为存在着三个基本的人格类型或人格维度:外倾性(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三个基本维度的生物学基础:内外倾(皮层唤醒水平)、神经质(边缘系统)、精神质(男性生物特性,特别是雄性激素分泌) 18、斯金纳将强化按间隔时间和频率特征分为两大类: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19、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学习的发生离不开四个要素,它们是: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 20、学习就是在各种习惯族系等级系统中,反应等级不断重新组合的过程。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原有反应等级不能解决当前问题的情况叫做学习困境(学习的前提/基础)。 22、冲突的种类:接近—接近冲突(指两个目标具有同等的诱惑力,都是诱发接近趋向的目 标时所发生的冲突) 回避—回避冲突(指一个人必须在两个否定目标中选择其一,即同时面对 两个目标都只能诱发回避趋向时所发生的冲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

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