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

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

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
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

语言学考研术语-名词解释

1.赵元任

赵元任,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赵元任是“中国语言学之父”。他将科学运用于语言学研究的结果:用自然科学中的基本概念说明语言问题;用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记录和分析语音;把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引入语言学;引入科学的描述事物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程序等等。赵元任成功了,中国的传统语言学在他和同时代的一批优秀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逐步而又缓慢地走向了现代化。

2.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是受到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影响而出现的世界三个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以1931年哥本哈根语言学会的成立为标志,主要创始人和理论家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语言学教授L.叶尔姆斯列夫。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叫做“语符学”。

叶尔姆斯列夫认为,语言的内在结构是各级要素共同构成的关系网络。为了确定语言的基本要素,他把语言成分分为“内容”和“表达”两个平面。这两个平面又各分为“形式”和“实质”两层,“形式”是结构关系,“实质”是体现形式的语言的实体(一方面是声音,另一方面是意义)。另一方面,叶尔姆斯列夫在语言中区分“序列”和“系统”。“序列”是词、短语、句子等形式结构。符号的序列包括内容平面和表达平面,两者都由系统中的要素构成。

3.描写语言学

描写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20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面向语言材料、注重语言结构的形式描写而著称。它的主要特点如下:注重口语的描写和共时的研究;注重形式的分析,回避意义问题;在结构分析中主要运用分布和替换的方法,以便从一堆语言素材中切分出独立的单位并加以分类;对句法结构进行层次分析;建立语素音位这个新的单位,这是在语法和语音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新的单位;强调验证。

4.语言学

语言学是以语言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通过考察语言及其应用的现象,来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5.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一门学科。事实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

6.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是从理论上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结构的语言学,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一门学科。事实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指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广义上有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多种分支学科。

7.发音语言学,声学语言学

研究发音语音学的语言学家希望能翔实记载人类发出语音的过程,以了解发音孔道中各个器官(称为发音器官,包括舌头、嘴唇、牙齿、下颚、硬腭、软腭)是如何协调运作以发出某个语音。声学语言学研究和描述携带口耳之间言语声波的声学特性、韵律和嗓音音质,不但与发音语音学和语音感知直接有关,而且对信号处理和语音技术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8.翻译单位

所谓翻译单位,根据前苏联翻译理论家胡达罗夫的定义,是指在译文中能够找到对应物的原文单位,但它的组成部分单独地在译文中并没有对应物。换言之,翻译单位就是原语在译语中具备对应物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9.外语言语能力

外语言语能力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运用外语顺利地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心理条件。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10.言语行为

使用语言符号进行交际以传达意义或意图并获得一定效果的行为,称为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语句有两层意义:命题意义和施为意义。前者是语句字面上的意义,是对客观事物的表述;后者指语句在受话者方面产生的效果,即发话人通过言语手段,做出了诸如陈述、警告、命令等等的行为。

11.言语

言语是指说话和所说的话。它是个体在活动中运用语言和表达意识活动的过程。

12.语言能力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分为潜在的语言能力和现实的语言能力。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恰恰人类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并使两者相互结合。这样,人类就具备了潜在的语言能力,这是先天具备的,至于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是后天的。人类会语言取决于人所生活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对潜在的语言能力变成现实的语言能力或者维持语言能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实的语言能力表现在听、说、读、写、译以及运用能力,良好的现实语言能力表现在能造出合乎语法规范的正确句子,而且能依据时机、场合和对象来使用这些句子。

13.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

14.语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它是人类区别于所有其他高级动物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人类通过有限的语音组合、语素结构和语法规则来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15.“小学”

“小学”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16.象似性

所谓象似性,是说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也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

17.多余度(冗余度)

多余度(冗余度)是指超出所需最小量的信息量的大小。语言符号的冗余性特点保证了语言在传播通道发生障碍(如字迹模糊、声音嘈杂、吐字不清)时,信息能够继续传递。而且,一定的冗余度还能为暂时遇到理解障碍的受众提供线索,同时还能为检验信息接收效果提供参照系。

18.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是指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

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

19.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语言结构二层性是指语言结构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构成的分层装置。音位层是底层,符号层是上层。这两层的核心实际是以少驭多,以较少的单位组成上一层较多的单位,比如语言结构上层的三个层级在数量上是依次成倍扩大。例如英语,音位层只有26个,但它们可以组成数十万条词,词又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

20.语言的层级装置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音位经组合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语言系统的层级结构可以图示为:音位→语素→词→句子。

21.聚合关系

在语言符号的链条的某个位置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22.符号

符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比如语言就是一种符号,由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构成。

23.线条性

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被我们使用时,只能一个接着一个依次出现,按照时间的顺序绵延伸展,而不能在空间上铺展开。

24.强制性

强制性是指语言符号音与义的结合一旦确定下来,就是约定俗成的,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这种约定,个人不得随便更改。比如我们约定俗成用“shū”这个语音形式来表示“一种纸质的阅读工具”,就不能再用“zhū”来表示这一意义,否则就会造成语言的混乱。

25.音位

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6.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发音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它包括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如:普通话/a/音位的变体分别为[a]、[ɑ]、[A]、[?]。

27.舌根音

舌根音是声母的发音部位的分类之一,它是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做“舌面后音”,例如ɡ、k、h。

28.条件变体

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它们之间不能同时出现,不能互相替换。

29.非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是指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

30.音节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每发一个音节时,发音器官的肌肉,特别是喉部的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下。

31.清音

清音是辅音中的发音特点。辅音的发音体是阻碍气流的发音部位,但有时声带也参与发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不颤动的叫清辅音。

32.基音和陪音

每个乐音都是由若干个不同频率的纯音组成。频率最低的叫基音,其他的叫陪音;陪音的频率都是基音的整数倍。

33.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是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的。国际音标符合“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

34.区别特征

区别特征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具有社会性特征。35.音素和音位

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某一语音中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36.同化和异化

同化就是一个音位影响另外一个音位,使它变成跟自己相同或相近的音位。

异化就是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位组合在一起,其中一个音位变成为不相同或不相似的音位。

37.复元音

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38.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单位,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39.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是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临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40.音质音位

音质音位是指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来分析的音位。包括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

41.互补关系

互补关系是指几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出现的环境各有分工,相互补充,彼此处于互补关系中。

42.对立

对立关系是指两个或几个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语音和意义上的差别,即改变了原来音节所表示的意义,那么这里互相替换的几个音素,就是对立关系。

43.音素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语音学上的最小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44.尖音

尖音: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叫做尖音。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里尖音已经完全消失。比如:“消息”,古代的尖音发音是siaosi,小辣椒发成siaolaziao。

45.体

体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方式。不同语言的体的范畴表现各不一样。例如英语动词有普通

体、进行体和完成体。

46.变换

变换是语法格式的有规则的变化,变换的手段有增添、删除、移位、替换等。

47.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是指与语法有关的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和句子是不同结构层面上的语法结构单位。48.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指对句法结构组合形式进行层次性的分析,把句子的各个部分不断地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切分为止。

49.语义场

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或聚合体,或者说语义场是指若干具有共同的类似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体。

50.主题和述题

主题和述题是句子的语用结构。主题是说明的对象,一般是已知信息;述题是对于主题进行说明的部分,一般是未知信息。在句子中一般情况下是主题在前,述题在后。

51.构词法

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语言学家们把专门研究词形变化和规则的学问称为词形学,通常简称为构词法。

52.句子成分

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现代汉语一般的句子成分由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54.黏着语

黏着语是语言的语法类型之一,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日语、土耳其语是典型的黏着语。它的特点有三个:一是没有内部曲折,有丰富的词形变化。二是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一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三是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

55.派生词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的构成的词。

56.语法词和词汇词

词汇词指的是根据词的同一性原则经过抽象、概括归纳划分出来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音义结合体。语法词指的是词汇词在一定语法框架中词性的实现,这种实现了词类可能性的词才是语法词。

例如“代表”是一个词汇词,它的名词、动词的词性是隐含着的,尚未实现的。只有当“代表”在具体的语法框架中实现了词类归属的可能性,成为名词(他是我们的代表)、动词(他的话代表了我们教师的心声),这时的名词“代表”、动词“代表”才为语法词。57.形态学

形态学,又称“词汇形态学”或“词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包括曲折变化和构词法两个部分。由于词具有语音特征、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形态学处于音位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的结合部位,所以形态学是每个语言学家都要关注的一门学科。58.递归性

同样的语法规则可以层层套叠,同一条结构规则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这就是语法结构规则的递归性。

59.语法

语法又称文法。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现象,即语言的结构规律。可以分成词法和句法,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句组合成句群的规则。它具有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三个特点。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语法学包括词法学和句法学两部分。

60.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汇意义之外的意义。语法意义不能单独存在,它和词的词汇意义处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一般认为虚词只有语法意义,故在句中不能单用,而与具有词汇意义的实词连用。语法意义不能离开词,不能离开词的词汇意义,因为语法意义大部分是从词汇意义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词汇意义是语法意义的基础。

61.普遍特征

普遍特征是语言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语音、词义、语法所有的共同特点。

62.形态

形态是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许多语法范畴主要是通过形态体现出来的。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形态是划分词类的重要依据,功能上往往具有相同的特点,形成一个聚合体,可以划分为一个类别,这些就是一般所说的划分词类的形态原则。形态最终要服从功能要求,形态原则和功能原则是基本一致的。如果某个形态与功能矛盾,应以功能来决定类别,形态变化有附加词尾、内部曲折、异根等主要形式。

63.句法同义

几种不同的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叫句法同义。

64.语言的共性

语言的共性是指语言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语音、词义、语法所具有的共性特点。65.语法手段

语法手段是对语法形式的进一步概括归类,它是根据表达语法意义的同一性质的语法形式所概括出来的类别。常见的语法手段有:选词、词序、虚词和词形变化。词序和虚词是汉语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如“好学生”和“学生好”,词序不同,语法意义不同。66.异根式和零形式

异根式是用不同的词来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如英语单数第一人称的代词主格和宾格分别用I和me来表示,就用到了异根式。零形式是采用没有标志的空位形式来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如英语用名词的原形表示单数,动词用原形表示一般体和现在时。67.时(tense)和体(aspect)

时表示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说话时刻之间的关系。如英语中的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体表示动作进行的状况。如英语中的进行体、完成体。

68.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

自由语素,从功能上说,能单说(单独成句)的语素,如“我、牛、快、好、走、吃”;

黏着语素,从功能上说,是不能单说的语素,如“肤、聪、航、的、呢、从”。

69.焦点和预设

焦点是话语的表达重点或者说表达的重点。在会话结构中,说话人传递的信息强度最高的部分就是焦点。焦点的基本形式标志是句子的重音位置。例如:

A:你报谁的辅导班?B:当然是朱师兄

...的了。

以上加点的部分属于说话人传递的信息强度最高的部分,也就是焦点。

预设(presupposition)是发话人为了保证自己话语的合适性,在组织话语时对会话双方的背景知识所做的假设。预设是已知信息。例如:

小李学会了下棋。预设:小李以前不会下棋。

在比赛中他发挥了应有的水平。预设:有比赛;他有一定水平。

70.谓词

谓词是用来描述或判定客体性质、特征或者客体之间关系的词项。汉语的谓词包括动词、形容词和一部分指代词。例如:“猫是动物。”一句中的“是动物”就是一个谓词。

71.语法化

从历时的角度看,语法化本义指的是从词汇形素向语法形素或从低级语法形素向高级语法形素(如从派生构词成分向内部曲折成分)的转化、演变过程。从共时的角度看,语法化指的是词汇、词法/句法、语音等方面用编码来区分语义。从历时和共时结合的角度看,语法化指的是语法范畴和编码(即意义)的组织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过程,是研究语言的言语、范畴和类范畴、固定成分和非固定成分之间相互依赖性的语言理论,旨在强调自由的词汇表达和受制约的形态句法编码之间的控制关系以及范畴的基本非离散性和语言的非确定性。从语用角度出发,语法化为语用结构(pragmatic structure)经过约定俗成变为语法的过程。

72.语法单位

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与语法有关的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都是语法单位。如语素、词、词组、句子。

73.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作用,可以把语素分为三种:词根(人)、词缀(-子)和词尾(-es);根据语素在词语中的语音形式,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人)、双音节语素(玻璃)和多音节语素(巧克力)。

74.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是指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通过词形变化所表示出来的表示语法意义的类别,它是舍弃了具体的语法意义而抽象出来的类型,包括性、数、格、时、体、态等等。75.变词语素

变词语素又叫词尾、构形语素。指加在词的末尾,帮助构成词的形态变化,并通过这种形态变化表示语法意义的语素。

76.孤立语

孤立语又叫词根语,缺乏形态变化,词语和虚词是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如汉语、彝语、壮语等都是孤立语。

77.词法

词法是指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以及词的形态变化的规则。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即构词法,如派生构词法: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词的方法;词的形态变化的规则如:名词变复数在英语中一般“+s或+es”。

78.格

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例如在英语中第一人称作主语时用主格的形式I/We,作及物动词的直接宾语时用宾格的形式me/us。

79.屈折语、黏着语

屈折语:屈折语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它的主要特征是有比较丰富的词形变化,一种词形变化的语素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词尾词干结合比较紧密。以俄语、英语、法语为代表。

黏着语:没有内部曲折,每一个变词语素(构形形态)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来表示。黏着语的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结合并不紧密,两者都由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例如日语、朝鲜语。

80.语言的结构类型

语言的结构类型是把世界上五千多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归纳为少数的类型,一般分成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四种类型。

81.词汇意义

词汇意义是指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词典的释义所说明的一般都是词的词汇意义。

82.语义成分(义素)

语义成分(义素)是指对词的一个义项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以后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或者说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比如“男人”的义素可以分析为:人,男性,成人。

83.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是词汇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词以及表示事物关系的常用虚词的总汇叫基本词汇,它是词汇中的主要部分,具有全民性、稳固性、能产性等特点。

84.义项

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一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在词典中表现为一个条目。85.语境

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来两种:狭义的语境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广义的语境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

86.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的概念是在语义学研究没有得到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实际上,在国内提出语义指向概念之前语义学中就已经有了命题结构的理论。所谓语义指向实际上就是命题结构中的谓词对主项的述谓。如“中国队战胜了日本队”中“胜”的语义指向是“中国队”。

87.上下义词和类义词

所表达的概念具有上下位关系的词,处在上位的叫上义词,处在下位的叫下义词。如“车”和“汽车”,“车”是上义词,“汽车”是下义词。所表达的概念具有同类关系的词叫类义词,如“汽车”和“火车”。

88.已知信息和新信息

已知信息是指说话人认定他所传递的信息是听话人已知的。新信息是指说话人认定他所传递的信息是听话人未知的。一般陈述句的已知信息顺序一般在前,特指疑问句的情况正好相反。如在“那本书我读完了”里“那本书”是已知信息,“读完了”是新信息;在“哪本书你读完了”里“哪本书”是新信息,“读完了”是已知信息。

89.词汇

词汇是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是语言系统的一个要素。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成语。它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种。

90.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反应的概念,其外延往往是不固定的,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早晨”和“上午”、“下午”和“傍晚”等都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

91.词的中心意义

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本义可能逐步退居次要意义,让某一个派生意义占据中心的地位,这个占据中心地位的意义就是词的中心意义。

92.言内意外

用一般的、概括的语言去表达特殊的、个别的对象时会出现一些矛盾,有时候,特殊的、个别的东西复杂性难以用言词一一穷尽地表述出来,因而在所要表达的意思上留下一些空白,需要听话人凭自己的经验、体会去补充、了解。这样,在语言的交际中就出现了“言不尽意”“言内意外”的现象。比如在赏析诗歌的时候,诗人的创作经验,精湛的艺术技巧,很难用话语传达给别人,需要读者自己从诗人的作品中去细细体会。

93.国俗语义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

94.言语环境

言语环境是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言语环境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广义的言语环境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

95.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是指对词的一个义项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以后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或者说由分析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就叫做“义素”,又叫“语义特征”。它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96.隐喻

隐喻不仅反映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的比喻。常见的相似关系有形状相似和结构相似两种类型。

97.书面语

书面语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供“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

98.音节文字

音节文字是表音文字的一种,以音节为单位的文字。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的最小的语音片段。音节文字的每个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一个音节。日本假名就是最典型的音节文字。

99.文字和字符

文字是标记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汉字。字符即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有字音、字形、字义三个要素,如单个汉字。

100.意音文字和表音文字

意音文字,或称语素-音节文字、语词-音节文字,是一种图形符号即代表语素,有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

表音文字是用数目不多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的文字。一定的音由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101.文字

“文字”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个的字,一是指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的体系。文字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在语言的基础山产生,是“言之记”。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可以把文字分为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

102.语言,文字

文字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符号,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和语言既有密切的关系,但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别。

103.自源文字

自源文字是指从创立文字起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104.谱系说和波浪说

将物种变异的比较方法用于语言的研究,首先产生了一种语言理论模型,这就是谱系树理论。提出这一理论的语言学家叫施来哈尔。1863年他仿效生物遗传发展的思路,在《达尔文理论和语言学》中将语言间的关系系谱化,认为语言也是有“生命”的,有生、老、病、死的各个演化阶段。一个原始母语(proto-language)会生发出若干个女儿语(daughter languages),而随着这些女儿语的诞生,这个原是母语也就随之消亡了;之后,每一个女儿语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同样的分化,生发出若干个孙儿语……如此往复,形成今天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组成亲属语言,可以对之进行历史比较研究。这个理论模型的特点是只注意语言的有规律的分化,而不管语言之间的横向相互影响,有它的片面性。1872年,施密特(J. Schmidt)提出“波浪”说与之抗衡,认为语言的演变犹如在一个水塘里扔进一块石子儿所引起的波纹那样,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假定有语言A、B、C、D、E、F、G,D的变化会扩散到A、B、C、和E、F、G,使言A、B、C和E、F、G具有D的一些特点;距离波源越近,受影响的程度也就会越大,因而相互的共同点也就越多。其他语言A、B、C和E、F、G也可以发生类似语言D那样的变化,因而使不同的语言间呈现出一些相同的特点,不同于每一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是使语言演变规律产生例外的一个重要原因。谱系树说和波浪说是两个对立的理论模型,前者着眼于语言在时间上的有规律的发展,使语言间呈现出生物系族那样的异同关系,可以对有共同来源的语言进行历史比较研究;后者着眼于语言在空间上的扩散,强调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对语言演变规律的干扰。这两个理论模型与其说是对立,不如说是互补,可以各自弥补对方的一些弱点。它们对语言学往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105.语言的谱系

语言的谱系又叫“语系”。指依照发生学分类法分出的最大的语言系属。它由具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组成,如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

106.印欧语系

印欧语系是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一个语系,使用者几乎遍及整个欧洲、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有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印欧语系诸语言是典型的屈折型语言,它的词汇有丰富的人称、时态和格的变化,这种词的变化在语法中有重要意义。

107.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是指用汉语和在藏语的名称概括与其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群。这两种语言文献最丰富,使用人口也较多。“汉藏语系”为通用的名称,有的著作中也曾用过“藏汉语系”和“印支语系”。

108.亲属语言

从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叫亲属语言。如汉语和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

109.社会方言

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和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言语社团。在社团内部,由于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密切,交际频繁,因而在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社团的特点。这样,各种言语社团就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各有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这就是所谓社会方言。

110.共同语

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通用的共同交际语。在某一地域方言的基础上形成,哪一种方言能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决定于经济、政治、文化的

条件。

111.禁忌语

禁忌语是指人们在说话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说出某些具有不愉快的联想色彩的词语而用来代替的词语。如把亲属或别人死亡说成“逝世”、“升天”之类;把“上厕所”说成“方便”等;还有人名禁忌、生理缺陷禁忌等。

112.世界语

世界语是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1887年创造的一种国际辅助语。这种语言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语言,也有一部分取自日耳曼语言和希腊语。语法规则16条,没有例外。整个方案备有词典、词法和范文。

113.国语

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所谓的“国语”(与“国语运动”的“国语”不同)。

114.地域方言

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如吴方言、闽方言等。

115.基础方言

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称为基础方言。如北方方言是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116.语言的形态学分类和谱系分类

语言的形态学(类型)分类是根据语言的结构特点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孤立语(词根语)、黏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多式综合语)四类。

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称为亲属语言。语言的“谱系分类”是指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语言的历史来源)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同语系的语言根据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又分语系、语族、语支、语群等。

117.语言的功能变体

语言的功能变体是指语言因交际功能的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的变异。

118.中介语

中介语,interlanguage,也有人译为“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119.正迁移

所谓正迁移,即积极的迁移,是指把已掌握的某些知识准确地、灵活地运用到学习新的知识或解决新的问题过程中去,以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和能旁及其余的效果。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母语已是客观存在的。语言学证明,所学习的外语与母语属同一语系,或接近的语系,远比学习与母语语系不同的外语容易得多。所学外语与母语两种语言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两种语言相同点越多,已有的母语经验越能起迁移作用,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外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叫正迁移作用。

120.语言融合

语言融合是指由于不同民族在同一地区相互接触,一种语言排挤替代了另一种语言,称为全社会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语。它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比如汉语在和其他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些少数民族顺乎历史的发展规律,自觉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汉语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

121.克里奥尔语

克里奥尔语是指出现在非洲、美洲某些地区殖民统治者的种植园的以外来语言为基础,

混杂了本地语言形成的自然语言。在一定条件下,洋泾浜也可以成为某一语言社团唯一的交际工具,并作为母语传给下一代,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升格为混合语,也叫克里奥尔语。如海地语。

122.母语

母语,亦称第一语言,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母语一般是自幼即开始接触并持续运用到青少年或之后;并且,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母语传授的。

123.自愿融合

自愿融合是指在不同民族的接触过程中,一个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受另一个民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主动放弃自己的语言而使用其他民族语言。比如在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些少数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汉语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

124.仿译词

意译词中所用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分别与所源出的外语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类称为仿译词,即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结构形式也转植过来。如英语中的“blackboard”汉语翻译为“黑板”。

125.洋泾浜与克里奥尔语

洋泾浜是17世纪以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这种语言是当地人和外来殖民者在打交道的过程中彼此在语言上妥协而产生的一种能使双方勉强沟通的临时交际工具。克里奥尔语是以外来语言为基础,混杂了本地语言形成的自然语言。在一定条件下,洋泾浜也可以称为某一语言社团唯一的交际工具,并作为母语传给下一代,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升格为混合语,也叫克里奥尔语。

126.借词

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汉语中的“麦克风”借自英语“microphone”。

127.历史音变

历史音变是指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而造成的语音变化。

128.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时一个词的意义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如汉语的“江”、“河”,原来只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129.历史比较法

历史比较法是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如格里姆定律根据历史比较法揭示原始印欧语同日耳曼语之间存在语音对应关系,原始印欧语是日耳曼语的原始母语。

130.词语替换

词语替换是指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指称现实现象,而所指称的现实现象并没有发生变化。比如“俸禄”变成“薪水”。

131.语音对应关系

语音对应关系指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同义或意义上有联系的一组词在语音上呈现出来的系统性差异。如上海话和北京话的双唇塞音对应情况,前者的/p/,/p‘/,/b/分别相当于后者的/p/,/p‘/,/p/或/p‘/。

语言学名词解释整理

Morphology 形态学,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造规则 如colorful,由color和-ful两部分构成,由此概括出一条规则:名词词尾加上-ful可构成形容词 Morpheme, 语素,不能再简化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如boys,由boy和-s构成 Morph 语素的具体形态 Allomorph 语素变体 英文单词illogical,imbalance,irregular和inactive有着共同的语素in-。换句话说,im-,ir-是语素in-的变体。 Free morphemes 能单独出现,独立构词的语素称为自由语素。如work,boy Bound morphemes 不能独立出现,必须附着在其他语素后才能构词的语素。如distempered中,dis-和-ed是黏着语素,temper是自由语素 Bound roots 不能独立出现,只能被词缀附着后出现 如refer中的-fer,consist中的-sist Content morphemes 包含语义内容的语素(包含简单词和能改变词根意义的词缀),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如work Function morphemes 通过联系一个句子中的其他词提供语法功能的语素 如介词、连词、冠词 at,for,a,but Inflectional 曲折,生成同一语素的不同形式 -s,-‘s,-ing,-en,-er,-est,-s Derivational 派生,生成新词,通常可以改变词汇意义 Cat,caty Compounding合成 如Girlfriend Reduplication 重复 Abbreviation or shortening 简写 Blending 混合 Motor+hotel=motel Breakfast+lunch=brunch Alternation Man men Suppletion不规则 Go went Syntax句法

考研教育综合名词解释

2011杭州师大: 4.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话。其内涵为:1.在劳力上劳心,破除传统教育下劳心与劳力分离的现象,教劳心者劳力—读书的人做公,教劳力者劳心—教做工的人读书,使人人都手脑双挥。2.行是知之使,破除只从读书听讲求知识的教育,从做入手求知识,求创造。3.有教先学,有学有教4.反对注入式教学,教服从于学,教、学又服从于做。 5.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侧重于说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等几大部分。其中论述的主要教育原则有: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和教学相长。2011中山大学 1.非智力因素: 是相对于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6个方面:

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报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形成性评价: 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形成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3.学习迁移 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4.变式 是通过改变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变现形式。其特点是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课题的表述常常把解决课题的特别关键的本质属性隐蔽在非本质属性之中,教师在教学时,就得启发学生一步一步从非本质属性中把本质属性揭露出来。这就必须运用变式规律。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一至三单元课后名词解释中英对照

语言学教程chapter1-3 1.design feature: are features that define our human languages,such as arbitrariness,duality,creativity,displacement,cultural transmission,etc. 本质特征:决定了我们语言性质的特征。如任意性、二重性、创造性、移位性等等。 2.function: the use of language to communicate,to think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3784965.html,nguage functions inclucle imformative function,interpersonal function,performative function, emotive function,phatic communion,recreational function and metalingual function. 功能: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思考等等。语言的功能包括信息功能、人际功能、施为功能、感情功能。3.etic: a term in contrast with emi c which originates from American linguist Pike’s distinction of phonetics and phonemics.Being etic means making far too many, as well as behaviously inconsequential,differentiations,just as was ofter the case with phonetic vx.phonemic analysis in linguistics proper. 非位的:相对于“位学的”源于美国语言学家派克对于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区分。 4.emic: a term in contrast with etic which originates from American linguist Pike’s distinction of phonetics and phonemics.An emic set of speech acts and events must be one that is validated as meaningful via final resource to the native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h rather than via a ppeal to the investigator’s ingenuith or intuition alone. 位学的:相对于“非位的”源于美国语言学家派克对于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区分。言语行为和事件中的位学系统必须是有效而有意义的,是通过言语社会中的本族语者而不仅仅是调查者的聪明和直觉获得的。5.synchronic: a kind of description which takes a fixed instant(usually,but not necessarily,the present),as its point of observation.Most grammars are of this kind. 共时:以一个固定的时间(通常,但非必须,是现在)为它的观察角度的描写。大多数的语法书属于此类型。 6.diachronic:study of a language is carried through the course of its history. 历时:在语言的历史过程中研究语言。 7.prescriptive: a kind of linguistic study in which things are prescribed how ought to be,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3784965.html,ying down rules for language use. 规定式:规定事情应该是怎样的。如制定语言运用规则。 8.descriptive: a kind of linguistic study in which things are just described. 描写式:描述事情是怎样的。 9.arbitrariness: one design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which refers to the face that the forms of linguistic signs bear no natural relationship to their meaning. 任意性: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它指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自然的联系。 10.duality: one design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which refers to the property of having two levels of are composed of elements of the secondary.level and each of the two levels has its own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二重性: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拥有两层结构的这种特性,底层结构是上层结构的组成成分,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 11.displacement: one design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which means human language enable their users to symbolize objects,events and concepts which are not present (in time and space),at the moment of communication.

《语言学纲要》考研复习资料全

语言学纲要》练习题参考答案 导言部分 (一)名词解释 1 ?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 ?语言学: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 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语言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等等。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 学两个领域。 3 ?语文学: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和文学 而研究语言的。我们把这种依附于其他学科存在的语言研究成为语文学。 4?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5?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填空 1 ?古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文言文。 3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 ?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语法三个部分。 5 ?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名词解释 1. 语言的两个有限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其中作为基本符号的语素和词在数量上是有 限的,把语素或词组合起来构成词组或句子的规则也是有限的。语言的这两个有限性是区 别言语活动的基本特征。 2. 言语活动的两个无限 言语活动是以语言为工具展开的交际或思维活动,其中作为这个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一- 句子,在理论上可以是无限长的,在数量上可以是是无限多的。 3. 大脑左右半球分工 人类大脑左右半球分工不同,左脑主管语言、逻辑、书写及右侧肢体运动,而右脑主管色彩、空间感、节奏和左侧肢体运动。大脑两半球分工是人类特有的,但出生婴儿大脑两半球没有分工。 4. 非语言交际工具或副语言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参加进来。我们这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称为副语言交际工具。副语言交际工具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 不足。 5. 辅助性交际工具 指的文字、旗语、电报代码等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交际工具。这些交际工具若离开语言 就不能独立存在。其特点是: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

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序论部分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 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依存性(强制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后,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语言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继,好像一根链条,一环扣着一环,处于这个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如:主谓、动宾等都是具体的组合关系类型。 聚合关系:在线性序列的某一结构位置上语言成分之间相互替换的关系。在同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在这个线性序列中,每一个语言单位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其他语言单位替换下来,犹如一根链条,某一环可以被另一环替换下来,从而形成一根新的链条。 语言习得性:是指虽然人类先天就具有潜在的语言能力,但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不能掌握任何一种语言。 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的结合,即,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如:炊烟代表人家。语音部分语音:即语言的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意义,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依靠语音来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 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主要使用拉丁字母和各种变形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记音符号。语音的生理属性:指语音的动力、发音体和发音方法。 语音的物理属性: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振动,形成音波,音波传入人耳,使鼓膜发生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产生了声音的感觉。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长、音重、音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执行不同的交际功能,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汉语的声调。音重: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语音的强弱与气流量的大小和发

教育学考研名词解释

2011年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及答案1 外国教育历史 1、古代埃及的“职官学校” (1)到中王国时期,各政府机关纷纷以办公处所为校址; (2)招收贵族和官员的子弟; (3)让他们在现职官吏的教导下,既受一定的基础训练,又受充分的业务训练; (4)从而造就所需要的职官,是为职官学校。 2、古代埃及的“书吏学校” (1)为了满足当时奴隶制国家各方面事务对各种书吏的需求,不少书吏便以教育为专业,广设书吏学校; (2)教授阅读、书写、计算和法律知识; (3)也有的讲授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较高深的学问; (4)富有者入水平高、年限长的书吏学校,经济拮据者入水平低、年限短的学校。 3、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 (1)由于当时僧侣们垄断科学知识; (2)规模宏大的寺庙往往就是当时传授高深学问的学府,所以古代埃及很早就出现了寺庙学校; (3)它与培养政治才干为主的职官学校不同,着重科学教育; (4)寺庙就有需要也有条件进行培养专业人员的工作。 4、古代雅典的“教仆” “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随奴隶主儿童到学校受教育的的仆人。在孩子上学、放学途中他为孩子拿写字板、写字棍及竖琴等文具,并监督儿童的行为。“教仆”多为老年奴隶。 5、古代希腊教育中的“三艺” “三艺”是辩证法、文法和修辞学,为“智者派”所创 6、“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的“知识的助产术”,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 7、古代希腊教育中的“四艺”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种自由艺术”,简称“四艺” 2011年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及答案2 1、“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的“知识的助产术”,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 2、古代希腊教育中的“四艺”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种自由艺术”,简称“四艺” 3、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述评。 苏格拉底的“知识的助产术”,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苏格拉底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予直接回答,而是采取反诘法,逐步揭发对方思维中的矛盾,激发其积极思考、修正错误、寻求正确的答案,得到一般性的概念。 这种方法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通过自我判断去获得知识。但由于苏格拉底视知识为人类头脑中所固有,因而他的启发法带有思辩性。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_叶蜚声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导言 4.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 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5.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

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 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7.社会现象: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8.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 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9.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

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10.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11.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它们彼 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23.音高: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 24.音重: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而振幅的大小与发音时用力大小有关。 25.音质:也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或个性。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名词解释

LINGUISTICS A COURSE BOOK Define the following terms: 1. design feature: are features that define our human languages, such as arbitrariness, duality, creativity, displacement, cultural transmission, etc. 2. function: the use of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to think ,etc. Language functions inclucle informative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performative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performative function, emotive function, phatic communion, recreational function and metalingual function. 3. etic: a term in contrast with emic which originates from American linguist Pike’s distinction of phonetics and phonemics. Being etic mans making far too many, as well as behaviously inconsequential, differentiations, just as was ofter the case with phonetic vx. phonemic analysis in linguistics proper. 4. emic: a term in contrast with etic which originates from American linguist Pike’s distinction of phonetics and phonemics. An emic set of speech acts and events must be one that is validated as meaningful via final resource to the native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rather than via appeal to the investigator’s ingenuity or intuition alone. 5. synchronic: a kind of description which takes a fixed instant(usually, but not necessarily, the present),as its point of observation. Most grammars are of this kind. 6. diachronic: study of a language is carried through the course of its history. 7. prescriptive: the study of a language is carried through the course of its history. 8. prescriptive: a kind of linguistic study in which things are prescribed how ought to be, i.e. laying down rules for language use. 9. descriptive: a kind of linguistic study in which things are just described. 10. arbitrariness: one design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 which refers to the face that the forms of linguistic signs bear no natural relationship to their meaning. 11. duality: one design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 which refers to the property of having two levels of are composed of elements of the secondary. level and each of the two levels has its own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12. displacement: one design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 which means human language enable their users to symbolize objects, events and concepts which are not present c in time and space, at the moment of communication. 13. phatic communion: one function of human language, which refers to the social interaction of language. 14. metalanguage: certain kinds of linguistic signs or terms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of particular studies. 15. macrolinguistics: he interacting study between language and language-related disciplines such as psychology, sociology, ethnography, science of law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c. Branches of macrolinguistics include psycho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etc. 16. competence: language user’s underlying knowledge about the system of rules. 17. performance: the actual use of language in concrete situation. 18. langue: the linguistic competence of the speaker. 19. parole: the actual phenomena or data of linguistics (utterances). 20. Articulatory phonetics: the study of production of speechsounds. 21. Coarticulation: a kind of phonetic process in which simultaneous or overlapping articulations are involved. Coarticulation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anticipatory coarticulation and perseverative coarticulation. 22. Voicing: pronouncing a sound (usually a vowel or a voiced consonant) by vibrating

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

语言学考研术语-名词解释 1.赵元任 赵元任,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赵元任是“中国语言学之父”。他将科学运用于语言学研究的结果:用自然科学中的基本概念说明语言问题;用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记录和分析语音;把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引入语言学;引入科学的描述事物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程序等等。赵元任成功了,中国的传统语言学在他和同时代的一批优秀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逐步而又缓慢地走向了现代化。 2.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是受到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影响而出现的世界三个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以1931年哥本哈根语言学会的成立为标志,主要创始人和理论家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语言学教授L.叶尔姆斯列夫。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叫做“语符学”。 叶尔姆斯列夫认为,语言的内在结构是各级要素共同构成的关系网络。为了确定语言的基本要素,他把语言成分分为“内容”和“表达”两个平面。这两个平面又各分为“形式”和“实质”两层,“形式”是结构关系,“实质”是体现形式的语言的实体(一方面是声音,另一方面是意义)。另一方面,叶尔姆斯列夫在语言中区分“序列”和“系统”。“序列”是词、短语、句子等形式结构。符号的序列包括内容平面和表达平面,两者都由系统中的要素构成。 3.描写语言学 描写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20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面向语言材料、注重语言结构的形式描写而著称。它的主要特点如下:注重口语的描写和共时的研究;注重形式的分析,回避意义问题;在结构分析中主要运用分布和替换的方法,以便从一堆语言素材中切分出独立的单位并加以分类;对句法结构进行层次分析;建立语素音位这个新的单位,这是在语法和语音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新的单位;强调验证。 4.语言学 语言学是以语言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通过考察语言及其应用的现象,来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5.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一门学科。事实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 6.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是从理论上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结构的语言学,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一门学科。事实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指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广义上有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多种分支学科。 7.发音语言学,声学语言学 研究发音语音学的语言学家希望能翔实记载人类发出语音的过程,以了解发音孔道中各个器官(称为发音器官,包括舌头、嘴唇、牙齿、下颚、硬腭、软腭)是如何协调运作以发出某个语音。声学语言学研究和描述携带口耳之间言语声波的声学特性、韵律和嗓音音质,不但与发音语音学和语音感知直接有关,而且对信号处理和语音技术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序论部分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即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形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分别探讨和研究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 专语语言学:以某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根据语言体系的稳固和变化,把语言研究分为共时的和历时的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的是在特定时期内相对稳固的语言体系,如对现代汉语的研究;历时语言学研究的则是描写语言体系的历史演变,如对汉语发展史的研究。 普通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 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代表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简单要加补充)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就其本质而言,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就其社会功能来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行为和结果。 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思维: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体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结合构成的,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的符号。“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义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符号。 语言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过程中,其声音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延伸,绝不能在同一时间里说出两个符号或两个声音。 语言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语言的依存性(强制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后,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 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语言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继,好像一根链条,一环扣着一环,处于这个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如:主谓、动宾等都是具体的组合关系类型。 聚合关系:在线性序列的某一结构位置上语言成分之间相互替换的关系。在同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在这个线性序列中,每一个语言单位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其他语言单位替换下来,犹如一根链条,某一环可以被另一环替换下来,从而形成一根新的链条。 语言习得性:是指虽然人类先天就具有潜在的语言能力,但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不能掌握任何一种语言。 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的结合,即,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如:炊烟代表人家。 语音部分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意义,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依靠语音来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 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主

王道俊版的<<教育学>>名词解释

体育专业—王道俊版的<<教育学>>名词解释 王道俊版的<<教育学>>名词解释 1.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4.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5.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7.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8.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尾部、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所长,获得最佳的发展。 10.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1.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短暂活动或操作活动。 12. 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 13.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14. 谈话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二章专业术语解释

语言学:It studies how speech sounds are produced,transmitted,and perceived.研究语音的发生、传递和感知 2. Articulatory phonetics发音语言学: the study of production of speechsounds.研究语言的发生 phonetics声学语言学:is the study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peech sounds.研究语音的物质特征 or Auditory phonetics感知语音学或听觉语音学:is concerned with the perception of speech sounds.研究语音的感知 音系学is the study of the sound patterns and sound systems of languages.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模式和语音系统 6. IPA国际音标表: the abbreviation of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变音符:are additional symbols or marks used together with the consonant and vowel symbols to indicate nuances of change in their pronunciation.是与元音或辅音符号结合使用的一些附加符号或记号,用于表示元音或辅音在发音上的微小变化 辅音: are sound segments produced by constricting or obstructing the vocal tract at some place to divert,impede,or completely shut off the flow of air in the oral cavity.声道紧闭,或声道变窄的程度达到无法 9. Vowl元音:are sound segments produced without such obstruction,so no turbulence of a total stopping of the air can be perceived.气流可以相对不受阻碍的从口腔或鼻腔中排出

语言学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一九九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语概·现汉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研究方向:训诂学与汉语词汇学、汉字学、汉语语法学、修辞学 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及现代汉语 语言理论部分(共50分) 一、解释下列名词或术语(20分) 语法范畴历史语言学结构语言学语义场音位 二、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是根据什么标准划分的?这两种语系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2、怎样认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强制性”? 3、按照功能分类法,世界文字大致可经划分为几种类型?现代汉字属于哪种类型? 现代汉语部分(共50分) 一。、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什么是“异读词”?它与多音多义字有何区别? 2、现代汉字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怎样进行现代汉字的整理和规范? 3、什么是基本词汇?其主要特征有哪些? 4、什么叫歧义句式?什么叫同义句式? 安徽师范大学1996年招收研究生考题·语言学 招生专业、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考试科目:语言学基础 一、解释下列术语:(17分) 音位(3分)变词语素(3分)态(一种语法范畴)(3分)语言融合(4分)言内意外(4分) 二、结合汉语词类的划分谈谈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间的联系。(10分) 三、元音和辅音有哪些区别?(6分) 四、怎样确定音位的区别特征?请举例加以说明。(12分) 五、汉语中的助词“们”与英语里表示名词复数的“-6”相比有哪些不同?请举例说明。(13分) 六、语言的结构类型有哪四种?它们主要有哪些特点?(10分) 七、结合同义词、反义词现象谈谈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附加色彩)之间的关系。(12分) 八、外业词进入汉语以后会发生哪些变化?试举例说明。(10分) 安徽师范大学1994年招收研究生考题 招生专业、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考试科目:语言学基础 一、简述语言系统中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0分) 二、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的本质区别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简述之。(12分) 三、普通话音位系统的区别特征有哪几对?试举例说明。(16分) 四、简述词义的概括性的几种表现形式。(10分) 五、举例说明词语搭配(组合)所受到的语义条件限制(12分) 六、不同的语言的词类体系相同不相同?为什么?(10分) 一、举例说明语法规则的递归性。(10分) 二、运用变换的方法,辨析下列句子句法意义的细微区别。(10分) A、院子里站着许多人。 B、院子里唱着黄梅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