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天长市中小学教师物理实验说课评选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0一六年四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我是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117页测量物质的密度。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就需要和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说过程

1、引入新课

从密度表可以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量出它的度,把测量的密度跟密度表中的密度值一比较,就知道该物质是什么物质了。

要测出物质的密度,根据公式ρ=m/V,测出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师生互答

(1)量筒的使用:(观察量筒)

师问:

1)量筒的单位标度,最大测量值,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2)使用量筒读数时,正确的方法是怎样的?(仔细看书回答问题)(先让学生用身边的量筒测量一下烧杯中一部分液体体积)

(2)如何利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

启发学生回答

1)把不溶于水的,并能沉入水底的物体,可以利用量筒中的前后两次液体的体积差测出物体的体积。(即排水法)

2)对于不沉入水的物体可以用针压到水中,求出两次液体的体积差,就是物质的体积。(即针压法)

3、设计实验

综合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一组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杯;

(2)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

(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4)利用公式计算ρ=(M总-M杯)/V

二组实验步骤:

(1)用量筒测量一些盐水的体积V;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杯;

(3)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总;

(4)利用公式ρ=(M总-M杯)/V计算密度。

三组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并用量筒量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3)再用天平测量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剩;

(4)利用公式计算ρ=(M总-M剩)/V。

学生自己设计完实验步骤后,引导学生交流该组提出的实验步骤的方案,指出前两种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达成共识后,确定本次实验的合理步骤。

合理的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并用量筒量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3)再用天平测量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剩;

(4)利用公式计算ρ=(M总-M剩)/V。

让学生按照讨论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所测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并通过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再让学生分别按另外两个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认真准确的记录实验数据。

讨论实验结果,并作总结:

通过学生的三次测量,学生会发现,每次测量值都不一样,让学生再次讨论不一样的原因,以及哪一次比真实值大,哪一次比真实值小,找出原因。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设计时预想到学生在设计实验步骤可能只有一种,但实际上课时,学生的实验方案有很多种,这是我上课之前没有想到的。

学生在讨论方案时,各抒己见十分活跃,全身心投入到方案的讨论之中,对学生这种探索精神,我十分感动,我也给了他们展示的机会。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构建知识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直接传授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教师和他人的帮助主动获得的,只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而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意上属于学生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

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并用量筒量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3)再用天平测量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剩;

(4)利用公式计算ρ=(M总-M剩)/V。

六、布置作业

从测盐水密度得到的启发,自行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来完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测量的实验。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内容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 [生]可以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 [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 [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投影] 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 二、测水的密度. 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 [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 [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 (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 (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 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 [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 [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平在使用时是不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 [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 [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 [生]三次为宜. [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呢?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如水)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如石块)的体积。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物质密度,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用量筒测量物质的体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烧杯、水、盐水、细线。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3)要求出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量?教师出示::用天平可以称出物质的质量,对于规则几何体我们用刻度尺就可以测量出它们的体积,要是不规则的几何物体就得需要其他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体积,首先我们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二、进行新课 1、引导学生认知学习目标。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出示量筒,介绍量筒。观察桌上量筒的刻度。说明: 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 提问:(1)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2)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为多少mL?观察读出液体的体积?怎样测固体的体积?引导学生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应如何放置?(测量时量筒应放平稳);(2)记录数据前应如何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的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相平。)(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是哪几步?(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③用V2-V1,得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2kg的是( ) A.一个苹果 B.一只公鸡 C.一本物理书 D.一张课桌 2.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质量不变 B. 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 C.一壶水加热到沸腾时,质量不变 D. 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质量大 3.把一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水,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 A.10cm3 B.100cm3 C.5cm3 D.无法判 4.两个正方体物块,质量相同,边长之比为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2:1 B.4:1 C.1:8 D.8:1 5.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6.为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不能沉入水中的蜡块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先用天平称出一蜡块的质量为18g,在量筒中盛水60cm3,再把蜡块和体积为10cm3的铜块捆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指刻度是90cm3。则此蜡块的密度是() A、1.8×103kg/m3 B、0.9×103kg/m3 C、0.6×103kg/m3 D、0.2×103kg/m3 7.用等质量的铜,铁,铝,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空心球,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铜球 B.铁球 C. 铝球 D.一样大 8.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入6个相同的塑料球,右盘放4个和塑料球等大的铝球,天平仍然保持平衡,那么塑料球的密度是() A. 2.7×103kg/m3 B. 4.05×103kg/m3 C. 0.9×103kg/m3 D. 1.8×103kg/m3 二、填空题 1.一块铁,把它放在炉火上加热,它的温度升高了,则它的质量将______,它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变小”)。 2.观察量筒或量杯中液体到达的高度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_____,如果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__________为准. 3.某同学从一均匀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g。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这块岩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一小瓶的质量为78g,装满水时总质量178g,则这个小瓶的容积是_____cm3。一次测量中,先在这个空瓶中装入少许某固体颗粒,称得总质量为132g,再往瓶内注满水,称得总质量为212g,则这种固体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它可能是___________。 5.有一个质量540g,体积360cm3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 cm3;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是_______g. 三、实验题 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 石块质量为48g,体积如图甲为__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kg/m3,图乙是个别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 图丙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指出图中违 反实验操作规则和实验不规范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测量正方体金属块密度时: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 __________处。若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 螺母向______侧调节(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 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 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g。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武冈市邓元泰镇中学潘用江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对量筒的正确使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2、实验重难点 重点知识: (1)学会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 (2)会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 难点知识: 如何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实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

②、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 有关的物理现象。 ③、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使学生学会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说教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物理规律。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猜想 学生体验:实验桌上放着两个完全相同的铝块和铅块,你能用什么方法鉴别它们?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精编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天长市中小学教师物理实验说课评选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0一六年四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我是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117页测量物质的密度。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就需要和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说过程 1、引入新课 从密度表可以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量出它的度,把测量的密度跟密度表中的密度值一比较,就知道该物质是什么物质了。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天长市中小学教师物理实验说课评选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0一六年四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我是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117页测量物质的密度。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就需要和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说过程 1、引入新课 从密度表可以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量出它的度,把测量的密度跟密度表中的密度值一比较,就知道该物质是什么物质了。 要测出物质的密度,根据公式ρ=m/V,测出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师生互答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平乡县职教中心张克强

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3)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①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②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分组实验: 【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密度】(播放课件)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选择实验器材,将本组设计的测量方法的原理图按操作步 骤的顺序。 设计测量石块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学生交流,回答你觉得谁的方案更好?请说明原因. 回答: 乙的方案更好,因为甲的方案在操作时,将盐水全部 倒入量筒中测体积时,烧杯中剩有少量盐水,会产生误差, 乙的方案则可以避免这种误差。 有学生分组进行试验:五组按甲方按、五组按乙方按。 最后结论进行讨论。 各组交流,互相补充,总结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设计测量盐水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烧杯和 盐水的 质量 (g) 烧杯 和杯 内剩 余 盐水 的质 量 量筒中盐水质 量 量筒 中盐 水的 体积 盐水 的密 度 学生自 主设计 测量小 石块密 度的实 验方 案。进 行实验 与收集 数据。 问题引 入,拓 展学生 的思 路。 评估交 流,提 出新问 题,教 师注重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完整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天长市中小学教师物理实验说课评选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0一六年四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我是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117页测量物质的密度。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就需要和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2020九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可以用天平测量。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可以测出它的,和,从而算出它的。 2.用实验的方法测不规则形状固体的密度时,应该用到的器材有、、和、、、。 3.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 / m3,一个瓶子能装1kg的煤油,至多能装kg的水。 4.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分别装在相同规格的玻璃管中,如图10-3所示, 玻璃管A中装的是,玻璃管B中装的是,玻璃管C中 装的是。(已知ρ 硫酸=1.8×103kg / m3, ρ 酒精 =0.8×103kg / m3) 5.用相同的量筒分别测量100g水和煤油,则装的量筒中的液面较低,如果分别测量50cm3的水和煤油,则的质量较大。 6.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空心铜球和铁球,空心部分体积较大的是球,如果在它们的空心部分都注水,则球的质量最大。7.一容器的容积为500mL,倒入400g的某种液体刚好盛满,则该液体的密度为kg / m3, 若倒出该液体80mL,则剩余液体的质量为g。

二、选择题 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相同质量的水,把相同质量的铜块、铁块、铅块分别放入三只杯子里,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 A.放有铜块的杯子B.放有铁块的杯子 C.放有铅块的杯子 9.要想一次尽可能正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 kg / m3的酒精,应使用下列量筒中的(前为量程,后为分度值)( ) A.50mL,5mL B.100mL,2mL C.250mL,10mL D.500mL,5mL ,则A的10.有质量相等的正方体A和B,若A的边长是B的边长的1 3密度是B的密度的( ) A.3倍B.9倍C.27倍 D.1 3 11.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体的2倍,乙物体的质量是甲物体的2倍,则甲物体的体积是乙物体的体积的( ) A.4倍B.2倍C.0.25 D.0.5 12.用铁和铜制成的两个实心球,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两球质量相等,但铁球体积小

物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学会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对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过程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具体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量固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这些知识。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前面所学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有助于以后压强、浮力知识的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作用。在这个实验中,要求学生在前面学习质量、密度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天平的使用,并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要能理解实验原理、注意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根据数据得出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这些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 三、教学策略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的使用方法,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对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设计出大致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测量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注意到,所以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实际进行测量固体或液体密度实验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教师可以利用画简图的方法,把设计方案画出了,先不作评价,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哪一步骤会造成物理量增大或减小,从而得出最佳方案。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量筒、小石块、盐水等。 五、教学过程 密度公式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平乡县职教中心张克强 教学过程设计

的盐水的密度,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合作探究: 一、量筒的使用: (一)观察量筒归纳量筒测量液体密度的使用方法。 (二)使用方法: (1 )、如何测固体(石块)体积的方法(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一块总结使用量筒测固体的方法)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 i;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o V2与V i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学生观察本组量筒回答问题:(1)单位ml (2)最大量程100ml,最小分度值为1 ml (3)正确读数: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学生动手操作: 仃吐*11水的总你枳 石块的体积:V =V2 -V1 (2)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可采用 “溢杯法”测量其体归纳总结使用量筒测量不同物体体积的方法, 使学生 知道本 节知识 的原理, 进一步 熟悉测 量工具 的使用 方法, 培养学 生观察 能力, 总结能 力,从 实际操 作中总 结量筒 的使用 方法。 培养学 生的转 化思想, 引导学 生学会 使用量 筒测量 固体的 体积。

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 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3)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①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②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学生理解使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用画图法表 示自己的方法图形可 以使学 生有一 直观的 感觉, 便于学 生理 解。 分组实验: 【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密度】(播放课件)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 选择实验器材,将本组设计的测量方法的原理图按操作步骤的顺 序。 设计测量石块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学生自 主设计 测量小 石块密 度的实 验方 案。进 行实验 与收集 数据。

初二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提高) 【学习目标】 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2、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 4、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差。 【要点梳理】 要点一、体积的测量 1、量筒:量筒是用来液体体积的仪器. (1)量筒上的单位一般是mL,1mL =1cm3 (2)量筒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①选:选择量程与分度值适当的量筒; ②放: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③测:若量筒内的液体内有气泡,可轻轻摇动,让气泡释放出来;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中部相平,即要与凸液面(如水银)的顶部或凹液面的底部(如水)相平,如图2乙所示。 2、测量固体的体积 (1)形状规则的固体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相关的数 据,再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出来。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用“排液法”间接 地测定 ①下沉物体(如金属块、小石块等等)的测量方 法 a、先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读出其体积V 1 ; b、将物体用细线拴住轻轻放入水中,并使水全 部淹没固体,读出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 2 ; c、计算固体的体积V=V 2-V 1 。 ②漂浮物体(如石蜡、木块等等)的测量方法:沉坠法或针压法 沉坠法就是将漂浮的被测物体和能沉入水中的物体用细线拴在一起(物在上重锤在下),先用手提着待测物体上端的细线,将重锤沉入水中(被测物体不能接触到水),读出此时 量筒的示数V 1;再把被测物体和重锤一起沉入水中,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V 2 ;最后计算固 体的体积V=V 2-V 1 。 针压法,和下沉物体的测量方法相似,只不过是设法用细针将被测物体压入到水中使其全部浸没。 要点二、密度的测量 1、测量的原理:根据可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V,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 2、测量方法 ①固体的密度 要点诠释:固体的质量可直接用天平称得,外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通过“排水法”来测 图2

密度说课稿

密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常德市安乡县城北中学的邹艳群,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三节。本次说课我将分为五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既是质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液体压强、浮力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由三个段标组成,即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的公式和单位、密度公式的计算和应用。我决定用两课时来安排我的教学:第一课时安排前两个段标,现仅我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说课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 也具备了一定实验、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成熟 根据这些具体情况,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立为: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密度的概念,

知道密度的公式单位,会查密度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找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领会比值定义这一科学思维方法。 通过自学了解密度的公式单位和密度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3、重点难点 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的概念。难点是:密度概念的建立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情特点,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法,问题发现法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3分钟) 先让学生观看《唐山大地震》影片片段,提问“房屋倒塌,演员受伤了吗?”“如果你是导演,该如何设计墙砖?”从而引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0603测量物质的密度优秀教学设计

0603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测量物体密度的原理,复习回顾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基础实验方法 ②掌握由基础实验出发延伸应用的多种方法测物体密度 ③理解测量性实验的探究环节都要回归到实验原理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回顾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实验过程,体会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的重要性。 ②通过理解多种方法测物体密度实验,体会实验的设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由基础实验延伸到多种方式测物体的密度,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实验探究方法多种多样,体会物理探究的科学性与多样性。 教学重点 理解测量固体、液体密度实验探究环节都是由原理ρ=m/v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的。 教学难点 多种方式测物体密度实验的设计与实验结论的得出。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天平、量筒、测力计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环节1 实验原理与仪器: 1、引导学生回忆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原理为ρ=m/v 2、由原理出发进行实验器材的选择 环节2 实验设计与结论: 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1、回顾测量固体的密度基础实验 2、通过基础实验的回顾,延伸应用多种方式测密度,让学生 推导其密度的表达式: ①若天平损坏则可选择弹簧测力计进行代替天平通过测G求 m ②若量筒损坏则可以选择溢水杯与天平用溢水法测m水求V ③若天平与量筒都损坏,则使用弹簧测力计测G求m,用浮 力求V 3、总结:多种方式测固体密度的方法 4、练习:中考题目训练 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 度,实验步骤如下(结果约分到小数点后一位): (1)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和空烧杯的质 量是90g。 (2)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 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 盘,此时天平的读数为。 (3)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 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鹅卵 石的体积为。 (4)计算可得鹅卵石的密度为。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 观察,思 考 观察,思 考、进行 推算,总 结 根据所 学的内 容进行 中考原 题的训 练 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分 析设计实验 的能力。 锻炼学生的 解题分析能 力 培养学生的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作者:张杰 【学习主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时间】1课时 【课程标准】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3节的学习内容。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不吸水不规则塑料块的密度和盐水密度这些知识与技能。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ρ=m/ν去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上节课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是学习力学的第一个关键实验,有助于以后浮力知识的学习,是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教学重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学情分析】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对于测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想出大致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测量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想到,很多学生由于受前面“用天平测液体质量实验”的影响,往往制定出不精确的方案,学生注意不到没把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有些残留在了烧杯内,使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所以这一环节要做重点处理。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密度知识鉴别生活中的物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体会物质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第1节 质量说课稿

《质量》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质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质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为进一步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作了重要的准备,并且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技能要求,因此本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质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而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改变(3)了解常见的质量测量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地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重点和难点 质量知识是今后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但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比较复杂,生活中不为学生所熟悉,因此我确定了以下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质量的概念和属性,托盘天平的使用 2、教学难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三、教法分析 为突出重点,本课以引导性提问发现法为主线,以提问拓展学生思维,用引导让学生逐渐靠近问题实质,结合比较法,最终让学生自己发现并得出结论;为突破难点,采用多媒体演示法,以生动的感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用实验探究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破本节难点;用反馈练习法检验所学知识及巩固所学内容。 四、学法分析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和开拓型的人才,所以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会学知识,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法、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通过自主学习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讨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我的上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分类比较导入新课讨论交流激发兴趣小组合作突破难点 巧记妙学掌握重点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1、分类比较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学生活动,将课件上出示的图片:铁锤,小木块,铁钉,桌子等物体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从而得出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结论;接着引导学生比较铁钉和铁锤、小木块和桌子同类物质所含的物质多少不一样,引出质量的概念。 2、讨论交流激发兴趣 小组讨论说出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阅读书本109页的小资料,让学生观察分析“大象质量是成人质量的多少倍?” 随后小组交流:1、一张邮票的质量为50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课时--新授课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课时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实验室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会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2、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过程与方法 在亲身体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过程中,理解了实验的原理同时也提升了动手操作实验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操作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实验结论的获得,使学生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获得实验结论的喜悦。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确实验室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以及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 是对于导致测量数据和测量结果偏大或偏小原因的分析。 【实验准备】天平、量筒、石块、盐水、烧杯(250ml)、烧杯(100ml)、细线 等【教学过程】

3、量筒的使用它的体积,而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要知道它的 体积,用另一种仪器来测量,就是量筒。 请同学们观察你们桌上的量筒并结合课文了解 用它测物体体积的方法。 强调一下读数时注意的问题:读数时视线要与 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请同学们往量筒中倒些水 练习一下读数。明白之后向量筒中倒些水练习读数 积极思考并回答积极陈述 4、测石块的密度 5、如何测量蜡块的体积四、测石块的密度:接下来我们练习测石块的密 度,有个问题:是先测石块的质量好呢, 还是先 测石块的体积好呢?为什么? 在学生明确之后,指学生代表叙述实验操作步 骤。 教师作简单的小结之后,鼓励学生进行实验 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实验结束之后提问几组测出的石块的密 度。几个组测出的石块的密度会有差别,让学 生讨论测出的密度值有差别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简答小结密度值有差别的 原因:⑴石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测量值有误差; ⑵每个小组所用的石块不一定是同种石料。 在完成对石块的密度测量之后,提出另一个任 务:同学们思考一下,要测量蜡块的密度,操作 步骤是怎样的?(提示:蜡块在水中不下沉) 提问几个小组设计的操作步骤。并把学生的操作 步骤进行简单梳理:要测蜡块的密度,也是要测 出蜡块的质量和体积,蜡块的质量还是用天平直 接测出,而对于蜡块的体积还能像测石块的体积 那样测吗?所以这个实验的关键是如何测蜡块的 体积,想办法让蜡块沉到水里。同学们想想怎么 做。 沉的物体很容易找到,例如石块或铁块等, 那么石块或铁块的体积以及量筒中水的体积是 否都需要知道呢?同学们思考一下具体点操作 步骤。 大胆进行实验操作 积极回答 积极思考回答 明确原因 积极思考讨论交流 积极陈述自己思考 的步骤 思考回答:用沉的 物体把蜡块坠到水 里(学生很容易想 到) 思考讨论交流 先陈述自己的方法, 然后听老师讲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教学设计-反思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 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 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2.使学 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三、学生实验操作 四、小结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 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 二、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 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学生观察图7-6.图7-7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看样测固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⑴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 ⑵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凸面平。) ⑶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 总体积V2 ③用V2-V1,得到侍测因体的体积。 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 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教师强调:这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学生实验操作。 学生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 提问:测盐水的密度的步骤是什么 教师指出:⑴本实验测盐水的质量的方法与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⑵为了计算方法,盐水的体积应尽量取整数。 三、学生实验操作。 把两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填入黑板的表格内。分析数据是否合理。 讨论课本:想想议议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