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二烷烃烯烃练习题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二烷烃烯烃练习题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二烷烃烯烃练习题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二烷烃烯烃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二烷烃烯烃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编辑高一、一科

1.若1mol某气态烃C X H Y完全燃烧,需用3mol氧气,则()

A、X=2,Y=2

B、X=2,Y=4

C、X=3,Y=6

D、X=3,Y=8

2.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4

B、C2H6

C、C3H6

D、C6H6

3.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气体, 欲除去乙烯可选用的试剂是 ( )

A.氢氧化钠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溴水 D.碳酸钠溶液

4.能够证明甲烷构型是四面体的事实是()

A.甲烷的四个键键能相同 B.甲烷的四个键键长相等

C.甲烷的所有C-H键键角相等 D.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乙烯分子组成和结构推测含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烃通式为C n H2n

B.乙烯的电子式为:

C.从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可知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发生断裂

D.乙烯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甲烷不同的原因是乙烯中含碳量高

6.下列化学性质中,烷烃不具备的是()

A.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 B.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D.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7.乙烯发生的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B.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C.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D.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8.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100 mL ,能催化加成氢气30 mL ,则混合气体中含有甲烷()

A .50 mL

B .70 mL

C .30 mL

D .15 mL

9.下列一定属于不饱和烃的是 ( )

A .C 2H 4

B .

C 4H 8 C .C 3H 8

D .C 5H 12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酸性4KMnO 溶液都不起反应

B.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

C.甲烷跟氯气反应无论生成3CH Cl 、22CH Cl 、3CHCl ,还是4CCl ,都属于取代反应

D.甲烷的四种有机取代物都难溶于水

11.如下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

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可能是

( )

①CO 、2O ②2Cl 、4CH ③2NO 、2O ④2N 、2H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2.下列物质属于烷烃的是( )

A.816C H

B.322CH CH CH OH

13.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

A.3

B.4

C.5

D.6

14.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烯分子里的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不处在同一平面

B 、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比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稳定

C 、乙烯分子中键的夹角是180°

D 、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15.下列分子中,各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

A .甲烷

B .乙烯

C .乙烷

D .氯乙烷

16.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品种最多的是( )

A 、过渡元素的化合物

B 、ⅢA 族元素的化合物

C 、ⅣA 族元素的化合物

D 、ⅥA 族元素的化合物

17.下列有机物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C Cl

Cl H H

和C Cl Cl H H B .CH 2=CH —CH=CH 2和 CH CH CH 2CH 2

C .C(CH 3)3C(CH 3)3和CH 3(CH 2)3C(CH 3)3

D .CH CH

CH 3CH 3

CH 3CH 3 和CH CH CH 3CH 33CH 3

18. 用作食品袋的塑料,要求既经济又无毒,这种塑料的原料通常是( )

A.涤纶

B.锦纶

C.聚乙烯

D.聚氯乙烯

21.(1)某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 L,其质量为.8该烃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3%,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 ,其空间构型为 。

(2)有下列反应.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 ②乙烷在空气中燃烧 ③乙烯使溴水褪色

④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⑤由乙烯制聚乙烯 ⑥乙烷与氯气光照

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 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 _____;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 ____;属于加聚反应的是________ __

(3)如图立方体中心的“

”表示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

”表示出与之紧邻的4个氢原子的位置。

22.如图,某气体X 可能由2H 、CO 、4CH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X 气体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 、B 两个洗气瓶。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A 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 洗气瓶的质量不变,则气体X 是

(2)若A 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 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气体X

是 。

(3)若A,B 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试推测X 可能有几种组合,填写

下表。(有多少种写多少种,不必填满)

23.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注射器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甲管中注入10 mL 4CH ,同温同压下乙管中注入50 mL 2Cl ,将乙管气体推入甲管中,气体在甲管中反应,针管用日光照射一段时间。

(1)下列是某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

①气体最终变为无色;②实验过程中,甲管活塞向内移动;③甲管内壁有油珠;④产生火花。 其中正确的是 。

(2)甲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3)反应后,甲管中剩余气体能用下列试剂吸收的是。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饱和食盐水

(4)反应后,若将甲管中的物质推入盛有适量3AgNO 溶液的小试管中会观察到 , 若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又观察到 。

高一化学必修二烷烃烯烃练习题

1-5 BACDB 6-10 DDBAB 11-15 DCADB 16-18 CCC

21. (1)

(2)

(3)

22.(1)H 2 (2)CO (3)

23.解析:在光照下,甲烷与氯气发生连锁式反应:42CH Cl +

332

CH Cl HCl CH Cl Cl +,+22222

CH Cl HCl CH Cl Cl +,+

332

CHCl HCl CHCl Cl +,+4CCl HCl +。 (1)理论上,甲烷与氯气体积比为1∶4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而该针管里氯气与甲烷体积比为5∶1>4∶1,说明氯气过量,反应后剩余气体中仍有氯气。该反应进行缓慢,不会产生火花。产物中只有氯化氢和一氯甲烷为气体,所以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内部压强减小,甲管活塞向内移动。

(2)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可被氯原子逐一取代,故甲管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3)剩余气体中含有氯气和氯化氢,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剩余气体。

(4)生成的HCl 会与3AgNO 溶液反应生成AgCl 白色沉淀;因22CH Cl 、3CHCl 、4CCl 难溶于水而看到液体分为两层;若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会使石蕊变红。

答案:(1)②③ (2)取代反应 (3)B (4)液体分为两层,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红色

高中化学必修二重点难点整理

1.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A)n = m + 1 (B)n = m + 11 (C)n = m + 25 (D)n = m + 10 2.右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个电子,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的单质可跟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 (B)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C)C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稳定 (D)原子半径A>B>C 3.金属钫(Fr)天然存在极微,它的21个已知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A)在已知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化学式为Fr 2 O的氧化物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FrOH,它应是极强的碱 (D)其单质常温下跟水反应比钠剧烈 4.A、B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B>A,它们可以形成化合物AB 2 .由此可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A、B可能在同一周期(B)A在B的前一周期 (C)A肯定是金属元素(D)A可能在三周期的ⅡA或ⅣA族 5.元素X和元素Y在周期表中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X与Y两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19;Y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X多3个.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Y 2X 2 (B)X的化合物种类比Y的化合物种类多 (C)Y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却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D)X和Y都是性质很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6、下列对于铯(Cs)的性质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A、它只有一种氧化物Cs 2 O B、它与水剧烈反应 C、Cs+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D、CsHCO 3 受热不易分解 7、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有关“类钫”的预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B、“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价 C、“类钫”具有放射性 D、“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1g.cm-3 8、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①与水剧烈反应,浮在水面上②原子半径比钾大③它的氧化物有的能跟二B A C D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 1.3 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3 2 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 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 2.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A.合金B.半导体材料C.催化剂D.农药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适宜方法是( ) A.滴加盐酸B.滴加浓硫酸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浓硝酸 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 A.Na B.Al C.Fe D.Ag 8.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9.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氨气制氮肥B.可用氯气制漂白粉 C.可用蔗糖制食品D.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充电后可再使用 B.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D.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11.山梨酸(CH 3—CH =CH —CH =CH —COOH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与钠反应 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负极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3.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酒精和碘 B .苯和水 C .乙酸和水 D .溴和四氯化碳 14.已知反应A +B =C +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15.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氯气与氢气反应 B .次氯酸分解 C .甲烷与氯气反应 D .甲烷与氧气反应 1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烷 B .甲烷 C .苯 D .乙烯 1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一氯乙烷的结构式CH 3Cl B .丁烷的结构简式CH 3(CH 2)2CH 3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苯的分子式 18.下列对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 稀硫酸 Cl ····Cl Cl ····C Cl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甲烷、烷烃》练习题及答案

甲烷、烷烃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投入巨资兴建“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蕴藏的丰富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地区。这里所指的“西气”的主要成分是( ) A .CO B .CH 4 C .H 2 D .NH 3 2.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其中不能.. 反映出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 A .B .C H H H H C . D .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 有机物的是( ) A .CH 4 B .CCl 4 C .Na 2CO 3 D .CHCl 3 4.下列微粒中,与甲烷分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的是( ) A .HCl B .NH 3 C .NH 4+ D .OH - 5.光照对下列反应几乎没有.. 影响的是( ) A .氯气与氢气反应 B .氯气与甲烷反应 C .甲烷与氧气反应 D .次氯酸分解 6.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为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 .比甲烷的沸点高 B .与乙烷互为同系物 C .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D .可发生复分解反应 7.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 具有( ) A .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B .相同的结构 C .相同的通式 D .相同的分子式 8.下列是四种烷烃分子的结构模型图,其中沸点最高的是( ) 9.结合所学知识及下表信息推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名称 结构简式 熔点/℃ 沸点/℃ 正丁烷 CH 3CH 2CH 2CH 3 -138.4 -0.5

B.正丁烷、异丁烷常温下都为气态 C.气体打火机中所灌装的丁烷最有可能是正丁烷 D.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10.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4B.C2H6C.C3H6D.C6H14 11.标准状况下,将35 mL某气态烷烃完全燃烧,恢复到原来状况下,可得到140 mL 二氧化碳气体,则该烷烃的分子式为() A.C5H12B.C4H10C.C3H6D.C3H8 12.将甲烷与氯气按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后,得到的有机产物是() 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 A.只有①B.只有③ C.①②③的混合物D.①②③④的混合物 13.将一定量的甲烷与足量的O2混合后充分燃烧,将所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装有足量无水CaCl2和NaOH固体的玻璃管。结果盛NaOH固体的玻璃管质量增加了1.1 g,则原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2.24 L B.1.12 L C.0.56 L D.0.28 L 二、填空题: 14.将装有甲烷和氯气混合气体的三个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瓶口后,分别作如下处理。写出实验现象: (1)置于黑暗中:________________。 (2)将点燃的镁条靠近集气瓶外壁:__________________。 (3)放在有光线的房间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烷和氯气发生的一系列反应都是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请写出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同位素的有____________,是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概括总结 1 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 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4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这些有的是第一节有的是本章后面几节的不管怎么说记下来有好处,以后都用的上 有机化合物主要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其特点主要有: 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部分有机物来自植物界,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互相可以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众多的原因之一。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

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总结的总结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 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 第Ⅷ族1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 (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点 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习题_3.1.2烷烃 同分异构体

3.1.2烷烃同分异构体 1.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②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③分子通式为C n H2n+2的烃不一定是烷烃④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⑤光照条件下,乙烷通入溴水中,可使溴水褪色 A.①③⑤B.②③ C.①④D.①②④ 2.下列性质中,属于烷烃特征的是( ) A.完全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B.它们几乎不溶于水 C.分子的通式为C n H2n+2,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D.它们不是电解质 3.在烷烃分子中,每增加一个碳原子,每摩尔该烷烃完全燃烧需要多消耗氧气( ) A.1 mol B.1.5 mol C.2 mol D.2.5 mol 4.一些烷烃的沸点如下。甲烷:-162 ℃;乙烷:-89 ℃;丁烷:-1 ℃;戊烷:36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 A.约-40 ℃B.低于-162 ℃ C.低于-89 ℃ D.高于36 ℃ 5.下列属于烷烃的是( ) A.C2H4B.C3H4 C.C12H26D.C9H18 6.关于CH4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能用通式C n H2n+2来表示 B.与所有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 C.它们结构相似,物理、化学性质相同 D.通常情况下只有CH4是气态 7.下列关于丁烷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常温下,C4H10是气体 B.C4H10与CH4互为同系物 C.丁烷有正丁烷与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 D.C4H10进行一氯取代后最多生成两种沸点不同的产物 8.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是( )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化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许多学生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因此我们要学会去总结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一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应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应CH4+Cl2(g)CH3Cl+HCl 烷烃的通式:Cn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 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 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 乙烯C2H4(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2C2H4+3O22CO2+2H2O 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 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 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取代反应溴代反应+Br2-Br+HBr 硝化反应+HNO3-NO2+H2O 加成反应+3H2 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 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团为羟基-OH 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Na2CH3CHONa+H2

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总结的总结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 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 (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 到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点燃 点燃

2014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4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常言“真金不怕火炼”从化学的角度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金的熔点高,难于熔化 B、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变质 C、金越炼越纯 D、金的硬度大,高温下难于变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①NaOH溶液②大理石③NaCl溶液④ 稀硝酸4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某种试剂瓶中。按照试剂瓶的顺序 ......存放试剂序号正确的是D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 4、我们所食用的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 A、氨基酸 B、蛋白质 C、油脂 D、糖 5、绿色化学的目标是() A.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防患于未然,最终杜绝化学污染源 C.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 D.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

6、已知甲酸HCOOH可以写成CO(H2O),在50——600C时,向甲酸中加入浓硫酸会发生脱水生成CO。则草酸HOOC—COOH与浓硫酸在一定温度下脱水会生成 A、CO B、CO2 C、CO和CO2 D、C2O3 7、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A、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B、生铁比纯铁易生锈 C、制氢气时用粗锌而不用纯锌 D、工程施工队在铁制水管外刷一层“银粉” 8、下列最简式中,不需要知道对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确定其分子式的是 A、C3H4 B、CH C、CH2 D、C2H5O 9、下列关于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 B.煤的干馏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煤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D.煤除了主要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 10、工业炼铁是在高炉中进行的,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①2C(焦炭)+O2(空气)=2CO;②Fe2O3+3CO=2Fe+3CO该炼铁工艺中,对焦炭的实际使用量要远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其主要原因是: A.CO过量 B.CO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 C.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够 D.CO与Fe2O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1、2005年美国《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一种Al的超原子结构,这种超原子(Al13)是以1个Al原子在中心,12个Al原子在表面形成的三角二十面体结构。这种超原子具有40个价电子时最稳定。请预测稳定的Al13所带的电荷为 A、+3 B、+2 C、0 D、-1 1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⑥物质的总能量,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13、“阿波罗号飞船”所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应为:负极:2H2+4OH--4e-=4H2O 正极O2+2H2O+4e-=4OH-该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烷烃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2课时烷烃 水平检测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是同分异构体 B.分子组成相同、结构不相同的有机物是同分异构体 C.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饱和”,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相结合的链烃一定是烷烃D.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的有机物一定是同一物质 解析:分子组成相同(即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结构不相同的有机物是同分异构体;若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则必为同一物质。 答案:A 2.丁烷(C4H10)失去1个氢原子后得到丁基(—C4H9),丁基的结构共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丁烷(C4H10)有两种结构:CH3CH2CH2CH3和,它们分子 中各有两种氢原子,因此失去1个氢原子后得到丁基(—C4H9)的结构共有4种。 答案: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 B.分子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具有同一通式的物质属于同系物 D.同分异构现象只存在于有机物中 解析:同系物的特点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即通式相同),为同一类物质。同分异构体的特点是具有相同的分子组成,不同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可能既不是同种物质,也不是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不但在有机物中存在,在无机物中也存在。 答案:B 4.下列有机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①CH2CHCH3 ③CH3CH2CH3⑥ CH3CH2CH2CH3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⑤和⑥ 解析:①的分子式是C3H6,②的分子式是C3H6,③的分子式是C3H8,④的分子式是C3H4,⑤的分子式是C4H8,⑥的分子式是C4H10。只有①和②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5.有机物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有 (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该分子可以看成是在第2位C原子上连接有2个甲基和1个乙基,所以该分子中有4种不同位置的C原子,由于第2位C原子上没有H原子可以被取代,所以只有3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3种。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卷

高一下期必修2期末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 12 O : 16 N:14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请考生将你选择的答案填写在第Ⅰ卷的答题栏内,否则不能得分) 得 评卷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 分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分为7个周期 B、元素周期表有9个横行,分为7个周期 C、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列,分为18个族 D、元素周期表有16个纵列,分为16个族 2、NaOH、Mg(OH)2和Al(OH)3的碱性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Mg(OH)2、Al(OH)3、NaOH B、NaOH、Al(OH)3、Mg(OH)2 C、NaOH、Mg(OH)2、Al(OH)3 D、Al(OH)3、NaOH、Mg(OH)2 3.“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并已加工好的真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A.浓硫酸和水 B.生石灰和水 C.熟石灰和水 D.氯化钠和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共价键一定使原子结合成共价化合物 D、离子键可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5.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C2H6 B.C4H10 C.C2H4CI2 D.C2H6O 6.绿色化学中,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是原子利用率为100%。常见有机反应有: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③酯化反应④水解反应⑤加聚反应;上述反应类型能体现“原子经济性”原则的是()。 A.②⑤ B.①② ③④ D.②④ 7.在元素周期表中所示氮元素如下图。化学家在研究人工固氮的过程中使用了N3-,下列对于N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3-是氮元素的一种新单质 B.N3-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C.N3-的相对质量约为42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二烷烃烯烃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二烷烃烯烃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编辑高一、一科 1.若1mol某气态烃C X H Y完全燃烧,需用3mol氧气,则() A、X=2,Y=2 B、X=2,Y=4 C、X=3,Y=6 D、X=3,Y=8 2.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4 B、C2H6 C、C3H6 D、C6H6 3.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气体, 欲除去乙烯可选用的试剂是 ( ) A.氢氧化钠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溴水 D.碳酸钠溶液 4.能够证明甲烷构型是四面体的事实是() A.甲烷的四个键键能相同 B.甲烷的四个键键长相等 C.甲烷的所有C-H键键角相等 D.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乙烯分子组成和结构推测含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烃通式为C n H2n B.乙烯的电子式为: C.从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可知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发生断裂 D.乙烯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甲烷不同的原因是乙烯中含碳量高 6.下列化学性质中,烷烃不具备的是() A.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 B.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D.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7.乙烯发生的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B.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C.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D.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8.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100 mL ,能催化加成氢气30 mL ,则混合气体中含有甲烷()

A .50 mL B .70 mL C .30 mL D .15 mL 9.下列一定属于不饱和烃的是 ( ) A .C 2H 4 B . C 4H 8 C .C 3H 8 D .C 5H 12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酸性4KMnO 溶液都不起反应 B.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 C.甲烷跟氯气反应无论生成3CH Cl 、22CH Cl 、3CHCl ,还是4CCl ,都属于取代反应 D.甲烷的四种有机取代物都难溶于水 11.如下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 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可能是 ( ) ①CO 、2O ②2Cl 、4CH ③2NO 、2O ④2N 、2H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2.下列物质属于烷烃的是( ) A.816C H B.322CH CH CH OH 13.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 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 个)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7周期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

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Li 与O 2反应(点燃) 4Li + O 22Li 2O Na 与O 2反应(点燃) 2Na + O 2Na 2O 2 Na 与H 2O 反应: 2Na + 2H 2O = 2NaOH+H 2↑ 2、卤素单质F 2 、Cl 2 、Br 2 、I 2与氢气反应 F 2 + H 2 = 2HF 、Cl 2 + H 2 = 2HCl 、Br 2 + H 2 = 2HBr 、I 2 + H 2 = 2HI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Cl 2可以从溴化物(或碘化物)中置换出Br 2(或I 2): ① Cl 2 + 2NaBr = Br 2 + 2NaCl ② Cl 2 + 2KI = I 2 + 2KCl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 2可以从碘化物中置换出I 2:Br 2 + 2KI = I 2 + 2KBr 4、Mg 与H 2O 反应: Mg + 2H 2O = Mg(OH)2↓ + H 2↑ 5、Na 与Cl 2、反应(点燃):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 Ba(OH)2·8H 2O+2NH 4Cl==BaCl 2+2NH 3↑+10H 2O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2)典型的原电池(Zn-Cu 原电池) 典型的原电池(Zn-Cu 原电池) 负极(锌): 负极(锌): Zn - 2e - = Zn 2+ (氧化反应) 正极(铜): 正极(铜): 2H + + 2e - = H 2↑(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Zn + 2H + = Zn 2+ + H 2↑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 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2)取代反应(与Cl 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 C 2H 4 + 3O 2 ??→ ?点燃 2CO 2+2H 2O (2) 加成反应(与Br 2的反应): CH 2=CH 2 + Br 2 → CH 2BrCH 2Br (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① CH 2=CH 2 + H 2 CH 3CH 3 ② CH 2=CH 2 + HCl CH 3CH 2Cl (一氯乙烷) ③ 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 (乙醇) (4)聚合反应: (乙烯制聚乙烯) ①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②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2C 6H 6+15O 2 ??→ ?点燃 12CO 2+6H 2O (2)取代反应 ① 与Br 2+ Br 2 ??→?3FeBr + HBr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9分) 1、气体打火机使用一种有机化合物为燃料,这种燃料稍加压时易液化,减压时气化,点燃能燃烧、下列符合这种条件的有机物是(括号内为各物质的沸点): A、C2H6(- 88、6℃) B、C3H8(- 42、6℃) C、C4H10(-0、5℃) D、C5H10( 36、1℃) 2、下列对于加成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成反应的结果是使有机化合物中不再含有不饱和键 B、经过加成反应后,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发生了变化 C、任何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化合物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能够作为所有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的试剂 3、由两种烃组成的混合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CO2的质量也一定,则此两种烃一定满足 A、互为同分异构体

B、最简式相同 C、为同系物 D、符合同一通式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 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C、高锰酸钾可以氧化苯和甲烷 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 5、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αdam ascone可用于制作“香水”,其结构为:有关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3H20O B、该化合物可发生聚合反应 C、1 mol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19 mol O2 D、与足量H2加成,最多消耗H23mol 6、取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组分各1 mo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两者耗氧量不等的是 A、乙烯和乙醇 B、乙炔和乙醛 C、乙烷和乙酸甲酯 D、乙醇和乙酸 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正丁烷的熔点、沸点比异丁烷的高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总的说来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专题一: 第二单元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