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残疾儿童视觉障碍康复服务流程、基本信息表、康复效果评估指标

残疾儿童视觉障碍康复服务流程、基本信息表、康复效果评估指标

DB3201/T 1003 — 2020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视觉障碍康复服务流程

康复机构

咨询登记

康复救助申请

提交

未通过

资格审核

通过

办理进入康复

机构手续

转介需要优先进行初次检查

其他康复 / 治疗评估

适合开展低视力康复

制定康复

训练方案

实施康复

记录训练情况、完成进度与效果

评估

总结

达到预期效果或达到年龄,离开机构

康复随访

图 A.1视觉障碍康复服务流程1.医院诊断证明

2.社区 / 残联盖章的申请评估表

3.区残联与康复机构签订的康复协议

1.登记

2.基本情况调查

3.康复机构与监护人签

订康复协议

4.建档

需要调整康复计划

6

DB3201/T 1003 — 2020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残疾儿童基本信息表

表 B.1残疾儿童基本信息表

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照片

残疾类别身份证号

或残疾证

家庭住址

家长姓名父:家长职业父:联系方式固话

母:母:手机

家庭状况□低保户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其他

致残原因视力□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角膜病□视网膜、色素膜病变□视神经病变

□弱视□白内障□青光眼□外伤□中毒□原因不明

□其他

听力□遗传□中耳炎□母孕期病毒感染□早产或低体重□新生儿窒息

□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全身性疾病□高胆红素血症

□创伤或意外伤害□噪声或暴震□药物中毒□原因不明

□其他

言语□唐氏综合症□早产、低体重或过期产□产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腭裂□脑性瘫痪□脑出血□脑外伤□脊髓侧索硬化

□多发性硬化□癫痫□CO中

毒□脑炎□脑囊虫病

□喉、舌疾病术后□听力障碍□孤独症□智力低下□原因不明

□其他

肢体□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发育畸形□脑性瘫痪□脑外伤□脊髓损伤

□肿瘤□地方病□骨关节病□脊髓疾病□结核性感染□侏儒症

□化脓性感染□脊髓灰质□中毒□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

□交通事故□其他外伤□原因不明□其他

智力□遗传□早产、低体重或过期产□产伤□发育畸形□新生儿窒息

□脑疾病□母孕期外伤、物理伤害或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中毒与过敏反应

□惊厥性疾病□不良社会文化因素□交通事故□其他外伤□原因不明

□其他

精神□分裂情感性障碍□其他器质性精神障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障碍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心境障碍□行为综合症

□痴呆□癫痫□孤独症□原因不明□其他

既往医疗 / □药物治疗□手术□康复治疗□传统方法□上幼儿园□上学□其他康复情况

需要说明

的情况

7

DB3201/T 1003 — 2020

表 B.1残疾儿童基本信息表(续)

康复机构负责人:

(盖公章)

年月日机构地址

机构电话

训练起止

时间:

机构提供家长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共计次/ 年

8

DB3201/T 1003 — 2020

CC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康复效果评估指标

C.1康复效果评估指标

C.1.1康复实施前,儿童视力高于0.05 ,小于 0.1 时,应用低视力表联合对数视力表按表 C.1 的要求评

价康复效果。

表 C.1康复前视力介于0.05 ~0.1 之间的康复效果评价指标

康复效果评价指标

无效视力退步、不变或仅仅提高 1 行

有效视力提升 2 行以上, FVEP有改善

C.1.2 康复实施前,儿童视力不低于 0.1 ,小于 0.3 时,应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按表 C.2 的要求评价康复效果。

表 C.2康复前视力介于0.1 ~0.3 之间的康复效果评价指标

康复效果评价指标

无效视力退步、不变

有效视力提升 1 行以上, VEP有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残疾儿童视觉障碍康复服务流程、基本信息表、康复效果评估指标

DB3201/T 1003 — 2020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视觉障碍康复服务流程 康复机构 咨询登记 康复救助申请 提交 未通过 资格审核 通过 办理进入康复 机构手续 转介需要优先进行初次检查 其他康复 / 治疗评估 适合开展低视力康复 制定康复 训练方案 实施康复 记录训练情况、完成进度与效果 评估 总结 达到预期效果或达到年龄,离开机构 康复随访 图 A.1视觉障碍康复服务流程1.医院诊断证明 2.社区 / 残联盖章的申请评估表 3.区残联与康复机构签订的康复协议 1.登记 2.基本情况调查 3.康复机构与监护人签 订康复协议 4.建档 需要调整康复计划 6

DB3201/T 1003 — 2020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残疾儿童基本信息表 表 B.1残疾儿童基本信息表 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照片 残疾类别身份证号 或残疾证 号 家庭住址 家长姓名父:家长职业父:联系方式固话 母:母:手机 家庭状况□低保户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其他 致残原因视力□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角膜病□视网膜、色素膜病变□视神经病变 □弱视□白内障□青光眼□外伤□中毒□原因不明 □其他 听力□遗传□中耳炎□母孕期病毒感染□早产或低体重□新生儿窒息 □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全身性疾病□高胆红素血症 □创伤或意外伤害□噪声或暴震□药物中毒□原因不明 □其他 言语□唐氏综合症□早产、低体重或过期产□产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腭裂□脑性瘫痪□脑出血□脑外伤□脊髓侧索硬化 □多发性硬化□癫痫□CO中 毒□脑炎□脑囊虫病 □喉、舌疾病术后□听力障碍□孤独症□智力低下□原因不明 □其他 肢体□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发育畸形□脑性瘫痪□脑外伤□脊髓损伤 □肿瘤□地方病□骨关节病□脊髓疾病□结核性感染□侏儒症 □化脓性感染□脊髓灰质□中毒□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 □交通事故□其他外伤□原因不明□其他 智力□遗传□早产、低体重或过期产□产伤□发育畸形□新生儿窒息 □脑疾病□母孕期外伤、物理伤害或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中毒与过敏反应 □惊厥性疾病□不良社会文化因素□交通事故□其他外伤□原因不明 □其他 精神□分裂情感性障碍□其他器质性精神障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障碍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心境障碍□行为综合症 □痴呆□癫痫□孤独症□原因不明□其他 既往医疗 / □药物治疗□手术□康复治疗□传统方法□上幼儿园□上学□其他康复情况 需要说明 的情况 7

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儿童)-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儿童)|残疾 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 小二寸彩照服务手册使用说明1.本手册包括残疾人基 本信息、康复需求评估与转介记录和康复服务记录。 2.本手册由残疾人或其监护人妥善保管,不得转借他人,遗失请及时补办。 **县残疾人联合会(盖章)姓名性别民族联系电话家庭 住址**省**市**县(市、区)监护人姓名与残疾人关系监护人联系电话残疾类别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 □(多重残疾可多选)残疾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未定级□身份证号残疾人证号(持证必填)残疾人基本信息注:1.非持证残疾儿童可不填写残疾人证号;

2.本页由社区康复协调员填写。 康复需求评估与转介记录康复需求: 是否需转介:是□否□转介至: (机构)(机构)评估机构名称: 评估人: 评估时间: 注:1.“康复需求”:参照附表《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建议目录》中的服务项目填写。 2.本页由评估机构或社区康复协调员填写。 康复需求评估与转介记录康复需求: 是否需转介:是□否□转介至:

(机构)(机构)评估机构名称: 评估人: 评估时间: 康复需求评估与转介记录康复需求:是否需转介:是□否□转介至:(机构)(机构)评估机构名称: 评估人: 评估时间: 康复需求评估与转介记录康复需求:是否需转介:是□否□转介至:(机构)(机构)评估机构名称:

评估人: 评估时间: 康复需求评估与转介记录康复需求:是否需转介:是□否□转介至:(机构)(机构)评估机构名称: 评估人: 评估时间: 康复服务记录服务项目: 项目单次服务经费: 辅助适配器具名称及型号: 服务频次服务次数:

康复治疗与训练效果与评定标准与程序

康复治疗与训练效果与评定标准与程序 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 康复评定是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 康复评定学是研究障碍和潜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学科。 (二)康复评定的作用与目的 1.用各种量表使评定方法标准化,也使某些检测方法简化,并使内容规范、目标明确、易于掌握。 临床康复决策过程:评估确定目标制定治疗措施实施--------------------- 评估疗效——修改治疗方案。 1.1.掌握障碍情况:如检查障碍的部位、性质及其严重程度,以及障碍对患者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参与所造成的影响。 2.2设定康复目标:为此需寻找和分析阻碍患者重返社会和重返家庭的具体因素。例如关节活动度受限、肌力低下或平衡和运动协调功能障碍;心理状态、社会影响也可能为其原因。 3.制订治疗和训练方案:如选择适当训练手段以促进功能恢复,或考虑如何进行自身功能代偿和研究应用轮椅、支具或其他辅助器具进行补救以增进功能和能力的具体方法。 4.判断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患者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比较它们的疗效差别,必须用客观、统一的标准去衡量。 5.帮助判断预后:对预后的判断可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准备,可使制定的治疗计划更合理。如BartheI指数低于20的中风患者治疗意义不大,因其多将死亡;而高于80者多将自愈,不必特殊治疗。 (三)康复评定的内容 康复评定的方法必须标准化、定量化,具有可重复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次康复评定的结果具有科学性、正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康复评定一般分为初期评定、中期评定和末期评定三种。 1.I初期评定:初期评定是在制订康复治疗计划、建立康复目标和开始康复治疗前的第一次评定,主要是掌握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1.2中期评定:中期评定是在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所进行的评定,主要是了解治疗后功能的改变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修改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1.3末期评定:末期评定是康复治疗结束时或出院前的评定,了解患者总的功能情况,评定治疗效果,提出进一步康复处理或重返社会的建议。 2.康复评定是评定患者的躯体、精神、言语和社会功能,其内容主要包括①躯体方面:上肢,下肢(包括步态),关节,肌肉(含痉挛),脊柱与脊髓,协调与平衡,感觉与知觉(含疼痛、失用症、失认症),反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呼吸系统功能,循环系统功能,泌尿系统功能,性功能等;②精神方面:智力测验,性格测验,情绪测验,神经心理测验;③言语方面:失语症检查,构音障碍检查,言语失用检查,言语错乱检查,痴呆性失语检查;④社会方面:社会活动能力,就业能力,生存质量等。 3.1康复评定概论:掌握康复评定的定义和不同时期康复评定的任务及其注意事项,

残疾儿童智力康复服务方案

残疾儿童智力康复服务方案 残疾儿童智力康复服务方案 一、背景介绍 残疾儿童是指因先天缺陷、疾病、事故等原因导致智力发育迟缓或智力障碍的儿童。智力康复是指通过系统、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帮助残疾儿童提高智力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下面是一份残疾儿童智力康复服务方案。 二、目标 1. 帮助残疾儿童提高智力水平,提升学习能力; 2. 帮助残疾儿童改善社交能力,增强自信心; 3. 培养残疾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自理能力; 4. 促进残疾儿童的全面发展,增强其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三、服务方案 1. 个体化评估 为每个残疾儿童进行个体化评估,了解其现状、需求和潜力,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2. 康复训练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言语训练:通过言语治疗、语言游戏等活动,帮助残疾儿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 认知训练:通过认知训练游戏、智力开发活动等,帮助残疾儿童提升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 运动康复:通过体育运动、物理训练等活动,帮助残疾儿童增强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 社交训练:通过社交活动、情感交流训练等,帮助残疾儿童提升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 生活技能训练:通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帮助残疾儿童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3. 家庭辅导 针对每个残疾儿童的家庭情况,提供相应的家庭辅导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给予家长有关智力康复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对残疾儿童康复的支持能力; - 提供家庭康复活动指导,引导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实施康复目标; -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疏导,帮助家长和残疾儿童更好地应对困难和压力。 4. 社会融合 通过组织各种社会活动,促进残疾儿童与非残疾儿童的交流和互动,提高残疾儿童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四、实施步骤 1. 残疾儿童个体化评估,制定康复方案; 2. 开展康复训练,包括言语训练、认知训练、运动康复、社交训练和生活技能训练;

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

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 一、康复训练 一康复训练基本原则 对智力残疾康复的教育与训练应该制定和实施以下基本原则: 1.可接受原则智力残疾儿童的教育和训练内容应选择儿童容易接受、符合实际发展水平和特殊需要的; 2.实用性原则在选择和确定智残儿童教育康复和训练内容时, 应切实考虑到儿童未来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教给儿童脱离生活的或远离生活的“死”知识; 3.趣味性原则对智残儿童的全部教育和训练应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尽可能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训练; 4.循序渐进原则尽量将康复训练内容分成小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训练; 5.缺陷补偿原则在教育和训练中,有目的地对智残儿童的身心缺陷进行补偿和矫正,促进其尽快康复; 6.集体训练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训练中,可根据儿童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分层分组进行;个别训练,要根据每个儿童的实际 水平和具体需要对各部分内容适当增减,学习进度和要允许有一定幅度的调整; 二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1.感知能力训练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的训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是指身体姿势或全身的动作而言,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从儿童的发展来看,有很明显的顺序性弱智儿童也按这个顺序发展,并在一定的月龄范围出现弱智儿童就不一定按同龄正常儿童同样的月龄范围出现,这是因为运动的发展与生理成熟有密切关系;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功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动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这些动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针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方案。残疾儿童往往需要额外的支持 和关注,在康复阶段,他们需要综合的康复服务来提高生活质量和独立性。本方案旨在为残疾儿童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以达到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目标。 2. 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为残疾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包括身体康复、心理康复和 社交康复,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独立性。 3. 服务内容 3.1 身体康复 •物理治疗:通过体育锻炼、理疗等方式,帮助残疾儿童恢复或提高身体功能。 •职业治疗:通过培养日常生活技能、社交技能等,帮助残疾儿童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语言治疗:通过语言训练、口腔运动等方式,帮助残疾儿童克服语言障碍。 3.2 心理康复 •心理咨询:为残疾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儿童游戏疗法等方式,帮助残疾儿童克服心理障碍。 •家庭支持:提供家庭支持服务,帮助家长理解并应对残疾儿童的需求。 3.3 社交康复 •社交技能培训:通过社交技能培训课程,帮助残疾儿童掌握与他人交往的基本技巧。 •社区融入:组织残疾儿童参与社区活动,促进他们与正常儿童的交流和互动。 •特殊辅助工具:提供适用于残疾儿童的特殊辅助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

4. 服务流程 4.1 初步评估 在接收到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申请后,首先进行初步评估,了解他们的康复需求和现状。 4.2 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具体的康复目标和相应的服务内容。 4.3 实施康复计划 根据康复方案,实施相应的康复计划,包括身体康复、心理康复和社交康复等方面的服务。 4.4 定期评估和调整 定期对残疾儿童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康复计划进行调整,以确保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5. 服务团队 康复服务团队由多个专业人士组成,包括: •医生:负责进行评估和制定康复方案。 •物理治疗师:负责进行身体康复训练。 •职业治疗师:负责进行职业治疗和语言治疗。 •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负责进行心理康复服务。 •社工:负责提供家庭支持和社交康复服务。 6. 资源需求 为了保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顺利进行,需要以下资源的支持: •康复设备和工具:为残疾儿童提供合适的康复设备和工具,如理疗器械、辅助工具等。 •培训和培养人才:为康复服务团队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培养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智力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项目服务规范]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项目服务规范]智力残疾 儿童康复训练 二、服务时间 机构内康复每年不少于9个月,平均每月不少于22天,每天不少于6节课(3.5小时)。 三、服务流程 提交康复训练《救助卡》、《转介单》、医院诊断证明、儿童体检报告、监护人和受助儿童身份证明材料等一资格审核一办理入机构手续,包括登记、问询、评估、建档、签订康复协议、进班一制定康复教育计划、实施康复教学、家长培训、社会融合活动一定期评估、修订康复教育计划一康复随访、家庭指导。 四、服务内容及要求 1.基木情况调查。主要包扌舌儿童基本情况、心理卫生、学习特点、学习兴趣、家长教养态度、儿童情绪行为观察等,每学年1次。 2.康复评估。主要对儿童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和感觉统合能力评估,训练评估体现阶段性、动态化,通常每学年至少2次。 3.制定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由康复评估人员、教师、家长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根据评估情况,拟定个别化康复计划,内容包括残疾类别、学习优势、未来发展潜能、残疾影响、建议对策、进班安置、康复重点、家长建议与希望等;召开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分析会,讨论确定适合儿童的能力发展和生活实际的长、短期目标;修改拟定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 4.康复教学。根据康复教育计划,安排并细化“月一周一日”康复教学活动,遵从智力残疾儿童的生理发育、认知程度和行为特征开设相关课程作为康复支持。

(1)集体课/(小组/组别):采取综合主题课活动形式,开展儿童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康复教学;康复教育目标考虑到每个儿童的需要;康复教学活动教案与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一致;有体现每个儿童进步的记录。每天集体课时间不少于4节课,每节课不少于30分钟。 (2)个训课:针对儿童在集体课中的“短板”或特别的需要进行一对一训练;康复教育目标清晰具体、符合儿童发展需要;每次个训后要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记录。每天至少1节课,每节课不少于30分钟。 (3)其他:运动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每天至少1节课,每节课不少于1小时;开展社会融合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至少30分钟。 5.家庭指导。每周不少于1次,每次至少30分钟;家长培训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至少1小时。 康复教育与评估建议使用《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中残联)或其他版本和《感觉统合能力评量表》。 五、服务考核 1.质量控制:康复教学、评估建档率100%;康复有效率达90%;家长对康复服务的满意率达90%;家长培训率100%;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2.档案管理:康复协议、申请表、转介单;受助儿童基本信息、康复教学计划与实施记录、评估记录;家长培训计划、内容;专业技术人员等资料。 3.经费管理:项目经费拨付凭证,项目支出明细清单,受助儿童项目经费结算签字凭证,年度项目经费财务审计报告等。

残疾人精准康复五项指标

残疾人精准康复五项指标 在现代医疗技术的帮助下,对残疾人进行康复治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为了让 康复治疗更加科学、有效,我们需要精准测量康复治疗的效果。下面介绍五项残疾人精准 康复指标。 一、自我照顾能力评估(ADL) ADL是指一个人能够自己完成日常生活中必须的基本活动。通常包括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吃饭、如厕等生活自理活动。通过对ADL进行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 水平,为后续康复治疗制定个性化方案提供指导。 二、生活质量评估(QOL) 生活质量是指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和感受。对于残疾人而言,生活质量评估是 一个反映患者康复效果的关键指标。QOL测量包括身体功能、情感状态、社会支持、职业 生涯等多个方面。通过对QOL的评估,可以对患者康复效果做出全面的评估。 三、肌肉力量评估(ICEP) ICEP是肌肉力量、平衡和柔韧性的综合评估工具。肌肉力量是评定患者是否恢复功能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ICEP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可以为治疗师提供治疗方案的参考,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康复进展进行控制。 四、康复成效评估(SIAS) SIAS是康复治疗成效评估的标准工具。它包括三个方面的评估,即肌肉力量、身体的协调性和功能活动。这些评估可以帮助治疗师确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康复速度和康复方向,同时还可以帮助提供患者的康复建议。 五、社会参与评估(PAS) 社会参与评估(PAS)是一个评估患者参与社交、文化和经济活动的方法。正常的社会参与是人们成功康复的关键之一。这个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社交和经济状况,从而确定治 疗的进展情况和治疗方向。 综合来看,在残疾人康复治疗中,以上五个指标的综合应用可以使康复治疗更加科学化,同时可以为日后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只有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治疗,才 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细则

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细则 为了确保残疾儿童获取到高质量的康复服务,定点康复机构的评估和监管非常重要。以下是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的细则: 一、机构基本信息评估 1.机构的基本信息包括机构名称、机构性质、机构类型、机构等级、机构领导班子成员、医务人员情况等。评估人员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审核和核实。 二、机构硬件设施评估 1.评估人员需要对机构的硬件设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包括建筑物基本情况、康复设备与器械、消防设施、安全设施、卫生设施等。评估人员需要评估这些设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三、机构人员素质评估 1.评估人员需要检查机构的各级人员的证书和执业资格,包括医师、护士、康复师和康复辅助人员等。评估人员需要核实这些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要求,并评估他们的服务态度和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 四、机构康复服务内容评估 1.评估人员需要对机构提供的康复服务内容进行审核和评估。包括康复治疗、康复培训、康复辅助器具配备等。评估人员需要核实机构提供的康复服务是否科学、全面、个性化,并评估服务的效果和满意度。 五、机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

1.评估人员需要对机构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审核和评估。包括康复目标、康复措施、康复周期、康复评估等内容。评估人员需要核实治疗方案 是否符合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康复需要,并评估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机构康复服务流程评估 1.评估人员需要对机构的康复服务流程进行审核和评估。包括康复服 务的预约、接待、签约、评估、治疗、康复报告等环节。评估人员需要核 实服务流程是否规范、流程环节是否完整,并评估服务流程的高效性和便 利性。 七、机构康复服务质量评估 1.评估人员需要对机构的康复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残疾儿童对服 务的满意度、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服务的可靠性和可信度等。评估人 员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评估机构的服务质量是否达到预 期目标。 八、机构投诉处理情况评估 1.评估人员需要核查和评估机构的投诉处理情况。包括投诉数量、投 诉类型、投诉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评估人员需要评估机构的投诉处 理机制是否健全、是否能有效解决投诉,并评估投诉情况对机构的影响程度。 以上是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的细则。通过评估,可以确保机构 的康复服务质量,保障残疾儿童获得适当的康复治疗和服务。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流程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流程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是社会福利事业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旨在为残疾儿童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服务和救助,使其身心健康、有望自立和融入社会。下面,本文将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一、残疾儿童康复申请 首先,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需要进行申请。申请人可以是残疾儿童本人、其监护人或亲属。 申请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 1.残疾儿童的身份证明、户口簿等相关证件。 2.残疾儿童的医学诊断证明书,包括病历、检查报告、观察记录等。 3.残疾儿童的家庭经济证明,包括家庭收入、支出等情况的证明材料。 4.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和联系方式。 二、康复救助评估 针对申请人提供的资料,社会福利机构将进行康复救助评估。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专业人员的观察、检查和评估,判断残疾儿童的康复情况和康复需求。其内容包括学习、生活、运动、社交等多个方面,以确定所需的康复项目和方案。 相关专业人员包括医生、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他们将利用各种评估工具、模型等帮助判断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针对性地制定康复救助方案和计划。

三、康复方案和计划 在康复救助评估的基础上,社会福利机构将为残疾儿童制定康复方案和计划。方案包括治疗、康复、训练、教育等多个方面,帮助残疾儿童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康复,提高其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 具体的康复方案和计划包括: 1.治疗项目:包括药物治疗、手术、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2.康复训练项目:针对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项目,如言语、运动、认知、生活自理等。 3.教育和培训项目:如特殊教育、职业培训等,帮助残疾儿童实现自我发展和自立生存。 所有的康复方案和计划都要经过申请人或其监护人的确认和签字,达成共识后方可实施。 四、康复救助实施 根据制定的康复方案和计划,社会福利机构将为残疾儿童提供全面的康复救助服务。这一过程涉及到各种医疗、教育、康复课程、辅助器具配备等,需要涉及到各个部门的协作。 康复救助过程中主要的任务包括: 1.统计服务数据:通过中间服务系统进行对残疾儿童的服务数据和康复服务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为了康复训练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有效的改善残疾人功能状况,特定此方案。本方案服务对象为高密市有康复需求的9岁(含)以下智力残疾儿童,针对其运动、感知、认知、精神、言语、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治疗。 一、服务要求 (一)每名儿童在医院内训练时间至少6个月,每日至少2个小时,每周至少一次对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指导,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科目的讲解培训与康复的认知程度的提高,每月至少一次集中家长培训和社会融合活动,提高患儿家长对康复训练的认知。 (二)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精神、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能力训练,并通过创立主题、音乐游戏、体感活动、多屏互动等活动方式组织展开训练。 (三)康复训练形式包括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与训练和家庭社区融合活动等。 ①个别教学与训练:要求康复人员与儿童1:1或1:2,进行针对性训练. ②小组教学与训练:要求一名康复人员,3—6名儿童,儿童融入小组。 注:如果是外出小组课或是能力低下/小年龄段儿童则需2名康复人员,主辅分工。 ③集体教学与训练:要求两名康复人员,主辅分工,6-12名儿童. ④家庭社区融合活动:根据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提供社区和家庭康复指导和跟踪随访,帮助家长完成在家庭和社区的康复目标。 以上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与训练活动和家庭社区融合活动均要求对儿童的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康复方案规范,有互动评价表,康复教学与训练组织实施顺畅,方法手段多样,每名儿童康复训练目标实现75%以上。 (四)智力残疾儿童初入院评定及制定详细康复训练计划。 (五)训练每个月时进行阶段性功能评估(包括儿童的运动、感知、认知、精神、言语、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总结康复效果和现状,对比前测做出阶段性康复效果报告,提出进一步干预意见和建议,并制定下个月康复治疗计划。 (6)儿童结束治疗时进行总结性评估(包括儿童的智力和适应行为评估、功能评估),对比前测,分析现状,总结结果。 二、服务内容 (一)康复咨询与评估,包括入院咨询和入院康复评定. 针对新入院智力残疾儿童进行全面、细致康复评定工作,并针对评定结果科室讨论,制订最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 (二)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包括汇集儿童基本信息、诊断报告、康复需求评估和相关资料、召开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分析会,制订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 (三)康复计划的实施,包括安排康复教育课程表(一日活动安排),制定康复教学计划,设计康复教学与训练活动、实施康复教学与训练活动。 (四)训练记录的建立 建立康复记录,由康复人员将训练内容、训练次数、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填写“训练记录表”. (五)效果评估,包括智力和适应行为评测、功能评估. 每月评估,针对智力残疾儿童运动、感知、认知、精神、言语、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做出各方面详细评估。针对患儿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提出针对性意见。 (六)转介跟踪跟随访,包括早期康复与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衔接,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评估延伸。

残疾儿童基本康复绩效评价报告

残疾儿童基本康复绩效评价报告 以下是一份残疾儿童基本康复绩效评价报告的样板。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样板,并不能完全满足您的需求,您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残疾儿童基本康复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儿童的基本康复服务越来越受到关注。本项目的目标是为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服务内容与实施情况

1. 物理治疗与康复:我们为残疾儿童提供了个性化的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包括但不限于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在过去的六个月中,我们已经成功地对XX名儿童进行了物理治疗,其中XX%的儿童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 心理支持:除了物理治疗,我们还为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了心理支持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此项服务覆盖了XX名儿童,有效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3. 教育支持:我们与当地学校合作,为残疾儿童提供特殊教育支持,确保他们能够接受合适的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目前已有XX名儿童接受了此项服务。 4. 社会融入活动:为了提高残疾儿童的社会融入度,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如户外拓展、社区服务等。已有XX名儿童参与了这些活动。 三、绩效评价 1. 量化指标:根据数据统计,接受物理治疗的儿童中,XX%的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XX%的儿童在心理支持后,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XX%的儿童在学习成绩上有所提高;XX%的儿童在社会融入活动中表现优秀。 2. 满意度调查:我们对服务的受益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和儿童的满意度均超过XX%。他们普遍认为服务内容丰富、专业、有效。

3. 挑战与问题:尽管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部分地区的服务覆盖不足,康复设备有限等。 四、总结与建议 本项目在为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优化服务,我们建议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增加专业人员配备,以及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

福利机构孤独症儿童基本情况调查、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折线图、家长满意度评估表

附录 A (资料性) 基本情况调查 A.1 基本情况调查 每个进入机构接受康复服务的孤独症儿童基本情况调查分儿童基本情况调查和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调查内容详见表A .1 和表A.2。 表 A.1 儿童基本信息表

表 A.1 儿童基本信息表(续)

表 A.2 家庭访谈记录表 表 A.2 家庭访谈记录表(续)

测试时间:年月日 附录 B (资料性)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患儿姓名:评定时间: B.1人际关系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害羞、自卫及表示不同意。 2分,轻度异常:缺乏一些眼光接触,不愿意,回避,过分害羞,对检查者反应有轻度缺陷。 3分,中度异常:回避人,要使劲打扰他才能得到反应。 4分,严重异常:强烈地回避,儿童对检查者很少反应,只有检查者强烈地干扰,才能产生反应。 B.2模仿(词和动作)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模仿。 2分,轻度异常:大部分时间都模仿,有时激动,有时延缓。 3分,中度异常:在检查者极大的要求下有时模仿。 4分,重度异常:很少用语言或运动模仿他人。 B.3情感反应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情境相适应的情感反应--愉快不愉快,以及兴趣,通过面部表情姿势的变化来表达。 2分,轻度异常:对不同的情感刺激有些缺乏相应的反应,情感可能受限或过份。 3分,中度异常:不适当的情感的示意,反应相当受限或过份,或往往与刺激无关。 4分,严重异常:极刻板的情感反应,对检查者坚持改变的情境很少产生适当的反应。 B.4躯体运用能力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适应的利用和意识。 2分,轻度异常:躯体运用方面有点特殊--某些刻板运动,笨拙,缺乏协调性。 3分,中度异常:有中度特殊的手指或身体姿势功能失调的征象,摇动旋转,手指摆动,脚尖走。 4分,重度异常:如上述所描述的严重而广泛地发生。 B.5与非生命物体的关系 1分,与年龄相当:适合年龄的兴趣运用和探索。 2分,轻度异常:轻度的对东西缺乏或不适当地使用物体,象婴儿一样咬东西,猛敲东西,或者迷恋于物体发出的吱吱叫声或不停地开灯、关灯。 3分,中度异常:对多数物体缺乏兴趣或表现有些特别,如重复转动某件物体,反复用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一、背景介绍 智力残疾儿童是指由于大脑发育异常或病理因素引起的智力水平低下,且影响了儿童的学习、行为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一类儿童。他们需要特殊的 康复服务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潜能。本方案旨在为智力残疾儿童 提供全面有效的康复服务。 二、目标设定 1.促进智力残疾儿童的身体发展,提高其运动和协调能力; 2.提升智力残疾儿童的认知能力,包括语言、记忆、注意力等; 3.培养智力残疾儿童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与他人的沟通和交往能力; 4.培养智力残疾儿童的自理能力,包括生活技能、卫生习惯等; 5.促进智力残疾儿童家庭对其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家庭的康复服务能力。 三、服务内容与方法 1.儿童康复评估: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康复评估,包括身 体发展、认知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自理能力等方面,为后续康复干预提供 依据。 2.运动康复训练: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训练 方案,包括基础动作训练、平衡能力训练、精细动作训练等,提高儿童的 运动和协调能力。

3.认知康复训练:通过认知康复游戏和活动,培养儿童的记忆、注意力、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认知能力,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4.社交康复训练:组织儿童间的互动和合作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 5.自理能力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儿童进行自我照料、自我控制和自我组织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 6.家庭支持和指导:为儿童家庭提供相关的康复知识和技巧,提供儿童康复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培养智力残疾儿童。 四、服务机构与人员配置 1.设立专门的智力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提供康复服务,并配备相应的康复设备和器材。 3.组织康复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以适应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需求。 五、服务实施与效果评估 1.康复服务方案的实施应具体参照儿童的康复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施调整。 2.定期对儿童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身体发展、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3.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方案,优化服务内容和方法,确保康复服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六、预期成果

山东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

山东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 (第一版) 目录 1.山东省视力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 (3) 2.山东省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 (8) 3.山东省肢体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 (16) 4.山东省智力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 (20) 5.山东省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 (24)

山东省视力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0-6岁视力残疾儿童(7岁以上视力残疾儿童可参照执行)。 二、服务时间 每人训练时间不超过6个月,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 三、服务流程 办理进入机构手续 (审批资料、户口本复印件、监护人身份证复印件) 建立档案 (基本情况调查、初期评估、签订服务协议) 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实施康复训练 四、服务内容及要求 (一)康复评估 1.基本情况调查。主要包括儿童的基本信息、家族史、全身病史、眼部病史、康复需求等,了解其眼病情况、诊

疗经过、助视器的使用情况、接受教育情况、康复目标和期望等。 2.签订服务协议。 3.初期评估。主要对儿童进行视功能评估、生存质量评估、康复需求评估,包括眼部检查、视力检查、屈光检查、对比敏感度检查、视野检查、色觉检查、立体视觉检查、视觉电生理检查等,评估儿童日常使用残余视力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能力等。 4.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根据基本情况调查和初期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由家长及康复训练人员签字确认后生效。 5.提供康复服务。按照康复服务计划开展康复服务,并做好服务过程各项记录。定期进行阶段评估并分析训练效果,按照评估后康复服务计划开展康复服务。 6.末期评估及康复结案。服务周期结束后进行末期评估,总结康复训练效果、进行满意度调查,提出下一步康复建议,并做好转介记录。 (二)基本康复服务 1.服务内容 (1)功能性视力训练 1-1视觉注视训练 固定注视训练。固定注视训练是帮助视力残疾儿童学会注视某一目标,目的是使要看的物体进入视觉最清晰的区域,以便看清这个物体或者获得更多的细节。 定位注视训练。继固定注视后可进行定位注视训练,即学会向不同方向的注视,把视力固定注视到需要的地方。 1-2 视觉追踪训练 近距离视觉追踪训练。近距离视觉追踪训练包括近距

残疾人护理中的康复评估和目标制定

残疾人护理中的康复评估和目标制定在残疾人护理中,康复评估和目标制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残疾人的身体功能、病史、精神状态等进行评估,制定合适的康复目标,可以帮助残疾人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实现社会融入。本文将以康复评估和目标制定为主题,探讨残疾人护理中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康复评估的重要性 康复评估是指对残疾人进行全面、系统的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评估,以了解其康复需求和潜力。康复评估的重要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残疾人的身体功能和状况。通过评估身体功能,可以准确了解残疾人的身体状况、残疾程度以及残疾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2. 发现残疾人康复的障碍和问题。通过康复评估,可以了解残疾人在康复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制定合理的康复目标提供基础。 3. 评估康复干预效果。康复评估可以对康复干预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康复效果。 二、康复评估的方法 康复评估需要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以下是常用的康复评估方法:

1. 身体功能评估。通过评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平 衡能力、柔韧度等身体功能,了解其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 2. 病史和病情评估。了解残疾人的病史、症状和诊断结果,可以对 康复干预的方向和重点进行明确。 3. 心理评估。通过心理测评和访谈等方式,了解残疾人的心理状态、情绪问题和自我认知,为心理康复提供指导。 4. 社会功能评估。评估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和职业技 能等方面,为其社会融入提供指导。 三、目标制定的重要性 目标制定是在康复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和潜力, 制定出能够实现的、具有挑战性的康复目标。目标制定的重要性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残疾人的康复动力。制定明确的康复目标可以激发残疾人积 极的康复动力和主动性,增强其对康复训练的参与度。 2. 提供康复干预的指导。目标制定为康复干预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 重点,指导康复师和护理人员设置合理的康复方案和训练计划。 3. 评估康复进展和成效。通过制定具体的康复目标,可以对康复进 展和成效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康复计划,以提高康复效果。 四、目标制定的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