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开发自然界的“胜利”,科学主义、科学教育、科学文化与人文主义、人文教育、人文文化相比,已成为主流,在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变的严重不协调,科学与人文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对深层的矛盾。面对在许多情况下人文精神可怕的完全缺席,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人文学者,都应树立使科学与人文双赢和交融的目标。本文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研究背景出发,探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状,并且分析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对策,最后展望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前景。

关键词:科学;人文;融合

科学与人文源远流长。它们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本身有着深刻的关联。充分认识和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联,消除两者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促进其相互融合,无论是对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或是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还是对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与人文融合研究的背景分析

1.1理论背景:17世纪以来,在牛顿一笛卡尔的思想模式以及培根的科学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机械论科学观把世界乃至整个宇宙视为由彼此孤立的客体组成的毫无生气的世界图景,与其相对应,科学则被视为纯客观的知识,科学活动被视为与价值无涉的求真活动,由此,事实与价值被割裂开来,工具理性失去了价值理性的引导和规范与此同时,由于自身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使科学理性倍受推崇,自然科学获得独尊地位,人文科学或人文学科却因不能创造出有力的“实际成果”而逐渐遭到积压和吞曦。直到维也纳学派提出“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科学与哲学彻底分裂,表明了科学与人文的彻底分野。但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上的三大发现使得机械论世界观被打破,辨证的、普遍联系的世界图景得以形成,尤其进入2侧世纪以来,随着量子力学、宇宙科学、系统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的兴起,整体的、综合的、动态开放的系统观念的提出则进一步表明在有机整体的复杂世界,系统的各元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科学的认知主体和客体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的因素、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被看作是科学的重要因素,人文价值因素是内涵于科学的。同时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某些研究层面上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趋势,尤其是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对某些极致问题的看法(如宇宙多样性)

的一致性,使得科学与人文的再度统一成为可能。

1.2社会背景: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使科学得以长足发展,同时科学进入生产领域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科学被赋予至高无上的地位,科学文化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强势文化。但是科学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尽全是福音,科学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科学的不合理应用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等严重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科技发展而忽视人类社会的其它目的,尤其是伦理道德、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发展而导致价值失落、道德沦丧、秩序混乱等社会文化的普遍降低。因此人们开始反思科学及科学的社会价值,开始呼吁给科学及其应用以高度的人文关怀,呼吁科学的发展要为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保留一片空间。

因此,进入20世纪尤其2呛纪下半叶以来,科学与人文的分割和对立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种种不利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探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问题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焦点。

2、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状

科学与人文是探究主体性思想何以具有某种客观现实性的两种不同手段,是构筑未来理性世界秩序的两种不同方式。在现代性的历史征途中,科学似乎成为了架构外在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唯一主角。然而,现代性异化的结果打破了科学的美梦,引起了人们对科学理性主宰一切的深刻反思。现代性异化的结果就是人类在控制自然的同时,也奴役了自身。科技发展背离了人文关怀、超越了自然界的承受度而陷入世俗和片面的泥潭。更为可怕的是,由于片面强调主体性,人的外在征服欲恶性膨胀,从而导致工具至上、科技失控,最终使人在物化世界中沦为科技统治下的工具。“这种技术对人伦智慧的漠视、工具对人文关怀的阻隔,必然出现只有欲望没有精神、只有物质需求没有人道情怀、只有剥夺狂热没有礼仪廉耻等可怕的人本异化现象,它所造成的将是人类良知系统的沦丧,引发社会的道德失范,人的信仰失灵和个性的扭曲和萎缩。”[1]需要强调的是,反思科学在现代性异化中所带来的危机,旨在唤起人们对科学的人文反思,意在激发人们积极寻求合理的人文理念重建当代科技理性,进而将科技引入人性化发展轨道,消除科学与人文的二元对立。“从而使得科学与人文在面对思想的产物如何可能具有客观现实性的哲学根本问题上,能够最好地结合起来,以科学的数学理性精神探索与实现世界秩序形态的“真”,以人文的关怀与反思精神审视探究与实现过程的“善”与“美”,由此使得科学与人文在探究实现人类社会的合理而美好的秩序形态的过程中起到互补相成的作用。[2]

3、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现实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根本原因。萨顿认为,科学与人文已显现出三种分裂特征:(1)所谓的人文主义者或者说“那样一些古典学者和文人墨客”沉浸于自己研究的范围之内,对科学不闻不问。虽然科学已经而且正在他们身边展现出改变世界的伟大魅力,他们却视而不见,并以保护文化自居。甚至有些人文主义者鄙视科学家的作用,宣称自己起的作用更重要,因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生命中永恒的要素,而科学家们关注的是瞬间即逝的事务。

(2)科学家只关注纯技术,醉心于技术的革新和改进。他们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科学家,而是技术专家。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科学来改变世界,认为人文主义者都是梦想家。而且,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偏离科学固有的精神,偏离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最典型的事件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科学家被发动起来毁灭人类。(3)人文主义者和科学家或技术专家都没有发现科学的精神之美,都是从物质的角度来理解科学。

萨顿说,科学和人文分裂的结果非常可怕,它将社会带入歧途。“科学的结果总是抽象的,而且越来越抽象,从而似乎失去了它们的人性。这种表面现象是骗不了任何人的,除非他是一个只关心结果或逻辑程序的冷酷无情的科学家。”现实的状况急需扭转,科学需要人文,人文也需要科学。如果再不将科学与人文结合,分裂的程度就会加深,科学就会蜕化成新的经院主义而失去其生命力和美。

4.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对策

如何逾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用什么方式来消除科学的现代性异化危机?学界可谓见仁见智。他们或者从唯科学主义立场进行剖析,或者立足人文主义立场进行尝试,或者从后现代视角进行解读,编织成一幅幅融汇科学与人文的历史图景。唯科学主义是在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唯科学主义者看来,人文科学不符合自然科学标准而应该排挤出科学圈之外,主张按照自然科学的标准去改造人文科学,从而使之成为真正的科学。唯科学主义,究其实质就是实证主义科学,他们力求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提升到哲学高度,并推广到各个研究领域。[3]一言以蔽之,他们坚持以实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改造宇宙万物,即相信只有科学才可以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从人文主义立场去诠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就是主张“返本开新”,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实现科学与人文的会通。概言之就是,希望通过张扬儒家立足于社会的“道”“艺”统一的入世积极精神,和道家的立足于自然的“道”“艺”统一的出世超越精神,统筹科学与人文的内在关系,来“自觉地接续人文传统, 将

科学之‘外王’事业再次自觉地纳入人文之‘内圣’修养, 寻求‘体’与‘用’的统一”,[4]进而将求真的精神纳入到求善的目,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发端于尼采时代的后现代主义主要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超越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性进行犀利批判、无情解构和深度透析。力图以建设性的一面和综合性的方式探索一种在碎片世界里的统一, 倡导一条人与自然、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良性互动的和谐发展之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后现代主义的否定性解构客观真理、颠覆科学方法、消除人的主体性的一面,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式微。事实上,无论是上世纪 50 年代的关于“两种文化”的聚讼纷纭,还是试图修复科学与人文之间“创伤”的做法,都缺少了一种平等对待科学与人文的心态。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首先必须克服相互贬低式的抨击和“先入为主”式的责问。我们知道,自然科学同人文科学因其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的不同而确有区别。因此,不能因为有不同就片面否定自然科学或是人文科学。毋宁说“研究社会的科学同研究自然界的科学一样,都属于(或者说应该属于)科学;而各门社会科学,又都属于人文。这样,社会科学的存在和发展,就在科学同人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担负着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和结合的重任,而用‘科学主义’的贬义词把对社会的研究排除在科学之外,只能加深科学与人文的隔阂和相轻”。[5]

另一方面,不管后现代主义多么主张颠覆科学,不管科学悲观主义者如何担心科技发展会带来副作用,科学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对科技和工业发展作消极评价和悲观的否定,而是需要清醒地研究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我们不是要否定科学和工业发展,而是否定盲目的不计后果的发展。我们不是主张回归人和自然的原始状态,而是希望开辟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相处的新社会,实现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新融合。

5.科学与文化融合的前景

目前,随着对科学与人文融合问题研究的深化,学者们为二者走向统一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理论依据,使这一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走向,而且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其一、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细化。一方面,科学与人文融合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化,从科学与人文的现状研究迫溯至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历史源头,并概括出两大领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历史流变过程。另一方面,研究的内容越来越丝止,由最初把其当作两类认识活动的研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主观世界的认识),到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作为两类知识领域或学科进行的研究,再到由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的

研究;在我国则由上世纪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探讨,到本世纪初对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间题的全面研究,研究层面越来越深入,研究内容越来越全面和细致。其二,研究领域的交叉趋向。科学与人文融合问题的研究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包括哲学、历史、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甚至文学、艺术等多个学科,因而研究必然呈现学科交叉的趋势,随着文理渗透的增强,这种研究领域的交叉也将越来越显著。[6]

6.结语

科学与人文虽然存在矛盾,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笔者认为不论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观点都失之偏颇,无论从科学的视角还是从人文的视角研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都不能充分论证二者走向统一的历史必然性。我们认为只有把科学与人文共同置于人的视阔,理解科学与人文共同的“为人”属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二者的分割和对立。在科学与人文日益走向综合的时代,从人的视域探讨科学的人文本质,即从科学内涵的人文因素或人性因素,探寻科学与人文的内在统一性,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研究提供更为切实的根据应该成为今后研究这一问题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现代科技文明的人文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期,67.

[2]刘同舫.构筑科学与人文的和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 年 1期,4.

[3]秦英君.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一百年来科学与人文思潮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1 期,119.

[4]郭昊龙.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科学与人文矛盾的统一[J].现代大学教育,2008 年第 1 期,30.

[5]龚育之.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23.

[6]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的深刻关联田.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6):7.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题目: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

学院:地理与化境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学

学号:2011010189

姓名:邹永旺

班级:研17班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开发自然界的“胜利”,科学主义、科学教育、科学文化与人文主义、人文教育、人文文化相比,已成为主流,在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变的严重不协调,科学与人文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对深层的矛盾。面对在许多情况下人文精神可怕的完全缺席,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人文学者,都应树立使科学与人文双赢和交融的目标。本文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研究背景出发,探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状,并且分析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对策,最后展望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前景。 关键词:科学;人文;融合 科学与人文源远流长。它们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本身有着深刻的关联。充分认识和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联,消除两者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促进其相互融合,无论是对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或是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还是对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与人文融合研究的背景分析 1.1理论背景:17世纪以来,在牛顿一笛卡尔的思想模式以及培根的科学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机械论科学观把世界乃至整个宇宙视为由彼此孤立的客体组成的毫无生气的世界图景,与其相对应,科学则被视为纯客观的知识,科学活动被视为与价值无涉的求真活动,由此,事实与价值被割裂开来,工具理性失去了价值理性的引导和规范与此同时,由于自身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使科学理性倍受推崇,自然科学获得独尊地位,人文科学或人文学科却因不能创造出有力的“实际成果”而逐渐遭到积压和吞曦。直到维也纳学派提出“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科学与哲学彻底分裂,表明了科学与人文的彻底分野。但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上的三大发现使得机械论世界观被打破,辨证的、普遍联系的世界图景得以形成,尤其进入2侧世纪以来,随着量子力学、宇宙科学、系统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的兴起,整体的、综合的、动态开放的系统观念的提出则进一步表明在有机整体的复杂世界,系统的各元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科学的认知主体和客体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的因素、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被看作是科学的重要因素,人文价值因素是内涵于科学的。同时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某些研究层面上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趋势,尤其是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对某些极致问题的看法(如宇宙多样性)

论科学技术的文化计量

论科学技术的文化计量 摘要:文化的进步要求,必须对全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进行文化价值的衡量和计量,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也是科学计量学的重大课题。本文是就中国计量文化的博大精深、计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如何加强计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核心内容经行阐述。 关键词:科学技术文化计量措施 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挖掘计量文化内涵,加强计量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1 中国计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其中也包括了具有东方文化的特点计量文化,中国的古典文学、音乐和计量单位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产生了音乐。音乐中的音调等规定称为“音律”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尚书》中有记载,舜继承帝位之后,到各地巡视,他来到泰山下的岱庙,为了安抚百姓,协同四季之日月,统一了律法,又下令统一了音律和度量衡。把度量衡和音乐中的音律联系在了一起。可见音乐和度量衡关系的密切。基于中国的文化特点,许多典故被概括为成语,与长度单位有关的成语有:鼠目寸光,毫厘不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入木三分、一落千丈千里、迢迢一日千里等与其他计量单位有关的成语有五光十色、分秒必争、五彩缤纷一刻千金等。唐代的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唐诗中涉及计量单位的为数众多。李商隐的《无题》: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计量单位的妙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唐诗增色不少。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棵耸入云天,熠熠生辉的巨树。那么计量文化就是它充满智慧的一个枝杈。在学习计量知识的

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性质(第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 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3.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4.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调查和研究,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5.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技术的性质包括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 2.知道创新的形式包括发明和革新。 3.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4.知道知识产权的内容。知道专利制度的含义,能说出申请专利的一般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技术的目的性即是技术“因人而生,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具体体现。 2.通过讨论及案例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作用。 3.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4.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5.理解知识产权及专利制度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养成技术意识,破除对技术及创新的神秘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技术活动,培养创新意识。2.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难点:理解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四、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对第一章第一节“技术的的价值”的学习,学生对技术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有了一定的了解,形成了对学习技术课程的欲望和兴趣。但是对技术仍有一定的神秘感,对技术的内涵,即内在特性还不够了解。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学习通用技术后的第二节内容,在前面一节的学习中,学生感悟了技术的价值和魅力,对技术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这一节要学习技术的基本特性,这里讲的基本特性并非是技术的本质,技术的本质是指诸多技术基本性质中最根本最核心的特性,这里要加以区别,教材中讲述了5种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学习目标可以看到,这一节由两个需要学生理解的性质是综合性和两面性,其他的性质只要求指导和了解既可,所以教学是要有所侧重。教材在最后的思考题是:你认为技术还有那些特性?请作具体说明。通过这个思考,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将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拓展空间,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技术的目的性,教材首先指出技术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而每一项具体的技术又一定是为人们某方面具体的需求服务的。然后用案例“助听器的发明”加以具体阐述。并指出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是推进技术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的源动力。对于这个案例的处理,要注意它是为了“技术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这个论点进行说明的,所以在分析这个案例时,先要让学生分析,助听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接着要分析,为了达到之一目的,人们都作了些什么,?又是如何去做的?。 技术的创新性,教材首先指出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技术的核心所在,也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教材的“小辞典”包括随后的“讨论”就是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创新的概念,告诉学生:技术创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不一定就是发明,不要把创新看得太神秘,关键是突出一个“新”字。然后教材进一步明确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并利用“瓦特蒸汽机”的例子说明技术发明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老师可以补充像“超导技术”、“纳米技术”等,也可以让学生举一些身边发生的案例来进行说明。教材中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可以理解为技术的创新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培养自己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不怕困难、追求创新的良好态度与品质;技术创新没有止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也正是创新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魅力所在。 技术的综合性,教材分成了三块进行了阐述:一是技术具有跨学科性,每项技术都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教材举了小板凳的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些身边的常用物品加以阐述;二是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_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_研究综述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融合”研究综述 冯 艳 众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均主张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并纷纷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汇合点,探索两者融合的基本途径。 成思危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趋向正在兴起,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哲学基础是客观世界的系统性。他从战略高度探讨了推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几个重要问题,指出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的系统性和系统的复杂性,发展并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为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应鼓励学者自觉地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努力培养跨学科研究人才。 肖峰在《两种文化的亲和———罗蒂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一文中,介绍、评述了罗蒂在科学与人文关系上的主要观点。罗蒂反对用硬事实和软价值、真理和娱乐、客观性和主观性来区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传统观点,分析了造成科学与人文对立的原因,赋予“合理性”这一概念以“清醒的”、“合情理”的新的含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两种文化的“亲和”。肖峰认为,罗蒂在反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二元对立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他又走向似乎要完全取消科学与人文之间差别的极端。肖峰主张,科学与人文应向在有差别基础上互融互渗的内容多样性的统一趋近。肖峰在《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观念互启与方法互用》一文中还进一步深化了对两种文化相互关联的认识,指出科学与人文在观念上是互相启发的,在方法上是互相应用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互相渗透与交融的这两种形式具有层次递进关系。 黄瑞雄分别介绍和评述了费耶阿本德、萨顿对科学与人文融合问题的观点。黄瑞雄指出,努力消除科学与人文分裂对立的现象是费耶阿本德科学观产生的背景,费氏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批判,主张“反对一切方法”、 “怎么都行”,认为科学与非科学无优劣好坏之分,它们拥有平等的权力和机会,不可比较和评价。黄瑞雄认为,费耶阿本德对于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更多关注的是平等问题,而不是协调、融合,其相对主义色彩浓厚。费耶阿本德力图以贬低科学的地位来协调科学与人文关系,走向一个极端,从而抹杀了科学与人文的差别,这些是不对的。 黄瑞雄在《萨顿科学人性化的理想与现实》一文中指出,萨顿科学人性化的理想是一种新人文主义,即以科学为基础的人文主义,其实质是要使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协调。实现科学人性化的理想虽有很多困难,但萨顿坚信它是可以实现的,并认为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间的桥梁。黄瑞雄肯定了萨顿倡导科学人性化的积极意义,但认为把科学史作为科学人性化的唯一途径不妥。 常立农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两者倡导的价值观念不同。人文文化倡导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强调人和人的价值;科学文化倡导理性至上的价值观念,强调逻辑分析和认知世界。他着重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了人类在技术实践中形成的以功利性、科学性、商品性、伦理性、系统性价值观念为基础的技术文化,认为它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实现两者融合的桥梁。 郝刘祥利用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本主义传统》中对人文主义的阐释,考察了科学史与人文主义的关系,指出科学史特别关注科学家的生活和思想;科学史研究旨在弘扬人的创造性;科学史本质上是一门思想史;科学史是沟通科学与人文主义的桥梁;特别强调科学史在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方面负有重大责任。 黄少华认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人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共同的研究对象,科学的统一性问题只有在存在论人学的视界内才能获得真正的解决。存在论人学着重追问人的存在方式,强调对人的本性的存在把握。人的感性生命本性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奠定了人性立足点。 孟建伟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应当汇合于一种共同的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人文精神。他强调,人文精神不仅仅是“文人精神”或“人文科学的精神”,而且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是一致的,并且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枫英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成果的功能方面 ? 7 1 ? ?信息综览? ?《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

浅谈人文学科的价值

浅谈人文学科的价值 在社会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今天,人们普遍重视自然学科远多于人文学科,于是,有了经济管理、会计,工程等热门专业和历史、哲学等冷门专业之分。也许选大学,选专业是令许多人头疼的事情。所学专业和毕业后就业是紧密联系的,大家都觉得,选专业是找工作的第一步。专业选错了,就会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危险。可见如今大学的专业越来越实用,大多数家长反对孩子学习没有实用价值的象牙塔学问,传统的人文教育面临严重的挑战。 清代诗人黄景仁诗句似乎恰好反映了如今实际生活中大众的心态:“百无一用是书生”。 人文学科包含了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它在现今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严重质疑。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这些大道理大概众人都知道,却是也比不过实际。以实际情况来说,理工科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远远超过人文学科的毕业生,理工科项目研究经费也远远高于人文项目经费。也许有人认为自然科学能创造实用的社会价值,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人文学科并非直接实用的学科,它一般也不能给其学习者或从业者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这是客观事实,但仅仅是以物质上的“有用”“无用”作为衡量和评价一类学科的标准是片面的和不完全的。 很多人会疑惑,人文学科的价值究竟何在?不管是什么原因促成现在的现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人文学科的价值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必须的。可以说人文学科不论是对我们个人抑或是对整个国家、民族、社会都有重大影响。 对于西方的学生而言,大学是人生全新的开始,而对于很多国内的学生而言,考上大学,就是完成了目标,可能在安逸的环境里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追求与理想。有人说大学主要是一种精神经历,也有人说大学是半个社会。 对于人文学生来说,大学人文教育教我们思考、分析、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述,人文教育也可以使人发现自己,保持自身的追求和理想,认识世界,反省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培养自己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当然我们也不能每天规规矩矩安安分分的在原地“掉书袋”,希望靠着文字过生活,这就像坐在屋檐下守着海市蜃楼、空中楼阁。我们更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拓宽视野,完善自身。 人文学科对学生的要求相对来说需要学生眼界广阔,涉猎广泛,勤于思考。以历史学为例,在学习中,老师经常强调的就是学生知识面的博和深。并且不能局限于历史学专业内,而应该了解和历史学各方向相关的心理学、医学、经济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人文教育并非太重视具体专业的界限,而是着眼于培养通才,或者说使任何专业的人才都有广博的眼光和胸襟,有专业以外的知识和对文学、艺术、道德的较高鉴别力。它更加重视智慧和能力的培养,更注重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固定的结论,因此许多人文类的学术问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思考和合理的论证来得出新的结论。所以人文学科对个人的独创性留有更多的空间和表现形式。 人文学科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作出的贡献也不可忽视。诚如耶鲁大学教授科隆曼所说,“想要在一个有庞大但却空洞的力量的时代寻找意义,人文学科的价值不能忽视”。毕竟人们更能看到的是眼前的显性的价值,隐形而长远的价值总是容易被忽略。人文学科往往是立足于现在,研究历史,放眼未来,因此人文学科能够使人们深入认识现代社会及其未来发展。且人文学科对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基于各民族文明和文化的差异性、多元性上的交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摘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推动文化巨车前进的两个轮子,是铸就先进文化强劲肌体的重要元素。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明演进中产生的两大文化现象。两者是从融合到分裂再到融合的历史演变过程,目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进一步的融合具有历史客观必然性和现实意义。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和相互促进,具有深刻的价值一致性,两者共同的目标是指向人类真善美的崇高理想境界。 【关键词】科学文化,人文文化,融合 1、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概念辨析 文化是人类发展史上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合,表现为人类生活与生产的方式。文化可分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构成了文化的两个维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存在的两大文化现象。它们统摄着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形成不同视野中的世界图景,它们的分野、对峙与交融、互渗,赵成了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曲折演进。尽管人们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争论不休,但对其概念却仍然缺少基本的、清晰的界定。 英文中“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一是就是“知识”、“学问”,所以,从最初人们使用“科学”这一范畴时起,就是把它和知识联系在一起的[1]。在这里,“科学”是指自然科学,科学文化是在人类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表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反过来成为人们追求真理时的科学指导。科学求真就是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竞争协作的包容精神,执着敬业的献身精神。他有三个特点:一是追求真,崇尚客观性和求实性。具体表现为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把主体对认识过程的干扰视为科学的大敌,竭力去逼近排除了一切主体作用的事物本来面貌。二是理性至上,努力把个别的、无限丰富多彩的感性经验抽象为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简洁性的概念、范畴和公式。三是科学的对象无禁区,不断拓展科学研究的范围和不断开拓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是主体认识客观世界的内在冲动。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是科学文化的五个要素[2]。 “人文文化”是从“人文主义”演变过来的。人文文化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它是指蕴含在人文学科中的共同的东西——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

论科学技术不能创造价值财富(黄云雷)

论科学技术不能创造价值财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继续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浪潮此起彼伏,科技成果推陈出新。科技的创新,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这些都要求我们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深入研究这一重要理论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对我国决策者在新时代中就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以及如何安排社会生产要素的配置,如何定位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也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学界针对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财富存在着不小的争论。有的学者援引党在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大会上提到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时代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也需要发展为理由,试图向广大人民宣传科学技术创造价值财富的学说。在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浪潮此起彼伏,科技成果推陈出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一学说看似很有说服力。但是严谨的马克思主义者需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科学技术是排除在人类活劳动之外的一种特殊的物化劳动,它在生产过程中绝不能创造价值,而只是将其自身价值转移到它的产品上而已。 首先,按照马克思所提出和创立的“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理论判断,在生产过程中,只有作为可变资本的活劳动才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由此,也就排除了科学技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可能性;再者,科学技术具有非独立性,一般要渗透到生产要素特别是生产资料要素之中,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而生产资料作为“不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价值不变的资本,所以,科学技术就不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任何源泉,至多不过是转移旧价值的手段而已。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从它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属于意识的范畴。既然属于意识范畴,它必然是依赖于物质的。在现实社会中,科学技术最常见的是依赖于人——转化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及生产工具——转化为经过现代化改造的机器工具上。意识同时也能反作用于物质。意识通过指挥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反作用于物质。科学技术的威力通常由高级劳动者和先进的机器发挥出来,以更少的劳动耗费来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正如科学家建立电磁感应理论并以此培养高素质的技工,促进相关技术的提高,逐渐发明了发电机和电动机,实现了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以电力为动力带动各种机器,极大地增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有的学者紧紧抓住这一点,以此为依据,说明科学技术创造了价值。显然这是不符合逻辑的。首先,科学技术是人类在总结经验,观察实践以及大胆猜测中得出的科学的意识。这种意识本身就包含价值,而这种价值的源泉只能来自人类劳动,确切说是科学工作者和高级技术工人的辛勤劳动。由于这种劳动更多是脑力劳动,具有一定隐蔽性,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从而得出了是科学技术创造价值的错误结论。在某种意义上看,科学技术更像是一种不变资本,它所能“创造”的价值,不会大于开发这种科学技术所耗费的人类劳动的价值。那么如何解释社会中某种科技创新迸发出的力量(或者说其“创造”的价值)看似远大于开发其成本这一现象呢?看似多出来的那部分价值从哪里来的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将目光放得更远,视角更准确。我们知道,一项科技的开发创新,往往是由具备较高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完成的,那么将这些人从孩童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这其中就耗费了大量的人类劳动,包括教师为他们提供教学服务,书商为他们提供各种教科书,实验室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等等。这样的人类劳动统计起来数目将是巨大的。然而这还不是全部。一项科技的开发于创新,往往是在其较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我比别人看起来更容易成功,那

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作者:燕春培(学号:2011202048)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2011级有色金属冶金专业)摘要:作为人类文明动力的科学技术,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通过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越采越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并大大减轻劳动强度,使人能够从“奴隶般的劳动分工”中解放出来,越来越远离一般动物界,实现人之为人的物质生活;同时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不断完善提供思想基础和知识文化背景。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所以我们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正确科学技术人文价值基准。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人为本 随着知识经济的临近,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已被人们深刻认识。然而,纵观人类文明进化史,科学技术的价值功能绝非仅仅是经济的,也不仅仅是军事与政治的,它不断推动着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整个人类文明进步。 然而,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科学通过技术应用进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逐渐成为理论探讨的热点。乐观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超过其负面效应,对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不应怀疑;悲观主义则持相反意见,担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导致人类的生存危机,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核武器膨胀、克隆人种等等严重问题,已经使人类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在某些国家,一段时期以来,悲观主义的论调曾经占了统治地位,科学技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价值受到了普遍的质疑。 新世纪到来之后,这一问题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双重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人类享受着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生活资料,日子越过越舒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战争威胁、道德危机等等也确实存在,令人不得安宁。科学技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究竟有多大积极意义?科学技术究竟有没有人文价值?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科学技术给人文价值带来的正面影响 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正面影响是无可置疑的。马克思认为,人首先必须吃喝穿住。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首先,科学技术在物质层面的人文价值表现在: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类的物质消费能力越来越强,人类的物质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人类由以产生的动物界,从而凸显出“人”的存在与价值。[1]人类物质消费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也就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不仅如此,科学技术在创造各种物质财富的同时,极大地减轻了人类的劳动强度,使人能不断地从“奴隶般地服从”劳动分工的悲惨状态下解放出来。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解放包括人从自然力和从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两方面的含义。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经历了一个从“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到“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三个发展阶段。也就是说,人类对物质手段的运用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劳动谋生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物质手段的进步与人自身解放的高度一致性。 其次,科学技术不但用其创造的物质财富造福于人类,其本身还有巨大的精神价值,

江西师范大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题目: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班级: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摘要:长期以来,科学与人文一直处于激烈的争论中,随着人们对科学、人文的理解不断深化,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割裂正在不断的得以改善,逐步地走向融合。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互利互动,两种文化都是人性的品质和才能的表征,它们根植于人性之中,是人类理性的两条不同表现路向,缺一不可。因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人文精神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人类理性的要求,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和回归。 关键词:科学人文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社会来临,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中,科技因素突显出来,它在推动社会突飞猛进的同时,打破了人、自然、社会原有的和谐状态。科学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尤其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更是成为衡量国与国之间实力的决定性要素之一。然而,自20世纪以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的对立日益尖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相矛盾的结果呢?当代社会对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丰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刺激了人们的功利意识,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情趣日渐趋同,同时忽略了对生命真正意义的追求。于是,在社会实践领域和内在精神领域中出现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非理性行为便成为必然。但是,当前由于未能全面的正确的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及其关系,导致我们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将科学片面化为工具理性,忽视了其社会层面的关怀,忽视人文精神的建立,造成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是人类自己受到了相应的惩罚,种种现象皆表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分离与对立,造成了人文关怀的失落。因此,如何处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或者说怎样去谋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如何理清二者关系,分析二者融合的可能性,以及研究它们在何种意义上融合,是当前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 在现代的历史征途中,科学似乎成为了架构外在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唯一主角。科学与人文不仅是探究主体性思想何以具有某种客观现实性的两种不同手段,还是构筑未来理性世界秩序的两种不同方式。然而,现代性异化的结果引起了人们对科学理性主宰一切的深刻反思。 由于片面强调主体性,人的外在征服欲恶性膨胀,从而导致工具至上、科技失控,最终使人在物化世界中沦为科技统治下的工具。科技发展背离了人文关怀、超越了自然界的承受度而陷入世俗和片面的泥潭。需要强调的是,反思科学在现

科技与人文论文

科技与人文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院系: 所在年级: 所学专业:

摘要:科学精神与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索分析对象和发现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且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得以体现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类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他们是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科学精神是人类理性与创新的源泉;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础。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是残缺的人文精神,同样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索、分析对象和发现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它们是贯串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统摄着我们对世界的把握、认知。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概念 1.1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从古希腊开始,科学精神就在西方世界开始萌动,古希腊科学中的理性精神、分析精神非常的发达,柏拉图的理性主义还使理性负载着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样,亚里士多德才有可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形式逻辑体系。而突出表现在近代,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更是把理性推崇到了万能的地位,认为理性可以达到人的一切目的。如在康德看来,意志行为惟有合乎理性。在近代科学发展中,由于客观精神与理性精神的复兴,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近代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全面繁荣。突显出来科学精神的大旗更是在波澜壮阔的现代科学革命中表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2)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题目: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课程:自然辩证法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应用数学 学号:2013010665 姓名:文琼 班级:13级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开发自然界的资源,科学主义、科学教育、科学文化与人文主义、人文教育、人文文化相比,已成为主流,在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变的严重不协调,科学与人文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对深层的矛盾。面对在许多情况下人文精神可怕的完全缺席,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人文学者,都应树立使科学与人文双赢和交融的目标。本文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研究背景出发,探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状,并且分析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对策,最后展望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前景。 关键词:科学;人文;分歧;融合

科学与人文源远流长。它们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本身有着深刻的关联。充分认识和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联,消除两者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促进其相互融合,无论是对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或是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还是对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科学与人文有不同的内涵,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 “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能产生最佳效应,推动社会和事物前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的意志在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具体体现,二者有不同的内涵,但也有必然的联系。 科学是一个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19世纪,此时的科学定义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将之看作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文化是基于现代科学而产生的一种现代文化。“人文”与表示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和人类文明,就开始有了人文文化。而系统的科学文化的形成,则在近代科学技术出现之后。人文文化历史远比科学文化源远流长。”但科学从产生之初就与人文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人比喻科学与人文是人类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是现代人类面临的一个基本的文化难题。有两个基本因素制约着人们的认识:一是人们是从一定的科学观或者人文观出发来认识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因而是受其局限的;二是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本身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人们往往是在不同的层次上谈论问题,结果是争论愈多距离愈远。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可以区分为下面几个不同的层次: 一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对象、理论特征、研究方法等方面表现出的直接的对立性关系。我们可以根据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自在性、客观性,研究手段的实验性、控制性,研究结果的定量性、可检验性,理论功能的解释性、预见性等,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建立一系列的对应关系。这种对立是现实的,对于人的自我理解和发展来说也是有意义的。从本源上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人以“外向地认识自然”和“内向地观察自己及生活”(卡西尔语)的方式进行自我理解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近代科学的独立、科学传统的建立和巩固导致了二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影响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科学技术日益暴漏出它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反映出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的深刻矛盾。因此,我们怎样认识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科学技术;人文;社会 什么是科学技术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科学技术是一种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风险密集、信息密集、产业密集、竞争性和渗透性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学技术。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积极影响 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人们清晰地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提升。随着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空前的便利,人们都感慨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便利。培根曾说:“在所有的能为人类造福的财富中,我发觉,再没有什么能比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技术、新贡献和新发明更加伟大的了。” 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消极影响 虽然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积极影响,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所以,在它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科学技术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1环境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极具增长,自然环境收到了严重的破坏。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核放射污染等现象俨然说明,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2资源短缺: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要带动工业生产的增长,而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资源,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他需要我们去合理的规划利用,否则资源就会枯竭,现在人类已经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局面,所以合理利用资源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技术价值观

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 技术价值——是指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源于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属性) 1、技术的二重属性 技术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对立统一 自然属性 技术作为现实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具有自然属性,并且是自然过程。 社会属性 技术作为社会的人所创造、所应用,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目的并满足其需要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具有社属性,并且是社会过程。 2、技术价值的二重性 技术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技术的自然价值 技术在与主体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技术设计和发明,由其自然属性显现出来的价值。 技术的社会价值 技术在与主体发生作用中,主要通过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由其社会属性显现出来的价值。(包括技术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3、技术价值的特点 客观性 实践性 历史性 相对性 4、几种不同的技术价值观 技术价值中立说 技术负荷价值论 技术价值折中论 技术价值中立说 技术本身是中性,不含有任何的价值判断,没有善恶和对错之分. 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体系,可以作为人类目的的手段。 中立论:认为技术仅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和手段,在政治、文化、伦理上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其本身是价值中立的。 技术价值中立说的论据 技术作为一种纯粹的手段,可被应用于任何目的(与服务的价值目的只有或然相关 性) 技术与政治无涉,与社会、政治因素无关。 技术对任何社会都发挥作用——技术的理性特征及其所体现的普遍性 技术负荷价值论

技术是负荷价值的,任何技术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 加拿大学者邦格:技术在伦理上绝不是中立的,它涉及伦理学,并且游移在善和恶之间。技术伦理 技术伦理——是围绕技术所产生的伦理关系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 价值是伦理产生与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伦理则是对正面价值的维护和对负面价值的制约。 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1、对技术负面效应的认识 负面效应的原因何在? 人们不能完全对其进行科学的预测或预知 社会体制的影响 人类自身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 2、高技术与传统伦理的冲突 生殖技术——传统的人伦道德关系 器官移植技术——传统的儒家伦理 克隆技术、网络技术 技术价值折中论 技术在一方面是中立的、与价值无涉的,而另一方面却是有价值负荷的。 (三)技术社会观 技术决定论 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技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认为技术能直接主宰社会命运。 1、硬技术决定论 技术是绝对自主独立的,是自然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软技术决定论 技术是相对自主和独立并受社会影响的,它不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 3、技术自主论 技术的发展依赖于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自主功能,社会及其发展只能从属于技术发展的目标. 4、媒体决定论 强调媒体技术对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的组织方式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5、技术统治论 主张由科学精英或技术专家统治社会,强调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地位. ★技术乐观主义——技术万能论 技术不仅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而且还能解决众多社会问题,技术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文明。 ★技术悲观主义 现代社会发展所存在的一切负面效应都可以归罪于技术,技术是社会发展中的危险物,社会最终将毁灭于技术之中 评析: 技术决定论 片面夸大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忽视社会环境对技术的影响和塑造。

什么是人文科学

什么是人文科学? 李维武 一、问题的提出 “人文科学”一词,在今天已成为一个使用率相当高的概念,但要说清楚什么是人文科学,又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对于人文科学的理解,不仅是一个学科分类问题,而且是一个构造和规范学术思维空间问题。正是这样,它成为了现代哲学所思考的问题,因为只有哲学才能承担起对各学科思维空间进行建构和解构、开拓和改造的任务。 近百年来,西方哲学家、特别是一批德国哲学家,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逐步深入的探讨。狄尔泰首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认为自然科学是研究“死”的自然世界的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活”的精神世界的科学;李凯尔特继言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认为自然科学是探讨与“价值”无关的自然世界的学问,文化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胡塞尔主张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态度和方法上相异,认为只有把自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搁置”起来而采用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了解人的“生活世界”;卡西尔则指出人文科学所特具的认知理想,既不在于探求规律的普遍性,也不在于认识事实与现象的个别性,而在于把握“人的本质”。这些探讨,从表层上看,是在进行学科分类;而从深层上看,则是通过确立人文科学来构造不同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全新的思维方式,实现人类思维方式由近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在中国,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前期的“科学与玄学论战”。张君劢在论战中提出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五大区别,认为“科学”的特点在于:是客观的,重视形式逻辑,用分析方法入手研究,为因果律所支配,起于对象之相同现象;“人生观”的特点在于:是主观的,重视直觉,强调综合方法,主张自由意志,起于人格之单一性。这五大区别实际上已涉及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划界问题。但是,这种探讨由于复杂的原因而未能深入开展下去。这使得中国学术界长期以来至多只是从学科分类上看待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同,而不了解人文科学对转变人类思维方式的意义。 而且,在中国要理解人文科学,似乎还有一个特殊的困难,就是长期以来“人

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融合

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融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1959年,英国著名学者斯诺在剑桥大学演讲中提出,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由于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他们关于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经常处于相互对立的位置,并且还相互鄙视、甚至不屑于去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这一现象被称为“斯诺命题”。斯诺认为两种文化的分裂必然会妨碍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概念 科学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科学成果与财富的总和,大致可划分为物质、规范、精神三个基本层次。物质文化是指科学文化的物质,主要是科学能够被人类所利用其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科学的规范文化是科学文化的服务中介,包括科学的伦理规范、科学的法律规范和科学的政治、组织规范。科学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

要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的,是求真,研究“是什么”的问题。 人文文化是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体认和追求的结晶,它关注对象是“人”,而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强烈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特征。人文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侧重于人类生存意义、方式与价值的关怀与维护;其文化体系的主体内容是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及体现人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价值理性、精神境界的价值观念体系。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研究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实质是真与善的交融。李政道博士曾深刻指出二者的关系: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和普遍性。科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但是科学文化本身并不能保证科技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造福于人类和社会,引导这一发展方向的是人文文化。人文文化本身也不能保证其发展的基础一定是正确的,一定能造福于人类和社会,保证这一基础正确的是科学文化。因

自然辩证法讲义之论科学技术价值

科学技术的价值 经典回顾 在自然科学中,由于它本身的发展,形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恩)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恩)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马) 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 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末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想消灭大工业中的权威,就等于想消灭工业本身,即想消灭蒸汽纺纱车而恢复手纺车。(恩) 为了抵制罢工等等和抵制提高工资的要求而发明和应用机器。(马) 科学及其应用,……在它们进入劳动过程的一切地方,它们都表现为被并入资本的东西。……但是,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而事实上,以社会劳动为基础的所有这些对科学、自然力和大量劳动产品的应用本身,只表现为剥削劳动的手段,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手段,因而,表现为属于资本而同劳动对立的力量……(马) 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 自然科学理论并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活动中,它必须通过技术的中介作用才能作用于生产过程。 马克思称自然科学为一般生产力。 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技术又分为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 技术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各种现代学科群,揭示同类技术的共同规律,但并不能完全解决某一生产部门的实际问题。工程技术则更接近于生产,为生产提供具体指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 不仅形而上学,而且还有它所批判的科学,皆为意识形态的东西;后者之所以也复如是,是因为它保留着一种阻碍它发现社会危机真正原因的形式。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科学技术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一种统治形式,它使政治统治合法化,从而在某种意义上行使政治的统治功能。 “单向度”实际有两种意思,一是在横向上只有一个方向;一是在纵向上只有一个深度。即扁平化、无反抗等。 单向度的人就是认同现实,没有批判精神,不反思的人。 而造成这种单向度的人的社会,即单向度的社会,只倡导一种发展方向,维护现有体制,有着巨大的惰性。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技术》 技术理性的统治与传统意识形态的统治的不同点 技术理性的统治与传统意识形态的统治的相同点:替现状辩护,论证现成统治的合法性;具有意识形态的统治功能。 3 科学技术的价值问题 科学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科学的自然属性:科学所揭示的内容必须与自然现象或过程相一致,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科学的社会属性: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不能违背社会规律。 如科学中心的产生和转移, 近代科学的产生, 默顿规范的失效等。 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技术的自然属性: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如永动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