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课程论文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课程论文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课程论文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课程论文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题目: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课程:自然辨证法

学院: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专业:理论物理

学号:2012010614

姓名:徐越

班级:14班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摘要:科学与人文源远流长。它们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本身有着深刻的关联。充分认识和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联,消除两者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促进其相互融合,无论是对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或是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还是对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人文;融合

1科学文化与人文的概念

1.1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是现代文化结构层次中最基础的部分。这个结构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

认识论层次,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的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等规范,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全部科学精神的基础;

社会关系层次,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揭示的四条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就是这一层次上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

价值观层次,科学通过求真,可以达到求美、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

科学精神是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 它包含了科学所具有的优秀传统,即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勇于批判的怀疑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坚持精神。总之它在科学的整体架构中占据统帅地位,是科学的灵魂。

1.2人文的概念

“人文”一词来自《周易》。《周易·贲卦·彖传》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人文”还指人事,如《后汉书·公孙瓒传论》云:“舍诸天运,征乎人文。”

“人文”还与“人道”相通,而人道是与“天道”相对应的概念,指人事、为人之道或社会规范。

“人文”在中国古代意指那些不是以自然为对象的文明文化现象,如诗、书、礼、乐等。

在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中,“人文”与源自拉丁文“humanitas”的英文词“humanity”相对应,其意思有四个:(1)人道或仁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或慷慨的行为或性情;(2)人性,人的属性;(3)人类;(4)人文学(又称“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或人文学的研究。

“人文主义”(humanism),由“人文”(humanity)衍生而来,其主要含义包括:对人文科学的热衷,如对文学修养、美学修养的强调等;

人文主义,特别指欧洲16至17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生的对古典文学、个人主义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复兴,以及对于具有文艺复兴特点的非宗教内容的强调,后来它逐渐演变为一种思想态度,即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强调人对于自然界的优越性,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到了现代还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思想体系;

人道主义,重视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把人的自由、平等、博爱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追求的目标;

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反对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之本,用“人权”对抗“神权”,所以人文主义有时也被称作“人本主义”。

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即是人文主义的升华,其内涵主要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珍视与关怀,包含对人的价值的至高信仰,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切,对开放、民主、自由等准则的不懈追求,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

1.3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the humanities),亦译“人文学科”。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与内容:

15世纪末,意大利学校中的古典语言、文学和法律课程被统称为“studia humanitatis”,英语翻译为“the humanities”。而“humanitatis”又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

在文艺复兴时期,在当时的世俗学校中增设了以自然和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其中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语言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7世纪自然科学形成并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时候。

到19世纪,在欧洲的传统学校中仍然继续着传统的人文学科教育,只是已不再将自然科学包括在内了。

在西方,一般认为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科学,它通常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等。

科学与人文二者是融通互动、互动共生的。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实质是真与善的关系。真与善的关系正是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心的核心问题。

首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人类实践必不可少的精抻动力,也是具有刨荔能力、适应未来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品格。其次,我们倡导的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既是科学化的人文,又是人文化的科学。再次,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

神,这是因为,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为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奋斗,为人类的福祉和自由面努力,所体现的正是最根本的文化精神。

2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

2.1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的缘起

公元前5至4世纪古希腊哲学研究的中心所发生的重大转变,即从早期以研究自然为中心转变为以研究人和社会为中心,也就是格思里(W.K.C.Guthrie)在《希腊哲学史》中指出的:从智者和苏格拉底开始,哲学研究的兴趣“从宇宙转向人,从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有吸引力的理性问题转向更迫切的人生事务和行为的问题。”

古典时期被称为智者的哲学家很多,现在知道的就有二十多人,主要代表有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等。如普罗泰戈拉喊出的响亮口号“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它标志着人的自我意识也即理性的觉醒;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则把人的理性进一步提升为“理念”,认为善、公正、正义是第一类的道德伦理价值和审美领域的理念。

18世纪80年代,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将“人类理性的法则”分为“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人从理论上将这种分立进一步强化并固化为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对立。

科学与人文的这种分立在大学的教育中也表现了出来。大学就成了文科(人文科学)和理科(自然科学)之间持续紧张的主要场所;

英国著名学者C.P.斯诺首先明确提出来的。1959年5月7日,他在剑桥大学的里德演讲(The Rede Lecture)《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中指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存在分歧与冲突,并且,“两种文化”的分裂不仅在英国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它还存在于整个西方社会;

斯诺的批评重点在于指出对科学文化的不了解,这种不了解“给整个…传统?文化带来的非科学气氛,而这种非科学气氛又往往转化为反科学”

2.2 科学与人文的论争:科学主义与反科学思潮

科学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经验主义哲学渊源;科学主义形成之后,它反过来成为推动科学的重要力量;由于科学主义的影响,造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竞相模仿、移值、借鉴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主义的“统一科学”的思想反映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汇流发展的趋势。

所谓“反科学”思潮,系指由于科学的社会控制失当并导致一定的负面效应

而引发的“反科学”(anti-science)倾向。这种倾向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认定科学在本质上同人类的追求相冲突。“反科学”思潮对科学的抵制并不具有明确的认识论基础,尚未提升为系统的哲理、建构严密的逻辑形态,也未组织成一个围绕共同的、概念明确的社会共同体。

科学大战是发生于20世纪末科学怀疑论的激进形式对现代科学得以立足的合理性、客观性、真理性的全盘否定而引发的一场现代思想家与科学卫士之间的大论战。它主要是围绕着如何理解科学、如何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进行的。

这是一场真正的科学与人文的大论战,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出现过涉及面如此广泛的论战,它几乎涉及到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吸引着全球如此众多的科学家、哲学家和人文学科的研究者的介入,而且这场论战已经进入到了大众传播媒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这场科学大战的深层诱因来自于当代科学的表述危机,即作为现代文明支柱的现代科学遭受后现代主义的猛烈批判。

3 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状

在现代性的历史征途中,科学似乎成为了架构外在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唯一主角。然而,现代性异化的结果打破了科学的美梦,引起了人们对科学理性主宰一切的深刻反思。现代性异化的结果就是人类在控制自然的同时,也奴役了自身。科技发展背离了人文关怀、超越了自然界的承受度而陷入世俗和片面的泥潭。更为可怕的是,由于片面强调主体性,人的外在征服欲恶性膨胀,从而导致工具至上、科技失控,最终使人在物化世界中沦为科技统治下的工具。“这种技术对人伦智慧的漠视、工具对人文关怀的阻隔,必然出现只有欲望没有精神、只有物质需求没有人道情怀、只有剥夺狂热没有礼仪廉耻等可怕的人本异化现象,它所造成的将是人类良知系统的沦丧,引发社会的道德失范,人的信仰失灵和个性的扭曲和萎缩。”需要强调的是,反思科学在现代性异化中所带来的危机,旨在唤起人们对科学的人文反思,意在激发人们积极寻求合理的人文理念重建当代科技理性,进而将科技引入人性化发展轨道,消除科学与人文的二元对立。“从而使得科学与人文在面对思想的产物如何可能具有客观现实性的哲学根本问题上,能够最好地结合起来,以科学的数学理性精神探索与实现世界秩序形态的“真”,以人文的关怀与反思精神审视探究与实现过程的“善”与“美”,由此使得科学与人文在探究实现人类社会的合理而美好的秩序形态的过程中起到互补相成的作用。

4 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可行方案

4.1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现实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根本原因。萨顿认为,科学与人

文已显现出三种分裂特征:(1)所谓的人文主义者或者说“那样一些古典学者和文人墨客”沉浸于自己研究的范围之内,对科学不闻不问。虽然科学已经而且正在他们身边展现出改变世界的伟大魅力,他们却视而不见,并以保护文化自居。甚至有些人文主义者鄙视科学家的作用,宣称自己起的作用更重要,因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生命中永恒的要素,而科学家们关注的是瞬间即逝的事务。(2)科学家只关注纯技术,醉心于技术的革新和改进。他们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科学家,而是技术专家。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科学来改变世界,认为人文主义者都是梦想家。而且,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偏离科学固有的精神,偏离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最典型的事件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科学家被发动起来毁灭人类。(3)人文主义者和科学家或技术专家都没有发现科学的精神之美,都是从物质的角度来理解科学。

萨顿说,科学和人文分裂的结果非常可怕,它将社会带入歧途。“科学的结果总是抽象的,而且越来越抽象,从而似乎失去了它们的人性。这种表面现象是骗不了任何人的,除非他是一个只关心结果或逻辑程序的冷酷无情的科学家。”现实的状况急需扭转,科学需要人文,人文也需要科学。如果再不将科学与人文结合,分裂的程度就会加深,科学就会蜕化成新的经院主义而失去其生命力和美。

4.2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途径

在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就出现了相互结合的趋势。而在今天,不仅存在着从自然科学奔向人文、社会科学的潮流,同时也存在着从人文、社会科学奔向自然科学的潮流。努力促进“科学知识分子”和“人文知识分子”之间的对话、沟通,达到相互理解;通过两种教育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来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以社会科学为“中介”,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倡导“新人文主义”,是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合起来的有益尝试;

5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趋势

早在世纪中叶,马克思就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学科。”时至今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已经以各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并碰撞出新的火花。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两类不同的学科 ,它们有着各自的研究对象、研究理论和方法。它们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理解 ,但不可能相互融合或取代。”实际上,虽然人文学科的问题不能完全解决自然科学的问题,而自然科学的命题也不能完全解释人文科学的论据。但是两种科学的方法可以相互关联并且相互融合。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交叉学科,正如名画《蒙娜丽莎》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解读她背后的秘密,而心理意识又可以使用科学手段进行某方面的测量一样。实际上,两种教

育之间在其定义方面还是有狭义上的区分,但是当教育问题提升为传递人类信息时,这种广义的程度,所谓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区分就变得非常狭隘。

当然,人的思想是随历史的变迁而改变的,时代的进步也有其相应的过程。所以我们期待两种文化、两种育人的方法,在某个时代可以共同开放出美丽的花。诚如杨叔子先生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没有现代科学 ,没有先进技术 ,就会落后 ,一打就垮 ,痛苦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 ,没有人文文化 ,就会异化 ,不打自垮 ,甘愿受人奴役。”

6 结论

从辩证的观点看,科学与人文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不是无差别的统一。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立起来的这种科学观是与科学的整体性特征相背离的。科学文化并非万能,它需要人文文化的弥补。无论是科学文化还是人文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创造所必需的。在科学与人文日益走向综合的时代,从人的视域探讨科学的人文本质,即从科学内涵的人文因素或人性因素,探寻科学与人文的内在统一性有其实际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斯诺纪树立译两种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4 【2】李奋生两种文化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四川成都

【3】张光跃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重庆市工业学校重庆.

【4】郭昊龙.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科学与人文矛盾的统一[J].现代大学教育,2008 年第 1 期,30.

【5】龚育之.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23.

【6】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的深刻关联田.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6):7. 【7】张礼建《“索卡尔时间”:“科玄论战”之续曲——关于“两种文化”的探讨》重庆大学

【8】杨叔子.科学人文和而不同[N].中国教育报,2004 - 03 - 10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摘要 由于我国国情以及应试教育制度,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受到削弱,尤其是理工科的大学生,很多都对人文素质失去耐心。所以,就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创造富有人文情怀的大学环境,本文将结合实际与课程所学的内容进行讨论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 人文素质是什么 人文素质是一种对于人来说非常重要的素质,它可以让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的人生,理想,人际关系等方面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可靠的把握。“是指人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各种因素综合而内化为一个人的品质, 它通过一个入的气质、修养、行为和人格表现出来”。 人文素质的结构主要包括:哲学、政治观点;社会经济知识;语言、文学素养;历史、文化知识和观点;道德、心理和审美水平等。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既是对个人基本素质的养成,也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每一个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经过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培养,在这十几年中,每一个同学都是按照老师所指示的去做。而正是这种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十分不利的影响,甚至是抑制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 当同学们完成了12年的基本教育,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学之后,大学中突如其来的自由生活和放松的环境却让很多同学开始不知所措,开始对自己的目标产生迷茫,甚至对于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而这正是人文素质教育缺失所造成的后果。 在进入大学之前,几乎每个同学都有一个统一的目标,那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但是,这个目标往往不是来自每个同学自己真实的想法,而是主流社会、老师、家长为每一个同学设定的,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大部分同学都难以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只好接受别人强加的目标。进入大学之后,这个目标也就自动消失了。但是大部分同学都难以迅速找到一个新的目标,这也就导致了同学们对于当前大学生话和未来生活的迷茫。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发掘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为自己设定一个希望达成的目标。而想要完成这件事,就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论文

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论文 回望传播史,传媒技术的变迁无不深刻重塑新闻业态。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融合发展的深度。当前,我国媒体融合正处于从“相加”向“相融”加速奔跑的关键阶段,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主动适应变革,大力推动变革,以自我革命的勇毅担当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从文字、印刷术的发明到电讯技术的发明,再到如今互联网的发明,人类传播经历了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未像今天这样便捷与快速,信息传播也从未像这样“全程”与“全效”。特别是在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平台,信息的发送与接收都能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只要有相应的接收设备,其覆盖面积几乎能达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全媒体时代,新兴传播平台对于突发事件、社会民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热点事件进行讨论,瞬间扩散能力强,许多热点事件传播以“亿”为单位,无论是数量还是传播范围、传播频率都超过报纸等传统媒体。 对传统媒体而言,曾经由传统媒体掌控的舆论格局被打破,互联网正成为最大的舆论场。首先,网民在视频平台上传爆料类内容,发布信息、解读热点新闻越来越成为常态。其次,全媒体时代呈现出信息传播多元化、载体移动化、内容碎片化、传播社交化特征,导致舆论场“众声喧哗”,情绪多事实少,假新闻不时出现。再次,更值得关注的是,舆论场的议程,越来越跟着网络走。第四,一些新媒体传播平台,提供了跨越传统的地域

和职业的组织资源,日益成为汇聚新闻信息、探讨公共事务、推动社会舆论的“超级舆论集散地”,社会治理难度加大,不能不引起警思。 对主流媒体而言,应认真践行总书记媒体融合发展指示精神,应对全媒体时代挑战。通过媒体融合,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有效提升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对管理部门而言,应始终把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舆论原则贯穿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发展始终。应明确各类平台的边界、行为规范,有针对性地管理好、运用好、发展好,同时密切关注新传播动向,不能再任由其野蛮生长。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开发自然界的“胜利”,科学主义、科学教育、科学文化与人文主义、人文教育、人文文化相比,已成为主流,在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变的严重不协调,科学与人文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对深层的矛盾。面对在许多情况下人文精神可怕的完全缺席,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人文学者,都应树立使科学与人文双赢和交融的目标。本文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研究背景出发,探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状,并且分析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对策,最后展望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前景。 关键词:科学;人文;融合 科学与人文源远流长。它们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本身有着深刻的关联。充分认识和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联,消除两者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促进其相互融合,无论是对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或是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还是对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与人文融合研究的背景分析 1.1理论背景:17世纪以来,在牛顿一笛卡尔的思想模式以及培根的科学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机械论科学观把世界乃至整个宇宙视为由彼此孤立的客体组成的毫无生气的世界图景,与其相对应,科学则被视为纯客观的知识,科学活动被视为与价值无涉的求真活动,由此,事实与价值被割裂开来,工具理性失去了价值理性的引导和规范与此同时,由于自身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使科学理性倍受推崇,自然科学获得独尊地位,人文科学或人文学科却因不能创造出有力的“实际成果”而逐渐遭到积压和吞曦。直到维也纳学派提出“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科学与哲学彻底分裂,表明了科学与人文的彻底分野。但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上的三大发现使得机械论世界观被打破,辨证的、普遍联系的世界图景得以形成,尤其进入2侧世纪以来,随着量子力学、宇宙科学、系统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的兴起,整体的、综合的、动态开放的系统观念的提出则进一步表明在有机整体的复杂世界,系统的各元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科学的认知主体和客体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的因素、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被看作是科学的重要因素,人文价值因素是内涵于科学的。同时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某些研究层面上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趋势,尤其是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对某些极致问题的看法(如宇宙多样性)

论科学技术的文化计量

论科学技术的文化计量 摘要:文化的进步要求,必须对全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进行文化价值的衡量和计量,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也是科学计量学的重大课题。本文是就中国计量文化的博大精深、计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如何加强计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核心内容经行阐述。 关键词:科学技术文化计量措施 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挖掘计量文化内涵,加强计量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1 中国计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其中也包括了具有东方文化的特点计量文化,中国的古典文学、音乐和计量单位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产生了音乐。音乐中的音调等规定称为“音律”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尚书》中有记载,舜继承帝位之后,到各地巡视,他来到泰山下的岱庙,为了安抚百姓,协同四季之日月,统一了律法,又下令统一了音律和度量衡。把度量衡和音乐中的音律联系在了一起。可见音乐和度量衡关系的密切。基于中国的文化特点,许多典故被概括为成语,与长度单位有关的成语有:鼠目寸光,毫厘不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入木三分、一落千丈千里、迢迢一日千里等与其他计量单位有关的成语有五光十色、分秒必争、五彩缤纷一刻千金等。唐代的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唐诗中涉及计量单位的为数众多。李商隐的《无题》: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计量单位的妙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唐诗增色不少。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棵耸入云天,熠熠生辉的巨树。那么计量文化就是它充满智慧的一个枝杈。在学习计量知识的

_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_研究综述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融合”研究综述 冯 艳 众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均主张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并纷纷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汇合点,探索两者融合的基本途径。 成思危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趋向正在兴起,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哲学基础是客观世界的系统性。他从战略高度探讨了推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几个重要问题,指出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的系统性和系统的复杂性,发展并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为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应鼓励学者自觉地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努力培养跨学科研究人才。 肖峰在《两种文化的亲和———罗蒂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一文中,介绍、评述了罗蒂在科学与人文关系上的主要观点。罗蒂反对用硬事实和软价值、真理和娱乐、客观性和主观性来区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传统观点,分析了造成科学与人文对立的原因,赋予“合理性”这一概念以“清醒的”、“合情理”的新的含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两种文化的“亲和”。肖峰认为,罗蒂在反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二元对立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他又走向似乎要完全取消科学与人文之间差别的极端。肖峰主张,科学与人文应向在有差别基础上互融互渗的内容多样性的统一趋近。肖峰在《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观念互启与方法互用》一文中还进一步深化了对两种文化相互关联的认识,指出科学与人文在观念上是互相启发的,在方法上是互相应用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互相渗透与交融的这两种形式具有层次递进关系。 黄瑞雄分别介绍和评述了费耶阿本德、萨顿对科学与人文融合问题的观点。黄瑞雄指出,努力消除科学与人文分裂对立的现象是费耶阿本德科学观产生的背景,费氏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批判,主张“反对一切方法”、 “怎么都行”,认为科学与非科学无优劣好坏之分,它们拥有平等的权力和机会,不可比较和评价。黄瑞雄认为,费耶阿本德对于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更多关注的是平等问题,而不是协调、融合,其相对主义色彩浓厚。费耶阿本德力图以贬低科学的地位来协调科学与人文关系,走向一个极端,从而抹杀了科学与人文的差别,这些是不对的。 黄瑞雄在《萨顿科学人性化的理想与现实》一文中指出,萨顿科学人性化的理想是一种新人文主义,即以科学为基础的人文主义,其实质是要使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协调。实现科学人性化的理想虽有很多困难,但萨顿坚信它是可以实现的,并认为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间的桥梁。黄瑞雄肯定了萨顿倡导科学人性化的积极意义,但认为把科学史作为科学人性化的唯一途径不妥。 常立农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两者倡导的价值观念不同。人文文化倡导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强调人和人的价值;科学文化倡导理性至上的价值观念,强调逻辑分析和认知世界。他着重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了人类在技术实践中形成的以功利性、科学性、商品性、伦理性、系统性价值观念为基础的技术文化,认为它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实现两者融合的桥梁。 郝刘祥利用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本主义传统》中对人文主义的阐释,考察了科学史与人文主义的关系,指出科学史特别关注科学家的生活和思想;科学史研究旨在弘扬人的创造性;科学史本质上是一门思想史;科学史是沟通科学与人文主义的桥梁;特别强调科学史在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方面负有重大责任。 黄少华认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人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共同的研究对象,科学的统一性问题只有在存在论人学的视界内才能获得真正的解决。存在论人学着重追问人的存在方式,强调对人的本性的存在把握。人的感性生命本性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奠定了人性立足点。 孟建伟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应当汇合于一种共同的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人文精神。他强调,人文精神不仅仅是“文人精神”或“人文科学的精神”,而且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是一致的,并且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枫英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成果的功能方面 ? 7 1 ? ?信息综览? ?《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

融合发展论文

勇立潮头推动媒体深度融合 办公室李亚北 自2016年3月,我已经来报社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虽然一直在行政部室工作,但报业的兴衰起伏,也时刻的牵扯着我的神经。当今时代,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日益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成为热点话题,很多固守成规的传统媒体,在汹涌大潮中也被迫进行转变。然而到目前为止,大背景下的媒体融合还在摸索阶段。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然要求,是增强主流媒体信息内容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报业转型的必然道路。我一直以作为廊坊日报社人为荣,廊坊日报社勇立潮头,顺势而变,先人一步开始了媒体融合发展、经营转型升级的步伐,短短几年,便建立了8大类23个媒体发布终端的新闻联合舰队,身在其中,也不由得为之感染。个人拙见,媒体深度融合必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好。 培养全能型记者,推进人才的融合 人才融合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传统媒体人员的培训,廊坊日报社每周五雷打不动的培训一定要坚持下去。通过一系列的新媒体思维和技能的培训,不仅要让传统出版人才充分认识和了解新兴媒体的特点和运作规律,同时还要带领传统出版人才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以加强认识,使得培训

的效果达到最大化。现实情况是传统报业的新媒体开发和技术运用都由外包公司来处理,报社的相关人员只是在粗线条的结构层面有一些认识,对实操和原理知之甚少。 其次,加强新兴媒体人才队伍建设。 2014年 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定向培养、联合培养数字出版人才队伍迫在眉睫:这种复合型的数字出版人才既要了解传统出版的特点和规律,又要懂得新兴媒体的特点和规律,熟悉编辑、营销、技术、运营和管理。 坚持“内容为王”,推进内容的融合 媒体最核心的还是内容。内容是媒体的立身之本、成长之基。高品质的内容产品既是报社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推动新媒体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的出发点。近年来,廊坊日报社主动加速平面媒体与新媒体全面融合,做到了日常发布、扁平化发布的全新形式,形成了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媒体传播架构,形成了平面、网络、移动媒体相互配合的“新闻联合舰队”。通过发展新媒体,廊坊日报社不仅巩固和壮大了主流舆论阵地,而且有力提升了在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能力。但是,面对新媒体的现实冲击与合力围堵,我们不应骄傲自满、沾沾自喜,而要看到现实危机与重重挑战,通过抢抓当前新媒体发展的难得机遇,实现报社的跨越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最紧迫的就是——实现观念的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摘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推动文化巨车前进的两个轮子,是铸就先进文化强劲肌体的重要元素。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明演进中产生的两大文化现象。两者是从融合到分裂再到融合的历史演变过程,目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进一步的融合具有历史客观必然性和现实意义。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和相互促进,具有深刻的价值一致性,两者共同的目标是指向人类真善美的崇高理想境界。 【关键词】科学文化,人文文化,融合 1、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概念辨析 文化是人类发展史上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合,表现为人类生活与生产的方式。文化可分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构成了文化的两个维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存在的两大文化现象。它们统摄着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形成不同视野中的世界图景,它们的分野、对峙与交融、互渗,赵成了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曲折演进。尽管人们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争论不休,但对其概念却仍然缺少基本的、清晰的界定。 英文中“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一是就是“知识”、“学问”,所以,从最初人们使用“科学”这一范畴时起,就是把它和知识联系在一起的[1]。在这里,“科学”是指自然科学,科学文化是在人类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表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反过来成为人们追求真理时的科学指导。科学求真就是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竞争协作的包容精神,执着敬业的献身精神。他有三个特点:一是追求真,崇尚客观性和求实性。具体表现为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把主体对认识过程的干扰视为科学的大敌,竭力去逼近排除了一切主体作用的事物本来面貌。二是理性至上,努力把个别的、无限丰富多彩的感性经验抽象为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简洁性的概念、范畴和公式。三是科学的对象无禁区,不断拓展科学研究的范围和不断开拓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是主体认识客观世界的内在冲动。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是科学文化的五个要素[2]。 “人文文化”是从“人文主义”演变过来的。人文文化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它是指蕴含在人文学科中的共同的东西——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

论科学技术不能创造价值财富(黄云雷)

论科学技术不能创造价值财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继续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浪潮此起彼伏,科技成果推陈出新。科技的创新,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这些都要求我们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深入研究这一重要理论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对我国决策者在新时代中就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以及如何安排社会生产要素的配置,如何定位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也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学界针对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财富存在着不小的争论。有的学者援引党在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大会上提到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时代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也需要发展为理由,试图向广大人民宣传科学技术创造价值财富的学说。在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浪潮此起彼伏,科技成果推陈出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一学说看似很有说服力。但是严谨的马克思主义者需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科学技术是排除在人类活劳动之外的一种特殊的物化劳动,它在生产过程中绝不能创造价值,而只是将其自身价值转移到它的产品上而已。 首先,按照马克思所提出和创立的“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理论判断,在生产过程中,只有作为可变资本的活劳动才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由此,也就排除了科学技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可能性;再者,科学技术具有非独立性,一般要渗透到生产要素特别是生产资料要素之中,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而生产资料作为“不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价值不变的资本,所以,科学技术就不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任何源泉,至多不过是转移旧价值的手段而已。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从它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属于意识的范畴。既然属于意识范畴,它必然是依赖于物质的。在现实社会中,科学技术最常见的是依赖于人——转化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及生产工具——转化为经过现代化改造的机器工具上。意识同时也能反作用于物质。意识通过指挥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反作用于物质。科学技术的威力通常由高级劳动者和先进的机器发挥出来,以更少的劳动耗费来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正如科学家建立电磁感应理论并以此培养高素质的技工,促进相关技术的提高,逐渐发明了发电机和电动机,实现了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以电力为动力带动各种机器,极大地增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有的学者紧紧抓住这一点,以此为依据,说明科学技术创造了价值。显然这是不符合逻辑的。首先,科学技术是人类在总结经验,观察实践以及大胆猜测中得出的科学的意识。这种意识本身就包含价值,而这种价值的源泉只能来自人类劳动,确切说是科学工作者和高级技术工人的辛勤劳动。由于这种劳动更多是脑力劳动,具有一定隐蔽性,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从而得出了是科学技术创造价值的错误结论。在某种意义上看,科学技术更像是一种不变资本,它所能“创造”的价值,不会大于开发这种科学技术所耗费的人类劳动的价值。那么如何解释社会中某种科技创新迸发出的力量(或者说其“创造”的价值)看似远大于开发其成本这一现象呢?看似多出来的那部分价值从哪里来的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将目光放得更远,视角更准确。我们知道,一项科技的开发创新,往往是由具备较高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完成的,那么将这些人从孩童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这其中就耗费了大量的人类劳动,包括教师为他们提供教学服务,书商为他们提供各种教科书,实验室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等等。这样的人类劳动统计起来数目将是巨大的。然而这还不是全部。一项科技的开发于创新,往往是在其较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我比别人看起来更容易成功,那

江西师范大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题目: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班级: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摘要:长期以来,科学与人文一直处于激烈的争论中,随着人们对科学、人文的理解不断深化,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割裂正在不断的得以改善,逐步地走向融合。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互利互动,两种文化都是人性的品质和才能的表征,它们根植于人性之中,是人类理性的两条不同表现路向,缺一不可。因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人文精神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人类理性的要求,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和回归。 关键词:科学人文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社会来临,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中,科技因素突显出来,它在推动社会突飞猛进的同时,打破了人、自然、社会原有的和谐状态。科学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尤其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更是成为衡量国与国之间实力的决定性要素之一。然而,自20世纪以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的对立日益尖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相矛盾的结果呢?当代社会对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丰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刺激了人们的功利意识,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情趣日渐趋同,同时忽略了对生命真正意义的追求。于是,在社会实践领域和内在精神领域中出现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非理性行为便成为必然。但是,当前由于未能全面的正确的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及其关系,导致我们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将科学片面化为工具理性,忽视了其社会层面的关怀,忽视人文精神的建立,造成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是人类自己受到了相应的惩罚,种种现象皆表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分离与对立,造成了人文关怀的失落。因此,如何处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或者说怎样去谋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如何理清二者关系,分析二者融合的可能性,以及研究它们在何种意义上融合,是当前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 在现代的历史征途中,科学似乎成为了架构外在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唯一主角。科学与人文不仅是探究主体性思想何以具有某种客观现实性的两种不同手段,还是构筑未来理性世界秩序的两种不同方式。然而,现代性异化的结果引起了人们对科学理性主宰一切的深刻反思。 由于片面强调主体性,人的外在征服欲恶性膨胀,从而导致工具至上、科技失控,最终使人在物化世界中沦为科技统治下的工具。科技发展背离了人文关怀、超越了自然界的承受度而陷入世俗和片面的泥潭。需要强调的是,反思科学在现

小学语文人文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人文教育论文 一、丰厚的人文素养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不少教师深切地感受到,对新语文课程标准难以适应。这不单表现在教学观念的落后上,还表现在学科素养、文学修养、审美能力和语言功力的不足上。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钻研教材和锤炼语言,不断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胜任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是指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丰富的精神世界。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着这个人的整体素质。拥有人文素养的教师,情趣高雅,精力充沛,语言文明,爱好广泛,平易近人;他们热爱生活,有着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有着十分丰富的精神世界。因而,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热爱。 二、创新人格是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适时调控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营造学生、教师之间情感最佳融合境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是以激发学生情感为诱发因素的。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性格、能力、意志等方面均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发展轨道上有所发展、进步,让每个学生的进取精神、意志力、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人格,都能在课堂上得以培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渗透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使学生的情感在一种乐学的情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升华。对于小学语文这门具有丰富知识和情感的学科来说,教师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儿童,儿童情感丰富,教师正确的情感引导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对学习、对课堂、对生活充满热爱,能够满怀热情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情感教学应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尽可能地多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其文学素养。 三、课堂教学要充满人文魅力

科学人文素养

听课感受 听完《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我有一种感觉:就是需要提高我们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已经迫在眉睫,毕竟教师是执教者。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就我自己而言,以前在教学科学课时,总是以为,只要能把课本上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没有引起重视。听了讲座,我有以下一些感受: 一、首先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样才不至于科学课的教学只强调科学规律的客观物质和技术应用,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要注重发挥科学学科在培养与形成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独特学科优势,在科学课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时,不忽略科学课教学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教育的属性,不偏斜到科学主义的“功利性”“工具性”一方,从而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科学课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真正理解科学课的价值及其人文意蕴。 三、科学对社会的贡献,并不单纯体现在科学成果的应用上,它也有关爱生命、激发创造力和塑造健康人格的价值功能。科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懂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应用的方法,还要把潜藏在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转化(内化)为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需要作

这种转化的就是我们教师自己,而且,教师的这种内化,比学生的转化还要困难得多,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提高。四、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科技发展只是片面地满足暂时的局部需要而损害了人类长远的整体利益;为财富增长而破坏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那么这种发展是无益于人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应该让学生懂得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不单纯是科学领域的问题,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是受人们价值观念支配的。在不同的价值观念支配下,科学技术的运用往往会对精神文明产生不同的影响。大量事实表明,当人们在狭隘和错误的价值观念支配下,滥用和误用科学技术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极为不良的后果。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自然资源,虽然掌握了更多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以正确的观念看待自然,如何以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看待科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功能,也是科学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我们应该永远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这里的学生对此就有特别深刻的感受:我们县现在正在大量开采矿石,导致我们村的植被大量被毁,水土流失严重,到处尘土飞扬。虽然,我们村的经济有所增长,但为此破坏的自然环境,那是无法用钱能弥补的。而且,现在这种掠夺性的开采,不但浪费极大,就是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受到威胁——到处是高悬的排土场、尾矿坝。它们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高悬在人们头上。 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根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

电信网络融合发展趋势的研究的论文

电信网络融合发展趋势的研究的论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 网络融合的必要性 (1)pstn网的弊端逐步显现 pstn网从建设到目前的成熟应用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它为实时的语音通信提供了优质的平台,但是随着人们对各种丰富业务需求的不断提高,pstn网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业务种类单一,只能提供窄带话音业务。 网络节点过多,维护管理困难。 呼叫控制与承载相关,信令和话务均需逐级转发,浪费网络资源。 业务开发复杂,能力有限,业务开展困难。 所有这些问题,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而在此时internet网络发展得如火如荼,它是作为一个“尽力而为”的网络而出现的,其简单、灵活、开放性的特点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宽带用户量因此得到高速发展,大有超过交换网之势,但是正是由于它“尽力而为”的特点,使得其qos无法保证,无法提供电信级的可靠安全的网络。

这一切使得人们不得不寻求一种更灵活、更开放、更安全、更可靠、更易于维护的网络技术,在这种情况下,ngn网络应运而生。 (2)多网融合需求不断增强 从网络运营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的电信网络已形成多个相对独立的网络,包括固定电话网、移动网、有线电视网、网、internet网等,这些网络的格局纵向独立,每种不同网络有其特定的网络资源组成方式,并基于这些网络资源提供特定的功能和业务。这种“一种业务,一种网络”的网络格局已逐渐暴露其固有的弊端:多种复杂的协议、复杂的网络共存;网络管理和维护成本很高;不利于网络资源尤其是传输资源的共享;不便于跨网络多功能综合业务的提供。 从业务需求的角度来看,固定话音业务逐渐萎缩,移动和数据业务快速增长,用户对个性化、多样化业务需求不断增强。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多种网络融合对于用户来说,可使用任一终端(移动台、pda、pc等)通过任一方式接入网络(wlan、dsl、gprs等),而且号码可唯一、帐单可唯一,非常方便灵活;对于网络运营商或业务提供商来说,可以提供丰富、统一的业务,便于市场细分,扩大客户群和提高客户忠诚度,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对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2)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题目: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课程:自然辩证法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应用数学 学号:2013010665 姓名:文琼 班级:13级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开发自然界的资源,科学主义、科学教育、科学文化与人文主义、人文教育、人文文化相比,已成为主流,在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变的严重不协调,科学与人文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对深层的矛盾。面对在许多情况下人文精神可怕的完全缺席,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人文学者,都应树立使科学与人文双赢和交融的目标。本文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研究背景出发,探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状,并且分析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对策,最后展望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前景。 关键词:科学;人文;分歧;融合

科学与人文源远流长。它们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本身有着深刻的关联。充分认识和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联,消除两者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促进其相互融合,无论是对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或是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还是对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科学与人文有不同的内涵,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 “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能产生最佳效应,推动社会和事物前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的意志在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具体体现,二者有不同的内涵,但也有必然的联系。 科学是一个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19世纪,此时的科学定义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将之看作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文化是基于现代科学而产生的一种现代文化。“人文”与表示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和人类文明,就开始有了人文文化。而系统的科学文化的形成,则在近代科学技术出现之后。人文文化历史远比科学文化源远流长。”但科学从产生之初就与人文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人比喻科学与人文是人类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是现代人类面临的一个基本的文化难题。有两个基本因素制约着人们的认识:一是人们是从一定的科学观或者人文观出发来认识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因而是受其局限的;二是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本身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人们往往是在不同的层次上谈论问题,结果是争论愈多距离愈远。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可以区分为下面几个不同的层次: 一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对象、理论特征、研究方法等方面表现出的直接的对立性关系。我们可以根据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自在性、客观性,研究手段的实验性、控制性,研究结果的定量性、可检验性,理论功能的解释性、预见性等,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建立一系列的对应关系。这种对立是现实的,对于人的自我理解和发展来说也是有意义的。从本源上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人以“外向地认识自然”和“内向地观察自己及生活”(卡西尔语)的方式进行自我理解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近代科学的独立、科学传统的建立和巩固导致了二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影响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科学技术日益暴漏出它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反映出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的深刻矛盾。因此,我们怎样认识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科学技术;人文;社会 什么是科学技术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科学技术是一种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风险密集、信息密集、产业密集、竞争性和渗透性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学技术。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积极影响 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人们清晰地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提升。随着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空前的便利,人们都感慨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便利。培根曾说:“在所有的能为人类造福的财富中,我发觉,再没有什么能比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技术、新贡献和新发明更加伟大的了。” 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消极影响 虽然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积极影响,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所以,在它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科学技术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1环境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极具增长,自然环境收到了严重的破坏。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核放射污染等现象俨然说明,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2资源短缺: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要带动工业生产的增长,而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资源,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他需要我们去合理的规划利用,否则资源就会枯竭,现在人类已经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局面,所以合理利用资源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浅谈人文教育的相关论文

浅谈人文教育的相关论文 《浅谈语文人文教育》 【摘要】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进程不断推进,人文教育这一概念逐渐的深入人心,成为当前语文教育的要点。人文教育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知识的吸收率,加强老师对于中学生的影响力,同时更能够督促中学生转变思想,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中国教育体系过分注重分数的提高和排榜名字,因此素质教育虽然成为中国教学的一部分,但是教育的现状导致它并没有真正的深入人心,也只还是一个评判的基准。人文教育是能够提升老师与中学的互动,并且作为语文教育的重点加速语文教学框架的构建。本文通过介绍语文人文教育的含义和概念,将人文教育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应用展现出来,进而介绍如何将人文教育与语文相结合形成良好的教学课堂环境。 【关键词】语文课堂;人文教育;相互影响;感情传递 1、语文人文教育的深层次的涵义 1.1 人文教育的定义 人文教育是指能够提升受教育学生的精神水平,构建积极人格世界和实现个人与社会通感价值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行为,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心理教育,目的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和高尚的情操。将广泛的人文教育定义引入到中学生语文教育中来,它的最终目是通过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现状,结合中学生语文教学的特点,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灌输给社会认知还不完善的中学生。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转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的学生往往具有叛逆心理,对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教育和训导通常无法达到目的,因此将人文教育糅合在语文学习中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能够有效的保证思想传递的准确和韵味。语文教育好比是一个装满了精神财富的粮仓,而人文教育教育就像一扇敞开的门,将其中的养分供给嗷嗷待哺的中学生。 1.2 语文人文教育的独特性 中学生在青春期这一特殊的阶段,他们的思想、感情、行为都会伴随着其青春期的出现而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因此人文教育需要结合以上特点进行施教。首先人文教育需要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中学生性格差异性较大,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心理现状,对于学生的心理个性有一个良好的把握。对于学生的个性老师应持有理解和关心的态度,如果对于学生个性中的弱点进行指责和埋怨,那么这会对学生以后的教育起到负面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乐观、团结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能够有效的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在有利的环境下,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还可以改正以前的性格问题。承认学生学习素质和领悟力存在着差异,不会刻意的责备努力却成绩有问题的学生。老师需要正确的面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针对他们的弱点加以辅导,同时采用科学的教学引导方式提高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加强学习效率。中学学生感情丰富,但是心里还不成熟对于自己行为缺乏有效

经典阅读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论文

关注经典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让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本性 山东省苍山县东苑高级中学朱旭周雷生 阅读是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活动是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的。有了文字,就可以把语言的听觉(声音)信息转换成视觉阅读信息,并把它长期的保存下来。这样一来,人类的语言就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能够使得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文明能够比较系统的保留和传播。在现代社会中,要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常的运转,是离不开阅读的,要使新一代人学习前人创造出来的经验和文化,也离不开阅读活动。 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 惯和高超阅读技能的任务,是人类文化文明传承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阅读的内容丰富繁杂,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中学生正处在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过度的十字路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应该义无反顾的担负起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的使命,基于此,广泛阅读经典作品,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应当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学生阅读经典的现状 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特征。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从而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人类最美好的思想往往包蕴在经典名著中。钱理群教授说过,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阅读经典名著,学生可以不断提升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从中汲取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从价值定位看,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如莎翁之于英国和英国文学,普希金之于俄罗斯与俄罗斯文学,鲁迅之于中国和中国文学,他们的经典都远远超越了个人意义,上升成为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共同经典。 这里所说的经典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富含文化内涵的重要教育内容和学习方式,是指通过阅读可以称之为经典的作品来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文化品位以及人文精神的塑造

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作者:燕春培(学号:2011202048)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2011级有色金属冶金专业)摘要:作为人类文明动力的科学技术,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通过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越采越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并大大减轻劳动强度,使人能够从“奴隶般的劳动分工”中解放出来,越来越远离一般动物界,实现人之为人的物质生活;同时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不断完善提供思想基础和知识文化背景。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所以我们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正确科学技术人文价值基准。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人为本 随着知识经济的临近,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已被人们深刻认识。然而,纵观人类文明进化史,科学技术的价值功能绝非仅仅是经济的,也不仅仅是军事与政治的,它不断推动着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整个人类文明进步。 然而,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科学通过技术应用进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逐渐成为理论探讨的热点。乐观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超过其负面效应,对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不应怀疑;悲观主义则持相反意见,担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导致人类的生存危机,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核武器膨胀、克隆人种等等严重问题,已经使人类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在某些国家,一段时期以来,悲观主义的论调曾经占了统治地位,科学技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价值受到了普遍的质疑。 新世纪到来之后,这一问题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双重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人类享受着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生活资料,日子越过越舒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战争威胁、道德危机等等也确实存在,令人不得安宁。科学技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究竟有多大积极意义?科学技术究竟有没有人文价值?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科学技术给人文价值带来的正面影响 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正面影响是无可置疑的。马克思认为,人首先必须吃喝穿住。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首先,科学技术在物质层面的人文价值表现在: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类的物质消费能力越来越强,人类的物质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人类由以产生的动物界,从而凸显出“人”的存在与价值。[1]人类物质消费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也就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不仅如此,科学技术在创造各种物质财富的同时,极大地减轻了人类的劳动强度,使人能不断地从“奴隶般地服从”劳动分工的悲惨状态下解放出来。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解放包括人从自然力和从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两方面的含义。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经历了一个从“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到“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三个发展阶段。也就是说,人类对物质手段的运用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劳动谋生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物质手段的进步与人自身解放的高度一致性。 其次,科学技术不但用其创造的物质财富造福于人类,其本身还有巨大的精神价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