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速铁路测量方案

高速铁路测量方案

高速铁路测量方案
高速铁路测量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程规模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路线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测量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本工程测量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接桩和复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地面导线控制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施工放样及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测量人员和仪器的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附:全站仪检定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附:水准仪检定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附:钢尺检定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量方案

1、编制依据

1.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1.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1.3《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1.4《广州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第二版)》

2、工程概况

2.1工程规模简介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黄阁~冲尾段工程区间10标(黄阁至蕉门区间)线路设计起讫里程为YDK50+280~YDK52+882.5。全长2.6775km,包括蕉门站桥梁上部结构。线路从黄阁站站后折返线起,沿规划市南路西侧由北向南,跨越既有市南路,规划凤凰大道,进港大道至蕉门站。

2.2路线平面布置

本标段线形较为复杂,分左右两线,左线共有五个平面曲线段,分别在:ZDK50+338.278~ZDK50+589.676,其半径为R=550的右转曲线;ZDK50+822.633~ZDK51+147.177,其半径为R=800的左转曲线;ZDK51+222.088~ZDK51+794.054,其半径为R=1004.16的右转曲线;ZDK52+122.124~ZDK52+467.528,其半径为R=554.26的右转曲线;ZDK52+544.133~ZDK52+858.153,其半径为R=1204.14的右转曲线。右线共有五条平面曲线段,分别在:

YDK50+364.261~ZDK50+618.452,其半径为R=550的右转曲线;DK50+832.629~ZDK51+137.180,其半径为R=804.2的左转曲线;DK51+212.088~ZDK51+804.051,其曲线半径为R=1000的右转曲线;DK52+112.130~ZDK52+477.522,其曲线半径为R=550的右转曲线;ZDK52+531.634~ZDK52+870.652,其曲线半径为R=1200的右转曲线。左线有五条断链,四条长链,一条短链。线路的最大坡比为4.4‰。最小坡比为3‰,最大坡长为1050m。线路左、右线各有5条竖曲线;其最大半径为R=5000m。

2.3地形地貌

沿线地貌主要为海陆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尚存有花岗岩或花冈混合岩剥蚀残丘。多为农田、池塘、果林、花圃、乡村道路等。在里程YCK50+280~YCK52+500为丘陵和山地地貌,其余路段为海陆交互相冲积平原。

3、测量方案

3.1本工程测量的特点

本标段线起点里程K50+280.000,终点里程K52+822.5,总长2.6775km(包括蕉门站桥梁上部结构),左、右两线各有5个平曲线和5个竖曲线,具有线路长,线形复杂的特点。沿线有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提供的11个平面控制点和三个水准点。

3.2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地面导线点的布置列一表及示图:表一

所有点位通视良好,导线复测采用附合导线形式测量,经复测合格,采用设计院的数据。(见图一)

IVJ34

图一平面导线图

3.2.1接桩和复测

做好接桩记录并对桩点进行复测,将复测成果及时上报监理、设计单位和业主。若导线网和高程网精度分别满足精密导线和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则对各桩点进行保护和标志。

3.2.2地面导线控制测量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采用精密导线,测角中误差≤±2.5″,测回数Ⅱ级全站仪为6测回,方位角闭合差5√n″,每边测距中误差≤±6mm,测距相对中误差≤1/60000,全长相对闭合差≤1/35000,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8mm。所用仪器是徕卡的TCR702型2″级全站仪进行测

角和测边,该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是2mm ±2ppm。

3.2.3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地面水准点的布置列表:

表二

地面高程控制测量采用精密水准,在已有的城市二等水准的基础上加密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视距≤60m,前后视距差≤1.0m,前后视距累计差≤3.0m,基辅分划度数差≤0.5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0.7mm,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3.0mm,间歇点高差之差≤1.0mm,往返较差、附合闭合差为±8√Lmm,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2 mm。所用仪器是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SZ2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配测微器和铟瓦尺,架设偶数站,往返各观测一次,在不超限的情况下取其平均值。所有点位按四等水准往返测量,经复测合格,采用设计院的数据。

3.3施工放样及测量

本标段下部构造施工放样主要是钻孔桩及墩柱的放样。施工放样前,复核设计图纸的线路坐标值和高程值、平曲线要素值、竖曲线要

素值、里程和断面尺寸、各种结构位置和控制尺寸等。复核无误后再进行具体放样数据的计算。

3.3.1钻孔桩的控制:

3.3.1.1首先复核桩位坐标,确认无误后将仪器架在导线点上直接放出桩基位置,并放出四个护桩,如图二:1、2、3、4为护桩。

图二钻孔桩

3.3.1.2根据钻孔的进度定期对钻机的钢丝绳的位置和垂直度进行检校并纠正。检测时对钻机的钢丝绳的偏差检测是将仪器架在控制点上,用极坐标法测出其桩位的中心,看仪器的竖丝与钢丝绳的偏差和测得的距离来跟设计值比较,来判定其桩位的位置,其允许误差为5cm。

3.3.2承台的控制:

3.3.2.1首先放样出承台的轴线,根据放样好的轴线来控制承台的轮廓。在开挖过程中用水准仪控制承台的基底标高。

3.3.2.2在承台基础挖好之后再次放样出承台的轴线,根据轴线的点

位,施工队来绑筋,支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要检定模板的平面位置及垂直度,并测好承台的顶面标高,在模板上做好记号。下图三中5、6、7、8为承台轴线上面任意点的位置。

图三承台

3.3.3桥墩施工测量:

3.3.3.1检查承台的标高后进行墩柱的放样,在放样墩柱后测设护制桩。施工护桩中的一条连线必须垂直于线路方向,并每条线的两侧均不少于2个施工控制桩。桥墩中心横向误差控制在±10mm,桥墩间距的误差控制在±10mm。

如图四所示:

图四桥墩

3.3.3.2桥墩各跨的纵向累积误差控制在±10√n mm(n为跨数)。

3.3.3.3墩身施工中,应置镜于施工控制桩中互相垂直的四个端点上

指导立模,墩身模板铅垂度的测量允许偏差为1﹪。

3.3.3.4支座垫石施工测量

⑴、必须对地面施工控制桩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检测,其检测较差平面位置应<10mm,高程<5mm。

⑵、墩顶帽混凝土灌注到顶面时,应在墩帽的中线上埋设200mm×100mm×20mm钢板标志1~2个,并在墩顶两端线路方向的两侧各埋设1个水准点。在桥墩建成后,应测量墩中心标志的里程、坐标及水准点高程。

3.3.4架桥施工测量:

3.3.

4.1架桥前对墩顶帽上线路中线控制点、每孔的跨距和顶帽上的水准点进行检测。

3.3.

4.2测设相邻墩顶中心间的跨距,允许误差为±10mm。

3.3.

4.3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施工测量,安装就位后,梁的中线高程与高架线路设计中线高程的较差都应<5mm。

3.3.

4.4对架梁段内的每一个墩中心点进行穿线调整测量,其沿线路横向偏差应<5mm.

3.3.

4.5在架梁前首先推算出梁上六点坐标与线路的关系,如图五:3、4号点为线路中心线。架设首跨时,仪器支在架桥机的导梁上,待首跨架设完成后,仪器即可支立在已架好的梁段上。测量时,首先控制其平面位置,在架梁时用仪器控制其梁中心移到线路中心线上,并使其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误差之内;其次控制标高,1、2、5、6号点为梁的标高,同样在架梁前先算出其里程的设计高程,在架梁拼

装时用水准仪使其各点的标高控制在允许误差之内。同理在此片梁的位置均调校好之后再进行下片梁的拼装。六点坐标计算采用《公路测量计算系统》程序。

图五片梁

4、测量人员和仪器的配置

4.1项目部主要测量人员如下:表三

4.2根据本工程实际需要,配备以下测量和监测仪器及工具见表四:

表四

5、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5.1本工程测量采用三级复核制,项目部对施工队的测量结果及时复核为二级,公司总部精测队对项目部的关键控制测量进行复核为三级。

5.2开工前对测量人员进行工程情况、技术要求、测量规范、测量仪器设备的操作、测量方案、测量基本知识和测量重要意义的培训。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3定期把测量和监测仪器设备送到有检定资格的单位检较,确保仪器设备在检测有效期内使用。

5.4所有重要测量及放样的内业计算及外业测量和放样工作,都必须

做到换手复核,换不同的人不同的方法来复核,确保无误。现场必须做好详细记录。每天写好施工日志。

5.5加强对导线点、水准点、中线点等关键控制点的保护,经常复核导线点、水准点、中线点等,随时掌握其准确性及可靠性。一经发现点位变化,及时准确地改正并上报监理,确保万无一失。

5.6积极与测量监理工程师联系、沟通、相互配合。满足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合理技术要求和意见。重要部位的测量要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并把测量结果及资料及时上报监理,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6、附:全站仪检定证书

7、附:水准仪检定证书

8、附:钢尺检定证书

高铁控制测量技术方案(090629)

新建铁路 贵阳至广州线工程措施加强后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方案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勘察证书甲级编号220011-kj 工程设计证书甲级编号220011-sj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勘察证书甲级编号170010-kj 工程设计证书甲级编号170010-sj

二○○九年六月成都

新建铁路 贵阳至广州线工程措施加强后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方案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〇九年六月成都

文件编制单位: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院项目编制人员名单: 总体设计负责人:陈亮 编写:梅熙 复核:王智 审定:卢建康 铁四院项目编制人员名单: 编写: 朱雪峰 复核:周芳洪 审定:郭良浩

文件分发单位表

目录 1 概述 (1) 1.1编制依据 (1) 1.2工作范围及内容 (1) 1.3线路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特点 (3) 2 既有精密控制网情况 (4) 3精密控制网改造方案 (6) 4技术要求 (8) 4.1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8) 4.2坐标与高程系统 (8) 4.3布网原则 (9) 4.4平面控制网要求 (10) 4.5高程控制网要求 (11) 5 平面控制网测量 (12) 5.1GPS框架网(CP0)测量 (12) 5.2CPI控制网测量 (17) 5.3隧道外CPⅡ控制网测量 (20) 5.4隧道内CPⅡ控制网测量 (23) 6高程控制网测量 (24) 7 CPⅢ控制网测量 (28) 7.1CPIII平面控制测量 (28) 7.2CPIII高程测量 (29) 8 控制网维护与复测 (29) 9工程措施加强后工作量估算 (30) 9.1贵阳至贺州段工作量估算 (30) 9.2贺州至广州段工作量估算 (31) 10 提交的成果资料 (32) 附录A 控制点标志及埋石要求 (34) 附表 (38)

(新)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测量考试题(含答案)

宝兰客专BLTJ-10标段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由于各项测量工作中都存在误差,导致相向开挖中具有相同贯通里程的中线点在空间不相重合,此两点在空间的连线误差在水平面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分量称为( B )。 A.贯通误差 B.横向贯通误差 C.水平贯通误差 D.高程贯通误差 2.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B)。 A.同级换手测量 B.彻底换手测量 C.施工复D.更换全部测量人员3.施工单位对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工作一般由(D)检查人员承担。 A.测量队 B.监理单位C.分包单位D.施工单位 4.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复测、路基边坡放样和(B)。 A.地形测量B.横断面测量C.纵断面测量D.线路竣工测量5.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A.桥梁控制测量B.墩台定位及轴线测量C.变形观测D.地形测量 6.下列水准仪使用程序正确的是( D ) A.粗平;安置;照准;调焦;精平;读数 B.消除视差;安置;粗平;照准;精平;调焦;读数 C.安置;粗平;调焦;照准;精平;读数 D.安置;粗平;照准;消除视差;调焦;精平;读数。 7. CPⅡ控制网复测时,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为:( C ) A、1/55000 B、1/80000 C、1/100000 8.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9 .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 C ) 引起的。 A 大气折光 B 测距误差 C 测角误差 D 地球曲率 10.水准仪i 角误差是指水平视线与水准轴之间的( A ) A 在垂直面上技影的交角 B 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 C 在空间的交角 11.有一台标准精度为2mm+2ppm 的测距仪,测量了一条lkm 的边长, 边长误差为( B ) A、土2mm B、土4mm C、土6mm D、土8mm 12.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C ) 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13. 测量工作要按照( B )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A.从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碎部 B.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碎部 C. 从整体到局部先碎部后控制 D. 从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 14.设AB 距离为200.23m ,方位角为121 0 23' 36" ,则AB 的x 坐标增 量为( D )m. 。

铁路站场施工测量方案

铁路站场施工测量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1工程简介 (1) 1.2施工范围 (1) 1.3主要技术标准 (2) 1.4主要测量工作内容 (3) 二编制依据 (4) 三主要人员和设备 (4) 四全站仪边角测量原理 (5) 五控制测量 (6) 5.1、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和加密 (6) 6.1施工测量流程 (7) 6.2桥涵基施工测量 (8) 6.3桥涵涵身施工测量 (8) 6.4沉降观测 (9) 七路基测量 (9) 7.1原地面测量 (9) 7.2施工过程中的测量 (9) 7.3路基沉降观测 (11) 八房屋工程 (11) 8.1工程测量 (11) 九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 (12)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浙江省XX市范围,将金千铁路K52+500至K77+343(XX市境内)铁路货运设施搬迁整合,即将既有金千线寿昌站、更楼站、新安江站、朱家埠站、千岛湖共五个车站货运设施搬迁整合,包括新建危化品铁路周转库区。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新安江南站及货场、危化品专用线、更楼站拆除(封站)、新安江站货运设施拆除工程,主要工程数量:站场土石方120万方,铺轨8.7公里,桥涵18座,道岔19组,房屋建筑24026.03方,以及配套的站后“四电”工程。 各站场主要工程概况: 新安江南站及货场:在既有寿昌站与更楼站区间设正线1股,到发线3股、货物线及专用线5股(5股道、货1、货2、专1、专2),安全线3股,牵出线1股,道岔20组。 更楼站:既有更楼站封闭,拆除全站信号设备,LKJ车载基础数据文件换装。3个道口增设上行端自动报警,更新为标准DX3型道口信号。 新安江站:保留正线及1、3、4道到发线,并尽量利用既有5道以延长有效长,其余线路均予拆除。拆除8组联锁道岔、4架出站信号机及12架调车信号机;新增2组联锁道岔、3架出站信号机和4架调车信号机。微机监测和TDCS设备同步改造,LKJ车载基础数据文件换装。 1.2施工范围 本标施工范围为XX市镜内铁路货场迁建工程,涉及改移道路及路内电力信号拆迁、路基、桥涵、轨道、通信信号及信息、电力、房屋、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大型临时设施和过

高铁涵洞施工方案

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JMZQ-4标 框架涵洞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二十局集团深茂铁路工程指挥部 二○一五年一月

目录 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 1 - 1.1编制依据.................................................................. - 1 - 1.2编制原则.................................................................. - 1 -2箱涵施工.......................................................................... - 2 - 2.1测量放线定位........................................................... - 2 - 2.2基坑开挖及处理....................................................... - 2 - 2.3垫层施工.................................................................. - 2 - 2.4涵身钢筋制作及安装................................................ - 3 - 2.5涵身模板安装........................................................... - 6 - 2.6涵身混凝土浇筑....................................................... - 8 - 2.7模板拆除................................................................ - 10 - 2.8混凝土养护及试件取样 .......................................... - 10 - 2.9防水层及沉降缝..................................................... - 11 -3人员、机械准备情况...................................................... - 13 - 3.1施工组织................................................................ - 13 -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xx高速公路二期工程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xx高速xx标项目经理部

xx年xx月xx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控制测量 (1) 四、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 (4) 五、竣工净空测量 (4) 六、仪器配置 (4) 七、测量质量保证及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的措施 (5)

一、编制依据 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以及业主和总监办下发的文件和要求。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 4、xx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标准化指南(试行)》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7、现场踏勘及调查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 二、工程概况 xx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洞身位于平曲线上,左洞位于R=1120米曲线上,右洞位于R=1110米曲线上。右洞进口桩号为YKxx+xxx,设计标高为:xm,出口桩号为YKxx+xxx,设计标高为:xm,xxm,纵坡采用-1.555%、+0.577%;左洞进口桩号为ZKxx+xxx,设计标高为:xm,出口桩号为ZKxx+xxx,设计标高为:xm,长xm,纵坡采用-1.563%、+0.563%。 xx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洞身位于平曲线上,左右洞均位于R=2500米曲线上。右洞进口桩号为YKxx+xx,设计标高为xm,出口桩号为YKxx+xxx,设计标高为xx,长xm,纵坡采用-2.67%;左洞进口桩号为ZKxx+xxx,设计标高为x,出口桩号为ZKxx+xxx,设计标高为x,长xm,纵坡采用-2.55%。 三、施工控制测量 1、洞外控制测量 1.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规定,本标段的xx隧道、xx隧道均采用一级附合导线作为洞外平面控制网。经过现场实际踏勘,在xx隧道进口和出口附近各加设一导线点,并与设计院交设的已知点相通视,中间联测已知点19#、I机17。测量数据满足一级导线的各项限差规定,内业平差计算得相对误差1/33000,小于一级导线相对误差1/15000的要求。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燕前隧道进口和出口处与已知控制点通视条件良好,不需另加设布点。用已经复测的已知控制点就可满足施工精度的要求。具体控制点布设情况如下图所示: 快安隧道洞外平面控制点布设图

新建高速铁路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办法

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铁路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适应高速行车对线路高稳定性和高平顺性要求,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铁道部有关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第二条 **铁路建设的测量管理组织机构由公司与参建单位二级构成,明确责任,分级管理。 1. 公司负责全线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工程管理部具体负责精测网建网、施工加密、施工放样、沉降观测和竣工测量等测量管理工作。 2. 施工单位项目部由总工分管测量工作,下设测量队,测量队全面负责本标段的测量工作管理,对本标段各工区的测量工作实行垂直管理。 3. 监理单位由副总监分管测量工作,下设测量室,测量室主要负责驻地测量监理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对施工单位的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4. 设计单位由项目总体负责,下设测量配合组,配合组主要负责测量设计的技术交底和CP0、CPⅠ、CPⅡ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交桩工作,指导全线CP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及建设期间的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施工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为: 1. 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 2. 线下工程测量; 3. 构筑物变形测量及区域沉降观测; 4. 无砟轨道安装测量; 5. 竣工测量。 第四条分工与职责 1. 公司对设计测量方案、精度标准组织审查和批复,组织控制基桩交接、CP 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复测、竣工测量和竣工交接工作,组织参建单位测量人员培训,协调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的测量工作,必要时公司组织相邻标段进行贯通测量和跨标段联测。 公司在必要时可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线进行测量验收、抽检、复核和误差/错误

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要工程进行监测和观测。 2. 设计单位负责提出本线测量方案和对测量精度标准的要求,按要求布设设计段和控制测量工点控制基桩;向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测量设计交底,移交测量设计文件,现场逐点移交控制基桩,负责工程建设全过程中CP0、CP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定期复测与维护;参加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错误的处置,并提出处置方案;参加竣工测量和竣工交接工作。 3. 施工单位负责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测量成果资料进行复测,点收设计移交测量基桩;负责施工放样测量、施工测量、沉降观测、基桩控制网(CPⅢ)的测设、梁体徐变观测、无砟轨道的安装测量、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自检测量等相关测量工作。 施工单位应统一规范内外业测量资料并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测量资料档案;制定测量标志的保护和检查制度,明确责任人,并制定各类测量标志的恢复方案。 施工单位测量队应对各工区的测量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并按要求定期向公司提交工作报告。 配合和接受测量监理工作,按要求提交相关测量资料;配合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测量机构对本线测量验收、抽检、复核、误差/错误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点工程进行监测和观测。 4. 监理单位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写测量监理实施细则,依据监理合同和监理规范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理;负责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人员资格,测量仪器和设备的配置;负责审核施工单位制定的技术方案,检查施工单位施工测量的内外业成果资料,对其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和签认;对施工单位提供施工测量成果资料的抽检测量,以及对工程施工测量质量的抽检。 配合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测量机构对本线测量验收、抽检、复核、误差/错误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点工程进行监测和观测。 全程监理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并按规定进行平行观测;对施工单位的各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驻地测量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并按要求定期向公司提交监理工作报告。 主持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错误的处置工作,并提出处置意见;按公司批准的处置方案对相应工程处置工作进行监理。 第三章平面与高程控制网测量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标准规定和铁道部的有关文件,结合工程实际制

下穿高速铁路监测方案

下穿高速铁路监测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宁波市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污水管道)工程下穿杭甬高铁监控方案 上海先科桥梁隧道加固检测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元月

宁波市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污水管道)工程下穿杭甬高铁监测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上海先科桥梁隧道加固检测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目录

宁波市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污水管道)工程下穿杭 甬高铁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民丰村附近,南侧寺慈线乡道,北侧为S61省道,西侧为G15沈海高速公路.本工程下穿杭甬高铁宁西特大桥里程为K291+384处,位于369#和370#桥墩之间。详见图1-1、图1-2 工程位置关系图。 图1-1 工程位置关系图 图1-2 公路与杭甬高铁位置关系图污水管道外径120cm,壁厚21cm,内径80cm,埋设深度6米,(管顶距地面距离),总长为60米。管道线路跟铁路交角78度,线路中心线离370#桥墩最近距离为6米。 在高铁两侧分别设有一座工作井和一座接受井,靠杭甬高铁中心线南侧26米处为工作井,工作井外径6.6米,壁厚50cm,深度8米,井口高度1.8米。 靠近杭甬高铁北侧接受井,外径3,8米,壁厚50cm,深度8.15米,井口高度1.7米。 2.监测意义和目的 由于桥下顶管施工可能引起杭甬高速铁路桥梁结构地基应力发生变化,产生位移,若地基发生沉降,可致使桥梁结构发生位移过大,导致梁体混凝土局部应力过大,产生损伤;同时也会导致桥上高铁线路产生轨道不平顺,危及高铁行车安全,这类病害将会极大的影响桥梁结构及高铁的行车安全性,因此必须在施工期和施工后一段时期内对高铁桥墩的变形、沉降及地面沉降的进行监控测量,把施工引起的一系列动态变化信息及时反馈到业主及相关单位,使之能够在现场及时调整施工参数,优化和改进施工方法,确保高铁设备的安全。 本次工程监测的目的主要有:

高铁项目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序,也是施工质量控制与监测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测量工作的管理,统一项目测量管理的有关制度,规范测量工作,制定本测量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XX铁路第四经理部正线及其相关工程的测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安全质量管理部设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所管辖的测量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经理部应重视测量工作,加强领导和监督。为测量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证必要的交通、后勤服务。对测量工作应结合质量检查进行全面检查。 第二章技术标准 第五条《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第六条《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第七条《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规范》(GB/T18314-2001) 第八条《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1991) 第九条《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1994) 第十条《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第十一条《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第十二条《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 第十三条《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 第十四条条新建XX铁路工程设计文件。

其中,《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为根本,也是执行顺序的最高级,其次是行业标准,最后是参照国家标准。 第三章职责分工 第十五条项目经理部职责: 1、负责对各架子队的测量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 2、负责组织全线精密工程控制网贯通复测工作,对精密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3、负责对各架子队精密测量技术方案的审批工作,并将批准的方案及时下发各架子队; 4、负责加强精密测量过程的质量检查,及时分析处理测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第十六条架子队职责: 1、各架子队必须组建测量队,测量队必须选配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负责本管段的精密测量工作(包括控制点的加密及恢复、施工测量复核等工作),同时负责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 2、负责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确保持证上岗; 3、各架子队负责组织对本管段内精测网进行加密控制测量,并将控制测量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 4、负责工程施工测量的日常管理工作; 5、负责精密网控制点的保护工作; 6、负责精密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7、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样工作,并且在放样前对所用控制点进行常规检核。 第四章人员及设备管理 第十七条人员管理: 1、经理部指定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工作。测量负责人应有从事测量工作相关经验,完全能胜任测量工作,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

某高铁施工方案

某高铁施工方案 [日期:2009-07-18] 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9346035.html, 作者:李坤[字体:大中小]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1总体施工方案 本标段工程新型结构多,工后沉降控制严格;桥隧比重大,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10 0年;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并达到设计开通速度,施工中以满足列车高速行驶安全和旅客乘坐舒适度为目标,保证线路稳定性和高平顺性为核心,全面贯彻设计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招标文件要求。 线下工程以特大桥、跨河桥梁、长大隧道为控制点,分区段平行组织施工。工期与施工总顺序安排以线下工程保铺架工期,桥、隧工程保路基安排,站后工程服从线下和铺架工程为原则,统筹计划、合理组织,确保业主总工期目标。 针对本标段线路长、结构物多、技术含量高、工程数量大的特点,本标段,共分4个综合项目队及1个箱梁预制架设项目队分31个项目工区组织施工,详细分工见“表1.6.2-2各项目队任务安排表。” 路基工程共分4个作业工区,以地基加固和工后沉降控制为重点,以关键结构物或横向道路为分界点,按照土方调配合理,管理长度适中,便于质量控制,工作量平衡的原则,根据工期核定施工机械设备,合理组织路堑开挖及路基填料供应,精心组织,分区段组织机械化施工。 路堤施工前先修筑试验区,通过工艺试验,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施工工艺、摊铺厚度、压实遍数、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工程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土方采用挖掘机开挖,装载机装料,15t自卸汽车纵向调配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重型压路机碾压。级配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方法,摊铺机摊铺;其余路基填料采用平地机和推土机联合摊铺。 路堤填筑严格按照“三区段、四阶段、八流程”的施工工法和以往成功经验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软基处理采用专用设备施打管桩、旋喷桩、CFG桩及钻孔注浆的方法,路堑开挖采用采用横向台阶开挖。路基相关工程采取预埋、预制,配合开槽机、螺旋钻等专用施工设备与路基工程同步组织施工,以保证路基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挡护工程和排水系统与路基工程协调进行,及时施工,保证路基稳定和有利水土保持。 桥涵工程围绕严格控制基础沉降,保证结构耐久性,提高整体刚度选择施工方案;新型桥梁结构要在掌握设计特点,借鉴成功的施工经验基础上,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施工方案。 桥梁工程设置12个作业工区同时进行施工。明挖基础采用挖掘机开挖,钻孔桩采用回旋钻和冲击钻机成孔,水中墩根据土质、水深、水流情况采取草袋围堰筑岛、搭设钻孔桩平台和钢板桩围堰施工。桥台采用大块拼装式钢模板结合小型机具施工;墩身采用大块拼装式

隧道测量方案

吉怀三标隧道测量方案 1 工程概况 我标段拟建隧道为冲口隧道,该隧道位于凤凰县杆子坪乡东侧,设计为小间距隧道,最小间距位于怀化端,宽度为8.17米。洞轴线走向约184°,最大埋深约107m.。冲口隧道左线起讫桩号ZK10+630~ZK11+055,全长425m;平面线型为直线;纵坡为0.7%和-2%的人字坡。隧道右线起讫桩号YK10+660~YK11+065.696,全长405.696m;平面线型为直线;纵坡为0.69%和-2%的人字坡。隧道净宽10.75m,隧道净高5.0 m。本隧道选择采用拱部单心半圆,侧墙为大半径圆弧的单曲墙式内轮廓断面。其中岩性的V、Ⅲ类围岩占全线隧道的大部分。 2 控制点的布设及施测 2.1控制点的布设 首先对设计院交付的GPS点位进行复测,依据复测点位在隧道口设置精密三角网,并对其基准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洞外水准点、中线点根据隧道平纵面、隧道长度等定期进行复核,洞内控制点根据施工进度设定。洞内施工隧道测量,桩点必须稳定、可靠,且通视良好。水准点应设在不易破坏处,并加以妥善保护。洞内导线点采用地下挖坑,然后浇筑混凝土并埋入铁制标心的方法。这与一般导线点的埋设方法基本相同。但由于洞内狭窄,施工及运输繁忙,且照明差,桩志露出地面极易破坏,故标石顶面应埋在坑道底面以下10~20cm处,上面盖上铁板或厚木板。并在边墙上用红油漆注明点号,并以箭头指示桩位。导线点兼作高程点使用时,标心顶面应高出桩面5mm。

2.2控制点的施测 控制点施测主要为洞内施工测量,洞内导线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控制点纳入控制网内,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测量等级的要求,后视方向的长度不宜小于300m。导线点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导线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短于200m;无闭合条件的单导线,应进行二组独立观测,相互校核。导线点按一级导线测量要求施测,水准点按四等水准点测量要求施测。 3 中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工艺流程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洞外高程控制测量洞内导线测量洞内高程控制测量隧道中线的测设隧道施工放样隧道贯通误差的测量与调整竣工测量 3.1 洞外导线测量 洞外导线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对设计院提供的隧道控制网进行复测,以保证隧道控制网的精度, 3.2 洞外水准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施测 3.3 洞内导线测量 洞内导线测量的目的是以必要的精度,按照洞外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建立洞内的平面控制系统。根据洞内导线的坐标,测设隧道中线,放样隧道衬砌位置及其他附属设施,定出隧道开挖的方向,保证相向开挖的隧道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贯通。 洞内导线的布设形式

高速铁路测量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程规模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路线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测量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本工程测量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接桩和复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地面导线控制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施工放样及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测量人员和仪器的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附:全站仪检定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附:水准仪检定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附:钢尺检定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下穿高速铁路监测方案

宁波市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污水管道)工程下穿杭甬高铁监控方案上海先科桥梁隧道加固检测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 一四年元月0二 宁波市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污水管道)工程下穿杭甬高铁监测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上海先科桥梁隧道加固检测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目录 1. 工程概 况 (2) 2. 监测意义和目 的 (2) 3. 作业依据和原 则 (3) 3.1 作业依据 (3) 3.2 编制原则 (3)

4. 变形监测内 容 (4) 5. 监测方法技 术 (4) 5.1 起算数据系统 (4) 5.2 监测等级 (4) 5.3 平面基准点 (5) 5.3.1 基准点布设 (5) 5.3.2 平面基准点观测 (5) 5.4 沉降基准点 (5) 5.4.1 沉降基准点布设 (5) 5.4.2 沉降基准点测量 (5) 5.5 平面监测点 (6) 5.5.1 平面监测点布设 (6) 5.5.2 平面监测点测量 (7) (7) 沉降监测点5.6 5.6.1 沉降监测点布设 (7) 5.6.2 沉降监测点测量 (7) 6. 监测计划及频 率 (8) 7. 监测报警 值 (9) 8. 监控工 期 (9) 9. 资料整理与成果提 交 (10) 9.1 资料整理 (10) 9.2 信息传递 (10) 9.3 成果提交 (10) 10. 人员组织及设备投 入 (10) 10.1 人员配置 (10) 10.2 仪器配备 (11) 11. 质量保证体 系 (13) 11.1 项目组织机构 (13) 11.2 质量保证措施 (13) ..........................................................14服务与承诺11.3 宁波市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污水管道)工程下穿杭甬高铁监测方案 1. 工程概况

高铁站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审批: 某某客专某某站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地下空间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O一二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1) 1.1编制目的 (1) 1.2文件依据 (1) 1.3主要图集、规范、法律、法规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6) 2.1工程基本概况 (6) 2.2工程建筑概况 (7) 2.3工程结构概况 (9) 2.4工程特点 (10) 2.5气象概况 (11) 2.6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11) 2.7工程施工范围 (16) 2.8工程实施目标 (16) 第三章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及施工对策 (18) 3.1某某相地质情况复杂、深基坑作业难度大 (18) 3.2超大面积地下结构施工、工期紧、多区域同步施工、资源投入大 (18) 3.3地下室防水 (19) 3.4工程为某某站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工程,与站房接口众多,协调难度大 (20) 3.5后浇带施工 (20) 3.6混凝土腐蚀性环境施工 (21) 3.7深基坑结构单面支模 (21) 第四章总体施工部署及施工流程 (22) 4.1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 (22) 4.2施工区段划分及部署 (29) 4.3施工顺序 (38) 4.4主要施工工序 (38) 4.5总体施工流程 (41) 4.6与站房基坑工程设计边界条件及施工顺序 (45) 第五章施工准备 (46) 5.1合同准备 (46) 5.2技术准备 (46) 5.3现场准备 (48) 5.4试验检测准备 (50) 5.5周边协调准备 (52) 5.6劳动力准备 (52) 5.7材料准备 (56) 5.8机械准备 (59) 第六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66)

高铁路基附属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合福铁路客运专线 DK40+618.135~DK58+734.50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三局集团合福铁路三分部 二0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编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主要技术指标 (2) 2.2轨道类型 (3) 3.施工要求 (3) 3.1质量要求 (3) 3.2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3) 3.3环保要求 (3) 3.4文明施工要求 (3) 4.工程自然特征与施工条件 (3) 4.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3) 4.2气象条件 (3) 4.3水电资源 (4) 5.路基护坡施工方案 (4) 5.1 C25混凝土拱形截水骨架内客土植草及栽种灌木护坡 (4) 5.2 C25方形植草窗内空心砖客土植草及栽种灌木护坡 (9) 5.3空心砖客土植草及栽种灌木边坡防护 (10) 5.4护坡与基础连接...................................... 1错误!未定义书签。 5.5路堑防护施工........................................ 1错误!未定义书签。 6.脚墙施工方案 (12) 6.1施工范围 (12)

地铁、隧道施工监测方案

施工监测方案 第一节 监测方案设计和测点布设原则 18.1.1 监测组织机构 18.1.2 设计原则 1、本工程项目监测方案以安全检测为目的,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如(明挖、暗挖、盾构)确定监护对象(建筑物、管线、隧道等),针对监测对象安全稳定的主要指标进行方案设计。 2、本工程项目监测点的布置能够全面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工作状态。 3、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遥测技术等。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监测测量班 班 长 张孙 良生 李 毛纺 王 暖堂 梁 竹敏 李 强 蒋 明辉

4、各监测项目能相互校验,以利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 5、方案在满足监测性能和精度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检测频率,减少检测元件,以节约监测费用。 18.1.3 测点布设原则 1、观测点类型和数量的确定应结合工程性质、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施工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 2、为验证设计数据而设的测点布置在设计中最不利位置和断面,为结合施工而设的测点布置在相同工况下的最先施工部位,其目的是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3、表面变形测点的位置既要考虑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又要便于来用仪器进行观察,还要有利于测点的保护。 4、除埋测点不能影响和妨碍结构的正常受力,不能削弱结构的变形刚度和强度。 5、在实施多项内容测试时,各类测点的布置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有机结合,力求使一监测部位能同时反映不同的物理变化量,找出内在的联系和变化规律。 6、深层测点应在施工前30 天布置好,以便监测工作开始时,监测元件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 7、测点在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时,应尽快在原来位置或尽量靠近原来位置补设测点,保证该点观测数据的连续性。 18.1.4 主要监测仪器 在本标中,若我局中标将采用由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研制的“隧道形变自动化监测系统”用于本标监测控制。 该自动化监测系统是对整个被监测区域进行多点同时快速扫描式测量,测试的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因此所取得的每一瞬时观测值更真实、更可靠的反映当时被测目标的变形状态。 1、BOY—1 型臂式倾斜仪 该仪器具有传感器体积小,安装简单灵活,既能分散单个观测,又能多臂组合成隧道变形监测系统。该仪器可用来监测隧道纵向倾斜(沉降)、环缝变形错位及隧道收敛变形等。 主要技术指标 灵敏度:0.005mm—0.01mm(1—2 角秒) 测量范围:±5°或±10°(臂的最大倾斜度)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09-12(附录).

95 附录A 控制点埋石图及标志注字方法 本附录所规定的各级平面水准点标石的埋设规格均为一般地区普通标石的埋设(标石可采用混凝土预制桩或现场浇注),对于特殊地区的标石埋设,应根据线路所在地区的土质、地质构造及区域沉降等因素,进行特殊地区的控制点埋设(如基岩点、深埋点等)。 A.1 控制点标志 A.1.1 金属标志制作材料为铸铁或其它金属。规格应符合图A.1.1的规定,图中“××××××”处为测量单位名称。 A.1.2 不锈钢标志可采用直径为12~20mm ,长度为20~30mm 不锈钢材料,下部采用普通钢筋焊接而成。规格应符合图A.1.2的规定。 不锈钢

普通钢 图A.1.1 金属标志(单位:mm )图A.1.2 不锈钢标志(单位:mm ) A.2 平面控制点标石的埋设 A.2.1 建筑物顶上设置标石,标石应和建筑物顶面牢固连接。建筑物上各等平面控制点标石设置规格应符合图A.2.1-1、图A.2.1-2的规定。 图A.2.1-1 建筑物CP0平面控制点标石(单位:mm ) 96 图A.2.1-2 建筑物上CPI 、CPII 平面控制点标石(单位:mm ) A.2.2 CP0控制点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图A.2.2的规定。 图A.2.2 CP0控制点标石埋设图(单位:mm ) 注:1-盖;2-土面;3-砖;4-素土;5-冻土;6-贫混凝土 A.2.3 二等导线/三角形网/GPS平面控制点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图A.2.3的规定。 97

图A.2.3 二等导线/三角形网/GPS平面控制点点标石埋设图(单位:mm ) 注:1-盖;2-土面;3-砖;4-素土;5-冻土线;6-贫混凝土 A.2.4 三等导线/三角形网/GPS平面控制点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图A.2.4规定。 图A.2.4 三等及以上导线/三角形网/GPS平面控制点点标石埋设图(单位:mm ) 注:1-盖;2-土面;3-砖;4-素土;5-冻土;6-贫混凝土

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考试题(含答案)

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考试试题 姓名职务单位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由于各项测量工作中都存在误差,导致相向开挖中具有相同贯通里程的中线点在空间不相重合,此两点在空间的连线误差在水平面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分量称为( B )。 A.贯通误差 B.横向贯通误差 C.水平贯通误差 D.高程贯通误差 2.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B)。 A.同级换手测量 B.彻底换手测量 C.施工复D.更换全部测量人员3.施工单位对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工作一般由(D)检查人员承担。 A.测量队 B.监理单位C.分包单位D.施工单位 4.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复测、路基边坡放样和(B)。 A.地形测量B.横断面测量C.纵断面测量D.线路竣工测量5.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A.桥梁控制测量B.墩台定位及轴线测量C.变形观测D.地形测量 6.下列水准仪使用程序正确的是( D ) A.粗平;安置;照准;调焦;精平;读数 B.消除视差;安置;粗平;照准;精平;调焦;读数 C.安置;粗平;调焦;照准;精平;读数 D.安置;粗平;照准;消除视差;调焦;精平;读数。 7. CPⅡ控制网复测时,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为:( C ) A、1/55000 B、1/80000 C、1/100000 8.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9 .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 C ) 引起的。 A 大气折光 B 测距误差 C 测角误差 D 地球曲率 10.水准仪i 角误差是指水平视线与水准轴之间的( A ) A 在垂直面上技影的交角 B 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 C 在空间的交角 11.有一台标准精度为2mm+2ppm 的测距仪,测量了一条lkm 的边长, 边长误差为( B ) A、土2mm B、土4mm C、土6mm D、土8mm 12.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C ) 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13. 测量工作要按照( B )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A.从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碎部 B.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碎部 C. 从整体到局部先碎部后控制 D. 从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 14.设AB 距离为200.23m ,方位角为121 0 23' 36" ,则AB 的x 坐标增 量为( D )m. 。 A.-170.919 B.170.919 C.104.302 D.-104.302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1. .. 二、工程概况 ............................................................................ 1. .. 三、施工准备 ............................................................................ 2. .. 3.1 施工复测 (2) 3.2 核对设计文件 (2) 3.3 岗前培训 (2) 3.4 征地拆迁 (2) 3.5 物资准备 (2) 四、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 ............................................................................ 3. . 4.1 机械配置表 (3) 4.2 人员配置表 (3) 五、施工方案及方法 ............................................................................ 4. . 5.1 施工方案 (4) 5.2 施工方法 (5) 六、质量保证措施 ........................................................................... 2.. 3. 6.1 配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 (23) 6.2 强化项目的技术、质量、检测力量 (23) 6.3 质量管理制度 (23) 6.4 分项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9) 6.5 保证施工工艺的质量措施 (31) 6.6 保证工程材料质量的措施 (32) 6.7 确保施工检测数据准确性 (32) 6.8 加强施工的沉降观测与评估 (32) 6.9 控制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 (3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