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鹤峰傩戏文化形态概述

鹤峰傩戏文化形态概述

鹤峰傩戏文化形态概述
鹤峰傩戏文化形态概述

清江论坛2010年第1期

文化教育研究收稿日期:2010-01-15

作者简介:谭东,男,利川市人防办副主任。

傩是远古时期人们因为无法解释自然现象而由此产生的一种精神寄托仪式。也就是从远古时期传承下来的驱魔逐疫、酬神求愿的一种娱神娱人的祭祀活动。傩在“巫风盛行”的鹤峰县又称为“巫傩”。鹤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古称容美。自古以来,“巫傩”文化在鹤峰颇为流行。由“巫傩”文化派生出来的鹤峰傩戏更是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已达数百年之久。作为在傩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傩文化表现形式,鹤峰傩戏是傩坛(戏班)法师、巫伶头戴面具、扮演角色、敷衍故事、载歌载舞、插科打诨的一种神俗融合的原始演剧样式。除保留傩舞动作与话白以外,鹤峰傩戏还融合了当地戏剧、舞蹈、山歌、民歌、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鹤峰傩戏是以傩坛为载体、以还愿为依托、以祭仪为形式的一种古老而原始的地方戏剧艺术形式,因而也被当地人称为“傩愿戏”。

一、鹤峰傩戏沿革

自唐元和元年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

归流”,容美土司统治鹤峰长达800多年。容美土司史料记载,傩祭在容美土司世代相传。容美土司

世代相传的傩祭当为鹤峰最早的傩祭。

《容美土司史料汇编》称:“大二三神求医问寿者,往来相属于道。神所在人康物阜,合族按户期应奉焉,期将终,具酒醴,封羊豕以祭之,名曰喜神,不然必罹奇祸,祭时鼓钲嘈嗥,苗歌蛮舞,如演剧然。”如同演剧,尚未成为戏剧,当然只是一种傩祭。“还愿”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的一种微妙变化,即以自身为目的,带有直接的功利性,人对至高无上的神的祭奉是有条件得了。人与神灵的交往构成是“许愿”———“显愿”———“还愿”的双向交往。《容美土司史料汇编·唐氏族谱七》曰:“其俗信巫尚鬼,事向王公安等神,以宿晨傩愿为要务,敬巫师赛神愿,吹牛角,跳丈鼓······。”由此可见,当时的鹤峰“傩愿”尚未构成戏剧,但它毕竟是傩的又一发展,“还愿”的形式也逐渐变得丰富多彩,出现了“还牛愿”(杀牛祭神)、“还猪愿”(杀猪祭神)、“泼水饭”(泼一碗饭祭神)等形式,而最为隆重而热闹的“还愿”形式则是“以戏祭神”。流行于鹤峰的“以戏祭神”的“戏”,便是鹤峰“傩愿戏”,简称“傩戏”。

鹤峰傩戏文化形态概述

(利川市人防办,湖北

利川

445400)

内容摘要:鹤峰傩戏(傩愿戏)是一种以傩坛为载体、以祭仪为形式、以还愿为依托,由傩坛(戏班)法师、巫伶头戴面具、扮演角色、敷衍故事、载歌载舞、插科打诨、神俗融合的原始演剧样式。鹤峰傩戏踞守山乡城镇,代代师承,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鹤峰傩戏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对研究傩文化、傩艺术以及地方戏剧沿革,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傩戏;形态;鹤峰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2004/ES (2010)01-0066-06

66

鹤峰“傩戏”一词,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是明代天启年间容美土司编纂的该土司诗人诗集《田氏一家言》。其中所载田信夫诗作《澧阳口号》曰:“山鬼参差迭里歌,家家傩帮截身魔;夜深响彻呜呜号,争说邻家唱大傩。”“唱大傩”即演唱傩戏。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傩戏在鹤峰已是家家上演,相当盛行。容美(鹤峰)土司地处武陵腹地,“大傩”在这里是“家家傩帮”,“城乡均染此习”,而且“地方官也诣坛上香”,说明“唱大傩”确实作为一种“傩文化”现象,深深扎根在容美(鹤峰)地区,构成为一种颇为神奇的地域文化。

雍正十三年(1735),鹤峰“改土归流”,成立鹤峰州。首任知州毛俊德颁布《禁端公邪术文告》,规定“切不可妄信傩神怪诞之术,上干法纪”,并大肆“查缴妖魔鬼像与装扮刀剑等物焚毁”,“但巫傩之风照行不辍”(《鹤峰州志》)。乾隆五十九年(1794)鹤峰《甄氏族谱·山羊隘沿革纪略》称,鹤峰仍“宿辰傩愿为要务,敬巫师,吹牛角,……”.道光二年(1822)《鹤峰州志》称:鹤峰“祀傩神者,为木具二,其像一黑一白,每岁于夜间祀之,名曰完傩愿”。

新中国成立之前,鹤峰有25个傩坛,主要分布在走马、白果、锁坪、北镇、阳河、铁炉、马家、江口、五里、桃山、六峰、清湖、北佳、中营、云蒙、邬阳等乡镇和地区。

新中国成立以后,鹤峰傩戏的祭仪酬神成份大为减弱,其大本正戏以及角色扮演多以单纯的戏剧形式立于乡村舞台。20世纪70年代,下坪乡曾成立业余傩戏剧团,从事傩戏演出和傩戏艺人培训活动,曾编演了现代剧《一包蜜》。走马、五里乡等地的傩坛巫师也有复出开坛演出和授徒传艺活动。此间,一些地方的傩戏演出开始运用胡琴伴奏,并有女演员登台演出。20世纪80年代初,鹤峰尚有傩戏老艺人达100多人。

现今鹤峰还完整地保留三个业余傩坛(戏班),即燕子乡黄氏傩坛、铁炉乡甘氏傩坛和走马镇阳河傩坛。傩戏从业人员达20多人。

二、鹤峰傩戏傩坛(戏班)

鹤峰傩戏戏班称傩坛,班主被称为掌坛师。一般情况下,傩坛有8至10人不等。1949年之前,鹤峰有25个傩坛。还保存着三个较为完整的傩戏戏班,能进行大本傩戏的全剧演出,而且有青年人入班学戏。在其他一些地方,偶尔也有一些中老年爱好者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节日里进行一些演出活动。

鹤峰傩戏傩坛中历史最长且有文字可查的傩

坛要数走马镇千金坪傩坛。据走马镇千金坪傩坛(戏班)世家最后一任掌坛师(班主)张法龙所供奉的傩坛“先师牌位”上的文字记载,该傩坛始创建于乾隆初叶(1739年前后),其“开坛祖师”为张自成,度职(正式入坛)于湘西宸溪傩坛,法名张法雷。1754年,张法雷返回鹤峰走马,自任掌坛师,开坛行傩,先后授徒张法祥、王法显、王法仁、王法琛、张法阳等8人,在走马及其周边地区巡回设坛演出《孟姜女》大本戏。嘉庆、道光年间,张法祥、张法阳接任该坛掌坛师,继续在走马开办科班,授徒石法旺、张尚明、符贞益、满法旺等10多人,除演出傩戏以外,兼演柳子戏。同治、光绪年间,石法旺、张尚明、符贞益、满法旺等人分别在千金坪、阳河、官仓、锁坪、梅坪等地起科,培训了大批傩戏徒弟,形成了以千金坪为主脉的鹤峰傩坛网络。民国时期,李四、张法先、张法霖、张茂登等人又在千金坪等地设坛起科,授徒20余人,范围扩展至五里、六峰等地以及湘西地区,以演唱傩戏为主,兼演柳子戏与南剧《三下锅》。

20世纪50年代以后,鹤峰农村酬傩还愿之事日渐稀少,走马傩坛再未起科,逐渐变成以演柳子戏为主的业余戏班。“文革”期间,走马傩坛演出终止,其祖师牌位被毁。20世纪70年代末,走马傩坛最后出师的巫师张平法、谭文龙等在走马及其周边地区有过教戏活动。20世纪末年,由于谭文龙等傩戏艺人年事已高,演出减少。

进入21世纪后,鹤峰傩戏又再度兴起。谭文龙等老艺人复出,指导一些傩戏爱好者排演傩戏。2004年,上海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学院与鹤峰县人民政府联合在鹤峰县联合举行中、日、韩傩戏艺术研讨会时,谭文龙等傩戏老艺人为与会专家学者表演了鹤峰傩戏。2006年,时年76岁的谭文龙和79岁的黄茂庭(燕子乡清湖傩坛传人)等傩戏老艺人为鹤峰傩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录制过傩戏折子戏电视片。

三、鹤峰傩戏巫师(演员)

鹤峰傩戏最初的演员为法师和巫师,后来也有其他人员“帮腔唱和”而加入其中。鹤峰傩戏行业内对演员遴选十分严格:一是规定“父不传子”,最初还规定“传男不传女”。二是需要长时间的“赶坛”学习,“度职”后方可正式入坛。取得度职资格者被称为“掌坛”,意即已具有执掌傩坛的资格,可以独立设坛、行傩(演出)、授徒;未度职者则只能搭坛(搭班)唱戏,搭班唱戏者被称为“赶坛”。凡“赶坛”者达到度职标准后,所在傩坛即为其举行

67

隆重的度职仪式,由老掌坛法师授予其“法名”和印章。

鹤峰县走马镇千金村傩坛在其师承关系和演员名录方面的记述是最为详尽的。该傩坛的师承顺序和传人是,汤氏法师——

—辰州师傅(邓法罡)——

—佛法师傅(易栋清、易栋刚、李法陵、滕玄文、滕静宁)——

—师祖(张法雷)——

—曾祖考(王法显、王法仁、王法琛、张法阳、张法祥)——

—祖考(田法武、董万顺、毕林万、龙金辉、饶祖祥、石法旺、张尚明、符贞益、满法旺)——

—师父(李四、张法先、张法霖、张茂登、王年成、王和轩、李玉征、李法金、戴万清、董方之、向润生、余高三、覃法清、张柏川、周幺)——

—张法龙、覃建武、石家益、覃兰英、谭文龙、覃松庭、张平法、卓志柏、向润生、向梅生、余业昌、周南轩、王圣之、周伦元、周秋生、董明生、田长川、李法正、陈登品、闵良善、鲁柏生、王学礼、周鹏程、张介清、张法金——

—陶武州、向绪斌、孟竹生等。

目前,鹤峰傩戏还完整地保留的三个傩坛:黄氏傩坛掌坛师为黄茂庭,法名黄法灵,16岁从艺,现年逾80。该坛在20世纪80年代曾有艺人16人,现有艺人7人。其法器、服饰、装扮、乐器以及神像神案等设施齐备,经常在鹤峰县、五峰县和长阳县交界的一些地方演出。2005年,其所在的清湖村被鹤峰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傩戏艺术保护村”后,该坛坚持在本村为来访者和游人(鹤峰系全国红色旅游点)演出;甘氏傩坛掌坛师为甘松林,法名甘法清,16岁从艺。20世纪80年代该坛有艺人9人,现有艺人6人。其锣鼓装扮、法器神祗齐备。长年在鄂西以及湘西交界地演出。2005年,其所在的江口村被鹤峰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傩戏艺术保护村”;走马镇阳河傩坛由于兼唱柳子戏(鹤峰地方戏剧种),傩戏演职人员相对较少,演员多为“半路出家”的乡村退休教师音乐爱好者。

四、鹤峰傩戏剧目

鹤峰傩戏经过几百年的传承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剧目,其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多种多样。所传剧目有“二十四戏”之说,也有“大傩三十六戏,阳傩二十四戏,阴傩十二戏”之说,还有“正八出”与“外八出”之说等等。

所谓“二十四戏”,系一套比较完整的“祭仪”剧目,也称“二十四堂法事”。其具体剧目为《发功曹》、《招兵》、《迎神》、《白旗扫台》、《修造》、《开山》、《打路》、《扎寨》、《请神》、《种茶》、《掘洞》、《戏猪》、《出土地》、《点猖》、《发猖》、《报卦》、《收兵》、《扫台》、《邀罡》、《祭将》、《立标》、《勾愿》、《撒寨》、《送神》。

“正八出”基本上属于以傩歌、傩舞为主要形式的酬神活动,到后来则是傩祭与戏剧演出混于一堂进行。“正八出”则是一组相对简约的“祭仪”剧目,即《发功曹》、《迎神》、《开山》、《扎寨》、《种茶》、《出土地》、《祭将》、《勾愿》。《发功曹》为“傩祭”的开场戏。法师通过行傩作法,发出一道道文疏,邀请各路神仙与列祖列宗。“功曹”即法坛信使,由他们将文疏呈递给天、地、水、阳四界诸神,故称“四值功曹”。《迎神》系表现阴阳交错最为突出的“傩祭”重场戏。法师仿效人间礼仪,迎接诸神,将人间折向鬼神世界。《白旗扫台》意在表明诸神均已到齐,降妖伏魔正式开始,由白旗仙娘(白旗神)举旗开路,打扫祭坛。《扎寨》系武功戏,以舞蹈为主,在锣鼓号角的伴奏下,法师扎东、西、南、北、中五方寨,意在已占领各方要塞,准备围歼鬼怪。《开山》即开华山宝殿,请出二十四位戏神,帮助法师施法降魔。《出土地》即由土地神赴桃源洞,请唐氏太婆神释放二十四位戏神。《祭将》属于驱邪降妖、斩魔祛鬼的道法戏,以舞蹈和哑剧形式表演,其场面阴森恐怖,是一场典型的鬼戏。《勾愿》系“正八出”的终场戏,均演孟姜女故事。

鹤峰傩戏有所谓“正戏”之说。“正戏”皆为大型剧目。主目有号称“天、地、水、阳”的“四大团圆”戏。《天团圆》演关索故事,如《鲍家庄》;《地团圆》演梁祝故事,如《双蝴蝶》;《水团圆》,演龙女、柳毅故事,如《青家庄》;《阳团圆》,演孟姜女、范喜良故事,如《孟姜女》。(“天、地、水、阳”“四大团圆”的主要人物皆名列傩坛“请神疏文”中,分别称“关索太子”、“鲍氏三娘”、“龙王宫女”、“柳毅相公”、“烈女孟姜”、“英台小姐”、“山伯书生”等。)正戏均演大戏,少则三到四小时,多则数日。正戏讲究威严、肃穆、正统、神圣、恐怖。正戏表现风格豪放、粗狂、大气,情节简单,动作多,话白多,唱段少。

《孟姜女》、《鲍家庄》、《青家庄》和《拷打小桃》四大本戏,则是鹤峰傩戏常演的“正戏”。尤其是《孟姜女》,是鹤峰傩戏开坛必唱之剧目。无论祭仪繁简与否,皆必演孟姜女故事,至少也要演《姜女下池》一折,否则就不能算作酬神、还愿、谢傩。俗称“姜女不到不勾愿”。正如民间广为流传的“姜女不到愿不了,姜女一到愿勾销”。不言而喻,姜女戏在鹤峰傩戏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孟姜女》一本戏,在鹤峰傩戏中就有《许百万求嗣》、《姜女梳妆》、《姜女晒衣》、《姜女烧香》、《秦王抽兵》、《姜女下池》、《拷打姜女》、《姜女送夫》、《姜女望夫》、《姜

68

女寻夫》、《姜女团圆》等十二折。如果是全本连演,需要一天一夜才能演完。

“外八出”则是具有生动的戏剧情节并各有各种行当的戏曲,但往往有诗人、神、鬼之间的矛盾冲突,其目的也是为了配合傩仪,完成祭神的全过程。

另外,还有小戏和杂耍。小戏,民间传说为傩母娘娘所传,多为表现儿女情长的言情戏,戏剧性强,富有生活情趣,如《跳土地》、《庆丰收》、《兄妹情》等。杂耍剧目有《王木匠打嫁妆》、《魏大同脱靴》等,唱杂腔小调。此外,《打金枝》、《夺三关》、《骂坡》等剧目系从南剧中移植而来。

五、鹤峰傩戏音乐(声腔)

鹤峰傩戏属于祭仪文化形态,其音乐有着浓郁的古代“巫风楚韵”色彩,风格稚拙、古朴、缥缈,地方特色鲜明,依旧保持着戏曲音乐的原始形态。其音乐体制分为声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两大类。

鹤峰傩戏声腔音乐包括正戏声腔、祭戏声腔、法师声腔和小调诸系列。正戏声腔,供扮演情节故事中的人物演唱。其声腔初具行当音乐雏形。正戏深腔是生旦净丑各行当约定俗成的各种分腔,不乏百余种。它是祭祀吟咏腔调与当地民歌腔调的融合与升华。其中旦角腔多而华美,生、丑角腔调次之,净腔较少。以七字句形式、上下句结构为基本骨架,同行当的声腔可以套用,跨行当也可同腔演唱。正戏声腔还依行当分成“平腔”(音域八度以内)、“高腔”(音域八度以上)或“慢板”(慢速)与“快板”(快速),使其心领神会。鹤峰傩戏正戏声腔还被称为“打锣板”,唱腔大多按角色行当赋名,称生角腔、旦角腔、净腔、丑角腔;在有些地方则以所扮角色的名称冠称,诸如姜女调、青婆调、梅香调、浑童调等。

祭戏声腔,供扮演故事中诸神祗或代神立言的“神仙”演唱,多为“正八出”剧目中的人物专用,诸如《迎神》中的太白金星、金童玉女,《白旗扫台》中的白旗仙,《开山》中开山王、先锋,《出土地》中的土地公共、土地婆婆等等,而且仅限于还愿时演唱。其声腔音乐中有行当专用声腔,各行声腔略有差别。

法师声腔,系法师祭祀时的专用声腔,近似吟诵,多用于演唱《发功曹》、《迎神》、《开山》、《扎寨》、《种茶》、《出土地》、《祭将》、《勾愿》等剧目。其声腔颇具虚无缥缈的神秘色彩。

鹤峰傩戏小调多作剧中插曲使用。曲调短小,衬字较多,欢快流畅,具有民歌风味,风趣幽默,轻

快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乡土风味浓郁。其代表性的曲调有《一枝花》、《扯扯调》、《剪花调》、《抽线调》、《盘货调》、《包头调》、《当当调》、《寻夫调》、《船夫调》、《梳妆调》、《闹莲灯》、《耍耍调》《弯子纽》等。诸如大本戏《孟姜女》中浑童即唱[扯扯调]、梅香即唱[盘货调]、毛货郎即唱[一枝花],《青家庄》中幺姑即唱[梳妆调],《鲍家庄》中玩灯人即唱[耍耍调]、[弯子溜]等,多为小丑、小旦角色演唱。小调的运用,给鹤峰傩戏声腔注入了新的生机,平添了活力与光彩。

鹤峰傩戏声腔总体风格质朴明快。男腔简洁,趋于口语化,通俗易懂;女腔柔和,讲究旋律修饰,优美动听。

鹤峰傩戏腔调多为上下句式结构,也有一句为一曲和五句为一曲者。唱腔大体有单板、双板和连板三种形式。单板即每唱一句词则奏一次锣鼓。此类唱腔旋律性较强,速度稍慢,唱段一般不长,唱完四、六、八句即收腔或转入双板唱腔。双板唱腔则唱两句奏一次锣鼓。此类唱腔,旋律简洁,速度适中,唱腔以上句两小节或三小节、下句四小节或六小节的“上紧下松”格式为多,也有上下句腔句幅相等或“上松下紧”的唱法。连板唱腔一般为连续演唱四句、六句、八句或十句唱词奏一次锣鼓,也有以句形式,连续演唱,字间无明显断句、一气呵成的唱法。此类唱腔,节奏紧凑,口语化,多用于篇幅较长的唱腔。

鹤峰傩戏的演唱是“锣鼓助节无管弦;一人开口万人合”的演唱形式,俗称“打锣鼓”。锣鼓伴奏是鹤峰傩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唱腔的起落,唱腔的断句,表演的举手投足,还是舞台气愤地渲染,都以锣鼓伴奏配合。锣鼓配置因地区不同分为“单钹路子”(司一副钹)和“双钹路子”(司双副钹)两种形式。诸如下坪乡、燕子乡等地流行“单钹路子”,而走马镇、铁炉乡、五里乡等地则用“双钹路子”演奏形式。锣、钹皆为傩坛自制,音色清脆洪亮。鼓为双面蒙皮的圆形盆鼓。锣、钹、鼓演奏时,常伴以人声帮唱,使得演唱气氛显得十分隆重而热烈。其锣鼓曲牌主要有[请请坐]、[满堂红]、[三起头]、[两起头]、[长青板]、[七星伴月]、[水波浪]、[神州锣鼓]等。它既是启唱、节拍、断句、收腔的纽带,又是烘托演员上场、表演、调度、下场的桥梁。

六、鹤峰傩戏设坛地点(舞台)

鹤峰傩戏的傩坛设置颇有讲究。行坛地点(舞台)一般设在东家堂屋。在堂屋正中置一个方桌,

69

桌下置一慢,桌面上放升和斗(升和斗为一种容器)、升、斗中盛满谷粮,以插香烛和置放法器;升、斗后供傩神神像。傩坛正面设一屏慢,上面挂有傩坛诸神图,即傩坛图。傩坛正面扎有彩门,彩门左侧为鼓师演奏席位,彩门右侧为锣师演奏席位;傩坛法师在傩坛正面空间行傩。傩坛后面左角设一个小桌,供奉戏神和判官神像,桌下供奉武郎神(猎神)神像。

鹤峰傩坛有“高傩还愿”与“低傩唱戏”之说,实质是两种傩祭形态。其主要区别在所供神像不同。高傩形态,即以祭祀为主,供奉的傩神主神有两尊与三尊两种形式。供奉两尊者,神案上供奉“伏羲”、“女娲”两尊半身木偶像,其神号分别为是“东山圣公”(傩公,红脸)和“南山圣母”(傩母,白脸);供奉三尊者,所供奉的是九天飞齐太乙都总驱傩大帝(红脸)、清源妙道傩神真君(黑脸)和五通五显华大帝(白脸)三尊半身木偶像。张挂五轴彩绘神佛图:一轴曰“三清”,即玉清圣境原始天尊、太清仙境道德天尊和上清贞境灵宝天尊;二轴曰“四帝”,即;浩天金阙玉皇大帝、北极星主紫微大帝、南极勾城天皇大帝和勾城上官朱雀大帝;三轴曰“三师”,即天师、祖师和文昌师;四轴曰“四将”,即王、马、殷、温四大元帅;五轴曰“四值功曹”,即天功、地功、水功和阴阳功。而低傩形态,即以演出祭祀戏剧为主。神案上供奉白脸、黑脸和红脸三尊戏圣神像。白脸神像位于正中,黑脸神像居左,红脸神像居右。另有被称为“岳王戏主”的全身雕像锦衣披红供于后台化妆桌上。

鹤峰傩戏设傩坛行傩(演出)时的常用法器有令牌、卦、牛角、宝剑、标刀五件。令牌由桃木制成,高4寸,宽1.5寸,上方呈圆弧形,下呈钝形,其作用是镇邪、发令。卦为竹蔸制成,卜卦分为阴、阳、神三种,作用在于问吉凶。牛角为水牛角制成,用于招兵,多在进出东家屋门、过山岭渡河谷时用。宝剑由开山王和头将军使用,用以避邪。标刀长1.8尺,立标勾愿时使用,立在正中桌案上。此刀如直立不倒,则表示东家家庭祥和。

鹤峰傩戏的舞台时空构建为假定性的舞台时空,这种假定也正是从巫人员的职业特质与思维方式所造成,巫师为神鬼、阴阳两界沟通者,诸神任凭他们调遣,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阴阳两界本就是巫师们假造的空间,在傩戏表演中,演员可不下场,只要背过身去,就表示已退到戏外。乐队成员也随时可以与舞台上所扮角色对话。在傩戏演出过程中,一个傩坛,便使天上地下、阴阳两界

无所不包,巫师们请来的“千百神圣”都可以在傩坛上虚空落座。

七、鹤峰傩戏行傩(演出)形式

鹤峰傩戏是以请神驱鬼为目的祭戏合流、人神一体一种演唱形式,以祭祀为主,祭戏合流,祭中有戏,戏中有祭,原始宗教色彩较浓。

“盘古开天辟地,傩坛生旦净丑。”这是鹤峰傩戏艺人的口头禅,只是昔日的男旦逐渐被今日的女旦所取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岁月中,鹤峰傩戏不断向戏剧方面演变发展。清嘉庆以来,鹤峰傩戏又相继与南剧、柳子戏合办演出,促使傩戏剧目、声腔和表演艺术不断丰富发展。

由于从前鹤峰傩戏演出地点多为堂屋(中堂),故又称“傩堂戏”,意即在堂屋演出的戏。演出前须将堂屋装饰成神堂一般,满屋金碧辉煌,华丽缤纷,挂上五颜六色的祭神条幅。然后在堂屋神龛前设傩坛,设傩坛的目的是为了还愿、行法事。在神龛正中位置上摆上“神公神母”以及其他神仙牌位。傩坛坛主或法师穿法衣、着法帽在祖先牌位前行大礼,礼毕开始唱大戏。如今,鹤峰傩戏的演出场所相当宽泛,并不局限于堂屋或室内,而是院坝、河滩、田头、旷野均可演出。

鹤峰傩戏运用当地汉语方言演唱。鹤峰语音有六类声调,其调值分别为阴平45(如“中”),阳平213(如“华”),上声42(如“锦”),阴去13(如“秀”),阳去33(如“扇”),入声35(如“各”)。话白大体运用当地方言声调上韵,语势明显带有吟诵或吼叫色彩。

鹤峰傩戏角色行当为生、旦、净、丑四类。生分为老生、笑生、正生;旦分为正旦、老旦、小旦;净分为大花脸、二花脸;丑分为三花脸、丑旦。开脸时,净角仅以红、白、黑三色画简单脸谱;丑角仅在鼻眼部位打白粉;生、旦以水粉打底描眉,脸颊抹胭脂。各行当装扮颇具特色。旦角戴额勒,着露手衣裙;丑角戴长尖顶红帽;花脸武将戴牛盔斗,顶部插一雉鸡毛,腰扎三面靠旗。戴面具者均为具体角色,诸如土地神、山神等。

鹤峰傩戏表演技艺中还有靠棍、靠手等武打套路以及杀叉绝活。武打戏也有成套动作,诸如“单靠手”、“双靠手”、“拍膝”、“缠头”等等。

“带着面具载歌载舞”,可以说,这是对傩戏表演形式的最好概括。鹤峰傩戏的面具夸张怪异,个性反差极大,美丑对比鲜明,极具视觉冲击力。俊相面具表现正面形象,或浓眉善眼,或粉面朱唇;或英朗妩媚,或雄姿英发;(下转第78页)

70

(上接第70页)或雍容华贵。凶相面具表现反面形象,即鬼怪形象,鼓眼暴睛,青面獠牙,狰狞恐怖,凶相毕露。丑相面具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普通的市井小人,虽笑容可掬却滑稽可笑,虽丑陋不堪却善良可爱。就面具色彩而言,阎王脸谱微黑底见墨绿色,土地爷脸谱为黄色,判官为黄色,雷公为红色,雷婆为墨绿色,小鬼为紫色,红孩儿为红色,刘备为黄泛红,关公为红色,姜女为黄色,姜郎长脸黄色等等。

在演出过程中,傩坛坛主穿法衣、着法帽表演,其他演艺人员着行当装束,除扮演土地神等具体角色戴面具外,其余角色着粉妆表演。演员服饰鲜艳华美。

鹤峰傩戏的表演是一种欢快热烈的载歌载舞形式。根据剧情和角色类别的不同,鹤峰傩戏已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表演程式。譬如,演员出场时,首先背对观众从“马门”退步而出,给乐队拱手施礼,方可面对观众,然后以“三步半”形式(即“走四步退半步”)登台口;丑角走“矮子步”,要求演员的腰、退、手“三不伸”;旦角走“抽三步”,即走四步退一步,双手小臂向上微屈,手指呈“喜鹊闹梅”式,即伸开食指象征喜鹊头,其余四指尖靠拢象征喜鹊身;单人表演走横“8”字路线,双人表演走“箱子环”路线,三人表演走“穿纱耙”路线。鹤峰傩戏的表演动作富有写意性的模仿,如演员站在椅子上,表示上了树;像上跳一步,表示上楼;向下跳一步,表示下山,等等。

作为一种原始的民间祭仪和戏剧样式,鹤峰早期的傩戏的特点是祭戏合流,祭中有戏,戏中有祭,兼具酬神与娱人的功能,从形式到内容都带有明显的地域和民族文化色彩。随着社会的进化与科学知识的普及,鹤峰傩戏也随之脱离颇具迷信色彩的神坛,变傩坛为戏坛,使其由以敬神祈愿为主旨的祭仪形态变为以娱人乐人为主旨的纯艺术剧种。鹤峰傩戏踞守山乡城镇,代代师承,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鹤峰傩戏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对研究傩文化、傩艺术以及地方戏剧沿革,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责任编辑:覃章梁

识、特色理论)武装是教师思想解放的法宝。只有提高组织水平,思想的困惑才能消除,无谓的争论才会减少,学校的工作才能推进。而且理论武装越深入,思想解放越彻底。目前,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教师的理论武装,通过理论的武装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学校的科学发展上来。通过理论的武装让全新的理念为教师所理解,所认同,所接受,并成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2、抓规范管理。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规范化管理才能够达到稳定、有序、高效的价值目标。只有通过规范管理才能够克服管理上的随意性,才能够树立学校的精神面貌、管理水平、专业形象、文明水准;才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一所规范化学校也能够引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风尚。同时要根据县教育局《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检测评估办法》要求规范教学常规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教育质量是立校之本。质量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抓和谐校园建设。没有学校的稳定,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因此作为学校要统筹多方利益,协调多方关系,化解各种矛盾,争取多方支持;调动多方力量,共建和谐校园,共享和谐成果;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学校发展。要争取政府、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加强与兄弟学校、以及其他单位的联系,积极营造和谐的外围环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涉及千家万户,为确保学校发展上水平,校长教师受到教育,家长学生得实惠;建始《县教育局关于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校长做了具体的要求:争做科学发展的实践者,争做依法治校的急先锋,争做师德师风的航标灯,争做素质教育的先行官,争做校园文化的设计师,争做教改教研的排头兵,争做终身学习的领头雁,争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推动科学发展,构建校园和谐。我们一定要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按照打造“清江流域教育明星镇”的要求,努力办景阳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孙红

78

南丰傩文化记事初稿-中国傩文化

南丰傩文化大事记(初稿) (1953年——2014年) 曾志巩 1953年 2月,南丰廓背园《文王访贤》和水北村《和合》舞参加江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获省古典艺术奖旗两面。《文王访贤》并选拔参加中南区民间文艺会演,艺人李水生后又参加了中南区的民间文艺巡回演出活动。 1954年 春节期间,在县人民会场举行傩舞会演,26个傩班分别在两个舞台上表演。 1955年 ?月,中国戏曲研究院研究员黄芝冈到南丰考察傩舞。 1956年 春,中国舞蹈研究会调查小组盛婕一行7人,于3月30日至4月28日先后到江西婺源、乐安、南丰、黎川、遂川5县调查傩舞,10月在《舞蹈学习资料》发表《江西省“傩舞”调查介绍》,并将各类跳傩、跳鬼、玩喜等多种形态的面具舞统称为傩舞。 1957年 3 月,石邮傩舞《判官醉酒》(2人)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行前在省内各专区巡回演出。 ?月,抚州专区举行首届职工文艺会演,县工会和县文化馆合作选送的傩舞《和合》获节目奖和演出奖。 同年,中央实验歌剧院、广州军区歌舞团、空军歌舞团的专业舞蹈工作者来丰采风。(?)

1958年 1月10 日,抚州专区举行首届农村文艺会演,县文化馆选送的《傩公傩婆》获创作奖和节目奖。 5月,石邮傩班9人赴南昌,江西电影制片厂《江西新闻》摄制组为其拍摄新闻专题片。 同年,文化馆文艺工作者与廓背园艺人合作,编创的新傩舞《蜜桔大王》参加了江西省第二届农村文艺观摩会演。 1959年 ?月,江西省歌舞团以南丰《和合》为素材创作的《丰收乐》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文艺会演。 1960年 元月,南丰文艺学校学习演出的《丰收乐》在专区农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演出,获奖旗和奖金。 2月,正月初一至初三,县文化馆在人民会场举行文艺演出,白天为傩舞表演,廓背园、周家堡等傩班演出28套节目。晚上举行灯彩晚会和文艺节目表演。春节期间农村有32个傩班活动。 1962年 ?月,中共南丰县委文教小组工作意见指出:文化馆“对民间传统性文艺要挖掘。已挖掘的要进行抢救,特别是抢救南丰傩舞、竹马,否则会影响迷信传播。” 5月底,专署文教处召开全区音乐工作会议,研究收集民歌,编辑《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会上要求南丰音乐工作者收集整理傩舞音乐。 1963年 ?月,廓背园李水生出席江西省第三次文代会,并当选区为省舞协理事。 同年,江西省歌舞团和全国总工会煤矿歌舞团的编导来南丰学习傩舞。

茶文化旅游

茶文化旅游 近年来,国内建起了一些生态旅游茶园,这是一种新型的“茶业+旅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六堡镇,随着茶叶种植规模的扩大,一些投资者也逐步把目光投向了特色农家旅游业的开发。 一、茶文化旅游的内涵 茶文化旅游是指将茶业资源与旅游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它是将茶园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茶生产、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 茶文化旅游的基本形式是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生产为基础,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载体,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而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 茶业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它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游客在茶业旅游过程中不仅可以领略到茶园的优美风光 ,也更加深了对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层面的需求,而且人们的精神层次的需求也得到满足。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促进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实现了茶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拓展 ,增加了茶农取得经济收入的渠道。发展茶文化旅游,要加大茶文化宣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办好茶业博览馆、名优茶交易会、茶文化节 ,将茶园一茶厂一茶馆一茶业博物馆等场所组合成为旅游产品。 二、开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势 1、茶文化旅游拓展了茶业产业链 传统的农业只专注于土地本身的耕作的单一经营方式 ,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农产品。茶产业也是如此茶农只顾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茶、采茶、制茶、卖茶,年复一年。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与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他们开始怀念和向往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 “生态旅游”、“农业旅游”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 ,而这一切无疑给现代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茶业旅游作为农业旅游中的一种形式,除了为游客提供修养生息、放松身心的环境之外 ,本身更具有吸引游客的自然资源优势,茶乡多半依山伴水,风景秀丽。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茶叶是农产品中文化品位最高的一种,开发茶文化生态旅游除了可以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

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方法

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方法 多方开发,对茶文化旅游进行特色建设 近几年来,国内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些具有高品位的茶文化旅游景点和特色地区。一些经营成功的旅游案例中的茶园、茶庄、茶田对 茶原有的内涵保护和宣传做的都比较到位,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起 到了积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老茶庄在进行改造升级,以期达到 文化与经济双赢,当地与游客双赢的效果。当地政府应该重视该方式,借鉴成功案例,采取符合地方特色的方案,对当地茶业旅游进 行升级改造。 深入开发茶文化旅游纪念品 在任何一种旅游形式中,吃、喝、购物都是其中的最重要的部分。目前,各地方推出的茶文旅游中都含有茶宴这一特色项目。与茶相 关的各种饮料、食品也越来越多样化,茶叶的衍生品如茶具、茶艺,正在成为游客越来越青睐的产品。而名茶更是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应适时抓住游客的这一正常消费心态,开发更多样饰精美,又具质 量上承的茶文化礼品,扩大茶文化旅游的延伸度。 与地域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项目 我国产茶地区众多,如云南、浙江等已经普遍为人们所知。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独有的地域特色开展茶文化旅游的深入研究与深度开发。如名茶的发源地、茶业建筑、茶礼仪等与当地的古建筑、特色 民俗、宗教旅游相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旅游形式,这不仅在整体 旅游开发上达到以一带多的经济市场效果,还满足了消费者多方面 的旅游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加强对茶文化旅游的研究 对茶文化旅游进行专门研究的文著还十分鲜见,较多的文章只是涉及表面探讨而缺少深层次的研究。事实上,茶文化可研究的课题 非常多,研究者不但可以研究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还可以与境外的

茶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多方面的参照、对比,逐步就能得出符合 我国特色茶文化旅游的形式来。例如,台湾和日本的茶文化旅游每 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新加玻、泰国更是将其视为重要的旅游经济 来源。 加强对茶文化旅游中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 我国多年前就出台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一书,这是从事茶艺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之一。越来越多的茶业相关学校开始应用 更多更专业的书籍来对学生进行培训。茶文化看重的是茶对人精神 层面的熏陶,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除了要具有专业素质以外,还要具 有较好的综合素养。茶文化旅游的从业人员在旅游当中起到的媒介 作用,他们将茶文化的内涵传递给游客,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 着游客信息接受的完美度。我国的福建、安徽等地都陆续开办了茶 校教育,这为我国茶业人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茶文化旅游有了长足的发展,甚至一度成为旅游业的一枝独秀,迅速拉动了茶区地方经济的提升。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或典型或普 遍的问题,如茶文化旅游的形式单一、各地方茶文化旅游相似甚至 雷同、文化色彩不够深厚、自然生态环境在旅游过程中没有得到很 好的保护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茶文化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茶文化旅游的形式单一性 从整体来看,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对旅游市场中茶文化内涵及应用的力度不够,大部分茶文化产品还仅仅是停 留在鉴赏、保护、研究等基础上,并没有达到真正与市场接轨和融合。目前存在的一些茶文化旅游形式,大部分还只停留在浏览、参 观的层面,因为时间、费用等问题很难让游客静心领悟这一独特的 文化,最终能真正达到让游客感到修知养性、享受精神层面感悟目 的的还是少数。另外,茶文化旅游的从业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也有待 提高。茶文化旅游中的导游绝大多数都是从其它旅游线路上直接承 接了茶业旅游的导游任务,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更谈不上对茶文 化的深入了解。而一些茶艺师在给游客表演的茶艺茶道也只限于艺 术本身,其茶业的文化背景很少被触及。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 姓名:江凯 学号:2011160138 学院:医学院 班级:20111601班 摘要 这是一篇我通过查阅关于土家族文化以及土家族的相关书籍还有这三个星期老师的讲解写的关于土家族风俗文化起源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婚俗、宗教、习俗、禁忌等方面内容。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文章有条理,主次分明。 关键词: 土家族、历史、文化 正文 一、土家族历史 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文化。早在二千多年前,在湘西、鄂西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土家族以起勤劳和智慧,铸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称汉族为“客家”。二千年以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那时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侮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关于土家族的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一说是古代由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一说是唐末至五代的初年(一九一零年前后),由彭咸率领的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这些说法,都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断定。即大约自五代以后,湘鄂西地区土家族这一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逐渐形成为单一民族。 土家族约有五百七十万人(一九九零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为主要聚居区,其余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地区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宣恩等县和四川石柱黔江、彭水等土家自治县。 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 土家族所居住的湘鄂西区丘陵地带,海拔多在四百至一千五百米之间,境内山岭重迭,

岗峦密布,武陵山脉横贯期间,酉水、澧水、清江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良好条件。山区森林密布,梯田满岗,种植水稻、玉米、薯类、麦类等;经济作物有甜菜、苎麻、棉花、油桐、油茶、茶叶等,其中油桐、油茶是土家族地区多种经营中的主要项目,在土家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林木有松、杉、楠、柏等。此外,贵重的药材、水产与地下矿藏也很丰富,特产娃娃鱼是闻名中外的珍贵动物。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土家族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郡县制时期(秦至隋)——羁縻州县制时期(唐宋时期)——土司制度时期(元明至清初)——改土归流时期(清代中晚)。 在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家族没有确定的族称,不过由于其历史渊源、居住地、白虎图腾等,被人们称呼为“廪君种”、“巴郡南郡蛮”、“白虎夷”等,从中也可见古代汉人对土家族的偏见。到了明末清楚,大量汉人迁入土家族地区,为了区别于汉族,才出现了土家族这个族称。 在1956年10月,土家族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土家族野得以正式成为56个少数民族的一员。 二、土家族文化 1、跳丧舞 土家族跳丧舞又叫绕棺、打绕棺、丧鼓舞,是巴人在两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民间歌舞。老人逝世,停灵枢于堂前数日,亲属邻里前往吊唁。入夜,“打鼓踏歌”,通宵达旦,以增热烈气氛,谓为亡人人解寂,慰新属节哀。土家人热爱跳丧舞,“听到鼓声响,脚板就发痒”。跳丧舞的特点基本与土家族摆手舞相似,手脚同边,舞净豪放,动作平委、舒缓们着节奏强烈的打示波器乐,舞者边跳边唱,唱腔多用假嗓,近似喊歌。适合男女老幼齐跳,舞蹈词汇健康,一般以歌颂死者生平事迹、歌唱抚育以及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为主。土家跳丧舞集歌、舞、吹、打于一体,是一种综合的民间艺术,跳丧舞本质上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表现了土家人对祖抚的崇拜。 2、白虎崇拜 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可见白虎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故老相传,土家五姓部落首领巴务——廪君带领族人乘船到达盐阳,杀死邪恶的盐水女神,让族人在此安居乐业。廪君去世后,灵魂化为白虎升天。此后土家族奉白虎为祖神,家家都需常年供奉。 除了虔诚的宗教式敬祭,白虎的影子出现在土家族生活的每一个地方。土家族先民在战争中所持武器均有白虎花纹。现今土家族也用白虎来驱邪、避灾。 3、民歌 薅秧、锄草、薅草,放牛、相爱、出嫁、死人、石工、扛工、土工、船工等,在土家族都有相应的民歌或者号子。 土家人有自己的语言。“他们自称“毕兹卡”,用“舍巴”指摆手舞。他们语言丰富:父

云南傩文化归总

【民族文化研究】 略论云南傩面具及其文化审美特征 ※ 李福军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关键词] 云南傩面具;文化内涵;审美特征 [摘 要] 云南傩戏面具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特征。是云南各民族历史、宗教、艺术、民俗的复合产物,从中可窥视到云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习,看到云南各民族的先民渴望征服自然和保护自身的古老梦想。本文通过分析云南有代表性的几种傩戏的面具,透析云南傩面具中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04)01-0020-05 傩面具作为古代原始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文化表现形态,从远古时代传承下来,至今仍然能够在一些地区、一些民族中与现代文化并存,并大量地活在不少民族民间的广阔艺术天地里。傩面具与各民族的某些习俗或宗教祭祀结合后,成为某些民族所独有的艺术形式。以面具文化为主体的艺术活动有:傩歌、傩舞、傩戏、纹面、纹身、脸谱、吞口等,这种原始文化与现代文化同时并存的原因,是因为傩面具具备了自身的艺术个性,而且在许多民族的现实生活中,这种艺术个性与某些思想意识和文化审美心理相适应,使这种古老的文化形态在当代高度发达的现代文化环境中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 在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的云南,因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宗教、民俗的影响,以傩歌、傩舞、傩戏为主的原始文化在现代高度发达的文化环境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态得到较完好的保存。作为云南历史、宗教、艺术、民俗复合产物的傩戏面具,体现了云南各民族先民渴望征服自然和保护自身的古老梦想。他们通过戴傩面具祭祀、演出等方式达到人与神、人与鬼、灵与肉相契合的目的。从中反映出云南各民族生活与信仰的方方面面。傩面具文化既属于宗教,又属于艺术,它可以在歌舞场上给人们带来世俗的欢乐,又可以引发人们对彼岸世界的思考。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认为:“一切宗教不是别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支配着人们的那种外界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非人间力量形式。”傩面具正是这种力量的表现。昭通端公戏中,端公运用法器,念动咒语,施以灵符,其目的全在于祈求神灵来驱疫赶鬼,保护自己。 在原始社会早期,各民族的先民的思维还不能超出对自然界和人群关系最直接反映范围的时候,宗教还没有产生。作为宗教形式的“傩祭”当然不会产生。随着人类在劳动中的发展,先民们有了较发达的大脑,逐渐产生了对较复杂问题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才开始考虑人和外界的关系,于是产生了灵魂的观念,产生了人类的迷信。当人类进入原始氏族阶段后,又按照氏族部落的形象,产生了神的观念,于是就有了祭神的迷信。显然,这时人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又因为人们的生活几乎完全依赖于周围自然界的赐予,无法抗拒自然界发生的如风、雨、雷、电等现象的侵袭,并把它视为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对自然界产生了崇拜和迷信,这就是人类在蒙昧时代产生的“万物有灵”观念,即崇拜自然物的观念。嗣后,人类又经过一段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崇神、祭鬼仪式,产  2004年1月 第36卷第1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Jour nal of Yunnan Norm al University Jan.,2004 Vol.36No.1   [收稿日期]2003-08-26 [作者简介]李福军(1972—),男,白族,大理剑川人,云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云南傩戏研究”课题[02K U Y013]论文。

茶文化心得体会带你去看不一样的茶文化

茶文化心得体会带你去看不一样的茶文化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包含和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下是由关于茶文化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经过这几次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学习,我对茶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也大大的提升了 __茶的浓厚兴趣,了解到中国茶的文化的历史是非常的悠久的和很有历史意义的,知道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和文化不是我们一时就可以了解的,所以需要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的探索,通过这次的听课,也 __茶的分类,地域的分布,还有一些简单的识别,以及泡茶所需要的用具有了一些浅层的了解。还欣赏了茶艺的表演。 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的,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即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绿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这六大茶类被称为基本茶类。其代表性的分别是绿茶:龙井、碧螺春白茶:安吉白茶、白牡丹,红茶:金骏眉、丘山小种黑茶:普洱,青茶:铁观音、冻顶乌龙黄茶:湖南省岳阳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银针”茶,安徽的霍山黄大茶、广东的大叶青等。

茶的地域分布也是非常的广泛的,不同的区域有其各有的特色。近代,吴觉农等根据茶区的自然条件、茶农的经济情况、茶区的分布面积大小及茶叶产品的不同种类,在1935年提出,将全国划分为外销茶、内销茶二大类,13个产茶区,即外销红茶5个茶区(祁门红茶区、宁州红茶区、湖南红茶区、温州红茶区、宜昌红茶区)、外销绿茶2个茶区(屯溪绿茶区、平水绿茶区)、外销乌龙茶1个茶区(福建乌龙茶区)和内销茶5个茶区(六安绿茶区、龙井茶区、四川茶区、云南普洱茶区和其它茶区)。这一划分是根据各种条件综合提出的,所以对近代茶叶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和适应性,形成了一定的茶类结构。影响茶的不同的原因还有受栽培历史、劳力、 __、技术力量、交通运或、饮茶习俗、生活水平等影响。 说道喝茶就不得不提起喝茶用的茶具,主要的茶具种类如下: 1、陶土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紫砂壶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 2、瓷器茶具

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方法

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方法 (一)加大宣传促销,培育客源市场唯有具备到位的宣传促销,杭州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才能有效提高,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因此,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加强于当地旅游企业的联合,借助于多样化的宣传媒介,如电视、报刊、网络、杂志等,开展全方位的广告宣传,将本地的特色茶文化旅游推出浙江省、推出国门。通过宣传力度的增强,使得率哟组合对杭州特色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使得游客对于杭州茶文化的旅游兴趣有效激发。在开展相关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层次有重点的进行。以海外市场开拓为例,应该着重关注以日韩、东南亚、印度等国为代表的亚洲茶文化圈的客源国,由于这些国家长期以来受到中国茶文化的熏陶,在茶艺茶道、饮茶习俗方面与中国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通过到位的宣传营销能够使得这些国家的潜在游客成为杭州茶文化旅游稳定的客源。 (二)适当增加茶文化旅游专线,丰富产品内涵鉴于当前杭州地区尚未形成科学完善的茶文化旅游专线,因此应该在契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不断丰富杭州地区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形式与内容,增设茶文化旅游专线,如茶俗风情游、茶乡夏令营、优茶品尝游等。要关注到茶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使得茶产品的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 (三)提高从业人员的茶文化知识与素养想要确保茶文化游客都能体会到物质享受之外的精神体会,必须要加强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素养培训。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旅游知识,还要拥有良好的茶文知识,唯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茶文化旅游的质量。除此之外,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与各大院校的合作,积极的开设与茶文化相关的专业,加强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育工作,从而为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广西环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

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广西环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 编辑整理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5771212.html, 编辑:汪小菲源:中华论文货源网 【论文摘要】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政策用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课题对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广西环江县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保护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一份贡献。 【论文关键字】环江县毛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1地方概括 1.1环江概况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金红铁路、洛茂铁路、S30945、S20545省道、大环江河、小环江河过境。辖6个镇、5个乡和1个民族乡,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思恩镇,行政区域面积4572.31平方公里。2007年末人口37.11万,其中农村人口31.66万;2008年末人口37.73万,其中农村人口32.2万。有毛南、壮、苗、瑶、侗、水、仫佬、布依等少数民族34.42万人,其中毛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6.2%。人口自然增长率6.91‰。耕地面积2.47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2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03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7万公顷。 1.2毛南族历史概况 毛南族是广西的世居民族之一。1956年12月被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称“毛难族”。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毛南族”。据考证,“毛南”一词系“母老”的音转和异写。远古时候,毛南族地区原住着“母老”人,后因语音发生变化而出现差别。自宋代以后,史籍上曾把“毛南”写成“茆滩”、“茅难”、“冒南”、“毛难”等,这些称谓既是族名,又是地区的名称。毛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有本民族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族侗水语支,与侗族、水族、仫佬族、壮族等民族语言有20%相同或相近,语法特点与侗语、水语接近。毛南族用汉字,除儿童和部分妇女外,大多数成年人都既说毛南语,又通讲汉语和壮语。 宋代毛南族地区先后属羁縻抚水州和镇宁州管辖。《宋史·抚水州》曾对该地区作过如此描述:“当地先民,虽有畲地,收谷粟甚少,但以药箭射生,取鸟兽尽,即徙他处。”明、清时代,毛南族先民由“伶人”分化出来,被称为“苦卖伶”,聚居在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中南和下南乡(通称“三南”)一带。 毛南族有谭、覃、卢、蒙、韦、袁等姓氏,其中谭姓的人数量较多,约占毛南族的70%以上,分布的地区广,其次是覃、卢、蒙姓。历史上,他们是同姓聚族而居,在一个山寨之中异姓杂居的现象很少,解放后异姓杂居以至同壮族人民杂居的才逐渐增多。 毛南族历史悠久,社会结构多元化,基本上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瓦解后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原因,原始社会的组织、生产方式、习俗和意识等残余,长期影响毛南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自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起,出现了封建统治机构,同时残留着血缘组织”隆款”和部落联盟性质的“乡老制”。 1.3毛南族民族概况 毛南族也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毛南人大部分居住在以茅难山为中心的环江县上南、中南、下南一带,下团六圩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有少部分人分散居住在南丹、都安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毛南族人口数为107166。毛南人使用毛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由于长期和壮族、汉族杂居,多数人能讲壮语和汉语,通用汉文。 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称谓表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从

茶文化活动策划方案

茶文化活动策划方案 【篇一:中国茶文化现场展示周活动策划方案】 中国茶文化现场展示周活动策划方案 案首语: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深厚涵义。宋朝著名诗人林 逋有诗云: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 古人。 对于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人来说,品茗聊天是笑谈人生、抒发情怀 的最佳休闲方式。秋凉时分,一壶清茶,沏出浓浓的感悟;一杯在握,芬芳绕指,便有了三日不绝的袅袅情思。自有“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的冲和恬淡。而在四川,饮茶更是古老巴蜀文化的一个重 要内容,人们除了对饮茶有着天然的喜好之外,更倚赖茶文化所带 来的舒逸、亲和、利于交流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本案将深刻挖掘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关系,结 合“边城水恋”客户群体特征,着力于紧密联系“城市精英的第二居所”这一形象和水域特色,渲染“边城水恋”所营造的怀恋、亲和、宜心 养性的文化氛围,以增强推广宣传效果。 一、活动拟订目标: u 全面展示楼盘形象,利用现有设施硬、软件进一步贴合、吸引目 标客户群体 u 消除观望性客户在落单选择上的疑虑,并于行销推广中不断挖掘、增长目标客群,为二期销售冲刺储备富足的客源 u 加大力度丰富和提升“边城水恋”的文化定位 u 实现十一月的营销热潮 二、活动执行标准: u 实现推广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执行性和可见收效性 u 吸引市场关注,扩大社会效应 u 达到市场宣传的口碑化效应,深化“边城水恋”在消费者心中的文 化影响力 u 最大合理性使用推广资金,最大利润化获取市场收益 三、活动应用推广语: 为你暖一壶茶,等你走遍天涯 四、活动执行核心点: 整合项目资源优势,以本次活动的主要载体“茶文化”以及所营造的 怀恋生活基调为磁场,针对性吸引目标客户群来到现场,集中展示

茶文化旅游开发(1)

茶文化旅游开发 茶文化是包括茶园林、茶制作工艺、茶艺、茶道、茶礼仪及与茶相关 的众多文化现象的综合体。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 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吸引旅游者实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其产品形式是以优美的环境为条件,以茶产业为基础,以茶区多 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文化载体,以丰 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为内容而展开的,涵盖观光、 求知、体验、习艺、娱乐、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闲性、自然生态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多样性 的特征。 近年来,普洱茶热的持续升温,带动了普洱市茶产业的迅速发展。普 洱市自古就是普洱茶的主要生产、加工、集散地,在长期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贩茶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突 出的优势。从1993年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起,普洱市就一直致力 于打造“中国茶城”的形象,并在“十一五”旅游规划中把发展普洱 茶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的八大旅游产品之一。所以,对普洱茶文化 实行深度开发和合理整合,使之成为具有高度吸引力的系列旅游产品,不但能够加快茶产业的发展,也将大大促动普洱市的旅游业发展,进 而拉动该地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 普洱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乡,普洱 茶文化内涵丰富,影响长远,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是 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明显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普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地理区位;是发展边境旅游的理想之地;第二,普洱 市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境内哀牢山、无量山群峰云集、云雾缭绕,苍茫无际,层峦叠嶂,区内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面积占总面 积的62.9%;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众多,素有“绿海明珠”之美

解读傩文化之三: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

解读傩文化之三: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 解读傩文化之三: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   在人类共同的历史中,都经历过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阶段,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共生现象,原始的傩文化在世界很多地区都有存留,比如美国的“万圣节”、德国的“魔鬼大游行”等都是这一原始文化遗留的痕迹。但中国的.傩文化因其保存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堪称“世界的瑰宝”。然而这一不可再生的瑰宝,今天却亟需我们的保护。 在流传至今的傩戏表演中,我们看到的是原始崇拜和生命意识的冲动。色彩艳丽的傩画像、造型夸张的傩面具,透视出原始人类心灵深处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未来美好追求的强烈欲望。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傩文化,涉及民俗、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戏剧等许多艺术门类,也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等诸多研究领域。然而,这些多姿多彩的原生态资源在讲述先人故事的同时,也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粗制滥造的仿制品大量流传,真正古老的面具却因为得不到有效地保护而变质、损害。在一些地区,傩文化正在变调、变味,它的学术价值也受到影响。作为一种原始的文化形态,傩戏、傩文化在人类历史文化轨迹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环,而保护、研究和发展傩文化,首当其冲就是保护文化的原生态。这意味着傩技、傩仪、傩戏不能脱离它们赖以生存的乡村土壤,成为死气沉沉的观赏品。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说:“它们(傩文化)和现代社会,特别是和现代的生产力、现代的科技,它有时候是格格不入的,它们产生了一种冲撞,在现代科学时代,它们将会逐渐的消失,因此,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让它们消失下去呢,还是应该把它们保存下来。还是应该把它们保存下来,因为它们毕竟代表我们中国,古代人类所走过的历史的足迹。”

土家文化

土家族历史及其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土家族历史及其民族文化特征 1、土家族历史 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酉水河畔。巴人、賨人(板蓝蛮)与土家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茅古斯人”。秦灭巴后,幸存者中的大多数巴人返回武陵山下、酉溪及其他江流两岸。这以后,巴人没了,是回到了自己的同祖兄弟——“本土人”的群体里。根据土家王朝悠久的历史推算,再根据土家人分布及居住的状况看看,土家祖先为了生存,沿酉水上下曾有分迁的历史,巴人和賨人该是分迁到上游四川的茅古斯人的后裔。当巴人回到武陵时期,这里的茅古斯人已经发展成了本土人。而巴人所有的习作与武陵“本土人”相差无几,当巴人归宗后,自然习惯土家的一切生存习俗和贤德的教养。战国时期,也有不少的賨人迁回酉水、武陵山一带安居乐业,其习作与武陵“本土人”相差无几,很快与同祖的本土人融为一体。 五代后梁开平年后,江西酋豪彭瑊(jian)归楚为溪州刺史,最先安家于辰州(沅陵)。不久,彭瑊先后派族人沿酉水而上,相继打入酉水禾撮賨领地,以至夺取了整个永顺及酉岸南渭州以下的土王领地,成了土著王族外来的一个土王家族。 综上所述,土家族是由茅古斯人的后裔本土人与茅古斯人的后裔迁回武陵脚下的巴人、賨人以及江西迁来人融合而成的一个顽强勇敢的民族。 2、土家族民族文化特征 人神共存,虚实相衬是土家民族文化主要特征之一。比如:土家《梯玛神歌》,就是说唱土家始祖神以及借神人的威力驱逐邪恶的精神治疗法,是一种典型的民族信仰。土家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具有原生态性、兼容性、多元性等多种特征。比如,土家《茅古斯舞》、《摆手舞》,就是典型的人类原生态舞蹈;“土家山歌”、“土家建筑”,具兼容性和多元性情形。其种类繁多,包括民族建筑,民族工艺,民族古迹及特色民俗等,都具有自我的特征。 二、土家文化发展现状、处境及其发展成果 1、土家文化发展的现状 一是土家摆手舞等六项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代表龙山县的文化资源汇聚了商周文化,龙山遗址文化,土家文化之精华,是世界文化遗产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文化历史所形成的结晶。二是土家族一批优秀剧、节目在全国获过大奖,有的还走出国门。土家文化乡土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俗性、

傩文化介绍

傩文化 南丰傩文化经千年传承,虽不断有新的文化艺术甚至是观念意识上的渗透,但至今仍保存了古代傩祭仪式中程序法则的传统性和完整性,已被文化部授予“傩舞之乡”,全县共有173个傩班。整个傩祭活动,有如一部庞大的古舞活动。 在这主要说的是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石邮村是个以吴姓为主的古村落。石邮村傩舞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傩舞有着显著的区别。如江西德安的傩戏,除了戴傩面具跳之外,甚至还有7个小木偶做道具,“戏”的成分更多一些。石邮傩只有肢体动作,是典型的“哑傩”。石邮傩保持着强烈的仪式和宗教色彩,他的傩舞还被称为“老傩”,因为它保留了绝大多数汉族先民自身的信仰和崇拜取向,较少受到其他宗教的影响,具有更丰富的原生意识表征。与其他傩班不同,石邮村傩班是村中吴氏家族的“私有财产”六个世纪以来,石邮村傩班一直是八位“伯”,且具有严格的辈分排列,按资论辈是惟一的也是权威的法则。从大伯到八伯,跳傩是终身制的,只有一位去世了,下面的各位“伯”才能递补上来,最小的八伯由“头人”从村中的杂姓中挑选一位补足空缺,但傩班人员的总数必须是八位。村中吴姓家族的成员是绝对不能去跳傩舞的,因为相传石邮村的傩舞是吴氏先祖——永乐年间任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令的太尹公吴朝宗告老还乡时带回的,当时是由八位仆人跳傩给吴家人欣赏。仆人的地位很低,所以吴氏家族绝不自己跳傩,也不允许族中的其他子弟跳。 石邮村傩祭过程,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进行,活动包括起傩、跳傩、搜傩、圆傩一套完整而又丰厚的古老仪式,统称为“跳傩”。起傩就是在傩神庙中请神,请神之后便是傩班经过村中每户时家家必须鸣鞭炮迎接拜年,即所谓“参神”。“参神”完毕后开始“跳傩”仪式,傩班人戴上面具,身着朱衣,在村中公祭场所随锣鼓声起舞。并且家家户户的人都拿着祭品去傩圣庙参拜,村中“跳傩”的前后回程路线千百年来一直未变,独特的古舞风貌一一呈现。及至正月十六下午,在傩神庙前举行“搜傩”仪式,由三人分饰钟馗、开山、大神,以示捉鬼成功,预示着一年平安大吉。活动一般至次日凌晨结束,傩班弟子齐列傩神太子前,向傩神通报各家供奉的点心、饭菜,以求傩神佑福村中每户老少,此谓“圆傩”。最后,是在正月二十五左右举行“傩神安座”,冲洗傩祭用具、擦好面具、洗净朱衣、依次序放入箱中,存在傩神庙阁楼。至此,每年的傩祭活动结束,村中归于平静。同时石邮的傩又称老傩,只舞不唱,是典型的哑傩,原始色彩浓厚,保留着刚劲、质朴、威武、粗犷的风格。舞步有“禹步”,手作“香火诀”,舞时气势磅礴,情绪奔放,节奏热烈明快。“手脚弯钩身段圆,发怒晃头笑抖肩,只见身子不见脸,一招一式踩鼓点”是石邮村傩班表演的艺术特色。而萍乡的“军傩”又另具特色,表现傩神点将驱邪的浩大场景。萍乡石洞口“军傩”表演从“点将出兵”开场,接着是“王爷搁剑”、“太子耍刀”、“钟馗驱鬼”等,最后以“班师回朝”结束,形成了完整、威武的傩舞过程。整个傩活动的时间较长,非常热闹,有很多在哪有亲戚的都跑去看。 石邮村傩文化的古朴之处在于其文化的丰厚翔实,赣傩传播范围广,数量多,

新时代贵州傩文化的挖掘、利用与启示

新时代贵州傩文化的挖掘、利用与启示 作者:苏翔 来源:《歌海》2019年第05期 [摘; ; 要]贵州傩文化历史悠久,多层次、多种类、丰富的文化积淀使其闻名于世,近年来贵州傩文化逐渐由原先的保护、传承为主向开发与经营上转变,从研究贵州傩文化发掘的现状出发,以探讨这一现象对傩文化发展的启示为出发点,采用举例和实践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贵州傩文化发掘的意义与价值以及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为贵州与其他地区傩戏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贵州傩文化;挖掘;利用;启示 傩文化是一种古老的世界性文化现象,曾经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不同的国家、地区,傩文化因自然、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很多地区的傩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殆尽,至今仍然保留这一传统的地区更是少之又少。傩文化因为傩戏的发现与推广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外界的关注。我国的傩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在西南贵州等地至今保留较为完整良好的傩文化生态环境,这对于发掘与研究、利用傩文化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贵州傩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阐述 (一)贵州傩文化的内涵阐述 贵州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一个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大约30%,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如侗族、彝族、土家族等,都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傩文化特色,因少数民族深厚的傩文化资源,学术界赠与“中国古文化活化石”“中国原始文化活化石”等美称,因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与多学科研究价值,贵州傩文化在学术界占有重要的一席。 研究傩文化就必须研究其载体傩戏,贵州傩戏目前发展状况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以汉、彝、土家等民族傩戏为代表的民间傩系列,以汉、土家、彝族地区的傩祭祀为发展的第二层次,以贵州地戏为发展的较高的第三层次。傩文化在不同地区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与地区的民俗习惯具有密切的关系,傩戏十分重视流程与服装道具的运用,不同的傩戏中的道具与举办地点、支持人物与流程有所差异,对于祭祀祭拜的神灵、信仰的宗教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面具在傩戏中是重要的文化价值符号,在傩戏表演中,面具代表的是神化的英雄,雕刻生动形象,是根据当地的民间神话传说制作的,在如今的傩戏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的过程中,对傩面具的制作的推广,也带动了许多地区傩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一些地区与产业的傩文化的推广与发展,带动了贵州某些少数民族家族与地区的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傩文化、家族、产业、地区经济之间的有效连接与发展。

溧阳傩文化

溧阳傩文化 傩,源于原始社会的一种图腾崇拜,一种先人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 傩,滥觞于史前,商代形成固定的模式,先秦就有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傩舞吸取戏曲的形式,盛行一时。 溯行历史的长河,追寻傩文化的渊源,我们会发现傩形成发展,兴衰传承之进程曲折起伏。时而涓涓细流,时而汇聚奔涌,时而潜入地下,时而呼啸而来,那种乖张狞戾,那份奇异神秘,摄人心魄。 随着时间的流逝,黄河、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傩,日趋衰亡。云贵、楚巴、赣湘地区的流传保存。但在苏皖两省交界的溧阳、高淳、广德、郎溪一带,傩却以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它以独特的生存形态遗存于世,它以独特的生存载体流传至今。作为傩文化在江南的子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我们对溧阳地区的傩文化进行追根寻源,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一 溧阳,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地枕吴山与越溪”,“吴风楚韵,兼而得之”,特殊的地域环境,造就了这方山水秀丽的江南福地的人文积淀。蔡邕亡吴,隐居溧阳,筑读书台,研焦尾琴。伍员奔吴,路过溧阳,贞女赐壶浆,千金报义德。李白来吴,三到溧阳,酒楼会张旭,传颂《猛虎行》。 《吕氏春秋季东纪》有云:“命有司大傩”。大傩,即逐阴导阳、

击鼓驱疫的仪式。这种“国傩”的演绎,得以在民间以“乡傩”形式传承,兴兴衰衰,隐隐现现,其踪迹之诡异多变,与历史发展之轨迹契合。 溧阳地区的傩舞傩戏,最早有文字记载者,应是唐代诗人孟郊。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为溧阳尉。他在任时除留下千古绝唱《游子吟》外,还有一诗《弦歌行》值得深读:“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裸足朱衫行戚戚。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 孟郊在诗里活灵活现地给我们描慕了一幅驱傩的场景:鼓声隆隆,笛声萧萧,一群开颜染面的人扮成瘦鬼,只看到白白的牙齿。黑暗中驱鬼的茅鞭在嗖嗖作响,赤脚穿着红裤子的跳傩人急急地行进舞蹈。他们看到各自的扮相放声大笑,笑声冲溅起手中火把上的火星。他们用桃木制的弓箭靶,射中的人不时兴奋地高叫起来。 《弦歌行》是一幅生动的唐代傩舞图,应是研究傩文化史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它告诉了我们许多信息,当时的傩乐有鼓有笛,具有江南特色。跳傩者乃“染面”证明当时不带面具。傩者赤足红裤,还没有戏袍背旗。傩仪有桃弓射失中该过程,而且在夜里举着火把举行。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先民曾实行火葬、岩墓葬、悬棺葬,他们哀悼死者的方式之一是击鼓踏厉而歌,叫啸以兴哀;而后受汉族丧葬习俗的影响,逐渐采用土葬,但他们依然保留了其先民掉念死者的方式,以跳丧、歌丧来哀悼死者,慰藉生者。 土家族最古老的葬谷是火葬。现今犹存的许多土家地区的地名,诸如“箱子岩”、“仙人洞”、“蛮王坟”、“棺木岩”等,都是对土家先民曾有过岩墓葬、悬棺葬习俗的追述。? 土家族保存到现今的古老葬谷是“绕棺”和“跳丧”。 “绕棺”,又名“打绕棺”,或名“穿花”,广泛地流传于湘鄂西及川东部分土家族地区。老人去世,停灵枢于堂中,请巫师行法事祭祀,“绕棺”时,灵堂红烛高照,香炉香烟袅袅,棺木右角点“长明灯”一盏;巫师将法咒一念,昭告亡灵,“绕棺”就开始了。“绕棺”活动,一般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数跳唱。跳唱,由土老司担任领头,现今,以年长者出任,其他人跟后,围绕棺木,不能出离灵堂,故称“绕棺”。歌词内容广泛,可唱亡人生平,可唱神话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镲、钹等打击乐,气氛欢悦而热闹,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承袭了古代“绕尸而歌”之传统。 “跳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鄂西长阳、五峰、巴东等县流行的“打丧鼓”,又称“跳仗鼓”;一类是湘西凤凰、泸溪地区流行的“打廪”,又称“跳牌”“跳流落”。“跳丧鼓”与“绕棺”一样,是一种丧葬性的歌舞活动。在土家山寨,一旦哪家老人终寿,不问男女、名望、尊卑、皆是“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为死者“跳丧”。 跳丧,先跳什么,后跳什么,都有一定仪式程序。一般分为七项程式: 一、待师,跳者为表谦虚客气,边跳边等待师傅临场指导; 二、跳丧; 三、摇丧; 四、跩丧; 五、穿丧; 六、退丧; 七、哭丧。 哭丧,只在与汉区临界地区方有。这七项跳丧仪程,都由掌鼓者指挥,跳丧人跟着鼓点的变换而变换仪程。歌词的内容丰富多样,有歌唱先民祖先的;有唱农桑鱼猎的;有唱风土人情的;有唱男女爱情故事的。歌舞通夜不息,可谓“长歌为哭”,“以乐致哀”,慰死者英灵,为家属“散忧”、“解愁”驱逐死者家里天灾人祸,赐降吉祥瑞气,独具民族性。? “打丧歌”,又名“唱丧堂歌”,或叫“坐丧”,也是远古“鼙鼓以道哀”的一种葬俗传至今日。这种“打丧歌”,鄂西、湘西、川东土家族地区,直至现今,还相当盛行。“打丧歌”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人击鼓,领唱,众人相和。另一种是不只击鼓,还要鼓锣钹笛唢呐齐备,“打围鼓”,唱戏曲,这也很别致。听唱观看的人很多,“坐丧”“打丧歌”成了群众一种娱乐活动了,将“忧愁”、“悲痛”驱逐于九霄云外了。

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傩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各种瑰奇的文化竞相绽放共同组成演绎了美丽的中华文化。其中,神秘悠远的傩文化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人存在于世界上,必定会在心里有一些寄托心灵的崇拜,或是图腾,或是宗教等等。而傩文化也属于我国的一种精神崇拜,它是我国远古先民为了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而运用浪漫主义心性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地方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正因为它的神秘原始并且极具原生态文化价值,所以它也就毋庸置疑地成了我国保护的对象。傩文化是从远古流传至今的文化记忆,它的每一寸都暗藏古时的气息,它所记载的不仅是当时的文化概念,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在各方面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年复一年默默诉说着当年的神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而傩文化则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傩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人们的口耳相传。如今的傩文化最突出的省份应当是江西。赣傩,不仅比周边省份的傩文化更古老,更具原生态文化价值,而且江西还是傩文化重要输出地之一,国内一些著名的傩舞、傩戏,都与赣傩有一定的亲缘。傩文化包容了乡村祭祀仪式,民间信仰习俗,以及舞蹈、音乐、器乐、咒语、卜辞、面具等方面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空间,属于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所以,傩文化属于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今,非物质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