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考礼仪学总复习习题(带答案)[整理版]

自考礼仪学总复习习题(带答案)[整理版]

自考礼仪学总复习习题(带答案)[整理版]
自考礼仪学总复习习题(带答案)[整理版]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填在题干的括号。)

1、美洲土著的一种敬神的仪式,也是各种的庆典中的一个项目,即(B)。

A唱歌B舞蹈 C点蜡烛 D放鞭炮

2、人人都有自己的缺憾、隐痛和习惯,我们在寒暄中要注意讲究(C)。

A理解 B同情C避讳 D大度

3、我国傣族人过新年是用(C)来庆祝。

A音乐 B载歌载舞 C泼水 D互赠礼品

4、《荀子,正论》“诸夏之国,同服同仪”。这里“仪”的意思是(B)。

A 典

B 形式、仪式

C 容貌 D礼物

5、法律规区别于非法律规的显著特征是( C )

A .辩论性

B .诉讼性 C. 强制性 D. 审判性

6、在拉丁美洲国家,送礼应当注意避开的数字是(C)。

A 7

B 11

C 13 D44

7、人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他的( D )。

A 容貌

B 风度

C 装饰D服装

8、第年夏秋之际举行的“那达幕”大会是( C )的传统节日。

A 维吾尔族

B 风度

C 蒙古族 D回族

9、1941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正式宣布将母亲节的时间定为( B )。

A每年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六B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C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D每年五月的第四个星期三

10、祝贺友人的生日送象征火红年华、前程似锦的花,如(D)。

A 百合花

B 桂花

C 郁金香D象牙花、石榴花

11、穆斯林的开斋节是全世界穆斯林的盛大节日之一,日期是在伊斯兰教历的(A)。

A 10月1日 B9月1日 C 1月5日 D12月10日

12、客人喜欢喝什么茶,可以事先征求意见,但就接待外宾而言,欧洲人比较爱喝(A)。

A 红茶

B 袋泡茶 C乌龙茶 D绿茶

13、盘庚在迁都至殷的时候告诫民众说:“奉畜汝众”,“汝共作我畜民”,其中的“众”、“汝”是指(D)。A大家,你们 B 众人,诸君 C 农民D奴隶

14、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的美国总统是( B)。

A 林肯

B 华盛顿

C 罗斯福 D艾森豪威尔

15、沙特阿拉伯禁忌饮酒,如醉酒驾车或秘密制酒则被捕,要处( D)。

A六个月有期徒刑 B 鞭苔之刑 C 流放二年 D枭首之刑

16、《礼记。典礼下》:“君子行礼,不求变俗”,意思是说( C )。

A有德行的人执行礼仪,不要求变为俗人

B 有德行的人实施礼仪,不要求人合乎世俗要求

C 有德行的人实施礼仪,不应改变约定俗成的礼仪规。

D有德行的人实施礼仪,不应与俗人同样形式

17、一般来说,致祝酒辞应在(A)。

A 饮完第一杯酒以前进行

B 饮完第一杯酒后进行

C 酒过三巡后进行 D宴会高潮时进行

18、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这里的“礼”是指( D)。

A 礼节 B礼貌 C礼仪 D《周礼》

19、礼仪作为人类社会的行为规,它的产生是(A)。

A 与人类社会同时 B稍滞后于人类社会 C封建社会初期的产物 D封建社会晚期的产物

20、在吃西餐时,若暂时离开,表示未吃完,刀、叉应摆成( A )。

A“八”字形 B “十”字形 C “二”字形“11”字形

21、犹太教的“安息日”也叫“主日”,是( A )。

A 每逢星期六 B每逢星期天 C每逢星期三 D每逢星期五

22、跳月是( C )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

A阿细 B 傣 C苗 D 侗

23、英国人习惯在书信的称呼后( C)

A加句号 B 加冒号C加逗号 D加感叹号

24、“君子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意思是说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如果是(D )。

A三年不唱歌跳舞,一定会崩溃 B三年不娱乐,身体必然会出毛病

C三年不快乐,必死无疑D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必然会荒废

25、身体肥胖的人最适宜穿( D )

A大条纹的服装 B横条纹的服装 C大方格的服装D带公主线的服装

26、《十三经》中的《周礼》这部书是( A )。

A专谈古代政治制度的书 B记录战国以前贵族生活中仪式礼节的书

C一本有关礼的论文集 D专谈古代礼节的书

27、古代的吉礼是( B )。

A婚庆纳吉的意思B事神致福的意思 C求神拜佛的意思 D出师、会师的意思

28、交杯酒,又称“全卺”,结婚的礼仪。它始于( B)。

A汉代B周代 C唐代 D宋代

29、《荀子.正论》:“上者,下之仪也”。其中“仪”的意思是( B)。

A仪式、礼节 B典、表率 C容貌、风度 D仪容、礼貌

30、西方国家写信有一定的格式,寄信人地址( A)。

A 写在信封正面的左上角 B写在信封正面的右上角

C 写在信封正面的左下方 D写在信封正面的右下方

31、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面布5月4日为我国青年节是在( B)。

A1949年1月B1949年12月 C1950年5月 D1951年1月

32、欧美一些国家极端厌恶而且在任何场合都尽量避开的数字是( A )。

A13 B5 C7 D4

33、衣领除了同衣服整体相称处,还必须同着装者的脸型相配,方脸型的人宜配(A)。

A 小圆角领

B 长型领 C大翻领 D大尖领

34、腰部过粗的人,宜穿( D)。

A紧身衣 B连衣裙 C 粗横条上衣 D较宽松的上衣

35、资本主义礼仪的显示著特征是(B)

A既文明又不文明B文明、

C自由平等 D开放、文明

36、礼仪学的核心概念是( A )。

A礼的概念 B 仪的概念 C礼节的概念 D礼貌的概念

37、在舞会上,男伴邀女伴跳舞,对女伴一般有三种托握方式,其中谓之托的是(A )。

A男伴手掌摊开,让女伴手掌平放掌心 B男伴用拇指与四指捏住女伴掌心

C两手交叉而握 D两手平行相握,自然摆动

38、日本人见面时,相互致意的传统礼节是(B )

A 握手B鞠躬 C点头 D拥抱

39、耳环佩戴要考虑自身特点,如(D)

A胖瘦 B高矮 C肤色 D脸型与年龄

40、如果用点心招待客人,点心盘应用(A)。

A 右手从客人的右侧送上 B左手从客人的左侧送上

C 右手从客人的左侧送上 D左手从客人的右侧送上

41、同日本人合影一般不能是(B)。

A四个人 B三个人 C 五个人 D七个人

42、礼仪规形成的共同规律是(B)。

A 既共同约定,又各行其道B既共同约定,又众所习用

C既共同约定,又无所约束 D先无共同约定,后才逐步习用

43、俄罗斯人表示客气和尊敬时称呼(C)。

A 名 B姓 C名加父名 D姓和名

44、跳花会是布依族传统歌节,时间是( A )。

A正月初一到二十一日 B二月十日到二十日 C三月三日到八日 D八月初十到十五日

45、缅甸人对平辈或年青人称“郭”,意思是( C )。

A、先生

B、哥

C、大哥

D、老弟

46、每年夏季之际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 C )。

A、藏族的传统节日

B、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

C、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D、回族的传统节日

47、一般来说,致祝酒辞应在( B)。

A、饮完第一杯酒后举行

B、饮第一杯酒前进行

C、酒过三巡后进行

D、宴会高潮时进行

48、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与(C)。

A、春节、元宵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

B、春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

C、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

D、元旦、重阳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

49、法律规区别于非法律规的显著特性是(C)。

A、辩论性

B、诉讼性

C、强制性

D、审判性

50、人们用斗牛来迎接新年的国家是( C )。

A、希腊

B、西班牙

C、葡萄牙

D、意大利

51、欧洲人为了向自己钟情的恋人表示爱情,总是送上一束(B)。

A、白玫瑰花

B、红蔷薇花

C、康乃馨花

D、百合花

52、面色红润的人宜穿( A )。

A、茶绿或墨绿服装

B、白色或黑色服装

C、粉红或淡黄色服装

D、棕色或紫色服装

53、比利时人最忌( C )。

A、黑色

B、青色

C、蓝色

D、白色

54、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其中“八佾”是指( C )。

A、音乐的八人合奏

B、八人跳的舞蹈

C、奏乐舞蹈的行列

D、一个长者的名字

55、着装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给人以视错觉的( D )。

A、工艺美术

B、动态艺术

C、化装艺术

D、造型艺术

56、《周礼》中关于“质人”一职的规定:质人属于地官,掌管( B )。

A、土地管理及农耕等事项

B、贩卖人口、牲畜等事项

C、畜牧业及狩猎等事项

D、守土及征战等事项

57、宴会结束后,服务员收检餐具的顺序是( A )。

A、先餐巾、毛巾,再各种酒水杯,后碗、筷、刀、叉

B、按主宾席位往下顺序收检

C、先碗、筷、刀、叉,再毛巾、餐巾,后酒水杯

D、先各种酒水杯,再餐巾、毛巾,后碗、筷、刀、叉

58、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妇女婚前都有自己的,结婚后一般是( B )。

A、自己的名加父亲的姓

B、自己的名加丈夫的姓

C、自己的姓加丈夫的姓

D、仍用自己的

59、宰我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有德行的人( C )。

A、三年不按礼仪规去做,一定会变坏人

B、三年不讲礼仪,道德修养一定糟糕透了

C、三年不讲礼仪,礼仪必然败坏

D、三年不讲礼仪,该礼仪必然是有毛病

60、苗族未婚男女青年恋爱的一种独特的方式叫做( A)。

A踩女脚 B 偷姑娘 C 相背而认 D 牵手婚

61、那达慕大会的“那达慕”意思是( D )。

A友爱、互助 B 快乐、长寿 C团结、友爱 D 娱乐、游戏

62、戒指戴在无名指上,语义是(D)。

A求婚 B 独身 C 在热恋中D已婚

63、社交中正式介绍必须注意的原则是(D)。

A 把女士介绍给男士 B把老者介绍给年轻人

C把地位高者介绍给地位低者 D 若女方是自己妻子应先介绍对方

64、土尔其人喜欢喝(B )。

A 午后茶B热茶 C 冰茶 D 薄荷茶

65、在巴基斯坦,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全国总人口的(B )。

A 100%

B 97%

C 85% D50%

66、服饰是文化的产物,能体现出一个人的( B)。

A 优雅风姿 B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C 精神状态 D 人格魅力

67、三月街又称“观音节”,是我国少数民族( A )。

A 白族的节日 B苗族的节日 C 傣族的节日 D黎族的节日

68、佩戴装饰品,应参考季节和场合,以避免(C)。

A饰品之间不谐调 B饰品与化妆不谐调

C饰品与环境不谐调 D饰品与个体不谐调

69、在美国,圆满安排一次约会是一种艺术,一般至少要提早( A )。

A三天预约 B一周预约 C二周预约 D三周预约

70、“克己复礼为仁”,按孔子的意思是说(C)。

A克服自己的缺点,注重礼仪,就是仁义了 B 克制自己恢复礼仪的意思,就是仁义了C克制自己,恢复周礼,就是仁 D 克制欲望,实施礼仪,就是仁义了71、美国的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D )。

A第一个星期四 B第二个星期四 C 第三个星期四 D 第四个星期四

72、高而瘦的人,服装面料应选用( D)。

A薄料的面料 B软质的面料 C 竖条纹的面料D稍硬一点的面料

73、皮肤脸色偏黑的人,适宜穿(B)。

A黑色或白色上装B兰色或浅兰色上装 C 灰色或深灰色上装 D 红色或绿色上装

74、在国外正式宴会上,敬酒通常由(B)。

A 女主人首先举杯,并请客人们共同举杯B男主人首先举杯,并请客人们共同举杯

C 男主宾首先举杯,并请客人们共同举杯

D 女主宾首先举杯,并请客人们共同举杯

75、男女走在人行道上,男士应走在(B)。

A左侧 B 外侧 C 右侧 D左侧或右侧

76、“燕侍食于君子,则先饭而后已”(《少仪》),意思是( A )。

A 侍奉尊长吃便饭时,要自己先吃而最后吃完

B 侍奉尊长吃便饭时,要自己先吃

C侍奉尊长吃便饭时,要自己先吃

D侍奉尊长吃便饭时,要尊长先吃完,自己才吃

77、国际上规定,禁忌“1”、“2”、“3”号运动员出场的运动比赛是( A )。

A篮球比赛 B 足球比赛 C排球比赛 D 棒球比赛

78、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国务院方案,决定每年的( C)。

A 8月21日为教师节

B 8月25日为教师节

C /9月10日为教师节 D9月21为教师节

79、下列属于狭义的“礼”的是(B)。

A、克己复礼。

B、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C、非礼勿视。

D、《礼记》

80、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的( A)。

A、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B、圣人创造的结果

C、个别人创造的结果

D、讨论的结果

81、原始社会的礼仪( C )。

A、没有等级划分,有着鲜明的和平等的特征

B、有等级划分,不是和平等的

C、有等级划分,但有鲜明的和平等特征

D、没有等级划分,也不和不平等

82、“君子行礼,不求变俗”表明了礼仪的( C )。

A、阶级性

B、批判性

C、民族性和地方性

D、规性

83、对别人“贵用贱礼”是违背了礼仪的(C)。

A、时空有序律

B、约定俗成律

C、等级相称律

D、客随主便律

84、肤色较黑的人,最好不要穿( D)。

A、粉红色、浅兰色

B、深蓝色、黑色

C、橘红色、墨绿色

D、粉红色、浅绿色

85、衣领与脸型相配,是指衣领的样式要与脸型(C)。

A、相辅相成

B、相似相近

C、相反相成

D、相连相接

86、戒指戴在中指上,表示( A )。

A、在恋爱中

B、已婚

C、独身

D、求婚

87、社交场合中的最佳表情是( C )。

A、含蓄

B、制怒

C、色温

D、微笑

88、西方对部长以上高级官员,习惯称为( B )。

A、陛下

B、阁下

C、嬤嬤

D、长官

89、“无效回答”是(C)。

A、寒暄的一种方式

B、安慰的一种方式

C、拒绝的一种方式

D、批评的一种方式

90、巧妙说服来访者最好使用( A )的情感性语言。

A、沟通性语言和安慰性语言

B、赞美性语言和安慰性语言

C、互酬性语言和沟通性语言

D、安慰性语言和互酬性语言

91、欢迎政府首脑时,应鸣放礼炮( B )响。

A、21

B、19

C、17

D、28

92、陪车时应请客人坐在主人的( A)。

A、右侧

B、左侧

C、左后侧

D、右后侧

93、名片,我国早在( B )时期已经流行了。

A、东周

B、西周

C、东汉

D、西汉

94、国际标准的规日期写法,是按照( C )顺序书写。

A、日、月、年

B、日、年、月

C、年、月、日

D、年、日、月

95、举行签字仪式时,要布置为( D )。

A、圆桌,深绿色台呢

B、椭圆桌,深红色呢

C、方桌,深蓝色呢

D、长方桌,深绿色呢

96、“撒帐”在风俗中是( B )意思。

A、分手

B、结婚的仪式

C、搬迁

D、成人仪式

97、喝“卡瓦酒”是(B)。

A、泰国的盛大晚宴

B、斐济的“国饮”

C、印度的国宴

D、日本的特别宴会

98、那达慕大会的“那达慕”意思是( D)。

A友爱、互助 B 快乐、长寿 C团结、友爱 D 娱乐、游戏

99、社交中正式介绍必须注意的原则是(D )。

A 把女士介绍给男士

B把老者介绍给年轻人

C把地位高者介绍给地位低者

D 若女方是自己妻子应先介绍对方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三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填在题干的括号。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1、“礼仪”一词,早已出现在( C )。

A《论语》 B 《左传》 C 《诗经》 D《礼经》 E《仪礼》

2、古代军礼主要指战事,主要容包括(ABCD)。

A 校阅 B出师 C乞师、致师 D献捷、献俘 E立储

3、仪表举止是人的外在表现,包括( ABCDE )。

A 容貌

B 衣着

C 装饰

D 举止 E表情

4、我国封建道德规的“三纲五常”,所谓“五常”是指( ABCDE )。

A仁 B 义 C礼 D智 E信

5、我国封建礼教提倡“三纲五常”。“三纲”是( CDE )。

A、官为民纲

B、夫为妻纲

C、婆为媳纲

D、父为子纲

E、君为臣纲

2018年4月自考真题:《公共政策学》论述题部分及答案

2018年4月自考真题:《公共政策学》论述题部分及答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政策支持系统有效运行的影响 【答案】政策支持系统一般由信息传播系统、政策咨询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政策评估系统四个子系统。 (1)信息传播系统: 比如:情报部门、统计部门、档案部门、图书资料部门以及政策信息的咨询、监督、反馈部门。基本功能是①信息的搜集与整理;②信息的加工与储存;③信息的传递。 (2)政策咨询系统:也称“思想库”、“智囊”或“外脑”,通常由政策研究机构、政府与这些机构的关系、咨询活动构成 (3)政策监控系统:是政策系统的一个特殊子系统,基本功能是: ①建立政策监控标准②监测政策绩效③发现和纠正政策执行偏差 (4)政策评估系统:政策系统的一个基础子系统,构成要素是: ①政策评估主体②评估对象③评估目的④评估标准⑤评估方法 【考点】政策行为者与政策系统 31.试述政策方案评估与择优的方法 【答案】评估是对各政策方案效果的预测性分析和比较;择优是在评估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决策的意见。评估与择优的两种主要方法是预测性评估和可行性评估。 (1)预测是指预先测知未知事物或条件的可能性,以作为未来行动的依据。 1)预测性评估的步骤:方案调查;详细研究;进一步的分析;试验式证实。

2)预测性评估的方法:①外推预测②理论预测③判断预测 ①外推预测:分析人员根据目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来判断未来的社会状况②理论预测:理论预测帮助分析人员以理论假设,以及当前和历史的数据为基础对未来的社会状况做出预测③判断预测:试图就各种判断进行推导和合成。 (2)公共政策的可行性评估,指的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对拟采用的政策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能性、政治可行性和行政可操作性等方面的评估。 1)技术可行性,主要以效力标准来衡量政策的具体产出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2)经济可能性,主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3)政治可行性,主要以政策对相关权力或利益群体的影响来衡量政策绩效。 (4)行政可操作性,主要关注在特定的行政环境中实施某项政策的可能性。 【考点】公共政策的抉择与合法化

2016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完整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 A、市场和政府 B、法律和市场 C、宪法和法律 D、政府和政策 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 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尼采、弗洛伊德 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 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 A、农村问题 B、政府问题 C、大型城市问题 D、小城市问题 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在因素是(A)。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 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 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 D、经济危机 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B)。 A、加大政府干预 B、减少政府干预 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 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作用已经(C)。 A、失败 B、降到最低 C、不可或缺 D、逐步减少 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 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 A、一个分析过程 B、一个行为过程 C、一个收益过程 D、一个黑箱过程 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D)。 A、矛盾关系 B、等价关系 C、平行关系 D、交叉关系 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C)。 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 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 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 D、在政治领域出现由治理政治向统治政治的

2008年10月全国自考公关礼仪试题和答案

2008年10月份全国自考公关礼仪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在中国古代的礼仪中,婚礼属于(D) A. 吉礼 B. 凶礼 C. 宾礼 D. 嘉礼 第2题用文字的形式传递礼仪信息的媒介是(B) A. 语言礼仪媒介 B. 书面语言媒介 C. 界域语言媒介 D. 形体语言媒介 第3题“第一印象”的形成一般只需(A) A. 6秒 B. 60秒 C. 10分钟 D. 30分钟 第4题交际活动中的首要原则是(C) A. 维护形象 B. 遵守时间 C. 诚实守信 D. 注重沟通 第5题鞠躬礼源于(A) A. 中国 B. 印度 C. 德国 D. 韩国 第6题个人空间交际的距离为(B) A. 0.15米~0.40米之间 B. 0.40米~1.20米之间 C. 1.20米~4.20米之间 D. 4.20米~6.10米之间 第7题公关交往的主要手段是(B) A. 演讲 B. 谈话 C. 谈判 D. 招呼 第8题在正式谈判过程中,双方旁征博引、列举事实、质询与反驳以争取对方让步的阶段称(B) A. 妥协阶段 B. 交锋阶段 C. 协议阶段 D. 明示阶段

第9题在个人与组织、团体、企业之间进行的谈判称(C) A. 组织谈判 B. 私人谈判 C. 混合谈判 D. 团体谈判 第10题人们借助语言,说明事件,阐明道理,表达感情,从而影响公众的一种活动叫(A) A. 演讲 B. 讨论 C. 磋商 D. 谈判 第11题经过调查研究后预先对一定时期的整体工作或某项工作所作的部署和安排叫(D) A. 报告 B. 总结 C. 请示 D. 计划 第12题礼仪要求对重要信函的回复时间应为(C) A. 两周内 B. 一周内 C. 48小时 D. 24小时 第13题一般认为,网络交往的特点是(D) A. 遵纪守法 B. 公平互动 C. 友好宽容 D. 自由自律 第14题表情网语“:?0”所代表的意思是(A) A. 惊讶 B. 微笑 C. 苦笑 D. 眨眼 第15题董事会的决议通过时,应该有(C) A. 1/2以上的董事出席,2/3以上的董事同意 B. 2/3以上的董事出席,全体董事同意 C. 1/2以上的董事出席,出席董事的过半数同意 D. 2/3以上的董事出席,出席董事 的2/3以上同意 第16题在展览会日期、地点确定后,应举办记者招待会(B) A. 传播信息 B. 发布消息 C. 协调关系 D. 沟通感情 第17题展销会是通过实物、文字和图表以及音像影视材料来展销产品的一种(B) A. 展销形式 B. 促销形式 C. 营销形式 D. 行销形式 第18题恰当的洽谈心理策略属于(A) A. 礼仪素质 B. 仪表仪态 C. 公关心理 D. 形象意识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 A、市场和政府 B、法律和市场 C、宪法和法律 D、政府和政策 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 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尼采、弗洛伊德 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 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 A、农村问题 B、政府问题 C、大型城市问题 D、小城市问题 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是(A)。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 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 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 D、经济危机 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B)。 A、加大政府干预 B、减少政府干预 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 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C)。 A、失败 B、降到最低 C、不可或缺 D、逐步减少 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 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 A、一个分析过程 B、一个行为过程 C、一个收益过程 D、一个黑箱过程 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D)。 A、矛盾关系 B、等价关系 C、平行关系 D、交叉关系 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C)。 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 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 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 D、在政治领域出现由治理政治向统治政治的转化 12、下列关于政策、制度、法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制度与政策是截然不同的 B、制度、政策与法律不一致的情形并非罕见 C、法律有时不是“统治者”,而是统治者的工具 D、制度与政策有时很难截然分开 13、现代政策科学兴起的背景是(C)。 A、文艺复兴 B、民权运动 C、产业革命 D、二次大战 14、20世纪早期美国的专业政策研究部门有(B)。 A、遗产基金会 B、布鲁金斯学会 C、商业圆桌委员会 D、三边关系委员会 15、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D)。 A、道格拉斯?诺思 B、戴维?韦默 C、艾丹?维宁 D、拉斯维尔 16、一个负责任、高效率的政府应该追求政策的(A)。 A、合理性、科学性 B、计划性、操作性 C、经济性、全面性 D、综合性、权威性 17、P=f(G,E)表达的关系是(B)。 A、政策取决于法律和制度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B、政策取决于政府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C、政策取决于政府和法律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D、政策取决于制度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18、公共政策的主体(B) A、就是国家行政机关 B、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 C、包括利益集团和政党 D、全体公民

公关礼仪复习资料

自考《公关礼仪》复习资料 《公关礼仪》复习资料 第一章礼仪概论 第一节礼仪的含义和性质P1 礼在中国最初是敬奉神明的,礼字是一个“示”,祭祀的容器,是在庆丰收时用的。 有人考证“礼”字古时间通“履”字,意为鞋子,鞋穿上后更好走路,但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因此“礼”一定要适度。 识记我国古代礼的概念,有三层基本含义: 1、典章制度 2、礼节仪式,简称礼仪 3、道德规 防单选“三礼”即《十三经》中的《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儒家经典著作。 《周礼》是专谈古代政治制度的书。礼是指典章制度; 《仪礼》是记录战国以前贵族生活中各种礼节仪式的典籍。礼是指礼节仪式; 《礼记》是关于“礼”的论文集,容庞杂。礼是比较接近广义的礼的概念。 英语中“礼仪”一词是从法语“ETIQUETTE”演变而来的。愿意是法庭上用的一种通行证,它的上面记载着进入法庭遵守的事项,用以保证法律活动的有序进行。P3 识记“仪”的含义主要有五个方面: 1、法度、准则;2典、表率;3形式、仪式;4容貌、风度;5礼物。 礼仪: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礼品器物等。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致意、问侯、祝愿等惯用形式;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 仪式:是指场合举行的专门化、规化的活动 礼品器物:是指为表达敬意,寄托情意的一些物品。 广义的礼仪,即前面的定义所指的礼仪,是高于礼貌、礼节的大概念,包括礼貌、礼节、仪表、仪式、器物等。礼仪是总称,既包括在的容,也包括外在的容,礼仪在层次是要高于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其涵更深、更广。它是一个系统,一种修养,一种能力。 礼貌的主要容包括:遵守秩序、言必有信、敬老尊贤、待人和气、仪表端庄、讲究卫生。礼貌的容是社会公德的核心容,也是公关职业道德的基本规。 礼仪的性质:1、约定俗成的规性 2、推出新的继承性 3、民族地方的特殊性 4、由表及里的功能性 礼仪的要素:礼仪的主体、礼仪的客体、礼仪的媒体和礼仪的环境。 礼仪主体是指各种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 礼仪主体的类型:1、个人主体2、组织主体3、临时团体 礼仪主体的代表者,指的是代表礼仪主体进行礼仪操作和实施的人。当礼仪行为或礼仪活动规模较大、规格较高时,这样的代表者往往由多人组成,即升格为代表团。 礼仪主体在选派代表者时,应主要考虑两个问题: 1、代表者必须能够真正代表礼仪主体,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 2、代表者必须能够为礼仪对象所认可。有利于巩固并发展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良好关系。 识记礼仪主体与礼仪对象(或者说,礼仪主体与礼仪客体)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同时又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关系。 礼仪主体与礼仪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主客体这一矛盾的转化是由礼仪主体所决定的。因止,为了建立、维护和发展更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人们自觉地、自动地、及时地促成这种转换和变化。 礼仪的媒介:是指礼仪活动时所依托一定的媒介或媒体。

全国自考公共政策试题 (2)

全国20XX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是( A ) A.《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B.《博弈与决策》 C.《隆中对》 D.《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2.“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根本追求是(B ) A.中国化B.科学决策C.民族化D.大众化 3.政府存在的基础是(B ) A.立法机构及其运作B.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C.行政机构及其运作D.竞争性政党制度 4.政府传统上被设定为公共机关,代表并谋求(A ) A.社会公共利益B.自身的特殊利益C.劳动人民的利益D.垄断组织的利益 5.我国行政法规的发布形式是( B ) A.主席令B.总理令C.新闻报导D.中共中央文件 6.决定公共政策性质的核心因素是(B ) A.国家结构及其关系模式B.决策权的归属、分配及其使用状况C.决策人数的多少D.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 7.行政机关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A ) A.行政决定B.人大立法C.行政计划D.行政监督 8.公共政策的系统议程又称为( C ) A.政府议程B.政策议程C.公众议程D.正式议程 9.公共政策过程的起点是(D ) A.大众传媒的报导B.公共政策的制定C.公共政策的监控D.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10.公共政策过程中最核心的阶段是(A ) A.公共政策的制定B.公共政策的执行C.公共政策的评估D.公共政策的监控 11.政策法律化实际上是一种(A ) A.立法过程B.司法过程C.政府过程D.执法过程

12.在政策规划的多元化主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 ) A.公众B.立法机关C.政府D.司法机关 13.残缺式政策执行的典型表现是(A ) A.“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B.“挂羊头,卖狗肉” C.“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D.不折不扣落实 14.互适模型即“互动理论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者(C ) A.霍恩B.雷恩C.麦克拉夫林D.史密斯 15.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B ) A.公共政策制定B.公共政策执行C.公共政策评估D.公共政策监控 16.现代意义的政策评估兴起于(C ) A.20世纪30~40年代 B.20世纪50~60年代 C.20世纪60~70年代 D.20世纪70~80年代 17.政策评估与否注重的是( A ) A.功能的原则B.经济效益的原则C.结构的原则D.社会效益的原则 18.公共政策评估的价值分析法的提出者是(B ) A.J·安德森B.L·D·迈尔斯C.M·雷恩D.M·麦克拉夫林 19.在政策调整的诸多原因中,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D ) A.政策环境B.政策资源C.政策周期D.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20.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着该政策处于一种(D ) A.调整状态B.终结状态C.非均衡状态D.均衡状态 21.公共政策有效地调节社会行为的基础是(C ) A.公共政策的适应性B.公共政策的容纳性C.公共政策的持续稳定性D.公共政策的周期性 22.当代公共政策分析的主流为( D ) A.规范性分析B.超理性分析C.定性分析D.定量分析 23.脚本写作的基础为(D ) A.某一个假设B.政策方案C.政策制定D.一系列假设

自考公共政策学简答题

简答题目录 1.1.简述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2.简述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1.3.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1.4.简述研究设计的程序。 1.5.简述个案研究的步骤。 1.6.简述公共政策学核心概念的构成。 1.7.简述“三论”提供的基本方法。 1.8.简述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取得的显著成就。 1.9.简述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取得的丰硕成果。 1.10.简述坚持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应做出的努力。 2.1.公共政策的定义所提示的内涵有哪几点? 2.2.简述公共政策在内容和形式上转变成现代公共政策的主要表现。 2.3.简述政策实践的重要性。 2.4.简述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 2.5.简述公共性如何内含于公共政策。 2.6.关于政策工具的定义,可以分为哪几类? 3.1.简述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 3.2.简述政策网络形成的主要原因。 3.3.简述政策支持系统中的政策咨询系统与政策监控系统。 3.4.简述政策系统一般环境中的政治法治环境。 3.5.简述政策系统的运行步骤。 3.6.简述决策体制对于政策运行的促进作用。 3.7.简述首长制的优缺点。 3.8.简述加拿大学者莱斯利·雅各布在《民主视野》一书中总结的关于公共利益的四种代表性定义。 3.9.简述大众传播在政策调整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4.1.简述渐进主义模型包含的两组命题。4.2.简述机构一制度模型。 4.3.简述集团模型包含的内容。 4.4.戴伊和齐格勒通过对精英理论的梳理,概括总结出的一组命题是什么? 4.5.简述公共政策分析中精英模型的主要作用及其受到的批评的原因。 4.6.简述如何实现决策的民主、科学化。 5.1.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 5.2.简述类别分析法的涵义。 5.3.简述假设分析法的特征。 5.4.简述帕顿和沙维奇把问题认定划分的七个步骤。 6.1.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6.2.简述政策目标的分类。 6.3.简述单一式规划主体和多元式规划主体的利弊。 6.4.简述帕顿和沙维奇政策分析的六个步骤。 6.5.简述影响一个政府组织学习能力和可以学到的知识的因素。 6.6.简述政策移植增加的原因。 6.7.简述预测性评估的三种方法。 6.8.简述公共政策抉择合法化的内容。 7.1.简述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 7.2.简述政策执行模型中的过程模型。 7.3.简述政策执行的循环模型的内涵。 7.4.简述政策执行模型中的博弈模型。 7.5.简述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在正常执行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7.6.简述政策本身的因素。7.7.简述生产力发展状况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7.8.简述生产关系状况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 响。 7.9.简述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 8.1.从哪些方面来说,需要对政策进行评估 工作? 8.2.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消极目的。 8.3.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主体。 8.4.简述过程评估的目的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8.5.简述评估总结的工作步骤。 9.1.简述政策稳定的积极意义。 9.2.简述政策本身的稳定因素。 9.3.简述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 9.4.简述“政策学习”模式包含的前提及其 特点。 9.5.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程序。 9.6.简述政策接续的定义及其意义。 9.7.要实现政策接续的目的应该做好哪些方 面? 9.8.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含义及原因。 9.9.简述巴达奇对政策终结的力量的分类。 9.10.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作用。 10.1.简述政策分析的含义及要素。 10.2.简述政策分析的过程。 10.3.简述政策分析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10.4.简述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与分析师的职 业伦理。 简答题答案 1.1.简述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答: (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2)决策 科学的形成。(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 政治学的进展。(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 政策领域的扩大。①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生 活的正面作用。②尽管许多国家的政府官僚系 统乘势不断扩充,但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 中涉及的专门知识仍然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 领域。解决的办法一是吸收学者参政,二是实 行政策咨询。 1.2.简述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 统的地位的相对性。答:作为政策的直接主 体系统的公共权力机关,就在这些组织里制 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个人而言,经常成为某 项公共政策的对象系统中的一分子。鉴于公 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资源配置和价值分配 方案,这种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相对性是 需要研究者给予特别关注的。另外,公共权 力机关以及供职其内的所有公务人员所拥有 的直接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全部权力,在 法理上都是人民委托他们行使的权力,而人 民在民主制度健全的政治体制中能够通过政 治参与而成为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但是在 民主制度不健全的体制中以及在人民对政治 参与持冷漠态度的情况下,他们就仅仅是政 策的对象或客体。人民一方面是国家主权的 拥有者,另一方面又是公共政策的对象或者 客体,这一对矛盾只有在公共政策体现和维 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正确的 解决。 1.3.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 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答:公共权力机关在 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确定 无疑的,但是科学决策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必 须增加政策咨询、政策评估、政策预测等环 节,而在这些环节中政策研究组织和政策分 析者的主体地位也是不容置疑的,尽管在整 个政策系统中后者处于辅助决策的地位。在 对重大政策的研究中,探究二者在决策过程 中的互动是很有意义的。美国学者埃齐奥尼 指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握有权力,而 政策研究组织和政策分析者创造知识,“这两 种社会职能——两种专业、两种精英人物的 群体,具有互补性”。因此,应当重视“权力 在知识的创造者与政策制定者之间互动中所 起的作用”,而“二者的结合是在知识和决策 之间架设桥梁的最佳途径”。 1.4.简述研究设计的程序。答:(1)提出拟研 究的政策问题。(2)确定假设。(3)收集系统 资料。(4)资料分析。(5)做操作性研究。(6) 撰写研究报告。 1.5.简述个案研究的步骤。,答:个案研究的 步骤一般包括:(1)明确个案研究的目的和内 容;(2)制定研究计划;(3)实施个案研究(如 收集资料、访谈、观察、测量等);(4)整理 分析材料,形成结论;(5)起草研究报告。 1.6.简述公共政策学核心概念的构成。答: 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是由这样一些概念构 成的:第一组:公共政策学、政策科学、政 策研究、政策分析;第二组:公共政策、公 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决策体制、政策过 程、政策功能、政策工具;第三组:政策系 统、政策行为者、非政府政策行为者、政策 环境、政策网络、利益相关者、政策主体、 政策客体、政策社群、政策输入(投入)、政 策输出(产出)、政策反馈、政策支持系统、 公民参与;第四组:政策类型、元政策、基 本政策、部门政策、战略、策略、战术、立 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政策链、政 策群、政策组合拳、管制性政策与自我管制 性政策、分配性政策与再分配性政策;第五 组:政策过程、过程模型、理论模型建构、 上来下去模型、有限理性(满意决策)模型、 渐进调适(渐进主义)模型、理性广博(完全理 性)模型、政治系统模型(宏观或综观路径)、 规范最适模型、机构一制度模型、集团模型、 精英主义模型、混合扫描(综视)模型、理性 选择制度主义模型、垃圾桶模型;第六组: 政策问题、公共问题、假问题、问题认定、 政策议程;第七组:政策制定、政策倡导、 决策者、公共决策、政策规划、政策对话、 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方案主办者、政策设 计、政策论证、政策探究、政策审议、政策 选择(方案择优)、政策学习、政策移植、政 策可行性、政策采纳、政策合法化、政策宣 示(政策声明、政策发布);第八组:政策执 行、执行者(执行机构、执行主体)、政策对 象(执行对象、目标人群)、自上而下政策执 行、自下而上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政策执行、 执行力、执行环境、政策试验、政策试点、 政策偏差、执行再决策、政策结果(政策影响 与政策产出)、政策执行模型;第九组:政策 稳定、政策维持、政策变动、政策创新、政 策调整、政策接续、政策终结、政策周期; 第十组:政策评估、评估主办者、评估者、 评估标准、预评估、方案评估、过程评估、 结果评估、总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事后 评估、正式评估、实验评估、回溯性评估、 虚假评估、投入一产出评估、成本一收益比 率、内外部结合评估、第一至第四代评估; 第十一组:政策监控、经费监控、时间监控、 社会审计路径、社会实验路径、社会系统会 计路径、社会研究与实践综合路径;第十二 组:政策知识、政策学知识、知识转换、政 策研究组织、政策实务人员、政策分析师、 智库、政策预测、政策咨询、演绎因果分析、

自考公关礼仪课堂笔记00644公共关系礼仪重点公共关系礼仪自考必备

第一章礼仪概论 第一节礼仪的含义与性质 礼在中国最初是敬奉神明的 一,我国古代礼的概念有三层基本含义:1,典章制度(周礼)。2,礼节仪式(仪礼)。3,道德规范(礼记)。 二,仪的含义:1,法度准则。2,典范表率。3形式仪式。4,容貌风度。5,礼物。 礼仪: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式、礼品器物等。 1,礼貌: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属于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份,侧重内在修养。 礼貌的内容是社会公德核心内容,也是公关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2,礼节:是在交际场合表示尊敬、祝颂、问候等惯用形式。是礼仪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内在美的外化。 3,仪表:是礼仪在个人外在形象方面的体现。可以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 4,仪式:是交际活动中按礼宾要求用特定的程序方式等表达的礼仪过程。是组织形式出出,较轰动的部分。三,礼仪的性质:1,约定俗成的规范性。2,推陈出新的继承性。3,民族地方的特殊性。4,由表及里的功能性。(礼仪的形式是物质的,含义是精神的。) 四,礼仪的要素:1,礼仪的主体(个人主体、组织主体、临时团体)。2,礼仪的对象(客体). 3,礼仪的媒体(礼仪的媒体也即礼仪的符号)(礼仪媒体是礼仪内容和礼仪形式的统一)(宏观可分为:人体礼仪媒体、物体礼仪媒体、事体礼仪媒体)(语言礼仪媒介是:指运用人类最重要、最普遍的交际工具来传达礼仪信息的媒介)。4,礼仪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第二节礼仪的形成与历史 一,原始社会的礼仪:1,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2,礼仪内容广泛,而以各种崇拜尤为突出。 3,礼仪活动具有明确的实用动机。4,礼仪的等级观念是民主、平等的。 二,奴隶社会的礼仪:1,全民意向被尊君观点取代。2,民主平等精神被强制与不平等所取代。 3,妇女地位下降,得不到起码的尊重。 三,封建社会的礼仪:1,尊君观念被演绎为君权神授说。2,对妇女的压迫和禁锢更甚。3,伪善。4,封闭。 第三节公共关系与礼仪 公共关系礼仪:是礼仪在公共关系领域的运用与发展,是社会组织同公众交往时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公关礼仪知识是公关从业人员最基本的知识、最基本能力、最基本素质、公关组织的基础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一,公关礼仪对人际关系的促进:1.可增强人际关系的现代意识。2,可增加处理人际关系手段方法。 3,可开拓处理人际关系的视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4,可促进人际关系的国际化进程。企业文化: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层次有四个:1,表层的物质文化。2,浅层的行为文化。3,中层的制度文化。4,深层的精神文化。 CIS 5个要素:MIS理念识别系统---心。BIS行为识别系统---手。VIS视觉识别系统---脸。 AIS听觉识别系统---声音。EIS环境识别系统----家。 二,情商:指个人对自已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承受能力。三,公关礼仪的基本原则:1,遵时守约原则(首要原则)。2,公平对等原则。3,和谐适度原则。 4,遵守公德原则。5,宽容自律的原则。6,系统整体原则。7,尊重公众原则。8,尊重习俗与风俗禁忌原则。 四,礼仪在公共关系职业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1,礼仪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2,礼仪可以安邦治国,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3,礼仪是个人道德水准和教养的重要标志。4,礼仪是搞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桥梁。 5,礼仪是塑造组织形象的重要工具。6,礼仪运用是优质服务的保证。7,礼仪的运用可提高组织良好的效益。 第二章个人礼仪

2018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试题和答案00318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公共政策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18)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是 A.政策群 B.政策一般 C.政策链 D.政策集合 2.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A.“上下来去”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机构一制度模型 D.集团模型 3.美国学者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所做的政策类型划分是 A.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B.初始政策与反馈政策 C.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D. 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4.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在于它是 A.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体 B.阶级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 C.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 D.自利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 5.政策的认识论本质在于政策是 A.理性与感性的中间环节 B.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 C.领导与群众的中间环节 D.一般与个别的中间环节 6.属于政策支持系统的是 A.政策制定系统 B. 政策咨询系统 C.政策执行系统 D. 政策反馈系统 7.首创而且至今仍在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决策体制的国家是 A.美国 B.俄罗斯 C.法国 D.英国 8. 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就是 A.目标人群 B.政策问题 C.政策目标 D.政策环境 9.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诀僚—输出—反馈的模型是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适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个人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公共政策学科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是什么?1. 答:对象:理论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目的:管理公共领域内的公共事务。任务:①推动公共事业向前发展②实现国家部门职能③调节各种社会关 系和调整价值分配④指导、补充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估计不能考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是什么?(答:产生的标志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与勒纳合编的《政,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三部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政策科学进展》《政策科学构想》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重心向执行和评年代,分析范式产生,成为独立的学科。70年代加强了伦理论基础从政治学向经济学;80估研究转移,政府改革和绩年以来重视宏观分析,理研究,比较研究;90效评估成为热点。 3.我国政策科学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是什么? 答:问题:一是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理论;二是研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三是政府官员缺乏应有认识;四是政策科学的教学案例不足。 对策:充分认识理论和实践意义。把引进的西方理论本土化。研究者应当深入政策过程。

政策模型第二章.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4.理性模型与渐进模型的优缺点是什么?答:理性模型分为绝对理性模型和有限理性模型两种,两者共同的优点是如能满足各类前置条件,信息掌握量大、问题分析全面,将至少形成满意甚至是最佳决策方案。但是绝对理性模型在现实中难以适用,有限理性模型要求问题既定,分析受时间费用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受决策者个人价值观影响严重。渐进 模型的优点是①可以减少对理论的需求②只掌握因素间的 关联即可,不用考虑到所有变故③减少了待考虑因素④允许试验,实现自我校正的效果⑤会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系列 相关标准,为另一个渐进模型的形成打下基础。缺点是偏于保守,不适用战争或重大社会问题,在需要改革时会阻碍 发展。试用系统模型分析公共政策是如何从政治系统产出的? 5.) 估计不能考(答:系统模型设计环境、输入、输出和政治系统。环境是指政治系统外的一切状态和事物。环境对政治系统造成的一切影响就是输入,政治系统面对输入做出反应,给出权威性价值分配结果,即输出,也就是公用政策。 6.我国公共政策制定适用什么政策模型? 答:我国公共政策适用综合政策模型。①现实中任何一项决策都使用了两项以上的决策模型。②我国目前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各项社会事业有序进行,在这个背景下,渐进政策模

近几年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试题与答案

2001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2001-10-12 〖次〗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5分) 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 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③〕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①象征式政策执行②残缺式政策执行③替代式政策执行④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益③政策效能④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①阶段性周期②功能性周期③反复性周期④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③) ①学校②工会③行政机构④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①脚本写作②头脑风暴法③博弃论④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①政策评估②政策制定、③政策执行④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①利益表达②利益综合③政策制定④政策执行一人一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①立法决策②行政决策③司法决策④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①政策执行②政策研究③政策制定④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①沟通功能②管制功能一③监督功能④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①林德布洛姆②西蒙③德洛尔④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政策产生于两种需求即(),或者是()。 2.()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3.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和()。 4.传统理性模型的实质是()。 5.渐进主义模型的实质是()。 6.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和()的过程。 7.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和( ) 三个方面。 8.()和()是政策议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9.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和()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10.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和()。 11.()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12.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三是()。 13.费斯廷格提出了()理论。 14.政策合法性包括()、()、()以及() 15.政策评估都需要经过()、()和总结与报告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以下哪种触发机制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①自然灾害②经济灾难③生态变迁④经济对抗 8.“凡是政府选择作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①伍德罗.威尔逊②哈罗德.拉斯维尔③戴维.伊斯顿④托马斯.戴伊 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政治行动的类型() ①控制②命令③交易④博弈 10.在我国,行政法规通常以()形式加以发布。 ①国务院文件②总理令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④部长令

00644公关礼仪 全国2014年4月自考 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关礼仪试题 课程代码:0064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是指 A.仪式 B.仪表 C.礼节 D.礼貌 2.“企业文化”一词的提出者是 A.彼得·塞拉维 B.约翰·梅耶 C.斯坦利·M·戴利 D.马克斯·韦伯 3.科学的公共关系概念产生于 A.1807年 B.1894年 C.1898年 D.1904年 4.在组织识别系统(CIS)要素中,被称为“企业的脸”的是 A.MIS理念识别系统 B.BIS行为识别系统 C.ⅥS视觉识别系统 D.EIS环境识别系统 5.行走时,双臂前后的摆幅以 A.20~40度为宜 B.30~50度为宜 C.40~60度为宜 D.50~70度为宜 浙00644# 公关礼仪试题第 1 页共 6 页

6.行走时,步幅要适当,男士一般应在 A.50厘米左右 B.60厘米左右 C.70厘米左右 D.80厘米左右 7.穿着西装时,衬衫的袖长应比上衣袖口长出 A.2.5厘米左右 B.2厘米左右 C.1.5厘米左右 D.1厘米左右 8.交际中,最常见的礼节是 A.握手礼 B.鞠躬礼 C.举手注目礼 D.拥抱礼 9.个人空间交际的距离为 A.0.15~0.40米 B.0.40~1.20米 C.1.20~6.10米 D.6.10~8.00米 10.谈判时,每方参加谈判的代表只有1人,这种谈判称作 A.双边谈判 B.组织谈判 C.私人谈判 D.单独谈判 11.会议结束时,致词人代表组织发表的热情、友好、感谢的言词称 A.闭幕词 B.祝贺词 C.答谢词 D.欢送词 12.附启语常写在请帖的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13.召开董事会议,向各董事发出通知应在会议召开 A.20日以前 B.15日以前 C.10日以前 D.5日以前 14.股东大会做出特别决议,必须有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 A.1 2 以上通过 B. 2 3 以上通过 C.3 4 以上通过 D. 4 5 以上通过 浙00644# 公关礼仪试题第 2 页共 6 页

公共政策自学考试复习试题

第一章公共政策的学科要素 复习建议 本章为本课程的开始章节,对于基本概念的介绍是其重点内容,需要重点掌握。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型都要加以练习。 (一)公共政策学 1.关于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 "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林德布洛姆(Charles Lindblom)于1956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作为一门学科,其产生的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奥斯汀·兰尼(Austin Ranney)编辑的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的出版 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这门学科,具有突出的应用性、多学科交叉、多架构研究方法、涉及众多的研究领域等特征。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发端于19丈年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学家合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简而言之,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政策研究十政策分析。 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三个,即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 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的公共政策,可以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链及政策一般。掌握这些概念的定义,注意单选题和多选题。 (二)政策系统与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基本的方面就是政策系统。注意单选题。 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政策制定系统的内部结构有以下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一参谋结构和④矩阵结构。注意多选题。 (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