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海拔地区作业安全告知

高海拔地区作业安全告知

高海拔地区作业安全告知
高海拔地区作业安全告知

高海拔缺氧地区作业安全告知

一、新疆高海拔地区概述

新疆四周高山环绕,北有阿尔泰山,南有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南有塔里木盆地,北有准葛尔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山地和平原高差悬殊,有高于7000米以上的高峰十座。

(一)阿尔金山

阿尔金山地处于新疆东南部与青海和甘肃的交界地带,是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天然界线。西起且末县车尔臣河上游,东至挡金山口,全长720余公里,南北最宽处100余公里。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6000米以上。阿尔金山是我国比较干旱的地区之一,具典型温带大陆性荒漠或半干旱荒漠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在69~73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

阿尔金山植被与土壤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自下而上为山地荒漠带,以山地荒漠为主,植被稀少,在深沟底部有柳、红柳、沙枣、苦杨、柏枝、锦鸡儿等植物;山地草原带,以山地漂钙土为主,植物主要为针茅;高山寒漠带,生长的植物主要为赫定棘、矾松和包氏棘豆。总体植被稀少,种数单调,没有森林,土地瘠薄。

(二)昆仑山

昆仑山在克里雅河以西,总体走向为北西20°~40°,在克里雅河以东转为北东70°~80°,在库木库里以南又转向西北。昆仑山总体海拔在5000~6000米之间,许多山峰海拔在7000米以上。公格尔峰7719米,幕士塔格峰7546米,公格尔久别峰7595米,乔戈里峰8611米,木孜塔格峰7723米。西昆仑自北向南平行排列了三条山脉,依次为提斯拉夫山与昆仑山、公格尔山与塔赫塔昆山,窟雷科尔山与格什库尔山。东昆仑山由三条平行排列的山脉和山间盆地组成。北支为托库孜达坂山和祁曼塔格山,中支为阿尔格山,两山之间为库木库里盆地。

昆仑山的现代雪线很高,西昆仑山北坡雪线高度4700~4900米,南坡5000~5200米,山谷冰川发育,一般长15公里,有些冰川长达20公里以上。北坡现代冰川下限4700~3900米,南坡下限在5000米左右。昆仑山区现代积雪面积和现代冰川面积不大,下限较高。古冰川遗迹很多,冰川槽谷极为发育,有些冰川槽谷长达100公里,下限3300米左右。

昆仑山具有大陆性高山气候特征。据最新记录,5500米高度以上,一月份平均气温-20.4℃,七月份为-20℃,没有季节之分。降水量在31.3~76.6毫米之间。

发源于昆仑山的河流大多数向北注入塔里木盆地。叶尔

羌河、玉龙喀什河、喀拉卡什河三条河流的水文资料表明,冰雪融水占年总经流量的57.6%,这种河水补给特征,使昆仑山地区各河流的洪水期和枯水期比较稳定,6~9月为洪水期,11月~次年5月为枯水期。

昆仑山北坡海拔2200~4000米之间为山地荒漠带,以山地荒漠土为主,主要植物为合头草。在3000~3600米的阴坡可见小块雪岭云衫林,伴生少量天山花秋山柳、野蔷薇、忍冬等灌木。大致同等高度的阳坡仅有岌岌草、铁线莲。在3700米以上有禾本科植物沙生针茅、狐茅等。在4000~5000米的山坡上以高山垫状植物和高山稀疏植被为主,由山刺矾松、赫定矾松、棘豆、矮棱草等组成,较高地段有苔藓和篙属植物。在4000~4500米的山谷中为垫状伏若黎、针茅、早熟禾、篙草、苔草等高山盐生草甸。和田以南及东昆仑大九坝一带有小片高山草原,可见矮小禾草和小篙。

二、危险征兆

初入高海拔地区,会出现缺氧状况或高原反应,胸闷、气短、恶心、乏力,感觉迟钝、出现幻觉,血液中含氧量降低,全身组织缺氧,运动能力下降,疲倦乏力,静止休息觉得呼吸困难,头痛、胸闷、心慌、干咳,神情恍惚,萎靡不振,疲倦乏力,行为协调能力下降,会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反应迟钝,智力降低。

三、预防措施

(一)出队前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凡有明显心、肺、脑、肝、肾等疾病,严重贫血、甲亢、高血压病和视网膜疾病患者,严禁进入高原地区从事野外地质调查工作。

(二)初入高原,应当避免剧烈活动,要逐级上升,阶梯适应,途中应当分段停留(海拔3000米以上,每升高1000米,须休息1-3天)。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睡眠时可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心肺负担,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消耗体力。应安排身体条件好且高原反应小的人员进行晚上定期巡查,以防部分人员适应能力差的人出现意外情况。

(三)配备氧气袋(氧气瓶)、日常医药品及预防治疗高原反应的药品,每天应足量饮水,不得少于3.5升,坚持多次、少饮的原则,水中可配红糖、维生素、板蓝根等。

(四)切实加强劳动保护,按规定配置劳动保护用品。低温条件下作业,注意个体防护,应穿戴保暖、防水性能较好的服装、鞋帽、手套,当气温低于-30℃时应采取防冻措施或停止作业。特别注意预防感冒,如遇感冒应及时下山医治。

(五)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限定人员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禁止喝酒,尽量少抽或者不抽烟,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应避免劳累、受寒和上呼吸道感染,对极少出现的高原

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病人须大量吸氧。

(六)选择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不可暴饮暴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生素的食品,适量饮水。晚餐时应注意不可过量,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使心肺受压,造成胸闷心慌。

(七)作业人员当感觉自己的身体状态异样时,应该向项目负责人或有经验的人反映,听取有关意见,进一步做好调整和适应;如果是感到情况较为严重时,应当及时下撤就医。千万不要逞强硬撑、不要隐瞒。

四、应急处置措施

(一)一般高原缺氧反应,可现场吸氧以缓解症状,同时适当服用药物如红景天等。必要时返回平原即可自愈。

(二)对待疑似或确诊的高山肺水肿、脑水肿患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送医院,接受医生专业治疗。如果是在不具备医疗条件的地方,作为非专业人士,对于两种高山病的处理方式是一样的,就是立刻做三件事:高流量输氧,口服两片“速尿”(情况严重者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以最快速度下撤。对于脑水肿患者,可以同时冷敷额头,降低颅内压。

(三)高原昏迷患者,首先应连续给氧(95%的氧和5%二氧化碳)。清醒后仍应间断给氧。并立即送医院救治。病情稳定后转至低海拔处继续治疗。

(四)因为高原缺氧引起的其他突发性疾病如高原心脏

病、高原血压异常、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者,应及时治疗。

(五)所有高原缺氧引起的疾病,不能立即转移到低海拔地区治疗,应在就近的当地医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转移至低海拔处治疗。

五、应急物资

(一)项目组应配备以下应急救援物资:交通车辆(必要备件)、氧气瓶(袋)、GPS(北斗手持机)、卫星电话、当地医院等相关机构电话联系表、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如红景天)以及高原反应急救药物等。

(二)高原地区常用药物

景天红花胶囊:用于头晕头疼、气短胸闷、恶心呕吐、失眠健忘等缺氧现象,适用于抗高原反应。每日2次,每次3粒。

氨茶碱——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一次0.1—0.2g,一日3次。

硝苯地平——变异型心绞痛的首选药物,1次5~10mg,每日3次。急用时可舌下含服。

丹参滴丸——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口服或舌下含服,一次10丸,一日3次。

速尿片——消除水肿,发生肺水肿、脑水肿时使用。成人起始剂量为口服20~40mg,每日1次

地塞米松——急救用药,发生肺水肿、脑水肿时使用。

安定——治疗失眠;口服,一次2.5-5mg。

布洛芬——缓解头痛。成人一次0.3g,一日2次

胃复安(甲氧氯普胺)——作用止吐。成人:每次5~10mg(1~2片),每日3次。

吗丁啉——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10~20mg,每日3~4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

苯海拉明——主要用于皮肤粘膜的过敏性疾病,也可用于乘车、乘船引起的恶心呕吐。成人25~50mg/次,每日2~3次。

蒙脱石散——用于急、慢性腹泻;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

诺氟沙星——用于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一次300~400mg,一日2次。

阿莫西林胶囊——抗生素,治疗敏感菌所致的感染。成人一次0.5g,一日3次。

阿奇霉素——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进食前至少1h,或进食后2h服用该品。成人每日0.5g,1次顿服,疗程3日。

Vc银翘片——用于流行性感冒;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

泰诺林——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神经痛及偏头痛。口服。成人一次1-2片,24小时不超过3次,用于解热连续

使用不超过三天。

连花清瘟胶囊——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藿香正气胶囊——适用于胃肠型感冒、胃肠疾病引起的腹胀、呕吐等。次1粒,1日2次。

牛黄解毒片——用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一次2片,一日2~3次。孕妇禁用。

氯雷他定片——用于抗过敏;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一日1次,一次1片(10毫克)。

果导片——适用于习惯性顽固便秘。口服,成人一次50~200mg。

维生素C泡腾片——补充维生素;一次一片。

葡萄糖口服液——缓解低血糖;口服,一次1-2支,糖尿病人禁用。

创可贴——用于各类外伤。

云南白药喷雾剂——用于外伤,止血。

西洋参——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减轻高原反应。

高海拔地区电气设备选型

高海拔地区户内设备器件选型和结构设计要求 1 高海拔地区的特征 一般来说,对于低压配电系统海拔在2000m 以上,高压配电系统海拔在1000m以上的地区统称为高海拔地区。据测算,我国高海拔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65%。高海拔地区具有的自然气候条件较恶劣,其特征为: (1) 空气密度及气压较低。 (2) 空气温度较低,温度变化较大。 (3) 空气绝对湿度小。 (4) 太阳辐射强度较高。 (5) 降水量较少。 (6) 大风日多。 (7) 土壤温度较低,且冻结期长。 2 高海拔地区户内中压开关柜的设计要求 2.1 气压及空气密度的降低,引起了外绝缘强度的降低 2.1.1 对绝缘介质强度的影响 空气的介质绝缘强度是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增加,在空气稀薄或真空状态下又随着真空度的提高而增加。试验表明,海拔每升高1000 m,平均气压则降低7.7~10.5 kPa,外绝缘强度降低8%~13%。 2.1.2 对电气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 对于设计定型的产品,由于电气间隙已固定,随着空气压力的降低,击穿电压也下降。为了保证产品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时有足够的耐击穿能力,必须增大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在不同海拔海拔高度,不同电压等级以空气作为绝缘介质柜内各相导体间及对地净距如下表 (单位: 当海拔在2000 要求。通常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相间距决定了柜中铜排的相间距,所以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相间距应该根据海拔高度选用。 12kV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相间距有210,230,250,275mm四种,通常采用的铜排宽度有50,60,80,100mm三种,在不同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相间距和铜排宽度下,铜排相间距如下: 210mm,铜排宽度不大于80mm时,电气间隙能够满足要求;铜排宽度为100mm时,海拔超过1000m就应该选用230mm相间距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对于12kV,不同海拔高度和铜排宽度,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相间距选择如下表: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学设计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学设计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 2.说明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重难点】 重点——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 2。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 难点——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影响。 【自主学习】 【一、世界屋脊】 1.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以西、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 “,”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着特征。 3。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气候,、年温差,日温差。 由于海拔,空气,日照,太阳辐射。成都和拉萨都位于北纬300附近,但两地1月和7月的气温车别很大,原因是受因素的影响,拉萨位于海拔高。气候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但日较差,藏族的传统服装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而设计的。 4。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

原始的生态, 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长着、、等多种高原特有动物。 5。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高原淡水湖是 6。高原之舟:高原之舟指的是,它的毛皮可以保持体温,预防寒冷、体身,可以载负重物。 【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7。牧区: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牧区,主要的牲畜有、、,他们都能适应、、等特殊高原环境。 8。河谷农业区: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气温较,有利气候条件是日照。主要的农业区有南部的谷地,东部的谷地,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好处是:气温较,土质较肥沃。适合喜温凉的、生长。 9。生活习惯: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都爱喝酒,民居多为。因为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 【课堂检测】 10。“高原之舟”是对()的爱称。 A。藏绵羊B。骆驼C。伊梨马D。牦牛 11。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 A。本区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自然特征是“高”和“寒” B。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C。地球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部分在高原的南部和西部边缘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后作业教学文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后作业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后作业一课两练·提素能 练基础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地区位于下列哪一省区( ) 2.下列水系与黄河源区无关的是( ) A.卡日曲 B.鄂陵湖 C.当曲 D.扎陵湖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最重要、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调节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以“生态立省”战略为统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有效实施,生态修复初见成效,绿色的梦想和美好的愿景正逐步实现。据此回答3、4题。 3.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不包括() A.雅鲁藏布江 B.长江 C.黄河 D.澜沧江 4.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是() A.藏羚羊 B.细毛羊 C.三河马 D.三河牛 5.(2015?绵阳学业考)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它的含义是指 () A.“世界屋脊” B.太江大河发源地 C.中国“雨极” D.野生动物天堂 6.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B.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C.位于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动物稀少、单一 D.该地区的河流均自西向东流,注入东海 7.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带来的后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减少 B.不仅影响到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还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C.直接影响到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 D.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场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

8.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是() A.滥采砂金 B.全面禁猎 C.乱挖滥伐 D.过度放牧 练能力 9.长江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河湖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读三江源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中a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条国际性河流 B.自东向西注入太平洋 C.全年水量季节变化小 D.该河三角洲附近人口稀少 11.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

青藏高原的环境和灾害问题

青藏高原的环境和灾害问题 青藏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高原总面积的1/2,是我国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由于地势高亢和山脉阻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青藏高原是我国著名的“江河源”和“生态源”,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些年,由于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原因,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 一、水土流失 青藏高原的土壤侵蚀主要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三种类型,此外,在一些地区重力侵蚀和泥石流也很发育。 水蚀区主要集中于藏东的“三江”流域、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等降水较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80%以上。由于山高坡陡,表层岩石破碎,土壤熟化程度低,土层砾石含量高,一旦地表植被遭到扰动或破坏,极易造成大面积的侵蚀,甚至诱发滑坡、泥石流,引发严重灾害。 风蚀区主要集中在阿里地区、那曲地区的中西部及加查山以西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区。这些地区土质疏松,加之干旱少雨,地表植被稀少,大风作用常造成严重的风力侵蚀。 冻融侵蚀分为冰川侵蚀和冻土侵蚀,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的高海拔地区。西藏东南部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和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分布较多的海洋性冰川。冰雪经常崩落,冰川活力旺盛,由于其补给量和消融量很大,经常形成爆发性洪水泥石流。大陆性冰川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青藏高原内部山地。大陆性冰川侵蚀作用较弱,但夏天会突然滑动,造成灾害。过渡性冰川主要分布于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其侵蚀作用介于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之间。多年冻土区和季节性冻土区主要分布在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以南至雅鲁藏布江北侧及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南侧海拔4200米~4780米的地带亦为季节性冻土区。其次是山坡上的草皮和表土在重复的冻融作用下,一旦被水饱和、稀释则形成融冻泥流,顺坡沿冻土层徐徐蠕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也越来越大,新增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同时陡坡地开垦逐年增多,草原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沙化、退化,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逐渐加剧。 二、草地退化 草地退化是当前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全区退化草原面积已达11万平方千米,占草原面积的13.93%,而且退化日趋严重。草地退化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高海拔地区作业安全告知

高海拔缺氧地区作业安全告知 一、新疆高海拔地区概述 新疆四周高山环绕,北有阿尔泰山,南有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南有塔里木盆地,北有准葛尔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山地和平原高差悬殊,有高于7000米以上的高峰十座。 (一)阿尔金山 阿尔金山地处于新疆东南部与青海和甘肃的交界地带,是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天然界线。西起且末县车尔臣河上游,东至挡金山口,全长720余公里,南北最宽处100余公里。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6000米以上。阿尔金山是我国比较干旱的地区之一,具典型温带大陆性荒漠或半干旱荒漠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在69~73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 阿尔金山植被与土壤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自下而上为山地荒漠带,以山地荒漠为主,植被稀少,在深沟底部有柳、红柳、沙枣、苦杨、柏枝、锦鸡儿等植物;山地草原带,以山地漂钙土为主,植物主要为针茅;高山寒漠带,生长的植物主要为赫定棘、矾松和包氏棘豆。总体植被稀少,种数单调,没有森林,土地瘠薄。

(二)昆仑山 昆仑山在克里雅河以西,总体走向为北西20°~40°,在克里雅河以东转为北东70°~80°,在库木库里以南又转向西北。昆仑山总体海拔在5000~6000米之间,许多山峰海拔在7000米以上。公格尔峰7719米,幕士塔格峰7546米,公格尔久别峰7595米,乔戈里峰8611米,木孜塔格峰7723米。西昆仑自北向南平行排列了三条山脉,依次为提斯拉夫山与昆仑山、公格尔山与塔赫塔昆山,窟雷科尔山与格什库尔山。东昆仑山由三条平行排列的山脉和山间盆地组成。北支为托库孜达坂山和祁曼塔格山,中支为阿尔格山,两山之间为库木库里盆地。 昆仑山的现代雪线很高,西昆仑山北坡雪线高度4700~4900米,南坡5000~5200米,山谷冰川发育,一般长15公里,有些冰川长达20公里以上。北坡现代冰川下限4700~3900米,南坡下限在5000米左右。昆仑山区现代积雪面积和现代冰川面积不大,下限较高。古冰川遗迹很多,冰川槽谷极为发育,有些冰川槽谷长达100公里,下限3300米左右。 昆仑山具有大陆性高山气候特征。据最新记录,5500米高度以上,一月份平均气温-20.4℃,七月份为-20℃,没有季节之分。降水量在31.3~76.6毫米之间。 发源于昆仑山的河流大多数向北注入塔里木盆地。叶尔

高海拔环境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技术要求范文

高海拔环境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技术要求 一、环境因素确定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两大发展方向 针对环境因素而确定产品的发展方向,也是目前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市 场需求提出了两大发展方向。 第一,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西部能源经济的大发展,适应高海拔环境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 备也成为目前部分市场招标的。我国幅员广大,具有世界上九种气候类型分类的六种气候区,包括湿热、亚湿热、暖温、寒温、寒冷、干热,且有世界上特有的广大的高海拔地区,海拔超过2000m的高 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3%;海拔超1000m的面积达58%,并有1800公里跨越湿热带到寒冷区域的海岸线和470万平方公里的近海大陆架及石油资源蕴藏丰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电力行业是先行行业,在 高海拔地区环境中,必然有大量控制电力的成套开关设备配套使用,成套产品经受此类严酷自然环境 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使产品不能发挥正常功能或使用寿命缩短。而根据国家标准,高压成套产品适 用的正常海拔环境为1000m及以下,低压成套产品的适用的正常海拔环境为2000m及以下。而超过以上海拔高度的产品都必须重新进行研发设计、试验研究,从产品的设计着手,充分考虑高海拔环境对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性能的影响。 我公司中压产品的销售目前主要集中在山西、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其中山西上次项目海拔高度 在1275米,宁夏的项目海拔高度在1100-3000米之间,青海项目海拔高度在2300米。 第二,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国家为了振兴经济,大规模投入4万亿资金, 进行经济刺激计划,重点进行不同行业内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升;分别出台了化工行业、钢铁行业、有色冶金行业、船舶制造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等产业的振兴,技改项目必然很多,迅速拉动了适 合这些市场需求特点的电器产品市场,“三防”要求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成为部分招投标技术要求之一。由于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一般都近于用户侧布置,基于实现空间优化和降低成本(电缆长度、土木 工程)等,工业客户在接近工业流程的电气室内使用开关成套设备。这些使用场合必然有在现场环境 中存在着腐蚀性气体,酸、碱、盐的雾或液体,粉尘并伴随潮湿或高温等环境因素,即高污秽的环境,设备使用在这些场合不作技术处理,必然有对电路和产品结构的腐蚀作用,尤其对电路的腐蚀导致电 气使用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直接影响产品的运行功能,事故后果非常严重,将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 以及破坏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这些情况在很多事故分析中不断地出现,所以基于高污秽的环境,出现“三防”型概念特点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该类成套产品的设计,重点应从产品的制造工艺入手,考虑各种腐蚀、盐雾、湿热等环境对产品的影响。 上述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两类发展方向都是基于环境技术这门基础学科而所确定的发展方向,

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31青藏地区——三江源地区

第三部分第三十一讲青藏地区——三江源地区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2018·昆明期末)日喀则位于拉萨以西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农业发达,是“西藏的粮仓”之一。这里的农民被称为“离天最近的耕作者”,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等。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与b位于同一条等积温线上,主要是因为() A.a处与b处经度相同 B.a处与b处海拔相同 C.a处位于阴坡,b处位于阳坡 D.a处位于冬季风迎风坡,b处位于背风坡 解析:图中a与b纬度不同,但位于同一条等积温线上,主要是因为a处位于阴坡,b 处位于阳坡,C对;经度不是影响积温的主要因素,A错;a处于高山区,与b处海拔不相同,B错;a处、b处不受季风影响,D错。 答案:C 2.日喀则地区的青稞比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麦类要晚两个月左右成熟,最主要的原因是() A.日喀则地区的年积温值较小 B.日喀则地区的降水少、晴天多 C.日喀则地区光照强度大 D.日喀则地区年日照时数较长 解析:日喀则地区的青稞比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麦类要晚两个月左右成熟,最主要的原因是日喀则地区的海拔高,年积温值较小,A对;成熟期晚与降水、光照、日照时数关系不大,B、C、D错。 答案:A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回答3~4题。

3.下列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主要原因的是()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地势高亢,气候寒凉 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D.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解析: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导致人类对该地的影响较少,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 答案:A 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④⑤⑥B.①③⑤ C.①②③D.②④⑥ 解析:三江源地区的湿地,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其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三江源地区湿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水源地,调蓄洪水的能力很弱。 答案:D 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据此回答5~6题。 5.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纬度 C.夏季风D.人类活动 解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有与山脉走向相吻合的趋势特点,因而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因素为地形。 答案:A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利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 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 3. 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活动式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 理解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2. 掌握青藏地区受高寒影响下农牧业的生产和生活特色。 ※教学难点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对农牧业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歌曲视频引入:播放歌曲视频《天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青藏地区景观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对青藏地区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讲授新课] 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引导学生找出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区域的界限,并找出学生代表上台画出界限,掌握相关的地理事物。了解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是世界海拨最高的高原(海拨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板书:一、世界屋脊 展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并提问:青藏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山脉和河流以及气候类型。

高原地区及夜间的勘探作业安全示范文本

高原地区及夜间的勘探作业安全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高原地区及夜间的勘探作业安全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高原地区的安全作业 高原上空气相对稀薄,氧含量少,气压随高度的增加 而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降低,人需要不断地吸人氧 气,呼出二氧化碳,才能保证生命不断顺利延续。 患有明显的心、肺、肝、肾等疾病,患有高血压Ⅱ 期、严重贫血者,均不适合在高原地区进行地震勘探作 业。对初参加工作的人员来说,首先是适应性锻炼,实行 分段登高,逐步适应,这个过程约需1~3个月。在习惯过 程中,人体内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发生功能性变化,一般 在海拔3000米以内能较快习惯,在海拔3000米—5330 米时,部分人需较长时间的适应,海拔5330米为人适应的

临界高度。其次是供应高糖、多种维生素和易消化饮食,多饮水,禁止饮酒,注意保暖,防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要随之降低,一般来讲,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5℃,所以高原地区的温度低且温差大,稍不注意,便会得冻伤等疾病。所以野外作业要注意防寒和保暖,要注意个人防护。 夜间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野外勘探有时遇上夜间作业,尤其在冬季,白天时间短,中午过后转眼就会夜幕降临。由于各种工作人员沿测线分布距离长,比较分散,夜间互相照应就增加了困难。各种车辆沿测线或道路行进时,驾驶员的视线受到限制,在判断道路地形和障碍物以及行进方向上易发生错觉。另外夜间作业时,工作人员视野受到限制,容易产生疲劳,易引发事故。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分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 3、举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展示反馈、巩固提升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难点: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认识美食,展示我国各地美食图片:东坡肘子、水煮肉片、姜葱炒蟹、龙井虾仁、碳烤松茸、昆虫菜等,让学生认识美食,猜猜是哪些地方的特色菜。 新课: 活动二:探究美食 南方地区美食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气候 1、出示南方地区景观图:江南水乡、喀斯特地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南风 光、四川民居等,引导学生概括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点---湿热 2、自主学习:根据“成都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认识南方地区的“湿 热”程度(气候) (1)、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和。 (2)、南方地区年降水量为_㎜。

(3)、以成都为例,分析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成都气温最高出现在_月,此时月平均气温约_℃ 成都气温最低出现在_月,此时月平均气温约_℃ 成都降水最多的月份是_月,该月降水约_㎜。 (4)南方地区气候类型是和,气候特征是:_ 4、学生展示反馈,纠错 过渡:南方地区湿热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可以从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分析) (二)位置和范围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内容: (1)在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中填注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在南方地区轮廓图中填注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海和南海的位置,并总结南方地区的位置特点 2、展示反馈 (三)地形地势 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以下内容: 1、在南方地区轮廓图中填注出南方主要地形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的位置 2、比较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结合地形图和46页阅读材料回答) 3、读图分析南方地区地势特点 4、总结南方地区湿热的原因 5、巩固提升: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东却受寒潮影响 6、教师点拨总结 (四)湿热的自然环境对土壤的影响——红壤 认识红壤并分析其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活动三:创意美食(认识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小组合作讨论: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课时内容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征——区域性与综合性,而构建学生的地理学科意识成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具体课标的要求: 1、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自然地理差异; 2、说出其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是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教材第八章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完三个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各章节中的第一节设计思路与本节相同,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具有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同等的地位,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本章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作用。 2、本节主要内容:与前三章第一节的设计思路相同,本节是青藏地区的概述,主要讲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本节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分成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大板块。教材的第一个标题为“世界屋脊”,从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入手,介绍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最突出特征——高寒。第二个标题为“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主要介绍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青藏地区农牧业所具有的突出特征——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比较发达。 三、学情分析

本节所教为初二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接受新知识较为快速,对新鲜地理风俗事物的兴趣浓厚。且学生已经学习完前三章节内容,学习思路与本节相同,这为本节的学习起到了的铺垫作用。也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但不足的是,对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衔接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师应特别注意将所有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理清相关地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脑海中有着学习区域地理的框架图,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分析,也为将来的高中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识别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2、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阅读图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地区的地理特征,再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有关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的知识,综合分析两地区的差异,提高综合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从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观念。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后作业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后作业 一课两练·提素能 练基础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地区位于下列哪一省区( ) 2.下列水系与黄河源区无关的是( ) A.卡日曲 B.鄂陵湖 C.当曲 D.扎陵湖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最重要、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调节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以“生态立省”战略为统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有效实施,生态修复初见成效,绿色的梦想和美好的愿景正逐步实现。据此回答3、4题。 3.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不包括()

A.雅鲁藏布江 B.长江 C.黄河 D.澜沧江 4.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是() A.藏羚羊 B.细毛羊 C.三河马 D.三河牛 5.(2015?绵阳学业考)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它的含义是指() A.“世界屋脊” B.太江大河发源地 C.中国“雨极” D.野生动物天堂 6.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B.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C.位于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动物稀少、单一 D.该地区的河流均自西向东流,注入东海 7.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带来的后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减少 B.不仅影响到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还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C.直接影响到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 D.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场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 8.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是() A.滥采砂金 B.全面禁猎 C.乱挖滥伐 D.过度放牧 练能力 9.长江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河湖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读三江源图,完成10、11题。

为什么很多设备都要求使用海拔不高于1000米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压力下降,空气密度和湿度相应地减少,其特征为:a、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较低;b、空气温度较低,温度变化较大;c、空气绝对湿度较小;d、大阳辐射照度较高;e、降水量较少;f、年大风日多;g、土壤温度较低,且冻结期长。 这些特征对电工产品性能有下面四大影响规律,列出如下: 1、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降低的影响 1)对绝缘介质强度的影响 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的降低,引起外绝缘强度的降低。在海拔至5000m范围内,每升高1000m,即平均气压每降低7.7~10.5kPa,外绝缘强度降低8%~13%. 2)对电气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对于设计定型的产品,由于其电气间隙已经固定,随空气压力的降低,其击穿电压也下降.为了保证产品在高原环境使用时有足够的耐击穿能力,必须增大电气间隙.高原用电工产品的电气间隙可按下表进行修正. 3)对电晕及放电电压的影响 a、高海拔低气压使高压电机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降低,电晕起始电压降低,电晕腐蚀严重; b、高海拔低气压使电力电容器内部气压下降,导致局部放电起始电压降低; c、高海拔低气压使避雷器内腔电压降低,导致工频放电电压降低。

4)对开关电器灭弧性能的影响 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的降低使空气介质灭弧的开关电器灭弧性能降低,通断能力下降和电寿命缩短。a)、直流电弧的燃弧时间随海拔升高或气压降低而延长;b)、直流与交流电弧的飞弧距离随海拔升高或气压降低而增加。 5)对介质冷却效应,即产品温升的影响 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的降低引起空气介质冷却效应的降低。对于以自然对流、强迫通风或空气散热器为主要散热方式的电工产品,由于散热能力的下降,温升增加。在海拔至5000m范围内,每升高1000m,即平均气压每降低7.7~10.5kPa,温升增加3%~10%. a、静止电器的温升随海拔升高的增高率,每100m一般在0.4K以内,但对高发热电器,如电炉、电阻器、电焊机等电器,温升随海拔升高的增高率,每100m达到2K以上。 b、电力变压器温升随海拔的增高与冷却方式有关,其增加率每100m为:油浸自冷,额定温升的0.4%;干式自冷,额定温升的0.5%;油浸强迫风冷,额定温升的0.6%;干式强迫风冷,额定温升的1.0%; c、电机的温升随海拔升高的增高率每100m为额定温升的1%。6)对产品机械结构和密封的影响 a、引起低密度、低浓度、多孔性材料(例如:电工绝缘材料、隔热材料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b、润滑剂的蒸发及塑料制品中增塑剂的挥发加速; c、由于内外压力差的增大,气体或液体易从密封容器中泄漏或泄露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9.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徐素丽 【教材分析】 把青藏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已表明了地形是影响本区特征的主导因素,“高”和“寒”成为本区的主要特征。它直接影响青藏地区的其他环境要素,并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本节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高”和“寒”。“高”和“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引起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主导因素。抓住了“高”和“寒”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也就抓住了各自然景观形成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阐述了高寒环境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领土的知识,在前面的章节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怎样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当地自然特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因此可以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推理、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由于在生活中学生对于青藏地区了解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图片、视频、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学生利用地图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学生通过图表资料的对比分析,知道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基本特征,了解高寒环境的主要表现。 3、学生理解青藏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条件。 4、学生记住青藏地区高原农业、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欣赏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本区高寒的自然环境,以及高寒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高寒环境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教法学法】 读图分析法、讲述法、探究学习法。

高原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高原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如下: 1。对绝缘强度的影响;2。对电晕的影响;3。对开关电器灭弧性能的影响;4。对温升的影响;5。高原辐射增加的影响;6。对产品外型和密封的影响;7。对温度的抵抗能力;8。静电的影响;9。沙尘的防护等。 [最佳回复]2010-02-21 16:11:33 0楼 GK368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辽阔的高原地域,面积约为270万km2,平均海拔2 000~4 500m。青藏高原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平均海拔4 500m,其独特的气候特点: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昼夜温差大、低温动土、紫外线辐射强、风沙尘大、降雨少、气候干燥等。高原气候对高压开关设备的影响首当其冲。 1。低气压对输配电设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输配电设备的外绝缘性能下降上: 我们知道输配电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是绝缘问题,绝缘水平对运行的安全至关重要,也是影响线路和设备造价的一个主要因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外绝缘放电电压会相应降低,这不仅影响输配电变电设备外绝缘的选择,而且影响线路绝缘子型式和片数的选择,影响线路杆塔塔头和变电构架的尺寸大小。高海拔的影响实际是大气参数,主要是空气密度和湿度的影响,空气密度减少引起热传递效率降低,外绝缘会随着空气密度的减小和湿度的降低而降低,使通常正常的绝缘距离显得不足,从而使绝缘强度受到影响。 2。电晕和无线电干扰是高海拔输配电的又一突出问题,特别是超高压输电。电气设备和线路导线的起晕电压会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还受湿度的影响,在一定湿度范围内,湿度越大,起晕电压越低。例如昆明地区,海拔近2000m,相对空气密度为0.8左右,如果直接采用平原地区使用的导线、绝缘子和金具等产品,运行电压下电晕问题将十分突出,它会加大线损和无线电干扰,严重时还可能发生线路电晕舞动,对线路的安全经济运行造成威胁。电晕不但增加电能损耗,而且会加速绝缘老化。 高原电工产品和电气设备新思路 王建文沈洪 摘要:根据铁路建设的特点和要求,提出青藏铁路电工产品和电气设备高原适用性研究的新思路。 关键词:青藏铁路;电工产品;电气设备;适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TB 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关于电工产品和电气设备高原适用性,70年代曾结合青藏铁路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后因青藏铁路的缓建而停止了研究工作。二十年过去了,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青藏高原的电力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步伐即将迈入21世纪,进藏铁路的建设也已进入新的历史日程。1994年,中共中央8号文件决定“抓紧做好进藏铁路的论证和勘查工作”。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下个世纪前十年,进行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为青藏铁路建设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青藏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说课稿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板书课题)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部分内容教材侧重分析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生产发展的影响,是本课时所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第九章的重点。《青藏地区》的学习,具有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同等的地位,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又将为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本课时教学内容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 掌握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主要农作物、牲畜及人文地理状况。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与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3.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本课时的重点。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青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是本课时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他们积累了比较

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方法。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本课时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以及显示地理事实材料方面的优越性,营造探究情境,突出重点、淡化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内在联系去分析、解决问题。交往合作,互动互学,自主探究,发展能力是本课时学法指导的主要特点。 说学法:这一节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课前搜集等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歌曲激趣,营造情境 同学们,你们知道青藏地区吗?你想领略世界屋脊的美丽,探究“雪域高原”的神奇吗?让我们在歌声中一起走进美丽、神奇的青藏地区。(多媒体播放歌曲《青藏高原》片断,然后显示雪山画面。) 意图:熟悉的旋律、动人的画面,多媒体营造探究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更能表现出学习地理就是学习现实世界。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讲授新课——1.读图求知,提升兴趣(主要包括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及人口) 聆听了来自青藏高原动听的声音,目睹了青藏高原迷人的景色,我们进一步了解该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学生通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青藏地区包含那些省区? 意图:这一部分内容我主要是采取自学的方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读教材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和知识总结能力。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北方地区黄土高原和市作业

课时作业(二十八) 北方地区、黄土高原和北京市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组。读图回答1~3题。 1.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解析:结合经纬度和地面的起伏状况可知,图示区域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及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高原。 答案:B 2.⑤地区作为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与太湖平原等地区相比,优势条件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交通发达 C.水热条件好 D.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解析:⑤地区为东北平原的松嫩平原,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的特点。 答案:D 3.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 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 解析:⑤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低,适宜种植耐温凉的春小麦、亚麻、甜菜等农作物。 答案:A (2017·山东济南二模)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山东某公司花生油年生产能力80万吨。根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该公司生产花生油的主要原料来自(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南部沿海 C.东北平原 D.华北地区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花生的最大产区是华北地区的山东、河南、河北等省。 答案:D 5.该花生集中产区地处(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亚寒带 解析:华北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暖温带。 答案:B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解析:关注图2的比例尺,运用“因地制宜”的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图2的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并且坡度变化不大,但是陡缓相间的特征明显。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大,不宜耕作,应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等高线稀疏处本身地势较平整,稍加整理即可耕种。综上分析,隔坡梯田最适宜。水平梯田和坡式梯田适合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适合坡度更为和缓且缺水的地区,因此排除A、B、D三项。 答案:C 7.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解析:反坡梯田中的“反坡”坡向与整个斜坡的坡向相反,不利于水流顺坡而下,更有利于水土的保持,确定A项是正确的;“反坡”比顺坡工程量和难度都大,据此排除B项;对于机械化耕作和灌溉施肥而言,与其他形式的梯田没有大的区别,据此排除C、D两项。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高原机场飞行环境

第1章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高原机场飞行环境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5 000 m,地域辽阔,面积近24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在全球的高原高山区域占有重要的席位。海拔4 500 m以上的高原腹地年平均气温在0 °C以下,有大片面积最暖月平均气温低于10 °C,这样寒冷的气候也只有地球的两极地区可以与之相比。它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保有许多蔚为奇观的地质遗迹和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孕育了其独特的人文景观,使之成为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高原机场的建成和空中航线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该地区相对落后的交通面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青藏高原复杂的地形地貌、中纬西风带,以及印度季风与亚洲大陆季风在高原东部的交汇,构成了高原机场复杂多变的天气气候背景。高原机场低气压、缺氧、温差大等飞行环境和强烈的风切变、乱流天气则极大地增加了航空安全飞行的难度。本章综合介绍了青藏高原的大气环流及边界层特征以及高原机场的飞行环境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1.1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和气候概况

1.1.1 地理范围及地形地貌 1. 地理区划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其主体部分在我国青海和西藏,高原由此得名。我国境内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西起帕米尔高原,东接秦岭,横跨31个经度,东西长约2 945 km;南自东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迄祁连山西段北麓,纵贯约13个纬度,南北宽达1 532 km,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6.8%。青藏高原范围涉及6个省区、201个县(市),即西藏自治区(错那、墨脱和察隅等3县仅包括少部分地区)和青海省(部分县仅含局部地区),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四川省西部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缘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以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的部分地区。 2. 高原山脉 青藏高原周围大山环绕,它们大多数呈西北—东南走向,相对于高原以外的地面陡然而起,南有喜马拉雅山,北有昆仑山和祁连山,西为喀喇昆仑山,东为横断山脉。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主要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这些山脉海拔大多超过6 000 m,喜马拉雅山等不少山峰超过8 000 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