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文化意象与翻译

海上译谭之五 文化意象与翻译 谢天振 前些日子应南京大学张柏然教授之邀,赴南京出席他的四位翻译研究专业的博士生的博士论文答辩,其中一位博士生倪蓓玲的论文题目是《美的变迁――论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意象的汉译》。该论文接过拙著《译介学》中关于文化意象翻译的论述,从一个新的层面,对比朱生豪、梁实秋和方平三种不同的莎剧译本,对莎剧中文化意象的翻译作进行考察,颇有新意,我读后感到非常兴奋。 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提出文化意象的问题,我大概可算是国内学界第一个。十多年前,我在一篇题为《文学翻译与文化意象的传递》的论文中首次提出:“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人们对翻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说在早期翻译者只要能把原作的信息斟酌传达出来就可以了,那么在今天再这样做就不够了。‘译述’、‘达旨’,甚至‘编译’,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外国文化的强烈需求。人们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畅,更要求译文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的内容。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能传达出原作的基本信息,还要能传达出原作特有的民族文化意象,否则无论多么好的译文总嫌美中不足,有时甚至还会有遗珠之憾。” 倪蓓玲的博士论文提供了好多个这方面的例子,使我具体感受到我们的翻译家在传递文化意象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譬如,她在论文中提到在《威尼斯商人》的一场戏中,夏洛克的仆人朗西洛脱对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说,如果她不是为她的父亲下地狱,就是为她的母亲下地狱。在描述这一腹背受敌的两难处境时,朗西洛脱说: …Thus when I shun Scylla, your Father, I fall into Charybdis, your mother. 这句话里的Scylla和Charybdis都是出自希腊罗马神话的文化意象,指的是位于意大利与西西里之间的两座岩石,内藏怪物,每日三次喷吸海水,致过往船只倾覆。Scylla和Charybdis因此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成为“险恶处境”的象征。朱生豪当时在翻译这句话时,显然更多考虑的是让读者看到译文就一目了然,所以译为:“逃过了凶恶的礁石,逃不过危险的漩涡。”而近年出版的梁实秋的译本则把这句话译为:“好像是我躲开了西拉,你的父亲,又触上了卡利伯底斯,你的母亲。”并在译文后面做了一个注解,交代了Scylla和Charybdis 这两个文化意象的出典及其含义。这样,既保留了原文的基本信息,同时还传递出了原作人物话语引用的文化意象。 再如,同样在《威尼斯商人》一剧中,女主人公鲍西娅受亡父遗命要用选择匣子的方法来决定丈夫的人选,这时她对侍女聂莉莎有一段话: If I live to be as old as Sibylla, I will die as chaste As Diana, unless I be obtained by the manner of my Father’s will. 这段话里又是两个出自希罗神话的文化意象――Sibylla 和 Diana:前者系阿波罗神庙中善作预言的女祭司的称呼。阿波罗爱上了意大利南部克米地方的Sibylla,答应让她活

文化翻译技巧浅析

文化翻译技巧浅析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但在翻译时,译者不能简单的忠实于译品的语言形式,更要将源语言和目的语在文化信息上的差异准确的表达出来。同时,文章列举了直译法与意译法的技巧具体应用。 标签:翻译;直译;意译;文化 翻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张培基说过,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德也曾说过:“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源语言)的文本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目的语)中对等的文本材料。” 苏联语言学家巴尔胡达罗夫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话语)在保持内容方面,即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 翻译不仅仅是字与字的替换表达,翻译中涉及更多的是文化与文化的交融。吕俊说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活动,其本质是传播,是传播学中一个有特殊性质的领域。” 张今曾经提到:“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从文艺学角度解释翻译,认为翻译是艺术創作的一种形式,强调语言的创造功能,讲究译品的艺术效果。苏俄文艺学家斯米尔诺夫在《苏联文学百科全书》中提出:“文学翻译是传达作者的全部意图(经过深思熟虑的和下意识的)即通过艺术手法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茅盾认为:“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翻译是和语际交际和文化交际同时进行的过程。在对源语言进行一定分析的基础上,创造另一种语言和文化介质中代替源语言的次生话语。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传达源语言的交际效果,但因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交际情景的不同,局部有变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采用一些必要的技巧,甚至对源语言进行再创作。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仅需要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更需要把另一种文化传递出来。固翻译不是简单的字面翻译,从更深层次来讲又可谓是文化的翻译。 大体来说,翻译分为直译法与意译法。 直译法,英语称为“literal translation”,它不是指一字一句对应的翻译,而是指译文仍用原文的表现手段,句子结构和语序不做调整或不做大的调整。直译

浅论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简析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论文摘要:如何破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障碍,更有效地传达原作所表达的意思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在思维差异、文化心理、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及生活习俗等几个方面,阐明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翻译文化意识文化与思维 1.引言 朱光潜先生认为,外国文学中的联想意义在翻译中最难处理。因为它在文学语境中有其特殊的含义,这种含义在词典中是查不到的,但对于文学来说却又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一国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否则在做翻译的时候就会有无法下手的感觉。(朱光潜,1996:184)。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出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人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要有双文化乃至多元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才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 2.影响翻译的文化元素 2.1宗教 大家都知道,《圣经》在西方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源头的角色。相关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仍然信信仰宗教。而中国人则长期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即使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佛教,也是一种受到深刻世俗影响的多神论,这就不同于西方人大一统的一神论宗教观念。中国人信仰佛教·道教,在语言中就有“玉帝”、“佛祖’’等词语,而西方则人信仰基督教,所以就有“上帝”一词。汉语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英语中就有两种不同的译法,即“Man propose,Heaven disposes”;或者是‘‘Man Dropose,God disposes”。它们的差异就在于对“天”字的不同翻译。“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浓厚的佛教·道教色彩,而“God”则具有明显的基督教色彩。后者的归化变译法固然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与接受,但不利于“天”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的传播。英语深受宗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些成语中,如It’s in God’s hands(听天由命)等。翻译中对于宗教知识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以汉语中的“临时抱佛脚”这个成语为例,如果简单地翻译成“to embrace Buddha’S feet in one’S hour of need”就会让西方读者感到奇怪,为什么在有需要时要抱佛主的脚呢?这样做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们稍加处理的话,西方读者理解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to embrace Buddha’s feet in one’s hour of need——seek help at the last moment”。(包惠南,2003:20)。 2.2文化心理 由于不同的民族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而且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各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各具特色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这对一个民族的心理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历史文化的不同主要在一些历史典故以及许多忌讳和好恶的差异上得到体现。以数字“9”为例。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的意义很特别,因为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意义:即九九归一,一统天下之义。而“4”这个数字由于和汉语中的“死”读音相近,所以很多人现在还是不喜欢这个数字,尤其是电话号码。相当多的人不愿意要以“4”为尾号的号码。至于“8”这个数字由于与发财的“发”谐音而深受一些人的热捧。而在西方人的意识里,4、8和9只是极普通的自然数符号,并不具备这些特殊的意义。众所

文化对比与翻译

1.为什么说跨文化交流是挑战? 跨文化交流是一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场合。这种交流的要点和特点是什么呢?答案就在极度不同的交流者身上。文化多样性使得跨文化非常难在某些情况下几乎不可能。 2.什么使得跨文化交流比以前更普遍? 新技术和信息系统,世界人口的变化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跨文化交流更普遍。 3.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什么? 世界必须认识到生命所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协商自然资源的有限和避免摩擦是跨文化交流的目标,有限的自然资源成为国际间需要理解的另一个原因。必须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环境危机造成了一系列触及所有文化的问题。国家之间的冲突也是需要有效交流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4.什么是主流文化? 在每个社会,都有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奠定整个文化的基调。有话语权的人是那些历史上掌权,现在仍然掌权的人,在文化里的这些主要的机构有:教堂,政府,教育机构,部队,媒体,金融系统等等。 5. 分析一下美国的四种支流文化:拉美,非洲美国人,亚洲美国人和穆斯林美国人。 拉丁美国人是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人群。在2000,将近3千2百8十万人,占美国人口的12%,其中66%根在墨西哥。两年后,人口增加到3千6百万。尽管在美国的拉丁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两个问题影响了这个支流文化和美国社会交流的质量:非法移民和英语做为国家语言。首先,许多主流文化的人讨厌以合法或非法进入美国的成千上百万的拉丁人。从一个地区大量的移民导致了封锁同墨西哥的边界到一个对墨西哥非常严厉的移民政策。可以听到很多反拉丁的观点。其次,许多拉丁人保留了他们的本国语言而没有用英语。大量的西语人导致了对这个群体用西班牙语。不管是在大小市场里,西语的广播和印刷品蓬勃发展。政治领域也认可西语的重要性。许多政界人士也在通过建立许多西语的设施来寻求西语人的支持。 非洲美国人在2000年是346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2%。在1964年民权法之前,非洲美国人和美国主流文化的人的接触很少。从那以后,两个群体接触频繁了。事实常常是,当两种多样的文化接触时,不是所有的接触都是成功的。这些问题中心是两点,一个是种族主义。许多非洲美国人认为种族主义造成了他们和主流文化的经济差异。有人说,种族造成了美国工作,教育,居住区的差异,至少在波士顿,亚特兰大,底特律和洛杉矶的城市地区是这样。第二,白人和非洲美国人不断争论在法律和教育界种族主义起到的角色亚洲美国人,特别是祖先是中国和日本的,自从19世纪末期就一直在美国。近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有超过1020万人说他们祖先来自亚洲。是最近来的一些人造成了最难的语言问题。想象,一个来自泰国的难民的安置,四岁来到美国,从文化上来说,她既不是纯粹亚洲人也不是纯粹美国人。她在家说泰语,和朋友说英语,对自己的还在说两种语言。不仅是他们本人觉得远离自己的祖国和文化在美国生活很难,而且和与他们打交道的人也面临着交流难题。 穆斯林美国人据估计有600到700万,还在稳定增长。他们有着不断增长和成熟的社区,有1200个清真寺。这支支流文化的快速增长不仅是我们讨论唯一原因,还因为美国卷入伊拉克战争后发生了一些事情后有一些关于这支文化错误信息。1960年代移民到美国的

浅析文化语篇下的翻译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No.42008 在英汉翻译中,如果只盯着原文的词语和语句结构这些语言层次的东西,翻译就只是一种文字层次的转换,徒具其形,原文的内容和意义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表达。翻译应当始终立足于语义,跳出原文语言层面的束缚,着眼于传达原文的内容和意义。换句话说,翻译的基本单位应该是语篇,而不是词语结构。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观点,语言的实际使用单位是语篇这样的言语单位,而不是词语结构这样的语法单位。实际使用的语篇有可能是一个句子、一个句段、一个句群,也有可能是一个词语。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其实质是用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代替另一种语言与其意义对等的语篇材料。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例如:head的本义是“头”,但是在不同的语篇环境下的翻译不同。Hewasbadlywoundedinthehead.意思是他头部受重伤。Hehasagoodheadformathematics.意思是他的数学能力很强。Prickwiththeheadofaneedle.意思是用针尖挑。Let'sdiscussthequestionunderfiveheads.意思是让我们分5个题目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语境与翻译 美国学者D.A.Swinnty的实验表明,语境是影响词汇提取的主要因素,忽略语词词义提取时意义与语境的结合,不能达到对句子的充分理解,就不能对语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正确翻译。在很多情况下,译者的难题并不在原文本身(因为他可以照字面意思译),而在于让目的语读者明白原文的蕴含意义。Grice在其著名的“LogicandConversation”中提出了会话含意的概念和“合作原则”及其准则。对于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对话,在翻译中是比较容易处理的。而有些说话者并没有违反合作原则,只是话语不连贯,这时就需要译者遵循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对不连贯的话语作出连贯的解释。例如:Elizabethisputtingonalotofweight.Shesmokesveryheavily.Baker认为,如果把这两句话联系在一起,则至少有4种解释:1)由于伊莉莎白吸烟吸得很厉害,因此胖了不少;2)由于伊莉莎白的体重猛增,所以她拼命地吸烟;3)尽管伊莉莎白吸烟过多,她的体重还是增加了;4)伊莉莎白体重猛增,而且还不断地吸烟。对原文两句话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准确解释,一方面靠语境,另一方面靠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蕴含意义。当然,语篇参数也可用来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人类的交际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而语言环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因此翻译必然受到译出文化和译入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语境决定着语词翻译中词义的提取,也体现着译者对不同文化的判断和理解。 二、地理环境差异与语词翻译 各民族生活的空间不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差异影响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有不同。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moneylike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却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restonone'soars(暂时歇一歇);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allatsea(不知所措)。 三、社会历史差异与语词翻译 历史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各自都有含有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语词以体现本民族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例如:汉语“一败涂地”的意思,英语中用“tomeetone'sWaterloo”(遭遇滑铁卢)来表达,而英语表达的这个意思在汉语中则用“败走麦城”来表达。另外还有“Penelope's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棗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因此这类语词的翻译需要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才能使译文更具文化个性。再如:“Trojanhorse”(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的敌人或危险,“Towerofivory”(象牙之塔)比喻世外桃源,“AswiseasSolomon”(像所罗门一样聪明)比喻非常富有智慧,“aJudaskiss”(犹大之吻)比喻背叛行为,“crocodiletears”(鳄鱼眼泪)比 浅析文化语篇下的翻译 陈丽萍 摘要:翻译的基本单位应该是语篇,而不是词语结构。翻译活动受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双重制约,只有将语篇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语境下,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解决翻译中的难题。 关键词:翻译;语篇;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08)04-0140-02 作者简介:陈丽萍(1975-),女,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宜兴214200)经贸系讲师,苏州大学研究生。收稿日期:2007-08-20

浅谈文化因素对英文翻译的影响

浅谈文化因素对英文翻译的影响 摘要:翻译是语言的翻译,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语言的翻译也是文化的翻译。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文翻译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文化因素处理的好坏决定着翻译成功与否。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语言本身,更要学习语言文化,包括交际模式、习俗、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处世态度等,这些翻译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只有深刻把握不同文化背景知识、不同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才能正确处理好文化因素的影响,进行成功的翻译交际。本文着重从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生存环境四个方面论文化差异对翻译有影响。 关键字:中英翻译文化因素影响 一、翻译与文化 1、翻译与文化的定义 所谓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进步。翻译的诞生给说不同语言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桥梁。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许多有经验的译者或翻译研究者都比较注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谭载喜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了解。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表面上存在着中外文字表达上的差异,仅仅从文字技巧上来着手是难以解决含义差异的,必须要从文化的差异上来处理中外文字在表达内涵上的不同,因为这些差异源自生活上的不同。对文化的理解对翻译是极其重要的,缺乏文化元素的译文等于缺乏了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_薛正花

影视翻译MOVIE LITERATURE 2012年第24期/电影文学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 ■薛正花 (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摘 要]电影是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交流形式。电影翻译就是在不同文化之间搭建桥梁,以达到原作和译语观众之间沟通的目的。处理好电影翻译的文化意象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译者在进行电影翻译的过程中, 不但要考虑到电影的艺术性,还要考虑到电影翻译受诸多因素限制这一特殊性。电影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部分有其特殊性。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这就要求译者在电影翻译中对文化意象做恰当的处理,才能使译文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于观众。[关键词]电影翻译;特殊性;文化意象;翻译方法对外国电影的翻译从开始到现在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这些年里,电影翻译工作者带着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为国人送来了异域的风情和文化,在这些优秀的译制影片中,不仅注入了翻译工作者的汗水与希冀,也浸润着广大观众的好奇与体味,这些伴随着语言的交流翻译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有鉴于此,本文将从电影翻译的特殊性、文化意象及其表现形式、文化意象的翻译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对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做一阐述。 一、电影翻译的特殊性 从电影翻译中我们认识到,电影语言的翻译与一般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独特性,电影语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仅要反映电影画面所表达的情感、意境等要求,还对翻译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对电影语言进行意象处理时不能与一般文学作品一视对待,更应该结合电影语言的特殊性来展开翻译工作。 (一)从译语观众出发,来满足其对电影翻译的真正需要电影艺术所要表达的意象与一般的小说、诗歌、散文不同,它更强调与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我们在阅读小说、散文时,不用担心文字会即刻消失,可是当我们在观看电影时,如果我们在看演员的表情和听对白时,如果不能及时看完字幕,那么这些翻译文字将会转瞬即逝,所以,译语观众对电影语言的翻译需要做到明白易懂,只有以译语观众的实际需要为中心,才能给译语观众带来认知外国电影的观赏体验。 我们知道,单纯的文学作品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时通常会采用更多的文字化的语言,以增强文学语言在用词上的优美与典雅,而电影语言却更加注重电影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更加强调语言的口语化特点,所以,在对电影语言进行翻译时必须尽可能地做到译文通俗、易懂,让更多的观众都能够在观赏中不产生理解的障碍。 (二)结合电影翻译的实际区别对待影片配音和字幕翻译 在对电影语言进行翻译时不外乎两种思路,即字幕翻译和影片配音,从字幕翻译的技术要领出发,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对待,考虑到字幕应该与电影所反映的图像进行恰当的同步,为此,字幕在屏幕上通常需要停留2 3秒的时间,以确保观众能够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字幕上的文字所表达的信息。空间因素主要是考虑到在电影屏幕上所要容纳的字符数是有限的,通常情况下,英文字幕的长度不能超过35个字符,同一句话的文字表达不能超过两行。而配音翻译却需要重视对画面 人物的口型进行匹配,即所谓的“对口型” ,由于在配音翻译时需要根据屏幕人物口型的时间长度上进行恰当的调 整译语长度,并能够照顾到每句台词的第一个音节与最后一个音节要考虑到人物口型的开合,所以,根据对配音及字幕翻译的不同,灵活处理好相关的技术问题是电影翻译适应译语观众的首要前提。 二、电影翻译中所表达的文化意象及其具体形式 意象是文艺美学中的概念。意象的基础是“象”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视觉形象,而文化意象所表达的是由具体的物象和抽象的寓意来构成,通常所说的物象是承载着文化意义的具体实物,它可以是一件物品、一种动物、一种图形,甚至是一种天气现象,它是人们在自然界由于特定的民族文化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凝聚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对民族的各个时期的图腾以及传说,由于不断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出现,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所代表的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意义,与其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从而使得同民族的人们很容易从中得到精神的一致与沟通。比如我们常讲的一句谚语,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 ,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即便是一根稻草,也会让一头骆驼在得到负载极限时将它击垮,生动形象的比喻告诉人们某事或某物已经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了。 由于不同的民族在其长期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因对生存的环境以及生活习俗的不同,而形成了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在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意象中,每个民族都沿袭着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意象。 三、对电影语言所表达的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 关于文化意象的处理方法,国内学者发表了各自不同 148

文化意象的英汉翻译_朱元

学院派批评 摘要:意象(imagery )指的是能够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文化意象是伴随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承载了特殊文化寓意的表达方式。由于中西方在审美价值、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学作品熏陶等方面的差异,如何恰当而得体的传递文化意象,是每一个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英汉翻译过程中传递文化意象的三种方法,即意象复制,意象增补,以及意象置换。灵活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扩充现代汉语语言,在使读者感受西方文化魅力的同时,不忘传承悠久的东方文化特色。 关键词:文化意象;意象复制;意象增补;意象置换 1.引言 意象一词原本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用语,是一个复合概念:意是思想观念,象是事物形象。物象(Physical image)与寓意(Con -notation)是意象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伸意义。寓意强调的往往是语言的象征意义,也就是语言在读者意识中或潜意识中的引发的联想和心理活动。意象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以已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侯维瑞,1998)。文化意象(cul -tural imagery)是蕴涵文化意义的意象,它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生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和很强的语境适应性(方梦之,2004)。文化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它具有相对固定的 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谢天振,1998)。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西方在审美价值、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学作品熏陶等方面的差异,如何更好的传递意象以体现其中的深层寓意很值得我们关注。朱光潜先生(1984)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孙致礼(2002)在处理异域文化归化和异化的度上坚持文学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要竭力保存‘洋味’,二要尽量避免‘洋腔’。在传递文化意象的时候,译者应当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使源语文化尽可能地等效再现。 2.意象复制 意象复制是指将外国文化意象直接引入汉语。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很多西方文化意象以及被中国读者所接受,不需要进行解释和加工。那些已经完全融入汉语词汇的外来文化意象包括:鳄鱼的眼泪(croc -odile tears ),橄榄枝(olive branch ),酸葡萄(sour grapes ),象牙塔(ivory tower),乌托邦(utopia ),潘多拉的盒子(Pando -ra ’s box ),达摩克里斯之剑(the sword of Damocles )等等。这些外来词已经成为汉语语汇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现代汉语语言,填补了汉语语义方面的空白,为汉语修辞开拓了新的境界。 值得指出的是有时候汉语里有与外来文化意象完全等意的其它表达方式,但是在翻译文化意象的时候不能只注重一种文化意象是否能在另一种文化中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效果,读者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而对依附于语言而存在的文化及文化现象重视不够,忽略了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例如,将“meet one ’s wa -terloo ”翻译为“败走麦城”固然很好,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西方历史文化事件的了解,“遭遇滑铁卢”反而显得更自然些。事实上有时候外来的文化意象反而比传统的文化意象更容易被接受。随着近年同性恋题材的电影《断背山》的热播,“brokeback love ”也被赋予了特别的内涵。“brokeback love ”到底应该怎么翻译也就成了一个问题。中国倒是从古代起就有一个与“brokeback love ”形似意同的说法“断袖之恋”,讲得是汉哀帝与董贤共寝,董贤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不忍惊醒他,“断袖而起”。后代人于是就以“断袖”来暗指同性恋现象。只是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只晓得“断背”的来由,而不解“断袖”之意,因此翻译为“断背之恋”不仅形式一致,理解起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3.意象增补 能够直接将外来文化意象复制过来固然很好,只是很多时候语言转换并非字当句对,由于文化熏陶和传统价值取向的不同,那些载有一个民族的历史、地域文化、宗教习俗的语言现象往往到了另外一个语言里面便丢掉了其文化内涵,造成了意象的缺失。这时就有必要在复制意象的时 □朱 元 文化意象的英汉翻译 ·文化意象的英汉翻译 · 117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_舒奇志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 舒奇志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摘 要:文化意象翻译的实质是体现文本间文化意蕴的吸收与转化。为保存源语文化意象原有的文化特质和蕴含,采用异化手段是一种必然,但这种异化必须权衡译语文化的互文接受能力,才能将源语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融合至译语文化,体现出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相互作用后的一种互文关系,生产出文化意象新的表现形式。这一异化的本质是一种协调式的异化。本文着眼于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试图揭示文化意象翻译中协调式异化的原则。 关键词:互文性;文化意象;源语文化;译语文化;协调式异化 Abstract:The translati on of cultural i mages is,in nature,the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meanings betw een texts.In this process,the translator ha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cultural images intertextual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concerned.In order to reserve the cultural flavor,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the method of foreignization,in w hich the intertextuali ty of the source cultural i mages has to be merged into the target culture.S uch foreignization is actually a variation of the cultural images by applying intertextuali ty based on the cultural contexts of both the source culture and the target culture.It reflects the intertextual relation betw een the tw o cultures after they have been mediatively foreignized.The paper attempts to expose the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mediated foreignizati on of cultural images from the concept of intertextuality. Key Words:intertextuality;cultural image;source culture;target culture;m ediated foreignization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7)08-0058-03 0.引言 任何语言都包含着广袤而深邃的文化蕴涵,呈现出丰富而多姿的文化意象。如 莎士比亚 不仅是人名标签,更是中古英语语言和文学的意象符号。杜牧诗句 十年一觉扬州梦 中的扬州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的憧憬之地,包孕着既深沉又沁心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意象依赖其文化母体以语言为载体承传衍变,成为各民族文化宝藏中的珍贵遗产。当这些文化意象需要转换至另一种语言中时,完全的文化对等是难以实现的,但文化意象的翻译和传递一直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东、西方文化日渐形成了一种互渗、互融、互补的文化格局,探讨文化意象互文性和文化意象的翻译和转换问题更具有一种现实的意义。 1.文化意象的互文性 文化意象是文化记录的语言符号,它凝聚着人类的经验和智慧,是世界各民族观察、分析外部世界的心灵果实,是各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结晶,它高度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但是文化意象并非孤立的语言符号,互文性理论关于任一文本的构成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的观点,启示出文化意象的构成与文化意象语言符号内部和外部的文化所指彼此联结,表征出文化意象的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的意旨,实践着文化意象在语言和文化间的化合过程,这就是文化意象的互文本质。这一互文本质体现了文化意象在某种文化话语空间中的参与价值,揭示了文化意 象与赋予该文化意象意义的语言、知识代码和文化表意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文化意象网络。 文化意象网络的意义或文化意象的互文性来源于其存在的文化母体。法国符号学家里法泰尔认为,一切互文关系都必须置于每一个文本的结构母体中予以考察,文本和它的互文文本是同一结构母体的变体,并认为母体结构对文本变体具有约束作用(黄念然1999)。由此可见,文化母体约束了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但文化意象的 互涉 、 互为释义 从广义的角度看,不只是存在于语内文本和文化内,由于人类经验的普遍性,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可扩展至人类文明的母体中,并以其文化本色构成对其他文化母体的吸引和渗透,使文化意象跨越语际文本和文化成为可能。所以当我们将文化意象翻译至另一文化母体时,既要体现源语文化母体的约束作用以保存其互文意义,又须在译语文化中重建一套约束机制,增加源语文化意象在译语文本中的可接受性。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因此成为文化意象翻译 过程中的关键点。 2.文化意象互文性与 归化 、 异化 策略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在翻译过程中具有双重性:它首先是一种内互文性(intratextuality),这种内互文性对源语文化具开放性,相对译语文化却具封闭性。当我们将文化意象翻译至译语文化并使其互文性得以实现时,其互文性在本质上已体现出不同文化间的参照关系,表现为一种超出其内互文性的外互文性(extratextuali ty)。这种外互文性表达了将文化意象互文性对译语文化的封闭性转换为对译语文化的开放性的过程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文化意象的翻译就是作者简介:舒奇志(1967-),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理论研究收稿日期:2007-05-06(修改稿) 2007年第8期总第22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 heir T eaching 2007, 8 Serial 221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朱耀先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几个方面,就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翻译难题。 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要对这些历史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和传递历史典故的涵义。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译者没有交待清楚。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杨宪益译)。这样,就会使读者一目了然。 又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国家喻户晓,他在中国读者的心中是当然的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人,与“臭皮匠”有何联系,若采用直译的方法,很难传递句子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只有采用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使原语言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故该句可译为:“T hr ee cobbler 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h Liang the master mind”. 再如,毛泽东《七律·送瘟神》诗词中有两句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中的“舜尧”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两位贤明帝王,为人民所爱戴,代表圣贤。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容易懂,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若采取音译,会使他们莫明其妙,因此必须增译注释。即使那样,仍有隔靴搔痒之感,而且显得累赘,同时也使诗句失去了“诗气”。亚瑟·古柏在翻译该诗句时干脆用Sage-Kings代替,将其妙译为:“Spring winds move willow wands,in tens of millions:Six hundr ed million we shall all be Sage-Kings!”这样翻译既简单明了,音韵铿锵,又达到了传神的效果。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翻译方法。据说,有一次周总理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 7

浅析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

浅析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 摘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理论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而语篇分析理论的实质是传递文章主要信息,尽可能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从语类对应、语域对应和语义对等三个方面阐述语篇分析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必要性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语篇分析;翻译;功能语言学 1 语篇分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者哈里斯第一次提出“语篇分析”这一术语,其又被称为“话语分析”。 20世纪80年代,语篇分析开始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希夫森在Approaches to Discourse一书中介绍了六种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分别为言语行为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交际文化学、语用学、会话分析和变异分析。而在语篇分析领域最值得一提是韩礼德创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他的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他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可以应用在任何口头语篇和英语书面语篇。我国学者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一书中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从语义、情景、语域等角度进行分析,证明了功能语篇分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1]。 2 语篇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必要性 首先,语篇分析主张意思连贯且合乎语法的语篇为研究对象,要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而不是只局限于单个的句子。因此,在翻译时我们要着眼于全篇进行翻译,注意上下文的联系,最大可能符合原作者的思想。 其次,无论汉语或英语语篇都是按照一定的成篇模式构建的某种特定文化情境的信息载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篇模式也大相径庭。汉语语篇讲究首尾呼应,开头先对主题进行铺垫,中间分段进行阐述,结尾总结;而英文语篇讲究开门见山,直接亮出观点,其结构更加简单清晰。 最后,语篇分析和翻译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语篇分析为翻译实践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翻译实践又为语篇分析带来启示,使其不断发展壮大[2]。 3 语篇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译者的翻译对象就是语篇,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是将语言的形式和过程结合起来。因此,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尽可能地使译文的语类、语域和语义与原文相互对应,所以译者的翻译要放眼于整篇文章。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深刻理 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的角度、以中西文化差异为突破口,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文化差异较大的语言现象提出建议性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翻译 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 / ∽水平。 而美国1974年出版的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给“Culture”一词下的定义是:It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 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 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 morals, laws 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ologically, every society, 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对比这两种定义,不难发现中国人与英美人对“文化”的理解不是完全相同的。英语的Culture定义排除了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高低,它只强调艺术、文学、观念、习俗等精神财富,而汉语的“文化”则包括“物质财富”。 据上所述,文化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包含了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发展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而文化要靠语言来传播和继承。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而翻译就担负着在语言和文化中进行转换、促进交流的重任。正如刘宓庆(1995,316)所说:“语言中几乎处处有所谓‘文化符号’,留待译者‘解码’(decoding)。”在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原文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码。这些文化符号源自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只有悉心分析,敏锐观察才不会有所错漏。在解码之后,译者还需用译语将原文的文化信息重新编码。这一过程则更为不易,要求译者对译语语言和文化有精深通透的了解和把握。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1984:34)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其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因此,在翻译工作中,译者除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使两种语言达到真正的交流。尤其是掌握汉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这方面的知识更加重要。由于这一问题的广泛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要进行全面探讨是不可能的。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一下论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