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要点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要点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要点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要点

翼状胬肉手术护理

翼状胬肉是结膜变性疾患中的常见病,为睑裂区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犯到角膜上的赘生组织。呈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伸展如翼,故名。通常双眼患病,以鼻侧多见。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异物感,当病变接近角膜瞳孔区时,因引起角膜散光或直接遮挡瞳孔区而引起视力下降。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

一.眼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 正确进行心理疏导,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协助完善相关检查。

3. 预防感冒、发热,嘱患者注意保暖。

4. 做好个人卫生,如洗头、洗澡、剪指甲等。

5. 术日晨可正常进食,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6. 术晨去除饰品、义齿等,换穿清洁的病员服;排空大小便。

7. 术眼准备:(1常规滴抗生素眼药水。

(2术日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三.术后护理

1. 嘱患者多休息,避免头部用力,避免碰撞术眼。

2.术后无特殊者,可进普通饮食,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避免用力咀嚼。

3.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眼部敷料有无渗出。

4. 嘱患者勿咳嗽或大声谈笑,勿用力大小便。

5.避免揉抓眼睛,保持眼部卫生。

6. 病房内光线不宜太亮,尽量减少光线的刺激。

7.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眼药水应用。

四.健康指导

1. 术后一周内避免污水入眼。

2. 2周内勿用力挤眼,避免剧烈活动头部及用力咳嗽或大声说笑。

3. 术后3个月内避免过度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4.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眼睛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5. 指导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

6. 尽可能避免烟尘、风沙等因素的刺激,如果需要长期的户外工作,应戴上防护眼镜加以保护。

7. 嘱患者出院后2周复诊一次,不适随诊。

五.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 患者身心状态处于最佳状态。

2. 协助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准备。

3. 执行各项治疗及时准确。

4. 饮食指导正确。

5. 护患沟通有效,关系融洽。

2012-1-29

翼状胬肉手术2016年临床路径(附表单)

翼状胬肉手术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翼状胬肉手术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 H11.001) 行翼状胬肉切除术(ICD-10 11.311) (二)诊断依据。 1.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2. 症状:异物感、散光、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等。 3. 体征:睑裂区球结膜增生、肥厚,其下纤维血管侵入角膜,结膜充血。 4. 病变直观,影响美观。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翼状胬肉(ICD-10 H11.001)疾病编码。 2.有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2-3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冲洗泪道。 (3)心电图。 (4)视力、眼压、验光、眼前节照相、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 试验)、角膜曲率。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角膜地形图、眼前节OCT。(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 (2)对于手术风险大者(高龄合并全身内科疾病等)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对症保守治疗。 (3)对于有明显手术禁忌症者,对症保守治疗。(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术前推荐不含激素类的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及非甾体眼药水,常用量:局部广谱抗生素术前使用12次或以上,局部非甾体滴眼液每天4次。 (2)术后推荐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药膏,常用量:滴眼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ptergium)是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病,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袭到角膜上,呈三角形,形似翼状。通常双眼患病,多见于鼻侧。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结膜慢性炎症、风沙、粉尘等长期刺激使结膜组织变性及增生有关;也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导致角膜缘士细胞损害有关,故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如渔民、农民等。 [护理评估] 1、健康史有无慢性结膜炎病史。 2、身体状况三角形翼状胬肉的尖端 为头部;其角膜缘为颈部;其球结膜处为体 部(如图)。小的翼状胬肉一般无症状,偶有 异物感;若侵及瞳孔区则影响视力。进行性 翼状胬肉的头部前端角膜灰色浸润,其颈部、 体部肥厚、充血;静止性翼状胬肉的头部前方角膜透明,颈部及体部较薄而无充血。 3、心理-社会状况较大胬肉会影响外观,而且容易复发,应注意评估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评估病人的工作环境是否为长期户外工作和职业,如农民、渔民等。 [治疗要点] 如侵袭瞳孔区影响视力,或因外观容貌上需要,可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①胬肉单纯切除术。②胬肉切除合并结膜瓣转移术。③胬肉切实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④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感知紊乱视力障碍,与胬肉侵袭瞳孔区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翼状胬肉的预防、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知识。 [护理目标]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目标:①视力改善。②病人获取一定的胬肉的防治知识。 [护理措施] 1、小的胬肉而无需治疗者,应做好病情解释工作,并嘱病人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病人 (1)眼部手术前常规护理 ①根据病情及拟行的手术向病人或家属讲明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积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消除恐惧,密切使用。 ②完成各种常规检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高血压、粮尿病病人应采取必要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讲解学习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征求意见稿) 一、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01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 (ICD-9 :11.39 ) (二)诊断依据。 根据《眼科手册》(孙兴怀主编) 1. 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 体征:鼻侧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底部朝向内眦尖端,头部向角膜中央部伸展,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按发展情况分为两类: (1)进行性胬肉,头部向角膜中央部伸展速度较快,呈灰白色胶状隆起,其前方的角膜出现浸润,体部充血肥厚。 (2)静止性胬肉,头部平坦,无进行性迹象,体部轻微充血或不充血,组织菲薄。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眼科手册》(孙兴怀主编) 1. 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 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侵入角膜; (3)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4)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5)影响美容。 2. 手术方式常用以下几种。 (1)单纯胬肉切除(ICD-9 :11.39 )。 (2)胬肉切除合并羊膜移植(ICD-9 :11.32 )。 (3)胬肉头部转向术(ICD-9 :11.31 )。 (四)标准住院日为3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H11.001 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泪液分泌试验、眼球运动、外眼像。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眼底、眼科 B 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3-6 天。

医院翼状胬肉临床路径及表单

翼状胬肉临床路径 一、翼状胬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11.0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常规检查;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像、眼底、眼科B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菌药物眼液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 3.手术内置物:无。 4.术中用药:无。 5.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要点

翼状胬肉手术护理 翼状胬肉是结膜变性疾患中的常见病,为睑裂区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犯到角膜上的赘生组织。呈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伸展如翼,故名。通常双眼患病,以鼻侧多见。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异物感,当病变接近角膜瞳孔区时,因引起角膜散光或直接遮挡瞳孔区而引起视力下降。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 一.眼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 正确进行心理疏导,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协助完善相关检查。 3. 预防感冒、发热,嘱患者注意保暖。 4. 做好个人卫生,如洗头、洗澡、剪指甲等。 5. 术日晨可正常进食,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6. 术晨去除饰品、义齿等,换穿清洁的病员服;排空大小便。 7. 术眼准备:(1常规滴抗生素眼药水。 (2术日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三.术后护理 1. 嘱患者多休息,避免头部用力,避免碰撞术眼。 2.术后无特殊者,可进普通饮食,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避免用力咀嚼。 3.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眼部敷料有无渗出。

4. 嘱患者勿咳嗽或大声谈笑,勿用力大小便。 5.避免揉抓眼睛,保持眼部卫生。 6. 病房内光线不宜太亮,尽量减少光线的刺激。 7.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眼药水应用。 四.健康指导 1. 术后一周内避免污水入眼。 2. 2周内勿用力挤眼,避免剧烈活动头部及用力咳嗽或大声说笑。 3. 术后3个月内避免过度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4.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眼睛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5. 指导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 6. 尽可能避免烟尘、风沙等因素的刺激,如果需要长期的户外工作,应戴上防护眼镜加以保护。 7. 嘱患者出院后2周复诊一次,不适随诊。 五.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 患者身心状态处于最佳状态。 2. 协助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准备。 3. 执行各项治疗及时准确。 4. 饮食指导正确。 5. 护患沟通有效,关系融洽。

眼科-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 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 长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或结膜移植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11.0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 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免疫常规、住院生化、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像、眼底、眼科B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1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或结膜移植术。 3、术中用药:有感染危险时, 可使用第一代头孢类,术前30分钟使用, 术后24小时 停止使用。 4、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情况、眼球运动。 2、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液,必要时加用促进角膜修复眼液5-7天。 十、出院标准。 1、角膜伤口无异常。 2、眼球运动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手术并发症(伤及泪阜和肌腱、角膜穿通),需要手术处理者,或采用其它术式者不进入路径。 2、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晶状体损伤、视网膜损伤),不进入路径。 3、合并全身疾病、住院期间需要继续治疗,不进入路径。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四)标准住院日为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11.0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像、眼底、眼科B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 3.手术内置物:无。 4.术中用药:无。 5.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情况、眼球运动。 2.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液、促进角膜修复眼液5-7天。 (十)出院标准。 1.角膜上皮或缺损区修复,伤口无异常。 2.眼球运动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手术并发症(伤及泪阜和肌腱、角膜穿通),需要手术处理者,或采用其它术式者不进入路径。 2.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晶状体损伤、视网膜损伤),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ptergium)是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病,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袭到角膜上,呈三角形,形似翼状。通常双眼患病,多见于鼻侧。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结膜慢性炎症、风沙、粉尘等长期刺激使结膜组织变性及增生有关;也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导致角膜缘士细胞损害有关,故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如渔民、农民等。 [护理评估] 1、健康史有无慢性结膜炎病史。 2、身体状况三角形翼状胬肉的尖端 为头部;其角膜缘为颈部;其球结膜处为体 部(如图)。小的翼状胬肉一般无症状,偶有 异物感;若侵及瞳孔区则影响视力。进行性 翼状胬肉的头部前端角膜灰色浸润,其颈部、 体部肥厚、充血;静止性翼状胬肉的头部前方角膜透明,颈部及体部较薄而无充血。 3、心理-社会状况较大胬肉会影响外观,而且容易复发,应注意评估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评估病人的工作环境是否为长期户外工作和职业,如农民、渔民等。 [治疗要点] 如侵袭瞳孔区影响视力,或因外观容貌上需要,可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①胬肉单纯切除术。②胬肉切除合并结膜瓣转移术。③胬肉切实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④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感知紊乱视力障碍,与胬肉侵袭瞳孔区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翼状胬肉的预防、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知识。 [护理目标]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目标:①视力改善。②病人获取一定的胬肉的防治知识。 [护理措施] 1、小的胬肉而无需治疗者,应做好病情解释工作,并嘱病人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病人 (1)眼部手术前常规护理

眼科临床路径

一、 白内障治疗临床路径 :(新农合病人) 入院化验检查 :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两项、 HIV HCV Hbsag 特殊可以查血糖或者生化局部项目 入院眼部检查 : 裂隙灯、气测眼压、电脑验光、泪道冲洗、角膜曲率、眼科 A/B 超、晶体测算、角膜内皮 计数、光定位、红绿色觉、前房角镜、散瞳眼底、心电图。特殊情况根据病情考虑做 OCT 诊断依据 : 1. 症状 : 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 2. 体征 : 检查可见晶体皮质、晶体核、晶体后囊下明显混浊,导致视力低下 , 眼前节检查基 本正常。 3. 眼底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 入院治疗 : 洛美沙星眼水(氧氟沙星) 、双氯芬酸钠眼水局部点眼。合并有全身病的详细询问病史,口 服药自服。(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支、心血管病等) 手术安排:入院后第 2-3 天 ,眼部及全身状况(血压血糖)稳定。 手术准备: 麻醉(表麻、局麻严格掌握适应症 )散瞳要求瞳孔大小 术后检查项目 : 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压、验光、晶体位置、眼底检查等。 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水(典必舒或佳名) 钠)至手术后一个月, 根据病情每周点药次数递减, 泪液。反应不 重可口服抗生素。 出院标准 : 1. 眼压正常 2. 伤口愈合好 3. 无明显眼前节炎症反应 变异及原因分析: 眼前节反应较明显需用药观察,其住院时间相应延长, 、短效激素全身及激素类眼水局部频繁点眼减轻角膜水肿及保 护角膜内皮药物。 2. 出现手术并发症(晶体后囊破裂、玻璃体外溢、晶体核脱入玻璃体腔等) ,需要及时后节 手术对症处理。 3. 出现严重手术后并发症 (人工晶体位置异常、 视网膜脱离、 眼内炎) 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手术干预。 、青光眼治疗临床路径 入院化验检查 :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两项、 HIV HCV Hbsag ,特殊可以查血糖或者生化局部项目。 眼部检查 : 裂隙灯检查、气测眼压、电脑验光、 UBM 、电脑视野、眼科 A/B 超、眼轴长度及晶体测厚、 角膜厚度、前房角检查、泪道冲洗、角膜内皮计数。 诊断依据 : 2 周;非甾体类眼水(双氯芬酸 门诊复诊酌情使用角膜营养药或者人工 4. 人工晶体位置正常。 主要 1. 术后角膜水肿明显,眼压高, 应用降眼压药物(甘露醇等)

眼科临床路径

眼科临床路径 一、白内障治疗临床路径:(新农合病人) 入院化验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两项、HIV HCV Hbsag 特殊可以查血糖或者生化局部项目。入院眼部检查: 裂隙灯、气测眼压、电脑验光、泪道冲洗、角膜曲率、眼科A/B超、晶体测算、角膜内皮计数、光定位、红绿色觉、前房角镜、散瞳眼底、心电图。特殊情况根据病情考虑做OCT 。诊断依据: 1.症状: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 2.体征:检查可见晶体皮质、晶体核、晶体后囊下明显混浊,导致视力低下, 眼前节检查基本正常。 3.眼底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 入院治疗: 洛美沙星眼水(氧氟沙星)、双氯芬酸钠眼水局部点眼。合并有全身病的详细询问病史,口服药自服。(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支、心血管病等) 手术安排:入院后第2-3天,眼部及全身状况(血压血糖)稳定。 手术准备: 麻醉(表麻、局麻严格掌握适应症 )散瞳要求瞳孔大小 术后检查项目: 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压、验光、晶体位置、眼底检查等。 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水(典必舒或佳名)2周;非甾体类眼水(双氯芬酸钠)至手术后一个月,根据病情每周点药次数递减,门诊复诊酌情使用角膜营养药或者人工泪液。反应不重可口服抗生素。

出院标准: 1.眼压正常 2.伤口愈合好 3.无明显眼前节炎症反应 4.人工晶体位置正常。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后角膜水肿明显,眼压高,眼前节反应较明显需用药观察,其住院时间相应延长,主要应用降眼压药物(甘露醇等)、短效激素全身及激素类眼水局部频繁点眼减轻角膜水肿及保护角膜内皮药物。 2.出现手术并发症(晶体后囊破裂、玻璃体外溢、晶体核脱入玻璃体腔等),需要及时后节手术对症处理。 3.出现严重手术后并发症(人工晶体位置异常、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手术干预。 二、青光眼治疗临床路径: 入院化验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两项、HIV HCV Hbsag ,特殊可以查血糖或者生化局部项目。眼部检查: 裂隙灯检查、气测眼压、电脑验光、UBM、电脑视野、眼科A/B超、眼轴长度及晶体测厚、角膜厚度、前房角检查、泪道冲洗、角膜内皮计数。 诊断依据: 1、症状: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 2、体征:眼压高,前房浅,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色素KP,青光眼斑,虹膜节段萎缩,前房角狭窄或关闭等。 入院治疗: 局部及全身降眼压治疗、局部抗生素眼水点眼,合并有全身病的对症治疗(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支、心血管病等) 手术方式选择:

眼科临床路径知识讲解

一、白内障治疗临床路径:(新农合病人) 入院化验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两项、HIV HCV Hbsag 特殊可以查血糖或者生化局部项目。入院眼部检查: 裂隙灯、气测眼压、电脑验光、泪道冲洗、角膜曲率、眼科A/B 超、晶体测算、角膜内皮计数、光定位、红绿色觉、前房角镜、散瞳眼底、心电图。特殊情况根据病情考虑做OCT 。诊断依据: 1.症状: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 2.体征:检查可见晶体皮质、晶体核、晶体后囊下明显混浊,导致视力低下, 眼前节检查基本正常。 3.眼底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 入院治疗: 洛美沙星眼水(氧氟沙星)、双氯芬酸钠眼水局部点眼。合并有全身病的详细询问病史,口服药自服。(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支、心血管病等) 手术安排:入院后第2-3 天,眼部及全身状况(血压血糖)稳定。手术准备: 麻醉(表麻、局麻严格掌握适应症)散瞳要求瞳孔大小术后检查项目: 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压、验光、晶体位置、眼底检查等。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水(典必舒或佳名) 2 周;非甾体类眼水(双氯芬酸 钠)至手术后一个月,根据病情每周点药次数递减,门诊复诊酌情使用角膜营养药或者人工泪液。反应不重可口服抗生素。 出院标准: 1.眼压正常 2. 伤口愈合好 3. 无明显眼前节炎症反应 4. 人工晶体位置正常。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后角膜水肿明显,眼压高,眼前节反应较明显需用药观察,其住院时间相应延长,主要应用降眼压药物(甘露醇等)、短效激素全身及激素类眼水局部频繁点眼减轻角膜水肿及保护角膜内皮药物。 2.出现手术并发症(晶体后囊破裂、玻璃体外溢、晶体核脱入玻璃体腔等),需要及时后节手术对症处理。 3.出现严重手术后并发症(人工晶体位置异常、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手术干预。 二、青光眼治疗临床路径: 入院化验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两项、HIV HCV Hbsag ,特殊可以查血糖或者生化局部项目。眼部检查: 裂隙灯检查、气测眼压、电脑验光、UBM电脑视野、眼科A/B超、眼轴长度及晶体测厚、 角膜厚度、前房角检查、泪道冲洗、角膜内皮计数。 诊断依据:

翼状胬肉(医师版)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一、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11.0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像、眼底、眼科B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 3.手术内置物:无。 4.术中用药:丝裂霉素。 5.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

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护理

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翼状胬肉生物羊膜移植护理 翼状胬肉除影响美观外,随着胬肉逐步向角膜中心方向推进还可以引起角膜散光,一旦伸展至瞳孔区,则可严重妨碍视力,较大的翼状胬肉还可影响眼球的运动。传统的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多为20%~40%[1],且易发生睑球粘连、散光等并发症。因此,防止翼状胬肉复发的治疗措施是眼科界所寻求的。随着眼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院开展了一项新技术, 即翼状胬肉切除术+生物羊膜移植术, 手术对眼部损害小,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经精心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28例(30眼)翼状胬肉患者,男10例(11眼),女18例(19眼), 年龄38~68岁,平均52岁。羊膜规格:厚度0.1~0.3 mm,面积25 mm×25 mm~30 mm×30 mm。 2.手术方法

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均采用结膜下浸润麻醉,先用显微剪沿胬肉头部前0.05 mm处浅层剖开角膜,向胬肉生长侧浅分离至巩膜,分离球结膜及胬肉头、体、颈部并剪除,取与创面同形等大的生物羊膜置于巩膜面,用10-0进口尼龙缝线间断缝合结膜、巩膜及羊膜。术毕涂适量四环素眼膏,加压包扎术眼, 2周后拆线。 3.结果 本组28例患者羊膜透明,无植片溶解溃烂和脱落现象,植片均1期愈合,术后早期球结膜轻度水肿1周后消退,角膜上皮1~2周修复。术后未发生感染及排斥反应, 缺损结膜面重建,新生结膜上皮覆盖良好,无新生血管植入,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效果满意。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术前准备 及时完善各种检查,如心电图、胸透、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术前3 d给予抗生素眼液滴眼以预防感染,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术前调整好全身状态,必要时可用降压药、降糖药,使其血压和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后方可进行手术。术前1 d清洁结膜囊,冲洗泪道,术前30 min给予肌肉注射鲁米那0.1 g和止血敏0.5 g。进手术室前更衣、戴腕带,并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2.心理护理 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新近开展的新技术,患者对羊膜移植缺乏认识,特别是一些复发性胬肉患者由于多次手术,更加担心术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概念 为睑裂区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犯到角膜上的赘生组织,呈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伸展如翼,故得名。 诱因 工作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结膜慢性炎症 病因 风沙、尘土、冷、热刺激、紫外线照射 临床表现 1.翼状胬肉侵入瞳孔区而致视力障碍。 2.角膜表面三角形胬肉 1/睑裂部球结膜增生、肥厚,呈三角形,胬肉进入角膜的部分为头部,跨越角膜缘处为颈部,其余为体部; 2/静止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菲薄、体部不充血、头部平坦、前方角膜透明清亮; 3/进行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肥厚、充血,头部稍隆起,其前方角膜有浸润,向角膜中央发展。 诊断 睑裂部结膜肥厚、增生、侵入角膜,呈三角形。 治疗 (1)药物治疗,对静止型者,胬肉未侵入黑眼珠,又不影响视力,可不必治疗。合并有沙眼或慢性结膜炎者,可应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眼药水点眼,如0.25%氯霉素或0.5%可的松或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每日3~4次。中药方面可用消胬灵眼药水点眼,每日4次。 (2)对进展型胬肉或胬肉长入黑眼珠影响视力者,应当行胬肉切除,但易复发。有条件时术后可行90锶射线照射或β射线照射,以防术后复发。护理诊断 1.有受伤的危险,与视力下降有关。 2.舒适的改变,与眼内异物有关。 术前指导 1.术前化验检查,无血液及其他传染病即可手术。 如ECG、胸透、大小便常规,血RT、血糖、血凝、HIV、HAV等。 2.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不吸烟,因为烟雾、致病微生物可以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打喷嚏,导致伤口裂开;如有感冒、咳嗽时应先控制好方行手术。3术前保证充足睡眠,以增进食欲,提高机体抵抗力。 4.局部手术当天早晨宜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不宜过饱,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导致术中呕吐。 5.术前准备

最新临床路径数(78种)

最新临床路径数(78种) 骨科: 1.股骨干骨折行内固定术 2.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 3.上肢肱骨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4.尺、桡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5.下肢股骨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6.胫、腓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7.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切除术,椎间盘置换术 8.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 9.胫骨平台骨折 10.踝关节骨折 神外: 1.颅骨修补 内科系统:

1.2型糖尿病 2.短暂性脑缺血 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4.脑出血 5.支气管哮喘 6.蛛网膜下腔出血 7.自发性气胸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9.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10.胃十二指肠溃疡 11.甲亢 12.不稳定型心绞痛 13.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14.Graves病 15.Ⅰ型糖尿病

16.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7.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科: 1.热性惊厥 2.小儿腹泻 3.支气管肺炎 4.支原体肺炎 5.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 6.川崎病 7.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征 8.急性肾小球肾炎 9.过敏性紫癜 10.毛细支气管炎 眼科: 1.老年性白内障

2.翳状胬肉 耳鼻喉: 1.扁桃体摘除术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声带息肉 4.慢性鼻窦炎 5.喉癌 6.鼻出血 7.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8.鼻中隔偏曲 9.分泌性中耳炎 10.甲状腺肿瘤 11.双侧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人工耳蜗植入) 12.突发性耳聋 13.下咽癌

14.腺样体肥大 普外: 1.大隐静脉曲张 2.腹股沟疝 3.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4.甲状腺腺瘤 5.鞘膜积液 6.轻度急性胰腺炎 7.痔疮 8.自发性气胸 9.直肠息肉临床路径妇科: 1.卵巢良性囊肿 2.输卵管妊娠 3.子宫肌瘤 4.子宫腺肌病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概念 为睑裂区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犯到角膜上的赘生组织,呈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伸展如翼,故得名。 诱因 工作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结膜慢性炎症 病因 风沙、尘土、冷、热刺激、紫外线照射 临床表现 1.翼状胬肉侵入瞳孔区而致视力障碍。 2.角膜表面三角形胬肉 1/睑裂部球结膜增生、肥厚,呈三角形,胬肉进入角膜的部分为头部,跨越角膜缘处为颈部,其余为体部; 2/静止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菲薄、体部不充血、头部平坦、前方角膜透明清亮; 3/进行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肥厚、充血,头部稍隆起,其前方角膜有浸润,向角膜中央发展。 诊断 睑裂部结膜肥厚、增生、侵入角膜,呈三角形。 治疗 (1)药物治疗,对静止型者,胬肉未侵入黑眼珠,又不影响视力,可不必治疗。合并有沙眼或慢性结膜炎者,可应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眼药水 点眼,如%氯霉素或%可的松或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每日3~4次。中药方面可用消胬灵眼药水点眼,每日4次。 (2)对进展型胬肉或胬肉长入黑眼珠影响视力者,应当行胬肉切除,但易复发。有条件时术后可行90锶射线照射或β射线照射,以防术后复发。 护理诊断

1.有受伤的危险,与视力下降有关。 2.舒适的改变,与眼内异物有关。 术前指导 1.术前化验检查,无血液及其他传染病即可手术。 如ECG、胸透、大小便常规,血RT、血糖、血凝、HIV、HAV等。 2.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不吸烟,因为烟雾、致病微生物可以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打喷嚏,导致伤口裂开;如有感冒、咳嗽时应先控制好方行手术。 3.3术前保证充足睡眠,以增进食欲,提高机体抵抗力。 4.局部手术当天早晨宜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不宜过饱,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导致术中呕吐。 5.5.术前准备 1/术前3天需滴抗生素眼药水,注意眼睛卫生,不用手揉眼; 2/术前一天要洗澡洗头、换干净衣物,剪指(趾)甲; 3/术晨冲洗结膜囊,包上无菌纱布; 4/术前30分钟打止血、镇静药。 5/术前有活动做假牙,要取下用冷开水浸泡,贵重物品交家属或当班护士保管。 术后指导 1.手术有疼痛剧烈,异物感,流泪等情况出现,可能是伤口的线摩擦引起,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处理,给予适当的处理。 2.术后要卧床休息24小时。,注意眼部卫生,勿用手用力揉眼,洗脸时不要 弄湿敷料,。 3.术后第一天滴抗生素眼药水,更换干净敷料,伤口无明显渗血及无其它不适时可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有利伤口愈合。 4.忌食辣椒、大葱等刺激性食物,并应忌烟酒。 5. 五天后拆线。 [术后康复] 总之,翼状胬肉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有复发的可能,因此事先一定要向患者交待清楚。为防止胬肉术后复发,在初次手术时,对各个步骤的要点,如胬肉的剥离、胬肉下方组织的清理、巩膜的暴露或结膜移植片的采用,都应慎重处理。术后辅助治疗对预防复发也有一定的效果。如术后用%~%的可的松眼液滴眼,每天4次,持续1个月,可减少新生血管;1:2000噻替派溶液滴眼,每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精选文档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概念 为睑裂区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犯到角膜上的赘生组织,呈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伸展如翼,故得名。 诱因 工作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结膜慢性炎症 病因 风沙、尘土、冷、热刺激、紫外线照射 临床表现 1■翼状胬肉侵入瞳孔区而致视力障碍。 2.角膜表面三角形胬肉 1/睑裂部球结膜增生、肥厚,呈三角形,胬肉进入角膜的部分为头部,跨越角膜缘处为颈部,其余为体部; 2/静止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菲薄、体部不充血、头部平坦、前方角膜透明清亮; 3/进行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肥厚、充血,头部稍隆起,其前方角膜有浸润,向角膜中央发展。 诊断 睑裂部结膜肥厚、增生、侵入角膜,呈三角形。 治疗 (1)药物治疗,对静止型者,胬肉未侵入黑眼珠,又不影响视力,可不必治疗。合并有沙眼或慢性结膜炎者,可应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眼药水点眼,如 0.25%氯霉素或0.5%可的松或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每日3?4次 中药方面可用消胬灵眼药水点眼,每日4次。 (2 )对进展型胬肉或胬肉长入黑眼珠影响视力者,应当行胬肉切除, 但易复发。有条件时术后可行90锶射线照射或B射线照射,以防术后复发。护理诊断 2.有受伤的危险,与视力下降有关。 3.舒适的改变,与眼内异物有关。 术前指导 1 ?术前化验检查,无血液及其他传染病即可手术。 如ECG胸透、大小便常规,血RT血糖、血凝、HIV、HAV等。 1.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不吸烟,因为烟雾、致病微生物可以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打喷嚏,导致伤口裂开;如有感冒、咳嗽时应先控制好方行手术。3术前保证充足睡眠,以增进食欲,提高机体抵抗力。 4■局部手术当天早晨宜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不宜过饱,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导致术中呕吐。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docx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 (ptergium)是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病, 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袭到角膜上,呈三角形,形似翼状。通常双眼患病,多见于鼻侧。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结膜慢性炎症、风沙、粉尘等长期刺激使结膜 组织变性及增生有关;也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导致角膜缘士细胞损害有关,故多 见于户外工作者,如渔民、农民等。 [ 护理评估 ] 1、健康史 有无慢性结膜炎病史。 2、身体状况 三角形翼状胬肉的尖端 年龄、性别、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评估病人的工作环境是否为长期户外工作和职 业,如农民、渔民等。 [ 治疗要点 ] 如侵袭瞳孔区影响视力,或因外观容貌上需要,可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 ①胬肉单纯切除术。②胬肉切除合并结膜瓣转移术。③胬肉切实联合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或羊膜移植术。④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 [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 1、感知紊乱 视力障碍,与胬肉侵袭瞳孔区有关。 2、知识缺乏 缺乏翼状胬肉的预防、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知识。 [ 护理目标 ]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目标:①视力改善。②病人获取一定的胬肉的防治 知识。 [ 护理措施 ] 1、小的胬肉而无需治疗者,应做好病情解释工作,并嘱病人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病人 (1)眼部手术前常规护 理 ①根据病情及拟行的手术向病人或家属讲明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积极做好 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消除恐惧,密切使用。 ②完成各种常规检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高血压、粮尿病病人应采取必要的 治疗及护理措施:如有发热、咳嗽、月经来潮、颜面部疖肿及全身感染等情况要 3、心理 -社会状况 较大胬肉会影响外观,而且容易复发,应注意评估病人的 为头部;其角膜缘为颈部;其球结膜处 为体部(如图 )。小的翼状胬肉一般无症状,偶 有异物感;若侵及瞳孔区则影响视力。进行性 翼状胬肉的头部前端角膜灰色浸润,其颈部、 体部肥厚、充血;静止性翼状胬肉的头部前方角膜透明,颈部及体部较薄而无充血。

最新翼状胬肉手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翼状胬肉手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一、翼状胬肉手术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01)行翼状胬肉切除术(ICD-10 11.311) (二)诊断依据。1.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2.症状:异物感、散光、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等。 3.体征:睑裂区球结膜增生、肥厚,其下纤维血管侵入角膜,结膜充血。 4.病变直观,影响美观。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翼状胬肉(ICD-10H11.001)疾病编码。2.有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2-3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冲洗泪道。(3)心电图。(4)视力、眼压、验光、眼前节照相、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试验)、角膜曲率。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角膜地形图、眼前节OCT。(六)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2)对于手术风险大者(高龄合并全身内科疾病等)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对症保守治疗。(3)对于有明显手术禁忌症者,对症保守治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术前推荐不含激素类的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及非甾体眼药水,常用量:局部广谱抗生素术前使用12次或以上,局部非甾体滴眼液每天4次。(2)术后推荐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药膏,常用量:滴眼液每日3-4次,眼膏每晚一次。

翼状胬肉临床路径

翼状胬肉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结膜肿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膜肿物(ICD10码H18.901)需行结膜肿物切除术(ICD9-CM3编码10.31)。 (二)诊断依据。 1.症状:眼红、磨痛,伴流泪、异物感等; 2.结膜肿物特征:患者睑结膜或球结膜组织透明或粉红色隆起,形态及颜色多样; 3.相关眼部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前段照相; 4.鉴别诊断:睑裂斑:位于睑裂部球结膜,角膜缘内外侧有黄白色无定形隆起斑,不侵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非手术治疗: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结膜肿物切除术+常规送病理检查。(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结膜肿物疾病编码(H18.901);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 2天。 1.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X线胸片(可选); (4)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前段照相。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眼眶CT,UBM检查,泪液分泌实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心脏彩超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选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根据病情调整用量;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3 天。 1.麻醉方式:局麻(病人不能配合手术时可进行全麻) 2.手术内固定物:无。

3.术中用药:无 4.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 1.需要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眼前节照相。 2.术后用药: 1)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2)局部非甾体消炎药物; 3)抗菌药物:按照《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十)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结膜切口愈合好,缝线在位;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结膜切除后送病理回报如为恶性,需行二次手术,给予广泛彻底的清除。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翼状胬肉临床路径(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翼状胬肉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翼状胬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11.0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常规检查;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像、眼底、眼科B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菌药物眼液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 3.手术内置物:无。 4.术中用药:无。 5.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情况、眼球运动。 2.术后用药:局部用抗菌药物眼液、糖皮质激素眼液、促进角膜修复眼液5-7天。 (十)出院标准。 1.角膜上皮或缺损区修复,伤口无异常。 2.眼球运动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手术并发症(伤及泪阜和肌腱、角膜穿通),需要手术处理者,或采用其它术式者不进入路径。 2.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晶状体损伤、视网膜损伤),不进入路径。 3.合并全身疾病、住院期间需要继续治疗,不进入路径。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1000-2000元。 二、翼状胬肉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