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附件2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

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1.氢能

1.1离子膜批量制备及应用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车用燃料电池的要求,重点突破高温低湿条件下应用的质子交换膜的产业化技术;结合酸性膜和碱性膜的发展,创新双性膜等应用技术。具体包括:开发全氟共聚功能单体合成及成套工程装备技术;高交换容量、低等效重量全氟质子聚合物制备技术;全氟质子交换树脂高纯单分散溶液制备技术;气体渗透和自由基作用机理研究;高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全氟质子交换膜连续制备技术与装备。

研发高性能碱性聚电解质膜连续制备工艺,酸碱双性膜及电解水制氢,高效电化学合成氨及分解氨反应系统,直接氨燃料电池等应用技术。

考核指标:质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容量(IEC)≥1.3mmol/g,等效重量(EW)≤730g/mol,质子交换树脂分散粒径≤200nm;质子交换膜厚度≤18μm、偏差≤±5%,离子电导率≥0.1S/cm(95℃、60RH%)、0.04S/cm(120℃,30%RH),电子电阻率>1000Ωcm2,渗氢电流≤2mA/cm2,允许最高运行温度≥100℃,强度≥45MPa,纵横向溶胀率≤3%,OCV测试氟离子释放率≤0.7μg/cm2/h(OCV测试)、循环OCV次数≥90,产能≥20万m2/年,成本≤500元/m2,金属离子含量≤20ppm。

酸碱双性膜水电解单体模块产氢≥10Nm3/h,制氢纯度≥99.99%,电耗≤4.1kWh/Nm3H2;电解制氨法拉第效率>20%,实现kg级系统集成;氨反向电化学分解效率>95%;直接氨燃料电池≥135mW/cm2@500mAcm-2,常压,80℃。

1.2扩散层用碳纸批量制备及应用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批量、低成本需求,突破扩散层(GDL)用碳纸及扩散介质(DM)批量制备技术与装备。具体包括:开发碳纸用碳纤维工程化工艺与装备,研发碳纸用改性粘合剂,开发碳纸石墨化工艺与装备,研发表面疏水处理等后处理材料及工艺技术,根据“气-液-电-热”传输与支撑性能要求、开发出系列碳纸;研发碳纸复合微孔层

(MPL)强化传输技术,开发可在线监测与反馈的DM制备工艺与装备;开展运行工况下相关可靠性及耐腐蚀性研究。

考核指标:碳纸可控厚度80~190μm、偏差≤±1.5%,孔隙率≥75%,密度0.3~0.45g?cm-3,垂直向透气率≥2000mL?mm/(cm2?h?mmAq)、电阻率≤65mΩ?cm、弯曲强度≥10MPa,平行向电阻率≤4mΩ?cm、接触电阻≤5mΩ?cm2、弯曲模量≥10GPa,拉伸强度≥25MPa,导热系数(干态):垂直≥1.7 W/(m?K)、平行≥21W/(m?K),产能40万m2/年;MPL中孔径可控精度±10nm,表面粗糙度≤7μm;DM可控厚度80~250μm、偏差≤±1.5%,可控接触角≥145o。

1.3车用燃料电池催化剂批量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车用燃料电池对催化剂耐久性和一致性的技术要求,突破具备高动态工况耐受能力、兼具高性能/抗中毒特征的铂基催化剂及其公斤级批量制备技术。具体包括:研发氧还原活性提高技术,贵金属用量降低技术,高电位循环耐久技术,抗氢气杂质(CO、含硫化合物)污染技术;开发高一致性、低污染杂质含量催化剂工艺配方及批量化制备技术,研发可规模化生产的催化剂纳米合成工艺,孔径分布合理、催化剂易于高分散担载、成本低廉的先进功能载体处理技术,以及催化剂工业化制备技术与装备。

考核指标:催化剂初始氧还原质量比活性≥0.35A/mgPt@0.9V IR-free,催化剂电化学活性面积≥60m2/g,

耐久性①0.6~0.95V≥3万次循环质量活性衰减率≤40%、电化学活性面积衰减率≤40%,耐久性②1.0~1.5V≥5000次循环质量活性衰减率≤40%、电化学活性面积衰减率≤40%,氢气杂质耐受性①CO导致的催化剂质量活性衰减≤30%(0.1M HClO41000ppm CO/H2)、②硫化物导致的催化剂活性面积衰减≤30%(0.36ppm H2S24h),产能≥500g/批次、≥100kg/年,粒径及性能偏差≤±8%,Cl-含量小于50ppm wt.,量产成本≤(Pt现货价格?PGM wt%+100)元/g。

1.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极板专用基材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极板的可加工性、耐蚀性技术要求,研发具备特殊微结构、高耐蚀、低电阻专用超薄基材及其批量制备工艺。具体包括:高耐蚀、低电阻、易于精密成型的不锈钢和钛合金基材,与高强度与弹性、高致密与导电性、超薄复合石墨极板,其成份设计、混合熔铸、组织调控与前后处理技术,及其可连续工业级制备技术与装置的研发;基材耐蚀、导电、可成形性综合性能评估;超薄基材极板试制及寿命快速评估方法研究。

考核指标:不锈钢与钛合金薄板基材厚度50~150μm、偏差≤±4μm,抗弯强度≥25MPa,初始:接触电阻≤3mΩ?cm2@1.4MPa(接触碳纸)、腐蚀电流≤5.00×10-7 A/cm2@80℃(0.5M硫酸+5ppm F-溶液),10000小时工况后:接触电阻≤8mΩ·cm2@1.4MPa、腐蚀电流≤10.00×10-7

A/cm2@80℃,湿热循环测试后无腐蚀、无变形,产能≥1000吨/年,延伸率:不锈钢≥55%、钛合金≥30%,体相电阻率:不锈钢≤0.075mΩ·cm、钛合金≤0.17mΩ·cm,成本:不锈钢≤25元/kg,钛合金≤150元/kg;超薄复合石墨板厚度≤1.4mm、最薄处厚度0.1-0.3mm,平面度≤10μm,电导率≥150S/cm,透气率≤2×10-8cm3(cm2?s)-1,工作压力≥1bar(g),弯曲强度≥50MPa,接触电阻≤10mΩ?cm2,短堆工作5000h、性能降幅≤10%。

1.5车用燃料电池堆及空压机的材料与部件耐久性测试技术及规范

研究内容: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过程质量控制的需求,开展电堆关键材料及系统部件耐久性、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及规范研究。具体包括:研究电堆运行过程中的健康诊断方法,进行实际验证;研究电堆关键材料(催化剂、膜、碳纸、极板基材、防腐涂层等)理化参数及核心部件(膜电极、双极板、密封件等)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等效加速老化方法,建立关联数据库、并形成规范;研发燃料电池系统用空压机关键性能、环境适应性、耐久性等加速测试技术,形成寿命预测与验证方法;研发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离线电磁兼容辐射发射、传导发射、电磁场抗扰度、瞬态抗扰度、静电放电等测试技术,形成规范方法。

考核指标:车载电堆健康诊断装置对电堆氢渗检出

率>90%;在5000小时测试的基础上,建立的性能与耐久性评测方法、流程规范,包括:催化剂、质子膜、扩散介质、膜电极、双极板、密封件及短堆,形成的特性/理化参数及其测量方法集合≥10类,基于工况衰变规律的寿命模型预测偏差≤10%;空压机耐久性测试方法加速系数≥15、偏差≤3%,研制的综合测试设备适应系统功率范围45-150kW;建立电磁兼容离线性能测试方法、流程规范,至少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节电压巡检(CVM)、空压机控制器;建成的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平台在燃料电池工作情况下、辐射发射测试能力达到18GHz,辐射抗扰度能力实现400MHz至3000MHz 达到200V/m。

1.6公路运输用高压、大容量管束集装箱氢气储存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国内现有20MPa管束车储氢量小、运输成本高等问题,开展更高储存压力下的公路运输用大容量管束集装箱氢气储存技术研究。具体包括:高长径比、高压储氢瓶碳纤维缠绕设计与工艺;大容量内胆成型技术;使用工况下高压储氢瓶的失效机理研究与测试技术;满足道路运输法规要求的高压大容量管束集装箱体设计与集成技术;大容量高压储氢瓶试验方法和标准研究。

考核指标:储氢瓶工作压力≥50MPa(20℃),单瓶水容积≥300L,单瓶储氢密度≥5.5wt%,循环寿命≥15000次(水压充放循环试验15%~150%工作压力);管束集装箱储氢量

≥1000kg(符合道路运输法规要求),使用环境温度-40~60℃;形成相关高压管束集装箱标准送审稿。

1.7液氢制取、储运与加注关键装备及安全性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千辆级商用车集中运行对氢燃料制备、输配及加注的需求,开展氢气液化工艺、液氢贮/运和液氢存储-气氢加注站的相关研究。具体包括:高效正仲氢转化、液氢温区高真空多层绝热技术研究;液氢贮罐和运输用液氢槽罐的研制;大规模氢气液化工艺流程开发和优化;氢气液化过程量化风险分析、安全防护、预警和应急分析;液氢加氢站工艺流程开发及布局优化;气氢与液氢加氢站风险、安全及经济性量化对比分析。

考核指标:液化能力≥5吨单套装备,仲氢含量(Para-hydrogen,体积分数)≥95%,氢气液化能耗≤13kWh/kg,液氢纯度(摩尔分数)≥99.97%;储存用液氢储罐容积≥300m3,液氢静态日蒸发率≤0.25%/天,维持时间≥30天;运输用液氢槽罐≥40m3,液氢静态日蒸发率≤0.73%/天,维持时间≥12天,真空寿命≥5年;开发具备35MPa和70MPa加注能力液氢储存气态加注站工艺包,站内液氢储量≥500kg,峰值加氢能力≥400kg/天,氢气加注能耗≤2.50kWh/kg-H2;完成两种氢气储存类型加氢站的泄漏监测、安全运行和经济性评价示范项目。

1.8醇类重整制氢及冷热电联供的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技

研究内容:针对高效、环保、长寿命分布式供能系统应用需求,开展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具体包括:用于分布式供能的醇类重整制氢系统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空气在线净化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技术;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模拟仿真、系统集成优化及能量管控技术。

考核指标:全自动甲醇重整制氢集成系统产氢能力≥30Nm3/h、效率≥85%LHV,氢气中CO≤0.2ppm、总硫≤4ppb,冷态自启动时间≤30min,动态负荷调节能力≥50%;空气在线净化系统SO2、NO2、VOC、甲醛、O3脱除率≥95%,NH3脱除率≥80%(污染物基准浓度1ppm),PM10以下大气气溶胶脱除率≥99%,无故障运行时间≥1500h;冷热电联供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发电功率≥30kW,发电效率≥50%,70℃余热条件下、制冷效率≥40%,系统供电制冷效率≥70% LHV,连续运行≥3000h;基于重整合成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额定发电功率≥30kW、发电效率≥55%,连续运行≥1000h。

2.太阳能

2.1万小时工作寿命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高稳定性钙钛矿太阳电池技术要求,开

展电池性能退化机制与评价方法、电池关键功能层和器件的设计与制备研究。具体包括:高性能钙钛矿光吸收层稳定化设计与制备;高性能电荷传输层稳定化设计与制备;加速老化条件下器件退化机制与评价方法;高稳定性器件制备工艺和技术;稳定器件一致性控制技术。

考核指标:器件最高效率≥20%,在50±10°C、AM1.5G(1000W/m2)模拟太阳光条件下最大功率点持续输出10000小时,器件效率衰减≤20%;开发出具有高稳定性的钙钛矿光吸收层和电荷传输层,在85°C、AM1.5G(1000W/m2)加速老化1000小时条件下,主要光电性能衰减≤5%;在85°C、AM1.5G(1000W/m2)加速老化1000小时条件下,器件效率衰减≤10%;在光照/黑暗交替加速老化条件下循环1000次,循环周期≥20分钟,器件效率衰减≤10%;在-40~80℃之间冷热交替、极端温度下保持≥10分钟的加速老化条件下循环200次,器件效率衰减≤10%;小批量器件样品数≥20,以在85℃、AM1.5G(1000W/m2)加速老化1000小时条件下器件效率衰减≤10%为标准,不合格率≤20%。

2.2铸造类单晶硅及高效太阳电池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面向太阳电池高效率、强稳定性和低成本的需求,进行晶体硅电池新材料与结构技术和相关核心设备的开发。具体包括:开发满足高效铸造类单晶硅材料生长的热场技术及设备;研究硅衬底中杂质和缺陷的形成机理及对稳

定性的影响;PN结形成方式和特性对电池效率及稳定性的影响关系;高效电池成套制备技术及接触钝化沉积等核心装备技术;全套的材料与电池检测技术和标准。

考核指标:开发出满足大尺寸铸造类单晶稳定生长的热场,单硅锭投料量≥1300公斤,有效抑制硅锭中孪晶的产生,整铸锭中单晶占比≥90%,平均位错密度≤1×105/cm2,平均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500μm;批次稳定大面积(156×156mm2以上)电池正面光电转化效率25%以上,在75℃下电池的热辅助光致衰减(LeTID)≤1%;开发出产能>50MW的核心电池装备;形成全套的相关材料与电池检测方法,以及不少于2项技术标准草案。

3.风能

3.1新型高效风能转换装置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面向我国高空、海上等风资源多元化利用需求,研发不同电网连接方式下兆瓦级创新型高效风能转换装置。具体包括:风能转换装置的新概念、新机理和高效能量转换关键技术;开展关键系统及设备可行性研究,提出概念设计方案;微网、离网和并网条件下新型风力发电系统智能控制和能量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完成兆瓦级创新型高效风能转换装置概念设计,建立虚拟仿真模型,理论最大风能转换效率CPmax≥0.5;设计寿命≥25年,系统和设备配置可行性研究通过第三方评

估;能量综合利用效率≥40%。

3.2大型柔性叶片气动弹性设计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大型风电叶片的设计需求,研究大型柔性叶片气动弹性设计关键技术,自主建立大型柔性叶片动态仿真模型和设计方法。具体包括:湍流风况下大型柔性风电叶片气动-结构耦合动态响应模拟和测试技术;大型柔性叶片气弹稳定性机理和破坏性颤振预测技术;大型柔性风电叶片被动降载和颤振控制技术;基于气弹耦合效应的大型叶片高效、低载、轻量化设计技术。

考核指标:自主开发风电叶片动态仿真软件1套,通过测试验证,动态变形和动态载荷计算误差≤15%;提出适用于大型柔性风电叶片颤振的工程判据,通过实验或测试验证并形成工具包1个,颤振速度预测误差≤15%;叶根疲劳载荷降低≥3%,叶根极限载荷降低≥5%,颤振边界≥风轮额定转速的120%;耦合气动弹性关键技术,自主开发大型柔性叶片设计软件1套,满足90m~120m叶片设计需求,并应用于100m 级风电叶片设计,所设计叶片最大风能吸收效率C Pmax≥0.49,相对于同级别叶片减重≥2%。

4.可再生能源耦合

4.1可离网型风/光/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与稳定控制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风能、太阳能与氢能多元耦合独立微网,着重突破氢能支撑的可离网型风/光/储/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技术。具体包括:氢能支撑的可离网型风/光/储/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系统部件参数优化匹配设计技术;规模高效制氢、储氢及燃料电池汽车供氢技术;高效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微网废热综合利用技术;复合储能技术;直流微网变流技术,包括并网双向直流变换器、储能双向直流变换器、光伏直流变换器、制氢直流变换器、燃料电池直流变换器、风电交直流变换器;波动性发电与无序快充、规模制氢动态负载下,直流微网功能安全、能量管理、电压支撑及电压波动平抑技术。

考核指标:形成离网技术示范平台:满足不少于10辆氢能燃料汽车加氢、50辆纯电动车直流快充需求,发电能力≥1.5MW,可离网连续运行≥168h(7天),供热能力≥100kW,制氢、供氢规模≥100kg/天;氢气纯度≥99.99%;储氢能力≥200kg;氢燃料电池≥150kW;热电综合利用效率≥80%;电池储能≥1MW/500kWh;双向直流变换器-90%~90%电流响应时间≤15ms;单向变换器0~90%电流响应时间≤10ms;直流微网电压纹波≤5%;微网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可支持监测点≥100个,数据采集频率≥1Hz,控制指令响应时间≤100ms。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精)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2. 粘温性能——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粘度增大,这种关系及其变化程度就是润滑油的粘温性。 3.制动能量回收——是指汽车减速或制动时,将其中一部分机械能(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加以再利用的技术。 4. 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膨胀波。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5. 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6. 节能——是指在保证能够生产出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获得相同经济效益,或者满足相同需要,达到相同目的前提下的能源消耗量下降。 7. 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8. 激光拼焊板——是根据车身设计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把不同厚度、不同表面镀层甚至不同原材料的金属薄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冲压。 9. 清净分散性——主要是指发动机润滑油能将老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悬浮在油中,使其不易沉积在机件上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润滑油能将已沉积在机件上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清洗下来的能力。 10. 节能管理——包括制定有关运行油耗的法规和标准,完善油耗考核奖惩制度,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汽车,正确选用燃润料与轮胎,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驾驶员轮训等 11. 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12. 稀薄燃烧汽油机——稀薄燃烧汽油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只要α >17,且保证动力性能,就可以称为稀薄燃烧汽油机。 13. 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 膨胀波。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讲解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范乐乐 (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对电、热、冷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要维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所以对于目前能源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且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能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新热点。本文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采暖和太阳能制冷等在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The application of solar energy in construction Fan lel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need of electricity, heat and cold become more and more in construction,while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paying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However,If we want to maintain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we will consumes a lot of energy.Under the pressure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solar energy as an inexhaustible, renewable and no pollution energy,has become a new hotspot to international energ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lar photovoltaic, solar hot water, solar heating and solar energy refrigeration application in construction. Keywords: renewable energy,solar photovoltaic,solar hot water,solar heating,solar energy refrigeration 绪论 建筑作为人类的基本居住空间,它对人类的生活环境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居住空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要维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对于目前能源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且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能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新热点。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发展趋势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发展趋势 一、太阳能开发利用 1、太阳能光热利用 ⑴、太阳能热水器依然是太阳能低温热利用的主流,已经进入大规模、商业化的利用阶段<但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在生产技术和工艺上不断改进。 热水器种类主要有: ①金属平板太阳热水器、热管式平板太阳热水器; ②真空管太阳热水器、真空管太阳热管热水器,真空管闷晒太阳热水器; ③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混合热源热泵热水器; ④四季型太阳热水器,带有辅助热源的四季型太阳热水器。在技术方面主要从热水器结构、材料、生产工艺和隔热方式等进行改进和创新。 ⑵、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利用技术,为太阳能建筑供热水、采暖、空气调节、制冷以及供电,解决建筑的部分或全部能耗,是今后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向。 ①太阳能集热建筑模块; ②太阳能集热模块与建筑的接口技术; ③太阳能低温长期储热技术与储热介质的研究; ④太阳能热交换技术与热交换设备的研究; ⑤新型太阳能建筑保温技术与保温材料的研究; ⑥太阳能建筑照明和光伏并网技术的研究; ⑦太阳能建筑空调技术与制冷设备的开发。 ⑧太阳能建筑供能系统自动监控、能耗计量和节能管理的开发; ⑨太阳能建筑标准和规范的研究;

⑩太阳能建筑标准构件图集。 ⑶太阳热发电是将太阳辐射能聚集起来加热工质,经热交换器产生过热蒸汽,再由蒸汽驱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其原理与普通热电站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用太阳辐射的热能来替代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太阳能热发电是21 世纪最具革命性的技术成果,是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常规能源发电最经济的手段之一。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经过30 多年的研究、示范,主要关键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预计到2010 年,我国的太阳能热发电成本可降到0.6元/kWh , 2015年,发电成本降至0.38元/kWh,可逐步替代煤电,实现我国多元化的电力结构。目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商业化前期阶段。 ①盘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研究太阳能收集器由盘状抛物面聚焦反射镜及位于焦点的吸收器组 成,其聚光比可达数百到数 千,从而可产生高温。吸收器将所吸收的太阳热能传给热机回路中的工质,由工质驱动热机与发电机组发电。整个系统配有微机控制系统,对反射镜精确跟踪太阳及发电机组进行控制。 ②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研究 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场集热系统,热传输系统,蓄热与热交换蒸汽发生器系统以及汽轮发电机系统四部分组成。它由槽式抛物面聚光镜与位于焦点的真空管集热器组成,聚光镜配有自动跟踪系统可跟踪太阳,集热管内有流动的工质(通常为油)吸收辐射能而被加热。被加热的工质经输运管道进入蒸汽发生器,通过热交换产生所需的高温高压蒸汽,再用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③塔式太阳热发电技术的研究 塔式太阳热发电系统由定日镜系统、太阳跟踪装置、太阳能收集器(太阳锅炉)、储能系统与储热介质、过热蒸汽发生器和汽轮发电机组组成。在太阳场内设置大量定日镜,它们由跟踪装置控制将太阳辐射聚集到位于塔顶的集热接收器,使在接收器内产生所需的蒸汽或熔化硝酸盐作为传热介 质,以提高接收器的热效率和使贮热系统变得简单和高效;再由蒸汽驱动汽轮 发电机组发电

氢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菜大兴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随着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们迫切需要寻找替代能源。氢能作为可持续、清洁的能源而被广泛研究,是未来人类的理想能源之一,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述评了氢能制备、氢能储运、氢能利用在国际和国内的最新研究动态,并对氢能未来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氢能源、氢能制备、储氢技术、氢能利用 0 引言 能源是现代社会人类生活、生产中必不可缺的东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在能源开发及利用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有的能源与一般传统的矿物能源不同,如太阳能、风能、潮汐熊等再生性能源。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来源广泛、能量密度高、清洁的绿色能源及能源载体,被认为是连接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主要桥梁[1]。 作为能源,氢能具有无可比拟的潜在开发价值。氢是自然界最普遍存在的元素,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储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在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氢本身无毒,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氢能利用形式多,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在热力发动机中产生机械功,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或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用氢代替煤和石油,不需对现有的技术装备作重大的改造,现在的内燃机稍加改装即可使用。所有气体中,氢气的导热性最好,比大多数气体的导热系数高出10倍,在能源工业中氢是极好的传热载体。所以,研究利用氢能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2]。 1 氢能制备方法 1.1 矿物燃料制氢 在传统的制氢工业中,矿物燃料制氢是采用最多的方法,并已有成熟的技术及工业装置。

汽车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 44 –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3年第12卷第6期 现代建设 Modern Construction 引言 世界著名的美国汽车行业杂志Wardsauto公布,自1970年以来,全球汽车数量几乎每隔15年翻一番。这些极速增长的以传统石油为燃料的汽车,在为人们提供便捷、舒适交通工具的同时,也增加了国民经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深了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而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技术能够缓解石油短缺、降低环境污染,是实现汽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已把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新能源汽车,顾明思义就是汽车的动力来源使用非常规的能源,或者是新型的车载动力装置使用常规的能源。新能源汽车有燃料电池汽车、混合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1 新能源汽车及节能技术 1.1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车辆的节能、低排放等特点引起了汽车界的极大关注并成为目前汽车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点,是当前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辆驱动系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单独或共同提供。因各个组成部件、布置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分类形式。混合动力汽车车上装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动力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内燃机车发电机组。当前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指内燃机车发电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 根据混合动力驱动的联结方式,混合动力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一般由内燃机直接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控制单元传到电池,再由电池传输给电机转化为动能,最后通过变速机构来驱动汽车; 二是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有两套驱动系统:传统的内燃机系统和电机驱动系统。两个系统既可以同时协调工作,也可以各自单独工作驱动汽车; 三是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在于内燃机系统和电机驱动系统各有一套机械变速机构,两套机构或通过齿轮系,或采用行星轮式结构结合在一起,从而综合调节内燃机与电动机之间的转速关系。 1.2 纯电动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是利用电力驱动及控制装置来完成既定的任务。电力驱动及控制装置是由电源、驱动电动机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系统等组成,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利用电机驱动车轮运转的过程。 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部件是电动汽车的电池,汽车动力电池难在“低成本要求”、“高容量要求”及“高安全要求”三个要求上。要想在较大范围内应用电动汽车,要依靠先进的蓄电池经过10多年的筛选,现在普遍看好氢镍电池、铁电池、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 相比内燃机汽车而言,纯电动汽车不产生排气污染,对空气质量和环境都十分有利。其次,电动机产生的噪声较小,减少对人体的伤害。此外,电动汽车的结构简单,运转部件较少,保养与维修方便。 1.3 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目前各大汽车品牌广泛追逐的氢动力技术主要是在车体中采用性能极好的储气装置、其能够对多层复合金属材质进行中空设计,同时使得用予储存氢气动力技术所使用的氢气燃料,能够保持在液态情况下,并且不增大体积和生产成本,也不用增加机械结构的空间。氢动力技术在汽车领域的的研制和运用一直备受世界各国广泛推崇。美国通用汽车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 汽车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姚冬梅 (广西运德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11) 摘 要:进入21世纪,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研发汽车新能源和实现汽车的节能技术是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应用趋势进行了初步探析。关键词:新能源;动力汽车;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S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3)06-0044-02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河南理工大学 一、名词解释: 1.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 消耗量下降。 2.粘温性能——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粘度增大,这种关系及 其变化程度就是润滑油的粘温性。 3.制动能量回收——是指汽车减速或制动时,将其中一部分机械能(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加以再利用的技术。 4.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膨胀波。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5.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6.节能——是指在保证能够生产出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获得相同经济效益,或者满足相同需要,达到相同目的前提下的能源消耗量下降。 7.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 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 低。 8.激光拼焊板——是根据车身设计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把不同厚度、不同表面镀层 甚至不同原材料的金属薄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冲压。 9.清净分散性——主要是指发动机润滑油能将老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悬浮在油中,使 其不易沉积在机件上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润滑油能将已沉积在机件上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清 洗下来的能力。 10.节能管理——包括制定有关运行油耗的法规和标准,完善油耗考核奖惩制度,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 汽车,正确选用燃润料与轮胎,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驾驶员轮训等 11.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12.稀薄燃烧汽油机一一稀薄燃烧汽油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只要a>17,且保证动力性能,就可以称为稀薄燃烧汽油机。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概念股: 太阳能 天威保变(600550) 形成太阳能原材料、电池组件的全产业布局 小天鹅(000418) 大股东参股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 岷江水电(600131) 参股西藏华冠科技涉足太阳能产业 生益科技(600183) 控股的东海硅微粉公司是国内最大硅微粉生产企业 维科精华(600152) 成立的宁波维科能源公司专业生产各种动力、太阳能电池 安泰科技(000969) 与德国ODERSUN公司合作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 长城电工(600192) 参股长城绿阳太阳能公司涉足太阳能领域股参网, 乐山电力(600644) 参股四川新光硅业主要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硅片 华东科技(000727) 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生产商 春兰股份(600854) 大股东计划投资30亿开发新能源 威远生化(600803) 实际控股股东新奥集团从事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生产 力诺太阳(600885) 太阳能热水器的原材料供应商 西藏药业(600211) 发起股东之一为西藏科光太阳能工程技术公司 新华光(600184) 太阳能特种光玻基板股参网 特变电工(600089) 控股的新疆新能源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 航天机电(600151) 控股的上海太阳能科技电池组件产能迅速提升 南玻A(000012) 05年10月拟首期2亿元建设年产能3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 新南洋(600661)(600661) 控股的交大泰阳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

杉杉股份(600884) 参股尤利卡太阳能,掌握单晶硅太阳能硅片核心技术 王府井(600859) 全资子公司深圳王府井(600859)联合了中国最大的太阳能专业研究开发机构--北京太阳能研究所成立了北京桑普光电技术公司 风帆股份(600482) 投巨资参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 金山股份(600396) 风力发电,风力发电设备安装及技术服务 湘电股份(600416) 控股股东与德国莱茨鼓风机有限公司签订了合资生产离心风机协议,目前风电资产主要在控股股东中 粤电力(000539) 风力发电 特变电工(600089)(600089) 与沈阳工业大学等设立特变电工(600089)沈阳工大风能有限公司 京能热电(600578) 为国华能源第二大股东,间接参与风能建设 东方电机(600875) 风电设备制造 金风科技(002202) 风电设备制造 乙醇汽油 丰原生化(000930) 是安徽省唯一一家燃料乙醇供应单位 华润生化(600893) 控股股东华润集团控股吉林燃料乙醇和黑龙江华润酒精二大定点企业 *ST甘化(000576) 利用甘蔗、玉M(资讯,行情)(资讯,行情)(资讯,行情)等可再生性糖料资源生产燃油精,成为汽油代替品 华资实业(600191) 利用可再生性糖料资源生产燃油精,成为纯车用汽油代替品 荣华实业(600311) 赖氨酸(豆粕(资讯,行情)(资讯,行情)(资讯,行情)的替代品)新增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 华冠科技(600371) 在国内率先拥有了玉M深加工多项最新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氢能 同济科技(600846) 公司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神力科技合资组建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燃料电池电动车。 中炬高新(600872) 子公司中炬森莱生产动力电池 春兰股份(600854) 春兰集团研发20-100AH系列的大容量动力型高能镍氢电池 力元新材(600478) 主要生产泡沫镍

方向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

“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提出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持续推动智能电网技术创新、支撑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和能源消费革命。从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到典型应用示范全链条布局,实现智能电网关键装备国产化。到2020年,实现我国在智能电网技术领域整体处于国际引领地位。 本重点专项按照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大电网柔性互联、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用电、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与微网、智能电网基础支撑技术5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共部署23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6-2020)。 1.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

1.1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直流外送系统的稳定控制技术(基础研究类)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弱同步电网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直流外送系统的稳定运行需求,研究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直流输电的交互影响机理及其机电/电磁动态分析与仿真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多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相关电网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流输电或专用装备的次/超同步振荡分析及抑制方法;计及可再生能源波动、交流系统故障和直流闭锁等因素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稳定控制技术。 考核指标:提出弱同步电网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直流外送系统的稳定控制理论与方法,建立5MW级含风/光发电、直流输电和常规电源的动态模拟平台,验证短路比<2条件下相关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1.2常规/供热机组调节能力提升与电热综合协调调度技术(应用示范类) 研究内容:面向我国北方地区由于火电机组调节能力不足导致弃风/弃光严重的现状,研究火电机组的调节能力提升技术,并通过机组间协同控制实现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有效提升。具体包括:常规/供热工况下火电机组调峰能力提升与最小技术出力降低技术;保障热负荷需求时提高

智慧树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答案 网课2018知到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答案

智慧树知到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第一章单元测试第二章单元测试第三章单元测试 名称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对应章节绪论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8-08-15 23:59 题目数1 总分数100 说明: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0

更多答案就在徽信公丛呺【校园柠檬】获取 第四章单元测试 名称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对应章节第四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8-08-15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100 说明: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0 第1部分总题数:5 1 【单选题】(20分)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 A.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B. 建设资源节约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C. 建设科技开发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D. 建设科技开发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0分 2 【单选题】(20分)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最大的能源是 A. 天然气 B. 煤炭 C. 石油 D. 水电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0分 3 【单选题】(20分) 从终端用能角度看,能源消费最大的三个部门是 A. 交通、工业和农业 B. 交通、农业和建筑 C. 工业、交通和建筑 D. 工业、农业和建筑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0分 4 【多选题】(20分)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 A. 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 B. 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 C.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D.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能源化学》习题与思考题-精选.pdf

《能源化学》习题与思考题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部分) 第一章绪论 1.能源是如何分类的?并给出“可再生能源”与“非再生能源”的定义。 2.何为能源当量,中国的1000tce相当于多少toe? 3.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太阳能 4. 太阳能具有那些资源特性? 5. 太阳日射分为那几种形式? 6. 太阳能技术包括那几种类型? 7. 举例说明1~2种太阳能技术的工作原理。 8. 氢能有什么优越性? 第三章风能 9. 风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出现全球风和局部风? 10. 风能具有那些资源特性? 11. 风能的利用有那几种基本形式? 12. 风能的利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第四章地热能 13.地热能具有那些资源特性? 14.地热能资源分为哪几种形式? 15.地热发电分哪几种工艺类型? 第五章生物质能 16.生物质能资源分为哪几种类型? 17.生物质能如何利用? 第六章海洋能 18.潮汐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有那些基本形式? 19.波浪能、海洋热能、盐度梯度能有那些可能的利用途径? 第七章水电 20.水电有那些优越性,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21.中国的水电资源有那些特点? 22.世界能源理事会为何特别重视小水电的发展? 第八章核能 23.发展核电有什么优越性? 24.核反应有那些基本类型? 25.核能有那些利用途径? 参考文献: 新的可再生能源·未来发展指南世界能源理事会编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可持续能源的前景Edward S. Cassedy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新能源概论吉世印编著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

《能源化学》习题与思考题 (不可再生能源部分) 第一章天然气水合物 1.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写出其分子式。 2.天然气水合物如何分类,说明其基本晶穴结构。 3.天然气水合物具有那些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 4.天然气水合物是如何形成的,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有那些? 5.人类准备怎样开发利用天然气? 第二章石油 1.什么是石油?按照1983年第11届世界石油大会提出的定义,说明“石油”与“原油”,“石油”与“天然气”的定义。 2. 石油的加工技术有那些类型? 3. 什么是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4. 天然气的烃类组成与非烃组成如何? 5. 原油的元素组成大致范围是什么? 6. 原油的馏分组成如何分类,其相应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7. 原油的烃组成有哪几种类型?如何表示? 8. 汽油馏分单体烃组成有那些基本规律? 9. 原油不同馏分的族组成如何分类 10. 原油中有那些杂原子化合物,它们对原油的加工与石油产品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11. 石油产品有那些类型? 12. 汽油一般质量要求是什么? 13. 什么是抗爆性、辛烷值?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其辛烷值? 14. 润滑油的基础油是什么成分,采用那些主要添加剂? 15.石油合成产品的主要类型有那些?

可再生能源研究报告

可再生能源研究报告 在全球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人们普遍意识到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性,将目光投向到具有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上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世界各国开始更加重视可再生能源。 那么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究竟有哪些种类呢?这些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潜力有多大呢?从可再生能源的内涵看,其关健特征是”可再生”性,是指那些具有自我恢复原有特性,并可持续利用的一次能源,或者指那些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或重复利用的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等。 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和永续利用,具有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特点,开发和利用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可再生能源资源分

布广泛,比较适宜就地开发利用。相对于化石能源来说,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再生。 从能源文明角度看,人类今天重视可再生能源可以说是一种文明的回归。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人类长期依赖可再生能源,包括利用薪柴、秸秆等生物质能源,也包括利用水力、风力等,但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方式极其简单、被动和低级,谈不上积极主动和有技术含量。 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起气候变化,能源文明状态具有野蛮特征。另外,化石能源是地球在远古时期的演化化过程中形成和储存下来的,只能是越用越少,无法恢复和再生,终究会枯竭,因此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 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太阳每年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能12.9万亿吨标准煤。按目前质量消耗速率计,太阳能可维持60亿年。 地热能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资源。地球是一个巨大热库,仅地下10千米厚的一层,储热量就相当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教案

重庆交通大学 教师备课本 课程名称: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 开课单位:交通运输学院 教研室: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 教师姓名:邵毅明 2013年8月30日

校训 严谨求实团结进取 教风 敬业精业善教善育 工作作风 为公唯实勤勉高效 学风 勤学勤思求真求新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教案首页学生专业班级交通运输专业((汽车服务专业方向)2005级学时数48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堂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节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以及汽车节能的主要途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掌握最新的汽车节能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为今后从事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汽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替代能源汽车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第四章汽车底盘节能技术 第五章汽车车身节能技术 第六章汽车燃油、润滑油合理选用第七章汽车运用节能。 教学重点 主要替代能源的理化特性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发动机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底盘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车身节能的主要措施及发展方向,合理选择燃油、润滑油节能的原理及其正确的选用方法,汽车运用节能的主要原理及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 主要替代能源的理化特性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发动机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底盘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运用节能的主要原理及主要措施。 教学进程按照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 教学方法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启发引导式教学教具多媒体、激光笔 课后总结

作业 备注:教学进程一栏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自定页数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教案 ---------------------------------------------------------------------------------------------------------------------- 第一章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汽车节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节能的重要意义,掌握汽车节能有关的基本概念、汽车节能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和节能的基本途径。本章重点:汽车节能的基本概念、汽车节能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和节能的基本途径。 本章难点: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能源的概念、分类与度量 一、能源的概念与特点 能源:是指人类取得能量的来源,是可以直接或通过转换提供人类所需有用能的资源。 能源具有以下的特点: 1、能源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 2、能源在开采、提炼或加工、使用以及废料处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3、化石燃料类能源如汽油、天然气等在储存过程中存在泄漏和危及安全等问题。 二、能源的分类 1、按能源的来源可分为太阳能、地球自身能和天体引力能。 2、按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3、按被社会利用情况可分为被大规模使用的常规能源、正在积极研究开发、推广的新能源。 4、按能否自然得到补充可分为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 5、按使用中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清洁型能源,非清洁型能源。 三、能源的单位与度量 我国能源的单位主要有焦(J)、千瓦小时(kW.h)。 我国规定以煤当量(又称标准煤)作为能源的统一度量单位。有些国家使用油当

高效充分认识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识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能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省是能源消费大省,也是煤炭消耗最多的省份,随着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性任务。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化进程,可以从根本上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耗、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缓解能源约束,保障我省能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战略性先导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对培育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日趋合理,科技创新能力有新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目前为止,全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达到2000多家,实现工业增加值近1300亿元;风电、生物质发电、抽水蓄能发电和余气、余能发电装机26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面积达到1500万平方米;沼气年利用量超过12亿立方米;煤基燃料达到65万吨;乙醇汽油在七市得到推广使用,累计销售近500万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也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对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认识有待提高,科技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薄弱,装备制造没有形成

产业化,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不健全,这些都制约了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国家把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措施,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为我省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空间。我们要积极顺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和重点,加大支持和培育力度,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二、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总要求,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支撑,创新发展机制,拓宽发展思路,坚持新技术推广应用与设备研发制造相结合,集中全省力量,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以思想的解放促进发展观念的转变,充分认清我省作为能源消费第一大省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不断创新思维,拓宽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在充分挖掘各种潜力的基础上,调动各

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对能源的认识 (3) 1.1能源的定义 (3) 1.2能源的源头 (3) 1.3能源的种类 (4) 第二章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5) 2.1 多元化 (5) 2.2 清洁化 (5) 2.3 高效化 (5) 2.4 全球化 (6) 2.5 市场化 (6) 第三章启示与建议 (7)

摘要 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发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主要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这么说,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发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这样四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部的能量。 未来对能源的要求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储量,并且不会造成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未来对能源的需求未来的人类社会依然要依赖于能源,依赖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很清楚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发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已将面临严重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寻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未来如能实现核能的彻底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未来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关键字: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

氢能理事会发布《氢能如何推动能源转型》

氢能理事会发布《氢能如何推动能源转型》2017年1月,氢能理事会发布《氢能如何推动能源转型》,在此本订阅号的小编对报告的正文全文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转发扩散,更多内容请移至文末获取报告下载地址。 前言——氢能如何推动能源转型 2015年12月12日,巴黎:195个国家签署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旨在将全球气候变暖控制在2°C以下——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要求全球经济体对全世界的多数能源系统都要实施脱碳。能源转型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必须建造和集成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同时确保能源供应和系统的韧性。终端用能部门,如运输,必须实现大规模脱碳。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认为现在非常有必要重视和重申氢能解决方案的独特优势。氢和燃料电池技术具有很大的潜力来实现能源系统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完成这一能源转型将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空气质量。 我们为了支持和推动氢能的发展,成立了氢能理事会。这个团体有13个成员单位,分别来自于全球不同的工业和能源部门。我们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引导氢和燃料电池解决方案的加速发展。 氢是一种用途广泛、清洁、安全的能量载体,可以作为动力燃料或工业原料。它可以产自于(可再生的)电力和脱碳的化石燃料。氢在使用时可实现零排放。它可以以高能量密度的液态或气态形式储存和运输。它可以燃烧或者用于燃料电池中以产生热量和电力。

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氢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包括其潜力、最近已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在政策制定者、私营部门和社会的支持下,我们还提供了相关建议,以确保加速推进氢能技术应用的条件达成。 我们氢能理事会相信,氢能在实现能源转型方面有非常大的潜力。为了使其充分发挥这种潜力,我们希望得到政策制定者们的支持,以克服现有障碍。氢能技术的推广需要多方的努力,氢能理事会成员愿意进一步增加投资。这样,我们有望看到稳定的长期监管框架、针对性的协调、激励政策,以及制定和协调在政治层面必要的行业标准的各项举措。 我们希望政府和主要社会利益相关方也认识到氢能对能源转型的重要作用,并和我们一道制定有效的实施计划,从而使氢能的应用大获成功。 第一章能源转型——必经之路,全球性的挑战 全世界广泛理解和认同能源转型的必要性。然而,能源转型所涉及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解决。氢能提供了一种清洁、可持续、灵活的能源选择方案,可以克服阻碍经济向韧性、低碳发展的多种障碍,因此很有可能成为能源转型的强大推动者。 世界需要一种更清洁、更可持续的能源系统。 除非能源系统在电力生产到终端用户的各个方面都发生变化,否则全球气候将在未来50到100年持续受到负面影响。在一切照旧的情形下,排放

可再生能源概论(5种能源举例)

可再生能源通常是指对环境友好、可以反复使用、不会枯竭的能源或能源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热利用、太阳电池、生物质能、风能、小水能、潮汐能、海浪能、地热能、氢能、燃料电池等 太阳能及太阳能发电应用 太阳能(Solar Energy),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但在化石燃料减少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 目前,太阳能的利用还不是很普及,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太阳能电池在为人造卫星提供能源方面得到了应用。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或者表面的黑子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地球轨珠海太阳能热水工程 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9w/㎡。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00km,从而可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000TW。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峰值强度为1kw/m2,地球表面某一点24h的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kw/㎡,相当于有102000TW 的能量,人类依赖这些能量维持生存,其中包括所有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资源除外),虽然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现在人类所利用的能源的一万多倍,但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而且它因地而异,因时而变,这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太阳能的这些特点会使它在整个综合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清立太阳能工程图 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每秒照射到地球的能量则为49940000000焦。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编辑本段太阳能分类 太阳能光伏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以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入电网供电。光伏板太阳能利用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能。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可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1]据调研显示由于产能过剩导致全球5大制造商利润缩水,2012年光伏组件安装量将有所减少,这是1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