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功能派翻译理论介绍(中英文版)

功能派翻译理论介绍(中英文版)

功能派翻译理论介绍(其中中文内容来源于百度百科)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弗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第三阶段: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

第四阶段:克里斯汀娜·诺德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克里斯汀娜·诺德首次用英语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

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但翻译活动可以有多个目的,这些目的进一步划分为三类:(1)译者的基本目的(如谋生);(2)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3)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的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式)。但是,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Venuti:2001)因此,译者应在给定的翻译语境中明确其特定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 直译、意译或介于两者之间。

连贯性(coherence rule)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

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但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总之,这三大原则构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但是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这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

In the 1970s, Skopos Theory emerged in Germany. Its development has gone through the following four stages.

Firstly, Katharina Reiss introduced the functional element into translation criticism for the first time, linked the language function, text type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together, and developed a translation criticism model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hus putting forwar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functional theory. Reiss believes that the ideal translation should be a comprehensive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at is, it is equivalent to the original text in terms of conceptual content, language form and communication function. But in practice,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lation. Reiss is currently considered to be the co-founder of Skopos Theory, along with Hans Vermeer.

Secondly, Vermeer put forward Skopos Theory and got rid of translation research from the theory shackles of seeing the original text as the core. The theory

holds that translation is a purposeful and fruitful behavior based on the original text, which must be completed through negotiation, and the translation must follow a series of principles, of which the skopos principle is in the first place. That is to say, translation depends on the purpose. In addition, translation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coherence in inner-lingual and inter-lingual aspects. The former means that the target language must be internally coherent, which is understandable to the reader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latter means that there should also b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target text and the original text. After these three principles are put forward, the criterion for criticizing translation is no longer "being equivalent", but the degree of the translation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 Vermeer also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ommission”, that is, it is up to the translator to decide whether, when and how to complete the translation task. That is to say, the translator should adopt the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anslation purposes, and has the right to decide which content of the original text can be remained and what needs to be adjusted or modified.

Vermeer believes that the highest principle in translation should be the “skopos principle”. That is to say, different purposes of translation decide the different strategies and methods adopted in translation. In other words,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determin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hirdly, Justa Holz-Mänttäri proposed the translatorial action theory, and further developed the Skopos Theory. This theory regards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driven, result-oriented interaction among people. This theory and Skopos Theory have a lot in common, and Vermeer later merged the two.

Fourthly, Christina Nord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s and improves the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For the first time, Christina Nord systematically explained in Englis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And she also explained how to formulate a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uitable for the translation purposes on the basis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original texts. Christina Nord sorted out the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oposed that translators should follow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skopos and fidelity", thus perfecting the theory.

According to Skopos Theory, the primary principle followed by all translation activities is the “skopos principle”, that is, translation should be able to play a role in the context and culture of translation in the way expected by the readers of the target text. The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behavior determine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 that is, the result determines the methods. However, translation activities can have multiple purposes, which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1) the basic purpose for the translator (such as making a living); (2)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such as enlightening the reader); (3) the purpose to be achieved by using a special translation method (such as to explain the special grammatical structure in a language. It is literally translated according to its structure). However, in general, the “purpose” refers to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that is,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for the readers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translation. Therefore, the translator should clarify its specific purpose in a given translation context and decide which translation method to use -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or in between.

Coherence principle means that the translation must meet the standard of intra-textual coherence, that is, the translation is readable and acceptable, so that the readers of the target text can understand and use the target text in the cultur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fidelity principle means that there should be inter-textual cohere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This is equivalent to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named loyalty to the original text, but the degree and form of loyalty to the original text depends on the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and the translator’s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original text.

In a word, these three principles constitute the core principles of Skopos Theory, but the coherence principle and fidelity principle must be subordinate to the skopos principle, which is the primary principle of the theory.

Following he guidance of three principles of Skopos Theory and its three principles, namely, skopos rule, coherence rule and fidelity rule, this paper focuses on summarizing the appropriat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on of corporate annual report so that the theories of such texts will be enriched, and at the same time, good translation of a corporate annual report will enables the foreign investors and partn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circumstance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corporate and will encourage more investors to invest.

功能派翻译理论介绍(中英文版)

功能派翻译理论介绍(其中中文内容来源于百度百科)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弗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第三阶段: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 第四阶段:克里斯汀娜·诺德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克里斯汀娜·诺德首次用英语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摘要:本文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进行阐述,目的在于说明,功能翻译理论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都纳入了研究的范畴,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动态的视野。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 一、引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主要是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了语码,翻译则成了语言操作。七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开始兴起,领军人物有K.赖斯、H.J.费米尔、C.诺德、J.H.曼塔利等。 何为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和美国学者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以功能方法来研究翻译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圣经翻译。当时不少译者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但那时“适当的翻译”强调“字对字”翻译和对原文的忠实,即使译文与想要达到的意图不一致。当时的圣经翻译者认为翻译应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对原文本的忠实再现,二是使译文适应于目标读者。马丁?路德主张在翻译圣经时在部分文章采取“字对字”翻译,其他部分文章应使译文与读者的需要和期望一致。同样,尤金?奈达区分了两种翻译中的对等: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奈达特别强调翻译目的、译者和接收者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含意。但奈达的翻译仍是关注原文,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不完全一致。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的提出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强调等值的翻译理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功能派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 K.赖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人,她首次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将文本按不同功能分类,使译者对交际功能的语言标记和功能翻译的组成单位感觉更敏锐,帮助译者为特定的翻译目的将对等标准明确为恰当的形式。. 之后,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目的论”(Skopos theory),成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即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原文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为适应新交际环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理论中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是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交际功能。 J.H.曼塔利借鉴交际理论与行为理论中的概念,提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把翻译看成目标驱动、结果导向的人们间的互动,关注翻译的过程,将翻译过程看作信息传送的过程。翻译行为及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 功能翻译理论不再在等值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直译与意译的无休止的争辩,而是从翻译的功能和目的出发,强调某一具体翻译目的要求相应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即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不同的翻译方法;为达到某一翻译目的可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从而回避了诸如直译和意译的两难处境。 三、功能翻译理论观点 功能翻译理论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它的雏形始见于赖斯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对等。 功能翻译论翻译出来的译本是有一定功能的;翻译目的论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译文。译文的翻译策略、语言风格等,需要根据目的来确定。 相关内容: 1、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2、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 3、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 功能翻译理论是何时产生的? 功能翻译理论是以目的论(skopos theory)为核心,强调问题和翻译功能的一种流派。 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从原来站主导地位的语言学流派的注重形式的翻译观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这种转向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 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卡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 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为标志。第二个阶段是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创立的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

扩展资料 产生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译学界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以扭伯特卡德为代表的莱比锡学派和以威尔斯为代表的萨尔派。前者立足于转换生成语法,在翻译中严格区分不变的认知因素和可变的认知因素;后者是奈达学说的追随者,主张建立翻译科学。 “对等”成为了翻译研究的中心,各种借鉴语言学理论的翻译对等论应运而生,但大都不过是对等形式的重新组合。这种语言学科学研究愈演愈烈,后来致使翻译沦为了语言学的附属品,极大地束缚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同时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也令越来越多的译者感到了不满,功能派翻译理论就是这时兴起并逐步深化。 功能翻译论和翻译目的论的区别:

翻译批评:浅述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 姓名:常首鸣 班级:08级外应2班 学号:2008142

摘要: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德国。它既继承了传统译论的合理的成分,又突破了其束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为整个翻译界提供 了一条新的研究发展思路。本文简要介绍功能学派的四位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并对功能派翻译理论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翻译行为理论,功能,忠诚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罗马帝国的翻译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功能派翻译理论虽然直到20 世纪70 年代在德国才首先产,可综观历史,翻译的功能观却在翻译实践中早为有所表现。可是,无论中外,翻译的标准往往更多强调的是译文与原文本字面上严格忠实,因此在翻译的意图、目的和译本所起到的实际效果之间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距离,这样翻译活动的执行者就常常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然而,从20 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被圈定在语言范围之内,翻译理论家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随着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此时, 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成为一种必然,功能派翻译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尝试。 二、功能派主要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将翻译定义从翻译即把原语文本一一对应地转换为目的语的观点中解放出来,扩展到翻译行为,把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指出翻译涉及跨文化的一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转换。功能派理论中对等原则的位置与语言学派大相径庭。对等原则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基础,而功能派只将其视作特定情况下采用的原则。功能主义理论是以目的论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更符合翻译实践。德国素有研究功能翻译理论的传统,凯瑟琳·赖斯( Katharina Reiss ) 、弗米尔( Hans. Vermeer ) 、曼特瑞( Justa Holz Manttari ) 、诺德( Christiane Nord )为其代表人物,他们为功能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二、功能派主要理论 1、卡塔琳娜·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 2、斯·威密尔的翻译目的论 3、贾斯特·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 4.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的翻译观 三.对功能派理论的评价 四、对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研究现状的分析及反思 1、反思之一:功能主义目的论研究现状分析 2、反思之二:功能主义目的论“中国化”的途径 五、结语:对国内功能主义目的论今后研究的展望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德国。它既继承了传统翻译论的合理成分,又突破了其束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为整个翻译界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发展思路。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罗马帝国的翻译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功能派翻译理论虽然直到20 世纪70 年代在德国才首先产生,可综观历史,翻译的功能观却在翻译实践中早有所表现。无论中外,翻译的标准往往更多强调的是译文与原文本字面上的严格忠实,因此在翻译的意图、目的和译本所起到的实际效果之间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距离,这样翻译活动的执行者就常常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然而,从20 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被圈定在语言范围之内,翻译理论家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它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且还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随着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此时, 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成为一种必然,功能派翻译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尝试。 二、功能派主要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将翻译定义,从翻译即把原语文本一一对应地转换为目的语的观点中解放出来,扩展到翻译行为,把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指出翻译涉及跨文化的一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转换。功能派理论中对等原则的位置与语言学派大相径庭。对等原则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基础,而功能派只将其视作特定情况下采用的原则。功能主义理论是以目的论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更符合翻译实践。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弗米尔(Hans J.Vermeer)和莱思(Katherina Reiss)创立。翻译目的论有三个重要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与忠实性原则。其中,目的性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目的性原则认为,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考虑到译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译文期待以及译文的交际目的。因此,翻译目的决定着翻译策略及翻译手段。连贯性原则要求译文应该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译文应该与译文读者的交际情景及文化背景相一致,使译文读者对翻译结果容易接受和理解。忠实原则要求译文应忠实于原文,要充分表达原文的意义,但忠实原则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对等原则”,忠实反对严格按照原文进行翻译,认为翻译效果可以优于原文。德国素有研究功能翻译理论的传统,卡塔琳娜·莱思( Katharina Reiss ) 、汉斯·威密尔( Hans. Vermeer ) 、贾斯特·霍斯-曼特瑞( Justa Holz Manttari ) 、诺德( Christiane Nord )为其代表人物,他们为功能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卡塔琳娜·莱思( Katharina Reiss )的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功能派持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的功能主义’就是指专注于文本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研究”(Nord,2001:1),它是对此研究方法产生的多种理论而使用的一个广义术语。其中,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skoposthoery)是该学派的主导理论。除此之外,还包括认同功能翻译理论以及受德国“目的论”启发的学者。代表性的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美国学者奈达。二者均把翻译研究与语言功能结合起来,并提出针对不同功能文本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翻译功能派的主流,它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1971年莱斯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其中,费米尔的“目的论”(skoposthoery)是其主导理论。费米尔明确指出,所有的翻译都是指向其预定的对象的,翻译本身就是“为的语目的和的语环境中的的语对象创造出的语背景中的文本” (Nord,2001:12)。作为有目的的交际行为,整个翻译的过程是由它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的,即“目的决定手段”(Nord,2001:124)。原文文本在翻译中只起“提供信息”的作用,译者在翻译中完全可以根据译文预期的交际功能,为适应新的交际环境,结合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要等,采取适合翻译目的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手法,在不必拘泥于原文功能的情况下更加有效地实现译文的交际功能。 同时,费米尔提出了翻译过程应遵循的三大规则:目的规则(skopos rule)、连贯规则(coherence rule )和忠实规则(fidelity rule )。目的规则指译文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连贯规则反映文本内关系,即译文能否被接受者所理解,具有可读性,并在译语文化及其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规则反映的是文本间关系原文本和目标文本。译

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电影名称翻译鉴赏

功能派翻譯理論視角下的電影名稱翻譯 奧斯卡獲獎電影

翻譯研究習得 The Functionalist School holds that translation is a particular variet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based on source text. Any translational action, including translation itself, is an action. Any action has an aim or purpose. The Skopostheory brought forth by Verme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The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ies cast off the fetters of equivalence theory by using “skopos rule” as an overall principle in translation and placing translation in the frame of action theory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In this sense, the functionalist theories broaden the scope of translation theory studying and infuse meanings into translation.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共3篇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 译共3篇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1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本的翻译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而如何翻译旅游文本,尤其是如何传达旅游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一直是翻译界的难题。功能派翻译理论提供了一种研究文本功能与翻译目的之间联系的理论框架,从此理论角度来看旅游文本的英译,既有助于深入理解旅游文本及其翻译策略,也可以为实践翻译提供一定的启示。 旅游文本是指介绍某个特定地点的景点、文化、风俗和特产的书面材料。旅游文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个文化和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将旅游文本译成另一种语言,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的问题,还要考虑文化差异和目的群体的不同需求。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在翻译文本时,需要将原文的功能转化为目标文本所需的功能。因此,在翻译旅游文本时,需要同时考虑原文的功能和翻译目的。 一方面,旅游文本需要传递很多特定的文化信息。例如,介绍某个景点时,需要解释它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地方特色等等。旅游文本还需要传递作者对该景点的态度和感受。在翻译旅游文本时,需要通过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用词,确保译文能够传达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另一方面,旅游文本的翻译也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旅游

文本的读者通常都是外国人或者说非本地人。因此,在翻译旅游文本时,翻译者需要了解目标受众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旅游目的,确保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功能派翻译理论提供了一些可行的翻译策略。例如,在解释某个特定文化现象时,可以采用比喻或对比的方法。翻译者还可以通过逐字逐句和逐个篇章的阅读文本,并对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式进行注释和解释,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另外,翻译者还可以在译文中加入一些注释或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 综上所述,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视角来看,旅游文本的英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在翻译旅游文本时,翻译者需要了解原文的功能,同时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并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以确保译文能够传达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同时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因此,将功能派翻译理论应用于旅游文本翻译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旅游文本的翻译需要考虑原文的功能、目标受众的需求及文化背景等多个因素。在翻译过程中,采用比喻、对比、注释等策略,可以更好地传达文化信息和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旅游文本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任务,但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意图,同时也能让目标受众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风景名胜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2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的中文文章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翻译补偿-最新文档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翻译补偿 按照功能翻译理论的观念,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不同文化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往往难以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形之下,探讨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交流隔阂及其采取的有效补救手段,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所论及的翻译补偿方法即是其中的有效补救手段之 、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 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其目的论的翻译原则和三个核心内容上。其三个核心内容是:阐述了翻译的定义及实质;分析了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提出了功能原则。 在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的探讨上,功能派认为翻译行为与翻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能派代表人物之一贾斯塔?赫兹?曼塔利以 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翻译行为”这一概念。她认为“翻译行为”是一种“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提出了翻译“目的论”的费米尔指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在对翻译行为和翻译这两个概念进行回顾澄清的基础上,诺德本人对翻译也作了界定:“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

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得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 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 (二) 功能翻译理论的翻译原则 原则是贯穿所有翻译过程的两大准则, 而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 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费米尔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重 要理论。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 此外,目的论还有两个特殊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所 谓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 即“译 文必须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 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的是原文间应该有语际间连贯。 间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 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 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来决定。 由诺德提出的忠诚原则 也要从属于目的法则。忠诚原则一方面要求译者对接受者负责, 另一方面要求译者对原文负责。 因此忠诚法则关注的是翻译过程 中译者与其他参与者诸如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之间的社会关 系。 二、补偿的产生与分类 (一) 补偿的产生 由于翻译活动必须化解客观存在的语言和文化障碍,因此, 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西方翻译文献就针对翻译补偿问 功能派将翻译原则分为两类: 适用于所有翻译过程的普遍原 则和适用于特殊情形的特殊原则。 功能派认为,目的法则和忠诚 语际

功能翻译理论下的北京奥运菜单的英译

功能翻译理论下的北京奥运菜单的英译 菜单翻译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北京奥运期间来华的外国游客数以百万计,如何使他们准确理解中餐的英译方便就餐,提供更好的服务,是中餐菜单英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从德国功能翻译角度对中餐菜单的英译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翻译原则。 标签: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菜单;翻译原则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和联系,历届奥运会餐饮供应是西餐,是全世界认可的模式,但经国际奥组委批准,第一次在2008北京奥运餐饮中设立中餐,并把30%的份额给予了中餐,改变了过去奥运餐饮‘西餐天下’的局面。作为奥运会的饮食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北京市外事办公室与北京市旅游局联合中外专家对相关菜单特别是北京地区的菜品进行了翻译。 一、北京奥运菜单的组成 奥运菜单分为酒水饮品,面食汤类小吃,热菜,西餐部分食物。其中酒水饮品包括,茶和茶类饮料,果蔬汁和混合饮料,矿泉水咖啡,其他饮料冰品,中国酒翻译,洋酒翻译;面食汤类小吃包括汤,煲汤,燕窝汤,和主食小吃部分;热菜则包括猪肉类,豆腐类,牛肉类,禽蛋类,海鲜类,蔬菜类,羊肉类和其他肉类,另外西餐中的相应翻译中文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二、功能翻译理论的总体介绍 从功能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总的来说包括两大方面,其一是以英国翻译学者为首的语篇分析学派,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建立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篇分析模式之上。(张美芳,2005:22)。 其二是以宏观翻译功能研究为主的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也是本篇中主要运用的翻译理论。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建立在卡尔.“布勒1934年提出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这一理论对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影响深远,它不仅是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的基础,也是弗米尔(Hans Vermeer)所提出“目的论”的基础,而目的论则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 张美芳,2005:65)。 三、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莱思的文本类型学说。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在其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中创立了一种基于原语语篇和目标语语篇功能关系的翻译批评模式,并且她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情况无法做到对等,某些情况下翻译的功能应优先于对等论的标准。

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法--诺德

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模式探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语言学主导着翻译研究,人们把翻译仅仅是看做是一个符号转换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奈达(Eugene A. Nida)以语言学、信息论和符号学为基础提出“动态对等”理论;纽马克(Peter Newmark)又将翻译纳入语义学的研究之中。而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则独树一帜,首先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并明确提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翻译问题的,并且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赋予翻译更多的涵义。正如埃德温·根茨勒(Edwin Gentzler)所说,在过去的20多年里,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转换:(1)翻译理论研究由“源语文本为导向”过渡到了“以目的语文本为导向”的研究;(2)翻译培训模式由单纯的语言学转向了文化因素和语言学因素相结合的模式。而德国功能学派多年以来一直是这两个方面的先驱者。 功能翻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需要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全新的目的性交际活动,是基于目的性理论(Skopostheorie)的建立而提出的。目的论的雏形是由凯瑟琳娜·赖斯(Katherine Reiss)在1971年提出,后由她的学生弗米尔(Hans J. Vermeer)于1978年明确创立理论,并在应用和研究中不断发展。曼塔里(Justa Holz Manttari)借助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的概念,将其扩展为翻译行为理论。功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是诺德(Christiane Nord),她是德国功能学派的集大成者和主要倡导者之一,1997年出版的《翻译作为具有目的性的活动》(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一书,使她成为第一位用英文系统总结功能派各种思想、深入浅出介绍功能派的学术理论和术语的学者。本文旨在通过对于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模式的探究,归纳其在实用翻译和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找到文本分析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源语文本分析 诺德认为,翻译的目的不是追求译文和原文的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源语文本的基础上,以目标文本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所以,源语文本分析被看做是翻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为译者作出以下决定提供了依据: (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

功能派翻译理论与直译标准的辩证统一性-最新文档

功能派翻译理论与直译标准的辩证统一性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 1 德国功能主义 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赖斯(KReiss),费米尔(HJVermeer)和诺德(Christiane Nord)等学者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以翻译行为的目的作为理论核心,将研究的焦点由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到译文所产生的预期效果[1],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作为功能派的创始人,德国学者赖斯于1971年率先提出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研究的对象,通过分析原文与译文在功能方面的关系,来完成对翻译行为的评定。由于当时赖斯的理论仍是以等值理论为基础的,是一种相对较灵活的对等,因此这种功能方面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等值。 而赖斯的学生费米尔奉行功能派的观点,阐发“译文功能论”的概念,提出了目的论(skopostheory)这一功能派的主要理论,指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当考虑的不是译文与原文的贴切程度,而是译文在目标语这个特定环境下预期达到的某种或某几种效果。而后德国学者诺德又进一步拓展了这一理论,提出“功能+忠诚”[2]的概念,认为“翻译是创作出一种具备某种特定功能的目标语文本。该文本与原文的关系,应当根据目标语环境下的预期功能或某种特定要求加以明确”[3]。从这里可以看

到,诺德认为译文虽然需要“忠诚”,但却不一定是原文的刻板再现,而是可以根据某些要求加以改变的。译者需要处理自己同原文作者,读者乃至出版社书商等之间为明确译文预期效果而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从而突现译文的某种特定目的。 2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独特性 从这里可以看到功能派与传统翻译理论的区别:翻译活动的焦点从文本内转向文本外,不再纠缠于文词句段等字面处理手段,而是着眼于如何再现原作的预期效果,或是实现翻译发起方(initiator)对译文效果的特定要求[4]。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特定的预期效果决定了译文的处理手段。根据功能派的理论,原文是译者为达到预期功能所使用的信息源之一,不再具有唯一的决定性意义,而应当服从服务于预期功能;但削弱原文绝对性的工作并不是无限发挥的――功能派理论的科学性,体现在原文功能与预期设定功能在宏观上存在一致性的特点上,即预期功能无论怎样变化,也不会完全背离原文所体现的初始功能,于是翻译活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就有了足够的保证,这也是诺德提出“功能+忠诚”的原因所在。不过这种尺度的把握同样也是争议的焦点:如果保证“忠诚”?如果不最大程度地忠实原文反而根据功能对原文进行调整,又何来准确有效的译文? 二有争议的“直议” 那么,究竟为什么翻译要忠实原文,又当以怎样的形式来进

功 能 派 翻 译 理 论 与实践中的 旅 游 英 语 翻 译

功能派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旅游英语翻译 摘要: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 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功能派理论认 为翻译是在人为目的性参与下进行的,从而将目光转向了对翻译活动中其他相关 因素的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形成了多元、多向度的翻译研究局面。本 文通过对翻译目的论的介绍和旅游宣传资料中汉英文体差异的分析,运用目的论 原则:目的原则和忠实原则来探讨中文旅游宣传资料英译中的一系列问题,以更 恰当的翻译理论来指导旅游资料的英译。 关键词:功能;目的;忠实;连贯;旅游英语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 翻译的基本概念及实质:“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 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得由 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该定义实际强调了三层意思:一是翻译出来的译本是有一定功能的;二是译本与原文本应保持 一定的联系,而保持什么样的联系则是由希望或要求译本实现的功能 ( 即翻译的 目的 ) 所决定的;三是翻译必须化解客观存在的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二、翻译原则 目的法则要弄清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 达到的目的。目的论坚持的两个法则有: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符合语内 连贯的标准。忠实性法则: 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即忠实于原文。忠实法则要从属 于目的法则。 三、功能目的论应用: 其基本规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点:1、译文由其目的决定;2、译文在目的语 文化和语言中传达信息,该信息与原文化和语言中传达的信息相关;3、译文传 达的信息,不可以清晰地译回原文;4、译文必须内部联连贯;5、译文必须与 原文连贯 6、目的规则统摄其他规则。 旅游宣传资料的目的是使游客在阅读了资料之后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旅游的愿望,激发对所介绍旅游景点的向往。根据目的法则,译文要符合目的语的文化, 适应目的语读者的审美观和欣赏力。 例证: (1)杭州的春天,淡妆浓抹,无不相宜;夏日荷香阵阵,沁人心脾;秋天 桂枝飘香,菊花斗艳;冬日琼装玉琢,俏丽媚人。西湖以变幻多姿的风韵,令人 心旷神怡。 Sunny or rainy, Hangzhou looks its best in spring. In summer,lotus flowers bloom. Their fragrance brings joy to one’s soul and refreshes the mind. Autumn brings with it the sweet scent of osmanthus flowers along with chrysanthemums in full bloom. In winter, the wintry snow scenes can be likened to an exquisite jade carving. West Lake’s beauty is ever changing but never fails to entice and entrance.(《人间天堂 - 杭州》,郭建中) 例(2)郁郁葱葱的峰岭之间,一条碧澄的玉带逶迤而过,这是美丽的富春江。溯源而西,便是有中国“第二漓江”之称的新安江。尽头处,有浩瀚的“千岛湖”。 人们来到这里,无异于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能充分享受纯朴的自然灵气。 Above the Qiangtang River, the picturesque Fuchun Ri ver stretches itself through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 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 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 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 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 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 符号(sign)。 布勒根据语言工具模式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区分了三种语言功能:信息功能(the information function)、表达功能(the expressive function)、感染功能(the appellative function)。他进而提出依据文本主要功能对文本进行分类(张美芳2005:65)。有一些文本明显试图影响读者的观念,一些文本意在产生某种美学效果,另一些则只是传达信息。布勒据此区分出三大文本类型:意动型文本(conative)、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和信息型文本(representative)(周桥2006:81)。 1.2.1.2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 雅各布逊发展了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提出了语言功能模式。这个模式有六个组成要素:信息、语境、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接触渠道、代码和话语功能。他根据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把话语功能分成五类:信息功能、表情功能、感染功能、寒暄功能和诗学功能(张美芳2005:67)。 1.2.2译功能翻学派的主要理论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弗米尔则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最主要的理论: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而曼塔利比弗米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1.2.2.1赖斯的文本类型学 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于1971年出版了《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Reiss 1971/2000),首次提出了功能类别的问题。该书借鉴了对等论,但却标志着德国功能翻译学术分析的开端。 一、理论简介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简介.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简介.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简介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对等理论。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 第一篇: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fusal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司简介汉英翻译论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和谐观 浅析《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 从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看英语歧视性词汇的变化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世纪年代鲁迅与梁实秋之间的翻译论战 乔伊斯的生活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他是怎样刻画人物的简析《蝇王》的象征主义 人性的苏醒—《香蕉鱼的好日子》主题研究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广告的修辞及其翻译 欧•亨利作品中的人生的价值探索 《纯真年代》中的双性同体和自我实现 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中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丛林法则下生存: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的主要人物分析O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商务英语的语用特点及翻译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中的模糊化现象埃德加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探索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Stuttering in The King’s Speech 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技能灰姑娘情结在《理智与情感》中的表现课后练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从习语翻译看文化空缺苔丝之罪是谁之过

奈达功能对等视阈下古典诗词英译分析研究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阈下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 摘要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意义、风格以及读者反映,其中以意义和风格对等为基础,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该理论不同于传统的翻译理论,它不再局限于原文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之间的对比,而是将重心转移到读者的反应上。功能对等理论的这一创新思想在翻译研究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译界的学者及翻译理论家们试图用该理论来解释翻译现象并用来指导翻译实践。因此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颇丰,但是以该理论为基础来系统研究诗歌翻译还很缺乏。鉴于此,作者尝试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应用到诗歌翻译的研究中。 论文的第一部分简单地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论文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中西方对于中国古诗词翻译的研究及与古诗词翻译相关的理论。论文的第三章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的主要概念、其对翻译的指导作用。第四章主要介绍了研究问题、语料的收集以及研究的框架。论文的第五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选取了中国古典诗词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英译。第六章是结论部分,并指出了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最后论文得出结论:功能对等理论对于诗歌翻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该理论使译者明确了诗歌翻译的目的以及实现此目的的具体方法,并且很好地解决了诗歌翻译中神似和形似的矛盾。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奈达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中国古典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其独特的特点,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难解的情感,吸引了国内外学者和研究者的目光。特别是温家宝在不同的场合频繁引用中国古典古典诗歌,将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推向了又一个高潮,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古典诗词及其翻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