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宪法复习笔记

宪法复习笔记

宪法复习笔记
宪法复习笔记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及本质

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特征: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是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效力最高。

①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一般法律更为严格。

①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不是普通立法机关。

②通过或批准宪法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2/3或3/4多数)。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请愿书

1、从宪法历史上看: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都体现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从宪法内容看:宪法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公民权利的保障居于支配地位。

(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1、资产阶级宪法是伴随资产阶级民主事实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2、没有无产阶级民主事实,社会主义宪法就无从产生,社会主义宪法是无产阶级民主事实的法律化。

3、民主事实:普通化是宪法产生的前提。

宪法的本质: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一)在政治力量对比中,阶级力量对比居于首要地位。

1、宪法只能由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制定。

2、宪法会随统治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二)在政治力量对比中,还有在同一阶级内部不同阶层、派别和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

(三)宪法集中和全面地表现了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于立法和行宪的基本精神。

(一)人民主权原则

1、资:规定人民主权,是资产阶级民主的首要原则。私有制构成人民主权的障

碍。

2、社: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创造性发展,实质上就是主权在民。

(二)基本人权原则

1、资:称“天赋人权”。人生而享有自由、平等、财产、追求幸福的权利,以财产权力核心,以人权的普遍性掩盖人权的阶级性。

2、社:称“公民基本权利”,是对基本人权的确定。公开限制少数敌对分子的部分人权,以人权的阶级性谋求人权的普遍性。

(三)法治原则

1、资: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法律之外特权,是资本特权的法治。

2、社:宪法至上性,立法权属于人民代表机关;以消灭特权为目的的法治。(四)权力制约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的含义:国家权力部分之间的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它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之间的制约。分权

1、资:表现为分权原则

平衡

2、社:表现为监督原则,全国人大和人民对国家机关的监督。

三、宪法规范的概念、特点

(一)定义:宪法规范是由民主制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二)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两个特点:

1、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2、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一方总是国家或国家机关。

1、根本性;

2、最高权威性;

(三)宪法规范的特点: 3、原则性;

4、纲领性;

5、相对稳定性。

四、宪法与宪政

(一)宪政的概念:亦称“民主宪政”、“立宪政体”。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二)宪政的特征

1、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宪法是宪政的前提,但有宪法不一定有宪政;实施宪法的过程,就是建立宪政的过程,它体现为两个宪法原则。

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①公共权力通过宪法授予的。

②公共权力不得侵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

3、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体现。树立起宪法权威、公共权力的限制、公民权利的实现就有了坚实的保障。

(三)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1、关系密切: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离开宪政宪法就成了一纸空文。

2、相同点:两者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是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的重要表现,都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目的。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条件

依法治国实质就是依宪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宪政建设。

1、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权利经济,它本能地、内在地要求建立宪政。

2、必须有真实、科学的宪法。宪法要真实反映社会的需要。

3、必须有相应的宪政文化。

4、必须安定而有秩序。

5、必须有稳定而有效的宪法实施机制。

五、宪法实施的含义与宪法实施保障

(一)宪法实施的含义:

1、宪法的执行和适用执行:指代议机关,行政机关落实宪法内容的活动

运用: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落实宪法的活动

2、宪法的遵守根据宪法享有行使权利

根据宪法承担履行义务

(二)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内容(宪法监督与违宪审查)

1、保障法律、法规和法律文宪的合宪性。

2、保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来单位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合宪性。

(三)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

1、由司法机关负责体制。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

2、由立法机关负责体制。英国“议会至上”、中国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3、由专门机关负责体制。宪法法院。

(四)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

1、事先审查(预防性审查)和事后审查。

2、附带性审查(司法机关)和审法控诉(公民个人)

(五)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体制:

1、政治保障:中共带头模范地遵守和执行宪法。

2、法律保障:明确规定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修宪的特别秩序。

3、组织保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专门委员会协助监督。

4、依靠人民群众。

第二章我国国家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制度)

(一)国体与中国的国体:国体指国家性质或国家的阶级本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二)人民民主专政论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1、从中国革命的道路看:不可能只依靠无产阶级一个阶级,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无产阶级和其它革命阶级。

2、从革命队伍的阶级构成看:存在两个联盟: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联盟;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三)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1、两者在国家领导权上一致:工人阶级掌握国家领导权,成为领导力量。

2、两者在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相同: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3、两者的国家职能相同: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组织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维护世界和平。

4、两者的历史使命相同:建设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四)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

1、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实现对敌人专政的前提和基础。

2、对敌人实行专政是人民民主的有力保障。

(五)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两大特色

1、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①中共是领导核心,是执政党;

②各民主党派受中共领导,是参政党;

③坚持中共领导和四项基本原则是合作的政治基础;

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合作的基本方针;

⑤中共是政治领导,各民主党派享有法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2、爱国统一战线

①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大陆范围内劳动者爱国者的联盟;港、澳、台、海外侨胞的联盟。

②中国政协是中国统战的组织形式。

③政协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政体与国体

1、政体的含义: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政体主要有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种形式。

2、政体与国体的关系:①政体从属于国体。但同一类型的国体,政体并不必然相同。②政体对国体有反作用。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

人大制度是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并以人大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大制度的逻辑起点。它是人大制度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根本区别。它使人民能够形成统一意志,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

2、选民民主选举代表是人大制度的前提。选民民主选出代表,由其代表人民组成各级人大,行使国家权力。

3、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是人大制度的核心。人民通过两种途径行使国家权力:一是人大直接行使宪法上的职权;二是由人大选举产生“一府两院”。

4、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人大制度的关键。

(三)人大制度是实现我国民主的基本形式

1、人大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民主形式。

①从人大组成来看:各级人大由人民代表组成,而人民代表又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②从人大的职权看,人大代表人民行使广泛国家权力。

③从人大责任看,它要向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人大制度在各种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其它民主形式都有一定的限制,只有人大制度无限制地、全面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3、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

(四)我国人大制度的优越性

1、适合国国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苏维埃-参议院-人大制度。

2、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3、便于集体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

4、既能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能保证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全国人大的职权与地方人大的职权。

(五)坚持与完善人大制度

1、理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其他机关组织的关系

①与同级党委的关系;

②与同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

③与同级法院、检察院的关系。

2、加强人大制度的自身建设

①组织机构建设;

②制度建设;

③成员素质的提高。

三、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选举权的普通性原则

1、选举权主体范围的广泛性: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中国国籍、中国公民;年满18周岁;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2、极少数人被依法剥夺选举权。

(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每次选举只能在一个地方享一个投票权。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直选:县乡两级人大代表。

间选:市级以上人大代表。

(四)秘密投票原则。亦称无记名投票。

四、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原因

1、历史原因:国家统一的局面占主流。

①各民族友好合作。

2、民族原因:②民族分布的“大杂居、小聚居”特点。

③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④所面对的国际环境的复杂性。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

1、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治机关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政权机关。具体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2、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3、民族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力。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1、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根据当地民族实际,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变通或停止。

3、自主管理地方财政。

4、自主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

5、自主管理教、科、文、卫事业。

6、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7、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五、特别行政区制度

(一)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在我国版图内,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所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它与一般行政区一样,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特别行政区的特点

①行政管理权;

1、享有高度自治权。②立法权(备案);

③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④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中央授权)。

2、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3、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永久性居民按基本法的有关规定。

4、原有法律制度基本不变。

(三)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指导方针:一国两制

1、有利于祖国统一,保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国两制 2、有利于用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3、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范例。

4、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

(四)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1、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事务。

2、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3、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

4、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5、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对基本法的解释权。

6、全国人大对基本法有修改权。

(五)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

1、行政长官:对中央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年满40岁,20年居住期,协商产生,中央政府任命。

2、行政区政府:政务司、财政司、律政司,对立法会负责。

3、立法会:立法权。

4、司法机关:终审权。

第三章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基本概念:公民、国籍与人民

1、公民: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

2、国籍:宪法上一个人隶属于某个国家的法律上的身份。

3、中国国籍取得方式:

①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

出生国籍: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的。

③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的。

继有国籍:前提条件:①申请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

②出于本人自愿。

①申请人为中国公民的近亲属。

法定条件:②本人定居在中国。

③有其它正当理由(避难)。

4、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①公民是法律概念,与国籍对应;人民是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对。

②法律地位不同: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与具有中国国籍的法律权利。

③享有权利的差别:公民中的敌人不享有全部的法律权利。

④范围不同:公民包括人民的敌人。

⑤公民是个体概念,人民是群体概念。

二、我国对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

1、人权是人类普遍享有的权利。

2、基本人权范围的确定和保护是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不受外部的干涉。

3、国际社会应慎重制止他国侵犯人权问题。

4、中国政府尊重并保护本国公民的人权,积极促进人权事业。

5、集体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是中国最重要的人权。

三、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一)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1、享有权利的主体广泛。

2、保障的权利与自由的范围广泛。

(二)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1、实事求是,以社会发展实际水平为基础。

①非确认不可的写入。

②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写到什么程度。

③长时间做不到的不予确认。

2、规定法律和物质保障。

(三)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1、公民在权利的享有上一律平等。

①一律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②平等对待,平等服务。

③不允许法外特权。

2、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平等地受到司法保护。

(四)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既享有权利,又必须履行义务。

2、权利与义务相互结合。

3、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

4、权利享有上附有限制条件。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守法上的平等。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2、司法上的平等。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保护;违法行为一律依法追究。

3、反对特权。

△注意点:

1、在立法上人民与敌人不能讲平等(54宪法与82宪法差别)。

2、平等指以法律规定的同等对待,不是指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3、民族平等,男女平等是中国平等权重要内容。

(二)言论自由的表现及界限

言论自由的表现:

1、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在政治中畅所欲言。

2、在学术和艺术上实行“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

3、保护公民对国家机关的批评、申诉、控告、检举、建议的权利。

4、人民在国家重大问题上有发表意见,进行讨论的权利。

言论自由的界限:

1、不得煽动,反对国家。

2、不得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

3、不得败坏社会的善良风俗。

4、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他人隐私。

5、战争时不得有损国家战备。

(三)宗教信自由的含义:

1、有信的自由,也有不信的自由。

2、有信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那种宗教的自由。

3、有在同一宗教信仰里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教派的自由。

4、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现在信的自由。

5、有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也有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四)公民的诉愿权

1、批评权。

2、建议权。

3、申诉权:①对行政处罚不服。②对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

4、控告权:①直接受到损害。②为了个人利益。

5、检举权。

6、取得赔偿的权利。

(五)公民的财产权

①合法的收入;

1、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②储蓄;

③房屋;

④其它合法财产:如生产资料。

2、保护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六)特定主体的权利

1、妇女的权利。

2、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

3、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权益。

第四章我国中央国家机关

一、中央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1、在意志代表方面:全国人大代表人民的最高意志、制定法律、决定国家重大问题。

2、在权限划分方面:“一府两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方面:中央统一领导,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不动性。

4、在国家机关内部关系方面:实行集体领导制(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和首长个人负责制(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5、在具体工作方面:具体决策过程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法治原则

1、中央国家机关的设立和活动有法可依。

2、中央国家机关作出的决定、命令、裁判等工作秩序必须合法。

3、中央国家机关任何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三)责任制原则

中央国家机关体系的责任制表现:

1、全国人大向人民负责,人大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监督。

2、最高国家行政、审判、检察、军事领导机关向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负责。

中央国家机关内部责任制表现:

1、集体负责制:组成人员在决策问题上权利平等,集体讨论,少数服从多数,集体承担责任。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最高院、最高检适用之。

2、个人负责制:决策问题上由首长个人作出决定并承担责任。国务院及各部委、中央军委运用之。

二、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一)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的立法机关。

(二)地位: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三)全国人大与中共的关系:

1、人大决策的内容与方向必须符合党的政治要求。

2、人大的组成人员应当来自于党的推荐。

3、人大的立法活动必须自觉受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导。

4、中共不能代替全国人大制定法律和向大众下命令。

5、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中共必须遵守。

(四)职权

1、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人大代表建议;全体代表的2/3以多数通过。

2、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3、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领导人。

选举: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决定:根据国家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总理提名,决定国务院人选。

罢免:大会主席团或3个代表团或1/10以上人大代表可提出罢免案。

4、决定国家重大问题。审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预算、决算、特别行政区的设臵、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5、最高监督权。对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两高”、中央军委的监督。

6、其他职权。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地位与职权

(一)性质: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履行经常性的立法权、监督权的机关。

(二)地位:隶属于全国人大,服从全国人大的领导和监督,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

1、宣传解释权和宪法监督权。

2、立法权和法律解释权。

3、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缔约、特赦、宣战、戒严。

(三)职权 4、任免权: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秘书长、审计长;“两高”副院长、副检察长、省级检察长。

5、监督权:对法律监督权;对国家机关监督权。

6、其他职权。

四、国家主席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一)性质:是国家元首,对内对外代表国家,它是一个国家机关。

(二)地位:没有个人决策权,其职权要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结合起来行使。行使职权必须以全国人大或常委会的决定为依据。

1、公布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权。

(三)职权: 2、任免权。

3、外交权。

4、荣典权。

五、国务院的领导体制与总理负责制

1、由总理提名组成国务院。

2、由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

3、由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和常务会议,总理有最后决定权并承担全部责任。

4、由总理签署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六、最高人民法院的职权及责任

1、审判全国性重大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

2、直接提审认为各级法院有错误的、且已生效的判决

(一)职权和裁定。

3、审查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抗诉案件。

4、司法解释。

(二)责任:

①我国的司法独立是指法院的独立审判,不是法官个

人的独立审判。

1、司法独立:②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

③不受社会团体(媒体)的干涉。

④不受个人干涉。

2、向全国人大负责,相对独立。

①最高院要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报告工作,闭会期间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

②可以全国人大常委会请求法律解释并适用其解释。

③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可向最高院提出质询。

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对其司法活动进行调查。

⑤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对其进行个案监督。

七、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及责任

1、提出公诉权。

2、侦查权(职务犯罪)。

(一)职权: 3、审判监督权。

4、监所监督权。

5、领导权。

①全检察系统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独立。

1、检察独立②不受行政机关干涉。

③不受社会团体干涉。

④不受个人干涉。

2、向全国人大负责,相对独立(参见最高人民法院部分)。

宪法名词解释

01、宪法制度,它是宪法的制定、宣传、解释、补充、修改、监督、实施,以及

违宪审查处理一系列规定和原则的总和。

02、宪法的解释,对于宪法规范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词语用意,依据立法精神原则

及意图加以准确地诠释或说明。

03、宪法修改,指国家的宪法在实施后,因为政治经济形式发生重大变化或自身

条款的某种缺陷,致使继续执行遇到困难时,由有权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其

内容与条款作出的书面变更和修正。

04、君主制,国家最高权在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在君主个人手中,君主终身任职

并且实行世袭的政权组织形式。

05、共和制,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

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

06、议会制,即议会共和制,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政府,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07、总统制,由选举产生的总统直接组织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而对产生它的人民或组织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0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和活动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这权力的基本政治制度。

09、选举制度,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有关制度的总称,它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权利的确定,组织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以及选

民和代表之间的关系。

10、等额选举,候选人名额与应选代表名额相等的选举。

11、差额选举,是指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选举,我国从1979年选举法开始变等额选举为差额选举。

12、复合制,由两个以上国家组成国家联盟的国家形式。

13、邦联,指两个以上的独立国家为了某种特定目的组成的国家联合。

14、单一制,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的国家形式。

15、中央集权制与中央近水楼台相结合制,是指中央政府在拥有绝对国家权力的前提下,根据统治需要将国家的权力从中央分授给地方部分权力,或从地方

收归中央的授给的部分权力的制度或方式。

16、地方自治制,是指国家所确认的由特定区域的公民所组成的自治单位,在国家授权下,自主管理所辖区域事务的制度。

17、行政区划,是一个国家按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将其领土分成若干不同层次的区域,并设臵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分别管理,以实现国家职能的法律制度。

18、民族区域自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在国家统一偏下,以少数民族聚居或多民族杂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

权,实现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政治形式。

19、特别行政区,中国家行政区域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专门设定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殊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

20、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和罢免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21、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被选举为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22、物质帮助权,公民在推动劳动能力或暂推动劳动能力而不能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生活保障,享受集体福利的一种权利。

23、休息权,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了保护身体健康,提高劳动效率,根据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有关规定,所享有的休息、休假和休养的权利。

24、国家机构,国家依法按行政区域设立的行使法定职权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25、总理负责制,国务院总理有权领导国务院的各项工作,对属于国务院职权范围内的事务拥有完全决定权,同时总理对国务院的工作负全部责任的制度。

26、自治机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是我国后级地方国家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27、自治条例,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的,有关本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以及其他各种有关重大问题

的规范性文件。

28、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自治权的范围

内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制定的关于某一方面具体

事项的规范性文件。

29、行政长官,是指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特别行政区,其执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

30、选区,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基础进行直接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的区域单位。

31、选民登记,对每一个享有选举权的公民,从法律上确认其选举资格的一项必经法定程序。

36、全民所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公民所有,由代表全体公民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37、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38、个体经济,由城乡个体劳动者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产品,以个人及其家庭成员从事劳动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式。

39、私营经济,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由私人雇工经营的一种经济形式。

40、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特定国家的统治者按照一定原则组织政权,实现其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形式。

41、国家结构形式,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按什么原则,采取何种形式来划分国家的内部区域,调整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形式。

42、地域代表制,按选民的居住地区划分选区,或者以区、县、乡等行政区域为单位,并根据区域的人口比例选举代表的制度。

43、职业代表制,按职业团体为单位选举产生一定数额代表的制度

2017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状元笔记

第六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考点1】引言 公共政策是对政府与其顾客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并揭示其特点的一种方法,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只是其正统称谓而已。 现在两种公共政策的方法,每一种均有其自身的关注点和所强调的侧重点。第一种被称为“政策分析”;第二种是“政治性的公共政策”。政策分析通过较抽象的统计资料和数学模型来研究决策和政策制定的问题。政治性公共政策论者更感兴趣的是公共政策的结果,成效,决定特殊事件的政治上的相互作用和政策领域而不是统计方法的作用。 总的来说,以上这些都意味着,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不满并已经失去了耐心,不论对数字还是对结果的关注都被归结为对过程的关注。我们或许可以将公共政策看作一种独立的典范,并与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相竞争,也可以认为是一套适用于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领域的分析方法。对传统模式的批评在于更多的运用经验性方法支持甚至取代决策,而不是更多的探讨基础性问题。管理主义模式运用经验主义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好处,但是他们理论则完全是经济学的——并通常是经验性的——而不是公共政策。 【考点2】政策分析和政治性的公共政策学派之间对公共政策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分歧。 从政策分析的角度来看,帕特和斯普林格认为:“政策研究的功能在于通过提供准确有用的决策信息来推进公共政策过程。那些从技术上看来充分有用的信息制作技能则位于政策研究过程的核心地位而无论使用何种特殊的方法论。”这个定义强调所使用的方法。 奎德也是如此定义的,他将该领域定义为: 为了对社会技术问题有更深的了解并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一种应用性的研究正得以实施。为了帮助政策制定者选择最有利的行动,该方法试图将现代科学和技术引入有关的社会问题,并对可行的行动方法进行政策分析,以获得有关运用效果和执行效果的信息并整理相关证据。奎德在政府研究领域方面运用传统的方法也是科学和统计学。在运用这些程序要求甚至做出决策时,关键在于技术和科学。 林恩的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其特点 林恩,所采用的方法迥然不同,并且强调政治上的相互作用,而政策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他的定义中。公共政策可以被描述为不同个体所构成的分散过

总体要求

《公共政策导论》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公共政策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学习本课程必须既重视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注重不断提高自己对现实中政策实践问题的分析能力。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程结合我国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实践,阐述了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对于广大初学者来说,要想学好本课程,应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真阅读教材,找出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并不断巩固记忆和加深理解,力求做到熟练掌握教程中的每个知识点。 第二,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即时练习和课程作业,从中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不断提高。 第三,要认真阅读案例部分及其答题技巧,并有意识地留心新闻、报刊、杂志等媒介上的公共政策案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际案例。 第四,对于例题分析部分要仔细领会,不仅要记忆例题的知识内容,更要学会回答各种题型的技巧和方法。 第五,在学习完课程的全部知识内容后,应认真做好模拟试题,这些题型、题量以及试题难度都是模仿全真试题而设计的,因此,同学们应当自己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在考试前完成考试题库中的模拟试题,以便在正式考试中驾轻就熟,取得优异成绩。 第六,学习本课程应当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温习教程中理论知识,并能够结合现实社会中的政策实践,做到学以致用,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 以上几点是对于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程的初学者提出的总体要点,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按照上述几点的基本要点,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争取在正式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二部分试卷结构 公共政策导论的正式考试试卷分为两部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部分包括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题三种题型。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各种类型及其分值情况。 (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一般来说,单项选择题较其它题型容易,这部分题目重在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1分,共25分,这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重已经相当高了,对于多数考生来说,单项选择题等于是送分题,因此,绝对不可轻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的准确率,如果单项选择题不能得到较好成绩,总分就很难提高。下面我们试举一例,来看单项选择题的出题方式,例如: 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A、立法决策 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 D、政党决策 经分析我们知道,立法决策、司法决策、行政决策都在美国公共政策之列,政党虽然有时能够发挥较大的影响作用,但政党只能作为非官方参与者影响公共政策,政党的政策不能作为公共政策的一种,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二)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从五个选项中选出二至五个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能得分。因此,多项选择题的难度相对于单项选择题来说就加大了许多。在标准试卷中,多项选择题有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大家千万不能轻视这10分多项选择题的份量,虽然分值比重不是太大,但这是最能够体现差距的一个地方,稍有不慎就会被别人超出4—6分,相反如果复习全面、准确,就能够轻松超出一般人的得分,稳获这10分。可以说多项选择题是许多人成败的关键点。多项选择题的出题方式如下:

中国思想史张岂之读书笔记《中国思想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张岂之读书笔记《中国思想史》的读 书笔记 今天起开始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史》一书(版本为九州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此书是1950年应张其昀之约而写,于1951年完稿,1952年出版,1977年作增添校订再版。 此书主要概述了中国历代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要义,时间上是从春秋中晚期到现代,分为44个条目。这本书只有280页,这对于整 个中国思想史而言,肯定是比较简略的,本书只做扼要提示和点拨。钱穆著作中可以作为本书参考书的,多达十多种。所以,要想进一 步研究中国思想史,就可以参考钱穆的其他专著,像《国史大纲》《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四书释义》《墨子》《惠施公孙龙》《庄老通辨》《阳明学述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以及 《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等书,而单篇论文则可参考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这部《中国思想史》,仅仅是上述这些 著作的“赅括而综合的叙述”。 钱穆治学主张会通,所以研治思想史,他说应注意通史及文化史,故上述著作如果不能一时遍读,那就至少要读《国史大纲》和《中 国文化史导论》这两本书。另外,也要注意旁通西方思想。 本书的写作风格是,力求简易通俗,可是由此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对各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之处,不容易快速了解。那怎么办呢?钱 先生给出建议,最重要的是“细心玩索”,不要着急,循序渐进,“明得一家是一家,明得一节是一节,明得一句是一句”。这看起 来不是太慢了吗?其实如果反复研究玩味思考,长期积累下来,自 然就会豁然贯通。这一点正是朱熹教人读书的方法:“近日看得后生,只是教他依本子识得训诂文义分明为急。自此反复不厌,日久 月深,自然心与理会,有得力处。” 钱先生认为,思想可不仅仅是文字,思想也不是凭空产生的,思想是有生命的。在例言中,钱先生说:“无思想之民族,决不能独

宪法笔记

宪法学绪论 一、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研究对象:宪法现象(本国宪法、外国宪法、比较宪法学) 范围:基本理论、宪政制度、宪法规范、宪法实践 二、宪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19世纪传入 三、研究和学习宪法学的意义和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分析、比较分析 第一章宪法的概念 第一节宪法定义 一、宪法定义多样性的原因 1、词源 2、各国宪政观念和制宪历史的区别 3、各国政治环境的差异也导致对宪法认识的不同 4、特殊的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逻辑方法 二、中外学者关于宪法定义的表述 1、看作是分配、限制权力的规范 2、作为规定国家体制和机构的职能 3、直接视为政治规范 4、我国学者从逻辑意义上的阶级角度分析认为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 的根本大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三、合理的宪法定义 宪法是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国家和公民以及其他社会主体之间基本社会关系的国家根本大法。 第二节宪法的特征 一、宪法的内容最重要(规定一个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1、涉及面广泛 2、从原则、宏观上调整(普通法律从具体、微观上调整) 二、宪法的效力最高 1、高于一切普通法律(立法依据和基础,不得相抵触否则无效) 2、高于任何组织和个人(根本行为准则) 三、宪法的创制程序最严格 1、特殊的修宪提起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2、特殊的制宪和修宪机关:不同于一般立法权(主权行为/职能行为) 制宪或修宪机关的绝对多数通过:全国人大2/3以上多数通过3、特殊的通过和批准程序{ 全民公决 4、特殊的内容和时间限制

第三节宪法的本质 一、有关的几种理论 1、神意说 2、共同意志说 3、阶级意志说 二、资本主义宪法本质的揭示 1、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 2、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国家意志 3、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是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对社会主义宪法本质认识的发展 我国宪法本质是全体公民共同意志的集中反映 第四节宪法的分类 一、传统分类 1、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成文/不成文) 2、适应性程度(刚性/柔性) 3、制定主体 (钦定、民定、协定) 二、马克思主义分类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三、其他分类 1、形式方面(现代/古典、长/短、单一文件/复式文件、有序言/无序言、有标题/无标题) 2、实质方面:实施效果:规范性、名义性、标签性 创制来源:原始、派生 第二章宪法和宪政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宪法与宪政的概述 一、宪政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以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为基本内容并体现法治精神的宪法在国家的实际生活中充 分实施所形成的现实的民主政治体制 2、特征:(1)优良的宪法是宪政实现的前提条件 (2)宪法至上是宪政实现的基本途径 (3)权力受到限制,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4)人权得到保障是宪政的核心 (5)稳定的民主政治是宪政的保障 二、宪法与宪政的关系—理想与现实、规范与实践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有效实施的一种状态 第二节西方宪法与宪政的产生和发展 一、近代宪法的产生和宪政形成的历史条件 1、社会经济条件: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是经济基础 2、政治条件: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是政治基础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13~15章)【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电子化政府 13.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引言 1.背景 (1)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技术(IT)革命见证了很多国家的经济的真正转型。 (2)生产软件和硬件的新兴产业兴起,而一些传统产业则由于资本投资的减少而消失。尽管整体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但对很多工人产生了不良影响,这同时对政府运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3)私营部门的发展出现了电子商务和电子商业,相应地在政府运作中出现了电子化政府,即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在政府以及公共管理的专业领域出现的IT革命。 2.电子化政府 (1)基本内涵 ①电子化政府是指使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以更加便利、顾客导向、成本—效益等这样不同而又更好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 ②广义的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对任何信息通信技术的采用”。这些技术包括视频会议、语音数据进入系统、光驱,互联网和个人局域网,以及一些其他技术例如互动式电视、手机上网和个人掌上电脑,以及某些社交网络等。 (2)影响 ①不仅将改变大多数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而且还将改变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基本关系。 ②技术可以让政治家和官员更好地理解公众的需求以及如何满足需求。 (3)存在的问题 ①电子化政府在许多地方存在严重的设计和执行难题,在实际的政府运作过程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电子化政府(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和速度来提供公共服务)往往意味着花费高

而回报低。 ②电子化政府的关键问题是它是否有真正的新生事物,是否是一种如办公室计算机一样的技术引擎,或者是否的确不同于传统政府。 (4)前景与现状 ①电子化政府的前景和潜力在于政府能够更有效率、更有效能地提供公共服务。 ②电子化政府的期望一直是,互联网能动系统会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和提供更好的服务。 ③实际上,政府在电子化过程中的整体水平和具体运行都比较差,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不善,而不是技术问题。 ④电子化政府可以固化现存的管理架构,但同样可以促使人们全面反思如何通过电子化政府提供服务。 二、技术和传统的行政模式 1.9世纪的技术与行政模式 在传统模式时期,公共组织往往是技术上的领导者,它们尽可能使用最新的设备。电报和电话是政府内、外部服务中非常重要的通信技术,政府部门也是最早的使用者。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完全与当时的技术发展相一致。这种一致主要体现在: (1)韦伯官僚制的核心部分是“办公室”概念,“办公室”是官员工作、公众与机关打交道并保存记录的地方,也是组织技术和信息处理的中枢。 (2)从组织架构的设计符合当时的技术角度来看,整个系统一直运行良好。 (3)公共部门是电话和电报的最早使用者。电话和电报成为整个官僚机器的一部分,强化了官僚组织的权力。 早期的技术变革虽然被行政机构所采纳,但它对权力机构和办公室的组织方式影响甚微。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广东金融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性质 《公共政策学》课程是2020年本科插班生入学考行政管理专业的招生考试科目,该课程考试大纲是对考试试卷知识点分布、范围的规范与指导。 二、考试大纲目标 要求考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理解公共政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中的政策内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考试方式 1.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3.《公共政策学》科目考试参考书: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ISBN:978-7-300-21528-0。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 重点第二节全面理解公共政策 文字的游戏:多重定义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权力与控制、讨价还价、博弈) 从经济角度理解公共政策(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

考核重点:公共政策的含义;具体表现形式;特征;作用;公共政策的类型。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性质与类型 了解第一节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重点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和作用 重点第三节公共政策的类型 重点第四节公共政策的作用 理解掌握三权分立、议政合一、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物质性政策、象征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边际效用、福利经济学 第三章公共政策的主体、客体与环境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主体 重点第二节政策客体 理解性掌握第三节政策的环境因素 第四章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模型概述 重点第二节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政策模型:传统理性与有限理性、渐进主义、小组意识(Groupthink)、精英主义、制度理论、博弈理论、团体理论、过程理论、系统理论重点第三节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公共选择、社会实验、证伪理论、取舍理论 了解第四节中国古代政策史观 中国古代政策思想 第五章政策制定 重点第一节社会问题的产生 重点第二节政策问题的确定 重点第三节政策议程的建立 了解第四节政策规划 理解掌握第五节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中文系参考书目

中文系专业课 全系必修: 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大出版社 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大出版社 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1234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北大出版社 中文工具书北大出版社 古代典籍概要没有课本 论语论语译注杨伯峻 孟子孟子译注杨伯峻 中国古代文化吴小如北大出版社 文学原理董学文等北大出版社 文学专业必修: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陈跃红等北大出版社 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史北大出版社(书名貌似有出入,回去我给你看看)中国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北大出版社(书名貌似有出入,回去我给你看看)西方文学史没有课本 东方文学史没有课本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概论段宝林北大出版社 语言&文献专业必修(部分): 音韵学 文字学 训诂学 汉语史 版本学 目录学 汉语方言学

理论语言学 古文献学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 说明 (1)本书目由中文系各教研室提供,经系务会讨论通过,汇编而成。 (2)书目基本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应该拓展学习的专业读物,古今皆有,中外兼备。共282部,分为两类:一类是参考书目,对初学者有指导入门的意义。一类是必读书目。其中划“△”的为一般必读书目,划“○”号的是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著作,不仅要读,还要求写读书笔记。 (2)各教研室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参考书目及一般必读书目作调整。 (3) 本阅读书目于2000年5月制定,于2007年9月修订。 中文系 二007年9月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类: △1、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中国哲学史简编冯友兰北大出版社1996 ○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4、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 5、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北大出版社1989 6、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大学出版社1963 △7、中国文学史社科院文研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8、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中国文学简史林庚北大出版社1995 10、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中华书局1963

宪法学笔记大全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定义 古代中外典籍和立法中所称的宪法,均指一般的法律和典章制度,且多含刑法之意,或者是指法律的公布。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并取得国家政权后产生的,是规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基本原则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是反映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二、宪法的法律特征 1.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着一个国家有关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一些根本、重大的问题。包括国家性质、政治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职责权限、工作原则和制度。 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包括两层含义:(1)宪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处在最高地位,与普通法律相比较,其效力最高。(2)宪法是一国之内所有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也是人们进行各项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较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严格的程序是为了确保宪法的相对稳定性,以维护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宪法的实质 宪法是阶级斗争中各种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表现,也可以说宪法是现实政治的反映。 1.从宪法产生的过程来看,它以阶级斗争为先导,经过了阶级斗争之后由取得胜利并掌握政权的阶级来制定。 2.从宪法的内容来看,它是阶级斗争胜利成果的记载和总结。 3.从宪法的发展变化来看,它是随着各个时期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四、宪法的分类 1.宪法的形式分类 (1)按宪法是否具有统一书面文字形式为标准,可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2)宪法的修改是否必须遵循特定的程序为标准,可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3)按制定宪法的主体不同为标准,分为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2.宪法的实质分类 马克思主义宪法学者运用阶级分析的分法对宪法所作的科学分类,即以宪法的阶级本质为标准,将世界各国的宪法分为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两大类。 第二节宪法规范的特点 一、宪法规范的含义 法规范或称宪法规则,是法律规范的一种,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确认的用以调整国家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层意思:(1)既然由同家制定或确认,那就能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施行;(2)所谓基本社会关系则是指国家生活中涉及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社会关系;(3)作为行为规则,它既然明确指示人们应当怎样做或者不能怎样做,那么宪法主体便负有服从和遵守的义务。 二、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 1.宪法规范的原则性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 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力,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2、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理论主张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3、公共性 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 4、服务性 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目标,一种原则,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制度体系。 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的服务性来自这样一种理念: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5、公共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内涵: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手段是依法行使公共权力 ④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 特征:①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用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上 ②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

③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 核心 ④公共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他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部门和个人相互合作的 一种模式 ⑤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②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 ③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和经济理性 ④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和自主性 ⑤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 7、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①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管理的主体 ②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体现平等,公平,正义,民主 ③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所决定 ④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公共事务 8、公共管理的服务性原则 ①回应性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不 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必要的时候应当定期主动的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②公正透明公共部门的透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公民 参与的广泛性与有效性,关系到公民对公共管理者的有效监督。 ③高效便民要求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好的社会效果,要求所 获得的绩效符合社会公众的多样化的需求,给社会带来有益的影响和更多的福利。 ④责任在公民提出直接的诉求时积极的有所作为,没有直接提出诉求的时候,也要主 动有所作为,创造性的履行对公民承担的各种责任。 ⑤以人为本不再是管制文化而是一切从公众出发追求顾客满意的公共服务文化。 9、公共行政学的局限性 ①理论框架的局限:由政治性和管理学构成,应该将政策分析,社会学,尤其是经济学 纳入其中。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公共政策部分 第一讲总论(前三章) 第一章绪论(定义+多种定义+二种解释) 第一节(研究原因~定义) 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1)从科学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增 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且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扩大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2)从专业角度而言,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 制定过程。 ★2、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1)社会公共权威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使其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3)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 (4)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 1.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2.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公共职能:就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 求的一种活动。 4.公共问题:了解。 ★5.公共利益:(育明教育注:2009年考察过简答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 共利益。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如果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 (1)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 (2)合理性: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 (3)正当性:听取公众意见、参与 公平性: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6.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 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 代的重要作用。 7.公共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的等共同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等。包括以下基本原则: (1)正当性:公共秩序的需要是否比私人利益公共利益更为有利 (2)必要性:除非必要,否则尽量少侵犯或不侵犯个人利益。 (3)合法性 (4)合理性:个人损失得到合理补偿。

中国文化史导论笔记

一、文明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在内,属精神方面。 二、人类文化,从源头来看,分为三类: 1、游牧文化 2、农耕文化 3、商业文化(海滨) 其中,1和3属于一类。由于地域资源不足,内部有阻害,所以有工具感,有强烈的克服欲。由于向自然要生存,所以心理有对立感,无论对外界或是对外人,因此尚自由,争独立,侵略性强。 三、财富观: 游牧与商业文化财富观:一、愈多则愈易多二、愈多则愈不足 农耕文化财富观:生产有定额,生生不息,无需多藏,也不适合多藏。因此常感满足而实则不富。 富者不足,强者不安,安定者却不富,所以矛盾不断。 四、农业文化有大型小型之分,新农旧农之分。 小型农业国内部发展易饱和,外部又不易捍卫强暴。 新商业文化特征:有新科学新工业装备。 新农是有新科学工业装备的农业国。 五、分析文化要从文化的复杂性、完整性、发展性来看。 第一章地理背景 1、中国文化不仅孤立,而且特殊。 与古代三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文化产生于一个特别大的地面上。 人类文化的最先开始,先是要有河水灌溉,这样能保证农业生产,二是四周要有天然屏障,这样不仅可以集中人口,而且可以不受外敌干扰。 汭:两水环抱之内。两水相交而形成的三角地带。 中国环境的特殊之处: (1)中国水系复杂,哪里都有灌溉区域,且相互之间可以隔绝孤立。而小区域内的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可以借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密切接触。 (2)中国当时处得较北,气候和雨量不如其他三国易于产出丰富产物,所以中国人一开始是在勤奋的情况下创造文化的。其他三国是在多量的闲暇时间创造的。 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 (1)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在大环境里面开始,因此易于养成并促进对政治、社会等人事方面的团结与处理,所以中国能迅速完成统一。 (2)中国文化因为在大环境下展开,又迅速形成了国家内部团结统一,所以抵抗外来异族力量强大。 (3)小地面上产生的文化,容易受地域局限达到顶点,然后停滞不前,只享受奢侈生活,内部安逸退化。而中国文化,由于在贫瘠地方产生,因此有不断的刺激促进文化前进,内部一致并前进。 2、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的比较: 欧洲文化起源于希腊,但希腊虽有共同文化,却没有共同的政治组织。因此后来希腊被罗马取代,而中国是内部政治交替,文化改进。 希腊、罗马、基督教会是近代西方文化三大主源。 西方人看历史,是变动;中国人看历史,是转化、绵延。西方人看历史,是空间与权力的向外伸展;中国人看历史,是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西方人的看法是我与非我,中国

焦洪昌《宪法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上)【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上) 1.1 复习笔记 一、宪法的概念 1.宪法的语称 (1)中国古代宪法的含义 a.国家的法律、法令或制度,如《国语?晋语》中的“赏善罚奸,国之宪法”; b.效法、法令的公布、法律的实施等,如《周礼?秋官?小司寇》中有“宪,刑禁”。 (2)西方宪法的含义 在古希腊,宪法是法律的一种,是指有关城邦组织和权限的法律,类似当今的组织法。 2.宪法的界定 (1)实质意义的宪法 实质意义的宪法是从法律规范的内容来界定宪法的。 ①实质意义的宪法亦可被称为广义的宪法,它能解决诸如“英国没有宪法”这样的问题。 ②实质意义的宪法,其范围往往较为广泛,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包括成文宪法、威斯敏斯特模式的宪法性文件、独立于宪法文件本身之外的具有根本性质的宪法性法律、普通法系或大陆法系宪法判例以及因历史或传统而形成的宪法惯例。 (2)形式意义的宪法 形式意义的的宪法是根据宪法作为法律的形式特征来界定宪法的,即宪法是指其制定和

修改程序异于普通法律,并在效力上高于普通法律的成文法典。 3.宪法的形式特征 (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异于普通法律 ①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机关不同于其他法律。宪法的制定机关也称制宪机关,制宪机关一般为一个专门机构,如制宪会议、制宪议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等。我国在制定1954年《宪法》时也曾专门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 ②宪法的通过和修改程序不同于其他法律。宪法草案及修正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我国《宪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①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的规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4.宪法的实质特征 (1)宪法的实质特征 主要表现在,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在内容上涉及国家重要机关的组织、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宪法的实质内容 ①对基本人权的保障 关于公民权利保障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是,应当处理好多数主义和弱势主义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公民权利理论认为,民主就是多数决定,公民权利就是保证多数人能够享有和少数人相当的权利,然而在民主观念已深入人心的现代社会,保护少数派尤其是易受歧视的弱势群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整合)

单选题 1.(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 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 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3.(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 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4.(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 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5.(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 一步。 6.(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7.“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德瑞) 8.“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 早提出的。 9.《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欧文·E休斯) 10.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 分析单位所使用的(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11.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为测量标准。 12.从系统论角度看,(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 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13.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公共责任)。 14.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 15.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 是(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16.福利经济学之父是(庇古)。 17.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 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 18.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 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政策方案规划)。 19.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20.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21.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 会可持续发展)。 2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系统性)。 23.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目标群体) 24.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 25.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全球性)。 26.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总 结三个阶段。 27.公共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28.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 29.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 的行为准则。 30.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权威性)的分配。 31.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小论证)是政策问 题的最低层次。 32.公民的(教育文化水平)直接影响了其参与政治时对政 策的解读和利益诉求的表达 33.荷兰经济学家(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 的学者。 34.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威廉 ?邓恩)。 35.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 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 36.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资源)。 37.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是(政策工具)。 38.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戴伊)。 39.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 步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40.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 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41.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年出版的(《政府过程》)揭示了 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42.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 称为(目标群体) 43.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基础)。 44.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前提)。 45.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自 然地理环境)。 46.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利益)。 47.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 学者(戴维?伊斯顿)。 48.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 的是学者(保罗?A?萨巴蒂尔)。 49.萨巴蒂尔认为(信仰体系)是宣传联盟能够形成的关键要 素。 50.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社会 问题)。 5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52.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多样性) 53.首选的政策工具是(自愿(自主)性工具)。 54.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目标群体) 55.文化环境不包括(心理文化)。 56.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 尔的(实验理论) 57.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 的科学指的是(政治学)。 58.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必读科目

一、古代文学(最好读竖排、繁体版的) 1、先唐部分: 袁珂:《中国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朱熹:《诗经集传》,中华书局,1962年 朱熹:《楚辞集注》(蒋立甫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金开诚:《楚辞选注》,北京出版社,1980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 牛洪恩:《战国策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4年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1年 张默生:《庄子新释》,齐鲁书社,1993年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 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徐陵:《玉台新咏》,中华书局,1999年 唐宋部分: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李白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顾学颉、周汝昌:《白居易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陈迩冬:《韩愈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钱锺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四川大学中文系:《宋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王水照:《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黄宝华:《黄庭坚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游国恩、李易:《陆游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周汝昌:《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周汝昌:《杨万里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余恕诚:《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林庚:《诗人李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朱东润:《杜甫叙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刘学锴:《李商隐传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程千帆、吴新雷著:《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宪法学读书笔记

宪法学读书笔记

柏拉图VS孔子 ——由二人看中西政治思想 张翰书先生所著《比较中西政治思想》一书,从历史角度切入,逐步分析政治制度、民主法治、理想国家、政治分工、社会契约等各项课题,章与章之间相互独立而又连成一体。坦白说来,这使我顿觉迷茫,不知从何下笔。但细读之,发现关于柏拉图与孔子二人的政治思想占了书本内容的一半,正如同此二人撑起了中西政治思想的半壁江山——故借此二人为引子,浅谈一下读此书的心得体会。 先从二人眼中的理想政治说起。关于柏拉图的政治思想,首先是他的人治的理论。“柏氏在他有关政治思想的第一部著作《理想国》中,首先提出政治权威必须与哲学智识相结合的理想,所以他理想的政治是哲学家做国王。有这样的哲君主持国政时,就应该由他运用智识,随机应变去做,而无拘无束的。”《理想国》是讲专尚人治,而不用法治理论。柏拉图在其第二部著作《政治家》中就此观点再加发挥:“有这样真正的政治家出现时,就应该听他自由运用卓越智识,处理国政,而不要拿法律来拘束他……以普遍、简单的法则来拘束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国政之处理,是不合理也不可能的。”但此时柏拉图的意见稍有改变,即认为在真正的政治家不可得时,法治可以作为次一等的善政来施行。其次是他的法治的理论。有趣的是,柏氏在其第三部著作《法律篇》

中,观点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他深感理想的贤哲政治不易实施。于是主张国家要制定一部法典,以使实际政治达到最好的境地。”在该书中,柏拉图提出了一句关于法治的名言:“依法以统治自愿被统治的人民,而不是强迫的统治。”小结一下:柏拉图先主张人治,后主张法治。 再看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以德性为中心。“大原则是德性可以指导政治,政治的好坏决定于德行的程度。君主或领导人自身行为之德性程度是政治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显然,孔子的观念偏重于人治,认为理想的统治者可得时,就应该听他以身作则,多发挥德政的作用,自然可以国泰民安。至于“政刑”,只是辅助作用,必要时才使用。 以下是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柏孔二人都对理想陈义甚高,但促其理想实现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然而,孔子始终抱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追求并不切合实际的“德政”,望求出现理想的统治者来实现最好的“人治”,迄未改弦更张;而柏拉图则以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加多,益以屡经挫败,乃渐感其理想之难以实现,而逐步修正,改变自己的主张,从力主人治到主张推行法治。那么,这二人之选择变或不变的原因何在?我觉得有两点。一是他们的自身性格使然。孔子偏内敛,性格偏执、倔强,故抱着“人治”、“德政”的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而柏拉图性格柔和,又精通哲学,易根据情况做出理性的思考,故逐步修正其主张。二是

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考研张成福《公共管理学》(修订版)笔记

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备考资料-育明考研 一、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考研招生情况(育明斯太朗考研) (2) 二、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近五年复试分数线(育明斯太朗考研) (2) 三、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近五年硕士研究生招录情况统计表(育明斯太朗考研) (3) 四、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育明斯太朗考研) (4) 五、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资料一本通(目录) (4) 六、615公共管理理论考试大纲 (6) 七、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10) 八、参考书笔记(获取更多参考书笔记欢迎咨询杜老师) (12) 七.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之间的联系:(育明教育注:重点) (12)

一、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考研招生情况(育明斯太朗考研) 北邮作为特色工科类院校,信息科技一直是其强项,与清北交科等一线名校相比都毫不逊色,相对来讲其他学科排名一般,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北邮学科发展政策进行了调整,对人文社科类专业越来越重视,从这几年的财政投入就可以看出。而且北邮在电信、网络、通讯等领域多年积累了丰富,毕业生认可度高,经育明教育统计,北邮公管的就业以国企、事业单位居多,尤其三大运营商每年都有大批岗位。综合以上因素,北邮公管的竞争难度属中等,但性价比高,对于外地希望进京读研或者以国企为就业意向的同学来说,是理想的选择。 二、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近五年复试分数线(育明斯太朗考研) 复试内容和计分标准 1、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考核、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心理测试、笔试、面试、外语综合能力测试等内容。 2、计分标准 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含外语综合能力(10%)、专业笔试(40%)、专业面试(50%) 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70%+复试成绩×30% 复试形式 1、专业笔试科目:公共管理学 参考书:徐双敏,《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静,《公共政策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专业面试 组织形式:硕士点负责人组织本专业所有硕士生导师参加。 面试地点:公共管理专业面试 思想政治考核、资格审核 面试内容: (1)专业面试:外语综合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及前沿知识、科研能力、应变反应能力。 (2)思想政治考核、资格审核。 三、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近五年硕士研究生招录情况统计表(育明斯太朗考研) (北京邮电大学考研咨询育明·斯泰朗考研杜老师扣扣: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育明教育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北邮近几年的招考人数虽有些调整,但目前已经趋于稳定,14人左右。每年的报录比基本在1:10左右浮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招考模式。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克服浮躁,稳扎稳打的走完五轮,坚持到底,考取北邮公管是稳定可预期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