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预防非计划拔管的约束对策

预防非计划拔管的约束对策

预防非计划拔管的约束对策

一、约束对象:躁动患者、对各类管道不能耐受的患者

二、目的:提供保护措施,限制患者身体或者失控肢体活动,以免患者自伤或者坠床

三、身体约束指征:即将伤害他人、即将伤害自己、严重干扰重要的治疗或者对环境造成破坏、需继续有效持续进行行为治疗方案

四、约束工具

约束带:①宽绷带约束带:②肩部约束带:③膝部约束带:④尼龙搭扣约束带。易越拉越紧

约束手套:又称为手袜套

约束背心:李玖利(新型功能位背心)

约束衣裤:上肢、下肢

球拍式手套(推荐):掌心硬,限制手指的灵活性,防止患者用手指钩、抓、捏、拔等动作。指端拉丝,易于伸出手指以监测指脉氧的变化,便于观察患者的末梢循环及调整血氧探头的部位。

五、约束实施流程

实施前:解释、评估、准备

①解释约束目的,约束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评估环境和患者约束部位基础情况;

③操作前医务人员准备工作洗手、戴口罩、检查约束工具等基本动作。

实施中:约束执行和巡视

①固定约束工具、调整松紧度、约束肢体置于功能位、记录约束时间;②巡视约束部位血液循环状态、约束工具松紧度、回答患者及家属问题

实施后:解释、评估、记录

①解释约束用具摘除原因、并做好相关知识宣教;②评估约束后约束部位状态;③记录约束解除时间

六、约束质量

1、知情同意。必要性动态评估。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大限度减少患者不适为宜,保持被约束肢体处于功能舒适位,保持适当活动度,同时患者不能触及重要导管及治疗仪器的位置。保证双手距离导管至少20cm。

3、手腕布带约束按要求垫衬垫、打结,松紧适宜,以可容1指为最佳;不可将识别腕带、静脉留置针等包入约束带内。

4、保证有效约束,约束带置于患者腕部或踝部,将约束带打结后系于床栏以下床体部位。不系于床栏。

5、每 2 小时放松约束肢体 5-10min,躁动或传统约束带长时间制动者患者 15~30 min 观察 1 次。

6、观察评估患者皮肤完整性及肢端血循环情况。当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7、为患者翻身时,约束带从床栏上取下后须缠绕在医护人员的手腕上,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8、根据患者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约束带,推荐乒乓球拍式约束手套。

9、医护人员执行各项操作,如抽血、换药、翻身、查体后,注意检查约束情况。

10、患者与医务人员能随时取得联系。

11、全院开展合理有效使用约束相关知识学习,并对护士知识掌握情况定期予以考核。

12、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护理措施和解除约束的时间。

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手术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其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管插管被意外拔除。非计划性拔管可能会引发呼吸暂停、缺氧和心血管事件等危险并导致患者生命威胁。 为了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医护人员需要认识到可能导致该现象的多种原因,以便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可以分为机械原因和非机械原因两类。 机械原因是指与插管设备或操作相关的原因,常见的有: 1. 不适当的气管插管:插管过深、过浅或插管固定不当可能导致气管插管松动或脱出。 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在插管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插管的深度合适, 并使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固定插管。 2. 患者活动导致拔管:有些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剧烈的咳嗽、呕吐或意识不 清等情况,这些活动可能导致气管插管松动或拔出。 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及时处理患者可能引起拔管的活动,如控制咳嗽、维持意识清晰等。 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选择合适的固定带并按照正确的固定方法进行固定,定期检查 固定带的状态,及时调整。 2. 气管插管相关的并发症:例如气道分泌物无法有效排出、声带水肿或声带闭合不 全等,可能导致气管插管松动或脱出。 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及时处理气管插管相关的并发症,如定期吸痰、及时处理声带 水肿等。 3. 患者自行拔管:患者由于不适、疼痛或意识不清等原因导致自行拔除气管插管。 为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医护人员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进行规范的插管操作: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掌握适当的插管技术 和操作规范。 2. 定期检查气管插管的固定状态: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气管插管及固定带的状态, 及时发现并处理松动或脱出的情况。

预防非计划拔管的约束对策

预防非计划拔管的约束对策 一、约束对象:躁动患者、对各类管道不能耐受的患者 二、目的:提供保护措施,限制患者身体或者失控肢体活动,以免患者自伤或者坠床 三、身体约束指征:即将伤害他人、即将伤害自己、严重干扰重要的治疗或者对环境造成破坏、需继续有效持续进行行为治疗方案 四、约束工具 约束带:①宽绷带约束带:②肩部约束带:③膝部约束带:④尼龙搭扣约束带。易越拉越紧 约束手套:又称为手袜套 约束背心:李玖利(新型功能位背心) 约束衣裤:上肢、下肢 球拍式手套(推荐):掌心硬,限制手指的灵活性,防止患者用手指钩、抓、捏、拔等动作。指端拉丝,易于伸出手指以监测指脉氧的变化,便于观察患者的末梢循环及调整血氧探头的部位。 五、约束实施流程 实施前:解释、评估、准备 ①解释约束目的,约束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评估环境和患者约束部位基础情况; ③操作前医务人员准备工作洗手、戴口罩、检查约束工具等基本动作。 实施中:约束执行和巡视 ①固定约束工具、调整松紧度、约束肢体置于功能位、记录约束时间;②巡视约束部位血液循环状态、约束工具松紧度、回答患者及家属问题 实施后:解释、评估、记录 ①解释约束用具摘除原因、并做好相关知识宣教;②评估约束后约束部位状态;③记录约束解除时间 六、约束质量 1、知情同意。必要性动态评估。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大限度减少患者不适为宜,保持被约束肢体处于功能舒适位,保持适当活动度,同时患者不能触及重要导管及治疗仪器的位置。保证双手距离导管至少20cm。

3、手腕布带约束按要求垫衬垫、打结,松紧适宜,以可容1指为最佳;不可将识别腕带、静脉留置针等包入约束带内。 4、保证有效约束,约束带置于患者腕部或踝部,将约束带打结后系于床栏以下床体部位。不系于床栏。 5、每 2 小时放松约束肢体 5-10min,躁动或传统约束带长时间制动者患者 15~30 min 观察 1 次。 6、观察评估患者皮肤完整性及肢端血循环情况。当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7、为患者翻身时,约束带从床栏上取下后须缠绕在医护人员的手腕上,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8、根据患者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约束带,推荐乒乓球拍式约束手套。 9、医护人员执行各项操作,如抽血、换药、翻身、查体后,注意检查约束情况。 10、患者与医务人员能随时取得联系。 11、全院开展合理有效使用约束相关知识学习,并对护士知识掌握情况定期予以考核。 12、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护理措施和解除约束的时间。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前临床使用的管道种类繁多,包括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各种外科腹部引流管和胸管等。这些管道具有不同的功能,常用于治疗和观察病情,被称为“生命的管道”。作为临床护士,我们必须管理好这些管道,尽可能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使其各司其职。 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任何意外或被患者有意拔除管道的情况。通常包括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以及因导管质量问题和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拔管。今天,我们将讨论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临床上常见的管道可以大致分为四类:供给性管道、排出性管道、监测性管道和综合性管道。供给性管道通过管道将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如静脉输液管道、氧气管、鼻饲管和深静脉置管等。在危重病人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例如,深静脉置管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

通路,因此在临床输血、补液、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和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排出性管道通过专用管道引流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和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例如,胸腔闭式引流管可以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负压和促进肺复张;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监测性管道是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等。例如,上腔静脉导管不仅可快速补充液体,还可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负荷,对指导补液和调节输液滴速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性管道是指具有供给性、排出性和监测性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胃管有三重作用:1.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作为鼻饲管喂饲;2.在胃肠手术后,可作为胃肠减压管,吸出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病人的腹胀、腹痛等不适;3.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引流液量、性质和颜色,可判断出血的速度和量。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通气作为重症患者呼吸支持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常常面临非计划性拔管的问题。非计划性拔管是指人为外力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或者自行拔出,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功能停止,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将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1. 意外碰撞:医院内人员、器械的移动或者碰撞可能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例如,护士在给患者翻身或者拍背时,不小心碰到了导管,或者患者的床边有器械被误碰。 2. 管道松动:机械通气导管的管道松动也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一个常见原因。可能是导管固定带松动或者脱落,导致导管脱出。 3. 患者行为:部分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焦虑或者疼痛等情况,使他们试图自行排除导管,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4. 部分断开:机械通气导管可能在管道连接处发生脱落或者断裂,导致气道受阻或者通气不畅。 5. 置换错误:患者在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或者导管置换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 二、预防措施: 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具体措施如下: 1. 加强患者和家属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机械通气的相关知

识普及和教育,增强患者的合作意识和理解,告知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风险,避免患者行为引起非计划性拔管。 2. 导管固定:确保机械通气导管的固定带稳固可靠,定期检查固定带的紧固情况,避免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的情况。 3. 导管安全措施:使用可靠的导管固定带,避免摩擦产生的磨损,导致导管脱落。同时,注意管道连接处是否牢固,避免部分断开导致机械通气的中断。 4. 做好监护: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情况,特别是焦虑、疼痛和不适等症状的变化,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理,减少患者因为不适而试图拔管。 5. 安全环境:当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应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人为的碰撞,减少外力导致导管脱出的可能。 6. 规范操作: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错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同时,应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确保导管的正确连接和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非计划性拔管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通过加强患者和家属教育,规范操作,做好监护,加强环境安全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患者因为人为原因而发生的意外。严格执行机械通气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机械通气管理制

预防非计划拔管的措施

预防非计划拔管的措施 1、导管置入 置入导管时要考虑到预防UEX的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导管和置入位置,避免操作手法粗暴,研究并采取可靠而较为舒适的固定方法;对有可能发生UEX 危险的进行醒目标记提示医护人员对该患者特别关注。 2、体位、镇静、约束和宣教 置入导管的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适当地限制活动及约束,适宜深度的镇痛镇静治疗,与家属及清醒病人充分交流、进行宣教。 很多时候会认为约束和镇痛镇静可以降低UEX发生,而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单纯的约束和镇痛镇静可能会起到负面的效果。因为单纯的约束在患者不适的基础上会更加激怒患者及增加患者的恐惧、绝望心理,而且约束很难保证患者完全丧失拔管的能力。 有效的约束要保证患者双手距离导管至少20cm,许多患者采取头高位,患者可以采取曲颈等方法拔管;单纯的镇静镇痛又难以保证始终处于一定的镇静深度,这些措施反而会使医护人员对UEX的发生放松警惕。 因此一些研究者将镇痛镇静归为药物约束,并认为药物和物理约束应结合应用。大多置管的患者是可以与医护人员交流的,即使是气管插管的患者,很多也可以通过点头、书写或指示等办法表达不适。 医护人员应当尽可能与之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并对其进行安抚和相关宣教以及相关措施处理,这样可以从患者角度了解可能存在的拔管因素并及早预防拔管;对患者的表达意愿不予理会可能加重患者的烦躁、不安和恐惧。这些方法应该基于对患者状态的评价而综合实施。

3、护理人员配备及相关制度保证合适的护士/患者比例 护士的相关培训、每班选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针对性的交接班制度、实行ICU床头交班制及UEX预警制度等,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低UEX的发生率。 4、针对性方案制订建立合理的针对导管的监查制度,以便对已经发生的UEX能够最早时间发现。 重新置管并不是UEX发生后的必定措施也不是UEX后的唯一方案,预先针对UEX制定评价及补救方案,在UEX发生时能尽快合理补救UEX,减轻发生后所造成的后果。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荐读】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目前临床常用的管道有很多,例如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各种外科腹部引流管、胸管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常作为治疗和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被称为“ 生命的管道”。作为临床护士,必须要做到管理好这些管道,尽量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使其各置其位,各司其责。 非计划性拔管(UEX)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临床上常见的管道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类:供给性管道、排出性管道、监测性管道、综合性管道。 供给性管道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如:静脉输液管道、氧气管、鼻饲管、深静脉置管等。在危重病人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

命管”。如:深静脉置管由于它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血、补液、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排出性管道是指通过专用性管道来引流出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例如:胸腔闭式引流管可以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负压、促进肺复张;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监测性管道是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等。例如:上腔静脉导管不仅可快速补充液体,还可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负荷,对指导补液和调节输液滴速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性管道是指具有供给性、排出性和监测性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胃管有三重作用:1.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作为鼻饲管喂饲;2.在胃肠手术后, 可作为胃肠减压管,吸出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病人的腹胀、腹痛等不适;3.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引流液量、性质和颜色可判断出血的速度和量。 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T管、脑室引流管和动静脉插管;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和手术的特殊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尿管等。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指南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指南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或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时,将气道导管从患者呼吸道中拔除。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为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以下是一些 指南和策略。 仪器使用和监测 - 在进行气管插管和使用其他气道导管之前,操作医生和护理 人员应接受充分的培训,并熟悉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 - 气道导管的外露部分应定期检查,并保持清洁和无损。 - 对于使用气囊的导管,应定期检查和调整气囊的充气压力, 以确保合适的封堵。 - 监测患者气道压力和呼吸频率的机器应保持准确,并进行定 期校准。 临床实践

- 在插管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呼吸系统、神经系统 和消化系统等方面。 - 遵循合适的操作步骤,确保插管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 的不适和并发症风险。 - 使用更可靠的气囊导管,例如低压、高通气流速和可见标记 的导管,以提高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 - 定期评估患者的气道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气道导管的位置 和插管深度。 - 在可能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镇静和镇痛治疗,以减 轻不适和焦虑。 团队协作和沟通 - 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沟通协议,以确保信息 的准确传递和团队的协同工作。 - 在进行气道导管插拔等操作时,要有足够的人员在场,并保 持有效的团队沟通。 - 定期进行团队培训和演练,提高团队成员的技能和协作能力。 患者教育和家属参与

-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教育,让他们了解气道导管的作用、可能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护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监督。 总结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需要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合适的仪器使用和监测、临床实践的规范、团队的协作和沟通以及患者教育的全面参与,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导管拔除,或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导管滑脱,又称意外拔管。包括患者自行 拔除、各种 原因堵塞等情况而造成的提前拔管。 1、非计划性拔管的防范措施 (1)熟悉患者的病情以及所置管道的名称、性质、作用、部位及数量 并作好标识。 (2)维持良好的固定。检查固定方法是否妥当,需胶布固定的管道应选 用粘性好的胶布,如为缝针固定或水囊、气囊固定者,应定期检查缝合 处是否牢固,水囊、气囊是否有泄露。 (3)病人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病人搬移,因卧位 改变,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受污染。 (4)引流液应及时倾倒,防止引流液过多因重力作用将管道拔出。 (5)管道过长的导管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无扭曲缠绕现象,应妥善固定 于衣服或床单上,穿衣或翻身时先松开,调整好管道位置后再固定妥当。 (6)对于烦躁不安、不合作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可使用保护性约束,放松约束期间有专人守护,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7)做好健康宣教,反复向患者和家属或陪护强调管道的重要性及保 护方法,防止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2、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流程 患者发生管道脱落→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由医生确认并进行处理→及时做 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医患冲突→严密观察病 情并及时作好记录→科室讨论→上报护理部。 附:各种管道脱落的应急流程 1、经口气管插管脱落的应急流程:发现病人有人工气道脱落的征象(SPO2 降低,紫绀,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双肺呼吸音不对称或无呼吸音,气管

插管距门齿或鼻长度变短)→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进行紧急处理(若部分脱出,松解气囊,

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

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整改措 施 分析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患者及家属因素: 患者可能会因为舒适度改变而自行拔除导管,特别是65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和陪护人员,他们对防拔管宣教的依从性差,不能充分认识意外拔管的危害性。晚夜班家属处于熟睡状态,对患者看护连续性中断。烦燥不安的患者可能会无意识控制并自行拔管。家属为了促进患者舒适,可能会自行放松约束。 护士因素: 意外拔管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晚夜班及中午繁忙时段,小夜班时段相对繁忙,凌晨时段相对疲乏,测体温较多,有巡视不到位现象,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健康宣教力度不够,对宣教效果缺乏跟踪,未使患者及陪护人员充分认识到管道留置的重要性。约束带使用松紧不适宜,效能降低。导管固定欠妥,易滑脱。防拔管手套未充分使用,增加患者自行拔管机会。操作流程执行不规范,如导尿操作前未检查气囊有无漏气、气囊

注水操作不规范等,致导尿管自行滑脱。部分护理人员晚夜间自律性不够,心理上自我放松对患者的巡视观察,致患者夜间意外拔管频率增加。护士对意外拔管高风险患者预警不足,未进行动态评估,尤其是对家属陪护不力的患者,未重点交接,缺乏预见性护理。 管理因素: 晚夜间及其它非办公时段工作督查不到位。对病区重点患者缺乏预见性管理。管道质控组督查力度有待加强,病区管道小组联络员未充分履职。导管护理培训不到位。 其他因素: 导尿管等材质可疑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1.引流导管处置: 记录导管刻度,并将刻度纳入床头交接班内容,发现刻度与原始记录不相符及时汇报医生并处理。妥善固定,包括引流袋、负压吸引球等,预防受重力作用引起滑脱。重视患者不适,

关于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实用指南

关于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实用指南 1. 引言 非计划性拔管(Unexpected Extubation,UET)是指患者在未达到预定拔管指征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人工气道意外脱落。非计划性拔管是重症监护室(ICU)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和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生命危险。为了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本指南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2. 预防措施 2.1. 护理人员培训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人工气道的护理和管理技巧。培训内容应包括: - 人工气道的正确放置和维护方法; - 患者口腔护理和气道分泌物清除;

-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 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2.2. 患者评估 在拔管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拔管的适应症和时机。评估内容包括: - 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生命体征; - 呼吸功能和氧合水平; - 意识状态和自主呼吸能力; - 拔管前的准备和预案。 2.3. 安全防护措施 采取以下措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 使用适当的固定方法和装置,确保人工气道的稳定性; -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镇静和止痛,以减轻其不适感; - 对有拔管倾向的患者进行专门的监控和防护;

- 加强夜间和休息期间的护理观察。 2.4. 患者教育和沟通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人工气道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配合度和认知度。教育内容包括: - 人工气道的功能和作用; -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方法和技巧; - 患者在拔管过程中的配合和注意事项。 3. 处理措施 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冷静,迅速评估患者的生理状况和呼吸功能; 2. 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重新置管; 3. 分析拔管原因,找出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治疗和护理,确保其安全和支持; 5. 记录和报告事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预防和处理能力。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3200字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3200字 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与预后,因此预防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已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作者详细分析了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制定了管理对策,有效控制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毕业 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管理对策 R471 C 1008-6455(2011)12-0497-01 “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1〗。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患者自行拔管或在护理过程、搬运患者时非患者因素的意外拔管〖2〗。是留置管道病人护理中常见护理风险之一。妥善固定、安全放置各类管道,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保持有效的治疗与引流, 在病人的康复与预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管道护理中的关键。我院护理部及时调查、分析了临床中可出现的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制定了专项管理制度,有效控制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障了患者安全,减少了护患纠纷,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管道种类:输液管、吸氧管、胃管、双腔导尿管,普通引流管,气管插管,动、静脉留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等。 1.2 一般资料:收集2007-2009年我院住院病人26839人中,出现输液管道非计划性拔管7例,其中3例为小儿哭闹时意外拔出,2例为翻身、移动时,活动幅度过大,管道受牵拉致意外拔出,1例为连接处连接不紧致管道脱出,1例为1名癌症患者对生命产生绝望而自行拔管;吸氧管脱落2例,为病人睡觉翻身时无意识拔出;胃肠减压中出现胃管非计划性拔管3例,均为患者无法忍受不适自行拔管;留置导尿中出现非计划性拔管4例,均为患者无法忍受不适自行拔管。 2 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 2.1 病人因素所致的非计划性拔管 2.1.1 病人翻身、进食、下床、排便时活动幅度过大,管道受牵拉而致管道意外脱落。 2.1.2 病人不配合而自行拔管。自拔管是一种不遵医行为〖3〗,(1)舒适的改变是自拔管的主要原因,留置管道时由于局部刺激或置管后的被动体位、手术前后禁食水、病痛折磨等因素引起病人舒适改变不能耐受管道置入;(2)患重病、久病,对生命产生绝望,对治疗失去信心,拒绝治疗,自行拔除各类管道。 2.2 护理行为所致的非计划性拔管 2.2.1 对意识障碍、躁动患者无约束措施。 2.2.2 管道固定不妥,连接处连接不紧密。 2.2.3 护理操作不熟练,如插胃管不能一次操作成功,反复操作增添病人痛苦。 2.2.4 护士操作时解释不到位,患者不理解,不能配合而致意外拔管。 2.2.5 护士做其他操作时,疏忽大意或掉以轻心,将管道一起拉出。 3 管理对策 3.1 加强全体护理人员护理风险防范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风险是可以防范的〖4〗。在护理工作中应主动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日常加强护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护理活动中充分尊重患者权利,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按要求履行告知程序,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按护理级别要求巡

医院非计划拔管应急处置措施

医院非计划拔管应急处置措施 (1)防范措施 1)各种导管须妥善固定,保持适度的松紧。 a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固定带系紧管道后绕于耳后妥善固定导管(经口插管者包括对牙垫的固定)。固定带应以能伸进一指为宜,过松易引起管道脱落,过紧会妨碍患者正常呼吸及头面部静脉回流。 b深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固定于大腿内侧,颈静脉置管应固定于耳后,避免患者躁动时抓脱。 c胸管、腹腔负压引流管:选择适宜患者的胸带/腹带,保持胸带/腹带固定的适度松紧,用别针将引流袋固定于床单上。 d深静脉置管、挠动脉插管、漂浮导管等患者,应定期更换贴膜,观察置管处缝针固定情况。 e脑室引流管的细管应盘旋一圈固定于头部后再连接引流瓶。 2)在为患者实施各种操作(如翻身、拍背、吸痰、更换床单、搬运等)时应两人或两人以上操作,应先确认导管情况,由专人负责导管。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理操作时尽量分离呼吸机管道,以防套管受呼吸机管道重力作用而脱管。操作后应全面确认导管固定情况。 3)做好留置导管患者“七巡视”(包括:依从性、固定、通畅、引流液、敷料、标识、压力),高风险患者放置警示标识。 4)对于意识障碍、烦躁不安、术后麻醉未清醒、语言表达不清的高龄患者或对导管极不耐受患者,必要时给予有效约束。 5)对带管病人加强健康教育,达到患者及家属知晓相关内容并配合。 6)如导管固定处缝线、贴膜、胶布及固定带等受潮、松脱时应及时更换处理。更换气管插管或套管者的胶布、固定带时,应两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更换。 7)一旦出现导管脱落,护士应保持镇静,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通知医生。 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所有导管必须实行床头交接,交接双方应对患者的置管逐一看是否在位、有无渗血及脱出,气管套管固定带的松紧度及气囊的充盈度等。如因交接不清出现问题,由接班者承担责任。 (2)现场处置 1)一旦发现患者导管意外脱出,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通知医生。 2)观察生命体征、专科体征及导管局部情况。 3)高危导管脱出者立即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做好相应处理。 4)配合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重新置入导管或停止导管置入,处理局部伤口。 5)气管插管或套管意外脱管者详见《气管插管或套管意外脱管应急预案》。 6)分析发生脱管的原因,加强防范,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 (3)流程

非计划性拔管(UEX)的防范对策

【非计划性拔管(UEX)的防范对策】 对策一:做好评估 认真做好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掌握好评估时机:入院时;转入时;搬动时;体位改变时;改变床头高度时都要进行评估,并根据病人意识、管道固定情况、耐受及不同部位置管对病人的影响进行评估。 对策二:有效固定导管 管路固定良好是防止意外拔管、脱管的重要保障。选择合适的胶布,正确的固定流程,做到有效固定管道,每班检查并及时更换需要更换的胶布,保证固定管路的胶布粘性好,通透性好,固定有效。 对策三:放置警示标识 床头卡内放置预防非计划性拔管警示标识,标识醒目,护士长重点强调,提醒各班护士注意,并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 对策四:有效的肢体约束 对于小儿、意识不清、老年、有拔管倾向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导管的防护,必要时选择合适的约束保护,并经常检查约束带有无松散,防止自行解开,注意约束带压疮的发生。 对策五:做好宣教 对家属及患者做好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导管的目的和重要性,达到患者及家属知晓并积极配合。 对策六:加强巡视 对于有管路的患者,护士应加强巡视,尤其是加强重点时段,比如夜间护士少时段、忙碌时段、来重患者的时段,低年资护士值班时段的巡视,防止发生拔管、脱管。 对策七:重视导管质量 因为管路质量问题出现的脱管并不少见,做好与设备科的有效沟通,购置高质量的导管。 对策八:做好和医生的沟通 与医生做好沟通,了解医生对患者每日的治疗目标,以及需要每班护士所要达到的目标。 对策九:加强心理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清醒患者介绍管路的重要性及使用意义,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同时讲解自行拔管的后果,取得患者的配合。 对策十:适量给予镇静剂

对于烦躁患者按医嘱适量给予镇静剂,以减轻患者的不适,缓解焦虑、恐惧等一些负性、不愉快的情绪,使患者保持适当的镇静程度。 对策十一:加强交接班 外出检查、各班交班、转科之间护士注意交接,交接时注意查看管路固定是否牢固,固定材料有否潮湿、卷边、粘性下降,及时更换并有效固定。 对策十二:制定防管路滑脱检查记录表 制定防管路滑脱检查记录表,每班记录留置管路深度,注意观察变化,及早发现管道是否脱出,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是有创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患者的3%~16%。UEX使重插管率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增加.发生UEX的患者有可能由于过早拔管而终止其所需要的机械通气支持,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充分了解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一、原因分析 (1)患者因素 1。疼痛、紧张及舒适的改变疼痛、紧张、舒适改变是发生UEX的主要原因,占自行拔管的38.1%,发生UEX后需要重新置管的患者病死率可达25%。插管一般是在患者意识朦胧或昏迷状态下进行的,随着病情的改善,置管后后鼻腔或口腔内异物感存在,感到不适,加之导管对咽喉壁的局部刺激和压迫,致使患者难以忍受而自行拔管. 2。年龄因素UEX多见于高龄患者,由于老年人情绪不稳定,固执、缺乏适应性等,影响其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同时老年患者循环功能差,呼吸频率在药物作用下降低,大脑缺氧,在醒-睡交替期出现恍惚状态,对异物刺激敏感性高,此外,老年患者多伴有与脑代谢相关的疾病,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早期老年痴呆等,易发生UEX.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对插管的意义认知不足,缺乏对气管插管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样也存在反应敏感、忍耐性差的问题,故此类患者也易发生自行拔管的。 3.患者发生UEX时间特点发生于夜间的UEX拔管率高于白天的。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呼吸频率减低,肺泡通气不足,CO2潴留,脉搏氧饱合度(SpO2)较清醒时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