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顾斐老师内部讲义精华版)汇总

2014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顾斐老师内部讲义精华版)汇总

2014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顾斐老师内部讲义精华版)汇总
2014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顾斐老师内部讲义精华版)汇总

2014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顾斐)(内部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考查能力】

理解?片段阅读 + 篇章阅读

表达?选词填空 + 语句表达

【做题顺序】

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作对比

【正确答案的标志】

转换的两种模式:

?同义替换

?精简压缩

片段阅读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

主旨类:找重点

?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

【做题原则】

?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文章结构

微观(关联词语)?逻辑标志

知识点: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

?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反面论证法

?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

?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 标志词:

的?定语(前置)(重点) 地?状语(前置) 得?补语(后置)

知识点:转折复句

【典型格式】虽然……,但是……(强转折)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弱转折)【关联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总结】

? 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

? 弱转折与强转折同现时,强转折是重点。

知识点:观点援引法

? 援引目的: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援引之后的语句很重要。

? 援引类型:正向援引 (如:正如)

反向援引 (一家之言,如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认为、人们认为、传统认为)

知识点:因果复句

【典型格式】因为……,所以……

【关联词语】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总之=故而

=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特殊格式】之所以……是因为、导致、造成、使得、致使 【总结】

? 正常语序下,原因为结论服务,结论之后是重点。

? ?之所以……是因为?通过倒装的形式来强调原因,符合

汉语核心语义置后的原则。

? 注意不能因果倒置。

【技术链接】?举例论证法

? 例子的作用是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

读可省略。

? 例子可以由数据、故事、事例等来充当。

? 标志词:例如、比如、以、、、为例、、、、就是一个例

证等。

? 围绕举例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必要条件复句

【典型格式】只有……,才……

【关联词语】显性: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

何=怎样等

隐性:才

【典型例句】

1)传统相声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

2)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才是长久之策。

【转换格式】

只有A,才B=B必须A=不A则不B

=A是B的必要条件(前提、基础、保证、保障)

=B以A为必要条件(前提、基础、保证、保障)

【总结】

? 必要条件用来引导对策,常为文段的主题句。

? 省略显性关联词时,可以从隐性关联词入手,判断对策所在。

【技术链接】

? 数据的例证可以省略不看。

? 为此(目的)不等于因此(结论)

知识点:显性并列复句

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

【关联词语】

单用:又、同样、同时等,多用于后续分句中。

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

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

【关联词语】是……,不是……、不是……,而是……、有的……,有的……

【表现形式】

? 关联词语

? 标点符号:顿号、分号、逗号(句式一致)

? 表达并列内容的分局关系(隐形并列,藏于句中)【总结】

? 并列复句没有重点,主旨题应概括全文,不可偏颇。

? 注意分句间的并列关系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

【技术链接】?阅读省略法

? 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数据、年份、专业术语等通常为举例的标志,可以略读。

知识点:隐性并列复句

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

【关联词语】

单用:又、同样、同时等,多用于后续分句中。

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

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

【关联词语】是……,不是……、不是……,而是……、有的……,有的……

【表现形式】

? 关联词语

? 标点符号:顿号、分号、逗号(句式一致)

? 表达并列内容的分局关系(隐形并列,藏于句中)【总结】

? 并列复句没有重点,主旨题应概括全文,不可偏颇。

? 注意分句间的并列关系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

【技术链接】?阅读省略法

? 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数据、年份、专业术语等通常为举例的标志,可以略读。

知识点:杂糅复句

【关联词语】

?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甚至

? 转折复句:虽然……但是;其实

? 因果复句: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 必要条件复句:只有……才

? 并列复句:既……又;不是……而是;隐性并列

【技法链接】

【承接复句】

【典型格式】(首先)……然后……、……便……、……

就……、……于是……等

【典型例句】

1)你先到后勤组去领工作服和防护用品,然后我带你到阿华师傅哪儿去。

2)老头子使了一个眼色,阿 Q 便也被抓到栅栏门里去了。

承接复句vs并列复句

?承接复句有次序之分,并列复句无次序之分。

知识点:行文脉络

【总结】

行文脉络的类型:

?总-分-总

点明观点-阐述原因或举例论证-重申观点

提出问题-阐述原因或举例论证-解决问题(对策的重要性)?分-总

?总-分

行文脉络的使用:

?首尾句原则

?总论点中的关联词重要,分论点中的关联词不重要

知识点:辅证法

?概念:地位为辅,作用为证(就是总分中的分)

?使用:围绕辅证的选项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类型:

列举举例?瞻前顾后

说明原因?瞻前顾后

援引观点?重点在后

反面论证?重点在前

知识点:意图推断题(一)

【辨别标志】

?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阐明、强调)的是?

? 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说明)的是?

?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

? 这段话告诉我们?

?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

?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做题原则】

? 把握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即文段的言外之意。

? 排除字面含义的选项

? 社会现实类:呼吁的声音、正面的举措

? 故事寓言类:寓意深刻的哲理

知识点:意图推断题(二)

【解题技巧】

? 排除字面含义、表意肤浅、不符合社会主旋律及生活常识的选项。

? 有效利用主旨含义(行文脉络+关联词语)来推测作者意图。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辨别标志】

下列说法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表述符合/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做题原则】

? 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错误选项的标志】?五种偷换

? 偷换时态

?已然性时态:已、已经、曾经、了、过、虽然、、、但是等。

?未然性时态:将、要、立即、马上、如果、即使、、、也等。

?进行式时态:正、正在、在、、、中、着、现在等。

任何时态上的越级替换均为偷换

【技法链接】让步复句

【典型格式】即使……,也……

【关联词语】即使=就算=纵然=哪怕等

【典型例句】

1)即使遇到百日大旱,这套供水系统也能保证供应生产生活用水。(百日大旱还未出现)

2)前面纵然是刀山火海,我们也绝不后退半步。(前面未发生刀山火海)

3)哪怕“黑客”们个个神通广大,也无法进入这样的网站。(尚未进入网站)

转折复句VS让步复句

?转折复句是已然性时态。

?让步复句是未然性时态。

? 偷换数量

?较多量:较多、很多、许多、大量、大部分、大多数、广泛、一片、不少等。

?较少量:较少、很少、少量、少部分、少数、少许、不多等。

?中间量:某些、一些、部分。

首选同级替换,次选中间量向两级的替换。

? 偷换逻辑关系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混淆。

?因果倒置。

?并列混淆为条件或因果关系。

? 偷换概念

?偷换。

?扩大。

?缩小。

? 偷换确定性表述与不确定性表述

?不确定性表述:预测、断言、推测、可能、未必、也许、大概、大约等。

?常见于科技说明文。

知识点:变形的细节判断题

【总结】

通过审题明确定位阅读重点,直接寻找对应信息。

知识点:相对绝对法

?相对:可能、也许、往往、大概、通常、未必、是否等。 ?绝对:所有、一切、全部、总是、完全、任何、无论、都、各个、绝对、永远等。

知识点:词语理解题

【辨别标志】

? 文中“XXX”如何理解?“XXX”指的是?

【做题原则】

? 定位原文,有效利用冒号及破折号。

? 根据上下文、前后句的小语境推测词语含义。

? 排除字面意思的选项。

知识点:代词指代题

【辨别标志】

? 文中“XXX”指代的是?

【做题原则】

? 定位原文。

? 根据就近原则,确定阅读语句。

? 区分人称代词(成分为主语)与指示代词(成分为宾语)。? 有效利用提问中的提示性信息。

知识点:词语指代题

【总结】

? 快速定位词语位置。

? 寻找到词语一句中出现的代词。

? 找到代词的指代对象即为答案。

知识点:语句排序题

【辨别标志】

?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做题原则】

? 从选项入手,寻头断尾。

? 根据句子的关联性(时空顺序、重复词语及关联词语)进行验证。

知识点:结语判断题

【辨别标志】

? 作为文章的引言,该文章最有可能谈的是?

【做题原则】

? 重点阅读文段的后半段。

? 正确答案应与后半段主题保持连贯和一致。知识点:语句衔接题

【辨别标志】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做题原则】

? 对前文进行概括总结。

? 主体、话题、态度倾向性与前文一致。

知识点:标题填入题

【辨别标志】

?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做题原则】

? 根据文体风格进行标题选择。

新闻类:提炼导语的主干部分。

说明文:提炼说明对象的主要内容。

议论文:寻找论点,即对策。

(陈述现状或原因说明均非标题)

故事、散文、游记和其他:概括性、趣味性。知识点:态度观点题

【辨别标志】

? 作者对 XXX 所持观点是?作者对 XXX 的评价是?

【做题原则】

? 注意提炼表达观点的引导词。

笔者认为、作者认为、XXX说、我希望等

? 注意表达上的倾向性。

? 注意文段中客观陈述的语句没有观点。(像说明文、新闻类)? 注意观点句式的杂糅。

杂糅观点的特殊句式:

?笔者认为。。。A。。。,至于。。。B。。。就见仁见智了。(前半句有观点,后半句无观点)

?无论。。。A。。。怎样,。。。B。。。都怎样。(前半句无观点,后半句有观点)

知识点:排同求异法

知识点:表达倾向法

? 倾向性:积极与消极。

笔者认为、作者认为、XXX说、我希望等

? 注意表达上的倾向性。

? 消极的倾向性:好像、似乎、遗憾的是、反问、引号表反语。? 确定选项时,应保证正确选项与原文表达倾向性的一致,否则应该首先排除。

知识点:主题排除法

? 确定选项时,应保证正确选项与原文的陈述主体一致,否则

2015年行政能力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详细笔记整理

行测考试绪论 考试类型及特点:国考/联考/省考 题量大,时间短分值要求高 考试目标要求:行测总分在65-70之间 国考联考各模块题量分布 国考春秀季联考常识判断20 20 言语理解40 30-40 数量关系15 10-15 判断推理40 30-35 资料分析20 15-20 模块汇总135 120-125 2012-2014年国考、联考各模块分值分布 考试类别2014国考2013国考2013春季 联考辽宁2012春季 联考辽宁 2012春季 联考福建 常识判断0.7 0.7 0.9 0.9 0.8 言语理解0.8 0.8 0.8 0.8 0.9 数量关系0.7 0.7 0.9 0.9 0.8 图形常规0.7 0.7 0.7 0.7 0.8 图形分组0.8 0.8 0.7 0.7 0.8 逻辑判断0.7 0.7 0.7 0.7 0.8

定义判断0.7 0.7 0.7 0.7 0.8 类比推理0.8 0.8 0.7 0.7 0.8 资料分析0.7 0.7 1 1 0.8 【行测命题技术点拨】 1.统卷思路:概览性命题模式 【作答原则】从易到难 【作答策略】题量:10+X+10=120-135 时间:110+10=120 【行政答题策略概述】 【取舍策略】49秒/题-55秒/题(扣除10分钟涂卡) 一题都不放——必死无疑时间并非平均分配 难度有取舍——笑到最后 (130-15)X(100/130)X75%=66.35——易+中 15X(100、130)X25%=2.88——难 66.35+2.88=69.23——总分 1.考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2.考查题型及题量:逻辑填空——20题 阅读理解(片段阅读)——约15题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六大答题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六大答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作为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已成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最稳定的考试题型。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这部分的题量为40道,是行测五大模块中题量最多的一个模块,所占的分值相对较高。把握好这一部分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 接下来给考生介绍解答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几项重要技巧。 一、意义匹配法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中,尤其是选词填空题,要注意重点分析词语的意义,包括词语本身的意义,语境意义以及搭配意义。 例题:在当前的涨价风潮中,有的商品确系成本增加而导致的终端消费价格上涨,但是也有不少商品却属于无须涨价之列,只不过看到其他产品涨价,便想搭上涨价的顺风车,为自己私利。这种跟风涨价的势头,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牟取遏制 B. 谋取遏制 C. 牟取遏止 D. 谋取遏止 技巧分析:浏览题干,看到第一空,“为自己私利”,根据这句话的感情色彩应该选用一个贬义词,所以第一个空应填“牟取”。再看到第二空,“遏制”指制止并加以控制。“遏止”指用力阻止根据词语本身的意义,“遏制”更合适,而且,“遏制势头”是固定搭配。故答案为A。 二、选项排除法 排除法关键在于分析选项,由选项本身的正误来确定正确答案。此方法可以在分析题干后仍得不出相应结论的情况下适用。 1、利用常识排除 2、排除表述太绝对或以偏概全选项 3、排除无中生有的选项 4、排除混淆概念的选项:在细节判断题中,选项会常出现混淆时间、混淆数量,混淆范围、混淆逻辑关系等表述。 5、慎重选择推论过度选项:在言语理解的选项当中,许多选项都是从文段当中做出的推论,常见的有,“所以我们不得不”,“因此我们必须”,“我们要”,“人们应该”这样一些说法很明显就是从材料当中得出的一个推论,是来迷惑考生的,这种推论往往是基于考生习惯的一种思维,但他不一定是作者的一个思路,所以选项中凡是推论都要慎重分析。 6、根据感情色彩来排除

行测笔记(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定义、类比)

片段阅读 (一)归纳概括类:主旨概括类、意在说明类、关键词类。 解题方法:(1)关联词法:转折、因果、并列、假设 (2)关键符号:“——”:解释说明;(在副标题中)引申 “?”:提出问题,问号后面为解决问题 “;”:句子的两部分,并列关系 “:”:解释说明,阐明观点 (3)引导词法:“诸如此类”、“事实上”、“使得”、“由此看来”…… (4)反复强调的词:①帮助找中心句(反复强调的词出现在中心句中)②重点词汇 (二)细节类:注意关注:时态、概念、可能性与肯定性、内涵与外延; (三)排序类:①首先分析确定是一体类还是两体类 ②一体类: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首尾顺序排列 两体类:先找出拆分方法,然后对其拆分,再重新排列。 (四)语句、词语理解:遵循就近原则 ①代词:就近原则,即代词在上一句指代的实词 ②实词:结合词语本意看文中意 (五)补充类、标题类:做题方法与归纳概括类一致。 选词填空 (一)解题原则:(1)语境原则:在做题时要注意选择词要符合语境。 大语境:符合题干语境 小语境:某一句或者分句的语境 (2)轻重原则:灵活通过后面可以确定的词语选择前面的词语。 (二)解题要领:①重搭配:注意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固定搭配 ②看色彩: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语体色彩(口头色彩、书面色彩);形象色彩(视觉色彩、听觉色彩、味觉色彩、嗅觉色彩) ③辨词义:注重平时积累,特别是近义词和成语,以及其具体用法 (三)解题方法:片段阅读的解题方法在这里都适用。 演绎推理(逻辑) 题型分类:结论类、论证类 一、结论类:(一)显性结论类: 1.真假推理型:(1)看矛盾:“一真全假,一假全真”。找到各个命题中相矛盾的两项,假 设其中一个为真或为假,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真假。 (2)看反对:“有的……有的”必一真,“所有……所有”必一假。在各个命题中找出存在上反对关系的两项,这两项可以同时为真,不能同时为假,根据条件可以解出。 (3)看包容:“一真前假,一假后真”、“所有推某人,某人推有些”。找出存在包容关系的两个命题,存在包容关系的两项同真同假,由此来判断。

行测的做题顺序

行测的做题顺序 行测的做题顺序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是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的青年外事工作科员,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这样的效果,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 下面是20天行测申论突破80分的详细方案: 在讲方案之前,我需要先和你分享4个理念,否则这些方案根本不会帮助到你: 第1个理念:你要相信你可以考上。我在家里举办的每期10个人的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他们第一次来到我家时,我问他们:“你们想考上公务员的请举手。”10个人都举手了,我又问:“一定要考上公务员,相信自己能考上的,请举手。”结果都不举手了,他们说:“考上公务员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各位朋友,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你如果认为很难,甚至根本办不到,也许做了也不会有结果时,你还会不会去做?会不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做?所以,我首先要帮你建立信心,只有这样你都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学习和考试。我以我自己的经验和在家里以及网上指导过的1200多考生的经验,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词语表达作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部分的主要题型,其侧重考查的是考生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的基本能力。下面重点阐述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词语表达题的解题技巧。 首先是选词填空,对待选词填空这类题,关键点在于应试者必须拥有大量的词汇储备,对常用词的词义、词的用法、词的结构、词的惯用句式应了如指掌。还应将每个词和句意环境联系起来,即在句子中分析、理解词义,这样才能对词义把握得更准确一些。除此之外,应试者应加强自己的语感练习,可通过多读、多写来达到这个目的,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即讲的是语感增强后,含义便会出来了。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一个词只有应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具有确切的意义。换句话说,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把一个词汇理解得准确、具体、透彻。因此,对付这种题型的一个关键是应试者头脑中应当拥有大量的词汇,而且对常用词汇的词义、用法等等都是比较熟悉的;关键之二是应试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整个语句试图表达的意思,也即应当有比较好的语感才行。解答选词填空,应试者一靠理解句义、词义,二靠语感,三靠尝试,即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将每个词都放在空里尝试一下,默念一番;看哪个更通顺、更自然,则选择该词;如果一个词放在空里看着别扭、读着绕口、生硬,便不能选择该词。这种逐一尝试的方法,也可称作排除法。 在这种题型的训练中,语感的强化主要是靠诵读来获得,也就是把每一个词汇放到句子中去,然后默默地诵读一遍或几遍,直到找到语感为止。这是解题的技巧之一。同样重要的是,对每个词汇的准确理解是准确答题的基本条件。如果连词汇的意义都把握不准,是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的。因为对词义的正确辨析必须建立在对每个词语的词义的理解基础上。当然,在本测验中,出现的词汇都将是一些主要的常用词,而不会出现偏僻的词汇。词汇量的增加与对词语的运用能力,尤其是语感,必须靠日常的训练和积累。

粉笔学霸笔记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三讲言语理解与表达 理论部分(基础差的同学请先瞧易错题整理部分) 一、主旨概括题 (一) 提问方式: 1、主旨类:中心、主题、中心议题、关键词、核心、主要、重在(观点、介绍、讲述、 讨论、强调、说明) ; 2、概括类:概括、归纳、总结、复述。 (二)解题思路: 1、主旨类:中心思想即重点; 2、概括类:全面(重点+其她)。 (三)重点出现的位置: 1、微观: (1)关键词:①标志词:重要的就是,关键的就是,这使得,有趣的就是;②主题词:核心词。 (2)关联词: ①转折: a、典型格式:强转:虽然……但就是……;弱转: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就是、 当然。 b、替换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但就是:可就是,不过,然而,却。

c、考点:转折就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虽然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②递进: a、典型格式:不但……而且……;不但……而且……甚至/更/还……。 b、替换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只、不光、不独; 而且:并且、并、也、还、 甚至、更。 c、考点:递进后就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不但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③因果: a、典型格式:因为……所以……;之所以……就是因为……。 b、替换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因此、故而、总之、瞧来、由此可见、综上所 述、概而言之、总而言之、正因如此、有鉴于此。 c、考点:结论就是重点;倒装原因就是重点;替换词可以任意搭配;原因部分可以省 略。 ④必要条件: a、典型格式:只有……才……;除非……才……;应当、必须、应该、需要、 必要、必要条件就是。

b、替换词语: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 否则不……;如果不……那么不……。 c、考点:“才”前就是重点,即必要条件就是重点;“只有”、“除非”可以省略;解决问 题对策的标志词。 ⑤并列: a、典型格式:既……又……。 b、替换词语:就是……就是……;有的……有的……;一边……一边……;也…… 也……;不就是……而就是……;就是……不就是……。 c、考点:并列关系的符号如“;、。”;注意词语,如同时、同样、此外、另外、 与此同时、与、又、以及、及、而;注意杂糅在一起考;注意并列中的两个关系,一个就是并 存,如美貌与智慧,一个就是相对,如好与坏。 ⑥顺承: a、典型格式:首先……然后……;首先……其次……;先……接着……后来……; 先……随后……;……紧跟着……就……;……便……。 b、考点:主旨为A+B+C;与并列的区别在于有先后顺序。 ⑦充分条件:只要……就……;一旦……就……。

申论归纳概括题口诀

申论归纳概括题口诀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模块概述 1.各类考试中言语所占比重 2.言语模块总分 3.言语模块作答要求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 1. 考查能力: 2. 考查题型及题量: 3. 时间管理: 4. 题型综述: 片段阅读 语句表达 1.主旨概括题 2.意图判断题 3.标题填入题 4.细节理解题 5.态度观点题 6.词语理解题 7.代词指代题 1.语句排序题 2.语句衔接题 3.结语推断题 逻辑填空 1.实词辨析题 2.成语辨析题 5. 考试学相关的命题原理: (1)题干的来源和选择 (2)提问方式的设置 (3)正确答案和干扰选项的设置 6. 做题顺序 (1)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明确题型分类)(寻找正确答案的标志) (2)正确答案的标志——精简压缩/同义替换 【原文 1】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 【选项 1】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原文 2】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

(3)干扰选项的设置 ① 无中生有 ② 概念混搭 ③ 曲解文意(各种偷换,如概念、主体、时态等等) 言语秒杀十五大技法 言语技法 TOP1:主体排除法 言语技法 TOP2:成分分析法 言语技法 TOP3:指代引导法 言语技法 TOP4:表达倾向法 言语技法 TOP5:标点符号法 言语技法 TOP6:分步解题法 言语技法 TOP7:替换压缩法

言语技法 TOP8:背景铺垫法言语技法 TOP9:援引观点法言语技法 TOP10:举例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1:反面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2:原因推断法言语技法 TOP13:选项差异法言语技法 TOP14:排同求异法言语技法 TOP15:相对绝对法一、逻辑填空

2014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顾斐老师内部讲义精华版)

2014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顾斐)(内部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考查能力】 理解 片段阅读 + 篇章阅读 表达 选词填空 + 语句表达 【做题顺序】 审题干 读题面 看选项作对比 【正确答案的标志】 转换的两种模式: 同义替换 精简压缩 片段阅读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 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 【做题原则】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 文章结构 微观(关联词语) 逻辑标志 知识点: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 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 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行测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行测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是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的青年外事工作科员,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

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积累

“解衣盘礴赢”强调的是不拘礼节 “循规拘礼”指遵循规则、拘泥礼节 “循规蹈矩”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一泻千里”形容水往下直注流下,又快又远,呈现气势奔放流畅之景象“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 “一望无际”意为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两项多用来形容静态的风景 “反客为主”指客人反过来成为了主人; “主客颠倒”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 “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事物的位置。“太阿倒持”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疲软”指行情价格跌落,很难回升 “搁浅”比喻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 “停滞”指停下来,滞留不能进行 “沉寂”可指十分安静,也可指没有任何消息 “蔚为大观”含有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之意 “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弹性”指事物可依据实际需要加以调整 “韧性”侧重强调顽强持久的精神 “粉墨登场”指坏人经过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含贬义 “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望而却步”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排查”指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单位、设备等进行逐个检查或审查 “甄别”指审查辨别 “光怪陆离”形容五光十色,形象奇异 “乏善可陈”指说不出有什么优点,没有什么好称道的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裹挟”指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 “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大行其道”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多含贬义色彩 “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 匠心独运是指独具创新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文学艺术等方面构思巧妙。 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斧神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高超,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与巧夺天工是近义词 洞见肺腑是指很清楚地看见人的内心,形容襟怀坦白,待人诚恳。 举重若轻是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昏天暗地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日薄西山比喻腐朽的事物衰败接近灭亡。 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如履薄冰和如临深渊均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目光如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顾斐-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宝典-词表-完整版(必看)总结

词表(一)近文词辩析与误用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是指词语中蕴涵着对人或者对事物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题目中现有的句子会给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它一方面限定了空白处需要的词语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我们判断作者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据此可以作为我们选择有感情色彩差异词语的根据。 1.不耻vs不齿 不耻:指不以……为羞耻,多用于“不耻下问”中,表示积极的感情色彩。 不齿:指难以启齿,不愿提到,表示鄙视义,表示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那些热衷于个人或小团体的实惠,甚至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不耻,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纠错】根据上下文意,句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应是消极色彩的,因此应当选用“不齿”一词,而不是“不耻”。 2.沟通vs勾通 沟通:指使彼此通连、相通,如“沟通思想”“文化沟通”等,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 勾通:指相互串通、勾结,多是为了进行某种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串通,带有强烈的消极色彩,如“勾通土匪”等。 【误用】由于各部门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倾轧,相互之间缺乏勾通,结果导致整个公司最终走向了破产。 【纠错】“勾通”一词具有强烈的消极色彩,而句子中并不需要表达这样的色彩,因此应该将“勾通”改为“沟通”。 3.滥觞VS泛滥 滥觞:原指江河发源之地的水非常浅,可以浮起酒杯(觞),后来比喻事物的源起、开始,是中性色彩。 泛滥:本来的意思是江河之中的水过多溢出,后来用于比喻错误思想的流散,带有消极色彩。 【误用】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策划下,各种各样的反共思想一时间开始滥觞,使得整个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纠错】“反共思想”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因此在表达其流散时,应该使用表达消极色彩的“泛滥”,而不是中性色彩的“滥觞”,而且“滥觞”一词只具有起源、开始的意思,也不适宜用于句中。 4.聆听VS倾听 聆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因此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等。 倾听:指细心地听取,表示中性的色彩。 【误用】知名作家周国平莅临北京市第二中学,师生们有幸倾听了周国平先生题为“拥有心智生活”的精彩报告。 【纠错】师生听周国平先生的报告,应该带有一种尊敬的情感,所以用“聆听”更为合适。 5.谋取VS牟取 谋取:指想办法获取,是一个中性词。所以法律条文中常用“谋取”,因为其语言不能具有感情色彩。 牟取:多指非法的获取,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我国执法机关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谋取暴利的犯罪行为。 【纠错】这一句子中的“谋取”显然是错误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非法地获取的意思,应该改为“牟取”。 6.徘徊VS徜徉 徘徊:指因为有心事来回走动,犹豫不决之意,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徜徉:指悠游自在地来回行走,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现今社会人们对婚姻有了不同的理解,很多被称为“恐婚一族”的年轻人徜徉在围城之外不敢前行。 【纠错】句中表达“恐婚一族”的心情是犹豫不决的,因此其感情色彩与“徜徉”不符,应该改为“徘徊”。 7.培养vs培植 培养:本意是“使繁殖”,多用于微生物或者植物,后引申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和驾驭,使之 成长壮大”的意思,多用于人或者政党,其引申义多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培植:本意是栽种并细心地照料植物,后引申指对人或者势力的扶持,其引申义常带有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张国焘在干部政策上实行‘任人唯亲,的路线,拉拢私党,组织小派别,千方百计地培养私人势力。 【纠错】这里用“培养”不能体现出对张国焘作法的否定色彩,应该换用表达消极色彩的“培植”。 8.热中(衷)vs热心 热中:也作“热衷”,该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急切地盼望得到(个人或者单位的利益),“热中”在这个意义上带有明显的消极色彩;二是十分爱好(某一活动等),这一意义上的“热中”属于中性词。 热心:指对待人或事物情绪饱满,热烈,表示明显的积极色彩。

申论超简单80分写法

申论超简单80分写法 申论超简单80分写法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是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的青年外事工作科员,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这样的效果,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 下面是20天行测申论突破80分的详细方案: 在讲方案之前,我需要先和你分享4个理念,否则这些方案根本不会帮助到你: 第1个理念:你要相信你可以考上。我在家里举办的每期10个人的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他们第一次来到我家时,我问他们:“你们想考上公务员的请举手。”10个人都举手了,我又问:“一定要考上公务员,相信自己能考上的,请举手。”结果都不举手了,他们说:“考上公务员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各位朋友,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你如果认为很难,甚至根本办不到,也许做了也不会有结果时,你还会不会去做?会不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做?所以,我首先要帮你建立信心,只有这样你都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学习和考试。我以我自己的经验和在家里以及网上指导过的1200多考生的经验,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 常考成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 常考成语辨析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 【释义】 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色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深人或提高,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学习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按部就班,逐渐提高的过程。 【纠错】句中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高”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一定的步骤,而是逐渐深入提高,因此用“循序渐进”要比“按部就班”更为恰当。 2.八面玲珑vs面面俱到 【释义】 八面玲珑:侧重指为人处事圆滑事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面面俱到:侧重指每个方面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他做起事情来八面玲珑,你就放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 【纠错】句中“八面玲珑”的感情色彩过于消极,与全句的感情色彩不搭配,因此应该改用“面面俱到”一词。 3.白驹过隙vs时光荏苒 【释义】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一样短的距离一样,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寸光阴。 时光荏苒:“荏苒”即渐渐的意思。指时光一点点流逝,渐渐过去。 【误用】数学考试的考场上一道题目难住了我,时光荏苒,几分钟后这道题目还是解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放弃这道题目。 【纠错】句中提到几分钟后意味着时间很短,过得飞快,因此不能用“时光荏苒”。 4.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 【释义】 百依百顺: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侧重指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 唯命是从:不管什么样的命令都听从,侧重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误用】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整天围着领导转,百依百顺只知道拍马屁的人。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拍马屁的意思,所以选用“唯命是从”更好,更符合句中消极的感情色彩。 5.博闻强识vs见多识广 【释义】 博闻强识:侧重指人的见闻广博、知识面广、记忆力强,书面语色彩较强。 见多识广:侧重阅历丰富、很有经验,带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误用】老李去过的地方太多了,这使得他博闻强识,什么活计都能揽下来。 【纠错】老李的经验都是来自于实践当中,所以通常用“见多识广”来表达,而“博闻强识”则多指来自书本的知识,不适合用于此句中。 6.不负众望vs不孚众望 【释义】 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不孚众望:指不被众人所信服,辜负了别人的期望。

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 20天行测81分申论75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积累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积累 今天为大家提供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积累,请大家在平时分类记忆这些词语,做好归纳总结!相信这类题一定难不倒你! 测考试中五大题型,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推理。通过大量的数据以及考生反馈,难易程度比较大的两个地方分别是,数学运算、言语理解与表达。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言语理解与表达如何学习的经验。 我们都知道言语理解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语言功底,对词语的理解以及语句间的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构成主要是两大块,第一逻辑填空部分,要求考生对词语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其次还要对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进行准确的辨析,准确找到他们的区别,当然整个审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呼应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最终答案。这时问题来了,如何积累词语,我们生活常用词语的数量,据百度数据显示,人们日常生活用语56008个,而考试常用词汇占10%计算,我们要了解五千到六千的词汇量,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如何记忆,总不能让大家去背诵一整套的汉语字典,此时我们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总结了一系列的考试常用词汇,词汇的类型主要是词语与成语。 而这些词语和成语我们又可以按照写作素材的角度进行分类,例如:关于人体形态、内心、神态的词汇,也可以是描写各种景物、动物的词汇。 关于感官的“看”的词汇:

词语:凝视、注视、扫视、环视、俯视、窥视、巡视、远望、眺望、瞭望?、张望、探望、仰望、观察、瞻仰、鸟瞰、视察、欣赏、观赏、浏览。 成语: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瞻前顾后、极目远眺、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望洋兴叹、瞠目结舌、目不转睛、全神贯注、高瞻远瞩、赏心悦目 关于语言表达“说”的词汇 词语:讨论、议论、谈论、交流、交谈、诉说、倾诉、告诉、谈话、叫嚷、责骂、质问 成语:妙语连珠、娓娓而谈、口若悬河、口口声声、说古道今、口密腹剑、婉言危言、评说怒斥、耳濡目染、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伶牙俐齿、出口成章 表示“第一”的词语 词语:首先、冠军、魁首 成语:首屈一指、名列前茅 上述方法是按照词语、成语的方式进行对应的方式总结词汇,当然除了有比对的形式进行词语的积累外,我们还可以按照季节的变化、数量的多少,以及颜色的变化进行积累。 关于“季节”的成语: 春: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轻拂、春光明媚;

行测言语理解怎么提高

行测言语理解怎么提高 20天行测81分申论75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辨析-笔记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辨析-学习比较 (1)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2)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3)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4)不遗余力:指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5)分毫不差:形容没有一点差错。近义词:丝毫不差 (6)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不肯轻易出手。 (7)大势所趋: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8)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9)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不必要的事发生。 (10)万全之策: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 (11)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12)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13)齐心协力:指的是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14)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15)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是故步自封的同义词。 (16)渐入佳境: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风景、情趣等逐渐深入而达到美妙的境地。 (17)老调重弹: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 (18)稳操胜券: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19)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20)循序渐进: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1)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22)稳扎稳打:也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23)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24)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25)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26)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27)回头是岸: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28)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29)遥遥无期: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实现的可能性很小。 (30)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1)遥不可及: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 (32)老生常谈: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33)多谋善断: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 (34)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说法。 (35)经验之谈:言谈有实践作为根据,切实可靠。 (36)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37)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38)爱憎分明: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39)天方夜谭: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