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中交通工具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中交通工具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中交通工具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中交通工具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中交通工具的变化

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大城市

(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

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

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

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

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

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

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20世纪70年代,街上的汽车很少,自行车还是家庭主要交通工具。当时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地位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的感觉。自行车的大量普及,让中国成为了真正的“自行车王国”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摩托车开始逐步成为

了人们的新宠。那时,摩托车是家庭富裕

的象征,骑着一台摩托车游走于大街小巷

无疑会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从摩托车开

始,中国人的出行方式被大大改变了。1980

年后,摩托车开始逐步进入家庭,这是私

家车走进百姓生活的序曲。

如今,自行车、摩托等交通工具

正被新的变化所取代,而且是翻

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出门“打

的”已成家常便饭,轿车随处可

见,交通工具变得越来越好了。

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社会调查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社会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 ——常熟市区调查报告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1978 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为了基本了解常熟市区交通工具的变迁状况以及对此的有关想法,我针对性地设计并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 我的调查活动步骤如下: 1、设计调查问卷 2、把问卷分发给市区的居民,主要在社区。 3、统计调查问卷 4、阐释调查结果 5、分析原因,提出个人想法与建议 6、写调查报告 7、提交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 ——常熟市区调查报告 一、改革现状 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物质上都有了较大的飞跃。街道上国外的品牌店,马路上原装的汽车,超市里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无不透露着改革开放的气息。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人们对于吃也是越来越讲究,现在是要吃的健康吃的放心,而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只是能希望吃饱穿暖过好日子,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很低的。而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升,对于生活的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旅游、养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常熟交通的变化就能推及改革开放36年来的变化了。 二、选题缘由 最早选题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堵车”。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常熟人,记得小时候最兴奋的事就是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跟着他到处去玩耍,可是很奇怪的是,现在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了,一到节假日包括市里的路上都是满满的私家车,虽然“公益自行车”项目在常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但很显然自行车的分布范围还不是特别广泛,并且大多数人都仍然会选择私家车出行,因为保证了速度,又为自己的出行留有了余地。我们宿舍一个舍友上个假期回家,结果在学校外面一点点的路上堵了很长时间,让她很是烦闷。我想,这和我多年前认识的常熟已经大相径庭了,而且路上也多了许多电瓶车之类的新型交通工具,所以就特别挑了这个题目,来研究一下改革开放36年以来常熟的交通工具变迁。 三、数据分析与感悟 自改革开放起,人们的生活就在不断提高。三四年的时间,常熟市区包括的自行车就多起来了,但主要还是旧自行车。从“改革开放初期(70年代)你或身边大多数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这个问题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自行车可以说是那个时期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了,几乎有18%的人都选择了自行车,而另外58%的人几乎都没有交通工具。那时候农村女孩结婚,几大件就包括了自行车。父亲对我说,他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那时候自行车是个稀罕物,要是能骑在街上可帅气了。父亲的愿望终究还是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转眼之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早已有了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不错,要是没有当初的邓小平一声令下喊出来改革开放的口号,谁又能知道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以珠海为中心的经济特区,使工业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所有制结构日益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行业分类广泛、技术含量较高、外向度突出的工业格局。按照近几年统计显示,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 改革开放不仅仅使国内的生产总值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使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农民们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的就是中国的工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 中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可以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其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自从2001年中国申请加入WTO组织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紧接着就是2001年中国的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也是世界给中国最大的肯定。之后神州五号,六号乃至七号的升天,是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都证明了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面还是在科技上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中国不再是停留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了。 再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吃的方面,人们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趋于优化。我国商品早已告别短缺,进入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吃粮凭供应,副食要票证”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总量增加,在质量上面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中国的发展具有非凡的复杂性、非凡的艰巨性、特有的长期性。唯有脚踏实地、耐心谨慎地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发展。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聪明、力量和探索,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中国奇迹、世界奇迹。什么是最宝贵的?自己的经验是最可宝贵的。自己的经验是什么?就是邓小平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既是对我们创造的中国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总结,也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将改革推向前进的历史要求。 30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发达富裕文明和谐的国家来说,又是一个丰富而值得铭记的过程。 1978年以前,改革开放还没有展开,那时的我们——新中国刚成立,吃不好,睡不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地瓜面窝头还不饱,过年才吃白面还得掺点玉米面,一年10斤油,多一斤都想得美,土坯茅草房,一下雨,房子就……,那时的人有个自行车就让人羡慕的不得了……这些还不是太糟糕的,就在这本就贫瘠的华夏土地上,1960年还迎来了,三年自然灾害,那简直是黑暗的动荡!好在1962年,这场灾难就过去了,人们终于可以歇口气了,天公捉弄人,紧随而来的不是幸福生活,而是“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来了,不知有多少英雄好汉被批斗,就连立下汗马功劳的“十大元帅”,也逃不了冤死的宿命…… 这场浩劫持续了10个年头,当时的老百姓,绝望着看着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就在这时,1978年来了…… 30年前的那个春天,一位颇具设计天才的老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设计出了一条宽广坦途———实行改革开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于是,1978年,我们成功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1979年,设立了经济特区。1982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6年,启动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1987年,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2、1994年,施行了医疗及住房市场化改革。1997年,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999年,吹响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冲锋号。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2002年,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5年,废止了农业税条例,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2007年,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30年改革开放,30年功勋卓著。30年辉煌成就有力地证明: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策,是最科学的、最正确的、最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决策。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从农田到工厂,从森林到牧场,先进代替了落后,机械取代了人工,旧貌换新颜。我们体验了收复港澳的快慰,一国两制的成功,三峡工程建设的壮观,神舟飞船升天的壮举,西部开发的激情,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我们一次又一次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上新的高潮,一个又一个宏伟计划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而社会的变迁往往最直接反映在人民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悄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变化之一: 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衣食住行”消费位次发生变化: “食”的消费比重开始让位于“衣住行”。 私房、私车大踏步走进居民生活。 广大人民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首先是"衣食住行"中的消费位次发生了明显变化: “食”的消费位次开始让位于"衣住行"。 长期以来,衣食住行中的“食”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居民收入的大部分主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其他消费很少。 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跨过“温饱线”的居民,食品类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居民的消费重点正在发生转移: 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明显增加。 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时间”、“花钱买教育”、“花钱买健康”……变化之二: 率先步入"数字时代"。

家电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e化生活"实实在在,不再是少数人的时尚。 科技的进步和普及,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 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带给市民更多的实惠。 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电烤炉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以及生育子女数的减少,使家务劳动强度大为降低,城市居民的家务劳动时间明显缩短。 手机、呼机、电脑、金融卡的普及应用,直接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 "e化生活"成为实实在在的大众生活,不再是都市少数人的时尚。 传统的寄信、发电报和电传方式,正被E-mail、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代替,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变得更快捷、有效。 过去,一封信跨越太平洋寄达美国要1个月时间,而今电子邮件只需要几秒钟。 现在写信、发电报的人越来越少,导致"电报业务萎缩",国家电信部门不得不自今年8月1日起宣布取消祖国大陆发往台湾地区的电报业务。 而在这之前,有百年历史的"电报汇款"也已经在我国全面"退休"。 "网络生活"不再神秘,"上网"不再是一种时髦,而是人民生活、工作的现实需要。 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货币、网络学校等日益普及,网上订票、购物、咨询等服务项目无所不能,极大方便了人民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变化 班级:软件+土木082班学号:姓名:崔悦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2008年8月,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军团获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位列金牌榜第1位,成为了真正的体育大国! 中国的变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尝试,其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深度、广度和开放性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划时代的尝试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最重要的一步。从历史的长远观点来看,这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改革进程的路还很艰难,任重而道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变化之大,举世瞩目。如何借鉴30年成功的经验,牢牢把握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权,这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其中,改革的“变”与“不变”最值得研究。 邓小平曾多次用“变”与“不变”指明改革的本质和前途,比如,他在1980年指出,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形势下,坚持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再比如,他在1984年分析改革形势时说,“最大的不变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变”。此外,他还预言:这个“变”与“不变”的问题,“是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

从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看中国改革开放

(一)南京市居民交通生活状况: 1、交通条件: (1)改革开放前南京居民的交通条件 南京地处长江的中下游,地势低洼,道路比较狭窄,车辆难行,交通拥挤,并且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大部分是泥巴路和砂路,使内部各城区都比较密闭,交通往来不发达,外部与其他城市的交通线路没有完全开放,导致经济相对闭塞。 (2)改革开放后南京居民的交通条件 南京地区的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大面积改善路面情况,从泥巴路逐渐变为了水泥路和柏油路,同时也大行筑桥建港,大建地铁线路,动车线路、隧道和各条航线,逐渐形成了以南京市为中心,以国省道为骨架,县乡道为依托,干支相连、四通八达、辐射全市的公路网络、地铁网络和铁路网络。这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减轻了线路少带来的拥堵,还促进了南京市与其他城市的联系与交流。 2、交通工具: (1)改革开放前居民的交通工具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道路的崎岖不平,生活的贫困落后。当时南京私人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农村的畜力车和独轮推车以及城市中的人力车和自行车。而公共交通工具只有公共汽车和火车以轮船。 (2)改革开放后居民的交通工具 改革开放后,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有摩托车和电动车,而汽车作为交通工具中的奢侈品 现在也逐步走进了南京普通百姓家庭,现在则家家户户都有一辆汽车。公共的交通工具发展则更加快速,以前的公共汽车、火车规模和线路普及范围越来越大,新兴的有高铁、动车、隧道以及航空飞机等,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便捷化,真正有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感觉。 (二)交通工具变迁给南京市居民带来的喜 1、从经济上说:随着交通的发展,国家吸引了大量外商外资,快速的交通工具能提高办事效率,加速发展。 2、从生活上说: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我市居民交通生活拥堵的问题 随着南京市经济实力的进步提高,交通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更加尖锐。交通拥挤问题日渐凸显,高峰期拥堵,非高峰期不畅的现象日益严重。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市道路容量严重不足,新建道路主要集中在新城区与郊区,老城中心区相对改变不大。城市新增很多道路面积,但是各种各类摊商、集贸市场和停车场相继侵占,使本来就不宽裕的道路面积更加紧张。此外我市居民汽车消费能力增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私家轿车大幅度增加,这大大加大了道路的负担。 2、公共交通日趋萎缩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私家车的增多,公共汽车在居民出行交通结构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其原因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方针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没有公交车专用通道,公交车速度过慢,从南京到浙江的公共汽车需要行驶3个半小时,而私家车只需1个半小时。并且公交线路太长,发车频率较低,乘客候车时间过长等一系列问题。还有些公交车停靠站牌设计不合理,公交车过破过旧,空调无用,导致夏天闷热、冬天寒冷,这些问题都促使了公共交通的萎缩。 3、交通事故问题

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

从交通工具的变化看改革开放30年 出门难,乘汽车难,乘火车难,对我们居住在遥远而偏僻的红山的21所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21所的人出行,最理想的是乘飞机,可是那时候只有所以上领导才有资格坐飞机,一般人坐飞机必须经过特批。1984年秋,我们七队一行20来人幸运的坐了一次飞机。那一次我们是去无锡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因为要赶回红山执行任务,才得到批准。我们从上海飞到乌鲁木齐,然后乘大轿车回到红山,当天就到了。还是飞机快,还是飞机好。 青藏铁路 京津高速铁路上的动车组和谐号 和谐号车厢内部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中国的交通工具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并把遥远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了。 曾几何时,青藏铁路通车了,从北京,从上海,从全国各地乘火车到达拉萨的梦想实现了。 曾几何时,火车提速了,从西安到北京原来要用20多小时,现在用10几个小时就到了。动车组开通了,从西安到宝鸡不需要1个小时就到了。城际高速铁路开通了,从北京到天津只要28分钟就到了。 曾几何时,全国高速公路密如蛛网,四通八达。 曾几何时,民航客机越来越多,票价也越来越便宜,已经成为大众的一种交通工具,想坐就坐。 随着交通的发达,百姓的出行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了,拉动中国旅游业也日益兴旺发达起来。去海南岛,去香港,去新马泰,去欧洲,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出门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从1978年到2008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着丰硕的发展成果。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亲身感受到了烟草行业交通工具变迁的的飞跃。 八十年代,零售户骑自行车自提 时代的变迁,磨灭不了我的记忆,我是八十年代到县烟草公司工作的,当时,各零售户是骑着不同牌子的自行车来自提卷烟,什么“金鹿”牌自行车、“飞鸽”牌自行车、“红旗”牌自行车、“永久”牌自行车等等,他们不论多远都是骑自行车来,有的距离远点的经消户还要起早摸黑早起来,行程70多里路才到烟草公司,如果来晚了,怕提不到自己想要的品牌卷烟,影响到自己的生意。过了两年后,有的零售户骑上了摩托车,这样就节省了时间,放便多了。 九十年代初,用三轮车送货 九十年代初,根据形式的发展烟草公司在每个乡镇的供销社都下设了卷烟经营代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到现在为止,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 的历程,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家乡父辈人的讲述中, 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对上一代和 我们这一代人的巨大改观,从各个方面都是如此。据 说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 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 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 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 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 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 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 乎大家都如此。 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 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同时国家 还在政策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 和帮助。由于处在这样一个极具发 展前景的大环境中,再加上政府的 大力倡导,很快国内的经济就有了 大幅度的提升,市场经济有了很好 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 气象! 以我的家乡茂名为例,茂名,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南濒南中国 海,北靠祖国大西南。1959年成立茂名市,1983年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电白县、茂南区、茂港区,代管信宜、高州、化州三个县级市。全市陆地面积11459平方公里,总人口680多万人。茂名是粤桂琼三省交汇点,是广东与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5省区经济往来的通道。茂名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东西两翼规划发展的三个特大城市之一。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家乡具体的一些变化。 1.常说科教兴国,那就先说教育吧。教育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轨迹。在我们农村几乎家家都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子女的一生,读书是跳出农村,摆脱贫困的唯一方法,也是我们在将来求生存的有效途径。 现在我 们这的小学 已经不如我 们那时的多 了,通过竞 争,合并了 一部分,还 有的倒闭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今年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十年,在这40年中我国一步步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我国不管是从经济方面还是科技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一派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景象。俗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是一个国家把人与行业的发展和行业与行业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的关键。中国的地图看起来像只雄壮的鸡,交通就像是鸡的血管,铁路高速公路是动脉,还有密密麻麻不可胜数的毛细血管。生命体通过血管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器官执行生命活动,也通过血管把各个系统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生命体才能拥有磅礴的生命力。交通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就像血管对人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的这40年是我国的交通不断发展完善创新的四十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提升。交通行业的发展相当于我国改革开放这40年的一个缩影。下面就我国的交通方式进行一一的概述,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几个交通工具和与之共同发展的路说起,从小型出行工具如: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汽车,再到大型出行工具如:火车、高铁、地铁等,路如:公路、铁路、高铁等。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自行车,三轮车的引进改变了人们的交通方式,取代了较为古老的人力车(黄包车),马车,成为的人们出行和货运的首选。父母也曾经和我们谈起过那个年代有一个“四大件”的称呼分别说的是:手表、自行车、半导体收音机、缝纫机,戏称为“三转一响”。80年代,以“永久、凤凰、飞鸽、红旗、金狮”国内自行车行业五大品牌企业为首,中国共有自行车制造厂60余家,自行车零部件厂千余家,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生产体系。70、80年代中国的自行车数量飞速上升,以至于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自行车作为那个年代的四大件之一充分反映了自行车在那个年代的重要性,所以自行车成为了这一时期交通工具的代表。再到后来随着能源产业的发展,三轮车和自行车有了电作为能源提供能量进行工作,人力成了电能耗尽时的辅助。自行车在现在也有了更多的形式与功能,有山地车、变速车等等,也不再只是运输工具而变成了一种运动方式,娱乐工具,尤其是近年来共享单车的发展普及,也是人们低碳理念的实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摩托车的引进和普及,摩托车由于速度运载能力等各个方面的优势成为了人们重新追求的对象,摩托车从1980年的4.9万辆到1990年的97万辆,到今天的1000多万辆。摩托车现在依旧在很多地方是比较实用的交通工具。说到改革开放到了今天距离我们最近的那就是汽车了,汽车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了,在很久以前美国就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但是在我国的飞速发展是在近20、30年完成的,国产的第一辆汽车是1953年7月13日长春一汽的“解放牌”载货汽车。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初期的摸索后,在1980年生产22.2 万辆是1965年产量的5.48倍,1966-1980年中生产汽车累计163.9万辆,1992年中国汽车年总产量突破100万辆,到2000年年总产量达到200万辆,此间增长100万辆用了8年。进入21世纪,汽车年总产量迅猛增加,100万辆的增长幅度不超过1年。从1984年到2005年,我国汽车年总产量由31.6万辆提高到570万辆。在崭新的21世纪汽车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生活工具,汽车也是新世纪四大件“手机、电脑、房子、汽车”中的一个成为了像70、80年代的自行车一样的地位。说到交通工具那就不得不说一下路,在之前去哪里大部分都是土路,行驶起来很不方便。比如说我们村,在前些年村子与镇中心的路都是土路,一下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 朱青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在交通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变化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电动车、摩托车、家用轿车也走进了普通百姓家,昔日的自行车、步行时代早已被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所替代。2000年,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2002年,全国汽车产量325万辆,成为世界五大汽车生产强国。2011年中国汽车产量连续三年居全球榜首。 30年里,改革开 路。30 30 愁了。改革开放30 30年。在21 到了很大的作用。 80 公路一直是空白。1988年10月31——上

199521411998年末达到87331999年101万公 200016万公里 2001192004年8月底突破了33年多 2007年新修通高速公路8300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的5.17万公里增长到2007年的854.76 25 20多条时速200公里至350 10年大提速到“贴地飞行”的动车组列车驰骋于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我国航空总周转量为2.982010年总周转量5381978的180 2010年我国航空完成旅客运输量267691978年231万人的1162010年我国航空完成货邮运输量536 1978年6.4万吨的84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

到2010 1601532 150104个。中国民航全行业拥有运输飞机1259 或缺的新生代。 3.61300 通航里程已经达12.3550% 量成倍增长。我国船队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18 1600万载重吨。我国船队的总规模由过去的世界排名402010年的第42010年达到了64特别是集装箱在去年年底超过了1亿TEU。我国 197316 达到了100万TEU100万到1000万花了91000万到5000 65000万到13 模和运量是成倍增长。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时间:2019-10-29 09:43:41 | 作者:陈禹维 妈妈出生于湘潭市东北部的易家湾镇,那里有一条老街,老街长约一千余米,宽约四五米,街的两旁排列着一栋栋两层高的青砖瓦房,一户挨着一户,密密麻麻的,那里记载着妈妈童年的回忆。 老街上只有一家小商店,那时候叫“供销社”,店里只有常用的油盐米醋、锅碗瓢盆等日常生活用品。只有过年的时候,外婆才会买一些花生、瓜子和水果糖在家招待客人。每隔半个月,街上就会来一个卖糖的小商贩,用五分钱或空的牙膏壳可以兑换一根铅笔长的糖条。平时妈妈会把空的牙膏壳积攒起来,一听到小贩的吆喝声,妈妈就飞奔出家门,拿着自己的“宝贝”,迫不及待地去兑换糖果。我无法体会妈妈当年喜悦和兴奋的心情,因为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超市、便利店,随时可以买到各种美味的糖果和零食。 老街距湘江只有几百米远,每到春夏下雨的季节,洪水爆发,江水漫过老街,居民们都要搬到二楼居住,街上全部被水淹没了,最深的地方有三四米。如果雨连续下个不停,眼看水位即将升到二楼,老街上的居民便忧心忡忡却又无计可施。每年这段时间,外公就用一个大木桶,撑着一根竹竿,载着妈妈去上学。过了十几天,洪水退了,街上到处都是垃圾和动物的尸体,底下是一层黑褐色的泥浆,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因为这个原因,条件好的街坊就搬到别的地方居住,在妈妈上初中的时候,外婆一家也搬到了市里。过了数十年,老街里的居民慢慢地都搬走了,老街变得安静起来。 前两年,我和妈妈回湘潭特意绕道去看老街,寻着记忆找了很久,可是再也找不到它的踪影了。那里已经建成了开发区,老街也变成了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我问妈妈:“为什么这些年的变化这么大?”“因为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富强了,人们的生活才富裕呀!”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改革开放抹去了妈妈童年生活的痕迹,却带给我更加美好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改革开放以来这波澜壮阔的3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论文试着就至今30多年来中国交通工具的变化作简要概述,并对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作简要探究分析。 关键词:改革开放交通工具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交通联系非常落后,公路等级低,通达里程短,深度十分有限。那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城市道路建设状况良好,然而中国也还没有高速公路。因南方水运系统发达,人们出行大多走水路,公路交通的建设就更加迟缓。从上述情况不难知道,当时人们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道路建设状况较差、各种交通工具的运用在我国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种步行有益身体健康的理念以及当时并不忙碌的生活状态等等因素,使得人们普遍选择步行出门。小时候妈妈常说,她以前常常要担着菜步行一个多小时到附近的市场上卖掉,即使是现在交通比较发达,我仍能看到一些担着菜或其他商品从家里步行到圩市上卖的老奶奶。30年前的中国农村,交通是真的基本靠走的阶段。用一句玩笑话:那是一个可以发挥和开发人类潜力的年代。人一天真的可以徒步走很远。在大人的印记中,总有当时称为不太守“规矩”出去发财的人,穿着千层底,背上干粮和水,天天奔走在乡间和城镇之间。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

家庭交通工具的变迁教案教学设计

家庭交通工具的变迁教案教学设计家庭交通工具的变迁 主题综合活动课方案:家庭交通工具的变迁 一、活动内容: 发动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庭中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分析交通工具变迁的历史背景与变迁过程,并且自己畅想设 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图。同时向全市人民提出环保 的倡议进行总结评价。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自己调查、访问、分析家庭交通工具变迁的历 史背景,深刻体会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爱国热情。 2、学生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设计未来的交通线路图、培 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组织能力与实践能力。 3、学生主动发出倡议,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知道保护和改 善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且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遵纪 守法的小公民。 三、活动方式:调查、统计、讨论、交流、设计、评议。 四、活动时间:本次活动共分五次进行。 五、活动过程: 第一次活动 ㈠活动内容: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㈡活动方式:谈话、讨论。 ㈢活动步骤: 1、分组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2、班组汇报交流、确定出主题。 3、分各活动小组,组长带领组员设计活动方案。 4、班内交流、互相补充。 5、教师指导设计出本次活动的可行方案。 第二次活动 ㈠活动内容:指导学生去调查家庭交通工具变迁的情况。 ㈡活动方式:分组调查、记录统计。 ㈢活动步骤: ⒈调查前的准备: ⒉调查、访问、记录: ⑴统计自己家的家庭人口,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及人均拥有 交通工具的数量。 ⑵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⑶去向有关交通部门调查关于儿童(未成年)骑车上路的有 关规则。 ⑷向环保部门调查对助力车、摩托车、汽车的各项环保要求。 ⒊分组去调查、统计、记录。 ⒋去商场调查各种交通工具的价格,访问家长各种车的价格 变化情况。

家庭交通工具的变迁

家庭交通工具的变迁 家庭交通工具的变迁 主题综合活动课方案:家庭交通工具的变迁 一、活动内容: 发动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庭中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分析交通工具变迁的历史背景与变迁过程,并且自己畅想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图。同时向全市人民提出环保的倡议进行总结评价。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自己调查、访问、分析家庭交通工具变迁的历史背景,深刻体会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爱国热情。 2、学生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设计未来的交通线路图、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组织能力与实践能力。 3、学生主动发出倡议,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知道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且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三、活动方式:调查、统计、讨论、交流、设计、评议。 四、活动时间:本次活动共分五次进行。 五、活动过程: 第一次活动 ㈠活动内容: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㈡活动方式:谈话、讨论。 ㈢活动步骤: 1、分组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2、班组汇报交流、确定出主题。 3、分各活动小组,组长带领组员设计活动方案。 4、班内交流、互相补充。 5、教师指导设计出本次活动的可行方案。 第二次活动 ㈠活动内容:指导学生去调查家庭交通工具变迁的情况。 ㈡活动方式:分组调查、记录统计。 ㈢活动步骤: ⒈调查前的准备: ⒉调查、访问、记录: ⑴统计自己家的家庭人口,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及人均拥有交通工具的数量。 ⑵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⑶去向有关交通部门调查关于儿童(未成年)骑车上路的有关规则。 ⑷向环保部门调查对助力车、摩托车、汽车的各项环保要求。 ⒊分组去调查、统计、记录。 ⒋去商场调查各种交通工具的价格,访问家长各种车的价格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课题研究阶 段性成果展示 指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决策,从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以来,为了进一步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我国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跨时代进程的政策,使我们的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离我们最近的身边事就能过看出这三十年来祖国的腾飞与富强。或许出生在这个幸福时代的我们对这一切的变化感受的并不深刻,可我们的父母却是在这三十年中成长起来的,对这三十年的变化感受颇深,那么,三十年来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提出设想: 通过本次小组同学之间的调查研究以及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交流,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质疑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最终方案: 分组查阅网络及书籍资料、采访调查,整理出相关材料,写一篇有关阐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研究步骤: 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调查采访——总结展示成果——反复修改——得出结论。 准备工作一: 把小组分为3个小队采访调查、搜集整理资料: ⑴张云云、潘娅: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的变化 ⑵周玥玥、夏子雯、成鹏、王艺: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方面的变化 ⑶祁东格、王荣昇、周楠、朱雯: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方面的变化 准备工作二: 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准备展示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已有整整三十年的光景,在这三十年中祖国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经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建湖周边的乡村及城市的社会调查中就可以得到不少的答案。

改革开放前后交通工具的变迁

交通工具的变迁 人们通常安步当车,下地干活、走亲戚,基本上是步行,我的长辈有不少人到25里外的束鹿县城(今辛集市区),也往往步行。偶尔富裕些的家庭有一辆旧自行车。曹文轩在小说《草房子》中也写到,在那个时代的农村小学,一位家境富裕的学生骑一辆自行车到学校,引得所有学生羡慕。 那时候主要用作运输工具的马拉大车,同时辅助发挥着交通工具的作用。生产队的粮食收获了,我大叔叔就很神气地挥鞭打马,赶着装满粮食的大车奔赴县城的粮站。这中间就捎带人们一段路,人们坐上马车,很舒服,也神气。 改革开放三四年后,人们的生活好一些了,村里的自行车多起来,主要是旧自行车。我哥哥上高中那年,托人买了一辆环球自行车,需要车票,160元,崭新的,货真价实,我们都非常高兴,视作宝贝。那时候农村女孩结婚,几大件就包括自行车。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交通便利多了。我们都骑自行车上高中。农村的拖拉机也辅助地作为交通工具。摩托车进入了一些先富裕起来的或赶新潮的农民家庭。农村青年结婚流行的新几大件,包括摩托车。1988年我第一次从辛集市坐火车到石家庄,感觉又平稳又快速。石家庄市区不仅有公交车,而且出现了出租车。那时候流行皇冠,那位女出租车司机很健谈,给我见多识广的印象。1989年我首次出省远行,乘火车到大连上大学,在大连市区,不仅见到了公共汽车,还有有轨电车、无轨电车,那里的交通真的很便利。 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从大连乘客轮到天津,也很便利。在石家庄,自行车更加丰富多彩,我买过一辆800多元的阿美尼变速自行车。我当时在单位经销摩托车,客户中的很多都是农民。看来农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公交车越来越便利,线路延伸越来越长、越偏远。连通城乡的长途公交车,也越来越发展。在石家庄,打出租车也越来越方便,越来越便宜。我曾在江苏境内做过一次长江轮渡,真的使天堑变成了通途。 进入新世纪以来,更不得了。一个是火车提速,尤其是动车组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出行、在途时间,加快了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我去年从长春乘坐动车到北京,只用了6个小时,真是太方便了。火车还有一大便利就是卧铺、软座、空调列车越来越多,使得人们的出行舒适度越来越高。另一个是飞机日益进入人们的日常出行工具选择,远途的出行,或者是打折的机票,都很有吸引力。我坐过一次乌鲁木齐飞北京的飞机,三个多小时就到了,安全、平稳、舒适,机票也有打折,服务也非常好。在城市,私家车、电动自行车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人们的工作单位离家远所带来的不便,已经越来越小,节假日全家开车在附近旅游,也越来越成为风尚。城市的公交车密度越来越大,服务也越来越好,各种便利的、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优惠的公交卡也受到广泛欢迎。随着人们日益富足,打出租车越来越普遍,节假日探亲的人们甚至从大城市直接打出租车到边远的乡村。我就见过一次从石家庄打车到易县的,要将近400元的费,还有从石家庄到平山村里的,要130元,我也有急事打过一次从石家庄到藁城贾市庄镇的,150元。非常快捷和便利。在北京等大城市,地铁

论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论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腐败现象严重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有人非常怀念“毛泽东时代”。他们认为,改革开放以后还不如改革开放以前好,回到过去还好些。 如何客观全面地看待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时代?我觉得我们要认识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及其相互关系,除了弄清楚改革开放前的29年对于改革开放的意义,还需要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马克思讲过:“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从而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进行比较呢?我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一、关于官员腐败与社会风尚问题。 现在很多人怀念毛泽东时代,很大一方面是对当今政府的失望,部分官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权力滥用的情况比比皆是,百姓与官员的距离拉大,好多人考公务员是为了一个铁饭碗,而不是真心真意为群众做事,“权力寻租”必然出现钱权交易,而钱权交易是催生腐败的温床。“权力寻租”其根源在于党政部门权力过大,同时党内外的民主监督不到位,致使少数掌握实权的官员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捞取个人好处。当前官场上的钱权交易手样繁多,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腐败

中涉及的金额触目惊心,已经成为官场上道德败坏的一大顽症,也是人们抨击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下降,为了金钱,什么损人利己的坏事都敢做。三聚氰胺牛奶、地沟油、瘦肉精猪肉、毒饺子等残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食品层出不穷,官员们包“二奶”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毛泽东时代的干部清正廉洁,腐败官员鲜为人知,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从另一个层面分析,腐败现象是要有一定的温床和经济基础的。三十多年前,我国还是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那时候所有的建设项目都由国家立项建设,各种物资的调拨或采购都由国家统一定价,这里面根本就没有钱权交易的操作空间。就连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来看,所有的物价都由国家统一定价,在限量购买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出现腐败现象,至多出现个别人的贪污盗窃或者是“走后门”购买紧俏商品。退一步来说,当时社会上也没有什么有钱人,即便是想行贿的人也没有多少本钱,何谈钱权交易?再说,当时的政治高压不是现在的人所能想象的,谁敢以身试法,轻者吊销城市户口,押解回乡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劳动;重则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将其投入监狱服刑改造,因此谁也不敢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牺牲品。不过,话说回来,当年并非没有腐败现象,只是腐败的形式与今不同,并且不可同一而语。当年官员的腐败是特权,既隐蔽又少有非议。特权阶层依据官员的等级能够享受到不同的物资待遇,这种待遇在市面上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何况当时人们都是穷光蛋。此外,当年的决策不讲民主、不讲科学,官员拍脑袋就能决策,造就了众多的“下马工程”或

从交通变化看社会变迁

抚宁县第一中学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导师:谢力亮 小组成员:李允天祖述豪王心雨 李东生李月惠文杰 张双堡吕宜函韩笑 二零一一年一月

前言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这波澜壮阔的3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30年前,大家总是这样描述当时的交通状况:“开门就是坡(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坡,啥时有大路,修到咱这坡?”30年后,条条宽敞的公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让大家不再为出行难,为农产品运不出山而发愁了。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年。本专题将从公路、航空、水运等方面展示交通30年的蜕变。交通运输是联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是沟通城乡,联系各地区以至国内外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布局。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管理手段,就难以卓有成效地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同时,快捷方便的交通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占有突出地位,一地区的交通状况直接提高或降低工作的效率。城市是交通网络上的枢纽,城市交通的滞塞与通畅,不仅左右着城市的发展状况,而且对于地区甚至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运转,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1.建国初期——小骡拉车跑得欢 当时的交通已经开始有些步入“轨道”,可是会发现当时的交通工具是有牲畜拉车,类如骡车、马车、牛车……但这些所谓的交通工具可能是在当时不错的了,据了解当时的这些交通工具也需要“行车驾照”,可见当时的交通工具还是不怎么发达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