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立意,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

立意,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

立意,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历史教学提倡“一课一中心”“一课一主题”,为此,

教学立意尤显重要。对整体教学具有宏观导向作用,尤其对教学内容有具体的、

实质性的定位和引领作用。教学立意也是教师学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宏观

上是历史教学的取向或意旨,承载了历史的内涵和价值,体现了历史教育的理念

和视野,能帮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体悟历史;在微观上则统摄着教学内容的选择

和组织,以及为之服务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而具体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均紧

紧围绕着教学立意展开,能帮助学生获得结构化的知识与能力。简而言之,教学

立意能增强历史教学的思想性、逻辑性、结构性、探究性,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就

能很好实现,家国情怀就能得到落实处。

一准确理解含义:教学立意是教师基于学术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提出的核心

观点或主张。教学立意,在宏观上是历史教学的取向或意旨,承载了历史的内涵

和价值,体现了历史教育的理念和视野,能帮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体悟历史;在

微观上则统摄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及为之服务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而具体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均紧紧围绕着教学立意展开,能帮助学生获得结构化

的知识与能力。张载这样说过读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叫立意。而教学立意是一种观点、主张或视角。教学立意不

等同于教学线索。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有一条线索把全课的内容串起来,就是有

教学立意。如有讲七年级下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用“为什么能统一中

国?”“怎样统一中国的?”“最后结果怎样?”三个问题作为一条线索统整全课。这一课的三个问题,教师只不过是组成了原因、过程和结果的三个部分,

并未涉及教学的指向,是属没有观点的。如果说秦始皇能统一中国是顺应当时中

国潮流出发,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是历史必然,这就是有观点的,可以作为本

课的教学立意。一节课有教学立意必定要有一个线索,但有线索不等于有教学立意。如果把教学立意视为解读一节课内容的一个论点或观点的话,线索就是为展

示这个论点、观点而提出的分论点和支撑点的串联。教学立意的大小高低可从对

教学内容的史学内涵挖掘的深浅来看。例如,同是对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

动》一课设定教学立意,有老师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体悟洋务派的改

革创新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意,也有老师立意于洋务

运动总体上是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需要,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是

维护落后腐朽的封建统治。前一种立意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理性总结与提升,

而后一种立意不但彰显了历史的辩证与沉重,而且引发了深远的反思与回响。一

课虽然可以立两个意,但在上课时,一堂课只能立一个意,围绕一个中心讲课。

所以,一篇课文有多个立意并不影响,课堂教强调“一课一中心”或“一条主

线”“一条脉络”这个要求的。值也就荡然无存了。

二、教学立意方法:教学立意是基于对史学研究成果的理解和认识,是对教

学价值的追寻。那么,确定教学立意的思路应是运用史学研究的成果,发掘教学

内容的教育意义。而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讲,教学立意的确定可从课标要求、教

材研究等内容入手,在能力提升、方法引领、现实思考、资源开发、素养落实等

基本方法上着力。

1.主要途径:(1)将教科书中现成的标题直接定为本节课的立意。这是最

简单、最直接的教学立意确定方法。教科书的表述,有的单元或一课、一目的标

题本身就是统摄、阐释教学内容的核心观点或主张,可以直接作为立意使用,属

于“现成型”。如七年上册第18课《东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的立

意是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

的重要前提条件。(2)对课标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这种方法稍微有些难度。

具体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课标课程内容中有些表述实际已经显示了对相关内容

的史学观点和主观意向。如八年级上册第六课《戊戌变法》一课即可采用此种方法。课标教学活动建议提出:“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列出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

明治维新的异同”。由此,有老师认为,从世界范围来讲,同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的国家,只要从国情出发采取符合本国实际的变法措施,是可以走上崛起之路的。据此,确定本课的主题立意为:维新变法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走上富强道路的

重要选择。(3)教师个人的独立探寻。挖掘是最为费力的一种方法。首先,教

师要深度、大范围研读史学研究成果,从中理清本课教学内容所在专业领域历史

发展的总体特征和阶段特征;然后,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在中外历史长河中的特点、地位与作用。结合深度研究,进行反复推敲与思考,最后概括、凝练出统摄全课

教学内涵和。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时,我们可以借此将教

学立意确定为:新航路“是人类文明从‘区域史’走向‘世界史’的起点,是资

本主义从西欧走向全球殖民扩张的开端”。

2.基本方法:(1)理论立意(能力立意):唯物史观、学科概念

唯物史观: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

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的变革有革命和改革两条途径。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

的初步确立》中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即可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作

用与反作用”来立意。学科概念:国家、民族交融。如国家。一位教师讲授

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课,以繁体字“国”为导入,以“国家”立意,从疆域、土地、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武装、制度等方面介绍“早

期国家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内容,教学思路清晰。如民族交融。一位教师讲授七

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以“民族交融”立意,

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几方面讲清“民族交融”的表现,教学角度新颖。(2)问题讨论法:一位教师在讲九年级上册《美国的独立》一课时,首先让学

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英国为什么要

向北美进行殖民统治?英国为什么压制北美13个殖民地经济发展?波士顿倾茶

事件对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殖民者最初到美洲时,印

第安人给他们提供了帮助,那殖民者后来为什么屠杀印第安人?英国为什么禁止

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去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地方开垦荒地?为什么法国对美国

提供军事援助?《独立宣言》的发表意义何(3)现实立意:社会问题与民生工程;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大国争夺与国际合作,如国际关系、世界战争等;经济发展与公平效率;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韩愈说过,师道是传道、授业、解惑,尤其是历史,更重要,不仅在于知道

些历史事件,而是以史为鉴,要从人类社会演进的高度,结合具体历史进程,培

养三观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教学立意是历史课的灵魂,通过立意对历史进行凝炼,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性感悟,突出教学主题,培养核心素养,关注家国情怀,升华情感价值,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大历史观的爱国学子。

立意,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

立意,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历史教学提倡“一课一中心”“一课一主题”,为此, 教学立意尤显重要。对整体教学具有宏观导向作用,尤其对教学内容有具体的、 实质性的定位和引领作用。教学立意也是教师学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宏观 上是历史教学的取向或意旨,承载了历史的内涵和价值,体现了历史教育的理念 和视野,能帮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体悟历史;在微观上则统摄着教学内容的选择 和组织,以及为之服务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而具体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均紧 紧围绕着教学立意展开,能帮助学生获得结构化的知识与能力。简而言之,教学 立意能增强历史教学的思想性、逻辑性、结构性、探究性,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就 能很好实现,家国情怀就能得到落实处。 一准确理解含义:教学立意是教师基于学术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提出的核心 观点或主张。教学立意,在宏观上是历史教学的取向或意旨,承载了历史的内涵 和价值,体现了历史教育的理念和视野,能帮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体悟历史;在 微观上则统摄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及为之服务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而具体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均紧紧围绕着教学立意展开,能帮助学生获得结构化 的知识与能力。张载这样说过读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叫立意。而教学立意是一种观点、主张或视角。教学立意不 等同于教学线索。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有一条线索把全课的内容串起来,就是有 教学立意。如有讲七年级下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用“为什么能统一中 国?”“怎样统一中国的?”“最后结果怎样?”三个问题作为一条线索统整全课。这一课的三个问题,教师只不过是组成了原因、过程和结果的三个部分, 并未涉及教学的指向,是属没有观点的。如果说秦始皇能统一中国是顺应当时中 国潮流出发,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是历史必然,这就是有观点的,可以作为本 课的教学立意。一节课有教学立意必定要有一个线索,但有线索不等于有教学立意。如果把教学立意视为解读一节课内容的一个论点或观点的话,线索就是为展 示这个论点、观点而提出的分论点和支撑点的串联。教学立意的大小高低可从对 教学内容的史学内涵挖掘的深浅来看。例如,同是对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

基于教学立意的核心史料选取与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19384127.html, 基于教学立意的核心史料选取与解读 作者:张敬美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7年第10期 [摘要]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围绕教学立意选取的核心史料,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任务的需要,同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搜集、分析、整理史料,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学会用历史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立意;史料选取;解读;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8007202 史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也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依托。核心史料,是指依据课堂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而选定的在教学任务中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史料。核心史料是否选择得当,直接影响着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依据教学目标,从多个角度切入,精选核心史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见解。那么基于教学立意的核心史料该如何选取呢?下面就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确定教学立意 聂幼犁教授认为:评价一堂历史课的育人价值,首要指标就是教学立意。教学立意是每课教学的“灵魂”。围绕教学立意选取和运用史料,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点重新组合在一起,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设计更合理。关于《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教科书中主要介绍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和对西域的管理等内容。通过对教参的不断研究挖掘,把匈奴、大月氏、张骞、西域、汉武帝、丝绸之路等知识点串起来,最后确定本课的教学主线:汉武帝之忧——张骞解忧——解忧之果。在这一主线下,运用丰富的史料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体会张骞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所折射出的高贵精神品质。 二、史料选取与解读 天子之忧 材料一然至冒顿(汉初匈奴单于)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匈奴大攻围马邑……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结和亲之约。……(汉武帝曾想在马邑埋伏诱杀匈奴,但没有成功)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史记·匈奴列传》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立意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立意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立意 华东师大教科院课程系聂幼犁 开场白: 对于历史教学用九个字概括:为何教?教什么?怎样教? 我认为的历史教育最基本的就是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教育。历史学科研究的是孩子的心理,中学历史学科最擅长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实现人文素养就必须在课堂上明确教学的立意是什么?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阐释我对课堂立意的解释。 一、教学立意问题的提出 平平的铺陈,散架的内容,强扭的逻辑,走偏的思路,花俏的形式--------- 例子:德意志的统一 之所以出现各种教学偏差就在于教学的立意问题出了问题。以《美国的诞生》一课为例,傅元根老师认为本课的立意是“独立”而任教老师则定位是自由,聂老师认为本课的立意则是“天赋人权”问题。从五月花号开始就是一帮清教徒追求人权的过程,为什么独立?因为当时有土著人的时候须依赖英国人的统治,但是当土著人被赶跑之后。内部矛盾便突显出来。若此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说基因问题,身体素质相当好,而且是杂种人,既有非洲人的柔韧性,又有欧洲人的独闯性,还有亚洲人的灵活性等早就了他们成功的因素。三权分立这部分可以引用杰斐逊的话来阐释。也是立足于天赋人权。 而郑峰的课,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国外资本主义的区别而言,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大量是由官僚资本组成,所以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去别于外国资本主义而言。若确切的来说,则是从1842年便开始产生,而且是在畸形的成长,在夹缝中成长。(为什么不支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就是一个怪胎。若是将本课的立意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这个概念讲清就是成功。 二、教学立意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立意?如何立意?我将以画马的立意来说明,展示视频《草原上的奔马》《五马画马》《徐悲鸿国画马》《赵同兵画马》从这些视频和图片请老师们思考各种画马的立意是什么?你给它什么?历史过程不能重演,给他什么样的马?徐悲鸿的马给马的定义就是一种精神,马的活跃,马的俊秀展示各种画就是一种立意。什么是立意? 系指预设的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获得的核心概念,即核心目标。过去,有成功的教学应当“一堂课一个中心”或“一条主线”之说。现在,也有人说“一个灵魂”或“一条脉络”。这都是从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或灵性上来比喻的,其实质也是学生应当在课堂上获得的统摄、贯通该课的核心概念。

在“史学即人学”立意下寻找“灵魂”-精品文档

在“史学即人学”立意下寻找“灵魂 我常常躬身自问:如何在课堂上传达出震撼心灵的历史能量?李惠军老师屡屡耳提面命“历史课要有灵魂”,不吝为我指点迷津!“灵魂”,我难言参悟,倒也在教学中勉力践行。 2013年秋,再次参加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主持的国家 级课题实施项目“聚焦课堂”活动,我和陕西、四川两位老师在成都一中以“同课异构”模式上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教材《美国 1787 年宪法》。这是“近代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专题第板块内容,该专题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再现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意于彰显近代人类制度文明的 进步。基于专题思路和教材内容,我最初设计的教学思路是:借宪、创建邦联体制的必要性,以铺陈第二目“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和第三目“从‘邦联'到‘联邦'”。第四目“两党制的雏形”则处理为以政党政治的发展体现美国宪政之完善。遂将这节课的灵魂聚焦于:以解读联邦共和体制分权制衡之精妙,凸显美国宪政制度的独创性及其对近代民主政治发展之贡献。 第一目“年轻美国的窘境”揭示邦联体制危机,诠释1787 年立本以为这个“灵魂”设定既符合专题思路,又与本课教材内容相得益彰,逻辑贯通。但是,在具体环节设计过程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我发现一味强调美国联邦制度分权制衡设计的先进性,会导致学生产生困惑、提出质疑:既然三权分立体制如此

完善,中国为什么不效法?对此,19 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早有洞见:“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就是问题症结所在:美国的宪政体制再先进,也只是美国人的创造物,当民主、法治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国正在全力推进政治文明发展,历史课堂上 的《美国1787 年宪法》,究竟要传达给学生怎样的历史内涵? 实如李老师所说,历史教育的最大功用是透过如烟的故事,开启学生心智,激起学生心动,寻找历史课“灵魂”的起点是教师“视界”的提升,要从更高远、更广阔的领域去倾听历史的回声,感悟前人的心境。于是,我尝试着从美国历史的“长时段” 和历史亲历者内心深处去寻找灵感。在读书和思考过程中,我似乎渐渐捕捉到了其中的“灵魂”。纵观美利坚民族在英国殖民统 治高压政策下,从渴望在英国议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到大陆会议 决定用武力方式抗衡暴力;从《独立宣言》中那些超越独立与建 国的理性主义激扬文字,到《邦联条例》将独立邦国搭建而成的松散联盟。无不蕴含着一个耀眼的字眼――自由理想的呐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年那个松散的邦联,实际上是特定时代美国人为捍卫自由理想的顶层设计。然而,当他们发现弱势中央和松散邦联不能保障自由理想的时候,他们需要重铸自由之基。 当然,美国人的这种自由,不是指无政府主义、为所欲为、绝对的自由,而是指“法律之下的自由”。早期的自由思想家孟

打造“有魂”“有料”“有人”的历史课堂

打造“有魂”“有料”“有人”的历史课堂 历史教学,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陈述,应该是趣味、真实、充满活力的。笔者结合近年来对高中历史学科的梳理与总结,提出“有魂”“有料”“有人”三点要求,即塑造有灵魂的课堂、整合有史料的课堂、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 一、塑造历史课堂之“魂”,彰显历史时代精神 历史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主题或立意,要使课堂有高度,就要聚焦课堂的灵魂。优质历史课,本身就是历史认知、历史思维、历史情意的综合。在学习“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时,我们从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的思想入手,引领学生体会先驱者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能够解放思想,去学习西方的先進文化、技能,来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同样,近代中国的社会现状,迫切需要以思想碰撞、融合来引领时代发展。历史课上,教师的备课要始于阅读,要广泛阅读与教材有关的,提升课堂备课高度,提炼课堂主题。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学资源,整合学术前沿研究成果,引领学生把握历史和时代精神。有教师为了讲好“秦始皇”示范课,在课前认真阅读了《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传》等文献,并展开相关资料的深入研读,反复雕琢课堂结构,增添课堂语言与美感,让历史课增加学术分量,囊括深远的历史时空,更让学生从课堂上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趣味与魅力。正因为如此,历史教学才能闪现灵动的创意,才能让学生对教材、历史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彰显历史课堂的吸引力。

二、整合历史“史料”,彰显历史学科魅力 历史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对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教师更要以“史料实证”为起点,充分、全面地进行整合挖掘,凸显历史课堂教学主题,增添历史课堂教学魅力。运用史料来考证历史、呈现历史,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新课标强调学生对史料的解析能力,也将之作为历史学科素养之一。教师要关注史料的导入,明确史料的历史价值,让史料解读更具指向性。当然,教师在史料整合上,要把握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尺度,不宜过多、过长。如对“思想解放之艰难”进行分析时,可以从林则徐、魏源、李鸿章等人物的思想、业绩进行阐述,还可以延伸戊戌六君子相关史料,让学生能够从中有所感、有所悟。同时,史料是构成历史的基本内容,在筛选史料时,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注重史料的“多样性”“贯穿性”“渐变性”。对史料的来源,不能一味地选择教材外的史实,还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好料”,关注教材的史料价值。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学习延伸”等栏目,可以综合这些材料,来优化教学难点,让历史史料相互补充。傅斯年提出:“史学就是史科学。”对于史料的融入与整合,教师还要围绕教学主旨来统合。如在讲解郑观应时,我们可以从“科考落败远足上海”“黯然下岗企业被收购”“三次华丽转身与三部著作”等史料渗透中,让学生全面了解郑观应。 三、观照学习历史的“人”,创设智慧历史课堂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历史的“人”,但也是长期被忽视的对象。回归历史,关注学生,让历史课堂“有人”,就是要将学生置于主动地位,面向学生展开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充满智慧。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在历

立足家国情怀,打造有灵魂的历史课堂

立足家国情怀,打造有灵魂的历史课堂 刘金娥王肖成 家国情怀作为最高层次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归宿。历史教师切实落实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用心打造每一堂有灵魂的历史课。 一、还原历史情境,唤起家国情怀 历史教学中,利用有情、有境、有趣的历史素材,合理地引导与激励,让学生“神入”具体的历史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情境中激活隐性教育价值,唤起他们的家国情怀。 在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播放《黄海大海战》无声微电影,让学生现场配音,再现了历史情境,学生们被邓世昌开足马力撞沉吉野的举动所震撼,被他的忠勇无畏、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折服。学生通过“扮演”英雄,增强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他们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我“趁热打铁”总结道:这场海战决定了中日两国的走向。那么在学习了本课后,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想、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学生各抒己见,进一步激发他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课堂达到了预期效果。 教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我用毛泽东的诗歌《七律·长征》导入,师生配乐、配画、朗诵这首诗,营造了气氛,同时抛出问题,利用学生熟悉的知识激趣导入,抓住了学生的

好奇心,把学生很快引进了课堂,产生了极好的课堂效果。 二、活化历史人物,培养家国情怀 历史特级教师郭福斌说:“历史的重心应该放在‘人’身上。”活化历史人物,让历史人物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是当前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学习《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一课时,我播放视频《我的偶像——邓稼先》补充英模事迹,触碰学生的内心,形成了情感共鸣,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了英模身上的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崇高品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了历史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 学习《抗美援朝》,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讲述以及复述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的感人事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讲述,深刻地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感悟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感受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紧扣时代脉搏,升华家国情怀 学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让学生观看视频《厉害了,我的国》,感受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看世界到世界看中国,引导学生在为祖国骄傲的同时,不能忘记前人的艰苦奋斗,从而引申出在祖国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青少年学生不能摒弃艰苦奋斗的精神。教师继而鼓励学

历史课的灵魂和灵性(陆茂荣)

历史课的灵魂和灵性 ——评马晶老师的《美国独立战争》 培根“读史使人明智”的名言决不是说人们只有在记住所有史实的基础上,才能变得聪明,事实上在“知识与技能”的层面上,任何人都是无法穷尽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的全部印迹的。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向学生灌输知识和结论——历史不是教条,教科书不是绝对真理,历史学不是简单的“记忆学”。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把历史视为“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块可捏可揉的面团、一件可以随意缝补的旧衣服,将学生引向虚无。 历史教学应该在注重证据、讲究逻辑的前提下,培养学生提高认识自己,懂得世界;知晓现在,憧憬未来的能力。唯有如此,历史教学才凸现了育人价值。 育人价值是教学的最高目标,它的达成途径有二:一曰突出教学主旨,二曰落实史学方法,前者赋予历史教学以灵魂,后者为历史教学带来灵性。 一、“自由和人权”成为本课的灵魂 课程不仅是一个可以传递的知识组合,它还有着符合时代需求的核心观点,我们的职责就在于传播其中的核心观点。历史教学中的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有相应的核心内容,即内容主旨,或者叫“一节课一个中心”。教学主旨对于教学过程具有核心的引领作用,有助于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所以把握课程内容主旨是达成育人价值首先需要解决的教学源头问题。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篇被执教公开课的老师经常选用的课文,以往较多见的是老师把关注的重心放在独立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北美人民为什么能取胜的原因分析上,其实这些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学过。马晶老师没有重复炒冷饭,而是确立了“独立、自由、人权”的主题。 她是这样突出教学主旨的:(1)从独立战争原因分析,到合众国建立,再到1787年宪法的制定,都不离独立自由和人权这个主题,而且以自由钟为叙述的主线,贯穿全课,前后呼应,非但形式新颖视角独特,而且凸显自由人权的主题。(2)她设计的结构性板书,在分列史实的基础上,推进到“寻找”、“争取”、“保障”,再突出“自由”主题,逻辑性很强。(3)她在课堂小结中集中表达和强化了自由人权的主题:“崇尚独立自由的美利坚民族,从欧洲的启蒙思想中找到了自由和民主的精神武器,通过艰苦斗争获得了民族独立,《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及其所确立的新型政治体制,是人类文明的可贵遗产。自由钟象征着美国的独立,正像它的上方沿著钟身刻了一圈《圣经》的经句‘向世界所有的人们宣告自由’,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立意与时空观念的有效结合——以人教版必修三《毛泽东思想》为例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立意与时空观念的有 效结合——以人教版必修三《毛泽东思 想》为例 摘要 “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核心目标,也是一节课的灵魂,更是一堂好课的关键所在,把握历史课堂教学立意,于学生而言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把握,于教师而言也是其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杠杆。 时空观念是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的有机结合,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通史基础较弱的学生往往存在时空混乱、知识零碎等问题。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毛泽东思想》为例,围绕一个教学立意,以时空观念为出发点,力争通过两者的有效结合让学生更深入地把握课堂内容并掌握必备的历史思维。 关键词:教学立意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一、概念解释 1.教学立意的内涵 历史学者聂幼犁先生说:“教学立意系指预设的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获得的核心概念,即核心目标。”笔者理解的理解是:“立”,即确立;“意”即教学内容的主题思想;“立意”,即确立教学内容的主题。主题是教学的灵魂、统帅,它的定位决定着一堂课的品质。作为一节课的“魂”,教学立意明确的课堂能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理解历史、感悟历史并运用历史。如果历史课堂缺少教学立意,只有事件的罗列、知识的堆砌、年代的枚举这些毫无色彩的历史表述,就难以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预设目标,难以抓住历史教学的“根”。

1.时空观念的内涵 2020年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指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时空观念是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的有机结合,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 一、教学立意与时空观念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 自2014 年全面启动对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以来,核心素养迅速成为热词,时空观念就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然而学生在理解时空观念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教材跨度大,特别是在时空的连续性上得不到体现,使得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建立完整的时空体系,缺乏纵向联系和横向对比;第二,学生学到的知识是碎片化的、孤立的,导致学生在理解问题上出现偏颇。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特别注重以时空观念为基本出发点,引领学生以此为起点构建知识框架,形成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且历史学科需要以时空观念的把握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的核心思维。而要在一堂历史课中凸显时空观念,则需要和这节课的灵魂,即教学立意相联系,两者交相辉映,无论是对教学立意渗透还是时空观念的培养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可能性 现行教材中有很多可以把时空观念设计为一课的教学立意的课型,这为当下历史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提供了可能性。 本文将以人教版必修三《毛泽东思想》为例,研究教学立意与时空观念的有效结合。 二、人教版必修三《毛泽东思想》一课教学立意与时空观念的有效结合 1.确定教学立意 《毛泽东思想》一课的教学立意是:以时空观念凸显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精髓。

历史课堂教学立意的确立与达成《维新变法运动》一课为例

历史课堂教学立意的确立与达成《维新 变法运动》一课为例 关键词:教学立意历史教学维新变法 一堂好课应有一个好的教学立意已成为了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共识。教学立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体悟历史,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组织和 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及其评价。现在以《维新变法运动》为例,浅谈教学立 意如何贯穿教学设计和实践的始终。 一、教学立意的确立——志存高远 (一)关注源头——依据课标,找准课与课之间的结合点, 1.细化内容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指引着历史教学的方向,如果离开课程标准谈教学立意,那就如同 如无本之木。挖掘课程标准是确立教学立意的初始依据。《维新变法运动》一课 的课程标准要求是:理解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评述 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为此我制定如下的教 学目标: 1.能用自己语言概述公车上书的概念;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 思想; 2.能联系国际国内背景材料并通过角色体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起因; 3.通过比较洋务派和维新派主要内容的异同发现维新变法的进步之处; 4.通过史料阅读分析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对近代社会的影响,并从中去感 悟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身上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2.审视整合教材,搭建知识骨架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要有全局观,更要高屋建瓴。深入研究每个单元主题在教材及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位置,思考每个单元之间、每一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变化规律,找到课与课之间的共性目标,厘清本课教学内容所在专业领域的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和阶段特征,然后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在此长时段中外历史长河中的特点、地位与作用,将整个模块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材编写目录的分析与解读、每个单元的整体性备课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反复推敲与思考,最后凝练出本课的核心观点与主张,以此来统摄全课教学过程。 根据课程标准和章节目录分析应该把维新变法运动置于 19 世纪末现代化大潮席卷世界的大势和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的大历史视野下加以审视,厘清中国近代屈辱与阵痛、抗争与探索这两条主线。从近代化史观来看,维新变法是对洋务运动的继承和发展,也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一个分水岭,开始向近代政治文明的转变。 (二)以史为鉴——联系现实,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共振点 “以史为鉴”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确立一节课的教学立意,我们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入手,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共振点,从而找到历史教育的基点。 笔者认为维新变法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内核”是思想解放、爱国创新、责任担当。在教学时应该思考的问题:维新变法对今天到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我们能够从120年前的那场改革中感悟到些什么?我们又将承担怎样的历史责任将改革进行到底?使学生能够深入比较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改革,在深深的历史比较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以生为本——分析学情,找准教育与成长的契合点 教学立意应从学情出发,要切实研究学生心理特点和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堂的时候明确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分析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盲点和疑点,了解

历史学科教学立意的定位、聚焦和落实

历史学科教学立意的定位、聚焦和落实 作者:杭志明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02期 何为“立意”,“立”就是确立,“意”是中心思想,立意是确立的文意。它是一种视角,也是看问题的一种立足点与方法,具有鲜明的主题性、能揭示全文所包含的深刻教育意义。教学立意就是基于教育视角、聚焦教学目标、整合提炼教材内容基础上所凝练出的教学内容主旨。教学立意是组织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托,具有导向功能;是统领一课内容之魂,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统摄,具有明晰的价值取向。叶澜教授说:“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的知识重点与难点。”[1] 中学历史教育的任务是服务人生,这也是核心素养“价值关怀”的根本诉求。历史学科教学立意就是借鉴史学成果、深入把握相关史实的纵横联系基础上,深刻挖掘历史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将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有机整合。 那么,我们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去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把学科知识转化为思维品质,以满足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内在需要呢?现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为例,谈谈在历史学科教学立意的定位、聚焦和落实这一问题。 一、基于学科意识,定位教学立意 寻找历史教学立意的过程就是找到链接历史学科内在核心价值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科意识和学科精神为依托,准确定位教学立意,有了精准的教学立意,才能合理地剪裁教学内容、选取各类史料、设计教学结构、进行问题设置,得出历史结论,才能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提升学科素养。 以必修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为例。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从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极探索。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新国社会主义建设取了巨大成就,但问题也愈发突出。十年文革,社会主义建被迫中断,国际上美苏冷战争霸,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受挫,而西方国家发展迅猛。面对现状,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往何处去? 1977年《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引发了1977年—1978年期间中央出现的第一次思想大争论——“两个凡是”还是真理标准?思想上的大讨论,解除了人们在思想上的束缚,激发了国人向外国学习的热情,使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更趋迫切,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加快经济

基于教学立意构建灵动的初中历史课堂

基于教学立意构建灵动的初中历史课堂 作者:苏妮妮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21年第08期 【摘要】本文结合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三个教学案例,提出基于教学立意构建灵动的初中历史课堂策略:“灵”之初——分析教学背景;“灵”之深——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灵”之源——多读史学史料。 【关键词】教学立意教学背景核心素养史料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125-02 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对课堂教学起着统领作用。就历史学科而言,何谓教学立意呢?历史学科的教学立意在宏观上是历史教学的取向或意旨,承载着历史的内涵和价值,体现了历史教育的理念和视野,能帮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体悟历史;在微观上则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及为之服务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立意明确的历史课堂更为灵动、更吸引学生。以下,笔者结合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的三个教学案例,具体谈谈历史课堂教学如何立意。 一、“灵”之初——分析教学背景 追求“灵动”的课堂需要好的教学立意,而经历深入的教学分析可以更好地立意。笔者认为,分析教学背景,是确定教学立意的首要环节。教学背景包含的因素众多,如学情、教材内容安排、编者意图等。笔者在确定某一课教学立意前,常规的做法是解读课程标准之后,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和教学内容,即学生背景与教材背景进行分析。学生背景即学情,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了解清楚学情,可以更好地为确定立意、设计教学奠定基础。对教材进行充分的解读,首先是分析教材的总体要求及基本内容,对学生应了解、掌握、熟知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其次是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课时教学内容中知识点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以更好地领悟单课的教学内容。做好以上课堂知识储备后,笔者再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立意和设计教学方案。 例如,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其主题内容是“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在设计教学前,笔者首先明确本课在学科与教材中的地位,然后分析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历史学习能力,并提问:“你是否关心台湾问题?你是否了解海峡两岸的关系?你是否考虑过海峡两岸的未来发展前景?”通过互动了解学情,最后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意向及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为: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所有中

立意·脉络·思辨: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整体性教学探索

立意·脉络·思辨: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整体性教学探索 作者:陶荣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04期 传统高考复习教学一般采取三轮复习法即小专题复习、二轮通史复习、三轮热点复习。但笔者仔细研究近几年的浙江选考卷,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由于难度要求和分值的限定,选考试题难度系数大大降低,这就使得三轮复习法变得意义不大。加之选考的考生的时间选择和人员安排都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多轮复习就更难以实现。那如何有效应对这“大变局”呢?笔者认为必须采取整体性教学新思路,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立意:整体性教学的“灵魂”

在课堂中,常见有些老师埋首于知识点的精耕细作,却忽视了本课所学与其他章节内容的联系。其结果是学生获得的是零散、孤立的、碎片化的历史知识,难以建构科学的、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学科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对于选考的学生来说备考前不仅要掌握必修三册的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部分,还要准备选修两册内容,时间紧,任务重,如果采取此种“碎片化”而非整体性教学,势必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没有高屋建瓴地看问题,对教学立意缺乏整体性设计。 什么是整体性教学法呢?笔者认为所谓整体性教学法即从学生选考历史开始,就将他们对历史整体、立体的认知水平放在第一位,关注的是教学立意的系统实现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认知的历史学习方法。 那么何谓教学立意?事实上学术界对其概念也是众说纷纭,周明认为,“立意”本指一篇文章的立意。教学立意就是指一节课的“灵魂”和中心,是统摄教学内容思路的体现。[1]朱可认为,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材料的解读重在主题的把握,贵在概念的理解,意在逻辑的疏通,难在内涵的挖掘。如此,才能提升教学立意。[2]王晓荣认为,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体现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新课程理念的把握,决定着课堂的效能。[3]分析上述观点,可知涉及教学立意的表述是多维度、多层面的。教学立意是整体性教学的主题、灵魂或线索,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首要环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思想、总体感悟和体验,也是整体性教学的归宿,引领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向[4]和预期结果的达成。 笔者以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谈谈如何从整体性出发,有效确定教学立意,以期取得整体性教学效果。 就体例编排而言,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共有三个必修模块,25个学习专题。这些专题绝大部分是很多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综合性整合。唯独必修二“罗斯福新政”以重大事件为核心阐述,足见其重要性。另一方面,因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深远,自然也就成为新旧课程绕不过的重点。 就教学目标来看,本专题的目标要求如下:“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形成中的作用。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按课标第3点要求,时间纬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当代”,提示教学不应仅局限于新政短期效果的认知,至少广延到二战后新政所带来的影响。如果拓宽思路和视野,新政的效应不限于对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对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的经济改革也有很重要的昭示作用。 不仅如此,在确定教学立意时,还要关注初高中历史教学教學目标的衔接。如学生在初中学过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节课就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说明和阐述。

“双新”背景下的创新教学研究:问题链教学激活学生思考力

“双新”背景下的创新教学研究:问题链教学激活学生思考力 问题链教学是问题驱动教学的典型方式,是指“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事先设计一系列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按照需要的顺序联系起来构成一条或几条问题链,课堂教学要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而逐层深入教学内容,直到实现教学目标”。在我校《提高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策略研究》的课题驱动下,通过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问题链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整节课中保持精力的高度集中方面,效果非常突出,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比较有效的策略。本文以初中统编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课为例,浅析基于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初中历史问题链教学。 一、依据教学立意科学设计问题链 何为教学立意?聂幼犁老师认为:“教学立意系指预设的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获得的核心概念。” 首先,确立教学立意,是问题链设置的前提。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统摄着整个教学内容。 问题链是一系列被细化的问题或者线索,但若无一个统摄全局的“灵魂”则会失之松散,而这个“灵魂”便是一节课的教学立意。教学立意的确立的一般依据:一是依据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挖掘。二是依据阶段特征或专题线索进行挖掘。三是依据教材课题和内容进行研读提炼。 如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这节课中,根据课标先梳理本专题的教学内容: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

策的原则,贯穿新中国外交的始终。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策略。新中国外交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 年—1955 年);20 世纪70 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接着研读教材内容,本课的课题和子目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其立意为按照时序,展现1949年—1955 年新中国外交原则、策略和取得的外交成就。三个问题的内在联系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的外交基本原则,为实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策略经历了由“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发展,逐渐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依据课标要求、专题线索和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立意是:新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的? 其次,教学目标,是问题链设置的重要依据。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当确定了引领整节课的教学立意后,依据教学目标将教学立意分解成为一条存在前后逻辑关系的问题链。问题链不同于普通的问题,是教师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一定的内在逻辑,有顺序、有层次地展现给学生。本节课的问题链设计如下: 1. 新中国为什么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解决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 2. 如果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你觉得我国的对外交往该何去何从? ——解决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独立自主而采取的外交策略:一

中学历史课题教学立意确定的方法

中学历史课题教学立意确定的方法中学历史课题教学立意确定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根据教育目标确定立意: 教育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教学立意的重要依据。在确定中学历史课题教学立意时,可以先明确教育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来选择适当的课题。比如,如果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可以选择一些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课题,如古代文明的形成、传统文化的传承等。 二、根据教材内容确定立意: 教材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细致分析,可以确定适宜的教学立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主题来选择合适的课题。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时,可以选择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课题,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三、根据学生需求确定立意: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学习需求应该是教学立意的重要考量 因素。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历 史的兴趣和需求,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来确定合适的课题。例如,如 果学生对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历史人物感兴趣,可以选择相应的课题 进行教学。 四、根据社会实践确定立意: 历史课程有助于学生对社会、国家和人类发展的认识,因此,结 合社会实践可以帮助确定立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地考察、博物馆参观等活动,然后根据实践经验来确定合适的课题。比如,学 生参观了一座历史遗址,可以根据遗址的特点选择相关的课题进行教学。 五、根据教学手段和资源确定立意: 不同的教学手段和资源适用于不同的课题。在确定中学历史课题 教学立意时,可以根据教学手段和资源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来选择合适 的课题。例如,如果教师有一些多媒体资源和教学装备,可以选择一 些与多媒体有关的历史课题进行教学。

何为历史教学立意

何为历史教学立意 当前,教学立意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对它的研究也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逐步展开,在此,笔者不揣浅陋,从引入历史教学立意的背景出发,对它的基本内涵、基本构成要素及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基本作用做一点探讨。 一、历史教学立意的基本内涵 “立意”本是国画画论中的专业术语,用来指“文艺家对客观事物深入观察而获得的主题思想,是正式进入创作之前的准备,也是通过创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它被画家们视为决定绘画水平的关键要素。将“立意”从画论引入历史教学,是聂幼犁先生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平平的铺陈、散架的内容、强扭的逻辑、走偏的思路、花哨的形式”等问题的反思:尽管我们一直在理论上强调三维目标是一体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却缺乏整合的平台,难以形成更为宏观的把握。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教学立意,就是为了引导教师在上课前对所要教授的历史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确定教学的主题、灵魂或者线索。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它又是教师预设的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所获得的主题思想、总体感悟和体验。 之所以将其称为“教学立意”,一方面是沿袭传统称谓。据聂先生介绍,上海的一些老教师,如包启昌、孔繁刚等常以教学立意作为“一节课要有一条线索”,“一节课要有一个灵魂”等更为通用的说法。另一方面,历史教学是一门艺术。由于时代的变迁,以及历史教师自身史学功底、生活体验、教学经验、史观的不同,对同一历史内容的认识和处理除了水平与结论的差异外,还存在认识视角和方法过程的不同,因此所提炼的教学立意也是各有千秋。以中国近代史为例,以往在革命史观指导下常被描述成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反侵略的历史,而现在从民族复兴视角建构近代史已经成为官方、史学界和历史教学界的共识。但即使达成了共

例谈历史课堂中的教学立意

例谈历史课堂中的教学立意 近年来,教学立意日益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被认为是衡量一堂课优劣的标准。在历史课堂中确立一个好的教学立意,已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然而,笔者观察发现,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存在对教学立意盲目拔高、过度设计的倾向,不论什么教学内容,不论什么课,都企图追求“高大上”的思想教育主题,给人以生搬硬套、大而不当的感觉。由此可看出,当下的历史课堂存在对教学立意的认识误区。因此,需要重新认识历史教学立意。 一、教学立意理论 当前学界关于教学立意概念的观点颇多,尚无统一定论。有的认为教学立意是课堂的灵魂意图;有的认为是一堂课的核心概念、核心观点、核心主张;有的认为是核心内容或主题;等等。因为定义的出发点不同,说法当然无法统一。然而细加分析,不同中也存在共识:教学立意是针对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的;具有统领性质,能贯穿整堂课的;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试图回答为什么而教问题的。其实质就是要追问教学内容背后的教育价值。 由此,我们推及历史课堂的教学立意,应指向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汲取超出层面的历史智慧、经验、教训,树立核心价值观,其承载着历史教育的价值和理念。 在历史课堂中,立意是否是越高越好?并不尽然,历史课堂教学立意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 一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历史教学 立意本身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服务的,立意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倾向和思维水平。 二是要符合历史逻辑。所谓历史逻辑就是渗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复杂关系、规律及趋势。在历史课堂教学立意过程中,必须要有“大历史”观,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拎清历史中复杂的关系,抓住主要矛

盾,理顺历史逻辑关系。 三是要符合教材本身的逻辑。 教材是国家编写的重要教学资源,隐含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具有权威性。教学立意过程中,只有理清教材的逻辑,才能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彰显立意。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普通一线历史教师应当如何高效、科学地确立教学立意呢?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为例,遵循“把握教材叙事逻辑——夯实立意的基础;开展针对性文献阅读——追寻立意的灵感;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立意的关键”的路径,将本课立意为:苦难不仅来自于外来侵略者,更来自于自己的落后与封闭;要实现近代化,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主动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期为同行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二、把握教材叙事邏辑——夯实立意的基础 教材是教师备课的第一手资料,阅读教材是教学立意的第一个步骤。很多教师在阅读教材时往往只停留在罗列教材知识的层面,从教学立意的角度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罗列知识的基础上找出知识点间的联系,理顺整节课的逻辑关系,同时找到可能困扰学生的问题和知识困惑点。 我在备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画了如图1所示的教材内容逻辑示意图,并提出了四个疑难问题。 问题一: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获得了开埠通商、协定关税等一系列特权,为何说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 问题二:鸦片并非这场战争的导火索,为何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问题三:为何战争没有止于天津,而是引发了后续战火?英法联军为何焚毁圆明园? 问题四:俄国并非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参战国,为何也能侵占中国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立意实践研究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立意实践研究 摘要:在素质教育、新课改双重实施的背景下,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也越发 关注“教学立意是否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达成”。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教学立意,一个缺乏立意的课堂使得学生只能够进行知识的表面理解和应用。本文基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探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立意设计的具体实践策略。首先,本文从历史教学立意的内涵和特点分析入手。随后,就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課堂教学立意在贯彻实施课程标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实践三方面的价值进行分析。在文章的最后,针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立意设计需要遵循的价值引领、统筹课堂、体现时代性的三项基本原则,提出了课程标准深刻解读、全面掌握单元教学主题及教材内容深刻挖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立意 以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标准来看,核心素养具体包括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并且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方法的影响下,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目前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发展看来,多次的内容改变展示了高中历史课程与时俱进的特征,也阐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历史学科知识产生的全新要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实践也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工作的优化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其中的关键内容就是形成恰当的教学立意。故此,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立意设计策略,为高中阶段历史教学课堂工作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一、历史教学立意的内涵及特点分析 (一)内涵 教学立意的概念最早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包启昌,又名包起昌,80年 代上海师范大学第一批在校外聘教授,上海市首届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提出的“一个课堂一个中心”的概念,最初提出教学立意概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对课堂所学的各项内容进行消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