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伤寒杂病论》原创辨证论治思想

《伤寒杂病论》原创辨证论治思想

《伤寒杂病论》原创辨证论治思想
《伤寒杂病论》原创辨证论治思想

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3月/9日/第004版

学术与临床

一般认为,“辨证”及“辨证论治”思想源于《内经》,本文作者研读经典,正本清源,提出——

《伤寒杂病论》原创辨证论治思想

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士奎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大量中医著作、教材甚至中医辞典,都写有《内经》含有“辨证”“辨证论治”或“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的论述。笔者在此提出质疑,“辨证”与“辨证论治”思想真的是源于《黄帝内经》吗?细究《内经》中“证候”及“证”的论述,可见《内经》时代只有辨病思维,尚无《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思维概念。

《内经》创立的辨病、辨病论治,以及针对疾病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学术思想,为后世医家思考、寻求辨病求因的科学方法建立了思想前提。但辨证及辨证论治的思想是源于《伤寒杂病论》,而不是源于《内经》。

当代医家、医著、教材,甚至辞典关于《内经》与“辨证”和“辨证论治”关系的论述很多,诸如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之“内容提要”曰:“全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着重说明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证施治’的治疗原理”;1980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清代医家高士宗著《黄帝素问直解》之“方序”曰:“《黄帝内经》……对临床诊断治疗的手段和要求是:‘辨证论治’,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1984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甄志亚主编《中国医学史》曰:“中医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两者在《内经》中均有充分反映……。”2012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方剂学》载:“《黄帝内经》……总结出有关辨证、治法与组方原则……等理论”、《中医各家学说》载:“《黄帝内经》……分别从脏腑、经络、病机……及辨证治疗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综合叙述。”有学者认为“《黄帝内经》……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东汉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使《内经》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2004年版《简明中医辞典(修订本)》解“黄帝内经”条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规律、病证等多方面内容,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还有学者讲:“《黄帝内经》以外感寒热病为研究对象,为其提供辨证施治的依据……亦作为内伤寒热病辨证施治的理论源头。”等等。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大量中医著作、教材,甚至中医辞典,都写有《内经》对“辨证”“辨证论治”“辨证治疗”或“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的论述,似乎成了“万口合附,并为一谈”的“不易之论”。笔者在此提出质疑——这是真的吗?“辨证”与“辨证论治”思想是源于《黄帝内经》吗?本着对中医学经典著作之研究,惟研究者,终当以经典原著、原文为基础、为依据、为根本;而对研究者之研究,又当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追根溯源,予以明辨与澄清,供学术界讨论和再批判。

《内经》论“证候”及“证”的真正内容

1.证候一词,唯见于隋?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即只在其“卷第十七证候之一”的卷名出现一个“证候”概念。然而,其正文的原文中并无“证候”二字。在杨注中却出现“病候”“病”或“无病”之注释。如正文有论曰:“青如翠羽者生,黑如鸟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此五色见而生者也。”其注释曰:“此五者,皆病候不死者色也。”对“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此五藏所生之荣也”的注释为“此五者,皆

是无病平人之色也。”而正文“目色赤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则直接论述了目之五色与五藏病的相应关系,或候目之五色便可知其相应五藏病之所在。可见,当时所谓“证候”即指病候(病的临床症状表现)。特别是中医学术界有共识:杨上善撰注的《黄帝内经太素》是现存最古《黄帝内经》传本,其注释更近古义。杨上善对《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七證候之一》所论述的五色所见,注释为病候、病或无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内经》时代只有辨病(思维),尚无《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思维)概念。

2.单词“证”字,只见于唐?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其中“证有中外”是《内经》(包括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八十一篇、《灵枢》八十一篇)以及《黄帝内经太素》)原文中绝无仅有的关于“证”的论述。如果不是王冰在编次整理《黄帝内经素问》时编入“七篇大论”,恐怕连“证有中外”这唯一有关“证”的论述也没有了。全部《内经》原文只一个“证”字,仅一句“证有中外”关于证的论述,并没有“辨证论治”概念或与其相近的概念,怎能体现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着重说明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证施治’的治疗原理”?怎能讲《内经》“充分反映”“辨证论治显著特点”或“阐述辨证论治规律”?难道这一句“证有中外”,就铺设了“《内经》……在临床上开辟了辨证论治的道路”的基石吗?

从王冰的注释看“证有中外”之“证”的内涵

《内经》是中医学最权威的经典著作之一。然而,因其过于久远,后人对其中的许多文字、语句、内容不仅难读、难解,还会产生误读、误解;而对经典的误读、误解,会让人们误识或歪曲古人的本意。如王冰对《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一段经文的注释为:“藏位有高下,府气有远近,病证有表里,药用有轻重,调其多少,和其紧慢,令药气至病所为故,勿太过与不及也。”将“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注释为“病证有表里”。这里首先需明确《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为“病有远近,证有中外”,“病”与“证”是分别论述而有分判的。显然在《内经》已明确了病与证分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对“病证有表里”这一关键词又可有两种理解:指病的“证”有表证和里证;或指病有表病、里病;证有表证、里证。均提示临床要注意辨识病有表病与里病,证有表证和里证。乍看虽无明确的“辨证”概念,却似乎有了“辨证”之寓意。恐怕这就是造成将《内经》原本是讲究辨病和辨病论治的实质误解为辨证及辨证论治的根本原因。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内经》仅有的这一个“证”字的真切含义是什么?

王冰次注《素问》,常将原文的“病之状”(病的症状)或“病能”(病态,即病的形体状态、症状表现)注释为“证”或“形证”。如王冰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的注释为“先气证而病形,故曰气伤形;先形证而病气,故曰形伤气。”对《素问?标本病传论》曰:“谨察间甚,以意调之”的注释为:“间,谓多也。甚谓少也。多,谓多形证而轻易。少,谓少形证而重难也。以意调之……”此“形证”者,均指形体症状也。对《素问?脉要精微论》曰:“瘅为消中”的注释为:“消中之证,善食而瘦”,即把消中病的症状“善食而瘦”称之为“证”。对《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大骨枯槁,大肉下陷,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其真藏脉见,乃予之期日”的注释为“……见是证者,期后一百八十日内死矣。”又对“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真藏见,十月之内死。”注释为“……见斯证者,期后三百日内死。”均把“大骨枯槁,大肉下陷,胸中气满,喘息不便……”症状注释为“证”。尤其对《素问?气交变大论》曰:“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的注释:引“新校正云:详此证与火太过甚则反病之状同,傍见《藏气法时论》。”更说明“证”即“病之状”矣。对《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论述的:“少阳之复,……惊瘛咳衄,心热烦躁,便数憎风,……面如浮埃,目乃膶瘛,……口糜呕吐逆,血溢血泄,……恶寒鼓慄,……”诸多症状的注释为“如是之证,皆火气所生也”等等。如是者,“证”即症也,王冰之注“病证有表里”,即“病症有表里”。则“证有中外”之

“证”字,只是指“症状”而言,没有《伤寒杂病论》或当今“辨证论治”的“证”的含义了。

方药中与许家松著《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将“证有中外,治有轻重”讲解为:“‘证’,指病证。‘中外’,此处指深浅,亦指表里。‘中’,指病深,病在里。‘外’,指病浅,病在表。‘轻重’,指处方的轻重。全句意即病有浅有深,因此处方用药上也就有轻有重。病浅者处方用药宜轻,病深者处方用药宜重。”把“证有中外”讲解为病有浅(病在表)有深(病在里),可谓熟谙《内经》真谛,贴切入微地做出符合《内经》原创辨病及辨病论治学术思想真实世界的讲解。

另外,张登本、孙理军主编的《王冰医学全书》指出,“王冰次注《素问》的贡献”:“王冰的功绩主要反映在编次整理、训诂解惑、医理发挥、汇存文献、传承运气五个方面。”并讲:“王冰有极广博的文学和医学素养以及很高深的医学造诣,因而他对《素问》经文的4479条注文中,以疏通经文的奥义为其主旨。......发明经义,弘扬拓展医理。(1)系统地发挥了养生理论 (2)

阴阳理论……(3)病机理论……(4)病因理论……(5)腧穴理论……”而且对王冰功绩的概括,是以综合国内医家论述的文献为依据,却没有关于《素问》对辨证及辨证论治的发挥;王冰的4479条注文中亦未见有关辨证及辨证论治的注释。如果辨证论治是《内经》的显著特点之一,精于“发明经义,弘扬拓展医理”的王冰岂能不予以阐释和发挥?

《内经》有“辨”和“证”字却无“辨证”概念

如前所述《内经》仅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论“证有中外”出现一个单词“证”字;而“辨”字见于《灵枢?决气》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灵枢?五阅五使》曰:“五官不辨,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疾哉。”《灵枢?五色》曰:“五色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官恶得无辨乎?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等。可见《内经》时代有“辨”字,用“辨”字。然而,《内经》全书原文却没有“辨证”之说,未形成辨证概念。说明《内经》并没有“辨证”思维和观念,更没有“脏腑辨证”之论,也没有形成“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

《素问?异法方宜论》有关辨病论治的阐述

有学者讲:“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异法方宜论》等篇中,皆有关于辨证论治的论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仅就《素问?异法方宜论》来说,凡是认真阅读、研究过该篇者,都知道该篇清楚明白论述的乃是不同地区、不同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生活条件、饮食习惯等,对人体生理、体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与疾病发生的密切关系。从而概括地说明东方、西方、北方、南方、中央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病因素和病因病机,需要因时、因地、因人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该篇原文论述的全是“病”及其病因病机和治则、疗法,开篇即是“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讲的是“治病”“一病而治各不同”。岐伯之对曰也皆言病及针对病的病因病机而选择相应治则或疗法,如“故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鱼使人热中,盐者胜血,……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北方者……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南方者……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中央者……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讲的全是辨病论治的大体,毫无“关于辨证论治的论述”的蛛丝马迹。

另外,1963年版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之“内容提要”曰:“全书……着重说明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证施治’的治疗原理”;《黄帝素问直解》之“方序”曰:“《黄帝内经》……对临床诊断治疗的手段和要求是:‘辨证论治’,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似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作为辨证论治的特征。其实,辨病论治也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素问?异法方宜论》讲的便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辨病论治’的治疗原理,而非“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证施治’的治疗原理”。

《素问?热论》对六经之病的阐述

如前所述,《中医各家学说》讲:“《黄帝内经》是采用三阴三阳对热病进行辨证。张仲景对伤寒病的辨证,吸收了《素问?热论》的辨证方法”。然而,《素问?热论》之原文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其两感于寒而病者,……。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阳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皆论述的是“六经病”或“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及其主要症状,示人以如何辨识六经之病及其病的传变等辨病方法,毫无辨证及辨证方法之说、之意耳。

还原《内经》的真实世界,并没有“脏腑辨证”的文字记载或相关论述;丝毫没有关于“病证结合”的论述;更未发现其“病证结合的雏形”;根本没有“对辨证治疗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综合叙述。”

辨证论治思想源于《伤寒杂病论》

笔者认为《伤寒杂病论》是发挥《素问?热论》有关六经病的辨病论述;参考《平脉辨证》(或《平脉》、《辨证》)等著述,构成了它的“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临床诊疗疾病的“病证结合”思维体系和诊疗模式。其所论述的“辨某某病脉证并治”所包含的“六经辨病”,源于《素问?热论》;而“辨脉”和“辨证”,乃源于《平脉辨证》。因为《伤寒杂病论?原序》明明白白的讲道:“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然而,当时参阅的“素问九卷”当为《素问》和《九卷》,《九卷》即《针经》也称《灵枢》。而当时《素问》尚无王冰补入的“七篇大论”,即无《至真要大论》篇,那么其参阅的“素问九卷”则无“证”字。因此《伤寒杂病论》的“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之“证”,不是遗传于现广泛流传的王冰次注《素问》之“证”这一基因;并非生发于《内经》之“证”字;显然是受《平脉辨证》之启发而首创伤寒六经病的“辨某某病脉证并治”理论与方法。而“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包涵辨病、辨脉、辨证、论治(“并治”);若将“辨脉”纳入“望闻问切四诊”范畴,便成为“辨病辨证论治”了,明示既要辨病和辨病论治,又要辨证和辨证论治;诊断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是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所以,“病证结合”及辨证、辨证论治乃首创于《伤寒杂病论》。

正如姜良铎主编《中医急诊学》所讲:“……《伤寒杂病论》一书……不仅创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首次提出了‘六经辨证学说’,建立了中医急诊学的‘辨证救治体系’,对后世各学科的辨证论治体系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永炎、鲁兆麟主编《中医内科学》指出,“辨证论治是内科临床理论的基础,它是汉代张仲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在《伤寒杂病论》里首先提出并具体应用于临床的。”李赛美,李宇航主编的《伤寒论讲议》中讲道:“《伤寒论》的学术成就,首推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辨证论治专书。”如果断定是《黄帝内经素问》“着重说明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证施治’的医疗原理”或“《黄帝内经》……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东汉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使《内经》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或“《内经》……在临床上开拓了辨证论治的道路。”那么,何谈“《伤寒杂病论》一书,不仅创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首次提出了‘六经辨证学说’”,何谈“辨证论治……在《伤寒杂病论》里首先提出并具体应用于临床的。”何谈“《伤寒论》的学术成就,首推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辨证论治专书。”

到底是谁首创辨证论治?如此重大学术问题,不是当下极需要认真研讨和澄清的吗?

笔者认为,虽然《内经》无“辨证”和“辨证论治”概念,但从现代中医临床医学看,证候

(证之外候)和病候(病之外候)都是指病人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而言;都是运用中医理论对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进行辨病诊断或辨证诊断的依据,即根据同一病人的当下临床表现,而运用不同的理论和临床思维,同时可做出辨病诊断,又可做出辨证诊断;在求其辨病诊断时,临床表现便称之病候;在求其辨证诊断时,临床表现则称之证候。辨证诊断过程即运用中医理论对病候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概括出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病势等“病因病机”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辨证就是运用中医理论对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的高度理论概括、抽象和升华而产生的独特概念,辨证的本质就是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内涵或本质则是针对病因病机的审因论治,与《内经》强调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思想一脉相承,是从方法学上对《内经》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思想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可以说《内经》创立的辨病、辨病论治,以及针对疾病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学术思想、方法,为后世医家思考、寻求辨病求因的科学方法——“辨证”,以及“辨病因病机论治”的有效方法——“辨证论治”奠定了思想基础或建立了思想前提。但辨证及辨证论治的思想是源于《伤寒杂病论》,而不是源于《内经》。

总之,笔者经过反复精研细读《内经》这部中医学最权威的经典之一,再三考量、审慎思考,尚敢斗胆地说:在《内经》中,未能发现其具有原创性的辨证及辨证论治思想线索。认为《内经》是辨证、辨证论治源头的看法,当属误读、误解、误传。也许笔者学识浅薄,尚未挖掘、悟出《内经》还隐藏着辨证论治的玄机?敬请批判。

中药与养生读后感

《中医体质养生》课程学后感 传说中医起源于古代神农氏尝百草,西汉时期《皇帝内经》中已详细记述了中医学的理论知识,东汉时期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唐朝时孙思邈编著《千金方》,记载了上千种药方,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是名满天下,被称为“东方药物巨典”。可见中医源远流长。我一向推崇中医,只是苦于专业所限,了解甚少。加上本人虽多运动,多食,但体型偏瘦,肠胃不好,一直想通过中医来调理身体。恰好在这次继续教育里看到有《中医体质养生》这门课程,欣喜若狂,立即报读了这门课程,希望自己对中医养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学习阶段,我对中医体质养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到了很多东西。 1、正确认识中医。中医和西医纷争由来已久。很多人认为中医是假理论,骗人的,对中医存在的偏见。虽然我一向推崇中医,但是对中医还有很多疑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加详细充分地了解了中医养生的系统理论,对中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中医有些方面不见得很好,但西医也不是包治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地选择治病和养生的方法。 2、切记盲目乱吃补品。发现身边有些老师不顾自己的体质,看到别人说哪种中药好,吃哪种,哪种汤滋补,就煲哪种汤。恰恰是不但没有起到滋补养生的效果,反而损害了身体。每个人的体质都有所不同,不能仅仅依据一些表面现象去判断。最好还是去让专门的中医生去诊断。有些中药的用途不同,而且分多种,如解表药、温里药、补气药、补血药。有些中药混在一起会相冲,重则会中毒。因此,要充分了解中药分类、药性、用途等。在学习这门课程后,我对自己的体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中药的分类、用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纠正了我对中医认识上的很多偏差。 3、学会养生。有数据显示:假如你的健康是100%,那么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环境因素占7%,而你的个人生活方式却占去60%;但是在日常中我们发现,很多身边人在抱怨父母没有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抱怨生不逢时、抱怨没有好医生、抱怨环境污染严重。实质上,我们的健康是由自己决定的。许多疾病是病人自己由于不懂得养生而造成的。做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懂得养生,学会调整好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并且多接触、了解养生知识,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通过《中医体质养生》课程的学习,我受益良多。同时也建议,能够提供课件或讲稿,让学者在以后的生活中随手可用。

伤寒杂病论条文背诵部分解析

《伤寒论》背诵部分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 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法皮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 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 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1 麻黄于方剂中的数学原则 (1) 酸枣仁药性的探寻 (4) 麻黄于方剂中的数学原则 〔本文为JT叔叔投稿于香港《MM》杂志之旧文〕 麻黄,所谓「标热本寒」之药也,其形中空如管,能从骨、从血脉中把阳气发出来驱散寒邪,能祛邪,但人会虚。 张仲景书中的药的走法,有「与皮表平行」的药,有「与皮表垂直」的药,代表性药味,例如麻黄是垂直皮表发汗的,柴胡是平行的(走少阳区),二药王不见王。在柴胡剂中,枳实可用(平行),厚朴不同用(垂直);相反地,枳实不同麻黄剂一起用,厚朴与麻黄一起很好用。用反了,枳、朴皆不得发挥其药效。 但,反面来说,张仲景也依此原理「制」麻黄。麻黄和两类药物同用时,会受制而药性变得温和。 其一: 阳明区块药,药性顺肌理而行,属平行药。例如葛根、石膏、苍朮、白朮。 较没力的是葛根,例如葛根汤中有麻黄汉制三两,量和麻黄汤一样重,但葛根汤的发汗力仅得麻黄汤之半,于焉得知:葛根四两约可制麻黄三两其半,即一点五两。葛根八

麻黄三之比例时,可无发汗现象。 石膏、麻黄同用时,仲景麻杏甘石汤已示其例。麻杏甘石汤服后不发汗,但仍可去邪,即石膏八两可制麻黄四两。依此比例原则,越婢、大青龙,虽麻黄六两,但因石膏有鸡子大(约汉代六至八两),则麻黄之发汗力仅余三两,即同于麻黄汤。 朮类则今人研究:二倍于麻黄时,发汗力减半,四倍时全无汗力,而祛湿之效皆甚佳。风湿患者临床,麻黄加朮汤,以此原则量其虚实作加减。 此其与阳明区药之相互作用其大概。 第二类: 附子、细辛、地黄等直入少阴心肾之药,则不直接影响麻黄之发汗力,但会深化其发汗力。 另外,治寒饮而咳的小青龙汤,因有半夏,移肺中水入膀胱,故不成汗解而成尿解。直用生半夏如《伤寒论》剂量(半升约如汉制四至六两),必尿解,解后人不虚。因肺中寒饮之邪,尿解有路可去,汗解则属无理。今用制半夏则需加倍。今一般医师半夏则用量不足,故常使小青龙汤服后作汗解,乃至病人服后大虚,乃言此药续后不佳。民初范文虎用小青龙汤,倡议以半夏三钱,其余药味仅数分,乃善法。 此亦「辛润肾」这句黑话的临床实践意义。 麻黄附子细辛汤,三药比例为麻黄二,细辛二,炮附

脑淫之《三部六病》读后感 (评论 三部六病精义)

脑淫之《三部六病》读后感(评论三部六病精义) 脑淫之《三部六病》读后感 作者朱老剑客 看完了《三部六病》,刘绍武讲述,宿明良整理,太原市中医学会太原市三部六病研究室1985年版内部资料。前几天我家附近的一个综合门诊部想让我帮忙给他们做做宣 传策划,他们的特色就是使用刘先生的三部六病理论来给人们看病开药,同时给了我这本书。关于刘绍武先生,绝对脑淫大家!我前几天在书店里看到了他的传记,是百大名中医系列里的,在网络上也有三部六病的主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5918159.html,。三部六病理论,是刘先生研究魏晋时期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并参考了如《金匮要略》等其他方剂学书籍,博采众长,取精去糙,将其中各条目所列病征以及对象药方归类总结之后,发现了方剂学的规律,又通过临床验证不断完善,形成了中医方剂学理论,说白了就是“对征下药”,有什么病

征就选用什么药。同时照顾药性的相克中和、药用效果和作用部位,药物间的替代关系,特定药物的特殊使用方法等等,形成了刘派系列汤丸散剂等内服方剂。屡试不爽,所以就成了三部六病的方剂学理论,授徒以流传。同时,刘先生还根据三部六病理论,校正了《伤寒杂病论》等古医书里的错误,且都是由临床实例的,不是妄言。 《三部六病》这本讲义通俗易懂,融会贯通古今中外,将病理与药理结合解释,让我这个门外汉看都很容易理解,明白。那个综合门诊部这几天正邀请刘先生的孙子来院讲学,据说不但那些医生,其他听课的,护士、会计、勤杂等等,都学会怎么给别人看病开药了,一般是先拿自己开刀。嗯,我在看此书过程中也大有跃跃欲试之举,因为这讲义说得太明白了,抓住主证,配以主药,再加副药,进可攻退可守,有补的就有排的,有热的就有寒的,再加甘草以通内外,貌似中医方剂学就是这么简单。尤其是此书中间一段,说复合证怎么配复合方,就是简单的排列组合,煎服法一般都很简单,既然所有选用的药都不是很极端的,任意搭配只要对症下药就不会出问题,病早晚会好的。难就难在诊断上了,虽然刘先生列出了各种病的特征病征,但要拿准了,一方到

伤寒论序原文 译文

《伤寒论》序 【原文】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译文】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就奇怪当今生活在社会上的那些读书人,竟然都不重视医药,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便对上治疗国君和父母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贫苦人的病灾和困苦,对自己用来保持身体长久健康,以保养自己的生命;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 【原文】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译文】皮都不存在了,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突然遭受到外来致病因素的侵袭,被不平常的疾病缠绕,病患灾祸临头,方才震惊发抖,于是就降低身份,卑躬屈膝,恭敬地盼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祷告,巫祝宣告办法穷尽,就只好归于天命,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拿可以活到很长久的寿命和最宝贵的身体,交给平庸无能的医生,任凭他摆布处置。唉!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消失了,变成了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别人白白地为他的死亡哭泣。痛心啊!整个世上的读书人都昏迷糊涂,没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权势呢?而且,他们即使做了官也不能爱护别人,顾及别人的疾苦;不做官又不能爱护自己,顾及自己的隐患,遇到灾难,碰上祸患,身处在危困的境地,糊涂愚昧,蠢笨得就像没有头脑的废物。悲哀啊!那些在社会上奔波的读书人,追逐着去争夺表面的荣华,不保重身体这个根本,忘记了身体去为权势名利而死,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谷一样,竟达到了这种地步! 【原文】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7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7 柴胡证小柴胡汤(二)辨证技法:太阳病中的少阳 〔摘自『伤寒杂病论慢慢教』.第六段课第六堂〕 少阳主证提纲 今天我们就先来讲什么是柴胡证,来教完小柴胡汤这帖汤,有些比较复杂的条文,我们可能就留待之后再来处理。 跟柴胡汤主证相关的条文,我们先看三之十四条、三之二十条,这两条根本可以说是《黄帝内经》的〈热论〉,三之十四条根本就是抄《黄帝内经》抄来的,这其实也是《伤寒论》跟《黄帝内经》很明显的交会点,有人说,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讲感冒的六个层次,跟经络是没有关系的,可是我觉得,《伤寒论》学得越熟,越会感到张仲景其实还蛮尊重《黄帝内经》的那一套,少阳病,它的确有牵涉到少阳经;太阳病有牵涉到太阳经。只是张仲景所谈论的问题,是比「单论某一条经本身」还要更广泛的问题,不像《黄帝内经》讲的那样单纯,张仲景的书有比较细部的层次。 【桂3-14/宋.例13】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受病,未入于腑者,皆可汗而已。 三四日,是照六经的传法,通常是先太阳、再阳明、再少阳,它说因为少阳经,经过这些地方,所以它经过的地方可能就会胸部、身体侧面痛、耳朵听不清楚。 少阳病的辨证点,特征之一是脉弦,所以感冒的时候如果把到弦脉,那就要考虑有可能是少阳病。因为每一个人的弦脉,以初学者来讲,得自己跟自己比,也就是这个脉会比平常把到它的时候更瘦一点,但在瘦的同时,会觉得它也绷得更紧一点。 就像是太阳病的脉是整片浮起来──平常要摸到皮肤,再稍微按下去才感受到它的跳动;现在好象才贴到皮肤表面一点点,就感觉得出它的跳动了,这就是浮脉──弦脉的话,我想也是自己跟自己比,就是平常摸起来没有绷成一条的,现在摸起来绷成一条了。但这个一条,也不能太沉,因为太沉的话,就变成少阴病的「脉沉细」了,那就不是标准的弦脉。它还要有点力气,但那个力气,大概只是跟平常的脉象相比,「几乎感觉不出来的」强一点点,如果很明显比平常又浮又紧的脉,那大概就是麻黄、大青龙汤类的;如果是很有力的洪脉就是白虎、承气一类的…… 勒成细细一根、不太沉、不比平常的脉没力。所以弦脉,是少阳病的第一个指针。当病气处在身体的夹缝之中的时候──少阳区块很像是身体里的夹缝(腠理)──当病气在腠理里钻的时候,脉象就好象夹在墙缝里一样,所以就勒得变得「弦」,这样的一个脉象。 书里也给了其它的辨证点,少阳病很专门的一个辨证点,就是:身体「侧面」或连到胸部会闷、胀、或是痛,有的人是不摸不痛、摸了才痛;有些人是不摸也痛;还有的人是可以摸到有一颗一颗、硬硬的淋巴结跑出来……但是胸胁闷痛呢,有的时候是一摸外面就有感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方讲解 JT叔叔 查查362【精选】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方讲解JT叔叔查查362 马象仕 2015-11-26 10:20:14当吃火锅灼伤食道、吃红豆麻薯灼伤食道(日本大冢敬节)、或喝60度酒精的烧酒引起食道出血…等等,凡食道灼伤而有胸中窒感觉时就用「栀子甘草豉汤」。〈#7.51〉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伤寒五六日」是说已经病了一段时间,人有点累了。 用过下法之后,人就会心、肾脱离,于是「身热不去」,身体在发烧。其实倒底怎样叫「发烧」,JT自承他也说不准(※JT云,今中暑,额头烫烫的,可也不能随意说这就是发烧!)鉴别栀子汤系的各种证:「栀子豉汤」证可以是〔#7.49〕的「心中懊憹」,也可以是〔#7.50〕的「胸中窒」,也可以是〔#7.51〕的「心中结痛」;至于〔#7.53〕栀子干姜汤证则是「微烦」à〔#7.53〕的主证是「淡淡的睡不着觉」。〔#7.51〕「心中结痛」的感觉:是「虚证」,不要和其他病的「结痛」混淆。△如心中结痛、心下肢满、脇下…仲景很多这类条文à※〔#8.26〕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胸脇满、微结」;胸痹、陷胸汤结胸证的结痛;十枣汤证痰饮积塞也会有结痛。△ 那幺多的结痛,怎幺分辨呢?方法:转一转身体,栀子豉汤证的痛是在无形的灵魂身体上的,所以身体转动时不会扯

到痛处。其他病证的痛是在有形肉体上的,于是 在转动身体时会扯痛。△虚证在灵魂身体上的结痛是心肾不交造成的,用栀子、豆豉这两味药可让心肾之气对穿而过。△心肾不交会有懊擃、结痛或胸中窒。△ 〔#7.53〕「微烦」:不需要交心肾。除了栀子豉汤之外,其他药物可不可以用呢?日本的「利膈汤」,治膈噎(即吃东西时觉得塞塞的,吃不下去),由「栀子附子汤加半夏」组成;栀子、附子交心肾,附子让肾气上来,栀子让心火下去;半夏能通阴阳。如果没有寒热的问题,或病情不须那幺严谨时,可用利膈汤。〔#7.53〕栀子干姜汤又名「二气散」(出自《杨氏家藏方》卷六、《朱氏集验方》卷八),用来治噎嗝(例如脾胃太虚、热气往上冲、吃不下时适用)△胸口梗塞的病、和食道有关的病,有人用过栀子、附子、干姜的结构。〈#7.53〉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汉代泻下的药物有:⑴甘遂剂:吃了会拉出水来(泄水)(如十枣汤);⑵巴豆剂:吃了能通大便。巴豆是很热的泻药,当吃了冰冷、寒凉的食物后,用热药来下寒积。用 热药拉过肚子以后,身体会烫得热烘烘的。肠胃拉过以后会变虚,所以虽然巴豆剂弄得全身热烘烘的,可是脾胃之气(中焦之气)也拉空掉了。「阳秘乃固」,一旦 脾胃之气、元气不够时,脾胃阳气不够时,就不能收摄别

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中医经典选读”是我们这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加深我们对中国悠久的中医历史和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的了解。同时,学习中医基本的辩证方剂。 学习它让我了解到了:目前国内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例》作为四大名著,它们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内容最完整,实践痕迹最清晰,对后世中医和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是将来医学探索与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喜爱中医人士必读的专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 学习本门课程我认识到了这四大名著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内容和成就。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开藏象学说之先河,并且奠定了脏腑辨证的雏形。千百年来《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它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的丰富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疾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辩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

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伤寒论》还提出了较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创制了多种方剂的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对方剂学有着重要的贡献。它不仅为诊疗外感病提出了辩证的纲领和论治的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和治疗的一般示范。它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名著之一,是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为方书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它有完整的中医理、法、方、药体系,并长期有效的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奠定了中医杂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为历代中医学者推崇和必读之书。此书具有多病合篇和病症结合﹑突显脉学运用的特点,运用了严谨的防治学理念,对后世诊治疾病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热论》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所著。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叶天士创立的卫气管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它主要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理论,奠定了温病学辩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并按卫气营血确立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原则;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对于充实中医诊断辩证学的内容有很大的价值。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也可以说,学习中医四大名著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学习“中医经典解读”这门课程确实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医提供了一个平台。

伤寒杂病论方剂集

伤寒杂病论方剂集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五两(去皮) 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气也。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三两(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葛根四两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黄耆各二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黄耆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酒酰代苦酒。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6(下)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6(下)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6(下) 少阳小柴胡汤(一)──寻找少阳区块 二.小柴胡汤的功能少阳 那么,少阳区块还牵涉到另外一件事,就是「柴胡证」的少阳区块。 光是柴胡跟甘草两味药,其实就构成小柴胡汤的主结构了,因为小柴胡汤里的其它药味,都是可以拔掉的,只有柴胡跟甘草不能动,所以柴胡跟甘草就已经是小柴胡汤结构了,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也含有这个柴胡剂主结构。当然古代《辅行诀》的小柴胡汤是没有去芍药的,那不去掉芍药的小柴胡汤也有它的好处,它能帮到的事情会更多。所以柴胡剂所调理的,西医所认为的少阳,是有意义的,就是能够让它变得比较舒服,我们也都知道胆结石的时候,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是非常有效的。我们也知道,胆结石也是一个内脏的气机失调才会产生的一个病──该怎么样的时候不怎么样,可能该吃早餐的时候不吃,然后胆汁就没地方去,放着放着就放

坏掉了──其实都是关系到所谓调畅气机,就是人体所有内脏的互相沟通跟调节,这样的一件事。 谈到一般说的柴胡证的调畅气机,也就得讲到小柴胡汤真正的主治,也就是「少阳病」。小柴胡汤它所治的东西我们称为少阳病,但我们不能说「肝胆之气郁结、内脏气机不畅,就要用小柴胡汤!」不能这样说,因为它可能可以、也可能不可以。小柴胡汤究竟作用在哪里?它的加减变化我们先不说,三两甘草、八两柴胡加在一起,这个小柴胡汤是要干嘛的?这么大量的柴胡是在干嘛的?以西医来说是清血的,因为淋巴的肿块要消掉,得先把血里面的发炎清掉,实际上它是在清血,只是结果显现在淋巴上面。 小柴胡汤所管的病症,我们先很大概地说一下,概略地介绍而已,《伤寒论》的条文,〈少阳篇〉的一开始说了什么?「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还有提纲的〈伤寒例〉:「胸胁满」、「往来寒热,热多寒少」,这些是最粗糙的少阳主证。 首先,眼睛容易花,这个不是个很好的辨证点,因为要开小柴胡汤,有昏没昏不容易拿来做为主要辨证点。 口苦呢,到底这个人为什么会口苦?我也搞不清楚,但是少

《伤寒杂病论》中与药方讲解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方讲解 JT叔叔查查362 马象仕 2015-11-26 10:20:14当吃火锅灼伤食道、吃红豆麻薯灼伤食道(日本大冢敬节)、或喝60度酒精的烧酒引起食道出血…等等,凡食道灼伤而有胸中窒感觉时就用「栀子甘草豉汤」。〈#7.51〉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伤寒五六日」是说已经病了一段时间,人有点累了。 用过下法之后,人就会心、肾脱离,于是「身热不去」,身体在发烧。其实倒底怎样叫「发烧」,JT自承他也说不准(※JT云,今中暑,额头烫烫的,可也不能随意说这就是发烧!)鉴别栀子汤系的各种证:「栀子豉汤」证可以是〔#7.49〕的「心中懊憹」,也可以是〔#7.50〕的「胸中窒」,也可以是〔#7.51〕的「心中结痛」;至于〔#7.53〕栀子干姜汤证则是「微烦」à〔#7.53〕的主证是「淡淡的睡不着觉」。〔#7.51〕「心中结痛」的感觉:是「虚证」,不要和其他病的「结痛」混淆。△如心中结痛、心下肢满、脇下…仲景很多这类条文à※〔#8.26〕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胸脇满、微结」;胸痹、陷胸汤结胸证的结痛;十枣汤证痰饮积塞也会有结痛。△ 那幺多的结痛,怎幺分辨呢?方法:转一转身体,栀子豉

汤证的痛是在无形的灵魂身体上的,所以身体转动时不会扯到痛处。其他病证的痛是在有形肉体上的,于是 在转动身体时会扯痛。△虚证在灵魂身体上的结痛是心肾不交造成的,用栀子、豆豉这两味药可让心肾之气对穿而过。△心肾不交会有懊擃、结痛或胸中窒。△ 〔#7.53〕「微烦」:不需要交心肾。除了栀子豉汤之外,其他药物可不可以用呢?日本的「利膈汤」,治膈噎(即吃东西时觉得塞塞的,吃不下去),由「栀子附子汤加半夏」组成;栀子、附子交心肾,附子让肾气上来,栀子让心火下去;半夏能通阴阳。如果没有寒热的问题,或病情不须那幺严谨时,可用利膈汤。〔#7.53〕栀子干姜汤又名「二气散」(出自《杨氏家藏方》卷六、《朱氏集验方》卷八),用来治噎嗝(例如脾胃太虚、热气往上冲、吃不下时适用)△胸口梗塞的病、和食道有关的病,有人用过栀子、附子、干姜的结构。〈#7.53〉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汉代泻下的药物有:⑴甘遂剂:吃了会拉出水来(泄水)(如十枣汤);⑵巴豆剂:吃了能通大便。巴豆是很热的泻药,当吃了冰冷、寒凉的食物后,用热药来下寒积。用 热药拉过肚子以后,身体会烫得热烘烘的。肠胃拉过以后会变虚,所以虽然巴豆剂弄得全身热烘烘的,可是脾胃之气(中焦之气)也拉空掉了。「阳秘乃固」,一旦

《彷徨--回眸百年中医》观后感

《彷徨--回眸百年中医》观后感 唐日林 依稀清楚的记得研究生入学时第一次观看《彷徨--回眸百年中医》在看到中医药在抗击非典时发挥了在外人看来近乎神奇的疗效时的激动心情,却也为在非典爆发的初始阶段中医处于迟迟无法介入救治的尴尬境界而感到深深的愤闷与无奈,更为在运用中医完全战胜非典后,有关部门在举行庆功大会时却未曾邀请一个中医人员参加大会而感到深深的痛心与讽刺!作为一个中医学子,无数的疑问凝聚在我的心头,让我久久难以释怀,是谁让中医处于这样尴尬的境地?是谁在非典爆发的初始阶段作出不让中医介入抢救工作的方针政策?非典的到来给普遍疯狂迷恋抗生素、激素的大众敲响了警钟,不知有关部门是否有所感悟?在成功控制住非典疫情后,为什么中医仍无出席庆功大会的机会?如果在未来再次面临未知的疫情时,中医又会是何种境地?种种的疑问,我该向谁要答案?为了寻找到答案,我反复观看了这部纪录片。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具原创性的中医,形成于大约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到了今天,西医已经逐渐占据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中医其实也成为了西医化的中医,原本的传统中医已经很难看到了,即将成为文化标本的中医,在非典面前,却突然让我们看到了一线神奇的光芒。”主持人轻描淡写的说着这些话,但在我听来却是无比的心酸,我想中医还有很长的一段

路要走,作为新一代的中医学子,特别是岐黄国医书院的学子,任重而道远!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用西医治疗成了大多数中国人的首选,而关于中医似乎已经很难被人们想起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曾在一段时间内缺乏自信,缺乏民族自信!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已经为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的健康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中医已经成功治愈了非典等不计其数的疾病的实事面前,作为后人的我们,却有不少人在怀疑中医是不是科学的,并为此而争论不休,更为可笑的是那些已经实实在在被中医所治愈的人当中居然有不少人持有“中医虽然治愈了我,但我依然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这样的观点。我想,中医虽然治愈了你的身体,但你极度缺乏民族自信及近乎迷信的崇洋媚外的心病却非中医所能治愈!即使是像孙中山、梁启超这样的名人也未能给中医以足够公平公正的姿态,梁启超在西医院被西医误切了健康的肾脏后,不但阻拦家属去怪罪西医,更是亲自撰写了一篇短文发表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声明应该要以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西医科学!我不知道如果反过来,当时出错的假设是个中医,又会引起怎么样的漩涡?你们又何曾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过中医?自甲午战争失败后,确实是有一大批有志之士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来救国图强,但由于当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而无知的幻想着以废除中医来作为引进西方科学的途径,牺牲了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古本伤寒杂病论.txt39人生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逆境失意会经常伴随着我们,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显示出来,希望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的无形的动力。40奉献是爱心,勇于付出,你一定会收到意外之外的馈赠。 《伤寒杂病论》古本 伤寒杂病论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涕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太守机序 伤寒杂病论卷第一 平脉法上 【1.1】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1.2】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肖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19

JT叔叔傷寒雜病論慢慢教課程19 吳萸湯辨證小複習 吳茱萸湯,在之前的課已經很用力講過了;既然我們今天又看到它這一條,我們再做一個小小的整理好了。 吳茱萸湯在「少陰病」這一條,其實給了我們一個「辨證點上的提示」,怎麼說呢?歷代的醫家整理這個吳茱萸湯的時候,會發現:有的時候,這個人的吳茱萸湯「證」不很明顯──當然吳茱萸湯在很多情況都可以用,我們可能把脈把到他肝陰實了,或者說他的個性是憂鬱症、脈偏弦,我們從病機的角度開吳茱萸湯是有啦──可是若不論「病機」這個東西,只「抓證」的話,吳茱萸湯的使用,有沒有所謂「方便法門」? 醫家們的確有整理出一個非常單純明快的使用基準,就是:無論你是傷寒也好,雜病也好,平常坐在家裡人不爽快也好,只要你是「手腳冷」加「煩躁」,就可以開吳茱萸湯。就這麼簡單。 「煩躁」,就是你心煩到坐立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反正就是很煩很煩…… 如果你是手腳冰冷而「不煩」的話,是什麼?四逆湯之類的,對不對?如果是手腳冰冷、不煩,而且拉肚子拉到脈都沒有了,那是通脈四逆湯,是不是? 那些少陰病中更嚴重的,我們姑且不論,但是吳茱萸湯的「手腳、冷煩躁」,很好用耶!比如說,妳月經痛,手腳冷又煩躁,那可以用;你下體、陰道什麼發炎又發癢,你坐立不安、手腳冷,那這可以用。很簡單嘛,是不是? 那手腳冷加「煩躁」──因為吳茱萸湯的煩躁是可以煩躁到那個人在家裡面摔東西、撞牆的那種等級──那麼,神經病可不可以用?可以啊,神經病吳茱萸湯常常有用的;那憂鬱症可不可以?可以。失眠有沒有用到的機會?有!有肝陰實,所以手腳冷加煩躁,你就什麼病都這樣套一下,用得上吳茱萸湯就算你賺到。 我常常覺得,如果你不會嫌你人生無聊,只是要賺錢,你就隨便開一間什麼健康食品店,順便賣一點科學中藥裝的「本草養生」小膠囊……你就包醫頭痛,光開吳茱萸湯一輩子,你也

心得体会《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5918159.html,)/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 《黄帝内经》是一本中药医药名书,其中有数百种古代一直沿用到今日的医术供后人学习,就是必须要维持人与自然规律的协调统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1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以经命名的三大奇书《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之一。这三部奇书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代表着古人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与此同时,《黄帝内经》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经典著作《神农本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较早的医学典籍。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仅应该密切关注这些古书中千古流芳的内容,更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断去继承古人的优点、弥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不足、赋予他们崭新的生命力,使得他们不断跟上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脚步,继续让他们为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发挥出应有的源头作用。

有道是:百善孝为先。 古人云: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 因此,身为一名有知识、有修养的现代人,无论是为了我们父母的身体健康还是为了自己乃至子孙后代,人人都有必要重新去学习并领悟人类先祖著医书的宗旨,正确看待他们学医、重孝之目的,全面了解《黄帝内经》能给世人带来的人生启示。 据网上相关资料介绍: 第一、从《黄帝内经》现有的内容看,《黄帝内经》是托名传说中的人文始祖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等人的论医之书,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分九卷、81篇,共80多万字。 1、《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灵枢》传本(即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证。至南宋初期,《灵枢》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失传。绍兴二十五年(1155),史崧将其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

《伤寒杂病论》原创辨证论治思想

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3月/9日/第004版 学术与临床 一般认为,“辨证”及“辨证论治”思想源于《内经》,本文作者研读经典,正本清源,提出—— 《伤寒杂病论》原创辨证论治思想 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士奎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大量中医著作、教材甚至中医辞典,都写有《内经》含有“辨证”“辨证论治”或“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的论述。笔者在此提出质疑,“辨证”与“辨证论治”思想真的是源于《黄帝内经》吗?细究《内经》中“证候”及“证”的论述,可见《内经》时代只有辨病思维,尚无《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思维概念。 《内经》创立的辨病、辨病论治,以及针对疾病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学术思想,为后世医家思考、寻求辨病求因的科学方法建立了思想前提。但辨证及辨证论治的思想是源于《伤寒杂病论》,而不是源于《内经》。 当代医家、医著、教材,甚至辞典关于《内经》与“辨证”和“辨证论治”关系的论述很多,诸如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之“内容提要”曰:“全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着重说明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证施治’的治疗原理”;1980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清代医家高士宗著《黄帝素问直解》之“方序”曰:“《黄帝内经》……对临床诊断治疗的手段和要求是:‘辨证论治’,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1984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甄志亚主编《中国医学史》曰:“中医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两者在《内经》中均有充分反映……。”2012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方剂学》载:“《黄帝内经》……总结出有关辨证、治法与组方原则……等理论”、《中医各家学说》载:“《黄帝内经》……分别从脏腑、经络、病机……及辨证治疗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综合叙述。”有学者认为“《黄帝内经》……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东汉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使《内经》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2004年版《简明中医辞典(修订本)》解“黄帝内经”条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规律、病证等多方面内容,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还有学者讲:“《黄帝内经》以外感寒热病为研究对象,为其提供辨证施治的依据……亦作为内伤寒热病辨证施治的理论源头。”等等。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大量中医著作、教材,甚至中医辞典,都写有《内经》对“辨证”“辨证论治”“辨证治疗”或“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的论述,似乎成了“万口合附,并为一谈”的“不易之论”。笔者在此提出质疑——这是真的吗?“辨证”与“辨证论治”思想是源于《黄帝内经》吗?本着对中医学经典著作之研究,惟研究者,终当以经典原著、原文为基础、为依据、为根本;而对研究者之研究,又当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追根溯源,予以明辨与澄清,供学术界讨论和再批判。 《内经》论“证候”及“证”的真正内容 1.证候一词,唯见于隋?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即只在其“卷第十七证候之一”的卷名出现一个“证候”概念。然而,其正文的原文中并无“证候”二字。在杨注中却出现“病候”“病”或“无病”之注释。如正文有论曰:“青如翠羽者生,黑如鸟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此五色见而生者也。”其注释曰:“此五者,皆病候不死者色也。”对“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此五藏所生之荣也”的注释为“此五者,皆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6(上)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6(上) 少阳小柴胡汤(一)──寻找少阳区块 〔摘自『伤寒杂病论慢慢教』.第六段课第五堂〕 柴胡剂与少阳病 关于柴胡汤,开始跟同学分辨主证之前,我想先说明一下我教小柴胡汤大概的规划。 我在想啊,课上成这样,有些同学可能会怕,感觉这个课,好象教一辈子也教不完。但我教柴胡汤会教得比较多一些,是因为我想借着仲景的柴胡汤,把历代的一些柴胡剂都跟同学顺过一遍。 这有什么意义呢?这样说好了,中国现在还有在使用的方剂大概有三万首,三万首方剂之中,柴胡系的方剂占了八千首,所以如果在教柴胡汤的时候,能够把柴胡系的方剂总纲,带过一遍的话,等于是帮各位把中医学整个版图中,十五分之四都处理掉了。我觉得花三星期处理掉十五分之四,应该还不算太亏。 为什么需要这么做呢?这是因为,张仲景的柴胡汤,尤其是小柴胡汤,提示了后代医家柴胡剂的使用可能性,可是,反过来说,为什么后代的医家,有小柴胡汤不用,要再去创出另外那八千种的柴胡汤?为什么?这一定是因为小柴胡汤,有它不适用的地方。也就是说,小柴胡汤有它的适用范围,在其它的状况下,医家会照实际遇到的状况,创造出更好用的方,比如说:加味逍遥散、柴胡疏肝汤等等……学这样一块版图,虽然会是要来扫一遍时方的柴胡剂,但它也可以反证「经方的柴胡剂在做什么」,这样才比较容易决定在这么大的一个疾病类型中,什么主证要用什么汤,能让我们用得准一点。 今天的时间,我们只能教一些些小柴胡汤的绪论,也就是少阳证的部分,我们只能介绍一小部分的「少阳是什么?」,比较详细的少阳是什么,这要等到我们连同《难经》、《黄帝内经》,以及孙思邈关于胆、三焦、肝的一些说法一起整理出来,会比较能引经据典地,处理「少阳是什么」这个主题。 那么,在众多柴胡剂中,滋阴养血的柴胡剂,那其实比较偏当归芍药剂,柴胡只是点缀的,我这次先不会带到;我们这次先带所谓「疏肝解郁」的柴胡剂,我们会从傅青主跟陈士铎的方剂里面,去抓出一个用药规律,等到我们熟悉这些规律以后,之后读到其它时方的柴胡剂,也会很容易理解。 当我在整理这些柴胡剂的时候,我跑去问了一些人,说「我想把这些所有的柴胡剂都比对一遍,这样同学就能比较理解少阳到底是什么」,但有人,比如说我干爹,就告诉我:「当年我在学柴胡剂的时候,我的老师不是这么复杂的教法啊……」 我干爹说,他的老师是这么教的: 要疏肝、调肝气、疏肝解郁这件事,疏肝的药,不如这样想: 如果是肝气不舒畅,呈显在消化轴的,那是四逆散(按:宋本四逆散就是柴胡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