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演奏风格与技巧

浅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演奏风格与技巧

浅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演奏风格与技巧
浅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演奏风格与技巧

浅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与技巧

摘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著名德国作曲家及钢琴家,是古典时期过渡到浪漫时期的主要音乐人物。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思想深邃,对奏鸣曲式的结构发展贡献极大,《月光奏鸣曲》是一首“似幻想而非幻想”的奏鸣曲,尤以第三乐章出彩,激动的急板,此乐章使人仿若在火热激情与深刻沉思中轮转。笔者将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第三乐章开展浅略剖析与说明。

关键词: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演奏风格

一、《月光奏鸣曲》的作者及创作简介

(一)作曲家的生平及音乐创作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演奏家、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于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贝多芬一生曲折,而曲折的本源就是一直伴随着他的耳疾,以至于他最后失聪,这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精神支柱的人来说,是致命的。他虽然备受煎熬,但这却也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流与动力,成就了特立独行的天才。他与莫扎特、海顿同为古典乐派的领军人物,但笔者认为贝多芬却是当中最出格的,他的创作都是在古典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与自己的新创意新想法的再结合,可以说他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融会贯通者,也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启发者。在其一生中其音乐独创作品恒河沙数,其中他最著名的32首奏鸣曲被世人称为音乐界的“新约圣经”,这32首中尤以“Pathetique”、“Moonlight”、“Storm”等最为著名,最能体现他崇高的精神和他深远的思想。

(二)奏鸣曲

奏鸣曲(Sonata),最初是由“Sonare”这个词汇演变而来的,在拉丁文中表示以各种方式发出不同音色响动。在贝多芬的兴盛发扬下,奏鸣曲体裁进入了成熟阶段,以乐章数目来看其作品多数包含三个乐章,少数则扩充为四个乐章,其规模领域已近乎于交响乐形式,使其整体结构更加饱满。再谈及奏鸣曲的结构,尤其古典主义时期,同《月光》一样第一乐章便是慢板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大多开端为快板乐章,且为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常规为慢板乐章,此时贝多芬与其他作曲家再次背道而驰,将第二乐章定为十分轻快的小快板,结构却依旧是复三;第三乐章贝多芬就遵循基本情况了,为快板或急板乐章,惯例的选择为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四个乐章时会在二、三这两个乐章之间穿插着以复三段式为结构形式的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用以作为第三乐章。

(三)《月光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提到此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就不得不提到令大家误解的美丽传说,便是在小学课文中所讲述的贝多芬为盲女演奏《月光曲》这一故事。但此曲虽为贝多芬所作,名却并非他所取,而是因德国诗人海因里希·雷尔斯塔布评论“第一乐章令人想起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出版社受其启发便将“月光”用作标题,流传至今。

而真实的故事其实是,于1801年,贝多芬为令他坠入爱河的女子——

Guicciardi,作了《月光》此曲。世人关于他与Guicciardi二人之间的故事莫衷一是,最多的说法是Guicciardi是一名贵族女子,是他的钢琴学生,虽与他相爱但最后见异思迁最终嫁于他人,贝多芬沉浸在这样的痛苦中写出此曲。其实的确有这么一位女学生,但不是Guicciardi,她其实是年轻的伯爵夫人,可以说恰恰因为这名女学生的结婚,才促使了贝多芬与她的相爱。但这两人注定无法在一起,因为两人的身份,也因为她已嫁为人妇。贝多芬曾写信给他的挚友Wegeler说:“我的生活又多了些快乐,你无法相信这两年来,我的生活是多么凄凉与悲伤。这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使我生活发生改变,我们相爱了。我第一次认为婚姻能使我幸福,但不幸的是我和她在不同阶级,现在我还无法结婚。”

比之前大部分人说贝多芬是因失恋的愤怒才写下此曲,笔者更相信贝多芬在情感世界中所遭遇的困境其实是因个人所处阶级而造成,最后留下的是二人的美好回忆与永远无法实现的想法的不甘。Guicciardi是贝多芬的“白月光”,这应是他送给她“最后的礼物”。

二、《月光奏鸣曲》曲式结构及技巧使用

(一)主题

一贯来说奏鸣曲的音乐主旨是放在第一乐章的,但贝多芬并非那个“一贯”,他将音乐中的高潮部分精巧地从第一乐章移入了末尾乐章,使前两个乐章都宛如暴風雨来前的细雨铺垫,可以说第三乐章是全曲结构与情感上的点睛之笔。此乐章为一个激动的急板,主要调性为升c小调,4/4拍,奏鸣曲式结构。

音乐起始于#c小调,1-8小节以两小节为一个规整乐句的结构形式构成了主题,以分解和弦的形式,各个乐句都由“p”的强度进行叙述,随后在每句结束处都用以惊人力度的重音见证下一句的开始,1-2小节为动机(例1),这是一个极其具有动力性的主题,最后在第九小节构成了半终止。

这一主题便是此曲的主部主题,主题奏出的一瞬间,仿佛便将前两个乐章的悲愁、不安、优雅与高傲通通倾翻并碾碎,且主部主题在曲中的多次出现更是确定了全曲的发展方向。9-14小节为补充终止,它正好填补了主题推动力过强的进行的不稳固感,最终属音的持续以半终止的形式结束音乐的初衷。随后出现的副部主题与此前的主部主题的表现方式却完全相反,二者间的音乐形式有着显著的对比,虽然都是以激情豪迈的情感为基调,但主要主题体现出来的更多是决绝、不甘、直截了当的情绪,在这些情绪如龙卷风一般贯穿全曲时,副部主题的出现却使这整个乐章更加饱满有生命力,副部主题中仿佛体现出渴望将这令人捶墙跺脚的情绪倾诉发泄,最终却只能自我消化,痛苦又执拗地悲唱着,然而依旧能感受到当中的炽热。当副部主题由21小节呈现出时,调性也已发生了改变,由原本的#c小调进行转为了其属关系调#g小调上进行,且由例1与例2的对比我们就可得知,原本的音型性进行转为了旋律性进行。由此,我们便可看出这是一个双主题呈示乐章。

(二)曲式分析

第三乐章的呈示部均为双呈示部。由主部、连接部、副部和结束部构成。以下为各个部分的曲式结构示意图及简析:

呈示部的主部(1-14小节)为对比性主题,从#c小调起始,主部主题(1-9小节)包括了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向上攀升的动机,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形象具有八分音符强有力的断奏的动机,具有极大推动力。最后主部主题落在了延长音#G上,即#c小调中的属音,为开放性结构,9-14小节为补充终止。连接部(15-20

小节)中,其中15-18小节为主部主题的延续,随后进行了转调,于19-20小节转到了#c小调的属方向调——#g小调,副部的伴奏织体节奏性也于此时右手的十六分音符先现。

副部(21-42小节),呈示部副部的主题极其饱满充盈,情感悲痛,但却依旧洋溢着激情。于#g小调进入副部主题,22小节右手的装饰音点燃了副部“哀歌”主题的开端,宛转悠扬的曲调,与左手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进行产生了极强的对比,随后主部主题的动机又一次出现于副部的八分音符断奏部分。33小节起为副部主题补充乐段。

结束部(43-65小节),结合运用了主部与副部的综合性材料,于43-56小节巩固了#g小调的调性特征,随后展开部的调式调性于57-65小节低音持续在#G,即#C大调的属音时先现。

展开部具有典型的对称三部性特点,将其分为“引入”、“中心”和“先现”三个部分。引入部分(66-71小节)由#C大调开始,为了引起冲突,常常以改变调性来区分引入部分与呈示部主部主题,主部的#c小调与副部的#C大调为同主音大小调。中心部分(72-87小节),这是展开部的首要部分,开端于#f小调,后从第78小节转为G大调。伴随着副部主题的材料展开,副部的旋律线在高低音声部中不停交替呈现,将主部与副部的冲突进一步推进。先现部分(88-102小节),再现部的调性于先现部分的低音持续音,即主调的属音上先现。再现部主部(103-115小节)完全再现呈示部。再现部省略了连接部,直接进入再现部副部(116-136小节),呈示部副部主题于#c小调再现。

呈示部的结束部也于#c小调在再现部结束部(137-159小节)再现。“尾声”是奏鸣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此庞大的曲式结构若无尾声来告终全曲,就会宛如海啸一般席卷过境无法控制。尾声的材料都是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材料,整个尾声共分为引入、中心及终止三个部分。引入部分(160-168小节),尾声引入使用了主部主题的材料,164-167小节中运用了极度不稳定的减七和弦,将冲突感推向了顶端。中心部分(169-194小节)低声部在此时开始显现副部主题材料,将高潮逐步点燃,最终于193小节,音乐戛然而止,感情渐柔,表现出了疲态。终止部分(195-205小节)疾速的十六分音符作为伴奏织体,旋律使用了呈示部结束部分的材料且力度逐渐由弱转强,在最后强奏出的柱式和弦给出了对命运、对阶级的确凿回答。

三、《月光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一)整体演奏

弹奏每首曲子之前,都应先了解作曲家的人生阅历以及曲子的创作背景和乐思,要先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它,再去仔细地处理细节,之后才能对技巧的要求与作曲家的情感有更好的把握。且演奏时,其实也不光只顾手指是否够流畅、强弱是否起伏、感情变化与否,也可适当的跟随音乐韵律加入适当的肢体动作,这也称为肢体语言,能更好的使演奏者和听者随感官感受将情感带动起来,不过这也因人而异,并不是死要求,而是笔者认为在演奏时若是真的与音乐融合,便会随音乐而动之。

《月光奏鸣曲》是一首“似幻想而非幻想”的奏鸣曲,尤以第三乐章出彩,使人仿若在火热激情与深刻沉思中轮转,是整首《月光》的高潮部分,此乐章是贝多芬钢琴曲中情绪表达最激昂雄厚的乐章,因此演奏此乐章极其需要指尖的强大力度,有“一触即发”之感。

整个乐章主要运用两个演奏技巧,一是大跳,此技巧隶属于跳跃技巧,运用时对手部的肌肉力量要求十分高,用于表现曲中跳跃性强、力度较大的音符。跳跃性的部分要表现流畅,手掌心的支撑、形状弧度以及指尖的触键就都要掌控得当,以掌控作曲家无法抑制的热情。二是和弦,和弦技巧的精粹之处在于下键各音的整齐有序,并且音一定要“实”,穿透力一定要强,这也就要运用到大臂小臂突然的肌肉力量及掌心的推进力。

(二)演奏难点

一开始,便是呈示部中一连串快速攀爬而上的琶音,要清晰而不能粘连,这样在一口气奏出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后以两个和弦决绝地斩断这个乐句,使情绪达到顶峰。这时作为辅佐的左手的八分音符是宛如“节拍器”一般的存在,速度一定要拉住,要体现贝多芬所想表达的高涨却也理智的情绪。而强弱方面因为版本问题,谱面上的强弱要求并不一样,有些要求这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应由弱至强的推进,而有些却是要求“不要渐强”,保持同一强度在最后的和弦以突强的强度迸发而出,作出强弱对比。

其次,于和弦断奏部分中,是对于笔者来说的最大难点,弹奏这些八分音符的和弦断奏时,要体现出刚毅果决之感,在速度极快的情况下,每个和弦的音也必须干净分明,要保证尽量不碰错音的同时,每个手指指尖都要受力均匀,不然就会显得音乐线条杂乱不堪。最后在临近尾声时,三连音、五连音、六连音的交替出现,幻想性的琶音于琴键上上下极速跑动,是最容易节奏错乱之处,此处跑动的音要具有颗粒性,要有一气呵成之感,需跟随节拍器反复由慢至快练习,不然整体节奏容易拖沓或抢拍。整个乐章内将连音、颤音、装饰音、音阶、琶音、大跳等技巧生動地组合运用,织出了一副具有贝多芬独特魅力色彩的画卷,《月光》是贝多芬开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大门。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分析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分析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引子呈示部(11-132)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 (1-10)(11-27)(28-50)(51-88)(89-113)(113-132)c,降E,c c,V/c c,V/降e 降e,降A,降e 降e 降E,c,V/g 连接部分展开部(137-194) (133-136) g,V/e 引入部分中心部分返回部分 引子材料(137-148)(149-167)(167-194) e,G,g g,C,V/C C,c 主部材料 再现部(195-294)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 (195-202)(203-220)(221-252)(253-277)(227-294) c f f,DD/f 向c小调过渡 c,DDVII7/c 尾声(295-310) 第一尾声第二尾声 (295-298)(299-310) c————————— 引子材料主部材料 第一乐章,c小调,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宏伟的奏鸣曲式。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第二乐章: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 主部插部I 主部插部II 主部尾声 (1-16)(16-28)(29-36)(37-50)(51-66)(66-73)降A f 降A 降a,E 降A 降A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2/4拍子。本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曲。本乐章的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它曾被现代轻音乐队改编为轻音乐曲,成为通俗音乐中的精品。 第三乐章:回旋奏鸣曲式 回旋奏鸣曲式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奏鸣曲式。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逝世。创作上,他对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继承与拓展,对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形式结构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最杰出的大师之一,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出版于1799年的《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1792年27岁时创作的,题献给酷爱音乐的 亲王李斯诺夫斯基。当时,既是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年代,又是自由与平等受到镇压的年代 因此,在创作风格上,这部作品也具有以上两种因素的结合。作品中,没有了海顿与莫扎 特的影响,充满活力的贝多芬经过生活的磨砺,经常陷入悲剧情绪中。这部作品的音调取 材于青年贝多芬在波恩创作的《f小调奏鸣曲》,其形象深刻、新颖而独创,诉说了愤怒、 苦难和热情。这部作品构思气势磅礴、音调庄重威严、情绪悲壮激昂、感情崇高伟大,它运用厚重的织体、丰富的和声、频繁离调和转调、音区与力度上的对比等表现手法,使音乐更加富有戏剧性。它是贝多芬早期的杰作,是贝多芬奏鸣曲逐渐向浪漫派风格靠近的代 表作,是贝多芬里程碑式的作品。标题“悲怆”,隐藏着生命的磨难,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但音乐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1]这是年轻贝多芬的悲怆。 《悲怆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c小调,二二拍子,是整首奏 鸣曲中最为伟大的乐章。其结构如下: 1、引子(1 T 10小节) 2、呈示部(11 T 132或者134小节)主要主题T连接T副主题T第一个结束主题T 第二个结束主题T 主要主题的双片断T连接 3、展开部(135 T 196小节)慢板的引子T主要主题和引子动机发展T连接 4、再现部(197 T 296小节)主要主题T连接T副主题T规则地移到第一结束主题T 规则地移到第二个结束主题T规则地移到第三个结束主题T同样再现 5、尾声(297 T 312小节)引用慢板引子T引用主要主题部分T动力结束[2]130第一乐章的引子,在矛盾因素的对置与较量,伴随力度与音区的对比中拉开帷幕,仿佛 是被沉重的压迫下痛苦的叹惜与呻吟。作品中,贝多芬打破了传统奏鸣曲的形式,创造性地在快板乐章前加进的这个具有相当篇幅的引子。使用如此重份量引子的手法,在贝多芬全部奏鸣曲中都是空前绝后的[3]。在引子庄严的慢板中,利用c小调和E大调变换, 烘托了强烈悲壮的情绪和性质,弥漫着痛苦哀求的气息。沉重的和弦,伴随着命运痛苦的叹惜与呻吟,时而让人感受到对光明的期望,时而又让人感受到命运沉重的压力。在庄重 缓慢的和弦多次强调之后,双手同时推向到一个宽广激昂的优美旋律,不让人有丝毫的喘息,音乐又急速地推向音阶,象激流一般一往无前。在引子中,休止符在音乐中是一种等 待和酝酿,集中内在的爆炸力,增强了音乐内在的紧张度,从而产生浓烈的悲怆气息。 [4]引子结束处,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已蕴积着反抗的情绪,为后面情绪的爆发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由四个首尾相接的乐句重叠而成,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 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作品不断运动的节奏,像卷起的巨浪拍击 岩石。他天才地运用了同一的节奏脉动,给人一种快速变化的印象。快板部分的进行是以 二分音符为单位,而引子和快板部分也在尖锐对立中求得一致,节奏不允许有丝毫的自 由,往上升的渴望支配了快板主题的所有部分,一种使内心获得自由的解放感,使乐思

浅谈贝多芬的音乐精神

浅谈贝多芬的音乐精神 音乐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从古典音乐的纯净音符中走来,站在大潮退后的沙滩上领略轻音乐的美妙。绕梁三日,余音不绝。欢快洒落在心窝里,宛如一些活泼轻盈的精灵,在为心灵进行一次洗礼。优美的音乐让人沉醉,优美的灵魂,优美的歌谣,让人有种返璞归真的童乐,如阳光般温暖美好。 人生之路遥远漫长,路途中有着明媚的阳光,艳丽的鲜花,但也有杂草,有荆棘。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掌声有鲜花,但也有艰难有挫折。这可能会让那些畏惧困难的人低头,放弃。可对那些不甘平庸一世的人来说,那是一场不分昼夜的争斗,通常是在孤单与寂静的情形下展开的惨烈的,没有光辉和幸福可言的争斗。在他们身上重压着贫苦、每日的烦忧,还有繁重和愚笨的劳动,不存在任何希望,看不到欢乐的曙光。而贝多芬就是其中的一个经典。以下就从贝多芬的成长经历与其创作的作品来分析贝多芬的音乐精神。 讲起贝多芬,一个画面就不由得飘过脑袋:头发蓬松,金刚怒目。是的,这就是贝多芬在大多数人们心中的形象、标志。他的笑不带任何愉悦的气息,它是粗犷而狂野的,丑陋的,而且时间极短—那种笑来自于一个不习惯欢愉的人。他总是神情抑郁,表现出“一种无药可治的忧伤”。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不可撇清的关系。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出生于夫拉芒家族,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祖父叫鲁特维克,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他的母亲是一个女佣,一个厨子的女儿。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教案1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协奏曲》的经过,感受《月光协奏曲》美的意境,体会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教学难点: 从音乐与故事中深刻的了解贝多芬这个伟大的作曲家。 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贝多芬的作品了,让我们再听一下《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然后请同学们讲一下我们从这首乐曲中感受到的作曲家在作这首曲时的心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曲子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在小学的上同学们会学到这个故事,如果同学们没有学过也没关系,我们今天在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也会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的。 二、歌曲欣赏。 1、复习过《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之后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音乐《月光奏鸣曲》,让我们先来聆听这首乐曲,在聆听的同时同学们结合对贝多芬的认识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一下,这首音乐表达的情感。 2、下面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贝多芬吧。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7-1827.3.26),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祖籍荷兰(亦说波兰),出身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

音乐鉴赏 --贝多芬 论文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时期代 表作品的风格比较 摘要: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均衡地反映了贝多芬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本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做了详细的描述和对比,从而找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价值和魅力。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点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城,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他的钢琴奏鸣曲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人生虽然充满坎坷和磨难,但在他的音乐里却始终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斗争精神,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集中了前辈大师的创作成果,站在他所处的时代前列,以新的素质体现了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性、群众性和巴赫的深邃性、哲理性、宏伟性气魄,发展了海顿的人民性、风俗性艺术风格,借鉴了莫扎特深刻入微的心理刻画和热烈的抒情性,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其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时代感;既有古典主义的音乐美感,又有浪漫主义的真切情感,因此他是由古典主义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跨进的一座桥梁,是屹立在18、19世纪之交的一座音乐丰碑,对200世纪欧洲音乐的创作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广泛的影响。 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直到晚年,他的创作风格也总是在变化,其中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乐章数目也是十分自由的,二、三、四乐章的都有(32首奏鸣曲中三乐章的有14首、四乐章的有12首、二乐章的有6首)。下面按作品产生年代的先后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以此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比较: 一、早期(1792—1800年) 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以及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 同时,贝多芬又探索了发展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和新形式。在早期奏鸣曲中,特别是在第8首奏鸣曲《悲怆》中,可以举出许多进行探索的例子。例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教学内容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 , 1770 年 12 月 16 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 , 1827 年 3 月 26 日在维也纳逝世。创作上 , 他对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 对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形式结构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 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最杰出的大师之一 , 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出版于 1799 年的《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 1792 年 27 岁时创作的 , 题献给酷爱音乐的亲王李斯诺夫斯基。当时 , 既是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年代 , 又是自由与平等受到镇压的年代 , 因此 , 在创作风格上 , 这部作品也具有以上两种因素的结合。作品中 , 没有了海顿与莫扎特的影响 , 充满活力的贝多芬经过生活的磨砺 , 经常陷入悲剧情绪中。这部作品的音调取材于青年贝多芬在波恩创作的《 f 小调奏鸣曲》 , 其形象深刻、新颖而独创 , 诉说了愤怒、苦难和热情。这部作品构思气势磅礴、音调庄重威严、情绪悲壮激昂、感情崇高伟大 , 它运用厚重的织体、丰富的和声、频繁离调和转调、音区与力度上的对比等表现手法 , 使音乐更加富有戏剧性。它是贝多芬早期的杰作 , 是贝多芬奏鸣曲逐渐向浪漫派风格靠近的代表作 , 是贝多芬里程碑式的作品。标题“悲怆” , 隐藏着生命的磨难 , 流露出内心的痛苦 , 但音乐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 , 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 , 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 , 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1] 这是年轻贝多芬的悲怆。《悲怆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 , c 小调 , 二二拍子 , 是整首奏鸣曲中最为伟大的乐章。其结构如下 : 1 、引子 (1 → 10 小节 ) 2 、呈示部 (11 → 132 或者 134 小节 ) 主要主题→连接→副主题→第一个结束主题→第二个结束主题→主要主题的双片断→连接

贝多芬音乐特点

Beethoven is viewed as a transitional figure between the Classical and Romantic eras of musical history. Above all, his works distinguish themselves from those of any prior composer through his creation of large, extended architectonic structures characterized by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musical material, themes, and motifs, usually by means of "modulation", that is, a change in the feeling of the home key, through a variety of keys or harmonic regions. Although Haydn's later works often showed a greater fluidity between distant keys, Beethoven's innovation was the ability to rapidly establish a solidity in juxtaposing different keys and unexpected notes to join them. This expanded harmonic realm creates a sense of a vast musical and experiential space through which the music mov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al material creates a sense of unfolding drama in this space. In this way Beethoven's music parallels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in literature, a literary form focused on the life drama and development of one or more individuals through complex life circumstances, and of contemporaneous German idealism's philosophical notion of self, mind, or spirit that unfolds through a complex process of contradictions and tensions between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until a resolution or synthesis occurs in which all of these contradictions and developmental phases have been resolved or encompassed in a higher unity. Beethoven continued to expand the "development" section of works, extending a trend in the works of Haydn and Mozart, who had dramatically expanded both the length and substance of instrumental music. As Beethoven's major immediate predecessors and influences, he looked to their harmonic and formal models for his own works. However, both Mozart and Haydn placed the great weight of a musical movement in the statement of ideas called the exposition, for Beethoven the development section of a sonata form became the heart of the work. Beethoven was able to do this by making the development section not merely longer, but also more structured. The very long development section of the Eroica Symphony, for example, is divided into four roughly equal sections, making it, in effect, a sonata form within a sonata form. The first movement alone of this symphony is as long as an entire typical Italian-style Mozart symphony from the 1770s. His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would, like others of his innovations, set a trend that later composers would follow.Although Beethoven wrote many beautiful and lyrical melodies, another radical innovation of his music, compared especially to that of Mozart and Haydn, is his extensive use of forceful, marked, and even stark rhythmic patterns throughout his compositions and, in particular, in his themes and motifs, some of which are primarily rhythmic rather than melodic. Some of his most famous themes, such as those of the first movements of the Third, Fifth, and Ninth symphonies, are primarily non-melodic rhythmic figures consisting of notes of a single chord, and the themes of the last movements of the Third and Seventh symphonies could more accurately be described as rhythms rather than as melodies. This use of rhythm was particularly well suited to the primacy of development in Beethoven's music, since a single rhythmic pattern can more easily than a melody be taken through a succession of different, even remote, keys and harmonic regions while retaining and conveying an underlying unity. This allowed him to combine different features of his themes in a wide variety of ways, extending the techniques of Haydn in development (see Sonata Form). He also continued another trend - towards larger orchestras - that went on until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moved the center of the sound downwards in the orchestra, to the violas and the lower register of the violins and cellos, giving his music a heavier and darker feel than Haydn or Mozart. Gustav Mahler modified the orchestration of some of Beethoven's music --

浅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演奏风格与技巧

浅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与技巧 摘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著名德国作曲家及钢琴家,是古典时期过渡到浪漫时期的主要音乐人物。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思想深邃,对奏鸣曲式的结构发展贡献极大,《月光奏鸣曲》是一首“似幻想而非幻想”的奏鸣曲,尤以第三乐章出彩,激动的急板,此乐章使人仿若在火热激情与深刻沉思中轮转。笔者将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第三乐章开展浅略剖析与说明。 关键词: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演奏风格 一、《月光奏鸣曲》的作者及创作简介 (一)作曲家的生平及音乐创作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演奏家、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于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贝多芬一生曲折,而曲折的本源就是一直伴随着他的耳疾,以至于他最后失聪,这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精神支柱的人来说,是致命的。他虽然备受煎熬,但这却也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流与动力,成就了特立独行的天才。他与莫扎特、海顿同为古典乐派的领军人物,但笔者认为贝多芬却是当中最出格的,他的创作都是在古典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与自己的新创意新想法的再结合,可以说他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融会贯通者,也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启发者。在其一生中其音乐独创作品恒河沙数,其中他最著名的32首奏鸣曲被世人称为音乐界的“新约圣经”,这32首中尤以“Pathetique”、“Moonlight”、“Storm”等最为著名,最能体现他崇高的精神和他深远的思想。 (二)奏鸣曲 奏鸣曲(Sonata),最初是由“Sonare”这个词汇演变而来的,在拉丁文中表示以各种方式发出不同音色响动。在贝多芬的兴盛发扬下,奏鸣曲体裁进入了成熟阶段,以乐章数目来看其作品多数包含三个乐章,少数则扩充为四个乐章,其规模领域已近乎于交响乐形式,使其整体结构更加饱满。再谈及奏鸣曲的结构,尤其古典主义时期,同《月光》一样第一乐章便是慢板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大多开端为快板乐章,且为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常规为慢板乐章,此时贝多芬与其他作曲家再次背道而驰,将第二乐章定为十分轻快的小快板,结构却依旧是复三;第三乐章贝多芬就遵循基本情况了,为快板或急板乐章,惯例的选择为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四个乐章时会在二、三这两个乐章之间穿插着以复三段式为结构形式的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用以作为第三乐章。 (三)《月光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提到此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就不得不提到令大家误解的美丽传说,便是在小学课文中所讲述的贝多芬为盲女演奏《月光曲》这一故事。但此曲虽为贝多芬所作,名却并非他所取,而是因德国诗人海因里希·雷尔斯塔布评论“第一乐章令人想起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出版社受其启发便将“月光”用作标题,流传至今。 而真实的故事其实是,于1801年,贝多芬为令他坠入爱河的女子——

高中音乐贝多芬教案

高中音乐贝多芬教案 教学目标 1. 聆听《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及《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欧洲古典音乐的特点。 2. 了解贝多芬的简单生平,认识维也纳古典主义后期的音乐文化特征。教学重点 聆听《第九交响曲》和《热情》,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认识古典主义的音乐特征。教学难点 认识、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致爱丽丝》《欢乐颂》 同学们听过这两首乐曲吗?知道乐曲的作者是谁吗? 这两首乐曲的作者是一位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贝多芬是一位性情古怪,身患耳疾,但最终用意志战胜命运的音乐家,并且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音乐大师。被人们誉为“乐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感受贝多芬的强大的意志品格及其作品所散发的精神之光。 二.新课教学

以《致爱丽丝》为背景音乐,并用课件出示贝多芬图片。 1.介绍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在莱茵河畔波恩城的一个音乐世家里,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 谈话册与人交谈。贝多芬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太多,但他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在于他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2.相关音乐知识介绍——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常简称为“古典乐派”。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在奥地利维也纳形成这个重要的音乐流派。其代表人物是“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三.作品欣赏 。《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Moonlight Sonata Based on a story narrated by the musician Enrique Baldovino Original PPS in Portuguese from Edison de Piracicaba -Brazil) Adapted and translated from Portuguese by: Pedro & Mila Ramos / Dowerglen, RSA –August/07 Music: Mondscheinesonate - Ludwig Van Beethoven (基于音乐家Enrique Baldovino 所述故事) 背景音乐:月光奏鸣曲(贝多芬) 原PPS 出自巴西,由Pecto &Mila Ramos 于2007年8月选辑并由葡语译为英语

Gate of AlcaláMadrid Who did not have in life moments of extreme pain? Who has never felt, at some moment in life, the desire to give up?阿卡拉门马德里西班牙谁在生活中没有经受过极端痛苦的时光?谁从未在一生的某些时刻想到过放弃?

Tower of Belem Lisbon Who has not yet felt lonely, extremely lonely, and had the sensation of having lost all hope? 贝莱姆塔里斯本葡萄牙谁从来没有感到过孤独、 极端的孤独, 并且有了失去一切希望的感觉?

贝多芬的音乐特点

贝多芬的音乐特点 外国语学院:日语1002班朱颖学号:201009550228 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越的音乐天赋、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想。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早在贝多芬在世时他就已被公认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音乐家,他既是伟大的古典作曲家,又以浪漫派的先驱而载入史册。 贝多芬的音乐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任何作曲家青年时期的作品和晚期作品,在风格上有所变化,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相同的,但唯独贝多芬的作品,可以非常明确地加以区分。通常的分期是:自作品第一号至《英雄》交响曲之前为初期。约自《英雄》交响曲至第七交呼曲前后为中期;其后的晚年作品为后期。 贝多芬的初期作品是在他来到维也纳之后的十年里,边学习边创作的乐曲,他沿用了海顿和莫扎特的形式,在内容上也多方面受到这些先辈的影响;这些作品当然不是单纯的模仿,其中具有许多他独自的特征,但与中期和晚期作品相比,激动人心之处就不多了。 1800年以后,贝多芬的创作开始形成个人风格,即由维也纳初期受海顿、莫扎特的影响,渐渐转向一种富有哲理、戏剧性和英雄特

质的音乐思想,从而形成新的创作倾向和创作风格。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的创作,这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道路进入了成熟阶段。这部作品完全奠定了他创作的基本逻辑枣“通过斗争,得到胜利”,“通过艰苦,走向欢乐”。《英雄交响曲》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这一时期他还创作了其它一些重要作品,包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即《月光》,1801)、《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即《黎明》,1804)、《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即《热情》,1806)、《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1806)、歌剧《菲德里奥》(1805)、《克罗采小提琴奏鸣曲》(1803)等。1808年他完成了简洁凝练、充满斗争精神和胜利信念的《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和纯真质朴、歌颂大自然的《第六交响曲》(即《田园交响曲》)。1810年为剧本《埃格蒙特》、1811年为历史剧《雅典的废墟》配乐。 中期作品是他写了遗书以后所创作的,热情洋溢的杰作全部出于这一时期。这些乐曲都可看作是以天才的表现力体现他强烈的性格和命运对他考验的结果。上述作品所表现的深度和强度,是从其它作曲家那里难以求得的特质。 晚期作品是完全失聪以后所作,有代表性的两部巨作是《庄严弥撒》和第九交响曲。最能表现这一时期特征的是最后的三首钢琴奏鸣曲和晚年的弦乐四重奏曲。这些作品已不复存在类似热情或斗争的内容,而变为充满冥想和诗意的音诗。年青时的音乐形式只是作为固定的音乐语言而保持了原形,即把形式放在第二位,而只夸张地表现情绪和内心的感情。1815年以后,贝多芬的创作一度消沉,抒情风格

贝多芬 月光奏鸣曲 Mondscheinesonate-PR(YYH100320)

Sit back and enjoy the beautiful Moonlight Sonata Siéntate Cóomodamente y Disfruta de La Bellísima Sonata Claro de Luna (y aprende algo sobre la vida de su autor: Ludwig Van Beethoven) Based on a story narrated by the musician Enrique Baldovino Original PPS in Portuguese from Edison de Piracicaba -Brazil Adapted and translated from Portuguese to English by: Pedro & Mila Ramos / Dowerglen, RSA Translated from English to Spanish by: Irma Hernández (México) and Arturo Monta?o (Spain) Music by: Ludwig Van Beethoven

Who did not have in life moments of extreme pain? Who has never felt, at some moment in life, the desire to give up? Gate of Alcalá, Madrid ?Quién no ha tenido en la vida momentos de intenso dolor? ?Quién no ha tenido, en algún momento de su vida, el deseo de darse por vencido?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分析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 分析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分析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引子呈示部(11-132)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 结束部 (1-10)(11-27)(28-50)(51-88)(89-113)(113-132) c,降E,c c,V/c c,V/降e 降e,降A,降e 降e 降E,c,V/g 连接部分展开部(137-194) (133-136) g,V/e 引入部分中心部分返回部分 引子材料(137-148)(149-167)(167-194) e,G,g g,C,V/C C,c 主部材料 再现部(195-294)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 (195-202)(203-220)(221-252)(253-277)(227-294) c f f,DD/f 向c小调过渡 c,DDVII7/c 尾声(295-310) 第一尾声第二尾声 (295-298)(299-310)

c————————— 引子材料主部材料 第一乐章,c小调,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宏伟的奏鸣曲式。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第二乐章: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 主部插部I 主部插部II 主部 尾声 (1-16)(16-28)(29-36)(37-50)(51-66) (66-73) 降A f 降A 降a,E 降A 降A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2/4拍子。本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曲。本乐章的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它曾被现代轻音乐队改编为轻音乐曲,成为通俗音乐中的精品。 第三乐章:回旋奏鸣曲式 回旋奏鸣曲式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奏鸣曲式。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教案3

《贝多芬与<月光协奏曲>》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协奏曲》的经过,感受《月光协奏曲》美的意境,体会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月光协奏曲》的意境。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 同学们可有谁以前听过关于这首乐曲的故事传说?有哪位同学能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个传说讲给大家听呢?可以用上这些词语。(大屏幕出示词语,指名请同学讲传说。) 讲的真不错。就在那一天,在柔和的月光下。一首美妙的乐曲就诞生了,这首曲子就是月光曲。接下来就由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欣赏月光曲的美! 二、聆听乐曲。 1、认真聆听乐曲结合老师给大家展示的关于这首乐曲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感受这个故事的美。 2、听着这么美的曲子,你的眼前浮现出的是怎样的画面呢?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书上的语句来描绘描绘。(师指名答。) 3、听着你们的描绘,老师也好像来到了月光照耀下的大海边了!我们回到文中看看皮鞋匠的妹妹,她有没有被美妙的琴声所陶醉呢? 三、结课。 1、学到这儿,老师相信同学们对音乐肯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段音乐,想听吗? 好的,同学们在听的时候,要用心领会音乐的意境和内容。可以闭上眼睛,展开丰富的联想。这首音乐可是和月光曲的曲调截然不同的哦!(多媒体播放音乐《步步高》,生欣赏。) 2、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想不想把你描绘的画面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呢! 3、总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领略了月光曲的美,接着又听了一段音乐,并对音乐展开了丰富的联想。

大学生音乐鉴赏论文---浅谈贝多芬

浅 析 贝 多 芬 文传张申慧 22号

浅析贝多芬 文传张申慧 22号最开始去了解贝多芬是高中学播音的时候,那时候又一遍文章叫《月光曲》,讲述的是传说贝多芬月光曲的由来。看文章把月光曲形容的很美的样子,于是便搜来听听,由此,变喜欢上了贝多芬的音乐。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 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 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100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 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 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 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因此在第一乐章中 那支叹息的主题融人了他的忧郁的思绪。有人曾借助想象力解释了这个乐章说 “第一乐章犹如月之初升,充满希望,但被浮云所掩,万影俱逝,令人悲从中来”。 第二乐章——小快板 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 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冥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得非常完美。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二乐章是个小快板。作为过渡性乐章,音乐情绪趋于柔和温馨,像是回忆昔日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乐章中的两个音乐主题仿佛是抚慰着创伤的

悲怆奏鸣曲分析

悲怆是贝多芬伟大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第一首(按顺序)出名的、有代表 性的、被出版商附加标题的重要作品。在整个贝多芬的全部作品中,悲怆 奏鸣曲也是作为他第一阶段创作期的必须提及的重要的代表作品(同期还 有英雄交响曲等等),可见其地位。而月光是偏中期作品,个人认为可算 作古典至浪漫的一个小小的分水岭(月光第一乐章打破了古典奏鸣曲快板乐章的传统,踏板的全面使用也可算作“正式”宣告了现代钢琴的全面登场),也是相当有代表性和重要的作品。比 较两部作品的难度,特别是教师作为教学曲目的选择上,决不应单单从纯 技术的角度看,对作品内容、表达情感深度的理解能力(这里会涉及触 键,踏板的运用,rubato的运用等高层次技巧),更为重要。如果比较整 个的两部作品,难度是不相上下的。但是本帖有个限定范围:悲怆一乐章 和月光终乐章。这是个重要的因素,而且这两个乐章也是各个音乐学院 钢琴考试(包括主、副科)考学的常用曲目,难度的分析和比较一定程度 上是可行的。 分析这两个乐章的差别,最主要应该先从乐章在奏鸣曲中的作用和地位来 分析。众所周知,奏鸣曲作为维也纳古典音乐时期最流行最风靡的题材, 它的深度,影响力的体现,就必须提到一个重要的乐曲结构,即曲式:奏 鸣曲式。简单来说,奏鸣曲在那一时期是一个三(四)乐章的题材,而真 正运用标准奏鸣曲式写作的部分,通常只有第一乐章。而奏鸣曲式由于其 丰富的相对复杂的结构性,使得表达较为深刻的思想性和内涵成为可能, 所以倍受当时作曲家推崇。正因为如此,在当时的奏鸣曲中(包括海顿莫 扎特贝多芬),每一部作品的第一乐章是最能体现其内容、思想、深度、 全曲精髓的部分。第一乐章在这一时期的大多数奏鸣曲中,几乎是全曲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